【原创-百篇连载】《谏士春秋》

欢迎各位赏光,敬请多提意见。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7 23:20:47 +0800 CST  
◇谏士春秋•东周•舌倾列国◇
季梁崇民
——国君们进入集体补脑时代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姬宫湦被追杀于骊山之下,其子周平王姬宜臼继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洛阳一带),是为东周。东周时“周室衰微”,“政由方伯”,三代家天下桀、纣、幽、厉那样的独夫寡头政治暂别历史舞台,“吾之有民,如天之有日”式的君临天下的自大,“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式的君权神佑的标榜,逐渐被“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和“民为神主”的民生至上理念所取代。东周五百多年间,无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以及那些被挤在夹缝中的“蕞尔小国”的国君们,生存与竞争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求贤若渴,从谏如流;而“听则留之,不听则去”,或游说、或留辅于列国之间的有识之士们,也就拥有了更充分展现才德的舞台和更宽广自由的思想言论空间。
“民为神主”的说法,诞生于夹在楚齐争霸缝隙中艰难求生的随国,它的提出者,是随侯身边的辅臣季梁。随国位于今湖北随州一带,是汉水以东与楚国相邻的众多小国中实力相对较强的一个,也是春秋早期楚国东进扩张主要障碍之一,因而不断遭受攻击。《左传》载,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随”。楚军攻入随国境内,然后在瑕地扎营驻兵,等着随国派人前来谈判。这时,楚武王身边一位名叫斗伯比的谋臣出了个点子,建议楚军“羸师以张之”,也就是借机向随国人展示楚军“疲弱”的假象,以此麻痹对手。但另一位叫作熊率且比的谋臣则提出反对:“季梁在,何益?”
季梁的名字,可以令强大的楚国闻之忧惧,足见他在当时已是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小国政治家。此前,在季梁的主张下,随国面对虎视眈眈的楚国,采取联合周边各国共同抗楚的策略,一直立于不败。楚臣斗伯比提出要向随国“示弱”,就是试图激起随国的骄傲,从而瓦解随国建立的统一战线。斗伯比认为,楚国一向“不得志于汉东”,正是由于长期对汉东诸多小国“以武临之”,使它们因惧怕而团结一致。而“汉东之国随为大”,如果激起随国的骄傲自满,随国“必弃小国”。等到这些小国被离间以后,再来解决随国,也就易如反掌了。熊率且比对“季梁在”存有顾虑,斗伯比则看到代表随侯前来谈判的少师傲慢侈大,此人又是随侯宠臣,回国后必定会顶住季梁的反对,诱导随侯步入楚国预设的圈套。
听了两位谋臣的辩论,楚武王熊通觉得斗伯比的计策可以一试。于是就故意自损军容,让随国少师跟自已走在一起“阅兵”。少师果然上当,回到随国便“请追楚师”,要求袭击楚军;随侯听了他的描述,也认为楚军确实不堪一击,于是“将许之”。就在这时,季梁终于站出来。季梁首先揭穿所谓“楚之蠃”是楚国装出来“诱我”的假象,劝随侯不要冲动。其后指出,多年来随国联合邻国抗楚“小之能敌大”,是因为“小道大淫”,小国得道而大国失道。季梁提出,“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而所谓忠,“上思利民,忠也”;所谓信,则是祭祀时“祝史正辞”,对神说真话。如今民众吃不饱饭,国君却为所欲为,负责祈祷的祝史还要向上天虚报功德,如此,随国必将从以往的得道多助,陷入失道寡助的被动局面。
季梁的话事实充分,逻辑严谨,谁知那位随侯听了却不服,认为自己每次敬神时供品都是“牲牷肥腯,粢盛丰备”,并无对不起神祇的地方,不会遭到报应。季梁只好把话说破: “夫民,神之主也。”没有民众的劳动和丰收,哪有祭台上牲畜的“博硕肥腯”与谷物的“洁粢丰盛”?若无君民“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的政治和谐,又哪得“嘉栗旨酒”以奉神?所以说,民众才是供养神祇的主人。国君只有“修政而亲兄弟之国”,才有“神降之福”,才能“庶免于难”。听了这话,“随侯惧而修政”。随国政通人和,“楚不敢伐”。
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启蒙者,季梁敏锐地抓住“随侯惧”的软胁,成功地在随国树立了民生至上的进步理念。自此,越来越多的大国小国君主们出于对生存发展的忧惧,不断通过纳谏为自己补脑。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8 09:49:50 +0800 CST  
民本思想第一人季梁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肇源于《尚书》,《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但是,上述两篇皆出于后人伪造的《古文尚书》,故此说不足信。季梁才是民本思想的第一人,其“民-神-君”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以往“神-君-民”的思想,为儒家“民贵君轻”的主张奠定了基石。图为季梁雕像。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8 09:52:56 +0800 CST  
@hbqyaya 2016-09-17 21:33:40
我也想听大家的建议!谢
-----------------------------
多请指正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8 11:28:57 +0800 CST  
@荷tys666666 2016-09-18 13:53:28
-----------------------------
谢谢赞赏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8 14:00:48 +0800 CST  
◇谏士春秋•东周•舌倾列国◇

曹刿论战
——当“士”尚未成为“大夫”

春秋时起,列国君主争相纳谏、集体补脑的潮流,使得许多身居知识精英阶层、又游离于公卿大夫之外的“士”们,得到了充分展现才智的机会。公元前684年齐师伐鲁,兵不若齐晋之强、地不如秦楚之广的鲁国,最终创造了长勺之战以弱敌强、后发制胜的著名战例,很大程度上便要归功于“士民”曹刿对鲁庄公的开导。
作为周初分属于太公姜尚与周公姬旦的两个封国,姜姓齐国与姬姓鲁国世代往来通婚,却又时常纷争不断。长勺之战,就是因鲁国以娘家人身份介入齐国两公子继位之争,从而引来的一场兵戎之祸。当时的鲁国虽是列国敬重的礼仪之邦,但经济发展和军事能力都逊于齐国,两国兵戎相见,鲁国屡屡吃亏。就在齐国大军压境,鲁国公卿百官们陷入惊恐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曹刿的读书人信心满满地站出来,表示要找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谈谈。由此,便有了《左传》庄公年间的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要给鲁君支招,还没出家门,就引来非议。有些乡人说他是“越位”,是多管闲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指的是公卿大夫一类为官当朝者,在常人看来,国家大事原本这些人才有资格议定,平民百姓何苦要去掺和?然而,“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知识常能使人跨越经验和等级。曹刿虽是平民,但属于有知识的“士民”。按《春秋穀梁传》的记载:“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食货志》也说:“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可见,士的定位,是以富有学识为前提的;而作为公卿大夫,多数靠出身上位,书读得未必比士们好。基于对那些不学无术的大官们的鄙视,曹刿的回答也就脱口而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面君,聊的第一个内容是“问何以战”,也就是要考考鲁君的为君之德和为政之道。对此,鲁庄公似乎也并不陌生,他大概知道,当年季梁阻止随君追击楚军,用的就是这一招。季梁曾经说过:“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所以在《国语》的记载中,鲁庄公的回答正是针对这两点:“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此,曹刿一一予以拆穿,指出所谓“不爱衣食”,不过是与周围人分享衣食的小恩小惠,既然“小惠未遍”,并不能普施于民众,民众便不会跟从死战;所谓“不爱牲玉”,并未做到富国强民举国共祀,也只不过是国君关祭祀独自讨好于神,这在天地鬼神面前只是“小信”,也并不能真正得到神佑。眼看两条出兵理由都被这个找上门来的书生驳倒,鲁庄公急忙加上一条:“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曹刿倒也给面子,给庄公下台阶说,阁下“智虽弗及”、就算执法水平有限,毕竟“中心图民”,记得执法为民的宗旨,也算是“忠于民”的表现。既然如此,“可以一战”。
接下来,在《左传》的记载里,鲁庄公便“与之乘”,让曹刿与自己同坐一辆战车,随军到鲁国边境的长勺去迎战齐军。两军对垒,鲁庄公一上来就要发兵,曹刿止住他的冲动。在“齐人三鼓”,“再而衰,三而竭”后,曹刿示意出兵,趁“彼竭我盈”,“一鼓作气”攻克敌阵。为避免中埋伏,曹刿下车仔细观察齐军溃退时的车辙,“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才又示意“逐之”,从而一举将齐师赶出鲁国境内。
身为在野之民,有识之士曹刿直言敢谏,跨越众多“肉食者”,用讲政治的战略思维和敌疲我打、后发制人的战术思想指导国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出色战绩,自然得到了鲁君的重用。然而,十几年后,在《左传》“庄公二十三年”的记载中,已经从“士民”一越晋为鲁国公卿大夫的曹刿再次上谏,试图对鲁庄公违背礼法到齐国游观社祭一事进行阻止,说得同样精彩而有理,结果却是“公不听”,碰了一鼻子的灰。
是曹刿地位提升,自己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了吗?显然不是。但既然成了“肉食者”,就要“食禄于君”,也就不再有在野之士介然独立于“体制”之外的身份。或许,这也就是官场时常“众人钳口”的无奈。


配图:
长勺之战
作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齐鲁长勺之战不仅体现了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战术思维,在战略上,继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相国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于国”的主张,最终败北,也反衬出曹刿以民生建设和民众参战热情为战争前提的“人民战争”路线的可贵。图为位于山东省莱芜市苗山镇西勺山村的古战场标志。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0:40:51 +0800 CST  
@穗平安荣荣 2016-09-19 00:19:58
大家看怎么样 我认为很好.
-----------------------------
谢谢关注,欢迎常来!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1:18:50 +0800 CST  
@fenrir40 2016-09-19 00:20:35
马 帮顶
-----------------------------
谢谢顶帖,常来!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2:27:34 +0800 CST  
@赤裸裸的小光棍 2016-09-19 00:52:34
暂不考虑,但是顶一下,谢
----------------------
谢谢顶贴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5:17:26 +0800 CST  
@四海一流 2016-09-19 12:53:10
哪个呦,发这么好的帖子,顶你
-----------------------------
谢谢顶贴!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6:31:10 +0800 CST  
@冰糖可乐 2016-09-19 13:35:30
谢了.学习中,先顶
-----------------------------
谢谢顶贴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7:51:51 +0800 CST  
@我砍了2000分 2016-09-19 13:47:03
谢了.学习中,先顶
-----------------------------
谢谢顶贴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19:25:07 +0800 CST  
@痛苦的小马甲 2016-09-19 13:48:53
好贴,一定不要放过,顶
-----------------------------
谢谢顶贴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20:17:05 +0800 CST  
@对不起滚远了 2016-09-19 13:54:04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
谢谢支持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23:15:00 +0800 CST  
@蜉蝼撼树 2016-09-19 21:16:52
楼主辛苦了,鼓励一下
-----------------------------
谢谢鼓励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19 23:15:17 +0800 CST  
@我爱艾 2016-09-19 23:29:23
太神了,好贴,我双手赞成
-----------------------------
谢谢关注,常来!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0 07:41:29 +0800 CST  
◇谏士春秋•东周•舌倾列国◇
匠师劝俭
——当“政绩观”面对《春秋》

在春秋时代,鲁庄公是一位受到非议较多的国君。除了曹刿说他喜欢以“小惠”应付百姓、以“小信”糊弄神灵,以及做事没分寸、无视先王礼法,鲁庄公的爱面子、讲排场也很过份。他为了光宗耀祖装修祖庙,不惜工本非要将祭祀父王的“桓宫”整得像雕梁画栋的娱乐场所,弄得国中专门负责工程的匠师都不好意思接单,发出“庶可已矣”的劝阻。
鲁庄公执意要将“桓宫”搞成面子工程,其实也是想给他的父王挽回点颜面。因为他老爸鲁桓公死得有点悲摧。据《史记》载,鲁庄公姬同的母亲,是齐襄公的妹妹文姜;而鲁庄公父亲鲁桓公的死,正是文姜与齐襄公合谋所害。原来,文姜与其兄齐襄公自幼乱伦,多年通奸,鲁桓公同她夫妻15年,竟然浑然不觉。“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鲁桓公又不听大夫申繻的谏止,非要带着夫人文姜出访齐国,并一住多日,从春到夏。结果,齐襄公与文姜这对兄妹相见,私下尽情淫乱,终于被鲁桓公发现。鲁桓公怒斥文姜,文姜告诉齐襄公。齐襄公假意劝酒将鲁桓公灌醉,又命公子彭生抱桓公上车,伺机暗中发力,猛折鲁桓公双胁,将他杀死在车内。事后,齐襄公虽然“杀彭生以说鲁”,勉强平息了鲁国人的愤怒,丑闻留下的创伤却难以平复。
说起鲁庄公父王桓公的死,又要说到鲁庄公不听曹刿劝谏,执意“如齐观社”的那次旅行。曹刿在长勺之战立功后,从士民变成鲁国大夫,说话已不像以前那样犀利,劝阻鲁庄公赴齐,主要强调齐国“弃太公之法”,国风已堕落,鲁君前往“观社”会被写入史书,对后世影响不好。关于赴齐“观社”的政治影响,曹刿没好意思完全说破。细心者一定会发现,齐国的社祭是在春天,正是当年鲁桓公携夫人文姜访齐的时节。鲁桓公在齐国被杀事件过去已23年,虽然长勺之战的胜利,多少报了些一箭之仇,但鲁国人心里的伤痕犹在,当年的丑闻也尚未彻底被世人遗忘。作为桓公之子,鲁庄公在这个季节重走伤心故地,不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关齐国社祭的俚俗内容,曹刿也没好意思拆穿。《墨子•明鬼篇》载:“燕之有祖,当齐之有社、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也就是说,齐国的所谓社祭,早已背离了古时祭社祈年的宗旨,实际已沦为借祭神而娱民、男女混杂游观的一场带有狎亵色彩的春日狂欢。《春秋穀梁传》的解释则更直接:鲁庄公此行说白了,就是名为观社,实为观“女”。选择这一具有国耻意味的时间和地点做狎戏之旅,无疑也将引起各国议论,严重影响鲁国的政治形象。
但鲁庄公就是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嗣君。“观社”一事,他不听曹刿的劝谏,执意去了,给自己的国家和先君蒙羞;过后,又要在老爸的庙前大兴土木,用面子工程来替自己找回颜面。按照《国语》的记载,鲁庄公提出的装修计划,是要“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也就是要将桓公庙里的所有柱子都刷上油漆,搞成鲜艳喜庆的大红色,再将檐上的所有方形椽子都施以雕凿,刻上玲珑奇巧的图案。当鲁庄公正陶醉于自己的奇妙设计和对父王的一片“孝心”中时,主管工程的官员匠师庆站了出来,对他的这套计划提出质疑。匠师庆名庆,匠师是他的职务称谓。按理说,国君大兴土木,正是匠师得以表现和博得重用的机会,但这位匠师庆的劝阻,却显然已将自己的本位利益置之度外。匠师庆指责他的设计艳俗可笑,有违鲁国先王“遗后之人法”,而且侈华无度,有失一国之君的为君之德。结果,仍是“公弗听”。
自从孔子作《春秋》,中国古代宫廷史官如实记录君臣言行的惯例,客观上对后世帝王行为起到约束,也给谏诤者树立了榜样。由于“君举必书”,鲁庄公到齐国“观社”等劣行便没能逃过孔子“春秋笔法”的嘲弄。而他不顾匠师庆谏止,为父王的桓宫“丹楹刻桷”一事也被记在《国语》中,今人得以看到匠师庆抛弃狭隘“政绩”,从大局出发,以良知谏君的磊落形象。也只有这样的“政绩观”,才可以坦然无愧于历史的春秋。


丹楹刻桷
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工艺,“丹楹刻桷”的最早记载,即《国语》中的“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图为在其后世日趋华美、愈见工巧的建筑彩画图案。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0 08:42:44 +0800 CST  
@小兔子7562 2016-09-20 13:12:44

-----------------------------
谢谢持续关注!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0 17:06:21 +0800 CST  
@面中面 2016-09-20 14:28:28
我也想听大家的建议!谢
-----------------------------
欢迎提意见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0 18:49:11 +0800 CST  
@星槎 2016-09-20 20:59:27
也是支持,我代表大家顶你了
-----------------------------
谢谢,常来!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0 22:58:47 +0800 CST  

楼主:煦野风

字数:50618

发表时间:2016-09-02 0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4 07:37:31 +0800 CST

评论数:1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