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篇连载】《谏士春秋》

早上好各位!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28 10:26:23 +0800 CST  
◇谏士春秋•东周•舌倾列国◇
狐偃戏楚
——匡君以信博“万世之功”

在宋襄公之后,继续与楚国争霸的,是晋文公。晋文公的继位和称霸,都离不开重臣狐偃的匡佐。有趣的是,同样与楚国打仗,同样是提倡诚实守信,宋襄公信守战地礼仪规则,结果在泓水之战中贻误战机、招致战败和讥笑;晋文公从狐偃之计,向楚军兑现“退避三舍”的承诺,则不仅赢得城濮之战的胜利,还博得了各主要盟国的称赞与拥戴。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承诺,是早年流亡期间被楚成王逼出来的。
晋文公姬重耳继位前的流亡经历,与齐恒公姬小白颇为类似。当年晋国骊姬之乱,作为公子的姬重耳先后留居狄、齐、秦等国多年,狐偃作为他的母舅,一直随护在他的左右。《左传》载,重耳由齐奔秦,途经楚国,楚成王请他吃饭,席间就问:公子将来回到晋国,何以为报呢?楚成王这话问得无礼,而且小气。相比之下,公子姬重耳早先“处狄十二年”,狄国虽是小国,却冒着得罪晋国的风险一直收留他,并将打仗俘获的女子“纳诸公子”,使他得以娶妻生子。后来到了齐国,齐桓公又“妻之”,将公族之女齐姜嫁给他,还送给他十二辆马车。后来路过宋国,虽然相处短暂,宋襄公也“赠之以马十二乘”,同样表现得大气仁厚。
听了楚成王问话,重耳心里不爽,嘴上也只好含糊其辞地应付道:楚国这样强大富有,“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以晋国之所有,在下还真是自愧无以为报啊。没想到,楚成王听了,却不依不饶,非要追问到底:“虽然,何以报我?”——第一,你话说得没错,晋国的确又弱又穷;第二,饭不能白吃,光靠哭穷过不了今天这一关。虽然酒没喝多,当年的公子重耳“也是醉了”,只得硬着头皮回答:在下虽只是个流亡公子,若能借君吉言,得以重返晋国执掌国政,今后即便晋楚两国发生冲突,两军“遇于中原”,我军也将“辟君三舍”,以谢殿下今日之厚遇。如果殿下仍然执意追赶,我也不过是摆摆样子,“与君周旋”而已。楚国的令尹子玉在一旁听出话中有话,“请杀之”,楚成王见对方回答并无破绽,只得作罢,派人将他护送到了秦国。
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为了延续“秦晋之好”,热情款待重耳,“纳女五人”给他做妾,之后出兵护送他归国,接管了晋国军政。晋文公即位后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一干贤人,对内富民兴邦,恢复国力,对外尊王攘夷,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并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向中原霸主之位发起冲击。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蓄势已久的一场决战,终于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展开:为了打击晋国盟友宋国、帮小兄弟曹卫复国,楚方主将子玉执意进逼晋国,晋国集结各同盟国大军严阵以待。没想到,战斗打响后,当年跟随晋文公流亡的重臣狐偃却突然旧话重提,力主遵守当年对楚王承诺,对来袭的楚军“退避三舍”。
狐偃在晋楚对战关键时刻重提旧诺,体现了他的高超智慧。从战术角度来看,古代一舍为30里,三舍为90里,三舍之外,正是秦、齐两国盟军集结地点。以当时的军事实力对比,晋国明显落后于楚国,晋军退到三舍之外,即可实现三国军队会合作战,形成局部战场上的兵力优势。更重要的,则是从战略角度来看,春秋时代毕竟古风犹存,士兵打仗,要从道义中汲取勇气;成为列国盟主,更要以道义服人。用狐偃的话来说,就是“师直为壮”。如果不遵守当年“退三舍辟之”的诺言,在道义上就会形成“我曲楚直”,楚军就会士气饱满。反之,我方在国君带领下守诺而退,敌方却由大臣领兵一再追击,这便是“君退臣犯,曲在彼矣”。结果,正如狐偃所料,战役以“楚师败绩”收场,晋国靠“能以德攻”取胜,得到各国拥戴,周襄王“策命晋侯为侯伯”,晋文公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诸侯之长。
《史记•晋世家》载,晋军北渡黄河,得胜归国,行赏时“狐偃为首”,晋文公因其劝谏“毋失信”而盛赞“偃言万世之功”。晋文公此举,不仅是对谏诤作用的肯定,也是对谏言所应包含的道德正能量价值的一次评估和认定。



狐偃山
狐偃山(如图)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因山中有狐突、狐毛及狐偃父子三人墓而得名,现有古迹和庙宇多处。狐偃在城濮之战中主张诚信,其父狐突曾主张“忠臣事君,有死无二”。为了感念狐氏的恩德与忠义,晋文公厚葬狐突父子三人于此。狐偃山也由此被后世奉为中国忠信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09-30 10:15:13 +0800 CST  
◇谏士春秋•东周•舌倾列国◇
富辰出阵
——“文死战”留住谏诤尊严

当历史跨入春秋中期,随着自由之风愈加弥漫,关龙逄死谏、比干剖心的惨烈仿佛都已渐行渐远,一起“文死战”的壮举却蓦然唤回了那些正在淡出人们记忆的往事。事情发生在当时已经最无专制可言的东周王廷,时间恰恰是晋文公即位的公元前636年,肇事一方,碰巧也正是晋文公早年流亡时收留他最久的北方狄国。
作为东周王廷的第六任君主,周襄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时逢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诸侯争霸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惹不起也就算了,可是就连相对弱小的郑国竟然也要向王廷挑战。《史记•周本纪》载:郑国讨伐滑国,周襄王派使者游孙、伯服前往郑国为滑国求情,郑文公不听王命,还公然关押王廷派去调解争端的两位特使,这让周襄王感到异常恼怒,决定要出兵教训教训郑国。但在当时,周王廷的地盘只剩一个小小的都城,没有多少可以作战的士兵,几个大国虽说争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招牌,关键时刻也没有哪个愿意出手相助。无奈之下,周襄王只好将目光投向北方的翟国,试图“以翟伐郑”。这时,王廷的大夫富辰出来谏阻:此举万万不可!
富辰的劝谏,首先着眼于当时的“华夷之辨”。《史记》记载的“翟国”,在《左传》和《国语》中原本记作“狄国”,虽同音,却更近本源。按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说法,戎、狄是比蛮、夷更“蛮”的荒服之地;而郑国,则是堂堂中原封国,正统姬姓同宗。当年申侯引犬戎追杀幽王,多亏郑武公等出手援助赶走犬戎,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后来,虽有“小霸王”郑庄公一度欺凌王室,导致“周郑交恶”,但周惠王时发生“王子颓及五大夫之乱”,又是郑厉公勤王有功,才使周惠王得以还都复位。富辰认为,君主的最高境界是“以德抚民”,给全天下带来和平幸福,受到四方拥戴。其次则是“亲亲以相及”,也就是从爱护身边人做起,使人们由近及远,沐浴到他的恩泽。当年周公“封建亲戚”,向姬姓皇亲分封国土,就是为了让亲族“蕃屏”拱卫周室。郑君与周室本是姬姓兄弟,古人讲“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如今“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实在是有违周公当年分封国土的本意。
富辰对周襄王推心置腹,甚至引用当年召穆公所作《常棣》中“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等诗句,来说明不应外联北狄攻击郑国的道理,但是,“王弗听”。这年夏天,“狄伐郑”,攻取了郑国的栎地,周襄王为了感谢狄人,竟要纳狄君的女儿为王后。对此,富辰只好再谏:“不可。”富辰引用当时的谚语:“报者倦矣,施者未厌。”也就是说,报答终究是有限的,而接受报答的人永远不会厌倦。狄人原本就“贪惏”无厌,如今哪能再加倍招惹?而况“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女人的愿望与怨恨从来就无终无极,更何谈是缺乏教养的狄女?如果娶了狄女,“狄必为患”。结果,“王又弗听”。
周襄王所娶的狄君之女,即狄女隗氏。此女当上周朝王后,果然作乱,与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私通。周襄王发现后,将隗氏废黜,引起狄人和王子带双方不满。于是,这年秋天,东周王廷继“子颓之乱”几十年后,再次发生“子带之乱”:王子带等人里通外国勾结狄人,“以狄师攻王”。眼见狄国军队前来攻袭王城,周襄王的卫士做好了抵御的准备,这时的周襄王本应认真反思自己的过错,勇敢捍卫王室尊严,但他却以不愿与王子带同室操戈为由一走了之,将王城拱手让给敌军。《史记》载,狄人攻进王城,大开杀戒,富辰说,当初“数谏不从”,致有今日。如果我不出战,世人将认为我是怨怼周王。于是“乃以其属死之”,带领全体亲族出阵战死。富辰出于对道义的坚守,最终选择以身殉谏。
包括《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内,历来有人批判“文死谏,武死战”所包含的愚忠。的确,文武死节,交汇于“忠”;但当他们的忠指向道、指向仁和义、指向苍生福祉,那便不应认作愚忠。尤为忍辱负重的,是那些文臣。当国家权力集于君主,为了保住并实现谏诤的话语权,也不得不冠以对君主的忠。这便是千百年来“中式民主”的无奈。 (风乎舞雩)
楼主 煦野风  发布于 2016-10-19 14:05:43 +0800 CST  

楼主:煦野风

字数:50618

发表时间:2016-09-02 0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4 07:37:31 +0800 CST

评论数:1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