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谢谢支持。明早探讨曹彰征北的时间,进程及真相的推测。晚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1 00:27:08 +0800 CST  
曹彰征北(4)代郡乌丸

早在春秋末期,在代郡(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东北部),活跃着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代国。代地素以良马而闻名。《诗经》云:“代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公元前475年,赵国的赵襄子使人请代王赴宴而秘密杀害代王,占据代国。后代马与胡犬、昆山之玉,并称“赵国三宝”。

汉末,代地仍是宝马的产地。曹植诗:“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倐忽北徂。”曹丕自叙:“建安十年,始定冀州, 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

早在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东征三郡乌丸后,大军于十一月至易水。陈琳《武军赋》虽有夸张的成分,可也证明此役确为“虚国远征”。

赋曰:“回天军于易水之阳,以讨 赞焉。鸿沟参周,鹿< 孤>十里,荐之以棘,为建修 卤,干青霄, 深隧,下三泉,飞云梯,冲神钩之具,不在孙吴之篇、「三略」、「六韬」之术者,凡数十事,秘莫得闻也。乃作「武军赋」,曰:

赫赫哉,烈烈矣,于此武军。当天符之佐运,承斗刚而曜震。汉季世之不辟,青龙纪乎大荒。熊狼竞以 攫,神宝播乎镐京。于是武臣赫然, 炎天之隆怒,叫诸夏而号八荒。尔乃拟北落而树表, 垒壁以结营。百校罗峙,千部列陈,弥方城,掩平原。于是启明戒旦,长庚告昏,火烈具举,鼓角并震。整行按律,决敌中原,八部方置,山布星陈,干戈森其若林,牙旗翻以如绘,千徒从唱,亿夫求和。声訇隐而动山,光赫奕以烛夜。其刃也,则楚金越冶,棠溪名工,清坚皓锷,修刺锐锋,陆陷蕊犀,水截轻鸿。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函师振椎,韦人制缝。玄羽缥甲,灼 龠流光。弩则幽都筋骨,恒山 干,通肌畅骨,崇 曲烟。大黄沈紫,直矢轻弦,当锋摧决,贯遐洞坚。其弓则鸟号越棘,繁弱角端,象弭绣质,  付文身。矢则申息肃慎,菌 空疏,焦铜毒铁, 镞鸣钅侯,丽谷挞 。马则飞云绝景,直   卯,驳龙紫鹿,文的 间鱼,走骏惊飚,步象云浮,敛 则止,受衔斯游,钩车   曷,九牛转牵。雷响电激,折橹倒垣。其攻也。则飞梯临云,行阁虚沟,上通紫电,下过三垆。蕴隆既备,越有神钩。排雷冲则 高雉,烈炬然则顿名楼。冲钩竞进,熊虎争先。堕垣百叠,敝楼数千。炎燧四举,元戎齐登。若乃清道整烈,按节徐行,龙姿凤峙,灼有遗英。南辕反旆,爰整其旅。胡马骈足,戎车齐轨。”

在曹操大军的威慑下,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上郡在陕西榆林、延安一带。《乌丸传》载上谷乌丸的首领名难楼。“难楼”、“那楼”音极其接近;不知上郡是否为上谷郡之讹?待考。

代郡乌丸单于虽表面毕恭毕敬,其实并未将汉朝放在眼中,曹操派去的太守也形同虚设。建安二十一年(216),乌丸王及其大人,凡三人,各自称单于,专制郡事,太守莫能治正。他代郡乌丸桀骜不驯的资本是强大的骑兵。裴潜称“代郡户口殷众,士马控弦,动有万数。”而此时一些汉族豪强也充当了汉奸的角色。裴潜便曾案诛郡中大吏与单于为表里者郝温、郭端等十余人。裴潜离开代郡后,代郡三大人俱反,郡城、县城必又被乌丸及汉奸控制。

曹彰单靠几百骑兵便能败轲比能的鲜卑、代郡乌丸的不低于五万骑兵联军,且能重夺代郡诸城?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1 07:46:35 +0800 CST  
@花开花落0317 3643楼 2014-02-01 10:38:20
到朋友家串门,用她家的电脑上网。楼主居然更新了。支持。
-----------------------------
新春愉快。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1 14:13:43 +0800 CST  
@shenzhenxiaoliu 3644楼 2014-02-01 11:43:13
从小就听过王小窝冰为母求鱼的故事,一直以为是王小呢,原来是王祥,发音近,上辈人听错了?
-----------------------------
呵呵,没错,我也是听王小卧鱼的传说长大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1 14:23:03 +0800 CST  
多谢顶帖。

建安二十三年(218)汉末征上谷、代郡乌丸及鲜卑轲比能之战,曹彰极可能并非担任主帅,而是先锋。时间不早了。明早发曹彰征北(五)主帅篇。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1 22:22:50 +0800 CST  
曹彰征北(五)主将

诔文以颂扬的笔调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我们细致解读曹植为曹彰写的的《任城王诔》。诔文:“矫矫元戎,雷动雨(《文选》褚渊碑文注作云)徂。横行燕代,威慑北胡。奔虏无窜,还战高柳。王率壮士,常为军首。”

矫矫:形容英勇威武

元戎:1、大的兵车。
《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朱熹 集传:“元,大也。戎,戎车也。”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骁骑十万,元戎轻武,长毂四方,雷辎蔽路。”

2、大军。
《史记?三王世家》:“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开禁仓以振贫穷。”《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折冲绥远。”颜师古 注:“元戎,大众也。”
3. 主将,统帅。
唐柳宗元 《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以谋画佐元戎,常有大功。”


雷动亦作“靁动”。语本《易?说卦》:“雷以动之。” 楚辞曰:雷动电发。后用“雷动”指如雷之轰鸣以喻气势宏大。汉 贾谊 《旱云赋》:“正帷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碎破。”

徂,往也。——《尔雅》

结合“雷动雨(云)徂”,“元戎”似并无主将之意。当然,可补“行军如”。

“王率壮士,常为军首”。军首意为前锋。莫非征北的主将另有其人?喻曹彰在高柳之战(此为曹彰征北的重要战役,《三国志》只字未提)中身先士卒?“……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曹彰并无智名,倒是担任军首的合适人选。不过,笔者也倾向于曹彰为征北主将,而“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的涿郡太守王雄为麾下重要将领之一。

接下来结合高柳之战简单预测征北的准备工作、大军构成及进程,然后转入黄初元年(220),王雄时年41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08:16:21 +0800 CST  
“王率壮士,常为军首”。军首意为前锋。莫非征北的主将另有其人?喻曹彰征北身先士卒?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08:20:18 +0800 CST  
谢谢楼上两位的支持。祝马上拥有想要的一切。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14:24:35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299楼 2010-04-01 14:13:16
辩论,心里堵;不辩论,心里也堵。
-----------------------------
@喜宇 3655楼 2014-02-02 20:03:53
生老病死皆是苦。佛经上说了人生在各种苦,其中有一条好像是:自己的观点不被别人接受认可。这种苦非常对得上楼主这样作学问的人。天涯就是此等苦的集中地。
-----------------------------
在天涯的几年确受益匪浅。呵呵,想到有一双双挑刺、歪楼的眼睛,一点也不敢马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22:56:02 +0800 CST  
@wzheguilai0416 299楼 2010-04-01 14:13:16
辩论,心里堵;不辩论,心里也堵。
-----------------------------
@喜宇 3655楼 2014-02-02 20:03:53
生老病死皆是苦。佛经上说了人生在各种苦,其中有一条好像是:自己的观点不被别人接受认可。这种苦非常对得上楼主这样作学问的人。天涯就是此等苦的集中地。
-----------------------------
苦中有乐,苦中有甜,苦中有友,苦中有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23:00:06 +0800 CST  
欢迎楼上的新朋友。明天早上更新曹彰征北之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2 23:22:13 +0800 CST  
补曹彰征北(五)主帅(下)

“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 感觉曹彰担任主帅还是嫩了点。

《孙子兵法》开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六韬》云将有“五材”。 “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单纯地勇,并不能作为主帅。

《吕氏春秋》:“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玄学的代表作之一《庄子》则认为: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

《吕氏春秋》、《庄子》与儒家对“勇”的态度相同。

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以仁为核心。 孔子极其反对有勇而无谋(当然也反对无勇,仁、智、勇是三达德),主张要有谋略、胆识和战术(或技能)。

《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

《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刘劭的《人物志》:“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

雄豪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戒备其勇猛所生毁伤跌荡,却以顺从而表现出胆小与懦弱,则会使其气势完全耗尽。因此,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共处平易之境。

勇有余而智不足的曹彰从未独当一面。曹操熟读兵法,乃何等雄才大略?焉会派毛头小子曹彰担任主帅?即使让曹彰担任征北的主帅,也必会派幽州籍阎柔、鲜于辅、牵招、王雄等辅佐,而不至于麾下只有一位重要将领田豫。

然而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团。若割据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雄跨渔阳、广阳二郡之地的豪强王松尚在人世呢?前文考证,王松极可能被封为泉州侯。王松还应该有具体的职务,参照阆中侯张鲁的职务为镇南将军,王松则有可能被封为镇北将军。

曹植《任城王诔》称曹彰常为军首(前锋),疑曹操心目中的“窦融”王松才是此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主帅。待有识者详细考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3 06:33:14 +0800 CST  
@燕京晓林05 3657楼 2014-02-02 23:05:17
好文。三国 历史 就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拜读!
有一点讨论一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
这里说的并非曹彰兵力只有数百骑兵,而是曹彰长途行军刚到涿郡境内,先头部队就遭遇了数千胡骑。
因此曹彰的部队只是最早到达的是一千步兵和数百骑兵。至于曹彰总兵力不好说。
期待下面更精彩的分析。
-----------------------------
有道理。曹彰的千余部队更像是先头部队。幽州兵力强大。雄跨幽州渔阳、广阳郡的王松握有重兵;阎柔、鲜于辅的兵力也不可小觑;投降曹操的袁熙大将焦触也有兵力数万。此役汉军对乌丸、鲜卑的骑兵联军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3 06:45:55 +0800 CST  
@燕京晓林05 3657楼 2014-02-02 23:05:17
好文。三国 历史 就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拜读!
有一点讨论一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
这里说的并非曹彰兵力只有数百骑兵,而是曹彰长途行军刚到涿郡境内,先头部队就遭遇了数千胡骑。
因此曹彰的部队只是最早到达的是一千步兵和数百骑兵。至于曹彰总兵力不好说。
期待下面更精彩的分析。
-----------------------------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载:“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

文中没提大军到后才追击乌丸骑兵。真相应是“大军至,曹彰(随大军)追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3 10:39:01 +0800 CST  
@燕京晓林05 3657楼 2014-02-02 23:05:17
好文。三国 历史 就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拜读!
有一点讨论一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
这里说的并非曹彰兵力只有数百骑兵,而是曹彰长途行军刚到涿郡境内,先头部队就遭遇了数千胡骑。
因此曹彰的部队只是最早到达的是一千步兵和数百骑兵。至于曹彰总兵力不好说。
期待下面更精彩的分析。
-----------------------------
@wzheguilai0416 3662楼 2014-02-03 10:39:01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载:“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
文中没提大军到后才追击乌丸骑兵。真相应是“大军至,曹彰(随大军)追之”。
-----------------------------
@燕京晓林05 3663楼 2014-02-03 15:49:01
赞同。仅仅带着先头部队就深入追杀,那是不可能的。
-----------------------------
呵呵,上谷、代郡乌丸反,涿郡首当其冲成为前线。前文已述,“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的王雄与前并州刺史粱习并为西部都督从事而参加夏侯渊征西一战。而今王雄若担任涿郡太守,便极可能便会参加曹彰征北一战。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3 17:19:53 +0800 CST  
曹彰征北(六)时间、大军构成及其它

建安二十三年(218)汉末征乌丸、鲜卑联军一战,双方交锋的具体月份不详。《资治通鉴》记载为九月、十月之间。而窃以为更可能为七月、八月间。

理由是七八月间出兵符合春生秋杀的规律。如《吕子春秋》、《淮南子》皆认为孟秋(七月)季主杀。而曹操征三郡乌丸、刘表的时间都为七月。

另《孙子兵法》云:“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七八月间出兵,还可“因粮于敌”。而九、十月,粮食早已收割。当然,大军的粮草主要依靠幽州发达的水系,通过水路运粮。

大军构成:幽州(突骑)为主、冀州(强弩)为辅 并州不详

幽州方向:

镇北将军(?)泉州侯王松(若王松未去世,疑此人实为主帅);

渡辽将军都亭侯阎柔、建忠将军昌乡亭侯鲜于辅、平虏校尉牵招、涿郡太守、某号将军王雄、渔阳太守、广阳太守、上谷太守参战的可能性极大。

士兵为汉步骑兵、未叛乱的乌丸、鲜卑骑兵。

冀州方向:冀州数位太守率强弩兵。

邺城方向:曹彰所带的一千步兵及几百骑兵。麾下将领有夏侯尚、田豫。

并州(此时省并州并入冀州)方向:疑雁门太守、新兴太守都严阵以待。
另匈奴是否出兵不详。

总之,汉军对乌丸鲜卑的五万骑兵联军具有压倒性优势。

大军后勤保障:依靠幽州发达的水系运粮。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4 08:22:06 +0800 CST  
@回菊 3666楼 2014-02-04 13:23:40
通观了26页以后的篇章,信息量太大,令人震撼。
但就王雄即王祥的证据方面,截止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提一点关于孟建与定襄将军碑的看法。
楼主考证此碑为三国的隐将孟建,理由已相当充分,令人信服。但我有一点看法,不知是否恰当,这块碑的碑主是否还会另有其人,比如说,会不会是琅琊颜氏的一个重要人物颜盛呢?
本人在探究琅琊五氏时,对琅琊颜氏也进行了相关涉猎,以期能找到相关线索,发现琅琊颜......
-----------------------------
回菊兄太客气了。王祥、王雄为一人,要到黄初六年徐州别驾王祥(此王祥和曹魏太尉重名)讨利城贼之后的对比才能显现出来。

实质性的进展确实没有,可也解决了几个问题。如割据幽州童谣的避世之地、雄跨广阳、渔阳郡三县之地的的豪强渔阳王松;建安十年(205)王松投靠“携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而极可能被封为泉州侯、镇北将军;

另外王雄(祥)的履历也随之一目了然。王雄26岁时极可能担任曹操的司空掾属随曹操征并州高干,28岁时随曹操征三郡乌丸、29岁时征荆州;随后担任三县县令;王雄34岁时担任西部从事(五品)、某号将军,随夏侯渊征西,且立下赫赫战功;36岁时极可能担任新兴太守;39岁时涿郡太守王雄征代郡、上谷、乌丸。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4 16:10:50 +0800 CST  
@回菊 3666楼 2014-02-04 13:23:40
通观了26页以后的篇章,信息量太大,令人震撼。
但就王雄即王祥的证据方面,截止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
提一点关于孟建与定襄将军碑的看法。
楼主考证此碑为三国的隐将孟建,理由已相当充分,令人信服。但我有一点看法,不知是否恰当,这块碑的碑主是否还会另有其人,比如说,会不会是琅琊颜氏的一个重要人物颜盛呢?
本人在探究琅琊五氏时,对琅琊颜氏也进行了相关涉猎,以期能找到相关线索,发现琅琊颜......
-----------------------------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臧霸传》载“文帝即王位,(臧霸)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青州诸军事”《三国志》明显有误。《公卿上尊号奏》碑中臧霸仍是徐州刺史。

碑文有“牧彼徐凉”,碑主肯定是曾任凉州刺史的孟建。前面分析过,黄初年间的新刺史大都是曹丕的散骑常侍。孟建肯定在黄初四年(223)年从徐州刺史转凉州刺史、护羌校尉。

颜含担任徐州刺史一事不详,查查资料。晚上再发。

西晋建立后,琅琊颜氏女子嫁给当时的徐州刺史、京陵侯王浑(丧偶)。这对琅琊颜氏来说,意义重大。当然琅琊颜氏也有点不光彩。


《世说.尤悔》:“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

王浑,太原晋阳人。司空王昶之子。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斩杀曹爽,王浑循例遭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改任越骑校尉。父亲王昶死后承袭其爵位京陵侯。泰始元年十二月)2月4日,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转征虏将军、改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又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镇守寿春。279年担任伐吴东路军总指挥;平吴后进爵为京陵公,增邑八千户。及后转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春。282年(太康三年),王浑被征召为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290年(太熙元年),王浑升任司徒。不久司马炎逝世,太子司马衷继位,王浑又加任侍中,封国又获赐士官的殊荣。

王浑长子王尚早亡,次子王济嗣爵,但王济也死于王浑之前,于是以庶长孙王卓嗣爵。疑王卓的父亲就是琅琊颜氏女子生的儿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4 16:50:43 +0800 CST  
呵呵,错了。王济虽称她妾,实际还是妻。颜氏所生的孩子也并非庶子。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4 16:56:14 +0800 CST  
@回菊 3671楼 2014-02-04 17:17:12
碑文有“牧彼徐凉”,碑主肯定是曾任凉州刺史的孟建。前面分析过,黄初年间的新刺史大都是曹丕的散骑常侍。孟建肯定在黄初四年(223)年从徐州刺史转凉州刺史、护羌校尉。
颜含担任徐州刺史一事不详,查查资料。晚上再发。
。。。。。。。。。。。。。。。。。。。。。。。。。。。。。。。。
我说的是颜盛不是颜含。在琅琊颜氏谱中,颜含是颜盛的曾孙辈,颜含与王导皆是入东晋的人物。颜盛的事迹不详,但颜斐......
-----------------------------
从琅琊颜氏和太原王氏的领军人物王浑联姻可以确信琅琊颜氏为琅琊郡豪门。


中平年间(184—189)颜盛任青州刺史。黄初年间(220—226)颜盛任徐州刺史。时间跨度三四十年,嘿嘿,我能上个厕所吗?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4-02-05 00:06:53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