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另一路打援部队何继筠在阳曲也大败契丹西路援军,斩首千余级,擒获武州刺史王彦符。
两路打援均告胜利,这令赵匡胤十分兴奋,为彻底瓦解北汉士气,他命人及时向城内通报了这两个好消息,还把俘获的契丹将领拉到城下示众,现身说法。
这对北汉而言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城内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太原外围的宪州(今山西省娄烦县)等城也放弃抵抗,纷纷主动归降。除了刘继元像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依旧准备死扛到底外,北汉文武大臣都打起了退堂鼓。
生死攸关的时刻,宰相郭无为却一反常态,坚决向刘继元请战,表示愿率敢死队夜袭宋军营寨,舍身为太原城打开一个缺口。
刘继元震惊了,郭无为前几天还寻死觅活地劝自己投降,怎么今天就主动要求领兵出战了?这态度的转变也太快了吧?
情势危急之下,刘继元没有细想,郭无为这样的铁杆投降派都能主动请战,总归是件好事。他亲自挑选一千多名敢死队员交给郭无为,登上城门为这帮勇士壮行。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2:32 +0800 CST  
在刘继元看来,太原城的生死存亡就要看郭宰相此次行动的成败了。
可惜的是,刘继元注定又要失望了,相对郭无为的老谋深算,他实在还是很天真。
郭无为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荣华富贵,没有北汉的生死存亡,他之所以主动请战,绝不是打算为国捐躯,而是不愿意待在太原城里坐以待毙,他想借率兵劫营之名,行投降宋军之实,保住自己一条性命。
可就在郭无为率军出城当晚,突然下起大雨。这种下雨天往往是奇兵袭营的好机会,因为对方会放松警惕,但对北汉敢死队来说却恰恰相反。漆黑的夜色中,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人马方向难辨,寸步难行。
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副将刘继业的战马跌伤了脚,无法继续前进,他所率部队打了退堂鼓,先撤回城内。
另一位副将郭守斌在夜雨茫茫中迷了路,跟郭无为率领的主力失去联络,最后只剩下郭无为一支人马在夜雨中艰难前行。
郭无为倒不着急,他本来就觉得刘继业和郭守斌是刘继元派来监视自己的耳目,现在俩人不在身边,自己可以放心大胆地向宋廷投诚了。
可他领兵转来转去,足足转了半个多时辰,连宋军的影子都没找着,手下的士兵已经筋疲力尽,怨声载道了。无奈之下,郭无为只得老老实实返回太原城。
不停的大举进攻,不断的无功而返,面对坚固的太原城,赵匡胤似乎看到了刘继元挑衅的表情。赵匡胤被彻底激怒了,他决定使出杀手锏——水攻。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2:48 +0800 CST  
赵匡胤一开始没有想过水攻。当初他刚抵达太原时,曾开会研究攻城战术,大多数将领认为应该增加攻城兵力,只要人手足够多,人多力量大,不怕攻不下来。
一位叫陈承昭的将领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卖了个关子:“陛下您有百万雄兵就在左右,为何不用呢?”
赵匡胤怔了一怔,他还真不明白这百万雄兵到底在哪里。
看到皇帝不明就里,陈承昭伸出马鞭指向一个方向。
赵匡胤顺着马鞭一看,会意地大笑起来,陈承昭指的正是汾河。
得到百万雄兵的赵匡胤命令陈承昭在太原城北监工修筑河堤,蓄积河水,以备不时之需。
赵匡胤不想使用这个秘密武器,因为一旦河水冲垮城墙,涌入城内,太原的无辜百姓也会跟着遭殃,这跟他爱民如子的作风背道而驰,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用。但现在的形势已经是万不得已,北汉的负隅顽抗让一向冷静沉稳的赵匡胤有些失去理智,为了攻克这座顽固到极点的城池,他决定放手一搏。
五月初八,赵匡胤亲临太原城北,下达决水攻城的命令。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号炮震响,汾河大堤突然崩裂,拦蓄已久、水位陡增的汾河水汹涌激荡、波浪翻卷,携着惊心动魄的呼啸向太原城奔泻而来。城外的护城河很快被大水灌满,水势沿着城墙以惊人的速度上涨,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水流突然遇到城墙的阻挡,一下子掀起高高的浪头,以千钧之力狠狠砸在城墙上。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2:59 +0800 CST  
汹涌的河水很快把城池外围变成一片水乡泽国,太原几乎成了被淹在大水中的一座孤岛,岌岌可危。然而,几天过去后,城塌墙垮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太原城依然屹立不倒。
撒手锏宣告无效,赵匡胤只好下令诸军继续攻城。
大水围城,云梯之类的攻城器具没法用了,看着一片汪洋,赵匡胤灵机一动,命令水军上阵,向城头发动进攻。
军事史上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宋军将士驾着轻舟小船,在城外水面上纵横驰骋,有的不顾射来的乱箭,冲向城门放火,有的载着强弓劲弩,向对方展开齐射。
守城的北汉军队不甘示弱,各类远、中、近程武器纷纷上阵,向攻城的宋军进行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战况空前激烈。
战斗中,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延义杀红了眼,他脱去甲胄,不顾危险冒死奋战登城,不幸被流矢射中脑部,两天后不治而亡。
五月十四日,殿前指挥使都虞候石汉卿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落水溺死。
五月十七日,东西班都指挥使李怀忠率军攻城,被流矢所伤,死里逃生,险些命丧黄泉。
战斗仍在进行,伤亡数字仍在增加,除了有名有姓的,其他伤亡更是不计其数。
面对惨烈的战况,宋军将士都杀红了眼,他们心中没有对死亡的畏惧,有的只是对敌人的强烈憎恨、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他们不顾一切地奋力进攻,试图拼死攻下这座城池,为死去的将士报仇,也为了结束这场极度惨烈的战斗。
虽在亲征前就做好了攻坚的心理准备,但北汉的顽强依然超出意料。
郭无为亲眼见证了城墙被大水冲破的惊魂一刻,抑制不住内心的恐惧,打着为百姓着想的幌子重新提出投降论调。
郭无为的图谋已昭然若揭,一个叫卫德贵的宦官平素就跟他不和,此时趁机发难,向刘继元揭发了郭无为投敌卖国的无耻行径。
盛怒之下的刘继元没有手软,他下令将郭无为当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郭无为死了,战事僵局依然没有打破。
北汉军民在大水淹城的灭顶之灾面前,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爆发出空前的团结,而久攻不下的宋军士气出现明显下降,双方对比十分强烈。
事实上,在太原城墙缺口被堵塞那一刻起,赵匡胤就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对方,通往成功的大门已向自己关闭,但他实在不甘心就此撤军,自认失败。
此时的赵匡胤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冷静了下来,分析了一下这一战的目的,是城池重要还是军队重要?即使打下了太原城又能如何?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3:12 +0800 CST  
如果为了攻下太原城,将自己的精锐部队消耗殆尽,那么之后的局面该如何应对?北方还有契丹这个强敌随时准备南下,而南方还有南唐、南汉等割据政权蠢蠢欲动,一旦大宋的精锐部队被太原城消耗殆尽,那么南方、北方的力量可以瞬间将刚刚建立的大宋王朝毁灭。
想通了以后,赵匡胤一身轻松,再也没有了之前久攻不下的懊恼,他对着群情激动、不断请战的部下们说:“你们都是我亲自训练起来的精锐部队,每个人都能够以一当百,我怎么能让你们去送死了,与其让你们去送死,我宁可不要太原城。”一席话,说得禁军将士们感动涕零,不管赵匡胤是出于真心还是伪装,但是这段话让宋朝的大兵们都他们的皇帝又多了一份忠诚。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5月16日,宋军正式班师,历时四个多月的太原攻防战结束,太原之围宣告解除。
赵匡胤说到做到,他放弃了对太原城的进攻,裹挟了太原城附近的一万多户居民返回国内,虽然这一战似乎是赵匡胤失败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赵匡胤保存了禁军的主力,没有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让大宋能够从容应对国内外的敌人,也让大宋能够继续执行“先南后北”的国策。
在赵匡胤看来,他还有大把的时间与北汉周旋对抗,等逐一削平南方诸国后,再攻太原就如同探囊取物,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3:22 +0800 CST  
但他绝对想不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踏上太原的土地,他的一生都没能实现这个并不十分困难的愿望。
对北汉来讲,这是一场付出惨重代价的胜利,他们赢得了现在,却输掉了未来。
对宋朝来讲,讨伐战争的失利固然让赵匡胤脸上无光,损失也不小,但这些损失相对大宋的国力、军力只是九牛一毛,他们输掉了眼前的一战,却赢定了将来的对决。
十年后的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太原,攻灭了北汉。
亲征北汉失利只是统一事业中的一段小插曲,并不能阻止统一大业的整个进程,但却从反面验证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方针的合理性。
进攻太原无果后,经过近两年休整,赵匡胤将下一个进攻目标锁定为南汉。
而南汉这个比北汉更加奇葩的国家,让它成为五代十国里最反面的典型。
如果说五代十国是一个乱的不能再乱的乱世,那南汉就是整个五代十国的浓缩精华版。
费尽周折却依然灭不了北汉的赵匡胤,灭南汉是不是也要这么费劲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3:37 +0800 CST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3:59 +0800 CST  

口令 坚不可破的太原城抢红包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5-31 08:25:55 +0800 CST  

小懒早安,节日快乐,各位大侠六一儿童节快乐!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2:11 +0800 CST  
092- 最不正经的汉朝:南汉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在中国历史上,最让国人自豪的就是“汉唐盛世”。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恐怕没有任何争议。我们之所以被称为汉人,就派于这个伟大的朝代。
但中国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王朝,远不止一个,而是想都想不到的多达13个。
除了有400多年历史的东汉和西汉是正统的汉朝外还,还有北汉、南汉、前汉,后汉,还有:蜀汉、成汉、玄汉、赤眉汉、汉赵、候汉、郝汉,甚至在元末明初和朱元璋打的不可开交的私盐贩子陈友谅,在江西九江称帝时,起的国号竟也叫汉朝,历史上称它为陈汉。
为什么在西汉灭亡以后,还有那么多王朝要把国号定为“汉”呢?难道是真的想不出别的名字了?显然不是的!而是汉朝确实太伟大了,之前没有人能超越,之后也没有人能超越,后来的皇帝们,特别是姓刘的,就想把汉朝的辉煌和伟大延续,为自己这个后来才建立的国家找个正义的称号,更是找一个正统的出身。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4:13 +0800 CST  
但可惜的是不管你叫什么汉,不管你这个刘是不是真的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十几个叫“汉朝”的王朝里没有一个能够再现汉朝的辉煌,哪怕十分之一。可气的是有些冒牌的皇帝,打着汉朝的金字招牌,却干了很多跟汉朝辉煌形象格格不入的事,把我们引以为傲的正经的汉朝搞的非常的不正经。
在这么多冒牌汉朝里,有一个最乱,最坏,最不正经的“汉朝”,它就是咱们要讲的南汉。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割据政权,它占据的地盘主要包括今天广东、广西两省,云南的一部分和越南的一部分,面积不是很大,约40多万平方公里。
从公元917年建国,到公元971年为宋朝所灭,经历了四代皇帝,享国五十四年。
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南汉就像被中原人忘记的世外桃源一样,这是南汉的幸运,因为它竟然活了54年,这也是南汉的不幸,因为它不思进取最终难逃被灭的命运。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4:37 +0800 CST  
这个南汉的渊源,咱们还得从唐朝末年说起。
唐末有个河南人叫刘安仁,为逃避战乱,从河南上蔡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他有个儿子,叫刘谦,当然,跟现在咱们熟悉那个玩魔术的刘谦重名。这个刘谦没玩魔术,他选择了从军,从广州牙将做起,屡击强盗,颇有战功,后抗击黄巢的起义军,一战成名,被封任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此时的刘谦已有兵万余人,战舰百余艘,从此,刘谦家族就占据两广之地,成为藩镇大员。
这就是南汉开国的最初的本钱。
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冬12月,刘谦病逝。刘谦死后,由他的长子刘隐接插,继续拥有两广。刘隐趁中原大乱之际,广招北方逃难的士人、名臣的后裔,不断侵掠周边壮大自己,开始把势力做大。
南汉的实际开创者,其实就是这个刘隐。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刘隐派遣使者用重金贿赂朱温。押宝还真押对了,公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当年就任命刘隐任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公元911年,后梁又进封刘隐为南海王。
此时的刘隐三十多岁,正值人生的壮年,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刘隐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太短命,刚被封了南海王就得了重病,而且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享年38岁。
刘隐死后,其弟刘岩接了哥哥的班,继任南海王。六年之后,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的
番禺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公元918年11月,刘岩表示自己是汉朝刘邦的
后裔,所以要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4:53 +0800 CST  
南汉隔着湖南的马楚、湖北的南平,与中原很少来往,称帝后也不联系。一直到后唐把后梁灭了,刘岩听说后唐的兵很能打仗,万一他们往南边打过来可怎么办?放心不下的刘岩,就派使者到中原去去打探打探,还给唐庄宗李存勖写了封信,在信中说正在准备大批贡品,秋天时就能给送过来。
但使者回来后就告诉刘岩:这份大礼咱不用送了,现在中原混战,乱的跟一锅粥似的。石敬瑭很快就会把后唐给灭了的,送这礼那不是白送了吗?
刘岩听后大喜,已经准备送给后唐的贡品也取消了。从此,他决定跟中原这帮人断绝来往,你们打你们的,我们玩我们的。对自己管辖的两广之地的老百姓,他统一了宣传的口径:他们刘家是咸阳人,而不是区区两广“蛮夷”之人,是大汉刘氏的正宗传人,就是来领导管理你们的。
从此南汉在开国皇帝刘岩的领导下开启了混蛋模式,接下来的几任皇帝也跟猫学样,一个比一个荒唐,丝毫不亚于五代的那些奇葩的帝王。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5:15 +0800 CST  
我们首先从刘岩说起。刘岩一生痴迷的事有三件:改革、算卦和杀人!
刘岩喜欢的改革还不是一般的改革,而是在自己的名字和国号上的改革。
刘岩一生用了四个名:刘岩,刘陟,刘龚,刘䶮。
第一个名叫刘岩。这个名我们不能冤枉他,这个名不是刘岩自己取的,而是他的父亲刘谦取的,说来也奇,刘谦在埋葬小老婆时挖到一石板,上边有在一行字“隐台岩”。父亲用这三个字给三个孩子取了名,分别是刘隐刘台刘岩。这倒省事,连给孩子起名的钱都省了。
刘谦是刺史,娶的老婆也是名门之后韦大小姐,这个韦大老婆厉害,家族势力很大。在家怕老婆的刘谦,却并不甘心只有一个女人,所以在外面又偷偷养了一个小二。这个外面的小老婆给他生的第三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刘岩。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被刘谦的老婆知道了,这还了得,敢在外着养小杂种了?必须杀掉!但当家兵把这个孩子抱给她时,她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手中的剑哐的一声就掉到了地上,因为这个小孩长的太天真太无邪太可爱了,韦大老婆动了恻隐之心,说了一句:“此吾家之宝也”,所以韦夫人派人杀了刘岩的生母,却把刘岩当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养了起来。
所以刘岩这个名字是非常贴切的,这是如岩石一般命硬的孩子啊。
第二个名字叫刘陟。刘陟zhì,起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字面意思上推断,是刘岩取自己名有岩字,步步登高之意。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5:28 +0800 CST  
第三个名字叫刘龚。这个龚字就大有讲究了。因为在乾亨九年时,天空中有一道白虹一下子进入到宫殿中去了,其实白色的彩虹是自然天象,很正常的事却怕坏了古人,刘陟认为白虹是凶兆,手下大臣却安慰他说是吉兆,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赋,《白龙赋》。
白虹是白龙,宫中看到白龙,什么意思呢?肯定是白龙要跟我抢权啊,别抢了,咱们一起搞!和白龙共治天下,所以他改名以示天下,“龚”,刘龚,他觉得这还不够,他做了第二件事,他立即改年号为白龙。真的,我刘龚就是想表达“与白龙共治天下”的意思。
第四个名字叫刘䶮yan,这个字原来在字典上是没有,是自造的字。古代皇帝自己造字的特别少,只有两个人这么干了,其中一个叫武则天,他造了一个日月当空照的曌,武曌。另一个就是咱们这个刘䶮。造字方法都是如出一辙,上面是个“龙”字,下边是个“天”字。
叫刘龚挺好的,为什么叫改叫刘䶮呢?因为喜欢算命的刘龚遇到个僧人,说有谶书讲到:叫“龚”的人会葬送南汉。这把刘龚吓坏了,他就查《周易》,看到乾卦上写到“九五至尊,飞龙在天”,自己造了个字,龙在上,天在下,定发音为岩。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5:49 +0800 CST  
刘岩给自己改了三次名,每次都大有来历。
只给自己改名还不过瘾,国号也是可以经常改改的啊,所以跟名字一样,国号也改了三次乾亨、白龙、大有。
白龙四年时,楚国攻打南汉,把南汉军打败了,刘龚想要派兵增援,他就用易经算了一卦,得卦“大有”,于是就把年号改为了“大有”,大赦天下,然后再派兵增援,居然大败楚国。后来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都是算卦算出来的啊。
刘岩抚摸着《周易》,对自己精妙的卜卦能力更加坚信怀疑。
从此他遇到什么事,都爱算卦。这让南汉的国君刘岩变得越来越神神叨叨。
刘岩当上皇帝后就开始了他奢靡腐败的帝王生活,刘岩本人实际是非常昏庸无能,他排斥士人,重用宦官。
他有一个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匪夷所思的观点:他认为读书人有老婆孩子,读书人做官,为的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老想着家里那点破事,有这样的私心,读书人就一定会只为自己的一已私利考虑,一定不会为国家效忠的。宦官就不一样了,没有老婆孩子,当然会一心为公了。所以比正常人当官要可靠的多。
我的天,刘岩这样的鬼话有道理吗? 乍一听,好像对,细一想,狗屁,这是啥逻辑?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6:05 +0800 CST  
这种观点肯定是大错特错的啊!这是一种或然的关系,而不是必然的关系。
读书中有效忠的,也有不效忠的。宦官中有谋私的,也有不谋私的。
读书人有顾家的一面,但也有忠于国事的一面,大多数忠于国家也顾小家,甚至舍小家顾大家。宦官没老婆孩子,不等于会全身心地做事。宦官娶老婆收养子的多了去了,也不是没儿子就全身心的为国效忠了。
所以,南汉国君刘岩的智商可想而知,跟个弱智的二椤子没什么两样。
可能他自己也能感受到大臣中虽然敢怒不敢言,看他时却怪异的目光。所以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怎么办?当然是我是皇帝我说了算啊!看不惯的,杀掉,统统杀掉!
滥施酷刑,好杀成性,就成了南汉的开国国君刘岩的第三个爱好!我们只能怀疑刘岩得了某种很严重的精神疾病,因为,“每视杀人,则不胜其喜。他看到杀人就高兴的不得了,这就有点变态了。
宋朝有本著名的书《五国故事》记载,说刘岩常在殿上观看行刑。有司将罪人带到殿下,设置种种刑具“屠脍”罪人。“屠脍”,就是屠杀加宰割。人,已经不是人,而是牲口。
除了水煮活人之外,还有锤子砸、锯子断之类,说那殿里“锤锯互作,血肉交飞,腥秽之气、冤痛之声,充沸庭庑”。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6:23 +0800 CST  
刘岩则看着这类场面,口中流涎直到下颔,使劲嗅闻血腥之气,很久之后,才能恢复正常人状态。行刑人要看到他恢复常人样子后,才将屠杀后的罪人带走。有时又将罪人放到太阳下面暴晒,更给这个罪人饮下盐醋,连晒多日不给水喝,直到此人肌体腐烂还能行立,要多日后才能死去。
这是人干的事吗?这个皇帝简直是变态狂啊!
你指望一个如此变态的皇帝能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吗?你奢望对大臣们都可以滥杀的皇帝能对他的老百姓好吗?不会的,南汉的百姓其实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仿佛炼狱。
刘岩在位期间,地盘已经缩小了不小,而且它丢的还是不是一般的地方,他把越南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岩跟把燕云十六州丢了的石敬塘一样,是历史的罪人。
当然,这个罪人,没能长命百岁,他很快就死了。
光天二年,公元942年,刘䶮去世,享年53岁。
刘岩死后,刚刚二十出头的儿子刘玢继位。
刘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他从他爹那会继承些什么呢?
他会把南汉带向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6:35 +0800 CST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7:57 +0800 CST  

口令 童年乐事有几多抢红包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6-01 08:18:44 +0800 CST  

楼主:司马寻欢

字数:459647

发表时间:2019-01-19 00:27: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3 10:47:09 +0800 CST

评论数:616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