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王莽刨开了汉哀帝的祖坟,拆了汉哀帝的祖庙,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普天之下,谁敢挖皇帝的祖坟,唯有我王莽。满朝文武惊呆了,国人瞪大了双眼,王莽太牛了,简直比皇帝还牛。
其实王莽已经软了很久,他陪着笑脸讨好各种社会群体,为的就是从今以后的强势反弹。在所有炒家观望时,王莽大笔大笔的吃进“股票”,现在大盘就要向上狂飙了,王莽是绝无仅有的操盘手,全国的大小孩崽都会受到他的冲击。
这就是巨头的做法,不种不收,多种多收,没有狠的就会沦落为俗人。
王莽此人用刨皇帝祖坟的实际行动宣布了与皇帝的决裂,他在威逼众官员上自己的贼船,要么跟我一起反皇帝,要么占到皇帝那边去,想当官只有这两条路可走。
反正我挖开了皇帝的祖坟,皇帝早晚要收拾我,跟着我干的就要和我同心同德收拾皇帝,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都别想跑。
王莽的叛逆吓坏了太师马宫,他不想做乱臣贼子,不想充当王莽的爪牙走狗,在权势和安全面前,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什么时候都可以犯晕,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清醒。
马宫迅速提出辞职,把太师印、大司徒印、扶德侯印全部上交给朝廷,他要彻底和王莽划清界限。
王莽笑咪咪的对马宫说:“您老愿意回家就回吧!将来可别后悔呀!”
马宫心想:后悔个鸟!
马大人是最后一位脱离王莽的高官,在此之前,所有的有识之士都卷铺盖走人了,包括抑郁致死的孔光。
王莽玩的不是火,而是能量巨大的熔岩流。所有的官迷、好事者、晕头、赌徒都聚集在了王莽的门下,他们要为王莽冲锋陷阵,要为自己捞取极品富贵,青史留名。
大聪明人、皇族的叛徒刘庆为莽哥点燃了篡汉的烽火,他上书中央说:“皇帝年幼,建议由宰衡王莽代行皇权。”
群臣纷纷上书附和,说:“刘庆表达了国人的心声!”
王太后不置可否,沉默无语,她不想做刘家的罪人,也无力控制局势。王莽已经不是从前的王莽了,除了汉平帝,整个都城都是王莽的人。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22 09:16:04 +0800 CST  
王太后始终认为王莽是个乖孩子,她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王莽光鲜的一面,直到最近几个月,她才看穿王莽谦恭背后的狰狞面目,原来一切都是假的,只有王莽的野心是真的。人心之恶莫过于此啊!王莽强暴了所有人的大脑。
奴才嘴脸,蛇蝎心肠,这就是邀宠者的阴阳两面。
王太后的沉默令王莽窝火,汉平帝渐渐长大让王莽担忧,这一老一小如果联合起来很不好对付。王莽想:汉平帝该死了!可以借助汉平帝的死恐吓王太后,一切阻碍我前进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公元五年十二月,王莽毒死了汉平帝。事情来得很突然,王莽的恶毒着实让王太后出了一身冷汗,她想:王莽在杀鸡儆猴啊!我和小皇帝是阻碍他代行皇权的敌人,如今小皇帝被他毒死,假设我和他作对,也会死!
王太后对王莽的惧怕在一点点加深。
汉平帝驾崩,由谁来继位成为了朝廷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太后硬着头皮召集群臣开会,讨论新皇帝人选。汉哀帝无子、汉成帝无子、汉元帝的子孙已经死光,再往上推就是汉宣帝了,这位皇帝拥有五十三个曾孙,其中五人是王,四十八人是侯。群臣建议从汉宣帝众曾孙当中选一位继位,王莽摇头否定。
他说:“这些王侯和汉平帝是同宗兄弟,不宜继位。”
王莽在找理由,简直强词夺理,因为这些王侯都长大了,不太好驾驭,这就是王莽拒绝他们当中的一个继位的真实目的。
王莽不点头,王太后的表态就没人买帐,群臣现在只听王莽的,王太后已经成了摆设,这个现实王太后刚刚看清。
在王莽加九锡之前,望着此人唯唯诺诺的样子,王太后还认为自己是天下的老大;今天,王莽一扫从前的卑恭,表情很庄重,眼睛瞪得溜圆,帝王之气冲击得王太后脊梁打颤,她清楚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王莽建议立汉宣帝的玄孙刘婴为帝,此人只有两岁。群臣纷纷表示赞同,王太后也只好点头。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25 09:51:36 +0800 CST  
王莽毒杀汉平帝的用意不是另立傀儡,他打算摘掉面具,脱下伪装,自己做皇帝。因此,在接刘婴来都城之前,王莽必须完成篡汉的壮举,至少要把刘婴压在屁股下面。
前些日子刘庆曾建议王莽摄政,结果王太后用沉默的方式否掉了。为了逼王太后做出让步,王莽这次动用了上苍,他暗中策划了一起神石事件。
有人从井里捞出一块白色巨石,上面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此人把这块神石献给了朝廷。
群臣对王莽想当皇帝的企图心知肚明,不服王莽的全都走人了,剩下的官员不是王莽的爪牙,就是王莽的走狗。这块神石的出现,在朝廷里激起了轩然大波,群臣热捧王莽称帝。
王莽在蓄意制造恐怖气氛,这一切都是演给王太后看的,他在向王太后表达:我王莽当皇帝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你王太后怎么就执迷不悟呢?
王莽命王舜带着神石去见王太后,他要借用上苍的意志对王太后施压。
面对神石的出现,王太后说:“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讨好王莽在故弄玄虚,不可信。”
王舜说:“天意民心都希望王莽做皇帝,这种潮流不可违背呀!您老怎么就不开窍呢?再说,王莽没有称帝的野心,他只想代理皇权,这样做便于他治理国家。您老仔细想想,是否有力量控制王莽。如果没有,还是遂了他的心愿吧!”
王舜是王莽的堂弟,也是王太后的侄子,所以说话比较放肆,他在恐吓王太后。
王太后对王舜的话比较认可,现在别说制约王莽,这位老太太连自己的命都制不住了,她这条老命已经攥在了王莽手里。
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王太后只能同意王莽摄政。
公元六年正月,王莽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帝位,自号“假皇帝”,臣民称呼他为“摄皇帝”,封刘婴为皇太子,由假皇帝王莽代行一切国政。
虽然王莽号称假皇帝,实质上已经完成了篡汉,这只是政治过渡期而已,他每走一步都会稳一稳,让国人适应一下他这个外来皇帝。
王莽有三个重量级帮手,他当了假皇帝,帮手们也要分些好处,这是必然的。他封王舜为左辅,封甄丰为右拂,封甄邯为后承,这是他独创的官名,实际上就是辅政大臣。
王莽篡汉的卑鄙行为,引来了少数忠臣孝子的不满,东郡太守翟义表现的最为强烈。
翟义比较有背景,他父亲翟方进做过汉朝的丞相,而他又当上了封疆大吏,翟家的富贵都是汉朝皇帝给的,忠诚正直的翟义有一颗感恩之心。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30 08:57:10 +0800 CST  
如果讨论做人,翟义比王莽高尚很多,比朝里的当权派都高尚,所有高官的富贵都是汉家皇帝给的,特别是王莽,汉家皇帝给他的好处最多,到头来怎样呢?王莽是第一个恩将仇报的人,满朝文武各个狼心狗肺,他们的行为还不如一条狗,想想也确实令人反胃。
以王莽为首的天下最得势的这个团队人性太次,他们是一帮贼,一群狼。
汉家皇族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跟他们自身的堕落有极大的关系,这群败家子太让国人失望了。此悲剧印证了铁的事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之,那个时代不是讨论做人的时代,而是以成败论尊严的时代。
王莽再龌龊也是受万民拥戴的假皇帝,翟义再高尚不过一个小小的太守。由对王莽人品的憎恶,翟义心里很不平衡。由对汉家皇帝的感恩,翟义产生了为国讨贼的想法,不灭了王莽这个巨奸大恶宁毋死。
翟义此人悄悄找到皇族刘信密谋,双方敲定造王莽的反,匡扶刘氏江山。他对刘信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我是丞相的儿子,任职大郡的太守,父子受汉朝厚恩,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即便战死也无愧于先帝。”
这些话充分证明翟义属于情绪主义者,大概也是他临死前的豪言。
论人品,翟义没问题,他拥有江湖弟兄的豪爽与激进。但是,干工作不仅需要人品,还需要智慧与能力,光凭一腔义气是干不好工作的,何况翟义要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王莽呢!
在不了解王莽究竟有多大实力的情况下,翟义仓促发动了反王莽的武装起义。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我要为国除贼。
这个口号调动不起国人的胃口,汉家皇帝因为太腐败已经失去了民心,没人愿意为老牌寄生虫真心卖命。响应翟义起义的人除了好事者就是投机者,还有被逼无奈的士兵。
通过考察翟义的所作所为,他不是干工作的能手,他甚至对革命工作一窍不通。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04 09:28:13 +0800 CST  
嗯!道可道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04 10:13:20 +0800 CST  
翟义率领起义军向西挺进,妄图直捣都城,在征途上连战连捷,革命队伍迅速壮大到十万人。
至此,翟义也算小有成就了。他拥立刘信为天子,自封为大司马,迅速组建了自己的小朝廷。
王莽还没在假皇帝的位子上坐稳,就惹来了大麻烦,这是他意想不到的。王莽他很恐惧,害怕起义烽火会迅速烧遍天下,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这是他苦斗多年第一次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
皇帝果真不好当,看来天下不光我一个人想称帝,真是能人辈出的年代啊!王莽感慨万千。
听说有人造反,王太后有点幸灾乐祸,她对左右说:“人心都差不多啊!你贪他也贪,王莽在玩火。”
确实,想象与现实总有差距。王太后考虑到了王莽篡汉的危险性,王莽本人肯定没想到。
面对起义烽火,王莽迅速做出了军事部署。他任命甄邯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坐镇都城;命王舜、甄丰负责守卫皇宫;派以孙建、王邑为首的七位将军率队去剿匪。
翟义闹事的区域在都城以东,孙建、王邑等将领开赴前线不久,都城以西像开了锅似的冒出了许多起义队伍,其中赵明、霍鸿的造反团队最为强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08 08:54:57 +0800 CST  

王莽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兵了,赵明、霍鸿带人马直扑都城,妄图乘虚而入灭掉王莽,当他们进攻到都城附近时,军队数量已达十万人。在那里,他们遭遇到了莽军的顽强阻击,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深夜,站在未央宫前殿向西眺望,能看见熊熊的火光,那是起义军在焚烧官府。
为了稳住人心,王莽怀抱刘婴去皇帝庙祭祀,似乎在向刘家的皇帝们忏悔,他在那里集合群臣开会,说:“当年周公辅佐幼主,他的亲兄弟们曾带头闹事,结果很快被扫灭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周公是大公无私的忠臣。我现在的境遇就和当年的周公一样,别有用心的人在公开反我,好人难当啊!我将布告天下,把皇位还给太子刘婴。”
群臣回答:“您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一心一意的辅佐皇太子,这是忠臣孝子的作风,国人知道您是大好人,超级好的好人。”
王莽演的不错,群臣配合的很默契,王莽似乎是天底下最冤屈的人,他派特使去晓谕四方,“将”还政于太子刘婴。其中的“将”字比较耐人寻味,也就是说现在王莽还继续做假皇帝,什么时候把皇位让给刘婴待定,也许三年五载,也许十年八年,甚至是一辈子。
王莽在放烟雾弹,在玩骗局,在麻醉国人的大脑。
孙建等人的剿匪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灭掉了翟义、刘信的武装力量。
之后,赵明、霍鸿这支劲旅也被莽军剿灭。
王莽在军事斗争上的快速胜利有如神助,见翟义、赵明等匪首被削了脑袋,天下的“好事者”集体打蔫儿,没人再敢继续造次。经历战争的洗礼,王莽被“洗”出了信心,他想:天下的能人也不过如此,貌似很强大,实则不堪一击。看谁还敢反我,谁还敢!
人一旦自我感觉很牛,会变得很放纵,会蔑视周围的一切,会老子天下第一。王莽现在就是这种状态,他忘记了在刘家祖庙里的自我标榜,也忘记了还政于刘婴的承诺。相反,他不想继续做假皇帝,要坚决做真皇帝。
剿匪前后的王莽判若两人,当造反团队烤他屁股时,他装得极度委屈;当造反者被消灭,他立刻恢复了高高在上的威严,他酷似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至于变成何种颜色,完全取决于环境。
翟义的造反,让王莽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政治资本,他四处放风,暗示自己要做真皇帝了。
做皇帝要上应天命下顺人心,王莽捞了数量可观的人心,如今只缺少天命,或者说做真皇帝的借口,要知道改造国人的旧观念是件很难的事,关键时刻必须借助于上苍。
官员们明白王莽的心思,其中不缺溜须谄媚者,有官员上书说:“巴郡的深山中发现了一尊石牛,牛背上刻有‘假皇帝当为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09 09:03:21 +0800 CST  
王莽很兴奋,命人把石牛运到都城来,这是“君权神授”的铁证。
接着齐郡传来消息,某亭长白日做梦,一仙人告诉他假皇帝当为真,并有新井作为见证。等亭长从梦中醒来,眼前果真冒出来一口新井,深不见底。
王莽更加兴奋,派人去考察神井。
不久,石牛和神井事件都得到了证实,全是真的。
王莽请上书者和做白日梦的亭长进京,并赐封他们为侯。
见捞取富贵如此容易,各地的官员纷纷上书敬献神物。封侯!封侯!全部封侯!王莽大肆封赏敬献神物者。
以至于民间流传起这样一句话:“你献神物了吗!”
有位叫哀章的文化人红了眼,他苦苦寻觅了很久,也没找到“假皇帝当为真”的神物。为了挤进官场,他刻了两块铜匾,一块匾上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块匾上写着“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
大意是:天帝决定把赤帝的玉玺转交给黄皇帝。
传说高祖刘邦是赤帝的后代,而王莽自诩是黄帝的后代,也就意味着老刘家的传国玉玺应该转交给王莽,这显然是在给王莽篡汉找借口。
王莽先给了哀章一个重要官职,随后让哀章扛着铜匾在都城的大街小巷转悠,为他篡汉做舆论宣传。
群臣集体上书,恳求王莽登基称帝,进位真皇帝。经过数次虚假的推辞,王莽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大位。
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改国号为新,从此短命的新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以往,王莽每干大事之前都要请示王太后,得到王太后的批准后才敢付诸行动。不过在当真皇帝这件天大的事情上,王莽却把王太后踹到了一边,他知道王太后不会同意,他也没必要争得王太后的同意。
我是皇帝我怕谁!这是王莽的心声。
王莽能有今天的发达,全靠王太后的扶持,王太后可谓对他恩重如山,他来生做牛做马都报答不清。王莽背叛王太后的行为,充分印证了他是天下最无情无意的人。最令人可气的就是,在此之前王莽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孝子贤孙,是一个严于律己的慈善家。前后落差之大,会让每位旁观者切齿痛恨。
为此,我们不得不批判王莽的人品,不得不揭露其极度伪善的本性,他是古往今来最伪善的人。
作为创业的皇帝,如果没有最基本的做人准则,那将直接影响他的工作成绩,王莽一步步走向成功,是靠伪装出来的“德”。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最后的灭亡也源自于过渡伪装。事实证明,做不好人也做不好工作,不管此人的地位有多尊贵,天道难逃,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莽的悲剧就在于,耍尽毕生的聪明辛苦钻营,挣来了不少实惠,最后却灰飞烟灭,亡身灭种。
这太可怕了,是人性的可怕。他一个人的伪装将毁掉无数人。
王莽对王太后的变脸,是他摘掉面具的开始,从前那个仁慈高尚的王莽已经死了,邪恶的王莽就此诞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12 09:01:58 +0800 CST  
仕途第四十二定律:分奶酪
这是做官最基本的能力,奶酪分配不公,自己的一份也会被抢走。绝对平均不可能,自己独占更不行,大家一起吃好喝好,不能让一部分人只看着吃不上。

如何分配利益,这往往让管理者头疼。一个团队的混乱,几乎都跟利益分配有关。怎么才能让大家满意呢
1、分奶酪之前,考察清楚不同群体对奶酪的期望值;
2、如果奶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大多数人就不买你的帐,应该以大多数人满意为原则;
3、奶酪分配不公,跟权力集中有关,比较民主的运行体制,奶酪分配也会比较均匀;
4、靠条条框框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很有限,合理的奶酪分配制度才是最强动力;
5、弱势群体数量最庞大,弱势群体最容易满足,而弱势群体也最容易被忽略;
6、一切混乱的根源都来自于团队的中上层,给他们的奶酪越多,越容易滋生腐败和寄生,遏制这个群体很关键。


王莽是优秀的夺权者,却不是优秀的管理者。他不能有效的制住上层的贪欲和惰性,也不能有效的改善下层的生存问题,一切只流于形式。
王莽此人当上真皇帝,传国玉玺还在王太后手里,他开始逼迫王太后交出玉玺,王太后就是不给。姑侄俩终于决裂了。
王莽从前是一副笑脸千方百计的伺候王太后,哄王太后开心,现在竟然公开逼宫,这让王太后超级郁闷。
王莽卑鄙的行为是对王太后莫大的伤害,简直让王太后五脏俱焚,筋骨俱断。这还是人吗?这根本就不是人!
王太后算是看透了王莽,可惜一切都晚了,王莽的狼性根深蒂固,谁都改造不了他。
见王太后跟自己较劲,王莽派王舜去威胁王太后索要玉玺。
王舜也是王太后的侄子,平时对王太后比较孝顺,王太后对他颇有好感。不过今天,王舜充当的不是孝子贤孙的角色,他是追随王莽,围在王太后身边的狼。
王太后把一肚子怒火全部发泄在了王舜身上,她骂道:“你们王家的富贵都是刘家皇帝给的,你却帮王莽抢夺刘家的江山,你们兄弟真是猪狗不如啊!”
王舜懊丧的说:“我没想到王莽会篡位,真没想到。”
王太后说:“我这个汉家老寡妇是将死之人,打算和传国玉玺埋葬在一起,王莽不可能得到它。”
王太后既伤心又生气,眼泪哗哗的往下流。王舜觉得也很委屈,陪着王太后一起流泪,场面很凄惨。
挨了王太后一顿臭骂,王舜有点无地自容,他想:自己的行为太可耻,自己活得太贱,会有许多人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忘恩负义呀!自己确实猪狗不如!
面前是王太后的侮辱,背后是王莽的命令,王舜被挤压变形,他现在又能咋办?上了王莽的贼船,只得硬着头皮活着。
等眼泪流没了,王舜哀求王太后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所有的情绪都是多余的,王莽要得到玉玺,谁都阻止不了他,包括太后您,还是把玉玺给他吧!”
王太后拿出玉玺摔在了地上,愤怒的说:“别以为此物是好东西,它会让你们王家灭门!王莽作恶太重,会不得好死,等着瞧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5-19 09:07:15 +0800 CST  

其实谁做皇帝对王太后而言都无关痛痒,她恨得是王莽极度龌龊的人品,她坚信王莽这类人不是受人拥戴的人,而是遭人唾弃的人,早晚有一天王莽会被国人摔在地上踩死,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王太后不想留下千古骂名,她宁愿做刘家的媳妇,也不愿做王莽的姑姑,她和王莽彻底划清了界线。
王莽终于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东西,但是此人的欲望之门依旧没有关闭,他还要得到许多东西,他不断膨胀的野心就是无底洞。
这就是做人的悲哀吗?或许是!至少王莽是!
下一步,王莽将着手处理王太后和刘婴。
王莽想:你王太后想做刘家的媳妇,想临死之前混个好名声,我偏不让你的得逞!我先废了你的汉家尊号。
这个世界不缺少机灵鬼,也不缺少靠献媚混饭吃的人,王莽的远房兄弟王谏就是此类。
王谏看出王莽有废掉王太后的想法,便上奏折说:“新朝取代了汉朝,王太后也应废掉尊号。”
王莽拿着王谏的奏折去给王太后看,王太后读完后,问王莽:“王谏管我叫啥?”
王莽答:“姑姑。”
王太后又问:“你呢?”
王莽答:“也叫您姑姑啊!”
王太后叹道:“如果没有我,你们王家只能当一群农夫。现在这个世道啊!农夫当上了皇帝,可笑!王谏说得对,你就应该把我废了。”
王莽笑道:“您才是天下的主人,也是我亲姑姑,王谏不尊重您的言行只能说明他缺德,应该砍头。我就是想让您看看群众的呼声,没别的意思。”
王太后没好气的说:“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你现在是皇帝,王家祖上有德啊!”
王莽在通过出卖王谏的方式讨好王太后,从而达到个人目的。他先毒杀了王谏,接着改王太后的尊号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7-14 18:00:51 +0800 CST  

对于如何处置刘婴,王莽颇费了一番脑筋,焦点问题是让刘婴生还是死。为了彰显仁慈宽大,王莽决定优待刘婴。
在朝会上,王莽策命刘婴为定安公,食邑万户。他拉着刘婴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上苍任命我做皇帝,我也是没办法啊!”
刘婴只有三岁,他搞不懂王莽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因王莽而彻底改变,原本他可以在藩国做王,是王莽毁了他的一辈子。
王莽坐上皇位,刘婴的祖先坐过的位置。侍从牵着刘婴跪伏在地上向王莽行臣子大礼,这曾经是王莽跪了多少次的地方。
场面很悲凉,群臣莫不感动,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
刘婴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他被王莽像圈猪似的圈在了定安公府邸的某个房间里,除了送饭之外,不允许任何人和他见面说话。等刘婴长大,连牲畜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想当年高祖刘邦提三尺剑争得天下,是何等的威风;而如今他的子孙活得很囧。
新朝皇帝王莽想大刀阔斧的干一番事业,史称“王莽改制”,说白了就是改革。王莽的改制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搞笑”。也许是他表面文章做惯了,他的改制纯属打眼眶子,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完全脱节,主观主义的作风极其严重。
王莽首先改组的就是权力中心,他创造了四辅、三公、四将制,他今后还会创造许多新鲜东西,他是最失败的发明家。
他任命王舜为太师、大司徒平晏为太傅、刘秀为国师、哀章为国将,此四人位列四辅;又任命甄邯为大司马、王邑为大司空、王寻为大司徒,此三人为三公;最后任命甄丰为更始将军、王兴为卫将军、孙建为立国将军、王盛为前将军,此四人为四将。
我们阅读一下王莽的军政领导班子。
刘秀原名刘歆,其父就是前面讲过的刘向,父子俩是文化界的泰斗,对各种书籍都有比较深的研究,刘向是辞赋家,刘秀著有《七略》,一部文学评论巨作。假如父子俩踏踏实实的做学问,或许会取得杰出的成就,偏偏他俩不甘寂寞,总想搞政治。
刘秀父子不具备治国才能,书生气太浓,考虑问题严重脱离现实,这就注定了他俩人生的败笔。
凭借出身皇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刘向率真高傲,鄙视当权派,似乎只有他当权才最公正。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咬人,猛咬当权派,所以此人终生落魄。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9-28 08:52:48 +0800 CST  
因为父亲咬人出了名,刘秀前半生很不得志,没人敢重用他。在那段岁月,刘秀专心于文化事业,收获颇丰,造诣很深。后来,此人依靠王莽步步高升,成了王莽得力的心腹。
父亲的失败是前车之鉴,刘秀因此退化掉了正直与清高,进化出了笑脸与逢迎,他在王莽手里很吃香,在政治舞台上能呼风唤雨,王莽最听他的话。
王莽的所作所为,几乎多一半馊主意是刘秀出的。
一位文化大师不搞文化,一个治国低手偏想治国,这是比较可怕的神经错乱。作为文人刘秀拥有超乎寻常的志向,同时又患有严重的狂想症,他所有的治国方案都是躺在床上想出来的,此人恰恰是王莽改制的幕后推手,这就加速了王莽政府的灭亡。
王莽华而不实,刘秀迂腐透顶,这两个人苟合在一起不会结出好果子。
再看看权力中心的其他成员,王兴出身门卫,王盛是个卖大饼的。王莽在组建领导班子时找人算了一卦,王兴和王盛最符合卦象,所以被王莽直线调入朝廷。
哀章靠制造“天帝行玺金匮图”赢得了王莽的信任,于是乎位列四辅。他应该属于道德败坏的文化人,比刘秀溃烂的程度深无数倍。
至于王舜、甄丰、甄邯之流,肯定不是雄才贤士,充其量算是比较聪明人,而且是靠笑脸混饭的另类聪明。
这么一群政府要员很难摆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只能越搞越乱,越乱越搞。
王莽政府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很想有所作为,为国人干些实事。他们试图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比如土地兼并、贫富差距过大、买卖奴婢等等。但是,这些社会问题恰恰是腐败官僚、贵族制造出来的,“王莽改制”等于贼喊捉贼,自己收拾自己。再有,王莽政府并非新鲜事物,只是皇帝和国号变了,官还是那群官,老爷还是那群老爷,粥还是那锅粥。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9-29 15:19:15 +0800 CST  
西汉后期,吏治早已腐败透顶,几乎所有官员都在干一件事:拿着国家的俸禄经营自家的买卖,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这种官僚作风一旦形成很难扭转。
王莽能当上皇帝也是沾了吏治堕落的光,如果汉家皇帝励精图治,王莽肯定不会冒出来。他在吏治堕落的乱局中捞到了最大一块肥肉,他是天下最大的以权谋私者,他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加剧了官员队伍的腐败。
如今王莽打算把手洗干净冒充公正,打算依靠堕落的官员来推行改制,而且是伤害官员自身利益的改制,这帮官员怎么可能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呢?因此王莽改制最根本的错误就是派狼去牧羊。
王莽在着手解决社会问题之前,先需给自己的政府大换血,彻底把“堕落腐败”这颗毒瘤剜掉,那样的话或许各级官吏会被清理干净,王莽做不到这一点,他也不可能这么做,这就注定了他的改制只是一厢情愿的调情。
王莽改制的内容共五个方面:
他首先下令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分配;废除奴婢制度,改奴婢为家丁、仆人;禁止买卖土地和奴婢。
这条措施一出台,就遭到了贵族、官僚、地主豪绅的强烈反对,他们拒绝交出土地。而贫苦老百姓呢?有时为了活下去只得卖掉土地或卖儿卖女,这样做就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地方官为了要政绩则拼命收拾违法的贫苦百姓。
其结果是:该交出土地的人非但不交出土地,还骂大街;该得到土地的人非但没得到土地还被抓进了监狱。
从上到下,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不痛快。
你王莽抢了刘家的江山,现在又想抢我家的财产去充好人,凭什么?上层社会开始反感王莽这位帝王。
而下层老百姓的日子则越混越没混头。
至此,王莽自己毁掉了慈善家的形象。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9-30 09:07:16 +0800 CST  
其次,王莽经济改革的具体内容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平抑物价、征税、赊贷,专营盐、铁、酒、铸钱等最赚钱的行业。
此项措施的实质是国家垄断经济命脉,砸碎富商大贾的饭碗,同时通过平抑物价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更有保障。
王莽清楚官吏太贪,他任命懂经济的富商负责这些事务。富商是一群什么人?重利轻义只知道捞钱的人,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与官府勾结,造假账,谋取私利,原本属于国家的财政收入,被官商侵吞瓜分。
这些行业成为了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的摇钱树。
贵族地主垄断土地,官商控制经济命脉,老百姓任何好处没捞到。王莽满腔壮志的改制,下面的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没人听他的话。
形势已经很明朗了,那个时代是轰轰烈烈的分赃时代,老百姓只能袖手旁观,咬牙切齿。
天下就好比一桌酒菜,两三个人通吃,一部分人吃残渣剩饭,大部分人喝汤、捡垃圾吃,甚至有些人连垃圾都吃不上。
其三,改革币制。
王莽一共制造了二十八种货币,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致使大面值的“钞票”满天飞,物价猛涨。原来民众兜里有十几个铜子就能混个把月,改革货币后,十几个铜子只能买一个烧饼。
一个烧饼肯定解决不了温饱,下层民众存活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王莽政府不切实际的乱改制造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要想重新分割奶酪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起义。
第四、五项改制内容,是王莽最华而不实的表演。
他频繁的改地名、改官名、改邻国的国名,改来改去最后又改回原来的名称。弄得老百姓晕头转向,不知道该称呼什么。
总之,王莽改制以失败告终,他因此得罪了所有国人。
天道公平就在于此,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王莽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接下来将快速落入低谷。
秦王朝短命是因为干的实事太多,耗掉了所有内力;新王朝短命是因为想干些实事,却一件实事都没干成,王莽就不是干实事的人。
王莽没能摆平民生问题,他的领导班子内部却出现了大问题。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10-08 09:13:07 +0800 CST  
谢谢祝福,共同快乐。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10-08 09:13:34 +0800 CST  
想当初,甄丰、王舜、刘秀、甄邯是王莽的四大帮凶,王莽由大司马登上安汉公,接着又登上宰衡大位,依靠的是四大帮凶的助推。王莽没亏待众人,给了他们应得的富贵。
这是心照不宣的分奶酪的做法。分到奶酪之后,甄丰等人随之心满意足,然而王莽并没满足,他还想摄政当假皇帝。当王莽的野心暴露出来后,甄丰等人表现得很谨慎,他们不想陪王莽玩了,因为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为了实现摄政的企图,王莽毒死了汉平帝,并利用其他推手当上了假皇帝。甄丰四人虽然心里有想法,但表面上不得不迎合王莽的行动,为王莽呐喊助威。
王莽对得起他们,摄政假皇帝之后,又分给他们一些奶酪,想让他们继续卖命。
面对王莽无限膨胀的野心,甄丰等人有些胆寒,特别是王莽毒死汉平帝事件,甄丰等人知道事情闹大了,将来刘氏皇族找王莽算帐,他们也会受到牵连。
此恨绵绵无绝期啊!这个祸根早晚会被刘氏皇族清算,即便自己没事,子孙也会遭到报复。推算出这一步,甄丰四人大为恐惧,不能帮王莽干断子绝孙的事了,这是四人得出的结论。
身处政治漩涡之中,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想跳出漩涡避祸已经晚了。
王莽啊王莽!魔鬼!甄丰四人有点蔫,他们终于大彻大悟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他们被王莽像驴一样驱使了很久,暮然回首,已经上了王莽的贼船。
王莽似乎看出了四人的忧虑,其实王莽也很恐惧,确切的说是兴奋中夹杂着恐惧,他只能向前走一步当皇帝,退一步或维持现状到头来皆是死局。
为了尽快实现皇帝梦,王莽将甄丰等人晒到一边,暗中鼓动中下级官员助推他君临天下。甄丰等人吃饱了不想拉车,中下级官员还饿着肚子,巴不得为王莽干点什么从而求得升迁,这叫各取所需,至于道义和公理只能靠边站了。
在这帮推手的运作下,王莽貌似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拥戴,他以民选皇帝的形象篡夺了刘家的江山。
维持生存永远是第一需求,要想在王莽的圈子里混下去,必须迎合王莽。刘秀、王舜、甄邯虽然恐惧王莽篡汉,但是别人都在捧王莽,他们几个至少要做做样子,不能往王莽的头上浇冷水。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10-31 09:00:08 +0800 CST  
笑脸要挂在脸上,情绪要藏在心里,刘秀、王舜、甄邯只得积极配合王莽完成篡汉。甄丰在关键时刻没能把事情想透,他对王莽的篡汉活动表现得很冷淡,大有站在一边观潮的意思,似乎怕沾两脚泥。
王莽对甄丰的表现很不满意,因此称帝之后立即把甄丰踢出了四辅之列,让他跟卖饼小儿王盛处在同一个级别。
甄丰和王莽是多年的同事,他了解王莽既多疑又狠毒,如今双方关系恶化,甄丰努力思考避险的办法。
先跳出王莽圈子避避风头,同时想办法缓和紧张局面,这是甄丰制定的避险纲领。
怎么才能远离王莽呢?又如何同王莽套近乎呢?甄丰想到了符命。
王莽是靠符命一步步完成篡汉的,要压制王莽只能靠符命,这类似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符命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上苍(神)降临的旨意。上苍的旨意会在某种东西上显灵,这件东西就是符命。比如前面讲过的巴郡石牛,其上刻有“假皇帝当为真”,这就是符命,“假皇帝当为真”即上苍的旨意,也就是说天命让王莽当真皇帝。
江湖术士、巫师、半仙也能从上苍那儿求得符命,即占卜的结果。
符命是伪科学,是别有用心的人实现个人企图的手段,在生活中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压制别人,便借助天命来压制别人,装神弄鬼就是由此而来的。
王莽由臣子跃升为皇帝,抢老刘家的江山,干如此缺德的事,不借助上苍很难令国人信服,这是典型的愚民手段。
由此看来,相信占卜、算卦就是花钱买愚弄。
经过和儿子甄寻密谋,甄丰反攻王莽的办法出炉了。他让甄寻做符命:新室当分陕,立二伯,以甄丰为右伯,平晏为左伯。
甄寻把符命呈报给了朝廷,王莽看过符命生了一肚子闷气,他暗骂:“甄丰想立国中之国,想脱离我充大。”
鉴于自己靠符命当了皇帝,不便违背甄寻所上的符命,那样等于自己抽自己耳光,王莽只好把陕西划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赏给了甄丰。
甄丰走马上任之前,又让甄寻上了一道符命:甄寻迎娶黄皇室主为妻。
黄皇室主就是汉平帝的皇后,也是王莽的女儿。王莽称帝后,废了女儿汉家皇后的尊号,改称为黄皇室主。
甄寻想娶我女儿做老婆,他要干什么?王莽对甄寻父子起了疑心。
王莽现在是皇帝,假设甄寻娶他的女儿为妻,这小子就成了皇帝的亲女婿,那将是一股新兴的外戚力量。
王莽凭借亲戚关系篡了刘家的权,因此对自己的亲戚格外猜忌,他担心未来的某一天自己的亲戚里面会出现第二个“王莽”,而甄寻的恶意企图真正好戳在了王莽的痛处。
想做我的女婿!没门!想效仿我夺权!更没门!用符命压我一次可以,绝不能有第二次,得寸进尺等同于谋逆。
王莽看透了甄丰父子的险恶用心,这爷俩想慢慢蚕食王莽的权力,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渐次颠覆王氏政权。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11-12 09:24:15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200536

发表时间:2012-07-30 1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5 19:51:20 +0800 CST

评论数:29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