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作者:yxpbeyond 时间:2013-11-08 23:17:21
又来顶顶春秋老师 我把老师的文章搞成TXT了 没意见吧 嘎嘎
-------------------------
O(∩_∩)O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1 14:34:55 +0800 CST  
汉哀帝数次接见息夫躬,他似乎很爱慕小人的风采。息夫躬过于放肆,在汉哀帝面前大肆诋毁朝廷各部的高官,他的矛头直刺王嘉,想干掉王嘉取而代之。息夫躬在搞软革命,他像一条爬进朝廷的响尾蛇。
因为憎恶息夫躬那张剧毒无比的嘴,众官员都斜着眼看他。
董贤被汉哀帝独宠,招致了丁、傅家族的嫉恨,傅晏把响尾蛇息夫躬拉进了自己的阵营,他妄图利用息夫躬毒死董贤。两人聚在一起策划夺权。
息夫躬绝对聪明,而且聪明绝顶,他打算先把傅晏捧起来,然后再让傅晏拉他一把。小人干工作不行,干人却是内行,息夫躬猛干了东平王一下,结果升官发财。如今,他又发现了被干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匈奴单于。
当年汉武帝打得匈奴人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匈奴国日渐衰落。最近匈奴单于主动向汉哀帝示好,恳请朝见大汉天子,汉哀帝批准了匈奴单于的请求。当朝见日期越来越近,匈奴单于推脱有病,恳求改年再来朝见,汉哀帝点头应允。
这本来属于很正常的一件事,息夫躬却要大做文章,他上奏道:“匈奴单于出尔反尔,其中必有猫腻。”
息夫躬类似苍蝇,只要有点缝隙就会下蛆。他明着是为汉哀帝尽忠,暗中却在谋取私利,此人是阴阳合一的高手。
汉哀帝召见他追问缘由。
息夫躬说:“匈奴单于找借口不来朝拜陛下,说明他心里有鬼,臣认为他有吞并北方的野心。”
汉哀帝问:“那该咋办?”
息夫躬答:“派大将去北部边境巡察,命各地太守加强武备,最好杀几个不称职的军队将领,向匈奴人表明我们在加强武装力量,用此震慑匈奴单于,让他不敢造次。”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1 14:36:30 +0800 CST  
汉哀帝又问:“派谁去边境巡察比较合适?”
息夫躬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傅晏将军是陛下的近人,大敌当前,您应该重用他。”
汉哀帝比较笨,琢磨不透息夫躬的“隐目的”。而且这位皇帝是个小心眼心,听完息夫躬的恐吓,便他坐不住了,叫来丞相王嘉咨询。
王嘉一眼便看透了息夫躬的恶意企图,他说:“息夫躬在玩诈,他想祸国殃民!”
汉哀帝有点发懵,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王嘉又说:“向匈奴人耀武扬威耍空架子,只能招致匈奴人的怀疑与厌恶,我们对邻国应该以诚相待,这才是和平的根本。大司马丁明有能力遏制匈奴人,陛下只管放心就是了。”
汉哀帝认为王嘉说的有道理,不能主动搬弄是非。不过他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情况,王嘉似乎和丁明是一派,息夫躬似乎跟傅晏是一派,两派在暗斗。
丞相和大司马结成一伙不是好兆头,应该提升傅晏,用他来制约丁明和王嘉。这是汉哀帝得出的结论。
不久,汉哀帝任命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丁明则担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大汉王朝又出现了两个大司马,丁、傅两大家族势力终于平起平坐了。皇帝圈子里还有董贤势力在膨胀,三方势力早晚要斗法。
傅晏宣誓就职那天,发生了日食,三方的斗法就此拉开序幕。
丞相王嘉率先对董贤发起攻击,他上奏折说:“陛下宠幸董贤有点过火,一次赏钱竟超过千万,还给他盖府邸、修陵墓,这两项工程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甚至于董贤的每个家奴都获得了十万赏钱,从古至今没有哪位皇帝这么干过。董贤已经有了自己的封地,陛下还赐给他两千多公顷的良田,他要这么多土地有何用?陛下可曾算过,您赏给董贤的钱能救多少老百姓的命?您赐给董贤的土地会使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日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2 09:28:31 +0800 CST  
的出现,就是上苍对您的告诫!”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2 09:29:07 +0800 CST  
王嘉绝对是大好人,他在替老百姓说话,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汉王朝走向灭亡的理由,那就是财富、土地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仅仅董贤这个寄生虫,就能让无数穷人饿死。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老百姓受穷的原因,那就是特权阶层对社会资源的疯狂占有。
汉哀帝绝对混账,他认为王嘉在巧妙的诋毁董贤,因而对王嘉极度不满,产生了废掉王嘉的念头。他把拯救他的人当成了敌人,把害他的人当成了密友。这就是糖衣炮弹的威力,这就是忠言逆耳的由来。
我们要做好人,这个没错。关键是,如果好人实现不了好人的价值,那就是做人的失败。王嘉参不透时局,在用一颗善心找死。他早就该辞官隐退了,那个堕落的时代没有他的市场。从这一点来看,王嘉有点低智商。
董贤是汉哀帝的心肝宝贝,王嘉因为数次攻击董贤已经变成了汉哀帝的驴肝肺,即便汉哀帝在饮鸩止渴,那也是人家自愿的,管你王嘉屁事。
由此看来,做好人哀哉痛哉!用热脸去贴冷屁股,是好人的第一大悲哀。
汉哀帝怎么看王嘉怎么不顺眼,这老小子已经说了很多让他恶心的话。
如果废掉王嘉,让谁出任宰相呢?汉哀帝忽然想起了孔光,他打算重新启用孔光。
汉哀帝重新启用孔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的傅奶奶病得要死,已无力干涉朝政。
傅太后病危,时局必定大变,许多人在动脑子,孔光也在动。
当孔光收到皇帝传他进京的诏书,他此人断定自己翻身的时刻到了。在奔赴仕途的路上,孔大人深刻检讨自己的过去,从而制定了新的做官纲领,要顺从,绝对的顺从。曲意逢迎、明哲保身等词汇听起来龌龊,用起来很实惠。何必拿高尚去叫板皇帝的好恶呢!假设连生存权都争取不到,那说什么都是白给。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3 08:58:34 +0800 CST  
正直的孔光不得不变节,虽然他是孔子的后代,但是他要吃饭,他要活着。如果像从前那样死守规则,为老百姓说公道话,其结局还是挨办。干什么说什么,卖什么吆喝什么,老祖宗那一套只能束之高阁了。
孔光的变节是被时代逼出来的,那是一个小人吃香的时代,做不得君子。等他到达都城,立刻受到了汉哀帝的接见。
汉哀帝在启用孔光之前,还要试探一下这位老先生,看看他面壁这几年是否改掉了强硬的臭毛病。
汉哀帝询问孔光,最近发生的日食预兆着什么。
孔光清楚,日食代表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王嘉借日食打击董贤,汉哀帝在窥测他站在谁的立场上。
孔光说:“日食,阴阳失和之兆,表明某些小人在争宠。丞相王嘉蓄意攻击董贤就是一例。”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汉哀帝的心尖上,他正在为王嘉打击董贤的事苦闷,希望有人能帮董贤说话,而孔光恰恰充当了这个角色,他对孔大人的回答很满意。
汉哀帝立刻下诏书,任命孔光为朝廷大员,地位仅次今次于丞相。
孔光果真成熟了,他学会了害人,此举迎来了他政治上的强劲反弹,丞相之位正在向他招手。
孔光已经设计好了升迁路线,首先秘密结交董贤;其次放倒王嘉取而代之;第三暗中帮董贤打掉丁、傅势力。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4 09:38:39 +0800 CST  
仕途第三十九定律:宿命
正直的人要学会灵活,狂奔的猪看见前方有棵树都会拐弯躲避,何况是人呢!这就是灵活。心狠的人不能太狠心,什么狠事都做得出来,什么悲剧都可能发生。圆滑的人要有大方向,转速太快,有可能飞出圈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什么是宿命?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这就是宿命。(相同环境下)


也许,某些人在得意微笑时,前面的祸患也在微笑。下面我们会看到血淋淋的历史事实。
见天敌傅太后要死,王莽也蠢蠢欲动。这几年他藏得很深,忍得很到位,躲在家里闭门思过,很少抛头露面。
其间,他的一个儿子因为杀奴事件被他逼死了。在那时,主人杀死奴仆屡见不鲜,找个借口就可以摆平,王莽偏偏逼迫儿子自杀,他太正义了,人们普遍认为他很伟大,包括平头百姓、要饭的叫花子。
普天之下,用心之狠,谁都超不过王莽。不管怎么说,逼死亲生儿子也需要太多的勇气。王莽这么绝情有复杂的原因,他正遭受丁、傅势力的挤压,如果不检点,很有可能被政敌灭门,他不能给政敌留下任何借口。从这个角度看,王莽逼死儿子实属无奈。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杀人偿命自古天经地义,王莽在大义灭亲。从这个角度看,王莽做的也没错。
有一点不容忽视,王莽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他是极端自私的人。哪怕对待家里人,他也会夹带功利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王莽就太可怕了。
享誉天下的大善人干净利落的逼死儿子,这还不够可怕吗?但是一些达官贵人、知识分子、穷苦老百姓却把王莽当成了救世主,他们对刘氏皇族充满失望的同时,对王莽充满了希望。
大厦将倾,只有王莽能力挽狂澜,这是百分之九十国人的共识。王莽杀子事件更坚定了国人的信念。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5 09:36:22 +0800 CST  
天下能看透王莽的人寥寥无几,傅太后算一个,可惜她已经神志不清了。
孔光被汉哀帝启用,国人立刻想到了王莽,数百名官员、文人、贤士、老百姓为王莽颂冤,恳请国家重用王莽,他的粉丝来自各个阶层。
这股涌动的力量越来越强烈,迫于舆论压力,汉哀帝调王莽进京。当汉哀帝任命王莽为朝廷大员时,王莽坚决推辞,他只有一个请求,去伺候姑姑王太后。
汉哀帝、董贤、丁傅家族一致欢迎王莽靠边站,这些“山头”正斗得火热,谁都不想让深不可测的王莽参与进来,于是乎王莽留在了王太后身边。
王莽行善几十年,他的德行太厚了,如今放弃当官去尽孝的举动再次博得了国人的感动,许多忠义之士为此而痛哭流涕,大救星太可爱了。
在傅太后垂死,汉哀帝身心极度虚弱的情况下,王莽及时把握住了王太后这颗超级致命的棋子,并巧妙的避开了政治乱局,穿上了无心争权的“防弹衣”。
他要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旁观权势熏天的各大党派互吃,等残局出现,他将一招定胜负。
王莽的境界介于佛、魔之间,他左手是佛的能量,右手是魔的法力,关键时刻他会左右开弓,佛、魔并用。
他现在用佛的能量缠住了政治泰斗王太后,降伏了国人的心,悄然架空了以汉哀帝为首的当权派,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各个“山头势力”无非在裸舞而已。
王莽大人太深、太远、太智慧了,小的顶礼膜拜!
借日食的出现,王嘉咬了董贤一口,随后孔光又咬了王嘉一口。王嘉将咬出此生的厄运,孔光已经咬出了新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8 10:04:02 +0800 CST  
楼上的问题春秋真不知道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9 10:15:24 +0800 CST  
王嘉是好人,但他不会做好人,至少跟王莽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大概是智商的问题,也是人心的问题。装出来的好人比实实在在的好人更像好人。
董贤也想借“日食”咬人,他不想跟王嘉互咬,因为除了王嘉本人,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嘉快完了。
咬人切忌乱咬,要咬出艺术,咬得恰到好处。
董贤下嘴的时机选在了傅太后驾崩之后,等安葬完傅太后,董贤开始猛咬傅晏、息夫躬一党,他要把息夫躬这条响尾蛇碾死。
傅晏是傅太后的小弟,也是傅太后的第一爪牙,还是汉哀帝的老丈人,鉴于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汉哀帝迫令傅晏下岗回家,建议老岳父去好好享受生活。
息夫躬比较惨,接连遭受打击,最后被打得一贫如洗,这是他所有的小诡计、小阴谋换来的下场。
傅太后之死,傅晏的倒台,孔光的回归,似乎标志着元老派官员要重新吃香。有人上奏折为何武、师丹、傅喜翻案,建议皇帝重新启用这些人。
汉哀帝对又臭又硬的傅喜、师丹毫无兴趣,要把他俩一按到底,所以只把好好先生何武调回了朝廷。
汉哀帝被董贤鬼迷了心窍,除了董贤,他几乎对谁都没什么兴趣,不管正直、道义、忠臣、孝子全部靠边站。他还想赏赐董贤,这似乎成了他的业余爱好。而董贤呢!来者不拒,皇帝给什么要什么。
不过封赏董贤必须经过丞相、御史大夫等高官的表决,汉哀帝清楚王嘉那个刺猬很不好对付,于是让王太后下诏书:益封董贤二千户的食邑。也就是扩大董贤的封地面积。
王嘉果真是刺猬,他要道义不要命,强硬的封还了王太后的诏书,这个动作类似于抗旨不尊,也有点给脸不要。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19 10:16:34 +0800 CST  
他同时上奏说:“董贤无德无能,陛下给他的赏赐够多了,国人对此很不满意!财富是老百姓创造的,却入董贤一人的腰包,这太不公平了!俗话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不想被国人戳脊梁骨,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汉哀帝对王嘉已经忍无可忍,他认为这个老东西硬到了极点,臭到了极致,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他不能因为这件事直接收拾王嘉,他要给王嘉罗织罪名。
孔光已经窥视了一段时间,他也在捕捉整垮王嘉的机会,“王嘉反对封赏董贤事件”让他眼前一亮,机会终于来了!孔光上书弹劾王嘉,说:“王丞相借反对加封董贤丑化陛下,大捞民心,居心叵测,另有图谋,大逆不道。”
这个理由找的好,太好了!汉哀帝惊叹孔光聪明的同时,命人去丞相府逮捕王嘉。
西汉官场有个惯例,丞相不能接受审判,只要皇帝给出抓捕动作,丞相必须自杀,这是规则。
面对皇帝的特使,王嘉拒绝自杀,他说:“我身为丞相,做事光明磊落,上忠于皇帝,下尽职国人,何罪之有?皇帝要砍我的脑袋就砍吧!”
没办法,特使只好对王嘉实施抓捕。见领导就要奔赴黄泉了,内阁里的官员都掉了眼泪,他们感动于王嘉的伟大,也悲哀于好人不得好死。
王嘉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最后绝食而死。他绝的不是饭菜,而是希望。
孔光打击王嘉玩的是一箭双雕,此举既能讨好董贤又能得到相位,只是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许多正直之士都在他背后啐唾沫。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0 08:55:49 +0800 CST  
好人难做呀!关键是好人也犯错误。王嘉为民请命没错,请命失败还搭上自己的老命则是他的过错,好人也逃不过成败的定数。如果失败,做好人就是高尚的悲哀。
王嘉忽略了一个常识,封建官场家天下,你王嘉永远是奴才,奴才违抗主子等于自己找死。做好人也要讲究技巧,公开打击董贤制造敌人是王先生犯的第一个错误;超越丞相职权强硬干涉皇帝的决策是他犯的第二个错误;为国人消灭寄生虫不讲套路是他犯的第三个错误。
总之,王先生是个失败者。
孔光以胜利者的姿态重获丞相大位,不过他的形象却越来越龌龊。孔大人历经官场沉浮,他彻底改变了打发,从前讲道义,如今要实惠。
通过打倒王嘉,孔光同董贤结成了地下联盟。在公开场合,孔光对董贤的态度比较冷淡,保持着很远的距离;暗地里,孔光经常和董贤通气,融洽彼此的关系。这说明孔光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讲究策略,一则避免在皇帝面前拉帮结派;二则避免国人痛恨自己,毕竟董贤的名声很臭,跟这样的人公开来往很不光彩。
孔光与董贤已经站领了权力中心的半壁江山,下一个目标就是打倒丁、傅势力,夺取大司马的位子。
傅晏这个大司马已经被干掉了,接下来要干掉的就是另一位大司马丁明。
丁明做事一向低调,跟王嘉的关系比较铁。王嘉之死,丁明当众说了些不满的话,大有为王嘉伸冤的味道。孔光和董贤抓住这个小辫子猛烈诋毁丁明,致使汉哀帝撤掉了丁明的大司马职务。
至此,丁、傅势力被彻底整垮,权力中心完成了暂时的统一。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1 09:50:28 +0800 CST  
孔光是丞相,何武出任前将军,一个叫彭宣的官员出任御史大夫,董贤被任命为大司马、卫戍区司令、尚书台主管、皇帝办公室主任。实质上军政大权基本掌控在了董贤手里。董贤此时只有二十二岁,一位超级年轻的中央领导。
由此,董家势力开始蹿红。董贤的老爸出任皇帝秘书处主任,董贤的弟弟出任皇家护卫队主管,董氏家族其他成员也被调入朝廷任要职,汉哀帝几乎一夜之间被董贤架空。
汉哀帝似乎有点精神失常,他甘心情愿被董贤架空,他喜欢这种架空的感觉。董贤确实了不起,不知道用什么办法给汉哀帝洗了脑,并干净利落的完成了夺权运动。许多老奸巨猾之徒都被他斩落马下,碾成尘埃。
论职位,丞相比大司马高。汉哀帝担心孔光会效仿王嘉耍牛脾气,鄙视和攻击董贤,于是产生了驯服孔光的想法。其实孔光已经不是从前的孔光了,他现在是地道道道的乖老头,他脱胎换骨完成了自我驯服。
汉哀帝派董贤去孔光家串门,借此看看孔光对待董贤的态度,如果孔光倚老卖老,汉哀帝会立刻屁掉他。
孔光琢磨透了汉哀帝的良苦用心,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价。所以当董贤光临他家时,此人展现了极度的谦恭。汉哀帝对此很满意,为了奖赏孔光孝子贤孙的劲头,汉哀帝把孔光的俩个侄子调进了朝廷。
汉哀帝就想独宠董贤,使他完全凌驾在群臣之上。为了提升董贤在行政上的绝对实权,汉哀帝出手改组内阁,把丞相更名为大司徒,把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并列为三公。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2 10:00:41 +0800 CST  
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还是行政权力的重新组合。大司徒的职权远远小于丞相,这个职位只负责处理民政事务,原属丞相的行政权力收到了尚书台;大司空则负责工程项目的审批,原来监察百官的权力也被收到了尚书台。
尚书台的主管是董贤,原属于丞相、御史大夫的权力掌握在了他手里。
经过复杂的政治淘汰赛,董贤排挤掉了丁、傅家族,就如同从前丁、傅家族挤掉王氏家族一样,这似乎是无休止的连环猎杀,猎手后面总藏着猎手。董贤永远不会想到,有一位猎手正悄悄盯着他,此人就是王莽。
从表面看,董贤对政局的控制已经做到了滴水不漏,军队、百官、包括皇帝全听他指挥,权力中心里的高官都是服服帖帖的小三,没人能和他抗衡,也没人敢和他叫板,他的强大能唬住无数人。
普天之下,似乎只有王莽能透过董贤的强大看到此人虚弱的内在,他给董贤的评价是:此人不过一宠物。
这句评价有很深的含义,几乎点种了董贤的死穴,汉哀帝一死,董贤立即沦为丧家犬。不但没人捧他的场,而且都想踩他几脚。
此隐患意味着,只要搞掉汉哀帝,董贤的一切将化为烟云。
王莽对格局读得比较透,然而他却徘徊在皇帝圈子之外,无法施展能量,属于地地道道的旁观者。如果他现在对别人说“我要夺权”,别人一定会笑破肚皮。你凭什么夺权?凭什么!
任何人成功都有成功的理由,王莽能从细微之处发现机会,他敢于逆向思考“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的道理。做不了千里之堤,可以做蝼蚁嘛!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5 09:53:51 +0800 CST  
王莽的堂弟王闳是汉哀帝身边的侍臣,自从董贤当上军政一把后,他陪伴在汉哀帝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王闳则成了同汉哀帝形影不离的人。
王莽利用血脉亲情跟王闳套近乎,一来二去两人结成了死党。通过王闳,王莽完全掌握了宫廷内的情况,甚至汉哀帝放个屁,王莽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一次,汉哀帝和董贤喝酒,王闳服侍左右。汉哀帝对董贤说:“将来,我打算把帝位禅让给你。”
董贤支支吾吾,不置可否。王闳跪在地上说:“这江山是高祖打下来的,陛下没资格把它送人。”
汉哀帝无语。没过几天,王闳被请出了宫廷。
当王莽得知有关汉哀帝打算禅让的消息后,他问王闳:“你知道皇帝禅让这句话有多大分量吗?”
王闳摇头。
王莽说:“这会引来血腥杀戮,王室家族会被灭门,其中也包括你!”
王闳张大了嘴,难以置信。
王莽说:“皇帝打算把帝位禅让给董贤,必然要帮他清理反对派。皇室、贵族、外戚、藩王都是被清理对象,甚至包括某些权臣。不把我们这些人干掉,董贤能顺顺利利的继位吗?你因为反对皇帝禅让,被他轰出了宫廷,这就是大清洗的开始。”
王闳对王莽的推测深信不疑,他问:“如之奈何?”
王莽说:“董贤,轻浮小儿,除了皇帝没人拿他当个事;孔光、何武、彭宣之流都是守规矩的文人,委屈求全是他们的本性,这些当权派都容易对付。”
王闳说:“别忘了他们头上蹲着皇帝。”
王莽沉默了一会儿,诡异的问:“如果皇帝死了,谁说话算数呢?”
王闳有些迷茫。
王莽说:“如果皇帝死了,说话算数的是王太后,我们的姑姑!你懂吗?”
王闳问:“可是皇帝要死不了呢?”
王莽说:“人总是要死的,晚死不如早死。”
王闳接着迷茫。
王莽说:“我去求王太后,让你重新回到陛下身边。陛下身体不好,整天喝药,你一定要把他伺候好。”
经王太后出面求情,王闳又回到了汉哀帝身边。汉哀帝也没动动脑子,为什么王闳非要回到自己身边,他可以去别的部门做大官。这里面也许会有玄机,大大的玄机。
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公元一年六月,当新世纪来临之际,汉哀帝崩于未央宫。这个消息令国人震惊,或许只有王莽不震惊。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6 09:26:38 +0800 CST  
在王莽的建议下,王太后即日驾临未央宫,收了皇帝的玉玺和兵符,并召见大司马董贤,询问他如何料理皇帝的丧事。
蛰伏了近二十年的王太后终于抛头露面了,她现身的恰到好处,威力无比。
董贤乱了阵脚,这个毛头小子不能应对王太后的质询,汗流浃背战战兢兢,他温顺宠物的性格暴露无遗。
王太后说:“前任大司马王莽见多识广,可否叫他来帮助你?”
董贤答:“这样太好了!”
王莽很快现身,王太后下诏:所有都城禁军听从王莽指挥;所有朝廷官员听从王莽调遣,违令者灭门。
原本大权在握的董贤被晒到了一边,王莽几乎用数秒钟时间夺走了他的军政大权。这是速度最快、最和风细雨的革命,王莽面带仁慈完成了这一惊天壮举。
接着,王莽暗中指使尚书令弹劾董贤,说董贤没照顾好汉哀帝,禁止他进入大司马公署。身为大司马,却不能进入自己的办公地,调动军队的可能性已经为零。
董贤直觉末日将近,他找到王莽“免冠徒跣”谢罪。
王莽对他说:“先回去好好读书,改天再当大司马。”
董贤灰溜溜的告退,他前脚刚到家,策免他的诏书也到了,特使宣读:“董贤年少,不明事理,免除其大司马职务。”
昨天还风光无限,今天就成了落水狗,那么明天呢?董贤不能承受从高空坠落的剧痛,当夜自杀身亡。董家人也慌了,第一时间掩埋了董贤的尸骨。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1-29 09:21:10 +0800 CST  
其死讯传很快传遍都城,男女老少放炮竹庆贺,这个巨大蛀虫终于死了,高兴!
王莽的思路与众不同,他怀疑董贤诈死,命人刨出其尸体检验,当确认董贤果真死了,王莽才着手处理汉哀帝的丧事。


仕途第四十定律:含金量
无论猴子穿上多么名贵的衣服,终究是猴子,无非貌似光鲜而已。因此,我们做事应追求内在价值,用形式、伪装、蒙骗包裹出来的东西经不住时间的检验,到头来既玩弄了别人也玩弄了自己。

关于如何识别伪装,简单罗列几条。
1、掩耳盗铃式的伪装,经常向别人许愿,就是不兑现;在得到某些东西之前,总会虚假客套,貌似不在乎,其实比谁都在乎;
2、狼披羊皮式的伪装,得罪人的事授意下属去做,自己装作若无其事;
3、愚弄老百姓式的伪装,骗取周围人的赞誉,鼓动同事朋友,实现个人企图;
4、空手道式的伪装,装领导,装精明,总拿鸡毛蒜皮的小得意来炫耀,辛辛苦苦几十年,没什么收获;
5、神经质式的伪装,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分和别人攀比,然后打肿脸充胖子;
6、最龌龊的伪装,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
7、最费劲的伪装,说话办事爱绕弯子兜圈子,花费了很长时间,仍没介入正题。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02 10:26:14 +0800 CST  
好了,我们接着欣赏王莽的表演吧!此人够得上顶级虚伪大师。
安葬完汉哀帝,王太后下诏,任命王莽为大司马。
王莽又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处事风格,他拒绝出任大司马,并上书王太后说:“大司马肩负国家使命,臣无才无德不堪胜任此职,还是由大臣们推举贤才吧。”
他谦虚的行为赢得了国人的赞赏,也让王太后感动不已。
没办法,那就由大臣们公选吧!王太后命大司徒孔光负责公选事宜。(此时丞相已改名为大司徒)
身处乱局的孔光已经几夜没合眼了,他怕别人落井下石,揭发他和董贤的私密交情。同时,他也在绞尽脑汁预测未来的政局。现在是关键时期,一步走错全盘皆输,很要命,很微妙。
他思来想去,他最后认定王莽是救世主,必须想方设法挂靠上这个关系,否则自己的权力梦将化为乌有。
王太后让孔光负责公选,这对孔大人而言绝对是谄媚的好机会。再者,王莽修行多年,群众基础相当雄厚,这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暗势力,孔光只能随其波逐其流。综合各种考虑,孔大人带头推举王莽出任大司马。
众多高官里面,只有前将军何武与左将军公孙禄不服王莽,他俩都是大司马的副手,有竞争大司马的资格。并且,他俩恨透了外戚专权,不希望最高权力中心重新步入外戚专权的轨道。因此,两位聪明一世的人犯了一时的糊涂,他俩相互推举对方出任大司马。这是比较滑稽的表演,也是比较低智商的决定。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03 10:09:55 +0800 CST  
有王太后在,有广大群众的支持,王莽顺利登上了大司马的位子。而何武和公孙禄收获的只是王莽的仇恨,他俩的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
一个正确的选择注定了孔光的幸运,一个错误的意念宣告了何武和公孙禄的悲剧,两人下台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几年不露声色的忍耐,王莽再次问鼎大司马,此人做事像把锋利无比的刀,每当切下去时,都干净利落。五年前,他快速放倒宠臣淳于长登顶;五年后,他又快速剿灭董贤得志。他总会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干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且迅雷不及掩耳。
在王太后主持下,王莽招集群臣讨论拥戴谁做皇帝,汉元帝的孙子中山王刘衎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心仪的接班人。
刘衎只有九岁,其老娘卫姬是位寡妇,势单力薄是刘衎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唯一优势,群臣烦透了宫廷争斗,刘衎母子比较容易摆布。
其实真正想摆布皇帝的人是王莽和王太后。
公元一年九月,刘衎即皇帝位,史称汉平帝,此人是西汉最后一个皇帝。
为了防止刘衎身后的外戚得势,王莽禁止刘衎的母亲卫姬来都城,他把卫氏外戚封杀在了中山。
按道理,刘衎称帝,其母亲就是皇太后,应该入主后宫。王莽违反常规的做法是一个信号,他要专权,滴水不漏的专权,他不允许卫氏外戚冒出头来。
汉平帝是个小毛孩,王太后是个孤寡老太太,大司马王莽对付这一老一小绰绰有余,他俨然成为了西汉王朝的控权者。
不过王莽毕竟是臣,会有许多人不服他的气,会有许多人阴谋搞掉他。权力中心人才荟萃,藏龙卧虎,险象环生,不管多大的势力,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覆灭。王莽是暴发户,就像破土而出的种子一样,要想茁壮成长必须把根扎深。
要扎根,首先要开拓空间。王莽决定对权力中心进行大清洗,把龙虎灭掉,把蛇蝎毒虫碾死。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04 10:44:48 +0800 CST  
王莽做事讲究方式,善于表演,善于兜圈子。大清洗是一场革命,所谓革命,归根到底是革人的命。对于这场革命,王莽有条原则,即:人要杀,慈善家也要做。也就是一手杀人,一手救命,两手都要硬。
对于老百姓痛恨的人,王莽直接出面收拾;对于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王莽将拐弯抹角的收拾。
他首先进行“清宫”,废掉了皇太后赵飞燕、汉哀帝的皇后傅氏,暗中逼迫二人自杀。在此之前,傅太后、丁太后已先后去世,汉平帝的母亲卫太后又被封杀在了老家,所以后宫里只剩下了孤寡老太太王太后。
接着,王莽又把丁、傅家族全部打回了原籍,其中包括前任大司马傅晏、丁明、以及若干高官,甚至还包括依附于丁、傅家族的各级官吏。
大宠臣董贤虽然死了,王莽还要跟董氏一党算算总账。他没收了董家的财产,共计四十三亿钱,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随后他又把董氏一党发配到了蛮荒之地,永世不再录用。
下一个节目,王莽将清理对他有威胁的官员。
考虑到这些人有一定威信,王莽不便亲自出面料理,他列出黑名单上报给王太后,又恳请王太后去暗示大司徒孔光,让孔光帅群臣上书弹劾黑名单上的人。这貌似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似乎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
此种工作方法,将成为王莽完成革命事业最惯用的伎俩,他要给自己最险恶的行为穿上堂而皇之的外衣。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都善此道,不过王莽把此道发挥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05 09:23:42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200536

发表时间:2012-07-30 1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5 19:51:20 +0800 CST

评论数:29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