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孔光配合的很默契,为了生存他必须默契。在貌似群臣的弹劾下,何武、公孙禄等众多元老派大臣被迫下野,朝廷里顿时清静多了,没人再敢说三到,能蹲在官场的,几乎清一色王莽的人。
大儒孔光感觉自己越活越悲哀,前半生一直致力于做好人,后来学会了害人,现在沦落到帮着别人害人的囧境,人在江湖漂不得不挨刀啊!
虾兵蟹将收拾完了,王莽还要办理一位重量级人物,此人就是他的叔父王立。
王立是王太后的亲弟弟,也是王太后唯一健在弟弟。自从王太后成了孤寡老人,她与小弟王立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亲姐弟怎么说也是相互依赖的亲人。
和其他兄弟相比,王立一生不得志。他们家出了五个大司马,若干个将军,就是没轮到他。因为个性极强,他没少被哥们弟兄踩来踩去,是个出了名的倒霉蛋。
如今连侄子王莽都第二次做大司马了,他依然是位挂着虚职的侯爷,此人再能忍也会忍无可忍,人为了争一口气往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面对大好形势,面对老姐一手遮天,王立也许真想干点什么。
这是王莽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叔父的推测。
当初,王莽收拾淳于长第一次能量大爆发时,王立竟站在淳于长那边说话,这让王莽恨之入骨,所以他们叔侄关系始终不融洽。王莽没少舔其他叔父的屁股,就是不尿王立。这让王立对王莽侧目而视。
毋庸置疑,一直保持沉默的王立是王莽最具威胁的对手,假设某天王莽得罪了王太后,王立极有可能取代他。越是沉默的人越是可怕的人,王莽就是这类人,因此他对沉默者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叽叽喳喳的人咬的是面子,沉默者咬的是骨头。
挤掉王立需要技巧,王莽恰恰是技巧专家。他亲自出面暗示孔光,让孔光率群臣弹劾王立,至少要把王立赶出都城,屁回老家。
对孔光而言,王莽的暗示就是威逼,他不出手,王莽就会对他下手。自从王莽掌控局势,孔光就过上了风声鹤唳的日子,他总感觉王莽有些可怕,是深不可测的恐惧。他谁都能吃透,就是吃不透王莽。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06 10:30:00 +0800 CST  
刚帮王莽炸完无数个碉堡,又被王莽逼迫去炸王太后的小弟,王莽在拿他当猎狗使。做官怎么就这么难呢?孔光有点腻了,他想回家养老。
不过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了,即便回家也要等到咬完王立再辞官,否则王莽饶不了他。
咬牙干吧!人要混出个人样哪有不冒险的。孔光率领群臣上书弹劾王立,要求王太后罢了王立的官职,遣送他回封国。
王太后没有答应。
王莽趁机进言道:“叔父王立干了不少违法的事,群臣对他很不满。如果您老人家袒护他,人心就会乱。您现在是控制局势的人,不能因为关爱小弟自毁形象。先让她回老家吧!等风头过了,再把他调回来。”
王莽利用群臣打击王立,随后又借群臣给王太后施压,他自己却充和事佬,此人太油了。
迫不得已,王太后只得下诏遣送王立回封地。
所有的人都在为王莽一人服务,这就是王莽的能力。
挖走一切安全隐患之后,王莽开始扶植自己的力量。在组建政党之前,他先玩了个假动作,也叫障眼法。
傅喜因为反对过傅氏外戚,做官又比较正直,在社会上很有声望。王莽大肆的表彰傅喜,并启用傅喜重回朝廷,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这是王莽搞的形象工程,貌似要用正人君子奋发治国,此举赢得了各界的掌声。
王莽的支持率在直线上升,几乎欺骗了所有人的眼球。
傅喜是傅氏家族唯一的幸存者,其他成员被打回了原形,只有他逆势而起。此人不愧是智者,他很久以前就设计好了现在的棋局,目光之深远令人咂舌。脚上的疱是走出来的,确实如此。傅喜的幸运也是走出来的。
第一个看透王莽的人大概也是傅喜。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10 10:24:30 +0800 CST  
以前,傅太后研究过王莽,那时的王莽还是一条潜龙,傅太后未必能看清。如今的王莽是“见龙在田”,整个身躯已经升到了半空,让傅喜看了个清清楚楚。
傅喜深知风雨欲来,还是保住富贵要紧,他在朝廷做了做样子,赶紧告病归隐了。他灵光乍现一样的快速沉浮震惊了两个人,一位是大司徒孔光;另一位是大司空彭宣。
凡事都要想一想为什么,两人开始思考傅喜为什么辞职。他俩由此想到了王莽,想到了王莽自从出山以来究竟办了多少人。
王莽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跟此人一起干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弄不好就会翻船。此人正走在集权的路上,早晚会闹事,未来波涛汹涌啊!考虑到这些,彭宣和孔光决定效仿傅喜辞职归隐。
孔光、彭宣、王莽同属三公,级别一样。不过孔光、彭宣要点头哈腰听王莽的,仰王莽的鼻息。论资历,他俩比王莽老多了。论现在的地位,他俩必须匍匐在王莽的脚下。并且,孔光已经做过好几次王莽的枪了,他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彭宣受到了观看“强奸”的震撼。
如此撅着屁股干活实在没啥意思了!还是走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孔光、彭宣先后递交了辞呈。
二人的行为是对当权者的侮辱,至少王莽这么认为。大司徒、大司空双双辞职,动静太大了,彭宣那个糟老头子可以走,孔光不可以走。在王莽的建议下,王太后下诏免去孔光大司徒的职务,改任太傅;免去彭宣大司空的职务,让他卷铺盖回家。
王莽为什么要执意挽留孔光?一则孔光对王莽有推崇之恩;二则孔光用起来比较顺手;三则孔光比较有才。鉴于这三点,王莽给了孔光一个太傅的虚职,让他去教育汉平帝,同时充当王莽的狗头军师。
彭宣的离去,标志着元老派与王莽的彻底决裂。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3-12-11 09:08:11 +0800 CST  
经过和王太后密谋,王莽成立了自己的权力班子。王崇出任大司空,马宫出任大司徒,王舜、甄丰、甄邯分别出任车骑将军、右将军、皇家卫队司令。这五位大员是穿着官服的高级猎犬,他们将为王莽的篡权活动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从汉哀帝驾崩到王莽掌控政局,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伴随局势的日趋稳定,王莽开始静思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王莽必须找到答案,否则他就是一头转磨的瞎驴。
皇族成员已经变成了一筐烂柿子,那帮人无能力、无威信、无权力,极不得人心,极好对付。汉平帝乳臭味干,是个任人摆布的小货色。王太后是名正言顺的控权者,不过她已经老的没什么精力了。王太后没能给刘氏皇族留下种子,这意味着她跟刘氏皇族已经没任何关系了。论血缘,王莽才是王太后的亲人。
这些推断会得出惊人的结论:王太后和王莽在享有刘家的江山,王莽有便利条件把刘氏江山据为己有。
诱惑一旦产生,欲望无法控制,一个念头像魔鬼一样缠住了王莽,那就是篡汉称帝。
孤寡老太太王太后可谓万念俱灰,她现在只想滋润的终结残年,而达到这一目的,她只能依靠娘家人,刘家那帮人绝对指望不上,这是王莽完成篡汉称帝的最大合理性。
确立了终极奋斗目标,王莽制订了一整套篡汉计划,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一步步向皇帝位子逼近,直至完成夙愿。由此,王莽开始了他极富个性的表演。
一个群体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某个人为了实现企图会让千万人为他服务。如果说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统治时期属于堕落时代,那么王莽当政期间就是欺骗的时代。
王莽酷似魔术师,兜来转去的欺骗国人,最后变出让国人恶心的结果。
公元二年,王莽派特使暗示益州(云贵地区)太守,让他献祥瑞。益州太守心领神会,不久便献上了一只白雉鸡。
雉鸡就是野鸡,白色野鸡世上罕见,是超级祥瑞的动物,它的出现象征着国泰民安。王太后当然很高兴,赶紧带着白雉鸡去宗庙里祭祀。
白雉鸡事件震动了朝廷内外。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2-20 09:17:41 +0800 CST  
许多高官开始动脑子,他们猜测这是王莽导演的好戏,王大司马到底想干什么呢?他在借“天降祥瑞”神化自己还是另有图谋?
遥想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周成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周公借“白雉鸡之祥瑞”争取到了国人的支持,成为凌驾于众臣之上的周朝掌门人。莫非王莽要效仿周公?
恩!大概是这样!猜透王莽的心思后,群臣集体上书,恳请王太后加封王莽为“安汉公”。
这不是简单的“称号”问题,而是一种定位。安汉公这个称号会使王莽超越所有群臣,成为皇帝的代言人。
既然这是群众的呼声,王太后也想做个顺水人情,打算封王莽为安汉公。亲侄子官越大,王太后的安危就更有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王莽这个人太虚伪、太做作、太会表演、太能绕圈子,他上奏王太后说:“安汉公这个职位是说一不二的辅政大臣,我坐这个位置不合适,别人会怀疑我专权。再有,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和我一起谋划治国,他们功劳卓著,应该让他们辅佐皇帝。我只想为您干一些具体工作。”
哦!是这样啊!王太后信以为真,颇为欣赏王莽的低调,于是搁浅了对王莽的加封。
可以肯定,孔光、王舜、二甄之流是王莽的死党,他们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想演都不成。王莽在跟王太后玩虚假客套,其死党要代理王莽真实的一面,因此甄邯苦劝王太后一定要加封王莽为安汉公,这关系到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王太后下诏说:“王莽有安定国家的特殊功勋,宜封安汉公以示褒奖,希望君不要推辞。”
王莽果真不是俗人,他婉言谢绝了王太后以及国人的一片盛情。为了表明誓死不当安汉公的决心,他请病假回家了。他要把假戏唱得轰轰烈烈,让所有国人相信他不想专权,只想低调做事,谦逊做人。他的壮举蒙骗了不少人。
迫不得已,王太后又搁浅了封王莽为安汉公的事。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2-24 09:37:20 +0800 CST  
几天后,王莽的死党劝王太后说:“大司马(王莽)推举孔光等人为辅政大臣,您老人家应该先封赏他们。这么做,大司马自会接受封赏。”
王莽和死党们配合的相当默契,他极力表达:我不行,真不行,他们行。
死党们则表达:王莽行,他真行,我们大家都行。
王太后问:“如何封赏孔光等人?”
王莽的死党说:“设立四位辅政大臣,共同决策国家大事,防止个人专断。”
看来大司马真是个好同志,大公无私,太大公无私了!这是王太后对王莽的看法。于是她下诏:“封孔光为太师,封王舜为太保,封甄丰为少傅,封甄邯为承阳侯。”
四位辅政大臣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少傅,王太后只任命了三位辅政大臣,太傅的职位并没授予甄邯,原因就是:甄邯不是侯爷,不能直接受“四辅”职位,要先封侯,再逐步提拔。
王太后兑现了王莽的请求,以为王莽会出来工作,谁知王大人依旧眯在家里装病。群臣大眼瞪小眼,不知道王莽还憋着啥玩意。随后才搞明白,王莽虽然送出了人情,树立了形象,但是他自己并没捞到实惠。也就是说王莽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没得到。
为了阿顺王莽,群臣上奏:“大司马功劳卓著,大家的意思是,他必须做安汉公,还要兼职‘四辅’。”
王太后已经被王莽折腾的很累了,这“安汉公事件”怎么就没完没了呢!你王莽到底愿不愿意干,给个痛快话。
王太后带着情绪下诏:“大司马王莽兼职太傅,尊称‘安汉公’,封邑增加两万八千户”
王莽卖力推辞“安汉公”称号,似乎再也推不掉了,而且王太后还同时赠送他太傅职位、两万户侯。如果再不出山,就是给脸不要了。
王莽顶着大公无私的光环,在国人的赞誉中,恭顺的回到了工作岗位,他上书王太后说:“臣可以接受太傅、安汉公,至于增加两万八千户赋税待遇,臣实在不敢接受,因为许多老百姓还饿肚子,臣不敢从他们嘴里抢食吃。”
王太后对此还没做出表态,群臣热捧王莽的奏折就到了,他们恳请王太后必须益封王莽。
王太后下诏:“听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王崇说,老百姓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关于益封的事,大司马王莽就不要推辞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2-27 08:50:37 +0800 CST  
王莽依旧不肯接受,他上书说:“宗室贵族、群臣还没受到封赏,臣莽不敢吃独食。”
王太后终于忍无可忍了,她下诏:“大司马王莽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累了!”
王莽这次不再扭扭捏捏,他遍赏王公大臣,一口气封了两个王、六十一位侯爷,大肆收买人心。一般情况下,只有新上任的皇帝敢玩这样的封侯封王的大手笔,王莽在干皇帝干的事。
在“尊称安汉公”事件中,王莽设计了连环骗局,一方面他假惺惺的推让,蒙蔽国人,猛捞形象;另一方面又暗中唆使党羽热捧他,制造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假象。
王莽通过玩骗局实现了所有企图:其一、争取到了绝对的权威,安汉公这顶帽子会让他说话比皇帝还管用;其二、为官宦团队争取到了莫大的实惠,有奶酪大家一起享用,我王莽吃,你们也可以吃;其三、用挤压王太后的方式,令这个老太太厌倦处理政务,从而达到软夺权。
唯一没得到实惠的就是老百姓,这是上层统治者的一次分赃闹剧,而老百姓对这个虚假先生王莽颇有好感。
见王太后被整得甚是疲惫,王莽鼓动群臣再次上奏:“太后年龄大了,希望您老人家以身体为重,把琐碎小事交给安汉公去处理。”
王太后此时的心境如同日落西山的太阳,已经对物欲纷争了然无味,于是下诏:“从今以后,除封爵的事向我汇报,其它工作全权交给安汉公、四辅办理。”
王莽费尽心机导演闹剧的核心目标只有两个字──专权。现在他体面的拿到了专权许可证,至于孔光、王舜、甄丰等辅政大臣,无非是他的陪衬而已。
王莽深知,要完成“篡汉”大业必须给官员队伍大换血,每个角落都要安插支持自己的人。为此他亲自考核各级官吏,顺从自己的升迁,忠于皇帝的废掉。
公元三年,山东大旱,蝗虫泛滥成灾,当地的老百姓四处流亡。王莽带头捐款一百万钱,其他官员纷纷效仿,共有二百多朝廷大员捐款捐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王莽的号召力。为了安置流民,王莽命地方政府在长安城内搭建了二百所民居。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03 09:36:19 +0800 CST  
每当遇到水旱灾害,王莽都会吃素食,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老百姓的忧虑,号召上层社会节俭。
王莽貌似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实质上在玩假仁假义,纯属哗众取宠,为的是沽名钓誉。作为当权者,这些小伎俩解决不了老百姓的疾苦,也改变不了上层社会的奢侈腐化。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个人目的,他在拉选票。
王莽太能装了,而且装得恰到好处,老百姓饿肚子,他吃素食,这是何等的慈悲;上层社会“朱门狗肉臭”,他王莽不沾荤腥,这又是何等的独树一帜。
群臣因此哭着劝王莽:“安汉公忧国忧民,不过一定要保重身体,国人离不开您啊!”
吃肉的人在流泪,吃素的人在受苦,老百姓在挨饿,大家都不容易。
这戏演得太绝了,以至于许多正直的官员狂吐不止,人虚假到这个份上还叫人吗?简直是神!
朝廷大员梅福、龚胜等等等等,实在忍受不了王莽之流的“大慈大悲”,于是乎辞官的辞官,逃逸的逃逸,梅福因为恶心的够呛,竟然丢下妻子狂奔而去。
面对辞官潮,莽哥很坦然,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些貌似忧国忧民的穷酸文人,我哪儿点对不住你们?如果有种,尔等也给国人捐些钱财!”
王莽是彻底的革命者,他要埋头苦干报效国家。
新上任的汉平帝还没老婆,王莽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给大领导解决“温饱问题”。经过一番缜密思考,王莽认为只有自己的女儿配得上汉平帝。
他恳请王太后组建选美班子,博采天下淑女充斥后宫,为汉平帝确立皇后。王太后点头同意,责令有关部门立即开展这项工作。
经过精挑细选,有关部门呈上了一份皇后候选人名单。在被提名的淑女中,王氏家族的女孩居多,其中也包括王莽的女儿。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04 09:27:15 +0800 CST  
王莽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坚决推辞接受聘礼,理由是:国家的钱要用在国人身上,我王莽拿这么多聘礼有罪呀!
你不要,我偏给你。经过双方拉锯,王莽只接受了六千三百万钱,并立即拿出四千三百万钱周济同族的“穷人”,他在用钱堵同族兄弟们的嘴。当初是他建议王太后禁止王氏女孩竞选皇后,现如今当上皇后的恰恰是他的女儿,这样的结果有点匪夷所思。
提到钱,我们会想起王莽捐助灾民的善举,他当时拿出了一百万钱,这点善款大概要上百万人来瓜分,每位灾民或许只能得到一两个钱。而他给同族兄弟的赏钱,竟达到了四千三百万,自己还留了两千万。这就是贫富差距,这就是灾民饿死的原因,这就是王莽假仁假义的铁证。
国人痛哭流涕拥戴的人,也是吸国人骨髓的魔鬼。哀哉痛哉!国人被王莽涮了!
王莽依靠空前绝后的智商,让自己的女儿当上了皇后,而且皆大欢喜。
正当莽哥超级得意时,他大儿子王宇却在自家后院放了把火,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应吧!
王宇有一位不甘寂寞的老师叫吴章,还有一个长着猪脑子的大舅哥叫吕宽,其实王宇的脑袋也欠发达。
吴章自以为聪明,他没少费脑子研究国家的时局,并不止一次对王宇说:“你父亲太牛,竟然禁止皇帝的母亲来都城,这是违背常理的行为。等皇帝长大了,肯定要收拾你父亲,到那时你们王家非断子绝孙不可。”
王宇问:“怎么办?”
吴章说:“你帮皇帝的母亲入主后宫,皇帝自然会感激你,将来你就能躲过死劫。”
汉平帝的母亲被册封为卫太后,王莽却把她无情的封杀在了藩国,这严重违反了大汉王朝的规则,也是在欺负汉平帝孤儿寡母。皇太后就应该住在皇宫,甚至可以干预朝政,王莽作为臣子,没资格剥夺本属于卫太后的权力,其行为不亚于篡权。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11 09:27:16 +0800 CST  
为了制约卫太后以及她背后的娘家人,王莽打出了超常规的牌,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且是在劫难逃的祸根,等汉平帝长大,必定要跟王莽算账。假设王莽在此之前病逝,汉平帝会把仇恨发泄在王莽后代的身上。因此,吴章对未来预判的比较准确,他在向王宇尽忠。
不过吴章忽略了王莽的智商,他能猜到的结局,王莽也能猜到,至于王莽如何化解未来的灾难,人家心里自然有小九九,用不着吴章瞎操心。
如果说王莽封杀卫太后势力违背了规则,那么吴章的多嘴多舌也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他在干涉王莽的私事。
人就是这样,总能看见别人犯错误,却不知道自己也在犯错误。
王宇听从吴章的建议,秘密结交卫太后势力,指使卫太后告发丁、傅家族的罪恶,以此博得王莽的好感,然后王宇再出面运作,帮卫太后入主后宫。
王莽最恨的人莫过于丁、傅家族,卫太后一党上书告发丁、傅家族得到了王莽的褒奖,只是王莽毫不动摇封杀卫太后势力的原则,王宇一伙的计划落空了。
王莽不仅恨丁、傅势力,他恨所有的外戚势力,包括处在孵化期的卫氏家族势力。
表面上王莽褒奖了卫氏一党,实质上王莽加深了对卫氏一党的猜忌,他料定卫氏一党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是夺权的危险信号。
王莽遏制卫太后的意志很坚定,王宇帮卫太后的意志更坚定,他跟父亲较上了劲。吴章则夹在他们父子之间卖弄聪明,挑拨是非。他对王宇说:“你父亲做事太绝,用正当途径不可能帮卫太后入住皇宫,要想特殊的办法。”
王宇问:“什么办法?”
吴章说:“你父亲迷信鬼神,可以借鬼神的力量恐吓他,逼他让步。”
王宇竖起了拇指,说:“还是吴老师鬼点子多,学生佩服。”
装神弄鬼的任务自然交给了王宇的大舅哥吕商,没头脑的人要干没头脑的工作。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13 08:57:59 +0800 CST  
深夜,吕商摸到王莽的府门前,悄悄往王府的墙上、大门上、台阶上泼洒猪血,结果被护院的家丁逮了个正着。
通过拷问吕商,王莽获知了王宇和吴章制定的全部阴谋。王宇的背叛,无异于往王莽的心上插了把利刃,痛苦、怨恨、疑心、杀心各种情结在王莽心里纠缠。
这小子要疯!竟帮卫氏党羽算计老子!去死吧!都去死吧!王莽先把王宇、吴章、吕商抓进了监狱,随后迫令王宇自杀,将吴章、吕商二人腰斩于闹市区。接着又血洗卫氏家族,除卫太后可以活之外,所有跟她有亲缘关系的人全部灭掉,哪怕是卫氏家族的一头驴、一条狗都不能留活口。
屈指算来,王莽已经整死了两个儿子,这需要无比刚强的心。成大事果真不容易,实现野心更要付出惨无人道的代价。
亲情沦丧!封建权力中心是亲情沦丧的世界!每位挤进此圈子的人,大概都要生出魔鬼的心肠。
王莽肯定也会伤心,或许还要掉下几滴鳄鱼的眼泪,毕竟逼死亲儿子的滋味很复杂,很纠结。但是,他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越了儿女情长,他需动用智商来对待王宇事件,从而有所顿悟,有更深邃的发现。
亲人在某种特殊时期或许会变为最大的敌人,自己的儿子都敢背叛自己,又何况其他人呢?在权力世界,唯有权力是亲爹,其它任何东西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王莽在用他那颗冷酷变态的心权衡得失,顿悟未来。
王宇的背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己身边潜伏着很多貌似亲人的敌人,要想自己活得安稳,就要让那些不安稳的人去见鬼,王莽决定血洗反对派,王宇就是他大开杀戒前的血祭。
王莽他罗织各种罪名,先后干掉了汉元帝的妹妹、叔父王立、堂弟王仁、有名望的大臣何武等数百名和自己不对眼的贵族官僚,简直杀了个酣畅淋漓。
汉元帝的妹妹、王立、王仁跟王莽没有深仇大恨,王莽杀此三人的原因就是:他们同王太后的关系私密,又是极品贵族,对他的威胁很大,这叫清君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17 11:00:00 +0800 CST  
当王太后听说兄弟姐妹们“暴病”而死,想亲自去吊丧,王莽卖力拦住了王太后,他怕露馅。
此人欺上瞒下的技术已达神界。
如果尊称安汉公是王莽迈向皇帝宝座的第一步,那么血洗反对派就是他迈向皇帝宝座的第二步,接下来他要跑步冲向皇帝宝座。
公元四年夏天,太保王舜率领八千多官民集体上书说:“安汉公带头捐款救济灾民,退还皇家聘礼达黄金二万斤,这是前无古人的善举,应加封安汉公为宰衡,地位在藩王的上面,把新息、召陵、新野、黄邮四县划到安汉公的封邑。还应加封安汉公的母亲为功显君,赏赐安汉公的两位少爷为侯。”
王莽尝到了开展群众运动的甜头,他的党羽也学会了这一手,所以暗中挑起群众运动胁迫王太后,帮主子抢班夺权。
利用安汉公称号,王莽超越了群臣,如今他想利用宰衡的称号超越各路藩王直逼皇帝的权威。
面对广大群众的上书请愿,王莽表现得诚惶诚恐,他向王太后推辞说:“臣可以接受母亲的封号,其它封号均不敢接受,并请求撤掉臣安汉公的称号。太后给臣的好处已经够多,臣不胜感激,倍感压力沉重。”
说完这些话,王莽匍匐在王太后面前猖狂的流泪。王太后比较迷茫,不知道王莽流的是什么眼泪。
王莽善于把握前进的节奏,基本套路就是:群众为他请愿,他就玩下野。
这叫迂回打发,进中有退,用此来麻痹王太后,蒙骗国人的眼球。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18 09:06:12 +0800 CST  
群众们卖力为王莽讨要实惠,王莽却请病假回家疗养去了,把乱哄哄的局面交给了王太后。
太师孔光对王太后说:“安汉公是皇帝的老岳父,他们是一家子。让安汉公当宰衡在情在理,这样更便利安汉公帮皇帝治理天下。安汉公是谦谦君子,不敢独揽大权,但是国人的意愿如此之强烈,太后不能不考虑!”
王太后原本就老眼昏花,众高官的轮番轰炸更令她头晕目眩。而汉平帝只有十二三岁,更看不出臣子们在唱哪出戏。王莽太阴了,他在率领百官欺负这对孤男寡女。
没办法,真没办法,也只有这样了!王太后答应了群众的所有请愿,下诏命王莽出来主持工作。王太后离不开他,小皇帝也摆脱不了他。
王莽“大病”之后换了新称号,从此改称宰衡了,这是群众的呼声。
王莽捞权力类似牛羊的反刍,吃进食物之后,总要吐出一部分反复咀嚼。他接受了所有封号,却坚决推掉了召陵、新野、黄邮三县的封地,他要给自己留一手,以此作为今后继续捞权力的政治资本。
王莽现在是最红的政治明星,其粉丝多多,遍布天下。
此人有三只手,一只手抓权;一只手清党;第三只手行贿。不管听话不听话,威胁他的人必须砍掉;不管好人坏人,帮他的人就给好处。王莽已经捞了天大的实惠,他的帮凶们也得到了不少实惠,国人只是跟着瞎起哄而已。
为了谋求更高的地位,王莽有必要讨好以王太后为首的那个圈子,想方设法哄转王老太太。
在很久以前,王莽就开始贿赂王太后身边的那些奴才了。伴随莽哥每次升迁,那些奴才都会照例收获好处。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大交易,王莽出钱换取奴才们的赞誉。他在这方面花出的钱累计达到了上千万,哪怕是王太后家里的清洁工,他也要给上几箱银子。
王太后有一姐一妹,是在王太后耳边说话最管用的两位女性。王莽出巨资贿赂她俩,并恳请王太后封她俩为“君”,赐封地,提拔其子孙进入朝廷任高官。
通过此种手段,王莽收买了王太后身边所有的人,这些人轮番在王太后面前赞美王莽,使王太后一直蒙在假象当中,认为王莽是大好人。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19 10:07:50 +0800 CST  
王莽在玩惊天骗局,他利用各种手段纠结了无数“助手”帮助他行骗,而这些“助手”也是受骗者,谁都不知道王莽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王莽不会停步于宰衡的位子,他要前进!
宰衡到底是怎样的官职?皇帝是万岁,宰衡就是九千岁。在王莽之前,作为臣子到达如此高度的人寥寥无几,西周初年的周公算一个。周公的位子比宰衡还要高,因为他享受到了“九锡”的待遇。
所谓九锡,就是皇帝的配制,包括穿戴、饰物、出行、从官、护卫、寝食等等都无限接近于皇帝。大臣若能享受此种待遇,说明其地位已经超过了皇帝。
王莽下一个目标就是得到九锡的配置,完成对皇帝的超越。九锡类似横在王莽面前的龙门,越过这道龙门,王莽就由得道的老鳖摇身变为了真龙。王莽超级执着,也可以说是野心痴迷者,他好比在练某种神功,已经进入了走火入魔的境界。王莽要誓死他必须越过这到龙门,然后屁掉皇帝。如果半途而废,迎接他的将是汉平帝手里的利刃。到那时,他所玩的一切鬼把戏都会被冠之以大不敬的罪名,随后诛灭九族。
不管真的假的,王莽一路升迁靠的是“民意”,如今要搞到九锡,也需“民意”。国人的力量如同汪洋大海,能淹死王太后,也能淹死皇帝。王莽早就找到了篡汉的法宝,那就是广泛的发动群众,实现一己私利。这种手法太可怕了,简直是上下都玩,左右通吃。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21 14:35:13 +0800 CST  
仕途第四十一定律:手段
使用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收获,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做饭,然后共享美餐,这是高明的手段;算计别人的饭菜,让别人无饭可吃,这是愚蠢的手段。


食肉动物之所以濒临灭绝,是因为没学会吃草。食草动物之所以越来越少,是因为没学会种草。因此,种草是顶级的谋生手段。
富有实效的工作即是种草:
1、看清楚什么是真实;
2、学习是为了实用;
3、空谈理想不如从小事做起;
4、你流的汗水,不是让别人看的;
5、你欺诈别人,命运会欺诈你;
6、一家人聚在窝里搞内斗,不如出去挣钱;
7、争来的不如干来的。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24 09:07:25 +0800 CST  
王莽使用各种手段编制美丽的谎言,他是标准的政治骗子。下面就是他玩的种种骗局。
王莽有一项非凡的本领,他的所思所想,会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他想搞到九锡,太保王舜立刻上奏折说:“宰衡王莽不贪财、不好利、不受封地,救济天下灾民,此种行为属于大爱无疆。他是官员中的楷模,老百姓的救星。他的行动能感化国人,引领淳厚的社会风尚,以至于国泰民安,江山永固。因此,建议给宰衡王莽加九锡。”
这个建议胜过了八级地震,整个官场开始晃悠,或许长脑袋的官员都嗅到了某种味道。
王太后当然也嗅出了这股味道,她把王舜的奏折扔到了一边,对此事闭口不谈。她认为王莽有点过了,心想:如果标榜功劳,你王莽的功劳究竟在哪儿呢?我代表皇帝赐给你的好处,你没收下,这也算功劳吗?自从当上大司马,你王莽搅得鸡犬不宁,先要安汉公,后要宰衡,现在又想加九锡,你这是想要皇帝的命啊!江山是人家刘家的,你王莽怎么折腾也只是奴才,莫非想篡皇帝的权不成!假设真是这样,你王莽将毁掉整个王氏家族。
王太后不便挑明这些想法,所以用沉默来回应王莽。
王舜加九锡的提议吓坏了孔光,此人先请病假闭门不出,接着以年老病重为由上书辞官。他料定加九锡不是空穴来风,事情很严重,王莽要篡汉,这个天大的骗局就要揭盖挂牌了,天下将乱,自己不早早隐退江湖,必定要挨刀。你王莽破坏官场秩序乱出牌,别人也会乱出牌;你王莽想当皇帝,别人也想当。乱局由你王莽挑起,政治赌桌上会出现若干庄家,最后的终结者很难是你王莽,瞧好吧!
孔光是元老大臣,并且一直站在王太后这边,当他退休回家后,王太后给了他优厚的待遇。
王太后对加九锡的沉默并不能制约王莽的野心,此人已经羽翼丰满,一飞冲天的势头谁也拦不住。
王莽清楚,要实现加九锡的目标,必须依靠更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向王太后施压,他由此想到了文人团体。文人的嘴一向厉害,借助文人的嘴制造舆论,能鼓动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基于这种想法,王莽开始向文人“行贿”。
他在都城设立“国办大学”,网罗天下文人来此学习,给他们开工资、建房子,并明确提出这帮人是国家的后备干部,不久的将来会让他们飞黄腾达。文人是理想主义者,王莽给他们描绘了光明的未来,这种精神上的许愿胜过了千两黄金,文人们对王莽感激涕零,尊奉他为老大。这就好比往驴头前吊了颗胡萝卜,驴要想吃到胡萝卜必须卖力拉车。关键问题在于,驴很难知道车上拉的什么,主人的目的地又在何处。总之,国立大学的文人们开足了火力为王莽歌功颂德,拼命宣传王莽应该加九锡。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25 09:59:42 +0800 CST  
为了使加九锡的行为更有说服力,王莽有必要捞一些有影响力的政绩,给自己整个高帽子戴。
自从汉武帝南征北战之后,西汉王朝相继在南、北、东的边境地区设置了南海、北海、东海三个郡,这是汉武帝开拓疆土的结果。西汉王朝唯一没驯服的就是川陕西边的羌人,王莽决定在西部边境大做文章,搞一次形象工程。
他派特使拉着成车的金币去贿赂羌人首领,恳求羌人贡献出一些土地,并上书臣属西汉王朝。双方的交易条件是:王莽每年给羌王金银女人。
羌王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自己帮王莽说假话,王莽给自己实惠,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羌王主动上书称藩,并把有争议的汉羌边境地区归还给了西汉王朝。
王莽很得意,并大肆标榜自己的功绩,在西部边境设置了西海郡,强迫数万老百姓去那里定居垦荒。
被迫迁徙的老百姓很有意见,他们大骂王莽不是什么好鸟。这是王莽得罪的第一批下层民众,他完全忽略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力量。他给了许多人好处,唯一没给下层民众好处,不久的将来,这个阶层将把他推翻。
王莽在治国上猛搞假大空,在分配奶酪时只关照上层团体,这是他最大的败笔。不过他的败笔远没有结束,此人将搞得举国上下乌烟瘴气,没得好处的骂娘,得了好处的也骂娘。
就当前的局面来看,王莽争取到了官员、文人的支持,并捞到了有说服力的政绩,在实现加九锡之前,他还要争取第三股力量的热捧,这股力量就是贵族阶层。
王莽最擅长的演技就是伪装、造假、行贿、鼓动群众,他比西门庆还花拳绣腿。他是西汉历史上最大的江湖骗子,只是骗来骗去也难逃骗子的宿命,最终会把丑陋的屁股裸露出来。
王莽在发威之前他大肆收买王、侯、皇族成员,他给这些人开出的好处是:扩大他们的封地;赐给他们爵位、金银钱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挂职朝廷干部。
得到实惠的贵族共计一千多人,另有十多万落魄贵族受到了安抚。
王莽的大笔投资很快换来了回报,官民像赶庙会一样涌向皇宫上书请愿,要求给王莽加九锡。半个月的时间,上书请愿者共计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王公贵族纷纷求见王太后,恳求尽快加赏王莽。
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王莽表演的很到位;其二、国人对刘氏中央政府已经彻底绝望了,他们渴望廉政、高效、为民办实事的新政府。
在紧要时刻,王莽再次彰显谦逊的“本色”,他上奏折请求辞职,言辞极其赤诚。这是王莽混着微笑与泪水的要挟。
王太后很犹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局势很微妙,王莽的成败只在呼吸之间,假设王太后批准他辞职,他所有的努力将报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3-31 09:23:05 +0800 CST  
作者:你们的手机号码是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2014-04-04 11:59:09
看了楼主的帖子,受益良多,前天去书店买了一本,希望楼主再多出些好书,一定鼎力支持!
----------------------------------

欧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10 09:57:23 +0800 CST  
王莽的帮凶甄邯求见王太后说:“您老人家应该尊重民意,违背民意很要命。再说,宰衡王莽是您的亲侄子,在这个世界您不依靠他还能依靠谁呢?”
迫于群众力量和王莽辞职的压力,王太后下诏赏赐王莽九锡待遇。她深刻感触到局势已经失控,她只能顺从王莽,否则会出大乱子。
王莽得到了他想要的九锡,此人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完全超越了小皇帝。
公元五年五月,皇帝策命王莽加九锡。同月,太师、大司徒孔光病逝,估计此人是带着深深的亏欠离开人世的,为了保全富贵,他沦为了王莽的第一大帮凶、第一大智囊,他没能继承孔子的衣钵施仁爱于国人,苦学儒家经典,只为蝇营狗苟。
享誉天下的一代大儒的龌龊陨落,标志着刘氏政权已经霉烂为臭不可闻的垃圾,苍蝇、屎壳郎、癞皮狗开始在垃圾上肆虐狂舞。
王莽赐给孔光很多陪葬品,殉葬的马车就达万余辆。他埋葬的不是孔光,而是许多老百姓救命的口粮,一个死人所耗费的财富,将使许多生者贫困,这是何等的不平等。
我们可以肯定王莽不是老百姓的救世主,而是最大的社会蛀虫。
孔光死去,马宫继任太师、大司徒。
王莽他的下一个目标:篡汉。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10 09:58:30 +0800 CST  
为了使篡汉合情合理,王莽制造了弥天大谎。他派特使巡视天下,广泛征集国人对他执政的意见,他要让王太后以及所有人看看自己的支持率,这个闹剧无异于总统竞选。
特使们总共收集到三万多首歌功颂德的民谣,造假数量之大甚是惊人。琅邪太守公孙闳是为数很少的讲真话的官员,他不肯逢迎王莽,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老百姓极度贫困的生存状况,他是替老百姓说话的高尚官员。
朝廷对公孙闳的疯癫举动很不满意,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可能有人饿肚子呢?这是对朝廷的污蔑,这是在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王太后下诏:“官员公孙闳不宣扬美德,蓄意攻击朝廷,杀无赦!”
讲实话,干实事,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闳哥被砍掉了脑袋!我们必须向闳哥致敬。
依据特使们巡视的结果,王莽上奏:“老百姓生活富裕,社会秩序井然,官府无冤案,城镇无盗贼,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家繁荣昌盛。”
王莽弄虚作假的后果很严重,他带头谋私利玩假政绩,各级官吏会变本加厉的效仿他,一旦假大空成为官场潜规则,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执法犯法、买官卖官就会披上绚丽的外衣。朝廷冠冕堂皇的出政策,下面胆大妄为的不执行,反正都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又何必玩真的呢!一切的一切都以捞钱为目标,彼此彼此,心照不宣。原来还勉强是老百姓的父母官,现在是寄生在老百姓身上的吸血鬼。
为了要政绩,王莽把官场改造成了造假窝点。不管怎么说,王莽俨然成为了功勋卓著的大功臣。
在篡汉之前,王莽打算猛砸几下皇帝的牌子,一则让皇帝快速掉价;二则试一试国人的反应。
他上奏说:“傅太后、丁皇后属于藩王的老婆,不应该和太后比肩称尊,汉哀帝的父亲不该在都城立祭庙。臣建议挖开傅太后、丁皇后的陵墓,取出授予她俩的皇太后印章,以藩王后规格安葬她俩,并拆除汉哀帝父亲的祭庙。”
王太后回复道:“人都死了,还扯这些闲事干啥!”
王莽强硬坚持,据理力争,王太后被迫点头。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4-04-21 09:35:11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200536

发表时间:2012-07-30 1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5 19:51:20 +0800 CST

评论数:29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