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三九)
大观园题咏

贾宝玉: 咏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 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 个个绿生凉。

进砌防阶水 ,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碎影, 好梦正初长。

注释:
秀玉: 秀, 特别美好; 玉, 绿玉, 竹子别名。《正字通》:“寒玉竹别名绿玉。”
实: 指竹的果实。传说凤凰专食竹实。
待凤凰: 即凤凰来仪。
进砌防阶水: 砌, 石砌的井阶、台阶, 这里指穿竹绕阶的泉水流过的石台。见《红楼梦》第十七回。
鼎: 古代铜器, 用具, 三足两耳, 这里是用以焚香。


贾宝玉: 咏蘅芷清芬
蘅芜滿静苑, 萝薜助芬芳。

软村三春草, 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 冷翠湿衣裳。

谁谓池塘曲, 谢家幽梦长。

注释:
蘅芜: 泛指杜蘅一类的香草。蘅, 杜蘅。
萝薜, 萝, 女萝; 薜, 薜荔。这里是用女萝薜荔概指蘅芜园中的花草。
谁谓池塘曲二句: 据《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有次写诗, 其中一句整天苦思未成, 晚上做梦.梦见族弟告之, 逐得“池塘生春草”之句,不禁大喜得此神来之笔。


贾宝玉: 咏怡红快绿
深廷长日静, 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 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绎袖, 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 主人应解怜。

注释:
婵娟: 颜色, 姿态美好, 这里是指鲜花。
绿蜡: 指芭蕉。
红妆: 这里用来为花的代称。
绛袖: 绛, 大红色。袖, 衣袖。这里指低垂的花朵犹如下垂的红色花朵。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8 14:59:28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8 15:01:39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19:12:06 +0800 CST  
勿删!!!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19:36:34 +0800 CST  
上层已被删两次。版主这是怎么一会事?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19:43:05 +0800 CST  
勿删!!!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19:47:57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三九)
大观园题咏解析:

以上《大观园题咏》十一首,是元妃游赏大观园时亲自为大观园题名、题诗后,又命众姐妹及宝玉等人题咏的诗。这就决定了这些诗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这些诗都是元妃先限定了题材范围、歌咏对象,尔后大家即席吟成的。它们都是赞美和歌颂大观园建筑景物,自然风光的,只是各篇的角度和侧重有所不同而已。但是,这些诗汇集到一起,就比较全面地描绘出了大观园幽雅秀丽的景色。曹雪芹不惜花费笔墨,用这样的方法来描绘大观园,是有它的意义的。因为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书中反映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残暴、叛逆者的反抗、奴隶们的被压迫和侮辱以及他们的反抗,大量的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发展的。可以说,大观园是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环境。同时,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以贾府为代表的君主专制贵族阶层生活奢侈,亨乐腐化的严重程度。正因此,他们最终必然走入彻底崩溃的下场。这些诗,既能加深读者对大观园这个典型环境的理解,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剖析全书的主题。

第二,这十一首诗,都是奉命作诗,但由于作者不同,每一首诗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性格和身份地位,以及不同的写作水平。前面已经说过,《红楼梦》中人物写有诗词一百七十多首,出自书中各个人物之手,其实这些书中人物所写的诗,当然都是曹雪芹本人所写, 但是他使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诗,创造出那么多的个姓各异、水平高低不一、风格独特的诗词,就成了《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之一。如《题大观园》,表现了元春的雍容典雅的王妃身分。《风流文采》表现了探春的“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性格特点。《文章造化》内容空乏,但诗中“千里外”、“五云中”、“造化功”等超越人世用语与惜春最后削发为尼的结局是有联系的。《万象争辉》内容空洞,形式平淡,这正是李纨年轻丧偶,枯木死灰般的思想性格的反映。薛宝钗的《凝晖钟瑞》,庄严肃穆,但充满了君主专制宗法思想的本质内函。林黛玉的《世外仙源》和《杏帘在望》两诗虽然也有对后妃省亲的赞颂, 但主要是它讴歌了浓郁的芳香、鲜艳的花朵等等, 表达了追求自由的境界, 响往纯洁的事物的思想。至于贾宝玉的三首诗, 完全没有感恩戴德的词藻, 这是贾宝玉的反对君主专制的叛逆思想的自然流露。

第三,这些受皇妃之命而吟咏的诗歌, 基本上是属于应景诗。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都必然要受到限制, 落入俗套。例如诗中必然充斥着什么“凤凰”、“盛世”、“华日祥云”、“孝化”、“恩宠”等等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词藻, 颂扬君主专制正统宗法思想,为奴隶主大唱赞歌。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20:44:22 +0800 CST  
上层已被删四次,版主这是为什么?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19 20:46:16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一)

林黛玉:书贾宝玉续《南华》文后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谁知黛玉走来, 见宝玉不在房中, 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便翻出昨儿的《庄子》来. 看见宝玉所续之处, 不觉又气又笑, 不禁也提笔续了一绝云:

无端弄笔是何人? 剿袭《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 却将丑语诋他人!

注释:
无端: 端, 起因。无端, 无缘无故。
南华庄子文: 庄子, 名周, 战国时宋人, 约生于公元前369一286年;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老子并称, 为道家学派的代表, 著有《庄子》。《南华》即《南华经》,唐朝崇尚道教, 引李耳为同宗, 把道家的两部作品奉为经典, 称《老子》为《道德经》,称《庄子》为《南华经》。《唐书-艺文志》: “天宝元年, 诏号《庄子》为《南华正经》。”
无见识: 表面是指宝玉的那段续文,, 实际是说宝玉对黛玉的不理解。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0 14:22:57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0 14:25:31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二)

贾宝玉: 参禅偈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宝玉听了, 方知才和湘云私谈, 他(黛玉)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怕他二人恼了, 故在中间调停, 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数落, 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疏食而遨游, 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 源泉自盗”等句, 因此越想越无趣;……袭人笑道::“大家随和点, 你也随点和儿不好?”宝玉道:“什么'‘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只是赤条条无牵挂的!”说到这句, 不觉泪下。袭人见这景况, 不敢再说。宝玉细想这一句意味, 不禁大哭起来。翻身站起来, 至案边,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 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 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林黛玉续:
无立足境, 方是干净。

注释:
偈: 为梵文形式的一种, 意思是赞颂或总结, 为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的有韵句, 每四句为一偈, 也有长至八句、十六句、三十二句的。
证: 佛教禅宗主张不立文字, 只凭意会, 以“明心见性, 立地成佛”为“超凡入圣”的最简便的修行方法。其学习过程, 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信, 即绝对信仰; 二解, 即进行参悟; 三行, 即亲身躬行; 四证, 即豁然贯通, 达到大彻大悟, 也叫“心心相印”。它的逻辑是说空不对, 说有也不对, 说亦有亦空仍不对, 说不空不有更不对。禅宗认为排除这四种执着, 方能证入最上层境界。按:贾宝玉、林黛玉说的是口头禅, 并不是佛法。
立足境: 佛教所谓安身立命之处。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1 16:18:35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1 16:21:14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三)

贾宝玉:寄生草•参禅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写(参禪偈)毕,自己虽解悟,又恐人看了不解, 因又填一只《寄生草》,写在偈后。又念了一遍,自觉心中无有挂碍,便上床睡了。宝钗念其词曰

无我原非你,

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

回头思想真无趣!

注释:
原: 本来。
伊: 第三人称代词, 《太仓州志》:“吴语, 指人曰伊”。后专作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她”。
着: 同“著”,附加, 这里是说产生感情。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是萌芽状态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君主专制正统宗法思想的斗争。事实证明,这两种思想斗争是无法调和的, 因此贾宝玉深感痛苦,他原来是希望能够用折中调和来对待这种矛盾。但残酷的现实向他显示了不可能,他的《续南华庄子文》、《参禅偈》和《寄生草》等文, 就是在这种痛苦之下的产物。

贾宝玉的思想表现, 以及《红楼梦》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处理,应当看做是曹雪芹矛盾着的世界观的反映。后来的情节发展, 说明曹雪芹的世界观(历史观)毕竟是以萌芽的民主主义思想作为主导, 这样才有了贾宝玉对君主专制正统宗法思想的背叛和突破。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2 16:43:18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2 16:53:38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四)

贾宝玉: 四时即事诗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宝玉自进园来, 心滿意足, 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 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 或读书, 或写字, 或弹琴下棋, 作画吟诗……无所不至, 倒也十分快意。他曾有几首四时即事诗, 虽不算好, 却是真情真景。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 隔巷蛙声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 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 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 拥衾不耐笑言频。

注释:
霞绡云幄: 幄, 四合形的帐子; 绡, 一种轻软的丝织品; 霞, 红色霞光, 绡的颜色; 云, 形容绡幄的轻柔。
轻寒, 微微寒意。
嗔: 怒, 生气。
小鬟: 鬟, 中国古代社会少女发型的一种, 成“丫”形, 所以把供有钱人家役使的婢女称作“丫鬟”。小鬟即指年龄小的丫鬟。
拥衾: 拥, 这里当围着解; 衾, 被子; 拥衾, 围着被子坐或卧。

《四时纪事诗》,表现的是贾宝玉做为一个“富贵闲人”的一面。这些诗在艺术造脂上很一般, 谈不上优秀, 而且诗里充满了君主专制贵族阶层公子哥儿的生活情调, 具体地描绘了贵族阶层那种腐朽寄生的生活方式。这些诗的思想内容, 充满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毒素, 没有任何值得夸耀之处。但是, 从中却可以看出曹雪芹借贾宝玉之手写的这些诗, 是含有欣赏的意味在内的, 这也说明曹雪芹自身身上存在着的矛盾。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3 14:54:57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3 14:56:46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五)

贾宝玉: 四时即事诗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 金笼鹦鹉喚茶汤。

窗明麝月开弓镜, 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 玻璃栏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 帘卷珠楼罢晚妆。

注释:
幽梦: 睡得很香甜。
茶汤: 热茶水。
麝月开弓镜: 麝月, 月亮; 宫镜, 宫庭用的镜子, 这里是指窗户被月光照亮, 仿佛天上打开宫境。
檀云品御香: 檀云, 檀香烟雾; 品, 仔细嗅闻; 御香, 宫中所用之香。
琥珀杯: 琥珀, 古代一种化石, 半透明的一种矿物。与现的玻璃不同。
玻璃: 这里所说的玻璃是一种形似水晶的矿物, 与现代所说的玻璃不同。
齐纨: 纨, 细绢, 很细的丝职品, 古代齐国的“纨”最好, 称齐纨。这里的齐纨是“团扇”的代称。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4 14:28:43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4 14:30:51 +0800 CST  

《红楼梦》的历史观和人物与诗词的关系(续四六)

贾宝玉: 四时即事诗

秋夜即事
绛云轩里绝喧哗, 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销石纹容睡鶴, 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 依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 沉烟重拨索品茶。

注释:
绛芸轩: 贾宝玉住的房间名。“绛芸轩”是贾宝玉未进大观园前为自己卧室取的名字,并不是怡红院中房间名。但宝玉进怡红院后.,《红楼梦》回目上仍多次用“绛芸轩”称其卧室。这里的“绛芸轩”亦系借用。
桂魄: 月亮的代称。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魄, 月初升时的微光。
流光: 光彩辉映。曹植《七衰》诗:“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回。”
井: 这里指天井。
抱衾句: 婢, 丫鬟: 舒, 打开; 金凤, 被面上的金色凤凰图案。
依槛句: 槛, 栏杆; 依槛, 依着栏杆。翠花, 绿色玉石花, 是当时富贵人家妇女头上专用的装饰品。落, 卸下。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5 14:27:10 +0800 CST  
待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8-10-25 14:31:04 +0800 CST  

楼主:蒙恩夏生

字数:68620

发表时间:2018-09-03 22:58: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20:27:51 +0800 CST

评论数:34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