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风雪TY 2016-08-07 18:43:37
标记一下
-----------------------------
握手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08 23:46:08 +0800 CST  

------------------------续正文----------------------------

这个问题就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了,有道是不争包子争口气,于是赵咨马上反唇相讥:

吴王有战船万艘,带甲之士百万,懂得任贤使能,又志存经略,闲暇之余喜欢博览群书,研究的都是些大学问,绝不是某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酸文人可比的。

“只知道寻章摘句的酸文人”,无疑指的正是喜好写点小诗,素以文人自居的曹丕,并说明孙权看书为的是学以致用,不是拿来装点门面,显摆学问的。

赵咨的这轮反击气得曹丕不行,进而威胁道:

“我打算征伐吴国。”

赵咨借用《管子》里的话,又毫不示弱地回敬了一句: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

曹丕再问:难道吴国不怕我大魏吗?

赵咨则从容地答曰:既有带甲之士百万,又有江、汉为依托,何须害怕?!

曹丕终于发觉眼前这人的不简单,于是态度也变得和缓下来,改用欣赏的口吻提问道:吴国像赵大夫这样的人有多少?

赵咨故弄玄虚地说:聪明特达者有八九十人,像臣这样水平的就太多了,简直可以用车载,用斗量,数不胜数啊!

通过这轮充满较量色彩的智慧问答,曹丕似乎意识到了一个曾被他长期忽视的问题:

江东不可欺!

孙权不可小觑!

赵咨从北方返吴后,带回了曹丕向孙权下达的第一道旨意——送上质子和贡品。

质子明确所指的是孙登。孙权封王后,把长子孙登立为王太子,又授予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子顾谭、诸葛瑾之子诸葛恪、陈武之子陈表等四人为中庶子,负责陪伴太子读书学艺,谓之“四友”。

曹丕想将孙登弄到手里,以便控制和影响孙权,对于这个要求,孙权表面应诺,但内心当然不会答应,于是便以孙登年幼,不宜远行为由作了搪塞,至于贡品则统统予以满足。

让我们来看看曹丕到底所求何物吧。

审阅那份长长的贡品清单时,孙权一直笑而不语。

原来上面所列的净是些专供贵族享乐用的“珍玩”,包括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物。

“这些玩物对我而言如同瓦石,根本一文不值。”

读完清单,孙权似乎也读懂了曹丕的志向,他其实笑的是曹操,当初为挑选接班人而耗费大量心机,结果竟选了这么一位崇尚糜烂奢华之风的纨绔子。

此风不可长,一旦盛行,后患无穷呀!

不过如此也好,暂时可以不必过于担心北边的压力了,还是专心致力于西边的防务吧!

下面这一战,决定的可不仅仅是吴蜀的命运,它更将让这个时代步入一个新的拐点!

好吧,蜀汉皇帝刘备,尽管放马过来!

孤等着你!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09 23:16:43 +0800 CST  

-----------------------续正文-------------------------------

【第二十章 巫县——猇亭】

【移驻武昌 重点部兵】

事实上,要真与刘备拼个你死我活,却也绝非孙权所愿,毕竟说到底,北面的曹魏才是吴蜀两家最大的威胁,于是趁刘备正举办登基大典之际,孙权专门授命诸葛瑾出面斡旋,试图通过谈判谋求和解。

诸葛瑾与蜀汉重臣诸葛亮本系兄弟,且长期在双方之间负责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因此无疑是最佳人选,而诸葛瑾对此事也颇为上心,马上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样劝道:

“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这封信,代表东吴的诸葛瑾把姿态放得很低,称刘备为“陛下”,意思等于承认了刘备称帝的合法性,然后又用“关羽”对比“先帝”,“荆州”对比“海内”,希望刘备能认清形势,懂得分出轻重大小,明白谁才是双方应该重点对付的敌人。

然而诸葛瑾的苦心劝说,并没能收到丝毫效果,而孙权其实心里也清楚,此举多半属于徒劳,真正的目的不为求和,只期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罢了。

说白了,就在明知目前谈判无望的情况下,先用武抗之,以武促谈,同时做两手准备。

于是,在这样一种战略思想指导下,东吴新一轮的军事部署开始了。

黄初二年四月,孙权悄然将自己的驻地由公安迁到了都鄂,并正式将该地改名为武昌。紧接着又下达了两道命令,一是设立武昌郡,下辖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等六县,从而扩大了该郡的管辖区域;二是加紧修筑武昌城防。

显然,孙权是想以地势险要的武昌作为战时大本营,居中统筹,指挥各部进行下一阶段的战事。正如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注解所说:“既城石头,又城武昌,此吴人保江之根本也。”

很快,一个以武昌为核心的防御体系迅速成型,其具体部署如下:

第一道防线,由振威将军领固陵太守潘璋率部守秭归,将军李异、刘阿等部守巫山、巴山、兴山等地;

第二道防线,由安东中郎将孙桓率部驻夷道,将军宋谦驻枝江,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徐盛驻当阳。

第三道防线,由偏将军领永昌太守韩当及昭武将军朱然率部同守江陵,绥德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瑾守公安,兴业都尉周胤辅之,建忠中郎将骆统守孱陵。

同时,命平戎将军步骘率万名交州义士自长沙移防益阳,武陵都尉鲜于丹守武陵,以为策应。

再有,将原本驻屯柴桑的平南将军吕范及所部调回建业,留镇后方,并将其改拜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扬太守;又拜担任濡须督的平虏将军周泰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其部调至荆州北面,防范蜀军有可能从西北面发起的进攻;而濡须口的防务则由裨将军朱桓和安东将军贺齐接管,二将主要负责监视曹魏方面的不测之举。

这几道防线,完全是依据长江两岸各大据点的重要性来配属兵力,层次相当分明,而且一道比一道强,整个体系形象来讲就犹如一个橡皮球,受到外部压力时,越被挤压反弹的力度越大,可见是一个立足于守和后发制人的军事部署,而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正是由于孙权的这套行之有效的打法,才保证了战争前期东吴军队在遭到猛烈攻击后能够处乱不惊,继而从容后退,大跨步诱敌深入,并最终取得反击的胜利。

孙权移驻武昌后,又过了两个多月,此时虽然位于上游的蜀汉方面仍没有什么动静,但整个长江流域的战争气氛已经相当浓郁了,尤其是驻防于秭归前线的东吴驻军,在孙权“宜深警戒,务崇其大”的告诫令下,无论将官还是兵卒,人人均绷紧了神经。

一直进入到了盛夏的七月,枕戈待命的吴军才终于迎来久违的对手。

至此,继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三国时代的三大战役之三——夷陵之战的大幕正式拉开。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13 01:55:42 +0800 CST  

---------------------续正文--------------------------
这一番表演有些肉麻对吧,可事实就是这样。上面除了所谓的镜头是虚构的以外,相信肯定有不少战地记者作过相关的跟踪报道,区别只在于现在用摄像机,而当时只能用毛笔记录罢了。
与此同时,吕蒙还让荆州的老百姓看到了自己是多么地大公无私:
刘备入成都后,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参战的大小将领也得以趁机赚了一笔,那么我在江陵呢?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把所有的物资仓库(包括关羽家中的财产)统统贴上封条,交由组织进行处置。
这些便宜,我吕子明是不会去占的。
以上种种举措,目的固然可以说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不管吕蒙是真情流露也好,忸怩作秀也罢,总归比什么也不干,或像董卓那样打劫强吧,所以,荆州上上下下都服了,本来还持观望态度的人也竖起了大拇指,纷纷一股脑地倒在吕蒙脚下(除了那个还有点气节的潘俊之外,以后会着重讲到此人的事迹)。
于是仅用了月余的时间,吕蒙便彻底消弭了荆州因易帜而可能爆发的民怨,将民心值拉升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平线上,社会秩序亦随之恢复如初。
总结而言,“白衣渡江”行动进行得非常成功,军队的动作迅速而隐蔽,加之糜芳和士仁的投降又很提速,更关键的是指挥官吕蒙一直保持没有犯错误。
其实三国中许多关键的战役或转折点都不是什么强强对抗,纵然属于强强对抗,也多是建立在对手的失误之上。如在官渡,是袁绍犯了错误,到了赤壁,轮到曹操犯错误,而合肥之战和汉中之战,由于张辽和刘备都做到了不犯错误,结果孙权和曹操只好无功而返。
就像足球比赛中防守反击永远比全攻全守吃香一样,尽管少了点激情,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胜利。
毕竟相较于过程,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绿茵场、战场还是商场,乃至情场,莫不如此。
可悲的倒是关羽,他对后方一系列的巨变始终一无所知,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仍在如火如荼的襄樊战场上,为心中那个未圆的梦想而苦苦地支撑着,希望能有所突破——在敌援军抵达前攻克城池。
偏偏事与愿违,面对顽强的曹仁,他一筹莫展,加之洪水也正渐渐退去,樊城守军已经挨过了最困难的阶段,接下来如果光靠攻坚,想要拿下城池似乎愈发地不现实。
更要命的是,透过北面地平线上扬起的阵阵尘土,关羽痛苦地发现,魏军新的一批增援部队到来了!
----------------------未完待续-------------------------
@含笑看吴钩2015 2016-06-15 23:09:42
----------------------------
@潜龙舞浪 2016-08-14 19:18:49
此帖妙语连珠,可下酒,昨晚忍不住对着电脑喝了一杯(在下心脏状况不佳,平时不饮)。敢问兄台可否展开论述下情场的事?
-----------------------------
情场的事。。。。。。。。。那估计得要到孙小虎那时候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15 11:27:03 +0800 CST  

------------------------------续正文-------------------------------------

【不可不为的东征】

章武元年(即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六月,也就是在刘备完成登基大典后不久,这位新帝突然下诏,决定亲自率军东征,于是位于巴蜀各地的许多驻防部队随之开始了频繁的调动,纷纷向集结地江州开拔。

然而,尽管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但蜀汉政权似乎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

首先在内部,君臣上下的认识就很不统一。

如元老级将领赵云鲜明地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只要先摆平了曹魏,东吴自然会归顺,故而应当趁着曹丕篡位,大汉民心未失之际图谋关中,届时关中义士必定会裹粮策马以应王师。如果把不共戴天的曹魏放到一边,去选择和东吴死磕,一旦战事开启,必会陷入胶着。还有任从事祭酒的谋臣秦宓也利用天时不利之说,试图劝阻刘备(结果被关进了大牢)。

倒是作为蜀汉最有影响力的重臣,丞相诸葛亮态度暧昧,对此事始终保持沉默,这等于在客观上支持了刘备的行动。

其次是兵马未动,先折大将。

刘备决意东征后,曾调张飞及所部万人自阆中前往江州,谁料开拔前夕,张飞竟被部下范强和张达所杀。

纵观蜀汉军界,张飞的勇武和关羽不相上下,都是号称“万人敌”的猛将,而且地位崇高,拜车骑将军,兼领司隶校尉,可以说是刘备最信赖的人之一,同时也应当是此番东征的主将,他的死不仅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实力,更极大地影响了出征将士的士气。

第三是兵力上毫无优势可言。

先唠叨几句闲话,按照《演义》里的描述,刘备东征使用了75万大军,如果这个数字靠谱的话,那基本上等于把整个益州的人口(无论男女老少)都拉上战场了。

真不知道罗老先生到底是想夸耀还是想贬低刘备,如果是前者?那既然拥有如此多人,为什么还输得个全军覆没?

难道是表面夸奖刘备,实则暗中贬低,借讽他是个军事白痴吗?

所以,这个数字只能存在于游戏或小说中,要不怎么能说“笔能杀人”呢?作者的大笔一挥,不知道多死了多少人,又误导了多少读者啊!

言归正传,事实上通过战前动员,蜀军集结到了约5万多人的作战部队,按推进的次序分为前、中、后三个兵团,其中以冯习为首的前军兵团实力最雄厚,总兵力达4万,下辖将领有前部督张南、中领军吴班、将军刘宁、杜路等(包括收编的胡王沙摩柯);刘备则亲率中军兵团紧随其后,这股部队约有一万之众,陪臣及带兵将领包括:尚书令刘巴、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大鸿胪何宗、侍中马良、从事祭酒程畿、治中从事黄权、将军陈式、赵融、傅彤、廖化等;另外还有数千人是驻扎在始发地江州一带负责接应的后军,将领为翊军将军赵云。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15 19:59:32 +0800 CST  

----------------------------续正文------------------------------

单从数量上去对比,交战双方很接近,实力基本相当,如果根据孙子兵法中“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的作战理论,也就是说抛开使用奇谋制胜等别的因素,作为主攻方的蜀军根本不具备什么优势。

或许正是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每当提起夷陵这一仗时,后世的军迷不管是专家还是粉丝,立场是蜀蜜还是蜀黑,态度似乎都异常地一致,除了对刘备的战场决策摇头叹息外,不少人还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不是为了替关羽复仇,贸贸然发动这场战争就好了。

可是,难道刘备发起东征的初衷只是基于冲动,为了报仇才执意如此的吗,还是另有原委呢?

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时间。

荆州沦陷和关羽败亡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而夷陵之战上面提到了,是始于曹魏的黄初二年,蜀汉的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两个事件相距了两个年头。

既然前前后后运作了至少一年半,中间还妥妥地完成了称帝等大事,那么怎么能够叫做冲动呢?

分明就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嘛!

实际上,刘备东征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复仇,可以说即便毫无优势,甚至有可能战败,这一仗他也必须得打,而且还必须亲自去。

因为如果不打,将很有可能出现两个结果。

首先,其毕生追求的梦想将会变得支离破碎。

刘备毕生追求的梦想是什么?当然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了。这一点在他与诸葛亮作隆中对时就早已确定下来了。而为了实现这个人生的终极目标,先决条件就是“跨有荆、益”。

可见,荆州在刘备的北伐大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若是落入了他人之手,再想谈统一的梦想,只能是痴人说梦。

所以,弄丢了一定要拿回来!

诚然,在隆中对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中,孙权始终被作为团结的对象,可这不代表就得以牺牲荆州为代价,否则北伐大计将会遭遇巨大的难度――后来诸葛亮在北伐道路上经历的坎坷即为最好的证明。

为避免引以为豪的隆中对成为镜花水月,于是乎东征也就变得势在必行,不可不行了。

也正因如此,提出隆中对的诸葛亮才没有对此事出言劝阻。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17 23:41:12 +0800 CST  

---------------------------续正文---------------------------

其次,如果人心散了,以后队伍更不好带。

自刘备取得益州后,以其为首的蜀汉政权内部便分化成了三个集团——元老集团、荆楚集团和益州集团。

元老集团指的是最早加入刘备阵营那拨人(从幽徐时期起),代表人物有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简庸等,他们追随刘备辗转流离,背井离乡多年,早就习惯了四海为家的生活,荆州失守对他们来说,和过去失去徐州等地并没有什么不同,丢了也就丢了,犯不着耿耿于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赵云可以理性地劝谏,他那段本着“天下为公”的分析也比较合情合理,再放大了看,赵云的意见大致可以代表多数元老们的想法。

而荆楚集团则不然。正所谓“月是故乡明”,丢掉的可是他们的老家,再说他们没有受过元老集团过去的诸多磨难,心态上自然也就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而且更紧要的是失去荆州便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和益州集团在政治上角力的资本,所以他们绝不可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必定会坚决要求收复失地,这其实也是诸葛亮默认刘备出征的一大原因。

还有益州集团的小心思,这些土著们本来就对当年刘焉及其带来的那批人和自己分羹争食很不满了,现在如何能再容忍荆楚士人们也挤进自家这座本就僧多粥少的破庙呢?他们巴不得所有的外来户都各回各家,所以当荆楚集团嗷嗷叫着要东征时,他们当然乐意适时地站出来帮一帮腔。

结合三个集团各自的利益考虑,也就不难理解刘备东征的必然性了。

而且,如果将蜀军的人事部署和三大集团的想法相比较,亦不难发现刘备真的是费尽了苦心。

担任先锋官角色的是冯习,乍一眼看,这项任命叫人颇感意外,因为冯习委实算不上什么厉害角色,唯一能理解的就是他本为荆州人氏。

唯楚有才,自是没错,但这些“才”多半指的是文人,正所谓荆楚多名士,可相较而言名将就少得可怜了,或许这和刘表以前的统治政策有关吧,加之荆州失陷时,又或降或死了一批,连那员定军山上砍翻夏侯渊的名将黄忠,也在东征前因病去世了,汉中太守魏延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具备了一定的威望,也能压得住阵脚,可他的首要职责是北拒曹魏,需要时刻关注边境的动静,根本分身乏术,于是无奈之下,刘备只能是启用冯习,这纯属没有办法的办法。

除了冯习外,参加东征的主要将领还有:“安慰五溪蛮夷”的侍中马良、“督江北诸军”的镇北将军黄权、“水军屯夷陵”的陈式等,其中马良和冯习一样,是荆楚集团的代表人物,而黄陈二人则属于益州集团,他们都被委以了重任,倒是元老集团的赵云被扔在了最后面,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三大集团对东征的态度。

当然,对于此战的前景,以及开打后究竟有多少胜算,刘备也必然已有所考虑,只不过他觉得那些不利的后果和取消东征相比要轻微得多。

假设不进行东征,荆益两个集团的矛盾势必公开化和激烈化,好不容易在两者间设置起来的均势亦将毁于一旦,这一恶果是刘备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宁可自己去亲征,哪怕失败了,至少也能保持内部的凝聚力,从此意义来看,东征也等于是为了避免蜀汉政权出现更大的损失(内耗)。

总之,为了不让毕生追求的梦想彻底破灭,也为了保持蜀汉目前相对稳定的统治环境。

东征之举,不可不为!

这才是刘备的真实意图。

只不过,让他料想不到的是,此举付出的代价竟会如此之惨重,以至于成了其人生的谢幕之作。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23 23:39:58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08-24 10:49:37
很棒,每几天我都会登陆下欣赏佳作,写得很细腻,写得很人性化,也发人深省
-----------------------------
多谢兄台的鼓励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24 12:40:00 +0800 CST  

----------------------------续正文-----------------------------

【书生挂帅】

章武元年七月,蜀军前军兵团全线出击,对驻防在巫县一带的李异、刘阿等部发动了猛烈攻击,李异、刘阿难以招架,节节败退。

而与此同时,继吕蒙之后,东吴的新一任大都督也终于产生了!

“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西拒刘备。”

开战后才定下这一人选,动作无疑是慢了,其实每每提到这个话题,孙权就有点头疼,捎带着还有些伤心。

想我江东,素来不乏英勇善战之辈,唯独缺少大局观良好的统帅,准确地讲也不是缺,而是死得早,如周瑜、鲁肃和吕蒙,皆为一时之选,可惜如今已是天人永隔了,现有的将领里边,韩当、潘璋、朱然等人冲锋陷阵可以,指挥三军还差点。

现在人选好不容易出炉了,却不想招来的多是质疑之声。

毕竟和老于军务,又戎马了大半生的刘备相比,陆逊年纪尚轻,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尽管以前在海昌有过不错的政绩,也剿灭过潘临、兀突、费栈等几股山贼,可那只能说明他是一名出色的地方官而已,夺取荆州时,率部肃清宜都残敌的行动算是一个亮点,但也远未能达到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标准!

对于这些意见,持有最终决定权的孙权不会不加以考虑,其实他选择陆逊也冒了很大的风险,不啻于一场豪赌。

冒险不在于其年龄;

此时的陆逊38岁,已近不惑之年,也许比起关羽或张飞来,仍是年轻的,但和少年得志的周郎比,却是有点老了。

冒险也不在于其忠诚度;

陆逊娶了已故主公孙策的女儿为妻,也就是说他同时又是孙权的侄女婿,加之还出自于江东的名门望族(吴四姓之一),论忠诚度自然毫无问题。

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上,即陆逊以往的履历和所积累的功绩,尚无法令人信服。当然,并不是说大都督的产生过程一定要论资排辈,但肯定有人会质疑,凭什么让一个战功不算显赫的人统领大军,去打一场事关重大的会战?

不过,质疑的同时,又有两点原因,促使孙权最终下定了决心。

一是吕蒙的推荐。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这个评价,算是对陆逊的基本素质及发展潜质的肯定,以吕蒙在孙权心目中特殊的地位,他的话无疑分量极重。

二则孙权也很有自信。

当年拜周瑜、鲁肃为督时,同样有过一些的反对声音,可事实证明孙权看人的眼光还是非常准的,而且自从打赢了赤壁之战后,他的威信日隆,决策时的自我感觉也变得越来越好。

于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孙权力排众议,正式设坛拜帅,任命陆逊为大都督。

值得一提的是,和孙权一样,陆逊对于自己是否应当出任大都督一职,也曾有过顾虑。

他所纠结的问题是:究竟为何而战?

要知道,孙权和刘备的政治主张是完全不同的,孙权旨在开创一个新的王朝,新的国度,而刘备则动辄以恢复汉室为口号。

可是,天下百姓真的希望复兴汉室吗?

昔日的大汉,因刘邦宽厚待人而深孚民心,又有萧何、韩信、张良等名臣辅佐,终得以击败霸王项羽而建立帝业,此后虽外有匈奴之患,内有诸侯之乱,但历任国君仍能举贤任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纵然期间遭王莽篡位,但人心思汉,所以光武帝才能实现中兴。

然而此后就慢慢变天了,人们所见的大汉,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迫害党人,禁锢英才,君主荒淫于其上,官吏暴敛于其中,百姓哀鸿于其下,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正因如此,当曹丕将大汉末代皇帝刘协取而代之以后,士人认可,社会安定。

毕竟在普通百姓看来,只要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谁在乎皇帝姓刘还是姓曹,抑或姓孙?

再说刘备所谓的“匡扶汉室”,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罢了,天下人也不会幼稚到真的相信他是为了被废的献帝而战。

说到底,刘备、曹丕、孙权纯属一类人,为的都是至高的权力和地位,区别仅在于谁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给天下人以希望的新国家。

这一点,诸葛亮寄希望于刘备,而陆逊则寄希望于孙权。

为此,他才会抛弃家族的私怨,收起手中的经书,脱下儒服披上戎装,慨然奔赴战场。

这一仗,在陆逊看来与其说是为了孙权,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更为了天下苍生而打的。

来吧!刘玄德。

我在夷陵等你!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25 19:18:34 +0800 CST  

----------------------------续正文----------------------------

【百里连营】

当文质彬彬的陆逊手持印绶,出现在位于前线的夷陵城时,早已等候多时的东吴诸将们不免一阵嘀咕。

有看法,有意见,这一点显而易见,不过他们同时也心知,陆逊的上位是吴王的意思,加之这些非议也很快被阵阵军情所冲散,使大家的注意力不约而同都转移到了紧迫的战事上。

众将当中,最先出列叙事的是固陵太守潘璋。为抵御蜀军的攻势,他专门从秭归赶来夷陵求救,被围攻的巫县属于固陵郡管辖,所以他的心情最为焦虑,再说谁都清楚,倘若巫县和秭归失守,将导致荆州的第一道防线土崩瓦解,蜀军必然长驱直入,进逼江陵等核心区。

然而,陆逊在听完潘璋一段烟熏火燎地汇报后,却从容地吩咐,让其彻底放弃巫县和秭归,与李异、刘阿等将往东北方向后撤,退守当阳至麦城一线。

这位新晋东吴大都督的第一道命令,不是救援,而是撤退,不是攻击,而是防守!

众将一片晒然,但经过陆逊的耐心劝导,加之慑于将令,才不得不依计而行。

之后,巫县秭归一线的吴军开始撤离防区,有序向后方转移,途中即便与敌发生接触也是且打且退,毫不恋战。

而蜀军则相应地加快了步伐,沿着长江两岸攻击前进。旬月之间,其主力已推进了七百多里,占领了东吴所置的整个固陵郡,兵锋直抵猇亭。

猇亭,位于夷陵县境内,系长江东出三峡的一处紧要隘口,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之称,相传建安十三年,时任宜都太守的张飞视察该地,发现两岸悬崖陡壁,群峰叠嶂,江水湍急,暗礁丛生,地理位置异常险峻,遂叫人在高处修亭,以示纪念,亭曰为“猇”,故而得名。

得知前锋已到达猇亭后,刘备终于长嘘了一口气。

东吴长于水战,当年曹操南下时的那些精锐步骑就是在长江江面上被江东水军歼灭的,所以这次东征,他为了避免与之正面交锋,才特地弃水道而走陆路,作战时不惜艰难地翻山越岭,而今兵临猇亭,只须拿下这处险境,等进入到江陵地界就多是平坦的大路了。

险道变通途,本是好事,但有一点值得刘备警惕的就是,从出征后的猛攻巫县开始,吴军似乎一直在刻意保存实力,李异、刘阿只稍作抵抗就弃城而去了,秭归方面的潘璋跑得更快,而他们的主将陆逊及其统领的主力,则一直龟缩在夷陵不出,这使得蜀军虽说占领了一些土地,但歼敌的数量相当有限,未能有效地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

难道敌人是为了把我军吸引到预定战场,才有意放弃了净是崎岖山路的巫县到猇亭一线?现在这个目的可以说是达到了,那么下一步呢?

出于稳妥起见,刘备先是派出黄权带领数千水军驻防江北,又派马良南赴武陵,用黄金、美玉、绸缎等物收买当地的五溪蛮部落,劝说那些蛮人出兵袭扰东吴守军的侧后方。

并且,他还在长江沿线设置了五十多处屯兵点,每个屯兵点都架起营帐,分一定数量的士兵把守,结果从巫县到猇亭,蜀军的营地竟连绵七百多里,若登高远眺,整个场景可谓壮观之极。

此举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百里连营之策。

之所以说它有名,是因为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后人大加诟病,进而被认定是一则不折不扣的昏招,导致刘备战败的一大直接因素。

然而,这毕竟是刘备煞费苦心搞出来的得意之作,难道作用真的一无是处吗?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30 19:25:34 +0800 CST  

----------------------------续正文-----------------------

【连营的真实目的】

想要知道刘备摆出百里连营的初衷,我们需要先了解当时夷陵战场的整个军事态势。

先看东吴一方,陆逊挂帅后的策略是先避开蜀军前期的攻击锋芒,用空间换时间,力求拖住敌人打持久战,在相持中以逸待劳,寻到机会后再出奇制胜,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方针,陆逊说服了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实施战略退却,诱敌深入,从巫县后撤到了夷道至猇亭一线,然后才停下来转入阵地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推进。

而蜀汉方面则相反,开战后旗开得胜,顺利夺取了巫县、秭归,此时的蜀军无疑士气旺盛,正应当再接再厉,趁势扩大战果。

可刘备接下来的表现却令人摸不着头脑。尽管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那数百里山地留给了蜀军,使之发挥受限,但是自章武元年7月开战,直至次年正月,整整半年的时间,蜀军一直毫无作为。

到了章武二年二月,刘备亲率中军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正式建立了大本营,蜀军才算有了进一步的动作。

按理说,陆逊用兵善于先抑后扬,是个扮猪吃虎的角色,本来拥有五万之众,足以和进犯的蜀军一较高低了,却选择主动示弱,坚守不出,可见战场上的攻守之道,皆已在其如意算盘当中。

而刘备呢,居然也反常地玩起了防守反击,百里连营正是其立足于守的行为表现。

实事求是地讲,刘备虽然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至少在刀光剑影的环境中被熏陶了大半辈子,正如那句俗语说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因而其军事行动基本上是符合正常的作战规则的。

御驾亲征以来,由于已经进入吴境数百里,为了保护己方的补给线,以及确保沿途一些险要关口的安全,分兵屯守在所难免,再说他在屯兵地点上也并未犯错,挑的净是些易守难攻的隘口,以至于东吴的前线将领经过战场侦察后,只能无奈地表示:“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既然连营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应该留心关注的,就是此举的真实目的,或者说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刘备究竟在干什么?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8-31 18:44:59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09-01 16:09:58
于是,就联想到诸葛亮为什么要阻止魏延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谋了,
因为本来诸葛亮自己都知道,北伐胜利没有太大机会,只是想夺取凉州的几个城池,一步步扩大战果,可是魏延却想一步登天,一战而定西北,变数太大,曹魏只需一个智力80以上的将领就能有机会向上汇报说要在子午谷进行反守或者在蜀军到达长安城下来个反攻。
魏延子午谷计策过于冒险,北伐战略本来就没有多大胜算,上兵伐谋都不是做得很好,如果在战术上......
-----------------------------
嗯,子午谷之谋,且不论能不能成功,即使魏延成功了,哪怕一日之间就打下了长安,也未必能守得住胜利果实,想想一支孤军,深入对方腹地,没有后勤的可靠保障,没有兵员的及时补充,和周围的敌军对峙,大部队又一时不会接应不上,如何攻守?
我可不相信拿下长安曹魏附近的驻军就都望风而逃或者投降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1 16:28:18 +0800 CST  

---------------------续正文----------------------

有这样一种可能:

他在等,等待夷陵战场的平衡被打破,等待另一极——曹丕的介入。

这么做的理由,是基于刘备对东征结果的先期判断及预估。

反正与孙权的死磕,结果无论谁赢谁输,都将两败俱伤,到时候只会便宜了曹丕,所以不如尽早地把这个局外人拉下水。

如果东吴两面受敌,首尾难顾的话,我军就抓紧时间全力猛攻,如此一来拿下荆州是很有希望的,兴许还能多占些便宜,反过来呢,一旦孙权被曹丕逼急了,也只好向自己求和,割让土地,届时再助其抵御曹丕,总之自己横竖都是赢家,进退皆能逢源。

以上情况只是我的个人分析,不一定对,但是它的成立至少可以解释以下几种不同寻常的现状:

一、刘备兴师动众的大举东征,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然而却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纲领和目标(连宣传口号也没一个),说是攻打东吴,可打到何种程度呢?是一定要灭了它还是只限于拿回丢失的土地?这些都没有明说,也许连刘备自己也没法确定,只能由着战况的发展而定;

二、初战告捷之后,刘备有将近半年的空白期,难以理解他作为掌握着战场主动权的攻方,竟会白白浪费掉这一大段宝贵的时间,所以很有可能是做给曹丕看的,同时也在给孙权施加压力。

反正夷陵的战场态势已是一目了然,曹丕你动心了吗,会选择哪个下手?

攻蜀,是很不明智的。山高路远,等到你出关中进汉中,我的东征大军早就赶回成都了,再说魏延也不是善茬。

所以你若要趁火打劫,东吴才是最好的选择,从广陵到合肥再到襄阳,长江中下游大把地点可供出击,足以让重兵云集荆州的孙权防不胜防。

至于孙权,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担心曹丕两面三刀,偷袭你的后方?

三、开战后,孙权仍屡次主动求和,这足以说明其实他根本耗不起,只想着快点解决此事。

总之,刘备有一种端坐钓鱼台的感觉。只不过他在专注于孙权的同时,还把余光投向了北方。

于是,原本是旁观者的曹丕,此时反而成了这场大战的关键人物。

其角色就类似于足球比赛里的裁判员。

那么,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1 21:18:45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09-02 10:32:48
当然了,正是因为我只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我也只能乐观的观望战事,我只能暗暗准备兵马依旧屯田,因为此时出兵任何一处,都没有胜算,相反只会引来东吴和西蜀的和好。此时这正是上兵伐谋的时刻,大战略是不能动的,但在小战术上,可以玩玩东吴。
-----------------------------
这样的想法遭到了刘晔的批评哦。。。。。。。。。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2 16:49:15 +0800 CST  
@O月涌大江O 2016-09-03 22:06:09
支持我大帝,支持我大督,支持我大吴……O(∩_∩)O……
-----------------------------
大江兄弟突然出现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4 18:16:51 +0800 CST  
@游戏风尘2018 2016-09-03 16:18:50

-----------------------------
多谢兄弟的支持~~~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4 18:17:18 +0800 CST  
@秋风起兮白云飞K 2016-09-01 10:49:41
我一直以为这个帖子不更新了!!!不更新了!!!更新了!!!新了!!!了!!!
这是错过了多久的精品?!
-----------------------------
还是在更新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5 10:58:28 +0800 CST  

--------------------------续正文-----------------------------

【曹丕的态度】

其实不仅仅是刘备,孙权也同样在眼巴巴地看着曹丕,这半年来他在对魏外交上做出了种种努力,除了没有质子外,遣俘,称臣,进贡,一切有望改善双方关系的行动,他都不遗余力。

从收到的效果来看,孙权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刘备无疑很失望,因为这半年间,北方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依此推断,那位主裁似乎是偏向于主队的——也就是说,为了不过多地破坏比赛节奏,你们二位妥妥地踢球,好好地死磕,我暂时不会瞎掺合,只在一旁欣赏比赛。

曹丕的态度,已是一目了然,但客观地讲却有些失策了——看戏看过了头。

其实,像刘备PK孙权这等多年难得一见的火爆大戏,曹丕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当初没开打时,他曾和众臣就刘备是否会出兵一事做过论证,现在正式开打了,他的兴致就更高了,面对交战双方或明或暗抛过来的媚眼,内心多少有过一些悸动,继而萌生过一些想法,盘算着是应该坐山观虎斗,还是帮助其中一方向另一方发难?

这无疑是曹丕自主事以来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抉择,毕竟刘备和孙权不是汉献帝,绝非可以任人摆弄的角儿,必须动点脑筋。

再搞一次论证,已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了,因为事实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即只有少数派刘晔的判断是正确的。

所以,他索性单独召见刘晔,希望与之继续聊一聊这个未竟的话题。

曹丕首先打开话匣:子扬呀,孙权方面现在示弱求降的心态愈加明显,简直可谓是低声下气啊!

刘晔冷冷一笑,回应道:

孙权不过是在演戏罢了,他这么做完全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既要严防报仇心切的刘备,又要担心我们在后偷袭,而一旦我们默认了他的低姿态,既能使东吴北面的军事压力骤减,还能造成其背后有我们作为援兵,声势更盛的一种假象,从而对刘备形成一种心理震慑,把战局导向有利于东吴的一面。

曹丕又问: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只是坐山观虎斗吗?

当然不是!刘晔先是摆了摆头,然后继续分析道: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应该选择坐山观虎斗,等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才是最好的介入模式,眼下虽然天下三分,但实际上八成的土地都已在大魏名下,吴蜀只不过各领一州,占着剩下的两成而已,这两家一个靠着险山,一个依着恶水,加之早早就结成了攻守同盟,所以侥幸存活至今,而眼下他们却打起来了,此乃天助我也,岂能白白浪费掉这个机会呢?

曹丕心情大好,赶紧追问道:那么应该选哪一家下手呢?

先打东吴!方为上上之选。若是我们趁机攻其内,刘备攻其外,两厢夹击,不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擒获孙权,东吴一灭,蜀国唯有坐以待毙的份了。

刘晔收敛了笑容,开始正色道。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5 18:46:24 +0800 CST  
@泉州楼盘网 2016-09-05 19:46:53
刘晔此计谋虽然也称得上优秀,的确是【上兵伐谋】,意思是刘晔谋划还是技高一筹,还是优于咱普通老百姓的观点,
但是出征东吴没有带上司马懿啊,当时司马懿留守后方是吧,所以虽然刘晔的谋划是对的,但是在执行上没有高手,落实到行动中,就没有实现曹魏既定目标了。
-----------------------------
当时的司马懿,还远没有掌控军政大权。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5 20:44:10 +0800 CST  

-------------------------续正文-------------------------

曹丕听后有些难以理解:

为什么是攻吴而不是攻蜀呢?

不管怎么说,孙权已经做出了屈膝的姿态,我们为什么反而打他,太不仁义了吧?不是有这么一句古话吗――“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

伐吴产生的政治影响可是很恶劣的,不如与东吴合力夹击蜀国,趁孙权和刘备在夷陵火拼之机,趁虚攻击蜀国的后方。

刘晔心里一阵暗笑:逼着刘协退位这种事你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仁义可言?

至于说那套迂腐的古训,现在就只剩下孙刘两家了,还与我们长期敌对,你所追求的仁义又可以做给谁看?索性直接承认你更讨厌刘备一点算了。

当然,这些话不能明着说,得换个方式。于是他想了想,又重新把笑容挂到了脸上。

陛下圣明,不过我提出先打东吴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如果我们先对付蜀国的话,这仗很有可能就打不起来了。您想啊,蜀国离我们较远,吴国更近一些,一旦攻蜀,刘备必定回师救援,则荆州的形势将随之趋向缓和,看看现在局面就清楚了,刘备虽然深入吴境数百里,可是并没有和孙权发生太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说明他一直有所保留,把矛头对准他的话,恐怕捞不到什么好处。再说如果刘备获悉我们发兵南下,预料到东吴必亡,自然会放弃联手孙权的计划,而加紧攻势以便与我军抢夺地盘,到时候东吴就劫数难逃啦!

讲了半天,曹丕发现刘晔的观点始终与自己不一致,经过一番沉思后,他用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结束了这次聊天:

子扬说的有点道理,但我觉得还是再等等看吧,好歹让他们分出个胜负后再说。

那就是帮孙权啦?!看来自己的进言又一次被否决了,这个结果将会使孙权无所顾忌地把全部精力放在刘备身上,相信刘备必败无疑,可那时候咱们再想浑水摸鱼就不容易啦!

心知曹丕的打算后,刘晔不再多言,唯有暗自苦笑。毕竟他既为朝臣,又系刘氏宗亲,这一特殊的身份使他纵有万千良谋,也始终无法得到曹氏的充分信任,而若要试图力谏,恐怕就将引发圣怒了。

经过一番细细的斟酌,刘晔最终还是利索地起身告退了。

其实,如果机智的刘晔能够回想一下不久前的一起外交事件,估计也就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地作上述分析了。当时正值曹操病逝,曹丕登基之际,刘备为了即将展开的伐吴行动免遭魏军入侵,曾不顾道义上的得失,暗地里派军谋掾韩冉北上吊丧,并向曹丕进献了蜀地的一些土特产致礼求好(赍书吊,并贡锦布),然而曹丕的回应却是诏令将滞留于上庸的韩冉斩首,加之荆州易主后东吴方面一系列颇有成效的低姿态表现,曹丕的态度也就显而易见了。

至此,夷陵之战期间各方的关系逐渐趋于明朗,曹丕站到了孙权的一边,尽管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但正如刘晔所料,孙权借着这个挡箭牌成功地稳住了局势,而刘备千算万算,结果发现曹丕并没有如己所愿地入瓮,想借势发力已无可能,只有靠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了。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6-09-07 18:35:29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