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集萃】唐诗宋词皆风流【持续连载。修改版】

《唐诗宋词皆风流(姊妹篇)》
其一:《唐诗中的同胞兄弟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其二《宋词里的一双情人
——豪放派和婉约派》
2016年2月21日星期日开始动笔

其一:
宋词里的一双情人
——豪放派和婉约派

宋•元丰二年(1079),东坡遭小人陷害,因诗获罪,陷入“乌台诗案”。1080年,以半个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苦难中完成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0年的冬季,我路过黄州拜谒了“苏氏赤壁”,顿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深感“风萧萧兮易水寒”,诗人一去不复返,伤感而作如下涂鸦:
千年的哭泣——怀念苏轼
九百三十年后的冬季
我又忍不住哭泣
为九百三十年前中华文化的落难
为一个民族正义的失利
正直还懵懂在赤诚里
不知所以就被奸诈创击
纯真正酝酿着豪情词
大义无防暗箭的尖利。
鬼魅挑动了月食,
妒雾让文坛阴霾四溢。
乌台诗案哄然击倒一个伟岸的身躯。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向低。”
一代文豪的脚镣
蹒跚了中国文坛最屈辱的历史。
中华文化险些失掉一道最瑰丽的晨曦

东坡虽无梧桐树
落难凤凰栖息地
黄州的寂寞,沙洲的冷
缥缈孤鸿拣寒枝。
三峡的悠曲
呜咽着黄州的哭泣
巨人之挥手,
悠远了历史的思绪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中国诗词的奇峰因此崛起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厚积薄发,仰天长啸,
艺术的绝唱宏伟的叹息

九百三十年后的冬季
我也凭吊黄州 怀古赤壁
江山如画依旧,巨星何时再有?
“把酒问青天”,只得无言叹息。
唯举三尊痛惋惜:
一尊还酹江月,
一尊还酹诗人,
一尊还酹天地,
躬三鞠敬仰波涛里 。
热泪尽随长风尽,
滚滚东逝朦照夕。
(此诗,2010年发表于“凤凰论坛”受到文友们的好评。)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19:57:58 +0800 CST  
@权项 @wind8733 @冷静思考未来 @邓内向 @钻友会 @u_98657626 @北地江湖人 @北地江湖人 @领异标新影 @大悟流星 @鱼的记忆咸 @mitangxin @marlon @闲云了了 @少男的失城史 @丁莉 @皖南山人20161 @诗情画意过一生 @指引知识店铺 @四分之一千彝 @最强大帝伟哥鲁 @半塘隐者 @昊天茫茫蒹葭苍苍 @菱花舞 @大圣讲历史 @不该有恨 @谷来谷来 @大胡子卢梭 @黑哥311 @流尘壹壹 @志远而立纪 @权项 @春樟 @王佳怡dy @gz960513 @月似当时圆 @墨王轩 @醉翁诗 等一部分好友大力支持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03:58 +0800 CST  
五岳经纬着苍凉,
江河纵横了惆怅,
沃野山漠千里,
东风夜千树花夜放,
立于亘古,
为你守望——
那满树摇曳的忧伤。

你还记得吗?
一粒来自楚国的红豆,
把一抹绿赋的幼芽,
植根在春水东流的洪荒。
浸润了相濡以沫,却
把,相望于江湖的祈盼,
素墨了西施浣纱的山水,
憧憬为范蠡开月的慢桨。

三山五岳的长风,
把万首边关雁月的豪放,
托付于长河落日的细浪,
遥寄南国,我的百娇千红。
数枝婉约莲馨香。
鼓胀了满天繁星的痴望,
化为剪烛西窗的词章。
念奴娇缠,蝶恋花绵
对视意深,会意笑浅,
送别诗沧,牵念词桑。

相见日短别月长,
东风薄,欢情枉,
不堪回首,
芭蕉夜雨滴滴殇,
汉江秋月孔雀鸣,
琵琶声涩烟波江。
长亭别离西江月,
瘦了西湖,宽了浔江。

相思千年,雪妆梅,
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的凝望,诗蛹词蝶,
淡柳疏影望甘州,
鹧鸪天,小重山,
举杯邀明月,
为你守望。

斜阳草树瓜洲渡,
大江东去云江阔。
绽千千万万陌上花,
郁村村落落满庭芳,
征鸿燕山诉衷情。
纵使日月的恒长,
干枯了蕚红的相思,
依旧有永恒的忠诚,
重生于江河多情的土壤。
春雨浪漫复又长,
万株深情绿,
无数爱慕红,
为你守望。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06:15 +0800 CST  
【以上代序】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06:53 +0800 CST  
@青梅煮酒话春秋 2018-08-14 23:04:52
@大唐宰相2014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对您的感谢之情宛如夏日午风,热烈而绵延无边。谢谢您的打赏和光顾。期待您的批评!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09:13 +0800 CST  
@非常股票 2018-08-14 23:05:04
点赞
-----------------------------
谢谢您百忙之中,,,,,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09:54 +0800 CST  
一、
1.
我从唐诗中走来,只觉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杜甫]”,“胸中舒卷云凌乱[宋.杨万里]”,便引诗情在云霄。
怀揣千万唐诗,犹如手握百万甲兵,恨不得奋起穿越横扫中唐痼疾,顺畅我华夏历史。在扼腕叹息大唐经由“贞观”、“开元”两个盛期之时,却由安史之乱走向幡镇割据,终于败亡之时,也庆幸华夏民族终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大唐盛世虽然败落,华夏大地又迎来了另一个盛世王朝的建立——大宋。
走进大宋的文化园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金碧辉煌的词的长廊。
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大量“敦煌曲子词”中,我们发现,“词”这种文体,最初兴于民间,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形体,故又称“曲子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词,最早产生于“坊间”,是因应“娱乐坊间”需要而产生的抒情载体。词,首先为抒情的需要而诞生,这就为词的“婉约”打下了基础,也为“豪放”留下了伏笔。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14:13 +0800 CST  
词,登上高雅之席,始于隋唐之初,李白、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等都有词作。到了晚唐、五代,出现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等著名词人。在大唐的文化百花园里,繁花似锦的唐诗丛中也点缀着些许星星点点的唐词的婉约丽影。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大唐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词《长相思》,用浅显流畅的语言,韵脚和谐的音律,表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特别是以“曲曲水流”衬托“点点愁”,以“月明人倚楼”状述“盼归人的情悠悠”言简意富、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再如:唐.李存勖的《如梦令》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唐.冯延巳的《鹊踏枝》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李璟的《浣溪沙》言“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都含蓄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成为传世名句。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更把词情、词意的表达推向了高峰。他因应切身体验,用词表达国破家亡的伤感,超脱了词之单纯的表达男女情恋的范畴,对词的意境描写、立意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开拓。他的《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语沉痛,字字珠泪,以歌当哭,成为传颂千古的哀音。他的《虞美人》被前人誉为“词中之帝”: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失去家国江山且被囚居汴京时所作,深切表达了作者的故国怀念之情和亡国哀叹之恨悲痛伤感的情怀,令人不堪卒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贴切生动,如泣如诉,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具体化,造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发前人之未发,叹前人之未叹,以不同与前人的手法表达了许多人都曾表达过的情感,却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深刻感人的效果,成为李词的主要特点,对后代词人影响很大。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14:57 +0800 CST  
@一面湖水szm @慧心纳兰 @青藤雪个 @沈略 @江上苇 @墨王轩 @醉翁诗 @普洱文坛 请以上几位大版主们给与支持!!!!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4 23:18:07 +0800 CST  
@sz9981 2018-08-14 23:35:18
要有独特见解,
-----------------------------
谢谢提醒,您的意见是对的,我在文中是注意了这一点,在不背离已经有的文史研究成果和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力争体现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心得,感谢您的中肯意见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07:02:25 +0800 CST  
@sz9981 2018-08-14 23:35:18
要有独特见解,
-----------------------------
期待您的继续关注和不断的批评指正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07:03:12 +0800 CST  
到了宋代,词,成了文学的主体,成了除作为政治、行政工具的政论文,文学范畴的散文外的主要抒情手段。
自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包括1127年据江南的南宋,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的317年间,宋朝上承汉唐之风,在统一稳定的基础上,以农业为基础的宋代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市民生活也特别丰富,大小城市的发展为许多文人商贾提供了游玩享乐和文学交流的场所。勾栏瓦肆处唱曲声比比皆是,依红偎翠中词抒情更是风景。江岸湖畔,引吭高歌,歌馆青楼,吟风弄月成为社会时尚。这为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布衣;无论在殿阁楼台,还是青楼酒馆,处处莺歌燕舞,这就需要大量的委婉清丽的新词。尤其是那些大臣贵族的宴会上,歌女唱着文人新制的词曲,是那样的宛转悠扬,那样的深情缠绵,那样的流丽妩媚,听者沉浸其中而喜不自胜,歌女也因此而身价百倍,连同此类的宴会也名声远播,为社会传扬。听歌的时候,那些粗知文墨略晓音律者往往心痒难熬,自己也即席填上一首,让歌女唱上几遍。久而久之,词人如林,既有达官贵人,也有落魄文士,连一些民间百姓也能填上一首。而且,活字印刷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在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速度的基础上,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把词这一文体推向了鼎盛。之后,因宋王朝由盛变衰加上外族侵略,社会动荡,社会处于和平与战争的不断变幻与交替之中,紧密映照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一的宋词,也不断地因现实客体的变化,发生着主观体验的嬗变,有感而发地由歌舞升平的温软、漫丽的“婉约”中衍生出悲愤、反抗的“豪放”。当然,二者之间并非是蜕变关系,也非互相排斥,而是相互纠缠,相融相生,宛如一对缠绵的情人一般,只是主次地位不断地发生着变迁。
社稷兴,文艺甜;社稷亡,文艺艰。富于爱国传统的华夏文人们,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依然佳作纷呈,蔚为大观。经历了歌舞升平社稷繁荣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两种极端环境的词,终于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破茧化蝶走出了诗的边界,聚腋成裘,磨砺为珠,终化为了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特别璀璨的明珠。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07:08:07 +0800 CST  
@sky961042 2018-08-15 08:45:03
感觉有点乱啊楼主,上来就白居易加李煜,看着有点懵!
-----------------------------
我的回答:因为我的这部拙作的框架首先是“第一篇、唐诗中的孪生兄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二篇,才是现在在连载的,“宋词中的一双情人——婉约派和豪放派”,所以开头说,“我从唐诗中走来”;
另外,本篇虽然是写宋词的,但是,所谓“词”并非就是诞生于宋,是在初唐就应经崭露头角,到了宋得以繁荣。所以,提词的诞生不得不提到“白居易”和“李煜”。
我感觉,老师您,还是没有细读我的帖子。当然,也许是因为我的帖子缺乏石破天惊的强大吸引力的原因,我一定力争再深入思考,争取以“惊人之语”来叙述本是枯燥的学术问题。

谢谢您的光临,期待继续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3:00:45 +0800 CST  
@一面湖水szm 2018-08-15 09:53:20
见解独特,学习!
-----------------------------
请您从:

一、
1.
我从唐诗中走来,只觉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杜甫]”,“胸中舒卷云凌乱[宋.杨万里]”,便引诗情在云霄。。。。。


这里开始阅读。期待您的阅读意见,绝对欢迎各种意见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3:02:45 +0800 CST  
我已经具备了客观数量的钻,但是还不会发,请耐心等,我也会发的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3:28:15 +0800 CST  
古人说:诗庄词媚。其实,在词刚产生的时候,并不妩媚,或者说是诗人“玩腻了诗歌”,想为更好抒发情感换换“口味”的一种形式的尝试。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感到诗的形式太单调、死板,在歌唱时容许变化的区域不大,故用词这一形式尝试对诗的改革。譬如唐.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四句诗反复唱,虽已经是改变了但还是比较单调、刻板。于是,一些诗人偶尔试写些句子长短错落,更加注意诗歌的音律美、力求音韵和谐的小词让歌女唱。如唐.白居易的《忆江南》、唐.张子和的《渔歌子》、韦应物的《调笑令》、刘禹锡的《潇湘神》等即是。可见,此时的词并说不上多么的冷艳妩媚。
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全社会文艺气氛的逐渐浓厚,写词的人越来越多,词的竟演舞台也越来越多和形式多样,词的质量才得以不断提升,词,就像初长成的少女,其妩媚的雏形才开始逐渐显现。于是,宋词这丛生长于繁荣唐诗土壤上的花儿的幼苗,逐步繁衍的郁郁葱葱,继而繁花盛开,姹紫嫣红。
在这片青春茂盛的百花园里,有牡丹般的华贵的,有清荷般的洁贞的,有玫瑰般的妩媚的,有梅花般的冷馨的,有桃花般的妖娆的,有茉莉般的清新的,有杏花般的俏娆的,有玉兰般的浓郁的,有丁香般的馥郁的;当然,还有令箭般的英傲的,有蔷薇般桀骜的,还有蕉叶般的浑厚的、青竹般的高直的、松柏般的傲岸的……真是繁华璀璨生机勃勃,目不暇接。这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花园终于成为了华夏巨人那最为俊美的容颜,成为了世界文化园地里最娇艳的一隅。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演变成了无数璀璨的宝石,既照亮了华夏灿烂的天空也耀眼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3:50:15 +0800 CST  
【修正】:

古人说:诗庄词媚。其实,在词刚产生的时候,并不妩媚。或者说,词的初始,只是诗人“玩腻了诗歌”,想为更好抒发情感换换“口味”的一种形式的尝试。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感到诗的形式太单调、死板,在歌唱时容许变化的区域不大,故用词这一形式尝试对诗的改革。譬如唐.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四句诗反复唱,虽已经是改变了但还是比较单调、刻板。于是,一些诗人偶尔试写些句子长短错落,更加注意诗歌的音律美、力求音韵和谐的小词让歌女唱。如唐.白居易的《忆江南》、唐.张子和的《渔歌子》、韦应物的《调笑令》、刘禹锡的《潇湘神》等即是。可见,此时的词并说不上多么的美艳妩媚。
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全社会文艺气氛的逐渐浓厚,写词的人越来越多,词的竟演舞台也越来越多,竟演方式也不断地花样翻新,词的质量才得以不断提升。词,就像初长成的少女,其“美人胚子”的雏形才开始逐渐显现。再后,宋词历经几代词人的悉心培育,这丛生长于繁荣唐诗土壤上的幼苗,逐步繁衍的郁郁葱葱,继而繁花盛开,姹紫嫣红。
在这片青春茂盛的百花园里,有牡丹般的华贵的,有清荷般的洁贞的,有玫瑰般的妩媚的,有梅花般的冷馨的,有桃花般的妖娆的,有茉莉般的清新的,有杏花般的俏娆的,有玉兰般的浓郁的,有丁香般的馥郁的;当然,还有令箭般的英傲的,有蔷薇般桀骜的,还有蕉叶般的浑厚的、青竹般的高直的、松柏般的傲岸的……真是繁华璀璨生机勃勃,目不暇接。这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花园终于成为了华夏巨人那最为俊美的容颜,成为了世界文化园地里最娇艳的一隅。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演变成了无数璀璨的宝石,既照亮了华夏灿烂的天空也耀眼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3:57:18 +0800 CST  
@外星来的外星人 2018-08-15 14:02:26
火钳刘明
-----------------------------
什么意思?老师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4:06:20 +0800 CST  
@鼎湖听泉 2018-08-15 14:01:00
[d:酷]
-----------------------------
欢迎鼎湖老师光临,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4:06:57 +0800 CST  
今天,较诗而言,青年人尤其喜欢词。那些或是婉约旖旎的心理描述,或是慷慨激昂的情怀表达,甚至单是那些抑扬顿挫、那些跌宕起伏、那些平平仄仄的节奏,都会引发起我们的共鸣且引发情绪共振,不仅使我们体验了美妙的审美体验,而且还会不用自主地受到心灵的洗礼或者情绪的激越,心智得到启迪,心态得到提升。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喜欢读晏殊父子、欧阳修、秦观,到年纪大一点后就喜欢读苏轼、岳飞、辛弃疾、文天祥了。总之,宋词不仅影响了我们几代人,也将继续影响着今后的无数代人。
楼主 大唐宰相2014  发布于 2018-08-15 16:05:26 +0800 CST  

楼主:大唐宰相2014

字数:265176

发表时间:2018-08-15 03:57: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8 18:37:52 +0800 CST

评论数:110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