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情:革命年代其实很精彩(再续)

有了德国使馆和首相秘书两个掩护,代号为“拉姆扎”的东京间谍小组,马上开始高速运转。这时中共上海特科早已把重心转到了对日情报上,中西功、西里龙夫等人很自然地成为拉姆扎小组的助手,源源不断送来大量日军机密情报,这些情报包括:
日军占领武汉后的战略动向、内阁对华战争的分歧、外务省同内阁的争斗、日军分布与改编、关东军兵力组成及调动、日军在中国的特务部门详情、汪精卫密谈进展、德意日三国同盟谈判、东南亚进军准备、华中扫荡计划、关东军关特演具体情况,等等。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拉姆扎送出的,都是含金量极高的战略情报,除了送到莫斯科外,特科的消息也要抄送延安一份。有传说中西功和西里龙夫甚至探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考虑到类似的地摊传说满天飞,这种传闻可以放到一旁,但至少有两条重磅消息是佐尔格送出去的: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的南进战略。前者虽然没能阻止德军的进攻,后者却为远东苏军增援东线战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时的拉姆扎小组,已经不光是给莫斯科或延安打探日本消息,而是为盟国提供针对法西斯轴心同盟的战略情报。通常间谍搞情报都是为了钱,拉姆扎小组和中国情报网却没能从里面捞到一点好处,中西功等人还要拿自已的薪水倒贴活动经费,很明显,支撑他们的不是金钱美女,而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与忠诚。

好运总是不长久的,尤其是走钢丝这种事情。一九四一年十月,佐尔格小组成员宫城被捕,在日本宪兵的严刑拷打下,宫城招出了尾崎秀实和电报员克劳森;十月十五号,尾崎秀实被捕,接着克劳森和佐尔格也被捕,很快东京的拉姆扎小组几乎全部落网,三十多人都被抓了起来。

通常在历史书里,故事到佐尔格被捕就结束了。但我要说的,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故事,因为所有的斗智斗勇,都在这一刻发生。

佐尔格是情报战公认的天才,意志坚强、信仰坚定,但在被捕后,他却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招供。

按照佐尔格同德国大使的交情,只要死撑着不开口,日本人多半拿他没办法;而且限于外交原因,对他不能象尾崎秀实那样动刑,很可能就是驱逐出境而已。但当佐尔格看到尾崎秀实的供词后,他突然告诉日本人,愿意把自已知道的都说出来。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发生了。佐尔格一没受严刑拷打,二没拿日本人好处,竟然主动承认了自已的间谍身份。他毫不犹豫地违反了苏军的组织纪律,而且向日本人要了一部打字机,黑纸白字地全面回顾了自已的一生,从在德国加入共产党,到后来参加共产国际、红军总参情报局,一直到派往上海、东京,可以说是写了一部详尽的回忆录。这份积极配合的回忆录很长,历经五个月,从出生一直到被捕,连红军情报部门细节和情报战术都告诉了日本人。

从常人的眼光看,佐尔格的表现,似乎说明他是个经不起考验的人,或者说是一个能力出众却怕死的胆小鬼,可问题在于,佐尔格做的事情,根本就是把自已往死路上推。

他不可能不清楚,交待了这么多事情和细节,日本人一定不会放过他。如果不开口,德国大使会想办法营救他(事实上德国大使一直不相信他是苏联间谍,甚至找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希望能救他出来),也许苏联会同日本交换间谍换他回去;现在他原原本本地承认了所有罪名,就是把这两条路都堵死了,再也没有人能救他。

没有受刑,却主动招供,没有好处,却把黑锅背得扎扎实实,想不死都不行。一贯精明的佐尔格突然违反常理,绝非是在监狱里吓昏了头,而是有更为复杂的动机,这个动机叫牺牲自我、保全同志。

从后来的资料上可以得知,刚刚被捕的时候,佐尔格并没有跟日本人合作,他是在看到尾崎秀实的供词后,承认自已身份的。尾崎秀实虽然当上了首相秘书,却经不起酷刑拷打,不光供出了拉姆扎小组,还交待了从前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交待了书院里的马列主义小团体,甚至招认当年的书院里,有中共的秘密党支部。如果日本宪兵按线索追查下去,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当年中西功曾经发过反战传单,也可以查到西里龙夫等人,上海中共的情报科将被一网打尽。

虽然局势千钧一发,然而后来的事情却没有那么危急。东京特高课并没有调查中国情报网,因为在破获东京总部的苏联小组后,他们全都围在佐尔格身边,被他兜得团团转。

佐尔格十分清楚,日本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们会详细核实自已说的每一句话,不拿出一点干货来,宪兵们马上就会调转方向,注意到不该注意的地方。所以他表现得合作,向日本人交待了各种细节,又放出一些苏军情报处的秘密,让充满好奇的日本宪兵们如获至宝;而在冗长而详尽的文字中,他故意忽略了中国的情报网,包括中共上海情报科和苏军总参四局的中共党员情报小组,一个字都没有提。

团队已经土崩瓦解,自已行将性命不保,囚室中的佐尔格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艰难战斗的求死之路。在五个月时间里,他极有耐心地打了五万多字,回复审讯官的各种问题和好奇,成功地拖住了日本特高课,吸引了特务们的全部注意力。而在他被捕的时候,从东京已经送出了一条电报给上海的中西功,电文只有三个字:向西去。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05 17:32:56 +0800 CST  
很明显,佐尔格是警告中西功情况危险,要他立刻转移。佐尔格相信,中西功一定能看懂自已的预警,五个月的拖延时间足够所有人安全转移;日本人虽然破获了拉姆扎小组,在上海仍然会一无所获,通过自已的牺牲,可以把苏军情报部的损失降到最低。

但一心求死的佐尔格没有想到,他用性命换了整整五个月的撤退时间,可是一个人都没有撤出来。日本人还是抓到了情报小组的成员,只是大家被捕的原因并非反应迟钝,却是刻骨铭心的忠诚。

收到佐尔格电报的时候,上海的中西功在第一时间里明白过来,立刻找上级商量对策。

中西功的上级,是中共党员程和生。程和生没有资格作主,于是他也请示上级,而他的上级正是中共传奇谍王:潘汉年。

这时正是苏联同德国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莫斯科和延安都非常需要日军南进的相关情报。潘汉年猜得出东京发生了大事,但还不知道佐尔格小组已然全军覆灭,最后他把决定权交给了中西功:撤走,或者留下来坚持。

中西功很清楚,东京绝不会无缘无故发来这样的电报,留下来搞情报,就是被捕、酷刑、枪毙,不用指望别的出路。然而为了在四一年的关键时刻,多送一条有用的消息出去,他没有利用佐尔格为他拖的时间撤退,而是同佐尔格一道踏上了死路;同样自愿选择牺牲的,还有西里龙夫等日本籍中共党员。

为了核实情况,中西功安排好后事,去了一趟东京。在东京靠着运气,他查觉到尾崎秀实等人都已经被抓走了,但也打探到日军的一些新动向,最后回了上海。在上海的满铁资料研究室里,他找到了日本对美国开战的情报和陆军调动布署,据一些资料上讲,他通过这些资料,判定战事将在十二月八号展开(美国时间十二月七号)。

佐尔格最后写完证供,是一九四二年三月,而特高课仔细学习完五万多字的记录后,发现没有新鲜货,不得不重新研究尾崎秀实的证词。很快他们就发现,里面有中国情报网的隐藏线索,但此时已经不是四一年,而是四二年的六月。

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号,中西功终于没能逃过宪兵队的追踪,在上海被抓走了;同时被捕的有南京的西里龙夫,随后尾崎庄太郎在北平被捕,白井兴幸在山西被捕。他们本来可以及时撤退,却全部自愿留下来,坚持了额外的八个月。在这八个月时间里,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提供了中国战场上日军调动部署、汪精卫与日本合作情况、日军太平洋战场舰船损失详情、日军取消局部进攻苏联决定、日军清乡计划等情报,全都是含金量极高的机密文件。

经过整整八个月,中西功等人终于还是失陷了。上海情报科查觉到情况不对,但却不能确定有多严重,为了保障前线的战事,潘汉年忍痛决定,所有党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许撤离。

坚守,就意味着死亡,而且是缓慢地等死,从尾崎秀实被捕时算起,每一天都是煎熬,每次门外的脚步声都可能是死神降临。很难想象,特科是靠什么勇气遵守的命令,因为日本宪兵队拷打之残酷举世闻名,但所有中共党员确实忠实地执行了指令。他们十分清楚自已必死的命运,只求在暴露之前,能多送出一份情报。

宪兵队抓到中西功之后,立刻对他进行严刑拷打。中西功没有叛变,但却中了计谋,鬼子利用他希望向外界报警的心理,派了一个汉奸关在牢里;中西功想让他带个口信出去,结果特高课马上锁定了间谍小组,顺藤摸瓜抓到了程和生(原名郑文瑾)。自杀未遂的程和生受尽酷刑,终于在医院跳楼身亡,上海情报网的陈一峰、汪敬远等人以及满铁上海办事处调查室的中共党员,全都被一网打尽,只有南京站联络员张明达逃走。

佐尔格费尽心思掩护的上海情报科,终于在坚持八个月后覆灭了。但大肆庆功的鬼子不会知道,苏军总参四局在中国北平、上海、天津等地方的情报小组丝毫不受影响,他们继续保持着同莫斯科和延安的通讯,源源不断地送出情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七号,正是苏联的十月革命节,日本人处死了佐尔格和尾崎秀实。拉姆扎小组成员无不受尽酷刑,有的死在狱里,有的在北海道做苦工被折磨致死,而中西功、西里龙夫、尾崎庄太郎则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号,被日本法院判处死刑。值得庆幸的是,这份宣判没能执行,因为那天中午传来了另一个消息:日本狗天皇投降了。

他们终于熬到了天亮。

我的信仰是无底的深海
澎湃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忠诚永在

谨在此对无名战场上的无畏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10 08:29:34 +0800 CST  
打错了一个字,程和生原名郑文道,不是郑文瑾~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10 08:31:03 +0800 CST  
虽然上海的情报特科覆灭了,但非常明显的是,中共上海情报机关并没有覆灭,因为大部分人都成功撤回了华中的根据地。把大伙带回安全区的人,是潘汉年。

自三六年黯然离开保安以来,潘汉年已经在明枪暗箭里工作了很久。

他本来代表红军同国民党谈判,后来去了上海、香港,开辟办事处,干回情报工作的老本行。三八年九月,他返回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

虽然在这次全会上,王明被一撸到底,但潘汉年仿佛没有受到波及。他作为地区负责干部参加了会议,并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三九年的时候成立社会部,他同李克农都是副部长,部长则是王明先前的亲信康生。

既然康生和其他人都受到了重用,收拾王明也就是简单的工作问题,不是对共产国际派的宣战。张闻天等人没有警惕,潘汉年同样没有警惕,在他看来,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只要好好工作,党仍然会信任自已,让自己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过了不久,潘汉年在组织委派下,去香港冶疗眼病,顺便成立了华南情报局,统一整合香港的三大情报点:八路军新四军情报点、东北抗联情报点、苏联驻香港情报点。完成这项工作后,他立刻去了上海,在那里他要找一个叫袁殊的人。

袁殊,著名多面间谍。

袁殊的成长经历,就不多介绍了,总之他父亲是同盟会的老干部,他本人则是日本留学生。潘汉年三一年发展他为秘密党员,他随后在三二年加入了中统,又弄到一个记者的位置,经常去南京参加活动,并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副领事、著名特务头子岩井英一。

又有人脉、又会来事的袁殊很快受到了岩井的注意。经过中共地下党批准,中统情报员袁殊同意成为岩井的下线,帮忙收集情报。过了不久,袁殊又去找了上海滩的黑帮头子杜月笙。

袁殊去找杜月笙,是因为杜月笙一贯讲究上层关系,有人愿意找上门来认大哥,自然不能不够意思。于是袁殊成功地弄到一笔钱,办起了时事刊行社,从记者变成了新闻批发商;同时又兼职几家大报的记者,还发起组织了“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中统的招牌果然含金量够重。即使是在“怪西人案”里受牵连被捕,袁殊也只坐了八个月牢就光荣出狱,并在岩井的帮助下留学日本,成为早稻田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同时还拿着外务省的津贴。三七年春天,袁殊重新回到上海,正式加入青洪帮,成为“通”字辈的师兄弟,级别直追杜月笙、黄金荣。

袁殊回上海的时候,潘汉年也在上海。很快,两个人就恢复了上下级关系,接着抗战爆发,一个新的神秘人物找了上来。

由于长期从事军阀间的刺探工作,戴笠在抗战爆发时一度相当迷茫,因为他的工作对象突然换了,从军阀、共产党变成了日本鬼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手办业务。这时有人推荐说,有个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叫袁殊,同日本副领事岩井关系不错,是个合适的发展对象。

虽然袁殊是中统的人,可抗战要紧,挖一下同僚的墙角也不算什么。戴笠马上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袁先生能跟着他为国效力。经过仔细考虑,潘汉年最后指示袁殊,同意合作。

经过一番又一番的折腾,中共地下党员袁殊终于兼上了军统、中统、青洪帮、日伪等多重身份。当然,如此绚目的钢丝不是随便走的,任何地方出现闪失,都意味着酷刑和性命之忧,可是袁殊硬是走了下来,还成为军统的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组长,军衔少将。

此时已经是一九三九年。戴笠在香港召开工作会议时,袁殊和潘汉年都在香港,两个人相约在上海碰头;谁也想不到,潘汉年很快到了上海,情报员袁殊却进了监狱,问题就出在他的那几重身份上。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14 14:57:23 +0800 CST  
由于汪精卫的上海特工总部“霞飞路七十六号”危害太大,因此戴笠专门要求,上海情报站必须摧毁这个地方。袁殊回上海后,把行动计划的副本交给了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可是王区长也是双重间谍,早就投靠了汪 。

于是一直玩无间道的袁殊被反无间了,关在汪精卫的监狱里。案卷送到周佛海的办公桌,周佛海考虑半天,最后指示说,可杀可不杀的人,就不要杀了。

既然领导有指示,手下当然照办。特工总部负责人李士群把袁殊请进了家里,希望大家合作一点。

都是混上海的老朋友,彼此也不用客气。谁也想不到李士群刚刚开出条件,袁殊就顶了回去,而且口气比他还狂:不要以为日本人是你的后台,我也有日本人做后台!

李士群当时就惊呆了。命悬一线的袁殊毫不谦虚,当场给老朋友岩井打了电话,两天后,岩井带着随从,亲自来到七十六号把老朋友接了回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特务们。

岩井不是慈善家,事实上,他是日本的老牌特务专家,手上掌握有著名的“岩井机关”。他愿意救袁殊,是因为袁殊的活动能量很大,他希望能通过这个人越过汪精卫,直接弄到重庆方面的战略情报。

岩井找袁殊,袁殊只好请示潘汉年;很快,潘汉年批准了他的请示。

潘汉年能够批准袁殊的请示,因为延安对情报的需要,早就到了极度饥渴的地步。

抗战打到三九年的时候,几方都在关心日本大本营、德国及苏联动向等战略问题,延安还额外需要东京同重庆、南京间谈判联络的特别情报,也就特别需要往情报中心上海安插眼线。对潘汉年来说,袁殊的际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于是很快地,袁殊成了一名日本情报员;而在此以前,潘汉年则派著名女作家关露打进了汪伪的七十六号,两条线同时吸纳情报反馈延安。但是由于敌后情况太过复杂,这两个人都不能满足战略分析的需要,最后潘汉年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去日本窝里掏情报!

过了不久,袁殊就把一个叫胡越明的人引见给岩井。根据袁殊的说法,这位胡先生在香港人脉很广,消息十分灵通,可以给皇军提供很多消息。经过一番交道,岩井同意每个月提供两千元经费,让“胡越明”在香港开一家《二十世纪》杂志社,为他提供情报。

这是一场耐人寻味的交易,交易的重点不是两千块钱,而是情报的内容。

作为一个中国通,岩井在普通文学作品里的形象是比较呆萌的。他花了很多钱,却招进来几个共产党,还泄露了大量的情报,实在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潘汉年付出的代价,据说只是一些不重要的消息。

岸井机关的核心领导、著名的特务头子,竟然被地下党略施小计耍得团团转,这种东西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思维,快要变成神话一般的传说。而在现实生活里,神话是不存在的,传说也是有水份的。

袁殊是不是中共地下党,岩井其实早就心里有数,而胡越明是何许人也,只要在情报界涉足稍深,就不难猜出来。之所以花钱费力让潘汉年办报,是因为岩井也需要重庆方面的情报,尤其是国共合作及美英苏的动向,这些消息通过一个共产党的视角传递过来,有格外的作用和价值。所以他收下了潘汉年的情报,并纵容他打着自己的旗号,给延安办事。

潘汉年向岩井送出了什么情报,已经找不到原始资料,但是从岩井机关那里弄回的消息却可以考证。比较有名的包括:三九年英法企图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四一年六月十三号从香港签发的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情报(南方局早几天也有类似报告),苏共中央曾经为此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此外还有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战略动向是南进而非北上、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由于工作出色,四五年召开七大时,毛泽东专门表扬了刘少奇,同时也表扬了潘汉年等人。

光是从日本人那里套情报是不够的。很快潘汉年又找上了汪伪的情报系统,具体来说,是拉上了七十六号的负责人李士群。

曾经当过共产党、国民党的李士群,此刻已经是汪精卫手下的第一号打手,同戴笠杀得热血朝天。由于跟重庆方面结怨太多,李士群深知自己将来有没有好下场,迫切需要多安排一条出路。于是很快地,他手下的中统叛将胡均鹤积极活动,同潘汉年搭上了线。

胡均鹤这个人在先前出现过,他是李立三的连襟,革命时期就经常搞些强暴女团员之类的重口味。但是他不光跟李立三有亲,还是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的妹夫,也可以算一号国共通吃的人物。

都跟国民党结过仇,又都当过共产党,大家还在上海就是老相识。于是不用多说什么,潘汉年就成了七十六号的常客,相互间明里暗里地相互打探消息。对李士群、周佛海来说,日本人还是蒋委员长、毛泽东打赢,其实并不是很原则性的问题,关键是在战火熄灭的那一天,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而对这个问题,国共两党都有统一的答案:

跟我合作,将功赎罪。

潘汉年和他的小组,一直工作到四二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刺探了大量的情报,也酌情往日本人和汪精卫那边送了大量情报,充分显示了一个多面间谍的机智与才华。随着情报小组的覆灭,他在胡均鹤的帮助下,带着大家撤到了华中根据地,自己出入根据地和上海之间,并把内线派到了周佛海那里;袁殊则留在上海,成为中统、军统、日本人通吃的多面手,并在抗战结束时,混到一个军统中将的高级位置。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20 13:13:01 +0800 CST  
虽然袁殊和潘汉年等人的工作比较顺利,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九四二年无疑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共产党人在东北损失了抗联,在上海特科被挖掉,而损失最惨重的,无疑还是华北的八路军。

经过全方面剿杀和进攻,冈村宁次成功地招降了大批国军游击队,把他们成编制地编入伪军,协助占领华北的地盘。有了伪军的帮助,冈村宁次不停地四处建碉堡,八路军的抵抗一次比一次吃力,加上阎锡山有时还会趁火打劫,三月份顶不住的时候,一二九师不得不把刘伯承留在师部,派政委邓小平去太岳和晋豫(中条山)根据地解决问题。

高级领导视察工作,通常都是件美差,但邓小平的视察,却绝对跟轻松沾不上边。没有秘书前呼后拥开路,也没有香车美女豪宴招待,邓小平四月份先是在北岳同阎锡山打了一仗,逼阎锡山签下互不侵犯协议,然后解决了根据地的红枪会问题(封建黑帮组织);好不容易搞完工作,却在中条山遭到日军追击包围,几个人流落在深山里,象野人一样躲了一星期,差点没能转出来。

从前八路军建根据地,通常是大仗不多、小仗不断。然而到了四二年,鬼子有大批伪军协助之后,冈村老狼的进攻强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加,对八路军的威胁也很快达到顶点。下面是华北八路军的一些不完全作战记录,可以想象当年战况有多惨烈:

二月二号,日军三十六师团一部加伪军计一万二千人,奔袭辽县和武乡的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二月九号,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郭国言战死在武乡,十二号新编第十旅旅长兼太行军区六分区司令范子侠战死;
二月二号,四十一师团一部加伪军七千人扫荡太岳军区;
二月三号,日军混成第三、十六旅团加伪军一万多人扫荡晋西北根据地;
二月十七号,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刘德明战死,十三军分区副司令、冀东名将包森(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原型)战死;
三月二十五号,日伪军七千余人扫荡山东胶东根据地;
四月三号,晋察冀军区十三军分区直属队和四连遭到日伪军包围,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诚光战死;
四月十一号,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诗松战死;
四月二十九号,日伪军一万二千余人扫荡冀南根据地,冈村宁次第一次进行新式战法“铁壁合围”。冀南军区四军分区司令杨宏明、政治部主任孙毅民、新编第四旅政治部副主任陈云龙等人先后战死,八路军骑兵团几乎全部损失才冲出包围(有名的“骑兵团,共产党员集合!”就是这一仗),冀南根据地基本沦陷;

随着扫荡越来越频繁,大批国军“敌后部队”纷纷投降或投敌,给日军送去大量成编制的“皇协军”,象四月二十三号,国军三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孙良诚就带着两万五千多人向日军投降,换到伪军第二方面军司令的头衔。这些伪军拥有良好的武装,又受过军事训练,冈村宁次自然是喜笑颜开,因为长期以来兵力不足的问题,终于有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到一九四二年四月底,华北形势已经相当不妙。如果说从前是日军占领交通线和城市、国共游击队占领山区和农村,此时根据地已经被分得支离破碎,到处都是敌占区和沦陷区。在平原游击战最流行的冀中地区,大的根据地只剩下五六块,最大的一块在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地区,长宽不到一百里,其他都是小碎片;而挡在前面起掩护作用的第十军分区,早在去年年底就沦陷了。只要在军用地图上看一眼,就能得出一个要命的结论:根据地正被日军不停地肢解、分割,很快就要面对残酷的最后一刀。

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的残酷时分,来得一点都不晚。

四二年春天的时候,北岳山沟里的杨成武,又在夏装问题发愁。由于山沟里的土布产量太少,杨司令跟侦察连长商量,叫他去保定火车站的仓库里转转,看能不能“弄”点布匹回来。

随着八路军的生活日益艰难,官兵们开小差逃亡的情况相当普遍。根据杨成武的调查,地方部队逃亡率有五分之一那么高,主力部队好一点,也有六分之一(这个数据同日本特务部门的调查结果差不多)。如果不在弹药、军装等问题上多加努力,军心士气都会严重受挫,甚至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

侦察连长很快去了,然后回来报告说,鬼子的仓库里囤了不少弹药、粮食、帐篷之类物资,而且岗哨森严,很可能要对一分区发动扫荡。

所谓一分区,是指易县、满城、狼牙山一带。杨成武听了汇报,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临近的炮楼和特务们都没有动作,不太象是进攻他的样子。

四月底,大批从山西、河南调来的日军在保定、石家庄、邯郸下了火车,然后呈一线排列,向西边虚晃一枪发起了进攻,三年前送出过阿部规秀扫荡情报的崔喜峰,就是这时被捕的。杨成武十分紧张,因为鬼子的方向直指他的一分区,难道是自己敌情判断有失误?

事实证明,杨成武的判断没有失误。只是他和聂荣臻都没料到,冈村宁次的目标竟然是东面的冀中。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23 07:31:03 +0800 CST  
一九四二年五月一号晚上,冀中根据地召开了五一劳动节庆祝会。虽然生活已经相当艰难,但大家还是努力地鼓舞士气,尽量做出一付胜利即将来临的样子,领导们豪华地拨出一百多匹布搭舞台,演了足足三小时的话剧《日出》,军民一片和谐,仿佛生活依然美好动人。

冀中的领导们,实在该好好检讨一下敌情观念,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场戏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娱乐活动。就在这一天,冈村宁次突然出动五万多日伪军,开始进行从未有过的大进攻,在历史书上,这场进攻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五一大扫荡。

从五月一号起,鬼子不断集中上万人的兵力,一个村一个村地布下散兵线,象拉网一样搜过整个根据地;而在各条大路和交通节点,都布有汽车和坦克组成的机动部队,不给游击队任何转移的机会。按照事前计划,大扫荡从周边地区开始,一点点逼向中心地带,最后将把八路军全部压缩到腹地,然后全部歼灭。

在冈村宁次对面应对大扫荡的,是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

早在四月份,七分区驻石家庄情报站已经送出日军换防的情报,甚至明确指出鬼子的计划是声西击东,以扫荡冀西为名进攻冀中;冀中区公安部长也两次报告,鬼子有大扫荡的迹象。晋察冀军区也发来过指示,要他们不能硬拼,不行就先撤到冀西山区。

虽然没有想到鬼子的规模这么大,但是前兆如此明显,不重视也说不过去。冀中军区事前召开过党委会,大家都认为呆不住应该转移,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待一段时间再说。

所有活下来的人都认为,这个结果非常鬼扯,而在事实上,它就是个鬼扯的决定。但大家没有办法,因为吕正操不想撤,他觉得还可以坚持下去,没必要轻易放弃如此重要的根据地。

现在,他终于知道了后果。

以往面对鬼子扫荡,八路军总能找到空间闪避,采取措施防守反击;然而经过长期蚕食,根据地已经失掉了关键的战略空间,再也无路可退。从五月二号起,吕正操被鬼子紧紧地追打,不得不带着军区司令部不停地转移,整整打了一个月、经过无数艰苦行军,才在六月一号穿过石德路,跳出了冀中包围圈,但其他军分区部队却失陷在包围圈里,大部分人再也没能走出来。

如果翻一下八路军的作战记录,会发现四二年的六月,真是八路军的灾难之月。六月八号,冀中军区第九分区政治部主任袁心纯战死,九号冀中警备旅受到两千多日伪军夹击;同一天第八军分区司令常德善、政治委员王远音全部战死;六月十二号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再次被围,损失惨重。

五一大扫荡一直持续到六月下旬,鬼子几乎席卷了整个冀中根据地,八路军损失一万六千多人,平民死伤、被抓五万多人。最可恨的是,冈村宁次来了就不走,极有耐心地摧毁根据地所有基层政权,把村长、救国会等组织屠杀一尽,并在新占领的地方修起各种碉堡和工事,派驻大批伪军,卡死游击队的活动空间。

冈村宁次的这次扫荡,对聂荣臻的打击,几乎是灾难性的。冀中有五个军分区、六万军队,由于平原物产丰富,不仅自己吃得饱、穿得暖,还能拿出几百万斤粮供应山区,双方相互支援、相互依赖。冀中一丢,河北的八路军顿时断了粮食供应,只能勉强靠陈年黑豆、树叶加磨碎的玉米核度日。

当冈村老狼在冀中大打出手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有激烈的战斗。五月十九号,两万多日伪军对太行山区根据地发起了扫荡,同时伴随无线电测向和特种部队突击,目标直指彭德怀本人。二十五号在辽县麻田镇的十字岭,日军成功包抄到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战死。

左权,一九零五年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正规毕业生。由于他过于刚直得罪过王明,硬被扣上“托派”帽子,长期受到打击报复,在档案里留下了无法翻身的一笔。

很有才干的左权很不懂官场规矩,因此他永远只能当副职,背着处分做人;而王明失势后他还没等到平反结论,却先迎来了鬼子的大扫荡。五月份日军对太岳军区发动突袭的时候,三八六旅主力及时跳到了外线,总部却落入日军的合围;更可怕的是,日本派出了几批号称“挺进杀人队”的特种部队,化妆成老百姓或八路军,正在无线电指引下隐蔽向他们靠近。

最先被无线电锁定的,是刘伯承的一二九师师部。

鬼子立刻派出挺进队截击,然而刘伯承实在不愧是多年的名将,感觉到战场形势有变,马上提前转移,让鬼子的斩首行动扑了个空。几乎就在同时,八路军总部也被日军益子重雄中尉率领的另一支“挺身队”发现动向,并迅速通知了司令部。这次彭德怀的运气没有那么好,直接掉进了鬼子的包围圈,彭德怀不得不同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分散突围,其中左权掩护断后。在送走彭德怀的总部后,左权没能冲出封锁线,被日军炮弹炸死在十字岭上。

八路军指挥系统里,朱德回延安,参谋长叶剑英一直在延安,前线最大的是彭德怀,其次就是左权。而得知自己围住八路军总部、打死副参谋长后,冈村宁次精神大振,在华北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打算同八路军进行最后决战。五月二十七号,一千多日军攻击定县北疃村,鬼子疯狂地向村里地道放毒气,八百多人惨死;三十一号,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反攻日军长治飞机场,炸毁飞机三架、汽车十四辆、油库两座;六月一号,一万多日伪军又开始了对河北、山东交界的冀鲁边根据地扫荡。

经过两个月扫荡,曾经被誉为“模范根据地”的冀中、冀南基本上全部沦陷,八路军损失惨重,被迫从平原撤到山区。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因为自抗战以来,晋察冀就是模范根据地,聂荣臻手下猛将如云,经常打出些经典战例,虽然百团大战损失比较大,但底子还硬在那里,不至于说倒就倒。可是冈村宁次搞一次大扫荡,竟然席卷了整个冀中,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周边根据地全部束手无策,直接断了聂司令的根本,实在是出人意料。

大获全胜的冈村宁次穷追不舍,开始同八路军进行第二场较量:拉锯战。

七月一号,河北、山东、河南交界的冀鲁豫军区奋起反攻,拨掉七十多个据点,打掉一千多日伪军;七月九号,一万多日伪军又开始了对晋察冀十二军分区的扫荡,十二军分区一气发动七千多群众 ,四处破坏公路桥梁,拦截敌人。

八月二号,冀南军区也开始了反攻。三个月时间里,他们打掉五十九个碉堡,消灭四千多日伪军,重新小恢复自已的根据地,其中最惨烈的一战,是扫除南李庄据点。

作为鬼子安插的钉子,南李庄据点分割了整个冀南根据地,属于必须消灭的那种类型。为了除掉南李庄,三八六旅副旅长、开国上将陈再道本着知已知彼的原则,搞了精确的事前侦察,力图知已知彼,一战而胜。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精确的侦察,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南李庄不是庄,而是一个大镇子。鬼子在那里派了部队是谁都知道的,可这支部队极为神秘,平时不跟外人打交道,到底是日本正规军还是伪军,没有人清楚。

消息报到指挥官陈再道那里,陈再道十分恼火:手下的侦察员都是人堆里挑出来的精灵鬼,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分不清?

八路军侦察员的疑惑,是有原因的。本来鬼子和伪军很好分别,两家军服就不一样,一眼可以看出来,可冈村宁次喜欢搞疑兵,经常让双方换穿军服,弄得八路军想打伪军找便宜时,一不留神就会撞到战斗力强悍的鬼子。因此在华北,大家早已放弃了从军服上认人的做法,改为从平时生活习惯上着手,具体来讲,是看对方每天洗不洗澡、吃猪肉带不带皮。

虽然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同文同种,但生活习惯却有着天壤之别,日本人只要条件许可,通常每天都喜欢泡个澡,并且吃肉的时候要把皮剥掉,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打仗的时候不好研究生活习惯,平时注意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只要看对方做饭怎么加工猪肉、晚上烧不烧水,就能琢磨出对手的身份。

但这两条诀窍用到南李庄,侦察员却傻了眼。因为根据他们的观察,这伙王八蛋确实天天洗澡,可是吃猪肉却只煺毛、不剥皮,举止十分诡异。

打的是鬼子还是伪军,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陈再道也糊涂了。为了保证一战而胜,他决定亲自去侦察,看看对手究竟是什么来头。

陈再道化妆来到南李庄的时候,据点里的守军正在挖工事。陈再道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立刻离开现场,回到指挥部正颜厉色地下令:调最精锐的部队前往南李庄,准备打硬仗!

侦察员瞅了半天没得出结论的东西,陈副旅长瞄一眼就能下结论,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面对大家疑惑的眼神,陈再道没有卖关子,详细地解释了他的分析:南李庄的守军确实看不出身份,但挖战壕时动作却很一致,所有的土全部扬到工事后面,战壕前沿同地面几乎平齐,从平面看不出工事的痕迹,明显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所为。

在战场上,挖战壕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里面却是大有学问。普通士兵都是挖一道沟,然后把土填在前面垒成墙,既当掩护又省工时;老兵则会小心翼翼地把挖出来的土全抛散到身后,有时还会加点伪装,保证从正面看不出战壕的位置。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不是隐蔽,而是为了身前身后一般平齐,除掉隐蔽外,还能防止迫击炮或掷弹筒在后方爆炸时,弹片直接射入背部。

伪军通常都很懒,他们能挖一道沟就算勤快了,打起仗来常常往后跑;鬼子做事则要认真得多,挖的战壕又直又深,趴在地上根本看不出来。陈再道正是从挖沟抛土的动作上判断出,南李庄的守军不管吃猪肉带不带皮,战斗力肯定是一流,必须当成鬼子正规军来打。

应该说,陈再道对困难是有充分估计的,因为他不仅调来了主力部队,还专门派出了宝贵的骑兵。

骑兵本来是野战机动的兵种,并不适合攻坚。八路军穷得连人都吃不饱饭,能养几匹宝贵的战马,那是勒足了腰带才省出来的,专门用在关键地方,因此骑兵部队的损失率也特别大。面对鬼子的机枪坦克,一二九师骑兵团从团长、政委到副团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先后全部战死,几乎没有军官能活到胜利,而这个团的官兵也是特别剽悍,动辄亮出马刀短兵相接,打刺刀见红的硬仗。

南李庄是攻坚战,按理说用不着骑兵;可此时的骑兵团也快没马了,大家都成了两条腿的步兵,正好发挥马刀见红的特长,拨掉这个要命的据点。

所有人马都安排妥当,陈再道派出了他的侦察尖兵。由于守军明显有所防范,他决定来一场标准的夜袭,先让侦察员在镇里放火,然后趁乱发动进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计划定得相当巧妙,尖兵也无声无息地潜入了镇里,没想到他们堆好柴草、准备放火的时候,掩护他们进庄的老头却不干了。眼看八路军要烧他的房子,老头儿死活不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你们要军粮,我从嘴里省下来给你们送去;你们要打仗,我把儿子送到你们队伍当兵,可你们为啥还要烧我的房子?”

碰到这种舍命不舍财的老乡,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烧房引火,就不能制造混乱,但不动群众一针一线是铁规矩,谁也不能擅自违反。最后只能决定,群众纪律高于一切,进攻计划临时改变,从偷袭换成强攻!

这是冀南八路军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其惨烈程度,甚至超过同普通日军的交战。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8-28 08:34:57 +0800 CST  
南李庄的守军不仅战术熟练,而且极其顽强,竟然同八路军的刀手面对面地拚开了刺刀,骑兵团一半多人阵亡、老红军留下的底子基本打光,连刘伯承师长曾经亲自炒鸡蛋慰劳的一级战斗英雄“韩猛子”韩永正连长也战死沙场。大家边打边奇怪:这股敌人看上去实在不象日军,可伪军什么时候战斗力这么强悍了?!

经过一场伤亡惨重的战斗,陈再道硬是凭着兵力优势拚下了南李庄,这才知道对手不是一般的伪军,而是从东北伪满陆军军官学校调来的朝鲜团,属于韩奸中的种子部队,军官甚至有权象日军那样佩指挥刀。作为鬼子重点培养的韩奸头领,伪团长程坤被俘后竟然仿效日本人自杀,实在是铁到不能再铁的奴才。

陈再道打完仗走了。第二天日本人重新来到战场,他们把所有伪军和鬼子尸体都拉走,按全套日本规矩火化,开追悼会,做足全套仪式,然后开始新一轮扫荡。

南李庄的战斗极其惨烈,参战的韩国伪军和日本教官几乎全军覆没。但重点不是棒子死得多厉害,而是在这场战斗里,韩奸们有个四零届的同学因为深造没能参战,后来才派到中国,因此幸运地活了下来,战后回到家乡。

这个命大的韩国伪军叫朴正熙,一九六一年的南韩总统、二零一二年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父亲。在后面的章节里,他还会作为配角出现。

打掉了韩国伪军,冈村老狼的压力并没有减轻,鬼子还是不断地发起进攻。八月三号,一万多日伪军扫荡了晋察冀十三军分区,八月二十五号,冀中军区发起反攻,一个多月里逼退了五十六个据点。

九月二十七号,一万余日伪军扫荡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魏金山战死。

十月二十号,日伪军一万六千人进攻太行、太岳军区;二十六号,一万五千余日伪军进攻山东沂蒙山区。

从前扫荡,都是扫完就走,最多拉几个碉堡据点。但冈村宁次打进太岳根据地后,居然把事情做绝了,他占领了太岳根据地中心的沁源县城,并竖起一块大牌子,宣称沁源是“剿共实验县”,皇军要在此长驻,绝不撤离。

沁源全县城有几万老百姓,躲鬼子时都跑进了山里,现在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回去,还是不回去?

鬼子显然是希望他们回去,因为占领的土地上必须有人种粮、出工。有了人,有了粮,土地才会有价值,八路军和所有老百姓都知道这一点。

于是抗战时的奇迹一幕发生了。沁源县的几万老百姓从此不再回家,不管从前是二流子还是老板、伙计,没有一个人返回沁源县城,全部同八路军一道,呆在山区坚持。他们开荒、种地、养羊,鬼子不走,他们就不回去。八路军一面四处调粮,一面陪着他们开荒挨饿,同冈村宁次耗时间。

如果说一个人都没回去过,倒也不正确,偶尔还是有人回一趟县城里的:游击队。这些人背着地雷给鬼子送去大“礼”,或者袭击鬼子的运输线,告诉鬼子说,沁源人非常惦记霸占家园的野兽畜生,希望他们快点归天。

占领一个空县城,要拨大量的人马守卫,还要派兵护送粮弹,冈村宁次咬着牙扛了下来,打算同八路军来一场消耗战。他很清楚,山沟里的出产极其有限,几万人连吃带喝不是小事,只要肯下本钱,中国人一定会回来,老老实实当亡国奴的。

这是一场意志的对峙。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会有多长,最后才发现,这场对峙竟然创下了抗战的记录。从四二年十一月十一号算起,到四五年三月十四号鬼子狼狈跑出沁源,一共两年四个月零三天时间,两边都在漫长地抗衡。失去家园的几万人在山沟开辟新家,靠着地里粗劣的食物坚持,宁可饿死,绝不回鬼子占据的县城。

冈村宁次的手几乎伸到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四二年十一月,一万两千多日伪军又对胶东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二十四号,日伪军兽性大发,在山东的马石山把抓来的五百多老百姓全部杀光,史称“马石山惨案”;十二月,一万二千八日伪军扫荡冀鲁豫军区,而冀中军区则有八百八十多伪军宣布反正,投奔八路军。

经过半年左右不停顿的进攻,冈村宁次十分得意地认为,他已经顺利解决了华北的游击队问题。虽然八路军还在不停地发起小规模反攻,但攻击强度越来越弱,实力也下降得越来越厉害,眼看就要归于沉寂。大扫荡之前的游击队活动十分频繁,没有一个中队兵力,鬼子不能随便出门;而一九四二年底的时候,华北平原四处都是碉堡据点,即使在根据地深处,一两个日本兵也敢乱逛,四处放火抢劫。

面对险恶的局势,无论是冈村宁次还是国民党的军委会,都相信八路军即将完蛋,华北的根据地已经彻底沦陷,再也没有收复的希望了。由于从国军游击队那边招来大批伪军,日本人兵力大增,在根据地派驻了大批人马,抗日基层组织几乎全部被摧毁。为了防止八路军卷土重来,冈村宁次制订了残酷的政策,谁敢私通八路军,立刻全家杀光,甚至哪里的鬼子被袭击,也要拿附近的村民出气,从而逼得老百姓远离八路军,不敢打交道。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03 15:53:09 +0800 CST  
虽然半年前没能消灭彭德怀,冈村宁次却很有把握,他已经在华北取得了全面胜利,八路军只能象征性存在,再也搅不起多大风浪了。

冈村自信的理由,是他摧毁了游击队生存的根本--农村基层组织。而在他的对面,彭德怀并没有惊慌失措。

局面确实糟到不能再糟。八路军丧失了前两年大扩军的兵力,丢掉了几乎全部平原根据地,山区的地盘也大大缩小;剩下的人个个疲惫不堪,不少主力部队建制残缺不全,子弹平均一人只有五发,打一场阻击战都不够。

对所有发生的一切,彭德怀都心里有数,但更让他心里有数的,是四年前的那个预言。

一九三八年,正当国共合作处在蜜月期、八路军向敌后飞速发展时,毛泽东在延安昏暗的窑洞里,挥笔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论持久战》。在这篇雄文里,毛泽东详细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国情,预言了国际形势将发生变化,并且预测抗战将在某个阶段达到相持点,然后会出现大量的反复与僵持,鬼子将实施极残酷的进攻,游击队损失惨重,根据地急剧缩小。

虽然网络上不少小白喜欢推崇蒋百里,但实事求是地讲,蒋百里的战争预言并不准确。他只知道不停地征兵打仗,直到撑赢为止,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单纯军事观念;而光在军事上拚日本人,是拚不过的,真正给出抗战答案的,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描述了抗战即将出现的困难之后,毛泽东极为自信地给出了解决方案,要求共产党人把所有民众都组织起来,一同投入反侵略战争中,在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下实行总体作战,打破鬼子的封锁,熬过最为艰苦的阶段,并发动反攻,把敌人打出中国,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四年前毛泽东写下长文的时候,大部分人充满决战速胜的幻想,认为他过于悲观;现在抗战已然走到最艰苦的时段,那些人又都很悲观,认为毛泽东过于幻想。而彭德怀的任务,是把幻想落实成现实,反击冈村老狼的凶猛进攻,一点点耗尽鬼子的实力。

土包子彭德怀自然没有机会领悟王阳明的心学,但作为一个聪明人,他依然有知行合一的觉悟。光拿着一本《论持久战》,是打不赢冈村老狼的,毛泽东给出了光辉的前景,他则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去贯彻相关方针原则,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当鬼子竖起一座又一座炮楼、把抗日根据地划进他们的势力范围时,从八路军内部也分出一批又一批小部队。他们七到三十人为一组,悄无声息地趁着夜色出发,潜入已经沦陷的根据地,执行彭德怀和八路军总部下达的反攻任务。

在最艰难的一九四二年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都在奋力反攻。美国下水了数十万吨舰船,派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殊死搏斗;苏联倾尽全力生产飞机坦克,跟德国斗得难解难分;即使是一贯不给力的蒋委员长,也能从盟国弄来军援,守住摇摇欲坠的战线。而彭德怀却什么也没有,连子弹都不够用,只能派出十几人的小分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彭德怀都是在异想天开,因为他的小分队只有随身的轻武器,根本不能同日伪军抗衡。但雄辩的事实证明,彭德怀实在无愧猛将之名,正是这一支支小分队恢复了根据地,打碎了冈村老狼的美梦,并把红旗重新插回华北平原的大地上,那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叫做武工队。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07 13:37:01 +0800 CST  
所谓武工队,全称叫武装工作队。由于八路军损失实在损重,彭德怀不得不决定全军大量精简,机关人员充实一线,同时缩小野战部队规模,大量派往地方游击。武工队的任务,就是为游击队打前站,恢复被鬼子绞碎的抗日政权,创造安全的活动空间。

面对鬼子穷凶极恶的大扫荡,八路军不断化整为零,挑出文化比较高、打仗比较在行的精英分子,由负责情报锄奸的干部带领,集中弹药后组成小队,派到敌后进行反攻。他们的装备和人数实在少得可怜,但每个武工队员都知道,自已已经是根据地的唯一希望,因为每多带一颗子弹,就有一名战友手中的枪要变成烧火棍。为了抗战,为了中国生存,也为了给死去的乡亲和战友报仇,他们必须驱散漫长的夜色,迎来灿烂的明天。

光靠精神力量是不够的,武工队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们来到沦陷区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向日伪军据点发动自杀性攻击,而是找到残存的关系和眼线,惩戒通敌害民的汉奸,并且跟据点里的伪军取得联系,要求他们不得为难八路军。

作为名义上的中国人,伪军实在是个尴尬的存在。

爱国跟他们自然没有关系,日本人也不可能真心喜欢他们,大部分人加入伪军,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武工队来到沦陷区后,开始通过各种关系连逼带哄,要他们同八路军合作,不许干涉抗日,不得欺负老百姓。

对伪军来说,武工队的威胁是非常现实的。鬼子再厉害,说到底仍然是外来政权,而大部分伪军还是当地人,一家老小都在附近,一旦得罪那些不要命的八路,肯定会吃眼前亏。考虑到武工队的要求不算过分,不少人都纷纷表示了相关立场,愿意和对方交个江湖朋友,你不扫我面子,我也别挡你的路子,大家和平共处。

私通八路是要掉脑袋的。很明显,伪军不可能一开始就如此友好,而喜欢欺压老百姓、投靠鬼子的败类更多。因此武工队除了四处找伪军交江湖朋友外,还经常需要执行特别任务,拣几个不长眼的汉奸头头干掉,然后贴出公开告示:某某某敢同武工队过不去,就是同自已的小命过不去,谁要是也活得不耐烦了,胆敢阻挠抗日大计,这就是下场!

嗅觉灵敏的鬼子当然不会忽视武工队的存在。但是这些八路的规模实在太小,经常只有七八个人;而且极富情报经验,随身火力又旺,大队人马固然抓不到,小股特务往往也占不到便宜,象涂了油的泥鳅一样滑不溜手。守在大碉堡的鬼子一趟趟地扑空,盯在小据点的伪军又不愿用性命去冒险,于是慢慢地,各村重新出现了抗日宣传标语,据点门口还有新印的日文传单,劝日本兵不要当炮灰;过往的邮车也被人拦住,每封信都要加盖抗日戳后才准放行;碰上再狠一点的武工队,干脆把村里的伪军家属集中起来,晚上逼着上夜校讲大课,让他们劝据点里的亲戚机灵一点,不要跟八路军蛮干,多给自已留条后路。

随着武工队活动的推广,鬼子强行建立的“防共团”一类组织开始失灵了,皇协军也有意无意地保持中立,个别情况下,鬼子到村里突击时,武工队还能到伪军据点里避风头。

武工队的活动,渐渐成了一种传说。四二年五月,鬼子还在冀中大肆扫荡,第一批武工队已经组建出发;而到十月份,冀南军区的武工队们已经建起了一千多个伪军关系。靠着这些关系,被占领的农村重新恢复了秘密政权和交通线,个别死脑筋的汉奸想不开的时候,武工队甚至敢提前几天贴布告,宣判他们的死刑。

很明显,在鬼子重重碉堡封锁的敌占区里搞宣传、甚至同伪军头目过不去,绝不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沦陷区里危机四伏,随时可能碰上敌人,到处都是潜在的陷阱,作为精英小组的武工队为了反攻,有多少个夜晚在不停地转移和战斗,有多少人死在特务或日军的突袭中,又有多少人在酷刑下煎熬挣扎到最后一口气,已经没有办法统计。大批死难者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靠着他们的牺牲和机智,冈村宁次强占的华北,又一步步重新变成游击区,然后缓慢地变回抗日根据地。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13 07:39:31 +0800 CST  
公告一下哈:前段时间连载的晋察冀历史《虎踞狼牙》莫名其妙被河蟹了。有需要的童鞋请加我微信dingyuan1894,可以转让电子书~~~全书三十八万字,计价38元,有pdf和txt两种格式~~~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13 07:49:00 +0800 CST  
十二月九号,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印度援华医疗队大夫柯棣华病逝,这也是在晋察冀逝世的第二位国际友人。八路军能得到的外援很少,但就连这样少的外援,也在一点点消耗殆尽。

也是在十二月,朱德和彭德怀联名签发了一道命令:从四三年开始,全军每人每天多发三钱油,每月多发五角津贴,每年发两条毛巾作福利。

这道命令很简单,甚至有点琐碎。但看到命令的人,都是精神一振。并不是为多出来的毛巾和零用钱高兴,而是他们从命令里看出了一个信息:八路军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此时正在努力改善艰难的处境,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降临。

对共产党人来说,四二年实在是考验艰巨的一年。就在四二年九月份,从新疆又传来了坏消息:盛世才居然反水了。

作为新疆的草头王,盛世才一直是以配角的形象存在,倒不是他没有能力,实在是地方太偏远,影响力实在有限,除了当过几年运输大队长外,闹不出太多值得上头条的新闻。直到一九四二年,他才结结实实地折腾了一把,并且最终把地盘和军队都折腾得一干二净。

盛世才,东北籍,出身辽宁,自幼好学,后来到日本深造,在明治大学读政治经济学。

民国的主流科目通常是欧美学外交、日本学军事,搞反了的人大都不好找工作,例如前面提到的高宗武,就不得不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盛世才虽然学错了专业,但毕业后还是很机灵,立马去东北军找了份参军的工作,并且凭着日本海归的身份当上了连长。由于盛连长做人机灵又长得帅,很快被团长相中,招上门当了自家女婿。

正所谓关系就是生产力,盛世才娶走团长女儿后,前途果然大不一样,尤其是他老婆的干爹是东北军重臣郭松龄,连张学良都是他的学生。郭松龄十分喜欢这位干女婿,大笔一挥批了一笔钱,送他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盛夫人也跟着去了日本女子大学陪读,可谓是风声水起。

很明显,盛连长的军旅生涯前程似锦,跻身领导阶层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在小夫妻苦读东京的时候,传来一个大大的坏消息,他的恩主兼赞助人郭松龄因为跟张作霖不对路,愤而起兵造反,结果被打死了。

没有郭松龄的赞助,盛世才顿时傻了眼,从高级留学生变成了滞留户。好在日本陆军大学的牌子比较硬,他想方设法找人拉赞助,好不容易才毕了业;东北是不敢回去了,他只能跑到南京,看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倒霉的盛世才毕业时,正是一九二七年,国共两党都忙着翻脸,谁也没空理会一个没资本的日本海归。盛世才在南京熬了三年,才等到一个机会:新疆省 金树仁派秘书长到上海、南京去招懂军事的人才,希望帮忙带兵。

新疆在当时纯属落后地区代表,到那边纯属发配边远地区,自绝于祖国的花花世界,有点门路的人都不愿意应聘。缺少背景后台的盛世才找不到工作,于是本着豆腐也算肉的精神去应聘,凭着自已的口才和日本陆军大学的招牌,很快竞争上岗,在金树仁手下当了一名上校参谋。

虽然官衔给得不低,金树仁并没有立刻信任这位日本海归。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之后,他才觉得新来的盛参谋为人不错,于是提拨他当军校战术总教官,并且派到前线进行实战考察,具体科目是跟甘肃的马家军过招,抢地盘。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16 15:59:12 +0800 CST  
从各种资料来看,日本陆军大学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因为闲置三年的盛世才一上前线,立刻显示出过人的军事才能,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在取得金树仁信任后,他掌握了更多的部队,然后在三三年的一次暴动里,故意不发兵援救金树仁,自命为新疆临时督办,接着逼南京政府承认了正式督办的身份。

在民族矛盾和地盘冲突极为激烈的新疆,上台后的盛世才也并不安生,除掉内部有人不服之外,隔壁的马家军也常想来捞一把。面对这种情况,盛世才选了一条投机的路:依靠苏联。

三十年代同苏联走得太紧是件危险的事,不过盛世才不用管这些。南京政府离新疆毕竟太远,又有马家军的河西走廊隔开,只要不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号,蒋介石也拿他没有办法。盛世才使出全身解数向苏联示好,表白自已对马列主义无限热爱,非常想认苏联为亲爹,终于斯大林感觉不错,点头同意收下这个粉丝做门徒。

斯大林同志感觉一好,盛世才的日子就会非常好。很快从苏联送来大批援助,还派兵帮忙打仗,甚至有一个加强团专门给他守地盘;盛世才果然知恩图报,在三八年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且提出让新疆加入苏联,一同沐浴共产主义光辉(有够无耻)。

作为无利不起早的典型,要说斯大林对新疆不动心,那是假的。只是此时的中国毕竟还有个政府,公开划走一大块领土会引发国际纠纷,搞不好英美日法要联合干涉。最后斯大林十分谦虚地表示,新疆还是留在中国比较好,苏联只想签个租界条约,享受一部分特权便利就可以了。

盛世才在新疆一帆风顺,很快站稳了脚跟。抗战爆发后,苏联给中国的大批武器要从他的地盘过,蒋介石也要给他三分面子;而在斯大林安排下,新疆跟共产党的关系自然更不会差,不少干部都千里迢迢赶来帮忙,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民虽然不象毛泽东会打仗,却是理财的一把好手,从前在苏区就管钱,派到新疆后盛世才让他当财政厅厅长,还是管钱。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盛世才在新疆作风糜烂、滥杀无辜,同共产党员的标准都是扯不上边。但在地盘和利益面前,斯大林同志向来是求贤若渴,盛世才同志虽然做人比较差劲,还是得到共产国际的大力扶持,顺风顺水地当他的新疆王,一直到四一年六月。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18 09:15:50 +0800 CST  
斯大林很看得起盛世才。但四一年六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一路溃败,虽然没有亡国,莫斯科却是再也援助不起中国了。于是盛世才跟他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就此结束,看到有机可乘,蒋介石赶紧派人来同盛世才谈判,建议他靠拢中央。

从利益上讲,斯大林跟蒋介石并没有本质分别。盛世才是那种讲究利用价值的人,看到苏联可能要亡国,马上自作聪明地琢磨,该往哪边倒才算顺风。四二年三月,新疆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盛世才的弟弟盛世祺被暗杀了。

盛世祺是苏联陆军大学出身,新疆机械化旅旅长,平时同盛世才的关系并不算好。他一死,第二天报纸就登出了消息,认定是苏联人的阴谋,接着他的老婆和岳母被抓起来严刑拷打。很快,盛世才宣布破案:盛世祺被杀,是共产党人在苏联领事馆指使下搞的暴动。

既然有了这个理由,盛世才顺理成章地同苏联翻了脸,同时也等于是跟中国共产党翻了脸。当时的中共驻新疆代表陈潭秋看到形势不妙,赶紧请延安批准他们回去,接到电报后毛泽东却回复说,没有莫斯科的同意,他们不能回去。

陈谭秋求救的时候,新疆一伙人还是很有希望回去的,毛泽东却直接把所有人都送上了绝路,包括他的亲弟弟毛泽民。四二年九月,盛世才扣押了陈潭秋和毛泽民(这时他是新疆民政厅厅长)等中共干部,十月份正式通知苏联撤走除外交官外的所有人员,包括为他守家的苏军加强团。

斯大林皱着眉头走了,陈潭秋和毛泽民却留了下来。他们在监狱里受尽酷刑,始终不肯承认所谓罪名,终于在四三年九月被处死;而没有了守家的苏军,蒋介石也在悄悄地把军队调往新疆,志得意满的盛世才什么也没意识到,还在糊里糊涂地当他的新疆王。

盛世才的故事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最伤心的应该是毛泽东。

二十年前,毛泽东在湘潭分家散产,让弟妹们都跟着自已闹革命,而今毛泽民惨死,他的家庭又付出了一笔血的代价。但对毛泽东来说,操心和伤心的时间都实在太短,监狱里的亲弟弟只是革命路上的插曲,他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忙碌。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23 11:02:57 +0800 CST  
日子还是一天天过着,华北和华南仍然是胶着混战。日军没完没了的扫荡、清乡、蚕食,日伪军同游击队绞杀在一起,看不出战局的走向。在一片纷纭乱象中,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牢牢把握住了一个消息:美国已经在太平洋展开反攻,日本正源源不断地从关东军和驻华部队抽调援军,派到一个个不知名的海岛上去,然后随着各种“玉碎”的战报,变成靖国神社里的一块块死木牌。

鬼子不停地把兵力调到太平洋同美国人拚命,那些部队自然需要吃饭,于是大批军粮被送到东南亚的海岛上。在中国的日军又多了一个紧迫任务:抢粮。

从前的鬼子也抢粮,但毕竟不是硬性指标,完不成任务上级会拨吃的;跟美国死磕后,分来的军粮越来越少,如果抢不到粮,有的部队就要挨饿。地方就那么大,出的粮只有一点点,而鬼子的胃口永远贪得无厌,日本兵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为抢粮而血战。

华北日伪军仍在没完没了地扫荡,最困难的时候,八路军主力部队平均一个人只有五六发子弹。三月二十五号,冀南军区二分区政委李忠战死,六分区司令易良品重伤牺牲,八路军再度受到重大打击。

但对鬼子来说,让他们诧异的不是八路军的削弱,而是在三月份,整个江苏和山东都乱成一团。这回的乱子出得不小,国共两军一面招架日军的进攻,一面又在大打出手,丝毫没有联手抗日的意思。

江苏出问题的还是新四军。自从新四军总部盐城被日军占领后,陈毅就倒了八辈子的霉,整天被追得东奔西跑,连一岁的儿子都没法养,不得不寄放到老乡家里。四三年二月,鬼子集结日、伪军各一万多人再次开始大扫荡,决心把江苏的国共两军全部解决掉。

作为新四军的老对头,韩德勤打仗不怎么在行,不过精神还是可嘉的,无数国军投日投汪伪的时候,他仍然守着残余的一点部队,在江苏死死坚持。发现日军动向不对之后,他和陈毅立即放下恩怨紧急谈判,研究如何应付鬼子的新一轮进攻。

二月十二号,新四军谈判代表、开国大将黄克诚同韩德勤达成了协议,同意韩司令可以进入新四军指定的防区休整;而韩司令则保证,在新四军反扫荡期间规矩做人,绝不趁火打劫,一切以抗日为主。

应该说两家的动作都非常及时,因为就在签字的这一天,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面对凶猛的进攻,韩德勤那点地盘果然不够回旋,只好按事先准备的协定,退到新四军防区。陈毅也没说什么,大大方方地提供了粮食和一部分经费,让韩司令好好休息,然后集中兵力应付鬼子。

同以往一样,新四军把主力调到外线,只留游击队和地方部队牵制对手,而久经战阵的鬼子也很精明,知道一两次突击很难抓到对方主力,跟着改变战术,把根据地分成小块一点点扫荡。陈毅一面靠着民兵和地方武装拖住内线,一面不断袭击日本人的后方,一直周旋到三月份,疲惫不堪的鬼子再也没有兴趣转下去,留下一堆据点后撤退。陈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马上组织部队搞大扫除,一个个清掉据点;一直打到四月十号,鬼子的大扫荡正式结束,新四军也重新恢复了根据地。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09-26 12:39:18 +0800 CST  
当陈毅回到他的办公室时,他正面临一个头痛的问题,问题的名字叫韩德勤。

鬼子的扫荡虽然一直到四月份,但进攻重点一直是新四军,韩司令的防区早在三月份就已经太平无事了。因此陈毅在三月九号,先一步通知了这批“友军”,请他们回家。

按理说到别人家做客,该走的时候就要走,可是韩德勤却对陈司令的通知毫无反应。在白吃白喝半个多月之后,他居然派部队强行渡过了淮河,直接占领了淮北根据地的中心,而且杀掉当地的新四军伤员,四处收缴游击队枪支,并公开抓捕地方干部,要求陈毅让出地盘来。

从道义上讲,韩司令跑到别人家里避难,还要拿别人的东西,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从官衔上讲,韩德勤身为国民政府鲁苏战区副司令、江苏省 ,所有防区理论上都是他的,去谁家吃拿卡要都不算过分。让陈毅头痛的不是少了一点地盘,而是根据破获的电报,蒋介石已经调动津浦路西面的王仲廉,让他带五个团向东开进,如果不及时拦阻的话,这两支部队就要会合,夹击他们中间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彭雪枫的眼前亏都是吃定了,他已经同日军打了三十多天仗,人困马乏,绝不是韩司令和王司令的对手。新四军淮北军区赶紧派人,找韩德勤交涉,希望他不要把事情做绝,韩司令此时却一反常态,十分嚣张地拒绝了。

胜劵在握的韩 显然没有想到,早在二月二十号,刘少奇就从延安发来电报警告陈毅,给韩德勤提供帮助是一回事,但一定要留部队监控局面,因为有些国军是“毫无信义的”,新四军“必须留心,以免上当”。刘少奇、陈毅都是经历过内斗、外斗、内战、抗战的高手,一直在包围圈里打仗,最擅长的就是给对手放机关、设陷阱,日本人都经常吃亏。韩德勤居然以为凭一张协议就能捞到便宜,足见他军事水平不及格,政治上也只能算小学生水平。

三月十四号,陈毅下了进攻命令,决心在王仲廉的九千外围部队没赶到之前,迅速消灭韩德勤总部的三千人。此刻他能聚集的人马,是两个步兵团、两个步兵营加一个骑兵团,具体方案由彭雪枫决定,其中两个主力团进攻韩德勤总部,其他两个营牵制攻击,在外围部队赶来前解决问题。

作为新四军名将,彭雪枫的动作实在称得上“风行虎掠”四个字。陈毅十四号下决心,他十六号集结部队,十七号晚上秘密行军,十八号凌晨战斗打响,四个小时就顺利打垮了那批国军,还抓到了韩德勤本人。

仗打得这样干净利落,连彭雪枫都觉得意外,但胜利的结果却比较滑稽。新四军上上下下操心的不是打赢,而是彭司令的仗打得太赢了,赢得不好收场,具体来说,是不知道如何处置韩德勤。

开战之前,大家其实严肃地讨论过这个问题。万一抓到韩司令的话,把他一刀宰了显然不合适,人家毕竟是国民政府的江苏省 ;可关着也不是办法,蒋委员长的面子上挂不住;最后只好决定,真的抓到这位仁兄,一定要装作不认识他的样子,混在俘虏堆里放走。

现在,人已经抓到了,新四军也准备难得糊涂一把,韩德勤却站了出来,充分表现出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本色,并证明了在政治问题上,他的智商实在是余额不足。

本来新四军已经要放人的时候,韩德勤突然主动亮了自己的身份,然后要求见彭雪枫。

负责看守的军官显然没料到这种场景,于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看守的士兵坚持装糊涂,非要释放俘虏不可,而俘虏却坚持不肯走;两边僵持到最后,终于新四军的士兵吃不消,只好找上级请示,最后带韩德勤去了四师的师部。而在师部,韩德勤又上演了他的另一幕戏:自杀。

通常来讲,自杀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投水、撞墙、上吊之类,可韩司令的自杀方法却实在很特别,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吃火柴头。在一气吃掉十几个火柴头后,身强力壮的韩德勤宣布绝食,非得见彭雪枫不可。

于是彭雪枫也受不了了。日本人的扫荡已经弄得他焦头烂额,师部还赖着这么一个活宝不肯走。他很清楚,韩德勤肯让人俘虏,就不会自杀,不走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请示过陈毅之后,彭师长决定,出于统战目的,可以见韩德勤。

彭雪枫同韩德勤的见面,倒没什么悬念。两个人先争了一场谁理亏的问题,韩司令自然说不过彭师长的快嘴,然后也不肯让步,最后灰溜溜地告辞。经过一番嘴仗,韩德勤既没有绝食,也没有走人,老老实实地呆在新四军的房子里,准备安心吃牢饭。

韩德勤死活不肯走,是因为他不敢走。

他损失了大量人马,又丢了地盘,要是就这样从新四军军营里走出去,孤身一人回家创业,估计明天就会被砍死在地头里。而他只要呆着不走,陈毅多少都要表示表示,只要脸皮够厚,就能坚持到实惠的东西。

事实证明,韩司令的想法是相当靠谱的。他在营房里好吃好喝时,陈毅果然在研究送礼的问题。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10-06 15:52:10 +0800 CST  
陈毅要给韩德勤送礼,不是因为理亏,而是从重庆内线传来了新消息,由于韩德勤这厮打仗太滥,蒋介石十分失望,正在考虑让汤恩伯当江苏省 ,进军江苏。

说到汤恩伯,新四军实在是不陌生。当年津浦路西一仗曾经吃过大亏,彭雪枫的部队被骑兵砍得七零八落,以至于彭师长咬牙切齿地设计了一种新马刀,叫“雪枫刀”,天天想着怎么杀回河南。汤司令要是来江苏,新四军显然是拚不过的,此时关着韩德勤没有丝毫用处,不过多耗一份饭而已。

陈毅不想汤恩伯来江苏,韩德勤也不想,毕竟江苏 的位置还是很诱人的,说没就没了,鬼才甘心。于是一个想送客,一个想拿点东西再走,很快就达成了新的共识。

三月三十一号,还在生病的陈毅从医院赶来见韩德勤,两家重新吃了一顿友谊饭。在饭桌上韩德勤提出,自己也想回去当 ,可是最近损失太大,生意开张不下去,陈毅当场豪爽地表示(事先经过批准的),新四军是来交朋友的,人和枪都是身外之物,不妨就送一些给韩司令,大家继续发扬传统友谊;地盘问题也不用担心,新四军可以划一块地方让韩司令落脚,此外陈毅还贴心地想到韩司令的零花问题,愿意送八万块钱经费给他。

给人,给枪,还给地盘和钱,韩 自然十分高兴,虽然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手上抢去的,但此一时彼一时,他已经错过了讲价的时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四月一号,韩德勤坐着牛车,走上了回家的路。

在江苏经营五年,韩德勤一开始有一个军(三个师)、十个常备旅、十个保安旅,却毫无战绩,只是每天被不同的人追打;到后来好不容易想玩个夹击,却被人突击,抓了俘虏还赖着不肯走,最后的地盘居然是靠新四军的支援,顾祝同的这位亲信,实在只有两个字能形容,叫无能。

而无能的结果,是不久之后,韩德勤把江苏省的政府班子搬到了安徽,再也不想踏足这块伤心地了。

对于韩德勤的事,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当然在野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根据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回忆,新四军之所以能俘虏韩德勤,是因为他给彭雪枫出了主意,让彭师长设计抓的人。

说到回忆录,不少人都十分迷信,认为是宝贵的一手资料。其实资料虽然宝贵,却未必真实,大量前辈的回忆都存在时间、地点上的严重错误,具体细节也存在不少出入,最喜欢文过饰非找借口的,莫过于蒋介石的日记,张爱萍的回忆录似乎也不例外。在他的回忆里,韩德勤是三月中来避难的,然后他立刻把人骗到四师的地盘一网打尽,用计降伏了这位不听话的江苏省 。

这是一份完全不靠谱的回忆,因为韩德勤早在二月十七号就进入了新四军防区,如果一开始就要解决他的话,完全不用送到彭雪枫那边,要知道彭雪枫兵力有限,而且靠近汤恩伯,极容易被两面夹击,完全违反军事常识;即使新四军想来个出其不意,这种决策也不是张爱萍的级别能说三道四的,张副总理当时的职务,不过是新四军第三师的副师长,比彭雪枫还差一级。

要对堂堂江苏省 开战,必须有延安中央军委的批准,一个小小的副师长别说主动设圈套,就是直接建议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层层上报陈毅、中原局后按指示办事。因此对这份时间明显错误、没有前后电文引证的所谓回忆,我只能认为,老人家可能记得太混了。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10-10 10:39:04 +0800 CST  
不管记多记少,总之江苏的国军游击队散了一大批,地盘重新划进新四军的领地里。正在蒋介石心头不爽的时候,又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山东也出了大乱子。

山东,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地方。

在山东的共军主要有两支,分别是一一五师和一二九师发展起来的山东纵队,根据党指挥枪的原则,有关部门成立了山东分局,对党务进行统一领导,而各种莫名其妙也就发生在这三个单位里。

自从三八年林彪被误伤后,一一五师就象断了骨头的老虎,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上级领导是什么想法,在林彪治伤的时候让旅长陈光代理职务,而陈光的资历和能力却不大服众,于是师参谋长周昆一气之下,卷了三万块钱经费跑路。

都是长征干部,革命岁月经历过生死考验,居然弄出这种丑闻,陈光的人缘之差可想而知。硬着头皮代理师长的陈光既不能服众,又不能辞职,一一五师在山东顿时十分尴尬。

一一五师雄不起,一二九师发展来的山东纵队自然不甘落后,加上本地的山东分局,三股势力你看不起我、我瞧不上你,一面开根据地,一面居然十分有闲情内斗,相互排挤对方,弄得局面一塌糊涂,甚至闹出过湖西肃托的惨剧。

所谓湖西肃托,是指三九年五月,湖边地委勾结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四大队政委,在湖西根据地大肆逼供滥杀,山东纵队也有人在里面掺和,几乎弄垮一片根据地,一一五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不得不叫上其他部门领导,带兵赶去镇压。事情性质后果极其严重,但不知道是毛泽东想学蒋介石搞分而化之,还是山东的局面就这么复杂,总之几方面闹得不亦乐乎,却始终没有一个统率领导,中央只管看着他们折腾来折腾去,不给一句准话。

共军如此不争气,自然国军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国军在山东也是一塌糊涂,同共军半斤对八两,谁也不比对方好些。

自从韩复榘丢掉山东之后,国军游击队就开进了大大小小的根据地。经过几年经营和反扫荡,山东的国军也形成了自己的派系和地盘,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国军鲁苏战区司令、东北军出身的于学忠,然后是吴化文的西北军,其他杂牌和保安部队也有不少,统一由委员长委任的山东省 沈鸿烈管辖。

沈鸿烈是东北老牌海军出身。作为山东省老大,他十分渴望能大权在握,做一个真正的省 ;无奈于学忠虽然是东北军出身,却不是他的手下,而西北军吴化文也跟他不对路,弄到最后沈 只好从手下秦启荣着手,想把他发展成自己的势力。

沈鸿烈是中央任命的高级干部,秦启荣也是中央扶持的别动纵队,从表面上看,应该亲如一家才对。无奈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三个中国人,就一定能分出两个以上派系出来,秦司令虽然领中央的工资,却是军统系的部队,而沈鸿烈走的是中统的路子,两派相互倾轧,完全走不到一起去。

著名特务头子沈醉曾经在回忆录里写到过,抗战时中统跟军统相互争功,曾经弄到活埋对方情报人员的地步,沈 当然不敢活埋秦司令,但两家关系大致也差不多。可怜的沈鸿烈摆不平山东手下,反而在四一年被逼得辞职,回重庆当挂名的农林部长,由于学忠推荐的五十一军军长牟中衍接任。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10-13 23:40:23 +0800 CST  
国共两家都忙着,日本人自然不会闲着。四一、四二两年里,鬼子出动一千人以上的扫荡就有七十多次,万人以上的九次,四一年冬天甚至创记录地出动了五万多人,专攻沂蒙山区。内外交攻之下,山东省的 只能带着政府班子四处转移,规避日本人的进攻。

总地来讲,山东的局面是很乱的,共军三只脚鼎立斗成一片,国军几大帮派也各自不服谁,而国军里势力弱小的秦启荣还特别有进取心。由于秦司令是军统出身,反共态度要比别人都坚决三分,没完没了地找八路军的麻烦,多次引发大规模械斗,同时受到过蒋介石的表彰和毛泽东的点名批评,可谓声名远扬。

一直以来,秦启荣跟八路军过不去的时候,于学忠和吴化文都是默不做声,站在一旁看热闹,偶尔还会给两边同时递毛巾,表示自己在精神上非常支持各位,请老兄务必保重身体,继续往下斗。但到一九四二年,于学忠同八路军也闹僵了。

于学忠同八路军闹僵是有原因的。他手下的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反水了,带着两千多部下投了八路军。

作为东北军少壮派的突出代表,常恩多是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当年向张学良建议兵谏的就是他,抗战时还曾经在台儿庄打过硬仗,算是一位领军人物。但常师长除了抗日坚决,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由于向往革命,在三八年底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通常出于政治考虑,共产党会吸收秘密党员,却不会随便并吞友军部队,尤其忌讳成建制拉走国军的人马。之所以出现一一一师集体哗变,是因为常恩多的情况实在过于特殊:从年初起,常师长就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而且无药可救,活着的日子已经只能用天来算了。

抗战尚未胜利,就要因病辞世,实在是件痛心的事情;更让常恩多痛心的是,他最器重的旅长万毅遭到了诱捕,以通共的名义关在战区大牢里,眼看就要性命不保。

说万毅通共,其实是没错的,因为他确实是秘密党员;但要枪毙万毅,实在有点冤枉在里面。万旅长从来没干过坏事,一直以来都在打鬼子、打汉奸,几次差点把命搭进去,属于不折不扣的抗日功臣,而要杀他的命令,却直接来自蒋介石。

蒋介石要杀万毅,是因为当年还在西安事变之前,万旅长曾经打过国府政训官的耳光,委员长曾经亲自过问他的事情,想杀一儆百,全靠张学良保下一条性命来。现在万旅长有通共嫌疑,张学良又是死老虎,正好新旧帐一齐算,来个领袖报仇,六年不晚。

按照最高层的意思,对万毅应该严审之后再枪毙,给其他人树个反面典型;鲁苏战区奉命审讯几次,也拿不出象样的证据,只好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准备强行处死。

万毅马上要死了,自己的病也没几天,常恩多心里很清楚,过不多久,上面就会任命新的师长,然后一一一师肯定会来次大洗牌。平时跟自己要好的人都要过一刀,手下的小兵八成要断送在内战里,从前师里同八路军配合打仗一直合作顺利,今后恐怕就要成为反共先锋,变成蒋介石手上的一把钝刀。

既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常恩多也就没那么多顾虑,决心把东北军弟兄带出去,不让蒋介石碰一个指头。四二年八月,一一一师拉出两千多人,赶到八路军的滨海根据地,宣布脱离国军序列,加入八路军。

常恩多终于回到了心中的家,却也耗尽了他最后一丝精力。他赶到根据地的时候是八月八号,而他病逝的时间,是八月九号。

五年前,他在西安事变中死守渭河,想维护东北军的最后一线阵地;五年后他没能打回老家去,也没能追随少帅的身边,但他至少死在抗日战场上,没有让蒋介石染指自己的东北军。在他逝世前,听到的最后一个消息,是他一直惦记的万毅已经越狱成功,逃到八路军的防区里,正在星夜赶来见老领导。

常恩多没有等到万毅回来就逝世了,离开的那一刻,他心中十分安宁。而他带出来的一一一师也没有给他丢脸,在后来的岁月里,年轻的万毅把它带到东北,扩编为野战军第一纵队,四战四平、三下江南,入关后一直打到广东广西,最后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远扬,彭德怀亲自给它起了一个外号,叫“万岁军”!

虽然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此时只是两千多人的小队伍,但对于学忠来说,跑掉一个师长还是很伤感情的,尤其是八路军不光吃肉,连肉皮都要抢。常恩多原来的防区是甲子山,兵变后他赶紧派人去换防,八路军居然派出大股武装进行干涉,从八月打到十二月,硬是不让于司令的人进去,自己独吞甲子山。

就在于学忠气得七窍生烟的时候,山东八路军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大概是三派人马斗得实在太过分,终于在四三年三月陈光被调走,由原一一五师政训处主任罗荣桓任代师长、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身兼四职,统一指挥。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10-21 11:18:22 +0800 CST  
在一般人眼里,作为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七的名将,罗荣桓是个相当不起眼的配角。

他没有指挥过什么大的战役,也没有独当一面的出众功勋,声名比排名更后的徐向前要小得多。如果翻开简历可以发现,罗元帅这一辈子几乎都是当副手,从秋收起义时起做党代表,此后一直当政委,没完没了地蹲在幕后,很少出头,即使在山东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也是非常低调。后世大都只知道有嚣张霸气的许世友,提起罗司令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多也是说他加强根据地建设、领导开展游击战争之类泛话,拿不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战例,很不得说书艺人和电影导演的喜欢。

但你要认为罗荣桓名不副实,那就大错特错了,能在十大元帅中排上自己的名字,罗荣桓绝非等闲之辈。多年戎马生涯的罗元帅不施展锋芒毕露的剑法,是因为更擅长以柔克刚的太极,他所统辖的部队凝聚力、执行力都高出一筹,各种战略战术转换迅速,地方建设也是蒸蒸日上,而且还能抵制中央空降来的整人专家、保证军政工作正常运转,远非个别喊打喊杀的愣头青所能比拟。执掌山东军政大权后,罗司令以高超的手段,把几股人马聚在一起,迅速缕平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一个坚强的八路军整体,这就是后来山东野战军的前身。

八路军的危机很快缓解,于学忠的麻烦却越来越多。依着他的性子,干脆就想跟共军大打出手,无奈日本人还在天天扫荡、封锁,空不出手去算这笔帐;而在他满心恼恨的时候,吴化文又反水了,跑去投奔日本人。

常恩多去八路军那边毕竟还算抗日,吴化文可是直接叛变当汉奸,性质要严重得多。于学忠脑门上顿时冒出了汗珠。

作为西北军里的干将,能征擅战的吴化文一生降蒋、降日、又降蒋、又降共,每次投降都要叛变,外号叫“四姓家奴”,名声实在是差而又差。但仔细考察一下中间的经过就会发现,四三年的吴化文固然不该当汉奸,但跟于学忠分道扬镳,实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通常来讲,国军敌后纵队的后勤是很脆弱的,如果大后方运不过来,就要从当地征粮,然后集中在几个秘密地点,定期去取。山东本来就不是富裕的地方,产粮也不多,东北军西北军八路军加上日伪军都要吃饭打仗,早就折腾得一穷二白。四二年的粮食收成不好,加上鬼子连续搞了几次大扫荡,十分有针对性地破坏了粮库,吃饭顿时成了国军的大问题。

按照级别和编制规定,吴化文的领导是于学忠,所以吃饭应该是于学忠负责。但于司令做事却比较不厚道,自己的部队天天开伙(当然吃得不能算好),对西北军小兄弟却是爱理不理,弄得吴化文有一顿没一顿,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甚至弄到饿死人的地步。

军队无粮不稳,吃不上饭就会哗变,吴化文被于学忠弄得焦头烂额。眼看手下要起来造反,这时又传来一个消息,鬼子诱捕了他爸妈,然后托人传话过来:投降,就放他们,不投降,就杀。

本来就要混不下去,老爹老娘又扣在人家手里,吴化文经过一番权衡,终于决定投奔日本人,做一个可耻的汉奸。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八号,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四师师长兼暂编第一师师长吴化文投敌;紧接着过了一个月,山东第二纵队司令被俘投敌,到了六月,三三四旅旅长主动投敌。

日本人步步紧逼,手下部队散的散、降的降,牟中珩 和鲁苏战区司令于学忠再也坚持不下去,决定向重庆求援。四三年三月,蒋介石下令皖北的桂系派出援军,由李仙洲率领二十八集团军进入山东支援。
楼主 红朝笑笑生  发布于 2019-10-24 11:35:41 +0800 CST  

楼主:红朝笑笑生

字数:185805

发表时间:2018-07-07 18:28:0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26 12:45:22 +0800 CST

评论数:33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