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长期连载)

tqzrd抢到了周易取名字的口令红包"端午节快乐",价值0.12个天涯贝【抢红包】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09 19:37:16 +0800 CST  
(7)燕国
对于燕国前阶段的记载,史料都言简意赅加含混不清,但从这一阶段开始,燕国的故事有比较清晰的线索浮出水面。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73年,燕釐公死了,儿子燕桓公继位。自燕桓公起,燕国逐渐强壮起来,就在燕桓公继位的同一年,燕国在林营打败了齐国。
公元前362年,燕桓公去世,儿子燕文公即位(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4年在位)。燕文公的前期政绩主要也是联合韩赵魏打退了齐国的进攻。
虽然这一期间史料仍然不多,但从燕国能接连对抗齐国来看,燕国已经有资格位列七雄。
(8)七雄并立之小结
经过第一阶段的斗争,战国历史完成了两个变化。
一是七雄并立局面形成;
二是阻止权力下移的工作基本完成。完成任务最好的是秦国,因为秦国不仅从制度上推崇君主的无上权力,在思想上也从上至下进行全面洗脑,所以,秦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工作搞得最彻底。完成任务较好的是魏国,不过魏国更多是在制度层面完成集权工作,并没有进行思想上的大清理。再次是齐国、楚国、韩国。这三个国家中,齐国没有搞法家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失败了,但齐楚的国君依靠自身搞权谋的素质,掌控了政局,实现了集权。而韩国虽然也经过了法家思想的变法,但申不害所重视的术更多停留在国君的技术操作层面,实际上,齐、楚、韩三个国家都是在技术操作层面完成中央集权任务,所以这三个国家的中央集权都不够稳固。虽然各国完成任务有好有坏,但在七雄中,五个国家都完成中央集权工作,我们至少可以认为,中央集权的任务已经过半。剩下的赵国,在赵毋恤重塑周礼活动失败以后,赵国暂时还重新没有进行中央集权的改革,关于赵国这方面的问题,后一个阶段还有发展。燕国因为资料缺乏,无法对其具体情况做出分析。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1 17:07:33 +0800 CST  
三、合纵连横的时代
这一节,是战国历史最复杂也最精彩的一节。经过第一阶段的折腾,我们看到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已经形成。虽然说,七个国家就实力来看,有强有弱,但这时候的强弱差距并不明显,至少可以说,哪一个国家要想独自灭了其中一国都很困难。于是,七雄中较强的国家齐、秦,就盘算着拉拢相对弱小的国家,实现蚕食。历史上把这种“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行为称作连横。而弱国畏惧被大国干掉,也盘算着联合起来对抗大国。历史上把这种“合众弱以攻一强”的行为称作合纵。
在纷繁复杂的斗争里,连横和合纵是变化无常的。
首先,对于国家来说,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取舍:怎样的联合?怎样的对抗?才能有效保存自己,消灭他国。比如楚国在选择自己的战略定位上就不断摇摆。在战国初期,秦楚的关系一直不错,一是因为楚国的西边是巴蜀,巴蜀的北边是秦国,楚国如果要和秦国干仗,道路艰险,战争成本很高,二是因为秦国在战国初期,被魏国封锁在河西之外,一直比较消停,对楚国不造成威胁。相反,因为东边地势平坦,又有一些可以蚕食的小国,楚国把战略扩张的方向锁定在了东部,这样势必和齐国产生矛盾。但当战国历史推进到第二阶段,秦国崛起,连续挫败魏国,并割走了魏国十五座城池的时候,楚国才意识到,秦国如果继续向东推进,势必影响到楚国在东部的利益,楚国又逐渐将战略调整到连齐抗秦的思路上来。但是,对齐国和秦国来说,地处南方,又横贯东西的大楚国,绝对是国际社会最强的第三方力量,两国都派能说会道的辩士前往楚国忽悠楚王,努力争取将楚国纳入自己的阵营,楚国的外交方针就变得东倒西歪了。
其次,对于纵横家来说,如果在秦、齐混饭吃,当然就要提倡连横,如果流落到韩、赵、魏就会立即宣传合纵。比如苏秦。这小子曾经向秦惠文王进献自己的连横兼并计划,秦惠文王拒绝采纳,他立即掉转枪口对准秦国,向六国游说合纵。所以,在纵横家眼里,合纵连横也是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的。
合纵连横的变数太大,要把握这样一种军事外交策略就更考水平了。战国进入最纠结的争夺阶段。我讲故事也进入最纠结的阶段。因为《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几本史书对于战国历史的记载就已经够混乱了。尤其是对战国纵横这一段的记载,争议非常多。比如,钱穆、蒋伯潜等大学者就因为苏秦合纵的游说中说辞多不符合史实,怀疑甚至否定苏秦合纵的真实性。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让战国历史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批帛书记载的内容,大约有十一章和《战国策》、《史记》基本吻合,剩下的十六章,是全新的内容。经过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出版。这本书一新鲜出炉,争议变得更加激烈了:第一,苏秦搞合纵事宜是不是存在?《史记》明确记载苏秦是合纵的首创者,但《战国纵横家书》却只记载了苏秦为燕国离间了齐国的事情;第二,苏秦和张仪的年辈问题。因为《史记》记载苏秦合纵的事迹,大约于公元前334年开始,与搞连横的张仪一前一后,按说苏秦和张仪就应该是同时代的人。而《战国纵横家书》的相关资料显示,苏秦的事迹应该比张仪晚二三十年。同时《史记》也有记载,有个叫公孙衍的人,在张仪搞连横之后,组织过六国合纵工作。所以,有人推断是《史记》误将苏秦事迹早记录了二三十年,公孙衍和张仪才是同时代的人。如果这样,就必须依据《战国纵横家书》的资料,对战国历史进行重新梳理。
虽然,我觉得学者对《史记》提出的质疑都很有道理。我想按照否定苏秦合纵的思路讲下去,但又觉得学术界没有权威定论的事情,我也不能妄下结论,说不准哪天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补足《史记》的短板,那时候认为《史记》记载更可靠得观点又占上风了。但目前来看,《史记》的说法确实疑点重重,不足以让人信服。所以,我干脆用老办法,把有关合纵连横第一轮pk的两种说法都罗列出来,亲们自己取舍。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1 17:08:38 +0800 CST  
(一)合纵连横第一轮pk,楚国垮了
需要在开篇说明的是,不管是先搞合纵还是先搞连横,连横和合纵斗争的旋律不会变,连横和合纵斗争的结果也没变。
1.第一种说法:苏秦是战国合纵工作的创始人。此说法的主要支持资料是《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只是《战国策》的资料多,混乱,《史记》相比较而言梳理得线索清晰,《资治通鉴》基本沿用《史记》的说法。
(1)合纵工作的背景:秦惠文王拒绝了苏秦连横的建议
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之后,秦国强势东进,洛阳人苏秦在鬼谷子(有人否认这一说法,甚至否认鬼谷子的存在)处学成归来,眼看秦国发展势头正旺,就游荡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我可以协助你吞并天下,统治四方!但秦惠文王认为,秦国还没有兼并天下的能力,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2)合纵工作的发端:燕文王给予了苏秦经济资助
遭到秦惠文王拒绝的苏辩士辗转来到了燕国。苏秦对燕文侯说:燕国能过上富足安逸的小日子,得益于赵国在燕国的南面挡住了秦国的进攻。但赵国和燕国紧邻,直接威胁燕国的安全。所以,燕国应该和赵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一致抗秦。燕文侯一听:是这道理!就出钱赞助苏秦周游列国开展游说工作(注意:燕国只是赞助商)。
(3)合纵工作的发展:赵国接受建议,委派苏秦游说列国合纵
苏秦离开燕国后的第一站来到了赵国,苏秦为赵肃王分析:第一,赵国选择合纵的必要性:秦国为何不攻打赵国呢?是因为畏惧韩魏从后暗算他。但如果韩赵魏一盘散沙,任由秦国各个击破,那秦国控制住了韩、魏之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赵国了,由此可见,赵国必须合纵。第二,六国建立合纵队,成功的可能性高。各国诸侯的土地连起来五倍于秦国,士兵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威力肯定是无穷的:打个比方说,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那么齐、魏可以派出精锐部队帮助楚国,韩国再切断秦国的运粮要道,加上赵军南渡河漳支援,燕军固守常山以北,秦国哪里还动弹得了。或者秦国有意攻打齐国,那楚国就切断秦国的后援,韩国固守城皋,魏国堵塞秦国的要道,赵国的军队再渡河漳挺进博关支援,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去协同作战,秦国一样死得很快。所以,只要六国协同一致,将秦国从中原地图上抹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赵肃侯听完苏秦的演讲,连毛细血管都喷张了:好,咱合纵,一起对付秦国泥腿子!然后苏秦不仅又混到一笔巨额的赞助费,还被奉为上宾,委派苏秦去各国说服诸侯们搞合纵(注意,苏秦在赵国正式得到官方任命委派)。
据说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是:在苏秦游说赵肃侯的同时,秦国攻占魏国的雕阴,苏秦十分担心秦兵转攻赵国,击碎赵肃王合纵的决心。就想着把老同学张仪弄去秦国做卧底,协助自己完成合纵大业。
话说张仪是魏国人,也是纵横家。正好这时这小伙子在楚国混不下去了想另谋出路,就收到老同学苏秦的信函:来赵国吧,我给你安排个好工作。张仪屁颠颠地来到赵国,好不容易见到苏秦,却被苏同学傲慢地态度刺得七窍生烟:你跩吧!爷不陪你玩了,咱去秦国搞连横,跟你一较高下。然后,穷困潦倒的张仪,一路艰辛来到了秦国,幸好遇到一个热心人,出钱出力资助张仪见到了秦王。张仪受秦王重用之后,对赞助商表达谢意,结果这个人亮明身份:我是苏秦派来的,苏秦先生担心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操纵秦国,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暗中派我来供给您费用,希望你阻止秦国连横。张仪一听,既感念苏秦看重自己,又感慨自己身在别人的计谋中还不自知,发誓只要苏秦还活着,就不为秦国出谋划策。有了张仪的承诺,苏秦开始全面推进合纵工作。
(4)合纵工作的高潮:韩、魏、楚、齐都加入到合纵队伍中
在韩国,苏秦刺激韩宣王:俗话说,宁做鸡嘴,不做牛后,韩国兵力的强劲,国君英明,如果选择跟秦国泥腿子做小弟,蒙受做牛屁屁的丑名,我真怕韩国丢不起那么大的人。何况,如果韩国跟随秦国,秦国为求东进,必定向韩国索取土地,不给吧,肯定要惹恼秦国,给吧?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却无止境。据说,韩宣王听了苏秦的怂恿,撩袖握剑,对天长叹:咱再没出息,也不能跟着秦国混。
在魏国,苏秦晓以利害:第一,用钱钱买到的友谊小船不牢固,说翻就翻!用土地换取的和平是假和平,说掰就掰。第二,别看秦国凶悍,其实其势力还没有成气候,如果现在六国联合铲除他,一定可以成功。魏襄王激动地说: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如此贤明的指教,行!以后我听您安排!
在齐国,苏秦对齐宣王又哄又拍:第一,齐国地利优势明显,秦国如果要攻打齐国,必须背靠着韩、魏的土地,经过卫国阳晋的要道,穿过齐国亢父的险塞。此要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国绝对不敢贸然进攻,凭借地利优势就可以跟秦国干一把,何苦投靠秦国?第二,齐国从春秋以来就是令诸侯国羡慕的文化大咖,金领土豪,富庶的临淄城是文化人向往的大都市,现在却寻思着投靠秦国泥腿子,这有点丢人吧!齐宣王也立刻表态:成,以后齐国听你指挥。
在楚国,苏秦对楚威王不断利诱:第一,秦是虎狼一样凶恶的国家,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楚国强大,秦国就会弱小,所以,秦国一直以楚国为心腹之疾,如果楚国不早做打算搞合纵相亲,秦国一定会从武关出击,直下黔中,进攻楚国。第二,如果楚国能接受建议,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等国因为需要楚国的保护,一定会带着骆驼、良马、美女来朝见,楚国称霸江湖只在眼前。对此,楚威王表态:我早就知道秦国不可以结交,只是害怕有叛逆的人泄漏我的意思给秦国,遇到先生您真是太好了,我很愿意把楚国交给您指挥。
经过苏秦的一阵忽悠,六国站到了统一战线,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于是,声势浩大的中原合纵队建立起来了。《史记》感叹说:苏秦搞合纵以后,秦国人十五年不敢向东进攻。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6 11:34:55 +0800 CST  
(5)连横与合纵纠结地较量:
①秦国始建连横。
中原各国合纵相亲,信誓旦旦要一致对付秦国,秦国赶紧见招拆招。
一是联姻燕国。公元前334年,燕国资助苏秦合纵之后,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交好燕国。
二是攻打赵国。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人逼迫齐国、魏国,共同出兵攻伐赵国,借此破坏各国盟约。苏秦一看事情搞砸了,请求出使燕国,去说服燕国报复齐国。苏秦一走,合纵工作失去主心骨。
三是征服魏国。公元前329年,秦国协助魏国打退楚国的进攻,获得了魏国拱手相赠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28年,秦国占领了魏国的的蒲阳,但随后,张仪又劝秦惠文王将将蒲阳还给魏国,再把公子华送往魏国做人质,自己就前往魏国忽悠魏襄王:快拿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城来讨好秦国,换取“长治久安”。
四是拉拢韩国。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举行称王仪式,诚邀韩国、魏国国君参加典礼。同时,秦国承认了魏国和韩国的王位。借此收买拉拢韩魏。
秦国一番化骨绵掌,轻松将合纵队震得四分五裂,秦国的连横战线正式成立。
②公孙衍重建合纵队——五国相王。
韩赵魏被秦国连横了,但连横的小船并不比合纵的小船坚固。
据《史记》记载,苏秦去了燕国后,因为陷入和燕文公夫人(燕文公已死)爱情的泥沼,放弃了革命工作,不巧还被燕易王撞上了,苏秦害怕燕易王秋后算账,就申请去齐国做间谍。公元前324年,苏秦来到齐国,鼓动齐宣王修宫殿,修园林,以此浪费齐国的财力,以此拖住齐国对燕国的进攻。由于苏秦转行做间谍去了,合纵工作就消停了。但眼看秦国连横声势浩大,另一位合纵家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扛起了合纵的大旗,直接冲击秦国的连横大业。
公孙衍,号犀首,曾经是秦国将领。这家伙因为和张仪政见不合,离开秦国去魏国做了大将。在魏国,公孙衍配合魏相惠施积极主张推行合纵工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国相王”活动。
据《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22年,公孙衍发起魏、韩、赵、燕、中山的五国相王活动,希望通过弱国之间相互承认王号的方式增进各国的友谊,以便抱团对付秦国。可是,“五国相王”活动并没达到公孙衍预期的效果。首先,齐国对中山国称王表示不满,中山那么小一个国家也敢称王,太不像话了!于是撺掇着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废除王号。其次,楚国强行干涉魏国内政,要求废太子嗣,立流亡在楚的公子高为太子,遭到魏国拒绝后,楚国派柱国昭阳打败魏军于襄陵,夺了魏国八个邑。几个国家折腾厉害,公孙衍控制不住局面,合纵像勉强粘合的泥娃娃,一碰就可能碎!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6 13:48:25 +0800 CST  
③秦国针对公孙衍的合纵,继续推进连横工作。
眼看各国合纵搞得乱七八糟,秦国很高兴,赶紧继续部署连横工作。
一是往魏国派间谍。公元前322年,张仪被秦国免去国相职务,深入到魏国一线促成连横工作。为了配合张仪的游说工作,秦国攻取魏的曲沃,平周,强势压迫魏国放弃合纵战略。据《吕氏春秋》记载,魏襄王因恐惧秦国的入侵,驱逐了坚持合纵战略的魏相惠施,起用张仪为魏国国相。
二是假道进攻齐国。公元前320年,秦国借道韩、魏去进攻齐国,结果齐宣王派匡章率兵迎击秦军,齐军大获全胜。
秦国被打得丢盔弃甲,这让原本已经倒向秦国的韩、魏心里又活泛起来,公孙衍再次看到合纵的希望。
④合纵工作新进展:五国伐秦。
秦国的失败,使魏国内部主张合纵的势力抬头。
公元前319年,魏国驱逐张仪,任命公孙衍为魏相,重新把合纵提上议事日程。
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大力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推选楚怀王为合纵长,联合出兵攻打秦国。可惜,联军气势汹汹杀到函谷关,却遭到了秦国的迎头痛击,五国被迫退兵。五个国家建立的合纵队,居然还干不过一个秦国,秦国的军事实力真的有那么强?其实也不见得,关键是五国合纵队各打各的小九九算盘。据《战国策》记载,魏、韩、赵、楚、燕五国联合攻秦失败后,魏国想向秦国求和,但却不希望秦国认为魏国是这一次伐秦的带头大哥,于是派惠施前往楚国,请示求和事宜:既然是楚国带领大家打秦国,求和也应该楚国带头。可楚国人也不是傻子,我要是率领大家去求和,就是证明我是联合伐秦的始作俑者。于是,派人打发惠施:魏国带头打秦国,现在却躲在楚国屁股后面去和谈,有些不合适吧?这样吧,你先回去,我们将派人以魏国的名义前去秦国议和。尽管后来,秦国考虑到魏国是挡住秦国的先锋部队,不能把魏国得罪得太惨,也含含糊糊约同魏国和秦国讲和。但从这一件事情看来,五个国家联合,各国都想牺牲别人保全自己,五国的战斗力还真不如一个国家强。
公元前317年,秦国乘胜追击,进攻韩国,杀死八万人,俘虏韩军大将,中原各国震恐。
五国伐秦虽然遭到失败,但公孙衍的合纵工作却有两个大亮点:
一是在五国伐秦的同时,公孙衍撩拨义渠人在秦国屁股后面捣乱。本来在公元前327年,秦惠文王已经平定了义渠,并在义渠设县,义渠王称臣,改叫义渠君。但公孙衍对义渠君说: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希望义渠国君警惕着一点。不出公孙衍所料,秦国长驱进攻韩国前,果然备了上等衣料和美女赠送给义渠君,义渠君觉得公孙衍深谋远虑,于是听从建议,在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对秦国本土发起进攻,逼得秦国只好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二是在五国伐秦之后,公孙衍积极争取齐国的支持。据《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16年,公孙衍建议魏襄王任用齐相田婴的儿子田文做魏相,以此增进魏国和齐国的关系,将齐国纳入合纵阵营。而公孙衍自己前往韩国担任韩相,以巩固三晋之间的联合。
只可惜,虽然公孙衍的工作思路正确,但合纵的小帆船还是抗不住秦国的拳头雨。
⑤秦、韩、魏连横局面的形成。
“五国伐秦”虽然失败了,但五个臭皮匠几经折腾后居然又凑在了一起,让秦国不得不赶紧打起精神对付。具体措施也不用搞创新了,一场拳头雨,合纵的小帆船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一是威胁魏国。打退五国联军之后,秦派张仪再次入魏劝说魏襄王:魏国选择投靠秦国才是最明智的。首先一母亲兄弟还为争夺财产互相残杀,您觉得同盟这玩意靠得住么?其次,如果魏国不和秦国结好,秦国可以发兵河外,切断赵魏联络的通道,再单独收拾魏国。赵魏首尾不能相顾,必然失败,魏国还是和秦国和好更安全。魏襄王立即派惠施前往楚国磋商和秦事宜!公元前313年,魏襄王和秦惠文王在临晋相会,魏王按照秦王的意见,立了亲秦的公子政为太子。
二是狠揍韩国。公元前315年,秦国在岸门打败韩国,韩国将太子韩仓送到秦国作为人质,以求和好。
秦国对韩、魏又打又拉,韩魏在惊恐中终于全面倒向秦国,秦、韩、魏连横的形势基本确立。
⑥齐、楚联盟形成。
我们前面讲过,在战国历史推进的第一阶段,楚国多数时候和秦国关系不错,和齐国掐得厉害。但是,随着秦国东进战线的不断推进,齐国和楚国都开始感到压力。首先,韩、魏倒向秦国以后,秦国继续东进就得打齐国。其次,秦国灭了巴蜀之后,紧邻楚国的西部,楚国的安全也受到威胁。有了共同的敌人,齐楚有必要捐弃前嫌,站到了抗秦统一战线上。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6 13:48:54 +0800 CST  
⑦秦、韩、魏连横与齐楚联盟的较量。
秦、韩、魏连横了,齐楚联盟了。诸侯国拉帮结派肯定不是为了打牌、喝茶、看电影。眼看着两大军事集团就要火并,秦国突然喊:停!咱秦国是文明人,能用外交斡旋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拳头。
公元前313年,秦王扬言憎恨齐国,热爱楚国,所以,愿意割地六百里,并将美女送往楚国伺候楚王,以求与楚国共建友谊的小船。
秦国一撅屁屁,陈轸(原籍齐国人,在楚国是亲齐派)就知道秦国这是想在楚国拉臭臭,于是坚决反对楚秦建交:秦国重视楚国,就是因为齐楚有盟约。如果楚国孤立无援,秦国怎么可能送上六百里地?不过,像楚怀王这种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一般生理结构都异于常人:一根直肠通大脑,无法转弯。所以,无论陈轸如何劝阻,楚怀王都坚持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并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收地。
据《史记》记载,在和楚国使者回秦国的路上,张仪“不小心”扭了脚,回国后就三个月不上朝。楚国使者回报:在秦国一直拿不到割地的交割文书!楚怀王立即开展自我批评:楚国和齐国交做得不够干净利落,干脆派人北上痛骂齐王。楚国使者前往齐国对齐王嘚呗嘚呗一通好骂,齐王怒了:楚怀王反复无常,咱还是和秦国好吧。于是齐国主动放低姿态要求和秦国建立合作关系,有了齐国的承诺,秦国开始收拾楚国。这时候张仪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急忙上朝向楚国使者交割土地,不过,原来的六百里缩水成六里。楚怀王单纯的小心肝受伤了:骗子!我要揍骗子!然后楚国倾全国之力进攻秦国,秦国迎战。秦、楚两国军队接连在丹阳、蓝田两场决战,楚军连遭惨败,最后割地求和。
楚国栽了,齐国低头了!秦国乘势展开连横游说工作。
首先,公元前310年,秦国提出用秦国武关以外的地方换楚国黔中之地,修复和楚国的关系。二愣子楚怀王提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条件:愿意用黔中之地来换张仪的小命。结果张仪如约前往去楚国大牢喝茶,却买通楚国大臣靳尚去忽悠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听说秦王准备用土地和美女来换回张仪,秦国美女有娘家做后台,您的地位堪忧啊!于是,郑袖哭天抢地地要求楚怀王无条件释放张仪:杀了张仪秦国必然震怒!楚国命运堪忧!果然,楚怀王放了张仪,并再次听信张仪神侃:秦国之强楚国已经见识了,六国合纵抗秦不过是驱羊入虎口罢了,楚国还是老老实实加入秦国阵营比较安全。楚国投入秦大大的怀抱。
接下来,又到了张仪卖弄舌头的时刻,这小子先恐吓韩王:韩国小,秦国大,韩国穷,秦国富,韩国人文弱,秦国人神勇,韩国兵源枯竭,秦国兵源丰足!韩国还是不要鸡蛋碰石头了!再去齐国忽悠齐王:现在秦楚通婚了,韩赵魏三国都主动讨好齐秦王,齐国还在想特立独行?齐国要是不迎合秦国,秦国驱使三晋之兵倾巢而出,齐国就危险了。又威胁赵王:秦国已经一举攻下巴、蜀,吞并汉中,包围两周,兵抵白马津,强壮得不要不要的,再加上韩、魏俯首称臣、与齐楚结为兄弟之邦。赵国能挡得住秦国的进攻?不如早点和秦国结下盟约,保全自己。最后胁迫燕国:齐、赵已经像秦国的郡县一样听从秦国的指挥,只要燕国服从秦国,秦国可以担保燕国不受齐、赵的威胁。
张仪喷了一圈口水回来,不仅齐楚联盟被瓦解,连韩赵魏燕都准备投靠秦国了。不过,在这个关键时候秦惠文王去世,儿子秦武王继位,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将其驱逐,列国一看连横的首席功臣都被拿掉了,打消了投靠秦国的计划,秦国的连横暂时受挫。
(6)合纵连横第一回合大结局:楚国被削弱
诸侯国一会连横,一会合纵,国际格局乱成一锅粥!自五国伐秦之后,合纵队解散了。但秦国的连横工作也因为秦武王驱逐张仪而失败了。也就是说:现在合纵队和连横队都散了。
可是,诺大一个江湖怎能没有盟主?齐国激动了。
这时候的齐国,薛公孟尝君已经全面掌权,据《史记》,孟尝君一生致力于齐国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攻秦的合纵活动(也有认为是以齐为主的连横)。公元前306年,齐王就给楚王写信,劝楚王和齐合力组织六国合纵伐秦,并积极怂恿韩魏加入齐国的抗秦战队。与此同时,秦武王东进的步伐过于激进,一方面夺了韩国的宜阳,一方面进窥周室,中原诸侯高度恐慌,觉得只有投靠齐国才能获得安全保障。在这样的形势下,合纵队重建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但是,眼看孟尝君的合纵队伍就要拉起杆子干大事了,秦武王又一直没有拿出具体的对应举措。眷顾秦国的老天爷出手了,他把秦武王收了回去,为秦国安排了一位新的执政者——宣太后。这女人一上台,秦国的困局迅速被打破。首先,宣太后从娘家楚国寻找突破口,让儿子秦昭王娶了楚国公主,秦楚结成姻亲。其次,公元前304年,楚怀王和秦昭王在黄棘结盟,秦割上庸之地给楚国。秦楚破裂的感情,被利益的胶水紧紧地粘在了一起。
不过,楚国倒向了秦国后,秦国连横的节奏有些失控,简单粗暴地进攻魏国的蒲阪、晋阳和封陵,韩的武遂。受到胁迫韩魏赶紧躲到齐国的合纵队寻求保护。于是新一轮的合纵连横格局形成了:齐、韩、魏pk秦楚。
既然帮派已经划分妥当,又开打吧!但有意思的局面又出现了:齐、韩、魏合纵的初衷是对付秦国,但秦楚联盟建立以后,齐国不想打秦国了,只想狠狠揍楚国。因为楚国背弃合纵盟约,比秦国还可恨!公元前304年,齐、韩、魏三国伐楚,但秦国率兵来救,打退了三国进攻。此后,楚国为了显示亲秦的诚意,将楚太子横送往秦国为人质,可楚太子竟在秦国杀人跑了,秦楚友谊的小船摇摇欲坠。
瞅准秦楚关系出现裂痕的齐国,也派大忽悠去游说楚怀王:齐、韩、魏三国准备进攻秦国,如果楚国愿意从后夹击秦国,那楚国保准能收复失地,楚怀王很高兴,既然能收复失地,还是跟着齐国混比较踏实!可这二愣子不知道,齐国瞄准的靶子不是秦国,而是楚国。齐国使者转背把“楚怀王答应重新与齐国建立战略盟友关系”的消息散布到秦国。楚国这次就只能只身面对三国联军了。公元前301年,齐韩魏三国合力攻楚,秦国不肯救援,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被韩、魏占领。楚太子横被送到齐国做人质。
更绝的是,秦国一看楚国被打得落花流水,也赶上来踹一脚,占领了楚国的新城。然后,秦国将秦孝公的同母弟泾阳君送到齐国作人质,齐秦联盟了。
在齐楚两面夹击的状况下,楚怀王哭了:齐国也是骗子,咱还是和秦国好吧!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到武关喝茶,一听秦昭襄王发来邀请函,楚怀王脚不沾地地赶过去,结果,秦昭襄王扣留楚怀王,要挟楚国割地巫、黔中郡。楚国大臣在商议之后,拒绝割地,立太子横为新王,就是楚顷襄王。但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以楚怀王入秦被扣为节点,合纵连横的第一轮PK终于落下帷幕。《史记》记载这一段故事线索清晰,剧情冲突激烈,人物性格鲜明,一直备受欢迎。只是其记载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减低了史实的可信度。比如《史记》在《苏秦列传》里说,自从公元前334年苏秦搞了合纵工作,秦国十五年不敢向东发动进攻。可是,《史记》在诸侯世家里有很多关于秦国不断向东进攻的记载:公元前332年,秦国就联合了齐魏进攻赵国。公元前328年,秦国占领了魏国的的蒲阳等。又比如,《史记》明确说,苏秦离开赵国之后,合纵联盟合约就被撕毁了,苏秦也改去齐国做了间谍,但又记载说苏秦于公元前318年组织了五国伐秦(我的讲述没有选用这个资料)。司马先生为何要选用前后矛盾的材料来记载这段历史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司马迁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就太混乱,他也无法取舍,就都罗列了出来。另一个原因应该是合纵连横的故事很精彩,太有文学情怀的司马迁不舍得放弃这些资料。但到底司马先生的记载符不符合史实,这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来进一步论证。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16 13:49:21 +0800 CST  
2. 第二种说法:张仪率先为秦连横。
因为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史记》对苏秦合纵的事宜记载都有相当大的硬伤,所以,历史学者杨宽在研究《战国纵横家书》后,仍依托《战国策》、《史记》的史料。对这一段历史重新进行逻辑梳理,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种说法:张仪率先为秦连横。需要说明的是,杨宽先生整理的战国合纵连横第一阶段的历史,主要是前半部分和《史记》的说法有差异,为了不重复讲述,我只详细罗列前半部分内容,后半部分请参看第一种说法。
根据杨宽先生《战国史》的梳理,战国合纵连横阶段的第一个当红主角是张仪。故事以秦国的发展为主要线索推进。
(1)连横工作的背景:秦人强势东进。
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结成联盟,引得楚国愤怒,秦国不安。楚国作出的相应反应是进攻徐州,打得齐军打败,秦国作出的反应是,将魏国视为心腹之疾,不断进攻魏国,必除之而后快。公元前333年,秦惠王启用公孙衍为大良造,攻打魏国,次年,魏献阴晋给秦,和秦修好,秦国人向东开疆拓土赢得了良好的战略据点。
(2)连横工作的发端:秦助魏国抗楚,打拉结合收服魏国
就在秦国咄咄威逼魏国的背景之下,公元前329年,张仪因为在楚国没混出名堂,改投秦国。张仪到秦国的时候,楚国正在攻打魏国,张仪劝说秦惠文王出兵帮助魏国抵抗楚国的进攻,因为有了秦国的帮助,魏国打退了楚国的进攻,但是,魏国和楚国火并了大半年,非常虚弱,一看强秦虎视眈眈的待在身边,非常不安,主动将河西地区拱手送给了秦国。公元前328年,秦国占领了魏国的的蒲阳,但随后,张仪又劝秦惠文王将将蒲阳还给魏国,再把公子华送往魏国做人质,自己就前往魏国忽悠魏襄王,拿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城来讨好秦国,换取“长治久安”。此后,秦国任命张仪为相,大力推进连横工作。
(3)连横工作的进展:借秦惠文君称王,扩大连横战线
公元前326年的腊月,秦国开始举行腊祭,又在龙门搞集会。这两个小事情和秦惠文君准备称王有什么关系呢?秦国想要称王东进,必须消化新吞下的肥肉:河西和上郡地区,因为这两块地盘位于秦国东进的咽喉之地,如果被魏国策反,秦国东进就会很危险。所以,秦惠文王借着搞冬天祭祀掌管收获的鬼神的活动,和龙门集会活动在河西和上郡大搞民族团结,企图稳固秦国在河西、上郡的统治。活动的效果看起来是不错的,因为活动以后,秦惠文君感觉很安心,开始筹划称王事宜。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举行称王仪式,诚邀韩国、魏国国君参加典礼。同时,秦国承认了魏国和韩国的王位。魏国不用说,已经称王几年了,但能得到强秦的承认也是意外之喜。韩国一直有贼心没贼胆,这次觐见秦王虽然有些迫不得已,但一不小心就被尊为王了,韩国也是心花怒放的。直白点说就是,秦国用承认韩魏王位的方式拉拢了韩魏。
(4)连横与合纵纠结地较量:
①公孙衍首创合纵——五国相王:公元前322年,秦国大将公孙衍因为和张仪政见不合,离秦入魏,掀起了 “五国相王”活动。不过因为齐国不满中山称王,撺掇着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废除王号。楚国又打魏国主意,合纵队伍离心离德。
②秦国针对公孙衍的合纵,继续推进连横工作(内容同第一种说法)
③秦国连横工作再部署(内容同第一种说法)
④合纵工作新进展:五国伐秦(内容同第一种说法)
⑤秦、韩、魏连横局面的形成(内容同第一种说法)
⑥齐、楚联盟形成(内容同第一种说法)
⑦秦、韩、魏连横与齐楚联盟的较量
(5)合纵连横第一回合大结局:楚国被削弱
关于合纵连横第一回合的pk情况,我已经将两种说法的情况大致叙述了一遍。下面,我觉得有必要分析一下连横为何占了上风,合纵为何连遭失败。到底是张仪、苏秦、公孙衍几个人的能力决定了斗争的结果?还是有别的因素在左右胜负?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6-26 21:03:58 +0800 CST  
3.在合纵连横中挣扎奋进的诸侯国
(1)秦国
上一节我们讲公元前357年,秦孝公去世,太子赢驷继位,就是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却保留了商鞅制定的法度,进一步推进秦国东进事业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商鞅变法让秦国经济和军事强大起来,所以,秦国能成功实现连横,也有实力兼并统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魏国在实行李悝变法以后政治、经济、军事皆一度强大,但魏国却没能实现统一。齐国在经过稷下学宫的人才引进以后,临淄的经济繁荣,孙膑带来的军事强盛绝对不比秦国弱,但齐国也没能实现兼并统一。这是为甚么?秦国到底因何一路发迹?如果我们只关注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是否有一些偏颇?我想抛砖引玉说一些观点,欢迎更多爱好战国史的朋友们加入探讨。
①秦国的思想统一。
前面我们说过,商鞅唯一一个将制度改革和思想清洗同时推进的变革者。从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商鞅变法禁锢思想制造愚民的政策,对国人的文化心理是一次重大的伤害。但从秦国统一事业的角度来看,商鞅的“统一思想”确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从国君的层面来看,兼并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不是一、两任国君可以完成的。商鞅变法以后,在秦国普及法家思想,摒弃其他思想,使秦国每任智商正常的国君都能贯穿对内集权,对外扩张的执政思路,基本没有出现摇摆不定的时候。
其次,从人才层面来看,经过商鞅思想洗礼的秦国大臣,逐渐学会和国君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团结在国君的周围。一般来说,官僚和贵族都是一个国家人才相对集中的阶层,这一群人急国君所急,想国君所想,绝对可以n倍放大秦国战略的威力。
再次,从秦国人民层面来看,经过商鞅思想洗礼的秦国国民,一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国君下指令,国民就照做。其他时候就只热衷于干两件事:种田和打仗!我一直觉得:集体无意识一旦被操控,一定会演变成一股可怕的力量。
②秦国的目标明确。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面前只有一条路,你不会怀疑自己有没有选错路。一旦面前出现两条路,你就会非常纠结到底走哪一条路才是对的。对于弱国来说,他们的致命伤就在于,他们保全自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加入连横依靠大国保全自己,二是参与合纵,依靠团体的力量保全自己。因为有选择,战略目标反而不明确,所以,合纵很容易被瓦解。而秦国是强国,它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连横,因为目标太明确,所以,秦国不需要犹豫,只需要认真研究从何处发力可以完成目标。
③秦国的运气很好。所谓运气好,就是恰巧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秦国自秦穆公东出以后,被晋国长期封锁在西部,秦国长期在西部,没有过早参与中原争霸,保存了实力。等到三晋分裂,齐国易主,楚国历经劫难,秦国才缓慢地伸出东进的触角,时机选得非常合适。
地利:秦国被晋国长期封锁在西部,因为文化落后,才可能迅速接受商鞅的洗脑,这是商鞅变法能够短平快见效的原因之一。个人觉得,商鞅想在其他中原文明国家快速实现洗脑是艰难的,比如李悝在魏国搞变法,他就没法提出统一思想,因为子夏在河西讲学,吸纳大量人才来魏国研究文化,魏国的思想文化高度繁荣,想在这种地方搞 “一民思想”难度肯定很高。有句话说得好:愚昧是产生专制的唯一土壤。
人和:秦国自秦献公之后的每一任国君实力都不弱。比如,在合纵连横第一阶段的PK中,秦国经历了三任执政者,秦惠文王、秦武王、宣太后(代替秦昭襄王执政)。三任执政者,除了秦武王有些鲁莽外,秦惠文王和宣太后都是一等一的谋略高手,对秦东出中原的节奏拿捏得非常到位。
第一位,秦惠文王文韬武略。
在这家伙的带领下,秦国连横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一是对魏国、韩国的进攻始终张弛有度。每一次给予魏国和韩国的压力刚刚好,既让魏国和韩国感到恐惧,也不让两国对秦国绝望。比如公元前328年,魏国把上郡十五县送给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国就把把焦城、曲沃归还给魏国。所以,韩魏对秦国一直心怀畏惧,又抱有希望。二是尽力对中原诸侯掩饰称霸的欲望。虽然秦国一直都在努力东进,但秦国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统一中原的想法,我们看张仪游说的说辞,一直强调秦国只想做老大,不会吞并任何一个国家,加入秦大大的阵营很安全。秦国不仅这样进行外交宣传,偶尔还要用实际行动向诸侯证明自己没有野心。比如在对待巴国和蜀国的问题上,秦惠文王处理得相当漂亮。 据说巴国和蜀国长期都在对掐,公元前316年,蜀王伐苴,苴侯又和巴王是好朋友,苴侯就通过巴国向秦求救。与此同时,韩国也滋扰秦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秦国只能先解决一个问题。当时张仪比较激进,觉得打韩国可以威慑中原,觊觎东周王室,巴蜀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但大将司马错提出相反意见:灭了巴蜀有很多实际利益,可以拓宽秦国土地,丰富秦国物产,可以从水道南下进攻楚国。关键是,在选择先进攻韩国还是巴蜀的问题上,秦国显示出对西方问题的重视超过东进,将有利于麻痹中原各国,让其放松对秦国的警惕。秦惠王乘机出兵蜀国,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将蜀国纳入秦国版图,不久又灭了巴国。
第二位,秦武王勇力过人。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儿子嬴荡继位,就是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6年在位)。秦武王是秦国君主里面智商水平相对较低的,这家伙一上台,解散了秦惠文王苦心建立的连横队,但他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定了蜀国之乱,攻占了韩国的宜阳,进窥东周洛阳,逼得魏太子前来朝见,也算为秦国开疆拓土做出了一定贡献。而且,秦武王执政水平较低,但生命很短暂,只干了四年就game over,对秦国政治的伤害相对较小。
第三位,宣太后机谋权变。
宣太后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女强人。2015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就是以宣太后的形象作为原型编撰的古装大剧。宣太后早期生活经历,没有历史资料记载,只知道她是楚国人。不过,根据《史记》对宣太后的记载来推测,这姑娘应该只是楚国的一位“宗女”,家族地位并不显赫。首先,宣太后在秦国后宫的地位低,最高的品衔混到八子。八子是什么概念呢?在她的前面排有王后一人、夫人、美人、良人若干,当然八子也不是最低品级,她身后还有七子、长使、少使等等。但一个育有公子的后妃,仅仅混到八子,起码证明她进宫的起点品级低。其次,宣太后有两个弟弟,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也就是说,宣太后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曾经改嫁,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并没有被强行要求从一而终,但身份显赫的贵妇寡居之后和某男子有私情的现象比较普遍,改嫁的可能性小。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宣太后虽然是楚国贵族,但家族在楚国的地位并不高。
如果历史按照正常秩序演进,宣太后就没机会走到历史前台:首先,秦惠文王是一个政治强人,绝不可能允许女人染指秦国政局。其次,秦惠文王的正牌王后(魏国人)已经为其生育了合法继承人嬴荡。且秦惠文王的生育能力很强,育有一堆文韬武略的儿子,芈八子的三个儿子,赢稷最大,但年纪排位依然靠后,她想靠儿子上位的可能性也很低。再次,公元前310年,秦武王一继位,就把年仅六、七岁的弟弟赢稷弄去了燕国做人质,即使秦国有什么风吹草动,等赢稷赶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历史的有趣在于它常常不按套路出牌,给人意外的收获。
公元前306年,喜欢玩角力游戏的秦武王跟大力士孟说比举鼎,不小心折断了膝盖骨,重伤不愈去世。秦武王没有儿子,只好在秦武王的诸兄弟中选择王位继承人。按说赢稷这时候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年纪小,母亲身份低,远在燕国,不过《资治通鉴》记载,国中贵族不知为何中意赢稷,迎立了赢稷为君,就是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0年在位)。国君的迎立,是历史上的大事,秦国的史书为何会对其细节略过不提?我也不知道答案,只是相信,这背后肯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因为宣太后刚代替幼子执政,秦国的政局就出现了剧烈的震荡。先是丞相甘茂被驱逐了,再是公子壮“被造反”。结果,宣太后轻松平定了内乱,掌控了政局。很多学者评价,这女人是个天才政治家。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1 07:20:49 +0800 CST  
首先,清理政敌快准狠。驱逐丞相、平定内乱对一个新执政者来说,都是高难度动作,宣太后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呢?
第一招:挑起大臣斗大臣。据《史记》记载,秦昭襄王(此时秦昭襄王十岁,实际都是宣太后在主政)刚上任,就派向寿镇守宜阳,准备据此攻打韩国。同时命令樗里子、甘茂去攻打魏国。然后,司马迁介绍:韩国大夫苏代(苏秦的族弟)为了保全韩国,就找到向寿游说,离间向寿跟甘茂的关系。甘茂因害怕向寿在国君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趁着打魏国的机会逃跑到齐国。虽然司马夫子的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苏代的演说也很精彩,但我却不太赞同用苏代离间的故事来解释甘茂离开秦国的原因。后来,《资治通鉴》在选用《史记》材料讲述这一段故事的时候,也舍弃了这一说法。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经历过朝堂政治的刀光剑影的司马光,估计也觉得《史记》的说法有些牵强。一来,甘茂和向寿的关系根本不用人离间,向寿是宣太后娘家亲戚,是秦国政坛新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甘茂是秦武王的宠臣,是秦武王残余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势力想要分饼,就得在旧势力手里夺,两人天然就是政敌。二来,秦昭襄王通过非正常途径夺取王位,按照正常的思路,应该要先肃清内政,可秦昭襄王居然屁股还没坐稳,先忙着打魏国和韩国?先打韩魏还不说,宣太后下的命令也很有些奇怪,一边派向寿威慑韩国,一边派甘茂、樗里子进攻魏国。这好比我同时找到A、B两个对手打架,先警告A说,我要打你,但并不动手,却先跟B干仗。这不是故意引得AB两人联合起来打我么?这样自摆乌龙的进攻策略,应该不是宣太后这种高智商人做的事情。所以,《资治通鉴》将苏代离间的情节删掉,整个故事脉络反而更加清晰:甘茂接到打魏国的命令之后,觉得有些为难,这不是逼着韩国帮魏国对付我们么?于是,这小子去向宣太后请求,如果要打魏国,请先将武遂归还韩国,这样可以稳住韩国不和秦国作对。这建议刚申报到宣太后处,向寿就着急了:让我去驻守宜阳,却把宜阳涉河城武遂邑还给韩国,这不是往我脑门扎钉子么?于是,向寿和同事公孙坚跳出来反对甘茂的建议,但宣太后表示采纳甘茂的建议,让其安心进攻魏国。可怜的甘茂,躲过了宣太后下的第一个圈套,却莫名其妙钻进了第二个圈套——和向寿、公孙坚结上梁子了!然后,甘茂出征魏国,一路担心向寿给自己下烂药,竟吓得干脆做逃兵去了齐国。甘茂一走,剩下的樗里子因为甘茂临阵脱逃,也放弃了对魏国的进攻。可以说,樗里子决定放弃对魏作战,宣太后就已经把住了秦武王残余势力的命门。因为秦武王时代最得力的两个助手,一个甘茂、一个樗里子,现在甘茂走了,樗里子违背国君进攻魏国的指令,私自停战,回国也只能任宣太后捏圆搓扁。
第二招,为政敌扣“造反”的帽子。按照《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公子壮及大臣、诸公子阴谋作乱,被镇压。到底是什么阴谋呢?两本史书都没说。是原始资料丢失吗?不会,因为秦国史书是焚书坑儒中唯一保留的官修史书。两个司马先生都不记载阴谋的详情,估计是秦国史书对此事也含混其辞。可为什么要含混其辞呢?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是胜利者,如果公子壮真有明显的造反把柄抓在了他们手里,他们应该很希望官修史书给予记载才是。我想,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宣太后设套给公子壮等政敌戴上了造反的帽子,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其次,不搞斗争扩大化。据《资治通鉴》记载,宣太后平定内乱后,令魏冉杀了和秦昭襄王不和睦的兄弟,逼死了惠文后,赶走了秦武王的王后,下手相当狠。但这一系列动作以后,宣太后及时收手了,之后看不到其搞大清洗的行为。个人认为,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政治家,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在男权社会,女性掌权往往被视为异端,所以,女性执政者要么能力不足被干掉,比如前面讲的秦小主。要么就会用极端地政治手段:酷吏、告密、滥杀来强势震慑对手,比如很多年后的女主武则天。一个执政者,能够有针对性地干掉政敌之后,及时将中心工作转到谋发展的思路上来,一要对自己把控政局的能力充分自信,二要有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说实在的,这一点,男性执政者也不一定做得好。
再次,利益关系平衡得当。我们在讲秦小主执政的时候就说过,女性执政,最难平衡的两对关系是娘家人和王族的关系,近侍和大臣的关系。而这两点,宣太后都做得不错。尽管在娘家人和王族的关系上,宣太后还是选择相信娘家人,任命异父弟魏冉为国相,同父弟芈戎为将军。但她同时尊崇秦王室的灵魂级人物樗里子,使第一对利益得到了有效的平衡。樗里子是秦惠文王的弟弟,深得秦惠文王的信任,在秦武王时期也是王族政权的核心支柱,威望极高。据《史记》记载,樗里子从魏国罢兵回国,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还得到了秦昭襄王格外的尊崇。这样的人一旦被宣太后感化收买,掌控整个王族就变得容易了。在近侍和大臣的关系上,宣太后就做得更巴适了,一个能坚决将后宫服务工作者与国家管理者划清界限的女性执政者,绝对具备超常的理性思维。不要说近侍在宣太后的理性掌控下,从来没有在政坛冒泡,连宣太后的男宠,也无法在政治前台亮相。据《战国策》记载,宣太后最最钟爱的小情人叫魏丑夫,但这小子只在历史的舞台出场过一次,原因是宣太后病重,指定魏丑夫陪葬。据说小鲜肉得到陪葬的指令,吓得去找说客帮忙进言宣太后说:如果人有灵魂,你到地下还带着个小情人,先君不生气?如果人没灵魂,就没必要让魏丑夫陪葬。这样,小魏同学才捡了一条小命。由此可见,在宣太后眼里,你是什么身份就干什么活,男宠的任务消遣娱乐甚至陪葬,大臣的任务是协助管理好国家,谁也别想玩越位。
秦国,因为很多复杂交织的因素,终于成为江湖中第一强大的门派。不过,以上表演仍只是序幕,更多精彩的故事,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浮现。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1 07:21:11 +0800 CST  
@tqzrd 2015-01-23 13:01:38

第一章 上古传说

第一节 宇宙从哪里来

宇宙从哪里来?我们至今探索不止,争论不休。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大爆炸宇宙论”。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勒梅特提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有意思的是:这个理论竟然和中国先民对宇宙起源的猜想不谋而合了。据三国时期徐整著的《三五历纪》记载:若干年前,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

-----------------------------
@Juniorage 2016-07-03 16:26:42

文字里充满着历史的智慧与生气,有意思。。。
-----------------------------
谢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3 21:39:01 +0800 CST  
@tqzrd 2015-05-09 18:39:55
(4)君主的才与德分析
中国 历史 上,名垂千古的对话很多。个人以为,齐桓公与管仲的见面谈话算是最精彩的之一。故事出自于《管子》,原文通俗而精彩,如果文言文不错的孩子,建议阅读。
管仲回国后,齐桓公为了表示对人才的敬仰尊敬,好好把自己身上的陈年泥搓了一搓,隆重接见管仲并表示要委以国政。管仲非常谦恭地说:你能放过我,保全了我的脑袋和腰身连在一起, 我已经没有其他要求,只求有一碗饭吃。哪里......
-----------------------------
@sdhzdmhfszcb 2016-06-29 20:19:27
作为国家领导人,人品上有瑕疵,并不影响他继续做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关键是领导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能力:第一,判断力。聪明的国家领导一定要能正确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敏锐地预见事情发展的方向。第二,决断力,分析清楚了事情的方向,但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不是一种,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尤其是遇到“两害相较需要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的时候,国君必须要有十足的勇气和智慧短时间内做出决断。也就是说有选择性障碍的......
-----------------------------
@拉格朗日说 2016-07-06 22:22:24
楼主,管仲回国后并没有对齐桓公说那段话啊,那是鲍叔牙的话,《管子》和《国语》均有记载
-----------------------------
《管子》,《匡君小匡》,管仲许诺,再拜而受相。三日,公曰:“寡人有大邪三,其犹尚可以为国乎?”对曰:“臣未得闻。”公曰:“寡人不幸而好田,晦夜而至禽侧,田莫不见禽而后反。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曰:“寡人不幸而好酒,日夜相继,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曰、“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而姑姊有不嫁者。”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作色曰:“此三者且可,则恶有不可者矣?”对曰:“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公曰:“善。吾子就舍,异日请与吾子图之。”对曰:“时可将与夷吾,何待异日乎?”公曰:“奈何?”对曰:“公子举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于鲁,以结交焉。公子开方为人巧转而兑利,请使游于卫,以结交焉,曹孙宿其为人也小廉而苛忕、足恭而辞结,正荆之则也,请使往游,以结交焉。”遂立行三使者,而后退。相三月,请论百官。公曰;“诺。”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为也。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9 09:38:54 +0800 CST  
@tqzrd 2015-04-21 16:53:29
⑥郑国假王命伐宋
和平条约签订了。既然国内稳定,国际和平,郑庄公又觉得该去中央探望探望周天子了。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周恒王打出了狗血的第二招。
郑庄公一肚子憋屈,找个国家撒撒气吧,宋国很荣幸的被选中了。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以奉王命讨伐“宋国不朝拜周天子”为由率领齐国,鲁国,三国联军攻打宋国。
宋殇公听说联军来袭,马上向卫国求援,请求卫国进攻郑国的都城新郑以解宋国之危。宋国大夫......
-----------------------------
@sdhzdmhfszcb 2016-06-22 12:24:19
孔父嘉认为,我们玩的是突袭,因为攻击不备才能成功,千万不能耗下去,等到郑国大军回来,我们可就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了。于是,宋卫联军迅速撤军,为了不和回救的郑国军队撞个满怀,宋卫联军决定向戴国借路。戴国夹在郑国和宋国之间,春秋时,某国军队想要经过别国,一般都要提前借路,大约是尊重主权的意思。这次事出紧急,宋卫两国都没有发函给戴国商量借道的事情。大批军队黑压压往戴国城下一站。戴国国君吓到了,这是......
-----------------------------
@拉格朗日说 2016-07-06 22:25:24
请教一下,《左传》中并没有具体记载是孔父嘉带兵偷袭的郑国,只有小说《东周列国志》这么说的,楼主是在哪些史料上找到这个信息的啊
-----------------------------
《左传》隐公十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本文在记载故事的时候,遇到情节比较单一不好过渡的部分,少量引用了《东周列国》的内容,但一般都会在后面备注说明引自哪里,这一段没有标明清楚是我的失误哈,之前已经有朋友已经提过,谢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9 09:59:46 +0800 CST  
(2)齐国
上一节我们讲到,齐宣王推动齐国的争霸事业走向巅峰。但为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绩突出的齐国,在合纵连横这一轮的考核中,成绩并不显著呢?请容我尝试着分析一下齐国在斗争中的短腿:
①经济和思想文化太繁荣。
经济繁荣也会带给齐国的负面效应?当然,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的看。不是说打仗需要钱,经济发达才有钱打仗么?对的!但丰富的物质文化对战争也不只有积极作用。
第一,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会消磨多数人对战争的兴趣。一般来说,如果我家道殷实,开着宝马,住着小别墅,拿着馒头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我愿意参军打仗提着脑袋奔前程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当然,也不乏战争狂人,不管生活富裕不富裕,就是喜欢战争。但这种人,要么是渴望用别人的鲜血换取权力、金钱、荣誉的战争贩子,要么是被战争贩子洗脑的傻子,虽然这种人也不少,但其在历史的长河中仍不具普遍性。据《史记》记载,齐国临淄的人非常富裕,人民都擅长吹拉弹唱、斗鸡走狗。甚至有学者统计过,中国古代的体娱活动,多数盛行于齐国,比如赛马、蹴鞠、乐舞、六博……,于是很多学者总结,齐国人勇于私斗、怯于众斗。实际上,这正是物质生活富裕地齐国人热衷于娱乐活动,不热衷于对外战争的文化表现。
第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给执政者带来难以抵制的诱惑。据《新序》记载,一个叫钟无艳(钟离春)的女子,因为长得太谦虚,四十岁也没嫁出去。但这女子关心国家政治,听说齐宣王喜欢莺歌燕舞,就冒死请见齐宣王,指出田齐太公创业艰辛,齐国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齐宣王应该将心思放在齐国发展事业上,齐宣王听了钟无艳的劝诫大为感动,将钟无艳立为王后(后来这个故事元代以后丰富了剧情,增加了坏美女夏迎春等角色和钟无艳智勇定齐的情节。但故事演变之后,不知怎么男主角变齐景公了)。这个故事,从表象上看,是在赞美齐宣王为了控制自己的物欲,不惜取一个丑女回去做王后,其实从另外一面也印证了我们刚才所说,齐国执政者面临着各种腐败堕落地诱惑。齐国自齐威王后,国君是一任不如一任。
其次,思想文化的大繁荣使齐国执政者面临选择性障碍。
第一,各种思想乱花欲醉迷人眼,更要求执政者有超强的分辨能力。尤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思想家不一定是优秀的政治家。有时候,思想家天马行空的设想,可能完全不符合国情。
比如,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动乱,齐国乘机占领了燕国,但占领燕国之后,有人建议齐闵王(《资治通鉴》认为是齐宣王,《史记》记载是齐闵王)吞并燕国,有人建议撤兵回国。哪一个建议更正确呢?个人觉得撤兵肯定是正确的。我们看秦国,始终保持张弛有度地蚕食韩魏,就是害怕扩张过快引起诸侯地围攻。这时候齐国可以采取的最佳方案是:部分瓜分燕国,并在燕国扶植傀儡政权,将其变成齐国的附庸力量。可惜,齐闵王没有穿越千年后来咨询喜欢马后炮的我,而是咨询了大思想家孟子。孟子的答案很委婉:如果燕国人民希望你吞并燕国,那你就别客气。如果燕国人民不愿意被吞并,那就不要这样做。但当时,燕国内战闹得很不像话,国内两派政治势力对砍,死伤竟达到数万人,孟子这一说,其实是旗帜鲜明地支持齐闵王吞并燕国。可齐国才占领燕国不久,各国就策划救援燕国。齐闵王又咨询孟子,你看,听你的话我兼并了燕国,但现在引起了那么大麻烦,怎么办?结果孟子解释:齐国在燕国不行仁政,所以老百姓不干了,其他国家也不允许齐国一家独大,齐国还是撤吧!
孟子先建议齐闵王囫囵吞了燕国,眼看吞不下,又建议齐闵王赶紧吐出来,完全是在瞎指挥。齐闵王怎么愿意让到嘴的鸭子飞了?于是不肯再听孟子的建议,结果燕国人起来反抗,诸侯国围攻,齐国遭到重创。
第二,知识分子越多越难辨优劣。稷下学宫之后,知识分子仰慕临淄的繁华纷纷来到临淄,但里面的人素质参差不齐。当初齐威王有识人之明,所以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邹忌、孙膑这些顶尖人才都为齐国所用。但到了齐宣王时候,稷下学宫的负面效应逐渐暴露出来。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喜欢听大型乐队吹竽,有一个叫南郭处士的家伙,根本不会吹,却在里面混吃大锅饭,等到齐宣王死了,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混不下去就逃跑了。我们普遍认为,这个寓言是在嘲笑南郭处士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其实这个故事更可以看出,因为国君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不强,也没有一定的考核体系,齐国的人才自齐宣王之后,不仅没有推动齐国事业的发展,反而为国家带来了经济负担。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9 10:53:10 +0800 CST  
②君权重遇挑战。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到,齐国的阻止权力下移是依靠齐威王玩弄权术完成的,没有作为铁的制度固定下来。也就是说,在往后的斗争中,君权略有失误,卿权又会重新滋长。公元前324年,齐宣王去世,儿子田地继位,就是齐闵王(公元前323年-283年在位),这期间,齐国君权与卿权地斗争又开始了。
话说齐威王有一个小儿子名叫田婴,这小子深得父亲宠爱,于是,齐威王就将其安排到重要岗位锻炼。在齐威王眼里,田婴是儿子,现在辅佐自己,将来辅佐哥哥都是壮大王族的力量。这想法倒没错,但他没有意识到,万一继任国君掌控不住田婴,就会成为威胁君权的力量。田婴在齐宣王时代表现还算不错,没敢在大哥面前打翻天云,可侄子齐闵王一上任,田婴就不安分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21年,齐闵王上任不久,就把薛城封给叔叔田婴,号称靖郭君。靖郭君一开始也谨守臣子的本分,指导齐闵王:每天认真听主管大臣的报告,反复审核。结果齐闵王干了几天就怠工了,全权委托田婴打理齐国一切事务,大权再次旁落。据说田婴抓住齐国政权以后,想在封地薛建城,但其幕僚建议:你牢牢把握住齐国政权,就像鱼儿有了汪洋大海,海网罩不住它,鱼钩也牵不住它。如果你着力经营薛,放弃齐国大权,等于海里的鱼跳到岸上,连蚂蚁也可以吃了它。田婴立即放弃扩建计划。由此可见,田婴在权力地刺激下,小心肝已经不断地翻腾。不过,田婴虽然理想远大,能力却一般,对齐闵王尚形不成绝对的威胁,公元前310年前后,田婴去世,儿子田文继承爵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孟尝君。齐闵王的软弱懒惰和孟尝君的精明强悍一对比,君权立即偃旗息鼓败下阵来。
据《史记》记载,田文因为母亲地位低,又生在五月,很不受父亲待见,甚至下令其母亲扔了他。田文妈妈大着胆子悄悄抚养儿子,等到田文长大以后,才告诉田婴:你儿子长大了,我没丢弃他。田婴大怒,但田文向父亲磕头并问:为什么五月生的孩子应该丢弃呢?田婴说:五月生的孩子,只要长到跟门户一样高,就会克死自己的父亲。田文机智地反驳:如果人的命运是上天决定,那就跟门户没有关系;如果是门户能决定命运,那就随意加高门户就可以了,人还能长得过门框?田婴无言以对,只好留下儿子。过了一些时候,田文有机会和父亲聊天,他接连发问:老爸,你儿子的儿子叫什么?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玄孙的孙子叫什么?田婴对前两问题还能招架,最后一问就蒙住了,只好说不知道。结果田文谏言:父亲在齐国做了三代君主的国相,家财万贯,不肯花钱招贤纳士为您所用,却一味地攒钱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我觉得好奇怪!田婴一想,这儿子思虑长远,有前途!随即确定田文为继承人,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的故事非常多,信手拈几个都能说明其才干和野心。
故事一: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次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友好访问,楚王赠送孟尝君一张象牙床。孟尝君命令登徒直护送象牙床先行回国,结果登徒直认为:象牙床价值千金,万一自己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了,那是倾家荡产也陪不起。于是去恳请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戌帮忙,免掉这项差事。结果公孙戌劝孟尝君:各国都仰慕您仁义廉洁的大名,希望聘任您做国相,可您刚到楚国就接受礼物,这事传出去,让其他国家怎么看您呢?孟尝君觉得有道理就答应退还楚国礼物。公孙戌一听自己圆满完成任务,乐得一阵小跑前去给登徒直报信,孟尝君看小子如此嘚瑟,立即察觉了有问题,询问之下得知公孙戌来给自己提意见,其实是受了登徒直的贿赂,可是,孟尝君不仅不生气,并下令:只要有人能弘扬我的美名,劝止我的过失,你们私下收礼我不在乎。
故事二:据《史记》记载,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的家里逐渐养了几千个食客,物质待遇都比照孟尝君本人。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完饭,有人不小心挡住了灯光,宾客看不清楚,就主观地认为,主人和客人的饭菜质量不相等,客人生气地提出异议,孟尝君赶紧把自己的饭食端出来相比,结果客人惭愧得无地自容。此后,江湖各方的能人异士皆争相归附孟尝君。
孟尝君不贪财,节制物欲享受,大力招揽人才。我们一般认为,像这样清正廉洁的好官,一定是君王喜欢的!其实不然,君主从不怕臣子贪污腐败,只要你腐败就有软肋,办你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国君最头疼的,就是身边的人一能控制物欲,二能招揽人心,因为这样的人远比腐败分子更容易危及自己的宝座!
孟尝君有心机,有才干,有理想终于触动了齐闵王的底线,君臣的矛盾日益浮出水面。
据《荀子》记载,公元前294年,齐国贵族田甲劫持了齐闵王。劫持失败后,齐闵王怀疑这事的背后策划者是孟尝君,孟尝君被迫出逃。而《史记》上记载,齐湣王灭掉了宋国后,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其实,不管我们相信哪一种记载,我们都能看出,齐国的君权和卿权在激烈斗争。当初孟尝君刚刚接任齐相位置的时候,曾经是齐国合纵对付秦国的圣斗士,结果,孟尝君和齐闵王一翻脸,孟尝君出奔各国又串联对付齐国。
齐国在不断地政治内斗中,不仅没有兵锋一致对付国际风云,还自己人砍自己人,权力涣散的弊端暴露无遗。
③齐国没有建立军功奖励机制。
齐国的军事鼎盛,更多靠顶尖军事人才玩弄战略战术完成,不具备可持续性。尽管孙膑在齐国留下了军事巨著《孙膑兵法》,但伟大的军事家孙膑居然没有在齐国进行军事改革。是孙膑不重视制度建设吗?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些困惑,后来,通过对齐国和秦国的文化对比,我作了一个大胆地推定:齐国的物质文化丰富,商业文明也相对发达,在齐国,从事盐业、渔业、服务业都能获取财富,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途径多了,提着脑袋换富贵的人就少了。很可能,奖励军功在齐国行不通。当然,这个结论很主观,我已经准备好迎接各路大神的板砖。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09 10:53:49 +0800 CST  
(3)楚国
上一节我们说,楚国在楚宣王和楚威王的带领下,一路做大做强,成为牵制秦齐的第三方重要力量。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28年,齐威王死了,儿子熊槐继位,就是楚怀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楚国却在合纵连横的PK中被淘汰。在以往的历史讨论中,很多历史(如《史记》、《汉书》)及文学作品(如李白的《古风》、庾信的《杨柳歌》)把楚国衰败归咎于楚怀王的昏庸,可在改革开放以后,各类历史学术刊物逐渐开始出现为楚怀王平反的声音。到底哪一种观点对?我还是拒绝评判,把选择的权力交给读者。
①指责楚怀王昏庸的观点的基本论据。
第一,楚怀王宠信坏美女郑袖。
郑袖为什么坏呢?《战国策》讲了三个关于郑袖的小故事。
一是善妒。魏国赠送了一个美女给楚怀王,楚怀王喜欢得一塌糊涂,郑袖妒忌得乱七八糟,但郑袖竭尽全力表现出对新美人的爱护,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全部送给新美人。楚怀王很高兴,郑夫人懂事,爱我所爱!新美人也很高兴,郑夫人善良,自己在异国他乡总算找到了组织。结果一天,郑袖告诉新美人,大王觉得你非常漂亮,就是鼻子长得不够好看,你记住去见大王的事后,掩住鼻子,这样就完美了。结果,蠢蠢的小姑娘一看到楚怀王就捂住鼻子,楚怀王觉得奇怪,郑袖立刻散风点火:她好像是嫌弃大王的狐臭味!楚怀王一怒,割掉了美人的鼻子。
二是有心计。当初,张仪在楚国混得太挫,为了拐骗点生活费,张仪觐见楚怀王说:我在楚国得不到重用,准备前往韩国打工去了,据说中原的女子漂亮得惊天动地,要不要我给你物色几个?楚怀王一听说给自己物色美女,立即赠送了张仪一大笔路费。这事在后宫传开后,楚怀王喜爱的两位夫人南后和郑袖分别出资贿赂张仪。张仪就前往楚怀王处认罪:我走遍天下,见过的美女谁也比不上南后和郑袖。
三是干预朝政。当年张仪被楚怀王扣押在楚国,就是因为郑袖害怕秦国送美女过来,死命劝楚怀王释放张仪。
郑袖不是良善之辈,宠信郑袖的国君自然是昏庸的。
第二,楚怀王疏远贤臣屈原。
屈原为什么贤呢?论据主要在《史记》里的《屈原贾生列传》中。
一是有治国才干。《史记》说屈原治理国家的内政外交都是一把好手。
二是有文学才干。据说屈原以男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离骚》就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屈原是优秀的人才,楚怀王楚怀王一开始也信任屈原,还任用屈原为左徒改革内政(左徒具体是什么官职《史记》没有明确记载,后人有许多猜测,在此不具体探讨)。只是楚怀王耳根子软,听信一个叫上官大夫的人的谗言:屈原这小子自以为是,到处宣传自己制定的法令很完美,且除了他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楚怀王一生气,疏远了屈原。其疏远的表现具体有两个:
一是罢免了屈原的重要官职(具体担任又担任什么官职没记载)。据说,张仪被楚怀王关押在楚国的时候,不再做左徒的屈原,被派往齐国出差了,回来听说张仪又被放了,跑去质问楚怀王为何不杀了张仪,楚怀王也有些后悔,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
二是不听屈原的正确建议。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去喝茶,屈原坚决反对楚怀王前往,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怀王前去,结果楚怀王一进武关,秦朝的伏兵将楚怀王扣留。
因为以上理据,楚怀王一直是历代国君的反面教育典型。
②为楚怀王平反的基本论据
第一,楚怀王执政前期,楚国国力的各项指标达到顶峰。
首先,国土最广袤。张正明教授在《楚史》的研究中曾认为,楚国自楚威王末年,国土面积在诸侯国中最大,甚至说楚国是东方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国,仅次于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而楚怀王为楚国开疆拓土锦上添花:公元前310年左右,楚国派大臣昭滑到越国搞间谍活动,离间越国君臣,观察灭越时机,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国内乱,灭了越国,把江东建设为楚国的一个郡。
其次,经济很发达。1957年,安徽寿县文物出土了一个叫鄂君启节的东西。经考古学家认证,这是楚怀王时候颁发的免税通行证,根据上面记载,楚国的水上贸易相当频繁,贸易的地域范围涉及楚国主要大小河流,且每次贸易的商品量大,动辄一百五十舟带着货物出去销售。商品交易的频繁,商业交通发达,几乎可以推断,楚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再次,军事实力强。公元前323年,楚怀王派柱国将军昭阳率军攻打魏国,一口气拿下魏国八个城邑,转头进攻齐国。据《战国策》记载,齐闵王请陈轸前往劝说昭阳将军:请允许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一个人,赏赐了自己的幕僚们一杯酒,也没说清楚酒给谁,大家就约定,在地上画条蛇,谁先画好谁就喝酒。一个人先画好了,但看大家进度太慢,忍不住给蛇添上几只脚。结果,等他画好后,有人夺了他的酒说:蛇又没脚,你画的已经不是蛇,所以酒应该我喝。今天你身为楚相,已经打败了魏国,功劳已经满了,如果再打齐国,万一输了,那就是画蛇添足了!昭阳才率军离开齐国。尽管楚国在对齐战争中无功而返,但从其揍魏国的狠辣和齐国对楚国的畏惧来看,楚国的军事实力肯定是一等一的强。
由楚怀王时期的三个国力考核指标可以看出,楚怀王并不是无能的国君。
第二,屈原是不是具备政治才干?
在阐述以下观点之前,我必须说明我对屈文豪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在东周结束,我会在文化篇再次提到这位文化巨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学成就和政治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文学家是民族灵魂的脊梁,他们不苟流俗,特立独行,天马行空都是被世人认可的。政治家可以吗?绝对不行!如果我们把民族发展看做一艘众人划桨前行的船,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推动大船前行!可他们的分工却是不同的,政治家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比如,制定前行目标,你得清楚知道你这船要开到哪里去?给大家安排岗位,谁做大副,谁做二副,你得清楚你手下的人都适合做什么。协调人员关系,你得团结大多数,树立权威,保证自己令行禁止。还要关注外部环境,有没有暗礁,有没有海盗等等。文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见证与监督,在政治家管理有效,大船和谐前行的时候,文学家可以创作作品描绘一下现在碧水蓝天,未来的繁花似锦,给舵手和水手都打一打气,保证尽快达到目标。在政治家管理失控的时候,文学家就会用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悲悯的情怀向舵手提出问题,比如写一首诗歌讽喻大副之间争权夺利,亦或写一篇小说谴责水手口粮被掠夺的问题,更深层次可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得冷漠等等。因为职责不同,社会对政治家和文学家的能力要求也不同,政治家需要理性、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文学家需要感性,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因为两种能力多有冲突,所以,历史上的政治家往往是二流文学家,或者伪文学家,文学家往往失意流离做不了政治家,能在政治上和文学上同样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非常罕见。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17 15:40:28 +0800 CST  
屈原正是一个文学家,卓越的文学家,事实证明,以文人的情怀搞政治是不行的。
根据一:据《史记》记载,楚怀王一开始非常信任屈原,任命屈原在楚国搞了内政改革,但因为上官大夫在背后嘀咕几句屈原的不是,楚怀王立即选择疏远屈原。一般来说,国人的这个故事的感受有三点,一是上官大夫嫉贤妒能!二是楚怀王昏庸;三是屈文豪委屈!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如果我们认定屈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那他就应该有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实现自己的政治方针,刚有人使绊他就下课了,这本身是政治能力不足的表现。
根据二:我们来看看《离骚》整个内容:第一部分诗人自述出身高贵,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第二部分诗人悲愤地指出,自己为了楚国的发展殚精竭虑,可楚怀王因为小人的离间背弃了改革的诺言;第三、四、五部分诗人将朝堂小人勾心斗角,相互妒忌,争权夺利与自己特立独行,保持清白节操相对比,表达自己的彷徨和苦闷。第六、七、八、九部分诗人幻想自己神游天地,得到先贤的认可和同情。如果单从文学审美感受上说,这首诗音乐感强,辞藻华丽,境界开阔,情感壮美,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但如果从国君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篇诗歌又是什么感受呢?我说句挨板砖的话:《离骚》就是牢骚!针对楚国当局发表的反动言论。楚怀王没有将屈原打成右派,也没有将屈原发配黑龙江,只是疏远屈原,还真算比较有心胸的君主。如果我们再用楚国朝臣的眼光去审视这一篇诗歌又是什么感受呢?我相信,对于一个觉得满潮堂都是小人的人,没人会喜欢他。一个没有政治情商的人,无法谈政治才干。屈原是一个一流的文学家,三流的政治家。
根据三: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喝茶。屈原认为秦国狡诈,楚怀王不应该前往,楚怀王不听,最后被秦国绑架勒索。这是被历代文人用于证实屈原才能的事件,但我们换个思路想,当时楚国受到齐楚两国的夹击,如果楚怀王拒绝秦国的邀请,后果又会是怎样呢?我想估计不会比去了更好。其实楚怀王明知前往秦国很危险,仍愿意前往争取暂时的和平,虽然天真,倒勇敢得有些可爱。
第三,郑袖是否影响了楚怀王的政治决策。
我们说《战国策》讲了郑袖的三个故事,至少前两个故事:杀害魏美人和阻止张仪为楚怀王进口美女,郑袖的坏都停留在后宫。只有第三个故事,阻止楚怀王杀张仪,有干涉朝政的嫌疑。但问题是,楚怀王是不是真心因为郑袖的眼泪才释放张仪?这个却真难说,有时候,我们冲动地作出决定后,内心立即就后悔了,巴不得有人来为自己解围,郑袖的眼泪只是给了楚怀王一个台阶。因为在那时候杀了张仪对楚国一点好处也没有。
既然,第二种观点认为,楚怀王不是楚国衰落的罪魁祸首,那楚国衰落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第一,楚国在合纵连横中面临的外交困惑多。
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因为楚国地处南部横跨东西,秦国和齐国都希望得到楚国的帮助,所以,楚国必定面临齐秦两国的忽悠招揽,再加上楚国本来就是南方一霸,很多小国也愿意依靠楚国对抗秦、齐。这样一来,楚国在合纵连横的外交思路中,可以有多项选择:一是依附秦国。二是联合并利用秦国,为楚国称霸打基础。三是加入合纵取得领导权。四是加入合纵队,将领导权出让给齐国。这可以看做是楚国的优势,如果楚国外交玩得足够好,和齐秦一道弄个三足鼎立是有可能的。但这也可以看做楚国的劣势,既然有多重选择,就有可能摇摆不定,一旦如楚怀王一样把秦国和齐国、魏国都得罪了,那将死得很难看。
第二,以王室为核心组建的权力顶层弊端日益显露。
一是人才流失严重。我们之前讲过,从楚庄王时代开始,楚国君权摆脱若敖家族的阴影,建立了以王室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优点是大权不易旁落,缺点是选择人才的范围非常狭小,出现优秀令尹的几率越来越小。早在春秋时期,楚国的人才就在大量外流,出现了楚才晋用的现象。本来,战国中期楚国富甲一方,又已经晋级为文化大咖,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但人才依然不断夭折和外流,比如政治人才吴起在楚国,只落得被乱箭射死。杰出纵横家张仪在楚国,混得衣衫褴褛,迫不得已才去了蛮荒之地的秦国。没有杰出的人才,楚国在竞争激烈的战国,必须败下阵来。
其次,贵族之间争权夺利,形成不同的派别。这基本上是楚国的传统剧目,楚国一直坚持以王室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样近支贵族就不断代替血缘疏远的贵族,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消停过。只是国君能力强一些的时候,能恰当的利用大臣之间的矛盾维护君权,比如之前我们说的楚宣王利用江乙和昭奚恤相互进攻,掌控政局。君权弱一些的时候,大臣就相互使绊子,比如屈原搞改革,上官大夫就给使绊子。再加上,楚国的外交政策面临多项选择,楚国的大臣正好根据“和秦”与“联齐”自然分成了两派,这对资质相对平庸的楚怀王来说肯定是考验。比如陈轸今天一群人告诉你“和秦”是光明大道,明天一群人告诉你“联齐”必将成功,用不了多久楚怀王的脑子就一半是水一半是面粉,摇一摇就成浆糊了。
第三,楚国的经济文化很发达。经济不用说,鄂君启节的文物出土已经说明了。文化上,尽管楚国一开始是南蛮形象出现在舞台的,但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洗礼,尤其是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带着周朝的文化典籍前往楚国以后,楚国文化蒸蒸日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文化达人。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蓬勃发展就是楚国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我们之前就分析过,经济文化繁荣,执政者面对的诱惑多,人民面对的求生选择多,这样的国家不见得战斗力强大。在历史上,文化落后的国家战胜文化先进的国家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管我们认为是不是楚怀王楚国衰落的罪魁祸首,楚怀王的路都已经走到尽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在了秦国。而在此之前,秦国扣押楚怀王,用以要挟楚国割地,楚国大臣就商量着立了楚怀王的太子横为王,就是楚顷襄王(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在位)。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17 15:40:51 +0800 CST  
最近脖子、腰椎问题得到一定改善,感谢大家发信息关心,在我不溜达天涯的时候帮我顶贴!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17 15:41:52 +0800 CST  
④魏国
上一节我们讲到,魏国在齐、秦的不断夹击之下连遭惨败,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死了,儿子魏襄王继位(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19年),魏国全面衰落。
据《孟子》记载,魏襄王继位不久,孟子来到魏国和魏襄王(原文为梁襄王)有过一次谈话。孟子对魏襄王的印象有两点:一是没个国君的样!二是一统江湖的宗旨信念没有缺失,只是能力和理想没有配套。可以说,孟子的看法还是很准确,魏襄王接任魏国掌门以后,心心念念想要恢复魏国的霸业,可连续做了争霸的三道测试题后,魏襄王举着差评牌龟缩了回来。
第一题,能不能从跌倒处爬起来?我们已经说过,魏国在马陵之战中败给齐国,标志着魏国独霸江湖事业结束。如果魏襄王想要重现魏霸主的光环,必须打败齐国。据《战国策》记载,马陵之战之后,魏襄王(《史记》记载是魏襄王,《战国策》是魏惠王)一心想找齐国报仇,就把宰相惠施找来说:齐国在马陵之战欺负魏国,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准备倾全国之力跟齐国干仗,你觉得如何?惠施一听赶忙阻拦:想报仇何苦自己动手?如果惠王你取消王的称号,换上诸侯的仪服,以臣子的身份去朝见齐国,尊齐国国君为王,楚国肯定不爽。这时候我们再派人从中挑拨几句,齐楚就会开战。楚国这些年养得膘肥马壮的,正是齐国的对手。魏惠王一听,这主意好啊!果然前往徐州尊齐威王为王(也有说法是齐宣王,《史记》和《战国策》记载又有出入)。而齐威王也投桃报李,承认了魏惠王的王位。这就是“徐州相王”。尽管史书上大力表扬惠施略似小计,在齐国捞了大便宜。可是,魏国从独霸天下一统江湖的位置上乖乖下来,跑去给齐国端茶递水,国际威信一落千丈,实在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第二题,能不能保住魏国既得利益?魏国在战国第一阶段的争霸赛中,向西夺取了河西地区,向北获得了中山国,向东一直拓展势力范围到卫国。如果这些胜利果实能保住,魏国即使衰落,也能像齐国当年一样,混一个二流霸主,没有实力进攻他国,但也没有其他国家敢随便招惹。可是,从魏襄王之后,魏国的领土急速缩水,一方面北边的中山国完全失去控制。另一方面,魏国西部长期受到秦国的掠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30年,秦军在雕阴打败魏军。魏国把河西之地割给秦国。此后,魏国一挨秦国揍,就割地求和。公元前329年,魏襄王和秦惠王在应城喝茶,魏国又献上汾阴、皮氏和焦城。公元前328年,魏国把上郡全部给了秦国。公元前322年,秦军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魏国一副杀身成仁的气势,不断割肉喂秦国,秦国的小身板变得越来越敦实,魏国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第三题,能不能突围?个人觉得,魏襄王也不算是完全浆糊的脑袋,在其执政之初,已经意识到选择一个点进行突围的重要性,所以其巴结齐国,贿赂秦国,就是希望在南边获得突破口,但魏襄王运气实在差,因为楚国也不好对付。据《史记》公元前329年,楚威王死了,魏国听过楚国有国丧,再一次试探着向南寻求战略突围,趁机进攻楚国夺取了陉山。但公元前323年,楚国一缓过劲来,立即派兵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八座城池。至此,魏襄王的“魏国梦”全面落空。
魏襄王执政十几年,周边齐国、秦国、楚国三老大,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魏国想跻身一流强国实在艰难,只好认命进入二流团队。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18年魏襄王去世,儿子魏哀王继位。(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不过根据《竹书纪年》的校订,历史上并没有魏哀王,只是魏惠王于公元前334年称王,改元重新纪年。司马迁误以为魏惠王在那一年病逝,将魏惠王后元十六年拨给魏襄王,然后将魏襄王后期的事情另设魏哀王。不管史学上怎么争议,为了故事前后的连贯性,我继续采用《史记》的说法。)魏哀王确实很哀,在其执政期间,正值合纵连横最纠结的时刻, 魏国因为其地理特点,成为合纵连横争夺的主战场。
公元前318年,魏国参加轰轰烈烈的五国伐秦运动失败。此后魏国任用秦国张仪为相,倒向秦国连横阵营。
公元前317年,齐国在关津打败魏国,公元前316年,魏国就任命齐国的田文做魏相,以此增进魏国和齐国的友谊。
公元前313年,秦国进攻魏国曲沃,魏国驱逐了主张合纵的公孙衍,投入秦国怀抱。公元前312年,魏国又按照秦国的要求,立亲秦的魏公子政为太子。接下来,魏国俨然秦国的小藩属。公元前308年,追随秦国进攻齐国、燕国。公元前307年,魏哀王与秦武王在应城相会。
公元前306年,魏国太子前往秦国朝拜,同年,秦武王死了,宣太后执政,将秦武王在魏国娶的王后遣返回魏国,又接连攻下魏国的蒲反、阳晋和封陵。魏国被逼急了又短暂倒向齐国的合纵阵营。等秦国政局稳定争取魏国,魏国又加入秦国阵营进攻楚国。
很多人认为,秦国是虎狼之国,魏国对秦国实行绥靖政策,是灭国的根源。但实际上,只要是身板壮的大国,哪一个又不是奉行虎狼法则呢?魏国病症的关键不在于他投靠齐国还是投靠秦国,关键是魏国过于羸弱,在合纵连横的过程中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是秦国的降龙掌来了就服从秦国,齐国的旋风腿来了就跟随齐国。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24 16:20:23 +0800 CST  
@o弘毅o 2016-07-28 22:55:21
T姐的出什么时候出来啊
-----------------------------
唉,估计又延迟了,说要九月份!我也等得很焦急!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6-07-29 16:07:50 +0800 CST  

楼主:tqzrd

字数:702656

发表时间:2015-01-23 2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7 14:58:07 +0800 CST

评论数:245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