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对决莱特湾,巅峰海战的始与末

五十年前,在黄海海面上注视着清朝北洋水师的伊东佑亨;四十年前,在对马海峡眺望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东乡平八郎,他们当时心中的感受恐怕也和现在的栗田中将一样。伊东和东乡的让人难以置信的辉煌胜利让日本走向了强大。可是,时过境迁,现在,1944年10月25日,挽救这个衰败帝国的重任落在了栗田健男的肩上。等待他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皇国兴废,在此一战!望诸君奋勇作战!”
莱特湾海战,不,整个太平洋战争的最高潮来临了!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19 11:57:49 +0800 CST  
二十四、决战萨马岛

被栗田发现的那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斯普拉格少将,这支部队实际上并不属于第38特混舰队,而是金凯德属下的一个航母特混大队。不过要说是航母特混大队还真是太抬举他了,实际上斯普拉格的兵力少得可怜,只有三艘驱逐舰、四艘护卫驱逐舰以及六艘护航航母(也就是由商船改造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每艘航母上只有二十来架飞机,而且最快航速只有十九节,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杂鱼部队。
在萨马岛海战前,战列舰与航母之间的炮击战仅仅发生过一次。在那一场战斗中,德军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毫无悬念地击沉了英国航空母舰“光荣”号。这已经足够说明航空母舰在面对直射火力时的脆弱。更为糟糕的是,此时斯普拉格少将面对的不是火力贫弱的德国战列巡洋舰,而是包括“大和”号战列舰在内的拥有超凡火力的日本舰队。
看来,日本人要给斯普拉格少将一点颜色看看了。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20 12:04:14 +0800 CST  
清晨6点58分,“大和”号上的9门460毫米主炮朝美军护航航母猛烈开火。几分钟后,“白平原”号护航航母被命中一枚近失弹,一时间动弹不得。斯普拉格如梦初醒,急令驱逐舰释放烟幕,掩护航母一边向南撤退一边迅速起飞飞机,慌乱之中也不管有没有换上对舰用高爆弹,反正先飞上去吓吓日本人。斯普拉格同时发电,请求南边的塔菲2以及塔菲1航母大队派出增援。
栗田看到美军正在试图起飞飞机,于是下令打破队形,发动总攻,争取在美军航母还击之前击沉他们。斯普拉格倒是也应变极快,他让三艘驱逐舰朝日军舰队发起冲锋,拖延时间。打头的是“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她朝“熊野”号重巡洋舰发射了十枚鱼雷,其中一枚命中了“熊野”的舰首,迫使“熊野”号暂时后退。不过好运没能持续太久,“约翰斯顿”紧接着就被命中三发炮弹。幸存士兵后来回忆道:“当时舰上一片混乱,甲板上和舰桥上都是尸体”。此时日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总体而言攻击效果并不理想。栗田舰队缺乏水上飞机,故无法对炮弹轨道进行校对,加上一场突然来临的风暴雨阻碍了日军的视线,这给了斯普拉格喘息的时间。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20 12:04:43 +0800 CST  
剩下的美军驱逐舰则瞄准“大和”和“长门”发动了攻击。为了规避美国驱逐舰的鱼雷,“大和”号和“长门”号被迫调转航向闪避鱼雷,同时用副炮朝美军驱逐舰开火。六枚鱼雷把“大和”和“长门”号缠在了中间,由于美军鱼雷航速不快,两艘战列舰无法折回,在与鱼雷并行了10分钟后才得以调转航向,这么一来这两艘战列舰远远落在了后面。
“霍尔”号驱逐舰再对日军战列舰发射鱼雷后,又把目标转向了正在领头的“羽黑”号重巡洋舰。上午7点35分,“霍尔”号把最后的五枚鱼雷打向“羽黑”号。随即便被赶来增援的“金刚”号以及其他几艘巡洋舰团团围住,“霍尔”号誓死周旋,主炮一直不断开火,无奈寡不敌众,弹药库被打着火,发动机也失灵,舰长最后于8点30分下令弃舰,最终被“大和”号于8点40分击沉。另一艘“希尔曼”号驱逐舰运气不错,逃了出去。
此时的战局依旧对美国人不利,“羽黑”和“利根”号追得很急,已经把斯普拉格群压缩到西南方向,但是由于“约翰斯顿”号的干扰,以及日水雷战队没有及时抢占发射阵位,因此日驱逐舰发射的鱼雷都没有命中斯普拉格的护航航母。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20 12:05:24 +0800 CST  
不过“约翰斯顿”号为自己的勇猛最终付出了代价,恼羞成怒的日军驱逐舰在轻巡洋舰“失矧”号的带领下死死围住了这艘不要命的驱逐舰,最终“约翰斯顿”号、“罗伯茨”号也都和“霍尔”号一样被击沉了。
护航航母到底是跑不快,斯普拉格的六艘航母很快就重新暴露在日军战列舰以及巡洋舰的视野中,在追击战中,“冈比亚湾”号疑似被“大和”号的460毫米口径主炮直接命中(美方认为“冈比亚湾”是“金刚”号战列舰的战果,但由于“金刚”号光学瞄准仪之前被打坏,我认为“金刚”应该是很难准确命中目标的),“冈比亚湾”号立刻脱离了队形,在海面上挣扎了一会后沉没;另一艘“加里宁湾”号也被日军炮火直接命中,艰难的航行着。
但是,日本人的好运到此为止了。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20 12:05:52 +0800 CST  
从塔菲1和塔菲2起飞的美军飞机陆续赶到,盯准冲锋在前的日本重巡洋舰就是一顿乱炸,由于情况紧急,有些美军飞机实际上没有携带对舰炸弹,假装做出俯冲动作迫使日舰转向规避。混战中“鸟海”号和“筑摩”号重巡洋舰被美机重创,“铃谷”号先是被炸坏了发动机,后是舰上的鱼雷又被引爆,最终三舰都分别被日本驱逐舰悲壮地自行击沉。而前方的“榛名”号在战斗中发现东面海域似乎也有美军航空母舰的影子,为了向东搜索另外的美国航空母舰群丧失了战机。
从8点开始美军空袭愈演愈烈,追击中,日军队形分散,处于各自为战的不利境地。
此时“大和”号上的两架水上侦察机已经被击落,无线电也出现故障,无法确认前线情况。小柳少将意识到情况不妙,为了追击美军航空母舰,第二舰队已经离莱特湾越来越远了。他建议栗田停止追击,优先去攻击莱特湾。栗田中将最终在上午9时11分命令各舰放弃追击,与旗舰汇合。
一度硝烟弥漫的海面又渐渐陷入了平静,对于斯普拉格和栗田来说这都是难得的喘息之机。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4-20 12:06:28 +0800 CST  
楼主回来啦!!!

非常感谢众多涯友的关注和支持,奈何楼主还是学生,因为前段时间学业过于紧张,一直没有时间更新,断更了半个多月,实在非常抱歉,但是楼主在这里也保证这本书不会太监,不会弃楼,不会挖坑,请各位涯友们敬请期待~~~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17:54 +0800 CST  

二十五、转折点

金凯德始终认为哈尔西在圣贝纳迪诺海峡留有强大的兵力防守,事实上,李的第34特遣舰队已经跟随哈尔西北上,但是金凯德以及整个第七舰队上下无一人知情。所以,当他听说有一支庞大的日军舰队出现在萨马岛以东时,金凯德立刻就跳了起来。
此时美军也如他们的对手一样,暴露出了通讯不畅的弱点。金凯德惊怒交加,赶紧发电给哈尔西将军,询问第34特遣舰队的位置。哈尔西此时与小泽缠斗正欢,因此电报打过去两个半小时后,哈尔西才回电称“第34特遣舰队与他的航母一起正在与小泽舰队交战。”金凯德感到哈尔西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栗田舰队已经给予塔菲3群沉重打击,他赶紧又向哈尔西连发两份电报求援:“莱特湾缺乏战列舰,请让李将军立刻赶来增援。”“请立刻派出航空增援!”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18:57 +0800 CST  
直到现在,哈尔西背上才猛然冒出了冷汗。“上当了!”。赶快撤吧!他留下两个航母大队以及部分驱逐舰和巡洋舰继续攻击小泽,自己带着大部队拼命往回赶。一路上金凯德的求援电报纷至而来,有时甚至是明码发报。“请求空中攻击!我的旧战列舰在与西村舰队交战后弹药告罄!”“李在哪里!速派李将军前来救援!”活脱脱像一个美国版《南征北战》的精彩对:“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这还不算完,很快这件事就惊动了在珍珠港的尼米兹。尼米兹于是也来凑了个热闹,给哈尔西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第34特遣舰队在哪里?”为了迷惑日本人,通讯兵在电报前后都加上了点驴头不对马嘴的东西。全文是这样的:
“火鸡下水。急。太平洋舰队司令。第34特遣舰队究竟在哪里?RR全世界都想知道。”
实际上,前后的两句都是迷惑敌人用的,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哈尔西的旗舰“新泽西”号上的打字员简直就是一个呆瓜,认为那句“RR全世界都想知道”也是电报的一部分,于是没有删去,直接递交给了舰桥上的哈尔西。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19:45 +0800 CST  
哈尔西一看到这句话,顿时勃然大怒,把军官帽往地上一丢,一旁的参谋长卡尼急忙拉住他。哈尔西指着“全世界都想知道”对卡尼说:“尼米兹怎么能这样侮辱我?”。
再说日本那边,通讯也出了问题,而且问题更大。就在栗田在萨马岛海域与斯普拉格交战时,小泽正在恩加诺角挨炸,一边挨炸一边给“大和”号发电,告知诱敌作战已经大获成功,美军航空母舰主力已经远离莱特湾。可惜的是,栗田中将始终没有收到这份电报(“瑞鹤”号的报话机似乎有问题)。坐在“大和”号的栗田完全不知道小泽舰队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南边的西村已经战死,志摩正在撤退(志摩中将于25凌晨向栗田通报了这一消息,随即也失去了联系),此时的栗田认为自己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不过他仍旧坚持按照原计划突入莱特湾。
栗田舰队直到上午11点才重新整理好队形朝莱特湾进发,此时全舰队仅剩15艘军舰了。他们在11点40分撞到了“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宾夕法尼亚”自知自己不是对手,很识趣地迅速向南撤退。栗田对她也没什么兴趣,仍旧一路向东。不过一个小时后,栗田突然下达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命令“全军朝北转进,停止向莱特湾方向突入。”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栗田中将突然在离莱特湾只有四十多海里的地方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放弃突入作战。他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20:56 +0800 CST  
关于这个谜团,栗田本人在战后是这么解释的:“当时我收到情报称在莱特湾以北有一支美航空母舰部队,而我非常想消灭美国航空母舰部队。现在看来当时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作为军人应该严格执行命令。但是我当时非常疲劳(栗田那时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了),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似乎都已经消耗殆尽了。”参谋长小柳少将的说法也差不多:“原本确实计划冲入莱特湾,但是当听说北部有美航空母舰后,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支部队上,结果证明那是一个误报。”
发出这个消息的是位于马尼拉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部,这场战役中日军的误报数不胜数,但是这一个却是致命的。因为如果真有一直航母编队近在咫尺的话,那就意味着栗田进入莱特湾后不仅要与和苏里高海峡赶来的奥尔登多夫舰队交战(“宾夕法尼亚”号之前已经出现了),还要遭到北部美舰载机的猛烈打击。并且栗田已经通过监听10点30分哈尔西发给金凯德的电报得知哈尔西正在往回赶,有可能两个小时后就会赶到萨马岛,留给栗田的时间并不会很多,这点可以确定。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21:27 +0800 CST  
况且,这时距离美军登陆开始已经过去几天,美军可能已经夺下莱特岛上的机场(栗田通过监听美军电报得知美航空母舰命令舰载机在塔克洛班机场降落)。而湾内的运输船也可能早已经卸货完毕,成了空船,根本就没有打的意义。再说,就算美国人没卸货,也完全有时间让运输船提前疏散,到时候栗田又要来打一场像萨马岛海战那样艰难的追击战。
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任何日本将领提出反对意见,就连曾担任过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一向固执的“黄金假面”宇垣缠中将这次也只对栗田说了句“长官,敌人在那边(莱特湾)”。就这样,栗田中将的舰队在中午12时35分转往北方,与北面美“机动舰队”进行决战,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是莱特湾战役的转折点。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21:54 +0800 CST  
@邓李斯特 2017-04-20 12:06:28
从塔菲1和塔菲2起飞的美军飞机陆续赶到,盯准冲锋在前的日本重巡洋舰就是一顿乱炸,由于情况紧急,有些美军飞机实际上没有携带对舰炸弹,假装做出俯冲动作迫使日舰转向规避。混战中“鸟海”号和“筑摩”号重巡洋舰被美机重创,“铃谷”号先是被炸坏了发动机,后是舰上的鱼雷又被引爆,最终三舰都分别被日本驱逐舰悲壮地自行击沉。而前方的“榛名”号在战斗中发现东面海域似乎也有美军航空母舰的影子,为了向东搜索另外的美国航空母舰群丧失了战机。

从8点开始美军空袭愈演愈烈,追击中,日军队形分散,处于各自为战的不利境地。

此时“大和”号上的两架水上侦察机已经被击落,无线电也出现故障,无法确认前线情况。小柳少将意识到情况不妙,为了追击美军航空母舰,第二舰队已经离莱特湾越来越远了。他建议栗田停止追击,优先去攻击莱特湾。栗田中将最终在上午9时11分命令各舰放弃追击,与旗舰汇合。

一度硝烟弥漫的海面又渐渐陷入了平静,对于斯普拉格和栗田来说这都是难得的喘息之机。
-----------------------------
断更半个多月,实在非常抱歉,之后还是会每天一更,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6 17:24:32 +0800 CST  
二十六、尾声

栗田撤退了,斯普拉格的日子并没好过多少。就在栗田在早上9时许停止追击后,他的几艘航母又被神风自杀飞机给炸了一下。不过斯普拉格的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他的奋战拖延了栗田舰队几个小时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当然,他能扛这么久也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日本人误以为他的护航航母是正规的舰队航母,因此使用的都是正正经经的穿甲弹,但是实际上对付这种薄皮玩意高爆弹的效果会更好。
栗田在北上途中也遭到了几次空袭,但美军飞行员好像没有此前那般骁勇,几番空袭下来,栗田舰队居然完全没受损失。北上的栗田直到下午四点也未发现北边那支美国航母编队的踪影,期间有一队日机曾向栗田询问美舰队的位置,但是他们并未在栗田给出的地点发现任何动静。栗田也明白自己的舰队现在侦查能力极差,在茫茫大海上别说捞针,连找几艘大船都找不到,这样下去只能被动挨打。眼看着时间已临近黄昏,美国人的后续空袭最快也要等明天天亮了才会来到。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7 23:41:58 +0800 CST  
现在只剩下两个选择了。一是折回莱特湾,趁着夜色和美军再打一架,然后从棉兰老海返回基地。这个方案风险极大,首先栗田舰队现在油料吃紧,其次虽然日本海军擅长夜战,但是这支美军也不是在瓜岛的那支美军了,第七舰队同样经验丰富,黑夜之中日军未必能占到上风(西村就是先例)。另一个方案则是是再次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沿着原路返回,这样做虽然显得胆小怕死了一点,但这是能保全这支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舰队的最佳办法。
栗田思考一番后还是采取了第二个方案,以他的性格来讲,这是合乎情理的。既然战役已然失败,何必又要让这些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再冒此大险、白白送死呢?最终,栗田舰队在下午6点钟退回圣贝纳迪诺海峡,随即穿过海峡,往文莱方向驶去。
姗姗来迟的哈尔西在夜间9点才赶到圣贝纳迪诺海峡附近,此时栗田舰队主力早已远去,只撞到了因为救人而掉队的“野分”号驱逐舰,哈尔西随即把满腔怒火都撒在了这艘可怜的小驱逐舰上。“野分”遭遇十倍于己的美军舰队狂轰滥炸,被骇人听闻地还原成了零件状态(打成钢渣了),舰上舰员连同一部分救上来的“筑摩”号舰员全部死亡。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7 23:42:29 +0800 CST  
除去“野分”号,26日白天美军又对撤退中的栗田舰队进行了几次空袭,炸沉轻巡洋舰“能代”号,“长门”、“榛名”和“大和”也都受了伤。“不知火”号驱逐舰、“阿武隈“号轻巡洋舰也在志摩舰队撤退时被美飞机炸沉。
至此,“捷”一号作战算是彻底失败了。美军以三艘航母,三艘驱逐舰,162架飞机为代价击沉日本四艘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以及11艘驱逐舰,幸存的日本军舰也大多受创,其中大部分直到日本投降都再未恢复战斗力,同时还损失飞机288架。
仅仅几天时间内,日本舰艇的损失超过30万吨,占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现存舰艇总吨位的35%,联合舰队残存的力量经此一战几乎一扫而空,正如联合舰队末代司令小泽治三郎所说:“莱特湾海战以后,日本的海面兵力就成了绝对性的辅助兵力,除了某些特种性质的舰艇外,海面舰队已经是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战役本身早已盖棺定论,但是对于栗田在25号中午的决策,历史上却仍旧争议不休。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7 23:43:09 +0800 CST  

二十七、依旧存在的不“存在舰队”

放弃突入这件事在日本联合舰队高层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栗田本人事后也没有因此遭到处分,只不过调任为海军大学校长而已(从主力舰队司令调任海大校长,可能算一个象征性的处分)。一些参加过莱特湾海战的旧日本帝国海军军官(例如福留繁)也认为栗田的决定不算是一个错误。大部分的日本历史学家,包括研究联合舰队的权威伊藤正德先生在内也都对栗田的撤退表示理解。
对栗田的撤退表示指责的,反而是美国人。
日本人都放下了,美国人倒是对栗田的决定耿耿于怀。这倒不是美国人无理取闹,因为当时莱特湾内光5000吨以上的运输船就有五十来艘,小型的运输舰上百艘,其中不少确实还没有来得及卸货,这说明栗田的确因为他的决定,错失了消灭美国运输船和补给的绝佳机会。就连麦克阿瑟也承认如果日本人闯进莱特湾,那确实是不得了,后果一定很严重。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8 20:30:03 +0800 CST  
当然,如果栗田真的突入莱特湾了,后果也也未必就如麦克阿瑟说的那样,毕竟美军握有绝对的空中优势,金凯德的护航航母全部加起来还有几百架飞机,此外还有奥尔登多夫的战列舰舰队,栗田进去不难,但想全身而退恐怕不甚容易。至于运输船,反正麦克阿瑟财大气粗,损失点补给对他来说无非只是延缓一会进攻时间。为了拖延美军几天时间,而赔上包括“大和”在内的整个舰队,应该也不能称得上是什么明智的做法。正如《日本人在莱特湾》一书的作者詹姆斯菲尔德所说:栗田也只是一个为当时环境所困的囚徒而已,根据当时他所拥有的信息来看,他的决定确实能算得上是合理的。
至于栗田的水平,首先他在江田岛的时候成绩确实还不错,其次战前长期在海上服役,从开战以来到莱特湾海战前一直在前线作战(这点同为38期的三川军一就比不上栗田),当时也确实是日本海军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指挥官。可以说,栗田是当时统帅第二舰队的最合适的人选(海兵39期例如西村志摩这些人按照资历当时还当不了第二舰队司令这种职位,何况他们的实战经验也不如栗田丰富)。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8 20:30:43 +0800 CST  
当然美国人强调栗田舰队的威胁也有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哈尔西的不满,或许栗田的决定尚有争议,但是哈尔西的失误绝对是无法辩驳的。首先丢下圣贝纳迪诺海峡不管就是一个严重失职的行为,撤防就撤吧,哈尔西又没有把消息准确告知金凯德。最让人诟病的是,他的强大航母编队所获得的战果只是击沉了小泽脆弱的航空母舰,而其他军舰大多成功逃回了日本。
哈尔西有个外号叫“海上巴顿”,不过这个外号可能更多的是在说他的脾气,而不是他的指挥水平。哈尔西曾说如果是他来指挥马里亚纳海战,而斯普鲁恩斯来指挥莱特湾海战的话,美国人的战果还会出色不少,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关于莱特湾海战后的联合舰队,表面上日本联合舰队在莱特湾决战后尚有一定实力。首先航母确实是有的,8月份完工的“云龙”号以及“天城”号都已经装配给第一航空战队,船台上“葛城”号和巨型航母“信浓”号也在建造中,但是此时日本已经没有像样的舰载机飞行员了。莱特湾海战后,海军航空兵已是人才凋敝,有经验的飞行员中十有八九都已战死,神风特攻队从此成为日本航空兵的绝对主力。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8 21:15:04 +0800 CST  
此外,由于菲律宾的陷落,日本本土与南洋的石油运输线路完全中断,残存的其他军舰要么因为缺乏油料或者修缮停泊在各个港口内动弹不得,要么就是在执行一些无关紧要的运输护航任务时,成为美国飞行员和潜艇的盘中餐罢了。
马汉在《海权论》一书中曾提出过“存在舰队”这一概念,即舰队一直停泊在海港内而不出战,迫使敌人因顾忌此舰队而不得不部署力量进行防备,从而达到牵制敌人兵力的作用。历史上最著名的存在舰队当属德战列舰“提尔皮茨”号,自1942年她驻防挪威起,这艘战舰就成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个心腹大患。到1944年11月“提尔皮茨”号被击沉为止,该舰已牵制北海英国舰队近3年之久!并且英国人为击沉这艘战舰前后动用了超过六百架飞机。事实上,在此期间“提尔皮茨”不仅没有执行过什么像样的作战任务,甚至连港口也没出过几次,被盟军称为“北方孤独女王”。
楼主 邓李斯特  发布于 2017-05-08 21:15:50 +0800 CST  

楼主:邓李斯特

字数:42257

发表时间:2017-03-24 04: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17:52:30 +0800 CST

评论数:2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