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五十年》——百万字完本专题历史力作

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I

而没过几天,寿春城内的东吴援军也出现了重大问题。蒋班、焦彝出城投降以后,东吴援军逐渐成为主力作战部队,因为东吴官兵的亲人们都在东吴,所以他们没有什么退路,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他们必须打赢这场仗,才能回到家乡。而跟随文钦进入寿春的军队,最主要的就是以全怿、全端堂兄弟为首的全家军,可是这支部队,也因为司马昭的计谋,出现了重大问题:

全怿的两个侄子全辉、全仪,因为家庭矛盾,干脆带着他们的老娘和私人部队几十家人,一起投奔了曹魏帝国。司马昭得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按照亲信钟会的计策,一面好生照顾全辉兄弟,一面暗中派人模仿他们的笔迹,给还被困在寿春的全怿送去了一封密信,说东吴帝国因为东吴将领们不能解救寿春,打算把他们的家人全部杀掉作为惩罚,所以全辉兄弟才逃了出来。全怿一看确实是自己侄子的笔迹,所以一点儿也不怀疑信的内容,一琢磨反正家里人也活不成了,这么卖命还有什么意义,干脆在12月的一天,打开自己负责守卫的城门,带着全家军几千亲兵,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对于全家军的投降非常欢迎,任命全怿当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其他人也都各有封赏。

就这样,寿春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在精神极度恐慌和粮食极度匮乏的状态下,度过了公元258年的元旦佳节。

寿春城内,文钦在和诸葛诞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文钦说:“蒋班、焦彝一开始劝我们突围,我们没有听他们的,现在全家军又出城投降,情况确实已经相当不妙。然而越是这样,司马昭就越松懈,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集结全力突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诸葛诞也深表同意,于是命令大军从面对东吴帝国方向的南门出城,对司马昭阵地发动猛烈攻击。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0 14:53:33 +0800 CST  
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J

战况在霎那间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司马昭和诸葛诞的将士们同时在经受着自战争以来最大的考验。

一连四五天,诸葛诞的军队就像蝗虫一样,接连不断的涌出南门,不分白天和黑夜。而司马昭的士兵也像蝗虫一样,接连不断的支援南门阵地。司马昭命令士兵在南门建立起高墙壁垒,在上面架上炮车,上面装上大石块和火箭,只要诸葛诞一攻击,就马上发射。石块和火箭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遍地都是死尸和伤员,连防御进攻的战壕里都塞满了尸体,护城河里流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然而诸葛诞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突围成功,司马昭耗掉了能堆成一座山的石块和成捆成捆的弓箭,硬是把诸葛诞又给堵了回去。

城里现在真正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原本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因为之前毫无限制的损耗,已经所剩无几。百姓和士兵们吃不饱,只好陆陆续续逃出城去,前前后后已经有数万人。面对这种困境,文钦又给诸葛诞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寿春城内的魏国人全部赶出城去,只留下自己带来的东吴军队守城,这样不是就把粮食省下来了吗?

看着在自己面前吐沫星子满天飞的文钦,诸葛诞的脸色逐渐发青。就是这个人,当初兵精粮足的时候劝自己不突围,结果弄的众叛亲离,现在又劝自己把手下都赶出去,只留下东吴人。他们都出城去了,我这个将军还混个屁啊!

当初文钦在魏国的时候,本来和诸葛诞的关系就十分恶劣,这次被派来支援诸葛诞,本来因为大敌当前,才被迫合作。可是文钦给诸葛诞每次出的主意没有一次灵验,反而让诸葛诞不断受到巨大损失,新仇旧恨一起发作,让精神高度紧张的诸葛诞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0 20:07:53 +0800 CST  
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K

在寿春城墙突出的小城上,文钦像超人一样勇猛的儿子文鸯和弟弟文虎,正在专心守城,突然得到一个噩耗:爸爸文钦到诸葛诞那里参加会议,结果就在会议室里被杀。虽然知道爸爸和诸葛诞有些不和,但文鸯文虎还是感到难以接受,老爸英勇一世,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友军的刀下。又悲又恨的文鸯、文虎,抄起家伙,叫上手下就要找诸葛诞复仇,可是没人敢跟着一起去送死。万般无奈,文鸯干脆领着文虎,立刻打开城门,骑着马就出城去了。

知道直接害死大哥司马师的文鸯来投奔,司马昭陷入了深思之中。旁边的军法官强烈要求把文鸯杀掉,以祭奠司马师的在天之灵,而司马昭却说:“文钦罪不可赦,他的儿子当然也应该死。但是如今他们走投无路来投降,如果杀了他们,就会断了寿春守军投降的念想,我们攻城就更困难。”于是,文鸯、文虎不仅被无罪赦免,还都被封为将军、关内侯。

为了再动摇一下寿春城里其他人守城的决心,司马昭让文鸯、文虎领着几百个骑兵,绕着寿春城来回跑,向城内大声喊:“文钦的儿子投降都没事,你们还怕什么?”城里饿的前心贴后背的人们一看这种情况,又高兴又羡慕。不久,司马昭亲自到寿春城下去巡视,看到城头上的士兵光拿着弓箭比划,却不朝自己射击,心里不禁一阵狂喜,对旁边的人说:“寿春可以攻下了!”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1 09:43:33 +0800 CST  
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L

公元258年2月20日,司马昭命令围城各路大军对寿春发动总攻,在震天的战鼓声和喊杀声中,司马昭的士兵从四面八方登上城墙,杀进城中。

诸葛诞不甘心,他在心里一万遍的诅咒该死的司马昭、该死的东吴援军,还有那该死的文钦。二十万大军,就这样分崩离析,然而不甘心也没办法,尽管心里痛苦万分,还是逃命要紧。诸葛诞骑上马,带着几个亲信逃到小城,想从偏门里出去,结果正好被攻进城的士兵发现,一刀结果了性命。和毌丘俭一样,这位曾经伟曹魏帝国驰骋多年的猛将,也一样落的这么惨的下场。不过还好,诸葛诞不是一个孤零零的死去,因为有几百个忠于他的士兵,在被俘以后也坚决不肯投降,行刑队每杀一个,就问下一个肯不肯投降,结果到了最后,也没有一个服软。

然而,身体是肉的,大刀是铁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跟着诸葛诞一同殉葬。绝大多数的东吴将士,都主动向司马昭军队投降,各种武器像小山一样堆在地上。

进入寿春城的司马昭,看着不到10年而连续三次被战争洗劫的寿春城,不禁感慨万千。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次叛乱的大本营,都设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每一次司马家族讨伐反对者胜利之后,寿春城都会遭受一次大屠杀,从司马懿,到司马师,而现在轮到自己决定,该对这些叛乱的人如何处置了。

有人向司马昭建议,淮南不断发生叛变,形势依然很危险,而东吴降兵的家属仍然在东吴,恐怕不会诚心归顺,应该把他们都杀掉以绝后患。司马昭说:“古人用兵作战,从不消灭敌人的国家,而只是把领头的除掉而已,东吴降兵即使逃走,也足以显示我们的胸怀。”结果,投降的东吴士兵一个人都没有被杀,全部被安置在首都洛阳附近;对于投降过来的东吴将军,司马昭也分别给予封号;而凡是跟随诸葛诞叛乱的淮河军团将士,一律被赦免;对于被诸葛诞杀死的文钦,司马昭允许已经被封官加爵的文鸯、文虎给他收尸,然后由司马昭赠送一辆牛车,拉回老家谯县(安徽毫县)的祖坟入土为安。总之一句话,宽大宽大再宽大。

至此,淮河军区的第三次叛乱,也彻底平息,司马昭所施展出来的各种手腕,让曹魏帝国、甚至是敌国的士兵、百姓们,都深深折服。从此以后,淮河军区、乃至整个曹魏帝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反对司马家族的叛乱。通过这次战争,以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家族,赢得了整个曹魏帝国将领们的一致敬畏和效忠,英雄辈出的中国大地,正在迎来司马家族称霸的新时代。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1 16:04:32 +0800 CST  
第一章第四节 司马时代的来临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1 19:56:06 +0800 CST  
1、曹髦之死A

在平定诸葛诞叛乱后两个多月,也就是公元260年夏季,魏国小皇帝曹髦颁布诏书,在给司马昭更贵重的赏赐:当晋公,加九锡。

我们先说说加九锡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皇帝赐给大臣九样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住的行的,全部和皇帝一模一样。说穿了,如果接收了这些东西,这人就是皇帝,当然除了名字不是皇帝。至于晋公这个爵位,相对于加九锡来说,实在是很不重要了。

然而表面文章是必须做的,这在当时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推翻的潜规则,曹操的儿子曹丕当年取代汉献帝的时候就走的是这个程序。虽然心里早都伸出爪子来了,司马昭还是继续在表面上摆出一副拼死都不敢要的姿态,反复回绝了九次,硬是把这些赏赐推掉了。而我们年轻的司马炎兄弟,现在已经升到中护军(中央禁卫军副司令)的位置了,托爸爸的福,他本人也已经进入了国家军事权力的中心位置。

在司马家族一步步达到权力顶峰的时候,本来应该处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曹髦,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皇帝应该有的一切权力。

客观公正的说,曹髦其实还是一个很聪明懂事、很奋发图强的好青年的,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他还是够格当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皇帝的,不过毕竟司马昭也不是只会喝稀粥的人,曹髦只能看着自己的各种努力白费,而自己只能沦为傀儡。

在这种等同于囚犯的日子里,年纪轻轻的曹髦仍然时刻表现出旺盛的精力和远大的志向。有一次,他在太极殿东大厅设宴款待文武大臣,问他们古时候的两个皇帝:夏朝的少康和西汉的刘邦,哪个更优秀?大臣们都觉得刘邦是开国皇帝,当然更强一些,然而曹髦却觉得少康在夏朝灭亡的时候,自己装成奴隶逃走,最后竟然又杀回老家,重建夏朝,这样的人才更值得敬佩。其实很简单,小小年纪的曹髦,在心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夏朝的少康,他也希望自己能像少康一样,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恢复曹魏帝国的光辉与荣耀。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1 19:57:31 +0800 CST  
1、曹髦之死B

公元259年正月,正是举国欢庆的时候。有人向曹髦报告了一个重大喜讯,说是在中原某地的一个水井里,居然发现两条黄色的龙。

龙这种东西,经过现代科学证实,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在古代,不断有这种惊人发现,而且每次报告的人都指天发誓说是自己亲眼所见,由不得人不信。在曹髦接到这次报告之前,在很多地方,也多次在水井里发现过黄龙。大臣们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因为在古人的眼中,龙就代表皇帝,如今神龙屡屡降临,这不正显示咱们皇上运势正旺吗?

可是曹髦不这么想,他对大臣们说:“龙,代表皇帝,可是他不能飞上太空,不能飞下农田,却只能困在井里,根本不是好兆头。”不久,曹髦自己写了一首《潜龙诗》:“可怜的龙困在井里,不能跳出深渊,不能冲上九天,不能降落农田;可怜的龙坠入井底深处,泥鳅都在他身边唱歌跳舞,他藏着牙收着爪,只能默默叹息,我也像他一样啊!”等到司马昭看到这首诗,大为倒胃,从此更加敌视曹髦。

曹髦不甘心被司马昭控制的心情,此时已经十分明显。然而形势比人强,其实年轻的曹髦现在能做的,只是看着权力一天一天的远离自己,他越来越不满意,然而只能是不满意而已。孩子!不是你不行,而是谁都不行,即使你的老祖宗曹操复活,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已。

但曹髦还是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因为就像钟会说的一样,他是当初叱诧风云的魏武帝曹操的长孙,他要像曹操一样,称霸天下、辉煌一生。

即使是化作流星,也请让我璀璨一次吧!

怀着这种悲壮的决心,魏国的皇帝曹髦终于公开向把持魏国实权的司马家族宣战了。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2 09:01:30 +0800 CST  
1、曹髦之死C

公元260年5月7日夜,对于整个魏国和司马家族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曹魏帝国皇帝自从失去权力之后向司马家族发起的第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正面反抗的日子。

曹髦在这一天,命令冗从仆射李昭给皇宫卫队发放武器盔甲,然后召集他认为对自己十分忠心的侍中(皇帝高级顾问)王沈、尚书(国务院部长)王经、散骑常侍(皇帝骑马侍从官)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就坐在这里,等着被他废掉。今天,请你们跟我一起行动,我要亲自消灭司马昭。”

一听这个消息,在场的三位王先生都大吃一惊,当下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现在是名义上的老大要灭掉真正的老大,只要说错一句话,就里外不是人,后果难以设想。后来还是王经先回过神来,赶紧劝曹髦:“司马昭掌握大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他的人。如今皇上您的卫队,只不过是摆摆样子,根本不能打仗。狗急还要跳墙,兔子急了都咬人。您这样做,不是逼着司马昭和您翻脸吗?请您一定好好考虑考虑,否则大祸深不可测啊!”

但是曹髦作出这个决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任何劝阻,也不能动摇他的决心,他从衣服里掏出用黄绸缎写的诏书,扔在地上,对在场的人说:“我的主意已定,大不了一死而已,何况我是皇帝,还不一定死!”说完,曹髦去向郭太后诀别,王沈、王业一看曹髦走了,赶紧去给司马昭报信,临走的时候招呼王经一起走,可是王经坚持留在皇宫。

听到王沈、王业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司马昭感到一阵窒息。怎么办?曹髦是皇帝,自己是大臣,如今皇帝要亲自出马讨伐自己,那自己是什么?叛贼吗?然而司马昭毕竟是司马昭,在稍微慌了一下儿以后,他马上就回过神儿来,赶紧命令自己的亲信贾充,带着人去皇宫堵截曹髦,确保一定不能让曹髦冲出宫来。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2 15:48:35 +0800 CST  
1、曹髦之死D

而这时,曹髦已经知道消息走漏,他立刻领着一百多个由亲近卫士、宦官、杂役混合而成的杂牌军团,跑出自己的住处——皇宫,向司马昭的住处杀过去。而司马昭的弟弟、平时负责监视曹髦的屯骑校尉司马伷得到消息,赶紧带领部队堵截曹髦,士兵们一看皇帝曹髦亲自领兵杀了过来,都不敢反抗,四散逃走,司马伷拦都拦不住。

就在这个时候,贾充领军赶到,又把曹髦围住。曹髦拿起了宝剑,亲自砍杀贾充的士兵,贾充部队看皇帝发威,都不敢招架,纷纷向后撤退,眼看就要败下阵来。这时贾充身边的一个将领成济赶紧问贾充:“事情紧急了,您看怎么办啊?”贾充一咬牙,一跺脚,跟成济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天,还有什么可问的!”成济心神领会,立刻抽出宝剑,一刀刺穿了曹髦,刀尖儿都从背后戳了出来,曹髦率领的杂牌军队一见皇帝都死了,吓得像一帮苍蝇一样轰然逃走,曹髦的反抗行动就此结束。

与此同时,司马昭正在家里紧张的等待着消息,听到曹髦被杀之后,惊得一下子从座位上跌了下来。

皇帝被自己的手下杀死了!!!

现在司马昭的心情,已经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害怕。碍眼的曹髦死了,其实应该高兴,可是他毕竟还是皇帝啊,如果有人趁此机会来反对自己,再有一些响应的人,那局势还真说不准。司马昭感到脊背发凉,他振作了一下精神,决定立刻召集大臣们进宫,来收拾皇帝被自己手下杀死之后的残局,把各种隐患快速消除掉。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2 19:09:06 +0800 CST  
(楼主通知)各位大师:
由于明天、后天要野外爽歪歪,因此明日早上会把一天半的内容一气儿全扔出来,后天下午恢复正常更新,希望大家仍然多捧场!西晋王朝真正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西晋五十年》老叫兽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2 22:34:55 +0800 CST  
1、曹髦之死E

皇宫大殿上,战战兢兢的大臣们哑口无声,都眼巴巴的望着司马昭。司马昭数了数,唯独陈泰没有参加会议。这陈泰的爸爸陈群,当年和司马懿同为曹魏帝国士族领袖,他自己也是站功卓著,驰骋西北战场多年,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司马昭不敢把陈泰怎么样,只好叫人把陈泰请来。

陈泰本来不想来,可是威逼利诱,只好赶往皇宫,见了司马昭,只是痛哭不止,司马昭也只能装模作样的和他一起哭,问陈泰:“兄弟啊,你看我闯下这么大的祸,应该怎么办啊?”陈泰心说你连皇帝都敢杀,还有谁敢把你怎么办,只劝司马昭杀掉贾充,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可是司马昭舍不得杀掉自己的得力助手,就问:“你再往下想想?”陈泰说:“我只能说到这里,不知道还有下面。”司马昭也不再多说。

虽然在惩办贾充这件事上,司马昭显得特别没主见,但是对不肯来给自己报信的王经,司马昭却叫人迅速逮捕,交给廷尉(司法部)审判。王经临行前,向老妈磕头,请求原谅他闯下大祸,可是妈妈微笑着跟他说:“人谁能不死,不怕死的不值,为皇帝丧命,还有什么遗憾呢?”不久,王经一家都被处死。

可是有一个事情是没法忽视的,就是曹髦被杀这件事该怎么评价。所有的人都在瞪大眼睛看司马昭,看他会怎么处理。司马昭自己也在苦苦的思考各种后果,杀掉贾充,无疑是最能让人心服口服,可是如果连贾充这样忠心耿耿、鞍前马后的人都被杀掉,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人肯为司马家族出力了。司马昭又要照顾自己亲信的感情,又不能不面对杀死皇帝的罪名,他绝对不能说自己是错误的,所以只好拼命的去抹黑曹髦了,因为死人是没办法说话的。

于是司马昭像他的哥哥司马师当年一样,逼迫郭太后,向全国宣布,曹髦是个不孝顺的皇帝,对太后一点儿都不孝顺,纯属死了活该,司马昭为太后出了一口恶气,太后很欣慰,司马昭很忠诚。然后,宣布剥夺曹髦的皇帝称号和生前的一切待遇,以普通百姓的丧礼标准,装个烂棺材里头直接埋掉。大概是很多人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第二天,司马昭的亲叔叔司马孚就劝司马昭,不要做得太绝,曹髦已经死了,就不要再糟践他了,看能不能仍按照普通亲王的待遇给曹髦办个葬礼。司马昭一想也是,毕竟死者为大嘛,就以太后的名义同意了。

至于那个亲手杀死曹髦的成济呢,因为功劳太大、职位太低,所以司马昭也给了他一个答复:逆臣贼子、满门抄斩。5月26日,成济全家被处以死刑。真不知道曹髦地下有灵,会不会感到一丝安慰,也不知道成济在被满门抄斩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一丝后悔。而指示成济杀掉曹髦的贾充,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因为他全家老小的命算是保住了。

曹髦的生命被永远的定格在了20岁,按照一个普通亲王的待遇被安葬在了曹家的祖坟,从此和他叱咤风云的祖先们作伴。在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被立为皇帝之前的爵位——高贵乡公,都没有写他做过皇帝。曹髦的一生被彻底抹杀,只有他的墓碑,笔直的站立着,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着不向命运屈服的年轻人的辛酸往事。有些怀旧的老百姓,还聚在一起去看一眼曹髦的墓碑,指指点点的说:“看!这就是前几天被杀皇帝的墓!”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3 09:00:49 +0800 CST  
1、曹髦之死F


曹髦的死对曹魏帝国和司马家族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标志着曹魏帝国皇室权威的完全丧失和司马家族对曹魏帝国的完全控制。

虽然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央权力,但司马昭仍然是又开心又害怕,好像从别人手里抢过来五百万的大奖彩票似的。

司马昭其实早就盼着这个不听话的小皇帝死翘翘了,可是毕竟是被自己的手下一刀捅死的,在做掉曹髦以后还是不能再公然做掉整个曹家,虽然这是司马昭现在最大的愿望。

所以司马昭需要在真正干掉曹家之前做一个铺垫。那该怎么做呢?干脆再从曹家里面拉一个听话的小皇帝吧!

这个时候的司马昭,已经是魏国毫无争议的实际统治者了,他说让谁当皇帝,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反对,包括那位亲眼看见曹芳、曹髦反抗司马家族一废一死下场的郭太后。

就这样,司马昭从魏国皇族里选了一个叫曹奂(换)的小孩儿当皇帝,因为要稳定首都洛阳的局势,所以司马昭命令司马炎去曹奂居住的邺城,把这个小屁孩接到洛阳。

这是司马炎第一次被委以重任,因为他要负责这个未来傀儡皇帝的人身安全,而且要保证他在路上十分听话,不许乱跑,一切行动要听指挥,不许离开护送队伍自己玩儿。

五月中旬,邺城。

这是司马炎和曹奂的第一次见面。此时的曹奂还是个刚15岁的小孩子,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同族的曹髦被杀后,自己要当皇帝,因为怎么说也轮不到自己啊!从辈分上讲,曹奂和死去的曹髦的爸爸是一个辈分,侄子死了以后,由叔叔即位,而且还不是血缘特别亲近的叔叔,简直是八竿子够不着的即位方法。

可这是司马昭的决定啊!当时还有谁敢不听司马昭的呢!前任皇帝曹髦的下场就是榜样啊!

司马炎看着这个哆哆嗦嗦、不知所措的未成年人,心里除了看不起,就是看不起。

小屁孩儿,凭你也配当皇帝!?哼!

虽然打心里一百个看不起,但司马炎还是很潇洒的冲着曹奂,来了一个请的手势。

“陛下,我们动身吧!”

曹奂听话的顺着司马炎所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个十分豪华的轿子(行话叫做“銮驾”),可是不管怎么看,都像一个只有几扇小窗户的豪华鸟笼。

公元260年6月2日,曹魏帝国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司马家族最后一个傀儡曹奂,进入首都洛阳,在当天登上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皇帝宝座,在他面前,是霸气十足的司马昭,以及一直看着司马昭脸色的文武大臣。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3 09:46:27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A

在内部已经足够稳固的情况下,司马昭开始琢磨着怎么取代曹魏皇室,但是因为公然杀掉皇帝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司马昭不能让自己的新王朝公开披上一个篡夺的名声,所以他就得想一个办法再把这个名声给挽回来,让大家都觉得他取代曹魏是历史的选择。要这样,就得建立曹魏帝国历代皇帝都没有建立过的功业——消灭东吴和蜀汉,君临整个中国。

相对于掌握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东吴帝国来说,仅仅占据着现今一半儿四川和一半儿云南的蜀汉帝国,注定要成为司马家族最优先的消灭对象。

当时的蜀汉帝国,在大将军姜维的极力倡导下,连年骚扰魏国,可是每次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至于皇帝刘禅,早已经陷入了马屁精、美女、好酒的包围之中;而作为蜀汉帝国中坚力量的四川本地士族,早已经对这种情况强烈不满,期盼着能有人替他们改变现状,解放他们。

司马昭召集重要大臣,讨论消灭蜀汉帝国的计划。由于多次遭受蜀汉帝国的打击,当时几乎所有大臣都持反对意见,认为从曹魏帝国的开山祖师爷曹操,到司马家族的开山祖师爷司马懿,对蜀汉也只能做到防守而已,根本不敢进入那险山恶水的四川山地里去,也有几次是主动进攻的,可是无一不是损兵折将,现在蜀汉帝国连年骚扰边境,防还防不过来,怎么还能再主动攻击呢?而极力赞成司马昭的,只有他的亲信,现任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钟会。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5 09:22:18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B

钟会,字士载,颍川郡长社人(河南长葛)。钟会的爸爸钟繇,做过曹魏帝国三公高官之一的太傅,不但是文武全才,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钟会生在这种一流家庭,从小自然是在福窝里长大,要啥有啥。童年时期的钟会,已经表现出超于常人的智慧,曾经获得很多高官的高度赞扬,其中就包括日后和司马懿权势不相上下的蒋济。据说蒋济见到当时只有5岁的钟会,就十分吃惊,对别人说:“看这孩子的眼睛,灵光闪闪,真是一等一的人才啊!”钟会受到的教育是十分全面,可以说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诸子百家无所不通,这样的杰出青年、这样的高干子弟,没有任何疑问的就会在当时的官场上平步青云。公元244年,也就是钟会刚刚19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了秘书郎(中央图书馆馆长)。

公元247年,钟会又升任尚书郎(国务院处长)。司马懿政变的时候,已经调任中书郎(皇帝办公室委员)的钟会,正好跟着曹爽一起陪着皇帝出城,不过因为不是曹爽的亲信、又不被司马懿反感,所以没有受到打击。司马懿父子掌权之后,和司马家族关系一向融洽的钟会继续升官发财。

这里还有一则不太靠谱的传闻,据说在司马师掌权的时候,司马师让中书令(皇帝办公室)虞松写一个公文,改了好几遍,司马师都不满意,最后弄得虞松都快要精神崩溃,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改了。这个时候,钟会发现这位老前辈唉声叹气,就问清楚了事情经过。最后,钟会拿来虞松那篇文章,看了一会儿,给他添了五个字,虞松一看,确实是化腐朽为神奇,就赶紧把文章又给司马懿看。

司马师看完以后非常满意,就问虞松:“这一定不是你改的,谁帮你啦?”虞松不敢骗司马师,就照实说是钟会。司马师说:“这么优秀的人才,我必须得见见”。虞松兴冲冲的跑去告诉钟会,说司马师要见你啦,钟会问虞松司马师有多大本事,虞松说,司马师是个文武全才,不好蒙的,钟会于是闭门谢客,苦苦在家复习了十天,最后在清晨去见司马师,说了什么不知道,但是在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回家。钟会走了以后,司马师不住的赞叹:“真是辅佐帝王的栋梁啊!”

要我说这个故事不太靠谱,一是因为钟会年纪轻轻就已经全国闻名,而且又已经做了不小的官,以司马师的见识不会不知道钟会的才干有多大;二是即使钟会文章再厉害,也不至于改了五个字就能让司马师对原先狗屁不通的文章大为满意。但是无论如何,钟会确实有才干,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而且也被司马师所欣赏,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曹髦即位之后,钟会被封为关内侯。毌丘俭叛乱前后,钟会一直作为首席参谋跟随左右,在司马昭回到首都洛阳后,钟会因为出谋划策、劳苦功高,被升任黄门侍郎(皇帝秘书侍从),晋升三级侯爵东武亭侯,享受三百户人家的赋税。诸葛诞叛乱前夕,钟会因为老妈去世,在家守丧,当知道司马昭要把诸葛诞调回中央的时候,立刻给司马昭写信,料定了诸葛诞一定反叛,后来诸葛诞叛乱,钟会又作为首席参谋全程跟随。当时就有人把钟会比作是西汉刘邦的首席谋士张良,认为钟会是司马昭的最得力助手和智慧源泉。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5 17:37:35 +0800 CST  
(楼主插播)各位大师:
真是不好意思,中午喝酒喝多了,晚上又要去喝酒,在此一并将两更的内容一次奉上,请多批评指教!
——《西晋五十年》老叫兽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5 17:38:52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C

现在,内乱已经消除,灭亡蜀国、取代曹魏,已成为司马昭执政以来最大的梦想。作为司马昭的亲信,钟会当然不会不知道司马昭的理想,而且作为一个同样拥有远大理想的人,钟会也希望站在司马昭的肩膀上,成就一番伟业。司马昭很欣慰的看了看钟会,对在场反对灭蜀的大臣们说:“自从我们平定诸葛诞叛乱以来,已经过了4年。在这4年中,我们不断加强训练、补充装备,为的就是要对付蜀汉和东吴。东吴面积辽阔,地势又低洼潮湿,先打他们又吃力又难成功,不如先平定蜀汉、占据长江上游,然后顺着长江而下,东吴也很容易就会灭亡了。我料想蜀国军队保卫他们首都成都和边境的有4万人,剩下的不过5万人,加起来也就是9万人而已。只要把他们最富攻击力的姜维军团困在沓中(甘肃临潭西南),让他回不了四川,我们再派主力军团从汉中长驱直入,一定能够取胜。”于是,司马昭不顾多数人的反对,任命极力支持他的亲信钟会,升任镇西将军,负责全权指挥西北军区的部队,准备进攻蜀汉帝国。

而这个时候,远在西北前线、和蜀国打了半辈子仗的征西将军邓艾,还是坚持认为灭蜀不能成功,不断写信给司马昭表示反对。司马昭派他的亲信、曾经给他当过主簿(秘书长)的师纂(钻)去做邓艾的助手,不断给邓艾施加压力,邓艾才勉强表示接受命令。于是,开展灭蜀战争的所有条件,都成熟了。

公元263年夏季,司马昭以皇帝曹奂的名义颁布诏书,调动大西北各路大军对蜀汉帝国发动总攻。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人从凉州(甘肃)出发,进攻驻扎在沓中的蜀国大将军姜维的精锐主力;雍州刺史(陕西南部)诸葛绪也率3万人从岐山(甘肃西和西北)出发,攻击武街(甘肃成县),切断姜维退往四川的道路;钟会带领中央主力远征军,兵分三路直插汉中;司马昭又任命廷尉(司法部长)卫瓘代表皇帝,做邓艾、钟会两路大军的监军,同时代理钟会镇西将军府的军司(参谋长)。

8月,拥有10万人的中央远征军在首都洛阳集结完成,司马昭亲自参加阅兵仪式,给全体将士大量赏赐。在阅兵式上,将军邓敦仍然散布蜀国不能征服的论调,结果被司马昭当场杀掉。在司马昭的全力支持下,镇西将军钟会带领着司马家族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开始进攻蜀国北大门汉中。踌躇满志的钟会,终于得到了一个统领庞大军队的机会。像古时候很多的大将一样,自己也将要开辟疆土、成就旷世功勋。不过,钟会此刻还有一种更加迷迷糊糊的想法,自己到底能成就多大的功勋呢?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6 09:15:52 +0800 CST  
(楼主插播)各位大师:
昨日酒醉兮,精神恍惚;天下无敌兮,六碗卤煮;肠胃无情兮,腹泻不住;今晨复起兮,再看拙著!
——《西晋五十年》老叫兽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7 08:34:31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D

当钟会刚刚步入仕途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告诫过他:“你年纪轻轻就当了官儿,一定要惜福知足、谦虚谨慎,要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后来钟会不断升官加爵,总是春风得意,不禁就有些飘飘然,傲气自然也就表现了出来。当时的尚书(国务院部长)傅嘏就劝钟会:“你的志向太大,但心胸太小。人这一辈子建功立业,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怎么能不谨慎呢?”

钟会出发之前,去拜访前任幽州刺史(河北北部)王雄的孙子、被后世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请王戎给自己出谋划策,王戎告诉他:“老子有句话,尽量去做,但不逞能。成功不难,保持成果难。”所有的人,都给过钟会忠告,就是让他不要把事情想的太高太好,一定要踏实低调,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聪明人来说,这样的话会管用吗?

但钟会的能力也确实不是吹的。内部已经离心离德的蜀汉帝国,对司马昭这次前所未有的大举进攻,根本没有采取足够重视。凉州方面,邓艾和诸葛绪把蜀国的主力部队——姜维军团牢牢绊在了沓中附近,所以钟会毫不费力的就直插汉中,而守卫汉中的一部分蜀军,却因为个人恩怨反水到钟会这边,于是钟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原本应该十分坚固的北大门汉中,直接威胁到蜀国的首都成都,姜维一看首都危急,只好走山路退到剑阁,牢牢的把住了钟会从雍州进入四川的大路。

邓艾和诸葛绪这边,已经从凉州深入蜀汉帝国。邓艾和诸葛绪商量,从士兵里面挑选精锐部队,走险路直接进入成都平原,可是诸葛绪认为这个办法太冒险,一方面也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拦截姜维,并不是进入四川,所以就让邓艾先走,自己率领部队在白水关(陕西宁强)等着和钟会汇合。

钟会见到了诸葛绪,就秘密的向司马昭报告,说诸葛绪害怕蜀军,不敢进入四川导致贻误战机。结果,司马昭相信了钟会的话,派人把诸葛绪押回洛阳审判,而诸葛绪的军队,就全归了钟会了。

钟会已经跨出了危险的第一步,因为,他陷害诸葛绪,是为了自己能够控制更多的军队。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7 08:39:57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E

实力大增的钟会,现在面临的是蜀国最为精华的姜维军团。姜维把守住剑阁的险要地方,钟会多次猛攻都没有效果,因为山路难走,补给也渐渐的跟不上了,无计可施的钟会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遇到了对手。与此同时,先前坚决反对灭蜀的邓艾,这个时候却表现的志在必得,他说服了司马昭,自己带着精锐部队,从阴平郡(甘肃文县)进入了只有鸟兽才能生存的无人区。

钟会这边,仍然率领着主力军队和姜维死磕,当然,仍然是没有任何效果。从来没有失败过的钟会终于尝到了被挫败的滋味,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一但发现自己会失败,不是暴怒就是被吓的屁滚尿流。原先大力散布蜀国是只纸老虎言论的钟会,现在终于知道了蜀国将士并不是纸做的,而且非常抗打。后勤补给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如果继续呆下去,就会重蹈许多先人们伐蜀不成、反而全军覆灭的覆辙。

钟会决定撤退。

就在钟会收拾铺盖、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他突然得到了邓艾逼近成都、姜维撤退救援的消息,钟会赶紧追击姜维,追到涪县(四川绵阳)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让自己羞愧难当的消息:九死一生的邓艾,成功的翻越了茫茫的无人区,硬是靠着只剩半条命的部队奇袭成都,而蜀国君臣居然吓的屁滚尿流,干干脆脆的就向邓艾投降了。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7 15:08:46 +0800 CST  
2、三国时代的结束F

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自己带着十来万的大军来灭蜀,居然让邓艾带着三万人抄小路抢了头功。但凡事总有好有坏,就在钟会内心无限难过的时候,蜀国的最高统帅姜维带着前蜀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来向他投降。这样,钟会的部队一下子膨胀到了十五六万人,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钟会十分厚待姜维这些投降将领,把他们交出的将印全部发还给他们,以表示对他们仍然重用。

12月19日,为了避免使旧蜀国地区再重演地方割据的事件,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颁布命令,把益州(四川东部、重庆)的南郑、阘中、奉节、重庆、西阳、遂宁、梓潼、广汉分出,成立梁州,省会就设在南郑。12月24日,司马昭以皇帝名义,给此次灭蜀的总指挥钟会、邓艾升官加爵,钟会升为司徒,增加一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升为太尉、增加两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和钟会,都进入了大臣的最高行列,成为三公之一。

于是,在司马昭的一手领导下,蜀汉帝国灭亡,自从刘备占据四川,实际上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三国鼎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从此,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司马家族的手中,整个中国,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司马家族的时代。然而,蜀汉帝国虽然灭亡,但是那里并不太平,十多万远征军,还呆在成都,而傻老汉邓艾已经得意忘形,野心家钟会的眼睛,已经把眼瞄向了整个四川。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7-17 19:21:12 +0800 CST  

楼主:YOU2YOU3YOU62005

字数:324855

发表时间:2013-06-12 17: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7 06:47:36 +0800 CST

评论数:48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