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五十年》——百万字完本专题历史力作


本书写作目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

这本书描写的是司马家族如何艰难的夺取皇位并统一全国,最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国破家亡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西晋王朝,是在中国将近四百年的士族时代里,唯一统一了当时中国全部地区的国家,在它之前就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是汉末三国时代,在它之后就是东晋十六国这个大分裂时代、以及分裂的不太厉害的南北朝时代。所以要说士族时代、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历史,就不能跳过西晋。

我一直以为,读完西晋五十多年的历史,得到的教训比经验要多得多,因为西晋的历史,简直就是一堆大错小错的大集合。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知道原来人会这么蠢;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了解战争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摧残会这么深;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体会出五湖四海皆兄弟、千万民族一家亲;不读西晋的历史,更不会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代——士族时代,对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入骨髓,从我们的身体,到我们的心灵。

前人们写的西晋历史和对西晋历史的评论,本来已经是十分详细和完备的了,可是由于是以当时的写作语言写的,弄到今天,我们这些后人大多数却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了。进入现代以后,虽然有很多的现代语文版的历史书籍,但专门写西晋王朝历史的却少之又少,而且往往和文言文一样严肃枯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以最迎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去写写这些近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

老酒也要换新瓶,酒香也怕巷子深。

包装!包装很重要,不是吗?

但是为了让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东西保留一些历史的本色,我终究是没敢把历史剧写成武侠剧、喜剧或者现代都市生活剧,所以像现在流行的FASHION、COOL、NB之类的网络词汇和新新人类词汇,我忍痛保留性的采用。同时,为了更加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风采、文化,本书里保留了大量西晋时期的文章、奏折,但为了防止阅读枯燥和困难,已经在忠于原文本意的基础上,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进行了翻写。

那个时代的官名、地名、人名也是我们现代人阅读的一大困难,因为时间太长,很多地方的地名发生过太多的变化,为了方面阅读,让大家知道哪里是哪里,当时的官职、地名和不常用字的汉字读音,一律以现在的官职、地名、同音字,加注在原词原字之后的括号内。

对这些加注,本着方便阅读的目的,我采用了以下的处理原则:1、对古代官名,一般来说,是把当时官名放在前,加注现今最接近的官职名,市县级的长官,因为绝大多数都不好找到现代对应的市、县,就把原名放在前,加注当时市县政府所在地,让大家明白当时的这些市长、县长,大概是管那一块儿地方的;2、对古代地名,一般来说,把当时地方放在前,加注现在地名,但是对洛阳、长安等大家都知道是在哪里的著名城市,第一次提到时会详细说明一下,以后就不再每次都加注解了。

说来说去,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还原历史,同时又让大家看得很高兴。

由于本书写的是西晋王朝,因此很多事件都是站在西晋乃至它的前身曹魏帝国的立场上来写的,又因为写的是历史,里面的内容没有一点儿人为的篡改,所有的内容都是从各种书籍上摘抄下来的,但是古人说的有些话,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以接近现代人的语言风格。所以,万一某些内容的翻译存在争议,请一定向我扔板砖,我一定接受,因为我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写出来这本书,肯定有错误,肯定不完美,希望大家鞭策我,帮助我一起把这本书做完美。

本书要在此特别感谢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先生投资并策划的《晋书》创作小组、北宋中期重要大臣司马光先生策划的《资治通鉴》创作小组、南宋袁枢老先生编著的《通鉴纪事本末》、清朝吴士珍先生编著的《晋书斠注》、卢弼先生编著的《三国志集解》、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从》三部曲、周一良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以及无穷无尽的关于西晋历史的相关论述和评论。

谨希望能对普及西晋历史有一点小小的帮助。

顺便希望能从西晋人犯的错误当中,鞭策和警醒我自己。三国之后的历史,同样精彩。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09:52:00 +0800 CST  
序言A

如果要了解西晋,必须先知道西晋是怎么来的。

那么西晋是怎么来的呢?

驰名中外的中国文化品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最后部分写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

原来是从三国来的。

但我总是认为,西晋的种种,其实在东汉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因为要说西晋,咱们就必须说说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要说说士族是怎么来的,就必须要先说说宗族以及从宗族发展而来的地方豪强和名门望族。

宗族可以说是我们地球上、尤其是中国最古老、最坚固的民间基层组织,它以血缘关系结成、以家族名义行事。从遥远的原始社会开始,部落开始慢慢形成,在部落的基础上,形成村落,而在每一个村落里,总会有一户或者几户所谓的大姓,这些大姓在人数众多,所以势力也强大,对村落当然能够更多的产生影响甚至是控制。

然而,同姓人中也会出现贫富分化,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自然就会成为本姓中有名的人物,最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拉起同姓人去控制村落,这种人对于本族来说就是族长,对于本村来说就是知名人士,这种直接、间接控制村落的一个或者几个大姓,我们就叫它宗族,族长或者是村长们,就叫做宗族首领。即使在21世纪的现在,我们在很多乡村里仍然可以感受到宗族残留的力量,就是每个村都有大姓,每个大姓都有领头人,而这些领头人即使不当村干部,也会对村子里的大小事务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从夏朝一直到秦朝统一这事实上分裂的漫漫两千年里,中国各地的村落中宗族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后来建立各个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们,都无法忽视他们统治的基础——农村里宗族首领、或者说是地头蛇的力量。

最后,国王或者皇帝们通过基层官员,渐渐的和宗族首领们,达成他们也许一开始都没有意识的妥协,那就是:各级政府保证宗族首领的利益不受伤害;而宗族首领保证控制着本族本村人,让各级政府正常纳税粮兵。

宗族首领对于农民们来说,其实具有双重功能。他们在根本上虽然是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但农民们是他和政府谈判的砝码,他既要保证政府的利益,又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不能过于受损。而且,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农民还要在宗族首领的带领下,才能一起逃荒、自守,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农民、宗族首领、政府都是互相利用、但一级受一级压迫的关系。

宗族首领们、或者说是大姓的族长们,在地方上控制着农民,在经济上控制着粮食,所以和各级政府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宗族首领干脆就进入官场、成了当地的官员。

真正给宗族首领打开顺利做官通天大道的,是汉武帝。

在汉武帝以后的汉朝,中国官员的来源主要是世袭、诏举和查举三种。

世袭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明白;诏举就是皇帝直接任命某某当什么官儿。由于我们说的是官员选拔制度,所以诏举显然不属于选举,那么整个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就只有查举。

查举的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所有的地方官,每年必须向中央推举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优秀青年做候补官员。这种优秀青年在当时的行话叫做孝廉,而推举这种青年的行为,就叫做举孝廉。

举孝廉的本意,是为了让家乡人评价家乡人,这样应该最靠谱。可是,地方官是由朝廷任命的,绝大多数地方官的管辖地都不是他的老家,他推荐的人,是不是真的德才兼备,到底有什么样的才能,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于是,按照当时规定也好、还是实际上不得不这么做也好,地方官必须去问当地的老百姓,可是老百姓们早已经被当地的宗族首领控制,所以地方官倾听的民意说白了就是当地宗族首领的意思。于是,宗族首领就通过这种形式,一步步控制了汉朝的官员选拔。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07:11 +0800 CST  
序言B

古代的官,其实是分为两种的,就是官和吏。官是大爷,吏就是官自己挑选的各种助手。官都是由朝廷委任的,而吏则是由官委任的,吏如果没有特殊的好运和关系,就会永远都是吏,也不能直接提拔成官。比如说,县里的人事部长(功曹),他即使是做了一辈子,也不能直接提拔为县长,他必须先被县长举了孝廉,才能有机会进入中央,然后成为地方和中央的基层官员。

因为被举孝廉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最初的时候,绝大多数宗族首领还只是停留在纯粹地头蛇的位置,他们世世代代都在当地做吏,虽然县长、市长这些官们经常换人,但县里、市里主管行政、军事、人事、司法的各种吏,却基本都是这个地方的少数几家人。一句话说,就是流水的老爷,铁打的小吏。这种纯粹的地头蛇,学名就叫做地方豪强。

地方豪强的势力渗透进入中央,直到控制中央,是必然的。他们有地、有人、有钱,大部分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更大的实惠,他们都希望在更大的空间施展拳脚。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豪强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弟成为孝廉,然后混入中央,成为高官。

这样,地方豪强就成为了更厉害的家族,他们在地方上有家产,在中央里又有人做官,他们庞大的家产,可以用来资助他们的家族子弟世世代代做官,而世世代代做官,又帮他们弄来更多家产,这种黑白通吃、上下通神的家族,学名就叫名门望族。也可以说,地方豪强是名门望族的初级阶段,名门望族是地方豪强的升级版,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地头蛇。

在地方豪强和名门望族的控制下,从中央到各个地方,都逐渐形成了公认的大家族,他们像轮流做庄一样轮流做官,而平民就算费尽了千辛万苦学到文化,还是难以平地一声雷进入官场,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能各位会想:不能通过考试去当官儿吗?

开玩笑您哪,小老百姓大规模的凭考试去当官的情况,在几百年以后的隋朝才会出现的。

说白了,什么丞相、将军、刺史、太瘦,都是少数几家儿的专门买卖。

有了这么一群官儿来支撑,您觉得这样的政府能好得了吗?

到了东汉末年,国家已经被这些比黑社会还霸道、比吸血鬼还贪婪的职业流氓们折腾的奄奄一息。由于连续不断的天灾人祸(个人认为其实就是人祸),东汉中央政府终于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比农民起义还要激烈的内部斗争中轰然崩塌。之后就是中国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之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个时期,伴随着老百姓过半死亡的同时,中国由南至北,打得一团乱麻,简直都到了有枪就是草头王,有几把菜刀就敢当土匪的程度。

可是历史规律一再告诫我们,想统一中国,可是不能只靠枪炮和菜刀。当然,你刚混起来的时候可以只靠菜刀,然后为了打胜仗,就要换长枪、军马,到了有好几个城池的时候,光靠会砍人的大老粗还是不行,必须还得靠有管理经验的知识分子。

当时最受欢迎的知识分子,还得首推那些名门望族的大爷们,因为他们不光有知识,还世世代代都做官,在地方上又有权有势,得到了他们,就等于同时得到了谋略上、政治上、经济上、地盘上的帮手。实际上,像曹操、刘备、孙权等这些知名的英雄们,无一不是大量的招揽名门望族里的知名人士,对知名人士尊敬有加,甚至名门望族得罪了他们也尽量宽容对待。更何况,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几个军阀,像人家统一黄河以北的袁绍、过了一回皇帝瘾的袁术、占据湖南湖北的刘表、割据四川的刘焉刘璋父子,本身就是名门望族甚至是皇族出身。

东汉末年混战结束以后,剩下了三家军阀:曹操、刘备、孙权,而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为名门望族们重新顺利而悠闲的做官扫清了道路,这些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最终在实际上,成了他们占领地各色名门望族和地方豪强的盟主和代言人。

最终,英雄的事业被普通人组成的利益联盟全盘接收,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曹操集团,反而首先和名门望族们达成了妥协:为了更好的保护名门望族把当官作为一种家族行业,为了更紧密的吸收和团结势力强大的名门望族同胞们,东汉末年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帝国的实际建立者曹操的儿子曹丕,在老爹死的当年,出台了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正式确立了名门望族们垄断国家官职的特权,名门望族这个阶层也最终正式的被官方以法律形式得以承认,成为士族。

有了九品中正制保证的士族,逐渐的利用这种政治制度控制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最终从后台转到了前台,由皇帝重要助手的角色变成了皇帝。

而使士族最终转入前台的猛人,就是西晋的实际开国者司马懿。司马懿这个老猛人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大猛人继续积极架空皇帝,在这期间还顺便灭掉了蜀国。到了他的孙子小猛人司马炎的时候,干脆把已经说话不算数的魏国皇帝一脚踢出去,自己单干做了皇帝。

这位小猛人司马炎,趁着吴国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无人性的皇帝之一孙皓,导致吴国士族和东吴皇族决裂的大好机会,一举灭掉了吴国,统一了中国。

如果您看的是三国演义,恭喜您,这简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结局啊,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统一与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此幸福的生活下去。

然而历史不是演义,除非人类灭亡,历史是没有结局的。

三国之后,是西晋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黑暗、疯狂、短命的统一王朝之一。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08:26 +0800 CST  
第一章 司马家族的崛起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13:16 +0800 CST  
第一节 进入历史前台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13:51 +0800 CST  
1、遥远的过去


要说说司马炎的光辉事迹,咱们先得说说司马家族是怎么来的。

司马家族,是一个根黑苗正,从几辈子起就做剥削农民兄弟的封建官儿老爷的这么一个家族。

传说中,司马家族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专须)的儿子重黎。颛顼让重黎主管民事,重黎因为功劳大大被赐姓祝融。在当时那种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仍在萌芽的时代,主管民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管火事,比如说保管火种、制作火种。对于咱们的老祖宗来说,这火可是至关重要,所以这种官被称为夏官,也有一种说法,重黎就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可以说,司马家族就是火神家族、祝融家族。

据说,这祝融家族,从被封为夏官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世世代代的担任这个官职,这一干就是一千多年,一直当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到了周朝,夏官的名称改为了司马,但权限基本还是保持不变。到了西周末年周宣王的时候,祝融家族的后代程伯休父,仍然一直担任司马这个官职,并且在任内因为战功,被周宣王以官职的名字赐姓,从此,祝融家族就正式成为司马家族。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司马家族里出了一个叫司马卬(昂)的风云人物。这个司马卬,本来是秦国末年起义、自称赵王的赵歇手下的一个将军,在进攻黄河北岸秦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所以项羽分封诸王时,把现在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地方全给了司马卬,首都就定在黄河北岸的朝歌(河南淇县)。由于朝歌过去是商朝的首都,商朝又被人们称作殷商,所以司马卬就被称作殷王。

不久,就爆发了大家都熟悉的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大战,由于项羽是让司马卬实现封王梦想的大恩人,所以司马卬坚定的站在了项羽一边,结果兵败被杀,他的后人们没有改姓、也没有逃难,世世代代就住在了司马卬原来被封的那个地方,一直到东汉时期。

前面的那些事情,因为年代实在过于遥远,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去证实它的真实性。在古代,很多显贵的家族,都要想办法把更早时期的圣人抬出来当成自己的祖宗,司马家族后来成了第一家族,当然要给自己的出身打上广告,所以,以上内容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这些内容是写在专门描写司马家族的《晋书》里的,为了保持对古老文化的敬意,我还是给予保留,给大家看看。

司马家族真正最靠谱的祖先,是司马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叫司马均。

司马均是东汉时代的人,在公元115年的时候,被任命代理征西将军。司马均的本来官职是左冯翔太守(治所陕西高崚)。在东汉时代,长安和洛阳在一个省,都属于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管理,今天的陕西这一部分,被分为三个郡,一个是京兆,也就是长安本身,一个是左冯翔,一个是右扶风,这两个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特别市,专门用来护卫西都长安。

当时的长安附近地区,已经连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羌族起义,由于东汉政府一味打压却不知安抚,包括长安在内的整个大西北,也就一直陷入剿了再反、反了再剿的恶性循环当中。司马钧被任命为代理征西将军的时候,羌族起义已经断断续续的闹了六七十年了。

司马钧一开始的任务,是率领京兆、左冯翔、右扶风三郡共八千人的地方军,配合护羌校尉庞参率领的中央军,分两路去讨伐附近不肯归附的先零羌部落。庞参的正规军打到勇士(甘肃榆中东),被羌族将领杜季贡打败,而司马钧率领的地方军,却一路凯歌,攻下了杜季贡的老窝丁奚城(宁夏灵武),获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然而,杜季贡虽然被打败,却并没有被打溃,他带着人马,一直游荡在丁奚城附近。

司马均为了让杜季贡断粮,趁着秋收的季节,让右扶风仲光带着三千人,去抢收羌族人种的粮食。仲光本来和司马钧是同级,如今司马钧一下子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有点儿不服气,他出了城,却不听司马均的命令,而是直接带着人就孤军深入到羌族聚集区里。就是仲光的这一次贪功冒进,让杜季贡结结实实的抓住了机会,把仲光三千人马团团围住。司马均在城里听到这个消息,对仲光不听指挥乱行动非常气愤,硬是见死不救,结果导致仲光战死,自己也被下了大狱,后来在狱中自杀身亡。

说起来,司马钧也是个能带兵的将领,可惜他的性格太严厉,本来很可能会更光辉的前途,就这样彻底断送。不过幸运的是,司马均虽然死了,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受到伤害,仍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开枝散叶,比以前更加壮大。司马均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量。司马量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儁(俊),司马儁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防。从司马均往下,司马家族一直都是做官的,但都不是特别大,基本保持在今天市局级这个水平。

和许多东汉时代大多数的名门望族不太一样,司马家族不是标准的儒学大族。如果我们越往后读,就越会发现,继承了东汉时代精髓的曹魏帝国和西晋时代的很多顶级高官,从爷爷辈儿甚至更早的祖先算起,就已经是精通和研究《论语》、《春秋》、《左传》的儒学大师了,并且,他们一直把这些研究世代相传,许多名门望族三代、甚至更多代,都研究着同几本儿、甚至同一本儿儒家经典。这正是司马防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之一:文化几乎被儒学所垄断,其它学术非常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

而司马家族显然非常不一样,他们最靠谱的祖先司马防,是个典型的战将,再往后数,也没有一个人因为精通儒家经典而出过名,到了司马防的老爸司马儁,好不容易有些名气了,但他老人家也是更喜欢历史,博学而不专学,当时的人们也没人说他是个正宗的儒家大师,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也是这样。

司马防,字建公。他是个相当正直、严肃、古板的人,即使是自己独处一室的时候,也是正正规规、不苟言笑,他尤其喜欢那些古代名臣的故事,不仅把专门描写西汉王朝的《汉书》里的那些名臣们的事迹读了个透,还专门写了几十万字的读后感,用来激励和警醒自己。通过司马防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精通的是《汉书》,这本书儿更不是儒家经典。无论怎么看,司马家族也不是东汉时代标准的名门望族,家族历史也没多悠久。

司马儁、司马防父子最爱历史,并且也能凭着这个有些名气,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东汉中期开始,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因为人们开始发现,光是靠着几本儿儒家经典,实在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比如,对于名门望族们来说,怎么在官场里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怎么在地方上称霸一方、经营产业,这些儒家经典里都没有。为了开拓眼界,更为了学会怎么认识和适应现实,很多人开始注重多看书、看杂书、尤其是看史书。

在社会思想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是必然的。司马儁、司马防父子爱好史学,并且还要用史学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后代,就决定了这样的家族,必定在巨大的社会变化面前,适应性更强、生命力更旺。当初在狱中绝望自杀的司马均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侍奉的东汉王朝,会因为一个董卓的出现而分崩离析;自己的后代,会以这场分崩离析为契机,成为君临天下的第一家族;而自己的牌位,居然会进入皇家寺庙,成为全中国第一家族最正宗的第一祖先。

司马家族崛起的故事,现在开始。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14:31 +0800 CST  
2、在乱世中崛起A

东汉末年的大乱,在给许多家族带来毁灭性摧残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不那么出名的家族,从战乱之中得到崛起的机会。要说起东汉末年把司马家族发扬光大成为名门望族的人,就必须说一说司马防和司马朗父子俩了。

司马防年轻的时候在老家当官,后来进了首都洛阳,接连当了洛阳令(首都公安局长)和京兆尹(长安市长)。在司马防当洛阳令的时候,他推荐了一个有志青年当了北部尉(洛阳北区公安分局局长),而这位有志青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像当时很多居住在洛阳的京官们一样,司马防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董卓控制洛阳以后,司马防又担任了类似于文化部长的治书御史,不久,董卓就把汉献帝先强行劫持到长安,然后自己坐镇洛阳,和东部中国的反董卓联盟军继续对抗。

要说司马防忠于皇帝,那是真没的说。当时很多京官儿按照董卓的命令,要跟着汉献帝一起西迁,司马防毫不畏惧未知的前途,铁了心的要跟着皇帝走到底。但是,忠心归忠心,司马防也不是一根筋,他自己忠心耿耿跟着皇帝进火坑,却不愿意让一家老小跟着董卓和自己陪葬,于是,他秘密的让大儿子司马朗带着一家老小,趁着整个洛阳城的人们都忙着准备搬家、一团混乱的时候,偷偷回到老家温县(河南温县)躲避战乱。

司马防虽然非常正统,但这并不妨碍他老人家一连生了八个儿子。古代每个有身份地位的人,除了名字以外都有个字。司马防把他的八个儿子们的字,都在后面用了一个“达”字,像大儿子司马朗字伯达,二儿子司马懿字仲达,三儿子司马孚字叔达,所以当时的人就把司马防的八个儿子合称为“八达”,意思就是这几个人孩子个个是前途光明的优秀青年,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

俗话说长兄为父,司马朗是大儿子,自然就是长兄。不过,相对于其他的几个弟弟来说,他真的太年长了。他在公元171年出生,比老二司马懿还要大九岁,其他弟弟们和他的年龄差得就更远了,真可以说是叔侄辈儿的关系了。

司马朗从小就表现得非常聪慧,在同龄人中,反应和口才绝对是佼佼者。在他9岁那年,有个人来他们家,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司马防的字,在古代,字和姓名一样,都属于人的名字,晚辈或者下属直接称呼辈分、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名字是很失礼的。估计这个人和司马朗是平辈儿,或者年龄没有司马防大,一听那人提到老爸的字,司马朗就觉得非常不舒服,对那个人说:“怠慢别人父母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母。”那人一听,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赶紧向司马朗道歉。

司马朗12岁的时候,经过考试,当上了本地的童子郎。这个童子郎,不是一个官职,而是汉朝专门给通晓儒家学说的小孩儿颁布的称号,就好比现在的十大杰出儿童一样,是全县、全市里在出类拔萃的小孩儿才有资格评选的,由此我们也可以见识到司马朗的水平有多高。

要说这个事儿,本来是个好事儿,可是到了司马朗身上,就弄得一波三折。因为,无论是个头儿还是块头儿,司马朗都比同龄人大了整整一圈儿,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孩子,倒是非常像个小伙子,主考的考官一见他这个模样,就怀疑他把自己的实际年龄报小了,于是把他叫住,非常严厉的责问他。司马朗还是个少年,一看那个三堂会审的驾驶,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振振有词的说:“我从内到外,打小就这么宽大,我虽然岁数小,谈不上有多高尚,但也不会为了提前出名,就虚报年龄”。在场的考官一听司马朗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就相信了他的话。

在司马朗14岁那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黄巾起义,而他们一家所在的温县,就紧挨着名副其实的重灾区冀州(河北南部)。当时,曾任冀州刺史的李邵住在离温县不远的野王(河南沁阳),由于害怕黄巾军打过来,就想带着乡亲们迁到离暴乱地区稍微远一点儿的温县。这个时候,司马朗正在野王,他一听说李邵想要逃走,就赶快去劝他说:“野王和温县是唇齿相依,离得实在太近了,即使跑到温县,黄巾军几天就能打过来,根本起不了什么实际作用。您是乡亲们的主心骨,现在敌人还没有打过来您就逃走,野王一定会立刻陷入混乱。”但是,由于司马朗人微言轻,李邵又逃跑心切,所以他不肯听司马朗的建议,还是逃跑了。李邵前脚一走,野王的社会治安果然崩溃,老百姓要不跟着他逃到温县,要不就地做起了强盗。

还是青少年的司马朗,就多次表现出超人的见识,这自然逃不过身为父亲的司马防。尤其在董卓要迁都的时候,在其他七个儿子都还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司马防所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司马朗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小伙儿了。对于司马防来说,司马朗既是长子,又是助手,他还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司马家族能够顺利度过全国性灾难的希望。

司马防把一家子交给司马朗,自己当然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司马朗也抱着和父亲诀别的悲壮心情,立刻组织大家收拾家当。正在准备完毕、一家人准备偷偷从洛阳溜走的时候,不知道哪个混蛋发现了司马朗的行动,向董卓告了密。于是,董卓的士兵立刻闯进门来,把司马朗给抓走了。

司马朗的才学,早就被董卓所欣赏。所以当司马朗被带到董卓面前的时候,这个杀人魔王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把司马朗一刀结果,而是非常温和的跟他说:“小伙子,你和我早死的儿子是同岁,我这么看好你,你怎么这么辜负我呢!”司马朗一点儿也没有害怕,昂着头说:“大人您凭着超出常人的美德,在天下大乱的时候,铲除邪恶、收揽人才,您这么谦虚谨慎,天下一定会再次安定。您的威严和德行是那么盛大,您的功劳和业绩是那么显著,然而战争一天天兴起,各州各郡纷纷陷入混乱,老百姓不能安家乐业,只好背井离乡、到处流浪,虽然四处的关卡严防死守,对流浪的人严刑重罚,也不能制止,我之所以也去逃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希望您看在我以前的表现上,对我网开一面,这样您的名字就能与日月同辉,即使伊尹和周公这样的名宰相也不能和您相比啊!”

司马朗的一席话,既拍了董卓的马屁,又说明了自己搬家纯属是害怕打仗,而不是什么想要背叛。董卓本来就很欣赏司马朗,被他这么一捧,觉得非常高兴,就原谅了他。司马朗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命,但经过这次的折腾,更加坚定了他离开董卓的决心。这一次,为了更保险,司马朗给董卓手下管事儿的人送了大批金银财宝,求他们找个借口让自己带着家人公开合法的离开洛阳。有了钱财的帮助,董卓的手下就不断劝这位杀人魔王放司马朗回老家,董卓本来就非常喜欢司马朗,看有人为他说情,也就临时心软,特别准许他在绝大多数人都要迁往长安的时候,带着一家老小回到温县。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18:18 +0800 CST  
2、在乱世中崛起B


司马朗被允许放行,立刻和老爸司马防含泪诀别,一路上风餐露宿、马不停蹄,终于逃回了老家。这时,由于谁也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实力,反董卓联盟军的攻势几乎陷入停顿,司马朗看到这种情况,知道这些打着勤王旗帜的联军早晚得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就劝乡亲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保家卫国的时候。咱们这个地方,南边紧挨着首都,东边又挨着成皋关(河南荥阳汜水,洛阳的东大门),反董卓军如果前进不了,肯定要占领我们这里,到时候遍地兵匪,想过安生日子都不行了。黎阳(河南浚县)是个大兵站,那里的营监谒者(军营指挥官)赵威孙,娶的是我们温县的女人,如果咱们全乡人都去投奔他,一定能安身立命,以后情况发生变化,咱们再回来也不晚。”

司马朗的看法,当时没有几个人认同。因为,在部队并没有打过来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眼睁睁的扔掉房子、田地去逃难,最后,只有一个叫赵咨的人带着一家子跟着司马朗跑到了黎阳。几个月以后,反董卓联盟军果然占领了温县,由于联军将领各怀鬼胎,联军陷入混乱,很多士兵干脆当起了强到,温县留下来的绝大多数人,将近一半儿都死于烧杀劫掠。

公元194年,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河南东部),双方大打出手,黎阳和兖州仅仅隔着一条黄河,为了防止万一哪一拨大兵再打过来,司马朗又带着一家人回到温县。这一年,中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连最擅长抢粮的军队都吃不饱,跟别说不会抢粮的老百姓了,到最后实在逼急了,人们就开始吃人。司马朗一家在温县是大家族,由田有人,所以他们家的粮食还是够吃的,在这个粮食比黄金还要值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的收留和帮助那些吃不起饭的人,最重要的是,在肚子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仍然教导自己的弟弟们用功读书,从来没有因为全国性的战乱,而荒废了这七个弟弟们的学业。

可以这么说,在司马防远在长安、音讯全无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司马朗这个二十出头儿的小伙子独立支撑,他的七个弟弟们别说学文化,恐怕早就没命了。可以这么说,是司马朗保住了这个大家族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完整,他实在是东汉末年司马家族得以幸存的首席功臣。但司马家族的幸运还不止如此,更为幸运的是,在长安的司马防,也在长安城接连不根据断的内乱中幸存了下来,最终辗转和家人相聚。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司马防是在什么时候从长安逃回来的,但公元196年汉献帝逃出长安的时候,基本所有忠于他的大臣,都跟着他跑了,相信司马防也不至于独独留在长安。不管怎么说,当司马防和家人再次相见的时候,相信眼泪和感慨一定是少不了的,灾难并没有拆散这个家庭,相反让他们更加牢不可摧。

在一家团圆以后,司马朗也由于父亲的关系,正式加入曹操阵营。根据《三国志》记载,司马朗22岁那年,已经被任命为司空的曹操请到自己的司空府里任职,不久就当了成皋县令,后来因为生病辞职,不久又重新出山,到安平郡堂阳县(河北新河)当了县令。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司马朗在公元217年,也就是他本人47岁那年去世。这么算来,司马朗22岁那年,才是公元192年,可是根据许多史书记载,曹操是在公元196年11月把汉献帝迎到许昌以后,才被封的司空,这前前后后差了4年。曹操被封司空的时间不会错的,而且当他控制堂阳的时候,时间最早都已经是公元204年以后了,那时候,司马朗别说22岁,连32岁都有了。所以,最符合所有条件的解释就是:曹操刚刚兴起的时候,司马朗还领着一家老小在老家温县躲避战乱,最早在他26那年,他才投奔了曹操,后来,最早在他34岁那年,他才当上了堂阳的县长。

司马朗兄弟自小受到的就是严格的儒学教育,儒家历来讲的就是仁爱为本、教育为主,所以,司马朗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仍然坚持宽厚仁爱的政策,也从来没有不用鞭刑和杖刑这类惩戒类的刑罚,老百姓感受到了司马县长的温暖,都非常自觉的遵守法律,在那种兵变、民变此起彼伏的乱世之中,司马朗治理下的堂阳,成为一个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的人间天堂。

有一件事儿,可以说明司马朗被老百姓爱戴到什么程度。当时,曹操已经基本扫平河北的袁氏家族,把根据地也迁到了邺城(河北临漳),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征讨南方,曹操在邺城郊外搞了一个巨大的水池,专门训练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队。司马朗所在的堂阳离邺城非常近,而且和那里共饮一条漳水河,所以他就接到了一个任务,给水军造船。当时,邺城也正在大规模建设之中,附近的百姓很多都被征到那里盖房修墙去了,司马朗又要派人去邺城干活,又要造船,人手特别紧缺,很多百姓怕司马朗不够人手,干完邺城的活儿以后,又偷偷的跑回老家帮司马朗造船。我们要知道,当时被国家征去干活儿,老百姓不但没有工资,还要自带粮食路费,堂阳县这种自愿加班儿的情况,别说在北方,就是在全国,都难得一见,也就是司马朗有这个魅力了。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20:38 +0800 CST  
2、在乱世中崛起C

因为工作业绩非常突出,司马朗不久又平调到元城(河北大名东)。公元208年6月,曹操废掉了东汉的司徒、司马、司空这三个最高大臣的职位,恢复了西汉初期的丞相职位,自己当了丞相独揽大权,司马朗由于多年治理地方有功,回到曹操身边,担任了他的主簿(秘书长),从此进入了曹操政权的核心。

曹操自称丞相的当年,就南下荆州(湖北湖南),在赤壁一战而败,最终逃回邺城,再也不敢轻言南下。虽说中国从此一直保持分裂状态,不过对于曹操控制的中国北方来说,和平的生活终究还是来到了。司马朗在曹操的身边,经常提出重要的建议。比如,在大战之后,人口死亡过半,田地荒芜、千里赤地,司马朗就向曹操建议,恢复西周时期土地统归国有的井田制,不过由于井田制实在是过于落后,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严重不符,所以这个建议没有被实行。

司马朗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就是让州郡领兵,也就是让刺史、太守这些省长、市长们也拥有带兵的权力。在曹操时代的初期,军事胜于一切,将军们往往操纵着一个地方的全部权力,也就是说,只有中央军没有地方军,只有野战军没有固定驻军。在战争时期,这种制度是非常有利于军队快速反应调动的,但是到了曹操几乎占据整个北中国以后,在和平时期,固定的、被地方行政长官领导的地方驻军,就非常有必要存在了。曹操听到司马朗这个建议以后非常同意,很快,曹操政权的中央军和地方军逐渐分离,中央军往往是由各大将军们带领,而地方军就由刺史、太守、县令这些省长、市长、县长们带领了。

在不断提出建议的同时,曹操也越来越欣赏司马朗。不久,司马朗功德圆满,到相对和平的兖州(河南东部)担任了刺史,从此成为省长级的高官。当时,虽然说兖州已经基本和平,可是毕竟是连年大战之后,人口死亡极为严重,活着的人也缺吃少穿。司马朗到任以后,仍然是坚持教育和安抚为主,他虽然贵为刺史,却整天穿粗衣、吃粗粮,带着人们艰苦创业,在司马朗的带领下,整个兖州的风气焕然一新,人们很快抚平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恢复建设中来。

公元217年,在曹操的命令下,司马朗跟着夏侯惇、臧霸到达居巢(安徽巢县)去打孙权,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瘟疫,许多知名的人物,比如说曹操时代最闻名的文化明星组合——“建安七子”中的五位,都在这次瘟疫中死掉了。司马朗那些人一到居巢,军队里就立刻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司马朗亲自去巡视伤员、送医送药,结果也不幸被传染,很快就暴死在军营里,享年只有47岁。临死的时候,他为了不铺张浪费,特意要求将士们给他脱去盔甲官服,换上简朴的便装下葬。

司马朗是个非常传统的儒教徒,他的为官、他的做人、他的处事标准,完完全全是按着儒家学者的要求来的,他的以身作则、仁爱为本,就是孔子执政理念的核心要求。他的行为证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孔子的执政理念确实是管用的,一个古代的儒家官员,确实可以做成一个圣人,在圣人的管理下,老百姓在一段时间内也确实都像圣人。

司马朗是一个被人怀念的人,他也是东汉时代司马家族成员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无论是他治理下的兖州百姓,还是他的弟弟们,他的老父亲司马防,都对他感到无比骄傲和深深的怀念。司马朗死后很多年,当时的皇帝曹睿封他的儿子司马遗为三级侯爵——昌武亭侯,享受一百户人家的税收。可惜的是,司马遗死后无子,虽然为了不让哥哥绝后,三弟司马孚还让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做儿子,不过从实际上讲,司马朗这一只血脉就此断绝了。

对司马朗的死最为悲痛和感慨的,恐怕就是他的爸爸司马防了,因为司马朗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长子那么简单,当年父子之间的举家托付,是一种深情,更是一种信任,还是一种充满希望的薪火相传。虽然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撕心裂肺,但司马防仍然坚强的挺了下来,继续顽强的活着。

到司马防晚年的时候,他的七个儿子有的都是市局级的干部了,可见了他还都是战战兢兢、恭恭敬敬,不让进门就不敢进门,不让坐下就不敢坐下,不问话就不敢说话。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司马防老先生在人们孩子们眼中的地位和分量。

当年被司马防推举当北部尉(洛阳北区公安分局局长)的曹操,现在已经成了半个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有一次,曹操就把他的老上级司马防请来吃饭喝酒,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就问他:“您看我现在还够格儿当个北都尉吧?”司马防一点儿没有说什么有眼不识泰山的客气话,直挺挺的说:“当年我推荐您的时候,您正适合坐那个位置。”曹操被司马防不卑不亢的回答折服,放声大笑。

之后的司马防,依然隐居在家,兼任了一个骑都尉(骑兵指挥官)的闲职,在公元219年去世,享年70岁,比曹操才早死了一年,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在乱世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曾经的名门望族,就此被撕裂在刀枪剑戟之中。司马家族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司马防和司马朗的关系,司马家族不仅度过了东汉末年最混乱的一段时间,还因为搭上了曹操这层关系,从此成为了曹家的亲信家族,伴随着曹家的腾飞,司马家族也终于登上了历史前台。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24:00 +0800 CST  
3、绝代谋臣之路A

司马防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给司马家族留下了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当中,最后终于使司马家族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主角儿的人,是他的二儿子司马懿。

司马懿是在公元179年出生的,5年之后,就爆发了动摇东汉王朝根基的黄巾起义。从此,统一的局面逐渐瓦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愈发激烈。司马懿老家所在的温县是战略要地,是军阀拼命争夺的地方,所以整个的青年时代,在大哥司马朗的保护下,司马懿都和亲戚们闭门谢客、躲避战乱,同时用心学习,他的文化和见识,也就是在这段苦读的日子里逐渐练成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司马懿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一个健壮而睿智的小伙儿。

据说,年轻时候的司马懿,就很有些忧国忧民的情操,他看到天下大乱,经常为国家和百姓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司马懿的有一个叫杨俊的老乡,是一位名士,当时正担任南阳太守(河南南阳),东汉时代的名士,除了有文化,还特别擅长品评人物,在那个时代,名士对一个人的评价,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仕途。当杨俊第一次见到司马懿的时候,司马懿还没有成年,但他从此就料定眼前的这个小孩儿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还有一位名士,也对司马懿做出过非常高的评价,这个人就是崔琰(演)。崔琰一开始本来是袁绍的人,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开始内斗,因为崔琰名声大大,都想让他加入自己的阵营,崔琰对这对儿兄弟彻底失望,决定两不相帮,最后被袁尚囚禁在邺城。曹操攻占邺城后,自己兼任了冀州刺史,而让崔琰当了冀州刺史别驾(行政总监),等曹操当了丞相以后,又让他当了丞相府的东曹掾(人事总监)。

崔琰这个东曹掾,在曹操已经等同于皇帝的情况下,实际权力就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曹操政权里所有二千石一下(部级、军级)的高官,都由崔琰负责考核、升降,就是这么一位阅人无数的名士兼高官,在见过司马懿以后,都高度赞赏。有一次,崔琰见到司马朗,就对他说:“你弟弟又聪明又机灵,处事果断、才能杰出,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年纪轻轻就名声显赫的司马懿,自然很快就进入到了极度重视人才的曹操的视野里。公元201年,正是官渡之战的第二年。这个时候,司马懿所在的郡里推荐他当上计掾(中央特派审计员),曹操因为一听说司马懿要任职,就干脆直接派人去招他来自己身边当官。司马懿看出来汉朝已经是名存实亡,而曹操虽然在官渡取得巨大胜利,但毕竟还是前路漫漫,就推辞了曹操的好意,继续在家读书,不肯轻易加入曹操的阵营。

这里还有一个不太靠谱的故事,说曹操派人请司马懿,司马懿就说自己得了风痹了,四肢酸痛,躺在床上起不来。曹操一听心说你平时好好的,我一请你你就风痹啦,就派人假装刺客去刺杀司马懿,可司马懿早就猜到疑心病很大的曹操会来这一招,见到刺客还真就装的根本起不来床的样子。曹操一看司马懿这副德行,也就真的相信了。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

司马懿在家读书的日子非常漫长,到曹操请他出山的时候,他已经是22岁的小伙子了,按照古人那时的惯例,他已经娶了妻子。中国古代的男人可以娶很多女人,但是妻子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妾、丫环,按照今天的逻辑来讲,妻子就是大老婆,其他的就是小老婆了。司马懿的大老婆叫张春华,和司马懿一样,也是河内郡人,不过她的老家在平皋,和温县离得非常近。

据说,司马懿装病骗过曹操以后,戒备就有点儿松了。有一次,司马懿让家里人到院子里晒书,晒着晒着,突然下起暴雨,把好好的书全都淋湿了,司马懿是个爱读书的人,一看这种情况,再也坐不住了,立刻跑出来抢救藏书。因为风痹是一种绝对不能见风着凉的疾病,司马懿这往出一跑,等于就是告诉人家自己没事儿,当时看到他跑出来的,只有身边儿的一个丫环,张春华怕这个丫环把司马懿装病的事情告诉别人,就亲手杀了她,然后自己烧火做饭。司马懿知道自己的老婆这么果断,对她又佩服又害怕,从此反而对她爱不起来了。想想也是,哪个男人有勇气面对一个杀过人的女人呢?

这个故事虽然是不太靠谱,但能够反映真实生活中司马懿的最大性格:坚忍、机智、果断,还有一点点的残忍。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27:23 +0800 CST  
3、绝代谋臣之路B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前夕,曹操再次请司马懿当官,这回让他当的,是文学掾(教育总监)。不过,这一回可不是自愿性质的了,在使者临走的时候,曹操对他说:“要是司马懿敢不来,就把他下大狱”,司马懿寻思着这牢房的待遇,毕竟不如办公室和家里,也就赶紧出山了。

曹操给司马懿的官一开始也并不大,都是像黄门侍郎(皇帝近侍)、议郎(顾问)这样六百石俸禄的官儿,六百石俸禄放到今天,就是副处级别,但是,曹操给司马懿做的这些这种职位,虽然级别低,可都是皇帝的跟班儿,升职空间超大。司马懿刚刚出山,就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不能不说是曹操特别优待他。后来,司马懿又到曹操的丞相府里,陆续担任了东曹属(副人事总监)、主薄(秘书长)。总之,这个时期的司马懿担任的都是办公室工作,还属于文职人员。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兼职伺候曹操的二儿子曹丕,这个曹丕,就是日后曹操的继承人、曹魏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公元215年,刘备和孙权因为荆州(湖北湖南)归属问题发生大规模争斗,曹操趁着这个机会,率军征讨盘踞在汉中地区的张鲁,司马懿也随军参战,扮演的仍然是作战参谋之类的角色。在张鲁逃走之后,司马懿找到曹操,向他建议说:“刘备用欺骗的办法,出兵把刘璋的地盘儿给夺了过来,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四川人都不服气。现在他在四川立足未稳,又跑到荆州区和孙权争夺江陵,这个机会决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已经攻占汉中,益州的军民一定惊恐万分,只要我们乘胜追击,刘备一定会土崩瓦解,您就能建立更大的功业。圣人不能违背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啊!”

司马懿对于当时形势的看法,绝对是一针见血,他所建议的计策,也同样是刘备最害怕发生的情况。事实上,当刘备正在荆州和孙权大打出手的时候,只是听到曹操将要进攻汉中的消息,就立刻和孙权和谈,把荆州的东半边儿交了出去,然后立刻快马加鞭的跑回成都。

遗憾的是,这么利害的一条毒计,久经沙场的曹操居然没有采纳。当曹操听完司马懿的话,只是微笑了一下,说出去那句著名的宣言:“人苦于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地。”后人们根据曹操的这句话,得出了“得陇望蜀”,专门用来形容那些贪心无度的人。至于曹操不肯继续进攻的原因,后人们归纳了很多种,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曹操开始越来越加紧建设自己的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他和自己内部亲汉势力的矛盾越来越大,为了大后方,他不能长时间的在外远征;另一条原因更简单,那就是:曹操老了,受不了打仗的苦了,英雄迟暮之所以让人感慨,就是因为不复当年,年老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铁打的英雄了。

曹操虽然没有听司马懿的计策,但是对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大为欣赏,对他也更为器重。后来四川形势的发展也像司马懿预料的那样,因为汉中太重要了,如果曹操占着这里,刘备的头上就会永远都悬着一把利剑,最终,他下定决心攻占汉中,在曹操离开汉中不久,就对汉中发动了持续的进攻。最终在四年之后,刘备全面攻击汉中,等到曹操赶去救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永远失去了这个进攻成都的桥头堡,等到曹家的军旗再一次插在汉中城头上时,已经是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司马昭时代了。

公元216年,曹操进封魏王,在第二年,他最终确定了曹丕做继承人,也就是魏王太子,而司马懿则被任命为当太子中庶子(太子首席顾问),正式成为辅佐曹操未来继承人的首席谋士。在与曹丕的相处中,司马懿全面的展现了自己的谋略和才华,把曹丕伺候得又舒服又佩服,当时人们把司马懿和另外三个也同时伺候曹丕、最后也都成为高官的陈群、吴质、朱铄并称为“四友”。

在之后的两三年里,司马懿升任了曹操的军司马(军事总监),逐渐接触到了军界。在这段时间中,虽然也发生了合肥之战、居巢之战这些两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持续的时间都非常短,都是一两个月就结束了。司马懿敏锐的看出来,曹操攻城略地的劲头儿越来越小,已经很难再有发动统一全国战争的勇气和实力了,就劝他说:“商末周初的箕子谈到治国大计的时候,说过民以食为天。现在全国无所事事也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大概有二十多万,这不是治国的长远之计。虽然总是发生战争,但也应该一边儿种地一边儿防守。”司马懿的看法,非常对曹操的路子,于是,曹操从此致力于务农积粮,曹操政权的国策,也逐渐从军事第一转变为内政第一。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28:07 +0800 CST  
3、绝代谋臣之路C

在相对和平的时间里,司马懿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人的身上。有一次,他给曹操写信,指出当时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湖北淅川南部)傅方,一个是横征暴敛,一个是挥霍无度,不像忠臣良将,不应该守在边境地区。曹操为了大局的安定,没有对这两个人加以惩罚。公元219年,关羽从江陵(湖北江陵)北上,进攻曹操政权在湖北的第一重镇樊城(湖北襄阳),还全歼了曹仁部将于禁、庞德率领的军队,曹仁难以抵抗,只好退入樊城死守,关羽一面猛打樊城,一面又派人包围和樊城隔着一条汉江的襄阳,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司马懿所弹劾的胡修、傅方不仅没有救援曹仁,反而痛痛快快的就投降了关羽,使得曹仁本来面目全非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受到关羽的影响,原本是曹操大后方的中原地区,自许昌以南,纷纷背叛曹操去响应关羽,可以这么说,关羽的攻势,是自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政权面临的最大危机。而与此同时,曹操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精力已经严重不足,最后居然想把都城从离关羽战场很近的许昌迁到黄河以北的邺城去。在这个时候,又是司马懿力站了出来劝住曹操,同时,他出了一条改变日后三国形势的绝妙计策。

司马懿说:“于禁等人的部队被大水击败,并不是战略战术失策,这种战败,对于国家大局并没有致命影响,但是如果轻率的迁都,不但是向敌人示弱,而且会造成中原地区的连锁崩溃。孙权和刘备两个人,表面上亲近而内心早已反目成仇,现在关羽获得胜利,孙权一定不高兴,我们可以联系孙权,让他在后方绊住关羽,那么樊城的围困也自然就解除了。”

司马懿的计策,是围魏救赵之计的经典再现,最为难得的是,他的思维居然这么有跳跃性,能够在自己一方被一个死敌逼得发疯的时候,想到去和另一位死敌去联合。要知道,自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就把孙权、刘备列入必杀名单,因为正是这两个人毁灭了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在11年的战争中,曹操和孙权大打小打十几场,损兵折将无数,甚至孙权本人都差点儿被曹操的军队杀死。但是,司马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冲破11年的政治惯性,快速上升到绝对理性的高度去思考重大问题,这才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特有的头脑。最终,同样是杰出政治家的曹操一听司马懿的绝妙好计,立刻和另一位杰出的领袖孙权快速取得了和解,在两大军团的前后夹击下,关羽全军覆灭,刘备一方永远失去了荆州。曹操自赤壁之战之后同时面对刘备、孙权的艰难局面一举改变。

大战虽然过去,但曹操仍然惊魂未定,总是难以忘记许昌以南一起背叛的场景,晚年的他,猜忌多疑而且有仇必报,为了确保中原的安定,曹操认为,应该把许昌以南的所有百姓全部迁走。

这是一项荒唐透顶的规划,如果真的实施,立刻就会再次引起大规模的动乱。因为关羽事件已经表明,曹操虽然貌似强大,但他并不是那么得人心,即使他统治中原已经将近二十年,希望变天的人仍然很多。如果强行迁移,无异于火上浇油,恐怕刘备、孙权还没打过来,中原就已经再次暴发起义了。

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又出现了,他对曹操说:“荆州这里的人民风彪悍,容易搞事儿还不容易安抚。关羽被击败以后,各种心怀叵测的人仍然躲在暗处观望,如果不论是否无辜都一律迁走,不仅伤害了平民的心,也让那些隐藏在平民里的坏人再次作恶。”曹操不愧是一个杰出的领袖,虽然经常犯浑,但只要一听到正确的意见,立刻就能改正过来。在官方的安抚之下,老百姓很快摆脱了大战乱带来的动荡,很多当初因为起事而逃跑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回到家乡,重新做起正常人的生活了。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1:23 +0800 CST  
3、绝代谋臣之路D

根据《晋书》记载,曹操虽然重用司马懿,可是对他总是非常防范,甚至几次都想要杀掉他。说起原因来,就是擅于观察人的曹操发现司马懿的志向过大、能力过强,渐渐就对他心存戒心。后来有人造谣,说司马懿走路回头的样子很像一头狼,只转脑袋不转身子。那狼是什么东西呢?历来是象征残忍、狡诈、没良心的动物。说司马懿是狼,明显就是害他。曹操听说以后,还专门把司马懿叫来,让他走路的时候回一下头,结果司马懿果真就像狼一样,身子冲前,只转过个脑袋看着曹操。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只能说明司马懿脖子长,并不能说明其它问题,可关键是曹操从此就相信了司马懿不是个好东西。

据说到了后来,曹操又梦到了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古人认为梦能预示未来,曹操认为这个梦里的马就是司马懿,草就是曹的意思,这不就是司马懿将要吃掉曹家的意思马?曹操对他的继承人曹丕说,司马懿恐怕不甘心只做大臣,将来咱们的基业恐怕要会在他手里。司马懿把曹丕伺候的很舒服,曹丕就总是给司马懿说好话,而司马懿自己本身就很小心谨慎、勤勤恳恳,曹操对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我倒认为曹操非常重用和信任司马懿。司马懿的老爸司马防,就是曹操的老上司,而他的大哥司马朗,又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封疆大吏。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大部分时间都跟在曹操的身边,像曹操这么猜忌人的人,如果把司马懿看做是个祸害,又怎么会一直让他呆在自己身边,并且对他的意见那么重视呢?而且最能看出曹操喜欢司马懿的一件事儿,就是他让司马懿一直跟随继承人曹丕混事儿,如果曹操敌视司马懿,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他呢?

曹**的时候,司马懿只有41岁,这种年龄差距,相当于老子辈儿和儿子辈儿,对于拥有许多优秀人才的曹操来说,司马懿年龄相对年轻、加入时间又晚、加入态度又不积极,所以不管是他的经验能力也好、还是资历人望也罢,都不可能在曹操这个时代就超越那么多优秀的老前辈们。而且,曹操手下又那么多的人才,也不可能单单对当时还算是老小伙儿的司马懿那么重视甚至忌惮。《晋书》因为写的是司马家族,所以难免吹嘘了一下司马懿,弄得他好像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连曹操都把他放在眼里不敢拔出来。

曹操在他的人生后期,先后杀掉和罢黜了很多大臣,说起根本原因,其实是这些人或明或暗的不支持他走到最后一步,篡夺汉朝的江山。虽然说全靠曹操,汉朝的那张皮才又勉强的挂了将近三十年,但很多曹操手下的大臣,却仍然对汉朝念念不忘,当然,也可能确实是有感情,也可能是利用支持汉朝的名义来反对曹操。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却明确的支持曹操称帝,虽然曹操因为各种原因一笑而过,但他已经在心里把司马懿划入亲信的阵营里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曹操把司马懿介绍给了他事业的继承人曹丕,正是借助曹操的恩惠,司马懿才有机会成为曹丕的亲信,成为了谁都不敢小看的、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

关羽事件,耗尽了曹操最后一丝精力,在关羽死后不到两个月的公元220年1月23日,这位左右中国形势长达三十年的绝世英雄,就在洛阳与世长辞了。曹操时代结束不久,他的继承人曹丕就把汉献帝赶下了台,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称王,司马家族也随着他的铁上司曹丕,正式步入了三国时代。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2:16 +0800 CST  
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吏A

曹操的死,对曹家政权来说,相当于一场十级地震,因为他人是在洛阳死的,他一死,他带着的几十万大军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而且一部分青州(山东)籍的官兵已经擅自离开洛阳,自己回青州老家去了,各地对曹操暗中不服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更重要的是,从曹丕到手下的各级文官武将,都不能马上习惯没有曹操的日子,一起陷入了混乱状态。

当留守邺城的曹丕和各级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聚在一起大哭个不停。这个时候,首先站出来安抚局面的,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根据《晋书.司马孚传》记载,曹操的丧事是司马孚负责主办的,但是在《晋书.司马懿传》里,又说曹操的丧事是司马懿全权负责的。但是无论如何,曹操的葬礼都是司马家族的人办理的,而且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最终,曹操的棺材平平安安、风风光光的被送回了邺城,这一次葬礼,在让世人瞩目的同时,也更使得大家对司马兄弟刮目相看。曹丕继承魏王王位以后,伺候了他很长时间的司马懿,也终于正式迈入了他仕途的康庄大道,被封三级侯爵河津亭侯,当了曹丕丞相府的长史(首席副官)。

曹丕虽然已经继承魏王,但他统治的地域内,仍然是人心惶惶,甚至有谣言说刚刚和解的孙权趁着曹操刚死,要翻脸来进攻。在人心已乱的情况下,曹丕周围的很多人都认为襄阳、樊城刚刚遭遇大战,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肯定坚守不住,当时镇守襄阳的,仍然是曹仁,大家就建议让曹仁放弃襄阳,退到中原地区的宛城(河南南阳)。司马懿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说:“孙权最近击败了关羽,正要依靠我们对付刘备,绝对不会主动来进攻。襄阳是交通要道,是抵抗敌人的要害之地,绝对不能放弃。”当时,当时到会讨论的大臣们都惊慌失措,包括曹丕心里也没底,最终还是命令曹仁烧毁了襄阳、樊城这两座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可是孙权并没有打过来,曹丕一听这个消息,非常后悔,不禁更信服司马懿的判断力了。

10月29日,曹丕强迫汉献帝交出皇帝宝座,登基称帝,建立了曹魏帝国。司马懿为曹丕当皇帝卖了很大的力气,自然又是加官进爵,升任尚书(国务院部长),不久又加封为二级侯爵安国乡侯,先后升任督军(军队监察官)、御史中丞(大监察长)。221年,司马懿被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

在不断升官的同时,司马懿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独当一面的领兵大将。在224年2月,曹丕离开首都洛阳,准备对孙权展开攻势,司马懿则被升任抚军大将军,持有皇帝三级符节——假节,领兵五千人镇守陪都许昌,同时又享受到了实际上的国务院总理待遇——督后台文书。司马懿虽然也喜欢升官儿,但是自己都觉得这么快升迁太招人眼热,就不肯就职,曹丕语重心长的教导他:“我天天处理这些杂事,没白天没黑夜,连休息日都没有,我让你当总理不是给你升官,是让你多替我干活哪!”

曹丕大举进攻东吴,临走的时候,跟司马懿说:“你看家看的好,我才能打胜仗。好好给我看家吧,这是最重要的责任!”曹丕走了以后,司马懿既负责内政、又负责供应前方军事物资,曹丕回师首都洛阳,又给司马懿写下诏书说:“以后我东征,你就在西面看家;我西征,你就在东面看家。”于是司马懿继续留守仅次于首都洛阳的陪都许昌,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的司马懿已经不仅仅是独当一面了,而是成为了曹丕的大内总管。

然而就在公元226年5月,仅仅40岁的曹丕就得了暴病,很快就病危了。临死的时侯,他把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和另外三个一品大将军——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同时任命为为辅政大臣,负责辅佐当时只有22岁的太子曹睿。临死前,曹丕还特别对曹睿说:“以后如果有人说这几个人的坏话,你绝对不要相信。”

曹睿即位之后,司马懿被改封为舞阳侯。8月,南方的孙权知道曹丕去世,分两路大举进攻曹魏帝国,司马懿和另一位辅政大臣曹真配合,分别击退孙权的进攻。12月,司马懿因为战功显赫,由抚军大将军再升为骠骑大将军。公元227年6月,司马懿被任命为都督荆州、豫州军事(湖北、中原军区总司令),驻扎在宛城(河南南阳),从此正式开始了他作为大军区司令南征北战的漫漫生涯。

就在司马懿刚刚上任的时候,蜀汉帝国的实际领导人诸葛亮已经在汉中集结大军,准备对曹魏帝国展开全面攻击,在诸葛亮发动进攻之前,他联络了原先背叛了蜀汉帝国的新城太守(湖北房县)孟达,重新效忠蜀汉,孟达虽然答应,但迟迟犹豫不决,不敢立刻起兵。司马懿知道孟达将要背叛,一面写信好言安抚,一面立刻带人从宛城急行军打了过去。当时,宛城距离新城足足有六百公里,而且途中大半都是山路,非常不好走,孟达非常坚信司马懿不可能亲自来,他的部队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到,可是,八天之后,司马懿领着大军已经到达新城,十六天之后,就把新城攻了下来。

孟达被杀以后,诸葛亮联合孟达起兵的计划落空,公元228年年初,他只好独自从汉中杀了出来。一开始,由于西北好几年没有经过大战,曹魏帝国都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诸葛亮大军一到,各地纷纷投降,可是后来由于马谡在祁山(甘肃西和西北)一战中不守要道,却守在山上,结果被张郃团团围住,几乎全军覆没,诸葛亮无险可守,只好全体撤退。虽然这场大战的头功要算到张郃、曹真的头上,但司马懿迅速的砍掉诸葛亮的一条臂膀,也强有力的支援了友军。

这一次战役,被后人们称为一出岐山,在《三国演义》里,可以说是诸葛亮策划的最经典战役之一。后人总把一出岐山的失败归结于马谡的失误,但如果我们冷静的、认真的读一读史书,就可以发现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注定徒劳无功。在当时的中国,曹魏帝国的人口、军力,比蜀汉和东吴加起来都强,而蜀汉仅仅占据着现今的大西南不到一半儿的地方,人口更是连曹魏帝国的五分之一都没有,以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还想战胜,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4:49 +0800 CST  
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吏B

在干掉孟达之后,司马懿还顺便逮捕了魏兴太守(陕西)申仪。孟达叛乱的消息,其实是申仪告的密,但是申仪本人由于长时间的守在魏兴,自己也是独断专行,动不动就假传圣旨、私刻印章,随便以自己的意愿分封属下。孟达的被杀,让申仪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害怕,但是司马懿派人对他好言安抚,请他来见面,等申仪一来,司马懿立刻把他逮捕,装进囚车送到了洛阳。为了让这个地区真正安定下来,司马懿又把孟达旧部七千多户人家流放到了幽州(河北北部),这一系列快速、有效的攻略,对蜀汉帝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久,蜀汉帝国的将领姚静、郑他率领七千多人也跑到司马懿这里来投降了。

看到原本动荡的汉江上游一带逐渐安定,司马懿才回到宛城。当时,这个地区刚刚真正纳入曹魏帝国的管辖,新成立的郡政府、县政府,连最基本的户口名册都没有,皇帝曹睿想把这个地方好好捋一遍,就把司马懿召到洛阳,想问问他,该制定些什么办法才能让汉水上游安定下来。没想到,司马懿却说:“蜀汉帝国用严刑峻法统治百姓,所以百姓们才会跑到我们这边来,我们应该尽量用宽大的政策去安抚他们,老百姓自然就会安家乐业。”这意思就是说,对待边境的百姓,不要那么严厉苛刻,尽量安抚,只要不出乱子就行了。

曹睿听到司马懿的办法非常满意,就又问他,如果进攻蜀汉和东吴的话,应该先打谁。出乎别人的意料,司马懿认为应该先打实力较强的东吴,他出的办法就是,先派陆军猛攻长江下游,然后趁着东吴救援的时候,再派水军从夏口打过去,让敌人顾得了头顾不了尾。实际上,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晋王朝在灭吴的战争中,基本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法,司马懿的计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超前了半个多世纪。

司马懿见过曹睿以后,就又回到了宛城。在公元228年12月,在一出岐山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诸葛亮第二次对曹魏帝国发动了进攻。这一次,他打的是陈仓(陕西宝鸡),但是由于陈仓守将郝昭防守严密,诸葛亮从月头儿打到月尾,一点儿便宜也没占着,等到张郃的援军赶到时,诸葛亮已经回到汉中了。第二年的春天,为了防止汉中的西面发生问题,诸葛亮攻克了曹魏帝国的武都郡(甘肃威县)和阴平郡(甘肃文县),然后立刻就返回汉中。

这三次和诸葛亮的战役,司马懿都没有参与过,但是,不参与并不代表着不思考。从诸葛亮的三次撤退,司马懿发现了他的死穴,那就是:粮食不足、运粮困难。除了第一次入侵诸葛亮准备的还比较充分,其余的两次进攻,全是虎头蛇尾,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就在司马懿在假想着如何对抗诸葛亮的时候,公元230年的7月,镇守大西北的曹真,向汉中发动大规模的报复性进攻,结果因为连降大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狼狈的泡汤了。

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第四次进攻曹魏帝国,先包围了战略要地岐山,就在这个时候,镇守大西北的大司马曹真突患重病,为了抵抗诸葛亮,皇帝曹睿命令已经是大将军的司马懿立刻接替曹真进驻长安,总领大西北的各路军队。3月,曹真去世,司马懿成为了大西北新一任的最高军政长官。

也许连司马懿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对曹魏帝国来说,他的上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长安是当时仅次于首都洛阳的重要城市,大西北,也是曹魏帝国最辽阔、最复杂的军区,因为这里太重要了,所以从曹操时代开始,一直都牢牢的掌握在曹家和夏侯家这两个皇族的手里。司马懿是第一个总督长安的外姓人,从此以后,他不仅确立了顶级战神的位置,还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班底——整个大西北骁勇善战的将领和士兵,而这都要感谢诸葛亮,因为如果没有他强有力的进攻,曹睿就不会在慌乱之中,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司马懿。接下来,伴随着和诸葛亮的一次次战斗,司马懿的威望也会越来越高,大西北魏军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强,最重要的是,司马懿和大西北将士们的感情,会越来越深。

司马懿一上任,和诸葛亮打了一仗,但是这一仗规模并不大,因为在没有和诸葛亮交手的时候,司马懿就已经认准了诸葛亮的致命缺点——缺粮,所以在打了一仗以后,他立刻采取严防死守的措施,坚决不和诸葛亮开战。诸葛亮存粮本来不多,补给又非常困难,急于打仗却没仗可打,耗到6月的时候,终于吃光粮食,只好撤退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这一轮较量,说实话胜少败多,根本没有什么两大军神对决之类的精彩场面出现,总之就是司马懿能打死活不肯打,诸葛亮死活想打却打不了,生生被司马懿耗得退兵了。很多将领都非常鄙视司马懿的全防御方针,甚至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害怕诸葛亮。但是,不管怎么说,实际情况就是,诸葛亮失败了,曹魏帝国的领土一点儿也没有丢失。

公元234年,在休养生息了三年之后,诸葛亮第五次进攻曹魏帝国,这一次,他集结了十万人的大军,从郿县(陕西眉县)进入渭河南岸,在那里扎下营寨,命令士兵种植当地的荒田,做出一副长期进攻的架势。司马懿看到诸葛亮这种举动,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就背靠着渭河扎营,还是死活不肯出战,诸葛亮急于求战,不断向司马懿挑战,甚至给他送去女人穿的首饰和衣服来刺激他,但就是这样,司马懿也一声不吭,为了平息将士们的求战情绪,他还特别派人到洛阳去求来曹睿不准出战的圣旨。有了曹睿的命令,司马懿更加顺理成章的严防死守了。

诸葛亮辛辛苦苦准备了三年时间,就是为了和司马懿来一次决战,分个胜负,然而司马懿毫不配合,最终在8月,在僵持了一百多天以后,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在军营里去世了。司马懿成功的熬死了诸葛亮,赢得了对蜀国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那以后,蜀国的进攻,就再也不能对魏国构成严重威胁了。

借着诸葛亮的死,司马懿成为了曹魏帝国当之无愧的一号儿军神,为了奖励司马懿的赫赫战功,在公元235年1月8日,皇帝曹睿任命司马懿做了太尉,也就是一品大臣中最荣耀的三公之一。从此,司马懿成为曹魏帝国的顶级大臣,司马家族也靠着司马懿,进入了当时中国一流家族的行列。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5:47 +0800 CST  
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在不断的升迁当中,司马懿的白头发越来越多,而他的子孙们也越来越多。

就在司马懿成为太尉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6年,他的长孙司马炎出生了,从此,司马懿做了爷爷,司马家族新一代人诞生了。

司马懿和大老婆张春华的二儿子叫司马昭,司马昭的老婆叫王元姬,王元姬的老爸,就是曹魏帝国的儒学宗师、司空王肃,司马昭和王元姬的长子,就是我们主人公司马炎。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司马炎的爸爸是司马昭,妈妈是王元姬,爷爷是司马懿,奶奶是张春华,外公是王肃。

司马炎出生在这种家庭,您琢磨着他的童年能不快乐吗?

饥饿、艰难、困惑、悲伤、彷徨,对于童年的司马炎来说,是根本不会存在的。只要是当时中国有的好东西,司马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绝对不会因为买不上想要的玩具而哭泣,也绝不会因为淘气而挨骂或者挨打(因为直接照顾他的不是他的爸爸和妈妈而是仆人,不敢打他),他的童年是没有任何负担的。当然,小小的司马炎还是有一个小小的任务的:好好学习,等着将来做官,学的好,就当大大官儿;学得不好,就当大官儿;不想当官儿,就天天蹲家里玩儿,反正爷爷留给自己的钱花也花不完。

可以说,司马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在一个顶级大臣的家里,人家是超级高干子弟。

在诸葛亮死后,曹睿认为强敌已经消除,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他最大的兴趣,就是不停的建造宫殿,而造宫殿,就必须征发大量的人力、花费大量的物力,我们在前面说过,在当时,国家征发老百姓是不给钱的,老百姓白白干活儿,还要自带口粮,而且壮丁们都去盖房,就没人种田了。可以说,曹睿的这项爱好,掏空了曹魏帝国的积蓄,也让这个国家的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曹睿这么大兴土木,好像天下已经是太平盛世一样,其实情况远远没有这么乐观。蜀汉帝国虽然失去了诸葛亮这么一位极其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在他的继承人蒋琬、费祎(衣)的治理下,仍然不至于马上灭亡;东吴帝国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时候,孙权、陆逊还都是五十出头,正是身体和经验都达到鼎盛的时候,而且不时依靠长江,屡屡对曹魏帝国发动进攻;自东汉末年就盘踞东北的公孙家族,表面上臣服曹魏,实际上一直都是自己说了算,根本不买曹睿的账,而且就在公元233年,公孙家族的领头人公孙渊又和东吴帝国结盟,虽然很快又翻了脸,但已经和曹魏帝国连表面上的和平关系都难以维系了;除了蜀汉、东吴、公孙渊,在漫长的北方边境线上,还分布着很多少数民族,他们虽然暂时不敢南下侵扰,但一直都在虎视眈眈,而且不时发生针对曹魏帝国的兵变。无论从哪个地方来看,曹魏帝国随时都会遭受战争的威胁,曹睿在这个时候就去毫无节制的享受生活,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但最大的危险,却是来自于曹魏帝国的内部。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6:55 +0800 CST  
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

我们之前就说过,从曹丕到曹睿,曹魏帝国对曹家人一直采取严防死守的政策,几乎所有的曹氏亲王们,都被软禁在他们的封地里,没有皇帝的允许,他们绝对不能离开封地,彼此之间也不能有任何联系,更不能兼任任何官职,说的好听点儿,他们是皇室成员,说得不好听点儿,他们就是一帮吃得好、穿得好的高级囚犯。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和曹操晚年确立继承人时的极端犹豫是分不开的。本来,曹操非常喜欢二儿子曹植,一直都想把他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由于曹植本身过于狂傲放荡,而且曹操本人也害怕废长立幼会造成国家分裂,最终,他选择不太讨人喜欢、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沉稳的曹丕。曹丕即位以后,一方面为了报复,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就把除了太子以外的所有皇室成员,通通都赶出了洛阳,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封地,死也要死在那里。

曹丕的做法,确实完全避免了同族之间争夺皇位的情况出现,但一个极端的措施,往往会造成另外一个极端的情况出现。不用自家人,就得用外姓人,曹丕这么打压自家人,皇室成员是老实了,可是外姓家族却迅速的占据了曹魏帝国大量的高官要职。很多外姓家族的成员,爷孙三代人都做着官,既有人端坐朝中,又有人坐镇边疆,中央地方两头儿吃。

这些极为强大的家族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经常相互联姻,互相提拔,到了曹睿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非常封闭的外姓高官集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士族。和东汉时代不同的是,这些士族以外的人,再也不能向东汉时代那样,仅仅通过名声、能力就能平步青云、当上高官,在曹魏帝国的朝廷中,几乎所有的高官,都被这些家族或者说是士族把持,所有有前途、有潜力的官职,也几乎全被这些士族的儿子、孙子们占据。

司马家族现在无疑是曹魏帝国士族里最风光的家族了。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是太尉,又镇守大西北;他的弟弟司马孚则担任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剩下的几个弟弟们,也都担任着大小不等的官职,或者享受着爵位。像其他家族一样,司马懿也利用自己国家重臣的身份,通过各种方法,编织了一张极为广阔的关系网,这张网,大得几乎把曹魏帝国里所有主要的高官家族一网打尽:

在婚姻方面,司马懿尽可能的和其他高官家族做亲家。拿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来说吧,他先后娶了三个老婆,没有一个老婆不是出自高官贵族。

司马师的第一个老婆,叫夏侯徽。她的老爸,就是曹魏帝国皇族、曹丕的老牌儿亲信夏侯尚,通过夏侯徽,司马懿和皇族结亲,成了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不过很可惜,结婚只有几年,夏侯徽就去世了。根据《晋书》记载,夏侯徽是发现了司马懿、司马师他们并不忠于曹魏帝国,所以才被司马师给毒死了。不过,从时间上来看,这项记载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夏侯徽死的时候,还是公元234年,那个时候,司马懿正在大西北和诸葛亮死磕,正受到曹睿的极度信任和重用,这个时候,无论从感情还是形势上来说,司马懿都不可能想要发动政变,而且夏侯徽是皇族成员,司马师公然毒死她还不被处罚,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夏侯徽只是个可怜的短命人,她是正常死亡的。

司马师的第二个老婆,是吴质的女儿。我们知道,吴质当初和司马懿一起伺候过还没有当皇帝的曹丕,是曹丕四大智囊之一,吴质最后也是做到了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不过,吴质本人出身低微,被当时大多数出身名门的高官们看不起,他的后代们也没有出人头地的,司马懿看出吴质一家没有前途,就让司马师和吴质的女儿离了婚。

司马师的第三个老婆,叫羊徽瑜,以家族的历史和当时人们的标准来说,她的出身,比曹魏皇族还要高贵。从羊徽瑜往上数九辈人,他的家族里一直都有人做官,而且大多数都是二千石(部长级)以上的大官,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这样的家族,就是曹魏皇族都想和他们攀亲家,司马师死了一个老婆、离了一个老婆,还能娶到羊徽瑜这样出身的女人,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司马家族当时的名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而在官场里,司马懿就更注意拉关系了。在大西北,经过八年的时间,常年跟随他作战的将士们,已经把他奉若神明,而且司马懿先后利用大将军、太尉的身份,把很多高官家族的子弟、平民英雄聘为自己的属下,也推荐了很多人到别处去做官,很多都成为了曹魏帝国的名臣名将,比如说王昶、邓艾、州泰、鲁芝、王观这几个人,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司马家族掌权后的曹魏帝国的重要将领。

后来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架空了曹魏皇室,他好多的老属下和他们的后代,也都成为了司马家族的干将,因此传统观点就事后英明的认为,司马懿这么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是心怀叵测,为将来自己单干做准备。不过,人不是先知,包括司马懿在内,谁也无法预测,在十多年以后,司马家族会有掌控一个国家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来说,他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绝对不可能是为了十多年后那个未知的机会去篡权,而是站在一个大臣的角度上,维持和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曹魏帝国所有的外姓高官家族,也全是这么做的,各大家族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大多数在司马懿手下混过事儿的人,也同样和其他大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甚至还很深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靠上了司马懿的人,就是他的死党,就会帮着他夺位篡权,这是两码事儿。

但是对于当初建国时候局势就不是很稳、建国时间也并不很长的曹魏帝国来说,出现这么多势力庞大的士族,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加上曹丕、曹睿又一直对曹魏皇室拼命压制,因此到了曹睿时代的中后期,曹魏皇室的势力已经明显比不过士族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很多皇室成员和忠于曹家的大臣们的警惕。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38:47 +0800 CST  
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C

早在公元231年,司马懿还在大西北和诸葛亮艰苦奋战的时候,已经在封地被软禁十年的曹植,就已经给曹睿写信大倒苦水,抱怨曹魏帝国过于压制皇室成员,希望出来从小官做起,为国家效力。在信里,曹植说了这么一段话:“使天下瞩目的人,一定是掌握大权,对上可以篡位,对下可以使人服从。在一个国家里,说了算的不一定是皇亲国戚,只要他手中有权,即使和皇家毫无血缘关系,也照样可以举足轻重;而皇室如果没有权力,就是血缘再亲,说话也没有一点儿分量。”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平衡理论,那就是:皇族和异姓的势力要平衡,特别重用谁,都是要出问题的。

可惜的是,曹植以前和曹丕争夺过继承人的位置,就从这一点上来说,曹丕的儿子曹睿也不可能听他的话,曹植不久就郁闷的死掉了,曹家人仍然被全力压制,丝毫看不到任何为国家效力的希望。有一天,曹睿和从曹操时代就加入曹家的老臣陈矫聊天儿,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司马懿,曹睿说:“司马懿忠心不二,算不算是国家栋梁?”陈矫却说:“全国上下都对他非常景仰,但国家能不能依靠他,我就不知道了。”从史书上来看,陈矫是第一个说司马懿坏话的人,结合他一生的作为,我们不能说他是心胸狭窄,那么这样的人在司马懿威名正盛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就不只是嫉妒那么简单了,我认为,他是在警告曹睿,国家大事实在太重要了,以至于不能完全交给任何一个人,国家要安定,就必须要保持政治力量的平衡。

到了曹睿大造宫殿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上书反对,但他们大多都站在不可滥用民力的角度上来进行批判,第一个明确警告曹睿要注意手握兵权的异姓将领的人,是当时的中书侍郎(皇帝办公室主任)王基。王基在劝阻曹睿的信里有这么一句话:“现在,敌国还没有消灭,勇猛的将领一个个手握重兵,加以限制就没法对付敌人,但手握兵权太久,一定尾大不掉,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根。现在,正是国家全盛的时期,不去全力除掉内部的灾祸,将来如果后世的皇帝软弱无能,恐怕国家要出大事。”

如果说曹植、陈矫这些人,还是在隐蔽的警告曹睿要注意极度压制皇室所带来的巨大危险,那么王基就把这个问题完全挑明了。不久,在重建崇华殿凌霄阁的时候,刚刚搭好脚手架,就发现喜鹊在架子上面搭窝筑巢,古人都非常迷信,曹睿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意思,就找到一个叫高堂隆的大臣,问他这是什么征兆。

高堂隆曾经当过曹操的军议掾(军事参谋),他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他是绝对忠于曹家的。高堂隆其实也已经深刻意识到曹魏帝国严重压制皇室所带来的隐患,曹睿一问这个问题,他马上就利用这次机会警告曹睿。高堂隆说:“《诗经》里曾经说过,喜鹊筑巢,斑鸠占据。如今大建宫殿,更建造凌霄阁,而喜鹊在上面筑巢,应该是宫殿无法完成,不能住进去的预兆。老天爷就是在警告说,宫殿没有完成之前,就落到异姓人的手里。这是上天的警告。”曹睿看到信以后虽然万分感动,但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异姓人,像司马懿,仍然或者手握重兵,皇室的力量仍然极度衰弱。

两年之后的公元237年,高堂隆病危,临死前,他再次让人代笔给曹睿写信,劝他幡然悔悟、不要只顾享乐。在信里,他有这么一段话:“先帝爷刚刚建国的时候,传说皇宫里有一只燕子生出一只口爪全红的老鹰。这个预兆是说,应该严防带领重兵的将领在内部发难。我建议,最好让所有的亲王,都在他们的封国里设立军队,像棋子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来保护首都和皇帝。”曹睿虽然亲手写下诏书慰问高堂隆,但是直到高堂隆死的那一天,都没能在加强皇族力量的问题上做任何部署。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时代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老臣,像陈群、陈矫、高堂隆等等,一个接一个的去世了,司马懿不仅官位第一,资历也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

公元238年1月,曹睿把镇守西北的司马懿调回洛阳,让他消灭盘踞东北半个多世纪的公孙家族,司马懿长途奔袭,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彻底的解决了中国北方最后一个不服从中央的割据势力,使得魏国的实际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司马懿的威望和功绩,也随着曹魏帝国的鼎盛而达到顶峰,很多人都认为,在司马懿的守护下,曹魏帝国的全盛时期就要到来了。

然而,一个消息,很快把人们对未来的憧憬打得粉碎,因为就在司马懿消灭公孙渊的同时,曹魏帝国的皇帝曹睿,在仅有34岁的时候,却一病不起了,其实一病不起还不打紧,关键是他的后事还没有托付,因为他还没有亲生的儿子,曹魏帝国的继承人,这个时候还并不能让人心服口服的确定是谁。

曹魏帝国的命运,也随着曹睿的病重,又一次陷入了扑朔迷离的境地。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41:19 +0800 CST  
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A

皇帝病重,也不是一件特别了不得的事情,可是对于现在的曹魏帝国来说,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谁也想不到曹睿在刚刚34岁的时候,就要见佛祖去了,人们总是认为,他这个岁数,没有孩子也不打紧,因为到了四十、到了五十,他总会生个把孩子的,可是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是真的不会有孩子了。

曹睿玩儿了那么多的女人,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所以他只能收养了两个孩子,一个叫曹芳、一个叫曹询。

曹芳的亲生父母是个谜,有的说他是曹彰的孙子,爸爸是曹楷,但却并不能确定。总之,大家只知道他突然就从宫里冒了出来,然后就被曹睿认作了皇子。从血缘上说,曹芳是个野孩子,不过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当时曹家的有为青年那么多,可是为什么曹睿非要认一个八岁的野孩子当自己的继承人呢?所以只有一个答案,在曹家这些人里,谁也没有曹芳和曹睿的关系近,一个八岁的野孩子能和皇帝的关系最近,最大的可能就是曹芳是曹睿的私生子,或者在当时曹芳妈妈的身份过于低贱,不够格去做未来皇帝的皇太后,曹睿在有名分的老婆们没有生儿子的情况下,只好把本来可能永远被历史抹掉的野孩子曹芳立作养子,让他来继承整个曹魏帝国。

在有了继承人以后,在公元238年12月24日,曹睿又一反常态,任命了一大堆皇亲国戚来担任未来皇帝曹芳的辅政大臣:首辅大臣是曹操的儿子、大将军曹宇,曹宇之所以能够担任首辅,完全是因为和曹睿的私交非常好,因为曹睿小的时候和曹宇住得很近,从小就一起玩儿。另外的几位辅政大臣是:曹休的儿子、屯骑校尉(禁卫军骑兵指挥官)曹肇;曹真的儿子、武卫将军曹爽;据说是夏侯渊孙子的领军将军夏侯献;曹操的养子,骁骑将军秦朗。

看完这一串儿名单,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曹睿和曹丕一样,也是严酷打压皇族,只重用外人,所以在他临死的时候,曹家和夏侯家这两个皇室家族,已经没有几个人掌控实权了,军政高层和封疆大吏,几乎全是外姓人。但是,曹睿在临死前能够做出这种部署,应该是之前很多忠臣们的建议点醒了他,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重用皇族的重要性,所以这些辅政大臣里,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外姓人。

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司马懿老大爷的落榜了,在曹操的干儿子都做了辅政大臣的时候,这位辅佐了曹操、曹丕、曹睿的三朝老臣,居然榜上无名。应该说,这是曹睿在感情和理想之间做出的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他是在明确的告诉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外姓大臣们:先生们,虽然你们功劳、名声、实力都很比曹宇他们强,但你们是外人,你们永远都是曹家的奴才,前途虽然光明,待遇虽然丰厚,但你们永远只能做经理,做不了股东,曹魏帝国,还是我们曹家的。

如果这些皇族能够按照曹睿临死前的意愿顺利掌权,曹魏帝国的最高权力,仍旧会在曹家内部流传下去,但可惜的是,这个计划,却因为孙资、刘放的阻挠而意外流产了。

因为曹丕、曹睿一直重用外人,所以在曹睿病重的时候,实际负责朝政的,也是两个外姓人,孙资、刘放。刘放和孙资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曹操做了魏公爵以后,任命他们同时担任秘书郎(中央图书馆委员)。曹丕称帝以后,设立了一个叫中书的机构,这个机构在那个时候,就是皇帝办公室,孙资就是正职中书令,刘放就是副职中书监。中书令和中书监虽然只有三品,但却实际负责国家事务的上传下达,所以非常有实权、地位也非常重要。曹睿即位以后,对孙资、刘放更加宠爱,让他们两个人兼任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光禄大夫(国务顾问),全都封为侯爵。

孙资、刘放不是皇室成员,却以外姓人的身份,掌控朝廷机要二十年,自然就有很多人看不过眼,更何况,国家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如果特别宠爱一两个人,也确实容易出问题。后来成为曹魏帝国重臣、当时还是中护军(中央禁卫军副司令)的蒋济,就向曹睿提出过不要过度重用孙资、刘放,但是曹睿用惯了这两位大内总管,没有搭理这项建议。

曹肇和夏侯献也看不惯孙资、刘放,在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以后,他们觉得非常扬眉吐气,把孙资、刘放就更不放在眼里了。有一天在皇宫里,两个人看到那颗专门让公鸡打鸣儿的报晓树,就说:“公鸡占这棵树也够久了,看它还能再占几天?”很快,二人的话就传到了孙资、刘放的耳朵里,他们害怕曹肇这些人掌权以后,会对自己不利,就开始想尽办法让曹睿改变主意,撤了曹肇这些人的职。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43:52 +0800 CST  
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B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当时曹宇被任命为首席辅政大臣以后,日夜都陪在曹睿身边,孙资、刘放想要说曹宇的坏话,可是没有机会。12月28日这一天,曹睿越发感到自己危在旦夕,叫曹宇出宫去找曹肇那些人商议后事,当时,他的身边,就只有孙资、刘放和曹爽三个人。刘放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变天的机会,就偷偷把孙资叫了出来,然后让他跟着一起说曹宇这些人的坏话,孙资这个时候仍然说不可以这么做,刘放立刻变脸说:“现在咱们都要下油锅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孙资一听,也意识到翻身的机会不会再来,立刻胆壮,跟着刘放一起走到曹睿的床前,然后哭了起来。

曹睿一看自己的爱臣在自己还没有死的时候就一起哭丧,又觉得晦气又觉得惊奇,就问怎么回事儿,刘放、孙资就一起说:“皇上已经危在旦夕,一旦有个不测,后事该托付给谁啊?”曹睿就更纳闷儿了,说:“我不是已经把后事托付给燕王曹宇了吗?”刘放、孙资就等这句话,马上接茬儿说:“皇上您忘了先帝爷曾经留下的遗诏了吗?亲王不得辅政啊。而且您现在刚刚得病,曹肇、秦朗那些人就和后宫的嫔妃们勾勾搭搭。燕王曹宇,更是在皇宫外面招兵买马,不让我们进宫见您,这些人,就是要颠覆您的基业啊!而且太子年龄太小,不能亲政,外有雄握强兵的敌国、内有心怀怨恨的百姓,皇上您不从长远考虑,把祖宗的基业交给这么几个草包,您看您才病了几天,现在宫内宫外已经完全控制在人家手里您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俩才替您痛心啊!”

人在病重的时候,往往特别容易多疑和激动,而且曹睿本来就一直非常信任刘放、孙资,一听这话,气得差点儿当初咽气,立刻就问刘放、孙资:“你们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啊?”当时只有曹爽在旁边,刘放、孙资就顺势推荐曹爽,因为他们和司马懿关系一直非常好,又推荐司马懿做曹爽的副手,曹睿在极度气愤之余,没有多想,痛痛快快的就答应了刘放、孙资的建议。等到曹肇晋见曹睿,知道了他的决定,立刻委屈的大哭不止,曹睿心一软,又收回了命令。可是曹肇刚刚出宫,刘放、孙资又立刻再次劝曹睿不要迟疑,刘放还劝曹睿写个手诏,怕他死了以后罢免曹宇等人的命令就死无对证了。可是,曹睿这个时候已经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刘放赶紧拿笔研磨,拿着曹睿的手写下了决定曹魏帝国命运的任免昭书:曹爽被任命为大将军,曹宇等人则在被任命仅仅四天之后,就被全体罢免。据说曹宇等人得到这个诏书的时候,又惊又悲,互相看着大哭了一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就回了家。

然而这一切内幕,远在东北的司马懿并不知情,因为废立辅政大臣这种事情,如果不是在皇帝身边儿,是不会有人告诉他的。

在刚刚杀掉公孙渊的时候,司马懿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曹睿枕着他的膝盖说:“看我的脸”,司马懿低下头去看他,发现他平日里英俊的面孔,已经极度扭曲,和平时特别不一样。醒来以后,司马懿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不久就接到曹睿的圣旨,当然,这个圣旨是曹宇还是首辅的时候决定的,曹宇担心蜀汉帝国趁着曹睿病重或者去世的时候大举进攻,就命令司马懿不要回洛阳,立刻到长安去镇守。可是几天以后,司马懿却接到了曹睿亲笔写下的手诏,这个诏书是让他立刻赶回洛阳面谈。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经知道,在短短四天的时间里,首辅大臣就从曹宇换成了曹爽,前后接到完全不同的命令,他立刻想到中央可能出了乱子,于是抛下大队人马,带上精锐、坐上轻便小车就往洛阳赶。

当时司马懿的军队刚刚走到汲郡(河南卫辉),离洛阳还有两百多公里,但是情况紧急,年近六十的司马懿,硬是忍受着强烈的颠簸,一天就赶到了洛阳,一路直闯宫门,终于在公元239年的正月见到了曹睿。

司马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位仅仅35岁的皇帝,现在居然已经面露死相、容貌变形。35岁啊!真是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贵为皇帝,却只能享受这么几年的人间光阴。

曹睿一看到司马懿,立刻回光返照,激动的伸出手紧紧握住司马懿,说出了司马懿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话:“死怎么能忍?我之所以强忍着不死,就是在等你,如今见着你,我就是死也安心了。我死之后,你要好好辅导我的儿子。”说着,还把两个养子曹芳、曹询喊到床前,让太子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告诉司马懿:“这就是太子,你要看清楚,不要看错了。”

这是推心置腹的感情,这是君臣之间最高的信任。

伴随着曹睿微弱的声音,司马懿心疼得老泪纵横。

当天,年仅8岁的曹芳被立为太子,曹魏帝国的第二任皇帝曹睿,也于当天去世。

于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连着熬死了曹魏帝国的三代皇帝(加上没有称帝的曹操),成为最为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司马炎也就成为了魏国比皇帝还牛的辅政大臣家的小少爷了。

如果没有意外,拥有完美童年的司马炎将会拥有完美的一生,凭着爷爷的功劳合法的当大官儿、挣大钱儿、娶好多的漂亮媳妇,生一大堆尊贵的儿子和女儿。

然而,历史不是故事,如果没有点儿意外,怎么会精彩呢?
楼主 YOU2YOU3YOU62005  发布于 2013-06-12 10:44:43 +0800 CST  

楼主:YOU2YOU3YOU62005

字数:324855

发表时间:2013-06-12 17: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7 06:47:36 +0800 CST

评论数:48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