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梁祖养子朱友恭与高季昌养父朱友让是否为同一人?

首次发帖,心情很是冲动!欢迎各位大佬来打脸!
说起朱友恭,无非就是诬陷朱友裕和杀唐昭宗这两件事;
而朱友让就更可怜了,朱温养子,高季昌养父,这样的两个人会有什么联系呢?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01:00 +0800 CST  
活不多说,先上史料。
朱友恭
《旧五代史。梁书卷十九。列传第九》所载,朱友恭,寿春人,本姓李,名彦威。总角事太祖,性颖利,善体太祖意,太祖怜之,因蓄为己子,赐姓,初名克让,后改之。
这里可知朱友恭,原名李彦威,后改朱克让,再改朱友恭,寿春人。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12:00 +0800 CST  
朱友让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第二》云,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后唐庄宗即位,避其庙讳改焉。幼隶于汴之贾人李七郎,梁祖以李七郎为子,赐姓,名友让。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
此云朱友让,原名李七郎,后改朱友让,汴州商人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19:00 +0800 CST  
朱友恭
《新五代史。卷四十三 杂传第三十一》
李彦威,寿州人也。少事梁太祖,为人颖悟,善揣人意,太祖怜之,养以为子,冒姓朱氏,名友恭。
与旧史相同,初名李彦威,后名朱友恭。寿州人。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23:00 +0800 CST  
朱友让
《新五代史。卷六十九 南平世家第九》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太祖初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朱友让。季兴以友让故得进见,太祖奇其材,命友让以子畜之,因冒姓朱氏,。。。。。
李让,后改朱友让。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26:00 +0800 CST  
朱友恭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下》
友恭者,本李彦威也。寿州人,客汴州。殖财任侠,全忠爱而子畜之。
初名李彦威,后改朱友恭,寿州人,客汴州。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28:00 +0800 CST  
至此,朱友恭,李彦威,朱克让,朱友让,李七郎,李让,这些名字都出现了,看看是不是很眼熟。
朱友恭,先名李彦威,后改朱克让,朱友恭;籍贯寿州(寿春)
朱友让,初名李七郎,李让,后改朱友让。汴州商人。
而新唐书直接挑明说,寿州人,客汴州。殖财任侠。。。。。。
这一连串的数据只差一点就可以合并了,那就是友与克字型及其相近,把旧五代史中的克字改成友字,那就说的通了。
李让,字彦威(或又名彦威),小字七郎,寿州人,于汴州经商,曾资助朱温,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朱友让(朱克让),后又改朱友恭。朱友恭的仆人高季昌也被朱友恭收为养子。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39:00 +0800 CST  
此外,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 天复二年壬戌,公元九零二年
九月,乙巳,朱全忠以久雨,士卒病,召诸将议引兵归河中,亲从指挥使高季昌、左开道指挥使刘知俊曰:。。。。。全忠表季昌为宋州团练使。季昌,硖石人,本朱友恭之仆夫也。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41:00 +0800 CST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 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
二月,朱友裕围彭城,时溥数出兵,友裕闭壁不战。朱瑾宵遁,友裕不追,都虞候朱友恭以书谮友裕于全忠。全忠怒,驿书下都指挥使庞师古,使代之将,且按其事。书误达于友裕,友裕大惧,以二千骑逃入山中,潜诣砀山,匿于伯父全昱之所。全忠夫人张氏闻之,使友裕单骑诣汴州见全忠,泣涕拜伏于庭;全忠命左右捽抑,将斩之,夫人趋就抱之,泣曰"汝舍兵众,束身归罪,无异志明矣。"全忠悟而舍之,使权知许州。友恭,寿春人李彦威也,幼为全忠家僮,全忠养以为子。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44:00 +0800 CST  
唯一解释不通的是总角事太祖(幼为家童)这件事。
关于总角到底为多大年龄,说法不一,
一般来说,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但也有例外如《陈书·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十六岁也可是总角。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孙)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查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他家人住在寿春,当时孙坚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出生,而且在江淮一带很有名气。周瑜慕名前去拜访,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听从了他的意见。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周瑜孙策生于175年,190年他们刚十六岁(虚岁),十六岁也可是总角。
查中和三年(883年)二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中和三年(883年)七月,朱温进入汴州上任节度使。若朱友恭只能在此时或之后侍奉朱温,取总角为十六岁,则朱友恭当生于868,十六岁经商对今人来说可能尚早,对古人就未必了。故此朱友恭与朱友让当为一人。
想那朱温带着少数人马去汴州赴任,若无世家大族或富商巨贾资助,招兵都困难。正因为朱友恭(朱友让)此时倾囊相助,才使朱友恭倍受朱温器重,而后来朱友裕与朱友恭相争,朱温选择相信了后者,除了生性多疑意外,多少还有些信任在此。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19:58:00 +0800 CST  
扯得差不多了,权当抛转引玉,望大佬们不吝赐教,看是否还有遗漏的佐证或打脸的反证皆可。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20:01:00 +0800 CST  
最后扯一句,朱友恭若生于868年,那他的养子高季昌生于858年,而朱友恭的养父,高季昌的养爷爷朱温生于852年,多么和谐的祖孙三代!
关于高季昌,何时由朱季昌改回原名的,史书未明言,但可知是在凤翔之战(901~903)之后,杨师厚灭荆襄(905)之前。这中间发生的大事是904年迁都洛阳和昭宗被弑,次年末,氏叔琮,朱友恭被贬,而后赐死,朱友恭被恢复旧名李彦威,当此时朱季昌也受牵连,改回原名高季昌,至于为何高季昌之后仍受重用,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有PY吧。毕竟第一眼就看中了。
如此说来,要是以李彦威(朱友恭)为主角,写一篇网络小白文的话,故事性可能更强,更传奇:
十六岁少年经商,成为汴州首富,机缘巧合之下弃商从武,成为一代名将,诸侯养子,资助枭雄成就霸业,更有甚者与义父长子争夺继承人职位,最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被贬天涯海角,一代名将,惨遭赐死,惜哉,悔哉!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20:18:00 +0800 CST  
资料原图










楼主 风葬秋暝1991  发布于 2019-01-10 20:24:00 +0800 CST  

楼主:风葬秋暝1991

字数:2223

发表时间:2019-01-11 03: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4 12:29:22 +0800 CST

评论数:2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