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二、遍参诸方
从谂禅师离开南泉寺后,又开始了自己长达近三十年的江湖游历生涯。
在从谂禅师闯荡江湖的一生中,从谂禅师参访过百丈怀海和药山惟俨这种长辈,也参访过黄檗希运和道悟圆智这种同辈,也参访过临济义玄和夹山善会这种师侄辈,更参访过宝寿沼和云居道膺这种徒孙辈。还参访过三峰道树这种神秀北宗的弟子。
所以,从谂禅师秉承的参访原则就是:“七岁童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从谂禅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由此可知,从谂禅师遍参诸方,一切都是以禅法之高低为准绳的。对于世俗所谓的尊卑礼法得失荣枯,从谂禅师那是全然不顾的。这在那个注重师法传承的年代,是非常难得的呢。

这一天,从谂禅师一路奔波,来到了江西宜春市宜丰县黄檗山拜访师兄希运禅师。
不料希运禅师看到从谂禅师来了,砰的一下就把方丈室的大门关得严严实实的。
从谂禅师一见,马上就从厨房里点了一个火把,然后来到法堂扯起个嗓门大喊道:“救火啊,救火啊。”
希运禅师在方丈室里听见了,立即开门冲了过来一把抓住从谂禅师道:“道,道。”
从谂禅师不以为然的望着希运禅师道:“贼过后张弓。”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直是好笑,笑须三十年。忽有个衲僧问雪窦笑个甚么?笑贼过后张弓。”
元朝了庵清欲禅师评唱道:“重门击柝,黄檗过于堤防。啮镞破关,赵州惯得其便。虽然两不相伤,笑破雪窦鼻孔。”

因为从谂禅师在离开南泉寺时,已是年近五十的人了,再加上又在江湖上闯荡了那么多年,所以岁数就很大了。像他这种岁数的禅师,不是定居于某处,就是早就当上寺院的主持了。
所以,当从谂禅师来到安徽淮南市三峰山参访道树禅师时,道树禅师对他道:“你为什么不找个地方住下呢?”
从谂禅师马上问道:“如此的话,你看我住在哪个地方好呢?”
道树禅师马上指着面前的山。
从谂禅师道:“这是你的住处呢。”

当从谂禅师来到云居道膺禅师那里参访时,道膺禅师也对他道:“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
从谂禅师马上问道:“甚么处是我的住处?”
道膺禅师道:“山前有个古寺基。”
从谂禅师马上回应道:“你还是自己去住吧。”
没过多久,从谂禅师又来到了同门师弟茱萸禅师那里参访。看到自己的师兄这么大岁数了还在江湖中飘荡,茱萸禅师便道:“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
从谂禅师马上问道:“甚么处是我的住处?”
茱萸禅师呵斥道:“老老大大,住处也不知。”
对于一个禅师而言,自己的住处(归处),那是必须要知道的呢。
不过,从谂禅师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归处吗?
所以从谂禅师回答道:“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
对于这个公案,五代宋初的云居清锡禅师评唱道:“甚么处是赵州被驴扑处?”
北宋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云居茱萸,为人如为己,怎柰赵州不入绻缋。然虽如是,不得雪霜力,焉知松柏操。”

这一天,从谂禅师又来拜访师弟茱萸禅师,不料刚走上法堂,茱萸禅师便大喝道:“看箭。”
不料从谂禅师也针锋相对的大喊道:“看箭。”
茱萸禅师马上道:“过。”
从谂禅师则道:“中。”
对于从谂禅师两兄弟的精彩表演,五代宋初的报慈文遂禅师评唱道:“且道二大老相见还有优劣也无?若捡点得出,许你于中字上有个入处。”
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二俱作家,盖是茱萸赵州。二俱不作家,箭锋不相拄。直饶齐发齐中,也只是个射垛汉。”

这一天,从谂禅师来到夹山善会禅师的法堂上,拿着拄杖从东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东边。
善会禅师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呢?”
从谂禅师道:“探水。”
善会禅师斩钉截铁的道:“我这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
从谂禅师一听,马上就把手中的拄杖靠在一边就出去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广照慧觉禅师评唱道:“世乱奴欺主,时衰鬼弄人。”
北宋佛鉴慧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古今难透赵州关,取次施为不等闲。
拄杖靠来斜倚壁,轻如毫发重如山。
慧勤禅师的师侄大慧宗杲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深浅聊将拄杖探,忽然平地起波澜。
倾湫倒岳惊天地,到海方知彻底干。

有一天,从谂禅师准备到五台山去参拜文殊菩萨。有个老江湖作了一首偈颂挽留从谂禅师,偈曰: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从谂禅师看后马上问道:“作么生是正眼?”
这个老江湖却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自然,从谂禅师一个人拄着拄杖上五台山去了。
既然是佛教,那么佛教徒烧香拜佛也好,去南海朝拜观音菩萨去五台朝拜文殊菩萨也好,就是正常的行为了。
可是佛家讲心外无佛,禅宗更是排斥烧香拜佛,强调即心即佛。自然,对于上述的那些行为,禅师们通常都会呵斥的。
所以当有老江湖看到作为禅师的从谂也要效仿一般僧人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不由得马上就作偈劝阻他。
但是,心外有佛固然是错,不过心外无佛,却又走到另一面去了啊。禅,那是不在两头立亦不住中间的。所以从谂禅师法眼如炬,马上勘辩对方如何是正眼?如果知道正眼的话,自然去不去都是两头语了。
后来法眼宗的掌门人文益禅师替这个老江湖回答道:“请上座领某甲情。”
文益禅师的弟子同安绍显禅师也替这个老江湖回答道:“是上座眼。”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08:52:51 +0800 CST  
@hjzhou62 2018-12-26 08:09:42
周三清晨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1:08:20 +0800 CST  
@钱越2017 2018-12-26 09:20:28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1:58:33 +0800 CST  
@老巩论史 2018-12-26 09:26:28

楼主辛苦,俺要顶起来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3:01:02 +0800 CST  
@kkcolcol 2018-12-26 10:23:09
顶一个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4:08:21 +0800 CST  
@不要雾霾 2018-12-26 11:38:42
顶楼主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5:14:31 +0800 CST  
@莫一明 2018-12-26 16:30:26
贼过后张弓
呵呵
-----------------------------
谢谢朋友长期关注和支持。
贼过后张弓,比喻对手禅机迟钝,贼人走了你才张弓搭箭,不亦晚矣。
禅,是讲究当机立断,当下悟入的。就如齐安禅师说的那样: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自救不了。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17:08:56 +0800 CST  
@小妖0002018 2018-12-26 19:25:59
不客气地说,某些禅机是走了误区!
-----------------------------
谢谢朋友关注和交流。
朋友所言有理。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存在这个问题。再加上每个人的师承不同、学识深浅不同、根器高低不同、阅历长短不同、眼光远近不同、境界高下不同、追求目标不同,所以对于哪怕是同一个公案同一个禅机,其理解和领悟也是不同的。
所以,古代的那些禅师们才会四处游历八方参访,和同行们相互切磋交流,以期能获得正知正见而彻底领悟。
古代如此,现在同样应该如此才对啊。所以敬请朋友们多多交流,更希望朋友们能不吝批评指正。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发现不足或谬误,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6 22:20:05 +0800 CST  
三、弘法赵州

从谂禅师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并且在江湖中闯荡了大半辈子,直到年过八十,才应河北信众的邀请,来到赵州(今河北石家庄市赵县)城外,距离著名的赵州石桥约十里的观音院当了主持。从此后,从谂禅师就以赵州之名流传江湖了。
从谂禅师虽然当上了主持,不过却并不风光,不但不风光,相反还十分的寒碜。
因为观音院是在城外乡下,又是一个小寺院,所以平时前来烧香拜佛之人并不多。而且从谂禅师又只是被普通信众请去弘法的,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所以从谂禅师刚去主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起色。并且当时绝大多数禅林高手,都是在南方弘法。在北方弘扬正宗禅法者,只有盘山宝积及其弟子普化禅师和临济义玄数人而已,其弘法声势和规模,那是远逊于南方那些同道的。所以前来北方地区参禅悟道之人较少。而拿着钱财来供奉的人,那就更没得几个了。所以观音院的条件那是非常辛苦的,在江湖中的声势也是非常微弱近似于无的。
因为少有人供奉钱财,所以观音院的僧堂没有前后架。从谂禅师起居的禅床有个床脚也是断了的,被人用一根柴绑在那儿当床脚。而且每天的斋饭都要出去化缘才能办到,更别说寺里会有什么寺产了。
对于住山隐居修行或者出家为僧,很多人其实是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的。因为一说起隐居或者出家,他们的脑海里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出现“悠闲自得”、“清风凉月”、“古寺钟声”这种看似美好的意境出来。
其实很多时候,出家修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我们可以来看看从谂禅师所作的“十二时辰歌”,就可以了解当时观音院和从谂禅师的处境是何等的艰辛了。

十二时歌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裩无腰,袴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闲窗与隙尘。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幔,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食+追)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噇去又瞋。
禹中巳,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适来忽尔到门头,唯道借茶兼借纸。
日南午,茶饭轮还无定度。行却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薤莴苣。唯称供养不等闲,和尚道心须坚固。
日昳未,者回不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不习禅,不论义,铺个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无如此日炙背。
晡时申,也有烧香礼拜人。五个老婆三个瘿,一双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实是珍,金刚不用苦张筋。愿我来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
日入酉,除却荒凉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无,历寺沙弥镇长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续牟尼子孙后。一条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黄昏戌,独坐一间空暗室。阳焰灯光永不逢,眼前纯是金州漆。钟不闻,虚度日,唯闻老鼠闹啾唧。凭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个波罗蜜。
人定亥,门前明月谁人爱。向里唯愁卧去时,勿个衣裳著甚盖。刘维那,赵五戒,口头说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问著都缘总不会。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暂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几。土榻床,破芦席,老榆木枕全无被。尊像不烧安息香,灰里唯闻牛粪气。
不过,纵使这样,从谂禅师也是毫不动摇地坚守着自己的弘法阵地,并且从谂禅师终其一生,都没有给任何一个人写信求援。
对比下我们现在的寺院,有些僧人完全把四处化缘八方拉赞助当作了自己的本分事来干,而且以此为豪。殊不知如此作为,既使得佛法远离了自己,更使得佛法远离了大众。
赵州观音院虽然是个异常简陋的乡下小院,可是庙小“菩萨”大啊。作为普愿禅师门下最为优秀的弟子,作为有着六十余年游方参学经历的老江湖,从谂禅师以观音院为基地,大力弘扬着洪州宗的禅法,并且还逐渐形成了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赵州禅法。
通过从谂禅师的不懈努力,渐渐的,从谂禅师的观音院开始在江湖中口耳相传开来,并且声望一日胜过一日。这就自然吸引了众多的江湖人士前来切磋交流,从而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公案。

有僧人问从谂禅师道:“请问师父,如何是清静伽蓝?”
伽蓝既指僧团,也指寺院。
从谂禅师回道:“丫角女子。”
僧人问清静伽蓝,从谂禅师答丫角女子。这是非常矛盾的呢。因为古时候很多的寺院都是不允许女子进入的呢,就是现在,同样有少数寺院是不允许女子进入的。女子进入寺院,伽蓝如何能清静呢?
不过,对于高明的禅师而言,哪有清静和污秽之分别和对立的呢?如此,何处不是清净道场?又有何处不能修行呢?
可惜这僧不会,所以他又问道:“如何是伽蓝中人?”
从谂禅师石破天惊的道:“丫角女子怀胎。”
小丫头怀胎本来就是一件异常之事了,而且还是伽蓝中人,这岂不更让人吃惊更让人不可理喻了吗?而且如此的话,又何清净之有呢?
自然,对于从谂禅师之语,这个僧人是不能领悟和应对的。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横胸抱腹藏龙种,剖胆披肝触凤胎。
勿谓此儿容易得,须知出自痛肠来。
北宋佛鉴慧勤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丫角女子出天真,清净伽蓝盖得人。
世俗不知林下意,无钱难得买红裙。

有一天,有个僧人来给从谂禅师辞行。从谂禅师问道:“你要到哪儿去啊?”
僧人道:“到江湖中各位大佬那里学佛法去。”
你要学佛法,不用到处跑啊,我马上就可以给你点啊。于是从谂禅师马上举起手中的拂子道:“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那么你又该在哪儿驻足呢?哪儿又能让你“住下”呢?看来,从谂禅师这个话那是前后际断,根本就没有你措足之处呢。
这个僧人一听,马上便道:“这样的话,那我就不去了。”
从谂禅师道:“摘杨花摘杨花。”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佛慧法泉禅师作偈评唱道:
截断三关过者稀,临锋谁解振全威。
杨花摘处何人见,风送漫天似雪飞。
北宋普融道平禅师作偈评唱道:
三千里外两重关,衲子纷纷过者难。
回首石桥南北路,杨花风散雪漫漫。
南宋虚堂智愚禅师作偈评唱道:
有佛无佛不得住,三千里外无凭据。
赵州嬴得口皮光,却是这僧知落处。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09:10:22 +0800 CST  
@hjzhou62 2018-12-27 06:58:03
周四清晨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问候。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3:03:27 +0800 CST  
@钱越2017 2018-12-27 08:33:15

-----------------------------
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3:31:23 +0800 CST  
@kkcolcol 2018-12-27 10:19:36
顶一个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3:57:55 +0800 CST  
@cnhbclqc 2018-12-27 11:41:30
支持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6:52:16 +0800 CST  
@许象 2018-12-27 11:49:57
人类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人民服务”
-----------------------------
谢谢朋友关注。
人类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绝对正确,经得起任何的推敲和责难。这和佛的“普度众生”其实是一个思路。
比较遗憾的是,不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能普度众生之人,现实生活中都少了些啊。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7:39:10 +0800 CST  
@冷月888 2018-12-27 12:45:02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18:34:04 +0800 CST  
@小妖0002018 2018-12-27 14:39:11
22
-----------------------------
谢谢朋友长期关注拙作。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7 20:12:11 +0800 CST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从谂禅师道:“听说师父亲自见到过普愿禅师,是吗?”
从谂禅师是南泉普愿门下最为优秀的学生,自然是见过普愿禅师的呢。可是这僧如此问,自然是话中有刺的。一般人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泥潭去呢。
不过从谂禅师却举重若轻的道:“镇州出大萝卜头。”
你听说我见过普愿禅师,那只是听说而已呢。而本地的大萝卜头你却是亲眼得见呢,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而且听人说食终不饱,大萝卜头却是可以充饥的呢。
况且听别人说这样道那样,还是一个大萝卜头塞住你的嘴巴最好。
不过大萝卜头的来处那是清清楚楚的,可是我的来处你知晓吗?
我已经在老婆心切拿个萝卜东说西说了,可是你还曾咬嚼得这个“萝卜”吗?
……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作偈评唱道:“镇州出大萝卜,天下衲僧取则。只知自古自今,争辨鹄白乌黑。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北宋智海本逸禅师作偈评唱道:
镇州萝卜播华夷,万物还他本土宜。
孰谓当时人独爱,至今更是好充饥。
南北宋交际间的禅宗第一高手大慧宗杲也作偈评唱道:
参见南泉王老师,镇州萝卜更无私。
拈来塞断是非口,雪曲阳春非楚词。
明末清初的愚庵明盂禅师评唱道:“要见南泉则易,见赵州则难。要见赵州则易,见萝卜头则难。还有要见萝卜头者么?请来与老僧相见,老僧卖身供养他。不见道:‘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

这一天,有个秀才也来到观音院拜访从谂禅师。
秀才问道:“佛不违众生愿,是否?”
从谂禅师道:“是这样的。”
秀才马上露出“杀机”道:“那我想要师父手中的拄杖,可以吗?”
从谂禅师马上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这个秀才脑壳反应非常快,他马上道:“我不是君子。”看来他是死活都想要从谂禅师手中的拄杖了。
从谂禅师岂会轻易让他得手,你既然不是君子,哪么我又岂是不违众生愿的佛?所以从谂禅师笑着道:“我也不是佛。”
我也不是佛,既是回应秀才之语,更是切断俗人和出家人的一些妄念之语。
自然,这个秀才只能在一旁干瞪眼无计可施了。
对于这个公案,南宋石庵知玿禅师作偈评唱道:
当机转处不踌躇,琉璃盘里走明珠。
赵州老子村校书,一条拄杖两人舁。
清朝海门涌禅师评唱道:“赵州当时何不两手授之,待拟接,劈脊便打。不惟使他庆快平生,亦使后人知我衲僧家别有作用。”
若是红尘洗梦,当从谂禅师道“我也不是佛”时,马上回应道:“头角生也。”

有一天,从谂禅师在给同学们上晚自习的时候说道:“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
从谂禅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马上就站出来礼拜从谂禅师。
从谂禅师道:“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想必读者朋友们已经看到了,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就是来自于从谂禅师这里。
对于这个公案,后来年轻的法眼文益禅师问从谂禅师的得意门生光孝慧觉禅师道:“你的老师从谂禅师说那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光孝慧觉道:“如国家拜将相似。”
随即光孝慧觉又问别的人道:“什么人去得?”
马上有人站出来道:“我去得。”
光孝慧觉看了他一眼道:“你去不得。”
旁边的法眼文益不由得高兴的道:“我懂了,我懂了。”
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千年田八百主,谁当机辨来处。
赵州要答话,抛砖引墼子。
觉老话端倪,如拜将相似。
去得去不得,言下分缁素。
个里高于万仞峰,不动纤毫擒佛祖。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觉公错下名言,法眼随语生解,且置一边。赵州以势欺人,放过不可。当时这僧出来便与掀倒禅床,看他作何合煞?”

这一天,从谂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从谂禅师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从谂禅师这话一出口,下面所有的同学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的。
佛家之佛,禅宗之历代祖师,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佛教徒烧香拜佛,念诵佛号,尊崇祖师,那是应该且必须的呢。可是你怎么连佛这个字都不想听到呢?
其实在那个时候,禅师们呵佛骂祖,已经形成一股风气了。从谂禅师如此,同期的临济义玄和德山宣鉴同样如此。稍后点的云门文偃更是要一棒把佛祖打杀来喂狗。
对于宗师们的这种出格之语,一般人听后,常常都是瞠目结舌茫然无应的呢。
普通的信众和僧人,一个个都把佛当做神来供奉。不过,这不是在信佛,恰好是在谤佛啊。而参禅悟道之人,一个个都想着即心是佛,都想着见性成佛,都想着超佛越祖。所以从谂禅师抽丁拔楔的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以图为丛林正本清源。只是从谂禅师的这个话语,能入得了几个人的内心深处呢?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有所领会呢?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幻庵觉禅师评唱道:“诸人切忌恁么会,既不恁么会,又作么生会?”随即幻庵觉禅师作偈一首颂道:
佛之一字不喜闻,去年依旧今年春。
今年春间降大雪,陆墓乌盆变白盆。
清初侣岩荷禅师作偈评唱道:
碧天云淡晚风寒,醉把瑶琴月下弹。
将谓调高人不识,谁知自被指头瞒。
若是红尘洗梦,当从谂禅师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时,马上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道:“佛和你有什么冤仇,快说,快说。”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8 09:30:28 +0800 CST  
@hjzhou62 2018-12-28 06:56:36
周五清晨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8 10:09:23 +0800 CST  
@一阵疯818 2018-12-28 08:10:41
又到周五了,时间如流水(●—●)……
-----------------------------
谢谢朋友关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8 11:26:21 +0800 CST  
@老巩论史 2018-12-28 08:18:49
俺来送壶茶

-----------------------------
谢谢朋友关注。
一壶好茶。
从谂禅师道:“喝茶去。”哈哈哈。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8-12-28 12:30:22 +0800 CST  

楼主:四川红尘洗梦

字数:1665631

发表时间:2018-03-18 19:25: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0:53:01 +0800 CST

评论数:28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