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第二十四节 岩头全奯

岩头全奯禅师,乃是德山宣鉴门下除雪峰义存外另一员猛将。他虽比义存禅师小四岁,但是却比义存禅师先拿到毕业证书。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义存禅师常常称呼全奯禅师为师兄。
全奯禅师禅风迅猛禅机犀利,让人很难凑泊,并且时常评判和呵斥江湖上的知名人士,就连他的老师宣鉴禅师也是常常被他顶撞呵斥。这一点,在宣鉴禅师门下,只有全奯禅师完全继承了老师的这个特点。
另外全奯禅师曾在鳌山店点拨义存禅师悟道,而义存禅师之雪峰禅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禅宗江湖之半壁江山。所以,从这点上讲,全奯禅师在禅宗史上,是居功至伟的。
全奯禅师之法名,在禅宗典籍中有不同的记录。《祖堂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五灯会元》等记为岩头全奯。《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等记为岩头全豁。但是纵观众多的书籍和资料,写作岩头全奯的要多一点,所以本文依据《祖堂集》等典籍之记载写作岩头全奯。

全奯禅师,公元826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南安市,俗家姓柯。
全奯禅师从小便长得英俊挺秀,并且气度宏远而不拘小节。
在少年时期,全奯禅师来到福建南平市灵泉寺,在义公手下落发为僧。不过这个义公到底是何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出家之人一般到了二十岁,都要来到相关的寺院受具足戒,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
所以,到了受戒的年龄,全奯禅师就来到了长安西明寺受了具足戒。
受完戒后,全奯禅师就来到了同在长安的宝寿寺系统学习经文和律学。
从这里毕业后,全奯禅师曾经在寺院给大家宣讲过《涅槃经》。
不过,全奯禅师虽然对于经文和律学非常精通,但是他总觉得自己不能了悟终身大事。于是,全奯禅师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当是时,禅宗江湖中弘法声势最为浩大者,是仰山慧寂禅师。于是全奯禅师一路奔波,来到了江西宜春市仰山栖隐寺参访慧寂禅师。
全奯禅师刚一进门就提起坐具对着慧寂禅师喊道:“和尚。”(古时候,和尚一词是尊称,和现在词义完全不同。)
慧寂禅师看到来人锋芒毕露,随手就把身边的拂子拿起,但是就在慧寂禅师刚要把拂子举起来应对的时候,全奯禅师马上道:“不妨好手。”
全奯禅师的意思是,我知道你有那些招数,我也知道你的那些招数很厉害,但是既然我已经知道了,所以你也就不用再在我面前展露了。
慧寂禅师一听,也就放下拂子暂时不管他了。

后来,全奯禅师又来到了湖南常德市德山古德禅院参访宣鉴禅师。
全奯禅师来到古德禅院后,正好碰上宣鉴禅师在法堂给同学们上课。可是全奯禅师毫不在意的直接提着坐具就走了进去,并且在那里东张西望的。
按照佛门规矩,一般外来的僧人见到当家师父后,都要展开坐具礼拜的,可是全奯禅师不但不礼拜宣鉴禅师,还在那里旁若无人的左顾右看。
看到有人如此嚣张的前来挑衅,作为当家师父,宣鉴禅师自然是要应对的。所以宣鉴禅师立即道:“作么?”
不料宣鉴禅师话音刚落,全奯禅师对着宣鉴禅师放声就喝。
你既然能喝我,一定看出我有什么毛病了啊。所以宣鉴禅师马上勘辨道:“老僧过在甚么处?”
全奯禅师道:“两重公案。”
当我放声喝时,你不能当下承担,已是一重公案了。现在更来问有过无过,那就是两重公案了。层层枷锁,你还能解开吗?
说完后,全奯禅师就走出法堂去了。
全奯禅师如此作为,对于禅法迅猛禅机犀利的宣鉴禅师来讲,那是非常合他的胃口的。所以宣鉴禅师望着全奯禅师的背影不由得赞叹道:“这个阿师稍似一个行脚人。”
第二天,全奯禅师来到方丈室正式拜见宣鉴禅师。
宣鉴禅师问道:“你就是昨天那个新来的僧人吗?”
全奯禅师道:“是。”
宣鉴禅师道:“甚么处学得这虚头来?”
全奯禅师道:“全奯终不自谩。”
宣鉴禅师道:“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全奯禅师终不自谩之语,在风波四起的江湖中是非常难得的。如果一个人能始终不欺骗自己的真心,能始终不蒙蔽自己的真意,那么这个人与佛、祖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所以宣鉴禅师听后感到非常的满意,而且认为全奯禅师以后完全可以传承他的禅法了。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7-31 09:38:42 +0800 CST  
这一天,全奯禅师来到方丈室参学。他刚一进门,就侧身问宣鉴禅师道:“是凡是圣?”
全奯禅师此问乃探竿影草也,你若是回答是凡或者是圣,自然是落在两边的。乃至于你想凡圣俱遣,犹未是出格之机。
面对学生的勘辨,宣鉴禅师对着他振声便喝。什么是凡是圣,什么非凡非圣,什么凡圣俱遣,我都在一喝中给你截断,让你无措足之地,让你无思量之路。
无独有偶,在同一时期,普化禅师曾问临济义玄道:“你且道我是凡是圣?”
普化禅师话音刚落,义玄禅师立即对着他放声便喝。
看来,宗门之喝,德山临济都是能随时施展之大行家啊。
全奯禅师受到宣鉴禅师一喝,立即给宣鉴禅师礼拜。
这个事情没多久传到了洞山良价禅师的耳朵里,良价禅师道:“若不是奯上座,大难承当。”
宣鉴禅师的禅风迅猛激烈,江湖中那是很少有人能在宣鉴禅师的棒喝下“活”过来的,所以全奯禅师能经得住宣鉴禅师一喝且能应对自如,良价禅师自然是赞赏有加的。
不过,在这里学人须知,全奯禅师礼拜,不是好心。
全奯禅师礼拜,既承认师父喝得对,自己也领悟到了,更是在给师父挖坑。
这就好像某人叭叭叭叭说上半天,旁边另一人道你真会说。此人的你真会说之语,既可能是在表扬你,更可能是在反讽你,你要是不能当场警觉,当场回互,你掉在坑里去了你都不知道呢。
所以全奯禅师听到良价禅师之语后,不以为然的道:“洞山老人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
而反过来,学人同样要认识到,良价禅师的话语和全奯禅师礼拜一样,都是有陷虎之机的,幸好,全奯禅师能看出陷阱处,并能下语回互。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然则德山门下草偃风行,要且不能塞断天下人口。当时才拜,劈脊便打,非唯剿绝洞山,亦乃把定奯老。还会么?李将军有嘉声在,不得封侯也是闲。”
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猛虎不识阱,阱中身死。蛟龙不怖剑,剑下身亡。岩头虽于虎阱之中自有透脱一路,向剑刃上有翻身之机,若仔细捡点将来,犹欠悟在。即今莫有为岩头作主的么?出来与妙喜相见。”良久,宗杲禅师喝一喝拍一拍道:“洎合停囚长智。”
元末明初的季潭宗泐禅师评唱道:“德山布龙蛇大阵,洞山设陷虎机关,岩头久经行阵。虽则不为所困,其奈掩耳偷铃。若放过则彼此无伤,捡点来三人尽皆是贼。中有一个正贼,一个草贼。且道那一个是正贼,那一个是草贼?”

这一天,宣鉴禅师把全奯禅师喊了过来道:“我这里有两个僧人入山住庵多时,你去看看他们的虚实如何。”
听到师父让自己去勘辨他人,全奯禅师立即提了一把斧头就走出去了。
来到这两个僧人居住的草庵后,全奯禅师看到这两个僧人正在草庵中坐禅。
全奯禅师也没管那么多,直接就提着斧头走了进去,然后把斧头举起来道:“道得也一下斧,道不得也一下斧。”
不料这两个僧人依旧端坐在那里,根本就不搭理全奯禅师。
全奯禅师一看,立即扔下斧头道:“作家,作家。”
在禅宗典籍中,作家者,行家里手也,过关之彻悟者也。和现在人们所熟悉的作家词义是不同的。
随即全奯禅师就回到了寺里,然后向宣鉴禅师汇报了当时的情况。
宣鉴禅师随即问道:“你觉得他们怎样?”
全奯禅师道:“洞山门下不道全无,若是德山门下,未梦见在。”
在全奯禅师眼中,这两个僧人是深得曹洞宗主中主之妙的,从而能达至物我双忘,人法俱泯,且不涉正偏位。所以他们对于全奯禅师的言行能全然不顾,依旧端坐不动。
但是作为德山宣鉴门下之高手来讲,全奯禅师认为他们是不符合宣鉴禅师之教法的。
对于德山禅法而言,就算是你能达至物我双忘人法俱泯之境,也必须要用雷霆手段予以剿绝的。
全奯禅师曾经和同学雪峰义存、钦山文邃三人一起喝茶赏月聊天,三人正聊得高兴时,雪峰义存忽地指着一碗水。
文邃禅师马上道:“水清月现。”
义存禅师却道:“水清月不现。”
而全奯禅师则一脚就把水碗踢飞了,然后扬长而去。
德山门风,就是如此。
对于全奯禅师勘辨两个僧人之公案,元朝雪窦大证禅师评唱道:“岩头当场落节,背后扬威,有什么共语处。若也据令而行,德山合吃拄杖。何也?欲观前人,先观所使。”
明末清初的箬庵通问禅师评唱道:“岩头大似金翅劈海直取龙吞,二庵主虽则稳坐家堂,到这里也只得退身三步。敢问诸人,洞山门下且置,作么生是德山门下事?剑去久矣,徒劳刻舟。”
若是红尘洗梦作这两僧,当全奯禅师道“道得也一下斧,道不得也一下斧”时,根本就不用吱声,而是直接把脖子伸到他的斧头下去。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1 09:48:55 +0800 CST  
全奯禅师在德山古德禅院学习了几年,这期间和师父宣鉴禅师还有几个同学都有过一些精彩的勘辨,因为前面相关章节有过讲述,所以就不在此复述了。
公元865年的秋冬交替之际,全奯禅师和义存禅师来到方丈室给宣鉴禅师辞行,准备再次进入江湖闯荡。
宣鉴禅师问全奯禅师道:“什么处去?”
此乃儿行千里母担忧也。
全奯禅师道:“暂辞和尚下山去。”
此家人寻常语也。
宣鉴禅师道:“子他后作么生?”
婆心太切,临行一句犹不放过。
全奯禅师道:“不忘。”
不忘自己?不忘师父?不忘初心?不忘所学?还是不忘个不能忘的?
宣鉴禅师道:“子凭何有此说?”
勘过始得。
全奯禅师道:“岂不闻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
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乃是百丈怀海表扬黄檗希运之语。
宣鉴禅师高兴的道:“如是,如是,当善护持。”
如此婆心,宣鉴禅师此时实在是怜儿不觉丑啊。
全奯禅师和义存禅师于是给师父作礼后,就离开了德山。
当全奯禅师告别之际,全奯禅师和宣鉴禅师这两个平时呵佛骂祖棒喝交加手段激烈之人,竟然如此婆婆妈妈拖泥带水,实在是大出众人之意料。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德山寻常棒下不立佛祖,及乎到这时节,得恁么老婆?虽然,是养子之缘,怎免得后人捡责?待伊道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拽拄杖蓦脊便打。”
南宋万松行秀禅师评唱道:“我当时若见德山道,如是如是,善自护持。震声一喝,拂袖便行,儿孙也未见断绝。”

离开德山后,全奯禅师、义存禅师和文邃禅师本来想去参访临济义玄的,可惜走在半路上,得知临济禅师不久前已经圆寂了,于是结伴闯荡江湖十几年的三人便分道扬镳了。
全奯禅师于是来到了湖南洞庭湖边上的卧龙山上筑庵居住。不过,因为全奯禅师拥有德山古德禅院之毕业证书,更兼自身禅宗功夫深厚,禅法迅猛而犀利,所以吸引了很多江湖中人前来参学和切磋。
后来全奯禅师又来到鄂州唐年县(今湖北咸宁市崇阳县)游历,看到县西南方向三十公里处有座风水不错的高山,于是决定在此创建寺院定居。
因为山上有石岩高拔险峻,所以全奯禅师就把自己创立的寺院命名为“岩头”。从此后,江湖中人就有岩头全奯来尊称他了。
有了固定的弘法阵地,全奯禅师于是在此大阐德山宗风。

这一天,全奯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讲道:“吾教意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
下面的小严上座马上站出来问道:“如何是涂毒鼓?”
全奯禅师两手按膝亚身道:“韩信临朝的。”
《北本涅槃经》中道:“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涂大鼓,于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
此喻佛性常住之声,也喻经文能杀众生无量烦恼,杀众生五逆十恶,杀众生贪欲、瞋恚、愚痴。
不过,这都是教中之意而已,只要看过经文的人都能知道。那么对于禅家而言,什么是涂毒鼓呢?
面对小严上座之问,全奯禅师两手按膝亚身道:“韩信临朝的。”
韩信用兵,自然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可是一旦临朝,不但是掩其长而用其短,更兼带来杀身之祸,从而适得其反。
参禅悟道之士最初学佛时,对于经文自然是来之不拒的,自然是如饥似渴的阅读的。可是到了最后,如果时时处处都在照本宣科都在依经解义,从而不能摆脱经文的束缚,那么就会死在经文之下,从而不能透过经文之指望见那轮皎洁的明月。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评唱道:“天高地厚水阔山遥,萧何制律韩信临朝,涂毒鼓未击已前宜荐取。”
南北宋交际间的南岩胜禅师作偈评唱道:
佛法无情报尔曹,忽生忽杀在吹毛。
若教韩信得妙诀,自是深明防汉高。
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评唱道:“涂毒鼓,闻者丧,多少死人平地上。死中得活是非常,堪与丛林作榜样。韩信临朝知不知,突出当阳举话时。”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2 09:32:30 +0800 CST  
这一天,有僧人问全奯禅师道:“师父,尘中如何辨主?”
全奯禅师道:“铜砂锣里盛油。”
滚滚红尘中,具眼者稀。茫茫人海里,能具眼辨得住主者,实在是难。
而铜砂锣里盛油,岂不是常。油清影现,照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岂不是易。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尘中辨主最难明,千人万人少一惺。
铜砂锣油今古净,与君拔却眼中钉。
南北宋交际间的草堂善清禅师作偈评唱道:
铜砂锣里油清净,照见尘中旧主人。
寄语禅人猛参取,莫教孤负此生身。
南宋别峰宝印禅师评唱道:“大小岩头打失鼻孔,忽有问宝印,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只对他道,天寒不及卸帽。”

这一天,有个曾经在仰山慧寂主持的南昌石亭观音院学习过的僧人来到了岩头寺参访。
这个僧人见到全奯禅师后,以手左右各作一圆相,然后在中央作一圆相,但就在这个圆相欲成未成之际,全奯禅师以手一拨。
这个僧人圆相还没画成就被对手拨去,不由得立马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应对。
全奯禅师看到他不能应对自己的禅机,立即大声把他呵斥出去。
这个僧人被喝,只得低着头走出门去。
谁知他还没走出去几步,全奯禅师又把他喊了回来。
全奯禅师问道:“你在南昌石亭观音院学习过吗?”
这个僧人道:“是的。”
全奯禅师道:“只如适来左边圆相作么生?”
这个僧人道:“是有句。”
全奯禅师道:“右边圆相作么生?”
这个僧人道:“是无句。”
全奯禅师道:“中心圆相作么生?”
这个僧人道:“是不有不无句。”
全奯禅师道:“只如吾与么又作么生?”
这个僧人道:“如刀画水。”
这个僧人话音刚落,全奯禅师上前抓住他就打,并且打完后就把他赶出寺院去了。
仰山慧寂之圆相功夫,在当时以其高深玄妙变幻莫测新奇别致而威震江湖。全奯禅师在求学期间也曾经参访过仰山慧寂,对于慧寂禅师之圆相还是有所了解的。
这个僧人虽然在慧寂禅师那里学习过,不过却把一个个活泼泼的圆相当作了固定之物,把有无穷禅意的圆相固定成具体的含义,把老师的禅法当作固定的教条。如此,活法在他的手上也就变成了死法,自然,圆相也就在他的手中失去原本的作用和效果了。
所以,这个僧人不但在全奯禅师这种明眼宗师眼里过不了关,更免不掉要被棒喝了。

这一天,疏山匡仁禅师来到岩头寺拜访全奯禅师。
匡仁禅师是洞山良价禅师之得意门生,从宗门辈分算的话,是全奯禅师之师弟。
不过全奯禅师看见匡仁禅师走过来了,却没有搭理他,而是懒洋洋的在禅床上睡着。
匡仁禅师走到了全奯禅师身边站立着,全奯禅师还是躺在那里没有理他。
匡仁禅师看到全奯禅师不理他,于是用手拍了禅床一下。
全奯禅师回过头来道:“作甚么?”
匡仁禅师道:“和尚且瞌睡。”说完后,匡仁禅师就走出去了。
全奯禅师哈哈大笑道:“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
在全奯禅师和匡仁禅师之交锋中,全奯禅师如无后语回互,就真的是被驴扑了。

因为全奯禅师禅宗功夫高深,且在岩头寺说法如云,这就为全奯禅师在江湖中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既然是江湖,对于拥有极大名声的全奯禅师而言,自然是有人敬服而有人不服气的。
这不,有个临济禅师门下的僧人就放出话来道:“别看全奯禅师不得了,我要是碰上了,一定拔掉他的虎须。”
这一天,这个僧人终于有机会来到岩头寺参访全奯禅师。
两人见面后,按照宗门礼节,他自然是要给全奯禅师行礼的。
不过,就在这个僧人行完礼将起未起之际,全奯禅师用自己的衲衣角对着他蓦面一拂。
面对全奯禅师之作略,这个僧人不由得愣在那里不能当下应对。随即他感到羞愧万分,于是立即痛哭流涕的出门去了。
由此可见,在古时候,禅师们要开山授徒,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他们除了要建造维持寺院外,还得认真教学,还得随时接受江湖中各色人等花样百出的挑战,若你功夫不深的话,你的场子极有可能要被别人踢飞的。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3 09:54:37 +0800 CST  
这一天,有个僧人来给全奯禅师辞行。
全奯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啊?”
这个僧人道:“我到福州雪峰寺参访义存禅师去。”
全奯禅师道:“如果义存禅师问我的情况,你就对他说‘近日在湖边住,只将三文买个捞波子捞虾捷蚬,且恁么过时。’”
这个僧人来到雪峰寺见到义存禅师后,义存禅师问道:“甚处来?”
这个僧人道:“岩头寺来。”
义存禅师道:“全奯禅师有何言句?”
这个僧人赶紧把全奯禅师的话告诉了义存禅师。
义存禅师一听,不由得道:“穷鬼子,得与么快活。”
看来,对于全奯禅师能深谙平常心是道,能做到随缘度日,义存禅师那是非常赞许的呢。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海印超信禅师作偈评唱道:
且于湖畔捞鰕蚬,不向沧溟钓巨鳌。
一叶扁舟一蓑笠,闲眠闲坐任风涛。
南北宋交际间的水庵师一禅师作偈评唱道:
野水舟横芳草渡,人来舞棹或呈桡。
捞鰕捷蚬随时过,却向何时得六鳌。

这一天,有僧人问全奯禅师道:“请问师父,三界竞起时如何?”
全奯禅师道:“坐却着。”
这个僧人继续问道;“未审师意如何?”
全奯禅师道:“移取庐山来即向汝道。”
三界竞起,喻种种无明竞起,喻种种烦恼竞起,喻成败得失富贵贫贱之事竞起,喻贪嗔痴竞起,等等等等。
不过这些东西在全奯禅师眼里,那是个事呢。什么菩提涅槃,什么无明烦恼,什么是非得失,什么此岸彼岸,我统统坐却,我统统截断众流。
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那么等你把庐山移过来后,我再给你详细的说一下。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岩头向万仞岩头垂手,镬汤炉炭里横身,盖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今日有问三界竞起时如何?只向道快便难逢。未审师意如何?移取云门山来即向汝道。”
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评唱道:“三界竞起,岩头道坐却着,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妙喜道快便难逢,顺水流舟更加橹棹。梵琦道在什么处?长安甚闹我国晏然。未审师意如何?待上山斫棒来却向汝道。三段不同,收归上科。”

这一天,有僧人问全奯禅师道:“请问师父,古帆不挂时如何?”
全奯禅师道:“后园驴吃草。”
古帆不挂时,喻父母未生前也。此时既无众生可渡,也无苦海可渡。自然无需“挂帆”,自然无需“操桨挥棹”。
既然无需种种作为,何妨平常度日。
况且你说以前之事,我对之以现在之事。你说那个不可言状之情,我对之日常所见之物。你看后园有驴在吃着青草,它是那么的悠闲,那么的自得。它没有什么帆可挂,它没有什么海可渡,它没有什么是非得失成败荣辱,它只是在自由自在的吃着草而已。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大洪守遂禅师作偈评唱道:
古帆不挂是岩头,月冷风高下直钩。
谁见后园驴吃草,脱笼卸驮饱齁齁。
南北宋交际间的龙翔士珪禅师作偈评唱道:
后园驴吃草,莫随言语讨。
跳上蓦腰骑,来往长安道。
南北宋交际间的第一高手大慧宗杲禅师作偈评唱道:
后园驴吃草,一老一不老。
蓦地撞山来,斗凑得恰好。

这一天,一个游方僧人前来参访。
全奯禅师问道:“什么处来?”
僧人回道:“西京。”
全奯禅师随即问道:“黄巢过后,还收得剑么?”
这个僧人道:“收得。”
全奯禅师立即伸长脖子作受刃势。
这个僧人道:“师头落也。”
全奯禅师立即哈哈大笑。
这个僧人没多久又来到福建福州市闽侯县之雪峰山参访义存禅师。
义存禅师问道:“甚处来?”
这个僧人道:“岩头寺。”
义存禅师又问道:“全奯禅师有何言句?”
这个僧人随即就把自己和全奯禅师上述对话告诉了义存禅师。义存禅师一听,立即打了他三十柱杖,并且把他赶出寺院去了。
西京,大唐首都长安也。黄巢曾经于公元880年底攻入长安,大乱天下,然后于公元883年兵败撤出长安,公元884年身亡。
你既然从兵荒马乱的长安来的,那么黄巢过后,你还收得剑吗?
全奯禅师此问,乃是问这个僧人在滚滚红尘中,纷纭世事里,还能寻得佛家之宝剑吗?还能仗剑透身而出吗?
这个僧人信心满满的道收得,表示自己已经是过关之人了。
殊不知,当你在得与不得过与未过之间寻思着力时,你岂能收得。
既然你说收得,那我就现场考考你呗。于是全奯禅师立即就把自己的脖子伸得老长的露在这个僧人的面前,看你如何亮剑,看你敢不敢亮剑。
这个僧人看到全奯禅师把脖子伸过来了,立即当仁不让的道师头落也。你既然敢把头伸过来,我就敢砍啊。
可惜这僧懵懂一时,既无杀人刀,更无活人剑。
所以全奯禅师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
可惜这僧依旧不能听出全奯禅师笑中有毒,笑里藏刀。自然,他也只能死在全奯禅师的笑中不能领悟了。
没奈何,这僧只得再次来到雪峰寺参访于义存禅师。
义存禅师和全奯禅师乃是一家人,自然知道这僧何曾收得宝剑,自然知道全奯禅师笑中藏刀。所以,义存禅师更不和他啰嗦,直接三十柱杖就把他打出去了。
这个僧人前番死在笑中,后来死在棒下,若不能棒下醒悟死而复活,那么实在是辜负了自己出家之大事啊。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作偈评唱道:
黄巢过后曾收剑,大笑还应作者知。
三十山藤且轻恕,得便宜是落便宜。
北宋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这僧黄巢过后曾收得剑,却向岩头处施设,及至雪峰前锋铓不露。何故?为他岩头大笑一声,直得天地陡暗四方绝唱。若不得雪峰,几乎陆地平沉。不见道,杀人刀活人剑。”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可惜这僧有剑不善用,动便犯手伤锋。当时待他引颈,何不道降者不斩。岩头到这里不独有技无所施,就使象骨老汉也只得从旁喝采。”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4 10:08:22 +0800 CST  
在全奯禅师十九年的弘法生涯中,其在禅宗史上影响最大评议最多的公案,是婆子抛儿公案。
对于婆子抛儿公案,所有的典籍中都说是全奯禅师在鄂州遇到沙汰后,于湖边作渡船人时发生的。
但是关于沙汰所指之事,就红尘洗梦看过的现代所有的文章资料中,都把沙汰指作会昌灭佛运动,窃以为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全奯禅师出生于公元826年,他二十岁受戒之时,已经是公元845年了,而会昌灭佛运动的时间为公元840年至公元846年。
从时间上看,虽然全奯禅师赶上了会昌灭佛运动的末期,但是此时的全奯禅师人却在长安,他先在西明寺受具足戒,然后在宝寿寺学习经文。所以此时的全奯禅师不可能在鄂州遇沙汰,并在湖边作渡船人。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会昌期间的全奯禅师,还只是个刚受完戒的年轻僧人,对于禅宗课程一无所知。即使有人前来勘辩,他也是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的。所以,全奯禅师要是在此时遇上这个婆子,他们是不能互相勘辩的,从而也就不会有此公案了。
相关情况说明后,我们还是回到公案本身吧。
这一年,全奯禅师不知遇到了什么事情,导致他不能在寺院居住了,于是他便来到鄂渚湖边作了一名摆渡人。
全奯禅师在两岸各挂了一块木板,如果有人要过湖的话,就敲击木板。全奯禅师只要听到敲击木板声,就会问是谁。来人要是回答说要渡湖过去,全奯禅师便挥舞着木棹迎上去,然后把这人渡过湖去。
这一天,有一个婆子抱着一个小孩来坐船,全奯禅师依旧挥舞着木棹迎了上来。
婆子于是问道:“呈桡舞棹则不问,且道婆婆手中儿甚处得来?”
不料婆子话音刚落,全奯禅师上前就打。
婆子于是道:“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这一个,也不消得。”
说完后,这个婆子就把手中的孩子抛向水中去了。
这个婆子问“婆婆手中儿甚处得来”,既在自己手中,焉有不知来处之理?既是自己儿,焉有不识之理?你既不知手中物之来处,更不识自家人,岂非有眼如盲有耳如聋有心若死之人,这种人,当场打杀,有什么过?
等到挨打后,婆子又道“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这一个,也不消得”,并且把孩子抛向水中。
既遇知音,何抛之有?
且道“这一个”,从何处来?
这个公案产生后,立即就在江湖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禅师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公案作出了各种评唱。
北宋真如慕喆禅师作偈评唱道:
亲儿弃了更无亲,撒手归家罢问津。
呈桡舞棹波中客,休向江头觅渡人。
南宋疏山如本禅师作偈评唱道:
亲儿弃了复何言,月在波心印碧天。
独有一身无系累,困眠醒坐任随缘。
明朝笑岩德宝禅师在给学生们上课时哈哈大笑评唱道:“这婆子图个什么?岩头当时待她才抛,便好连棒打入水中始较些子。何故?不见道只这一个也不消得。”
这个公案,最令世人迷惑之处,就是婆子把儿抛入水中。
如果有人在寻思这个婆子是不是真的把孩子抛入水中,或者在责骂婆子连亲人都杀,严重违背佛理人法,那么,此人大违禅宗旨意,更不能透过这个公案。
所以,很多明眼宗师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自然他们也就作出了相应之评唱。
南北宋交际间的佛灯守珣禅师作偈评唱道:
鄂阳江口掷钓丝,捷蚬捞虾不计时。
蓦被老婆相借问,丛林千古振雄规。
如今过在邪师客,摆手相逢论弃儿。
意在目前如会得,莫信傍人说是非。
明末清初的弘觉道忞禅师评唱道:“奇怪,这婆子虽是女流,却有衲僧气概。看他两两作家相见,如击石火闪电光相似。如今衲僧总情解搏量道抛儿奇特,错过了也。殊不知婆子下水拖人,岩头逆风把舵,一个滑头一个。然捡点将来,二俱不了。若是山僧,待她抛儿更与一桡打落,教他母子俱丧。不唯塞断今时露布,且与这老婆争气。”
虽然有众多的禅师对此公案作出了精彩的评唱,红尘洗梦依然不揣冒昧,在此献上自己的偈颂,贻笑于大方。偈曰:
呈桡舞槕舒胸怀,劈脊便棒手段骇。
老婆自不识知音,何故抛却手中孩。

全奯禅师到了晚年,凡是有人前来问佛问法问道问禅,他都是作嘘声回应。
此时的全奯禅师,对于自己早年间那些迅猛犀利的招数,统统都放弃不用了。此时的他,应该是去繁就简返璞归真了吧,所以凡有所问,皆以嘘声作答。
对于全奯禅师凡有所问皆以嘘声作答,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洪守遂禅师作偈评唱道:
龙卧碧潭静,云收皓月圆。
七星光灿烂,谁荐未生前。

全奯禅师在寺院给同学们上课时常常说到:“老汉去时大吼一声了去。”
意思就是全奯禅师说当自己离开这个俗世时,一定会大吼一声离去的。
唐朝末年,各地实力雄厚的地方官员大都拥兵自重,并且时不时的相互攻伐。官兵相争之际,民间自然也是盗贼蜂起,从而弄得天下大乱。
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四月八日,一伙匪徒进入山中抢掠。
大伙一看有匪徒来了,一个个都赶紧带着东西跑到深山中躲避了起来。整个寺院只有全奯禅师一人端坐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的担忧恐惧之色,就好像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匪徒们来到了寺院中,看到寺院几乎空空如也,既没有什么东西可抢,更没有人出来接待他们。于是就责怪全奯禅师没有接待他们,更没有给他们提供物资,所以带头的匪徒就一刀把全奯禅师砍杀了。
当全奯禅师中刀之际,全奯禅师猛地大叫一声而终。
全奯禅师临终时的这声喊叫声,竟然传出去数十里,那些躲避在周围深山中的人都清清楚楚的听见了全奯禅师的喊叫声。
这一年,全奯禅师六十岁。
全奯禅师遇害后,弟子们依照佛例把他火葬了,并且获得了舍利四十九粒,然后建造墓塔安置了这些舍利。
唐僖宗听闻全奯禅师去世后,敕与全奯禅师“清严大师”之敕号。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5 09:53:54 +0800 CST  
@月碧江澄 2019-08-05 22:58:59
每读高僧遇害, 总是心怀怅然。 既悟本来, 应超因果。 被杀凶死, 高僧固能以为虚幻, 然犹不能不骇尘俗之客 , 甚且退世人修道之志也。
-----------------------------
谢谢老朋友关注和交流。
朋友所言有理,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详细的在帖子中说一下的,不过担心偏离主题,也就作罢了。
禅师们圆寂时的方式,纵观禅宗史,可谓是千奇百怪的,每个禅师都会选择自己圆寂的方式。至于这个方式如何选择,那就是个复杂的话题了,有因果方面的原因,有禅师想要用某种方式开示学生的原因,有传承佛法的原因,有特定的机缘的原因。等等等等。
至于岩头全奯禅师被贼人所害,赞宁在其所著的《宋高僧传》中专门讲述了这个问题,本人全文摘录如下,朋友可以结合看看。
系曰:休豁二师何临难无苟免乎?通曰:凡夫之难是菩萨之易,经生累舍,此乌悕哉。昔安世高累累偿债,去若拂尘业累才轻,苦依身尽换坚固之体耳。神仙或从刃殒者,谓之剑解。况其正修证果之人,观待道理不以不令终为耻也。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5 23:40:40 +0800 CST  
第二十五节 德山法嗣

德山宣鉴禅师虽然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但是其法嗣却只有数人而已,这其中除了江湖中人非常熟悉的雪峰义存和岩头全奯外,还有如下两位稍有名气的禅师。

一、瑞龙慧恭
慧恭禅师,公元82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市,俗家姓罗。
慧恭禅师的母亲刚刚怀上慧恭禅师的时候,曾经梦见自己居住的房间忽地涌出佛像,然后直达于天。
慧恭禅师的母亲醒来后把这事告诉了家人,大家都觉得这是神异之事。
有了这种神异之事,肯定寓意着慧恭禅师是个不同凡响之人。果然,慧恭禅师从小就表现得非常的聪明过人远超常人,这不由得让家人高兴异常。
慧恭禅师家世世代代都是学儒之人,到了慧恭禅师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慧恭禅师从小就学习儒学,并且学习成绩非常的好。
慧恭禅师十七岁的时候,在地方政府组织的参加朝廷科举考试的考试中名列前茅。这样,慧恭禅师等通过考试之人就跟随地方政府派到朝廷汇报工作的官员一起,来到了首都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天,复习功课有点累了的慧恭禅师来到终南山奉日寺游玩散心,当慧恭禅师看到祖师遗像的时候,心灵忽地被触动,一下就觉得自己应该跳出世网的束缚。于是慧恭禅师立即找到方丈,然后就在奉日寺出家为僧了。
到了二十二岁时,慧恭禅师在寺里受了具足戒,从而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因为当时禅宗盛行且高手如云,所以慧恭禅师也加入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这一天,在江湖中闯荡了近二十年的慧恭禅师来到了湖南常德市德山古德禅院参访宣鉴禅师。
两人见面后,宣鉴禅师问道:“会么?”
慧恭禅师道:“作么?”
宣鉴禅师道:“请相见。”
慧恭禅师道:“识么?”
宣鉴禅师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于是立即允许慧恭禅师成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入室弟子之一。
禅宗讲究要见当下便见,若思而知虑而解,实乃是鬼家活计,自救不了。所以宣鉴禅师一见面便直揭根本道会么。
而慧恭禅师反问道干嘛,这既是在装聋作哑,更是表达了要见当下便见之意也是多余的。
宣鉴禅师只得开门见山道拿出你的“那个”出来相见。
而慧恭禅师却再次反问道识么。你我已经相见了啊,我已经把我的“那个”当面相呈了啊,你为什么看不见呢?你为什么没有当下体认呢?
慧恭禅师对于禅法的体认以及敏锐的禅机,宣鉴禅师自然是非常满意的,所以也就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入室弟子。
公元865年底,宣鉴禅师在德山圆寂。
师父去世后,慧恭禅师也就离开了德山来到了江湖中游历。
慧恭禅师首先游历了玉山,然后又来到了江西上饶市游历。当地的一把手看到慧恭禅师来了,立即迎请慧恭禅师担任了西禅院的主持。
慧恭禅师在这里说法如云,并且汇聚了数百名弟子。
不过,慧恭禅师在这里只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因为寺院所处之地热闹非凡不适合清修,从而离开了西禅院。
随即慧恭禅师又来到了福州长溪马冠山居住,没多久又来到了泉州富阳山居住。慧恭禅师每到一处,都能汇聚大批的信徒和僧众,由此可见慧恭禅师在江湖中还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
唐昭宗景福三年,公元894年,慧恭禅师带着自己的弟子来到浙江天台游历。当地的一把手得知慧恭禅师来到了天台,立即把慧恭禅师和他的弟子们留了下来,并且在天台之紫凝山创建了瑞龙院,然后迎请慧恭禅师担任主持弘法。从此后,江湖中人也就以瑞龙慧恭来尊称他了。
慧恭禅师在瑞龙院大阐德山宗风,并且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信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慧恭禅师的瑞龙院一天到晚参学之人络绎不绝。
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十二月二日午时,慧恭禅师命令门人把寺院的钟打响,随即慧恭禅师对着身边的人道:“去。”
说完后,跏趺而坐在禅床上的慧恭禅师就圆寂了,享年八十四岁。
慧恭禅师是有正宗禅宗传承的禅师,在当地也是颇受爱戴之人,可是慧恭禅师在生前就立下规定,自己圆寂后,不建墓塔,不取塔名,不撰碑文。
所以,慧恭禅师圆寂后,他的弟子们按照他的遗训,直接取土堆成墓塔,并且没有取塔名,也没有立墓碑。唯一的装饰,就是弟子们在这个土堆边上栽植了一些松树。
由此可见,慧恭禅师实在是个视浮名如桎梏之人,实在是个彻悟佛家真谛之人。

二、高亭简师
高亭简禅师虽然是德山宣鉴禅师的嗣法弟子,可是他的悟道机缘在整个中国禅宗史上,都可谓是非常独特非常罕见非常绝妙的。
高亭简禅师,不知何许人,不知何处出家。反正他出家以后,就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因为在江湖中听闻到了宣鉴禅师的大名,所以高亭简禅师便一路跋涉来到常德市德山参访宣鉴禅师。
不过,高亭简禅师刚走到德山地界,就隔着沅江看见了宣鉴禅师,于是便合掌对着宣鉴禅师呼喊道:“不审。”
不审,是唐宋时期的一句问候语。
宣鉴禅师听见有人招呼自己,于是就用手中的扇子对高亭简禅师招了两下。
不过就在宣鉴禅师用扇子招高亭简禅师的时候,高亭简禅师忽地大悟禅宗玄旨。
既然已经领悟了旨意,那自己还过江去干嘛,那自己还到寺院去干嘛,那自己还和老师你来我往啰嗦半天干嘛。
所以高亭简禅师立即沿着沅江就走了,并且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回过一次头。
就这样,高亭简禅师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没有到学校上过一节课,也没有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就直接拿到了德山古德禅院的毕业证书。
高亭简禅师在宣鉴禅师扇子一招之下就领悟了禅宗玄旨,那么,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呢?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禅宗第一高手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高亭横趋而去,许伊是个伶俐师僧,若要法嗣德山则未可。何故?犹与德山隔江在。”
南宋少室光睦禅师作偈评唱道:
德山棺木里瞠眼,高亭死水里藏身。
赚他多少英灵汉,错认山河作眼睛。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德山隔江招手,殊费盐酱。高亭横趋便去,已涉途程。直饶你向父母胞胎未出已前荐得,到山僧这里,拄杖子正未肯放过你在。”

高亭简禅师离开德山后,就来到了湖北襄州之高亭担任了主持,并且公开承认宣鉴禅师是自己的师父。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6 10:00:20 +0800 CST  
本帖怎么只显示到2019-08-06 12:23:16的内容,后面那么多的内容怎么不见了呢?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7 09:44:05 +0800 CST  
第二十六节 关南道吾

关南道吾禅师是关南道常禅师嫡子,盐官齐安禅师嫡孙,以关南鼓在当时的江湖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关南道吾禅师的个人履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所以今天的我们对于他的很多基本情况知之甚少。
因为当时禅宗盛行,所以道吾禅师出家后,也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这一天,道吾禅师经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正好碰上巫师在那里跳舞作法。当巫师一边跳舞一边唱道“识神无”时,一旁的道吾禅师听到了,不由得对于佛家旨意恍然大悟。
在一般人的眼里,每个人都认为在自己的肉身之外,都有一个主宰自己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你可以把它叫作灵、魂、识神等等等等。
但是对于佛家而言,灵、魂、识神等等,是虚幻不实的,本体是空的。如果有人固执于真有一个主宰人的灵、魂、识神之存在,那么他是没有领悟佛家空、空空、空空亦空之道理的。
不但如此,禅宗在此基础上更是拔进一层,连空空亦空照样扬弃掉,从而达至本来无一物之境。
也许,这就是道吾禅师从“识神无”一语中所体悟到的空、无之理吧。
后来,道吾禅师来到关南道常禅师处参学,并且把自己的见解呈现给了道常禅师,道常禅师听后,立即印可了道吾禅师之所悟。
道吾禅师从道常禅师那里毕业后,继续四处参访八方求学。
这一天,道吾禅师又来到了德山古德禅院参访宣鉴禅师。
宣鉴禅师乃是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以禅风迅猛犀利手段独特峻烈著称,其成名绝技德山棒更是打遍江湖罕逢对手。
道吾禅师在宣鉴禅师这里,领略到了和师父道常禅师大不一样的禅法,从而使得自己的禅宗功夫更上了一层楼。
功夫大成的道吾禅师后来回到了襄州关南寺担任了主持,所以江湖中人从此后也就以关南道吾来尊称他了。

在唐朝禅宗盛行高手辈出的大背景下,禅师们各自的教案,那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
道吾禅师最初是在巫师作法之唱词中有所领悟的,也许是受此影响吧,道吾禅师当上主持后,每次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他都是戴着莲华笠,披着襕袍,拿着竹简,并且击鼓吹笛。不但如此,还自称鲁三郎,并念念有词的道:“识神不识神,神从空里来,却往空里去。”
并且说完后,道吾禅师便离开讲台走出教室去了。
道吾禅师的这番作略,常常弄得学生们不知所措。
不过,道吾禅师的教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他又来到课堂上对学生们道:“打动关南鼓,唱起德山歌。”
看来,道吾禅师是非常认同道常禅师和宣鉴禅师对自己禅学之影响的,是承认自己的禅宗功夫来源于道常禅师和宣鉴禅师两人的。
但是,如果有人认为道吾禅师上述作略是在虚张声势故弄玄虚,那可是太小看道吾禅师了。
这一天,道吾禅师拿着一把木剑横在肩上,然后跳着舞就上教室来了。
看到道吾禅师又在这里故弄玄虚,一个僧人马上问道:“手中剑甚处得来?”
道吾禅师一听,马上就把木剑扔在地上。
这个僧人随即就把木剑捡起来放在道吾禅师的手中。
道吾禅师马上问道:“甚处得来?”
这个僧人一听,不由得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应对。
道吾禅师看到他不能应对自己的禅机,于是对他道:“我给你三天时间,你给我说出一句转语出来。”
三天后,这个僧人依旧不能对此下一转语。
既然你不能应对,那么我这个老师就给你做个示范呗。
道吾禅师马上把木剑提起来横在肩上,然后跳着舞道:“须恁么始得。”
所以,禅师们看似不合常理的教案中,是有着深奥之禅机的,并不是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样在故弄玄虚。此所谓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也。
不过,这种新奇独特之教案,只能由悟道之禅师使出,不然的话,那是极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云峰文悦禅师评唱道:“邪法难扶。”
明朝龙池正传禅师评唱道:“原来木剑也好杀人,这僧曾遭道吾一剑,岂止三日,直至而今未见伊黈(tǒu)气。若是作家师僧,才见伊掷剑在地,便拈起置肩上作舞一出。待伊问你这剑从何处得来,但掷于地摆手便行。”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7 10:00:27 +0800 CST  
这一天,江湖中大名鼎鼎的赵州从谂禅师也前往关南寺拜访道吾禅师。
道吾禅师听说从谂禅师来了,于是立即穿上豹皮裈,提着吉獠棒,然后来到山门外翘起一只脚等候。
不一会儿,从谂禅师走来了。道吾禅师刚一看见从谂禅师,便恭敬的站立起来,然后高声喊道:“诺,诺。”
从谂禅师道:“小心祗候着。”
道吾禅师知道从谂禅师要来拜访自己,所以特意打扮了一番来到山门外翘脚迎接。
从谂禅师在江湖中不仅名气比道吾禅师大,岁数也比道吾禅师大得多,而且按照宗门辈分的话,从谂禅师是道吾禅师的师伯。
所以看到从谂禅师来了,道吾禅师自然很殷勤很恭敬的高声迎接道:“诺,诺。”
从谂禅师纵横江湖数十年,什么阵仗没见过,什么高手没交锋过。对于道吾禅师种种出格作略中埋藏的陷虎之机,从谂禅师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这个世界,有什么陷阱是自己不敢踩的呢?有什么陷阱是自己可以回避的呢?
既然你故作姿态反主为客,那么我又何妨反客为主呢。既然你要殷勤接待我,那么你就小心伺候着我吧。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野庵祖璿禅师作偈评唱道:
道吾作舞,一曲无谱。
若将耳闻,未敢相许。
南宋潜庵慧光禅师作偈评唱道:“一吹无孔笛,一抚没弦琴。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明末清初的凤山净启禅师评唱道:“大小关南无端向人纳败阙,虽然,还知赵州出不得他圈圚么?梁山泊里称豪杰,看来都是不良人。”

这一天,一名僧人前来参问道:“如何是和尚家风?”
道吾禅师一听,立即就从禅床上下来,然后对着这个僧人作女子拜道:“谢子远来,无可祗待。”
禅师作女子拜来应对禅机表达禅意,在江湖中那是比较常见的招数,比如慧寂禅师在应真禅师面前作女子拜,义存禅师在南际长老面前作女子行礼等等。
只是道吾禅师如此殷勤接待软语相应,这个僧人不知能不能当下领会。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投子义青禅师作偈评唱道:
骊龙海卧瑞云高,四望归宗万派潮。
木人来问西宫事,回惠东园一颗桃。
南宋净慈仲颖禅师禅师作偈评唱道:
岁稔时清礼义多,相逢陪酒又陪歌。
当筵不解开怀饮,奈此一天风月何。

在禅宗典籍中,道吾禅师除了有一些公案被记录在册以外,他还有一篇《乐道歌》流传于世。好在这篇文章不长,可以全文照录于此,以供朋友们赏鉴。
乐道歌
乐道山僧纵性多,天回地转任从他。
闲卧孤峰无伴侣,独唱无生一曲歌。
无生歌,出世乐,堪笑时人和不著。
畅情乐道过残生,张三李四浑忘却。
大丈夫,须气概,莫顺人情无妨碍。
汝言顺即是菩提,我谓从来自相背。
有时憨,有时痴,非我途中争得知。
特达一生常任运,野客无乡可得归。
今日山僧只这是,原本山僧更若为。
探祖机,空王子,体似浮云没隈倚。
自古长披一衲衣,曾经几度遭寒暑。
不是真,不是伪,打鼓乐神施拜跪。
明明一道汉江云,青山绿水不相似。
禀性成,无揩改,结角罗纹不相碍。
或运慈悲喜舍心,或即逢人以棒闿。
慈悲恩爱落牵缠,棒打教伊破恩爱。
报乎月下旅中人,若有恩情吾为改。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8 09:33:45 +0800 CST  
第二十七节 宝寿延沼

临济义玄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不过,他的弟子们普遍都是个人资料不详细,包括大名鼎鼎的魏府大觉禅师和三圣慧然禅师都是如此。
宝寿延沼禅师虽然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都有记载,但是其个人履历,同样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宝寿延沼禅师,不知生于何年何月,不知何方人士,也不知他多久来到义玄禅师的临济院学习的。
义玄禅师圆寂后,已经拿到毕业证书的延沼禅师并没有离开临济院所在的河北石家庄市,而是来到了当地的宝寿寺当上了主持,所以江湖中人也就以宝寿延沼来尊称他了。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延沼禅师道:“万境来侵时如何?”
延沼禅师道:“莫管他。”
这个僧人一听,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立即对着延沼禅师礼拜致谢。
延沼禅师赶紧道:“不要动著,动著即打折汝腰。”
万境来侵,这个万境,既包括各种好的情况,同时也包括各种不好的情况。
禅宗,是不允许学人执滞于任何一境的,不论这个情况(或境界)是好是坏。所以,不管什么成败得失,荣辱贫贱,聪明愚蠢,不管什么魔境佛境,乃至于菩提涅槃,等等等等,当这种种情况来到自己身边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他。
你来我没请你,你走我更不会留你。
此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此所谓好事不如无,此所谓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如果你在这里有个入处,有所领悟,这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在明眼宗师面前,依然是不彻底的。因为万境来临时,你心里如果打定主意不管他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管他了。这个微妙的地方,就是禅宗出格之处。高明的宗师,一定会为学人抽丁拔楔的,一定会让学人净裸裸赤洒洒无可依倚的。
所以,延沼禅师敏锐而当机立断的对这个僧人道:“不要动著,动著即打折汝腰。”
看来,要达至禅宗所宣称的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境,乃至于更需知有向上时节,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啊。
但是,如果你能真正的达至不管他之境,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动心”的呢。你心不动,自然归家稳坐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海印超信禅师作偈评唱道:
老大梢工惯经历,看风使帆果端的。
任他海兽作波涛,直过如飞没踪迹。
南宋掩室善开禅师作偈评唱道:
万境来侵莫管伊,干戈元是太平基。
当时踏着来时路,月下腾腾信脚归。

这一天,江湖中大名鼎鼎的赵州从谂禅师也来到了宝寿寺拜访延沼禅师。
不过原本在法堂之禅床上端坐着的延沼禅师看见从谂禅师来了,竟然转过身去,背对着从谂禅师而坐。
看到主人不搭理自己,从谂禅师也没在意,依旧按照参访的规矩,打开随身携带的坐具,然后给延沼禅师礼拜。
延沼禅师一看从谂禅师要给自己行礼,立即就起身回方丈室去了。
从谂禅师看见延沼禅师走了,也就马上把坐具收起来走出去了。
延沼禅师和从谂禅师之交锋,双方都是深藏机锋的。
延沼禅师看到从谂禅师来了,作为主人,自应殷勤接待,况且从宗门辈分来讲,从谂禅师那可是延沼禅师的师爷。师爷辈的高人来了,更应热情接待才是啊。
可是延沼禅师不但不热情接待,反而直接转过身去背对着从谂禅师,你有什么人是你不敢面对的吗?你有什么事是你不敢面对的吗?你干嘛要把自己的真面目藏起来呢?
对于从谂禅师来讲,你面对我也好,你背对我也好,都无所谓的。因为不管你的正面和背面,都是你啊。我来拜访你,岂可因为你的正背而有差别。
所以,从谂禅师毫不理会延沼禅师背对自己,依旧按照规矩展开坐具给主人行礼。
只是,从谂禅师乃是延沼禅师真资格的师爷,两人见面,要礼拜的话,也只有延沼禅师先给从谂禅师礼拜的道理啊。
可是从谂禅师毫不犹豫的就打开坐具要礼拜延沼禅师,你不是不理睬我吗,那我给你礼拜了,看你还理不理睬我。我给你礼拜,看你还受得起不,看你还能稳坐不。
自然,从谂禅师的陷虎之机,延沼禅师那是看在眼里的。既然自己看出来了,自然是不会掉在坑里去的。所以延沼禅师一看从谂禅师要礼拜,依旧不理睬从谂禅师,直接就起身回方丈室去了。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玩什么把式,要想让我“动”,门都没得。
主人既然都被自己逼走了,那自己还玩啥呢。自然,从谂禅师也就把坐具收起来走出去了。
对于这个公案,唐末五代的保福从展禅师评唱道:“宝寿忘头失尾,赵州平地吃扑。”
南宋华藏宗演禅师评唱道:“动弦别曲,落叶知秋。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只因脚底无羁绊,去住纵横得自由。”
明末清初的童求传昱禅师作偈评唱道:
一自投桃便有心,琼瑶相报尚嫌轻。
人情来去如知的,方解一轮两处明。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09 10:10:34 +0800 CST  
这一天,一个僧人来到方丈室问候延沼禅师。
作为老师,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勘辨学生的。所以延沼禅师道:“万千诸圣尽不出此方丈内。”
这个僧人马上反驳道:“只如古人道大千沙界海中沤,未审此方丈向甚么处着?”
延沼禅师道:“千圣现在。”
这个僧人同样反驳道:“阿谁证明?”
延沼禅师一听,立即掷下拂子。
这个僧人一见,随即从西边走到东边站立。
延沼禅师上前抓住他就打。
这个僧人道:“若不久参,焉知端的。”
延沼禅师道:“三十年后此话大行。”
僧人前来问候主持,延沼禅师立即置个话端道:“万千诸圣尽不出此方丈内。”
既然万千诸圣尽不出此方丈内,而此方丈乃是我之方丈,所以,万千诸圣尽在我中也。此乃延沼禅师傲视诸圣,且能随处作主也。
另外,既然万千诸圣尽不出此方丈内,可是现在真实在方丈内者,只有我和你两个人啊,你我两个就是圣人啊,你我两个就是佛啊。此禅家我就是佛之体现也。
但是这个僧人面对延沼禅师之开示,却立即反驳道:“只如古人道大千沙界海中沤,未审此方丈向甚么处着?”
《楞严经》道:“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所以永嘉玄觉禅师据此在其著名的《永嘉证道歌》中写道:“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如此广阔的大千世界,也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个随起随灭的小水泡而已,那么你这个小小的方丈室又能在何处安置呢?你这个小小的方丈又如何能稳如泰山呢?
况且无人,无佛,乃至于本来无一物,又那有什么圣贤凡夫呢?
看来,这个僧人想把延沼禅师之方丈和圣贤连根扫除掉啊。
延沼禅师自然不会让这个僧人得逞的,所以他立即道:“千圣现在。”
你说你是佛你就是佛了啊,你说我是圣我就是圣了啊,哪个能证明呢?这个僧人自然反问道。
延沼禅师一听,马上掷下拂子。此斩钉截铁,当仁不让也。
这个僧人一见,也立即从西边走到东边站立,表示自己同样可以当机承担。
不过,到此地步,延沼禅师并不放过最后一着,上前抓住这僧就打。
这僧被打,却也不慌,他清楚的知道这只是老师考验自己的手段而已,所以他道要不是我是个老江湖,还真不知道这里面的奥秘。
看到这个僧人明白了自己的禅机,延沼禅师于是赞许道:“三十年后此话大行。”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评唱道:“宝寿向方丈里布网张罗,这僧向钓饵边擎头带角。三度冲浪上来,三度被他笼罩。且道,他得个甚么?还会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圆悟克勤的师侄佛灯守珣禅师作偈评唱道:“卷则浑仑无缝,舒则八面生光。百千诸佛,同处一方。转机轮于掌握,奋大用于当场。非独三十年后,面前檐卜馨香。”

这一天,有个新来的僧人前来参访延沼禅师。
延沼禅师问道:“近离甚处?”
这个僧人道:“崔禅。”
崔禅者,河北定州善崔禅师也,乃是延沼禅师之同门师弟。
延沼禅师随即问道:“还将得崔禅喝来么?”
这个僧人道:“不将得来。”
延沼禅师于是道:“与么则不从崔禅来。”
这个僧人一听,立即对着延沼禅师放声便喝。看来,临济儿孙对于临济喝都会使用几招的呢。
看到这个僧人喝自己,同样是义玄禅师之得意门生的延沼禅师立即就把身边的柱杖拿了起来。
这个僧人一看延沼禅师拿起了柱杖,刚想发言议论,延沼禅师的柱杖早已打了过来。
这个僧人先说自己没有带着崔禅喝来,到了后面又要放声大喝。及至看到延沼禅师提起柱杖,却不施展崔禅喝,反而想和延沼禅师议论一番。如此作略,早已失去了临济喝之迅猛犀利和当机立断之禅风,作为临济义玄之嫡子,延沼禅师自然是会痛打这种不能很好继承临济喝之人的。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云居晓舜禅师评唱道:“宝寿与么也险,这僧食到口边被人夺却。”
北宋佛鉴慧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五湖禅客扣禅关,恰似初行学上山。
腾身欲出青云外,力到峰头一步难。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这僧不妨顽软,怎奈有始无终。若是个汉,当时待拈棒,好更与一喝,拂袖便出,管取宝寿另眼相看。”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0 09:39:30 +0800 CST  
这一天,胡钉铰来到宝寿寺参访延沼禅师。
延沼禅师问道:“汝莫是胡钉铰么?”
胡钉铰道:“不敢。”
延沼禅师随即逼拶道:“还钉得虚空么?”
胡钉铰马上道:“请和尚打破。”
延沼禅师一听,上前抓住胡钉铰就打。
胡钉铰被打后道:“和尚莫错打我。”
延沼禅师看到他不能领会自己的禅机,于是对他道:“向后有多口阿师与你点破在。”
后来,胡钉铰又来到赵州观音院参访从谂禅师。
见到从谂禅师后,胡钉铰给从谂禅师说起自己和延沼禅师交锋之事。
等胡钉铰说完后,从谂禅师问道:“汝因甚么被他打。”
胡钉铰道:“不知我过在甚么处。”
从谂禅师道:“只这一缝,尚不奈何,更叫他打破。”
胡钉铰听后,不由得对于禅宗旨意大有省悟。
从谂禅师在一旁更进一步的开示道:“且钉这一缝。”
胡钉铰者,胡令能也。平生以洗镜、锔碗、补锅之类为业,所以人们就把他叫做胡钉铰。
胡钉铰虽是个修补匠,但是却善于诗歌创作,在当时的文坛也算小有声名。
不但如此,胡钉铰还是个佛学爱好者,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到寺院和僧人们聊天学习佛法。
这一次他来到宝寿寺见到了延沼禅师,延沼禅师逼拶道,你既然是个修补匠,那么你还钉得虚空吗?
延沼禅师的这个问题,是不容易回答的。这个问题,表面看来是在考量你虚空是有还是无。
其实在一般人的眼里,虚空是有的。千百年来,虚空这个词已经被概念化了,只要你说到虚空,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自然的联系到茫茫无际的虚空形象,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走到空旷的地方,放眼四望虚空。
可是,既然是虚空,它终究是无的。你可以感知它仰望它,但是你始终无法触摸它把握它。
不过,在胡钉铰看来,你既然提出还钉得虚空么,那么这个虚空就是有了。既然是个东西,我就能钉。并且哪怕你认为虚空是无也无所谓,只要你能把这个无的虚空打破了,我就能给它缝上。只是,这个无的虚空,你能打破吗?
这样看来,胡钉铰之回答,可谓无懈可击。
但是,他却恰好落入延沼禅师的陷阱中。
就连教下都要离四句绝百非,何况你还在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中落脚。对于教外别传的禅宗而言,即便是达至离四句绝百非之境,犹在半途,更何况你还未至此境呢。
自然,作为临济义玄这种禅风刚烈迅猛的禅师之得意门生,延沼禅师立即上前抓住胡钉铰就打。
可惜的是,胡钉铰被打后,依然认为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至此,延沼禅师也只得让他去找别的老师请教看看了。
没奈何,胡钉铰只得来到从谂禅师这里一探究竟。
从谂禅师那是江湖中为数不多的大宗师之一,自然知道其中端倪,所以从谂禅师一针见血的指出道,就是你想要逼拶对方把虚空打出一条缝出来让你缝的这条缝你把它无可奈何啊。
须知,本来无一物,你要打破什么?你又要缝补什么?
在从谂禅师这种高手的点拨下,胡钉铰立即对于禅宗旨意有所领悟。但是,作为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从谂禅师依旧提醒胡钉铰道,你这个刚刚打开的开悟之缝,也要钉上啊。须知,一旦执滞于任何悟境,同样会落眼成翳的。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评唱道:“我要打这三个汉,一打赵州不合瞎却胡钉铰眼,二打宝寿不能塞断赵州口,三打胡钉铰不合放过宝寿。”说完后,重显禅师忽地提起拄杖道:“更有一个。”同学们看到老师提起了柱杖,一个个都赶紧退到一边去了。重显禅师于是击禅床一下。
南北宋交际间的冶父道川禅师作偈评唱道:
现出虚空眼便花,更教打破事如麻。
直饶指出当堂缝,分明鹞子过新罗。
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慧宗杲禅师作偈评唱道:
直饶钉得这一缝,检点将来非好手。
可怜两个老禅翁,却向俗人说家丑。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1 10:06:16 +0800 CST  
这一天,延沼禅师问一个僧人道:“甚处来?”
这个僧人道:“西山来。”
延沼禅师道:“见猕猴么?”
这个僧人道:“见。”
延沼禅师道:“作甚么伎俩?”
这个僧人道:“见某甲一个伎俩也作不得。”
延沼禅师一听,上前抓住他就打。
猕猴者,叽叽喳喳,上蹿下跳,调皮捣蛋之动物也。比喻学人眼耳鼻舌身意中种种扰乱真心的思维和作为。
既然是捣乱者,那么学人不但要认识这个捣乱者,更要有降服这个捣乱者之法,不然的话,你如何能使自己的真心不受侵扰,你又如何能使自己的真心安定下来呢。
所以延沼禅师借西山之猕猴来问心中之猕猴,对这个僧人道看见猕猴了吗。
不论是西山的猕猴还是心中之猕猴,我当然看见了啊,这个僧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你既然看见了,那么这些猕猴作什么伎俩呢?延沼禅师继续勘辨道。
面对延沼禅师之勘辨,这个僧人信心满满的道,它们见了我,一个伎俩也使不出来。
看来,这个僧人自认为自己既有认识猕猴之能,更有应对猕猴之法啊。
这个僧人如此言论,大有“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之思维和能力。
不过,这个僧人之话语,在明眼宗师眼里,恰好暴露了自己没有见性之本质。
猕猴见到你使不出伎俩出来,眼耳鼻舌身意在你的心中不能起作用,看起来不错,但是此时的你还有猕猴和你存在,还有猕猴和你之对立。所以,此时的你,还处于二元之范围,远未达至能所俱泯之境。自然,在以禅法迅猛刚烈的临济宗人手下,那是免不了要被棒喝的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临济宗第六代掌门人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旧人相见话衷心,借问西山路径深。
对众直言呈伎俩,红炉锻炼要真金。
南北宋交际间的中际善能禅师作偈评唱道:
西山路上有猕猴,啸雨哀风动客愁。
忽遇此林狮子子,万般伎俩一时休。

这一天,有个僧人问延沼禅师道:“请问师父,万里无片云时如何?”
延沼禅师毫不犹豫的道:“青天也须吃棒。”
这个僧人继续问道:“未审青天有什么过?”
这个僧人话音未落,延沼禅师上前抓住他就打。
万里无片云,表示天上没有来来往往的白云乌云等等,更表示自己的心中没有任何的杂念来往,此乃一念不生之境。
一个僧人能修行到这种境界,已经是不易的了。但是,学人须知,万里无云未是本来天。天者,有风有云有雨有晴才是真天。人者,有喜有悲有苦有乐才是真人。
所以,没有烦恼的涅槃不是真涅槃,离开污浊的清净不是真清净。
而且,别说万里无片云之境,即便是你达至佛境圣境,这种境界都是不能住的。若有所住,则堕凡境也。
对于禅而言,那是不允许你执滞于任何的一机一境的,若有所执,则被所执之境所束缚也。
所以,延沼禅师毫不犹豫的道:“青天也须吃棒。”
可惜这个僧人不能当下领悟,更在那里问青天有什么过。如此应对,自然少不了被师父痛打一顿的了。
对于这个公案,明朝天奇本瑞禅师评唱道:“大小宝寿可谓为人为彻,杀人见血。”
明末幻有正传禅师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评唱道:“宝寿只知尽法,不管无民。且如青天果有吃棒分么?”正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个僧人从教室外走过,正传禅师马上喊道:“阇梨。”这个僧人听到师父在喊,马上应答着转过身来。正传禅师望着他道:“放汝三十棒。”
明末清初的宝持玄总禅师作偈评唱道:
青天吃棒,全无鼻孔。
绝倒旁观,伏惟珍重。

这一天,延沼禅师的同班同学镇州万寿和尚来到宝寿寺拜访延沼禅师,不料延沼禅师看见同学来了,依旧端坐在大堂的禅床上纹丝不动,根本就不起身来迎接老同学。
万寿和尚看到老同学不搭理自己,却也没有慌乱,他依旧按照寺院规矩,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坐具准备给延沼禅师行礼。再怎么说,延沼禅师也是这里的当家主持啊。
不过,万寿和尚刚一打开坐具,延沼禅师立即起身离开禅床。
万寿和尚看到延沼禅师起身了,便毫不客气的走过去,直接在禅床上端坐着。
延沼禅师一看,立即快步走回了自己的方丈室,然后砰的一下就把门关上了。
寺院的知事看到万寿和尚一直端坐在大堂属于主持的禅床上,根本就没有起来的意思,于是上前道:“请师叔库下吃茶。”
看到有人请自己了,万寿和尚于是站了起来,跟随着知事来到了寺院安置客人的小院中。
第二天,延沼禅师来到小院看望老同学,不过,万寿和尚看到延沼禅师来了,却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你都可以不搭理我,我也同样可以不搭理你啊。
延沼禅师看到老同学不搭理自己,却也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安,他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坐具,准备给万寿和尚行礼。作为同班同学,你都可以给我行礼,我也同样可以给你行礼啊。
看到延沼禅师要给自己行礼,万寿和尚立即离开了座位。
不过万寿和尚刚一离开座位,延沼禅师立即上前就坐在了这个座位上。你都可以抢我的座位坐,我也可以抢你的座位坐啊。
看到延沼禅师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万寿和尚立即来到了方丈室,走进去后,也是砰的一下就把门关上了。
看到自己的方丈室被老同学霸占了,延沼禅师立即来到侍者寮内取了一些灰过来,然后用这些灰把方丈室圈围了起来,完事后就走到小院去了。
看到延沼禅师如此作略,万寿和尚于是马上打开方丈大门道:“我不恁么,他却恁么。”
延沼禅师和万寿和尚两个同学互换机锋互换宾主,确实非常热闹可观,看来两人都是深得临济宾主之妙。不过到了最后,终是延沼禅师技高一筹,从而获得了同学的衷心称赞。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2 09:55:13 +0800 CST  
这一天,延沼禅师来到教室给同学们上课,到了提问时间,从魏府大觉禅师处来参访的西禅思明禅师站起来问道:“踏破化城来时如何?”
延沼禅师道:“不斩死汉。”
思明禅师却道:“斩。”
延沼禅师一听,上前就给了思明禅师一棒。
不料思明禅师还是道斩,延沼禅师也不客气,依旧又打了一棒。就这样,思明禅师连着说了十声斩,延沼禅师就连着打了他十棒。
打完后,延沼禅师道:“这师僧,将赤肉抵它干棒,着甚么死急。”随即延沼禅师就把思明禅师呵斥出教室去了。
接着,延沼禅师也走下讲台出去了。
这时,宝寿寺里的一个僧人赶紧追出去对延沼禅师道:“师父,刚才问话的那个僧人是从师叔魏府大觉禅师处来的,他还有一个同参也在这里,而且他们的见解都很一般,如果师父想要后人知晓和继承你的法道的话,你必须要把这两个人赶出去才行。如果你不赶出去的话,恐怕以后难得有人承嗣你啊。”
延沼禅师一听,毫不犹豫的当场就把这个多事的僧人打出寺院去了。
后来,思明禅师最终从宝寿寺毕业,并且成为了延沼禅师最为得意的弟子。
化城之喻,来自于《法华经》第七品《化城喻品》,化城者虚幻之城也,乃是佛所变幻出来供修行人暂时歇息之城。
佛担心有人畏惧艰险而不去追求大乘佛果,而先说小乘涅槃,此犹如化城,供修行人暂歇而已。歇息好后,还得离开化城继续前进,追求真正之佛果。
但是后来在禅师们的眼里,不止小乘涅槃是化城,就是佛所说之法,都是化城,都只是供修行人暂歇之便而已,并不是究竟之地。如果有人把佛法执为目的地,那么此人仍然在化城之中,那是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的。所以,禅家那是要人打破化城来相见的。
但是在明眼宗师眼里,踏破化城,犹未是极致。因为你还有破城之心,还有可破之城。所以,到处地步,如果不能拔进一层,那么你依然会死在城中。
但是,思明禅师却始终认为自己既然踏破了化城,那就已经到了无可依倚之境,这个境界,就是学僧之终极目的。
延沼禅师自然明白,这个无可依倚之境,恰好是你依倚之处,所以,这个无可依倚之境,也必须给你打掉,你才能拔进一层,死中活来啊。
可是,延沼禅师和思明禅师都是固执己见。来回数次交锋后,延沼禅师看到思明禅师依旧固执己见,于是对他道:“你这个学生,活生生的拿自己的肉身来硬扛我的柱杖,着甚么死急。”
说完后,延沼禅师就把思明禅师呵斥出教室去了。
看来,延沼禅师打不明白这个参学之人,也是无可奈何啊。
至于本寺的人来说闲话,要求延沼禅师把思明禅师两人赶出去,延沼禅师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所以延沼禅师毫不犹豫的就把这个多事之人打出寺院去了。
对于这个公案,明末清初的云峨行喜禅师评唱道:“西院蹋破化城,要且脚跟未得点地。宝寿不斩死汉,早已血溅梵天。则且置,只如趁出这僧意作么生?韬略双全多意气,安南塞北一齐收。”

延沼禅师将要圆寂的时候,他对着守在一旁的弟子道:“汝还知我行履处否?”
这个弟子道:“知和尚一生长坐不卧。”
延沼禅师一听,马上对他道:“你走近点。”
这个弟子于是走到了延沼禅师的身边。
延沼禅师对他道:“去,非吾眷属。”
说完后,延沼禅师就圆寂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老师的延沼禅师依旧没有忘记教育学生的责任,可惜这僧不能领会延沼禅师之禅意,所以延沼禅师也就毫不客气的对他道,你给我走到一边去,你根本就不能算是我的学生。
那么,这个弟子要如何应对,才能算得上是延沼禅师之门人,才能使得延沼禅师不带着遗憾离去呢?
若是红尘洗梦在场,当延沼禅师道:“汝还知我行履处否?”立即对着延沼禅师振声便喝。如此,保管延沼禅师满意而去。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3 09:38:00 +0800 CST  
第二十八节 灌溪志闲

灌溪志闲禅师虽然在各种禅宗典籍中,都明确无误的标明其为临济义玄之法嗣,但实际上义玄禅师只能算是他的半个师父而已,另外半个师父,是末山了然禅师。不过,也许志闲禅师在义玄禅师处感觉得力更深,所以他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功夫来自于两个师父,一方面又承认在义玄禅师处学得更扎实些。

志闲禅师,不知生于何年何月,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人,俗家姓史。
在很小的时候,志闲禅师就在鄂州百岩明哲禅师手下削发为僧了。明哲禅师乃是药山惟俨禅师之弟子,要是算宗门辈分的话,明哲禅师是临济义玄的师叔。如果志闲禅师能在明哲禅师手中获得毕业证书的话,那么志闲禅师就是临济义玄之师弟了。可惜,志闲禅师在明哲禅师那里学习多年,始终没有拿到佛学院的毕业证书。
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志闲禅师依照佛门规矩,在寺院受了具足戒,从此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成为了正式的僧人后,志闲禅师立即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既然已经跟随正宗的禅宗师父学习了多年,那么自己要参访的师父,肯定也得是禅师才行啊。
当是时,在河北境内弘法声势浩大者,当属临济义玄禅师。
所以,作为河北人的志闲禅师,便一路跋涉,来到了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的临济院参访义玄禅师。
当志闲禅师千辛万苦来到临济院刚见到义玄禅师的时候,志闲禅师还没来得及开口说什么,义玄禅师就上前一把将志闲禅师胸口处的衣领抓住,并且抓得紧紧的。不但如此,义玄禅师抓住后不但不吱声,而且许久不松手。
义玄禅师之禅宗功夫,那是异常刚猛激烈的,他又怎么可能和志闲禅师在那里啰嗦什么呢。
志闲禅师那里见过这种招数,刚一见面自己的领口就被对方抓得死死的,不但自己连气都有点喘不上来了,而且自己满肚子的学问和满脑袋的招数还没来得及施展出来,就被义玄禅师扼杀在了咽喉处,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
此时的志闲禅师呼吸紧促,而且更是前念不生后念未起,当念掐断之际,不过,就在这时,志闲禅师猛地醒悟过来,此时的心境,不正就是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处吗。
明白过来的志闲禅师赶紧用力从喉咙里挤出话来道:“领,领。”
领者,衣领也,领悟也。一语双关啊。
义玄禅师看到志闲禅师在自己一招之下有所领悟,于是一下把他推开道:“且放你一顿。”
看来,如果志闲禅师在此时还不能有所领悟的话,义玄禅师估计就会提着柱杖来开示他了。
志闲禅师在义玄禅师一招之下就有所领悟,不由得对义玄禅师迅猛而犀利的功夫大为佩服,于是他就乖乖的留在了临济院跟随义玄禅师学习禅宗功夫了。
多年后,志闲禅师也当上了老师,他在给学生们上课回忆这段经历时,非常感慨的说道:“我见临济无言语,直至如今饱不饥。”
对于这个公案,临济宗第十三代掌门应庵昙华禅师评唱道:“灌溪气宇如王,被临济活埋在镇州城里十字街头。当时若是昙华,棒折也不放在。何故?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
昙华禅师的嫡孙松源崇岳禅师评唱道:“炉鞴之所钝铁犹多,虽然如是,不因夜来雁,争见海门秋。”
南宋秀岩师瑞禅师作偈评唱道:
雨散云收后,崔嵬数十峰。
倚阑频顾望,回首与谁同。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4 10:10:11 +0800 CST  
志闲禅师在临济院学习了几年,终于获得了义玄禅师颁发的毕业证书。
既然毕业了,志闲禅师也就重新加入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不过,此时的志闲禅师因为怀揣临济院这所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所以一路上那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啊。
所以当志闲禅师在江湖中听说末山了然禅师作为一个女尼,跟随其学习的僧众竟然有五百人之多,志闲禅师立即就不服气了。
一个女人开办的学校之学生,怎么可能比临济院的学生还多。
不服气,自然就会找个机会切磋下功夫了。
不过,当志闲禅师气势汹汹的来到江西宜春市上高县末山九峰禅寺后,几招下来,志闲禅师就败在了自己的师叔手下。不但如此,本着愿赌服输的规矩,志闲禅师还口服心服的在九峰禅寺当了三年的园头。
至于志闲禅师和末山了然禅师交锋之具体经过,因为前面章节有详细讲述,所以就不在此复述了。
在了然禅师这里进修了三年后,志闲禅师终于学业大成。所以他后来对自己的弟子们说道:“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勺,末山娘娘处得半勺,共成一勺,吃了,直至如今饱不饥。”
对于志闲禅师法嗣两家,有些人有点小小的议论,其实这在禅宗江湖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想当年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在天下率先掀起走江湖的浪潮时,整个天下那些参禅悟道之士,不是往马祖道一那里跑,就是往石头希迁那里跑,而且很多人来来去去的要跑很多趟,从而弄得大家都不知道有些人到底该算那个学校的学生了。
比如丹霞天然禅师,石头宗的人把他说成是希迁禅师的学生,而洪州宗的人则把他算作是马祖道一的门人。
对于志闲禅师法嗣两处之话语,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灌溪恁么说话,且道是临济处得的?末山处得的?虽然一箭落双雕,怎奈有时走杀有时坐杀,且作么生得恰好去?捏聚放开全在我,拈来抛去更由谁。”
明末清初的主峰真法禅师作偈评唱道:
莫谓成龙头角易,拏云攫雾及时难。
今朝特地重拈出,信始渠侬不自瞒。

在临济义玄和末山了然两位老师的双重教育下,志闲禅师终于彻悟了禅宗旨意。
没多久,志闲禅师便来到了湖北崇阳县灌溪寺当上了主持,从此后江湖中人也就以灌溪志闲来尊称他了。
这一天,志闲禅师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时讲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
讲完后,志闲禅师就走下讲台去了。
十方无壁落,东西南北四维上下都是没有边际可言的。此无障碍也。
四面亦无门,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没有门的。此通行无阻也。
上述两句是说真心尽十方世界而无有障碍,若有所碍,则不名真心也。而真心无门可入,无门可出,无有出入,乃真无门也。并且真心若有出入,则不名真心也。
露裸裸,在禅宗典籍中很多禅师也写作净裸裸,此喻真心之纯也,喻真心之全体显露一览无遗也。
赤洒洒,此喻真心之净也,无物粘附也。
没可把,既然真心没有障碍没有边际没有出入全体直现无物粘附,那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无法思维作用了。此时,你又有什么可以攀援可以依靠可以把握的呢?
志闲禅师“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语,在中国禅宗史上的知名度和流传度是非常高的,很多禅师在上课时,都常常引用这句话来开示学生。
一个学人,要体悟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达至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境,更是不容易的。
在那些大宗师眼里,不论你达到那种圣境佛境,不论你有什么心得体会,此时的你要明白的是,任何的一机一境,都是不能依倚的,都是必须扬弃的,都是不能执滞的,一旦有物(境)可依可附可靠可执可念可思可得,则不能露也不能赤也。若有所依倚,你和常人何异,你和凡境何别。
在这里学人更须知的是,本着禅宗绝对不执滞于任何一机一境的原则,所以,纵使志闲禅师的这个话语,同样不能执滞。
所以有僧人前去参访云门文偃禅师,然后对文偃禅师说了上述志闲禅师的话语,然后问文偃禅师怎么看待这个话语。
文偃禅师直揭根本且翻进一层道“与么道即易,也大难出”。
南北宋交替间的崇觉空禅师在给学生们上课时,先提举出志闲禅师的话语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
随即崇觉空禅师把拂子举起来说道:“灌溪老汉向十字街头,逞风流,卖惺惺,道我解穿真珠,解玉版,濄乱丝,卷筒绢。淫坊酒肆,瓦合舆台,虎穴魔宫,哪咤忿怒,遇文王兴礼乐,逢桀纣逞干戈。今日被崇觉觑见,一埸懡囉。”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5 09:44:44 +0800 CST  
这一天,有个江湖中人慕名前来参访。见到志闲禅师后,这个僧人道:“久向灌溪,到来只见沤麻池。”
志闲禅师道:“汝只见沤麻池,且不见灌溪。”
这个僧人马上问道:“如何是灌溪?”
志闲禅师道:“劈箭急。”
灌溪寺所在之灌溪山有条溪水,此溪水流较大,不但供人饮用,更可灌溉农田,所以当地人把这条溪水称为灌溪。这个参访之僧人以溪水来代指志闲禅师,更代指志闲禅师之禅法。
沤麻池者,沤麻用之水池也。
这个僧人说久向灌溪到来只见沤麻池,这是在用静止的池子来对应流动而充满活力的灌溪,在用小小的沤麻池来对应长大的灌溪,在用只能沤麻的水池来对应作用更大的灌溪。这也在暗示志闲禅师之禅法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起不到多大作用的禅法。
所以,这个僧人之话语,既有挑衅意味,更是探竿影草。
僧人们的这种问话,在江湖中那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有僧人问赵州从谂禅师道:“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略彴。”再比如有僧人问黄龙诲机禅师道:“久向黄龙,及乎到来只见赤斑蛇。”
面对来访者的挑衅,志闲禅师冷静的回应说你只看见沤麻池,且不见灌溪。这既是在说对方只能沉浸在沤麻池这种境界中从而没有见识没有眼光,也在说明“灌溪”之博大精深,你根本还没品尝到呢。
果然,这个僧人马上追问道如何是灌溪。
你想要领略我的禅法,简单啊,只有三个字:“劈箭急。”
劈箭者,劈物之箭也。急者,迅速、急迫也。
劈箭急者,飞箭破物不仅势如破竹,更兼如石火电光之迅疾也。
飞箭如此,我的禅法也是如此,不仅如飞箭破物般刚猛犀利,更兼如白马过隙如石火电光般迅疾。无你措足之处,无你思维考量之机。要会当下即会,否则禅机飞逝而去,你更兼会死在箭下。
看来,志闲禅师那是完全继承了临济义玄禅师迅猛激烈之禅风的呢。
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志闲禅师的师弟克符道者作偈评唱道:
一派曹溪与灌溪,龙行风雨动云霓。
峻机箭筈波澜急,撼得毗卢海岳低。
唐末的玄沙师备禅师却不以为然的道:“更学三十年未会禅在。”
明末的密云圆悟禅师评唱道:“灌溪虽能拽转鼻孔,争奈惹人情见。何不待伊问如何是灌溪,劈脊便打。”

志闲禅师门下的一个弟子有一天来到了湖南浏阳市石霜山参访庆诸禅师。
庆诸禅师问道:“什么处来?”
这个弟子道:“灌溪来。”
庆诸禅师道:“我北山住不如他南山住。”
面对庆诸禅师之禅机,这个弟子实在找不到话语来应对,他只得灰溜溜的回到了灌溪寺,然后把自己和庆诸禅师交锋的经过告诉了志闲禅师。
志闲禅师看到自己的学生不能应对庆诸禅师的禅机,不由得马上对他道:“何不道灌溪修涅槃堂了也。”
如果按照宗门辈分的话,石霜庆诸是灌溪志闲的师叔。而且在当时,石霜庆诸不论是江湖声望还是弘法声势,都是远大于灌溪志闲的。可是,庆诸禅师怎么说自己北山住不如灌溪南山住呢?
如果此时你要是在想着庆诸禅师是在和别人比较居住环境的好坏比较双方禅法的优劣,那可就落在庆诸禅师挖的坑里去了。
志闲禅师自然是深知庆诸禅师之用意的。
涅槃堂,是寺院专门安置病重僧人年老体衰僧人或将要圆寂之僧人的场所。
涅槃,则是僧人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所以,涅槃一词在此乃是双关语,既指圆寂离去,兼指获得涅槃之果。
所以,不论你是在北山住还是在南山住,不论你是在山中住还是在城中住,不论你是在天上住还是在地下住,最后,你我甚至是每个人都会来到涅槃堂住的,而且最终你我都会涅槃的。
如此,住处有何好坏呢?禅法有何优劣呢?

志闲禅师除了精通禅法外,其文学功夫也是非常不错的。《宋高僧传》上说志闲禅师“道行峭拔文辞婉丽,亦江左之英达。”
所以,文采出众的志闲禅师曾经受邀给他的师祖辈禅师五泄灵默写过行状,也受邀给他的另一位师祖辈禅师杨岐甄叔撰写过碑铭。并且志闲禅师还给浙江诸暨市香严寺之经藏撰写过文章。
志闲禅师在灌溪山弘法多年后,晚年又来到了湖南长沙市之岳麓山弘法。
在岳麓山弘法期间,志闲禅师常常爱说一句偈语: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
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五月二十九日,志闲禅师感觉到自己的尘缘尽了。于是他问身边的侍者道:“坐死者谁?”
侍者回道:“僧伽。”
志闲禅师又问道:“立死者谁?”
侍者回道:“僧会。”
志闲禅师一听,立即往前走了七步垂手而逝。
既然有坐死的有立死,那我在行走中离去,可谓是行死了。
看来,古代那些悟道的禅师,其能随处作主之功夫,实在是令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啊。
志闲禅师圆寂后,弟子们便在岳麓山中建造墓塔安葬了他。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6 09:40:53 +0800 CST  
@gg_haoren 2019-08-16 12:19:46
也不晓得现在佛教有哪些宗派,与过去的沿革是怎样的?楼主能否赐教一二?
-----------------------------
谢谢朋友关注和交流。
如果只论现在还存在的宗派,就本人的了解,有如下几家。
1、净土宗。目前的中国,净土宗可谓一家独大,现在的大部分寺院都是属于净土宗的。不过,就本人个人的理解,窃以为净土宗不是真正意义的一个宗派。
净土宗在中国没有严格的传承,净土宗自慧远于公元381年在庐山弘法以来,一千六百余年间,只有大家推认的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十三位祖师,由此可见其是没有法统之传承的。所以,与其说净土宗是一个佛教宗派,不如把它表述为净土学说或净土思想更为准确。至于佛理上的一些东西,不便在此展开讲述。
2、律宗。律宗虽然存在,窃以为律宗不能单独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因为佛家戒律,那是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僧人都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的,就是号称教外别传之禅宗也不例外。
3、密宗。密宗分为汉密和藏密。汉密已经没有传承了,而藏密流传于西藏蒙古青海等地。
4、禅宗。在中国佛教诸多宗派里,唯一有严格的法统传承而且没有中断者,只有禅宗。
禅宗有五家七宗。分别为沩仰宗、临济宗(后分为杨岐宗和黄龙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其中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黄龙宗已经绝传了。现在流传的是临济宗之杨岐宗和曹洞宗。而杨岐宗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现在一些禅寺有沩仰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之传承,来自于近代虚云大师,虚云大师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之传承,但是沩仰宗、云门宗和法眼宗,是他自己遥承古代之禅师,从而延续这三家之法脉传承。对于虚云大师一人身兼五家传承,本人在帖子中和朋友交流时,曾有详细讲述,朋友可以翻阅指正。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8-16 19:11:07 +0800 CST  

楼主:四川红尘洗梦

字数:1665631

发表时间:2018-03-18 19:25: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0:53:01 +0800 CST

评论数:28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