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道德经

道篇二十五(2)

评论2:整体来看,老子崇水,崇月,讲天道无私,这些是符合母系社会的特征,水,月本身是阴的象征,是母性的象征,也是化生万物。天道无私,母亲的小孩,肯定是自己的小孩,不管他父亲是谁,都要一视同仁。
孔子少讲道,讲德,从德的字形看,为照顾婴儿。这个就有意思了,游牧到农耕,母权到父权,这个有很大的变化,父权,父是要认自己的孩子的,显然,这个就有私了,不是自己的小孩不照顾。德的字形中的眼睛除了关心之外,大概也不无辨别这个小孩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的意思。于是有了仁,按人的亲近远疏来划圈子。
孔子未必崇拜太阳,虽然太阳崇拜和月崇拜一样古老,并且太阳崇拜是主流,孔子在论语说的更多的是玉文化,这个跟玉是礼器有关系吗?儒家行事比较阳气,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这个和道家的长生是不同的,儒家有舍身成仁的思想。
值得的说的是,天道无私,道法自然的思想,水利万物的水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变成了弱肉强食,控制万物,从阴柔变成了强横,这个两极变化确实是有点剧烈,其中的原因,和喜欢道的人通常智慧比较高,能力比较大,看问题比较深是有关系的。
而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阳光文化的儒家,却在社会实践中,强调尊贤亲的不同圈子,最后成为强调家族传承和利益的自私想法遍地都是。
所以,讲阴最后成为阳,讲阳的,最后成为阴,人世间的荒谬,大概莫过于此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07:43:43 +0800 CST  
道篇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趮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趮则失君。
注释:
趮:不静,急躁。 唯:因为。 环官:围绕的侍卫。 燕:通晏,闲静。
昭:明白清楚的样子。

译文:重是轻的根本,安静是急躁的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路,不离开他的辎重车辆,因为有侍卫(料理大小事务),安居就可以头脑清楚的(考虑大事,而不冲动行事)。(君子尚且如此)怎么拥有万乘兵车的王把自己看的比天下还轻呢?轻就丧失了根本,急躁就丧失了主宰的地位。

评论:这篇应该是后来加上去的,万乘之王,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道理,应该是战国时代了吧,是王权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重为轻根:东西要安稳,重的部分总在下面。比如大树,根深才能叶茂,看不见的根那是很重,扎的很深的。譬如冰山,看不见的水下冰山才是占了十之八九的大头。关于重,周易讲君子要厚德而载物,其实有相近的意思。

这篇是规劝领导人的。领导人的素质就应该稳重,安静,戒除轻信和急躁。遇到大事不冲动,谋定而后动,明白自己身处要害之位置,天下窥伺这个位置的人很多,潜伏着危险,决不可轻举妄动。一句话,冲动是魔鬼。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08:15:33 +0800 CST  
道篇二十七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者不以梼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㤹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左边竖心旁,右边是申)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眇要。

注释:
梼:截断的木头。纆约:结绳的方法。㤹:埋怨,责备。
(左边竖心旁,右边是申):幽,隐晦。引申为细微处。
大迷:大的问题。眇:精微的。

译文:善于行走之人,没有来去的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差错可以指责;善于算数的,不用筹策(这样的计算工具)。善于锁上东西的,没有钥匙就打不开锁,善于打结的,没有打结的方法(反向逆推)你就解不开绳子。因此,(在人犯错误的时候),圣人总是善于(自然而然,不露痕迹的)批评,但是却不抛弃他,万物没有什么应该要抛弃的,这个就是(从细节着手)隐晦的明智了。所以,懂得(各种道理)的人,是(向他们学习各种道理后)懂得(各种道理)的人的老师,(自以为聪明而)不懂得向他人学习的道理,是善于学习的人引以为戒的资本(和教训)。虽然看似聪明,(不懂得向他人学习)却是大大的糊涂,这个就叫做奥妙的精要。

评论:这篇理解是从两个方面:
1) 从高明的技巧引申到批评人的时候要自然而然,要讲技巧,要让人接受,符合人性的需要。这点可以参考人性的弱点一书。是高明的道理。进而引申到不放弃任何一个人,道的这种化生万物的思想,也是母性对自己小孩不分彼此,一视同仁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符合天道的思想。
看过士兵突击,知道不抛弃,不放弃的,大概就可以理解了。不是谁都是能干的人,聪明的人。但是,如果不抛弃他们,他们往往也会给你带来惊喜。士兵突击中的班长,大概就是接近圣人了。很多人说班长接近母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2) 从打开锁和打结的绳子,说明我们需要学习。不学习,怎么了解各种高深的道理呢?
所以,这个眇要,就是从这两面来阐述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09:45:12 +0800 CST  
道篇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注释:
恒德:德的属性是恒,跟道不一样。德是纯粹的人文观念,你不能说德的各种属性比如爱,孝这些不是永恒的,会消失的。而道的属性是非恒道,有天道,有人道,会随时空发生变化。
白:明白事理。 黑:沉默不言。
貣:过失,差错。官长:某个方面的领导人。

注:感觉这又是被很多人错解意思的一篇。大制无割讲的是圣人和官长的区别,圣人是大制,是婴儿,朴,无极(太极),是道为一,是阴阳合一,无法分割的。查了一下百度,很多的人太扯了。

译文: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守软弱,(甘做)天下的小溪。(甘做)天下的小溪,(你身上的恒德)就不会离去了。恒德不离去,就又会回到(纯朴)的婴儿状态。知道(山峰高引人注目)的道理,却安守低下(的山谷),(甘做有容量)的山谷。(甘做有容量)的山谷,恒德就充足。恒德充足,就会回归到朴的状态。知道各种明辨是非的道理,却安守沉默不言,(减少各种纠纷),成为天下的榜样。成为天下的榜样,恒德就不会出现错误。恒德就不会出现错误,就会回归到无极,和道。
那么,(如果阴阳分割了),朴的状态就会被打散,(你的某种才能就会特别突出),这样的人,圣人就会用他们来做百姓的领导人。但是,(圣人是遵守阴阳合一的道),尊守道是不能把阴阳割裂的。

评论:这是一篇成为圣人的方法论。用水桶理论来说,阴和阳都是我们需要的,大道就是两块木板都要一样长,这样盛水量最大。
官长,就是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这样的人,可以作为部门经理,圣人和官长,就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公司的总经理,一定要是能比较全面考虑问题的人。
再复习一篇道篇一: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无欲,公正;但行动不可避免的涉及了利益,因此,平衡好各种利益,让万物健康成长的,就是圣人了。

怎样成为圣人呢?道篇第八,居众人之所恶,水善七德;道篇第十,个人修炼;道篇第十五,如何处理事情,荣辱,胸怀等因素;道篇十六,内圣外王之道;道篇二十三,圣人执一的道理;最后再到本篇,再讲圣人执一。

大制不割。就是圣人执一,引申开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利国利民的制度,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你要把阴阳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都予以考虑,并给予一一规定,这样整体的制度才可以称的上是大。
什么是大呢?参考道篇二十五,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制就是符合道的理念的制度。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11:11:52 +0800 CST  
道篇二十九开始,基本开始讲圣人如何取天下的道理了。也是,内圣外王,才是道篇的终极目标啊。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11:28:26 +0800 CST  
道篇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热(上日下火)或吹,或强或(左石右坐),或陪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注释:
为:强而行之,不自然。(左石右坐):破碎的石头。
(上日下火):热。 吹:(北风)寒冷。 陪:同培,增加,助益。
堕:毁坏,堕落。
甚,大,奢:各种极端的东西,不合理的因素,不稳定的因素。
译文:想取得天下,却靠强行的手段,我看他是不会达到目的的。这个天下,是神器,(谁都想得到它),不是强行的手段能够(奏效的)。(不自然而然),强行而上,那一定会失败的。(不靠自然的手段),而一定(强行)要把它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就会失去它。万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面跟随,有的热,有的冷,有的坚强,有的起到助益的作用,有的起到毁坏的作用。因此,圣人(只是顺应自然)除去各种过分和极端的东西。

评论:这是一篇讲取天下和管理天下的战略手段的文字。
取天下,靠的是自然而然的手段,为者败之,指的是不要拔苗助长。这里老子说的不是无为取天下的意思,什么都不干,就能取天下是不可能的,而是用大家都不察觉的手段,自然而然,到了那个阶段,就推动那个阶段该做的事,不燥进,也不保守。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把郑庄克段于鄢反复读几遍,这个最经典的案例。郑庄公放任自己的弟弟胡作非为,暗地里却严格监控,大搞情报战和用间。最后顺利的铲除了自己的弟弟段。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是自自然然,无为而治,其实不然,背后的手段很多。
这一点,国际资本集团擅长的金融战,大概都是这样的。
管理天下呢,则用均势的战略。不讲战略,老子说了,那一定是执者失之。
所以,管理天下的时候,一定要铲除那些不稳定的因素,比如甚(走极端的意识形态),大(过于强大的内部利益集团),奢(内部奢靡的生活作风,过于消耗民力)等等,使得天下出于守中的状态。
总之,圣人道法自然,执一,守中,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12:28:23 +0800 CST  
道篇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注释:
还:回击。楚,牡荆。棘,酸枣。果:成果。蚤:通早。伐:同阀,功劳,功业。

注: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是化生万物,就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征伐。

译文:用道来辅佐国君,不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征伐别国,即使别国当时屈服了),也容易遭到(别国日后强大后的)回击。军队驻扎过的地方,(因为战争而人口减少,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善于用兵的,只要取得预想的成果就可以了,不要以武力逞强(,不知道收敛)。取得预想的成果后不要骄傲,不要自视过高,不要夸耀自己的功劳,取得预想的成果不过是情势所迫,不的不这么做。
符合上面的情况的,可以认为(战争)取得成功,而不是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因为战争)导致万物还在壮盛的时候而过早衰老,这种情况不符合道的要求。不合乎于道,国家就会早亡。

评论:自古知兵非好战,老子的思想不是墨子的非攻,而是保持适当的程度,做到不以武力逞强。老子说的一点很对的,动用武力,其事好还。
看看一战,二战的历史,我们就知道,老子没有虚言。
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家和道家的思想总是很接近。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16:48:07 +0800 CST  
道篇三十一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或;有的人。君子:德行兼备的人。銛;锋利。袭;刺入。 吉事:古代祭祀,冠笄,婚姻等事。立:确立。

译文:兵器,是不祥之物,众人之中有的人很厌恶它。(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志向)
所以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不据有这个东西。君子平时安居以左为贵,(武将)用兵作战就以右为贵了。所以兵器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兵器是不祥之物,君子迫不得已才使用它。兵器以锋利便于刺杀为上品,(即使是上品)但是不要赞美它。如果君子赞美它,就是喜好杀人。喜好杀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因此,吉庆的事以左边为上,丧事以右边为上。所以,(战时)偏将军位于左边,上将军位于右边。这是说按丧礼来看待战事了。(战争时)杀人众多,(不应高兴),确立(君子的心情)是悲哀的。打了胜战,对待(己方和敌方的死者)要按丧礼的礼节来处理。

评论: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这里说了文武分野之道。文官以左为贵,武官以右为贵。
还谈了古代战争的合乎道的做法:不以杀人为乐。杀人就相当于本国办丧礼,楼主觉得,如果古代战争如老子所言,那么战争也是非常讲人权的,也是非常文明的。
道篇三十和道篇三十一是不多的讲了几个战争原则的篇章。道篇三十主要从国家角度而言,道篇三十一主要从君子角度而言。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0 20:59:13 +0800 CST  
道篇三十一开始出现君子了。盘点一下道德经里的人物:圣人,君子,王,官长,民,百姓。
圣人:与道同行的人。君子:德行兼备的人。
王:人主。 官长:某一方面才干突出的人。
民:士大夫诸侯。 百姓:庶人,士农工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09:00:37 +0800 CST  
讨论3:三生万物(修正)
@欧阳典政

到目前为止,道篇第三,道篇十八,道篇十九,用了三个方面来讲变化,道篇十四,论述了三角关系,道篇二十一,更是在第三次的逻辑递进关系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道的思想,解析到现在,很明显是来自于母系社会,游牧文明。据此修正:

道生一,一为朴(阴阳合一),一生二,二分为阴阳,阴阳结合为二生三,发生了质变,出现了新的结果,发生了本质变化了,三生万物,不同的三互相结合,就产生了万物。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09:11:02 +0800 CST  
道生一,一为朴,靠,楼主联想到异性系列了,我去。
异性就是不分阴阳的,自我繁殖的,任何生物体都可以寄生。我去,简直是资本集团奉行的文化啊。考虑到异性前传中出现的宇宙飞船为红山玉龙的形象,靠,估计还真的学我中华文化的。
难怪奥黑09年送胡总一副围棋。。。。

普罗米修斯又出现了AI有机生物机器人大卫,同样,也是不需要繁殖的,能自我复制,靠,又是一个朴的形象。只不过,西方的这个理解,和真正道德经的道朴相去TMD太远了吧。

好莱坞喜欢说真话,说真相,关键是我们理解不理解,越来越相信这句话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09:21:34 +0800 CST  
道之图解七:红山玉龙

红山玉龙为墨绿色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高26厘米,推测为礼器,玉文化代表,很可能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出土地:内蒙古。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09:32:41 +0800 CST  
好莱坞电影的真相和历史:
一和二的斗争:一是机器人大卫(普罗米修斯),是异形,是机器人大帝(黑客帝国),是neo(one的异写),trinity(三合一,基督一神教)
二是:人类,矩阵中的(建筑师和先知,Neo和trinity)

道文化与德文化的思想,斗争不断啊,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远古到现在。

上古 : 异形前传1:普罗米修斯
异形前传2

现在: 异形系列1,2,3

未来: 黑客帝国1,2,3


一神教挺有意思,其内核到底是德文化呢,还是道文化?从思想禁锢的角度看,多神教才是符合道文化的化生万物,但是呢基督教的思想又是不知有父,讲爱世人,显然是属于德文化啊。

综合:云图

云图是非常波澜壮阔反应了斗争历史,不过对人类的未来是悲观的,人类已经离开了地球。是从外太空来看地球的历史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1:34:37 +0800 CST  
道篇三十二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于江海也。
注释:
臣:称臣,引申为支配。 宾:宾客,引申为归附。 俞:表示允许。令:命令,引申为役使。始:指的是无名。俾:门人,引申为使唤。猷:通犹,犹如。
与:亲附,加入。

译文:道是无名。(朴是有名),朴虽然看起来弱小,但天下谁也不敢支配它(,万物只能被它支配)。君王若能坚持和遵循朴的思想,万物将会归附(君王)。天地(阴阳)结合,因此而普施甘露,百姓并没有役使它,它却自然而然的分布的很均匀。无名生有名,(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形有了,(而形不是永远不死,而是会消亡的,知道要消亡,),也就知道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无争),因此也就不会有危险了。(君王应该奉行这些道理),就像使道存在于天下,就如(万千)山谷(里的小溪)汇入大江大海一样,(这样,君王就成为万众所归)。

评论:这里又讲了一遍道生一,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对应无名,一对应朴,朴对应有名,有名万物之母。

有形,就有生命,就有生命的终点。如何长生呢?就是知止。
为道日损。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么怎么王天下呢?就是让百姓认识道,遵循道,那么守朴的君王,自然王天下了。

想起了黑客帝国的主题:everything have beginings has end.
万物有始就有终。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2:29:18 +0800 CST  
道篇三十三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者。
强行者:努力去实践的人

译文:了解人(的性格才能),可以说是知人。认识自己(的性格才能),可以说是明智。(通过力量)战胜别人是(因为你)有力量,(控制私欲)战胜自我才是(你自己真正的)强大。(财富是没有上限的)因此知足了,(不再盲目追求更多的财富),就可以称的上富了。努力去实践(道)的,可以说是有志向。不失去(因为自己性格才能限定的)恰当位置,(不犯错误),就可以长久。
身死而(道德很好,功业很好)不被后来者忘记的,可以称之长寿。

评论:道篇三十三,和道篇三十二要合起来看。
道篇三十二讲了要如何王天下,就是守朴。道篇三十三讲了,王应该最看重什么,不是武力,不是财富,而是长生。
老子谆谆教诲,要长生,要守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死亡的,所以老子说,真正的长生,就是我们尊道守德而建立的功业,有了功业,史书不会忘记你的,史书会评价你,史书一代一代传下去,人们不会忘记你,你就真正的长生了。
老子,孔子不是这样而长存于我们的历史吗?历史的评价,才是真正的长生。当然,不全是好名声,也有因为臭名而长生的,譬如秦桧,岳庙里的铁像每天被游客吐口水,也算吧。所以,人还都是有两面的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3:36:00 +0800 CST  
道篇三十四

道渢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注释:
渢:泛滥。归:依附。

译文:道就像泛滥(的河水一样无边无际)呵!它能左能右,无所不至。(道)功成事就却不自称有功有德,(因为这都是自然带来的)。(水和泛滥河水带来的泥土滋养了万物),万物依附(道带来的水和泥土)但是(道)却不做他们的主宰,这是因为道是无私的,所以把道可以称之为小。万物依附(道带来的水和泥土)但是(道)却不做他们的主宰,(但是道的功德很大),也可把道称之为大。
所以,圣人能够成就伟大,是因为他(向道学习)不追求伟大,(自然而然凭借自己的功绩),就伟大了。

评论:道理和道篇第七差不多,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但是这篇把道理讲的更加深入。老子举了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概念来说明这个道理,因为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都是自然而然来的,因此圣人不能贪天之功,而要态度正确一点。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4:01:04 +0800 CST  
道之图解8:一,朴,有,无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4:32:53 +0800 CST  
道之图解8:一,朴,有,无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4:33:24 +0800 CST  
道篇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注释:
象:外在的原生形态。大:同泰,平安。饵;食物。格:法式,标准。既:尽。

译文:(王)抓住天下万物(的本质),(遵循道),天下人就归心向往(王)。前来朝拜(王)却不会被(王)伤害,(天下人)都平安,安泰。音乐和食物,(颇能吸引人,)享受过度就令人止步,(失去对道的追求)。所以道所说的道理,(不像音乐和食物),称得上是淡而无味啊!看它,不一定能看的见。听它,不一定能听的到。(但是王)运用道的道理(来治理天下),却是没有穷尽的。

评论:嘿嘿,这篇完全可以说的上是自嘲啊。这个和德篇六十八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以及道篇四十,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结合一起看就很明白了。
确实啊,不讲利益,光讲克制私欲,奉行大道。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淡而无味,大笑之。所以三分之一道德经横行,半部论语治天下,盖出于此乎。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5:12:02 +0800 CST  
道篇三十六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拾:收,敛。 古:通故,故意存心。去:除掉。与:结交。友:交好。

译文:(王)要想减少他的势力,必须(先)故意让他扩张(这样他就狂妄自大,很容易被王打败)。想要削弱他的势力,必须(先)故意增强他。想要除掉他,必须(先)故意亲附他。想要夺取他的势力,必须先给予恩惠(以减少他的警惕心)。这个是深刻的政治智慧。因此,(王)站在弱小的一方,以战胜强大的一方。
这个道理就像鱼儿离不开大海一样,(因为王就像鱼,弱小的一方人数众多,就像海一样)。对国家而言,(这样的政治智慧)是(王)统治的利器,不可以说给别人知道,(否则就有泄露失败的危险)。

评论:这个是讲王统治艺术的,可以和道篇二十九,去甚,去大,去奢和德篇四十一,反也者,道之动也来结合看,理解。
这个无为而为,是道德经中王和圣人最主要的政治斗争手段,堪称是道德经八十一篇中精华之一。
道篇二十九讲了王的均势策略,但是王怎么去执行呢?怎么能够去甚,去大,去奢呢?道理就是友弱胜强,和群众站在一边。是不是很眼熟?群众路线的内涵,懂了吧。再复习一遍。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比较手段呢?理解一下相反面,打是亲,骂是爱。万物有始就有终,不过是加快他的终点到来嘛。正反馈的系统容易崩溃。

再复习一遍波动性。波峰到了,波谷还会远吗?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1 15:54:23 +0800 CST  

楼主:hz_lj9999

字数:891

发表时间:2018-04-11 17:35:1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4 12:31:54 +0800 CST

评论数:7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