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距今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角人群是北方狩猎民族,为打制石器技术最为先进和尖端的旧石器人群。而相比之下,南方采集人群属于打制石器简单粗陋的旧石器边缘化落后人群

始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主角人群,是“旧石器晚期”的边缘化落后人群—-南方采集人群,他们凭借着“稻作农业起源”的新技术先发优势,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石器时代”农耕技术最先进、文化经济最繁荣的新石器人群。而原北方狩猎人群,则在新石器时代沦为了农业技术落后、文化经济全面落后的新石器边缘化落后人群(其中一部分北方狩猎者,转型成为西北/北方粟作人群)

但是,自从距今大约四千年上下的时候,从西方世界传来了“青铜文化”的新技术以及“畜牧文化”,首先被传播到的是东亚的西北/北方地区,西北/北方粟作人群再一次转型,成为了西北/北方青铜人群和半农半牧人群,随后,他们相继地入主中原,凭借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新技术先发优势,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原青铜文明”,从此揭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一直到今天!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2:32:27 +0800 CST  
东亚地区的“中原青铜文明”,方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源头,一直延续了不到四千年的历史

东亚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绝大多数都不是“中原青铜文明”的前身(仅有“陕西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少数西北古文化才有关系)

而新石器文化最为先进繁荣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南方的长江流域、汉水流域等南方地区,这些地区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稻作/粟作混合区或者纯稻作文化区,都和“中原青铜文明”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主导地位的人群和语言文化都不一样),更谈不上是前后的继承关系!


请注意,北方狩猎者基本没有学会“水稻种植技术”的,因为对于曾长期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群,对于植物生长性的熟悉程度并不高。而水稻种植技术的难度又远大于旱作种植(比如粟作),故而只有对植物生长性比较熟悉的南方采集人群,方才能够做到较快的地学会复杂的“水稻种植技术”

因此,旧石器末期的北方狩猎者,即便自新石器早期开始,以生业转型来适应一个崭新的时代,通常也只能成功地转型成为种植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的“粟作农民”,而不是“稻作农民”或者“稻作/粟作混合型农民”,毕竟,北方起源的狩猎人群对于南方的稻作文化并没有那么热爱的,这和来自于南方的人群可不一样

所以,判断新石器时代的“南方人群”的简单快速方法,除了看他们的主要炊具是否具备的南方炊具的许多特点之外,还可以看,是否具备更复杂的稻作农业种植技术的能力及对南方稻米的热爱程度如何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2:58:22 +0800 CST  
汉族的祖先对于“南方起源的稻米”谈不上有多热爱,即便在比较晚近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的表现

从先秦时代到汉唐时期,汉族的祖先都不是以“稻米”为主食的,直到北宋的时候,北方汉族依然是以麦、粟为主粮,直到北宋灭亡,逃往南方建立南宋,才进入到了传统的南方稻米种植区

汉族的祖先是靠吃粟(北方的旱作物)和麦(从西传来的作物)发家的西北/北方半农半牧的青铜人群,并不是以“大米”为主食,只有南方土著人群才是“纯吃”大米的

所以,汉族的祖先必然不是来自于食“稻米”的南方地区,而是来自于食“粟和麦”的西北/北方地区

汉族自古就有关中情结,经常建都于西北的关中地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3:10:32 +0800 CST  
我们不能给汉族的祖先强行地扣上“南方稻米”的情结,就是为了能把南方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南方百越人的新石器文化),强行地变成汉族祖先的文化,这是非常蛮横无理的、不讲道理的行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3:15:20 +0800 CST  
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和主要炊具,是最难改变的一种顽固性文化,是可以用来区分古代不同来源的人群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3:30:59 +0800 CST  
对于东亚人而言,

稻米起源于南方,麦子来自于西方,只有粟和黍才是北方起源的

很显然,自距今四千年左右来自于西北/北方的青铜人群,在入主中原地区之后,从商周、战国至秦汉,乃至唐朝和北宋,北方的作物粟或黍才是汉族祖先的主食,根本就不是南方起源的稻米,也不是西来的小麦(除了从宋朝开始成为主食)

有一点我们很容易忘记,

新石器早期由于全球气温骤升,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北方的黄淮流域地区已经变成了温暖的“亚热带气候类型”(而不是现代的这种并不够温暖的“温带气候类型”),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居然还有大象频繁地出没~~~

既然新石器时代的黄淮流域气候温暖如南方,那么,稻米在黄淮流域的种植就成为了可能。实际上,新石器时代的黄淮流域的古代居民,是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他们既种植南方作物稻米,也种植北方作物粟或黍,因此,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了“稻作/粟作混合经济区”

然后,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到来的时候,入主中原的是北方的粟作人群(其前身是旧石器晚期的北方狩猎者之一),他们并不怎么热爱南方起源的稻米,所以,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尽管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的稻米种植(因为这是中原/海岱地区的南方北上人群的爱好),但是,中原的北方青铜人群却并不买这个账,依然对稻米不怎么感冒,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北方粟/黍饮食文化

这就是为何,从商周至汉唐,“稻米”从未成为汉族主食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汉族的祖先并非南方起源的稻作人群,相反,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居民,反而是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

简言之,“稻米”是可以用来区分南、北不同起源的人群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3:59:23 +0800 CST  
淮河流域史前稻作农业

在距今8500-8000年的北方黄淮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淮流域就同时存在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这两种,甚至连生产工具都完全相同!

最早的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的“稻作”遗址,就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7800年前)。贾湖遗址可分为三期,第一期距今9000-8600年,第二期距今8600-8200年,第三期距今8200-7800年(第三期中较晚的数据应当接近裴李岗文化时期遗存的年代)。

贾湖三个时期文化的遗存中,“一、二期之间的变化要大于二、三期之间的变化”,说明一期的贾湖人群,和二、三期的贾湖人群并不相同

在第一期第一段至第二期初期,主要是以“狩猎”为其主要谋生手段,随后捕捞业逐渐增加。从第二期中后期至第三期,狩猎和捕捞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例均开始下降,稻作农业和家畜饲养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也就是说,在距今8500年之前的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气温变暖之前,河南贾湖遗址的主导人群还是北方狩猎人群,但是到了距今8500年之后,河南贾湖遗址的主导人群就已经变成了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4:50:35 +0800 CST  
随后出现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距今8000-7000年),与河南舞阳的二三期稻作贾湖人群是同源的人群(因为两者的陶器形制是基本一样的),裴李岗文化为北方黄淮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而且是粟作文化,生产工具和稻作工具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在距今8500年前气候开始逐渐变温暖之后,来自于长江流域的南方稻作人群北上中原,先种植南方起源的稻米;在种了500年的稻米之后(大约是在距今8000年前),又开始在黄淮流域种植北方的作物粟,而这个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间点,正是北方地区“粟作农业”的起源时间!

于是,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就变成了“稻作/粟作混作区”,而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粟作区!这和北方地区(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纯粹的”粟作区不一样的,“纯粹的”旱作区一般是由原北方的狩猎者(也有不同的北方支系存在)转型变成的农民,他们并没有接受复杂的南方水稻种植技术,而是接受了相对更容易一些的北方旱作种植技术,所以,从北方起源的人群并不怎么热爱南方起源的稻米!他们只接受了北方的粟和黍,以及后来西来的麦~~~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5:10:26 +0800 CST  
从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在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北辛-大汶口文化,以及新石器晚期的山东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都属于“稻作/粟作混作区”,这意味着,这些北方地区的新石器人群,主要还是南方北上的稻作人群,而并非早期的北方狩猎者的转型人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15:20:07 +0800 CST  
中国古代的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后人能否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人的这句智慧之言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28:40 +0800 CST  
距今1-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角人群,是北方的狩猎民族,他们拥有打制石器的最尖端技术——“细石叶技术”,属于旧石器晚期的技术先进人群。而相比之下,处于相同时代的南方采集人群,则属于打制石器技术简单粗陋的旧石器晚期的边缘化落后人群而已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天之道帮助的是不足的人群,末次冰期退却、全球气温剧升,在东亚大地首先受益的人群,就是南方地区落后的边缘化采集人群,让他们一下子就拥有了一种崭新的重大技术——稻作农耕种植技术,令他们咸鱼翻身,从此走向了“新石器时代”的繁荣与先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29:05 +0800 CST  
稻作农业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长江中下游率先出现,先是沿着长江流域地区传播(比较容易接受复杂的水稻技术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南方采集人群)

然后,随着长江以北的地区气候也变温暖(始于距今8500-8000年的时候),长江流域的南方稻作人群开始不断地北上中原(比如贾湖二三期文化人群和裴李岗文化人群),将南方稻作文化带入到了北方的黄淮地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29:57 +0800 CST  
以下是“南方稻作人群”在新石器时代的不断扩张之图,大家可以看一下,一种重大的先进技术可以令较早拥有这种技术的南方人群,具有怎样的先发优势和扩张地盘的能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31:02 +0800 CST  
在旧石器末期的北方地区,距今大约1.1万年-8500年前,黄河以北的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和少部分的黄河以南地区,原本属于北方狩猎人群的活动地盘(比如,贾湖一期狩猎人群)

但是,自从距今8500-8000年前的南方稻作人群开始北上中原(比如,贾湖二三期稻作人群和裴李岗粟作人群),华北原始农业开始大举扩张,严重地挤压了原北方狩猎者的生存空间,北方狩猎者面临着两种道路的选择,要么被同化成农民,要么坚持当狩猎者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41:58 +0800 CST  
华北地区的北方狩猎者的“细石器文化”在距今8509年前左右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是一下子以比较成熟的形态出现于黄淮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北方狩猎者的其中一部分,成功地转型成为了粟作(旱作)农业人群,汉族的直系祖先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地区。另外,在冀北和辽西地区,也有一部分成功转型的北方猎人,他们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红山-小河沿文化古代居民”,不过,他们属于东北土著居民,并非汉族的直系祖先

而另外的一部分北方狩猎者,则坚持当北方猎人(拒绝被同化成农民),分布位置则后退到了阴山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从东北经内蒙古到新疆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带),他们依然保持着北方猎人的“细石器文化”传统,而这些北方狩猎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后来的北亚游牧民族的前身!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58:40 +0800 CST  
华北地区的北方狩猎者的“细石器文化”在距今8500年前左右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下子以比较成熟的形态出现于黄淮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0:59:55 +0800 CST  
长江以北地区的粟作农业,也是在距今8000年的时候,一下子以比较成熟的形态出现于黄淮地区、华北地区等北方地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1:02:09 +0800 CST  
凡是“突兀地”登上一个大台阶的现象,基本与文化技术发展的“非零起点”有关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新石器文化发展得更早的南方长江流域稻作人群北上中原,所带给北方地区的新气象!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1:06:53 +0800 CST  
也就是说,文化和技术比较先进的人群的大举扩张,会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同时,也挤压了落后地区人群的原有生存空间~~~

也即,凡事皆有正反两面性!这就是无解的悖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1:12:36 +0800 CST  
华北地区,

在旧石器晚期本属于北方狩猎者的最活跃地盘,拥有旧石器晚期的最先进的“细石叶技术”

然而,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变成了南方北上稻作人群牢牢掌控的地盘

北方起源的人群,根本就没有能力将势力的触角深入到北方的中原地区乃至关中的腹地,而黄河中下游的北方核心地区,也一直是外来的南方稻作人群为主在活动(虽然仰韶文化可能还包括一部分的西北人群)

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原河南地区,一会儿是裴李岗人群占据了地盘,一会是儿是仰韶庙底沟文化扩张至豫中,一会儿又是东夷大汶口文化西进到中原,基本上都是以南方北上的几股南方人群为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唱大戏和相互角力呢,而北方起源的人群也就只有旁观的份儿,连参与角力的资格都没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2-21 21:26:53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