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日语因为本身的音节数很少(不到一百个左右),所以选择了音节文字还行吧,记忆负担并不重。但是,世界上其它一些语言的单音节数量较多,比如汉语,就有四百多个音节,而在汉字里也有与单音节相对应的“音符”概念,故而,学习汉字一开始的记忆量需求也是比较大的。而音素文字(比如英语)就不同了,英语虽然也有四百多个音节数量,但是,从音节拆分到音素之后,字符需求量大幅度地减少,英语只需要26个音素字母字符,就可以精确地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了,由于音素字母少,一开始学的记忆负担比较轻;而用音素表音又比用音节表音更精确到位,所以,英语可以做到“所见即可读”,哪怕是从不认识的单词也照样读得出来!

汉字与英文相比,优点是“组复合词的功能强大”,虽然汉字的“基本词”数量多、记忆量大,但是,一旦过了这一关,以后就轻松了,毕竟,汉字保留了“意符”的表意作用,属于二维码(类似于微信的二维码),信息包含容量较大,且汉语属于“单音节”的语言,组复合词并不会过分拉长复合词的总音节数;而英文则属于不具有表意功能的一维码(类似于以前常用到的条形码),且属于“多音节”的语言,虽然英文单词也可以组成复合词,但是,增加信息量就意味着需要水平地拉长单词的总长度,而总音节数过多的一个长单词,是肯定要影响人的语速和思维速度的,所以,英文单词的不宜过长,极大地限制了英文的组复合词的能力,而更愿意造出一个音节数较少的新词来代替发音很长的复合词,这就会导致英文的“词库”无休止地在增大(当然,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包括了从邻近印欧语言里所借来的大量借词),最后,给人的记忆又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背单词!

所以,中文一开始难学,记忆负担重,但过了几千个“常用字”这一关之后,后面的组词就变得比较轻松容易了;而英文一开始很容易学,26个字母非常容易记住,而且,单词也是“所见即可读”,背诵常用的单词也不算难。然而学到后来,英文不仅语法比中文要复杂化得多,而且,英文的“词库量”之庞大令人震惊,有一种无休止地背诵单词的感觉,严重地增加了后期的记忆负担!故而,英文比较容易脱盲;而中文更容易学深。比如,一般人看中文版的专业性科学文章易如反掌,并不需要常查字典;而看英文版的则不一定那么轻松,如果手边没有专业性词典的帮助的话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5 14:27:45 +0800 CST  
由于从“音节”到“音素”,这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天然过程,而是需要人类首先对于“音节符”概念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方才能够总结出音节该如何拆分的“规律性”,所以,“音素”(字母)概念的产生,必然会明显地晚于“音节符”概念的出现!

而在整个中东地区(包括古埃及在内),只有两河流域的阿卡德楔形文字里,是最早出现了具有“拼音文字化”倾向的、用“音节符”拼写阿卡德语言的概念。并且,阿卡德楔形文字是在西方世界里最早成为既用“音节符”拼写阿卡德语,又用苏美尔意符指示语义的混用文字,类似于日文里的“音节符”假名中夹杂汉字的混用形式

只不过,在日文里产生了专门的、不表意的“音节符”(假名),而阿卡德语楔形文字则并没有发明单纯表音的音节符号,只是把一批苏美尔表意符变成较为固定的“音节符”,并用它们拼写自己的“多音节”的阿卡德语,但是,文字中仍然大量使用苏美尔意符来辅助指示语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5 14:31:44 +0800 CST  
“约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城的塞姆语国王萨尔贡征服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各城邦,开始用苏美尔楔文符号书写塞姆语,这种早期塞姆语被称为“阿卡德语”。此后,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同为两河流域地区的通用语言和文字。到巴比伦第一王朝时,由于两河流域涌进了大批说塞姆语的阿摩利部落,阿卡德语言完全取代苏美尔语成为两河流域的通用语。公元2千纪后半叶,阿卡德文字成为近东各国书信往来中通用的外交语言文字。埃及法老和亚洲各国王们之间的通信都是用阿卡德文字写成的。阿卡德文字是借用苏美尔文符号写成的塞姆文,即借用苏美尔文的楔形符号表示阿卡德语的发音。由于语言特点各不同,表示苏美尔语音的楔形音节符号并不能完美地表达塞姆语的各种辅音,这使阿卡德文字不能十分精确地表达塞姆语的语言。有些符号同时表示几个近似的辅音音值,非母语者需要分析判断才能读出正确的词,阿卡德语言和文字后分成了南北两种方言:南方的巴比伦方言和北方的亚述方言。多达600至700个的常用阿卡德语音节和表义符给文字的学习者带来困难。”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5 14:33:03 +0800 CST  
西方最早出现的“音素文字”就是腓尼基字母,产生的年代大约于公元前1500-前1000年(当然是晚于“音节化的”阿卡德楔形文字),腓尼基北部出现了29个楔形字母符号,腓尼基南部出现了22个线形字母符号,后北部字母被淘汰,南部22个字母遂成为通行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只有辅音而没有元音,元音需根据上下文意境来推测

后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入元音,制定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在东方,腓尼基字母影响下产生了阿拉米亚字母,后阿拉米亚字母又发展出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婆罗米字母、阿拉伯字母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5 14:34:45 +0800 CST  
两河楔形文字在经历了三千年的演变过程,为何最终却走向了消亡?

楼主认为,很可能是自“阿卡德楔形文字”开启的“拼音化文字”的质变过程中,在初级的“音节文字”阶段停留的时间偏长了一点,其实,复杂的楔形文字并不能十分准确和高效率地表达闪语,这需要尽早地改进文字,但是,无论是阿卡德楔形文字,还是随后的巴比伦楔形文字、亚述楔形文字,在“拼音化”的道路上推进得并不够快,依然停留在了比较初级的“音节文字”的阶段,也保留了相当多的音节符和表义字符(比如有六七百个之多),给文字的学习者带来困难

而在此时,邻近地区的腓尼基人却率先实现了突破,出现了更简洁化、更抽象化的符号去表达腓尼基语。虽然,两河楔形文字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呈现出抽象化、简单化、规范化、固定化的趋势,但是,进化得还不够快!

腓尼基人本身是一个血统“高度混杂”的民族,这意味着,腓尼基人群来源的高度多元化,其中,就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闪族人血统。而由于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这说明,腓尼基人中的闪族血统人群应当属于上层阶级,而文字的早期使用者,也基本局限于上层统治者

在苏美尔文明之后,在亚述帝国和古波斯第一帝国之前,西亚的主导人群毫无疑问是闪族人!只是从亚述帝国开始,有印欧人成一定规模地进入到了西亚的高地,但也未必立马就撼动了闪族人原有的统治地位。闪族人和印欧人在西亚这个大舞台的主角之争,持续了长达三千之久,并形成了现有的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研究者发现,在西亚这个地方存在一个“地形和语言”上的分界线:

上半部分的高地:包括安纳托利亚、南高加索国家、伊朗高原(语言上以印欧语、突厥语为主)

下半部分的低地:包括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半岛(语言上以闪语为主)


这其实就是闪族人和印欧人在经过三千年之争之后的势力范围结果!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20:24 +0800 CST  
根据古DNA的检测结果(绝对不是楼主的想当然!),在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中石器时代,甚至是末次冰期刚结束之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闪族人(J1和J2)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西亚的上半部分---高地,也即包括安纳托利亚、南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等地

那么,为何现在闪族人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在西亚的下半部分---低地(包括黎凡特、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半岛)呢?----这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西亚的闪族人群从“高地”向“低地”不断扩散的结果!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23:32 +0800 CST  
而印欧人的故乡原本在哪里?

印欧人的故乡并不在西亚,而是高加索以北的欧亚大草原,也即,北高加索以及黑海-里海大草原

那么,印欧人扩散到了西亚的高地,应该始于青铜时代的印欧人的大迁徙!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29:47 +0800 CST  
如果有人本着民族主义的精神,非要否定闪族人和印欧人的曾有过的扩张,否定两河文明的真实存在,否定两河楔形文字的真实存在,那么,楼主建议你:

你干脆直接说,两河流域原本就是“无人区”好了,一个人影子也没见到过!自然也就是文化的“空白区”,啥也没有,全都是西方人伪造出来的,甚至连民族和语言都是西方人伪造出来的!-------这下子你可满意了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39:05 +0800 CST  
但是,在楼主的眼里,“两河文明”的产生过程,两河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甚至连消失都是符合自然演变规律的,并无明显的“反常”之处!所以,楼主相信两河文明是真实存在过的。至于西方人可能伪造了一部分的两河文物,这并不足以推翻“两河文明”的真实存在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42:55 +0800 CST  
两河楔形文字最终走向了消失,纯粹是因为邻近的腓尼基人在文字的“拼音化“道路上走得更快,后来者居上,才导致了发展偏慢的“拼音化”楔形文字最终被阿拉米亚字母文字所取代!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不断地进步?因为有“竞争”的存在!也即,不同人群之间的竞争与交流,是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49:45 +0800 CST  
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两河楔形文字,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掉的,它的消失必然有它的理由!

这和古埃及图画文字是完全不一样的,古埃及图画存在了三千年,任何的文字演化过程也没有看到,然后,又突然彻底地消失掉,连个并行的过渡状态也没有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4:58:23 +0800 CST  
楼主根本就不相信古埃及图画文字的这种三千年“纹丝不变”的存活法,这里面一定大有问题!

但是,两河楔形文字的三千年演变,却是符合文字演化的自然规律的,我们凭什么要去否定它?

全世界的拼音文字的源头,绝对不是中国的古汉字,能说出这种所谓的“大胆推测”,其实,就是一种“黑心推测”,妄图把全人类的成就全部集于自己民族一身!

还有人所谓的“大胆推测”,说什么中国的云南、四川是全世界青铜文化/畜牧文化/草原文化的发源地,全世界的金银器文化,那都是跟四川的少数民族学来的,真说得出口啊!


凡是拥有重大先进技术的人群,其人口数都会爆发的;四川的少数民族要是真的是全世界最早的 青铜技术”的发明人群,还能停留在“少数民族”吗?早就人口爆发成“多数民族”了!

所以,文物可以撒谎、学者也可以撒谎,可是,“人口规模”无法撒谎~~~

“古埃及文明”能够辉煌到什么程度?看它的古代人口规模就知道了,古埃及人可是非洲土著居民,并未被外来的黎凡特牧人覆盖掉!

有些人痛骂西方白种人历史做假,干脆把西方人的文明成就全部否定掉,但请去看一看印欧人的人口总数有多少?占有了多少领土?

且不说整个欧洲、北美洲、澳洲、新西兰都是印欧人的地盘,还有北印度近50%的印欧血统,中亚地区(以及新疆)40-90%的印欧血统,南非、南美洲也有印欧血统,甚至包括伊朗、土耳其、叙利亚、南高加索国家等,都包含有一定比例的印欧血统,就连东方的蒙古人,都有少部分的印欧血统!

历史书、文物、古迹都可以做假,但是,人口数能做假吗?领土能做假吗?

我们拼命地去否定印欧人的历史成就,有用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5:39:29 +0800 CST  
如果靠全盘否定西方人的历史成就,就能给我们带来民族自豪感的话,这种虚幻的“民族自豪感”能维持多久?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5:44:54 +0800 CST  
世界上两大老牌、资深的“畜牧文化”起源背景的人群-----闪族人和印欧人,他们轮番地统治着西方世界已经数千年之久了,谁说“畜牧人群”一定不会人口爆发?只要是拥有了重大先进技术的人群,最终都会人口爆发的!

中国人看不起“畜牧文化”起源背景的人群,有用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5:50:59 +0800 CST  
但实际上,畜牧/游牧民族带给世界的“金属文化”以及“工业革命”,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不愿意相信畜牧/游牧民族的“金属文化”也能震撼人心,那么,我们是否相信“工业革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我们是否愿意相信,发起“工业革命”的人群竟然是畜牧民族的直系后裔?!

【农耕文化+畜牧文化/金属文化 = 文明的产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00:14 +0800 CST  
印欧人的故乡就是“北高加索的黑海-里海大草原”,虽然在“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早期”开始迁徙的时候,草原游牧文化尚未出现,但是游猎文化/畜牧文化早已经有了,所以,迁徙进入到欧洲的这些印欧白人的分支,是与“畜牧文化”有关系的!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自青铜时代以来的农业,基本上是以“农牧为主”(因为欧洲还有早先从近东传播过来的新石器农耕文化的底子),其中“畜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和东亚自宋以来的纯粹农耕社会是很不一样的

而留在欧亚大草原的印欧分支,后来有一部分演化成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而且是真正的游牧民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05:27 +0800 CST  
关于欧洲的农业

恩格斯曾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是从驯养供给乳和肉的动物开始,而植物的种植,这里在这一时期似乎很久还不知道。【牲畜的驯养和繁殖以及较大规模的畜群的形成,看来是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从其余的野蛮群分离出来的原因】。【在欧亚两洲的雅利安人中间,家畜的名称是互通的】,而所栽培的植物的名称却差不多总是互异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06:31 +0800 CST  
在印欧人迁入欧洲之前的“欧洲新石器农业”,与西亚的早期新石器农业的传播大有关系

欧洲的早期农耕文化——与新石器文化最早出现于西亚,且西亚早期农耕者向南欧扩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欧洲的东南部即包括现在所说的爱琴海及巴尔干半岛地区,是最早接受西亚农耕文化的区域。西亚农耕在向欧洲传播过程中,沿着两条线路,他们分别是在多瑙河中游一带形成的线纹陶文化,和沿地中海传播的印纹陶文化而传播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10:08 +0800 CST  
自印欧人于“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早期”迁徙进入到欧洲腹地之后,欧洲文明的基础农业的特征,是在发展驯养和畜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种植业,并且种植业首先是满足牲畜饲料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是【主营畜牧业的习惯】

欧洲腹地地区引进农耕的目的是为满足牲畜对饲料的需要,因而农耕的发展在早期仅仅是一种附属。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因此在人烟稀少土地充裕的情况下,增大产业中种植业的比重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人口压力,主营畜牧的居民不会主动增加种植业的比重。因此自然就使【欧洲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高于种植业的比重】这一状况维持下来,人口压力的出现也只能从接近西亚的南欧地区向中欧、北欧逐渐缓慢扩展。这一结论已被后来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所证实

欧洲进入中世纪后,虽然种植业在农业中占居主要地位,但畜牧业在西欧的农业构成中仍处重要位置

再看土地情况,西方实行【农牧结合】的方式,耕地和牧场分开,耕地以外是牧场。后来牧场部分地被开垦出来。耕作制度普遍采用休闲制

十七世纪以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养羊,人们在圈占的土地上开始种上芜青和三叶草等饲料作物,这两种作物的引进为牲畜的饲养提供了大量的饲料。芜青、三叶草、小麦、大麦的四圃农作制出现,被人们称之为诺福克(Norfolk)轮作制。总之,【欧洲的种植业从其产生之日起,直到圈地运动之际,主要是为畜牧业服务的】。

【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种植业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一样】。据专家估计,饲养羊群需要的劳动力,比种植谷物要少80%。因此它不会很快促使人口增值到人多地狭的程度。

西亚的种植业在传入欧洲畜牧社会以后,早期主要是作为畜牧业的附庸而存在,农业传入西欧这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沃土是古代社会农业最能发挥其效益的场所,但欧州的古代居民却没有让其释放其应有的能量,这样使得【欧洲古代社会的农业结构是农牧兼营、且以牧为主的结构】,这一结构既不会迅速带来人口压力,也不会因物质匮乏而导致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其人地关系处于一个十分合理的状况

【农牧兼营、以牧为主的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一是这种经济结构能使人口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大部分自耕佃农和小地主离开乡村,群集于城市,形成城市无产者,这样使得欧洲资本主义相应发展,列宁说过:“ 没有工业人口的增加和农业人口的减少,资本主义是不可能设想的”

所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在“农牧兼营、以牧为主”的社会里率先产生,并不奇怪!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13:27 +0800 CST  
而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自宋朝以来变成是“单一的”种植业结构,使得中国历史上人口和土地关系牢固地结合起来,人口不能从土地上游离出去。中国和西欧的历史上都有土地集中的情形,英国圈地运动中,土地集中后用于养羊,由于养羊所需劳动力比种植业少得多,因此赶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从而使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发展。

中国历史上也有土地兼并的情形,但是土地兼并不是因发展畜牧业的结果,而是自由买卖的结果,【兼并的土地并未用来发展需求劳动力较少的畜牧业,而是仍然用来经营种植,而种植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土地虽然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但是其经营仍然由大量农业劳力分散来经营。【其结果是土地兼并只是把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却未能割断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没有减少农民的数量,减少的是自耕农,却又增加了佃农和雇农。尽管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一再出现,却未能使农民脱离土地投向工商业。

所以,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未能在中国这样的纯粹的农耕社会里产生!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7-07-26 16:15:11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