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一百一十九、周亚夫军细柳营

文帝刘恒毕竟是以国事为重的明君,所以拜神运动也只是文帝朝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文帝时期永恒不变的主题,仍是农业、藩王、匈奴这三件事。

农业就不用说了,文帝就差撸起袖子亲自上阵了。说到藩王,文帝其实对此事是相当矛盾的。话说文帝前十五年秋九月,之前提到过的晁错因为对策高第而被擢为中大夫。晁错上书文帝,力劝他削藩!但文帝对此一直犹豫不决。平心而论,齐哀王刘襄出兵抗吕,在客观上确实帮到了文帝,他才能得登大宝——不然这皇位怕早就不是老刘家的了。但济北王刘兴居与淮南厉王刘长之乱,也给他敲响了警钟。诸侯不可不防,但也不可削除,怎么把握这个度,实在伤脑筋。

最后文帝还是采用了贾谊的老法子——推恩分封,分散诸侯的力量。于是在前十六年,徙淮南王刘喜复为城阳王。其时齐文王刘则已死且无后,刘襄这一脉断了,文帝就分齐为六国:杨虚侯刘将闾为齐王,安都侯刘志为济北王,武成侯刘贤为菑川王,白石侯刘雄渠为胶东王,平昌侯刘卬为胶西王,扐侯刘辟光为济南王——这些都是刘襄的兄弟,加上刘喜,齐国变成了“七国”。另外文帝对逼死弟弟刘长一直心中有愧,此时不顾群臣反对,又封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

分封虽然能分化诸侯的力量,但需要时间——毕竟此时这些人都还是亲兄弟,关系还算亲密。果然,在文帝死后不久,还是出了乱子。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1 19:54:30 +0800 CST  
前面说过,丞相张苍逐渐退居二线,后二年八月戊戌,终于黯淡下台。文帝想用小舅子窦广国为相,但担心臣子们反对他用外戚,最终选择了御史大夫梁国人申屠嘉为相,并封故安侯。申屠嘉在高帝刘邦时期也有些小军功,当时捞到个关内侯;此人为人廉直,有安国武侯王陵之风。我们前面曾经提到文帝有个男宠叫邓通,文帝经常跑到他家喝酒,“其宠幸无比”。 申屠嘉有次上朝,看到邓通吊吊地站在文帝身边;申屠丞相早就看这小白脸不爽了,登时恶向胆边生。他奏完事后不客气地对文帝说,陛下疼这小白脸多赏点钱就罢了,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不肃!文帝向来脸皮薄,不敢反驳申屠嘉,只好打个哈哈。

但申屠嘉可不是随口说说,下朝后,他立刻传令邓通来丞相府,如若不来,立斩不赦!邓通这才慌了,跑去求文帝;文帝其实自知理亏,他可不想之后面对申屠嘉的唾沫星子,就哄邓通,让他先去,自己之后会派人救他。邓通这才定了定神,惴惴不安地跑去丞相府。邓通身为男宠,看人脸色的眼力见还是有的,一到相府,就鸡捣米似的跪地磕头求饶。申屠嘉训斥了他一番,传令将其斩首!邓通吓得面如土色,头磕得血都出来了。另一边,文帝忖度申屠大人的气应该已经出过了,派人来捞邓通。申屠嘉其实就是警告一下邓通——毕竟邓通的小命无关紧要,杀了他可能还会有另一个邓通,此举实际上是针对皇帝的。

果然,邓通回去后哭诉:“丞相几杀臣!”文帝也只是哄哄这个小男宠,也没把申屠嘉怎么样。这是因为文帝是个清醒的统治者,他对谁是可以托付国事的股肱,谁只是逗乐解闷的弄臣心里门清。说起来邓通这样的小人物也是悲哀,统治者的私欲造就了这些人。他们出卖了自己的尊严,然而,统治者只不过拿他们当玩物,喜欢时自然喜欢得不得了,一旦无用,立刻一脚踢开,弃如敝屣。邓通这类人也是皇权时代扭曲的产物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1 21:48:31 +0800 CST  
至于第三个主题匈奴,在后三年,匈奴老上单于死,其子军臣单于继位。后六年,单于令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杀略甚众,烽火直通甘泉、长安。这又是匈奴的一次大举入侵。文帝则派数位将军分别驻守飞狐、句注、北地、细柳、霸上、棘门,以备匈奴。

其中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驻守细柳者有来历,此人乃河内太守周亚夫,绛武侯周勃之子!文帝亲自出马劳军,先到的霸上与棘门军,都是长驱直入两地军营,将军们亲自带人迎送。下面轮到细柳,只见营中军士们都是刀出鞘、箭上弦,杀气腾腾,毫不松懈。文帝的前车通知守门的军士,天子将至!但军士肃然回道:“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过了一会文帝本人到了,军士仍只认死理,坚持不开营门。文帝无奈,拿出符节正式下诏:“吾欲入营劳军。”周亚夫才下令开门。

但文帝刚想开车进去,又被军士拦下,这小兵仍然面无表情,大声说道:“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文帝只好按辔徐行。碰了几个钉子,文帝开始还有些不爽,但看周亚夫麾下区区一个小兵,面对天子仍不敢违反军纪,不禁对周亚夫这个人越来越感兴趣。转眼到了中军大帐,只见周亚夫全身披挂。他只是向皇帝欠了欠身,从容说道:“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被这种军人的气质震撼到了,也不自觉地庄重起来,在车上行了正式的军礼。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这周亚夫也太傲慢了吧!但文帝却叹道:“这才是真将军!前者霸上、棘门之军,若儿戏耳!我自己带点兵都能灭了他们。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从此小周就在文帝心中挂上号了,此次匈奴退兵后,文帝就拔擢其为中尉。

周亚夫可谓将门虎子,细柳营也成为一个典故。事实证明,文帝在临终前,给儿子物色到了一个真将军!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2 21:18:26 +0800 CST  
一百二十、文帝遗诏

文帝后六年初的抵御匈奴,是文帝时期最后一件大事。一年半后,即后七年夏六月已亥,文帝刘恒崩于未央宫,享年四十六岁。在临终时,文帝下了一道遗诏,这道遗诏是帝国时代以来的第一道成文遗诏,也成为后世皇帝遗诏之范本,兹抄录如下:

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跣;绖带毋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已下棺,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他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这道遗诏不长,而且对自己执政以来的评价,只有“方内安宁,靡有兵革”区区八字而已。在我看来,后世鲜有皇帝能实现这八个字,所以已经足够了。此诏通篇只表达了一个意思: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所以活着的大家不要因为我死了还要被我的葬礼折腾,意思到了就行了。而且心细的文帝还不厌其烦地说明了丧礼的规格,甚至什么样的人该穿什么样的丧服都规定好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3 20:29:57 +0800 CST  
和“周礼”中的天子丧礼比起来,文帝要求的丧礼可谓简陋到了极点。比如他要求天下吏民只为他服丧三日。在专制时代,皇帝为天下臣民之“君父”;父死,按礼子女要服三年之丧,所以严格说来,皇帝死了,天下吏民都应服三年之丧。服丧期间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喝酒吃肉,不能娶妻、祭祀等等。但文帝觉得,皇帝本应以天下人之福祉为福祉,怎能反过来以自己一人而烦扰天下万民?所以以日易年,象征性地哀悼一下,足矣。这“三日之丧”,遂成为后世成规。

文帝从小没什么父爱,但他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父亲刘邦对他从来没有什么期待,但他在阴差阳错接过皇位后,却也毫不犹豫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为此殚精竭虑。文帝二十三岁时即位,在位二十三年来,“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他曾经想在宫中起座露台,找来工匠做预算,发现要用一百金;文帝就说,一百金乃中人十家之产,这露台不建也罢!前面提过他最宠幸慎夫人,但这位宠姬平常所穿也是“衣不曳地”。他的陵墓霸陵,陪葬只用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并且因山建陵,不得起坟。霸陵遂成为汉代诸陵最简陋的一座。对待臣子,他也极其宽厚仁和。吴王刘濞诈病不朝,就赐以几杖,劝其安心养老;袁盎等有时进谏近乎无礼,他亦优容待之;张武等受贿事发,他反而赏其金钱,以愧其心;总之,文帝是专务以德化民。汉朝班固对他的评价是:“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3 22:14:43 +0800 CST  
文帝的功绩,不仅仅是使得百姓修养生息,他的兢兢业业、他的人格魅力,使得天下吏民逐渐认可了刘家,使刘家的声望达到了建国以来的一个高峰——也就是说,文帝把刘家的“正统”坐实了。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可用”,在未来的岁月中,这种人心将帮助刘家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所以说,血缘在帝制时代虽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还是皇帝得真的有所作为。汉家能有四百年基业,文帝可说是居功至伟。高帝刘邦根本没有想到,最终实现自己遗愿的,居然是这个自己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儿子。

丁未,太子刘启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刘启即为汉朝第六任皇帝——汉孝景皇帝。第二年冬十月,丞相故安侯申屠嘉等建议以高帝为汉,文帝为汉太宗——这就是皇帝庙号之始。可以看到,与后世不同,汉家并不是所有皇帝都配得到庙号,高帝与文帝之间的三个皇帝都没捞到——后来的景帝自己也没拿到。此时的庙号,还是相当严格的,非有大功绩者,不配立庙。

文帝去了,景帝上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4 22:24:26 +0800 CST  
一百二十一、景帝初政

景帝刘启即位当年,长沙靖王吴著薨,无子,国除。如此一来,长沙国自文王吴芮始,传五世而终。至此,终西汉一朝,再无异姓王。

前面曾经说过,由于缇萦救父,文帝刘恒废除了肉刑。虽然这可以说是一项“德政”,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反而比以前多杀伤了人命——主要是板子打得太多了。于是在景帝前元年,景帝下诏减刑: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

随后,景帝以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张欧为廷尉,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这三人都曾是东宫属官,其中周仁和张欧两位都是廉谨长者,被景帝所倚重,因此都位列九卿。然而,真正受景帝宠幸的,却是看似官位不高的晁错。景帝对晁错几乎是言听必从,晁错成为了实际上的丞相。而正牌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呢?从前面他整治邓通,我们知道他是个性子刚烈之人,对晁错越俎代庖自然忿忿不平。

话说晁错所在的内史官府门朝东开,出入非常不便,他就在南边开了个新门;然而南边这道墙其实是太上皇庙(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的堧垣——也就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这件事可大可小,往重了说可以说成毁坏宗庙,是为大不敬。还记得前几年有人偷高庙的器物最后怎么判的吗?——弃市!申屠嘉可算是抓到了晁错的小辫子,赶紧写好奏章,准备第二天告他一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5 19:58:33 +0800 CST  
哪知晁错先听到风声,连夜入宫求见景帝,为自己辩白。申屠嘉可没想到晁错早有准备,第二天按原计划告状,结果景帝说:“这事我知道,晁错开的不是太上皇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的墙;再说也是我批准他开的墙,晁错无罪!”身为丞相不分青红皂白擅自弹劾大臣,这下申屠嘉当众出了个大丑。罢朝后,刚烈的申屠嘉向其长史叹道:“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为错所卖。”当晚回到家后,便气得吐血而死。

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申屠嘉死于前二年夏六月,秋八月丁未,以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丁巳,以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至此位列三公。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陶青这丞相也是有名无实,景帝只是不好让晁错升迁过速,所以搞个过渡而已。

最后还要提一个未来的关键人物——梁王刘武。作为景帝同母亲弟、窦太后的小儿子,刘武自然亲贵无比。其府库之珠玉宝物多于京师,他又扩建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同时他还招延四方豪俊之士,如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之辈皆入其门下。他每次入朝,景帝都要派人以天子车马迎其于关下,且兄弟俩入则同辇,出则同车。而且刘武一搞就在京师留半年。梁国的侍中、郎、谒者等等凭他们自己的腰牌就可出入天子殿门,与朝廷官员无异。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8 20:12:49 +0800 CST  
景帝为何如此迁就这个小弟弟?除了确实兄弟友爱之外,其实景帝是有一件大事要拜托弟弟去做。至于什么事,我们下回再说。

人们常说“文景之治”,似乎景帝只是一个2.0版的文帝,其施政就是延续文帝的政策。然而,终究与乃父不同,景帝毕竟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很多时候不会像父亲那样想得深、想得细——即使此时他已经三十一岁,比父亲登基时还要大八岁。而他的这种性格,很快将导致他面对汉朝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大危机——也是目前为止最凶险的一次。

卷第十五 汉纪七 大事记

太宗孝文皇帝前十一年(前169)
夏,六月,梁怀王刘揖薨。文帝刘恒从贾谊计,徙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后岁余,贾谊亦死,死时年三十三。
徙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匈奴寇狄道。太子家令颍川晁错上书言兵事。文帝从其言,募民徙塞下。

前十二年(前168)
晁错言农事。文帝从其言,行入粟拜爵。

前十三年(前167)
缇萦救父。废除肉刑。

前十四年(前166)
冬,匈奴老上单于十四万骑入寇。
文帝拔擢郎署长冯唐为车骑都尉。
河间文王刘辟强薨。

前十五年(前165)
春,黄龙见成纪。文帝拜公孙臣为博士,草改历、服色事。丞相北平侯张苍由此见绌。
齐文王刘则、河间哀王刘福皆薨,无子,国除。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用。

前十六年(前164)
夏,四月,以新垣平为上大夫,谋议巡狩、封禅事。
徙刘喜复为城阳王,又分齐为六国;丙寅,立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六人:杨虚侯刘将闾为齐王,安都侯刘志为济北王,武成侯刘贤为菑川王,白石侯刘雄渠为胶东王,平昌侯刘卬为胶西王,扐侯刘辟光为济南王。立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三人: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

后元年(前163)
冬,十月,新垣平欺君事发,被诛。文帝自此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
春,三月,孝惠皇后张氏薨。

后二年(前162)
夏,六月,代孝王刘参薨。
匈奴连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文帝复与匈奴和亲。
秋八月,戊戌,丞相张苍免职。庚午,以御史大夫梁国申屠嘉为丞相,封故安侯。
申屠嘉整治太中大夫邓通。

后三年(前161)
匈奴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

后六年(前158)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文帝遣将分兵把守。
细柳营之事,文帝拜周亚夫为中尉。

后七年(前157)
夏,六月,已亥,文帝崩于未央宫,遗诏薄葬。丁未,太子刘启即皇帝位,是为汉孝景皇帝。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长沙靖王吴著薨,无子,国除。

孝景皇帝前元年(前156)
冬,十月,申屠嘉等奏立、太宗庙。
下诏减轻刑罚。
以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张欧为廷尉,楚元王刘交之子平陆侯刘礼为宗正,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

前二年(前155)
春,三月,甲寅,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刘阏为临江王,刘馀为淮阳王,刘非为汝南王,刘彭祖为广川王,刘发为长沙王。
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薄氏崩。
六月,申屠嘉被晁错气死。
秋,八月,丁未,以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丁巳,以晁错为御史大夫。
刘武深受景帝宠爱。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8 22:00:08 +0800 CST  
一百二十二、吴王的阴谋

卷第十六 汉纪八 孝景皇帝前三年(前154)~后三年(前141)

景帝刘启宠爱梁王刘武这个小弟弟到什么程度呢?景帝前三年冬十月,刘武来朝,景帝留弟弟吃饭。当时景帝尚未立太子,喝到酒酣耳热之际,景帝一高兴,脱口而出:“千秋万岁后传于王。”刘武虽知这多半是大哥喝高了,但所谓君无戏言,既然景帝说了这话,不管什么场合说的,以后都可以拿这个做文章,所以内心窃喜;一旁的窦太后也是喜形于色——毕竟儿子皇帝要比孙子皇帝亲得多,不是吗?

然而,此时有人出来搅局。一旁作陪的詹事窦婴起来向景帝祝酒,说道:“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本来景帝正因为刚才的一时冲动有些后悔,此时就借着窦婴之语打个哈哈,把此事揭过。本来这窦婴也是窦太后的族人,窦太后对这个“背叛者”恨得牙痒痒,对此有自知之明的窦婴因此称病辞官;窦太后还不解气,没收了窦婴的宫殿门籍,不准他上朝。刘武见有母亲撑腰,越发趾高气扬。

为什么这景帝要如此迁就弟弟?难道他不吸取父亲的教训吗?其实吧,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如此做,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叔叔——吴王刘濞!

刘濞乃高帝刘邦之侄,淮南王黥布被灭后,为了接替此役中战死的荆王刘贾,而被封为吴王,到景帝登基时已统治吴国四十余年。前面提到,在文帝刘恒时期,刘濞“诈病不朝”,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跟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还有关系。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09 21:43:09 +0800 CST  
话说文帝某年,刘濞的太子刘贤入朝觐见。刘贤既为刘启的同辈同龄人,文帝自然就让儿子来接待他。刘启就拉刘贤来玩陆博——这“陆博”的玩法现在已经失传,大概是介于下棋和掷骰子赌博之间的一种游戏,在当时非常流行。刘贤屡屡得手,一时得意忘形,连连大呼“你还未够班啊!”“这都赢不了,弱爆了!”之类的,各种姿势嘲讽刘启。刘启气得青筋暴起,立时拎起棋盘朝刘贤砸了过去——结果好死不死正砸到脑袋,刘贤竟一命呜呼!

到此地步,文帝也不能说让刘启偿命——毕竟是太子,而且也不是故意杀人。文帝只好给自己儿子擦屁股,把刘贤的遗体运回吴国。好好的一个儿子,到首都觐见皇帝而已,又不是去打仗,结果回来的只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年近六十的刘濞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刘濞骂道:“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又把儿子的遗体运回长安安葬——这就是在无声地向文帝示威。

从此刘濞就和朝廷结下了梁子,称疾不朝。朝廷为此责治吴国使臣,刘濞本来只是与文帝置气,此时开始怀疑文帝是不是要借此整自己,史书上说他“始有反谋”。但后来有一个吴国使者劝文帝,说吴王就是因为儿子的事想不开,所谓“察见渊中鱼不祥”——也就是说人主最好不要太过纠结于臣下的阴私,不然对大家都不好,所以还是都退一步的好。在这个时点,文帝还不想和诸侯王们搞得太僵,听了这番话后,此事就算了。文帝还特意赐给刘濞几杖,让他安心养老,特许其不用入朝觐见。史书记载,刘濞因此“谋亦益解”。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0 20:30:42 +0800 CST  
对刘濞的这两条记载倒也挺好玩的,也不知道太史公凭什么就能知道刘濞到底是怎么想的,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管刘濞当时是真有反心,还是太史公的脑补,吴国从此越发不服朝廷的管辖倒是真的。前面提到吴国有铜、盐之利,所以不收百姓赋税;相反刘濞还经常给百姓施点小恩小惠,还收容从其他地方逃过来的亡命徒——要说刘濞不是所谋者大,确实不那么令人信服。

文帝在世时,晁错就屡次建议削吴国的藩,文帝“不忍罚”,没有同意;有可能文帝是想慢慢来,或者干脆等刘濞挂掉——没想到自己先挂了。现在景帝上台,晁错又开始撺掇景帝——反正现在吴国是“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从前面景帝误杀刘贤和随口许诺刘武可以发现,其实他是个性子挺急躁的人,不及乃父沉稳,所以他心里是挺赞成晁错的。不过削藩怎么说都是件大事,还是得让大伙一块商量商量。结果在廷议时,大家都说不过晁错,只有窦婴(又是他!)力持异议,从此窦婴与晁错两人也起了嫌隙。

说实话,虽然藩是要削的,但晁错的说法也有些不负责任。但景帝就是认准了,开始动手操作。此时楚王刘戊来朝,晁错就说他当年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还跟侍妾happy,当斩!景帝就以此为由削掉了楚国的东海郡。而前年赵王刘遂(赵幽王刘友之子,景帝堂弟)有罪,削掉了常山郡;胶西王刘卬(齐悼惠王刘肥之子,也是景帝堂弟)当年卖爵的时候有不法行为(文帝时曾因大旱蝗灾,允许吏民卖爵买粮),削其六县。
这下诸侯王们知道,朝廷这是要动真格的了,一时人心惶惶。虽然还没动吴国,但刘濞知道迟早会轮到自己,于是他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0 21:55:02 +0800 CST  
一百二十三、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虽然密谋造反,但此人老奸巨猾,万不会第一个出头,而且他也深知欲以一己之力对抗中央还是异想天开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拉人下水。环视一圈,他看中了胶西王刘卬。刘卬是个惯会生事的,诸侯们都有点怕他,确实是当冤大头的不二人选。于是刘濞就派其中大夫应高忽悠刘卬。

不过刘卬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听应高说要造反,立刻“瞿然骇曰”,怎么能造反呢?搞不来搞不来!应高心中冷笑,又劝道:“谁说咱们是造反?天子如此恶待诸侯,都是因为身边有奸臣进谗言。所以啊,咱们起兵不是造反,是“清君侧”!奸臣是谁?当然就是御史大夫晁错!方今彗星出,蝗虫起,这正是人心不安、天下有变的预兆。我临来时吴王都跟我说了,只要大王起兵,他就一定跟进,事成之后平分天下,岂不美哉!”

刘卬听后,“大义凛然”道,那孤只好顺应天意人心,清君侧、诛晁错!应高回报刘濞,刘濞还不放心,亲自跑来和刘卬结盟。胶西国有臣子感觉风声不对,纷纷跑来劝刘卬,说朝廷相对诸侯王还是强的,不要轻易招惹;再说即使万一事成,吴王的“平分天下”肯定只是说说而已,到时候比现在还要危险啊!但刘卬已经自信心爆棚,才不会听呢!于是他便串联了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除了还是小屁孩的城阳王刘喜,老齐国的兄弟们都齐活了。

——这也正是晁错之前担心的,这兄弟六人虽然分家,但关系还是比较亲的;你看低了一辈的刘喜,刘卬就没有叫上他。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1 22:14:42 +0800 CST  
刘卬哥几个看起来人多势众,但其实地盘加起来也就是高帝时期的一个齐国(还得去掉城阳国的地盘),刘濞不可能只找他们兄弟一家。上回提到,楚王刘戊也被削地。这刘戊乃楚元王刘交之孙,而刘交乃是高帝刘邦之弟,所以刘戊是景帝刘启的堂兄弟。刘交与哥哥不同,是个文学青年,早年和鲁地的申公、穆生、白生这三个基友一起在浮丘伯处学《诗经》。后来刘交当上国王,就把基友找来当中大夫,待遇也不错。比如穆生讨厌喝酒,刘交每次开酒席时就特意只给穆生上米酒。

到了刘交的儿子楚夷王刘郢客和孙子刘戊时期,刚开始他们还循刘交的旧例给穆生上米酒,但毕竟又不是自己的基友,渐渐的也就没那么在意了。穆生见状,就称病辞官,还劝申、白两人,楚国待不了了,赶紧撤!那两人觉得老穆有些小题大做,大王不过只是小小地失礼罢了,何足至此!穆生也有自己的说法,《周易》有言:“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大王这样不仅仅是失礼,本质上是他“忘道”了,楚国这样下去迟早要完!之后穆生就跑了,但申、白始终觉得穆生是危言耸听,还是留了下来。

现在刘濞找上门来,已经“忘道”的刘戊也早有反心,两人一拍即合。申、白二人苦劝刘戊不要反,刘戊就罚他俩做苦役——可见穆生的先见之明!刘戊的老叔休侯刘富也劝他,刘戊威胁道:“你再唧唧歪歪,就先拿你开刀!”刘富吓得带着老母逃亡京师。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2 21:10:58 +0800 CST  
不久,朝廷果然下诏,削掉吴国的会稽、豫章两郡——会稽有盐场、豫章有铜山,这是要直接掐断吴国的命根!诏书一到,刘濞一看这还了得,反了反了!于是刘濞诛杀国中朝廷派的官员,正式起兵。同时,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六国也群起响应!赵王刘遂也是之前被削了封地的,所以也来凑热闹。

有人说了,不是说老齐国六兄弟都说好了吗,怎么现在只有四家?原来刘将闾事到临头又怂了,造反好危险,宝宝我不陪你们玩了!而刘志呢?他的济北国在文帝刘恒早年的济北王刘兴居之乱中破坏严重,到现在城池还没修复;而同时他的郎中令先看出苗头不对,夺取了兵权,把刘志摁在了城里,刘志就没能发兵。

刘卬兄弟看老哥居然出尔反尔,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四兄弟围攻齐国首都临菑;刘遂的赵国和这一大帮子人离得有点远,所以只是封锁西界,观望吴、楚的动向,同时与匈奴暗通款曲。于是真正朝长安进发的,只有吴、楚两军。虽然如此,这两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诸侯,联合起来实力不容小觑,再加上周边的齐、赵是盟友,没有后顾之忧,朝廷对付起来还是相当棘手的。

时为景帝前三年春正月,大汉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叛乱——七国之乱,就此拉开帷幕。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4 20:04:04 +0800 CST  
一百二十四、晁错之死

话说七国俱反,为首的吴王刘濞征发国中十四到六十二岁的所有男丁,呼啦啦拉出二十万人——为什么这年龄有零有整?因为刘濞自己时年六十二,而他最小的儿子十四岁……另外他也没忘了拉上南边还不属于汉的闵、东越两国,要不是吴国和南越国不接壤,搞不好连南越也被拉过来了。

刘濞从广陵(今扬州)起兵,西向渡过淮河,和楚军合兵一处,正式发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檄文,一时在诸侯中很有煽动力,大家都犹疑不定。吴、楚联军先跟梁国干上了。梁王刘武是景帝刘启之亲弟,此时与景帝一损俱损,景帝倒是不用担心他的忠诚;但不论景帝还是刘武都没料到刘濞说翻脸就翻脸,而且拉起这么多帮手,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结果梁军在棘壁大败,死伤数万。吴楚联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刘武两度派军迎击,均告失败,只得退守都城睢阳,一面向老哥求援。

没想到爷爷生前最害怕的诸侯联合反叛,居然叫自己碰上了,景帝一时乱了阵脚。稍微定了定神,他想起父亲临终时曾嘱咐:“若有缓急,可以周亚夫为将。”于是景帝以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率三十六将军迎击吴、楚;以曲周侯郦寄(“卖友”的那个)击赵,将军栾布(彭越的手下)击齐。他又想起来赋闲在家的窦婴也是个能带兵的,此时事态危急,窦太后也顾不得过去的龃龉,亲自找上窦婴,于是窦婴也出山,被封为大将军,作为总预备队屯军荥阳。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4 21:55:33 +0800 CST  
这帮反王口口声声要“诛晁错”,那么处于风暴中心的晁错又怎么样了呢?话说晁错并不是光在削藩,其实他主要是在变法革新,可谓继承了贾谊的遗志。既是变法,肯定就要得罪人,再加上晁错性格峭直,结果几乎把朝廷上上下下得罪了个遍。他的老父听说后深感不安,从老家颍川跑来劝儿子别得罪那么多人。晁错说道,爹啊,儿子不这么做,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啊!晁父气得直跳脚:“他刘家是安了,你就没想过咱们晁家吗!”说完扭头就走,回到家后说:“吾不忍见祸逮身!”遂服毒自尽。十余日后,七国之乱就爆发了。

虽然老父死了很伤心,但晁错身为“智囊”,肯定得留在朝中与景帝商讨平叛对策。此时他也有些慌,结果出了个昏招——把徐、僮之地封给刘濞安抚他。景帝直觉上觉得不靠谱,这回没有采纳。且不论刘濞还有没有可能被“安抚”住,就说之前力主削藩的是晁错,现在他又说要“增藩”,这样反复,很容易落下话柄,成为被人攻讦的口实。

而且,等着攻讦晁错的人不要太多!还记得袁盎吗?晁错和袁盎两人性格不合,关系如针尖对麦芒:晁错在的地方,袁盎一定会避开;反之亦然。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晁错当上御史大夫后,就翻出不知哪年的陈年旧账,说他曾经收受刘濞贿赂,结果袁盎因此被贬为庶人。后来吴国反了,晁错就和手下商量,准备借口袁盎知情不报,弄死他。晁错手下觉得老板太黑了,劝道吴国都反了才翻旧账,没什么意义;再说袁盎这么耿直的人,应该不至于掺和到这种阴谋里,最后他要是证明是清白的,咱们不是自取其辱吗?晁错心里也清楚,袁盎那小子讨厌归讨厌,但真说他参与造反,自己都不相信;但晁错又不甘心,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5 21:37:13 +0800 CST  
这一犹豫,得,就让袁盎听到风声了。袁盎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连夜找到窦婴,走他的门路求见景帝为自己辩白(话说之前晁错也是这么对付故安侯申屠嘉的)。前面说过,窦婴也和晁错不对付,就一口答应了。袁盎见到景帝时,景帝正和晁错商议调遣兵粮。景帝也晓得袁盎有两把刷子,就问他对吴、楚之反怎么看?袁盎说吴国虽有铜盐之利,但吴王徒以财货赂人,所招揽的都是些无赖亡命、乌合之众,不足为忧!一旁的晁错虽然讨厌袁盎,但对这番分析也不禁击节叫好。

不过袁盎才不会领他这个情。景帝又问袁盎计将安出?袁盎要求先屏去左右——包括晁错。晁错只好悻悻而退。袁盎见终于逮到机会,撺掇景帝,这帮反王不是号称“诛晁错”吗?那咱们就真的诛了晁错,堵住他们的口,再下诏赦免他们,就可兵不血刃而平息叛乱!景帝默然良久,最后终于首肯。

——就这样把忠心耿耿的晁错给卖了!

十余日后,景帝密令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弹劾晁错:“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而此时晁错对此仍然一无所知。景帝前三年春正月壬子,景帝令中尉嘉骗晁错上朝,然后直接把他拉到东市腰斩。晁错临刑之时还穿着上朝的朝服。

景帝真是心黑手狠,处死晁错一人也就罢了,还一直瞒着他,还杀人全家,也不想想晁错殚精竭虑都是为了什么,这也太让臣子寒心了吧!还是晁父有先见之明啊!晁错结局之惨烈,和变法的前辈商鞅有得一拼。

然而,反王们知道晁错死了,就真的会乖乖退兵吗?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6 20:22:27 +0800 CST  
一百二十五、下邑之战

景帝刘启毫不留情地牺牲掉了晁错,那么反王们领不领这个情呢?此时恰好在军中任校尉的谒者仆射邓公跑来禀报军情,景帝就打听,吴、楚听说晁错已死后,有没有退军。邓公说:“吴王早就想反,‘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晁错削藩,本是为了大汉万世之利,结果刚开始操作就被满门抄斩,真是亲者痛仇者快,恐怕从此天下有识之士不敢再为陛下效力了!”景帝听后默然良久,喟然长叹:“唉,不错,悔不当初啊!”

其实,那些撺掇杀掉晁错的大臣,大多是因为晁错变法损害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他们才欲除之而后快,其实并没多少人天真地认为七国会就此罢兵。不过,也有人真的相信诛晁错有用——比如始作俑者袁盎。由此看来,袁盎倒也不是完全为了报私仇。景帝抱着试试看的念头,以袁盎为太常,派他和吴王刘濞之侄、宗正德侯刘通通知刘濞晁错已死,希望能讲和。

袁盎、刘通来到吴军中,刘濞料到这是来当说客的,笑道:“我已为东帝,尚谁拜!”不光不见袁盎,还准备扣下来留为己用;袁盎倒是个硬骨头,拒不投降,刘濞就派人把他围起来准备杀了祭旗。幸好,袁盎在当吴国丞相时曾经帮过一个小军官,而此君恰好被派来看守袁盎。这个人知恩图报,就暗中放走了袁盎。

所以说,杀了晁错,对平息叛乱根本毫无用处,最后还是要靠硬碰硬,真是何苦来哉!从这件事也看出来,景帝比起父亲文帝刘恒,行事过于草率急躁,好走极端;同是受到旧势力逼迫,文帝只是把贾谊赶走,景帝却杀了人晁错全家——至于吗?

唉,说不得,那就只有打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8 21:59:50 +0800 CST  
汉军前线总指挥、太尉条侯周亚夫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楚兵剽轻,难与争锋,应以梁国牵制其火力,臣率主力断叛军粮道。”景帝同意,周亚夫率军开赴荥阳。刚走到霸上,部下赵涉建议,吴王造反早有准备,很可能已经在殽、渑之间(即春秋时秦、晋边界)布下埋伏,咱们干脆出武关(战国时秦、楚边界),再绕到洛阳,走这条路不过也就多花一两天时间。到了洛阳,叛军必以为将军神兵天降!周亚夫听后立刻秘密改道,顺利抵达洛阳。如此一来,以洛阳为后盾,荥阳一线被周亚夫牢牢握住。还记得吗?楚汉相争时曾在此地反复争夺,现在周亚夫抢先占据这个点,处于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而到了洛阳后,周亚夫派军搜索殽、渑之间,果然发现不少伏兵——要不是突然改道,还是挺危险的。

周亚夫继续向东北的昌邑进军,吴军听到消息,疯狂围攻睢阳,以期在周亚夫主力赶到前拿下梁国。梁王刘武顶不住了,不断向周亚夫求援,然而却均被周亚夫拒绝。刘武转而向大哥告状,说周亚夫见死不救;景帝命周亚夫出兵援梁,可是周亚夫拿出当年细柳营的架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非但不救梁,周亚夫还停下来不走了,坚壁不战,只是派弓高侯韩颓当率轻骑出淮泗口,截断吴、楚军粮道。

顺便插一句,这位“弓高侯”也有来历——他便是汉初时叛走匈奴、后来被汉军击杀的韩王信之子。文帝时,韩颓当请求回国,那些恩恩怨怨已经是上一辈人的事情,文帝就赦免了韩家,韩颓当带着族人回到故土。韩家也算世代军门,回来后很多族人就还在军队中讨功名。这韩颓当当然也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回国后大大小小也颇立了些军功,还封了侯,也算是此时在汉军中排得上号的名将。此君长期在匈奴,习惯了匈奴骑兵的套路,所以现在也经常带轻骑兵,专干些包抄、偷袭的活。

而且有种说法,这韩颓当是唐朝韩愈的祖先。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7-19 20:35:11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