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一百一十二、千古第一大汉奸

话说文帝前三年时,匈奴右贤王大举来犯,济北王刘兴居当时还趁机造反;三年后,大概也就是熊孩子淮南厉王刘长嗝屁时,匈奴单于又发了条咄咄逼人的信息。他说,之前那次右贤王找事,是你们汉朝的边吏先惹的他;右贤王这小子太莽,我没拉住,搞得咱们两家都不愉快。为了惩罚这混球,我派他往西边找月氏的麻烦。总算上天庇佑,现已剿灭月氏,尽平楼兰、乌孙、呼揭等西域二十六国。现在我们北方统一,愿从此休兵养马,与汉朝复好,重为兄弟之国。

文帝刘恒收到这条消息后一阵冷笑——为了“惩罚”右贤王就派他开疆拓土,你匈奴的惩罚方式还真够奇葩的,呵呵。但冷笑归冷笑,月氏灭亡、西域臣服确实千真万确,这样匈奴从东北、正北、西北三个方向对汉朝形成了一个钳形攻势,汉朝北方压力剧增——可惜中国的国力还没恢复到秦始皇时的水平,这仗还是打不了啊打不了。

没奈何的文帝只好再次祭出法宝——写信。匈奴单于的来信奇葩,文帝的回信也挺奇葩。他压根不提月氏、西域的事,只捡起“复故约”的话头,说这样甚合朕意,然后不忘指出来先耍赖的明明是匈奴。末了他还黑色幽默了一把,说右贤王虽然犯了错,但朕前两年已经大赦天下,这事是大赦之前发生的,所以单于就不要再找他麻烦了云云。

匈奴单于对文帝装傻,文帝就以装傻对装傻,谁说政治家就没有幽默感?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07 22:12:33 +0800 CST  
不过总的来说,自从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在战略上一直处于劣势,更加糟糕的是,此时又冒出来一个大阴人——中行说(Zhōngháng Yuè)。这货和秦朝的大阴人赵高一样,也是个死太监……话说上面发威胁帖的单于,就是那个觊觎高后吕雉“美色”的冒顿单于。发帖后不久他就挂了,儿子稽粥继位,号为老上单于。新单于初立,文帝又派了一个宗室的姑娘去和亲,拉上宦者燕人(还真是“阉人”)中行说跟去伺候这位翁主(汉时皇帝的女儿叫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叫翁主)。

中行公公就不干了,咱家虽然下面没了,但好歹也是中国人,才不愿去那塞外苦寒之地,最后客死他乡!但区区一个宦官,怎么拧得过皇帝!满腹怨毒的中行说发誓:“必我也,为汉患者!”于是到了匈奴,中行说立刻投降。这货非常熟悉汉朝虚实,对老上单于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上单于如获至宝,遂引其为心腹。

从此,中行说尽心辅佐单于,一心要干掉自己的母邦。本来匈奴人对汉朝的缯絮、食物需求颇大,中行说劝单于,说匈奴之众不及汉之一郡,但之所以能够压住汉朝,就是因为衣食不仰于汉朝。若我匈奴改用汉俗,“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于是再得到汉之缯絮,他就派人穿上疾驰于草棘中,衣裤尽裂,以此显示不如兽皮之牢固;再得到汉朝美食,就统统扔掉,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08 22:01:31 +0800 CST  
——说实话,匈奴那原始的兽皮穿在身上怎么可能比缯絮舒服,更不用说乳酪这种简陋单一的食物怎么跟华夏美食比,要不让之前的匈奴人也不会对此需求颇大。中行说厉害就厉害在这里,眼光毒辣的他深知,匈奴作为文明程度低的民族,肯定会被汉化;但匈奴汉化越深,对汉朝的依赖就会越大,就越干不过汉朝。所以要保持强势,就必须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后来的和汉人作对的异民族,或多或少都会采取类似的政策。

减少对汉朝依赖的同时,中行说把汉朝的先进理念也传授给匈奴人——比如基本的数学知识,在此之前这帮半原始人连自己养了几头羊都数不明白。匈奴单于给汉朝皇帝回信时的书牍及印封,中行说也教匈奴人给弄得又长又大,言辞上也傲慢起来,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以前的匈奴土们哪里想得到外交上还有这些道道,对这个死太监愈加拜服。

这货对汉使那是更加不假辞色。有汉使嘲笑匈奴不知礼义廉耻,中行说就怼回去,说匈奴礼仪虽简陋,但反而抱团;你们中国嘴上天天挂着礼义,结果兄弟亲人间杀来杀去,有什么可自豪的!你们这帮“土室之人”不要再絮絮叨叨,只要保证给我们的“岁贡”精美量足就行了。不然的话,等到秋高马肥,我们就自己去取!也是国家不给力,汉使们都被这个死太监怼得不要不要的。

做汉奸做到这个份上,中行说这个大阴人也算是有名有姓的千古头一个大汉奸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09 22:36:51 +0800 CST  
一百一十三、《治安策》

话说汉初高帝刘邦大封诸侯,这么多年下来,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功臣势力;再加上惠帝高后时期长期无为而治,这些人几乎不受制约,大多数都变成了地方上的豪强,势力越来越大。文帝刘恒用袁盎、贾谊这些儒生,实际上也是想引入新鲜血液来制约这些人。但文帝也不敢过于触动这些人,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要命的,就是他的皇位缺乏法理——因为并没有先帝的遗命。这些功臣既然能把他推上宝座,自然就可能再把他撸下去,这不可不防啊!所以他一想重用贾谊,就遭到老臣们的强烈反对,只好把他撵出中央。

但贾谊的才华他又舍不得不用,于是后来贾谊从长沙王太傅迁为梁王傅,离中央近了点。贾谊受此鼓舞,于是呕心沥血,憋了个大招,于文帝前六年上疏,全面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也就是著名的《治安策》。

这篇上疏文采斐然,被司马光大段收录,当然我这里也就说个大概。他说,现在大家都说“天下太平”,我却以为不然;如今的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方今之势,犹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还没烧过来,就以为安然无恙,何其短视!(“厝火积薪”来源于此)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1 19:48:03 +0800 CST  
可为痛哭者,诸侯王势大。前代图谋不轨的异姓王被翦除后,同姓王们又楚楚欲动,济北、淮南就是明证!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靠限制封王是不行的;相反,不光不能限制,还应该大肆分封!长沙王吴氏为什么在异姓王中最为恭顺?除了吴氏性格本就恭顺,其国力有限才是最大的原因。所以要把齐、赵、楚这些大国的土地不断分封给其国国王的儿子们,有多少分封多少。而陛下的儿子们也要分封,如此一来,就有封建之利而无封建之害。

可为流涕者,一曰匈奴侵扰,二曰玩细娱而不图大患,匈奴的问题,迟早要算。

可为长太息者,

首先是民风奢侈。皇帝陛下虽然生活简朴,但民间却奢靡成风。

其次是道德败坏。商君变法,虽助秦人进取,但矫枉过正,秦人过于依赖法律,逐渐忽视道德的作用,致使流俗败坏。若想移风易俗,就要定经制,使君臣、父子,上下有别。

然后,是太子无名师。秦二世胡亥就是典型的反例,你看秦始皇给他选的老师赵高,教他的不是砍头、割鼻子,就是夷人三族,所以胡亥视人命如草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法令刑罚而无仁义礼乐。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所以为法易见,为礼难知。以礼仪制度分清上下尊卑,从而绝恶于未萌,不比等到犯了罪再惩罚要好得多!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1 21:43:50 +0800 CST  
古人有所谓“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之说,因为大夫身份高贵,遭受刑罚也间接损了主上的威严。想想吧,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平常天子都是礼敬有加;一旦犯了罪,天子废黜他们,或者干脆灭了他们也就罢了;如果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还扔到监狱里,受司狱小吏之辱骂鞭笞,这不就是以卑凌贵吗,哪里还有君君臣臣?这也是一可为长太息者!
当时绛侯周勃刚从牢里被放出来,贾谊因此有感而发。文帝深受触动,所以后来汉家大臣有罪,不少人选择自杀而不是下狱受审——即使是被冤枉的。所谓“刑不上大夫”,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啊!

文帝虽然不能大用贾谊,但对他的建议还是相当重视的。前八年夏,文帝封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等四人为彻侯。贾谊心说我教你分封,不是让你连罪臣之后都封,这不给自己找事吗?遂上书反对。不过文帝对刘长之死一直心虚,硬是不听,这就为后代埋下了隐患。

两年后,将军薄昭杀汉使者,文帝想起贾谊的说法,这回没有抓起来,而是派大臣们穿上丧服跑到薄昭府上吊丧。薄昭明白了文帝的意思,于是自杀。说起来薄昭也算有扶立之功,也是文帝唯一的舅舅,但文帝却没有徇私枉法,只是给他留了大臣的体面。不过其实就像贾谊所说,若一开始就能派人辅助教导薄昭,以礼仪制约他,又何至于落到需要大义灭亲的地步呢?

贾谊的《治安策》,提出了在当时看似平静的社会环境下,暗藏的各种危机。文帝及其之后的几任皇帝,实际上都在以此疏为准,不断想办法消弭这些危机。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2 20:09:25 +0800 CST  
卷第十四 汉纪六 大事记

太宗孝文皇帝前三年(前177)
冬,十二月,免丞相绛侯周勃,遣其就国。乙亥,以太尉颍阴侯灌婴为丞相。
夏,四月,城阳景王刘章薨。
淮南王刘长骄横。
五月,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南地,遣灌婴迎击,文帝刘恒赴甘泉督战,右贤王撤兵。
文帝留游太原十余日。
济北王刘兴居发兵谋反。
秋,七月,文帝回至长安。
八月,刘兴居兵败自杀。
南阳张释之为廷尉。

前四年(前176)
冬,十二月,颍阴懿侯灌婴薨。
春,正月,甲午,以御史大夫阳武张苍为丞相。
贾谊被排挤,迁为长沙王太傅。
周勃被诬入狱,后被无罪释放。

前五年(前175)
夏,四月,更造四铢钱,除盗铸钱令,允许臣民自行铸钱。
徙代王刘武为淮阳王,以太原王刘参为代王。

前六年(前174)
淮南厉王刘长谋反未遂,被判流放,途中绝食身亡。
匈奴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继位,是为老上单于。文帝派宗室翁主和亲,以燕人宦官中行说随侍。中行说投降匈奴。
贾谊上《治安策》。

前八年(前172)
夏,封刘长之子刘安等四人为彻侯。

前十年(前170)
将军薄昭有罪,文帝令其自杀。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4 19:43:58 +0800 CST  
一百一十四、晁错的对匈奴策略

卷第十五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前十一年(前169)~孝景皇帝前二年(前155)

虽然上回贾谊放了个大招,但他本人的处境并没怎么改变,还是梁王傅。文帝前十一年夏六月,梁怀王刘揖骑马时出了事故摔死了。刘揖尚无子嗣,梁国处于无人继承的状态。贾谊又上疏劝文帝刘恒,说虽然现在满大街都是刘姓诸侯,但可为陛下与皇太子籓扞的只有淮阳、代两国了(淮阳王刘武、代王刘参是文帝亲子)。但这两国里代国在边境,淮阳国太小,都不济事。不如把原来的淮南国地并到淮阳国,再割淮阳北部的几座城给梁国,同时为梁王过继个继承人,或者也可以直接把代王迁为梁王。这样,梁国可以防备齐、楚,淮阳可以屏蔽吴、越,如此以来,至少可保两世无忧。现在各诸侯王都还小,没什么动静,再过几年,陛下且看着吧!还是要早做准备啊!

这也是文帝一直担心的问题,于是他果断采纳了贾谊之策,不过具体实施上有些微调:刘参不动,刘武迁为梁王,同时扩大梁国封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包括大县四十余城。这样处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刘武乃窦皇后之子,太子刘启之同母弟,其亲贵非刘参可比。

后来,刘武在梁王这个位置上果然发挥了对帝国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都已经被贾谊这个天才提前布好了局——这再次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思虑之深沉。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4 21:47:40 +0800 CST  
但这些都没法挽救贾谊的结局。他之前屡受排挤,而在刘揖死后,他一直认为刘揖之死是因为自己这个老师的疏忽,从此更加闷闷不乐。在刘揖死后不到一年,贾谊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真是天妒英才!如果他不是死得这么早,有些事情可能也不至于变得不可调和,以至于最后以一种惨烈的结局收场。至少,下面这个人物,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此人就是贾谊之后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太子家令,颍川人晁错!

颍川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三国时魏武王的不少谋士都出身颍川,比如荀彧、郭嘉。晁错进入文帝的视线,是源于对匈奴策略的讨论。当时匈奴仍然频繁寇边,而且有中行说这个大汉奸在背后出谋划策,越来越难对付。晁错就针对此上书言事。

他首先声明应该选择良将。其次讨论了战术上面的三个要害: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同时又分析了匈奴与汉朝军队各自的优缺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匈奴骑兵机动性强,而汉军装备更先进、纪律性更强——而且人数多。

然后他又出了个天才的主意——充分利用那些归附、投降的胡人、蛮夷之属,以蛮夷攻蛮夷,这样就抵消掉了匈奴的优势。再以汉军为配合,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则无往而不利!

这个策略可谓影响深远,从此在整个帝国时代,这种附属军、部族军就成为了必备的军种,在有的时代甚至成为了王朝的主力。从技术层面上看,这种方法好处多多——关键是代价小。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比如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就是被他们视为蛮族的日耳曼雇佣兵搞死的——所以关键还是得自己的军队实力也够强。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5 21:58:13 +0800 CST  
文帝对这些建议非常欣赏,褒奖了晁错。晁错受此鼓舞,再接再厉,继续上书。这次,他说秦时戍守边境,都是从全国各地征发戍卒,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秦最后也是亡于戍卒作乱,咱们汉朝自然不能效尤。话说胡人逐水草而居,其扰边也是倏忽来去。而且胡人狡猾,瞅着哪块戍卒少就从哪里入寇。若陛下不发兵救援,则边民绝望,有降敌之心;若发兵救援,兵少则无用,兵多的话还没集结完毕胡人就跑了。若一直在边境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花费太大;但要是没有的话,胡人就又来找茬。如此反复,中国军民疲于奔命。所以为今之计,不如募选百姓迁徙于塞下居住——当然,国家要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封爵、重赏军功等等。

这些意见文帝后来都采纳了。不过晁错觉得还不够,又提出,要为这些边民们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诸如盖房屋、营城邑、建医院等等;另外,对边民们也要采取准军事化的管理,而且也不准他们随意迁徙——以后对匈奴的主力,就得靠他们了。

——这等于是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将边塞之民打造成一个军事或者半军事集团,而且是世代传承的军事集团。在此之前,中国的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全国百姓平时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但全民皆兵,某种意义上就成了全民皆非兵。而采用晁错之策后,在边塞逐渐形成了一批军事世家,这就为出现一支职业化的军队埋下了伏笔,对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晁错此人看来很是有两把刷子,因此也很得太子刘启信任,被称为“智囊”。不过他为人“峭直刻深”——说白了就是太轴,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6 20:55:13 +0800 CST  
一百一十五、缇萦救父

晁错的募民徙边之策被文帝刘恒采纳后,为了巩固这一政策,晁错于文帝十二年又想出一招——入粟拜爵。即鼓励臣民向官府捐出余粮,朝廷则根据捐献数量授予爵位,或者也可以用来抵罪——此损有余而盈不足之策也。收上来的粮食,应该优先供给边塞,若还有盈余则贮存于内地郡县;若各地都不缺储备了,则该可以考虑时不时的减免税收了。

对这些鼓励农业生产的建议,文帝当然欣然采纳。文帝对农事相当重视,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几乎都与农耕有关。可以说,文帝是个相当负责任的皇帝。子民子民,他是真的把臣民当作“子”来看待。这点不光体现在农事上,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说,秦朝时有个秘密祭祀仪式,若有天灾发生,可以把过错转移到臣子身上(古人认为天灾发生是因为天子有过)。文帝在前十三年夏就下诏叫停,说这仪式也太缺德了!再说就算真是百官犯了错,根子也在朕身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从此废除这一仪式!

如果说祭祀什么的有点虚,下面这事可是实打实的。话说齐国太仓令叫淳于意,因犯罪被押送至长安,按律当受刑。当时的刑罚还是从周初延续下来的,主要的为所谓“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其中“大辟”是指死刑,而前四刑被称为“肉刑”——因为都会对肉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劓”是割鼻子,“宫”则是阉割,最轻的“墨”也是要在脸上刺字。对于罪人来说,即使受的是墨刑,将来也是没脸见人了,所以淳于意被捕后整天长吁短叹。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8 20:35:47 +0800 CST  
话说淳于意没有儿子,他上路时女儿们跟在囚车后面哭哭啼啼,淳于意就骂道:“都说生女儿没用,果然如此!缓急之时都没人能帮忙!”老淳于心里苦,结果话说得太重,自己也有点后悔。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很伤心,遂决意陪伴父亲去长安。

到了长安后,缇萦直接向文帝上书,说:“妾之父亲向来为官清廉,现在不幸触犯刑法。都说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我父若受肉刑,将来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永远没有机会了。所以我情愿没为官婢,代父受过!”

淳于缇萦不过是一介平民女子,且时年大概十二三岁,还是个孩子。她给高高在上的天子上书,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文帝本也是个孝子,被缇萦的孝顺所感动,便赦免了淳于意。他有感缇萦书中之意,遂于当年五月下诏,宣布废除肉刑,代替以其它刑罚。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此人是战国时韩国上党守冯亭之后)商议后提议,以苦役、笞刑(打板子)代替肉刑,得到了文帝首肯,而淳于缇萦也因为促成此事名留青史。

虽说废除肉刑是刑罚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实际上也并未完全废除,如后世的司马迁就受了宫刑。而且不管是苦役还是打板子,实际上都还是体罚;从实际执行效果看,有可能反而比肉刑还重。比如在张、冯二位大人的提案中,以笞三百代替劓刑,笞五百代替斩左趾——这打得也忒多了,身体弱点的人搞不好就被打死了!所以后来也有讨论要减轻刑罚,或者干脆恢复肉刑的——毕竟一刀下去虽然残了,但好歹还能保住条小命不是?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19 20:57:40 +0800 CST  
这样看来,汉朝的刑罚其实也蛮重的,但大家伙为什么都只说秦法严苛,不说汉法的问题呢?其实秦法的问题并不是惩罚重,相比汉法可能还是轻的;问题是秦法管得太宽太细,你家里藏本书是罪,甚至大声喧哗也是罪,吏民动辄得咎,所以秦法才被时人各种吐槽。

最后说说幸运的淳于意,此人虽是看仓库的,但其实竟是个神医。他系统学习了据说传自黄帝和扁鹊的医术,在齐国一带小有名气。有些权贵希望他成为自己的私人医生,但此非淳于意所愿,所以他各种推脱,因此得罪了一批人,这次他被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经过这件事,也让文帝听说了此人医术了得,好奇的文帝召见他时就顺便问起了这些。淳于大夫就把自己出诊遇到的典型病例系统地整理了出来,形成了所谓的“诊籍”。后来《史记》中收录了二十五条,放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成为中国最早的病史记录。“仓公”就是指太仓令淳于意,能与传说中战国时的神医扁鹊并列,可见淳于意确实有两把刷子。而这位被女儿救下的大夫,后来活到七八十岁,带出一大帮徒弟,淳于家也成了个杏林世家,淳于意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0 21:03:34 +0800 CST  
一百一十六、冯唐易老

文帝前十四年冬,匈奴老上单于纠集骑兵十四万,从朝那、萧关杀入塞内,一路烧杀抢掠,北地都尉孙卬战死。匈奴大军长驱直入至彭阳,单于派奇兵焚烧回中宫,其斥候甚至一度深入到甘泉,关中大震。自从文帝刘恒即位以来,十四年了,匈奴雷打不动地年年入寇,而且越来越嚣张。好脾气的文帝也终于受不了这窝囊气了,决定御驾亲征。

大臣们一听,乖乖不得了,当年高皇帝都在匈奴手里吃瘪,何况咱们?于是头都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但老实的孩子一旦倔起来那可不得了,文帝就是不听劝。最后还是老太太薄太后出面,才把文帝劝回去。最后文帝就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为将军反击匈奴。单于在塞内与汉军周旋月余,见好就收。汉军也只是将其逐出塞罢了,根本不敢深入塞外追击。

匈奴就那么点人,整天耍得汉军团团转,文帝自然脸上无光。俗话说“国难思良将”,文帝就整天琢磨怎么能找来良将。一天他路过郎署,随口问起郎署长冯唐:“你老家哪的?”冯唐说自己爷爷是赵人,父亲搬到了代地。文帝听了就说:“我以前当代王时,老听尚食监高祛说赵将李齐当年在巨鹿之战中多么多么猛,你父亲在老家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说:“知道,不过他说此人还是比不上廉颇、李牧啊!”文帝听了一拍大腿:“着啊!我要是有廉颇、李牧为将,匈奴何足惧哉!”谁知冯唐却不动声色地怼了回去:“就是有廉颇、李牧,陛下也不会用。”文帝听了不爽,拂袖而去。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1 20:44:14 +0800 CST  
不过文帝的好处就是喜欢琢磨,他回去以后总觉得冯唐话里有话,就又把他召进宫中细细询问,为什么说自己有廉颇、李牧也不会用?冯唐从容说道,当年李牧为赵国抵御匈奴时,边地军市之租税皆由其自用犒赏军士,几任赵王也由着他折腾,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这就叫“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只是后来赵王迁听信谗言,擅诛李牧,结果赵国最终为秦所灭。听说原云中守魏尚也如李牧一般行事,所以他在任期间匈奴也不敢大肆侵犯云中。然而,士卒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子弟出身,哪里搞得懂杀了敌还要记录下来,还要有保人作证这些道道!大家终日力战,斩首捕虏,结果上功到幕府,斩首数目稍一对不上,幕府文吏就以法绳之;有赏不行,有罚却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况且魏尚就因为请功时报的杀敌数仅仅多报了六个,陛下就削其爵,罚作劳役一年。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文帝听后深感惭愧,当天就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同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冯唐的一席话倒是指出了汉家天子的通病——刻薄寡恩,也就是他说的“赏太轻,罚太重”。汉家天子普遍对人才都不够珍惜,比如文帝之于贾谊,比如景帝之于晁错——当然也包括冯唐。此时的冯唐已八十出头,所以唐时的王勃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当然,后面自然也会讲到李广这个倒霉孩子的悲催事迹。

不过,汉朝此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其大举征讨匈奴,文帝这些举措尚无法改变目前的局面。而匈奴则是变本加厉,每年杀掠人民、畜产甚多,尤以云中、辽东最甚,两郡年年都要损失各万余人。文帝无奈,只能又使出写信、和亲这两招,也只能稍微“安抚”一下匈奴罢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1 22:03:18 +0800 CST  
一百一十七、五德终始说

话说在匈奴大举入寇的第二年,也就是文帝前十五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春,黄龙见成纪。

这件奇事发生后,文帝刘恒迅速任命一个叫公孙臣的人为博士,让他“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而丞相北平侯张苍也于此时开始渐渐退居二线。

这几件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而这个“土德”又是个什么鬼,难道还有“木德”“水德”之类的不成?

——还真有,本回就借此事聊聊中国古代一个神奇的设定——五德终始说。

为什么说“神奇”呢?因为这项“理论”神神叨叨的。这五德终始说源于五行,也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金木水火土。现在满大街的测字算卦都要扯上五行,所以说这玩意神神叨叨的。五行本来是古代中国人为了解释万事万物的构成,而提出的世间五种基本元素,同时期的古印度、古希腊,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说法,比如地、水、火、风什么的。在现代科学看来,不管是金木水火土,还是地水火风,大家半斤八两,都是伪科学。

五行这一概念周初时大概就出现了,而在战国时,被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准确地说是阴阳家中的大法师邹衍看上了。这阴阳家认为天道、神鬼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与人事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最被孔子鄙视。而邹衍为了解释一个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提出唯有“有德之人”才能统治天下。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朝代更替呢?因为每个朝代“德”的属性——也就是德性不一样。那“德性”分几种?简单,既然有“五行”,那就有“五德”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3 19:53:27 +0800 CST  
比如说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火克金,所以周武王灭了商纣王;秦朝是水德,就灭了周朝的火。因为五行本来是有相生相克概念的,邹大师直接套用在了自己的学说上,解释了朝代更替,真是perfect。

什么?你问为什么说商是金,周是火?这个嘛,还是和五行有关。既然五行是“基本元素”,大家什么东西都想往五行上凑。比如方位——西方金、南方火、东方木、北方黑、中央黄;还有颜色,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白青黑赤黄。此外还有数字、天干、地支、内脏等等乱七八糟的都能往上套,就不细说了。这样就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断出你到底是什么属性的“德”。比如周朝初兴时,有赤乌出现于周之宗庙——所以老周就是属火的,没跑了。

不过嘛,这些所谓的“预兆”其实并不靠谱,你大可以先说自己是什么德,再回头找论据。比如周朝兴于西方,那我也大可说周朝是金德嘛!

什么?你又问这五种“德”之间有什么区别?咳,管他有什么区别!既然邹大师已经如此圆满地解释了朝代更替,揪着这种细微末节不放,也太煞风景了不是?

这“五德终始说”虽然不靠谱,却是在宣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老爷我的江山并不是靠暴力打下来的,而是“天命所归”,不打也是咱的!这当然是倒果为因,但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很有说服力,对巩固政权有好处,被统治者所青睐自然不足为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吸收了这套理论,正式宣布我大秦是水德,黄河改名就“德水”,而颜色以黑为尊——所以秦朝皇帝、百官都穿黑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3 22:01:30 +0800 CST  
至于为啥是水德?我先祖秦文公曾经猎到一条黑龙,所以当然是属水啦!

后来高帝刘邦得了天下,这大老粗听说还有五德这么奇幻的设定,真是高大上!遂果断采用。不过汉朝该什么德呢?结果讨论的时候高帝在大家面前说,应该是水德!

这下底下那些有文化的臣子们面面相觑,老大你不是莽吧?老秦就是水,咱大汉要也是水,这水咋就灭了水呢?明明应该是土德嘛!但大家都不想指出领导是你没文化,搞错了!此时还是计相的张苍跳了出来,说秦朝这个垃圾怎么能算“德国”呢,他就是个“闰统”,根本不算数;咱大汉朝根正苗红,直接上承周朝,属水没毛病,陛下英明啊!

于是汉朝就继续水下去了……

但秦朝怎么说也是头一个统一华夏的,而且统一后也君临天下十五年,你张苍上下嘴皮子这么一翻,就把他踢出革命队伍啦?很多人,尤其是阴阳家们——现在该叫方士了——对此忿忿不平。这公孙臣就是其中之一,之前他就上书说咱汉朝该是土德,而且必有黄龙现世以为应验。文帝虽然英明,但在迷信这点上并不比他爹强,所以也很是觉得公孙臣有理;不过时任丞相的张苍怎能容忍一介神棍在那里反攻倒算,这翻案风一定要刹住!遂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权威,硬是压下了此议。

但公孙臣却是有备而来,于是便发生了本回开头的一幕——黄龙真的出现了!甭管这“黄龙”到底是真是假,背后有什么猫腻,总之张丞相这回是大失颜面,头上被扣上一顶“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逐渐失去了文帝信任;而公孙臣一时炙手可热。

于是,文帝朝的拜神运动,开始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4 19:47:15 +0800 CST  
一百一十八、一代神棍新垣平

公孙臣的忽悠,打开了文帝刘恒心中奇怪的开关。文帝前十五年夏四月,在宣布改土德后,文帝兴冲冲地跑到雍县,郊祀五帝之畤,还煞有介事地大赦天下。这五帝指赤白青黄黑五方天帝,其中前四帝之畤是周时秦国建在雍县的,黑帝畤则是高帝刘邦所建——所以他才会坚持汉朝是尚黑的水德。

公孙臣凭借阴阳之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自然引得一班神棍方士们蠢蠢欲动。内中有一个胆子尤其大的,叫做新垣平,是个赵国人。话说这个奇特的姓“新垣”,在中国已经没几个人姓了,倒是在日本还有人用,也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关系。总之,新垣大仙平常以望气为业,这次就跑去求见文帝,说长安东北有五彩神气,于是文帝就在那个方位的渭阳又建了五帝庙。前十六年夏四月,文帝跑到新建成的渭阳五帝庙祭祀上帝(此“上帝”非基督教的上帝,彼时基督教还不存在,古代中国的“上帝”指天帝、昊天上帝)。而新垣平也一时炙手可热,官至上大夫,赏赐千金。上瘾的文帝,又准备学秦始皇,也玩玩巡狩、封禅这些高B格的事,同时在长门道北也立了五帝坛。

新垣平见文帝如此好骗,遂再接再厉。秋九月,他先暗中叫人在皇宫阙下进献玉杯一个,然后装模作样地对文帝说:“臣望见阙下有宝玉之气!”文帝叫人去看,果然有人进献玉杯,上面还刻着“人主延寿”四字。文帝哪晓得这是新垣平的托,立时觉得新垣先生法力高强。得意洋洋的新垣平又说:“过一会还有一个!”果然到了傍晚,又有人献玉杯。文帝对新垣平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觉得得到玉杯乃吉兆,决定明年改元——所以我前面才老说文帝“前”多少多少年,因为从明年起,就叫“文帝后元年”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6 19:38:05 +0800 CST  
新垣平又忽悠说:“昔年周之九鼎搬运时翻了船,沉到泗水里啦;近来臣望见东北汾阴方向有金宝气,这定是九鼎现世之兆,咱们得做好准备,不然九鼎可能不肯出来。”文帝听了大喜,这九鼎传说乃是夏时大禹所铸,传商至周,历代为天下之象征;后来听说被秦昭襄王弄走了,但秦灭后并没有发现,这要是让老爷我弄到了,那可是大大有脸啊!于是文帝屁颠屁颠地在汾阴之南建了座庙,巴巴地等着九鼎现世。

然而,新垣平靠着装神弄鬼暴得富贵,已经有不少人看着不爽了。后元年冬十月,有人举报新垣平之前都是在骗人,陛下你被忽悠了!(有说举报人是北平侯张苍和张释之)文帝毕竟不傻,到此时已经有些半信半疑,就派人调查。新垣大仙骗术其实都挺低劣,破绽百出,只是文帝之前对他深信不疑才没看出来;现在稍一认真调查,立马露馅。恼羞成怒的文帝就把新垣平给砍了——看来新垣大仙果然是个假神仙,不然怎么没望见自己的“死气”呢?

不过幸亏把新垣平砍了,不然以他惯用的伎俩,恐怕会硬整出一“九鼎”出来——实际上后面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新垣大仙虽然下场有点惨,但怎么说也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虽然只有一年。新垣平敢想敢吹,遂成为后世无数神棍效法的“楷模”,反正这种人大多也都是赌徒性格。
既然知道新垣平就是个大忽悠,文帝对这些乱七八糟的神啊鬼啊的也渐渐不上心了。已经建好的庙也不好说拆了,文帝就让留着,到时间了随便派个小官祭祀一番,自己是再也懒得瞅一眼;而改服色、巡狩封禅的心思也就熄了。

文帝算是整明白了,看来儒家宣扬的“敬鬼神而远之”还是有道理的啊!但文帝虽然不信了,他的孙子却乐此不疲,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7-06-26 21:56:48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