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tzhpsABC 2012-01-08 08:20:39
支持,以楼主的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是太难得了,看来中国还有希望!
-----------------------------
谢谢支持!不过,从我这稚嫩的帖子就能看出中国还有希望,太抬举在下了呵呵,担当不起啊。 再说,中国一直都是有希望的,大家不要太悲观消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承担起一个现代公民的责任。独立理性地思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觉抵制身边不合理的事情。不要一边骂着这个黑暗的社会,一边又非常羡慕那些作威作福的既得利益者,一旦有机会,立马变成自己曾经痛骂的那种人。

我们即使一时做不到为自由而战,但也绝不应为高墙添砖。不要指望伟人再现,不要指望救世主。千千万万个你和我,才是中国的希望。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08 11:56:50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1-08 10:19:04
孙中山属于志大才疏,而且不了解中国国情,比起蒋公差远了但此人做事很有韧性,有毅力,能持之以恒,这点挺让人佩服
-----------------------------
嗯,我也觉得孙中山不是特别了解当时的国情,政治实践才能也不及袁世凯,政治理念成就大于其实践成就。后面会讲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08 14:02:13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1-08 10:32:58
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提,就是国人的不团结,我觉得中国人,尤其是汉民族是世界上最爱勾心斗角的民族,不管是北洋系还是国共两党没有一个团体是团结一致的,精力全给内耗了,时间全都浪费在内斗上了。
-----------------------------
不团结、勾心斗角确实导致国人内耗严重,但也不能就此得出汉民族是世界上最爱勾心斗角民族的结论吧。我觉得这跟哪个民族没关系,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不过,国民劣根性这个话题确实很复杂,我也很难说清楚呵呵。但我不轻易相信某个结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08 17:07:19 +0800 CST  
再次请教各位大虾:现在我帖子旁边有个脱水版。里面的访问数跟原版的点击数有什么区别?为何差距这么大?另外,我的更新数怎么比总共的回复数还多好多?回复数不计算自己回复的吗?

原版:点击:15938 回复:826

脱水版:
访问数:2647 更新数:1291
更新时间:2012-01-07 12:09:56
原贴出自:煮酒论史

哪位高人帮我答疑解惑呵呵,先谢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08 17:11:50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1-09 20:02:07
楼主对抗战史了解的多吗,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楼主能否为我指点迷津,你说日本一个小岛国,发动侵华战争先别说别的,在中国的一百多万军队,后勤补助怎么解决......
-----------------------------

指点不敢当呵呵,我也不是历史学者。对于你提到的问题,我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你可能低估了战争机器的能量。所谓战争机器,就是把一个国家整个都军事化了,人力财力物力,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战争。这样一来,日本这个近代化工业强国,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近代战争兴起后,后勤供给保障和伤兵救治明显比古代战争改善了很多。你说的粮食弹药,这些都不在话下。

就算是战争前期,日本还没法以战养战,他们的后勤保障也是没问题的。不然他们就没法发动战争。淞沪会战,日本兵力最高时应该达到十几万二十万了吧,粮食弹药基本上就是用船运过来的。因为他们海运很发达,又有制海权。

看看近代以来的世界战争史,很多数据是很恐怖的。比如二战临近结束时,苏联和美国的总兵力都超过了一千万人,飞机、坦克、军舰、大炮、枪支弹药的年产能也吓死人。跟他们比,日本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因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化严重滞后,综合国力孱弱,所以在抗击日本时才那么吃力,可以说几乎是用我们同胞的鲜血和生命去捍卫民族的独立、自由与尊严,太悲壮了,也太吃亏了。

当然,后来日本占领了我们大片国土,基本都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日军掠夺各种战争资源,以战养战,也缓解了他们国力的不足,此消彼长,我们中国的战争资源被严重削弱,所以战争才拖了那么久。说句实话,要不是美国、苏联等盟国参战,光靠中国自己,彻底打败日本恐怕还需要很多年。

所以,在本文中,我才格外强调洋务运动和工业化的意义,强调甲午战败的严重后果。如果中国国力那时稍稍强大点,怎么至于被小鬼子欺负成那样?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15:21:23 +0800 CST  
(153)
【兴中会】

在袁世凯忙事业的同时,孙中山也没闲着,只不过他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孙中山先后在澳门和广州等地行医,期间自己还开起了药房。他凭借精湛的医术给人看病,救死扶伤。当然,与个人的疾患相比,孙中山更关心整个国家的疾患。在这个年青的医生看来,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在行医期间,孙中山经常与陆皓东、尤列、陈少白、郑士良、程璧光、程奎光等同道志士聚会,一起探讨反清救国之道。1893年初冬,他们在广州(也有史料说可能在澳门)成立了兴中会。但此时的兴中会,只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清纲领,还没有确立民主革命的目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894年6月,孙中山做了一件惊人之举:上书李鸿章。他洋洋洒洒近万言,提出了许多旨在民富国强的改革建议,概括起来就是: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孙中山他不是立志反清吗?怎么又会主动跟清廷的阁相重臣大谈改革呢?原来,那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中也包含一些改良思想,并未对实业救国的温和式改良放弃幻想。

再说,孙中山此前对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印象很不错,认为他为政开明,又是当权重臣,应该是推行自己改革方案的最佳人选。而且李鸿章是汉族官员,说不定孙中山还有可能想借助他的力量,尝试“曲线反清”。

然而孙中山身为一介布衣,要想上书给当朝宰相,朝廷重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费尽周折,托了一圈关系才跟李鸿章的手下红人盛宣怀搭上线。于是他来到天津,通过盛宣怀将上书呈给了李鸿章,并请求拜见李。

可惜时间不凑巧。此时朝鲜局势已异常严峻,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李鸿章正为外交交涉和战前部署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思细看孙中山的上书,也没空接见他。不过,李鸿章还是留下一句话:等忙完了这阵子再接见吧。孙中山满怀希望而来,见自己未受重视,大失所望,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天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21:04:46 +0800 CST  
(154)

说实话,李鸿章还真不是有意怠慢孙中山。他确实是比较开明的,向来喜谈洋务,应该对孙中山的上书很有兴趣,只是眼前确实没精力关注这事,毕竟军国大事更要紧。

很遗憾,两人就此擦肩而过,此生再未相见。

毕竟,他们是新旧交替之际的代表人物,相互交流交流,思想观念碰撞一下,总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孙中山,虽然他思想新潮进步,国际视野开阔,但没有行政经验和阅历,对中国国情尤其是高层政情也不够了解,其政治主张还比较稚嫩和理想化。因此,如果他能了解到李鸿章这位政坛巨人的相关看法和见解,这对他未来的事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李鸿章那里碰壁之后,孙中山更加坚定了武装推翻满清王朝的目标。1894年10月,他再次来到檀香山,向当地亲友和华侨筹款,并为兴中会招纳新会员,为反清武装起义做经费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就在这檀香山,兴中会迎来了重大的升级,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新生——

兴中会最初在广州成立时,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此只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清组织,跟太平天国以及天地会(洪门)等反清会党没什么本质区别。而这次在檀香山,兴中会的纲领里,新增加了“创立合众政府”。

创立合众政府。

千万不要小看这短短六个字。这意味着孙中山开始把反清斗争和民主革命结合在一起,初步提出了创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同时,这也象征着兴中会从传统的反清组织发展成民主革命团体。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21:41:03 +0800 CST  
(155)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除去原始蛮荒时代,从夏商周开始,到秦始皇开创帝国时代,再一直到19世纪末的晚清,我们的祖先一直都是在君主(天子、皇帝)的统治下生活。哪怕美国、法国等国家一百多年前早已创立了民主共和国,当时也很少有中国人了解到。

臣民当久了,大家都习惯了被统治、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根本不知道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是何物,是什么滋味。大家无法想象出,如果国家没有了皇帝,如果官府必须服务于人民,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

如今,一个28岁的中国人,第一次为这个古老僵化的中华帝国提出了全新的命运选择——民主共和国,并将为此而奋斗一生。也许,此后他做得不够成熟,不够完美,但他的付出和贡献,绝对值得我们国人敬重、铭记。

我不喜欢“伟人”这个词。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伟人,只有某个人做了伟大的事。我想这样说:孙中山在檀香山升级兴中会,提出中国的民主革命目标,就是他一生中所做的第一件伟大的事。

诚然,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光靠民主革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许有人会说,民主并不能包治百病,西方的民主社会也有很多问题,我们没必要把民主的作用抬得太高。

对此,我只能说,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实现繁荣昌盛,文明进步,想要拥有公平与正义、抑恶扬善的社会环境,民主虽非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民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民主是万万不能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21:59:05 +0800 CST  
(156)

拥有了正确的目标,并不等于同时就拥有了正确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孙中山确立了民主革命目标后,踌躇满志,马上就开始筹划行动,准备于1895年10月的重阳节,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显然,孙中山的这一做法有些轻率和盲动了。要在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真正实现民主社会,需要做的事情和准备还有很多,武装起义并非当务之急。这个国家的民众几乎还没有经历过任何民主启蒙,民智未开,社会舆论环境也不成熟,根本没有形成多少共识。

事情得一步一步来,民主启蒙、凝聚共识的过程,虽然可以通过努力人为加快速度,但绝不能省略。没有经历这一过程,民主共和便没有任何社会根基,即使武装起义侥幸成功,也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还会给一些野心家提供浑水摸鱼的可乘之机。

另外退一步讲,即便是要举行武装起义,也得军事条件成熟才行。当时的中国,已基本告别冷兵器时代了。单凭底层民众揭竿而起就能推翻一个朝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太平天国赶上了末班车,可惜自己不争气。此时,清朝官府的武装力量虽然抵御外辱不行,但镇压民众起义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如果无法策动相当数量官府军队的倒戈加入,今后的武装起义很难成功。

在这次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中,虽然孙中山和兴中会同仁们也购买了一些枪械弹药,联合反清会党临时招募了几百人的队伍,还联络过驻防广州的清军防营、水师等,但总的来说,军事组织工作是相当不牢靠的。

起义前夕,清廷广东当局通过密探已获知了起义情报,于是立即派兵搜捕,共抓获了陆皓东等七十余人。孙中山、郑士良等人逃往香港。11月7日,陆皓东、朱贵全、丘四三人被两广总督谭钟麟下令杀害。孙中山等人则被悬赏通缉。

由于当心港英当局可能引渡自己,孙中山、郑士良、陈少白等人在香港也呆不下去了,决定离港赴日。从此,孙中山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在异国他乡继续他的革命事业。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1年底,他才回到祖国。

孙中山被迫远离祖国16年,这对于革命事业是很不利的。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袖,他无法呆在国内启蒙民众、宣传革命,无法在国内发展扩大革命组织,也无法实地接触了解国内情况,对国情的变化掌握得不够。这些不利因素,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23:03:15 +0800 CST  
也不多吧。今晚就更新到这。各位晚安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0 23:38:55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1 09:38:05 +0800 CST  
@排骨两块九 2012-01-11 20:52:25
历史不是没给中国机会,历史给了中国人很多机会,可惜都让国人给错过了。从1912年民国成立,国人完全可以抓住机会、利用宝贵的时候搞实业救国,可是当时国人,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革命党,想的都是如何升官发财,说白了很多革命党人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革命的手段升官发财,也许他们当初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但是当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挣权夺利......
-----------------------------
嗯,你说的这些我基本都认同。虽说外部环境恶劣,但事在人为,还是我们国人自己做得不够好。

不过,关于集权和民主,我觉得它们不是矛盾对立的。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集权就是政治强人强有力的铁腕统治,而民主则意味着争吵不休,一般散沙。其实那是伪民主。

在我看来,最好的集权就是,中央政府在民主宪法框架下的合法集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主集中制,这样的集权才是最稳定的,最有韧性的,最强有力而又民主人道的。因此集权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强人出来铁腕专制。而真正的民主,一定是能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定是能达成共识的,而不是相互拆台,为了一己之私而纷争不已。

至于胡适说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很像治标还是治本这个话题。胡适的话是有时代背景的,确实很有时代意义。然而反过来说,空谈主义当然不对,但光谈问题就成了治标不治本,也不对。

有意思的是,基本上所有的执政当局都赞同胡适的话。他们的惯常腔调是:问题需要一个一个解决嘛,改革需要一定过程嘛,不要急,要有耐心……就是尽量不让民众思考治本的问题。当年的主义者们,如今大多蜕变成了胡适粉丝。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不很讽刺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2 15:11:49 +0800 CST  
(157)
第十三章 戊戌喋血

【曙光重现?】

因为诸多条件不成熟,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短期内难成正果。在此背景下,清廷当局若能顺应潮流,主动改良,哪怕步子迈得不大,但只要做些利国利民的实事,还是很有意义的。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光绪帝深受刺激。这位年轻人毕竟还是有些血性的,他不甘心做亡国之君,日思富国强兵之道,热切期盼能有经邦济世之才来辅佐自己。很快,一个不同凡响的中年人走进了他的世界。

这个人就是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官宦家庭。他自幼饱读圣贤书,少有大志,自视甚高,后来又接触不少西学著作,眼界大开。1888年赴京赶考时,康有为写了《上清帝第一书》,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但没能送达到光绪帝手中。之后他在广州的万木草堂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宣传变法维新。期间,他收了一个很牛的弟子,名唤梁启超。

1895年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之际,康有为正在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他得知消息后,悲愤异常,于是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集合各省应试举人,于5月2日联名上书请愿,请求朝廷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国家危难,总算惊醒了许多关心时局的读书人。

这次上书虽然也没有被光绪帝看到,但康有为的非凡之举和变法主张,终于让他名扬天下了。好事成双,这一年他也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此后,他先后组织了强学会和保国会,并继续上书光绪帝。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3 00:00:22 +0800 CST  
(158)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帝师翁同龢的帮助下,光绪帝终于读到了康有为的上书,大为赞赏。1897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光绪帝变法图强之心愈发强烈,正好他又读到了康有为编撰的《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一边是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一边是邻国日本的成功启示。此时再不变法,更待何时?

也许不少人认为,当时阻碍变法维新的守旧势力很强大。其实,除了光绪帝,当时支持或者认同变法的高层政要也不少,如恭亲王奕、李鸿章、翁同龢等。

1898年1月,总理衙门奉光绪帝之命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人参与问话。康有为高谈阔论,激进狂傲,让守旧派的荣禄很不爽。但事后,总理衙门还是审阅通过了康有为的变法条陈,上呈光绪帝,并附上了认同肯定的评语。

那么,最关键的那个人,就是那位退而不休、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她此刻对变法维新是个什么态度呢?总的来说,只要不损害自己的权力,慈禧并不反对变法。此前的洋务运动,她总体上也是支持的。

太后不反对,事情就好办了。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正式启动。

跟洋务运动不同的是,此次变法自上而下,规格很高,皇帝亲自下诏,以朝廷的名义要求举国变法图强。而且变法领域宽泛,不再局限于办工厂、开矿山、建海军之类,而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国防等全方位的改革。乍一看,俨然日本明治维新的翻版,至少架势上很像。

在甲午惨败、洋务运动遭遇重创之后,中国自强崛起的曙光,是否又重现了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3 00:03:58 +0800 CST  
非常抱歉,快放假了事情特别多,就没多少精力写作了。明天回老家过年,因无法上网,期间暂停更新,大年初八我再来这里继续更新。多谢各位关注和支持!祝大家春节愉快,阖家康乐!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1-17 22:49:05 +0800 CST  
非常抱歉!因工作忙碌及各种突发的杂事,无心写作,帖子停了这么久,对不住大家了!

其实抱歉也多大用,啥都不说了,接着写作,接着更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2:17:40 +0800 CST  
(159)
【欲速则不达】


政治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博弈,既有斗争与攻击,也有妥协与合作。因此,搞政治得需要很灵活的策略与手腕,而改革变法、推行新政,尤为需要政治艺术。

戊戌变法开始前夕,清廷的政治势力大体上分为三大派别:

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守旧顽固派,也称后党。主要成员包括荣禄、刚毅,以及
大部分皇亲贵戚和朝廷大臣,他们人多势众,位高权重,是典型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是阻碍维新变法的主要力量。

以光绪皇帝为中心的激进维新派,也称帝党。主要成员包括军机大臣翁同龢,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志士,以及极少数朝官和地方官员。他们是维新变法的急先锋,强烈要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恭亲王奕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温和改良派,也就是中间派,主要成员包括那些相对开明的朝中大臣和地方督抚。他们既不属于后党,也不属于帝党,虽然也算是既得利益集团,但政治立场总体上倾向变法图强,不过在程度和速度上主张温和稳妥的方式。

如果此时清廷的政治势力构成保持相对稳定,那么维新变法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因为慈禧太后虽然总体上属于守旧顽固派,但她却并不坚决反对相对温和稳妥的维新变法。毕竟,她也不希望看到国家亡在自己手里,变法图强对她也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只要不损害她的核心权力就行。再加上恭亲王、李鸿章等人的居中调节、保驾护航,维新变法应该有盼头。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2:20:00 +0800 CST  
(160)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明定国是诏》颁布前夕的5月29日,中间派的关键人物,恭亲王奕病逝。他本是调节帝后两派矛盾的重要缓冲器,在此关键时刻病逝,真是太遗憾了。

祸不单行,在慈禧太后的压力下,6月15日光绪帝被迫罢黜帝师翁同龢。他可是帝党的中坚力量,深得光绪帝信任,老成持重,声望很高,政治阅历和经验十分丰富。维新派在失去翁同龢后,只剩下年轻气盛的光绪帝和康有为等一帮意气用事的书生。他们几乎不懂政治博弈的艺术,不顾政治现实,盲目急于求成,激起守旧派反弹后又没有恭亲王的缓冲保护,很快就走上了不归路。

其实,在恭亲王去世后,三朝老臣李鸿章本可以起到沟通帝后、缓冲两派矛盾的作用。恭亲王临终前,也曾举荐李鸿章出任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只是光绪帝对他成见太深,认为他一直都是太后一派,前几年又在甲午战败及对俄密约上有重大过失,因此非常恼火,不愿再重用他。

事实上,李鸿章虽是深受慈禧太后器重的老臣,但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后党,而且其政治立场一直都相对开明。先不说他是三十年洋务运动的领袖与旗帜,甲午战败后康梁等人提出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他也是与时俱进,表示赞同和支持。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是李鸿章当年办洋务时期的见识。如今,在血的教训面前,他终于超越了当年的自己。作为一名75岁的老臣,李鸿章能有这样的进步,真是难能可贵啊!

可惜,面对与时俱进的李鸿章,光绪帝和康梁等维新派却视而不见,刻意冷落疏远他,辜负了他这颗精忠忧国老臣心,也让戊戌变法遗憾损失掉了一员得力大将。家有一老,如同一宝,国亦如此。成见误事,此言不假。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2:21:46 +0800 CST  
(161)

戊戌之年,康有为也有四十岁了,按说应该不惑于世事才对,可他在政治上的认识和作为,却依然幼稚轻狂。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也无大碍。不幸的是,他却是维新变法的思想领袖和总设计师。

对于变法的难度和阻力,康有为缺乏清醒的认识:泰西讲求变法三百年而强,日本实施变法三十年而强。吾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以皇上之圣,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此后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连40岁的变法导师康有为都如此幼稚轻狂,我们就更别指望27岁的光绪帝能够成熟稳重地实施变法了。据记载,在戊戌变法短短103天中,光绪帝先后发布有关变法新政的谕旨230多道,最多时仅一天工夫就批阅奏章26件,发布谕旨15道。虽然他的勤政辛劳和变法图强的急迫心情令人起敬,但这种不分轻重缓急、不明利害得失、没有长远宏观规划的变革,注定是事与愿违的。

戊戌变法的第一个重大改革,就是拿科举制度开刀,意图提倡西学,大力培养新式人才。这本来是件很好的事情,早就应该这样了。可康有为等激进维新派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他们否决了温和改良派提出的平稳过渡方案,建议光绪帝宣布自本年起,生童岁科考试和乡试、会试、殿试等全部科举考试,一律直接废除儒学八股,改试新学策论。同时创办京师大学堂,并在各地全面兴办新式中小学堂。

圣旨颁布后,并没有出现康有为所期待的“士人欢声雷动”,反倒引起了士人们普遍的恐慌、迷茫、不满和抗议。其实这很好理解,全国数以百万计的读书人,十年寒窗,一直都是学的儒学八股文内容,指望着考功名有个好前程。如今突然被告知,从本年起不再考八股了,改考新学策论。

当今的高考改革都得留出数年的过渡期,更何况是自明朝以来一直推行了五百多年的科举八股考试?士人们能不悲催吗?能不抗议吗?不带这样玩滴!就连当时那些赞同废八股的在华洋人,都觉得此次科举改革操之过急,对那些准备了多年的士人们很不公平,很可能引发重大的不满和骚动。

废除八股等科举改革事项,因还未直接涉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守旧顽固派并未全力阻止。6月底,光绪帝发布谕旨,即刻推行。可当轮到改官制等政治改革时,维新变法才算正式进入了雷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2:24:03 +0800 CST  
(162)

古今中外,政治改革都是极其敏感的,难度高,阻力大。因为它涉及到权力的重新洗牌和再分配,涉及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政治博弈做得好,就能在相互妥协中获得双赢。而如果做得不好,就成了与虎谋皮,极易引发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

很不幸,康有为、光绪帝等人的政治博弈水平相当不靠谱。

变法伊始,康有为就全力怂恿光绪帝坚定意志,排除一切阻力,全面改革官制,整顿吏治。他模仿日本等国,提出了一整套官制新方案:

在朝廷设置制度局,它既是新政的咨询机构,也是推行变法的决策执行总部,实际上就是新式全权内阁。制度局下面再设立十二个行政专局,即法律局、税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武备局,实际上就是中央部委。在地方上,每道设立一新政局,每县设立一民政局,逐级具体执行和落实新政。

这样一来,原来的军机处、内阁、总理衙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朝廷核心部门,其大部分权力职能都将被架空,地方上省道州县诸多衙门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毫无疑问,这一方案无异于一枚官场核弹,一旦实施引爆,其冲击力将震撼整个国家。本来康有为的方案并未提及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意图减小阻力。可是早在维新变法之前,清廷因财政极度紧张,已制定了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的既定方针。如今正好进行官制改革,光绪帝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决绝态度,竟然顺势将两项重大改革合在一起推行。

这样一来,改革真就成了与虎谋皮了。顽固守旧派本来就人多势众,如今核弹即将爆炸,很多原本同情支持维新变法的中间派官僚,也都被吓得跑到守旧派一边,合力抗阻改革的推行。因此,支持维新变法的阵营严重分化流失,官制改革更是阻力重重,一时很难推行。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02-29 13:58:25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