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1)

篇首语

喜爱历史的我,一直以来对晚清民国史情有独钟。恰逢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心中对于这段历史的回味和感慨不免多了起来。

于是,我决定动笔写写这段历史,算作是自己对辛亥百年的一份草根式纪念,并与所有关注这段历史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在这里,我将主要讲述晚清和中华民国(1840年-1949年)这段风云岁月中一些重要的人和事,同时也将进行一些分析和评论。另外,文中还会穿插介绍同期的世界历史中一些重要的事情(主要关注欧美和日本)。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段近代史虽然只有短短百余年,但无疑非常特殊和关键。正如人的一辈子虽然有几十年,但真正对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往往只是那关键的几次选择和几段经历。

这是一段我们似乎比较熟悉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段似乎存在很多争议的历史。虽说此文所选用的相关史料都有据可查(待全文写完时会一起列出所有的参考书目),但文中牵涉到的历史争议肯定不会少,在此先跟大家打声招呼。也许,历史的最大魅力之一就在于争议吧。

在这段时期,有两个关键的历史节点——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和1911年武昌起义。巧合的是,这两个年份都是农历辛亥年,恰好是一个六十年干支轮回。两个辛亥年里发生的这两次起义,不经意间先后点燃了两个风雷激荡的时代,多少风云人物由此涌现出来:

落第童生洪秀全创建了太平天国,到头来却是一场人间悲剧;
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乘势而起,引领风骚数十年;
女强人慈禧太后延续了满清王朝半个世纪的气数,而期间整个国家却一步步滑入深渊;
在决定中国命运走势的历史关口,袁世凯与孙中山两大阵营展开巅峰对决;
两位19世纪的8090后——蒋介石与毛泽东,一步步登上最高政治舞台,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压轴主角……

蓦然回首,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这些风云人物的成败荣辱、是非功过,不仅仅写就了他们的个人命运,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国家命运。回望近代百年,我们的中华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坎坷曲折,一次次错过崛起良机,又一次次顽强地自我救赎,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自强悲歌。

此间的辛酸与悲壮,足以让我们刻骨铭心。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1 22:32:00 +0800 CST  
(2)
第一章:主角亮相

1840年,盛夏,北京紫禁城。

午后的天气异常燥热,天边乌云翻涌,不时传来阵阵闷雷声,一场伴有电闪雷鸣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宫殿里,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道光,此时正在焦躁地来回踱步,看起来火气很大。原来,他刚从千里之外的浙江发来的奏折上得知,两个星期前,英夷数千军队突然攻陷浙江沿海的定海县(今舟山岛)。

面对英国人的武装侵犯,道光皇帝大为震怒:我堂堂天朝,岂能任由区区一岛夷之国挑衅撒野?速速调兵围剿!

然而,如果他能感知到这个古老的帝国正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强敌,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暴风雨,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许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火气,而应该是倒吸一口凉气了。

大家都知道,此时的英国已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业强国,也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仗着坚船利炮向咱们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古老的中国由此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

战争已经打响,接下来的经过我后面再讲。在这里,我想请大家先把视线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移到当时的五位普通人身上。

虽然此刻这五位普通人都默默无闻,东南海疆的炮火也并未影响到他们各自平静的生活,但我还是想在讲述鸦片战争之前先来介绍一些他们。

因为,他们此后的人生经历对整个晚清历史产生的影响,要比鸦片战争的影响大得多——

第一位:他时年26岁,是广东花县一名落第童生,此前三次考秀才未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造反倾向的愤青;十几年后,他果真揭竿而起,创建太平天国,差点就埋葬了满清王朝,最后却以悲剧收场。他就是洪秀全。

第二位:他时年29岁,是京城里一名不起眼的小官(从七品),籍贯湖南湘乡县;十几年后,他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军,最终将洪秀全从天国打入了地府,让岌岌可危的满清王朝喘过一口气来,而他也就此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就是曾国藩。

第三位:他时年28岁,是湖南湘阴县一名豪杰之士,此前三次入京考进士未中,处境窘迫,却仍以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自勉;十几年后,他碰上太平天国起兵的乱世,迎来了施展自己才学和抱负的机遇,此后飞黄腾达,并在新疆建立了不世功勋。他就是左宗棠。

第四位:他时年17岁,是安徽合肥县一名少年才俊,刚考中秀才;十几年后,他投靠老师曾国藩,在其帮助下创建淮军,之后青云直上,位高权重,纵横晚清政坛近四十年,成为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最具争议性的晚清重臣。他就是李鸿章。

第五位:她时年5岁,是一名满族小女孩,家住京城西四牌楼劈材胡同,在四合院和老胡同里无忧无虑地玩耍是她目前主要的人生经历;十几年后,她经选秀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子,咸丰死后不久,她跟小叔子联手发动宫廷政变,垂帘听政主宰满清王朝达47年之久。她就是慈禧。

以上五人,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晚清风云人物,都是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重量级主角。在他们正式登台之前,我先来讲讲他们早期的人生故事,也好让他们给大家提前亮个相。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1 22:43:04 +0800 CST  
(3)
【幸福的童年】

先来个集体亮相:

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一个叫白杨坪的偏僻小山村,当时取名曾子城(27岁时改名曾国藩)。祖父曾玉屏是个小地主,父亲曾麟书则是个落寞的乡村私塾先生。

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左家塅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前面已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以耕读传家,家里老小一共有十口人,日子有些拮据。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普通的客家农民家庭,当时取名洪仁坤,小名火秀(29岁时改名洪秀全)。家里主要靠父亲洪镜扬和两个哥哥种田维持生计,生活比较艰难。

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一个人丁兴旺的农村大家族。高祖父那代攒下了200亩田产(算是中小地主),但由于家族人丁繁衍众多,这份家业经过几代人的分家,分到父亲李文安头上的也就没多少田产了。好在父亲此时是个秀才,可以办私塾挣钱增加收入来源。

1835年11月29日,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材胡同一个满族家庭,属满洲八旗里的镶蓝旗。当然此时她还不叫慈禧(这是她以后晋封皇太后时所加的徽号),正史只记载她姓叶赫那拉(名不详)。他的父亲惠徵此时在吏部当个叫笔帖式的八品小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正科级)。

从史料上看,前面四位男孩都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别说名门望族,就连官二代、富二代也算不上,当然也不属于那种悲惨困苦的极端赤贫阶层。

在这四人里面,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位两小朋友的家境相对宽裕一些,但也算不上是非常富裕的大户人家,毕竟家里也只是小有田产,再加上人口较多,经济负担还是不小的,生活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洪秀全和左宗棠两位小朋友的家境则相对要拮据一些,估计介于温饱和小康之间,但比佃农、长工等赤贫者的境况要好些,毕竟他们家里多少还有些属于自己的田地,算是自耕农,不用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勉强度日。

虽然这四位小朋友都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农村娃,但他们的童年生活还是比较幸福和幸运的。

首先,他们几个至少都能吃饱饭。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以下的穷苦人家是很常见的。他们平日三餐也许只有五谷杂粮、粗茶淡饭,但至少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会遭受毒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农药残留蔬菜、瘦肉精猪肉等各种问题食品的侵害。当然,也不会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因此从饮食的层面上看,他们的童年还是算得上健康成长的。

其次,他们的童年生活里虽然没有精美的汽车玩具,没有电子游戏,没有动画片,没有儿童乐园,但他们可以在没有空气污染的草地上放风筝,可以在没有水污染的小河里游泳、捉鱼虾蟹蚌(顺便在河边来个香喷喷的烧烤)。要是身手好,还可以爬树掏鸟蛋。大自然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天堂。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机会上学读书(这显然要比当时许多穷苦人家读不起书的孩子幸运得多)。虽然学习内容不是那么丰富有趣,老师也一般比较严厉(课文背不下来可能要打手板),但好在家庭作业不会太多,课业负担也不太重,不用拖着带轮子的厚重书包去上学,也不会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2 21:24:30 +0800 CST  
(4)

说到上学读书,那时候不比现在,没什么义务教育法,况且当时普通农村家庭连解决温饱问题都不容易,要供孩子上学读书就更有压力了。

可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家长们送子读书的热情却非常高(当时女孩不能上学)。但凡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家长们都尽可能让儿子去私塾、书院或是官府办的学校里上学读书。实在付不起学费的,但凡家长自己肚子里还有点墨水,也会采取自助模式在家教子读书。

显然,这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关。一个最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好好读书就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功名,一旦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若是再考中进士,更是直接可以做官了。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整个社会都是围绕官本位运行的。一旦当了官,不仅拥有了权力和地位,各种名利也随之而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直白的解释就是:你想得高薪吗?你想住豪宅吗?你想娶美女吗?如果你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这些自然都会拥有的。

虽然话是俗了点,但现实的诱惑力却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你是名门望族的子弟,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八代贫农出身,只要你书读得好,有本事考得好功名,你就可以做官。

这叫什么?这叫公正和平等,合称公平。

在等级森严、统治阶级拥有很多特权的封建社会,公平向来都是奢侈品。科举制度给普通平民进入官僚权力集团和上层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不再是传说,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因此,对于那些普通平民特别是寒门子弟来说,读书考功名是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命运的最好办法,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最佳途径。

有了这样的社会背景,当时的家长们对儿子的读书问题不上心才怪。

上述这四位小男孩的家境都不算富裕,其中洪秀全和左宗棠两位小朋友的家里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四位小男孩都接受过同样的励志教育: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之日,就是改变命运之时。

巧合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位小朋友都曾在他们父亲办的私塾里上学读书。他们的父亲也都是读书人,只是科场都不顺,那时候一边还在继续为考功名而寒窗苦读,一边办私塾挣钱养家,正好顺便教子读书(学费也省了)。如此看来,这三位小朋友家里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还是不错的。

相比之下,洪秀全小朋友家里就没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了。父亲只是个普通农民,认识不了几个字,更何况平日里得带着两个大儿子辛勤耕作才能勉强维持全家生计,教子读书是做不到了。好在三儿子洪秀全天资聪慧,也很好学,老洪觉得他是块读书的料,于是勒紧裤带也要送他去村里的私塾读书。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2 21:27:32 +0800 CST  
@zhudong777 2011-05-22 21:50:26
感觉楼主的文字平实当中透着生动,读起来一点都不闷!有个小建议,有些文字不要打括号也没关系,除非你是想让我们着重关注括号里的文字!
-----------------------------
历史要写得生动不容易,特别是沉重的近代史。所以我在文字表述上首先追求的就是读起来不闷,目前的自我感觉是,离生动还有些距离,但我会尽力做到的,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至于括号,确实有些地方多余了呵呵,妨碍阅读流畅性,谢谢提醒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2 22:11:30 +0800 CST  
@把酒临江 2011-05-22 11:17:44
晚清民国史是一段很有意思,很有研究性,很有可读性的历史。但就大家所知,因各种原因而对它的研究和解读还大多处于“众口一词”的阶段,而相反对古代史的研究要深入得多,基本上是“体无完肤”了。
望楼主能写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期待中……
-----------------------------
谢谢把酒临江的关注和期待。我正是因为心中有很多跟传统观点不一样的看法,才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在这里开贴写作呵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跟大家一起探讨。这是一段非常有探讨价值的历史。

在这里先透露一下我的大致写作思路:我主要还是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希望通过故事性的讲述增加可读性,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论不会太多。我不会轻易给一个人物下结论,一般会等到他去世的时候,才会对他整个一生的功过是非作个精炼的评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2 22:24:43 +0800 CST  
@一叶宏卿 2011-05-22 20:23:38
多说点清朝民国之事,让中国这段最错综复杂也最耻辱的岁月能激情今天国人、尤其年青人的反思,以史为鉴,,只有年青人有意识,国家的将来才有希望,期待继续更新,,让大伙多些探讨
-----------------------------
我们确实需要反思,知耻近乎勇。多谢关注和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2 23:05:17 +0800 CST  
(6)
集体亮相完毕,下面按照年龄大小的顺序,逐个介绍一下他们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的人生历程。

【曾国藩:从笨小孩到高官】

相比于以后的作为,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惊人。确切地说,他并不是那种从小就非常聪明机灵的天才,资质和智商不过中等而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些愚钝笨拙。

野史里就流传有这样一个笑话:

话说有天晚上,曾国藩同学在自己房间里读书,有一篇短文章他朗诵了很多遍却就是背不下来。不巧有个小偷此时正藏在他的窗外,打算等他熄灯睡觉后溜进来偷东西。

可是这小偷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一直在翻来覆去背那篇文章。最后,这小偷实在忍耐不住了,跳出来对小曾同学说:“我在外面听都听会了,不信我来背给你听。”于是小偷当面将那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临走时还对目瞪口呆的小曾同学丢下一句很伤人的话: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

这笑话显然不怎么靠谱,估计是别人杜撰出来的。不过,故事虽然很假,但关于天资愚钝这一点,曾国藩自己都是承认的。

比如在保存下来的《曾国藩日记》中,他就说自己“生平短于才,秉性鲁钝”,读书做事反应速度都很慢,别人看完两三行字了自己才能看完一行,别人很快就能弄明白的事,自己要想好久才行。

他的《曾文正公文集》里也提到,小时候自己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由于比较愚陋,往往父亲需要跟他讲三遍他才能弄懂记住,晚上睡觉前还要让他再背一遍,怕他第二天又忘了。真难为他老爸了,恐怕也只有老子教儿子才会这么耐心细致吧。

虽然天分平庸,但曾国藩打小个性执拗坚韧,也很好学,正是因为他的勤奋、扎实和专注,从而弥补了自己天分上的不足,正所谓勤能补拙。通过坚持和努力,他在学业上逐渐开窍,成绩也有了起色。

当然,读书除了靠自己的天分和勤奋之外,好学校、好老师这些客观条件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是,曾国藩的老爸兼老师——曾麟书的学识水平很一般,教学方法也很落后。曾麟书的笨拙和落魄是远近闻名的,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考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考中,而秀才只是科举功名的起点而已。

可就这水平,曾麟书还敢办私塾当先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招到学生的。先不说误人子弟,他至少是误己子弟了——可怜曾国藩同学从十四岁开始考秀才,一连考了六次都没考中,大有步老曾后尘的势头。

二十二岁那年(1833年),曾国藩第七次考秀才,终于考中了(倒数第二名)。对此,老曾作为父亲当然很欣慰,但作为老师他却很羞愧。

因为,早在三年前,曾国藩同学就已经转校了。

曾国藩先是转往衡阳唐氏私塾就读,一年后又转入当地小有名气的湘乡涟滨书院。涟滨书院的教学质量果然不错,曾国藩在此仅读了一年就大有长进,随后一举考中秀才(还在当私塾先生的老爸只比自己早一年考中)。

好不容易考中秀才后的曾国藩,大概是领悟到了好学校好老师的重要性,他很快又转校了。这一次,他选择的是赫赫有名的千年学府长沙岳麓书院,而且直接拜当时的书院山长(相当于院长)欧阳厚均为师。

名校名师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曾国藩就读岳麓书院刚满半年,就去参加当年(1834年)的乡试(相当于全省秀才统考),结果首考即中,顺利考中举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3 21:38:21 +0800 CST  
(7)

顺利中举的曾国藩信心大涨,踌躇满志,他很快就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参加京城会试(相当于全国举人统考)。结果却是连遭打击,先后两次落榜。

好在曾国藩对于落榜的感觉并不陌生,况且他也清楚自己并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天才,要跟来自全国各地的科举精英们同场竞争,自己应该也有落榜的心理准备,因此心理承受力比较强。

1838年,27岁的曾国藩进京第三次参加会试,这次终于闯关成功,随后的殿试成绩,他的名次是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虽然名次很靠后,但总算实现了金榜题名,要知道这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却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在接下来的朝考中(清代规定,新科进士除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职外,二三甲进士还要经过一轮朝考再分配官职),曾国藩发挥异常出色,获一等第三名。更好的事情还在后头,当时的道光皇帝读了曾国藩的朝考作文后,非常欣赏,亲自将曾国藩提为一等第二名。

凭着这样的好成绩,特别是道光帝的赏识,曾国藩直接被选入翰林院(俗称点翰林),充任庶吉士。

明清时期,翰林院就是储备高官集中营的代名词,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庶吉士也相当于高干培训班学员。点了翰林,就标志着以后的仕途前程似锦,当时对此比较流行的赞叹就是:他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这个27岁的青年人改名国藩(原名子城),以示自己要做国之藩篱的远大志向。十几年后,他确实成为了满清王朝的藩篱屏障,但是不是国家的藩篱屏障,就有很大的争议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3 21:42:47 +0800 CST  
(8)

进入翰林院后,工作清闲的曾国藩开始潜心研究程朱理学,这为他今后成为晚清名儒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程朱理学向来崇尚传统道德修养,曾国藩便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自律,修身养性。比如,每天早上要早起不能赖床,每晚要静坐反省写日记;每天要按计划坚持读书习字;平日里要节食节欲,谨言慎行……

看到这里,不少人也许会觉得曾国藩是个迂腐无趣的书呆子。但事实上,他也许是有些无趣,但绝不迂腐。

1840年,曾国藩从为期三年的庶吉士培训班上毕业,出任第一个正式官职: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到1847年,年仅36岁的曾国藩已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二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

短短七年,连升五品十级(每品有正从两级)。说他迂腐,你信吗?

说起来,曾国藩升官这么快,跟他崇尚程朱理学有很大关系。别误会,不是学问好就能升官,他也没有死读书,心里面精得很呢。

当时的政坛,程朱理学一派很得势,学术界和政界互通声气,彼此呼应,非常活跃,形成一个声势很大的官僚—学术联盟。

曾国藩虽然在小事情上有些笨拙迟钝,但面对大事一点都不糊涂,眼光和手段都非常高明。他城府极深,老成持重,深谙官场之道,知道在官场上打拼,广结人脉至关重要。

因此,他很早就主动融入程朱理学派的圈子,广交师友,如拜当时名望很高的京城大儒唐鉴为师,又主动结交倭仁、吴廷栋、刘传莹、何桂珍等名士。几年间,菜鸟级京官曾国藩名望大涨,队伍站得好,升官就容易多了。

当然,曾国藩的仕途如此之顺,更得益于自己的贵人——穆彰阿的扶持和提拔。穆彰阿是道光朝的重臣,担任内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而他正好又是曾国藩当年会试中第时的主考官,两人有师生之分。

对于这样的大树,精明的曾国藩当然会紧紧抱住。事实证明,大树底下确实好乘凉。

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同时,曾国藩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湖南同乡保持着密切来往,如刘蓉、郭嵩焘、欧阳兆熊、罗泽南、江忠源等。我们不得不佩服曾国藩的识人之明,因为他结交的这些朋友,后来都成为了他创建湘军时的得力助手和重要骨干。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1850年,道光帝驾崩,儿子奕詝继位(即咸丰帝),深得道光恩宠的重臣穆彰阿,被新皇帝革职永不叙用。这样一来,曾国藩一下子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不久后,他本人也因为直言进谏而惹恼了咸丰帝,从此咸丰帝一直对曾国藩没什么好感。

如果照这样的情势下去,曾国藩的仕途应该不会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了。当然,即使他最终能顺顺当当地官至一品,也不会有多大的历史名气。三条腿的蛤蟆很少见,两条腿的一品大员多了去了。

也许,上天注定他的命运会不同寻常,注定他命中要和另一个男人狭路相逢,生死对决,并因此成就一番大业,名留青史(盛名和骂名都有)。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3 21:45:51 +0800 CST  
@把酒临江 2011-05-23 10:50:47
楼主把这五位晚清重量级人物放在一起写,挺有想法的。
看完之后,很有感慨,他们小时候多么的相像,但命运却又多么的不同。
人生无常啊
-----------------------------
历史中很多偶然的人物命运,极具戏剧性,比历史学家们成天研究的那些必然性的历史规律要有趣得多。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13:14:56 +0800 CST  
@gzrbfsz 2011-05-24 10:46:16
小伙子(小姑娘也有可能),我也喜欢历史,看了你的文章,觉得你的历史功底不错,衔接一些历史故事会更好看。加油!
-----------------------------
谢谢鼓励!另外声明一下,本人性别:男,爱好:女。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13:17:28 +0800 CST  
(9)

【左宗棠:蛰伏的高人】

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一岁,两人的家乡离得不远,后来他们并肩与太平天国作战,一同成为晚清名臣,可以说两人的缘分和交情都不浅。他们之间的恩怨,也一直是广大晚清历史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与曾国藩天生有点笨拙愚钝相反,左宗棠自幼就有神童之誉,聪颖机灵,思维敏捷,读书能一目十行、举一反三,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左宗棠三兄弟的才华作过评语:他的两个哥哥将来只能做私塾先生,而老三左宗棠有万里封侯的希望(后来还真封侯了,眼光神准的妈妈)。

大家的赞扬和期许,极大地鼓舞了幼年左宗棠的自信心。从教育心理学上讲,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但凡事物极必反,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高自大。

因此,神童左宗棠自幼也养成了自视甚高、狂傲、偏激、爱吹牛、爱自夸的性格特征。他的天生奇才确实令他最终功成名就,但他的狂傲和偏激也让他后来吃了大亏,差点就被人所害。

我们来看看左宗棠自大和狂傲的具体表现。早在上学读书的时候,他每写完一篇文章,老师还没来得及批改,他就要先自我惊诧一番:怎么就写得这么好呢?这何止是自大,完全一自恋狂嘛!

更牛的还在后头。我们大家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左宗棠也不例外,他很小的时候就选定了自己的偶像——诸葛亮,并且终生崇拜。其实这也没什么,谁叫人家是神童呢?再说了,崇拜就崇拜呗,诸葛亮的粉丝多了去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可问题是,他不仅仅是崇拜,平日里更是常以当今诸葛亮自居,与朋友通信,通常直接以“亮”、“今亮”落款。我们经常看到,历史上某某牛人有“小诸葛”之称,比如民国时期的智将白崇禧。但他们基本上都是因别人的赞誉而被封“小诸葛”,况且前面还有个“小”字。

而左宗棠不仅自封“今亮”,而且连个“小”字也不带,也不怕诸葛亮泉下有知,夜里找上门来和他一决高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23:24:05 +0800 CST  
(10)

深受父母宠爱的神童左宗棠,在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后,巨大的不幸向他袭来。从他11岁那年开始,短短七年间,大哥、母亲和父亲先后不幸病逝,一个过着小康生活的温馨幸福大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穷困潦倒。

到左宗棠18岁的时候,三个姐姐都已出嫁,家里就剩下二哥左宗植和守寡的大嫂,不多的田产也早已为治病和办丧事卖光了。为谋生计,二哥只得外出教书挣钱。

18岁时,左宗棠进入长沙有名的城南书院读书,次年转入湘水校经堂。20岁那年(1832年),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考中举人,比大他一岁的曾国藩还早两年。

乡试考完后还未发榜,左宗棠与湘潭大财主周衡的长女周诒端结婚了。他是入赘周家的。

在旧时代,男子因为娶不起老婆选择入赘妻家(俗称倒插门),是很丢人和尴尬的事情。好在周家是书香门第,妻子周诒端知书达理,非常贤德,一点也没有看不起这个贫穷的读书人,反而激励丈夫全身心去搏取功名。

1833年,由老婆出盘缠费,左宗棠第一次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途。他向来自视甚高,考中举人之后,本以为考取进士如探囊取物。没想到的是,命运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六年内先后三次参加会试,全部都落榜了。

左宗棠确实是很有才华的,但常言道文如其人,左宗棠的文风就像他的性格那样,虽然才华横溢,但也狂放不羁,另外小毛病也不少。而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是八股文,条条框框很多,过于追求形式。显然,八股文并非左宗棠所长,也非常不利于展现他的才华。

会试三次落榜,让左宗棠极为失落和沮丧。虽然曾国藩也是两次落榜,但显然左宗棠受到的心理打击要比曾国藩大得多,因为左的自我期许要比曾高得多。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除了精神上的打击,左宗棠此时还面临着现实压力:26岁的他已是四个女儿的父亲了,家庭负担日益加重,而且三次进京赶考花了不少银子。即使有心再考,也是力不从心了,他不得不选择放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左宗棠的科举生涯就此结束。而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23:27:04 +0800 CST  
(11)

在那些落寞灰暗的岁月里,左宗棠没有一味地抱怨怀才不遇,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努力提高自己的才学和见识,期间还作了一副对联自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心境可见一斑。


其实,怀才就像怀孕,日子久了总会凸显出来的。

当然,他也不是一个只会窝在家里死读书的宅男,而是多次以谦逊好学的姿态主动拜访前辈高人,积极结交各方师友,通过主动展示自己才学见识的方式,来争取获得他们的赏识、关照和帮助。

顺便说一句,左宗棠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也非常值得今天那些老是宅在家里的剩男剩女们学习(当然目标对象不一样),要知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白马王子的概率跟被雷电劈中的概率差不多。

前面说过,天赋过人的左宗棠在别人面前向来自大狂傲,但其实也是会分对象和场合的,对于自己仰慕敬重的前辈高人,他还是会谦逊有礼地主动拜访。而他自己也确实是身负奇才,胸怀大志,谈吐和见识都不同凡响。但凡才华横溢又谦恭好学的年轻人,一般也确实比较容易得到前辈高人的赏识和关照。

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最有意思的回报就是,左宗棠结交的两位前辈高人,先后主动和他联姻,即双方让各自年幼的子女订婚,结成儿女亲家。

第一位就是当时的湖南籍高官陶澍。陶澍是嘉庆、道光两朝的名臣,担任两江总督(统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军政长官)十几年,栽培和提拔过林则徐、胡林翼、贺长龄、魏源等名人。

第二位就是左宗棠的恩师贺熙龄,也是湖南人。贺熙龄是翰林出身,当过湖北学政,曾在长沙城南书院任教多年。

那时候官场上的联姻很常见,一般都是门当户对,也好相互照应。但左宗棠当时只是一介布衣举人,穷酸落魄。而陶澍和贺熙龄不仅都是左宗棠的师长辈,两家的门第地位也与左家相去甚远。这种极其罕见的联姻,足以说明两人是何等的赏识左宗棠。

与此同时,左宗棠也与一些同辈朋友保持着密切交往,如胡林翼、郭嵩焘等,他们两人后来对左宗棠的仕途帮助极大。

通过结交师友和相互联姻的方式,左宗棠和湖南籍官僚集团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湖南官场上的名望和人脉,也远远盖过了自己布衣举人的身份和地位,这为他日后步入政坛提供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除此之外,左宗棠的知识结构在那个时代也算得上超凡脱俗。科场失意的他,不再像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那样埋头苦读四书五经,而是潜心研究地理、军事、赋税、水利、农学等经世致用的学问。正是这些被正统读书人视为杂学的学问,成就了左宗棠日后的奇功,也让我们的国家躲过了一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1844年,左宗棠带领妻儿从岳父家搬了出来,全家搬回到湘阴老家,盖了新居,买了点田产,平日里一边耕作一边读书,过着惬意的田园生活,还自号“湘上农人。”

但他只是蛰伏在乡下而已,心里一直没忘关注和研究天下大势,他在等待时机的到来(有点像他的偶像诸葛亮高卧隆中的感觉)。

幸运的是,他没有等多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23:30:25 +0800 CST  
@随时到来 2011-05-24 13:45:49
此贴必火…顺便打听下,一般什么时间段更新?
-----------------------------
谢谢关注和鼓励!正常情况下,每晚8点至10点更新。我一般是晚上写2000字左右,第二天上班抽空修改润色,然后晚上再发出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4 23:37:59 +0800 CST  
@tao2099 2011-05-25 09:07:21
要写完清末民初这段历史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单一个太平天国就足够成一本书,更不用说辛亥革命,和民国军阀了,强烈支持楼主的勇敢创作路程。
-----------------------------
谢谢支持!

这段历史确实很庞杂,要写成面面俱到的通史,我一介草根写手可没那本事,本文主要是选取那些关键人物和核心事件,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来写作。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5 13:27:59 +0800 CST  
@tao2099 2011-05-25 10:37:03
辛亥年的两次起义,一方面是因为人祸(如清延的统治,汉人的觉醒)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灾,各种气象变化的原故,请楼主慎重。
-----------------------------
@把酒临江 2011-05-25 11:09:57
楼上的哟,个人不同意此观点,我觉得人祸是根本原因,也是重要的原因,而天灾可能只是一导火线。所以笔墨还是得放在人祸上。
-----------------------------
非常欢迎列位看官在这里就一些话题展开友好的讨论!咱们历史迷的一个共同特色和爱好就是,喜欢和别人讨论甚至辩论历史话题,这是咱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关于天灾人祸这个话题,我个人也侧重于探讨人祸因素。天灾固然是很重要的导火索,但如果没有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大火是烧不起来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5 13:42:37 +0800 CST  
@科学领域的艺术家 2011-05-25 12:36:02
其实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折腾史,即所谓,有桥不走,偏要摸着石头过河,捉河。。蟹。人们总是习惯性认为,满清是因为科技落后,所以完全无法对抗西方列强,所谓落后就要挨打。
事实的关键是,西方列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的统治者近现代一直不肯学习进步。西方这些国家从来也没有把重心放在对付满清身上,只要比较一下西方列强对满清的用兵规模和他们在欧洲内战的规模,就发现,所谓的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就是个笑话。两次鸦片战争,英国不过投入不过海陆军几千人而已,只是他们投放到镇压印度叛乱人数的零头,而且多是二线部队,杂兵,冒险家居多。而这些国家在欧战战场上动则出动10几万军队常备军。

-----------------------------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5 13:44:49 +0800 CST  
@科学领域的艺术家 2011-05-25 12:36:02
其实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折腾史,即所谓,有桥不走,偏要摸着石头过河,捉河。。蟹。人们总是习惯性认为,满清是因为科技落后,所以完全无法对抗西方列强,所谓落后就要挨打。
事实的关键是,西方列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的统治者近现代一直不肯学习进步。西方这些国家从来也没有把重心放在对付满清身上,只要比较一下西方列强对满清的用兵规模和他们在欧洲内战的规模,就发现,所谓的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就是个笑话。两次鸦片战争,英国不过投入不过海陆军几千人而已,只是他们投放到镇压印度叛乱人数的零头,而且多是二线部队,杂兵,冒险家居多。而这些国家在欧战战场上动则出动10几万军队常备军。
-----------------------------

非常赞同这位朋友的观点。整个中国近代史,其实关键就是我们自己在折腾自己,不断给自己挖坑,然后又耗费巨大的精力和牺牲去填坑。
在甲午战争以前,外来的战争和压力并不严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奋发图强,但是却遗憾地一一错过,每每想起来就心痛。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5-25 13:49:46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