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而且,虽然董承就算外戚当中出色的,那也是矬子里的将军,成不了大事。就看看《三国演义》里衣带诏这个事是怎么败露的就可以。当时他正密谋这个事,这时候他的家奴秦庆童和他的小妾云英私通,被他发现。依着董承就要杀了他,董承的夫人求情,他就没杀这个奴才,打了四十脊杖,把他锁起来。结果这个奴才跑去给曹操报信,而且跟曹操说的特别详细,都有谁,太医吉平咬破中指起誓,包括那条白绢他都看见了。这里毛宗岗先生批了一句:“夫人大是误事”。其实这能是夫人误事吗?拿主意的是董承。作为主事之人,在这个特殊时刻,面对这种情况,你只能做两种选择,要不就把这个人杀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要不就干脆做个好人,你们不是相好吗?干脆撮合你们,让你们成亲,让这个家奴对自己死心塌地。就怕他这样首鼠两端的,收拾这个秦庆童收拾得也不轻,让他怀恨在心,有了告发他的动机;同时又给他留了一条命,让他存在去告发的可能。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们谋划这个事,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所有的内容这小奴才都知道,说得那叫一个清楚,本来可能曹操还会以为这小子是对主子不满,跑这儿来诬告的,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曹操想不信都不行。还有,这个秦庆童跑了,这位董国舅没有任何不安的感觉,就认为这小子不定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居然没当回事,连一点起码的警惕性都没有,你不死等什么?
再说说这个计划的这几位参与者,刘备前面说了,对这个衣带诏,他的目的主要是有一个取曹操而代之的理由,他也不是为了给皇上干活。但这已经算这里面最有分量的人了,毕竟他有兵有将,能干点儿事。再看其他那几位,侍郎王子服、将军吴子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一帮闲人。且不说这帮人的目的也不怎么纯洁,估计也是为了推倒曹操,自己能够混个实权部门。再一个,不管他们有没有私心,这帮人也成不了什么事啊。其实对于这样的一个秘密计划来说,执行团队的人员必须精干,每个人都得能发挥作用,而这几位纯粹凑数的,董承召集这么一帮人,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还增加了泄密的风险,得不偿失。
当然,《三国演义》当中又给加上一个西凉太守马腾,这位其实是有发挥作用的能力的,属于地方实力派,但您翻翻《三国演义》,马腾在衣带诏上签名时义愤填膺,走了之后,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李傕郭汜这帮人霸占长安的时候,他还出过一次兵。参与了这个衣带诏之后,他倒没动静了。直到后来被曹操弄到长安杀了,他儿子才出兵,不过完全是为他爸爸报仇。
所以我说,这个衣带诏完全就是个笑话,这要成功了,那真没天理了。其实刨去这帮或是各怀鬼胎,或是跟着凑热闹,帮不上忙的人。真正目的最单纯,行动最积极的反而是没在所谓的“义状”上签名的太医吉平,他要趁着曹操头疼病发作,找他治病的机会,给曹操药里下毒。其实这还真有可能成功,但没想到有那个秦庆童去告密,吉平被曹操抓起来,严刑拷打,砍掉手指头,割了舌头,受够了罪之后,头撞台阶自杀了。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曹操“恶极”,要我说其实吉平是死在这个绣花枕头国舅手里了。
既然说到医生了,下一段咱们聊聊比吉平名声大得多的三国名医——华佗。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1 21:26:51 +0800 CST  
华佗该死吗
华佗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医生,但华佗的名声还真并不完全是靠三国才这么响亮的,他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那都是泰山北斗级别的,而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给予华佗的笔墨并不算多。
写《三国志》的陈寿还是比较重视华佗的,在《魏书·方技传》当中,华佗第一个出场,而且篇幅在整个《方技传》记载的人物当中大概排第二位,排第一位那位咱们回头再说。而且陈寿记载了很多华佗行医治病的事迹。最不可思议的是就是他能够做外科手术,那个麻沸散应该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麻醉剂,只不过不是注射,而是服用的。但他的输血设备什么的都没有,怎么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正史记载的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其中很多细节估计是被忽略掉了,毕竟《三国志》是史书而不是医学著作。我觉得如果华佗的《青囊书》能够留下来,那里面应该有详细的说明,可惜这部书跟着华佗一起去了。
说到《青囊书》的消失,就不得不说华佗被曹操杀掉的事,关于这件事,咱们先说说《三国志》当中的记载。
在我的小时候,因为缺少网络等发表意见的渠道,所以讲述历史的的角度比较单一,主要是出自官方,对这件事的评价很一致,就是华佗被曹操杀害,曹操是百分之百的凶手。到我大学毕业之后,网络、论坛、自媒体的兴旺让每个人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渠道,这时候对事件的认识和评价趋向百家争鸣,什么案子都有可能翻过来,这件事也不例外。有的声音说是华佗自己不地道,才被曹操杀死,完全无责的华佗变成全责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上说,华佗后来成为了曹操的私人保健医生,因为曹操经常犯头疼病,每次犯病,都指着华佗消除病痛。华佗说曹操这个病属于慢性病,很难迅速地去根儿,所以曹操一直把他留在身边。华佗跟曹操是老乡,都是沛国谯郡人士,属于苏北地区。他的工作地点在许都,就是河南许昌,时间一长,华佗想家了。就跟曹操请假回家,结果一到家,华佗不想回去了,就不断打报告,请求延长假期,理由是自己的妻子病了。后来曹操反复催促,华佗就是不回去。曹操急了,让人去华佗他们家搞调查,如果他老婆真病得那么重,拿给他额外发小豆四十斛当作补贴,如果他说瞎话,老婆根本没病,那就把他抓起来。结果调查人员一到那儿就查清楚了,然后就把华佗抓了,华佗也认了。曹操就要杀他,荀彧劝曹操:“这人业务能力太强了,杀了他,丞相您的头疼病怎么办?”曹操说:“没事,没他这个臭鸡蛋,还不做槽子糕了?”于是把华佗杀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的头疼病一直没有去根儿,总犯。曹操就说:“其实华佗能给我这病去根儿的,他就是诚心不给我根治,给我留着个病根儿,让我总得指着他,离不开他,这小子良心大大地坏了,我就算不留着他,他也还是这样,永远不给我根治这个病。”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2 20:51:44 +0800 CST  
@king789456 2018-01-23 11:11:17
老友,这写得没有你先前的评水浒精彩,建议资料参考面更广些,还要注意点、线、面相相结合。宁慢求精。
-----------------------------
您说的没错,也有别人跟我说过,确实,四大名著中我相对更喜欢的是水浒和红楼梦,三国和西游可能说的相对弱一些,我尽量努力吧,谢谢您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3 22:10:39 +0800 CST  
陈寿还提到,虽然成为千古名医,但当大夫却不是华佗的职业理想,他本来也想出仕做官,但一直没有实现愿望,被迫干了医生,所以做不到干一行爱一行。这也正常,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并不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就象现在,一个清洁工如果自身有这个条件,肯定想要去考公务员,这个没什么可宣传的,但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纵观华佗这个事情,应该说是一个残酷的误会。华佗其实就是想多在家待一些日子,而且他觉得自己是曹操离不开的人,所以有点有恃无恐,没拎清楚分量。就像现在某个公司里,一些有客户渠道的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的重要人物,对公司的考勤啊,规章制度什么的就提不起应有的尊重,觉得这个管不到自己,因为公司离不开自己。结果有一天真把老板惹急了,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了。可是在曹操这个老板这儿,就不是卷铺盖走人这么简单了,他要你的命。
我觉得对于曹操来说,这又要说到前面咱们提到过的话题,这时候的曹操老了,猜忌好杀,前面说到这里时举的例子是崔琰父女,华佗也是这个情况。要是曹操年轻的时候,可能就是把华佗叫回来,指着鼻子一通卷,然后做点处罚,要不了他的命。估计华佗骗假时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至于曹操说华佗就是想给自己留着病根儿,好挟制自己的话,好多人拿这个当做华佗该死的证据。其实这个话并没有得到证实,完全是曹操自己说的,可信度有限。一个是刚才说的,曹操老了,好杀前面有个猜忌,很多老人都觉得别人算计他,这也难免。再一个,为华佗这点儿事杀他,量刑确实有点过重,曹操可能也意识到了,所以说这话也是给自己找辙呢。后来曹操的小儿子仓舒,也就是那个著名的称象的曹冲,刚过十岁就早早病死,曹操说:“真后悔杀了华佗,要不我儿子也死不了。”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在《三国演义》上,罗贯中先生对华佗之死的艺术加工,把这个事完全反过来了,说华佗是想要给曹操去病根儿,他说曹操总犯头疼病是因为脑袋里面有一个风涎。他的方法是让曹操先喝下麻沸散,麻醉了之后,用利斧劈开曹操脑袋,取出风涎,曹操的病自然就去根儿了。您设想一下这个场景,一个人熟睡,另一个人用斧子把他脑袋劈开,如果不告诉您,您觉得这是在治病还是在行凶?当然,前面罗贯中先生用了一段介绍华佗的医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又有所加工,加入了两个神乎其神的病例,一个是人的额头飞出一只鸟,还一个是人的脚趾头上长出一黑一白两枚围棋子。要按照这个病例,那拿斧子劈脑袋也不算匪夷所思。那么罗贯中写华佗究竟是想要为丞相服务还是要为国除奸,可能罗先生自己也不想下个定论,还是让读者去琢磨吧。
华佗的事迹记载在《三国志》的《方技传》当中,这部分传记记载的其他几位也挺有意思,下一段咱们聊聊他们。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3 22:14:33 +0800 CST  
再下一位叫做周宣,这位善于解梦。曹丕当上皇帝之后,有一次问周宣:“我昨天晚上梦见大殿上掉下来两块瓦,这是怎么个意思。”周宣说:“您的后宫要出人命。”曹丕乐了,“我没做这梦,逗你玩呢。”周宣说:“您说出来就算。”果然,有一个内侍急匆匆跑来报信,“皇上,后宫有人打起来了,出了人命了。”后来曹丕又问周宣:“我梦见一股黑气从地下升到天上,这是怎么个意思。”周宣说:“您后宫有一个身份很高的女人要被冤杀了。”曹丕想起来,自己刚刚下令,让自己的甄皇后自尽。他就死在郭贵妃手里,郭贵妃就是《军师联盟》里那个郭照。这个人胸怀大志,有追求,不满足于当个妃子,不断地在曹丕那里给甄皇后上眼药。有志者事竟成,她终于成功了。曹丕听了周宣的话,一琢磨,赶紧下命令,把前面那道圣旨追回来。不一会儿有人来回报:“皇上,您说完了,甄皇后人已经死了。”
除了曹丕,其他人也找周宣解梦。有一位就跟他说:“我昨天做梦梦见一个刍狗,这是怎么个意思?”这个刍狗就是指在祭祀的时候,用草扎成的狗。早年间祭祀都用真正的动物摆上供桌,猪牛羊狗什么的。到后来人们开始找替代品了,用白面做的猪,草扎的狗之类的都出来了,这个人梦见的就是草扎的狗。周宣告诉他:“有人请你吃饭。”这个人回去,果然有人请他吃饭。过几天,这个人又做了个梦,又梦见刍狗了,他挺高兴,又来找周宣,“先生,我又梦见刍狗了,这回再有人请我吃饭,您跟我一块去啊。”周宣说:“这回不但没有人请你吃饭,你还会被车轧断腿。”果然,后来这个人出了交通事故。没过几天,这位一瘸一拐又来了,“先生,这昨天我又梦见刍狗了,这回是好事还是坏事啊?”周宣一听,赶紧告诉他:“快回家,你们家着火了。”这位跟个瘸兔子似的窜回家,正好赶上救火,损失还不算大,晚来一会儿就不好说了。
救完火,安顿完了,这位又来找周宣,“先生,为什么我三回做梦梦见同一种东西,结果差这么大啊?”周宣告诉他:“就因为你梦见的这个东西,你想啊,这个刍狗一开始是供在桌上,跟着享受香火的,自然是有好处,有人请你吃饭;但是祭祀完了,这东西就没什么用了,被人扔在路边,车轧马踩都没人管了,那自然你就会被车轧断腿;这东西是草做的,能点火取暖,就会有穷人捡走烧火,你们家房子不着等什么?”各位您要是爱听相声的,是不是觉得耳熟?没错,刘宝瑞先生说过一个算卦的单口,跟这个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见,想要编出好相声也得熟读诗书才行啊,好相声也得有点儿历史依据。
《方技传》中记载的最后一位,也是篇幅最长的一位,叫做管辂,这位擅长算卦。与前面几位不同的是,前面那几位《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记载,而这位被罗贯中先生写到了书里,曹操请他算卦。他算卦的这个时候,正是曹操平定了汉中张鲁,击退孙权进犯的时候,这也是曹操最后的胜利,后面就是曹操在汉中的惨败,再被关云长水淹七军。后来虽然关羽走麦城,那主要是东吴出力。从时间点来看,这也是曹操从积极进取的壮年到英雄迟暮的晚年的一个分水岭,后面就是得陇望蜀般的不思进取。这又回到年龄问题了,前面咱说了,关羽、曹操都有老了以后英雄气短的时候。其实不光是主角,《三国演义》里面的配角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下一段咱们就聊聊配角的暮年。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7 16:08:26 +0800 CST  
配角也有晚年
关于配角到了晚年,性情大变的例子,在《三国演义》里也有不少,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曹操的两员将官,徐晃和于禁。
徐晃在《三国志》当中也是战功赫赫,而且最突出的是他治军严明,关羽水淹七军,攻打樊城,最后曹操这边是徐晃带兵解围,立下大功,回来之后,曹操亲自去劳军。当时曹操身边很多大将也都驻军在那里。曹操来的时候,其他大将营中的士兵都纷纷脱离自己的阵营,跑去看热闹,只有徐晃阵营里的士兵一动不动。曹操看了这幅情景,不禁感慨道:“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啊。”
由于《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倾向,曹操阵营里的大将高光时刻都不多,徐晃的这个“周亚夫之风”自然也没写进去。不过徐晃也小露了一把脸,就是在杨奉董承救驾那回,当时曹操已经把皇上接到自己这里,董承还则罢了,杨奉不干,他带人来截杀曹操,也想抢皇上。这时候徐晃是杨奉手下大将,当先出马,和许褚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要单论武力,许褚在曹操这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徐晃的战斗力也不差。而且,后来曹操派满宠劝降徐晃,徐晃同意了。满宠建议徐晃杀了杨奉,作为给曹操的见面礼。徐晃说:“以臣弒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就这点上,徐晃的人品就比吕布强得多,吕布投降董卓时可是毫不犹豫就把自己原来的干爹丁原一刀宰了。毛宗岗先生也这么评价:“与吕布杀丁原大相悬绝,公明真义士。”
上面看出徐晃这个人人品很不错,但到了晚年,他也有点变了。在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争夺战当中,徐晃和王平为先锋,兵进汉水。到了河边,徐晃就要过河,王平劝徐晃,说我们背水列阵,如果被袭击,我们退不过河,那损失就大了。徐晃说你不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吗?王平说咱们的对手和韩信的对手那真不一样,咱们这么干就要找倒霉。徐晃不听,果然被黄忠和赵云击败。徐晃回去埋怨王平不救他,王平说我要救你,咱们老家都没了。徐晃恼羞成怒,就要杀王平。王平也不是吃素的,干脆反出大营,投了刘备。徐晃回去见曹操,不说自己的问题,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王平阴谋造反上,跟年轻时的徐晃相比,很是不厚道。
相比于徐晃,于禁的事迹更为明显。看《三国演义》,可能您觉得于禁在曹营众将当中都算配角。其实在《三国志》当中,于禁在曹操阵营中的位置相当显赫。他也是治军严明,一切缴获都归公。而且战场上能攻坚,让他押运粮草,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前面说张辽的时候提到过张辽劝降了昌豨,但这个昌豨真是脑后有反骨,后来又反了。这回是于禁带兵平叛,又把昌豨打得山穷水尽,昌豨又要投降。而且在这之前昌豨和于禁关系不错,他觉得这回是老于带兵,我投降没什么问题。大伙一看,昌豨又投降了,而且和咱们于将军又是朋友,那就把他送到曹操那去呗。可于禁不干,他说:“曹公曾经有命令,被包围,没有任何希望的人投降,不应该被接受,这个态度很不端正。虽然昌豨跟我是朋友,但我不能废了这条规矩。”于是来了个挥泪斩昌豨。曹操听说这事以后,说了句话:“你说昌豨投降,他不直接来找我,找于禁去,这纯粹就是他自己活腻歪了。”
于禁还有一件更为露脸的事,这件事《三国演义》也写进去了。就是曹操战宛城,收降张绣。后来曹操忘乎所以,霸占了张绣的婶子,张绣又反了,突然袭击曹操,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曹营这边是一片大乱,曹操收降的原来青州的黄巾军趁机作乱,烧杀抢掠,正好让于禁遇到了。本来这些青州兵归夏侯惇统领,和于禁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正常情况下于禁应该跟夏侯惇说,让他去管自己的人。但事出紧急,鬼知道夏侯惇在哪儿。于禁毫不犹豫,直接出兵平息叛乱。这时候曹操让人家追的跟孙子似的,什么他都不知道。青州兵腿快,跑到曹操那儿,来个恶人先告状。于禁管住了这些兵,才去见曹操。到了曹操这儿,还是先扎好大营,然后才去见曹操。大伙都劝他:“那边的人早就把您告下了。您还不麻利儿地过去解释,还在这儿耽误功夫。”于禁说:“现在一片大乱,我急急可可赶过去,这边要是被人家偷袭,咱们就全完了,所以我得把最该干的事情干完,再解释自己的事情。”曹操是个明白人,直接跟于禁说:“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这句话《三国演义》一点没改,照搬的《三国志》。
就是这样优秀的于禁,到了晚年,性情也开始变了。水淹七军那段,于禁带着庞德去迎战关羽。庞德在阵上射中关羽胳膊,本来要乘胜掩杀,结果于禁却鸣金收兵。为什么收兵,《三国演义》上写“原来于禁见庞德射中关公,恐他成了大功,灭己威风,故鸣金收军。”扯自己人后腿。而且,后来水淹七军,庞德和于禁都被抓了,庞德是大义凛然,誓死不降。于禁呢?原文上写“拜伏于地,乞哀请命”。这和当年的于禁完全就不是一个人啊。
《三国志》里没有于禁扯庞德后腿的事情,但庞德就义,于禁请降的事情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曹操听到这个信儿之后,也是仰天长叹:“于禁跟了我三十年,怎么关键时刻还不如刚刚归降我时间不长的庞德呢。”
后来吕子明白衣渡江,拿下荆州,救出于禁,送回曹营。这时候曹丕已经当了皇帝,他见到于禁,还好言安慰一番。因为曹操死的时候,于禁在那边关着呢,没见着最后一面,曹丕让于禁去曹操的灵前吊祭一番。可是曹丕提前让人在陵墓的墙上画上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画,于禁一看,这个臊得慌啊。回家就病了,然后也一命呜呼了。这点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完全一样。
不说于禁了,这件事感觉曹丕有点不厚道,你要是一直就不给于禁好脸色也行,你这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意思吗?这也是曹丕不如他爸爸的地方,而且曹家人有点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下一段咱们就说说曹操这些后人们。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9 20:24:45 +0800 CST  
一代不如一代的曹家后人
曹操天纵英才,他的几个儿子倒也都并非凡品。二儿子曹彰人称“黄须儿”,一员名将,不过在《三国演义》当中出场不多,因为曹彰的战场主要在北边,他主要是和边疆胡人作战,这里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主战场,所以曹彰一直到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才出现,打了一仗。再往后就是曹操死了以后,曹丕继承王位,曹彰来闹了一回,这之后曹彰就没有再出来过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曹彰都是冲锋陷阵的大将材料,虽然是曹操的儿子,他也绝对不可能继承王位。王位的继承基本上就是两个人的竞争,曹丕和曹植。
因为七步诗的缘故,多年以来曹植一直是一个悲情的形象,很多人为了他没有能够继承曹操的位置而痛惜,同时曹丕也就成了一个比较反面的形象。不过曹植继承王位真的好吗?
这个不用我多说,很多人都有答案,曹氏父子都属于文采飞扬的人物,其中以曹植为最。要论文彩,那自然是曹植第一,而且曹植的文章写得相当的华丽,艺术家的气质很强,但艺术家和政治家基本上是不搭界的两个角色,这方面的例子参见李后主和宋徽宗,所以曹植实在不适合当头儿。
再来看看曹丕,央视版《三国演义》里面曹丕的扮演者是杨俊勇,这位在《红楼梦》中扮演贾蔷,而且经常扮演一些心怀鬼胎的人物,很少出演百分之百的正面人物(好像演了一回陈云,这个除外啊,我说的是很少,不是没有),这也就等于给曹丕定性了。
其实曹丕的文学水平也不差,写作过《燕歌行》,同时他还在文学评论方面有所涉猎,写作过著名的《典论论文》。一般搞文学理论研究的人条理性都比较强,更适合当领导。而且曹丕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短板,所以最后曹丕继承曹操的位置,至少比曹植要强。
曹丕是比较全面,但是要和他爸爸比起来,他哪方面都差了那么一点点,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治国理政。他当了七年皇上,除了让皇位姓曹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而且,曹丕这个人心眼太小,容不得人。上一段说的,他对于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其实于禁屈膝投降,你当面数落他一通,也说得过去,为什么玩这手啊?毕竟也是参加革命这么多年的老干部了,也多次立过大功,曹丕的做法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还不光是对于禁,他还挤兑他弟弟,七步诗嘛(正史不一定有,但是挤兑是肯定的)。要说曹植曾经是他的王位竞争者,他收拾他兄弟还有原因,他还有一个一母所生的最小的弟弟曹熊,让他吓得直接上吊了。
再看看曹丕是怎么对其他人的,曹洪按说和他还算亲戚。曹操在的时候,曹丕找曹洪借钱,曹洪家里有钱,但这个人财迷,就没借给曹丕。结果财迷碰到小心眼,曹丕一当皇上,曹洪倒霉了。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让人把曹洪抓起来下大牢,而且要杀了曹洪,这个怎么说也算量刑过重啊。而且文武百官大伙求情都不管用,您说为点钱值当的吗?最后是曹丕他妈卞太后出面,跟曹丕的皇后郭氏说:“你跟他说,让他放了曹洪,你要是办不了,明天我就让皇上废了你。”曹丕挤兑弟弟,曹丕他妈有样学样,挤兑儿媳妇。不过卞太后也是知道她这个儿媳妇有这本事,本来曹丕的皇后是甄氏,就是袁熙的妻子,曹植的梦中情人(就这么认为吧),绝对的美人,但是郭皇后就有本事让曹丕下旨,赐死甄皇后,立自己为皇后,所以她的枕头风不是一般的硬。郭氏几次跟曹丕面前哭鼻子,给曹洪求情,这才算把曹洪保下来。
我感觉,曹操这几个儿子,分别继承了曹操的一部分优点,曹彰继承了曹操冲锋陷阵的勇气,曹植继承了曹操的文采,曹丕继承了曹操算计人的本事,这哥仨合起来,就是一个曹操,可能比曹操还优秀,但三个人不可能合体啊,也不可能把魏王乃至后来皇帝的位置给哥仨一起坐,所以无论谁,单拿出来,都比自己的父亲差很远。有人说如果曹昂不死,可能能很好地继承曹操,但这种事情没办法假设。
到了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睿。这小孩挺聪明,一点就透。但这孩子贪玩,喜欢奢华,经常大兴土木,乱花钱。很多大臣进谏,劝他勤俭节约。这位曹睿还不错,每次都虚心接受,但是坚决不改。就是我让你说,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这就没办法了,所以他治国比他爸爸又差着一块。更要命的是,这小子太不能活了,年轻轻就死了,您别看这不怨他,但这一点可要了命了。他托孤给自家亲戚曹爽和司马懿。但曹爽继承了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优良传统,被司马懿玩死。从此之后,曹家所有皇帝都被司马家操纵,从此完蛋。其中有一个曹髦还有心想要拿回权力,但做法很是,带着一帮侍卫太监就去攻打司马昭,然后就没命了。
这就是曹操的后人,越来越差。与之相同的是,夺了曹家权力的司马家也这样,如果没有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不可能掌握大权;同样的,没有这哥俩,司马炎也不可能统一全国,司马炎完全就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伸手摘桃子。还有,孙权的后人也差着意思了。倒是一直被人们瞧不上的刘备的儿子,那位刘禅,其实并不比他爸爸差,下一段咱们就说说这位刘阿斗。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30 19:49:00 +0800 CST  
不用扶也走得挺好的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看不看三国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句话,长期以来这位后主刘禅也就一直是以一个没追求,没能力,没前途的“三无”纨绔子弟的形象出现的。当然,这几年随着民间史学的兴旺,他的形象开始有所改观,给他翻案的人一帮一伙的。有人说诸葛亮作为一代权臣,就没想着要扶这个阿斗。当然了,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教好,他儿子整个儿一个楞子。而且诸葛亮死了以后,刘禅自己治国时表现得很好,反正现在是百家争鸣,说什么都可以。
当然,给刘禅翻案的这些意见也并非没有道理,过去形成的定势思维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历史或者文学爱好者当中也就有一千个刘阿斗的形象,今天我谈的是我心中的这个。
在《三国志》的记载当中,刘禅十七岁的时候即位当了皇帝。诸葛亮死那年他二十八岁,不过诸葛亮死了以后,蒋琬继续掌握国家大权。到了四十岁那年,蒋琬死了,这时候刘禅才真正开始亲政。这之后,他又当了十七年皇帝,直到五十七岁那年魏军打到成都城下,他投降,蜀汉灭亡。
刘禅当了四十一年皇帝,这不要说在三国的历史当中,放在整个儿中国历史上看,这个皇帝当的年头都能排进八强。而且别管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在扶他,诸葛亮死了之后,刘禅又当了二十九年皇帝,蒋琬的能力肯定不如诸葛亮,但是蜀国政权平稳。在蒋琬死了以后,彻底没有拐棍的刘禅自己治国也干了十七年,也没有什么乱子。既没有横征暴敛,也没有大兴土木,民就算聊生。当然,他也没有什么让蜀汉强大的治国方略,没有实现统一的宏伟目标。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四川盆地当中建立的政权就从来没有能够实现过统一,都是最后等着被别人统一,刘邦那个不算四川盆地建立的政权,所以你拿这个要求刘禅,标准有点高。
那么要给这位刘阿斗的治国水平打个分的话,大概六十多分吧,及格。这就不容易,整个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皇帝当中,能超过及格这个成绩的也就一半,所以说刘禅是在这个平均水平以上的。
大家对刘禅的主要印象还是从《三国演义》里面得来的,但如果仔细看看三国演义,你也会发现罗贯中先生写刘禅也不是那么拿不上台面。就说最后,姜维得罪了宦官黄皓,避祸沓中。这会儿都说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荒淫无道,姜维才跑了的,躲避杀身之祸。
咱先说这个所谓的荒淫无道,这里举了个例子。大臣刘琰的老婆胡氏,长得漂亮,入宫朝见皇后,皇后留她过夜,转天才回来。结果这个刘琰就怀疑他老婆在宫里这一晚上,是不是跟皇上有什么事儿啊?要不怎么不出来。不由分说,把自己老婆绑了,让手下军士拿鞋底子抽自己老婆的脸,把老婆打得昏死过去。刘禅急了,让司法部门出个意见,司法部门说,刘琰的罪过在于,首先不能让自己的士兵打自己老婆,其次打老婆不能打脸。犯这两条,是死罪,刘禅就按照法律,把刘琰杀了。这之后,刘禅还下命令大臣的老婆不许再往宫里跑。但是这件事产生的效果,原文写:“然一时官僚以后主荒淫,多有疑怨者。于是贤人渐退,小人日进。”这就没道理了,谁也没有证据说刘禅真的跟自己大臣老婆私通,那个刘琰完全是神经过敏,刘禅也没有强迫司法机关如何宣判,最后还下命令让所有的大臣老婆不许进宫,就是为了避这个瓜李之嫌。大臣们指责刘禅荒淫,完全就是舌头根子压死人,一帮大男人传闲话。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31 22:48:47 +0800 CST  
后面说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有个死党叫阎宇。黄皓想让他接替姜维掌握兵权。就跟后主进言,让姜维班师回朝。结果姜维回朝一闹,后主正和黄皓饮酒呢,黄皓一听姜维回来了,吓得直接躲了。后主也没有说姜维什么不好听的,还让黄皓给姜维磕头赔礼。结果姜维出来,有人告诉他:“你摊上大事了,黄皓肯定害你。”姜维这才躲到沓中去种麦子,这一段叫做姜维避祸。其实躲到哪儿不还是蜀汉的地盘,黄皓要收拾你也是没问题啊。关键是后主就没想收拾姜维,而且就算去种麦子,姜维兵权也没撒手。说后主宠信黄皓,他也没听黄皓的,把兵权给阎宇。所以这么看,后主是个明白人,《三国演义》里的他治国也是及格的。
而且我觉得刘禅的性格挺不错的,首先是厚道,记得别人的好处。刘备死的时候,没有记载刘禅怎么哭的。赵云死的时候,《三国演义》里专门写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这是真感情,他一直没忘赵云救自己命的事。到后来魏军打到成都城下,后主想要投降。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说我们还有兵,哪能就投降,要打到底,原文叫“背城一战,同死社稷。”刘禅说什么,“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我支持刘禅,这种割据政权之间,没什么正义性的战争,到了被人家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个政权注定灭亡,抵抗到底,除了多流血以外,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流的更多的是百姓的血,从百姓的角度来说,刘禅比他儿子可爱得多。
刘禅性格的另一个闪光点是他的心态好,您想啊,前面十一年诸葛亮掌握大权,他就是一边看热闹的,诸葛亮毕竟能力资历都在那儿了,没什么好说的。但等到诸葛亮死了,又上来个蒋琬,这路猫三狗四的也掌握大权,他还是看热闹的。这要是一般的皇帝,早就翻了,比如汉献帝,比如曹髦,但刘禅就能乐乐呵呵地看热闹,一点抵触情绪都没有。这又过了十二年,他才混上亲自掌权。掌权以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掌不掌权的他都一样,让我玩我就玩,让我干活我就干活,心态之平和,真是让人佩服。
当然,他心态最好的就是“乐不思蜀”那段。原来一直是认为他表现出来的就是没出息,现在很多意见都觉得他这是聪明的自保之计,让司马昭觉得这位没什么囊气,也就留着他不杀了。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说当时的亡国之君的待遇都不错,很少死于非命,所以刘禅提不到自保,也不是聪明,就是没出息。例子就是在他前面刚刚被赶下台的汉献帝,也活得挺好,把轰他下台的曹丕都熬死了。不过我觉得,汉献帝是被权臣赶下台,刘禅是亡国之君,被对方的军队灭国的,和汉献帝还不是一个性质。他这种情况,上面的例子是王莽,再往前追是秦国的那位子婴,他们可都是死于非命了。而且,就算是被权臣扒拉下去的皇上,也不见得都是善终,就在刘禅前面不远就有一个反着的例子,这个例子我们下一段再讲。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1 21:55:36 +0800 CST  
外戚与宦官最后的斗争
接着上一段说,刘禅前面不远就有一个被权臣拿掉的皇帝死于非命,他就是汉献帝的前任,汉少帝刘辩,杀他的人是董卓。当然,本来董卓没想杀他,但少帝让董卓废了之后有点不甘心,没事写诗,最后两句是“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这就是想要找人灭董卓的意思,明的衣带诏,董卓可没有曹操那样的容忍度,直接就毒死了少帝,其实少帝的死还和自己的不安分有关。不过这也是东汉最后一场宦官和外戚政治斗争的最终结局。
外戚和宦官的斗争是贯穿东汉二百年的一个主旋律,东汉第三个皇帝汉章帝之后,即位的皇上以学龄前的居多,偶尔有几个大点的,也就是小学生的年龄。让他管理国家有点难为他了,这就必须有人帮忙,外戚和宦官为了争夺帮忙的资格一直在大打出手。
宦官不用说了,就是皇宫中经过特殊处理的工作人员。外戚指的是皇上妈妈这头的亲戚,主要以舅舅为主,最著名的是梁冀,“跋扈将军”,人家可是有过弄死皇帝的光辉事迹。当然,梁冀的最后结局是被五个宦官给搞死了,这五个宦官弄死梁冀之后,全部封侯,作为阉人,这也是创造历史了,人称五侯。唐朝韩竑写的《寒食》那首诗还有一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到了三国的开篇,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的对阵双方为: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队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队。十常侍这边虽然称为十常侍,其实是以张让、段珪为首的十二个人。看着好像是宦官这边阵容强大,但何进的外戚队这边有一个强有力的条件,兵权在他这边。而且作为第三股力量的士人队伍这个时候是和何进站在一起的。
士人是当时的读书人,这个阶层的特点是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国家的大权,但是不管外戚和宦官哪一方面的的人物当权,他们都敢对于执政者提出尖锐的批评,因为这两方面势力上台后的表现都不怎么样,国家一天不如一天,所以这些读书人看不惯,总是要说点什么,这批人又被称为“清流”。正是因为清流谁都不服的风骨,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落好,总是被迫害和打击的对象。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傲岸风骨,所以在民间赢得了广泛的推崇,所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么这批读书人怎么和外戚搞到一起去了呢?两个原因,一是自从梁冀倒台之后,宦官长期掌权,外戚和士人同时被打压,都处在低谷的两拨人就容易产生联合的愿望,就像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面对曹操的威胁,选择联合抗曹。更主要的是何进这个大将军虽然是杀猪的出身,但和梁冀不一样,他很尊重这些士人,向他们传达出友好的信号,在他的身边大量召用有名望的人物,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很多有声望的读书人就站到了何进这边。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2 23:40:47 +0800 CST  
二比一,又有兵权,这场斗争没有悬念啊。其实不是,外戚方的领军人物何进的脑袋不大灵光。灵帝死了以后,他立自己妹妹生的刘辩为皇帝,就是前面说的汉少帝。然后消灭了支持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的董太后一家,这些做的都算干净利索。唯独到了对宦官这儿,他听了袁绍的建议,要召集四方带兵的实力派人物进京剿除宦官,来个斩尽杀绝。这绝对是大脑进水的表现,当时的形势,就像曹操劝他时说的:“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就是说对付这些宦官,他们没有兵权,皇上不给他们权力,他们就什么都没有,所以应该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所以抓那几个当头的就行了,那么找个监狱管理人员就够了,招那么多有兵权的武人,这就要惹祸啊。何进不听曹操的,琢磨着曹操是宦官养子的儿子,是不是有点胳膊肘往外拐,大饼卷炸丸子,架炮往里轰啊。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何进就是一个杀猪的,给他放在这个位置,其实是对他的不负责任,一把好牌让他打臭了。
再看看宦官方面,兵权在人家手里掌握,就像刀把子攥在人家手里,随时有可能给你脖子上来一下子,但十常侍垂死挣扎的表现比何进要出色的多。灵帝刚死的时候,当时在何进手下的袁绍杀了骞硕,本来何进就要顺势杀尽宦官。这时候张让去找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哭去了,这一哭就管用了,保住自己性命。再往后,董太后觉得何家权力太重,想要反击,也找张让商量。张让给她出主意:“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虽然这里有让太后重用自己的意思,但这样的做法是当时董太后的最佳选择,相比于何屠夫,张让的政治头脑要强的不知道有多少。但没用,还是那句话,刀把子在人家手里攥着,对方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那么你就只能等死了。
不过就这样张让们也没等死,临死还拉上了何进当垫背的。所以,东汉末年最后一场宦官和外戚的斗争最后的结局就是:一把好牌但是不会打的外戚和没什么牌,挣扎也没什么用的宦官方面同归于尽,然后掌握兵权的各地武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武人习惯用刀说话,所以中国就陷入了军阀割据的乱世。如果把士人也算作一方的话,那么外戚、宦官和士人也算是一个小的三国,而他们斗来斗去,最后让位给了武人,而武人是外戚找来的。这真的很像后来的三国纷争,曹家招来了司马家,最后三国谁都没胜利,便宜了司马晋朝,难道说东汉末年开启三国大幕的这一场斗争其实已经预示了后面这一百来年的历史?
武人上位的代表人物就是董卓,一时权倾朝野。
这个时候宦官已经杀光了,外戚也几乎绝种了,董家让何家杀了,何家也死干净了。汉献帝还太小,没有娶亲,创造不出新的外戚,下一次外戚再做挣扎就是和曹操了,现在还离得远。倒是这帮士人,一直也没掌过权,也就没绝过迹,外戚和宦官倒了,武人又压到头上,他们又继续和武人作斗争,还真一度看到点希望,咱们下一段就说说士人最后的努力。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4 23:28:19 +0800 CST  
才不抵智王子师
王允王子师是三国出现之前士人阶层的最后代表人物,他也为抵制武人夺权,推动士人阶层上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
由于《三国志》里没有王允的传记,他的传记在《后汉书》里,其作为大体上和《三国演义》里面一样,有些小的差别,这里主要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来聊聊王允这个人。
《三国演义》里王允最出彩的一段情节就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用一个美人貂蝉挑拨了吕布和董卓。前面他把貂蝉先送给吕布,然后又送给董卓,这倒没什么。关键是这之后,他明着劝架,暗着一步一步挑唆这爷俩反目成仇,这个语言是有艺术性的。
从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开始,董卓发现吕布对自己这位爱姬的企图不是一般的大,就带着貂蝉到郿坞居住,没带着吕布去,吕布只能目送着董卓带着貂蝉远去,王允抓住这一瞬即逝的见缝插针的好机会,先跟吕布装糊涂,那意思不知道董卓自己要了貂蝉了,吕布把事一说,各位您看王允这话厉害啊,按照毛宗岗先生的评点,这一番话转了三转。先是说:“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那意思,董太师怎么能这样呢。然后带着吕布回家,又跟吕布说:“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就是告诉吕布,咱俩成了大家嘴里的笑料了。然后又转了一下,“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我就这样了,没本事,让人家笑话就笑话了,将军你怎么也能受这个气呢?
本来吕布就有火,让王允这一敲打,那还不窜了?吕布就说:“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王允目的达到了,但他还不能打蛇随棍上,因为毕竟董卓和吕布关系在那儿了,吕布一句气话,不能完全当真,过早暴露目标,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王允压了一句,“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这一句话也是测验自己上一句的效果,要是吕布只是说气话,那吕布听完这句话也就是气哼哼地喝酒,那就是没挑唆成。结果吕布来一句:“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下没跑了,就是真起了杀心了。这会儿王允就得顺竿爬:“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可限制。”吕布这会儿突然又犹豫了,“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这就不是没挑唆成了,而是吕布有点嘀咕,毕竟他也看重名声的,所以需要别人给他杀董卓的合法性做一个解释,王允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一点。“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最后这句话基本上是历史上王允的原话,记载在《三国志》吕布的传记当中。后面就是怎密谋杀董卓了,不再多说。
就看上面这段话,说明王允很会利用吕布的情绪,顺水推舟,敲钉转脚,促成了吕布杀董卓。这就看出王允的本事来了,而且王允虽然痛恨董卓,但是用连环计前后他也能够做到表面上与董卓虚与委蛇,隐忍一时。
不过王允的才能也就到这儿了,完成这样一个计划没问题,再做更多的事就是不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了,所以最后他并没有成功。
董卓死了以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那真是惶惶不可终日,向长安政府传达想要归顺的信号。这个时候王允如果能够接纳他们,那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个王司徒这会儿犯了道德洁癖了,不允许投降。在这儿毛宗岗批“先赦其罪,后散其兵,而后图之,未为晚也。此是王允失算。”其实就算不跟这几位秋后算账,如果允许他们投降,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了。王允和董卓的时候懂得什么叫做权宜之计,到这时候反而不懂了。要说原因,其实是王允这会儿当权了,到了发号施令的位置,自我感觉突然过于良好了,有点自大成狂了,这就叫做让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能冷静思考了,于是那四位带兵打破了长安,刚刚安定的局面又乱套了。王允也死了,死得倒是壮烈,但留下一个大烂摊子,也断送了汉朝最后的中兴机会,王允责任大了。以他的水平和心态很难掌控全局,他坐这个位置有点勉为其难了。
王允心态失衡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他杀了蔡邕,其实蔡邕求他:“我正修汉史呢,就算我有罪,你剁我手也好,砍我脚也罢,给我留条命,让我把这部史书修完。”大伙也都给求情。但王允不干,他的理由是汉武帝当初没杀司马迁,让他写完了《史记》,结果里面有好多对朝廷和皇帝不敬的语言,让蔡邕接着修史,保不齐也有这样的话流传后世,所以必须杀。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王允不是个胸怀宽广的人,这就开始限制言论自由了,他要长期当权,估计也是个高压政策的奉行者,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失败就失败吧。
倒是可惜了蔡邕了,他是个有大才的人物,也是个厚道人,死得有点冤。不过在三国那样的乱世,厚道人多半没什么好下场。那么从下一段开始,咱们连续聊几个三国里的厚道人。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5 23:07:15 +0800 CST  
厚道人之蔡邕
厚道人这一部分既然是由蔡邕这儿提出来的,那咱们第一个厚道人就说说这位蔡邕。
蔡邕,字伯喈,严格地说,他不能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死的时候,三国的历史才刚刚拉开大幕。他主要生活在东汉末年,所以《后汉书》有他的传记,《三国志》里面没有。
不知道这位蔡邕怎么得罪了民间艺人,元朝有一出戏,叫做《赵贞女》,那里面蔡邕是男一号,但作为不怎么样,进京赶考,考中了,被丞相招为女婿,他就抛弃在家的妻子。后来家里闹了饥荒,他的父母全部饿死,他的原配妻子赵五娘抱着琵琶千里寻夫找到京城。您看这故事,完全就是铡美案的雏形。其实这全是没眼儿的事情,也不谁想起来扣个屎盆子给蔡邕。当然,有这个待遇的不止蔡邕,好多人都稀里糊涂地就成了反派,比如唐朝的苏定方,宋朝的庞籍,包括刚才咱们说的那个陈世美。其实人家叫陈熟美,清朝人,做过县官,为官清正,有朋友来想从他这谋点好处,被他断然拒绝,结果这朋友怀恨在心,几个人合伙编了出戏,再加上后来不断有民间艺人进行丰富和加工,才有了负心的陈世美。
不过蔡邕待遇不错,到了元朝末年,有个剧作家叫做高明,在《赵贞女》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创作了一出《琵琶记》,就算给蔡邕平反了。说蔡邕本想和妻子长相厮守,可是蔡邕他爹逼着他进京赶考。考中之后,牛丞相非要把自己女儿嫁给他,蔡邕不同意,牛丞相就用官势压人,逼他成亲,这里蔡邕一切不地道的做法都成了被迫的了。如果这位高明有机会在那边碰到蔡邕,肯定会很高兴地和他说:“老蔡,你看我给你改的不错吧。”蔡邕会高兴吗?肯定不会,“我压根儿就没有这个烂事,你们瞎编什么?”
在史书的记载中,蔡邕这个人极其孝顺,老母病重,卧床三年。他衣不解带,在床前照顾。有的记载说他为了照顾有病的母亲,连续七十天没睡觉,这肯定是夸张,七天不睡觉这人就完了,而且睡觉这个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饭你可以不吃,水你可以不喝,但困急眼了,不由自主地就会睡着。所以七十天不睡是不可能的,但睡不好是肯定的。至于蔡邕的夫妻关系,没什么记载。
在专业领域,蔡邕几乎是全才。文学方面,他是词赋名家,代表作为《述行赋》。在经学方面,由于当时的书籍都是手抄本,再往前捯,还都是用刀子刻在竹简上,非常容易出错。特别是竹简,刻得不容易,有一点错就得重新刻,太累。有的不太负责任的人,一看两个字差不多,不影响阅读,就这样吧。久而久之,每个人手里的经典书籍文字都不一样,都觉得自己对,谁也都不能肯定。蔡邕就领衔对六经进行了校订,然后把校订完的标准本刻在石碑上,做为所有读书人的范本,这个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蔡邕在音乐方面还有造诣,有一个著名的“焦尾琴”的典故。说蔡邕在吴地的时候,遇到一个人烧一块木头,他就听这个木头被烧的声音,就知道这是一块好材料,烧了太可惜,二话不说从火堆里抢出这块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声音悦耳。美中不足就是毕竟在火里烧过,这个琴的尾部已经被烧焦了,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
说蔡邕厚道,主要是他对待董卓的态度。本来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蔡邕也对董卓不感冒。但董卓当政之后,为了提高自己这个集团的层次,必须找一些有名望的人加入到自己管理的朝廷中来。他就看蔡邕好,刀架脖子逼着他出来做官。蔡邕一看这个情况,也就不太欣然地接受了。毕竟不是让你打爹骂娘,也不是让你数典忘祖,当汉奸什么的,就是出来当个官,没必要拿性命对抗。
结果一出来当官,董卓对蔡邕还非常之好,很尊重这位蔡先生,待遇方面没的说,蔡邕说的话在董卓这儿也管用,董卓听他的。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蔡邕也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后来王允和吕布联手杀了董卓,弃尸在长安街头,蔡邕的厚道就表现出来了。本来董卓这会儿就是马路边的痰盂人人啐,大伙避之唯恐不及。这会儿关系近的都紧着往外摘,就蔡邕往前面凑,本来瞧不上董卓,但毕竟董卓对自己不错,人都死了,他总觉得应该表示一下。没人送他,他觉得应该送这最后一段路。《三国演义》里写蔡邕抚尸痛哭,这一哭把王允哭急了,无论如何要杀了他。其实他的动机就是“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这就是厚道人,记得别人对他的好,然而在那个非此即彼,必须划清界限的氛围当中,他的厚道不被允许,在那样严苛的环境当中,厚道人没什么好下场。《后汉书》的记载更惨,那里面其实蔡邕就是在谈到董卓的时候叹了口气,流露出点惋惜的意思,王允就翻次了,把他下大牢,最后蔡邕死在大牢里了。您看了吗?稍微厚道一点就不行。
蔡邕死了,还连累了他的女儿,著名的蔡文姬,也是一代才女,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的千古绝唱。他爸爸一死,她也没人管了,最后被匈奴掠走。还是后来靠着曹操,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她接回来,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虽然是归汉,但却是靠着曹操这个所谓的“汉贼”才做到的,那些个姓刘的没起什么作用。不过,姓刘的那些位汉室宗亲当中虽然能力差点(刘备除外),但也有不少厚道人,下一段就说说汉室宗亲里的厚道人。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6 20:24:16 +0800 CST  
厚道人之刘表
说刘表是厚道人可能很多人会有不同意见。《三国志》给刘表的评价是“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之所以有这个评价,是由一件事上来。当时袁绍和曹操就要开战,两边都拉刘表,能不能站对了队,这个关系到以后的生存问题。刘表就找人商量,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这俩人跟他说,让他站曹操这边。他呢,还是犹豫不决,就让韩嵩往曹操那儿去一趟,实地考察一番。
韩嵩去了一趟,回来之后一个劲儿地在刘表面前夸曹操好,让刘表一定投靠曹操这边,而且让他把自己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用这样的方式给曹操表忠心。热情过度,倒让刘表不踏实了,“这老小子是不是受了曹操的好处,回来忽悠我来了,还让我把儿子送出去。”于是大怒,要杀了韩嵩。不过他审问跟韩嵩一块去的这些人,发现韩嵩真没收什么好处,这才留韩嵩一条命。当然,对韩嵩身边人的审问好像出了人命了,《三国志》里面用了“考杀”这个词。
关于刘表要杀韩嵩这个事,在《三国演义》里基本没动,就是省去了审问的情节,直接是蒯良一劝,刘表就作罢了。
这件事让人感觉刘表确实是没有多少胸襟的,人家给你出主意,你反而要杀人家,心眼太小。不过我要说一句,心眼小和为人厚道并不矛盾。曹操心胸宽,一点儿不厚道,厚道他早就死了。而且刘表在《三国志》的记载当中,接替原荆州刺史王睿,管理荆州,接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群雄并起,盗贼横行。刘表是又拉又打,恩威并施,很是大展了一番拳脚,这才让荆州平定下来,他不是吃现成的。这一段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因为它不符合罗贯中对于刘表的人物性格设定,就给舍去了。
刘表不是个糊涂人,平定荆州的过程当中,也很能听取意见,而且善于从不同意见当中选取正确的来执行。但韩嵩这里他怎么就犯了气迷心了呢,我个人理解,韩嵩这里提到了“遣子入质”,这句话让刘表窜了。
这就要说到刘表这个人厚道了,看过历史的您都知道,送儿子到别的国家或者割据政权当人质的做法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从春秋就开始了,主要是为了表示两家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决心。其实都知道这是扯淡,一旦有利益冲突,两家能够立刻翻脸开打,儿子能回来就回来,回不来就不要了。一般当头儿的老婆都多,确保了儿子的产量不会太低,死一个两个的也不心疼。而且送去的儿子一般都是不受待见的,就算是还受宠的,该舍也能舍。对于政治家来说,如果利益需要,爹妈老婆孩子,除了自己,没有不能舍出去的,这也是合格政治家的基本职业道德。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7 22:30:47 +0800 CST  
但刘表好像在这方面差着了,如果他真能象别的政治家一样,那么他不会计较韩嵩是不是收了曹操的好处,只看送儿子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的话他不会吝惜个把儿子。但刘表不一样,我感觉他是一个把亲情看得比较重的人。这里面我说的是《三国演义》里的刘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刘表进行了艺术加工,丰富了他这方面的性格。
在《三国志》里面,刘表和袁绍一样,都是爱自己的小儿子,态度很坚定。到了《三国演义》里就不一样了,罗贯中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定位。袁绍还一样,大儿子二儿子都派出去了,就留小儿子袁尚在身边,态度很坚决。刘表就不一样了,他两个儿子都爱,难以下决心,所以我说他看重亲情,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就是一个慈父的形象。他跟刘备喝酒聊天,想起这俩儿子,他是“潸然泪下”。刘备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琮,颇聪明。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毛宗岗先生在这里批“既爱少子,又怜长子;既爱长子,又畏蔡氏;活画一没主意无决断人。”这个没主意无决断说的是作为政治家的刘表,在一众心狠手黑的同行当中显得有些优柔寡断,但作为一个真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这个表现太正常了,这也是政治家里难得的厚道,尽管这种厚道对政治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对他儿子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三国志》里是刘表主动把大儿子派到江夏,《三国演义》里刘表厚道重亲情的代价是大儿子随时处在被后娘暗算的危险当中,还是大公子刘琦最后积极自救,“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得到诸葛亮的指点,这才出镇江夏避祸。
刘表对儿子好,对朋友也够意思。他和孙家是世仇,因为孙坚死他手里了,孙坚死的时候,他的大将黄祖也被黄盖抓去了。孙策提出来用黄祖换孙坚的尸首,刘表立刻答应了。这时候蒯良给他出主意,让他趁那边乱成一锅粥的机会,突然袭击,把江东的军队来个连锅端。刘表说不行啊,黄祖还在人家那边呐,咱们偷袭,他死定了。蒯良说死就死吧,死个黄祖拿下江东,这账您算不过来啊,便宜大大地。刘表说我跟黄祖是至交好友,我怎么忍心让他死呢,还是用孙坚的尸首换回了黄祖,放过了一举消灭孙家的好机会。毛宗岗先生又批“死孙坚换活黄祖,人道刘表便宜,我道刘表不便宜。黄祖十倍,不敌孙坚一人;孙坚之死,犹胜黄祖之生。”
毛先生是完全站在利益交换角度,很冷血地进行计算的。而刘表考虑的不是这个,他首先要的是自己的朋友,重的是感情,超过了对得失的计算,这就是厚道人。虽然这样就注定了他在逐鹿的群雄当中不可能获得成功,但也是三国纷争,尔虞我诈之中一抹难得的亮色。
除了刘表,《三国演义》描写的汉室宗亲当中还有一位厚道人,他是谁?咱们下一段再说。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8 20:41:32 +0800 CST  
@tyjryfc 2018-02-08 20:50:37
楼主辛苦了,顶一个。
这个帖子不如水浒热,个人认为是因为水浒基本都是虚构人物,只是依据书上的故事来评价人物。但三国大多是真实人物,一个是书本是的描写,一个是历史上相对真实的原型,要评价就不容易了。
-----------------------------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会尽力让大家喜欢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8 20:59:15 +0800 CST  
厚道人之刘璋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刘璋,首先在脑海里出现的两个字是“黯弱”,就是没什么本事,这倒没错,不过他这个厚道也是真的。
《三国演义》里对刘璋的描写和《三国志》没有太大的出入,估计一是罗贯中先生对这样的角色也没有深度加工,为其设计情节的热情;二是刘璋的性格在《三国志》当中已经有所体现,这里面咱们就拿《三国演义》来聊。
刘璋一出场就是张鲁想要进取西川,刘璋没主意,找大伙一商量,张松提出要找曹操求援,刘璋答应了。其实这个张松就是没憋好屁,他带着西川地形图走的,就惦记着把刘璋这一亩三分地卖给一个更强势的老板,他就没替自己现在的老板筹划,完全是想自己怎么能有更好的前程,典型的吃里扒外。所以最后虽然《三国志》没记载张松的结局,但罗贯中安排他奸计败露,让刘璋杀了,也算是罪有应得。
拉回来,张松在曹操那儿热脸贴了一回冷屁股,也就不想把西川卖给曹操了。回来的道上,被刘备接住了一番款待,张松发现刘备的屁股挺热,这脸就贴上去了。回去他就跟刘璋说刘备是好人,又跟您都算是汉室宗亲,大汉朝廷认证的皇叔,找他帮忙准没错。
这会儿就看出刘璋的厚道,他真是念着所谓的亲情,从后来的情节看,他真是全心全意地相信刘备,没有一点儿怀疑,张嘴就是:“玄德是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要是说一次,那是一种说辞,他张嘴闭嘴都是这个,说明他是真相信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谁劝都不行。没有一点做为一方领导人的警惕性,这不是家长里短过日子,亲戚里道的都互相帮衬,这是尔虞我诈的三国争雄,他这个厚道只能招灾惹祸。就算是居家过日子,有时候亲戚之间要是涉及到利益,还都有可能翻脸打架呢,何况是宰执天下的大事。不过我觉得,如果这个刘璋真的就是个小老百姓,他过日子时如果有亲戚之间的争执,他应该也会念着亲情,让上一步,不怕吃点亏,街坊邻居都会说这个刘大哥是个好人,但用在政治斗争就不行了,对他的形容词就是“废物”,热情而又主动地引狼入室。
后来,刘备带兵入川,他似乎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觉得就是帮自己亲戚,根本就想不到这个属于资敌。刘备让他到涪城来见一面,他说去就去,毫不犹豫。他这边也有明白人,黄权和王累都劝他不能去。黄权用嘴叼着他的袍子,磕头如捣蒜,他愣拽走袍子,把黄权的门牙拽下来两个。
当然,黄权的损失还不算大。王累用布把自己挂在城门上,告诉刘璋:“您要非去,我就把挂着我的布割断,死在您面前。”这还是劝不过来他,王累就真的摔死在城门下。您可能说了,刘璋不是厚道吗?怎么对劝他的人这么狠啊。
其实我觉得,一开始刘璋就是感情在起作用,他就认为刘备是好人,劝他那些人自然就是没好心眼子的表现,这种情绪作用下,他做出这样的事情就不难理解了。就跟现在,有的老太太被人骗,到银行要汇款,银行的工作人员都看出这是个骗局,就老太太糊涂,但还就是谁劝都不行,这也是这样的心理在起作用。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09 19:50:23 +0800 CST  
至于王累的死谏,我觉得是刘璋有点赌气了,你们就非得跟我较劲是吧,还拿死来吓唬我,有本事你死给我看啊!他想的是王累在作秀,没想到他来真的,估计看到王累的尸体,他也有点后悔。
而且在王累死的时候,刘璋应该在心理上有所变化,毕竟血淋淋的场面,他不能不嘀咕一下。但这会儿还是相信刘备的心理占上风,所以他还是去会刘备,哥俩表面上还是相谈甚欢,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到后来,刘备以荆州有事为由要走,狮子大开口,找刘璋要精兵三四万,粮十万斛。这就是讹人啊,到这个时候刘璋对刘备的怀疑终于占了上风,但还没有放弃幻想,表现就是首鼠两端。不敢不给,给又心疼。于是就派过去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其实刘备要的就是这个,好有借口翻脸。刘备一翻脸,再加上张松被告发,刘璋这才知道自己被玩了,厚道人厚道出这样的一个结果。
对于刘璋的这个厚道,毛宗岗先生有两句批语。第一句他说:“从来有仁心者,每每吃亏,每每失事,为之一叹。”这句话像是在发牢骚,下一句话说到重点了,“忠厚为无用之别名,非忠厚之无用,忠厚而不精明之为无用也。刘璋失岂在仁,失在仁而不智耳。”这里面的“智”不是让你设局算计人,那样就不能说是厚道了,这个“智”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思,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一味地厚道,没有心眼,这样的人根本活不下去,刘璋就这样。而且您看,不光是张松里通外国,他身边的重臣孟达和法正也是同谋,而这些人在刘璋这儿过得都挺好,真正的忠臣黄权王累李恢这些人也没看有多受重用,不辨忠奸,不识好坏人,也是这路厚道的不足之处。
不过我对刘璋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主要在后面,刘备跟他翻脸,一路打过来,势如破竹。这时候有人给刘璋出主意,让他“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就是让他把战场附近的老百姓都赶走,东西能带就带走,带不走就烧,坚壁清野,让刘备得不到补给,时间长了就得撤退。这是个好办法,但代价是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刘璋说:“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那意思是抗拒敌人是为了保住老百姓,不能为了防备敌人的进攻,先把老百姓祸害一番,不能做那样的事。作为一方诸侯,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很佩服刘璋的人格,即便失败,也令人感动。
再后来刘备兵临成都城下,刘璋就要不战而降,他的话就是“以救满城百姓”,要是别人说这话,那不见得是真的,有可能是走投无路,说两句好听的,但刘璋说这话,我相信他是出于真心。这时候董和说:“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就是让刘璋坚持抵抗,不能这么轻易就便宜刘备。割据政权之间没有正义性可言的战争,一方山穷水尽,徒劳抵抗的话,只是搭进更多普通百姓的性命。一般的统治者想不到老百姓,才会为了所谓的“大义”而玩命对抗,他不在乎老百姓的鲜血和生命。这时候刘璋的厚道又闪光了,他说:“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在这里,我要为刘璋致以热烈的掌声。
说完了汉室宗亲当中的厚道人,还有最后一个厚道人要提提,咱们下一段聊他。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10 11:09:03 +0800 CST  
厚道人之韩馥
这个三国当中的厚道人系列的最后一位,说的是韩馥,这位的知名度实在是有点低,不仔细看三国的可能对他都没什么印象。
这个韩馥在东汉末年官拜冀州牧,冀州在当时是非常富裕的一个大州,韩馥管着这样的一个州,他怎么也得算一个风云人物。前面说了,《三国演义》当中著名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实在历史上满打满算就十路,而这十路当中就有韩馥,所以韩馥是真正参加过革命的,虽然没有什么事迹,但行动摆在那儿了。《三国演义》当中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最露脸的刘关张三兄弟,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参与进来,完全就是旁观者。
既然是真正参加过讨董的,那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自然也不能把他落下,反正就是一笔的事,也不必费什么劲,就让他来跑个龙套吧。所以讨伐董卓的情节当中,韩馥除了出了个名字,就再也没露过面。
我说韩馥厚道是在后面的情节里面,对于这样的小角色,罗贯中先生是不会费心为他编织故事的,就照着《三国志》一抄完事,所以韩馥的情节就是历史事实,倒不用我们去还原了,也不错。
话说袁绍这几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之后,看到董卓手里有个皇帝,说话方便,这个皇帝一时半会儿抢不到自己手里。抢不到没关系,我再弄一个,他就和韩馥商量,要立幽州牧刘虞当皇帝,反正也是汉室宗亲,姓刘的。韩馥厚道就厚道在这儿了,他是袁家门儿里出来的,总是以袁氏故吏自居,对袁绍那是马首是瞻,袁绍说什么他听什么,其实他已经是一方诸侯,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了,但这个人念旧情。不过他最后也就倒霉倒在这儿了,这个后面再说。
既然袁绍要立新皇帝,韩馥自然是要把这个精神贯彻落实的,但人家刘虞有自知之明,坚决不当这个皇帝。韩馥是羊肉没吃成,还惹一身膻气。这身膻气的名字叫做公孙瓒,他和刘虞水火不容,一听有人要立刘虞当皇帝,立刻不爽了,带着兵就打韩馥来了。韩馥打不过人家,赶紧找人商量对策。这时候就有那个吃里扒外的跟他说:“公孙瓒咱们肯定是打不过,袁绍也在这块儿待着呢,他也惦记着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咱们肯定就守不住了,怎么办呢?干脆您把这个冀州让给袁绍得了,袁绍天下英雄啊,比那个公孙瓒强多了,要给就得给这样的。何况您过去还是袁家出来的,袁绍跟您也亲啊,给东西当然要给熟人啦。您把您这个冀州给了袁绍,袁绍肯定也不会亏待您,您还不用操心,光剩享受生活了,多好啊。”
韩馥一听,也对,那就这么办吧。但韩馥这边也不都是那个脏心烂肺的,也有忠臣,长史耿武等几个人就跟他说:“大人您这是为何许的,咱们这个地方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谁咱也不怕。袁绍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无根的浮萍,他现在靠咱们养活,不给他补给,他立刻就饿死,这是您降着他呢,您怎么还能把冀州给他啊,这不吃饱了撑的吗?”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10 21:56:40 +0800 CST  
这是好话,但是韩馥不听啊,这会儿他正犯厚道呢。他说:“我本来就是袁家培养出来的,袁绍又比我有才能,论感情还是论能力,我都应该让啊。”然后就以大无畏的王八吃秤砣精神,义无反顾地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裴松之先生的《三国志注》引用《英雄记》的记载,说当时是袁绍的谋士逄纪给袁绍出主意,说:“主公,咱们这么多兵马,不能到处流浪啊,咱们得找一个根据地才能发展壮大,这个冀州您得得着。”袁绍说:“你当我不想得着呐,可是这冀州城池坚固,兵强马壮,咱们现在吃饭都成问题,怎么跟人家打啊。”逄纪说:“这哪用打啊,韩馥不是刚刚让公孙瓒打败了吗,您给公孙瓒写封信,让他就势打进冀州。韩馥肯定打不过公孙瓒,他也得想辙啊,这时候咱们再找几个良心让狗吃了的专家,给他出主意,让他把冀州让给咱们。韩馥那人多厚道啊,他肯定就听了,那冀州不就是咱们爷们儿的了吗。”袁绍一听,好主意,就这么办。这是公孙瓒入冀州的原因,《三国演义》当中也采用了这段故事。
话说韩馥厚道完了,袁绍成了冀州的主人,他成了寄人篱下的了。一开始袁绍对他还不错,后来就不成了。袁绍手下有个都官从事叫做朱汉,这个人跟韩馥有仇,而且他觉得袁绍肯定不愿意留着这个冀州的旧主人。他带着兵包围了韩馥的家,他第一个拿着刀翻墙进去找韩馥,韩馥吓得躲到楼上去了。朱汉没抓住韩馥,先抓住韩馥的大儿子,打折了韩大公子的两条腿。这时候袁绍派人来了,这才救了韩馥一条命。袁绍也没含糊,直接把这个朱汉杀了,这小子算是马屁拍在蹄子上了。
虽然是这样,韩馥也不敢在袁绍这儿待着了,躲到了张邈那儿。我估计朱汉这个事儿不是一个意外,之前肯定有过很多类似事件,要不不会出这么一件事,韩馥就跟惊弓之鸟似的。只不过朱汉没脑子,操之过急,袁绍是想要小火慢炖。
韩馥到了张邈那儿待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袁绍派了一个使者来见张邈,这个使者跟张邈偷偷地耳语了几句,张邈那是频频点头,当时韩馥也在场,俩人说着悄悄话,还时不时地看韩馥一眼。这下韩馥害怕了,这是袁绍还是放不过自己啊,不定想怎么对付我呢。干脆我也别等你对付我了,我自己了断吧,他自杀了。
其实袁绍的使者跟张邈不见得说的韩馥的事,看他可能也是下意识的,那意思是他是不是听见了。但韩馥作为惊弓之鸟,受不得这样的惊吓,难免疑神疑鬼。这也说明袁绍拿下冀州之后的日子里,肯定对韩馥不是特别厚道,给韩馥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不是一般的大。这就是厚道人的下场,在群雄逐鹿的环境当中,厚道不是什么优秀品质,像毛宗岗先生说的,韩馥就是一个“庸人”,最后必然被自己的厚道害死。
不过您看,袁绍起兵讨董卓,对董卓没怎么用兵,对自己人还是真下得去家伙,这样的联盟怎么能够打胜仗,消灭董卓,不可能的。所以铲除董卓指望这帮诸侯,那真叫缘木求鱼。最后是百万雄兵都没用,一个美人解决问题。《三国演义》上说王司徒巧使还连环计,其实王允在这里面也就是一个配角,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大美女貂蝉,下一段咱们聊聊这位绝代佳人。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2-11 22:32:17 +0800 CST  

楼主:天权国学社

字数:467745

发表时间:2017-12-19 22:56: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5 07:41:42 +0800 CST

评论数:23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