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前一段时间,在下拙作“水浒众生相”在天涯上连载,反响还算不错。有好朋友希望我把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也一并说说,当时想要改帖子题目,没做成,只好新开一贴,说说其它三部作品,外加金瓶梅,个人感觉“水浒众生相”是我比较得意的作品,其它三部略有不足,如果有贻笑方家之处,各位见谅。而且既然水浒已经连载过,这里就不重复了,没有看过的朋友请点击网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5-441914-1.shtml或直接在“煮酒论史”板块搜索“水浒众生相”观看,希望各位经常和我交流探讨,多多赐教。

下面就是第一部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序篇

关于七实三虚
看过《三国演义》的各位看官您可能都听说过这句话,说《三国演义》的叙事是七分实,三分虚,虚就是指虚构。在接触《三国志》之前,我看完《三国演义》,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虚构的成分应该达到七成。因为《三国演义》里面的很多故事感觉都非常精彩,但我觉得真实性都差点意思。但看完了《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这类的史书之后,我觉得先贤说的这个七实三虚还是有根据的。因为《三国演义》中故事发展的脉络,这条主线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在史书中找到依据,也就是说它的骨架都是真实的。而且《三国演义》里面记载的故事,大部分也不是罗贯中先生虚构的,都能够在《三国志》或者《三国志注》上面找到依据。
综合《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国志注》以及《资治通鉴》等相关的史书,我觉得《三国演义》当中故事情节的虚实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第一,一五一十,完全按照历史进行叙述,这个主要在前面黄巾起义之后,何进诛杀宦官,一直到董卓进京这段;还有后面诸葛亮死了以后,三国收尾这段;还有一些零零散散散布在中间的段落。这里面也有一些精彩的故事,有一些甚至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比如著名的辕门射戟,非常像英雄传奇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是《三国志》当中记载,罗贯中如实叙述的,没有一点加工的成分。
第二,画龙点睛,就是在真实的故事当中略加虚构,就像在汤里面点上点儿鸡精,味道立刻就好了。最典型的是关云长诛文丑的故事,本来《三国志》里面就是曹操有意将辎重随意丢弃,引文丑的士兵来抢夺,让他们队形散乱,曹操再乘机发动突袭,杀了文丑。但《演义》中增加了文丑箭射张辽,关羽诛文丑的情节,结果很多人就记住后面加的这段了,曹操的指挥艺术就没人关心了。
第三,添油加醋,就是把历史记载不是很详细的事情进行加工,丰富情节内容,创作鲜活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历史记载的语焉不详,才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最体现作者才华的地方,因为这个跟完全虚构还不一样,带有命题作文的性质。这种形式在《三国演义》里典型的例子很多,比如“三顾茅庐”,《三国志》里就一句话:“凡三往,乃见。”能够知道的就是刘备去了三次,很有可能还不是三次,这个“三往”也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次,反正不是一次两次。罗贯中就按三次写的,每次的情节都不雷同。还有就是著名的“千里走单骑”,《三国志》就是记载了曹操和袁绍对峙时,关羽“乃亡归刘备”。也是一句话,结果罗贯中铺排出这么一大段故事,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虽然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在地理上有点乱,但情节非常精彩,而且过这五关,也是每一关都有不同的故事。
第四,移花接木,就是把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放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最著名的就是怒鞭督邮,这个大家恐怕也都知道,打督邮的真凶是刘备,罗贯中转移到张飞身上,刘备忠厚长者的形象和张飞暴躁易怒的形象都立起来了。还有就是把孙坚斩华雄的功劳给了关羽,弄出一个“温酒斩华雄”。再有就是把草船借箭的主角由孙权变成诸葛亮,由被动变为主动,丰富了诸葛亮的智囊形象。
第五,无中生有,这个就是完全的虚构了,完全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完全虚构的其实也不是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情节。比如三英战吕布。再有就是著名的空城计,本来《三国志》上就是记载马谡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就是一场败仗,结果罗贯中安排了这么一场空城计,让人觉得还是诸葛亮涮了司马懿。其实空城计这段司马懿的反应很不正常,一般的统帅都会至少派一小队人马进去试探试探,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弃,这个没法解释,当然也不用解释,反正没有人不知道空城计,这应该就是文学的魅力。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19 14:56:34 +0800 CST  
亲戚不如朋友?
在后汉三国乃至整个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人们比较崇尚一个大家族,不分家的模式。大家族里面的人至少应该算是同宗,也可以说有亲缘关系。而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家族,当然就是皇上他们家。这一家前后开枝散叶四百年,同宗子孙多了去了。在当时他们都统称“汉室宗亲”,按说既然带个“亲”字,那也应该算是亲戚关系,但这些个亲戚之间没什么感情,倒是互相下家伙毫不含糊。
最典型的就是刘备,折腾了一溜够,最后刘备占的地盘主要是抢他姓刘的同宗的。您看啊,他三块地盘,就是汉中那一块儿是曹操先灭了张鲁,然后他从曹操手里夺过来的。其它的,荆襄九郡原来是刘表他们家的,他在赤壁之战以后划拉过来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刘琮先降了曹操,然后他再往回拿(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一直在他这里,他可没想着往回还)。那巴蜀的刘璋呢?他可是硬生生拿过来的,那真叫巧取豪夺,强词夺理。当然,刘璋也对同宗没什么感情。《三国志•刘二牧传》中记载,刘璋唯一一次主动发兵,就是冲他的同宗刘表去的。
这其实也很正常,家族太大了,互相之间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哪谈得上什么感情。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不见得感情多深厚,比如袁氏弟兄。
袁绍袁术这哥俩儿可是从小一块长起来的,都是长安城里的高干子弟。长大之后两个人还曾经合作讨伐董卓,不过那个时候就称不上一条心了,袁绍让袁术掌管大军后勤保障,还算是比较照顾这个弟弟。当然,袁术本身不给他哥哥做劲,克扣前锋孙坚的军粮,弄得联军离心离德。然后这哥俩就翻脸了,袁术认为袁绍是丫鬟生的,不应该当族长,应该我来,那袁绍能痛快吗?最后直接开打,毫不留情。《三国志》记载,袁绍联合曹操,攻打自己的弟弟袁术。从这儿开始,袁术就开始走下坡路。再往后袁术不安分,自己当皇上玩,又被一通猛揍,在他快要完蛋的边缘,他想起自己这个哥哥来了,想去袁绍那儿,把自己这个皇位让给哥哥。其实我觉得袁术这时候对他哥哥也没憋好屁,这个时候大家表面上还都奉刘姓皇帝为正统,当皇上的都是把自己放在出头鸟的位置,等着让人家打的。所以他给他哥哥的这个皇位其实是烫手的……都不能说是山芋,是个络铁,接一下都得把皮肉烧焦,这不是送礼,这是嫁祸。《三国演义》当中说是刘备把袁术消灭了,《三国志》上说是袁术自己半道病死了,不知道这里面袁绍有没有起什么作用。
当然,你还可以说这哥儿俩各据一方,存在竞争关系,利益的驱动。其实这哥俩一个在河北,一个在淮南,中间还隔着个曹操呢,要是那个成器的,怎么也得先联合收拾了曹操,你们俩再翻脸吧,不能先联合外人打自己兄弟啊,而且曹操离得近,打败了袁术,袁绍捞不着什么,也不为何许的。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0 15:21:12 +0800 CST  
不过既然说存在竞争关系,那我再说一个上下级的亲戚。袁绍有一个谋士叫审配,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自己死了,这几个儿子各自为战。审配保了小儿子袁尚,袁尚肯定不是曹操的个儿,很快失败,老巢邺郡让曹操给围了(《演义》里这段直接写的冀州)。当时邺郡城里的守将就是审配,曹操挖地道想攻入城内,被审配挫败。然后曹操刨开了漳河,引河水把城里灌了,审配还坚持着不投降。这个时候一个人出场了,他叫审荣,是审配的侄子,他偷偷打开城门,投降了曹操,把大军引进城。审配守了这么长时间,最后栽在自己算是至亲的手里了。
审荣为什么把自己叔叔卖了,《三国志》没有给出原因,《三国演义》给了一个原因,说当时袁绍的一员干将辛毗刚刚投降曹操,曹操就让他在城下面劝降。审配一看辛毗在下面招摇,心说“你不知道你一家老小都在城里了吗?”二话不说,让手下把辛毗全家八十多口押到冀州城头,一刀一个,全给宰了。审荣和辛毗的关系很好,于是就背叛了自己的叔叔。
《三国志》里面倒是也写了审配杀辛家满门的事,但那是在城池已经守不住之后的事。罗贯中先生为什么要轻轻改这一笔,加了一个理由,让审荣不帮自己的叔叔,反而帮外姓人,断送自己的叔叔。我觉得他还真不是随便那么一写,而是要说明点事儿。
我们常说亲戚朋友,其实亲戚和朋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形态。亲戚是由血缘而天然形成的一种联系,作为你本人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只能被动地接受。既然你不能选择,那么亲戚就很有可能和你在志趣、性格、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所不同,有时候这个差别有可能很大。而即便是差距很大,你也没法否认这样的关系,但如果出现这个情况,那这个亲戚间的感情也就不见得有多浓,这不是你说应该血浓于水就能浓的,还得看个人的发展,有没有交集。而朋友不一样,朋友是后天交往当中形成的关系,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你自然会选择兴趣爱好,人生目标都相近的人做朋友,最差劲的还要有个共同利益呢。既然是你主动性的选择,那就是先关系近,后做朋友,这样的关系有时候比亲戚关系还要近一些,所以才有了审荣这样的行为。
曹操和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之间也是亲戚,但更多的是一种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友”的形态,而且这几位都服曹操,愿意跟着他干,上下级关系明确,不存在利益竞争,而曹操对他们又比对其他将官更信任,更亲近,这样形成的关系就牢固。刘备的桃园三结义更是这样,千古的典范,这种因为共同的志向、追求、或者说是三观而结成的异姓兄弟的关系要远远超过同姓亲戚,这是很正常的。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0 20:41:51 +0800 CST  
刘备,哭的艺术
有一句俏皮话叫做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句话基本适用于《三国演义》,《三国志》当中并没有刘备哭的记载,所以今天这段主要谈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
《三国演义》当中这位刘皇叔可是没少哭,跟他接触过的人,大部分都看见他咧开嘴哭过。按说,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哭,这也太招人烦了吧。有一段相声,就说:“女人哭能够引起别人同情,老爷们儿一嚎,准有人拿电棍捅你。”但刘备一哭,还就是比女人还能引起别人同情,就能办成事。而且这位爱哭的刘皇叔,还是曹操嘴里唯一可以和他并称为当世英雄的人物。这又是什么道理?据我看,刘备这个哭可不是瞎哭,瞎哭的人哭瞎了也没人理你。刘备这哭讲求方式方法,有技巧,有窍门。就我看来,刘备哭的艺术,大概有三个要点。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了他那两个兄弟,刘备跟谁都是只哭一回,绝没有下次。跟刘表哭过一回,那是在投靠刘表之后,跟刘表喝酒,发现自己“髀肉复生”,就是有一段时间不打仗,大腿上赘肉长出来了,当时他是“潸然流涕”,最后刘表给了他新野县一块地盘。后来借荆州,鲁肃来讨要荆州,诸葛亮把刘备叫出来哭了一场,鲁肃张不开嘴了。都是一回,这些人绝看不见刘备哭第二次。人们的印象都是这样,女人哭很正常,男人要是咧嘴哭开了,那肯定是伤心到极点,被逼到一定份儿上了。所以才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别人都会心软一下,退一步,让一招,他能达到目的。但这事只管一回,玩多了人家就烦了,女人没事就哭,别人都不待见,何况你一个男人,所以这个手段就是一次性的。
说到他和自己这俩兄弟的哭,还真是不少次,但这个不一样,因为他和关张的关系和别人不一样。要说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就是张飞丢了徐州他哭那一回,而且那回也不是算计那哥俩,而是劝张飞。因为当时张飞把俩嫂子丢在城里了,急得就要抹脖子。你看他哭的时候,那是一边哭一边说,告诉张飞“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而且还说了著名的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怎么评价搁一边,他这一番话其实是很理性地劝人。但依张飞的性子,再加上一边关云长也跟着急,火上浇油,张飞很有可能就不听劝,一冲动就能抹了脖子,刘备那劲头可拦不住他,这么一哭着说,张飞那边反而定下心了,所以这次哭是用非理性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劝说,能够达到效果。古城相会他哭了一次,那个是久别重逢,大部分人都会抱头痛哭,没什么可说的。后来官渡之战,刘备惦着趁乱抄曹操的后路,又让人打败了。这次又哭了,告诉大伙“你们都是有本事的人物,我是怎么着都不成,你们就别跟着我了,另谋高就吧。”这一段好多人说刘备是做戏,笼络人心。其实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刘备真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再坚强的人,面对一的失败,他也难免一度意志消沉,刘备就在这个掯节上了,这么好的机会还是打败,实在是觉得没奔头了。这个时候要是没人劝一句,刘备就真放弃了,好在他身边有个关云长,把他劝过来了。还有一次大哭就是关张死了之后,那回绝对是真难过,没什么好说的。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1 14:05:12 +0800 CST  
下面说第二点,跟第一点有联系。那就是刘备这一次哭的机会绝不是随随便便就用了的,一般他不轻易哭,如果哭,那就一定是到了紧关节要的时刻,不哭就过不去了的时候。比如刚才说的劝张飞,唯一对兄弟带有功利色彩的一次哭就是用在关键时刻,不用的话,以张三爷的性子,真就有可能弄死自己。最明显的一次是对鲁肃哭那回,都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东吴那边不能让你总赖着,肯定得来要来,两家名义上还是盟友,不能翻脸,来的鲁肃又是有名的厚道人,说不出走板的话,想找茬是找不了。刘备跟诸葛亮就找各种理由搪塞,第一次说荆州的本主,大公子刘琦还在,这是人家的,给挡了。结果刘琦这小子不争气,没两天就完了。鲁肃又来了,这次玩先硬后软,先耍横,把鲁肃镇住,然后再往回找,说得拿了西川当根据地再还,你不能让我没家啊,还给立了借据,其实就是欺负鲁肃老实。结果周瑜不是好惹的,鲁肃第三次来,这回没得玩了,哭吧,这一哭又有缓了,这回不哭真没法跟鲁肃说话了。每次都是人家来,你不能每次都是一套词儿吧,鲁肃虽然忠厚,但也不是面瓜,泥人还三分土性呢,真要把他都惹急了,真没法收拾,所以实在找不出路的情况下,只能哭了。这个哭就属于最后的杀手锏,既然是杀手锏,就不会轻易使用,非得到这样要命的时候使出来,否则就浪费了。
最后说第三点,属于辅助型的一点,就是刘备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副忠厚长者的形象,谁见了他都觉得跟他交往心里踏实,其实就他使拌下黑脚的时候多,但这个形象维护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央视版《三国演义》里面孙彦军扮演的那个刘备形象到位,表面上一副德艺双馨,厚道人的面皮,至于实际怎么样,通过表演,让观众自己品。新版里面于和伟演的刘备,看着就显得精明,心眼多,心理状态都摆在脸上了,怎么蒙人去。这样的人冲你哭,你肯定不放心,他不定惦记我什么了。所以刘备一直经营着自身的形象,然后关键时刻一哭,别人一看,这样人都给挤兑哭了,实在说不过去,这种心理状态下,他的哭就能产生最佳效果。
所以我觉得,男人会哭也是一种本领,把哭练好了也是英雄。不过刘备这个英雄还真是哭遍天下,逮谁坑谁。帮过他的人,最后都倒霉倒他身上了。他投靠袁绍,撺掇人家出兵,结果袁绍败给曹操,家业都搭上了。投靠刘表,最后刘表的家业归他了。吕布辕门射戟,救了他,最后白门楼他一句话,要了吕布的命。他携民渡江,到了襄阳城下,刘琮不开门,魏延出头帮他,他蔫溜走了,把人家撂旱地上了。他难得帮别人,到徐州解了曹操的围困,救了陶谦,最后陶谦的徐州姓刘了。
您可能要问了?那不是三让徐州,陶谦自愿给他的吗?这个嘛……说是自愿也行,但真要说陶谦百分之百心甘情愿,哭着喊着非要给他,这个也有点可说的,那么下一段咱们就说说这个三让徐州。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2 20:13:08 +0800 CST  
三让徐州,真那么和谐吗?
接着上一段,今天给您说说三让徐州的前前后后。我们先从《三国志》里面的有关记载说起。
这段故事的主要依据应该是《三国志·先主传》,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向公孙瓒手下的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当时刘备在田楷手下工作,田楷就带着刘备去救徐州。完事之后,陶谦看刘备对眼,又拨了四千兵给刘备。刘备一看这儿好啊,就从田楷那儿跳槽到了陶谦这儿。陶谦向朝廷表奏,让刘备当豫州刺史。可惜陶谦上表容易,但豫州这地方他管不到那儿,这个时候天下大乱,朝廷说了也不算,所以刘备这个豫州刺史只能驻扎在徐州下面的小沛。
然后就是说陶谦病重,跟当时的徐州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死了之后,麋竺带人去请刘备管理徐州。当时刘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打懵了,不知道这是唱的哪出,不敢接受。下邳名士陈登又跟他说:“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就是说朝廷不管事了,大家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徐州这地方富裕,人口多,我们都想让您当领导,所以没问题。刘备还嘀咕:“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那意思让他们把徐州交给袁术。陈登说:“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就是说袁术不是那个意思,还得是您有这个才能。要是您不听我们的,不把徐州管起来,那我们也不敢听您的,把那什么袁术找来。北海相孔融可能也是在这串门。也跟刘备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也是说袁术不行,就得你来,你得抓住机会。然后刘备就接受了,开始打理徐州。
上面是《三国志》当中陶谦让徐州的记载,不过这事只在《先主传》当中有记载,在《二公孙陶四张传》,就是陶谦本人的传记当中,倒没写他让徐州的事。而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当中,提到了魏书的一段记录,说刘备后来投靠刘表,刘表病重的时候,亲自跟刘备说:“我这俩儿子都不成,这荆襄九郡也没什么人才,我死了以后,你就把荆州管起来吧。”刘备说:“你儿子都挺不错的,你别瞎操心了。”身边有人劝刘备:“给你你干嘛不要。”刘备说:“刘表对我不错,我要真听了他的,拿了荆州,知道的是他交给我的,不知道的肯定得说我不厚道。”您看这段,跟三让徐州的情节也差不多,这一段对话后来被罗贯中先生稍加修改,直接用到了《三国演义》三让徐州这段里面。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4 17:36:21 +0800 CST  
@king789456 2017-12-25 15:23:08
好友大作,一定拜读。
-----------------------------
多谢多谢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5 21:43:55 +0800 CST  
要这么看,刘备还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见了他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这点东西给他。但《三国志注》当中刚写完这段故事,作者裴松之就在下一行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时刘表夫妇都喜欢小儿子刘琮,正憋着废长立幼,让刘琮当继承人呢。刘表怎么会想起来把荆州让给刘备呢?所以这段记载不可信。
这段话当中,裴松之先生表现出史家宝贵的怀疑精神,对史料不能盲目全信。秉承这种思路,我就琢磨为什么陶谦本人的传记里并没提到他让徐州,而刘备的传记里却出现了。这里我想说一点,陈寿先生写《三国志》时,其中《魏书》三十篇,都是在参考原来魏国史官的相关记录的基础上完成的,有史料依据。而三国时期蜀国并没有专业的史官,所以《蜀书》十五篇,是陈寿多方采集资料完成的,没有权威记录。那么这里面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比《魏书》,就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部分,更加的模糊。所以我大胆推测一下,陶谦死了以后刘备占了徐州,但是不是真的是陶谦让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打开《三国演义》,看看这段,我觉得罗贯中先生也有跟我类似的想法。从表面上看,三让徐州的故事真是一片和谐,但细琢磨,大师笔法高妙,这事不那么简单。
还是曹操攻打徐州陶谦,这里面是麋竺献计,向孔融求救,而刘备正好刚帮助孔融解围,碰上这个事。孔融请刘备一块去徐州,刘备先到公孙瓒那儿借了两千兵,外带一个赵云,加上自己的三千兵,然后去徐州,这里面田楷是另一路,跟刘备没有关系了。
刘备杀进城去,刚进城,这时候围还没解,陶谦就让糜竺把徐州的印牌拿出来要交给刘备,这个印牌应该就是管理徐州的证件,就要办手续,把徐州让给刘备,这就是一让徐州。
我觉得这次陶谦还真是真心相让,为什么?因为心里没底,对打败曹操没信心。因为除了刘备杀进城之外,孔融和田楷那二位都没进城,远远地依山下寨。也就是说城里除了陶谦自己的兵马,也就是那些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以外,就是刘备这五千人。曹操可是留下三万守家,剩下的全带来了。所以陶谦估计是觉得这关够呛能过去,干脆,把徐州让给刘备,以后守徐州的事就都是他的了,我是来不了了。这会儿的徐州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刘备能看不清楚这个吗?帮忙行,让我接过来,引火上身,这个我不干。毛宗岗先生在批注《三国演义》时,在刘备推辞不肯接受徐州的这段下面批了四个字:“真耶?假耶?”我觉得这次刘备是真心不要的。
然后是二让,这次是在曹操退兵之后,城外面看热闹那些所谓的救兵也都进城了。陶谦设宴庆祝解围,然后请刘备上坐。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冑,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这里您注意一个细节,这回陶谦说要让徐州,他可是光拿嘴对付,您那个印牌呢?他可就不拿出来了。 这什么意思,曹操走了,现在城里几股力量,刘备是最强的,而且就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陶谦怕刘备不打算走,就在沙家浜扎下根儿了,来一个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估计刘备也显露出这个苗头了,硬赶陶谦没这个本事,干脆来个以退为进,拿话局住你,以刘备的性格,肯定不会就坡下驴,得维护自己的形象,不得不走。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5 21:50:15 +0800 CST  
要这么看,刘备还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见了他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这点东西给他。但《三国志注》当中刚写完这段故事,作者裴松之就在下一行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时刘表夫妇都喜欢小儿子刘琮,正憋着废长立幼,让刘琮当继承人呢。刘表怎么会想起来把荆州让给刘备呢?所以这段记载不可信。
这段话当中,裴松之先生表现出史家宝贵的怀疑精神,对史料不能盲目全信。秉承这种思路,我就琢磨为什么陶谦本人的传记里并没提到他让徐州,而刘备的传记里却出现了。这里我想说一点,陈寿先生写《三国志》时,其中《魏书》三十篇,都是在参考原来魏国史官的相关记录的基础上完成的,有史料依据。而三国时期蜀国并没有专业的史官,所以《蜀书》十五篇,是陈寿多方采集资料完成的,没有权威记录。那么这里面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比《魏书》,就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部分,更加的模糊。所以我大胆推测一下,陶谦死了以后刘备占了徐州,但是不是真的是陶谦让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打开《三国演义》,看看这段,我觉得罗贯中先生也有跟我类似的想法。从表面上看,三让徐州的故事真是一片和谐,但细琢磨,大师笔法高妙,这事不那么简单。
还是曹操攻打徐州陶谦,这里面是麋竺献计,向孔融求救,而刘备正好刚帮助孔融解围,碰上这个事。孔融请刘备一块去徐州,刘备先到公孙瓒那儿借了两千兵,外带一个赵云,加上自己的三千兵,然后去徐州,这里面田楷是另一路,跟刘备没有关系了。
刘备杀进城去,刚进城,这时候围还没解,陶谦就让糜竺把徐州的印牌拿出来要交给刘备,这个印牌应该就是管理徐州的证件,就要办手续,把徐州让给刘备,这就是一让徐州。
我觉得这次陶谦还真是真心相让,为什么?因为心里没底,对打败曹操没信心。因为除了刘备杀进城之外,孔融和田楷那二位都没进城,远远地依山下寨。也就是说城里除了陶谦自己的兵马,也就是那些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以外,就是刘备这五千人。曹操可是留下三万守家,剩下的全带来了。所以陶谦估计是觉得这关够呛能过去,干脆,把徐州让给刘备,以后守徐州的事就都是他的了,我是来不了了。这会儿的徐州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刘备能看不清楚这个吗?帮忙行,让我接过来,引火上身,这个我不干。毛宗岗先生在批注《三国演义》时,在刘备推辞不肯接受徐州的这段下面批了四个字:“真耶?假耶?”我觉得这次刘备是真心不要的。
然后是二让,这次是在曹操退兵之后,城外面看热闹那些所谓的救兵也都进城了。陶谦设宴庆祝解围,然后请刘备上坐。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冑,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这里您注意一个细节,这回陶谦说要让徐州,他可是光拿嘴对付,您那个印牌呢?他可就不拿出来了。 这什么意思,曹操走了,现在城里几股力量,刘备是最强的,而且就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陶谦怕刘备不打算走,就在沙家浜扎下根儿了,来一个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估计刘备也显露出这个苗头了,硬赶陶谦没这个本事,干脆来个以退为进,拿话局住你,以刘备的性格,肯定不会就坡下驴,得维护自己的形象,不得不走。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5 21:50:58 +0800 CST  
又发了两遍,其实我就点了一遍,奇了怪了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5 22:29:22 +0800 CST  
刘备一开始还真跟陶谦想的一样,但这个时候,糜竺跳出来了,表示支持刘备接手徐州。这里面他说的就是《三国志》里面陈登那段话,因为《三国志》里这段糜竺没台词,就借了陈登的话,然后陈登孔融都跟着帮腔,基本上就是把《三国志》里那段搬过来了。可您注意,《三国志》这段可是在陶谦死了以后发生的,《三国演义》里陶谦这时候身体还硬朗着呢,就是心里面拔凉拔凉的。毛宗岗先生在糜竺的话后面批了一句:“糜竺亦看上玄德了。”这话什么意思?虽然徐州的主人是陶谦,但他也不能一个人全罩住,也得有四梁八柱。糜竺和陈登就代表着徐州这一亩三分地上的重大势力,这些人的意见也是举足轻重的。也就是说陶谦阵营里的人都倒向刘备了。而且孔融也帮刘备说话,他手下可有一支军队,别看不敢跟曹操较劲,可要跟陶谦翻脸,真够陶谦喝一壶的。所以陶谦太难受了。
不过刘备还是推辞,毛宗岗又批了“真耶?假耶?”我觉得半真半假,刘备是真不想走,不过虽然下面人都支持自己,但陶谦毕竟是一把手,而且经营徐州这么多年,要真跟刘备起腻,刘备在徐州也待不稳当,刘备是个求稳的人,后来诸葛亮让他趁刘表病重,拿下荆襄,他不同意,也是这个意思。毛宗岗在这回开篇时也批了:“辞之愈力,则受之愈稳。大英雄人,往往有此算计,人自不知耳。”虽然推辞,但刘备不打算走,陶谦一看,没办法了,这才忍痛拿出小沛给了刘备,丢卒保车。
三让也是到了陶谦要死的时候,他把糜竺陈登这帮吃里扒外的叫来议事。议的什么事?我觉得不会是坚决让徐州的事,那就明说了。这应该是商量他死了以后徐州的未来,估计他还盼着那几位能够回心转意,帮助他儿子接班,因为毕竟又过了一段时间,也许有什么变化也未可知。没想到这几位态度坚决,上来就告诉他“给刘备吧”。
这次陶谦是真没辙了,书上写他“大喜”。这多半是表面上做出来的。没办法,如果他表现出不情不愿的,将来他死了,不但徐州保不住,他那俩儿子也没好下场,干脆争取一个好态度。然后把刘备请过来,您看啊,这回又提到印牌了,这是真要给了。刘备还问了:“君有二子,何不传之。”陶谦直接告诉刘备,这俩儿子不成器,“切勿令掌州事”。其实暗含着就是告诉刘备,我这俩儿子不会跟你争什么,你也对他们好点。最后陶谦是“以手指心而死”。这个动作什么意思,难道就是告诉刘备我是真心的?那早就说了,不用费那么大劲啊。其实我觉得他就是告诉刘备“你得有良心,善待我的儿子。”
可惜啊,刘备对他俩儿子怎么样,《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说,不过刘备得了徐州,很快又丢了,想照顾他俩儿子也照顾不了了。徐州成了吕布的了,刘备说了不算了。
既然提到这儿了,下一段咱们先说说吕布吧。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6 21:43:28 +0800 CST  
吕布,挺实在一个真小人
说到吕布,我想先从两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吕布的形象说起,从外形来看,央视版张光北的扮相绝对符合吕布的形象,新版当中何润东那个形象差得就远了。虽然在京剧舞台上,吕布是小生应工,但绝不可能是何润东那种阳光男孩的形象。《三国演义》没有说吕布的籍贯。《三国志》记载,吕布是五原郡九原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内蒙古包头。在汉朝末年,这个地方是大汉帝国的边境,胡汉杂处。吕布在这样北风凛冽的地方生长,长期和胡人交往,再加上之后常年从军征战,不可能那么白白净净的,必然是粗砺而棱角分明,刚猛的脸。而且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他的眼睛里必然是一种狼的眼神,不会那么亲切和善。这种狼的眼神你到动物园里跟狼对视,你是看不到的,那里的狼养得跟京巴差不多了。你必须到野外,见到狼群时,如果你有那个胆子的话,跟他对视,你才能看出来……还是算了吧,估计你知道什么是狼的眼神之后,就离变成狼粪不远了。
我说这个意思就是吕布应该是一种硬的形象,而不是那种灿烂可爱的面相,让何润东演吕布,纯属不理解三国。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大导演已经脑残到让何润东演西楚霸王了,吕布算什么?!
不过这么一说,我感觉吕布和项羽还真是有点像,都属于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常打胜仗,但越打实力越弱,最终败亡。不过大家对这两个人的印象差别很大,西楚霸王属于悲剧英雄,而吕奉先则是十足的小人,三姓家奴。这里要说一点,三姓家奴这个话是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创造,《三国志》当中可是没有。
吕布是小人不假,动不动就玩叛变,对着原来的主子动刀。可问题是,在乱世当中,有几个不是小人的?在《三国演义》当中,给吕布冠以“三姓家奴”这个称谓的是张飞,那个时候吕布就叛变了一回,就是杀了丁原投奔董卓。在那个年头,这么干的不止吕布一个人啊。张飞所在的刘备阵营也大有人在,后来刘备收四郡的时候,张飞本人去取武陵,武陵太守金旋的从事巩志也是射死自己的领导,然后投降张飞,张飞不也挺高兴吗?这回怎么不讽刺人家了?就因为人家投降的是你,就没事了?典型的双重标准。当然,巩志没认金旋当干爹,但这点差别不至于导致待遇上差的这么大吧。
而且,从吕布的生长环境来看,他从小和胡人打交道,这些胡人没那么多道德标准,就是谁有力量,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干,这就是他们的行事标准,人家认为这个是对的。吕布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思想上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他换主子没有负担。
不过从《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后来长期在中央工作的吕布,也开始受到儒家道德观念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杀李肃。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7 12:25:27 +0800 CST  
这段《三国志》里没有,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话说吕布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处置不当,激起了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造反,兵进长安。吕布这边率军迎战,派李肃当先锋,李肃打仗不成,大败亏输,回来见吕布。您看《三国演义》吕布带兵打仗那么多次,从来没有斩杀过自己的部下,唯独就这么一次,不容分说就把李肃杀了。为什么?恨李肃啊。吕布两次杀干爹,这里面都有李肃的事。第一次直接劝说吕布杀了丁原,第二次杀董卓,李肃又参与了密谋,而且是他把董卓引回来让吕布杀的。所以吕布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名声坏了,最恨的就是这个李肃,找茬杀他主要是为了解恨,这也说明吕布开始接受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准则。
而且,纵观吕布在《三国演义》当中整个的表现,除了杀了两个干爹之外,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指摘之处。而且吕布这人还挺讲义气,他杀了李肃之后,自己出战,也没干过李傕郭汜这帮西凉兵。最后,西凉兵打破长安,吕布只能跑了。这点您注意,吕布临走的时候,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作良策!”就是说在这个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的时刻,他还没忘了王允,要带着他一起走。而且是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吕布做到仁至义尽了,然后才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了一句:“貂蝉也不要了。”您看了吗?都说吕布酒色之徒,可关键时刻,他想救走的是王允,而不是他心爱的貂蝉,你能说他就是不忠不义吗?要说貂蝉是个女人,带着不方便,王允一个文官,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且以吕布的本事,带走一个貂蝉不是太难的事情。
前面在说刘备那段中说过,张飞守徐州,被吕布偷袭,刘备俩老婆丢在城里,张飞急得要抹脖子。刘备说了一句:“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他还真了解吕布,吕布果然“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了一句:“此非吕布用情,乃感玄德示以操书之情也。”就是说吕布这么做并非跟刘备有感情,而是因为当初曹操使用二虎争食之计,给刘备一封密信,让刘备除掉吕布,刘备主动把书信给吕布看了,吕布为了感谢刘备,才这样做。其实刘备给吕布看那封信是因为他看破了曹操的计谋,而且之前张飞拎着宝剑就要杀吕布,已经说出来了,没密可保了,算不上多大人情。
就算吕布这次是为了还人情,还有第二次呢?后来刘备和曹操背地里勾勾搭搭,算计吕布,让吕布知道了,吕布急了,带兵打破了刘备的小沛,刘备让吕布在屁股后面撵着,跑出了小沛,把老婆又扔下了。这次吕布怎么对待他老婆的,布曰:“吾与玄德旧交,岂忍害他妻子。”便令糜竺引玄德妻小去徐州安置。毛宗岗在这儿又批了一句:“为后糜竺登城拒布伏案。”
后来吕布出兵和曹操交战,糜竺和陈登这帮人直接把徐州交给了曹操,端了吕布老窝,所以毛先生才有这一句批语,吕布这就叫慈心生祸患,对别人挺厚道,别人反过来算计他。
吕布最后失败,战场谋略不如曹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曹操、刘备、糜竺、陈登这帮人轮着班忽悠他,他实心实意对这些人,这些人最后把他算计死。白门楼上,陈宫对曹操说:“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说的挺到位。当然,这里面要说奸诈,刘备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吕布辕门射戟救了他,他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就要了吕布的命。这会儿不能瞎讲良心,首要的是阻止曹操如虎添翼。其实以曹操的见识,吕布能够一直服服帖帖地为他效命,因为吕布既然是所谓的真小人,他的心理状态很好把握,给够了金钱美女就行了,毕竟他不是关二爷,所以曹操很好驾驭他。
但我转念又一想,什么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吕布毕竟有那样的前科,你也不能完全预料到他会因为什么事,突然翻脸,对曹操下家伙,这都不好说,估计曹操也嘀咕。 而且,作为读者,我觉得曹操性格当中有一个重要缺陷,使他存在死在吕布手里的可能性。这个缺陷是什么?咱们下一段再说。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7 23:43:39 +0800 CST  
曹操的性格缺陷
上一段说到曹操的性格缺陷,今天这段咱们就来聊聊这个。
曹操的性格缺陷首先是多疑,这个是肯定的,《三国演义》里面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在这里不再赘述,我说的是另外的问题。
作为史书,《三国志》很少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刻画,说的都是他的事迹,刻画人物性格是文学的功能,所以今天我在谈曹操性格缺陷的时候,主要的依据是《三国演义》,也就是说,我聊的是《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这个艺术形象,不是历史上的曹操,各位注意区分。
除了多疑之外,曹操最要命的性格缺陷可以用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冲动是魔鬼。曹操就爱冲动,无论是在盛怒,还是狂喜的情况下,只要是感情受到剧烈冲击,他很容易头脑一热,做出不理智的决定。这个时候,他身边必须有一个明白人稳他一下,曹操不糊涂,稍微有人一点,他立刻就能明白过来。但是如果当时身边没有这个人,那就悲剧了。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周瑜的反间计,一封书信就让他杀了最得力的两个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替周瑜除去心腹大患。您注意那一段,这二位刚推出去,曹操立刻就明白过来了。也就是说,曹操冲动的时间不长,冲动之后很快就能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毛宗岗先生在这一段下面也批了一句:“聪明人只好愚弄他一时。”所以如果这个事情不是立即执行的话,就有缓冲的余地。然而,曹操手下的兵将执行力太强了,办事干净利索,等曹操明白过来,人头都摆在他眼前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冲动的代价太大了。毛宗岗先生在这儿还有一句:“若使曹操出书示之,责以谋反,而蔡、张二人犹可辨,操亦不至于杀二人矣。正妙在不说明白,致二人惊惶失语,宛然是机谋已泄,不能抵对。”就是如果曹操把周瑜那封假信扔在俩人面前,说他们造反,这二位肯定得给自己分辨,这功夫曹操就能明白过来,结果这二位不知道怎么回事,愣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而让曹操以为是这俩人阴谋败露,吓着了,更认为他们造反了,等于火上浇油。
上面这个例子,这是曹操在盛怒之下的冲动,在狂喜之后,他也会忘乎所以。最著名的自然就是战宛城那一段。本来张绣想要打到许都,把皇上抢到自己手里,结果曹操一来,一仗没见,张绣就投降了,这一下曹操信心爆棚。因为这种情况和经过战斗降服对方还不一样,曹操的大旗往这一树,那边立刻就服了,曹操这个名字就管用,根本不用动刀兵,这样曹操得多得意。于是乐极生悲,看上了张绣的婶娘,不假思索就收了房了。
这要是打得很艰苦,张绣才投降。曹操面对张绣他婶子的时候还得琢磨琢磨,毕竟胜利来之不易,一旦惹翻了张绣,有可能前功尽弃,曹操不敢轻易的有什么举动。正是因为胜利来得太容易,曹操冲动了,张绣算什么?别说要他婶娘,就是我要他老婆,这小子也得给。你看曹操跟张绣婶娘说那话:“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矣。”毛宗岗批语就是“忽将大人情卖与妇人,确是醉后狂语。”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8 23:04:46 +0800 CST  
如果这个时候,郭嘉荀彧之类的人能够在他身边,能够及时劝他几句,曹操应该能够清醒过来,避免一场悲剧。比如当初曹操为报父仇,攻打徐州,刘备来救徐州,然后给了曹操一封信,劝他退兵。曹操急了,要杀了下书的使者,然后攻城。《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就是说一国之主不能因为生气就发动战争,一支军队的主将不能因为生气就出兵打仗,那样肯定吃亏,曹操那会儿就冲动了,属于这种状态。所以郭嘉赶紧劝他:“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曹操立刻明白过来,改变主意,款待使者,准备给刘备回信。
所以您看,有个明白人在身边劝着,曹操就能避免犯错。而恰恰在宛城,曹操看上张绣的婶娘邹氏的时候,他身边的人是他侄子曹安民。这小子没什么见识,就知道巴结他叔儿,于是大错铸成,张绣降而复叛,曹安民也没命了。曹安民死了不值钱,要命的是他大儿子曹昂,第一猛将典韦都因为这个错误送命了,还搭上曹操的大宛名马绝影,说实话这匹马死了都比曹安民那个皮条客可惜。
上一段说曹操还是有可能死在吕布手里的,就因为他这个性格缺陷。您想啊,如果吕布归降曹操了。哪天刘备或者周瑜给他下个反间计,曹操一冲动,要杀吕布。那吕布会是什么反应?蔡瑁张允擅长统领水军,近身格斗不是他们的特长,吕布就不一样了。曹操的大帐就那么大,吕布是不会束手待毙的,说不定就会暴起反击,那就说不定是谁死了。
当然,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也是因为对这俩就没有真心信任过。当初这俩人归降的时候,荀攸跟曹操说这俩人不地道,让曹操别用他们。曹操就说“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就是这俩人我先用着,用完了也不会有他们的好。所以周瑜的反间计正好和曹操对这俩人的印象符合,曹操才会冲动犯错。这要是给夏侯敦使反间计,估计就不灵了。
这话是有道理,但以吕布那个底子,还不如这蔡瑁张允呢,曹操能对他百分之百放心吗?估计一旦使上反间计,比蔡瑁张允还快呢。还有就是在宛城曹操大喜之下,忘乎所以,为了个女人什么都不顾了。一旦这个时候他不清醒,身边又没有明白人,就像宛城这个情况,他难保不成为董卓第二。
话又说回来,在白门楼上,其实曹操也是冲动了。吕布向曹操表完忠心之后,曹操问刘备:“你觉得怎么样。”毛宗岗在这儿批:“操意已动”。说曹操已经动了收降吕布的心思了。结果刘备一句话,曹操立刻就让杀了吕布,这其实又是脑子一热,就把决定下了。可能从白门楼上一下来,曹操仔细一想就得后悔,但也完了。
曹操在白门楼上不止冲动了一会,张辽上来一骂他,曹操一怒又要杀,只不过这次关云长把曹操拦住了,给了曹操冷静下来的时间,救了张辽一命。其实关羽救张辽的举动,也是帮了曹操的忙,否则未来曹操阵营里就少了一位顶尖的大将,损失就大了。
既然提到他了,下一段我们来聊聊张辽吧,这是三国(三国志和演义都算上)中除了关二爷以外,我最欣赏的一员武将。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29 11:28:44 +0800 CST  
有勇有谋张文远
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还是有偏有向的,写刘备阵营里人物所用的笔墨要远远高于曹操和孙权以及其它所有的势力。您看啊,一提三国,人们最先想到的一般都是关二爷,诸葛亮,曹操能排到第三就不错,跟刘备戏份差不多。再往后就是赵云,张飞。而如果提曹操的武将,很多人就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许褚,李典于禁乐进,都是凑着对儿来的,一提这些名字都知道,但聊三国很少聊到他们,这就是典型的配角。
其实能在曹操手下当将军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在《三国志》当中都留下过辉煌的事迹。只不过《三国演义》篇幅有限,罗贯中又要突出主角,在选取材料的时候,就把这些配角的事迹大部分都删掉了,只是零星地写进去一点。而且主角还有一个待遇,就是能够享受作者为他们加工甚至虚构的一些精彩故事情节,而配角就免了,就算有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形象也都不高大。没办法,就像陈佩斯先生在小品里说的:“配角就配露半张脸。”
今天要说的张辽就是这群配角里的重要一员,说几个《三国志》当中记载的他的故事。
话说东海太守昌豨造反,张辽和夏侯渊一起去镇压叛乱,结果进展的不是很顺利,昌豨没收拾完,部队粮食先完了。这下没办法了,大家就商量着先撤回去,有什么事回头再说。结果张辽持不同意见,他跟夏侯渊说:“咱们困难,那边也不轻松。我就发现每次战斗的时候,这昌豨就往我这边看,而且最近他们那边射箭的密度也越来越弱了,我估摸着他也不想打了,想跟我谈谈投降的事,要不我去一趟,跟他谈谈得了。”他让人告诉昌豨,“我来向你传达我们领导曹操的命令,你下来咱们聊聊。”昌豨还真下来了,张辽告诉他:“我们领导的能力你也知道,但他也不想什么事都用武力解决,为了让百姓少受刀兵之苦,能够和平解决的那是最好,投降早的给的赏赐也多,你觉得打下去你有前途吗?干脆投降,争取个好态度多好?”昌豨一听,答应投降,但让张辽一个人跟他去他的大营里面转一圈,张辽还真答应了。去了,见了他家里人,聊了聊,昌豨真服了,跟着张辽来到许都。
曹操听说张辽这么干,吓一跳。处理完昌豨投降的事,直接跟张辽说:“哥们儿,你不带这么玩的啊,作为大将,你轻身犯险,出危险怎么办。”看张辽怎么说的,“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就是说您的威望在那了,我是按照您的指示办事,昌豨肯定不敢害我,就算他不拿我当回事,他也怕您不是?看看,张辽多会说话,跟昌豨和曹操,应对都得体,绝不是吕布那样有勇无谋的人物。
张辽要是光会说话,他那叫有谋无勇,直接就干谋士去了。他在战场上也是极为勇猛,话说他曾经带着张郃和牛盖讨伐叛将陈兰,陈兰盘踞在天柱山上,这座山垂直距离二十里地,角度很陡,就有一条小道通山上,骑马过不去,只能步行,这绝对叫易守难攻。张辽传令攻山,大伙跟他说:“这山太险了,咱们兵又不多,不够垫的,上不去,咱得想个主意啊。”张辽说:“想什么主意?这会儿没主意可想,这就是一对一的拼,谁勇敢谁就赢。”巧了,战国名将赵奢也说过:“两军对战,如二鼠斗于穴中,将士勇者胜。”张辽就这么干的,亲自带着人就上去了,斩杀陈兰和另一员叛将梅成。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30 14:28:48 +0800 CST  
@小虫等456 2017-12-29 17:30:09
最好不要用毛纶父子来论证你的观点。毛纶父子就是两个坐地穷儒,非常的愚蠢,根本就不理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凡其所改(对照嘉靖版)无有不劣。
-----------------------------
见仁见智吧,但从汝南战败之后哭这一段来说,我倒认为如果是毛宗岗先生改过的话,改的还是挺好的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30 14:41:43 +0800 CST  
@小虫等456 2017-12-30 18:18:29
所谓“见仁见智”,是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观察,会呈现不同的表象,事物发展呈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时才会有“见仁见智”。路上一堆狗屎,有人非说是黄金,这不叫“见仁见智”,这叫白痴。
具体到最接近罗贯中原文的嘉靖版好,还是经过毛纶父子修改后的通行本好,其实道理非常浅显明白。一部著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者的认知水平。而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来说,先天悟性和后添阅历是最重要的。
......
-----------------------------
可能是我和毛宗岗先生经历相同吧,也许因为我跟他是差不多的人,所以我也对他的观点比较认同,平平淡淡过到快四十岁,我上哪经历风风雨雨去,所以我们都差不多,是从平凡人的视角看三国,您往后看,越往后,我这个小人物的视角越明显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7-12-30 23:16:03 +0800 CST  
张辽这后半段怎么也删了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1 18:57:47 +0800 CST  
有勇有谋了,再来看看张辽带兵的水平,所谓的大将之才。当时为了攻打荆州,张辽被曹操派遣,屯兵在长社。有一天半夜里军营突然乱了,指挥部的人都慌了,以为是部队哗变。张辽特别冷静,一听,“不对,不是整个部队都乱了,这应该是个别人在折腾,就是想把整个军营搞乱。”他立刻传令:“所有人原地待命,没命令别动。”没跟着作乱的兵都停下来安静了,那一小撮捣乱的立刻暴露,被张辽消灭。
曹操死了以后,曹丕当皇上了,封张辽为晋阳侯,这是个县侯了,比《演义》里面关二爷那个汉寿亭侯高两级。转过年来,张辽病了。他这一病,他手下的兵纷纷打听他的病情,很是关心,看出来这帮兵跟张辽很有感情。而且后来孙权起兵犯境,张辽带兵出征,把孙权吓坏了,说:“虽然张辽病了,但这家伙太厉害,挡不住,大伙小心。”张辽也没让孙权失望,果然又大败孙权大将吕范。
不过张辽最后没回去,就病死在前线了。《三国演义》里把这个结局给改了,改成张辽跟着曹丕出征东吴的时候,为了保护曹丕,被冷箭射死。
其实在曹营这一众配角里面,张辽算是比较幸运的,起码有属于自己的专门的章节,那就是著名的“威震逍遥津”。孙权十万人马攻打合淝,张辽守城的这边就七千人,曹操留下的指示还让他出兵。张辽领会领导精神很到位,“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就是说曹操去打张鲁了,离得太远,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东吴肯定认为很轻松就把我们拿下了,我们先主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他再打咱们就该嘀咕了,咱们这边也增强信心,这才能守城。果然他成功了,还不是小成功,差点把孙权逮着。虽然这一段没什么虚构,罗贯中先生基本就是按照史实叙述的,但没有裁掉,罗先生就很对得起他了。这也是曹操这边武将难得的高光时刻之一。
我感觉,张辽在《三国演义》里的待遇之所以还不错,也是因为他在书里跟关二爷是好朋友,沾了光了。其实关二爷也沾过他的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关二爷被围在土山上,如果不投降真就是死路一条。但关二爷这个人不是你劝他他就投降的,以二爷的心性,你必须给他铺足了台阶,他才下呢,否则他宁可一死。张辽就是那个铺台阶的人,你看他劝关羽这段,说话的水平不亚于战国时候靠嘴吃饭的那些个舌辩之士。而且他是两头忙乎,对曹操是尽忠,让他有机会收服关羽,遂他一个心愿。对关二爷是尽朋友之义,你看他好像是替曹操办事,但曹操失去关羽,最多就是难过几天,关二爷就没命了,所以张辽这真是在帮他。而且您看,一开始两边分歧很大,张辽就像一个称职的中介,顶一脑袋汗跑来跑去,最后说的两家达成协议,真不容易。
当然,当初白门楼关二爷也救过张辽一命,这个咱们上一段说过了,关二爷和张辽应该说是《三国演义》里面唯一身处敌对阵营,没有亲戚关系,却有很深交情的人物。不过有点遗憾的是,他们这个交情其实是罗贯中先生杜撰出来的,不见于《三国志》。这就是纯粹艺术加工的结果,其实关云长这个形象也是《三国演义》里面艺术加工最丰富,形象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开篇的时候我就说要先说说桃园结义这哥仨,结果从刘备那儿绕出去了,现在终于绕回来了,咱们下一段说关二爷。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1 19:24:23 +0800 CST  

楼主:天权国学社

字数:467745

发表时间:2017-12-19 22:56: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5 07:41:42 +0800 CST

评论数:23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