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那些人(外加金瓶梅)

关云长,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作为整部《三国演义》中最为高光的人物,关云长在《三国志》当中并不算露脸,拿得出手的事迹不多。就是杀颜良和刮骨疗毒货真价实,还有一个水淹七军,这个属于捡便宜,山洪暴发,冲垮了于禁的大营,关羽捡了个漏。
对了,还有一个,就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是有的,降了曹操之后,曹操很爱惜这员将,但发现关羽不惦着一直在他这儿工作,他就让张辽问问关羽什么想法。关羽跟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在刘备那边的时候,他对我也是恩重如山,我跟他发誓同生共死,所以我绝对不会一直待在这儿,我会给曹将军立功之后再走。”张辽跟曹操一说,曹操觉得关羽够仗义。到后来关羽刺了颜良,您注意,这儿是刺颜良,不是斩颜良。东汉末年的冶炼技术还无法打造大刀这样的武器,关羽使的应该是矛。
不管是什么吧,关羽杀了颜良之后,曹操就知道他在自己这儿待不长了。然后关羽挂印封金,给曹操留书一封,就走了,这点《三国演义》基本上照搬了《三国志》。曹操身边的大将一看关羽走了,都要去追,曹操就说了一句:“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放关羽走了,灞桥挑袍这段就完全是虚构的了。
另外,《三国志》还记载了关羽一些个不太露脸的事,完全不符合《三国演义》里面塑造的关羽的形象。最著名的当然是秦宜禄他老婆那档子事。话说曹操剿灭吕布,当时刘备和曹操是一个阵营的,吕布手下有个秦宜禄,他老婆长得很漂亮。关羽就跟曹操说,希望消灭吕布之后,把秦宜禄的老婆赐给他。曹操一开始答应了,结果关羽沉不住气,前前后后说了好几回,这下曹操琢磨了:这女人得有多漂亮,让关羽这么念念不忘。结果消灭吕布之后,让人先把这个秦宜禄的老婆送到自己这儿,他先看看。结果这一看,曹操自己把这个女人留下了,确实太漂亮了。关羽郁闷了。
这一段是记载在《三国志注》当中的,作者裴松之引用的是《蜀记》的记载,但他又在最后说了一句:“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也就是说这事在两处都有记载,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可能跟这件事有关系,后来打完吕布,刘备和曹操一起回到许都。有一次他们在一块儿打猎,关羽劝刘备找个机会杀了曹操,刘备没听他的。后来曹操攻打荆襄,刘备这帮人让曹操一路撵着跑。关羽还埋怨刘备,“当初让你杀曹操,你要听了我的,能有现在这个事吗?”刘备跟他说:“当时我不杀他是为了国家,如果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老天会帮助我们,所以这样的选择对我们应该是有好处的。”
这段也是《三国志注》当中的,但这段之后,裴松之先生毫不客气地又批了一句:“别听刘备瞎忽悠,他要真是为了国家不杀曹操,那他还跟董承他们弄那个衣带诏干什么?他不杀曹操就是因为当时曹操身边还有好多心腹人,杀了曹操,刘备也活不了,所以他不敢动手,还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咱就不说刘备了,还说关羽,后来他离开曹操,投奔曹操的敌人,曹操都大大方方放他走了,关羽这儿背后算计曹操,这一对比,关羽显得就不厚道了。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1 22:57:02 +0800 CST  
不过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这段写成了许田射围,曹操僭越,在皇上身前接受百官朝贺,关羽义愤填膺,举刀要杀曹操,被刘备劝住。加上这一点情节,关二爷的形象立刻就高大了,变成了忠义之举。各位,这就是高明的文学家塑造人物的手段。文学毕竟不是历史,文学作品当中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能划等号,他是一个艺术形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塑造的。所以,关二爷这个形象是罗贯中先生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要看《三国志》,关羽也就是一个类似李广的人物,勇是肯定有的,谋差点,真有谋也不会在那么多人看着的情况下撺掇刘备杀曹操,估计刘备听了他这话,心里都得骂街:“你长点脑子行不行?”
而罗贯中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一下打造出一个在后世被万众敬仰的神一般的人物。他怎么做到的?基本上我在序章中提到的创作手法,他都给关二爷用上了。一五一十不用说了,杀颜良,刮骨疗毒都是,当然,斩颜良前面还让关公放份儿,说颜良“插标卖首”之类的话,这也是加上的。画龙点睛,水淹七军啊,点睛之笔就是让关二爷由被动变主动,变成了他的计谋,这一下就不是有勇无谋了。
添油加醋,千里走单骑就是,明明就是走了之后很顺利的就到刘备那儿了,但小说里让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增加许多精彩故事。其实就算不说过这五关在地理上的混乱,这里面的事也明显的不可思议。其实真要有这五关,守将不想让关羽过去,直接把关门一关,城墙上安排弓箭手,关羽还能飞上来?就算他能飞上来,他那俩嫂子呢?所以这就是故事而已,但您看了吗?五关的故事关关不同,体现的是作者讲故事的水平。对于看小说的人来说,故事精彩就行了,其他的并不重要。
移花接木就不用说了,孙坚斩华雄的功劳全记在关羽头上了,还弄出一个温酒斩华雄的精彩故事。无中生有,最有名的就是战长沙,关黄对刀,这二位其实就没碰过。不过您看,经过这么一番再创造,关云长这个形象就算立起来了,有勇有谋,义薄云天,忠心无二,罗贯中先生再给他打造一把青龙偃月刀,齐了。
那么关云长那些不太露脸的事呢?全不要了?也不是。您看《三国演义》里面保留了很多体现关羽缺点的事,比如孙权提亲,他来句:“虎女不嫁犬子”,一下子把孙权得罪苦了,也为后来失荆州埋下伏笔。还有马超投降的时候,关羽给诸葛亮写信,问他马超什么水平。《三国演义》里面还加上关羽想和马超比武,让诸葛亮不得不专门写信哄他。
把他的缺点也写出来,这也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手段。要是这个人一身优点没有缺点,从头到脚德艺双馨,交朋友遇到这样的是你祖坟冒青烟。但如果是文学作品当中有这样的人,那这个形象并不能算成功。赵云的形象就差着了,大家一般就记得他能打,其他的就想不起来太多了。好的艺术形象都是优点缺点共存,瑕瑜互见,这样的人物才显得真实可爱,才立得住。大家对金庸小说的评价普遍高于梁羽生的作品,也有这个原因,梁羽生先生的小说当中好人坏人分得太清楚了。
所以这里罗贯中先生,也赋予了关羽一些缺点,这也是这个形象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您注意,他塑造关羽缺点的时候,笔墨都是照着一个方向使劲,就是塑造关羽的傲气,有助于展现这个特点的都留下了,还创造和丰富了一些故事,加深印象。比如后来封五虎上将的时候,关二爷一听有黄忠,立刻来了一句:“不与老卒为伍”。这个是虚构出来的话,用来加强关羽孤傲的形象特点。对于不属于这方面的缺点,罗贯中先生坚决不往里面加,比如他惦记人家老婆的事,加上了这个形象就乱了,所以就不要了,就往傲上使劲就行了。
不过说到关羽这个“傲”字,我觉得一方面是性格使然,但也有另外一个原因,什么原因,咱们下一段再说。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2 22:55:03 +0800 CST  
岁月不饶人
上一段说到关羽的缺点——“傲气”主要是性格使然,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年龄。
您看看《三国演义》,前期的关二爷很少有什么太傲慢的表现,基本上还能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唯一一次略微地表现出来一点就是白马坡斩颜良,当时曹操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他来一句:“土鸡瓦犬耳。”就是说这帮都是泥捏的畜生,没什么用。新版三国在这儿给关羽的台词改了,来句:“都是一堆破砖烂瓦。”这么一改,就不知所云了。然后曹操又让他看颜良,他又来句“插标卖首”。就是说他在那儿卖他脑袋呢,确实有些傲气。不过这会儿的傲还是有来由,有资本的傲,属于战略上藐视敌人,然后战术对头,他又有这个能力,说出来能搂得住,这个没什么问题。
但转折点在哪儿,就在刘备进兵夺取西川,留关羽守荆州开始,诸葛亮临走时问他,如果曹操孙权一块儿来打荆州,你怎么办。关羽回答:“分兵拒之。”就是分兵两路,一块打。诸葛亮一听;“若如此,荆州危矣。”给了他八个字:“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但这番对话其实是一个转折点,之前关公虽然与生俱来就有傲气,但能够随时控制住自己。到了这个时候,年岁越来越大,他控制不住自己了,傲气越来越突出。诸葛亮给他那八个字,他是一点儿没听进去。毛宗岗先生在这里批了一句:“未得西川,而荆州之失已兆于此。”西川还没拿下来,荆州丢失的兆头已经出现了。
从这之后,关二爷傲气的表现越来越重,而且经常是没来由地就犯病。比如要到益州和马超比武,荆州的防务他就不管了,这有点儿老小孩的意思了。然后刘备封五虎上将,他一听有黄忠,来了一句:“不与老卒为伍”。当初战长沙的时候,您不是还和人家惺惺相惜来着吗?这会儿就老卒啦!要不说这人上了岁数,就是容易犯糊涂。后面还有孙权给自己儿子提亲,要娶他闺女。虽然勾心斗角,毕竟你们还算同盟,您就算不愿意,也客气客气,找个词儿,来个婉言拒绝,不挺好嘛,都留点面子。他来句“虎女不嫁犬子”。骂这个闲街得罪人,有必要吗?要是年轻时,他绝不会这么说。那会儿都是张飞惹祸,关羽稳重,刘备有事都和二弟商量。关二爷那会儿是熄火的,现在变拱火的了。
这就是人年岁大了,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其实三国里面有这种情况的不止关二爷一个人,曹操也这样。曹操一直就心狠手辣,但壮年时杀人目的性都很强,都是非杀不可的情况。到了晚年,《世说新语》上记载,就因为自己的儿媳,曹植的夫人崔氏穿着过于华丽,就把她杀了。我看网上评论说是因为曹操为了给曹丕继位扫清道路,打击曹植,似乎都有点说不过去,实在是不值当的,他壮年时应该不会这么做,还是老了有点偏执。崔氏他爸爸崔琰死的也挺冤的,就是说了句话让曹操误会了,就把他杀了,这爷俩真是倒霉到家了。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操的进取心也是越来越差,这才有了得陇望蜀的事情。本来拿下张鲁之后,刘备占领的西川一日数惊,这帮人都是惶惶不可终日,憋着叛乱逃亡的大有人在,刘备见这样的就杀,玩了命地杀,不解决问题。当时司马懿和刘晔都劝曹操乘势拿下西川,曹操来这么一句,然后就退兵了。后来他知道了当初刘备那边的乱劲儿,又跟刘晔商量,想要出兵,刘晔直接告诉他:“丞相,过这村没这店了。”当初大好的时机,曹操表现出的倦怠,也是上了岁数的老人的特点。当初曹操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会儿他要去远征乌桓,那么多人劝他这一道儿太过凶险,别去了,他还坚持要去,一往无前,弄得自己差点回不来,不过战果辉煌。征乌桓时的曹操和得陇望蜀时的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的就是人壮年和老年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纵观曹操这一生,年轻时充满激情,但有时暴躁冲动,比如打徐州,为父亲报仇的时候乱杀无辜;中年时成熟稳重,锐意进取;老年时猜忌好杀,迟暮胆小,关云长水淹七军之后,他居然能想到迁都,壮年时他绝对干不出来。
曹操三个年龄段的特征都很明显,你光看老年时的曹操,很难想象当年他叱诧风云的雄姿;而壮年时的曹操也完全看不出当年讨董卓时那个热血青年的影子。
不过也正是经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个事儿,才让曹操认清了形势,思想上和精神上都发生巨大转变,正式由一个有心匡扶汉室的好青年变身为一心争夺天下的奸雄。那么在下一段中,我们就来看看讨董卓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3 21:15:26 +0800 CST  
乱哄哄的讨董卓
在讨董卓的时候,曹操绝对是真心实意要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那会儿的他可以为了大义殒身不恤。您看啊,王允假借过生日,找一帮大臣到家里玩“哭四出”,一说董卓作乱,都在那掉眼泪,谁都没有办法,合着大伙就为了开个忆苦会。这时候曹操站出来,借了王允的七星宝刀去刺杀董卓。这事你看着简单,其实曹操说出这话的时候已经把命豁出去了。因为作为刺客,孤身一人去董卓家里行刺,即便成功了也很难跑出来,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所以没点献身精神是做不出来的。
那您问了,既然把命豁出去了,那董卓一问他,他为什么不上去就动刀子,反正也不要命了,那还怕什么。我觉得这就是曹操跟一般只有一腔热血,没什么脑子的所谓“志士”不一样的地方。他的头脑中永远都有一个利弊得失的计算,而且是瞬间得出结果,比计算机也不慢。董卓已经发觉了,那会儿动刀子,以曹操的本事,真杀不死董卓。因为虽然吕布被调开,不在现场,那董卓本人也是力大无穷,俩人面对面开打,曹操肯定不是董卓的个儿,没有任何胜算。结果就是不但杀不死董卓,曹操还要把命搭上,明显是干赔不赚,这事曹操是不会做的。而且从董卓一看到曹操,曹操就立刻变成就由行刺变成献刀,这个一般人很难反应过来,我觉得曹操是提前做好了预案,对各种突发情况都想好了应对措施。各种计算结果应对各种措施,然后才得出最佳选择。
曹操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锲而不舍,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然,到了老年时曹操没有那么执着了,比如得陇望蜀的典故。但讨董卓的时候正是曹操的青年时代,意气风发。刺杀不成,他立刻逃回家乡,散尽家财,组织军队。然后通电全国,号召大家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向共同的敌人宣战,这才有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在《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当中,参加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一共就十路,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但是《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坚也参加了讨董卓,而且击杀了大将华雄。按说应该也算一镇诸侯,但孙坚当时是直接投奔袁术,是不是陈寿先生给他算成了袁术军队的一部分了。还有就是曹操,虽然是首倡者,但因为没有地盘,所以也没有算成一路。
到了《三国演义》,罗贯中先生给加工成了十八路诸侯,因为十八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用的数字,显得有气势。一个是把曹操和孙坚提格儿成为一镇诸侯,又加上了北海太守孔融、 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这六家。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新三国电视剧里,导演脑洞大开,给变成了十九路诸侯讨董卓,他把刘备又给加进去了。加进去倒无所谓,许你罗贯中加,就许我们高导演也加。但你加东西也的经得起推敲不是?电视剧里,作为一镇诸侯的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哥儿仨就来了,仨人也算一镇诸侯。您看《演义》里头,公孙瓒去会盟,路过平原县,带着刘备一块走,刘备还有“数骑相迎”,还有几个兵呢,那样也只能算是公孙瓒的部将。电视剧里三个人倒能算一镇诸侯,要是刘备那会儿已经注册成了皇叔,那也说得过去。当时刘备的职务就是平原县令,没别的职称了。一个处级干部,一兵一卒都没有,跟一帮政治局委员站一块儿,弄个平级,您觉得合适吗?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4 21:21:52 +0800 CST  
@意义意义12 2018-01-04 23:26:03
楼主讨董时候曹操30多了吧,人到中年了,灭黄巾时候青年勉强算的上吧
-----------------------------
无论从心态上来说还是从所从事的职业来说,我觉得他还应该算是年轻人,干政治和军事的,30岁也正就是刚起步吧,像甘罗这样的毕竟算是少数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5 20:32:33 +0800 CST  
行了,闲言少叙,回到正题上来。就说这《三国演义》里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热热闹闹,乱乱哄哄。除了曹操真心实意,一腔热血之外,其他那十七家诸侯大部分都是娶媳妇打幡——跟着凑热闹。真正有心讨董卓的就两个半。
先说那半个,济北相鲍信。本来是孙坚当先锋,他怕孙坚夺了头功,派他弟弟鲍忠赶在孙坚前面去和华雄交战,结果把他弟弟直接送到阎王爷那儿了。虽然是有组织无纪律,但起码人家是想要建功,还是往正道上使劲的,所以算半个。
剩下两个,一个是孙坚,毕竟人家一直打先锋来着,这个没话说。还有一个是公孙瓒,他是诸侯当中唯一一个亲自上去动手的,面对的还是吕布,这要没点勇气真做不到,其实面对吕布,他是可以往后捎的,但他能够冲上去,说明他还是有心讨董的。比那些位天天置酒高会,等着天上打雷劈死董卓的强不少了。
其实古往今来,几家联军共同对敌的,都是输的多,赢的少。一般联军能够取胜的,都得是有一家强势做为统领,其他各路军队当小弟的才有机会,比如战国时燕国乐毅统领联军伐齐,还有就是秦末项羽率领诸侯联军攻秦。如果实力差不多,那就难免各怀鬼胎。毕竟今天的盟友很有可能在明天就成为对手,所以相对于打败敌人,保留实力显得更为重要一点。
就以这十八路联军为例,从盟主袁绍那儿就没真心实意地出力。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华雄连斩盟军两员大将,你看他说什么:“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倒是带来啊!这就象打扑克,有大小王你不用,拿一堆JQK对付,这能是真心出力吗?要是颜良文丑真来不了也行,后来这二位可来了,什么时候来的?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孙坚打进洛阳,得了传国玉玺,自己就给眯了。孙坚手下的一个兵到袁绍那去告密。袁绍在大帐中让孙坚交出玉玺,孙坚不认帐,袁绍让那个告密的的兵出来。孙坚一看就急了,拔剑要杀那个兵,这个时候您注意,“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这俩人来了,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因为董卓退到长安,十八镇诸侯认为这就算胜利了,到了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了。所以袁绍这个时候把这俩人叫来,不是为了对付董卓,而是为了对付那些盟友,保证在分赃的时候自己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您看,连盟主都这样,上梁歪成这样,您还惦着下梁能有多正,就算原来正的,现在也不正了,比如孙坚。
唯一一根还正的下梁就是曹操,他一看这帮人没一个指得上的,只好自己带兵追击董卓。然后败在徐荣手下,差点连命都搭上。不过也正是在这一次失败之后,曹操终于看清所谓的汉室已经病入膏肓,没救了。他正式从一个热血青年转变为一个争霸天下的军阀,治世之能臣从此消失,乱世之奸雄正式登台。
不过可能有人要问了,其实在这之前,曹操就表现出他的奸诈了,杀了吕伯奢一家子。关于这个,我觉得也有的可说,下一段咱们就聊聊捉放曹。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5 20:38:45 +0800 CST  
捉放曹中的曹操与陈宫
京剧“捉放曹”包括了中牟县陈宫放曹操和后面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两个内容。按照《三国演义》,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董卓布告天下,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曹操跑到中牟县,被抓住。县令陈宫感佩曹操心怀汉室,匡扶天下的豪气,弃官和他一起逃亡。后来曹操投宿父亲故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出门打酒招待二人,曹操听到隔壁磨刀和谈话的声音,以为吕家人要抓自己去请功,先下手为强,杀了吕家全家,然后发现吕家人其实是要杀猪款待他们,曹操和陈宫无奈逃走,半路遇到吕伯奢打酒归来,曹操一不做二不休,连吕伯奢一块杀掉。告诉陈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发现曹操此人奸诈凶残,想要杀了曹操,又觉得自己放了他又杀他,未免不义,便于当夜弃曹操而去。
这就是捉放曹的整个故事情节,而历史上真正的捉放曹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在这个专题当中,说一件事的时候,我会把所有涉事人员传记当中的记载都陈述一遍,做一比对。但很遗憾,《三国志》当中并没有为陈宫做传,没有他的传记,那只好就看曹操传记当中的记载了。
《三国志·武帝纪》当中说,董卓废了少帝,另立献帝之后,看曹操顺眼,想让曹操当骁骑校尉。曹操不想在董卓手下干,就跑了。“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因为曹操这么做让董卓很不爽,董卓为了这个要捉拿他。所以这里顺便说一句,孟德献刀那段也是罗贯中先生虚构的,这么看罗贯中这个拥刘贬曹也不是做得特别绝,也为曹操量身定做了很多的英雄事迹。
不说这个了,说曹操到了中牟县之后的事。《三国志》上说:“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就是说曹操到了中牟县之后,一个亭长看他可疑,把他抓到县里,县里有人认识他,烦人托窍把他捞出来放走了。您注意,这里面没有陈宫什么事。
那杀吕伯奢一家这事儿呢?《三国志》里面根本就没有记载,但这也不是罗贯中虚构的情节,在裴松之做的《三国志注》当中有记载,而且裴松之先生保留了对这件事的两种说法,也并没有对孰是孰非进行自己的判断。
一种说法是《魏书》当中的,说曹操在逃跑的道儿上去拜访吕伯奢,吕伯奢不在家,结果吕伯奢的五个儿子带着人来抢曹操的马和钱,被曹操亲手杀了几个,这里面没说曹操把他们家灭门了,就是死了其中几个。
另一种说法是《世说新语》当中的,说曹操去吕伯奢家里做客,当时吕伯奢没在家,他的五个儿子热情接待了曹操。但是曹操当时是逃犯的身份,有点儿疑神疑鬼,觉得这几个人要暗害自己,杀了八个人跑了。西晋的历史学家孙盛又给补充了一点,说当时曹操听见有餐具的碰撞,锅碗瓢盆叮当乱响,以为是兵器的声音,觉得是他们拿刀动枪,那肯定是要抓自己,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这种记载除了没有陈宫,基本上和《三国演义》上写的差不多,罗贯中应该就是采用的这种说法。而且,这条记载里还提到曹操说了那句著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请注意一点,曹操说这话时的语气。按说这个应该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因为描写人物的语气表情这个是文学的功能。但恰恰《三国演义》里没说,《三国志注》里面倒有,说的是曹操“凄怆曰”。就是说曹操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一个很难过的表情和语气。人类的语言很有意思,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意思完全不一样。这个“凄怆”就是难过悲伤的意思。曹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很难过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怎么办呢?大错已经铸成,唉!那就宁愿让我对不起天下人,别让天下人对不起我吧。”您注意没有,这个“负人”,曹操并不是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而是有一种背负道德包袱的感觉在里面。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这个沉重的道德包袱就由我来背吧,别让别人替我背。这就是一种已经无法挽回之后的悔恨和无奈。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6 14:57:30 +0800 CST  
《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记录曹操说这个话时候的表情和语气,只不过由于曹操白色的脸谱,使我们都先入为主地觉得曹操说这话就是一种满不在乎的洋洋得意,所以才觉得曹操这话很是恶毒,但这是罗贯中先生文字的本意吗?不得而知了。
由于在两处都有记载,而且这两处的记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曹操去过吕伯奢家,吕伯奢没在家,最后也没被杀,吕伯奢的儿子有五个,曹操在吕伯奢家拔剑杀人了,所以这件事是确实发生了。但到底是吕伯奢的儿子打劫曹操,还是曹操疑心生暗鬼,这个就没法定论了,但曹操杀完人之后心里应该也不是很舒服。
刚才说了,《三国演义》当中采用的是《世说新语》的记载和孙盛的补充说明。而且又给丰富了一下,把餐具碰撞变成了捆好的猪,还加上了曹操最后杀吕伯奢,让陈宫对曹操很失望。但是,就算是按《三国演义》里描写的,责任就都是曹操的吗?
看看陈宫是什么表现,曹操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跟陈宫说:“这声音不对劲,咱们看看去。”陈宫跟着他去了,这点儿谁都没毛病。然后听到吕家人说:“把它绑起来杀了吧。”曹操一听就说:“坏了,他们就是要杀咱们,先下手为强吧。”您看后面“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您看,杀人这事是曹操和陈宫一块上的,陈宫也有人命。其实曹操因为长期被通缉,当流窜犯,所以有点惊弓之鸟,但凡有点杯弓蛇影的事,他都很是警惕,这个我说实话,可以理解。可陈宫呢,您转变身份时间不长啊,怎么也说动手就动手。后面的故事里陈宫还是以谋士的身份出现的,按说应该心思缜密,做事稳重,这会儿应该拦住曹操,一边让他做好准备,一边自己观察核实一下,怎么也说杀人就杀人。等杀完了,发现那头猪了,他说了句话:“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你干什么去了?
然后曹操看到吕伯奢,又把吕伯奢也给杀了。陈宫真急了,“刚才还能说是误会,现在明知是错,你还杀人?!”曹操给的理由是怕吕伯奢回去发现作案现场,然后报案抓他们。其实还用报案吗?他们本来就是通缉犯。而且吕伯奢要带着村里人来追的话,您看吕伯奢骑的是什么,驴。那会儿的老百姓有驴就不错了,你们二位骑的是快马,再加上吕伯奢回家还耽误时间了,等再想追,那还能追得上?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曹操他们杀完人很顺利地就离开了,说明他们把吕家人杀绝了,否则早有人报信了。吕伯奢是个老头,他回了家,看见五个儿子的死尸,他会是什么反应?估计当场就得死。而且当时没有社会保险,都是养儿防老,老吕风烛残年,后面他靠谁啊?也就是说曹操他们做了这个事,就已经把吕伯奢推上了死路,区别就是让他回家,那么他看到真相之后,受到巨大刺激,伤心欲绝,当场死亡;或是作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老疯子惨死。不让他回家,直接趁他不备,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就魂归那世,没有太多的精神刺激和痛苦。虽然很残酷,而且都是不地道,但还是后者对老头更好一些吧。
我觉得,曹操这是经过了近乎残酷的计算之后做出的抉择。而陈宫却很难有这样的计算能力,他只能看到已经错杀了人,就不能再错。照他那意思,偷偷溜了就完了,其实这样反而是对老头最大的伤害。所以跟曹操对比,他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而曹操是一代奸雄。这个“雄”字还真不是谁都配用的。
那您可能要问,曹操要真是这么想的,为什么不跟陈宫直说呢?我觉得一是他这么说了陈宫也不见得能理解。再一个,无论如何,他们做的也不算光彩,所以曹操要解释的话,也就是一个将错就错,陈宫的不理解反而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曹操则矮了一头,所以曹操要表现出一种强横,在气势上不输陈宫。你要说强词夺理也行,反正他就是要压住陈宫。
这么看来,陈宫也并不是什么标杆式的正面人物,确实是这样,在后面的情节当中,陈宫也有些个并不露脸的事情,那么咱们下一段就专门说说陈宫。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7 14:49:00 +0800 CST  
没那么正面的陈宫
昨天说了,《三国演义》捉放曹那一段,陈宫的所作所为也并没有多么露脸。其实在《三国志》里面,陈宫在捉放曹当中根本就没有出现。他第一次出场就是在和吕布一起起兵反曹,当时陈宫是曹操的部将,当时曹操发兵征讨徐州,给自己的爸爸报仇。陈宫趁机和张邈一起给曹操的后院点了一把火,把吕布招来一块对抗曹操,差点让曹操无家可归。
陈宫露了这一把脸之后,后面基本上就是笼子的耳朵——配的。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布与宫”,就是说这事是吕布和陈宫一块干的,而大多数时候都是吕布自己在做事,《三国志》提到陈宫的次数少得可怜。而且陈宫根本没有自己的传记,就是在曹操和吕布的传记中出现几回,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所以陈宫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可以说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最后在白门楼,吕布求刘备救命,刘备来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这些《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在正史当中都有,但陈宫跟曹操的对话在历史当中却是子虚乌有。最后《三国志》只是说“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就是说吕布和陈宫、高顺一起被斩首。裴松之先生的《三国志注》当中给高顺又补叙了一段,说高顺没有不良嗜好,会带兵,他带的部队战斗力很强。但裴松之也没理会陈宫,没提到这个人。陈宫基本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
只是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先生看陈宫顺眼,给他加了很多情节,陈宫的形象也被拔高了不少,基本上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物。毛宗岗先生在白门楼陈宫就义这段中连批了三个“硬汉”,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不过回看《三国演义》前面的情节,我发现陈宫的形象也算不上多么高大,也有很多瑕疵。
陈宫和吕布起兵,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靠刘备。后来刘备和关羽去攻打袁术,张飞喝醉了酒,打了吕布的岳父曹豹。曹豹给吕布写信,让吕布给他报仇。按说这事是张飞不对,但吕布在无家可归的情况下被刘备收留,多少也有些人情不是?您看陈宫说什么:“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撺掇吕布袭击徐州,把徐州据为己有。按说在乱世争雄当中,这一步没有什么。但您陈宫不是以君子自居吗,还跟曹操说:“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说曹操奸诈,那您呢?您不也这样吗?
夺了人家刘备的徐州,下一步陈宫又让吕布把刘备请回来,把吕布原来驻扎的小沛让给刘备驻兵,他说是这样可以和吕布互为羽翼,共抗袁术。这陈宫你叫有脑子啊?刘备也是一代枭雄,是那个忍气吞声的人吗?你能拿了人家的徐州,人家难道不惦着夺回来?这就是给自己埋雷,这他还好意思说“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那意思吕布不听我的,真听了我的,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我说呀,真听了您的也够呛。
吕布在徐州时,陈珪陈登这父子俩一直就拆吕布的台,这点陈宫似乎是看出来了。后来袁术起七路大军攻打吕布,陈宫告诉吕布:“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祸于将军。可斩二人之头献袁术,其军自退。”毛宗岗在这句话之后就批“此时即杀陈珪父子,袁术必不退兵,陈宫此谋甚左。”毛先生也不认可陈宫这主意,但陈宫是不是真发现陈氏父子包藏祸心呢?
咱们看看后面,曹操攻打萧关,守萧关的就是陈宫。陈登两头骗,这边和吕布说举火为号,攻打曹军,那边跟陈宫说曹军奇袭徐州,让陈宫去救。陈宫就真信了,结果吕布和陈宫自己跟自己打了大半夜。吕布一直信陈登,上当无话可说。而陈宫一直对对陈氏父子不信任,怎么这会儿那么听话,都不琢磨琢磨就上了钩。当然,这也是老毛病了,在吕伯奢家就这样。但这也说明了陈宫并不是看出跟自己同姓那爷俩不地道,而是看他们得到吕布敬重,心里不痛快,争风吃醋的表现。
再看最后,曹操兵围下邳,陈宫让吕布出城驻扎,自己在城内,互为犄角之势。后来吕布他老婆不想让吕布出去,想让吕布在自己身边保护自己。吕布是个媳妇迷,也就不出去了。再看陈宫,就会说一句:“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都到这份儿上了,您试着出去守城外行不行?反正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您就死马当活马治呗。这只能说明他也不想出去,把苦活交给别人,您自己就不想着动动?
当然,虽然毛病不少,但陈宫最后在白门楼的表现还是称得起硬汉的。毕竟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而且最后曹操“有留恋之意”,他是真不想杀陈宫。而且陈宫引颈就戮时“众皆下泪”,这里面肯定有曹操。三国人物中,刘备哭的时候不见得是真感情,但笑的时候一定是真心实意。曹操正相反,哭的时候都是真感情,笑的时候则未必,他的笑包含的内容很多,下一段咱们就谈谈曹操的笑。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7 22:34:43 +0800 CST  
曹操的笑
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的笑和刘备的哭一样有名,都是这部小说标志性的桥段,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关键点。
曹操第一次笑是在孟德献刀,刺杀董卓之前,大伙说到董卓作乱,都在那哭呢。就他一个人“抚掌大笑”,就是搓着手笑,然后来了一句:“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那意思,你们在这儿哭一辈子,有什么用啊?毛宗岗先生在这批了一句“解颐妙语”。认为曹操这话说得好。
这个时候的曹操正在年轻,意气风发,锐意进取,注重实干。所以他瞧不上这帮人束手无策的无能表现,这一笑是对这些公卿大人的嘲讽,无形中把自己拔高,站在俯视的角度看这帮人。从这以后,曹操算是看清了朝堂上这帮人斤两,看明白了,想要匡扶汉室,靠这帮就会吊孝的没什么用,所以他知道得靠自己。当然,当时他还把希望寄托在有兵权的那些诸侯身上,否则也不会在后面传檄天下,组织义兵讨伐董卓了。结果没想到有兵权的更指不上,曹操开始蜕变为争霸天下的奸雄。
在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让刘备说说这天下谁可以成为英雄,刘备在那儿装傻充愣,说了一堆猫三狗四。曹操告诉他:“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我觉得曹操这时候的心理状态是:当今天下,只有我配称为英雄,别人都不行,包括坐在他对面的刘备,这也是刘备在许都弄菜园子种菜,玩韬晦之计想要达到的效果。只不过当时刘备坐在曹操对面,曹操必须客气客气,把他加上。可是心里面把刘备也当成那些他瞧不上的人一样的,否则后来就不会放刘备走,让他龙归大海了。没想到刘备不识逗,真吓着了,筷子都掉地上了。幸亏这会儿及时打个雷,刘备给遮掩过去。这里面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你一个大男人还怕雷?本来刘备差点漏了,结果这个雷帮了大忙了,不但帮刘备遮掩过去,还让曹操更加认为刘备就是个没什么出息的汉室宗亲,跟刘璋刘表之流差不多。于是“遂不疑玄德。”他这一笑,也带有嘲笑的意味,那意思“你也就这么大出息。”这次是曹操看走眼了,这算是曹操笑错的一次。
曹操的笑,更有名的是在他每次打败仗的时候,他都要大笑,这属于反常规的举动。打败仗肯定不是喜事,不垂头丧气就不错了,还能笑得出来。这个笑最能体现曹操过人之处,最高领导的情绪能够影响这个队伍的状态,他这一笑,缓和了打败仗带来的压抑气氛,保证了士气不降,人心不散,最后反败为胜。而且这个笑也是曹操那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自然的流露。
曹操征讨吕布,攻打濮阳,陈宫让濮阳城里的大户田氏给曹操写信,告诉曹操他们要反正投诚,献城给曹操,让曹操夜里带兵过来。曹操真去了,结果差点陷在里面没回来,幸亏当时有个典韦,把曹操救回来。结果曹操一回来,大伙都过来慰问,操仰面笑曰: “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 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如此一番惊吓后,忽然发笑,正谚所谓“哭不得而笑”耳。那意思就是曹操明白这会儿不能哭,必须笑,哭就完蛋了。虽然没有带过兵,毛先生很明白曹操当时的处境和状态。
后来曹操跟马超开战,曹操先是割须弃袍。然后准备偷渡渭水,又被马超袭击,差点死在河里,这次救驾的是曹操的另一员猛将许褚。这来之后还是那个段子,大伙过来慰问。结果又是操大笑曰:“我今日几为小贼所困!”毛宗岗先生也评点说“每败必笑,奸雄故态”。
这几次笑,曹操最后都笑出一个反败为胜,但曹操也有笑砸了的时候,那就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带着人一路逃窜,笑了三次,台词都差不多:“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这是第一次的词儿,后面的大同小异,结果每次都笑出娄子来,第一次笑出赵云,第二次笑出张飞,不但士气没有鼓起来,反而加速走低。最后到了著名的华容道,这回先是抖机灵,选冒烟的小路走。然后又笑,这回笑出了关二爷。
这回的曹操笑不出效果,是因为他遇上了高人,被诸葛亮算计得死死的,每一步都在人家的掌控之中,曹操的逃亡之路,特别是华容道这段里的诸葛亮可以说是深谙用计之道,牢牢掌握了使用计谋的要领,那这个要领是什么?咱们下一段再说。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8 21:57:19 +0800 CST  
谋士的自我修养
上一段最后提到了用计之道,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这个。因为计谋的设计主要是谋士的工作,使用计谋的要领也就可以说是谋士的自我修养。
就从华容道上诸葛亮算计曹操这一手来看,本人总结的谋士的自我修养一共有三条,下面一一说说:
第一条,要比别人多想一步,注意,这句话的重音在“多”字上,就是说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其实这就是废话,想的一样那还叫计谋吗?但既然是废话,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虽然是废话,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到的。《三国演义》之所以好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面能力相当的人物太多了,能人辈出,群星璀璨,这样的斗智斗勇才好看,要是就一两个鹤立鸡群,其他人全是棒槌,那也没什么意思。可能大家对三国里武力相当的武将对决印象深刻,比如关黄对刀,许褚裸衣斗马超等等,其实谋士之间的斗智也一样精彩。比如刘备占据徐州之后,荀彧给曹操出了“二虎竞食”之计,给刘备一道密诏,让刘备除掉吕布,无论刘备成败,都对曹操有利。结果这道密诏一到徐州,就被刘备识破,直接把密诏给吕布看了,化解了曹操的攻势,这就属于打平了,谁也不比谁领先一步。
那么一旦出现这种打平了的情况,那就不能分出胜败了吗。当然能,这时候就是比拼双方客观实力了。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开始对付曹真之流的游刃有余,后来司马懿一出山,俩人对上了,不分胜败。这个时候比拼两国综合国力,这就注定了蜀汉的北伐不可能取得成功。反过来说,官渡之战,袁绍的几大谋士都给他出主意,袁绍只要听一个,战争的结局都可能会不同,这点双方的谋士都看出来了,毕竟袁绍的实力比曹操高出太多,稍微采取一点正确的战略,曹操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但袁绍就是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犯糊涂犯成了连续剧,谁也救不了他了,他的糊涂已经拉平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
回到华容道,诸葛亮恰恰就做到了比曹操多想一步。当时曹操看到小路上有数处烟起,大路上很是平静,他能想到这应该是疑兵之计,觉的小路上的烟尘是对方故意释放的,诱使自己走大路,对方也就在大路上伏兵,所以他决定走小路。但诸葛亮就比他多想了一步,你不这么想吗,我就在小路伏兵,一下子把曹操扣住了。
下面说第二点,比别人多想一步。您是不是觉得奇怪,写错了吧?两个一样,您注意,中国话很神奇,两句一样的话,用不同的读法都出来,内容不一样。这句话的重音在“一”字上,强调这个“一”步,就是说只能比对方多想一步,多想到第二步就没用了,适得其反。
就拿华容道来说,诸葛亮安排关羽到那里去埋伏,让他在小路上埋伏,同时在小路上点起烟尘。关羽都纳闷,云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他都想不明白,觉得曹操见了烟还能来?再看华容道上,曹操一说走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也就是说无论是关羽还是曹操的将官,如果到了这里,一看到小路冒烟,必然都从大路上走。如果诸葛亮还用对付曹操的办法照方抓药,那还灵吗?直接就把人放跑了,因为关羽和曹操的将领到了这儿都比曹操要少想一步,你按照比曹操多想一步的设计,那就等于比这些人多想了两步,正好是个弄巧成拙,过犹不及。所以,使用计谋只能多想一步,想多了也是失败。
那么怎么做到恰到好处地多想一步,这就要说到第三点,对你要算计的人,你要有深刻地了解,也就是要做到“知人”,比多方多想一步是建立在对对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其实曹操被诸葛亮算计得死死的,是诸葛亮就比曹操高明那么多吗?还真不是,主要是因为曹操成名多年,在明处,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被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研究透了,诸葛亮太了解曹操了,所以能把曹操拿得死死的。
而且,诸葛亮之所以最后把关羽派到华容道上,也是建立在对关羽了解的基础上。常看三国的您都知道,这会儿的诸葛亮不想真的把曹操弄死。因为相比于东吴的孙权,此时的刘备集团力量算是弱的。所以一旦曹操死了,他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北方瞬间就会冰消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各方面势力又会打来打去,本来就不如统一时强大,还要互相削弱。这个时候,东吴出兵收拾北方群雄就会很容易,他们就有可能实现统一,刘备这边儿就剩下干看着的份儿了。把曹操留下,北方继续保持统一,仍然有一个强大的曹操,东吴就没办法北进,统一的时间表还要延后,刘备集团就还有机会。所以诸葛亮在华容道是为了放曹操而不是杀曹操,所以才派关羽去的。因为他对关羽和曹操的关系太了解了,这二位绝对是《三国演义》这部书里面一段传奇的缘分,关于这二位的关系,我们在下一段好好聊聊。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09 22:46:23 +0800 CST  
曹操与关羽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处于敌对阵营的两个人不见得就一定要怀着刻骨的仇恨,见了面就跟乌眼鸡似的,感情很好的大有人在,比如诸葛亮和诸葛瑾,当然,这是亲哥俩,没什么可说的,而且他们两个人志趣也差不多,不存在前面说的亲戚不如朋友的情况,不过他们哥俩也没有什么示范性。示范性比较强的是关羽和张辽,这个在介绍张辽的段落里已经说过了,更为传奇的就是曹操和关羽。
纵观《三国演义》,这俩人的关系最为特殊,大部分时间都算是敌对双方,而且俩人要是不见面,对对方的部队都下得去狠手,但只要俩人见面,还不一定面对面,只是双方各自带兵到了战场,气氛立刻就缓和了。
要说刘备和关羽的关系是由兄弟而君臣的话,那曹操和关羽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己”,我觉得到后来刘备都不如曹操了解关羽,知道他想要什么。
曹操对关羽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这词儿用的有点暧昧。您放心,我要说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俩人有什么基情,我写东西没那么狗血。只不过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有爱将之癖,这种爱是对于人才的珍惜和喜爱,天底下的爱并不一定非要指情爱,但这种喜爱和情爱的性质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另一个人对自己产生了吸引力。只不过爱将是要这员将为自己所用,站到自己的阵营,而不是跑到自己的床上,这个您分清了……别说了,我快说糊涂了。
不过还是要说,这种爱也是可以用一见钟情这个词来形容的。《三国演义》里曹操第一次见关羽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关羽温酒斩华雄,露了脸了,一下子让曹操对他产生了爱意。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其实主要看的是对方的外在形象,如果有那个小伙子说自己对某个姑娘一见钟情是因为对方的内涵,那绝对是瞎扯淡。如果这个姑娘长得对不起观众,你才不会有了解她内涵的想法。只有自己迷恋对方的外在形象,才会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内在。只不过聪明的男人要在交往当中通过了解对方的品质、修养等等决定是否交往下去。没脑子的从始至终只迷恋外貌,这就要出问题了。
又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来。曹操对关羽的一见钟情是因为关羽出众的能力,当然,关二爷的长相也拿得出手。当时关羽要出战,袁绍说关羽就是一个马弓手,武警班长,最多就是个上士,就这样一个人出战,不得让那边笑话死。曹操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二爷的长相就给自己抬点儿,否则他连出战的机会都没有。不过您注意到没有,温酒斩华雄属于关二爷扬名立万的一战,但关羽能得到这个机会,还是曹操给使的劲,曹操还专门给关羽倒了一杯热酒,这才有的温酒斩华雄。要是没有曹操,关羽还得忍着,而且没有曹操送上那杯酒当道具,斩华雄这事也缺少炒作的点,不利于传播。再往后看,关羽露脸的事,八成都跟曹操有关,这两个人真是被一根奇妙的线连在一起的。
其实在温酒斩华雄时,曹操对关羽的印象,应该和后来在长坂坡看到赵云差不多,甚至他在长安救驾时看到徐晃,也差不多是这种感觉。就是这员将太好了,要是能为我所用该多好。你看屯土山时曹操不想杀关羽,这个并不特殊,长坂坡时曹操还不让放箭射赵云呢,要不赵云也跑不出去,一个意思。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0 21:18:44 +0800 CST  
但曹操真正认识了关羽是在关云长屯土山约三事之后,本来曹操觉得关羽和别人一样,我只要一心一意对他好,最后就会收服他的心,让他为我所用。所以他才敢答应关羽提出来的那个匪夷所思的条件:只要听到大哥的消息,我抬腿就走。曹操想的是,到时候你就不愿意走了。
结果没想到,无论如何厚待关羽,都打动不了关羽要去寻找大哥的念头。这个时候曹操算是明白了关二爷,所谓知己就是从这开始的。如果关羽真的死心塌地地跟了曹操,那他在曹操心中大概和典韦、张辽差不多。但就是因为关羽时时刻刻惦记刘备,曹操才越来越看重关云长。这个其实还真不是所谓的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曹操愈发地对关羽起了敬重之意,这样的人物没法让人不佩服。
特别是到了曹操送给关羽赤兔马的时候,关二爷乐得直接给曹操跪下了,曹操真以为自己成功了。结果没想到关羽说有了这匹马,听到大哥的消息,就能更快地见到他。这个时候曹操的心里,首先肯定是糟心,窝囊。但这个之外,曹操在平静了之后,他对关羽的看法就已经变了,因为他知道,让关羽变成自己的大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由上下似的君臣变开始向平等的朋友的概念发展,知己的概念诞生了。其实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说是给曹操立功报效,但要说是给朋友帮忙也可以。
再往后,关二爷挂印封金,河北寻兄。对曹操来说,此时最理智的做法其实应该是派人截杀关羽,因为曹操也不知道刘备后来又不和袁绍合作了。当时关羽的意思就是去河北袁绍那里找大哥,这就很有可能作为袁绍军的一部分反过来对敌曹操。本来袁绍就不好对付,再加上一个关云长。文武都劝曹操绝不能让关羽走,但曹操说什么? “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像是对待潜在敌人吗?这就是一种知己的情怀,知道他想的是什么,成全他。
而且曹操甚至都没想过把赤兔马要回来,毕竟关二爷挂印封金,名义上是把曹操给的东西都留下了,但是马您可骑走了。我想,如果曹操张嘴要,关二爷肯定会把马给他留下。当然,这么做显得小气,不过关二爷后来的战绩有一半是这匹马的功劳。曹操没要,这就是拿他真当朋友和知己。
曹操把关羽放走了,而且还特意送行,这完全就是朋友之间的做法嘛。给关羽一件战袍,关羽挑在刀尖上就接过来了,许褚一看就急了,太无礼了,曹操说什么?“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代为之解。吾言既出,不可追也。”他替关羽想得挺周到。
后来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到了东岭关,守将孔秀找他要过关文凭,关羽拿不出来,这时候毛宗岗先生批了一句:“前曹操送行,赠金、赠袍,而不与以文凭,是不留而留,送而不送也。”那意思是曹操故意不给文凭,让关羽走不了。我在连派书馆听三国评书,连先生和吴先生也是这个观点,说是曹操明着放,其实不给关羽过关文凭,暗地里让他走不了。其实以曹操当时的感情状态,处于极度失望和难过当中,这种情况下,他很难想的很周全,忘个事太正常了。这个说法有点冤枉曹操了。后来曹操连派三名使臣,给沿途传信,放行关羽,而且第三个人是张辽。您看后来夏侯惇死缠着关羽不放,那俩使臣人微言轻,说话不管用,张辽来了就给化解了。毛先生在这儿又批:第一次斩关之时,关吏必己飞报许都矣。岂有五关俱斩,而操犹未知者乎?其“未知”者,曹操教之也,恐知之而后发使,不见了自己人情耳。其实毛先生还是有些偏颇,曹操要做人情,派一个使臣就行了,派三个,连张辽都惊动了,没什么必要吧,这个是真人情啊。
前面说的,曹操对关羽由喜爱而敬佩,而知己,这些转变就有一个先决条件,关二爷得有让曹操敬佩的东西。而关二爷身上最让曹操敬佩的东西就是他的“义”,这也是关公这个形象千古流传的关键。咱们下一段就专门说说关公的义。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1 20:50:16 +0800 CST  
义薄云天关云长
对《三国演义》当中关羽的形象来说,义薄云天这个词是对他最好的评价,这个是关公的形象流传千年,万民景仰的人格基础。有个相声《三近视》,说三个近视眼比眼神,明天关帝庙给关老爷挂匾,他们三个去看,看谁看得清楚。结果这仨人头天夜里都去庙里跟和尚打听,知道了匾上写的是“义气千秋”,当然还有什么蓝匾金字,小字“献”什么的。这些都不重要了,我要说的是关帝庙给关老爷挂匾,重点在“义”字上,有人说关二爷是忠义,其实这个忠也是配的,两个字念出来好听,关二爷的品质主要在“义”上。
《三国演义》里面关羽的义,我觉得能分成四种类型,下面逐一说说:
第一就是大义,也就是儒家强调的君臣父子,天下大义。关云长最爱读《春秋》,所以对这种大义看得很重。最著名的就是许田射围,曹操挡在皇上前面接受百官朝贺,属于僭越,关云长看不下去了,举刀就要劈了曹操,差点没把刘备吓死。你劈了曹操,咱哥仨全得完。在这里,关云长就做到了为天下大义殒身不恤,牺牲生命在所不惜。所以在这里,这个“忠”就不好说了。你说他忠吗?没法说。他肯定忠于皇上,但这一来,他就把他大哥扔到了风口浪尖。按说他和刘备是兄弟而君臣,这样对刘备是不是有点儿不忠?所以在这里,关云长忠于的是天下大义,而不是对一家一姓的所谓忠心。
再说第二点,这个叫做信义。就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践,说了就算。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桃园三结义的盟约的信守,忠肝义胆,生死不改,患难相随誓不分开。后来在曹营,无论曹操对他如何的好,他也不会忘了当初的誓言,坚定地要去河北寻兄。其实您看《三国演义》,关羽在曹营这段,这里面作者用的其实是一种对比的写法,那谁跟关羽比?吕布啊。曹操拉拢关羽这些主要手段,别人都在吕布身上尝试过。除了那个须囊,吕布胡子没那么茂盛,用不上啊。其他的都有,好的衣服和饰品,金银珠宝,最重要的是美女和赤兔马,给关羽使过的,给吕布都使过了。效果怎么样?大相径庭。吕布是使上就管用,关羽是无论如何都不为所动,两个极端。所以关二爷的形象是流传千古的圣人,吕布就是一个真小人,虽然也没什么可指责的,但也没什么可称赞的。
对曹操,关羽也守信义,答应曹操必然要立功,然后再走,那就必须说到做到。所以如果曹操真能狠心放着关羽不用,也许真能接着留下他。只不过后来是在白马坡实在是被挤兑的没辙了,给了关羽兑现诺言的机会。
第三种义,叫做情义。这个就主要是说对曹操的义。平心而论,其实曹操对关羽比刘备一点儿不差,不光是给这给那,更多的是一份真心。否则也不可能关羽都要去资敌了,他这边还给送行,而且后来还派张辽在内的三拨人去发放行令,如果不是张辽及时赶到,被夏侯惇缠住的关羽还真是不好脱身。
插一点题外话,在曹操坚持不懈地追求之下,关羽是不是一点都不动心,心中只是想的去找大哥刘备呢?看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关羽在汝南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关于回到许都之后,两个嫂子也催他赶紧走。关羽从两个嫂子那里出来之后,原文写“公退,寻思去计,坐立不安。”就是说关羽想跟曹操辞行的办法,坐立不安。其实想办法用得着坐立不安吗?应该是坐在那苦思才对啊,坐立不安明显是思绪烦乱,说明关羽心里有一点天人交战,多少有点犹豫,在那一刻,他肯定有一个留在曹营,不去寻兄的念头一闪而过,所以才坐立不安。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2 20:55:31 +0800 CST  
我说这个一点不影响《三国演义》里关二爷高大的形象,如果真的一点犹豫都没有,一点留恋都没有,那不是正常人类的感情,毕竟人家对你这么好,产生一点留下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能够战胜它,坚定地放弃安逸生活,踏上前途未卜的寻兄之路,这样的人格更称得上伟大。
这之后,回归刘备阵营的关羽,也没有把脸一抹,把在曹营这点事扔脖子后面去,见了曹操就是仇敌,要真那样诸葛亮也不能把他放华容道放曹操去了。您有空翻翻《三国演义》,关羽自杀完了蔡阳,古城相会,正式回归刘备阵营之后,再也没有在战场上斩杀过任何一员曹营的将官。刘备得到徐庶之后,和曹军打的第一仗,消灭了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当时徐庶让关羽张飞在曹军的退路上截杀,赵云杀了吕旷。吕翔跑了,先碰上的关羽,吕翔居然能从关羽手下逃脱,碰到张飞才被刺死。其实关羽骑的可是赤兔马,想赶上吕翔不费劲,只不过关羽应该是留了一手,能打胜仗就行,不赶尽杀绝。到后来水淹七军,也是抓了庞德劝降,也没有要于禁的命。这是不是跟曹操的情义在起作用?所以诸葛亮才能知人善任,把关羽派去放曹操跑路。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义,不冷血的关羽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成功艺术形象,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最后一点,再说说关羽的侠义。这一点,华容道前面,程昱有过总结,他跟曹操说关羽“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着。”就是说关羽对处于高位,强势的人物从来不会奴颜婢膝,对地位低下,弱小的任务也从不去欺负。您看看《三国演义》,在咱们前面说的上年纪,有点任性之前,关羽对任何人说话的时候,都是恭敬有礼,如果别人对关羽客客气气,无论那个人是谁,关羽也从来不会盛气凌人。这也是我对《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形象最为欣赏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关二爷年轻时的部将都能追随始终。关羽走麦城之后,他身边的部将都和他同生共死,王甫和周仓留守麦城,得知关羽死讯,也自杀追随关羽而去。在麦城最后剩下的三百多人也都和他战斗到最后一刻。这里面罗贯中先生犯了一个小错误,他写在麦城的时候,关公“计点马步军兵,止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是夜,城外吴兵招唤各军姓名,越城而去者甚多。”就是说这三百多人逃亡了很多。在这儿毛宗岗先生还批了一句:“项羽垓下之役,八千子弟且俱散去,何况三百人乎?”
其实您看后面,关羽从麦城突围,当时留守的王甫跟关羽说:“君侯于路小心保重!某与部卒百余人,死据此城;城虽破,身不降也!此言亦可贯金石,与公并垂不朽矣。专望君侯速来救援!”也就是说留下守城的有一百多人,然后“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关羽带走二百多人,留下一百多人,加一块正好三百多,谁跑了?我觉得,或者说我宁愿相信最后所有部下和部卒都和关二爷同生共死。这一点,桃园三结义的老三张飞和他的二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飞是死在自己部将手里了。我很高兴,这一圈绕回来,终于要说到桃园三结义的最后一位,张飞了,咱们下一回说说这位张三爷。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3 14:17:19 +0800 CST  
我不喜欢张飞
这个题目看上去有点儿不像题目,不过如果要说我对张飞这个人物的印象的话,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我不喜欢这个人物。
首先声明,我这里谈的张飞和前面谈的关二爷一样,主要是指《三国演义》当中张飞这个艺术形象。一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很多评论都称赞这个形象,最常用的一个词是“嫉恶如仇”,但是我觉得张飞不是嫉恶如仇,他是嫉他大哥的对立面如仇。也就是说,张飞判断善恶的标准很简单,跟他大哥站一边的就是好人,不跟他大哥站在一边的就是恶人。就拿对曹操来说,跟他大哥在许都的时候,他从来都没跟曹操扎刺儿,因为那儿他大哥跟曹操在名义上是一头的。关二爷在许田射围的时候看到曹操僭越,就要举刀劈了曹操,张飞可是无动于衷。这说明关二爷有自己关于是非的判断,而张飞没有,他只是围着他大哥的指挥棒转。而一旦刘备跟曹操翻脸,张飞立刻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的全家。其实要占领徐州,杀车胄一人就可以了,杀他全家干什么?赶出城去就完了。而恰恰就是车胄不是张飞杀的,死在关羽手里,所以张飞就是百分之百滥杀无辜。
按说桃园三结义是三兄弟,这哥儿仨互相之间的感情都应该比较亲密才对。但您看古城相会时,张飞听说关羽投降了曹操,也不做调查,不问青红皂白,二话不说,上来就给他二哥一矛。如果三兄弟之间的情分都一样的话,他见了二哥至少应该先问问:“都说你投降曹操了,二哥你不是这种人啊,怎么回事,你得给我说清楚了。”这叫有感情。张飞的做法就说明了他心里只有他大哥一个人,你跟大哥站一边,咱们就是兄弟,否则,有一点风吹草动,问都不问,我就弄死你,咱俩的感情立刻归零,这真叫翻脸比翻书都快。后来长坂坡听到赵云投降的谣传,他又旧病复发,要不是简雍先回来把事情说开了,说不定他真能给赵云一下子。而赵云长坂坡一场鏖战,基本上是筋疲力尽了,人在这个时候防范能力最弱,而张飞这会儿还是满血,真有可能赵云浴血奋战之后伤在自己人手里,那真是死了都闭不上眼。
记得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的时候,有人批评张飞的形象展现得太过粗鲁,接近李逵了。其实唯老大之命是从,没有自己的是非观这一点上,张飞和李逵还真像。和李逵对宋江的百依百顺一样,张飞也是刘备一条忠实的狗,谁对刘备有一点不好,他扑上去就咬。怒鞭督邮那一段,我觉得如果这个督邮在安喜县的时候认清形势,有点眼眉,对刘备不那么刻薄的话,他欺负谁,这位张三爷都不会做声。
还有人称赞张飞是快人快语,心直口快。其实这句话用在张飞身上的意思就是这位张三爷从来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根本不去考虑对方的感受。辕门射戟那一回,吕布刚刚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一命。转手张飞就把吕布刚买的三百多匹马给抢了一半。吕布当然要来兴师问罪,你看张飞怎么说: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毛宗岗先生还在这批了一句:“妙妙。其言又快直又公平。”公平什么?!吕布抢徐州的起因是什么?是张飞打了吕布的岳父曹豹,要是曹豹违法犯罪了也行,可这事完全就是张飞的责任。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4 21:49:15 +0800 CST  
当时刘备和关羽按照朝廷的指令,攻打袁术,留张飞守徐州。张飞在徐州摆酒宴,把所有文武官员都叫来喝酒。您自己过过酒瘾就完了,还非逼着大伙都喝酒。这里面曹豹从来不喝酒,张飞非逼着人家喝。天生不喝酒的人,你逼着他喝酒,这个太难受了。就象我,我不吃羊肉,谁让我吃我也不吃,在别人嘴里是美味,到我嘴里比吃药还要命,真吃不下去,所以我很理解曹豹。曹豹就算不错,勉强喝了一杯,这也给了你面子了,这不就完了吗?张飞还逼着人家接着喝。人家实在不能喝了,他打人家,打了五十鞭子,这还是别人求情,要不他打算打一百,这人讲理吗?毛先生还在这儿批是因为曹豹提自己是吕布的岳父,正好是张飞对头,才打的他,那意思张飞这是嫉恶如仇。这一点儿毛先生就真不讲理了,吕布的岳父就可以随便打,谁规定的?不管是谁,人家没错,凭什么打人家?张飞这要不叫欺负人,那还有欺负人这个词儿吗?这要是哪天某个先进模范人物逼我吃羊肉,我要不吃,他打我我也活该是不是?
上一段说关二爷的时候我提到,关二爷的性格是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不巴结身居高位的强势人物,也不欺负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但这位张三爷跟他二哥正相反,他总是对有地位的人物客客气气,对地位低下的人态度恶劣。要搁一般人这叫欺软怕硬,搁张飞这没事儿。这个不是《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定位,《三国志》上就这么说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里面的君子小人不是道德评价,而是说的地位。《三国演义》里就说张飞经常鞭打士卒,在评论家眼里这好像不是什么大毛病,那是因为他们不是张飞手下的兵,跟这种将军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人们称赞张飞还有一个优点,叫做粗中有细,就是说张飞也会用计。但张飞用的计谋当中也充满了对于普通士兵的漠视和欺凌。“关张共擒王刘二将”那一回书,关于抓了王忠,张飞请令要去抓刘岱。他用了一条计策,这计策就是随便找个小兵,随便安个罪名,鞭打一顿,然后说自己要去劫营,要杀这个小卒祭旗。然后让人给这个小卒一个机会逃跑。这个小兵跑到对面刘岱那里报信,刘岱信以为真,中计了。毛宗岗先生在批这段的时候,用了四个字:奇绝妙绝。满都是赞美之词,可那个小兵招谁惹谁了,平白无故被当成牺牲品,就算是战争当中不可避免,那也没什么值得赞扬的。
上一段说了,正因为长期对下属的残暴,张飞的结局就必然是死于下属之手,他这个死也是罪有应得。那一回叫作“急兄仇张飞遇害”。说是张飞听说关羽被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这个没什么说的。但往后,“诸将以酒解劝,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随随便便就打死好多人,这里面得有多少冤死鬼?然后张飞让部将范疆、张达两个人三天之内做好全军的白旗白甲,然后出征为二哥报仇。这明显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飞不管那个,完不成就打,原文写“打得二人满口出血”。然后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太不讲理了!毛先生在这儿还批:“义气凛凛,是真兄弟,不是假兄弟。”这事儿要是曹操办出来的事儿,那就是奸贼行径。张飞办出来就是义气,这上哪儿讲理去?!
对于范疆张达二人来说,只剩下一条路了,就是把这个不讲理的上司杀了,否则他们俩也没活路。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儿呢,你把人家逼得没路走了,自然会招来反抗。不过可怜这俩人,带着张飞的人头跑到东吴,结果后来刘备伐吴,孙权还把这俩人当成讲和的筹码又交给刘备。他们被万剐凌迟,割成了碎片。没办法,无论什么时候,小人物都是那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在《三国演义》里面,小人物的悲剧比比皆是,下一段,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令人同情的小人物。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5 19:46:21 +0800 CST  
小人物的悲哀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帝王将相的小说,但也必须有一些小人物穿插其间,而这些小人物大部分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下面我就说这么几个。
上一段说到了,张飞手下的几个倒霉的小人物。其实还有一个小人物跟张飞有关。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张飞带兵打到巴郡城下,守巴郡的是老将严颜。原文写张“飞教离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说与老匹夫,早早来降,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这傻小子进城,原封不动把这话都说给严颜了。结果严颜二话不说,“唤武士把军士割下耳鼻,却放回寨。”稀里糊涂,鼻子耳朵全没了。到后来张飞设计抓住了严颜,严颜当面大骂张飞,张飞喊着要杀这老头儿,老头儿毫无惧色,这就要英勇就义。张飞一看,乐了,原文写“回嗔作喜”,下来亲自解开了严颜的绑绳,然后“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然后“严颜感其恩义,乃降。”严颜投降了,皆大欢喜,可那个被割了耳朵和鼻子的小兵呢?就只能认倒霉了,这要是在战场上被杀也没的说,这种方式纯属对人的侮辱。《三国志》上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就是对下面人很粗暴,他就是对严颜这样的大人物有好脸色,那个小兵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谁让您碰上这样的领导呢?认倒霉吧。
当然,倒霉的不只是张飞手下的士兵。话说官渡之战,许攸投降曹操,给曹操献计,让曹操去乌巢烧袁绍军队的粮草,曹操立即执行。在人马出动的当夜,袁绍这边的谋士沮授夜观天象,发现了粮草被劫的危险。这个夜观天象是否靠谱,还是沮授瞎猫碰死耗子,这个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就说沮授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去提醒袁绍。可这会儿沮授因为说了让袁绍不爱听的话,已经被看管起来。袁绍不想见他,沮授硬闯进袁绍的大帐,结果袁绍喝了点儿酒,睡的正美呢。沮授把他惹烦了,他不但不听,还命令对沮授严加看管,直接杀了原来看管沮授的牢头,这位算是倒了血霉了,这能算疏忽职守吗?
就算他算,还有比他倒霉的。再往前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是先锋,袁术负责管理后勤辎重。但这十八路诸侯从来就没有一条心过,有人给袁术出主意,“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这就是让袁术断了孙坚的后勤供应,拖他后腿。这个主意和袁术那是一拍即合,臭味相投,袁术没有不听的道理。但孙坚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带人找来了。袁术吓傻了,直接杀了那个出主意的人,用来平息孙坚的怒火。当然,这小子不出好主意,也是活该,但他的主子袁术责任更大吧,没办法,替罪羊历朝历代都有。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6 19:47:23 +0800 CST  
要说这小子活该,我再说一个真冤的。这就到了后面,诸葛亮七擒孟获那里。孟获手下一个酋长董荼那有心追求进步,活捉了孟获,送到孔明这里,这就是二擒孟获。结果孔明问孟获服不服,孟获当然不服,要服就没有后面那五擒了。孔明一听他不服,好吧,放回去吧。孟获一回去,头一件事就是把董荼那杀了。毛宗岗先生在这儿批了一句“好狠蛮子”。
其实这是蛮子狠的事吗?任何一个当头的,手下这么背叛他,都不会手下留情吧。看看范疆张达什么下场,怎么不说刘备狠呢。孔明放走孟获,董荼那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孔明可能因为事务繁杂,没想到他的事情。不过孔明不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更有可能是孔明要收服的是领头的孟获,至于他手下的人,压根儿不在诸葛丞相的考虑范围之内,生死都无所谓,孔明不想费心思去考虑他们的死活。可怜董荼那,他可是主动弃暗投明,为诸葛亮效力,最后却是这么个下场,他的性命没人关心。到后来孟获降服,一片其乐融融景象,这个冤死的董荼那,恐怕早就被人忘到脑后了。
要说袁绍、袁术这些人不是块好饼,在他们手下倒霉还没话说,那孔明可是绝对的正面人物,也不拿小人物的生死当回事。您可能会感叹,小人物活着就是很难得到公平。您别忙,我告诉您,小人物死了以后,到了阴曹地府,仍然得不到公平。第七十八回,曹操死了,在他死之前,死在他手里的人集体来向他讨还血债。这里面都有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您注意一个问题没有,这里面少了一个人。谁啊?仓管王垕。曹操讨伐袁术时,一度军粮供应跟不上了,王垕去跟曹操汇报这个事。曹操让他用小斛发粮,也就是用鬼称啊,克扣粮食。那当兵的肯定不高兴,怨声载道是必然的。然后曹操把王垕叫过去,跟他说:“现在大伙意见很大,弄不好不但袁术打不下来,还有可能哗变。所以我得向你借个东西平息众怒,你可别小气。”王垕一听,“您要借什么?”曹操说:“就借你脑袋用用。”然后就让人把王垕推出去杀了,把人头挂在高竿上示众,说是王垕盗卖军粮,用小斛发粮,现在我已经把这个蛀虫查出来了,斩首示众。这一下大家的怨气都没了,一看丞相执法严明,一心一意维护广大指战员的利益,无不士气大振,仗还就打赢了。
您看,所有死在曹操手里的,最冤的就是这个王垕,要说那几位皇亲国戚,还都是他们先算计的曹操,没算计过才死曹操手里的,就王垕是完全被曹操算计死的。要说讨还血债,他是最有资格的,但这里面就没有他。您看了吗?到了那边,仍然讲究个三六九等,讨还血债也分级别,级别不够的,多冤也得靠边站。
我说实话,有资格站在那儿讨还血债的那几位都没什么可冤的,无论是从因果关系还是从能力来说,他们都属于活该。伏皇后那一家子废物就不说了,国舅董承救过驾,应该还算个有能力的,可您看他弄那个衣带诏弄成什么德行,这人也就是个白吃饭的。既然说到这儿了,下一段咱们就聊聊那可笑的衣带诏。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18 22:27:33 +0800 CST  
玩闹的衣带诏
衣带诏这个事在《三国志》当中有所记载,在曹操的传记当中,只记载了刘备“阴与董承谋反”,就是刘备和董承密谋推翻曹操。在刘备的传记当中,提到了董承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让他们诛杀曹操,参与密谋的那几个人就是《三国演义》里提到的那几位,就是没有西凉太守马腾,然后就是“事觉,承等皆伏诛。”就是事情败露了,董承这几个密谋的人都被杀。这里也没有曹操发现衣带诏之后进宫行凶,杀了怀孕的董贵妃的情节,这应该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强化曹操“国贼”的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
总的来说,衣带诏这一段,小说情节和历史事实大体上一致,小说相对生动一些,不过无论怎么说,这衣带诏真的是比较玩闹的事情,完全就不存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
咱们先来看看衣带诏的组织者,这位大汉末代天子,汉献帝。从董卓进京时他的表现来看,这小皇上不是一个窝囊废,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兵,他那个哥哥,当时皇帝汉少帝已经吓傻了,而他表现得很是沉稳和镇静,一下子就让董卓喜欢上他了,废掉了少帝,改立他当皇帝。但他自从当上皇帝那天起,就没有自己能做主的时候,被一个个手里有兵的实力派抢来抢去。后来还不错,自己带一帮人跑出来,结果差点没饿死。幸亏了曹操救驾,他才算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当时汉献帝肯定很是激动,终于找到一个忠臣了。不像李傕郭汜这帮人,天天打来打去,没人管皇上的事。没想到的是,曹操这里虽然吃喝不愁,养尊处优,但他还是说了不算。这要是一般人,也就不想什么了,有吃有喝就行了。但他是皇上,而且从少年时的言行来看,还是一个挺精明的皇上,他显然忍不了这个。吃穿有了之后,还要把权力拿回来,所以必须折腾。
说起来挺有意思,很多朝代的亡国之君并不昏庸糊涂,相反都很有志向,立志重振王朝的荣光。比如崇祯皇帝、唐昭宗李晔、还有这个汉献帝。但这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不是靠他们的努力就能够实现梦想的。如果他们是混吃等死型的,那倒好了。恰恰是这样胸怀大志的,更加悲剧,他们会反复强化无力回天的悲凉感觉。就说汉献帝,他身边掌握时机权力的都是曹操的人,他能想到的人不是闲人一个就是心怀异志。就说他认的那个皇叔刘备,如果真成功了,把曹操打败,汉献帝到了他手里,其实还不如在曹操这儿呢。因为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怕担着上欺天子的骂名,所以献帝还能好好活着。如果换了刘备,他可是著名的大汉皇叔,他不能担这个骂名。怎么办,献帝会很快死得不明不白。然后,如果献帝有儿子,刘备会先把这个小毛孩子扶上宝座,他当立皇帝,如果没孩子,那更不用说了,有的是人劝刘备“勉为其难”地当这个皇帝。
所以,无论如何,献帝都不可能拿回他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皇权,因为大汉朝可以说“气数已尽”,你再怎么挣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再看看衣带诏计划的主要执行人,国舅董承。在汉献帝的阵营当中,他就算有出息,不白吃饭的,毕竟他参加过救驾的行动。不过,首先他的动机不见得像汉献帝想得那么纯洁,不是只想帮助他妹夫重掌大权。董承属于外戚,整个东汉王朝,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大部分皇上说话分量都不重,现在宦官势力彻底完蛋了,外戚们也荣光不再,现在是有兵的军阀说了算的时代,我觉得董承想搞掉曹操的目的主要还是回到外戚掌权的时代,如果他成功了,汉献帝还是悲剧。我真不敢肯定献帝的小心肝还能不能承受再一次的打击,那就是彻底地失去希望,所以其实还是不成对他好些。
楼主 天权国学社  发布于 2018-01-20 13:12:45 +0800 CST  

楼主:天权国学社

字数:467745

发表时间:2017-12-19 22:56: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5 07:41:42 +0800 CST

评论数:23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