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连载)

可是当他在自家炕上睁开眼睛的时候,知道自己鼻子里闻到的就是真真确确的白面味,而且不是面条,而是和好面、蘸上香油、裹上香葱、还打了鸡蛋、放在锅里用柴火煎出来的那股叫人一辈子也忘不掉的煎饼味。他一骨碌就从炕上坐了起来:“六弟,家里哪来的白面?”
“乡长叫人刚送来的。”那个老实巴交的王维凡回答说:“他说,大盘石村这次就四哥一个人要走,再怎么困难也得让你吃上一顿好的。”
那个十八岁的男青年才想起那个本来就很器重他、也很不想放他走的乡长昨天上午给他说的那段话:“小王,不想走是不可能的,我把你的想法给区委书记汇报了,他说你这是什么狭隘的小农意识,我不想放你走就是要不得的小山头主义,还说这次不是扩军,而是新的解放区需要新的干部,所以不去也得去,舍不得也得舍得!”
王维顺也这才想起昨天下午刚刚接到的通知:各村被选中和报名批准的人今天上午必须赶到紫荆关集合,然后再赶到区所在地和别的乡派出的人会合,在那里会有部队来的同志带着他们走的。这才意识到,今天的这顿早饭就是他离家前在家里吃的最后一顿饭了。
穿上衣服的时候,发现炕上放着的是他父亲王凌云的那件还算半新的黑棉袄,那是他母亲王陈氏去年给他父亲缝制的,而父亲想让自己出远门的儿子穿着很精神、很暖和的上路。可是王维顺还是穿的是他自己的那件有些显小的旧棉袄,他深知自己家里的家底;下炕穿鞋的时候,看见了一双黑边千层底的布鞋,这是母亲连着熬了几个夜为自己就要出门的二儿子准备的,全家人就她一个人有预感,在所有人还抱着一线侥幸心理、认为王维顺会留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断定这个儿子会为了党的事业离她而去,早早的就开始了准备。
他穿上那双新鞋,在地上跺跺脚,很舒服、很合脚,就抬头冲着父母一笑:“鞋我就穿走了,棉袄还是留给爹穿。我现在也算是公家的人了,到了地方会发衣服的。”
他就看见了母亲眼里闪烁的泪花。
“好不容易煎了几张饼,把三收(易县话:三叔)和几个哥哥弟弟都叫过来尝尝吧。”那个在王家大排行老四的年轻人说着:“我这次走出去,一路南下,到了新解放区,会有馒头吃的。”
“我就说过嘛,还是多读了几年书、有文化的维顺最懂事、也最有出息,可也还是留不住的啊。”三爷王登云慢慢走了进来,把手里的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小纸包递给了王维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走,家里也实在拿不出什么送你,就带上一包家乡的土吧,到了新的地方、尤其是南方会有些水土不服,抓上一点土,放在水里喝下去,比什么都灵!”
那个王家老四的眼泪就刷刷的下来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7 21:32:31 +0800 CST  


一路南下(12)

十二、破釜沉舟
毛泽东挺喜欢陈赓的。1946年夏天,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内战第一枪,迫使李先念不得不中原突围以后,就彻底撕毁《停战协定》,分别向陕甘宁和胶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很快就占领延安。毛泽东不得不又开始钻山沟、打游击战;山东的解放军也不得不大踏步的后退,国军到处寻找共军主力进行决战,这也就是电影《南征北战》的背景。
一年后的夏天,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军委决定调陈赓的第四纵队西渡黄河,配合彭德怀的部队保卫党中央。1947年7月19日,陈赓接受中央指示,赶去开会。当他来到当时的党中央驻地定边县的小河村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身材魁梧、个子高高的大男人牵着一个小女孩在村口溜达,定睛一看,原来是毛泽东和他的女儿李纳。这下陈赓惊得不小,谁都知道毛泽东最不习惯迎来送往的这一套,这样特地亲自出来迎接就表明领袖对他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8 05:27:14 +0800 CST  
飞身下马,陈赓端端正正的给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这怎么使得?主席工作繁忙,我就是主席的警卫员!”
“使得,使得。要是在延安,还得找几个吹鼓手奏一曲《得胜回朝》呢!”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话亲切地说:“你们这次在晋南打得很好,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把蒋介石都吓坏了,现在想要你们再吓吓蒋介石,这一次要把他吓疯。”
陈赓是个极为聪明的军事人才,而且是后来的所有解放军的大将中唯一全部参加过从红军到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和援越作战的高级将领,从毛泽东这几句幽默风趣的话中,他敏锐地预感到他的部队的任务有变。就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主席的意思是?”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8 08:30:28 +0800 CST  
“你注意到没有?我们的蒋委员长尽管是喝洋奶、吃黄油面包、信基督,可还是太瘦了,所以他这次是在举哑铃、练臂力呢!”毛泽东的说话总是很随意,天马行空:“一头是胶东半岛,一头是陕甘宁,可是他却在无意中露出了他的软肋。”
陈赓心领神会:“中原!”
“对,果然聪明,就是中原!”毛泽东赞赏的望着陈赓一笑:“历史上的帝王将相都知道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才会逐鹿中原!蒋先生这次放弃中原而去举哑铃不知是怎么想的?你说说,他是铤而走险还是有恃无恐呢?”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8 16:06:55 +0800 CST  
“主席,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陈赓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派一支部队杀入中原,打击他的软肋,搅他个天翻地覆,让他顾头顾不上尾,也让他的哑铃从中间被截断,还让他那断了的哑铃两头掉下去砸了他自己的脚!”
“你的形容很好,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很爽朗的笑出声来:“不过我们不是一支部队,而是三箭齐发!你和谢富治从西线插到豫西,刘伯承和邓小平从中线插到大别山,陈毅和粟裕从东线插到苏皖,那就是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想要他怎样他就只能怎样!”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8 20:02:25 +0800 CST  


一路南下(13)

十三、陈谢大军
毛泽东也很喜欢谢富治。那个人从前参加过黄麻起义、和李先念一样当过木匠,中等个,国字脸,浓眉大眼,鼻圆嘴阔,眼光锐利,精瘦能干,说话嘴略歪,神色似有苦相。有人谓其相曰:“有福相而无福命之形”的谢富治在参加红军,开辟和巩固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肯动脑筋,还很有组织能力,所以才会很快就成为一名军事指挥员。
张国焘在长征的后期,带领红四方面军企图分裂中央、另立山头的阴谋破产之后,原红四方面军的人在延安整风中受到大肆批判,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主持过鄂豫皖苏区“肃反”运动的谢富治自然也脱不了干系。毛泽东在延安的整风会议上提及谢富治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共产党员要有坦白的襟怀,有了错误不怕,要勇于改正错误,比如谢富治同志,也受过张国焘的欺骗,但是,他不仅改正了错误,还帮助党中央及时的挽救了一些还在错误中糊涂着的其它好同志。”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9 08:49:16 +0800 CST  
这段话很关键,不仅可以说明谢富治在党中央整顿张国焘、挽救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的过程中所立下的一些功劳,也说明他的反戈一击、劝说其他的同事的表现很突出,因而取得毛泽东的信任,为他走向新的起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来也是,人家陈赓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还到苏联留过学,抗战期间担任八路军385旅的指挥官当之无愧,而当陈赓在红军时期当师长的时候,才刚刚参加革命不久,仅仅是红军的一个小小的连长的谢富治之所以能当上385旅的政委,无疑就是毛泽东的信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太岳军区成立,陈赓为正,谢富治为副;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成立,陈赓为司令员,谢富治为政委;逐鹿中原时期,由太岳纵队、第10纵队、第38军组建的陈谢兵团组建,依然还是他们两个人携手;就是建国后授军衔,谢富治也是少有的几个已经就任地方官员而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人之一,和名气很大的陈赓并肩而立,不得不说是一个特例。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9 09:54:08 +0800 CST  
那一年,听了从定边县小河村赶回来的陈赓传达的中央军委做出的三路并进、逐鹿中原的战略决策,谢富治站在地图前看了很久,依然一言不发。这一点和那个干脆利落、坚决果断的陈赓完全不一样,这个湖北人不到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利弊得失全都想明白就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陈赓曾经笑话过他:“如果没有罗总(罗荣桓),你和林总(林彪)搭档,那就是两个哑巴一头睡——没话说。”
“看了半天,是不是也没看出一朵花,反而却看出许多枪林弹雨来?”陈赓还是快人快语:“老谢,说说你的看法。”
“枪林弹雨倒不可怕,反正从干革命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头是别在裤腰带上,说没就没了的。”谢富治在喃喃自语:“如果我们跨过黄河、沿着平汉线(现在的京广线)一路南下,敌人的围追阻截不说,光是粮草供应、弹药补给、伤员安置、部队前后呼应都是个大问题。”
“所以主席才会给我讲破釜沉舟的典故。”陈赓点燃了一支烟:“这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南下,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9 21:00:10 +0800 CST  
“那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呀!”谢富治也点燃了一支烟,大大地吐出了一口烟雾:“远离根据地的孤军奋战,万一把部队打光了,运动战打成游击战怎么办?”
“所以才叫破釜沉舟嘛。”陈赓在解释说:“陕北大旱,连主席都只有黑豆吃;陕甘宁吃紧,连主席都在钻山沟沟,我们为什么不能为党中央分忧呢?”
谢富治沉重地点点头:“说得也是,那我们就来和你的原来的那个蒋校长较量一番吧!对了,前几天下部队,还听见过这样的怪话,说你要是当年没救蒋介石就好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29 21:47:16 +0800 CST  


一路南下(14)

十四、校长的心痛
蒋介石当然也很喜欢陈赓。这位时常以“校长”自居的国民党总裁当然知道所谓的“黄埔三杰”说的就是:“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
说到陈赓的腿,还得从1925年10月说起,那一次,蒋介石作为东征军总指挥再次率部东征,而黄埔一期学生、当时的连长陈赓担任他的护卫。结果在广东华阳,东征军像潮水一般的溃退,陈赓上前阻止也不见成效,就请求蒋介石赶紧撤退。校长却坐在地上,拔出短剑,举到胸前,泪如雨下的说:“我在黄埔一再教导你们,战死则罢,不战死则杀身成仁,今天我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不辱黄埔之威名……”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0 07:42:40 +0800 CST  
可是陈赓根本不等他的话说完,背起校长就跑,爬过泥泞的山坡,跑过无路的草丛,趟过湍急的小河,就算校长再轻,据说陈赓一口气也奔跑了二十里,直到脱离险境。这件事传开以后,所以才会在黄埔军校有“陈赓的腿”之说。因为既是黄埔生,又会打仗,还和校长有过这段生死一念的交情,谁都知道陈赓在校长当上总司令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期。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0 16:55:46 +0800 CST  
可是陈赓从来就没有让校长省过心,先是“清党”的时候,拒绝登报声明脱党,毅然离他而去;后来在上海被捕,惜才的蒋介石十分重视,特地把他押到南京,把手按在陈赓肩上再次劝他弃暗投明、效忠党国,再次被拒绝。杀了又可惜,不杀又恐怕后患无穷,杀了又会被人说忘恩负义,思前想后,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虎归山算了。
可是陈赓就和另一个黄埔生林彪一样,后来都成了校长的心头大患:林彪是因为低调而没被校长看在眼里,谁想到后来就成了国共军事力量发生转折的重要之人;陈赓倒是校长一直很看好的“可以带兵之人”,可就是死脑筋,完全辜负了校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苦心,从“一帮流寇”打来打去居然成了气候,居然成了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九纵队和八十三军共10个旅(师)8万人组成陈谢兵团的司令官,成了一代战神。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0 17:54:45 +0800 CST  
1947年8月8日,刚刚视察过被胡宗南占领的延安、可是却被那座破败的小城和那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住过的近乎原始的窑洞有所触动的蒋介石在接到有关共军南下的报告时还没往心里去,认为不过就是流窜和试探而已。直到有人捡到了刘邓大军遗留下的一张湖北地图、因为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陕甘宁和山东战场上的蒋介石才突然恍然大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13万人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8万人的兵团挺进豫陕鄂,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的三头并进正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过人之处,也正是解放军发动战略反攻的信号。
同时,也因为这个由陈谢、刘邓、陈粟发起的,被毛泽东称为“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到了1948年初,战争已经主要不再在解放区内进行,也不是被“围剿”,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激烈进行了,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意义极为深远。在如今的党史和军史中,对当年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和人民解放军逐鹿中原、奋勇南下的壮举,绝大多数军事家、史学家依然充满敬意,令人赞叹不已。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0 20:11:15 +0800 CST  
而当年曾经担任过第九纵队司令员、跟随过陈赓、谢富治大军一路南下的秦基伟对陈谢两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印象极为深刻。秦基伟认为,陈谢大军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就是突破黄河天险:“如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容为给蒋介石当胸一拳,那么‘陈谢兵团’过黄河就好比是朝蒋介石肋骨上又踹了一脚。”
这当然也是蒋介石的心痛之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0 21:28:33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1 05:42:58 +0800 CST  
十五、欢送大会
1948年的3月下旬,雪下完了,就接着下雨,旱情缓解了,可也难得有一个好天气。好不容易出了太阳,河北大地就全被金黄色的阳光沐浴。老槐树高高的树冠上抹上了一点淡淡的绿色,那些在这里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快一个月、来自各地的干部只要有空就满世界的去找刚发芽的椿树芽(宜昌称为春天芽),不要油,就过一遍水,撒一点盐,吃在嘴里唇齿之间满是香气。这是母亲王陈氏教给王维顺的,他就莫名的对自己离开的爹妈和六弟有了些相思之情。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1 06:32:16 +0800 CST  
可是这次培训管理很严,不准请假、不准回家、不准外出,不准写信,甚至对外人连南下都不准提,不过这支被称为南下支队、或者叫南下工作团里面的晋冀鲁豫干部依然精神状态不错,学习也很认真,尤其是对于像王维顺这样来自老革命根据地的小年轻,军事训练更是小菜一碟。瞄准射击、掷手榴弹、匍匐前进早就会,而且还经过了实战演练的,所以比起那些来自城市的年轻人自然更得心应手一些。
几天前,全支队的每一个同志都发了一套用粗布缝制的新军衣、一床两斤重的棉被子、老解放区人民慰问的布鞋、一个印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字样的茶缸、一条用土布制作的毛巾、一个很简单的布制挎包,还有一块两尺见方、下雨当雨伞,不下雨用来打背包的油布,一个长长的米袋等生活用品。于是大家就知道离出发的日子已经不远了,那个来自紫荆关大盘石村的、就和电影《柳堡的故事》那首主题歌《九九艳阳天》里唱的“十八岁的哥哥”不过就是把他三叔递给他的那包家乡的黄土和母亲给他做的那双黑布鞋包在了背包里,就像命根子似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1 08:44:37 +0800 CST  
欢送仪式就在那个出了太阳、有些温暖的下午举行了,区委、区政府很重视,几乎所有的领导都来了,王维顺惊喜的发现了他们那个乡的乡长也来了。当然坐在台上的乡长也在那些换上了军装显得精神了很多的队伍里找到了他亲自送来的小王,举起手想打个招呼,又想起开会的时候这样做不合时宜,就像个首长似的举着胳膊在空中挥了挥手。坐在主席台上的还有负责护送这批干部随军南下的部队领导。
动员报告是那个亲自点名把王维顺叫来的区委书记所做的。那个年龄不大、却是个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在开始讲话的时候就指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去年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和陈谢大军三箭齐发,南下黄河以南,到国民党敌占区开辟新的解放区,所以,我们的口号就变成了:‘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消灭国民党,解放全中国!’而我们这些从各地抽调的干部的任务就是跟着解放军一路南下,组织当地的革命斗争,消灭国民党残余和地方顽固势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大家有没有信心?”
大家的回答是很响亮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1 09:36:19 +0800 CST  
区委书记虽然表情很严肃,可话语明显很喜欢他:“小王,告诉你,你不想走,我还舍不得放你走呢,知不知道?原来是计划把你调过来当我的警卫员的!可是同志,前方更重要,南下更需要,所以你就必须代表我们到新的解放区去战斗!”
王维顺有些尴尬的在说:“其实我已经想通了。”
区委书记有些高兴:“说说,你是怎么想明白的?”
他就告诉区委书记:“我离开家的那一天,乡长送我的时候在路上对我说。“我们这个地方是怎么解放的?就是区委书记这样南方来的那些老革命,万里长征到了北方把我们解放了的。现在他们因为革命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我们能不去解放他们的家乡吗?”
这句话肯定打动了区委书记,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最后居然在台上把手举到帽檐边,给王维顺敬了一个礼:“你们乡长说的太好了,我替我们家乡的人们先谢谢你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2-31 20:55:34 +0800 CST  


一路南下(16)

十六、南下开始
1948年4月初的一天,属于王维顺的南下开始了。
不过他们最初从区委开始的南下并没有走多远就在离易县只有200公里、位于太行山东麓,西与全国煤炭大省山西接壤的平山县停下了。他当然知道他们河北易县大盘石村的王家祖先就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翻过这座巨人般的太行山迁来紫荆关繁衍后代的,可是他不知道,当时的党中央、毛主席就在平山的西柏坡,那在当时可是最高机密。
他所在的那个平山镇不仅是华北野战军的司令部,也是华北局的所在地,他们就进入了设在那里的华北局党校一边参加政治学习,一边等待与其他解放区抽调出来的干部会合。历史证明,随着三路大军深入敌占区作战、随着全国解放战争不断胜利和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毛泽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建立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性和缺乏干部的紧迫性,就决定从华北、华东两个老解放区组织大批干部南下中原支援新区民主政权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扬言要半年消灭共产党,我们则要再用两年半的时间打垮蒋介石,把你们从华北调来、准备南下就是要加快这个进程,解放全中国。”那天担任主讲的就是负责筹建华北局的刘少奇。瘦高个、很严肃、目光炯炯,口若悬河的说着:“我是湖南人,南下就是回家,当然没有一点问题,可大家都是北方人,调到南方工作会面临很多困难,可是我们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炼成的,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同志们说是不是?”
回答的声音很整齐。
刘少奇的烟瘾很大,即便是在作报告,也会点起一支烟,边抽边说:“你们这是由华北局组织的我党的第一批南下干部,是从冀察、太行、冀中三个老解放区抽调出来的,一共1800多人。这是多么强大的干部队伍呀,说实话,我们真的舍不得放大家走。可是毛主席说过,党的需要、革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需要,所以,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新解放区革命政权的需要,只得送大家南下了!”
站了近两千人的大操场上鸦雀无声。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8-01-01 06:13:08 +0800 CST  

楼主:宜昌石头

字数:40992

发表时间:2017-12-17 17:09:0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6 02:23:31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