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6)

根据考证具体事实却是这个小女孩的爹爹叫做惠征,姓叶赫拉拉,排行老二,原来是满洲镶蓝旗出身,这在八旗里头属于下五旗,再加上家道中落,日子过得实在不怎么样,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清朝,八旗子弟一向是被称为铁杆庄稼,好吃懒做也饿不死人的,然后这个惠征估计还是属于有点出息的,文墨不错,因此在道光十一年,也就是咸丰帝出生的那一年,以监生的身份被选入吏部做一个没有品级的笔帖式。

在这之后,由于表现不俗,逐渐得到朝廷认可,到道光二十八年,甚至连道光皇帝都知道他能力出众,特别在考核完成以后将他的名字圈出来,让他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直接连升三级,成为山西山西归绥道的道台大人,而他的家人,特别是排行老大的那个女孩子,自然也就成为了官家大小姐,可不是什么破落户的小丫头片子。只不过那时的她也许能想得到自己以后会参与皇室选秀,但也许永远都想不到自己不到三十岁就会成为大清帝国的皇太后吧。

如今且说另外两位。由于从康熙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规矩,大清帝国皇家子弟接收教育的时间非常早,据说是虚岁六岁就要开始。学的是什么呢?据说满汉两家的东西都要学,其中包括诸子百家,历史地理,以及骑马射箭等等,绝对的精英教育哦,时间也是够长,从早上五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结束。咸丰年长,自然是他先进学堂,跟着就是弟弟奕訢。根据清宫的相关文档,这兄弟俩在人生的最初,感情特别要好,每天一早,都邀着一起上学。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17 17:18:27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7)

他们读书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大清帝国著名的皇家教育中心“上书房”。

按照时间,先进上书房的人是咸丰,道光十五年,他老妈坐上皇后位置的第二年,咸丰先进上书房读书,道光给他选了一个老师,叫做杜受田。这个人很重要,因为从咸丰读书到做皇帝,他都是智囊团首席智囊。道光十七年,他的兄弟奕䜣也进上书房,道光一开始是让上书房的总管,也就是中过状元的翁心存负责教育他,并没有像对待咸丰那样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然后过了一年,由于老翁家里有事告辞,道光才给这个小儿子另外安排了一个叫贾桢的学者来教他,然后是四川人卓秉湉。这个卓秉湉对奕䜣非常欣赏,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奕䜣对他也特别崇拜。但可惜的是,论到政治谋略,工于心计,他是万万比不上咸丰的老师杜受田的。

时间进入道光二十年,话说这真是不吉利的年份,正月里,咸丰的老妈突然就暴毙了。关于她的死,传闻多多,清朝官方的意见是病死,然后据说在她要拜拜前,除了见太后道光之外,还专门见了一个人,就是奕䜣的老妈静贵妃。应该是有当着道光的面,皇后把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咸丰交给静贵妃,拜托她将这唯一的儿子抚养成人。

道光为此伤痛欲绝,但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也就没什么可说的,只好同意。咸丰的老妈死了以后,道光给上的谥号是孝全成皇后,并且在她死后不再册立中宫皇后,很多人都觉得道光也算慢痴情的,但我觉得痴情是一方面,估计抠门和没心情是另一方面,因为这一年好死不死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打了,道光大叔倾举国之力还打输了,然后麻烦不断,整天忙着拆了东墙补西墙,有心情另外选人做正宫才是有了鬼了。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18 17:07:31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8)

这时咸丰不到十岁,根据相关记载,都说他为人温文谦逊,有君子之风,其实说白了就是性格比较内向。而奕䜣呢,虽然小他一岁,但是个性比较外露,再加上确实很有才,文武两方面表现都很不俗,隐隐有压倒咸丰的势头,很得道光宠爱,相信只要稍有经历的人都多少能体会到,咸丰对这个弟弟,感情好是一回事,心里其实很有压力。本来还想着有当皇后的老妈和嫡子的身份可以依靠,但如今老妈说挂就挂了,自己却要去给奕䜣的老妈做养子,身份一下子天差地远不说,亲儿子跟养子的差别,你要说咸丰对此没有自卑感,没有想法,真是打死我都不信。

不过这家伙有一点狠,忍得住,也可以说是比较早熟,人前人后都表现得极为分寸。关于这一点,他后来的养母静贵妃印象十分深刻。当然,这都是后话,在当时,咸丰和奕䜣至少表面上,还是很亲如兄弟的,道光为此曾多次对他们给予赏赐。但其实和平的表面隐忧重重,因为随着两人年纪渐长,道光也日渐老去,那么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必须摆上大清帝国的日程,这就是道光死后,那把龙椅的归属问题。

史书记载都说道光最终选择咸丰,是基于两个故事。一个是在一次皇家射猎活动中,奕䜣因为弓马骑射功夫好,打到的猎物最多,咸丰却始终不动,结果一只猎物也没有。道光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现在是春天,万物刚刚开始繁衍,我不忍心杀生来伤害天地生灵。”道光听了特别高兴,称赞说;“这真是能当天子的人才会说的言语啊。”另一个是说道光生了重病,召见奕䜣和咸丰到病房闲聊,问他们将来的志向。奕䜣口才好,侃侃而谈,什么文治武功,头头是道。咸丰呢,啥也不说,一直就趴在地上哭。道光称赞说他仁孝。

如此这般之后,道光拍板,皇位继承人为咸丰。然后关于这两个故事,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咸丰给道光的答案,都是杜受田教的。后人对此,除了认为杜受田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一击必中很牛逼,普遍的印象是认为道光迂腐,国家都那样了,还讲什么仁孝礼仪去挑选继承人,怪不得大清帝国亡得那么快。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19 17:14:04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9)

不过我认为道光会选择咸丰,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因为道光其人,虽然历史地位不高,但他能够独立执掌大清帝国三十年,并且在前二十年里头有所成绩,比如平定张格尔叛乱,多少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我个人认为,他作为一个管理者,虽然格局小气,容易意气用事,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还是很见功力的。几度提拔林则徐,以及在盛怒之下仍然对林则徐手下留情就不说了,说说另一个人。

我们前面提过,道光二十二年,国家银库案在道光手里案发。这大叔对此非常生气,查处了很多人,然后在查处的过程中问了犯人一句话,什么呢?就是历任户部官员里头,有没有人一点钱都没有拿。这些犯人统一供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广东人骆秉章。道光接见了他,对他十分夸奖,认为他正直无私,十分难得。这没什么,妙的是后面,道光对他开诚布公说,户部的问题你早就知道,却没有揭发出来,我知道你是担心积弊太深,个人力量太小,害怕以卵击石,我不怪你,你以后要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效力。从此以后道光对骆秉章信任有加,不断提拔。骆秉章也超级犀利,最终成为封疆大吏里,并且为咸丰朝消灭太平军以及举荐人才做出很多贡献。

另外我想说的是,道光虽然打败了鸦片战争,还把他祖宗传下来的的大清帝国弄得一路下滑,但他本人只是倔强抠门,却并不古板守旧。关于这一点,从他在鸦片战争以后主动寻找英吉利有关的资料,想要了解外国可见一斑。至于他之所以在人生的后十年由一个积极进取的君王变得无所作为,我认为除了鸦片战争的惨败打击了他的信心,还因为他虽然知道国家存在很多问题,但已经没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因为他在害怕一件事,就是国家已经这样了,再下功夫去改革,去做一些大变动,会不会反而更糟糕,比如说江山不保。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0 17:09:10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0)
因此在他人生的后十年,你很难看到他像他的祖先比如雍正那样去做摊丁入亩刷新吏治之类的大动作,更多的是修修补补,或者任用一些干将比如林则徐去从事灭火救急的动作,以此来维系帝国的运转。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道光的所作所为很显然保守落后,并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但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大清帝国在道光手里乱而不倒,证明他的务实保守其实有他合理的地方。
综合道光本人的个性以及各方面,我认为他最终选择咸丰,其原因绝对比后人所认为的要深入和全面。
首先根据一些记载,咸丰和奕訢从读书时代开始,就表现出性格上的不同,奕訢聪明,可是性格懒散,总是要睡到下人叫他,咸丰不同,规定是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从不耽误。道光或者别的宫廷长辈给他们兄弟俩分送吃食和礼物,咸丰总是让弟弟奕訢先挑选。奕訢呢,毫不客气,什么都是拿最好的,从来不会说让哥哥。咸丰自己对此,在人前从不说一句不高兴的话。
所谓知子莫若父,而且以道光能在一件毫不相干的案件中看出骆秉章的明哲保身,知道他才能过人,可见眼光并不差劲来说,相信他一定能从两个人的表现里头看出,这哥俩哪一个更有城府。作为一个自小接受儒家教育的皇帝,道光是不符合他所在的时代的要求,但才能和城府哪一个对皇帝比较重要,他还是懂得的。更何况,从实际情况看,咸丰的才具比起弟弟奕訢来,并没有差太多。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4 18:57:55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1)

根据记载,某次道光的养母孝和皇太后生日,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咸丰知道他老爸抠门,没敢给准备什么贵重礼物,而是自己亲自给画了两幅画,以吉祥喜庆的山水风景为主题,并且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全文如下:“宴启瑶池会,寿添海屋时。鹤盘三岛路,燕喜万年卮。甲子推仙纪,京垓协庆期。漏声长乐晓,彩霞拥祥曦。”末尾落款是“孙臣奕詝恭绘”。对绘画有研究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山水讲究布局,心中没有丘壑,很难画出好作品,从咸丰这幅画以及他的诗歌来看,很显然咸丰的文学修养以及布局谋篇都很有功底。道光对此看在眼里,特别赐给他一件很有深意的礼物,就是一方刻有“皇四子”三个字的玉印。

这玉印很有来历,它是道光的太爷爷雍正做皇子时使用的私章。熟悉清代历史的人都知道,雍正和咸丰都是排行第四,雍正最后做皇帝,靠的就是谋略与隐忍。道光别的东西不赏,专门把这个东西给他,其中意味如何,很难不让人寻味。退一万步讲,就算道光只是偶然心血来潮赐给咸丰,咸丰自己必然也会有想法,不然也不会对这块玉印爱如珍宝,每次有什么作品都会郑重用这方玉印盖上。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5 17:23:35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2)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只是推测,那有一件事却很明显的表达了道光对咸丰兄弟俩的认识以及他最终的态度。根据清宫一些权威资料记载,道光二十七年开始,老爷子先后给已经成年的咸丰兄弟俩指婚,除了一应的程序外,还专门赐了两把刀分别给他们兄弟。其中咸丰是一把很寻常的刀,虽然质量不错,但只是普通的刀而已,而奕䜣呢,却是给了一把祖宗传下来的的宝刀,也就是白虹刀。

从表面上看,似乎老爷子更爱奕䜣,但若你仔细追究一下这白虹刀原来的主人,就知道其中的意味了。根据记载,这把白虹刀,属于清朝初年的一代名将豫亲王多铎,当年他就是凭借这把刀为顺治扫平了江南。道光给咸丰一把普通的刀,却把这把战将之刀给他,很明显,在道光心里更认可咸丰坐天下而希望并且认为他可以给哥哥抵挡内忧外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都知道,刀是用来杀人的,象征着生杀大权。可是天子并不需要佩戴什么宝刀,因为他不用亲自杀人,可是将军却需要趁手的武器,因为他需要上阵杀敌。道光给哥哥普通的刀,而把祖先留下的战刀送给弟弟,其意思正在于此。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6 17:21:07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3)

我说道光选择咸丰是有全面深入考虑的,还有一个证据是他始终没有给奕䜣的生母静贵妃皇后的名分。不但如此,在他修建自己陵墓的时候,还专门下令,静贵妃的陵墓只能修在妃子区,不能修在别处。假如说他有考虑让奕䜣坐皇位,结果为了私人感情或者一些理由临时变卦,比如说某些人认为的因为特别宠爱孝全皇后而选择传位给咸丰,那么以常理来讲,他应该对静贵妃有一份愧疚感才对,而不会是像我们所看到的记载那样,亲自安排静贵妃的身后墓葬规模。

话到此处,另一个问题来了,既然道光认定了咸丰比奕䜣更适合做继承人,在书写遗诏的时候又为什么会打破清朝传统,亲自写下“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这样的话语呢?我认为,这应该从道光临死前的表现找答案。根据史料记载,道光再临死前,先召见的是奕䜣,可只是看着他哭,叹了口气,却没有说什么话,然后召见群臣,公布他早就写好的遗诏。当时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当大臣读完诏书以后,静贵妃忽然冲了进来,大哭大闹。对此,道光的反应是下令将她扶出去,另外又写了一份诏书,这一份诏书没有再提及奕䜣任何事,而是说明皇位传给咸丰,要求所有大臣表态支持他上台,不得有任何异议。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7 17:20:18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3)修订增补:

我说道光选择咸丰是有全面深入考虑的,还有一个证据是他始终没有给奕䜣的生母静贵妃皇后的名分。不但如此,在他修建自己陵墓的时候,还专门下令,静贵妃的陵墓只能修在妃子区,不能修在别处。假如说他有考虑让奕䜣坐皇位,结果为了私人感情或者一些理由临时变卦,比如说某些人认为的因为特别宠爱孝全皇后而选择传位给咸丰,那么以常理来讲,他应该对静贵妃有一份愧疚感才对,而不会是像我们所看到的记载那样,亲自安排静贵妃的身后墓葬规模。

话到此处,另一个问题来了,既然道光认定了咸丰比奕䜣更适合做继承人,在书写遗照的时候直接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就好了,为什么多此一举的在册立奕詝前面要写上一行“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呢?我认为这得从两段历史记录里找原因。

其中一段是他们兄弟俩读书的时代。根据记载,这兄弟俩是文武都要学,然后还学得很有模有样,自己比划创造了几套武功,有刀法还有枪法。道光听说了这件事,有让他们演练给自己看,还给他们使用的刀枪取了名字,枪叫“棣华协力”,刀叫“宝锷宣威”。这里说一下这个“棣华协力”,——《诗经》里有所谓“棠棣之华”一诗,很是有名,是用来歌颂什么呢?歌颂兄弟齐心。道光会给他们用的枪取这个名字,表面看自然是希望兄弟齐心,但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取这个名字呢?根据记载,每次兄弟俩比武,奕䜣都是不打胜仗不收兵,一点都不知道给哥哥留面子,咸丰此次都是输家。

另一件事是道光临死前。根据记载,他先见的是奕䜣,但只是叹气,没有说话,然后把所有人都招进去,当着大家的面拿来遗诏,由内务府大臣文庆宣读:“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他话音刚落,奕䜣的亲妈静贵妃就跑进来了,不停的大哭大闹,大臣们一看这情势,全都哑口无言。倒是道光自己,一看这情况,赶紧又叫太监拿过笔墨纸砚,又写了一道圣旨,大意仍然是立老四当太子,要求所有的人不要有异议。大臣们一看皇帝这态度,赶紧就在他床前表态拥护奕詝,然后让太监把静贵妃给送出去休息。

从这两段文字来看,无疑道光对奕䜣个性上的短板是清楚的,知道他有点持才傲物,再加上他有一个执掌后宫的亲妈在,未必会对咸丰服气。咸丰呢,表面上客气,其实心里对什么都有计较。这两种性格的儿子在自己身后会做出什么事情,道光是不难想象的。别的不说,就说他太爷爷雍正时代的往事,就够他反复掂量的。因此,作为一个个性谨慎的皇帝,他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他们兄弟俩恪守本分,和平相处,而这,应该就是他在遗诏里写明要给奕䜣亲王爵位的原因,即既保证了他的荣华富贵,又让他明白,他不是他爹心里的皇位候选人,要懂得君臣的礼数。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4-28 17:19:20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4)
分析到此为止,让我们继续那段历史。根据记载,咸丰被选为皇位继承人的准确时间是道光二十六年秋天,那时他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奕訢小他一岁,按照清代的风俗,都是可以娶老婆的年纪。不过大清帝国历来的规矩一向是皇子亲贵的婚配对象都必须皇帝指定,也就是所谓指婚,这兄弟俩也不能例外。

经过挑选,道光给老四指定的是出身镶蓝旗的萨克达氏,她老爸是时任太常寺少卿富泰,给老六挑的是出身镶红旗的瓜尔佳氏,她爹是时任热河都统桂良。由于热河乃是清朝另一个政治中心承德避暑山庄的所在地,所以有些人认为道光一度其实有意改选老六当储君,否则干嘛给他挑个军方重要将领当老丈人。但从相关资料来看,我觉得道光会选到桂良主要原因还是想到奕訢有从武的爱好,想让他往军事方向发展,将来好为朝廷效力,所以才特别帮他挑选一个军方的老丈人来帮他学习以及方便他以后建立相关的人际关系。

媳妇挑好了,就是指婚,一切都按照程序。道光二十七年,正式下指婚命令,即册封萨克达氏当四皇子嫡福晋。二十八年,举行婚礼,再来是老六。

按说一切都很顺溜,但不知道是碰巧,还是老天捉弄,咸丰虽然有当天子的命,一生却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霉运。就连娶个老婆都是短命鬼,两人结婚甚至不到一年多就挂了,都来不及看自己老公身穿龙袍坐上龙椅君临天下。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3 18:53:47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5)

更糟的是,他爹要留给他的“惊世大礼包”——大清帝国的龙椅只是一个充满痛苦,没有多少乐趣可言的位置。几乎就在他被确定为太子的同一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很多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并且在列强明里暗里支持下,胁迫大清帝国同意弛禁天主教。表面上看这项弛禁令对当时的中国没有多大影响,但在遥远的广西,一个屡试不第的农村秀才正是因为天主教被弛禁而接触到拐着弯子传播进来的“上帝”,最终成为了咸丰宿命中的敌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一度拥有半壁江山,闹得咸丰不得安宁的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天王洪秀全。

不过对于那时的咸丰来说,很显然这个人当时还不足以让他担心,因为他老爹还在。而且,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很可能是事实的是,咸丰自己对于国内的忧患并不是很担心的原因是因为他相信一个人的存在足够搞定所有的事情,这个人就是林则徐。这个现象说穿了并不稀奇,在林则徐还活着的时候,市面上就流传着大量关于他的传闻,这些传闻有真有假,其中不乏人为因素,比如他的好友魏源就曾刻意为塑造林则徐的形象而写了不少文字,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年轻人,甚至包括咸丰都像是现在市面上的狂热粉丝一样执着认为,林则徐是无所不能的国之良臣。只可惜谁也不会注意到,再无所不能的人,也会有抗不过命运的一天。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4 17:17:04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6)

另外,国家当时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显然远不是一两个能人所能解决的。别的不说,就说道光二十三年发生的户部库银被盗案好了。上上下下,牵连了那么多人,道光自己想处理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最后只能选择凡是嘉庆五年以后在户部当过官的,都来为这件事做责任人。这已经把范围缩小了很多,可是架不住中国啥都不多,人口多,结果是波及的家庭仍然非常可观,这其中就包括咸丰未来的女人之一,慈溪太后家。

根据记载,那时慈禧家本来时北京一个普通的官宦人家,可是好死不死她太爷爷吉郎阿在嘉庆皇帝手里当过户部员外郎,且正好是该负责的年限里头,朝廷于是给定下四万多两银子的罚款,命令发下来却发现这人早就歇菜了。本来要是一般的事情,人死事了,但碰上道光那几年霉运走多了,脾气暴,非要追究到底,结果是老爸死了儿子赔,于是就追究到慈禧的爷爷景瑞头上,为了表示人道,把赔偿的银子打了个一个五折,可即便是这样也有两万多,并且只给两年的期限,期限到了钱没陪齐全,就把人抓到牢房去听候发落。

慈禧的爷爷为此紧赶慢赶,东挪西凑,但时间到了仍然差一大半,然后真的就把人给关进去了。幸亏慈禧爸爸还算孝顺,不惜倾家荡产去凑银子,最后勉强把老爷子给捞出来,但出来没多久也就嗝屁了。此后,还是小孩子的慈禧不得不过了相当长一段贫穷寒酸的日子,直到他爹努力了几年,重新坐上道台的位置。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5 17:25:39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7)

如今转过头来再说咸丰。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在老爸的操持下,他迎娶了自己第一个嫡福晋。那时的他是否知道自己将会成为帝国的主人,不得而知,但很显然这位年轻人对于整个国家的情形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说别人,就说他的老师杜受田也会多多少少让他了解朝廷里的情况。这种了解除了如前头所说,让年轻的咸丰对远在外地的林则徐无比欣赏外,还会让他对朝廷里一些人产生看法,比如讨厌道光的权臣穆章阿等。可是他并不像他的弟弟奕䜣那样,对什么都是侃侃而谈,即便是道光亲自过问,他也是能沉默尽量沉默。

如此这般之下,包括当时中国的邻居小弟,也就是那个爱八卦的李氏 ,也忍不住在自己的各种记录里如此描述皇子时期的咸丰,说他聪明仁厚,十分好相处。除此之外,在当时的相关记录里,基本找不到任何关于咸丰不靠谱的文字。在这种形象的遮掩下,咸丰顺利的进入到道光二十九年。这一年底,大清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道光的养母孝和皇太后驾崩。这件事给已经年过花甲的道光带来了重大的打击,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孝和皇太后都充当了他精神支柱的角色。如今精神支柱走了,他就彻底垮掉了。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6 17:21:36 +0800 CST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17)重写
这种家庭变故无疑会对慈禧的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不过那是后话。对于那时的大清帝国而言,很多人特别是有识之士最郁闷的,恐怕是道光统治后十年的不作为。他如此,底下的人自然跟风,结果就造就了前面所说的,帝国内政江河日下。对此,后来的大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如此描述:当时朝廷高官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批评时政,地方管理者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指责政策得失,大家都对国家保持沉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人都认为是朝廷出了佞臣,并且还是两个。一个是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另一个就是在地方做封疆大吏的耆英。咸丰自己对此怎么看,没有记载。这很有趣,前面说过,清代的教育很严格,给皇子们当老师的,都是经过挑选的朝廷官员,为的,就是让他们学习的同时,了解国家大事。根据记载,奕訢在这方面表现相当活跃,时常侃侃而谈。可是只比他大一岁的咸丰却能如对待其他事情一样保持缄默。

事实上,这种缄默当然不表示他心里没有想法,只是还没有到他可以开口的时候。从这里,相信你也可以看出来,兄弟两个里谁更成熟。当然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咸丰虽然优秀,但并不是没有性格缺陷的,比如说喜好女色等等,但到底是因为他掩饰太好,以至于道光没有察觉,还是他的缺陷是当皇帝以后发现皇位不好坐,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能知道的,只是这个年轻人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6 18:10:54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

公元1850年刚开个头,时年虚岁二十的爱新觉罗·奕詝就在死了奶奶又死了爸爸的一系列国家大丧初步完成后,因为遗诏的选定,经过一场浓重的登基典礼,正式坐上大清帝国的龙椅,成为这个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封建王朝新一任主宰。这于他而言,可说是悲喜交集,悲是亲爹彻底歇菜了,以后什么都只能靠自己,喜的是皇帝位置终于落到自己名下,压抑沉默这么多年,这次能彻底胜过弟弟奕䜣的感觉让他发自内心的觉得爽。

不过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情,从种种记载来看,奕詝显然非常成熟,对自己老爸道光留下来的烂摊子以及会形成如斯局面都有自己的思考,同时他也懂得,光靠自己一个人根本就无法改变现实,他需要帮手。找谁呢?当然是先找熟人,比如说从小就负责教育自己的老师杜受田。而之所以会找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两人一起有十多年,奕詝对老师的人品学问都相当了解,也很信任。再一个是杜受田作为汉人,长时间担任的都是空头职务,主要负责教育皇子读书,有的是时间去考察朝廷的问题,对奕詝又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咸丰用他,很有自己的考量。他没有让老师直接参合国家大事,而是先委任他做吏部尚书,这相当于现在的中央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全国官员的升迁事宜。之后,又让他调任刑部尚书,随及还升了协办大学士。这些职务,都是负责具体工作,没有进入决策机构,有点类似于助理的意味。这种安排,既符合杜受田的品性,又能方便咸丰随时就一些事情咨询他的意见。从这个细节上相信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年轻的天子其实相当懂得政治管理上的套路,很不简单。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7 17:19:56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2)

此外,必须要说的是,咸丰选用自己的老师做帮手,客观的说,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经过多年的观察,深知父亲留下来的这个江山早已是千疮百孔,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可是朝廷里很多人却贪权营私,消极怠工,对国家的状况视而不见。作为一个个性敏感的年轻人,咸丰深知再不做事自己搞不好随时就是亡国之君,但要做事必须要可靠之人,而杜受田无疑正是这世上最让他有安全感之人。

他们在一起,首先研究的,当然就是如何打开局面,让国家呈现新气象。这种题目历史上大凡想要有所作为的新君主都会想到,杜受田有的是参考资料,因此他不慌不忙给咸丰提供了第一个策略,就是以皇帝的命令发布公开诏书,向所有的大臣寻求对时政的意见。这策略虽然很老套,但咸丰马上就明白,这确实是一个打开局面的好办法,因为谁都知道他老爹在位的时候由于权相当国,皇帝讳疾忌医,以至于朝廷死气沉沉,如今他新君登基,鼓励百官开口,不但可以让百官畅所欲言,还能使上下臣工看到新皇帝开明积极的姿态,赢得人心,因此咸丰立刻照办。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8 17:18:08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举头(3)

当然了,这师生俩也都想到了,光弄虚的不行,自古新皇帝登基容易,要让人信服,除了摆姿态之外,还有一条铁律就是树立威严。而中国人的政治传统,树威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杀人。稍微文明一点的叫办人。当年他爷爷嘉庆独掌大权以后不就办了和珅吗?那现如今的和珅又是谁呢?师生两个立刻就想到了两个人,穆彰阿与耆英。

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口碑不好?要理清背后的原因还得从咸丰刚刚登基不久说起。当时接替璞鼎查充任驻华公使的文咸听说老皇帝挂了,居然无视大清帝国的外交体制,绕过搞了几回都进不去的广东,直接奔天津,指名道姓要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照会交给大学士穆彰阿以及一直对他们都有求必应的耆英。照会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英国人想进广东却一直进不了,来越级告状来了。

他这一告状不要紧,咸丰就不由开始怀疑穆彰阿跟耆英两个人有问题,明摆着吗?别人不找偏找他们,几个意思?其实客观一点说,穆彰阿跟耆英坏是坏,但并没有真的坏到当汉奸这么愚蠢。不过咸丰所以这么疑心,当然也有他的道理。不说别的,就说他鼓励大臣开口评论国事好了,大家反应很踊跃,也有人提了很好的建议,比如有人就向皇帝分析说,国家变得这么糟糕,是因为以前用人不当,建议他慎选贤才。咸丰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又鼓励大家推荐人才,然后由他慎重使用。本来气氛一片大好,偏巧在这种时候,耆英却跳出来讲了一句很奇怪的话:“小人且当保全,君子亦恐误事“。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09 16:57:42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4)

耆英这句话的意思是小人应当有选择性的任用,因为君子有时候也容易耽误大事。先说明一下,耆英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他的奏折,并且他在奏折里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不应该以德行为标准来简单划分人才。因为小人虽然德行不好,但可能有才华,会办事,君子虽然有德行,可是古板固执,不懂得变通,也有可能会耽误。传统一般认为耆英会这么说,是在为自己开脱,但我认为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他写这奏折的时间,是咸丰鼓励大家评论朝政之后。耆英这个人虽然圆滑,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务实的,他会跟咸丰表达这样的观点,更多的是从他工作的经验出发,认为国家现在面临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不应该再以从前的老规矩办事。

只可惜的是耆英自己其身不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签了《南京条约》,对侵略者态度谄媚总是事实,所以他的话咸丰怎么听得进去呢?幸亏当时咸丰新君登基,事情太多,还不方便出手办他,所以明面上只给了个通报批评的惩罚,但暗地里却不能就此罢手。说起来这事儿也是耆英倒霉,偏巧没多久就碰上了前面说的英国人指名道姓找他和穆彰阿告状的事情,于是咸丰当即决定,由他老师牵头,组织人马偷偷监视这两人。

道光三十年夏天,有消息传来,说是最近晚上总有一个陌生人偷偷摸摸到耆英的府邸给他下禀帖要求见他,咸丰得知这消息以后,立即下令把这个身份可疑的人给抓起来交给刑部审讯。没多久刑部把消息报上来,说那人叫丁光明,是个中国传教士,自幼学习天主教,这次来京是受意大利传教士罗类思派遣,给耆英送信。我靠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咸丰觉得有些兴奋,又有些恐惧,于是赶紧让他们加紧侦讯,说白了就是揍狠一点,这种跑腿的投机分子,最不抗揍了。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0 17:11:05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5)

不出意外,丁光明那边果然又交代了一些新情况:他是在山东泰安投靠罗类思的。对方告诉他自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曾经在广东帮助耆英处理对外交涉,然后耆英曾答应他事后会向皇帝报告他的功劳,给他在中国从事天主教事业提供便利,比如修建教堂等等。可是罗类思在山东等了两个月都没有任何消息,又不晓得这家伙人在哪里,于是转道去了上海,临走前让丁去北京以做生意当掩护,继续查探消息。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丁听说耆英回了北京,就派人送信给罗类思。罗类思因为抽不开身,就叫另一个保定籍的王某人带了自己的禀帖到耆英府邸去堵他追问相关事宜,但这件事却仍然没有下文,那个王某人也仿佛一夜蒸发一样,从此不见踪影。罗类思不死心,次年又叫一个高某人到北京打听耆英是否为他向皇帝报告。这次却是老丁见了高某人,跟他说耆英已经向皇帝说了这件事。老高信以为真,就离开了北京。但丁的消息并不确实,只是从官方报纸的只言片语里自己推测的,真相是耆英压根就没跟皇帝说这件事。一直到道光三十年老皇帝嗝屁了,他才会过来自己判断失误,为了怕不好向罗类思交差,因此一连几次写禀帖偷偷去耆英府邸堵他,但其实都没有送进去,全都被门人给挡了回来。

这件事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耆英用他一贯的忽悠,忽悠了罗类思,然后丁光明作为一个跑腿的阴差阳错助长了这个谎言,想要尽力找补。以罗类思等人的身份来说,远够不上什么政治大事,可是无巧不巧事情偏偏落在咸丰已经想要办他的当口,再加上有前面文咸跑到天津告状的情况,换谁都得怀疑耆英里通外国。咸丰也不多话,直接就拿这件事问耆英,要他交代情况。耆英当然是矢口否认,说根本不认识什么罗类思,又说丁光明是来过自己家,但是他的禀帖言辞含混,交代得不清不楚,手下人就直接把他给轰走了云云。

本来他这种反应并不算错,咸丰也可以接受,好死不死耆英一辈子做人太聪明过头了,认为咸丰不满意他,针对他,和别人一样,都是觉得他对外交涉丢了国家的脸云云,为求自保,这哥们居然又上了一个折子,表示自己的做法都是迫不得已,是环境需要,然后经过先皇道光同意的,是在先皇道光的授意下完成。耆英这件事错得实在是够离谱,首先不说别的,就说一般人,相信也没有哪个死了老爸的儿子想听到别人说某某事情出问题全是你爸爸的责任。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1 17:21:07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5)

不出意外,丁光明那边果然又交代了一些新情况:他是在山东泰安投靠罗类思的。对方告诉他自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曾经在广东帮助耆英处理对外交涉,然后耆英曾答应他事后会向皇帝报告他的功劳,给他在中国从事天主教事业提供便利,比如修建教堂等等。可是罗类思在山东等了两个月都没有任何消息,又不晓得这家伙人在哪里,于是转道去了上海,临走前让丁去北京以做生意当掩护,继续查探消息。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丁听说耆英回了北京,就派人送信给罗类思。罗类思因为抽不开身,就叫另一个保定籍的王某人带了自己的禀帖到耆英府邸去堵他追问相关事宜,但这件事却仍然没有下文,那个王某人也仿佛一夜蒸发一样,从此不见踪影。罗类思不死心,次年又叫一个高某人到北京打听耆英是否为他向皇帝报告。这次却是老丁见了高某人,跟他说耆英已经向皇帝说了这件事。老高信以为真,就离开了北京。但丁的消息并不确实,只是从官方报纸的只言片语里自己推测的,真相是耆英压根就没跟皇帝说这件事。一直到道光三十年老皇帝嗝屁了,他才会过来自己判断失误,为了怕不好向罗类思交差,因此一连几次写禀帖偷偷去耆英府邸堵他,但其实都没有送进去,全都被门人给挡了回来。

这件事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耆英用他一贯的忽悠,忽悠了罗类思,然后丁光明作为一个跑腿的阴差阳错助长了这个谎言,想要尽力找补。以罗类思等人的身份来说,远够不上什么政治大事,可是无巧不巧事情偏偏落在咸丰已经想要办他的当口,再加上有前面文咸跑到天津告状的情况,换谁都得怀疑耆英里通外国。咸丰也不多话,直接就拿这件事问耆英,要他交代情况。耆英当然是矢口否认,说根本不认识什么罗类思,又说丁光明是来过自己家,但是他的禀帖言辞含混,交代得不清不楚,手下人就直接把他给轰走了云云。

本来他这种反应并不算错,咸丰也可以接受,好死不死耆英一辈子做人太聪明过头了,认为咸丰不满意他,针对他,和别人一样,都是觉得他对外交涉丢了国家的脸云云,为求自保,这哥们居然又上了一个折子,表示自己的做法都是迫不得已,是环境需要,然后经过先皇道光同意的,是在先皇道光的授意下完成。耆英这件事错得实在是够离谱,首先不说别的,就说一般人,相信也没有哪个死了老爸的儿子想听到别人说某某事情出问题全是你爸爸的责任。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1 17:21:19 +0800 CST  

楼主:老娘路人甲

字数:823

发表时间:2017-11-04 00:48: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6 17:00:02 +0800 CST

评论数:3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