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不是冤家不聚头(6)

再说了,就算他耆英讲的都是事实,咸丰也不能认可。为毛呢?因为不管到哪里,权力的游戏规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尊者讳,在上位者面子大于一切。耆英这么做,无异于告诉别人说道光是鸦片战争里妥协求和的总后台,这一旦传出去还得了。现在明白为什么说耆英错得离谱了吧,因为像这样的事,放在哪个皇帝手里,都和自寻死路没有区别。

不过必须客观的说,耆英敢出这么一个损招,其实还是有自己的盘算的。第一是他认为自己在先皇手里一直都得到重用,是对外交涉的专业人士,对国家是有功劳的(关于这方面,有很多档案为证,耆英在道光时代确实多次被道光皇帝点名表扬,也得到了很多赏赐,于是他心里不免有一种居功自傲的错觉),新皇帝虽然不喜欢自己,但他毕竟刚刚做上皇帝的位置,对很多事情都不熟悉。第二是外界对他有批评,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背叛国家,一直都忠心耿耿,应该让新皇帝知道。第三,也是很隐晦的一点,那就是耆英自己有点倚老卖老,认为咸丰不过是个毛头小子,能把自己怎么样。

话说这老小子虽然爱作死,但有一点他掐对了,那就是咸丰毕竟年轻了,或者说性格里懦弱的成分起了作用,最终居然没把他直接干掉,而是叫各地官员去核查丁光明以及相关人等的供词,比如说哪个罗累思是否确有其人云云。结果底下的人也弄不清楚咸丰的心思,查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有说确实有这个人,有说没有,有说有勾结的成分。咸丰一开始还能耐着性子追查后面的消息,后来才想通自己查这事儿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要树立自己的权威,直接下令办人就行了,至于理由,有的是。

于是在道光三十年年底,准确时间是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经过准备,咸丰向朝野颁发了一道重要的命令,即《朱笔罪穆彰阿、耆英谕》。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朱笔,就是皇帝亲笔写出来的意思,因为清朝皇帝写批示或者公文都是用毛笔蘸朱砂,换言之也就是说,这份诏书是咸丰皇帝亲自写的。根据记载来看,他的文采是相当厉害的,首先他只用一句话就说明了国家形势的不利:“方今天下因循废堕,可谓极矣!”——现在国家延续老路子导致百事颓废败坏,可以说已经到了最糟糕的情况了。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2 17:19:01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7)

然后先指责穆彰阿,说他贵为重臣,却不为国家着想,和大家同心同德,一味只是讨好先皇,曲意逢迎,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不惜排除异己,妒贤嫉能,最终耽误国家,实在是特别的可恨,继而笔锋一转,骂耆英无耻没有良心,和穆彰阿是一路货色,并且就他从前在广东办理外交的情况作出点评,说他压制百姓的愤怒,奉承外国佬,一点都不顾忌国家的利益,——我靠,这和直接说耆英是汉奸没分别哦,咸丰不愧是最后一个深谙汉文化的皇帝,读书人那点尖酸刻薄,骂人不带脏字这大哥真是学到十足十。

骂完了人就该处分了,根据记载,咸丰两个都没有杀,都是革职,可是到底还是给了耆英一个员外郎候补的待遇,让他靠边站,反而是穆彰阿,直接就是永不叙用,按照大清帝国的制度这就等于说,你滚回去啃自己吧,这不需要你了。糖糖三朝元老,一下子就撸了个精光,这可比杀了他狠多了。

为什么会如此,这里头涉及的,是政治斗争的智慧。因为穆彰阿这个人可以说是清代历史上最滑头的权臣,你真要追究他的问题,比如说贪腐,他不贪腐,至少表面上不贪,他不干正事儿,那也不对,要知道他可是严格依照国家的考核制度一步一步走到首席军机的位置,没点真功夫,上不去。说他祸害忠良,妒贤嫉能,老实说,咸丰虽然骂出来了,但是这话其实不够公平,因为历史上真实的穆彰阿其实提拔过很多优秀的人才,你比如说前面提到过的骆秉章,在皇帝提携他之前提携他进户部的,就是穆彰阿,此外还有曾国藩。

他真正的问题在哪儿呢?就是咸丰说的,一味猜测皇帝的心意,根据他的高兴与否来办事,不顾及国家的真实情况。这种耍心机的人诚实的说哪个朝代都有,但穆彰阿这种占着茅坑只知道讨好老板,不顾现实情况又资历深厚的人相信是哪个新上司都会想办法扫出去的,因为指挥又指挥不动,放在那里又有碍观赞嘛。于是乎不出意外,咸丰上台第一件大事,就是拿他开刀,附带上同样讨人厌的耆英,结果当然是朝野震动,然后大家都觉得新皇帝事儿办的不错。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3 17:20:20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7)

不过这种群众性的口碑说穿了其实并不值钱,自从大清帝国建国以后,特别是经过康雍乾三代帝王的调教,人们早已习惯了每个新皇帝上台都要来一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然后也习惯了不管皇帝做什么安排都要歌功颂德,因此就连咸丰帝自己,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沾沾自喜的,反而是穆彰阿倒掉所带来的的连串反应,特别是人事上的安排,让他很是伤脑筋。

作为一个很注重自身形象的皇帝,咸丰没有完全清算穆章阿的党羽,仅仅只是将一些不堪大用的人调离重要的岗位,因为他其实心里清楚,穆彰阿虽然王八蛋,结党营私,但他的很多问题背后,确实是有道光的影子,自己不能大逆不道找死鬼老爸的晦气,又要要求振作,把这老家伙扫地出门已经可以了,如今国家事情这么多,总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自己去当光杆子司令。

经过调整以后,为了兑现自己先前说过的话,就是选用贤能,同时也为了做出奋发有为的表率,咸丰首先将涉及到国家权利中枢的军机处进行了调整,任用了很多主张改革,确实很有能力的官员。插一句,根据记载,他的弟弟奕䜣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正式选入军机处。这里有咸丰的政治考量,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举贤不避亲,因为奕䜣确实很有才干,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世人营造一种皇家一团和气的形象。但这种刻意,很显然并没能抹杀两人之间真正的不和谐,也给后来的种种,埋下了不幸的伏笔。

如今且说另一方面,即重新启用相关人才,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林则徐。虽然根据相关记载,这项决策是由咸丰的老师杜受田提出,但咸丰自己肯能很早就想这么干了,因为林则徐的能力人望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早在道光三十年五月,他就给远在老家的林则徐下诏书,让他速速到北京来,听候启用。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4 17:09:53 +0800 CST  
写错了,上文应该是(8)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4 17:10:59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9)
插一句,由于前面我们说过,道光二十九年秋林则徐就告病回家,按规矩这时属于平民,所以圣旨不能直接下到他手里,而要转个弯,由福建地方行政长官,也就是福建巡抚来传达,所以咸丰的命令从北京发出,先是给了当时的福建巡抚徐继畲。稍微科普一下这个人,他和林则徐一样,是科举出身,成绩不差,也做过读书人最引以为荣的庶吉士,不过他中进士的年份在林则徐后面,按古代官场上的规矩,算是晚辈。另,虽然没有林则徐名气大,但老徐也是一超级牛逼的人,琴棋书画就不说了,关键是人在地理,历史等方面都有研究,很多见识甚至远在林则徐之上,据说在当时国外的报纸,有人推崇他可以和伽利略比肩。

关于他和林则徐,其实是有矛盾的,不过那是后面的事儿,且说当时,老徐接到皇帝的圣旨,一点都不耽误,直接就去林家传递皇上的意思。林则徐一辈子都是操心的命,听到这消息当然高兴,但他身体不行了,也只能徒然叹息。老徐很实在,就帮他回复皇帝。咸丰当时忙一来着巩固自己的权威,二来也不好强求,就只有暂时作罢。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是公元1851年,按照之前的设定,整个大清帝国开始启用这位年轻天子的新年号,即咸丰。客观的说,咸丰给自己定这个年号,自然是希望天下丰足,百姓安乐,为此,他自从登基以后也一直都表现得矜矜业业,根据记载,咸丰初年里,很多公务都是这位皇帝亲自批阅,亲自撰写,半点不曾马虎。不但如此,在督促各地官员不可懈怠方面,这位年轻皇帝也都是相当用心。此外好像很多他老子没做好的事情,他也都积极扭转,一心所想,就是要改变国家要歇菜的局面。

可是老天偏偏就爱跟他对着干,这朝廷一堆屁事儿还没摆平呢,广西那个地儿就出大事儿了,老百姓造反!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5 18:55:33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0)

稍微留心过近代史的大概都猜到了,没错,这次报上来的百姓造反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后世人都知道这运动历时十三年,几乎占据了大清帝国半壁江山,但是它刚起来的时候,咸丰其实并不看在眼里的,大清帝国上下也都认为这不过是一伙长毛贼,只要采取老办法,重兵镇压,没有不了的。可很快大家就发现事情不对了,兵将调是调了,可是却不管用。

在这种情况下,杜受田立马就又想到了在道光晚年林则徐在西北灭火的功绩了,于是赶紧跟咸丰说,不如叫林则徐去吧。咸丰很顾虑,林则徐身体都那样了,怎么行?杜受田就跟皇帝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不是让林则徐去打仗,而是借助他当年在西北的威名,至少能把官军团结起来,再说了,老百姓一向都是信服林则徐的,有他出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咸丰本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赶紧写了一封圣旨,再请林则徐出山。可惜的是,尽管老林知道轻重缓急,真的去广西想为大清帝国再拼一次,却实在是干不过阎王给他规定的时限,死在了潮州。

消息传来,咸丰郁闷透了,也觉得很伤心,毕竟他一直都对林则徐十分欣赏。可是日子总还是要过,他只好另外想法子,但一切似乎就像冥冥中注定了一样,人倒霉,喝水也塞牙,人祸已经如此了,老天爷不消停。从咸丰元年开始,黄河就在闹脾气,时不时给你弄个决口什么的,为了把这些麻烦料理清楚,咸丰只好派自己老师出马去组织赈灾。可谁知道这又出了大差错,原来杜受田为了帮助自己的学生,一直都超额工作,最后因为过劳死,在外地拜拜了。

霎时间,年轻的皇帝顿时有一种天塌了的悲伤。据推测,为了发泄自己的郁郁寡欢,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咸丰开始追逐声色,时时找借口在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花天酒地,期望由此暂时逃避生活。与此同时,尽管咸丰仍然在勤政,可是由于大清帝国在军事围剿太平天国方面选将屡屡失误,导致这帮山沟里跑出来的“土匪”势力越来越壮大,仅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打开了南京的城门,一举占据了大清帝国的半壁江山。

消息传来,咸丰陷入空前的恐惧与绝望。要知道南京以北千里平原,顺着大运河一个月就能抵达北京,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要当崇祯了,谁能帮我改变这糟糕的命运呢?那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后面的历史,其实没有他想的那么糟糕,因为那些将会搅动风云的冤家对头们,这其中包括他的大臣,他的女人,他的兄弟,他们已经在他周围出现,就仿佛戏曲小说里所唱的那样,“不是冤家不聚头”,大家都在命运的安排下,开始扮演自己被历史赋予的角色。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6 17:03:16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1)

第一个要提到的是咸丰的宠臣肃顺。说到他,相信大家立马就能联想到另一个人,这就是慈禧。因为后者正是通过一场政变诛杀了肃顺,才坐稳大清王朝最后一个掌握统治大权皇太后的宝座的。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这两位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冤家对头。但若具体说到肃顺的生平,以及他为什么会成为那场政变的输家,他对大清帝国有哪些影响,甚至咸丰为什么会重用他,估计能说出所以然的,就不多了。

咱们且从头说起。根据记载,肃顺本字雨亭,满洲镶蓝旗人,生于公元1816年。这哥们要说来头也不小,是一个地道的宗室子弟,老爸是世袭的铁帽子王郑亲王乌尔恭阿,不过可惜的是妈妈身份不怎么样,据说是一个小妾,也有说和他兄弟端华同一个妈,但真实的真相却很可能是谁也想不到的另一种,也就是他亲妈是个回族女子,因为长得美,被他爹强暴了,准确的说是偷偷买进府邸发生关系,没有登记,然后生了他,总之不是很光彩。也因为这,肃顺从小不怎么受待见,成年以后又因为不是正经福晋侧室出身,啥好处都没捞着,就被分出去单过。

说起来也是太巧合,他成年后安家的地方,居然和慈禧家一样,都是在辟才胡同,日子过得很是贫苦。而且也是很巧,肃顺在郑亲王府兄弟里的排行,竟然跟他另一个政治对头恭亲王奕䜣一样,也是排行第六,所以别人常叫他“肃老六”。话说这肃老六别看日子一直都过得不怎么样,据说脾气还不好,可是很有见识,然后他三哥端华对他很是欣赏,常常暗中照应,在他成年以后,帮忙在侍卫处弄了一份差事。跟皇家沾边,主要负责皇家仪仗队的工作。这个时候正是道光晚年,由于环境原因,整个国家都沉溺在一种死气沉沉,好像很快要歇菜的氛围里,肃顺也没有能得到什么好的表现机会。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7 17:11:55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2)

咸丰上台以后呢?前三年他虽然也有升官,但那不过是循序渐进,一直到咸丰四年,时年三十八岁的肃顺突然开始像坐火箭一样,从一个小小的御前侍卫一直升迁到礼部左侍郎,并且署理镶白旗护军统领。有意思的是,这一年,也是恭亲王奕䜣被重用的时候,和肃顺一样,他也挂着八旗统领的职务。同样有趣的是,肃顺命中注定的克星叶赫拉拉,也就是后来的慈禧,虽然早已成为咸丰后宫之一,居然同样也是在这一年才开始得宠,位份从原来的兰贵人晋升为懿嫔。

考察三人的经历我们发现,慈禧的得宠源于她自己的争取,奕䜣的被任用是他哥哥安抚人心的需要,但肃顺呢?这个家伙其实一直都有被人诟病,脾气大,性格不好,同僚都觉得他不好相处。可是咸丰为什么喜欢他?仅仅是忠心可嘉?当然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肃顺的得宠,除了因为他确实有才,很可能与他比较懂得迎合咸丰的心思有关。并且我说的这种心思,除了国家大事,很可能还包括一些对于皇帝来说很不名誉,但是对于咸丰来说,能让他快乐。

关于这个,没有确实的资料,但是可以根据后面的传闻进行推测。什么呢?就是咸丰逃往热河以后,情绪苦闷,肃顺为了让皇上高兴,常常偷偷带着他出去寻欢作乐,据说和很多寡妇不清不楚的,以至于性格老实的慈安皇后对此十分不满。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8 17:20:36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3)

慈安的不满是后话姑且不论,大家试想一下,肃顺当时是国家重臣,若不是对咸丰的心态了若指掌,而且以前曾经做过,又怎么敢勾搭堂堂的九五之尊去行宫之外找女人呢?而且我敢肯定这种事一定发生在咸丰四年。因为根据记录咸丰言行举止的实录记载,在咸丰五年发生过两件事,就是有两位大臣一听说皇帝要去圆明园住,就上奏折反对,虽然言辞很隐晦,但是咸丰却勃然大怒。因为这些隐晦的言辞都是规劝皇帝不要去圆明园鬼混。而这两位大臣之所以会一而再的冒着被皇帝发怒的危险提及此事,只因为满北京城都在传咸丰在圆明园里窝藏了四个汉人美女,并且其中还有寡妇。

如今转过头来再说肃顺,虽然他被皇帝看中的原因很可能不名誉,但客观的说,他的确是咸丰的一条好狗,而且是藏獒级别——注意,我不是骂人,因为以忠诚度和好用两方面来说,肃顺对咸丰,和藏獒对主人绝对是有一比。然后他对当时的时局,比如说愈演愈烈的太平天国,洋人,大清帝国的困境,都有一套见识。这一套见识来源于他早年的困顿,更来源于世人的白眼。也正是因为其人见识不同,所以他在讨好了咸丰的同时,也对当时有些茫然的咸丰提出过一套振聋发聩的治国措施,即“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乱世要用重典。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19 17:11:22 +0800 CST  
多谢支持和留言的看官们。

我一直都觉得写历史应该尊重一些东西,比如客观的现实,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存在。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不名誉的,希望自己可以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事件中的人以及人所经历的事件。至于具体的观点,见仁见智。

祝大家愉快。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0 16:25:30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4)
以咸丰当时所面对的情势而言,这九个字实在是很符合需要,更为难得的是,能提出这样措施的肃顺居然是一个满人宗室,这就更让咸丰眼前一亮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当时,所谓满洲子弟,早已跟废物点心没什么区别。于是理所当然的,肃顺受到皇帝的青睐,虽然没有进入军机处,但很快就已经成为大清帝国官场高层不可或缺的一员。

关于肃顺的作为,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一直都在明里暗里支持汉人官员,并且在军机大臣文庆死后,向皇帝力挺汉人官员。肃顺之所以这么做,出发点是因为太平天国造反越搞越大,可是曾经雄霸中原的八旗军人乃至朝廷将帅都是酒囊饭袋,——为此,曾经主管过大清帝国财政部门户部的肃顺忍不住大发感叹说,咱们旗人混蛋多,什么也不懂,不能为国家出力,就知道要钱而已。经过衡量,肃顺认为能够解决这场危机的,只有汉人中的人才。

正是基于这样的见识,肃顺在咸丰一朝不但给洪秀全的死对头曾国藩大开方便之门,而且在关键时刻为国家保住了很多人才,比如胡林翼,左宗棠等,大清帝国正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不但避免了将要翘辫子的命运,还成功熬死了已经占据了它半壁江山的天平天国。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0 19:02:12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5)

此外,还有几件事也很能说明肃顺的不同凡响。头一件,是发生于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舞弊案。注意,清代的科场舞弊案并不是说考生串通抄袭,而是说有钱有关系的考生走后门贿赂监考官以及相关人员。然后由他们根本收受的贿赂录取考生。这个发生于咸丰时代的舞弊案,正是如此,因为具体年份是农历戊午年,所以被官方命令为戊午科场舞弊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件案子从头到尾都是咸丰本人在亲自组织人员追查经过,但是最终惩办主考官柏葰却是出自肃顺的主张,更有甚者甚至传闻他为了杀柏葰,亲自抢过皇帝的朱笔,在最终的判决书上代替皇帝写下了准奏两个字。

当然了,说肃顺抢皇帝的朱笔那纯属扯淡,但柏葰等人最终被杀却很可能是出自肃顺的主张。倒不是说肃顺跟他们有仇,而是这次科考案负面影响实在太大,不杀人第一没法子对天下做交代,第二容易助长官场行贿受贿的风气,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所以本着乱世用重典的考虑,咸丰同意了肃顺的主张,不但傻掉了柏葰,而且共计处罚了相关官员九十一。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1 17:21:51 +0800 CST  
是处罚了九十一人,掉了个人字。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1 17:46:23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6)

不过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肃顺杀柏葰,背后其实还有另外的隐情,并且这个争议不是别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国家是否应该重用汉人来对付太平天国。原来柏葰出身蒙古族,是满洲八旗正蓝旗的贵族,曾历任兵部、户部尚书,是皇帝小金库内务府的总管大臣,又是军机大臣,很得咸丰信任。

有清一代的规矩,一向是满蒙联姻,排斥汉人,作为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之一,柏葰大概很难做到去支持皇帝重用汉人,而肃顺呢,本来个性就比较排斥这些眼高于顶的满人亲贵,再加上觉得他们不管国家死活,目光短浅,一味只是晓得自己的利益,跟绊脚石一样,平时只好忍了,如今出了这个案子,那还不趁你病,要你命啊。果不其然,他杀柏葰之后,再劝皇帝重用汉人对付太平军,就没谁提反对意见了。而且,杀柏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柏葰死了,空出很多位置皇上一定会安排一个给自己,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没多久,肃顺就到户部上任户部尚书,堂堂一品。

有趣的是,这紧跟着要说的第二件事,就发生在肃顺户部尚书任上。要说清楚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前面我们说过,道光时代,国家财政日益匮乏,到咸丰上台,太平天国运动几乎同时爆发,为了镇压太平军,国家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咸丰没办法,只好下令让户部牵头,开设宝钞处和官钱总局,大量发行纸币。要说这法子如果运用得当也不算糟糕,但当时朝廷只是想着解决危机,也没心思管什么经济规律,胡乱发,又没有什么后背金之类的,结果反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国人的特色,往往这种时候作乱的人就会出现,上演官商勾结的戏码,不顾别人死活,谋取暴利,最后就把老百姓给坑凄惨了,据说每天工作的钱都不够吃一顿饭的。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2 17:15:58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7)

话说这问题这么严重,却没人敢上报。为毛呢?第一自然是因为发行纸币是咸丰亲自批准的,没事儿谁敢和皇上过不去,再一个和道光时代的银库被盗案差不多,牵涉到的人实在是太多,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满洲宗室子弟,这帮祖宗盘根错节,不少人家都是见官大一级,属于权贵中的权贵,没几个人得罪得起,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钻空子的手法比较隐蔽,真查起来耗时费力,还容易得罪人。可是肃顺当了户部尚书,这个人很聪明,只是看看负责发行纸币的商号红头账本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而且他还真就把这件事给一查到底,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彻底查清楚了背后的猫腻,当然了,也就因此得罪了一大票满洲八旗贵族,给他悲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即便如此还是要称赞一句,勇于任事,办事果断干练,肃顺确实是个人才。

这第三件值得称许的事发生在外交上。咸丰八年,早已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的沙俄帝国趁英法联军在中国闹事期间出兵侵吞黑龙江战略要地瑷珲。当时黑龙江的头头是重新被启用的饭桶将军奕山,——也就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欺瞒道光,因为不经打老爱对英国人妥协的那个,他接到了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的要挟,迫于对方的炮火攻势,结果又是妥协,跟对方签订了所谓的《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完成后,沙俄贼精,怕大清帝国不认账,又专门派人到北京去,要求大清皇帝赶快允许按照这个条约的内容重新划定两国的疆界,说白了就是要官方承认他们吃掉的土地使他们的。咸丰于是派肃顺负责主导这次的谈判。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3 17:17:39 +0800 CST  
@xjs19823446426 2018-05-23 23:55:10
楼主加油写,好看!!
-----------------------------
谢谢夸奖,我尽量(*^__^*)……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4 16:14:25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8)

大概是耆英等人的怂在西方世界太出名了,这俄国佬一上来也仿效当年美国人那一套,想用威胁来逼迫肃顺就犯,一张口就说:“我们跟你们是邻居,我们打你们可是相当容易滴哟。”那姿态,跟电影里头的流氓地痞没差。却没想到他眼前的这位肃大人, 年轻的时候就是混流氓圈儿的,压根不怕,轻描淡写的答复说:“你们说你们这条约是跟奕山签订的,要我们承认,可是我告诉你,奕山不过是个黑龙江将军,又不是钦差大臣,又没有我们万岁的授权,这条约压根就没有效果,我们凭什么要认?”

这俄国佬一看硬来不行,又想拿话糊弄肃顺,借口俄国和中国是邻居,对中国一向都比西方列强友好,如果肃顺肯同意把瑷珲给俄国,俄国人一定会帮忙防守北方,不让其他国家侵占中国的领土。可是肃顺不但不认账,反而直接点破他说,你们其实也没安好心,说来说去都是想吃掉我们的国土,再说我们有什么事,自己会办理,用不着你们充好人。两人就这么一来二去,越谈越僵,可是肃顺就是不让步。最后俄国佬火了,给了一句强盗话,你就算不肯承认又能避那块地免被我们侵占的结果吗?肃顺一看对方如此,也不客气,把他带来的文本随手一扔说,你这本身就是一纸空文。

俄国人一看没得谈,就转头去要挟咸丰,要他换掉肃顺,另外派人来。咸丰也不是傻子,当即就让人给她们回信说,肃顺是我们大清皇帝信任的重臣,没有任何过失,绝对不予更换。就这样,俄国人的《瑷珲条约》暂时没有落实。

客观的说,肃顺在谈判桌上的表现,确实有够精彩。不过我认为,他这有可能是摸透了咸丰讨厌洋人的性格,刻意为之。而且,这件事固然英雄,却也让他得罪了俄国人,根据记载,谈判崩盘以后,俄国使节并没有回国,而是转道去了上海,积极与英法联军方面的人取得联系,撺掇他们加大侵略的共识,并且还不忘攻击肃顺,说他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想要把我们都赶出中国。中国人常讲,小不忍则乱大谋,以肃顺值得称道的几件事来看,其人做事都可以称得上有才有胆,但绝对不能算是如何了得,因此最终会输给年仅二十七岁的慈禧,那绝对是理所当然。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4 16:48:34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19)

说完了肃顺,接下来说一下恭王奕䜣。虽然前面说过,他的心机城府,差咸丰太多,以至于道光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但客观的说,他最终输给咸丰,更大的原因其实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政治主张比较激进,不符合道光自己对于国情的判断。说白一点就是道光担心他这么冲动,保不住爱新觉罗家已经千疮百孔的江山。另外必须要说的是,道光对这个儿子还是很爱的,这种爱让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仍然忍不住去替对方着想,以至于破天荒在传位诏书里,越俎代庖替未来的皇帝下令,给奕䜣一个亲王爵位。

他的想法也许很简单,一是提醒他做个安分的臣子,再就是补偿他,让没有坐上皇位的奕䜣有一个亲王的爵位来确保自己的人生,可却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种毫不掩饰的爱,反而让这两兄弟本来就暗自较劲的关系变得更加猜疑。因为咸丰不免会想,老爸这是什么意思,怕自己不会善待兄弟?还是想告诉大家这位置本来应该是奕䜣的?奕䜣更是痛苦,因为按照大清帝国祖宗传下来的制度,亲王是不可以干政的,自己满肚子才学,以后就只能这么荒废掉吗?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7 17:04:51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20)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大人物一向都是心里各怀鬼胎却绝不会影响表面的和谐,哪怕是一个爸爸生的,这两兄弟也不会例外。这不,咸丰刚上位三天,都还没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就赶紧给弟弟把亲王的爵位给封了,然后还不忘给他安排一些又尊贵又体面的差事,生怕委屈了他。奕訢呢,也是规规矩矩,谨守君臣名分,对哥哥的各种友好全都诚惶诚恐,生怕他不高兴。

然而即便如此,明眼人还是看得出,这两人之间的隔阂。不说别的,就说奕訢的亲王封号好了,给了一个恭敬的恭字,中国人常说,兄友弟恭,咸丰别的封号不给,偏用这个字,那意思简直就跟警告差不多,奕訢,虽然爸爸这么关照你,但现在我是君,你是臣,你一定要对我恭敬,不然……此外,咸丰给奕訢赐府邸,也是示好之中暗藏心机。

原来他选的府邸,是位于什刹海畔柳荫街的超级豪宅,很是风光。说到这宅子,那是大有讲究,原来它的修建者和最初的使用者是乾隆的宠臣和珅,这家伙穷奢极欲,在建房子的时候用了很多功夫不说,甚至违制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楠木,整个建筑修建得富丽堂皇。据说在乾隆晚年,老头曾问几个皇子志向,他最小的儿子永璘笑说,以后要是可以,把和珅家的房子给我住,我就满足了。后来嘉庆上位,杀了和珅,想起这段往事,于是就把和珅的房子赐给永璘,以奖励他没有和自己争夺皇位。到咸丰上台前,又由于大清帝国的规矩,普通爵位是每传一代降低一等,而永璘的后代已经降低到普通贵族,不能再住这种豪宅,就把府邸交给皇家财物管理机构内务府。

咸丰把这个宅子给奕訢,首先当然因为他是亲王,又已经成家了,需要有自己的府邸,再一个也有暗示他要学 爷辈的永璘安居富贵的意思。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8 18:55:25 +0800 CST  
不是冤家不聚头(21)

面对哥哥的态度,奕䜣的反应是怎样呢?失意和惆怅当然少不了,但他也清楚,如今君臣名分已经定了,自己又不想做乱臣,那就只有安分恭敬,做一个韬光养晦的亲王。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以后,局势的发展却打破了他们原本的平衡。公元1853年,起源于山区的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势头超级迅猛,在转战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后,元月中旬便攻占了中部重镇武昌,并进一步向南京进发。咸丰自己,这时其实已经有想要用奕䜣的意思,可是又抹不开面子,仍然只是让他管一些不相干的事儿,结果太平军很快就达到南京附近,吃掉南京,只是时间问题。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个性虽然桀骜,但很有担当的奕䜣先坐不住了,和咸丰一样,他清楚的感觉到南京如果失手,那对大清帝国将是多大的影响,因此果断决定,即便是被咸丰猜忌,也要向他给出消灭太平军的意见。为了表达自己不是没事找事,而是真的在为国家着想,他还特意联合了爱新觉罗家的长辈惠亲王绵愉,以及五哥奕誴共同觐见。虽然这次觐见咸丰并没有给出什么具体回应,但值得欣喜的是,这兄弟俩第一次在内心有了相互靠近的感觉。

在这之后,坏消息不断传来,首先太平军已于3月19日打下南京,并将其定为国都,这意味着从此以后这帮土匪不再是土匪,而是与大清帝国分庭抗礼的力量。然后到5月17日,太平军又公然对外宣布,将派遣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军数万北伐。眼见情势如此,咸丰终于下定决心启用奕䜣。首先,他交给奕䜣一项重要差事,那就是监督内务府将库存的三口大金钟给熔化,将所得的金子用来充当军饷。
楼主 老娘路人甲  发布于 2018-05-29 17:19:21 +0800 CST  

楼主:老娘路人甲

字数:823

发表时间:2017-11-04 00:48: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6 17:00:02 +0800 CST

评论数:3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