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算起,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身死军中为止,近八年的时间里,诸葛亮共发动了五次北伐,劳而无功,引发后世许多争议,是非对错,至今争论不休。
按照本章开篇时的约定,下面讲述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隆中对”说起。让我们一起回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荆州隆中。
在诸葛亮隐居的草庐中,刘备与诸葛亮两人端坐屋内,比刘备小整整二十岁的诸葛亮侃侃而谈地向刘备献出了“隆中对”。
按照“隆中对”的设想,在占据荆州、益州后,西边和诸戎结好,南边安抚夷越,对外联盟孙权,对内勤修政理,等待天下形势的变化。这是一统天下必须具备的基础。一旦天下形势出现了变化,就以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部队进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部队出秦川,从而成就霸业,兴复汉室。这是北伐的条件和路线。
那么,如今是不是已经具备了“隆中对”所提出的北伐基础和条件呢?
明显没有。首先是缺失了荆州,跨有荆益的基础少了一半,从荆州进攻宛城、洛阳的机会也没有了。其次是天下有变这个条件。前面在讲述“隆中对”时就提到这是个语焉不详的模糊条件,什么叫天下有变?没人知道,解释权只属于诸葛亮一个人。如果非要在这时候找出一些天下发生重大变化的现象,也有几个,一个是曹丕死了,曹睿继位。一个是孙权开始尝试北伐,被曹睿打败了。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把西平麹英的谋反也算在内,也看不出天下形势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并且曹睿继位后施行了许多惠民政策,魏国内社会安稳,百姓乐业,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变化,这种变化丝毫不能为诸葛亮所用,反而会让魏国军民同仇敌忾抗拒诸葛亮的入侵。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5 15:25:49 +0800 CST  
是诸葛亮也和孙权一样认为曹睿不如曹丕,年幼好欺吗?还是诸葛亮担心孙权捷足先登,先期取得北伐成功呢?还是因为孙权北伐牵制了曹魏兵力而有机可乘呢?……不知道,统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诸葛亮就决定此时北伐。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法太多,难以评述,最可靠的应该是当事人的说法。还是回到《出师表》去寻找。
首先,诸葛亮提出北伐的原因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不是这样呢?
仅仅从领土、人口来看,(蜀)汉确实无法和魏、吴相比,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这就是所谓的“疲弊”,但是不是就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呢?不见得。
(蜀)汉固然弱小,这是其短,但也因其弱小而受到魏国的忽视。从曹丕以来就没将(蜀)汉放在眼里,主要对付的是孙权,曹睿继位后,也没把注意力转向(蜀)汉,由此导致诸葛亮首次北伐即取得轰动性效应,也就是说(蜀)汉并没有面临生死存亡的处境中。(蜀)汉有地理之利,只要牢牢守住汉中,与吴国的联盟不会破裂,就不会有亡国之忧。后任吴国左丞相的陆凯就认为只要闭门固守,(蜀)汉可保万世。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有(蜀)汉有自保之力。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还继续存在了二十九年才灭亡。如果不是姜维自作主张改变了魏延的防守战略,魏国仍然灭不了(蜀)汉。
诸葛亮提出的原因不成立。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5 15:28:00 +0800 CST  
其次是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条件已经具备,理由是南方叛乱已经平定,军队数量已经足够。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开始练兵讲武,准备北伐。从第一次北伐前的形势来看,南中确实没有发生动乱,还为诸葛亮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蜀)汉本身的力量,也确实使诸葛亮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十万人左右的军队。如果仅仅只是一次北伐,诸葛亮认为条件具备的理由是成立的。
但事实上是前后进行了五次,而每次失败后重新组织下一次北伐时,(蜀)汉都加重了对南中土著族群的盘剥,引发叛乱。(蜀)汉光禄大夫谯周就认为:“南方蛮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还多次反叛,自从丞相诸葛亮南征,以兵势相逼,他们没办法才顺从。从那以后供应官赋、兵员,使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忧愁,对朝廷产生怨恨。”南方稳定的局面逐渐消失。
而兵员是否足够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总结经验时,自己都认为:“不能战胜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原因不在兵少,在主将一人。现在我想减少兵员和将领,明确惩罚制度,思考自身过失,找到正确的变通之道,如果不能这样的话,即使兵士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诸葛亮这个认识相对正确,(蜀)汉不是兵少,而是优秀将领太少。五次北伐中,只有魏延一个优秀将领,王平勉强算得上一个,这仗怎么打?
诸葛亮所谓的条件具备除第一次成立外,其余四次均不成立。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5 15:29:27 +0800 CST  
最后是诸葛亮提出的北伐目的:“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这个问题不需要分析,以(蜀)汉之力,这个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
诸葛亮提出的北伐原因、条件、目的都不能成立,就又回到那个核心话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专权。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专权?
刘禅继位时才十七岁,本身智力平平,在军民中也无威望,仅仅因为是刘备的儿子而已。刘备深知其能力不足以统国,才托孤于诸葛亮,并告诫儿子们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至于让诸葛亮取代刘禅的遗言,更多的是帝王心术,不是肺腑之言,不然怎么会将军权交给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呢?刘禅继位以后就将朝中大权除了祭祀这类必须由自己做的事情外全部交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出仕前就自比管仲、乐毅,希望能像管仲辅佐齐桓公、乐毅辅佐燕昭王那样称霸诸侯建功立业。要做到这点,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和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明君,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也和刘备建立起了鱼水关系,但后来事情起了变化,刘备入蜀后,最为信赖的是法正,诸葛亮则在其后。诸葛亮实现理想的路上出现了障碍。幸运的是刘备去世前,关羽、张飞等心腹大将和法正、庞统等后来居上者都死了,诸葛亮成为荆襄集团里刘备唯一可以托孤的人,命运之神再次眷顾诸葛亮,照亮了诸葛亮前行的康庄大道。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5 15:30:14 +0800 CST  
诸葛亮是依靠刘备的托孤才得到权力,骤然执政,面临三个薄弱环节。
一、个人威望不足。
由于早期刘备对法正的信任,诸葛亮并没处在权力核心圈子内,法正飞扬跋扈时和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都看不到诸葛亮的影子,听不到诸葛亮的声音是最好的证明。法正是刘备最信任的人,法正死后,刘备追谥其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关羽、张飞、黄忠等死于刘备时代的人的谥号都是刘禅后来追认的。
二、权力基础不牢。
军权在李严手里。朝中还有像董和那样与诸葛亮一样资历的重臣。董和在刘备入蜀后一直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署理左将军、大司马府事,此时是否心甘情愿屈居诸葛亮之后也是个未知数。

三、益州集团不服。
益州地方势力仍然坚持不合作态度。自从刘焉杀益州豪强开始,益州土著对这个外来政权就采取不合作态度,刘焉父子是靠东州人士和东州兵的支持。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蜀)汉灭亡,刘巴、谯周、来敏这些人都是这样。
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有忘恩负义之嫌,益州原有官吏对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一直有抵触情绪。如谯周、杜微、李邈等人。谯周居然敢嘲笑刘备、刘禅的名字,后来又力主投降。杜微为了不事(蜀)汉政权,不惜装聋作哑,不接受诸葛亮任其为益州主簿的任命,诸葛亮派车去将杜微接来面谈,杜微也假装听不见,诸葛亮被迫用书写的方式和杜微笔谈,也没能让杜微回心转意。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自己找台阶下,任命杜微为谏议大夫,美其名为顺从他的志向。益州从事,广汉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人李邈在刘备生前就公然当刘备的面反对刘备夺取益州。
刘备病重时,汉嘉太守黄元起兵谋反;去世后,南中四郡叛乱,都表示出对(蜀)汉政权的不满。
诸葛亮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必备条件就是专权,身为丞相,只是有了集权的条件和理由,还不具备专权的能力,那就先集权再专权。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5 15:38:03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8-02-06 07:44:16
继续支持兄台
-----------------------------
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2:35:44 +0800 CST  
@云门门下 2018-02-03 10:37:23
由诸葛亮身后事可看出其不能识人用人,蜀汉后期的衰败他有很大责任。
-----------------------------
@ty_阿铭850 2018-02-05 10:55:35
谢谢捧场。蜀汉人才匮乏的问题自刘备开始就一直存在。
三国前期,天下纷扰,人才流动性非常大,刘备势单力薄,不被人才看好,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田豫、太史慈、陈登,包括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招都不愿跟着刘备,人才主要集中到曹操那里去了。刘备身边一直就那么几个人跟着。这也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也是刘备得到诸葛亮如获至宝,如鱼得水的原因。
三国定型后,天下基本稳定,人才流动性变小,更不会流动到西南......
-----------------------------
@云门门下 2018-02-06 10:36:36
先生所见极是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2:36:02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2-06 13:00:29
楼主的看法彻底颠覆了我对孔明的认识,观点新颖,值得品味。
-----------------------------
谢谢捧场。曹操由人变成鬼,诸葛亮由人变成神,都是错误的,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人的优点,也有人的缺陷。去掉意识形态的偏见,只看他们的人性特点就好。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15:28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2-06 12:42:40
支持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15:43 +0800 CST  
诸葛亮权力欲望非常强,一直都想染指权力。法正受宠弄权时期,诸葛亮就暗中与法正较劲,争权夺利。
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任法正胡作非为而不加以制止。前面说过,刘备入蜀后,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权势通天。法正公报私仇,擅自杀人引发众怒。众人找诸葛亮出面主持公道,诸葛亮以法正功高为理由替法正辩护,这是明显的推责任耍滑头,他知道刘备喜欢法正,去进谏刘备限制法正不但没效果,反而会引起刘备不快,影响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关键的是会得罪法正,而法正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一定会在刘备面前中伤自己,在私底下寻机报复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法正为所欲为,一旦事情做过了头,刘备不收拾他都不行。众人找他出面是出于公义,也是出于对他的尊重和推崇,而他是以刘备与法正的私谊为理由拒绝,明显是躲避矛盾推卸责任。
一个是重用杨洪。刘备攻打汉中时,诸葛亮留守成都提供后勤援助。后勤援助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粮食供应,二是兵员补充。刘备不善打仗,很快就出现兵员短缺的情况,亟需补充,写信让诸葛亮紧急补充兵员。按照常理,诸葛亮应该立即火速组织兵员发往前线,但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去问杨洪的意见。杨洪本是犍为郡功曹,因反对太守李严迁郡治而辞职,李严正想推荐他到州里出任从事,此时是个没职务的闲人。杨洪回答说:“汉中是益州咽喉,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这是家门口的急事,目前应该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紧急发兵,还有什么疑问吗?”看,连杨洪都觉得诸葛亮去问他这个事情有点奇怪。诸葛亮为什么要去问这个不需要问的问题呢?奥秘在于任蜀郡太守的法正此时跟随刘备在汉中,诸葛亮看中了杨洪这个人,想利用这个机会让杨洪取代法正,分法正的权,所以才要去问,才好以杨洪的见识为理由让杨洪来办这个事情。于是诸葛亮表杨洪领蜀郡太守,等办理完兵员补充之事后,杨洪顺理成章地转成了正式太守。诸葛亮也达到了分法正权的目的。
一个是诛杀彭羕。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性情骄傲。刘璋时为州书佐,因不和群被上司和同僚诬陷,刘璋罚其为徒隶。刘备入蜀时,彭羕就想改换门庭,先去见庞统,因为庞统力主刘备入蜀,深得刘备信赖。庞统和彭羕以前素不相识,又有宾客在座,彭羕就径直走到庞统床榻上躺下,对正在陪客人的庞统:“等你接待完客人我要和你好好谈谈。”庞统送走客人,就与彭羕坐一起吃饭。彭羕又责怪庞统的饮食太差。遇到这样一个客人可真是让人头疼,好在庞统脾气好,不与他计较。吃完饭两人聊得兴起,竟然聊了个通宵。庞统非常看好彭羕,而法正久在蜀中,一直知道彭羕这个人,两人就一起向刘备推荐。刘备见了后,也觉得是个奇人,经常叫彭羕宣传军事,教授诸将。彭羕也能办好差事,让刘备称心如意,待遇逐渐增高。
刘备领益州牧,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彭羕从一个徒隶一跃而为州里高官,不免有些得意忘形。此时庞统已死,彭羕是法正圈子里的人,诸葛亮表面上对彭羕很好,但内心里很讨厌他,为了除掉法正的这股力量,诸葛亮多次秘密向刘备进言,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这个理由很奇怪,彭羕就算心大志广,也不会想要篡刘备的权吧,怎么就难可保安了?刘备给诸葛亮面子,再加上彭羕的性格确实有些让人讨厌,就将彭羕贬为江阳(今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太守。
彭羕听说要到江阳去当太守,心里很不高兴,就跑到马超那里去发牢骚。马超哪壶不开提哪壶,问彭羕说:“你那么有才,主公又器重你,大家都说你应当和诸葛亮、法正等人一起并驾齐驱,怎么把你外放到一个小郡,让大家失望啊?”这话戳到了彭羕的痛处,彭羕居然爆粗口,说:“老东西(指刘备,原文为“老革”,就像关羽说黄忠是“老兵”类似)荒唐昏悖,都不想说他了!”看来彭羕真的是气急攻心了,紧接着对马超又说了一番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话,让人触目惊心,说:“你为其外,我为其内,足以定天下。”居然要和马超里应外合夺取益州。马超惨遭家破人亡之祸,属于流亡至此的人,常常担心自身的安危,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哪里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听到彭羕的话大吃一惊,连话都不敢接,等彭羕一走,立即上表将彭羕的话原原本本地报告给了刘备,刘备立即抓捕彭羕。
很奇怪的是,彭羕在狱中没有给刘备上表请求宽恕,反而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做解释,信中说了几点,与传记中记载不完全一致:一、我认为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只有刘备有霸王之器,可以兴业致治,所以才投靠刘备;二、我是到法正那里去自荐的,庞统在中间做了些努力。这和传记中记载先到庞统处不一致;三、我给刘备提出了取益州的建议,得到刘备的采纳;这也和其他记载有差异,其他的记载是法正、庞统、张松等人建议刘备取益州;四、刘备待我如子,我却忘恩负义;五、爆粗口的原因是那天酒喝多了,认为我首倡取益州事业,却被贬到江阳,心中有气,借酒发牢骚,其实刘备不老;六、和马超说的内外之言,是说让马超为刘备讨伐曹操立功,没有其他的意思。马超告密没有错,但应该分清楚我说的意思。最后吹捧了诸葛亮一番,说诸葛亮是当世伊尹、吕尚,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让诸葛亮明白我的本心罢了。
彭羕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呢?刘备在世时是乾纲独断,诸葛亮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彭羕应该是给刘备上表请求宽恕,或者给法正写信请求帮助。如果真要找寻其中的联系,就是彭羕知道了自己被贬的原因是诸葛亮在背后做的手脚,所以给诸葛亮写信表明自己不是诸葛亮所说的那样的人。彭羕自知必死,整封信里都没有请求宽恕的意思,只是在结尾时强调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彭羕被处死,年仅三十七岁。
诸葛亮弄权还是很有一套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18:50 +0800 CST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正大光明地集权,用不着偷偷摸摸的了。
最要紧的当然是军权。此时军权在李严手里,而李严并不愿意俯首帖耳地听从诸葛亮的指挥。前面说过,刘备去世带来南中三郡叛乱,而此时益州从事常房是带着李严的信件在南中进行晓谕和安抚,诸葛亮竟然杀其儿子,流放其四个弟弟。以诸葛亮之才,难道不知道汉景帝杀晁错并不能阻止七王之乱吗?这其中的真实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李严也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影响,树立自己的声望,触犯了诸葛亮的利益,诸葛亮杀鸡给猴看。
李严是有野心的,其自身能力也不弱。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很早就入仕,并以才干著称。刘表十分赏识他,让他在多个郡县任职。荆州投降时,李严正担任秭归县令,就近投奔刘璋。刘璋任其为成都县令,后升为中护军在绵竹抵抗刘备时投降刘备。刘备取益州后,任其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最能体现李严军事才能的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平定盗贼马秦、高胜等人在郪(今四川省三台县南)发动的叛乱。当时叛乱者有数万人,而蜀中主力部队正在刘备带领下攻打汉中,无暇分兵平乱。李严自带郡兵五千人斩杀了马秦、高胜,平息了叛乱。还有件事是越巂郡夷帅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今四川省凉山州西北,与犍为郡接壤)李严带兵救援,打败高定,成功解围。刘备因此加李严为辅汉将军。兴业、辅汉,可见刘备对李严是寄予厚望的。刘备托孤时,是将军权交给李严的,任其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因为当时主要的威胁来自东吴,所以让李严留镇永安。
刘备这样做有三个理由:一,刘备从来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刘备时期,没有看到诸葛亮领兵作战的记录。刘备只是让他做后勤,赤壁之战、汉中之战都如此,夷陵之战甚至都没让他参加。曹操征荆州,刘备逃跑路过襄阳时,诸葛亮让刘备攻占襄阳,这个馊主意可能让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产生了怀疑。当然也有平时的交流和了解。二、对李严的重用。三、以重用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李严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成为(蜀)汉政权里此时唯一一个假节的官员。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转为前将军。李严的军权确实成了诸葛亮集权专权的最大障碍,李严的职权也确实对诸葛亮有制衡的作用。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20:20 +0800 CST  
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并没有要李严参加,而是以丞相之名亲征,亲自指挥军队。不能说这个不对,但总觉得有些不合理,按刘备的遗嘱,是让李严统领中外军事的,此时与东吴已经结盟,不存在防守东吴的问题,丞相要管理朝中所有政事,让统领军队的李严带兵出征不是更合理一些吗?
为了彻底的集权,达到专权的目的,诸葛亮发动北伐。众所周知,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做法是发动对外战争,在一致对外的合作过程中化解消融矛盾。还可以以战争为借口行使非常手段打压对手,清除异己,巩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诸葛亮北伐的口号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个大而无当的空洞口号,其中寓意十分深远,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政治智慧。
就天下形势而言,(蜀)汉政权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以“兴复汉室”为口号,就是为了表明(蜀)汉是汉室的合法继承者,从而取得道义上的政治优势。既然是汉室的继承者,就应该定都洛阳或者长安,所谓的“还于旧都”,方能体现出是汉室的继承者,这是北伐最好的理由。就国内形势而言,“兴复汉室”是至高无上的政治理想和行为,也是分辨忠奸敌我的最高标准,谁都无法违背、指责和反对。“兴复汉室”成为最好的处理国内矛盾的借口和理由。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21:18 +0800 CST  
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先看政府方面的集权。前面在提到《出师表》时曾说过,无关北伐的内容后面再谈,现在就来谈。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朝廷处理政务原则和朝廷人事安排做了细致的阐述。如果按照儒家君臣纲常来看的话,诸葛亮的《出师表》完全是大逆不道。
首先是要求刘禅要“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可以把这个看作是谏言,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结合下文看,诸葛亮这话有预先埋下伏笔之嫌。
紧接着说的一段话就有些骇人听闻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皇宫之中和丞相府之中,怎么可能成为一体?不说诸葛亮将丞相府凌驾于皇宫之上,起码也是和皇宫平起平坐了,这还不是大逆不道吗?
然后,诸葛亮做了具体的人事安排,要求刘禅在处理宫中政务时,事无大小,全部都要咨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得到他们认可后再施行。
处理军事事务时,诸葛亮要求刘禅全部要咨询将军向宠的意见。
诸葛亮给自己的这些行为都加上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亲贤臣,远小人,是前汉兴隆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是后汉覆灭的原因。”而诸葛亮安排的这些“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忠贞优良,可以死节的贤臣,只要刘禅“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些理由很充足吧,回头再看看诸葛亮开始提出的要“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的话,是不是有前后呼应周密的感觉?后面半句话不是恭维刘备的,而是加在刘禅头上的紧箍咒,你这样做就是发扬光大了先帝的美德,不这样做就是败坏损害了先帝的美德,刘禅还能说什么呢?
诸葛亮安排的这几个人都是亲信心腹,以此保证了诸葛亮对朝廷事务的控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算是做到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24:27 +0800 CST  
再来看军事上的集权。
这个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李严不会轻易交出手中军权。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要求李严移防江州,让老将护军陈到任永安都督。陈到是兴平时期刘备任豫州牧时就跟随刘备的将领,虽然统属于李严,但其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手里又是(蜀)汉军精锐白毦兵,尤其镇守永安,既可以免去诸葛亮的东顾之忧,又可以牵制防备李严。要知道,李严当初就是从刘表荆州秭归进入蜀中投降刘璋的。
这时就能看出北伐的威力了,李严虽然内心不愿,但在北伐这面谁也不敢招惹的大旗下,还是只能听命,移防江州。到了江州,李严就开始扩建江州城,使江州城从秦国张仪修筑的小城变成了大城。李严这样做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后面和诸葛亮的博弈。
李严先给诸葛亮写了封信,建议诸葛亮接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受九锡封王,就几乎享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力,可以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与皇帝所设机构平行的军政机构,成为事实上的权力所有者,与之并存的皇帝实质上只是个傀儡,因此九锡就成了篡逆的代名词。在诸葛亮以前有王莽受九锡篡(西)汉建新朝;曹操受九锡其儿子曹丕篡(东)汉建魏。以后有司马昭受魏九锡,其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朝;桓玄受东晋九锡后灭东晋称楚帝;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李渊从隋朝接受九锡,后建立唐朝。
李严要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有点像当年孙权上表要曹操称帝一样的意味,给当权者下个套。李严在试探诸葛亮的同时,也暴露出自己对(蜀)汉政权的不忠。
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不会上这个当。回信严词拒绝,但信中末尾说了句气话,被现在有些哗众取宠的人抓住了把柄,认为诸葛亮一贯野心勃勃。那句话是:“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从诸葛亮的回信中可以感受到对李严的不满甚至愤怒。开首之意就是,我们互相是很了解的,本来用不着专门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你的行为让我不得不对你进行解释,已经有些不满了。中间是讲事实摆道理,结尾时还是没能控制住,说出来“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的气话,忍不住愤怒了。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从上下文看,诸葛亮是作了个假设,“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然后和大家一起论功行赏,封再大的官都可以接受。这也是很正常的,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实现了(蜀)汉政权兴复汉室的理想,封再大的官也不为过。何况诸葛亮说了个“虽十命可受”的话,更可以看出这是个气话,因为从来就没有“十命”之赐的说法。
不知道是不是这封信让诸葛亮更加重了对李严的提防,加快了夺取李严兵权的速度,不断地催促李严带兵至汉中驻防。李严不去,和诸葛亮讲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将江州附近的五个郡合并为巴州,由自己出任巴州刺史。第二个条件是以魏国司马懿、陈群同时开府为例,暗示诸葛亮自己也要开府。李严这两个条件很可怕,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李严就拥有了川东地区,几乎取得(蜀)汉一半的领土。满足了第二个条件,李严就拥有了自己组建军事、行政班子的权力,几乎可以独立了。这样的话,李严就具备了和川西分庭抗礼的资本。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6 13:26:17 +0800 CST  
@云门门下 2018-02-07 10:47:49
对诸葛亮的分析很深刻,应当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
谢谢捧场。在下努力这么做,尽量从诸葛亮本人的公文、文章、私信来讲述,第一手材料最可信。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2:01:07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2-07 11:41:07
精彩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2:01:18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2-07 13:05:36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3:23:34 +0800 CST  
诸葛亮当然不会答应,在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率领多路大军伐蜀时,紧急征调李严带两万兵到汉中加强防御。为了稳住李严,诸葛亮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管理江州。(也许这也是李严开出的带兵北上的条件)
在北伐的大旗下,李严不敢抗命,到了汉中。曹真大军因被霖雨阻拦没有来,李严被诸葛亮以明年要北伐为名留了下来,负责在汉中留守,改任为中都护署府事(另有左、右都护)。所谓署府事,就是署理诸葛亮在汉中的丞相府事,也就是说,一个手握军权的托孤大臣,此时变成了丞相府里的官员,虽然仍然是中都护,但“统内外军事”的军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就出现了李严谎报粮食不足让人叫诸葛亮撤军的事情。也许这是李严的最后一搏,这边让诸葛亮撤军,那边告诉刘禅说诸葛亮是假装撤军诱敌深入。如果诸葛亮撤军途中遭遇重大失败,责任就只能由诸葛亮一个人承担,李严就有可能咸鱼翻身。他这个计划很阴损,但却太简单,很容易被揭穿,聪明反被聪明误,受到诸葛亮的严厉惩罚。
从诸葛亮上到尚书台的公文中可以看到,前线文武官员几乎全体在上面署名,说明打压和清除李严的过程就是诸葛亮壮大自己阵营的过程,效果十分明显。
说件有趣的事情,在《三国演义》里,魏延被描写成脑后长有反骨的人,以这个生理特征来判定魏延生来就是个反叛的人,不管怎样对他都会造反。这是个荒唐的说法,但在文学作品里无伤大雅,容许虚构和夸张,可以这么说。而李严在正史里也因为有个生理特征被定为反臣,这就有些蹊跷了。
李严肚子上长有一片鳞甲,应该是和清朝曾国藩患同样的皮肤病,鱼鳞症。李严在家乡为郡吏时,当地就有谚语说“难可狎,李鳞甲。”这是说李严是个很严肃的人,不爱开玩笑,不大好接近。李严的老乡陈震把李严的这个生理特征和家乡人的评论告诉了诸葛亮。李严事发后,诸葛亮给长史蒋琬、侍中董允写信说:“孝起(陈震字)出使东吴前,给我说过正方(李严字)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我以为有鳞甲的人只要不去冒犯他就罢了,没想到他像苏秦、张仪一样反复无常。这件事情要让孝起知道。”诸葛亮在这里直接把李严的生理特征与反复无常联系起来,是为自己处理这件事情找出充足的理由,而公文中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字未提,有为自己辩护的嫌疑。
交待下李严的后事。李严被贬为庶民后,诸葛亮并没有难为他和他儿子。还给他儿子写了封信,说李严如果能痛改前非,以后还有可能复出。后来李严听说诸葛亮死了,觉得再也不会有人想到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忧愤而死。儿子李丰后来官至朱提郡太守。(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市)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4:54:00 +0800 CST  
李严如此下场,是不是说明刘备托孤时看走了眼,托错了人?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不大容易说得清楚。从静止的角度看,刘备没什么错,以诸葛亮理政,以李严整军,一文一武辅佐刘禅,既能发挥二人的特长,也能平衡二人的权力,是比较理想的政治格局。
诸葛亮善于理政和外交,刘备在荆州、益州时,诸葛亮的工作就是治政理财,为刘备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保障,做得非常出色,每次都能做到足食足兵,真有萧何之才。(蜀)汉吴联盟是诸葛亮一手建立起来的,和吴的关系特别好,有利于巩固和延续联盟。
李严的军事才能非常出色,当时(蜀)汉军中只有魏延可以和李严媲美,魏延要镇守汉中,不可须臾离开,再加上魏延不是荆襄人氏,与朝中荆襄集团的人不太和睦。李严是南阳人,和诸葛亮还算半个老乡,又是刘璋集团投降过来的人,与荆襄集团的人、刘璋旧部和益州豪族都有联系,更有利于沟通协调各方势力。
刘禅为帝,诸葛亮、李严文武辅佐,魏延卡住汉中,陈到卡住白帝,东联吴国,曹魏想灭(蜀)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的吴国左丞相陆凯认为,益州地理险要,兵多精强,如果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备看清了二人的才能,但看不清二人的人性,更看不清在权力面前人性的走向,(这不是说刘备无能,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清楚人性)将相和,则刘备幸甚,(蜀)汉幸甚;将相不和,则刘备不幸,(蜀)汉不幸。诸葛亮是立志要做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皇帝都要对自己言听计从,何况其他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将相和。
诸葛亮还处置了长水校尉廖立。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刘备任荆州牧时提拔未满三十岁的廖立为长沙太守。其才气也得到留守荆州的诸葛亮的赞赏。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吕蒙偷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时,廖立逃往成都,刘备不但没处罚,反而任其为巴郡太守。这个事情有蹊跷之处,廖立究竟是力战守城不敌而逃,还是不战而逃?如果力战不敌而逃,可以称为撤退,不予处罚仍用其为官就是正常的。但诸葛亮后面又说廖立是开门就敌,就有降吴后而逃,理应受到处罚。刘备称王称帝后,任其为侍中,刘禅继位后,降其为长水校尉。
廖立本来以为凭自己的才气和名望怎么也得排在诸葛亮之后,没想到还在李严等人之后,心里十分不满。北伐以前,丞相掾李邵、(字永南,丞相西曹掾)蒋琬到廖立那里串门,廖立对(蜀)汉建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军事行动作了一番评价,说:“大军要远出,你们要好好做事,不要出现差错。以前先主不取汉中,跑去和吴人争夺荆州三郡,(指长沙、零陵、桂阳)最终还是把三郡划给了吴,白白地浪费物力,辛劳士兵,无益而还。后来争夺汉中失利,让夏侯渊、张郃深入巴郡,几乎丧失一州。终于得到汉中,却使关羽身死,上庸覆败,(孟达、徐晃攻占上庸)白白失掉东方。这是关羽仗恃自己勇孟的名声,指挥作战无方,只是凭感觉主观臆断罢了,所以前后多次丧失军队。”这些评价里有偏激的地方,但也不无道理。比如对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见解一针见血,比现在有些人都还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再如对刘备争夺荆州的评价也很中肯,当时策略就是集中全力争夺汉中,东吴讨要甚至偷袭荆州时,就应该和东吴谈判,划江而治,和后面的结果一样,就不用劳师远出,白跑一趟。其实这其中关羽应该负主要责任,作为留守荆州的最高领导人,当孙权派人接任三郡官员时,关羽就应该意识到孙权有夺回荆州之心,从全局战略出发,关羽这时要做的是协调与东吴的矛盾,主动和孙权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但关羽真没这个意识和能力,采取了粗暴简单的办法,将孙权的人全部驱逐出三郡,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4:55:09 +0800 CST  
可以认为廖立上面的话和诸葛亮无关,只是针对刘备,而下面的话则直接指向诸葛亮了。还记得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作的人事安排吧?廖立明确反对,说:“像向朗、文恭(丞相参军,字仲宝)这些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治中毫无章法;向朗以前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中郎郭演长,(应指郭攸之)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随别人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他却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王连是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这是明目张胆地反对和指责诸葛亮了,李邵、蒋琬赶紧把廖立的话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要率军北伐,怎能容忍有人质疑自己的人事安排,必须立即制止,防止影响扩大,于是当即上表控告廖立,刘禅下诏贬廖立为庶民,迁往汶山郡。
看诸葛亮控告廖立的上表,很有意思,里面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至今仍然是个谜。这个表也奇怪,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三国志·廖立传》里记载的,表上说:“长水校尉廖立,犯了自大之罪,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层社会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这个表就事论事,看上去还是颇为公允,就是李、蒋二人告密的那些内容,也可据此判断是诸葛亮听了二人的话后就起草上表。
另外一个版本是陈寿整理编辑的《诸葛亮集》里所记载的。表上说:“廖立侍奉先帝没有忠孝之心,守卫长沙时开门就敌,领巴郡太守时有不清不白的事情,随大军出征时有诽谤讥刺的行为,守侍先帝梓宫(即刘备棺材)时就在梓宫旁边拿刀砍断人头的举动。陛下(指刘禅)即位之后,普遍增加群臣职号,廖立按例应该为将军,却当面对我说:‘我怎么会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只让我当个长水校尉!’我回答说:‘表你为将军是按惯例所为。至于你要想当九卿中的职务还不行,李严都还没当到九卿之一。你应当在五校中任职。’(五校,指步兵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从这之后,廖立就怏怏不乐,心中怀恨。”这个表就有些意思了。里面说廖立守卫长沙时是开门就敌,如果这个是真的,刘备不处罚廖立而任其为巴郡太守的行为就有些不公正了。刘备死于永安后,守卫刘备棺材的是廖立,说明廖立是深得刘备信任的,当时手里也有一定权力的。前面说过,最神秘的是廖立在刘备的棺材旁边杀了一个人,这人是谁,廖立为什么要杀他,最后如何收场等疑问。联系到刘备是先召李严后召诸葛亮,黄元起兵谋反是要到刘备这里来鸣冤等等事情,那个毫不起眼的永安宮里一定是发生过什么事情。
去掉史书中的褒贬,只看发生的事情,应该说廖立是个快人快语,性情直率,个性突出的人,从刘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来看,不到三十岁就出任太守,也应该是个有能力的人。这种类型的人诸葛亮本来就不大喜欢,何况他公然评论刘备的过失,反对诸葛亮的用人,被清除也是情理之中。
廖立从此在汶山郡与家人耕作持家。听说诸葛亮死讯后,也和李严一样感叹自己没有出头之日了,说:“我到死都是异族了。”不过没像李严那样愤激而死,还活了许多年,后来姜维还去探望过他。廖立死后,其妻儿才回到蜀中。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07 14:57:29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