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ty_阿铭850 2018-01-11 11:23:47
因愚儒2015先生回帖影响各位看官心情,有看官建议将其拉黑。在下以前只是从自身角度考虑没有理睬他,忽略了他的行为对其他看官的影响,现征求各位意见,如果有十位以上看官觉得受其影响,同意将其拉黑,在下愿意听从。各位看官可以直接在这里表达意见,如果觉得不便,可私信告诉在下。谢谢。
-----------------------------
@老顽童1290 2018-01-11 12:34:41
支持
-----------------------------
谢谢,有一位支持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2:41:11 +0800 CST  
@ty_阿铭850 2018-01-11 11:23:47
因愚儒2015先生回帖影响各位看官心情,有看官建议将其拉黑。在下以前只是从自身角度考虑没有理睬他,忽略了他的行为对其他看官的影响,现征求各位意见,如果有十位以上看官觉得受其影响,同意将其拉黑,在下愿意听从。各位看官可以直接在这里表达意见,如果觉得不便,可私信告诉在下。谢谢。
-----------------------------
@老顽童1290 2018-01-11 12:34:41
支持
-----------------------------
@ty_阿铭850 2018-01-11 12:41:11
谢谢,有一位支持了。
-----------------------------
@lisa_hayes0103 2018-01-11 13:31:01
第二位了
-----------------------------
谢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3:40:43 +0800 CST  
朱褒根本不领诸葛亮的情,照反不误。诸葛亮只好派越嶲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牂牁郡。
常房巡行时,先后见过雍闿和朱褒,其随身携带的是中都护李严写给雍闿等人的书信,以此晓谕雍闿等人,诸葛亮是因此而处置常房家人的吗?
李严统中外军事,让常房携带手书劝喻雍闿等人,也属分内之事。诸葛亮为丞相,安定西南也是分内之事,是二人事前没有商议统一吗?但无论怎样,诸葛亮也不该杀常房姑息养奸啊!难道二人的矛盾至此就开始了吗?
(蜀)汉西南混乱不堪,诸葛亮该如何处置呢?
建兴二年(公元224年)刘禅任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全部由诸葛亮处理。刘禅真正做到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承诺。(蜀)汉政权由此进入诸葛亮时代。
这个时期诸葛亮的执政理念在他于当年写给谏议大夫杜微的信里可以看到,信中说:“曹丕纂弒,自立为帝,这就像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加了个名字一样……曹丕又大兴劳役,举兵向吴、楚。现在可以趁曹丕事多,无法顾及(蜀)汉之机,守卫好边境,修治农桑,养育百姓,积累物资,同时操练军队,等待曹丕在与东吴之争中受到挫折,然后讨伐他。这样可以做到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明白无误地表明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治理内部做好北伐的准备。
诸葛亮首先是恢复与吴国的关系。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字伯苗,新野人。汉末入蜀,并没受到刘璋的重视。邓芝就去找善于相面的益州从事张裕看相,张裕看的结果是:“你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邓芝听说巴西太守庞羲喜好士人,就去投奔。刘备时,邓芝在郫县做一个仓库管理员的小官。遇到刘备到郫县来巡查,交谈一番后,认为这是个人才,立即提拔为郫县县令,又迁广汉太守。因治理地方有功,入朝为尚书。这就是运气,如果刘备不来郫县,邓芝还不知道要被埋没多少年。
刘备死后,诸葛亮担心孙权听到刘备的死讯后会做出不利于(蜀)汉的举动,正在思考该怎么应对吴国。邓芝前往求见,认为刘禅年幼弱小,刚刚即位,应该派人出使吴国再次声明和好的意图。诸葛亮大为高兴地说:“我思考这事很久了,没找到合适的人去做,现在终于找到了。”邓芝问是谁,诸葛亮说:“正是你啊。”
邓芝出使吴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孙权果然曹魏和(蜀)汉之间徘徊,不接见邓芝。邓芝就主动地给孙权上了一表,请求面见孙权,说:“我这次来也是为吴国着想,并非只为(蜀)汉。”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很坦诚地说:“我确实想和(蜀)汉联盟,但是担心(蜀)汉主刘禅年幼弱小,国家小势力也不大,如果魏国进攻的话,自己都难以保全,因此才犹豫不决。”邓芝回答说:“吴、(蜀)汉二国有四州之地,(荆、扬、益、交)大王您是命世之英才,诸葛亮也是一时之豪杰。(蜀)汉有崇山峻岭之险要,吴有三江之阻隔,双方合起来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大王您今天如果委身于魏国,魏国一定会要求您入朝,解除您兵权,不行就要求您派太子入朝为人质,如您不听从的话,魏国就有理由讨伐您,到时(蜀)汉也会顺流而下,有机会就会进军吴国,这样的话,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您所有了。”孙权默然思索了很久,说:“您说得对。”于是断绝和魏国的联系,与(蜀)汉结盟,派张温出使(蜀)汉和谈。和谈结束后,(蜀)汉又派邓芝出使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邓芝却回答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果消灭魏国后,大王您不能深识天命的话,(意思是孙权不投降(蜀)汉的话)人君各茂其德,人臣各尽其忠,战争才刚刚开始呢。”孙权非常赞赏邓芝的直言不讳,哈哈大笑着夸奖邓芝。孙权后来还给诸葛亮写信说:“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7:38:22 +0800 CST  
确定了和吴国的同盟关系后,诸葛亮立即着手南征。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柯。永昌郡实际上没有反,只是因为孙权遥署雍闿为永昌太守,雍闿反了,永昌也算反了。不过雍闿确实多次发文永昌,要永昌将吏投降,跟他一起造反。永昌郡五官掾功曹吕凯和府丞王伉不降,带领兵民据守,保全了永昌。吕凯、王伉后来也因此分别被诸葛亮任命为云南太守和永昌太守,并都获封亭侯。
南行前,诸葛亮曾与参军马谡讨论过这场战事。马谡,字幼常。马良的弟弟,荆州马氏五常之一。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先后担任过绵竹、成都县令,越嶲太守。才气过人,喜好谈论军事计谋。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就与马氏兄弟有来往,关系良好。马良视诸葛亮如兄,马谡则视诸葛亮为父。诸葛亮非常器重马谡。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明察啊!”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仍然加以重用,将马谡调到身边来任参军,经常通宵达旦地高谈阔论。对南征四郡之事,马谡提出攻心之计,认为:“南中四郡仗着地处边远,地势险要,一直都不服管制,即使今天打败他,明天他还会反。如今您正要以倾国之力北伐,他们知道朝廷势力空虚,背叛的速度会更快。如果将他们全部剿灭以除后患,这不是仁者之风,并且短时间内也做不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惟愿您能让他们心服。”
马谡的攻心之计还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像赵括、马谡这些纸上谈兵之人,其思维能力、认识能力都是很强的,特别是其口齿伶俐,言之凿凿,极具说服力,扇动性、蛊惑性都很强,他们最大的缺陷是眼高手低,不知变通,嘴上说可以,身处事情之中就不知道该咋办了,是真正的纸上谈兵。这类人现在仍然很多,可以做幕僚,不可做主管。
诸葛亮兵分三路平定南中,自己率领主力由安上水路进入越嶲;门下督马忠带一支部队攻牂柯;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李恢带一支部队进攻益州。(庲降不是地名,是招徕、招降的意思。庲降都督与江州都督、永安都督、汉中都督同为(蜀)汉常置的四个重镇都督之一,主要负责处理南中事务,治所先后设置在今云南省镇雄县、贵州省毕节县、云南省曲靖县)
越嶲、牂柯两路进攻顺利,高定元部曲杀了雍闿,由孟获替代。诸葛亮斩杀了高定元。马忠攻破牂柯。益州一路的李恢却失败了。五月,诸葛亮渡过泸水亲自进攻益州,生擒孟获。到秋天时,南中四郡全部平定。诸葛亮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分建宁郡、越嶲郡设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又分建宁郡、牂柯郡设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柯太守。
战后诸葛亮迁徙南中青羌中的一万多家青壮人户到蜀郡,分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将其中的老弱病残者,分配给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五部都尉,号五子。诸葛亮还将其中的俊杰人才收纳进军政系统,提拔为官员,如爨习、孟琰、孟获等。爨习官至领军,孟琰为辅汉将军,孟获为御史中丞。在南中征收当地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作为军国之用。后期随着北伐的不断失败,(蜀)汉政权对南中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导致反叛不断。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7:39:24 +0800 CST  
诸葛亮虽然是以武力平定了南中,但处理过程中确实是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注重攻心,其中对孟获的擒纵是最好的证明。(捉放孟获可能有其事,但是不是七擒七纵有点难说,感觉这有点小说家言)诸葛亮还以图画的形式,形象地对土著部落进行教化。画日月山川、龙马牛羊、官员出行、百姓臣服等,综合起来看有点象南中少数民族发源发展的图谱和归顺(蜀)汉政权得到(蜀)汉政权赏赐的场景,有讲述历史,记录战功的作用。据说这些画现在还保存得有。
相对于南中少数民族而言,(蜀)汉的力量还是要强大得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南征,秋天平定,十二月回到成都。
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战争的结果无需预测,诸葛亮的取胜只是时间问题。值得探讨的是诸葛亮取胜后的善后处置。
战事结束后,诸葛亮采取由当地人自治的方式治理南中,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诸葛亮为自己的政策作了分析说明,认为如果留汉人治理,就要留下军队,军粮供应很难,这是第一;土著人才战败,死了许多亲人,留下汉人又不留下军队的话就很危险,这是第二;再加上土著人经常有杀官吏之罪,自己会觉得罪孽深重,如果留下汉人治理,始终不会有信任感,这是第三。我现在是要做到不留兵,不运粮,又能初步定下规矩,让土著人和汉人基本能够和平相处。
诸葛亮采取这个办法和前面马谡提到的集中力量北伐是一脉相承的。诸葛亮不想分散本来就不充足的兵力,还要耗费粮草军需,让南中土著自治,既不耗费朝廷兵力、粮草,反而还会给朝廷提供兵力和粮草。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的这个办法是无可厚非的。诸葛亮也正是欣赏马谡能看出这一点而更加器重马谡,最终酿成街亭之祸。但如果从长期统治的角度来看,这个办法还是值得商榷。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7:41:31 +0800 CST  
不光是当时的人对诸葛亮这种处置方式有意见,就是现在也还有学者认为不妥。理由是如果留下将领带兵驻守可以锻炼将领能力,培养更多能征善战的将士。甚至把这种处置方式看作是导致以后(蜀)汉政权缺乏良将的重要原因,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迫现象。依据则是东吴将领大多数就是在平定国内山越叛乱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首先,叛乱已经平定,就算留下将领带兵驻守,也无仗可打,锻炼的至多是治理内政的能力,而非军事能力。其次,东吴的情况与(蜀)汉不同。东吴本身就是在土著人地区拓展势力,在土著人的包围圈中生存发展壮大,与土著人的矛盾十分尖锐,和美国是在印第安人土地上武力建国的情况几乎相同。东吴的建国史就是不断地拓展,不断地叛乱,不断地平叛,其将领自然有很多锻炼和培养的机会。(蜀)汉的土著人则地处西南一隅,实力较小,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地带的压力和威胁不大。只要其心悦诚服,确实没必要留下将领带兵驻守。
至于史料上说的因诸葛亮攻心之策,南中从此没有造反的话是溢美之词。这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不好的习惯,相当于说谎。西方史学界不承认中国古代史书是严谨的历史记载,其原因就是其中包含大量的神鬼传说、有意说谎、曲意遮掩。这种记史方法给后代的历史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对后人了解和认识历史也造成很大的障碍。诸葛亮平南后,南中仍然不断的有零星叛乱行为。只是这些叛乱的规模不大、时间不长,没有发生“南中诸郡,并皆叛乱”的严重局面而已。
东面与吴国结盟,南面平定叛乱,(蜀)汉国建国迎来了难得的和平与安宁。诸葛亮开始招兵买马,训练演习,扩充军备,准备北伐。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17:43:18 +0800 CST  
三位了,谢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1 21:38:33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8-01-12 10:05:55
继续支持!!!兄台加油
-----------------------------
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3:27:36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1-12 12:19:33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3:28:00 +0800 CST  
补充一点文字,前面提到黄元造反时,曾经有个疑问,杨洪根据什么作出黄元会东下找刘备的判断?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入蜀,犍为太守李严任其为郡功曹,后因与李严在郡治所的搬迁上发生矛盾辞职,李严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郡从事。杨洪到成都后,得到诸葛亮赏识,趁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攻打汉中时,诸葛亮让杨洪代替蜀郡太守,后升益州治中从事。由于杨洪与诸葛亮的特殊关系,他知道黄元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所有问题,因此他是在掌握事情真相的前提下作出的这个判断,也因此这个判断是准确无误的。这就说明黄元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绝不是个人之间的喜欢好恶那样简单,一定是在某件军政事务上两人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由于史料缺失,这是件什么事情就成为千古之谜。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3:55:50 +0800 CST  
@ty_阿铭850 2018-01-10 16:48:40
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作为这种猜测的一个旁证。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诸葛亮应召赶到永安。诸葛亮一离开成都,汉嘉(郡治汉嘉县,在今四川省芦山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市县区)太守黄元立即于三月起兵造反。
上年底时,黄元知道刘备病重,就封锁汉嘉郡,不接受成都方面的指令。正史记载官方所称黄元这么做的原因是诸葛亮一直不喜欢黄元,黄元害怕刘备死后遭到诸葛亮的迫......
-----------------------------
@愚儒2015 2018-01-12 04:00:57
正史记载官方所称黄元这么做的原因是诸葛亮一直不喜欢黄元,----
既然正史记载诸葛亮不喜欢黄元,不知因为什么而不喜欢他?
黄元造反的对象是成都的刘禅和诸葛亮,求助的对象则是永安的刘备,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黄元知道刘备病重,刘备还能庇护黄元吗?
-----------------------------
真是没常识。皇帝庇护大臣不需要身强力壮,只要没死就行,一纸诏书就可以庇护了。你以为是黑社会老大为马仔撑腰打群架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4:05:34 +0800 CST  
@一念红尘灭 2018-01-12 15:34:06
收藏一下。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6:13:27 +0800 CST  
第三十四章 曹丕之死

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年底抵达洛阳,正式开始以皇帝的名义统治帝国。先交待一个常识,曹丕时期,魏国有五座都城,分别是洛阳、(曹丕改雒阳为洛阳)许昌、(曹丕改许县为许昌)谯县、长安、邺城。魏是继承汉的,所以恢复洛阳故都。许昌是献帝最后居住的地方。谯县是祖居。长安是西汉故都。邺城是曹操、曹丕为魏王时的都城。但实际具有都城功能,也是曹丕经常呆的地方主要是洛阳、许昌、邺城。
曹丕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七年,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颇有建树,稳固了魏国政权,奠定了魏国的统治基础。
政治上三大举措。
第一,确保皇权独大。
废除丞相,恢复三公制度。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为魏王时,任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这时夏侯惇已去世,就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
不设丞相,目的是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削弱甚至威胁。同时又不让三公成为实权人物,把三公变成一种荣誉职务,让一些年龄老、资历好、身体弱的人担任,也不会对皇权专制形成障碍。
对政治高层结构调整完毕后,曹丕对政府机构也进行了调整。吸取东汉尚书台权力过于集中的教训,设置秘书监和中书省,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分散尚书台的权力。
加上前面所说严禁宦官、后宫干政等措施,曹丕一步步加强和集中了皇权。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6:38:56 +0800 CST  
第二,实施“九品中正制”。
汉朝时,朝廷选拔人才有三种制度:一,“察举制”,即由县向郡、郡向州、郡州向中央推荐人才。主要的就是我们在文中经常提到的郡举孝廉,(孝子廉吏之意)州举茂才。(即秀才,后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起源于汉文帝,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除了孝廉和茂才这两个科目外,汉朝前后还施行过其他科目的选拔人才方法,只是不如孝廉和茂才这两个重要和全面,有点定向选拔人才的意思,如光禄四行,即质朴、敦厚、逊让、有行四种品行,由丞相和御史推荐,被举的人是光禄勋属吏,已经是官了。设此科目主要是为了提拔官员,而不是选拔官员。还有举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悌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等等,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选拔特殊人才。
二、任子制,即一定级别的官员到了一定的任职年限可以直接推荐自己的儿子出来做官。这本来就是为官员后代而设置的。西汉时二千石以上官员干满三年,就可以任一子为郎。东汉安帝时任子的范围扩大了,公、卿、校尉、尚书子弟一人为郎、舍人。
三、征辟制,即由皇帝和二千石以上官员直接招录士人到朝廷或自己官衙中做下属掾吏,分为奉令征辟和自行辟除。征,是指皇帝征召;辟,是指官员辟除。
朝廷虽然设立了任子制来保障官员的特权,但这些官员并不满足,贪得无厌地将手伸向了其他人才选拔制度,互相推举子弟、互相辟除子弟为掾属,将察举制和征辟制变成了官员之间互相安插子弟的名正言顺的途径。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以至形成“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唐现象,更为严重的后果有三点:一,形成豪门世族,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的四世三公。类似“世为边郡守”的廉范,“世为二千石”的法雄等世族更是大有人在。豪门世族盘根错节,把持朝政,兼并土地,鱼肉百姓,损害朝廷利益,造成社会危害,为王朝的覆灭埋下隐患。二、被举者只知忠于举主,不知忠于朝廷,出现“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的荒诞情形,极大地削弱了皇权的统治力,给后来的军阀割据带来了社会认同和心理认同。袁氏家族被董卓诛杀后,遍布天下的袁氏门生故吏纷纷揭竿而起为袁氏报仇,董卓废少立献时,这些人为什么不起来反抗?三、寒门子弟几乎被断绝了入仕之路。
因此,寒门出身的曹操一改已经变异了的察举制,实行唯才是举,打破了豪门世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
尚书令陈群将察举制、征辟制等进行综合,拟定出九品中正制。
所谓九品,就是综合了士人的德才、门第后评定出来的等级,实际上是三类九种。三类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二品至三品为上品;四品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每类又分三品,和起来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所谓中正,是一个官职,即执掌某一地区人物品评的官员,也叫中正官。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州里的为大中正官,管辖下各郡;郡里的为小中正官,管辖下各县。(中国有个姓蒋的名字叫中正,管全国,应该是最大的中正官了吧,哈哈)
中正最初是由州郡贤良、有品鉴人物能力的人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区别人才,评定其品次等级,称为乡品。然后将评定结果交给朝廷,由吏部筛选任命。任命的品级必须与乡品相吻合。乡品每三年评定一次,根据表现可升级,也可退级。
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理论上说,九品中正制有合理的地方,有利于不分门第地公平选拔人才,最初实行时也大体能做到公平地评论人才优劣,不讲世族尊卑。
但这个制度在设计和实行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获得二品者又几乎全是豪门世族,所以豪门世族很快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演变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大概是曹丕没有想到的。
九品中正制上承汉朝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四百多年里,人才选拔制度一直为豪门世族所把持,虽然偶尔有为了和豪门世族对抗而重用寒门人士的皇帝为寒门子弟争取到一些入仕的途径,但毕竟是特殊情况,并且十分狭窄。直到宋代科举制完善,才彻底为寒门子弟入仕打开了通道。
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反动。曹操实行唯才是举,损害了儒学豪门世族的利益,遭到其强烈的反对,司马懿最初不愿意与曹操合作,就是显著的例子。曹丕是逼迫献帝禅让的,豪门世族对此也有异议,曹丕通过实行九品中正制与豪门世族讲和,赢得他们的支持,以此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将官员的任免权抓在手里,限制豪门世族任人唯亲地辟除官员。实际上没限制住,反而形成了门阀制度。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处,察举制和任子制并没完全取消。曹丕仍然下诏要求人口超过十万的郡国每年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还可以不受户口限制。又下诏明确取士不限年龄,无论老幼只要“儒通经术,吏达文法”都可试用。封三公子弟各一人为列侯。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6:39:40 +0800 CST  
第三,尊孔。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享食邑百户,重修孔庙。同时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
尊孔更是曹丕向儒学豪门世族妥协的一个行为。儒学和儒学豪门世族在经历了曹操的短暂打压之后重新复活,形成以司马懿为首的儒学豪门世族把持朝政,最终改朝换代,取代寒门出身的曹氏家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官修显学,其纲常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成为举国上下的指导思想和遵循标准,曹丕不可能改变这种现象,回归儒学,和儒学豪门世族讲和妥协,无可厚非,也并不是错误的选择,他的错误是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抑制豪门世族尾大不掉的措施。既无政治上的限制,也无军事上的威慑,给后世留下隐患。
经济上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做法,继续实行屯田制,盐铁专卖等。没有详尽的资料来研究曹丕时期的经济政策,只知道曹丕搞了次金融改革,黄初二年三月,恢复被董卓废除的五铢钱,但到十月又停止使用,实行谷帛交易,就是以物易物,一直到魏明帝曹睿在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取消,恢复五铢钱。谷帛交易给奸商带来造假的机会,他们采取用水泡谷增加谷重,织薄帛等方法来骗取利润,造成市场混乱,损害百姓利益。因此,曹睿即位后就取消了这个货币政策。
曹丕执政期间没有发生因经济原因造成的社会混乱和动荡,从这个角度来看,曹丕在经济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16:40:36 +0800 CST  
谢谢捧场。寒门和人数多少没关系,主要是看门第,一般来说要三世有二千石官职以上的家族或个人才能称豪门。汉末能够凑千人武装的多得很,孙坚、许褚、李典家族、田畴、鲁肃,数不胜数。李典家族武装甚至能打败吕布,但这些人的身份都是寒门。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21:02:17 +0800 CST  
谢谢捧场,朋友真给力。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2 21:05:07 +0800 CST  
@ty_阿铭850 2017-12-07 17:04:42
除了前面提到的干预朝政的政治错误,擅自发动襄樊之战的军事错误以外,关羽还有目无全局,狂妄自大,骄矜大意的外交错误。
关羽和曹操打仗,孙权怎么跑来凑热闹呢?除了孙权一直想收回荆州外,和关羽在荆州时的错误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一错:拒绝联姻。孙权曾经派人找关羽,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作为父亲的关羽为了女儿的幸福可以接受或者拒绝,但作为政治家则要考虑由此带来的政治利益或者损害。从当......
-----------------------------
@yy350414 2018-01-13 10:32:22
这个我想说几句,关于关羽拒绝孙权的联姻一说,我在百度贴吧上也看到过一些评论,觉得有些道理。上面说:关羽当时的职位是总督荆襄,拒绝孙权的联姻是为了避嫌。作为刘备的手下,有军有将,还跑去和孙权勾勾搭搭好说不好听啊!
-----------------------------
谢谢捧场。除了避嫌以外,关羽还可以有许多拒绝联姻的理由,地域歧视啊,当时北方人普遍歧视南方人,个人好恶啊,就是不喜欢孙权和其儿子,女儿不愿意啊,当然这个情况很少,都可以拒绝,他的错误是拒绝的方式不对,辱骂使者。一家养女百家求,东吴来提亲很正常啊,你同意固然好,你不同意就委婉回绝,用得着辱骂吗?在下原文应该是说清楚了其中关系的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5 11:02:13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1-13 12:29:44
加油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5 11:02:38 +0800 CST  
@yy350414 2018-01-13 14:41:29
没有了??
-----------------------------
谢谢捧场,还没结束呢,怎么会没有呢?哈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1-15 11:03:23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