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鉴红楼——刘心武秦学发现铁证(每日更新)

200==

不过就这样判定门子的话不可信显然还是会有异议的,我们不妨再往下看看门子是怎么做的。事实上别看门子说的时候象是信心满满,其实自己也犯嘀咕,毕竟隔了七八年了,谁敢打保票呢。于是他趁无人之机,抓住香菱查问其身世,门子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他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因无钱偿债,故卖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这可无疑了。】


各位同学仔细看看,从头到尾,香菱说的可有一丝英莲的影子吗?开始说的“是亲爹”就已经是否认了,门子完全无法接受,便“再四”诱供。注意作者用的是“再四”这样的词,门子纠缠不清之态表现无遗,吓哭了人家小姑娘,最后被逼不过,只得说句“不记得了”。


这句敷衍的话也等于不承认,比起前面直接否认好点,但仍不是门子想要的答案。门子见确实再问不出什么了,只好作罢。面对这样一份对他完全不利的证词,门子还认为香菱即英莲吗?且看门子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证据不利,他选择无视——你前后口供不一哦,亲!说谎了吧。然后又抛出他认定的理由——被打怕了,万不敢说。最后竟然判定“这可无疑了”!这等强词夺理,不去做发言人实在是浪费了。看他此后他帮贾雨村断案,更知道就是个惯于弄虚作假的无耻之徒,此人的话,可要斟酌斟酌。


以貌取人会犯错,门子问香菱这一段就是个验证过程,如果香菱真是英莲,作者只需在这里提示两句,就是板上钉钉了。但看完这段,那简直就是拆门子的台嘛,如果是英莲,哪能这么写。以我理解,作者这是故意不确定香菱身份,给后面故事留下后门。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0 20:57:33 +0800 CST  
200了,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0 21:51:31 +0800 CST  
@猪头阿妹 2768楼
楼主!!!!看到我!!!我认为香菱也许和贾琏有点不正当滴关系。。有证据!!!一。贾琏送黛玉奔丧回到荣府之后,凤姐在自己房里听到平儿招呼香菱还烦嘀咕:姨妈巴巴打发个房里人来了。后来平儿打掩护说是旺儿(?)送利钱来了,没想到贾琏一个大傻子辜负了平儿的掩护:刚与一个什么谁(指香菱)迎面撞到还故意说的很生疏的感觉,顺道夸了下她赞她有蓉大奶奶的品格。。证据二有一次宁府一个谁贾蓉吧还是谁说了句:那府的老......
-----------------------------
贾琏提到香菱那段,只是说明香菱已正式收房了,没有太多别的意思。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0 22:30:23 +0800 CST  
@huar63yhh 2792楼
楼主真的有点强词夺理了。小孩子的容貌变化很快,那么只有什么才是最可靠的证据,那就是不能更改的身体上面的印记,比如英莲脸上的胭脂誌。我想这是大家都应该有的经验和常识。作者写这个痣的目的恐怕也是为了让读者相信自己的说法,也是为了让贾雨村相信门子的说法。天香楼那段没有了,到底怎么写的,我们不知道。楼主也不知道。你猜测会在天香楼被删的那段解释,就能算证据了?真的有点可笑了。
另外想问一下,文本说......
-----------------------------
门子认为香菱是英莲,无非是两点,一是长得象,二是都有一点小痣。本来要认人第一条是主要的,现在有同学说第二条才是常识。好吧,算是吧。因为可卿也长得象,第一条就不成立了,那香菱是英莲所有全部一切证据就是那一点痣了。
门子说,我看到香菱有痣,所以她是英莲那可无疑了。那知一问,香菱本人却说不是,怎么问都不认。你说该信门子呢,还是相信本人啊?
是否英莲香菱本人当然会比门子更清楚吧,那就看她为什么不认吧。有两种可能,一是她说谎,二是她真的不知道。
门子显然认为那就是她说谎了。他给出了理由——被拐子打怕了,不敢说。如果有同学真相信门子的话,那又杯具了。同样的问题,香菱又被问了一次,周瑞家的问的,那时拐子这个因素已经不存在了,香菱的回答仍然是“不知道”!那不就是打了门子的脸吗?这两次问话,完全是黑门子的,让同学看看这个门子是多不靠谱。
既然作者特意指出门子不靠谱,那么门子说的香菱有痣的话是不是也要打个问号啊?
另外一种可能是真不知道。总有同学说英莲被拐时太小,不记事。那时她五岁了,不小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身份认知已经没问题了,至少是不是亲父母会知道。但门子问她时,她最初的回答是“亲爹”,证明她对小时候是有记忆的。那就是说,这不知道之说,也是不成立的。
这也不成立,那也不成立,唯一的答案就是香菱根本就不是英莲,你们以为呢?
哦,差点忘了,还有一种情况:香菱失忆了!不记得她是谁了。电视上天天都有这种故事,那肯定是真的啰。我对此没有研究,哪位同学有兴趣说说吧。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1 14:22:19 +0800 CST  
201==

果不其然,在门子认完香菱以后,下一次香菱再出现,就到了梨香院这里。情节差不多是上次的翻版,香菱被再一次盘问到了身世:


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甲戌双行夹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假使说像荣府中所有之人,则死板之至,故远远以可卿之貌为譬,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们说呢。”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香菱见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甲戌双行夹批:伤痛之极,亦必如此收住方妙。不然,则又将作出香菱思乡一段文字矣。】周瑞家的和金钏儿听了,倒反为叹息伤感一回。


门子盘问香菱之时,并没有具体问题是列出,但既是探问身世,那肯定和上面周瑞家的所提的问题差不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场合,香菱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不记得了”。


嗯?有问题!门子不是说香菱不敢说出自己身世是怕拐子打骂吗?现在拐子已去,还有什么顾忌呢?是怕薛家人吗?薛蟠固然是浪荡子,但此时香菱仍未收房,她仍是交由薛姨妈所管。从后文可知,薛姨妈和宝钗对香菱可真是不错,香菱也很信赖她们。无论是乡绅女还是郡主,要找父母的话,此事对薛家都没有障碍,如果香菱还想有天伦之乐,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此时不说,更待何时?还想着有机会再出薛家门吗?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她是英莲,如果她心里面还有个家,无法想象她为什么现在还不说,更重要的是,无法想象为什么作者现在还不说!实际上从这以后,也再没机会说了。在这种情况下香菱不说,作者也不说,那只有相信,香菱根本就不是英莲!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1 20:22:27 +0800 CST  
@huar63yhh 2796楼
英莲被拐应该是不到四岁。我们看看文本。书本开篇,甄士隐做梦是八月份。做梦看到石头投胎,梦醒后看到女儿,书上明确说3岁。过了半年,春节后元宵节就被拐了。这样算来英莲被拐时应该最多4岁,何来5岁?3岁多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记忆?香菱说记不清了,应该是没有错的。
门子问英莲,英莲直哭,很符合小孩的特征。被拐的孩子经常被打,遇到别人问话总是很害怕的样子,问话的人觉得被打怕了,也很正常。
在书后面很多......
-----------------------------
第一回的时间跨度有几年,自己推算容易出差错。英莲被拐确定是五岁,有现成的证据:
第四回——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香菱怕门子……那她在梨香院玩得挺开心的,不怕了吧,为什么还说“不知道”呢?
查了一下,脂批有两处提到“莲卿”。前面曾回复过,脂批要具体分析。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1 20:57:19 +0800 CST  
@huar63yhh 2804楼
我反复说过,英莲说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并说明了门子为什么会认为她被打怕了。
好吧,就算5岁,那时还说的是虚岁,5岁的孩子隔了那么长时间能记得什么?
-----------------------------
虚岁五岁,也知道谁是他父母了,门子刚问时,香菱就回答拐子是亲爹,说明她根本不是不知道。
好吧,算香菱真的不知道,那作者有责任出来解释一下吧。本来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事,他要搞得那么模棱两可,这种套路,同学们都看多了电视剧,应该知道,一定有隐情。最表面的东西,一定是骗人的。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1 22:02:21 +0800 CST  
@明天下雪的马甲 2789楼
楼主,大概总共有多少?
-----------------------------
看样子,好象是两百五左右。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1 22:47:18 +0800 CST  
@huar63yhh 2816楼
我觉得作者通过两个人之口问香菱,得到的回答都相同,是想告诉读者,门子的话是真的。英莲就是香菱。你觉得模棱两可,是你要论证英莲非香菱的论点。作者交代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作者能够两次提起,已经 很够了。
-----------------------------
63同学的逻辑很奇怪啊。香菱在两处不同场合回答差不多,只能说明香菱说的是实话,她可是说过拐子是她亲爹!
香菱说实话,同时也是说明门子的逻辑(被打怕了,不敢说)有问题。门子逻辑有问题,那基于他的主观判断出来的东西就有问题。
香菱是英莲完全是门子一面之辞,作者从来没有为此背过书。一般来说,如果香菱是英莲,当门子认出了香菱时,作者一般会加上“原来英莲自那晚走失后……”等简单解释,但书上根本就没有。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2 14:41:42 +0800 CST  
@huar63yhh 2822楼
我恰恰觉得你的逻辑有问题。关于门子的推论我认为符合当时的情景并且和英莲的回答没有矛盾。我在前面的帖子里面也专门说了这个问题。英莲小时候被人拐,不知道自己的亲爹,当然也可能认为拐子就是自己的亲爹,拐子养了英莲7、8年,英莲认为是亲爹也正常呀。即使英莲知道拐子不是亲爹,故意说是亲爹也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在拐子随时都可能回来,一个12、3岁的女孩对着门子这样一个陌生男人,你说该怎么说。即使你觉得门子认......
-----------------------------
看到63同学最后的“刘心武其实对秦可卿的解读大部分都是错误的”那句,我就已经知道很难取得共识了。刘心武的观点很多我也不赞同,但认为秦是皇族的核心观点我是认可的。
香菱不承认是英莲,这个63同学也无异议。香菱本人都不承认,这硬要说是,怎么都得给个说法吧。于是门子就说“被拐子打怕了,不敢说”,但作者就有意思了,写了一段证明门子胡说八道。作者狂损这唯一证人,说明什么呢?
63同学看来也不认同门子的“被打怕”的观点,给出的解释是香菱不知道小时候的事。这个观点我前面也说过一点,重复的话就不说了。不过我不明白,既然香菱小时候的事已经忘了,问她那肯定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门子和周瑞家的不停地去问她?别告诉我作者不知道香菱不知道。另外,脂砚也不认为香菱不知道,在香菱回答“不知道”后,甲戌本有批【伤痛之极,亦必如此收住方妙。不然,则又将作出香菱思乡一段文字矣。】
有同学说可卿是英莲证据不足,这我承认。同样,香菱是英莲证据也不足的,单本人不认就够致命了,而作者也不肯确认。
话说回来,什么才是证据确凿呢?红楼梦有删节,这个63同学承认吧。我的研究就是试图还原被删节的部分。如果硬要说拿出原本才是证据确凿,那我投降。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2 16:09:03 +0800 CST  
@山风草木 2821楼
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天啊,楼主引用的是哪的脂批,古人都会用扯淡这词吗
-----------------------------
这个是第七回的甲戌脂批。当时有没有这个词,我没研究,不发表意见。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2 16:56:20 +0800 CST  
@琉璃飞羽 2815楼
你不是楼主马甲吧
-----------------------------
楼主从来不用马甲。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2 18:11:25 +0800 CST  
202==

英莲失踪时五岁,人事已识,至少父母是谁家乡何处等不会不知。门子作为房东与香菱开始对话时,气氛正常,香菱没有什么警惕性,那时所说的应是实话。所以,香菱第一次回答“拐子是亲爹”,这很有可能就是真相!


但这个真相完全断绝了门子希望,那怕他再认出一百点痣都没用。在门子“再四”逼问之下,受惊吓的香菱改口说“不记得了”。此后在梨香院她也说“不知道”。前一次是敷衍之词,可以不计;那后来还如此说,是否她真的是不记得了呢?


这个问题也好回答。在梨香院之时,门子已不在,再提起他是亲爹能有何用?没的又再勾起一段伤心事。香菱被亲父所卖,已是不幸;刚盼着能进个好人家,转眼又遭惊变。接连打击之下,香菱已不愿再提起那段往事。


“不记得了”的说法也证明不了香菱是英莲,门子还是不满意。他认定其中必有隐情,只是香菱“被打怕了,万不敢说”。不料很快到周瑞叹英莲这一段,他被证明判断失误,香菱根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同学们也应该看得出来,这是前后呼应的两段故事,前面门子的破绽,是作者故意设下,到周瑞叹英莲这一段,就是伏笔照应,起证伪作用。作者大损门子,就是要告诉读者,在香菱问题上,门子先入为主,所作判断漏洞百出,不可信!


其实可卿身世诡异,多数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只要认同出身显贵这点,那就不应该在英莲到底是香菱还是可卿的问题上纠结了。可卿在书中的重要性远胜香菱,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谁的身世秘密会用在书的开头?香菱只是边缘人物,她的故事没有什么可看性,如果香菱是英莲,完全看不出这个身世故事对她有什么影响。如果英莲是可卿,那就太精彩了,故事情节波谲云诡,惊心动魄,这种安排,简直可说是天衣无缝!。这两种结果对比,有如天地之别!以曹老师的水准来写,可卿就是英莲!这可无疑了。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3 20:34:21 +0800 CST  
@云尽花深 2809楼
我一路追来其实是当同人小说看的,红楼的各种穿越版同人版我看不少了,作者这种思路很有意思。
但是看到这儿我真的想说,楼主啊,太认真了没意思。何必非论证英莲和香菱呢?你论据不足的。
楼主对于一个恰到好处令人印象深刻的痣能够带给人的身份确认到底有没有概念呢?
麦当娜的痣有多标签楼主想想看,倪妮就是眼角的痣露馅才被人确认是性感照事主,英莲的这种是最正中间的胭脂痣,几百女人里难有一个的,绝......
-----------------------------
各位同学可以将这个贴子当同人小说看,我可不想当同人小说来写。
可卿是英莲证据不足,好吧我承认,不过香菱是英莲也存在重大疑点。本人都不承认,这可怎么办?作者这样写很诡异啊。
同样证据不足,那就是自由心证得出结论了。同学们可以作各种假设,看那一个更合理吧。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3 21:21:28 +0800 CST  
@东安西安 2012-12-13 21:21:28
各位同学可以将这个贴子当同人小说看,我可不想当同人小说来写。
可卿是英莲证据不足,好吧我承认,不过香菱是英莲也存在重大疑点。本人都不承认,这可怎么办?作者这样写很诡异啊。
同样证据不足,那就是自由心证得出结论了。同学们可以作各种假设,看那一个更合理吧。
-----------------------------
少打一句,接上。
麦当娜脸上有痣,脸上有痣的不一定是麦当娜,这些小特征是在容貌相似的前提下才用得上的。两个人容貌相似,总比两个人脸上有痣更难得吧。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3 21:33:01 +0800 CST  
@云尽花深 2849楼
刚看见楼主的回复,谢谢你的回答O(∩_∩)O~
其实写的很好啦,就是看见在这个问题上反复论证跟质疑的网友讨论来讨论去不走情节急的慌,反正也是假设嘛,谁信谁不信的你不用管那么多啦,接着写嘛,好好看的~
-----------------------------
英莲是谁这个问题同学们疑问较多,所以在这里多说了一些。这个问题是说清楚了,相信其他的情节就好理解了。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3 22:28:19 +0800 CST  
203==

如果可卿确实就是英莲,那么香菱在书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原来她正是作者设计出来迷惑读者的。读者看《风月宝鉴》,看到英莲郡主一开始就离奇失踪,必然知道她就是重要关窍,她的下落,就是读者关注的重点。因此,书中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物的突然出现,都会让读者对号入座的。作者如此故作神秘,如果让人一下子就把结果猜中,其实也无甚趣味,真正好的侦探作品,总是会尽量把悬念往后推。但若只有可卿一个嫌疑人,很难瞒得过去,于是香菱就适时出现,再经作者一番点拨,那些怀疑目光都注视到她身上了,这正是作者想要的结果。


这一招确实奏效,直到现在,很多同学仍固执己见,不愿相信香菱不是英莲。怪只怪作者掩饰得好,当然更主要原因是某些东西被和谐掉了。那些情节,看似合情合理,但总有一些可疑之处若隐若现,让人心里很不踏实。这正是作者的狡猾之处,以同学们久经各种谍战大片的考验,应该知道故弄玄虚的背后,一定会有隐情的。


香菱另外还有一个作用,通过她,我们终于可以捕捉到风月女主秦可卿的影子了。而香菱,现在正是男主角贾雨村追寻的对象,从香菱身上,隐约可见是两线相交的节点。


可惜啊,贾雨村挖地三尺,就想找到秦可卿。而他此时所锁定的目标,却只是秦可卿的影子替身。作者的故弄玄虚,不仅迷惑了读者,看来也迷惑了贾雨村,他调查香菱能查出个什么结果来呢?明显是方向错误嘛。噢!坏了!要是他躲在梨香院偷听周瑞家的和金钏儿的对话就不得了啦!呃……为什么又提他呢?他不是没戏了吗?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4 22:20:23 +0800 CST  
电脑故障,不及更新,让各位久等了。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7 19:27:34 +0800 CST  
204==

周瑞家的见过香菱之后,查问一番之后,便去送宫花去了。


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一节,按时下主流观点,这一段故事主要就是通过周瑞家的之眼,又巡视了一轮荣国府,又见贾府众小姐奶奶们一回。靠!这个写作手法,黛玉进府时来了一轮,刘姥姥进府又来一轮,到周瑞家的送宫花还来一轮,短短几回书就弄个三四次的,烦不烦啊,能不能来点新鲜的呢?以曹公大师级水准,总是落了俗套就说不过去了。

第三节 不知谁是惜花人


就让我们随着周瑞家的走一走,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吧。依薛姨妈的分配,十二枝宫花三春和黛玉一人两枝,凤姐可得四枝,周瑞家的便拿了宫花按人头去送。


周瑞家的所走的线路,曾经有好事者专门作了研究,为什么呢?因为她送宫花的最后是给了黛玉,而黛玉当场就黑脸了,让周瑞家的下不了台。这应该是表现黛玉小性的情节,但妹妹粉丝就不忿了,于是就将周瑞家的送宫花的线路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看她是顺路还是故意最后才来的。研究结果根据各人对林妹妹的喜爱程度有所出入,某对此研究不多,没有什么发言权,下面所列的顺序,是按照书上所记,是否顺路,不在考虑之中。


周瑞家的送宫花第一站,是王夫人正房后头三间小抱厦,这里住着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这第一站,曹雪芹自己说了的就是“顺路”,那信他吧。恰好三春都在,或者说她们没什么故事可讲,在一起省事,于是一下子送出了六枝宫花。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7 20:10:30 +0800 CST  
@豚豚打嘟嘟 2907楼
提供点信息 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木是“桢木”,“桢木”实际上就是桢楠,现在我们叫金丝楠的。在明代基本已经灭绝,清代专用于皇室,就这一点基本可以推定可卿身份出身皇族。
另:我觉得可卿与香菱的矛盾可能出自《风月宝鉴》和后来《石头记》的修改,有可能在成书早期,可卿的确是甄士隐(义忠亲王)之女英莲,但在后来的修改和谐的过程中,甄士隐和义忠亲王的身份逐渐分开,可卿和英莲的身份分开,一方面作者重新给他......
-----------------------------
义忠亲王的棺木我没有具体考证,不过皇家用物平常人不用那是一定的。
《石头记》前十六回对于《风月宝鉴》来说,就是把一些敏感人物的真实身份和谐掉了,另外给他们设计了身份和结局,但情节还是沿用原来的,所以会出现矛盾。和谐后的《石头记》读者已很难看出原貌了,作者这样写是写给自己看的,他心目中永远装着与他家族命运有关的《风月宝鉴》。
楼主 东安西安  发布于 2012-12-17 21:10:17 +0800 CST  

楼主:东安西安

字数:414973

发表时间:2012-09-01 22: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15 22:47:07 +0800 CST

评论数:57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