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让老牛来说说看!

中医的道家属性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作为一门必须时时刻刻接受实践检验的“接地气学问”,是容不得纸上谈兵派中医的生存的(纸上派中医更多的是出现在现代社会中,那些治不了病的中医们,要混职称,搞研究也只能世上谈兵了)。能流传下来的,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都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因为中医有赖以生存的土壤(今天科学时代没有把中医彻底埋葬也是基于这一点)。在集合了民间大量验方,搜集了散落的各家学说流派之后,在参考实践了大量的医学典籍之后,仲景先师为我们编织起一个大的隐形的六经统病框架来。张仲景在正史里面找不到确凿的考古证据,这也恰恰符合一个道家人物的特点。道家人物是看透一切世间的名利的,除非是生临大乱他们才会出山拨乱反正。清平盛世又会纷纷隐居起来,张仲景在序言里面说的很清楚他的动机是面对;“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当时流行时疫大行,生灵涂炭,面对这样的大灾,医生们竟然也会手足无措,其关键在于中医理论繁杂,门派众多,思想不统一。这也算是生临中医这门学问的乱世了,这种混乱的中医状态使得仲景先师感觉需要做一个归纳和整理,形成一种哲学化的中医框架,张仲景成为了中医这门学问理法方药的集大成者、奠基者。自此之后,上千年的历史记载少有这样严重的大灾,并非是时医不再流行,而是后世中医们有了《伤寒那杂病论》这本实践指导升级手册之后的结果。直到明末清初,典籍记载时医又开始了频繁的大流行,那不是因为时疫产生了所谓的“变异”,(那是典型的西医思维)而是中医学在经过了中国文化三次大的扩容之后逐渐失传了结果。这也是老牛推广宣传伤寒大义的初衷,在下文中老牛会专门谈到当今社会时疫流行的防治弊病。
所以仲景先师“感时”而做书,又最终不知其后,在历史上张仲景这个人物几乎在正史中找不到,甚至还有人怀疑张仲景本人的真伪。可是在老牛看来这恰恰真的符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家人物专属性情,以及“为而不有”的道家品格。假如张仲景要是有子子孙孙在世,非要打官司收版税的话,大家给评评这几千年来伤寒论的累积价值有几何?但是张仲景就这样“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般的消失在那个时代了。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经典著述都是作者在困厄之中,在心理生理承受了巨大的打击之下,愤而一蹴而就的。《史记》《报任安书》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种在现实中遭受严重持续的混合精神冲击之下,这一群圣人们,不会选择怨天尤人般的抱怨消沉,而是转而化悲愤为力量,这种力量往往是最强大的动力,真正的经典著述,一定产生在这种作者心理极端起伏冲突的状态之下。从仲景先师作的伤寒序言中,就有类似上述圣人的境遇,能感觉到先师的悲愤的情绪和困厄的心态,以及那愤而为之的动力。这样我们后世子孙才得有机会通过《伤寒杂病论》这本亚圣之作,来继承中医学这门伟大的科学。才使得我们这些愚妄的不屑子孙,能在黑暗中抓住那根若隐若现的中医之根。
上文谈到六经统病的“隐性框架”,至于为何要用隐形这个词,其实很简单,《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能解释。真理的道是不可言说的,真理的名称是不可命名的。就算是最严谨的圣人,也是在强而为之的极端谨慎的心态下,为事物传道命名的。世间万事万物都应该由道器、本末、体用、表里、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表物体系,也是给万事万物命名的不二法则。利用这个体系我们就会发现。古人在阐述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都力图把事物描述的圆满,要达到圆满的地步,就必须阴阳两性面面俱到,形而上学的概念和形而下学的概念缺一不可。形而下学、器世界的概念都是可以直观讲求的。但是形而上学、道世界的概念都是隐晦而不可言说的。但是中医学最看重的还就是形而上学的辩证思维哲学。这种层面的学问必然是隐形的,需要医生自己亲自去在实践行动中体悟。从病患个体的差异化和运用方药产生变化的现实例证中去体会,而不能完全依靠老师言传就掌握的。
这其实也跟儒家孔子主张的给事物命名的学问有关。甚至后世有专门的一家“名家”,司马迁认为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关于这门学问有多么深奥我们不去深究,我们随便那拿一个中国的名词来看看是否如此,举与中医学有关的如;精神、针灸、推拿、经络、气色、医药、经典、著作等等,大家看看这些类似的词是不是可以套用这样一个模式来读,精是精、神是神、(肾藏精、心舍神),针是针、灸是灸、(针是扎针、灸是艾灸),推是推、拿是拿、(推是向下用力、拿是向上用力)… …。老牛原创 QQ****请不要在正文中每层都留QQ号、手机号码等广告信息,否则做广告处理。(by版主)
以此类推,这些名词都是按照道器合一、形而上形而下合一的组词原则命名的。假如我们能这样来看这些名词是不是就能感觉到中国文字的魅力,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严谨的命名系统才能够勉为其难的,以真正近科学的态度,来阐述事物的真实状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就是中医这门学问自宋、元、明、清、时期基本失传的根本原因所在。那就是后世对中医概念的片面曲解造成的,一群浑浑噩噩的井底之蛙,管窥之豹,从根上就离经叛道的中医后学门如何继承发展传统纯中医,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话正好用来针砭造成后世中医失传的痼疾所在。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2 21:19:00 +0800 CST  
中医的阴阳观
阴阳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不是什么迷信。真理和迷信之间是有一条鸿沟来划分的,任何的哲学理论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起到正方向的作用,适应于这个时代的特点,那就是真理(不同的时代就有最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真理,不同国家种族地域也有适合自己的真理,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真理观)。任何一种学说被不良之徒刻意的去夸张推崇无限扩大化了,超过一个度了,就会变成迷信。
阴阳观本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只不过人们还沉浸在文革对传统文化造成迫害的阵阵寒意之中,只不过国人如今都被西方科学价值观给“整齐划一”了,被洗了脑,控制了思维。只认同这一种西方科学价值观,主动放弃了真正适合中国这块土地的真理。西方的价值观虽说也有积极的方面,也是有一群有志之士,站在西方大众的角度上,探讨摸索出来的哲学观。但是,正如上面老牛一贯的观念,太过分追求和崇拜了,太过分扩大化了,超过那个能为社会能带来正能量的度了,甚至开始起到制约和反制这个文明的进步了,就成为一种迷信了。因为西方科学价值观直接体现在,对现代科技的盲目迷信上面。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完全忘记了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老牛认为,阴阳观是中国大地上的土著先民们,自然生长出来的本土哲学,这才是真正被历史检验了的,最适合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
当今社会从上到下,认为似乎只有现代科技的发展才是真正符合人类发展的真理。持这样的观念的朋友不在少数,这也是近百年来全面西化来教育的结果,但是这种发展到哪里才算一站啊?在种族遭受欺凌,国贫家弱的时代,一致向西方看齐追赶,这是好事,符合时代的需要,能产生正能量。但是凡事据有的那个度早就过了。现在恰恰到了该矫枉过正,悬崖勒马的时候了。老牛撰写本文的一个原始的出发点也是基于这一点,也有种男人本能的治世情怀作为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
现代科技并不代表是真理。什么是真理?建立在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上的真理是什么?老牛认为,那就是用阴阳观来看世界,充分尊重契合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保证人类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科学的要求,难道不是吗?这才是真正适合我们我们地球人类的“真理”。中医就是利用阴阳学说来阐述这种属于地球人类的真理。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就是把人类当成地球生物的一部分来定位,而不是要把人类自己,定位成可以随便改变影响地球一切的上帝来看待我们自己,这是西方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倾向,但是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反对的。中西方文明的关系谁能说不是一对阴阳关系?
阴阳学说和中医之间的关系不是兄弟关系而是父子关系。当然这是我们中国古人选定的一个名词罢了,只不过历来几千年大家都举手表决同意了,同意用“阴阳”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演化的关系。“阴阳”二字其实本可以不提的,有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就会发现,易经那个时代就没有“阴阳”这个词,你去整部易经5000言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阴阳概念的存在。这就说明“阴阳”完全是根植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里面,这就像真正有中医存在的时代,人们根本就感觉不到中医的存在,只有失传之后人们才想起来找回它来一样的道理。
阴阳二字可以不提,但是内心必须要有才行。“阴阳”这两个字是虚无的概念,没有特指任何一件具体的事物,完全可以用其他的名词来代替它,但是有必要这样做吗?这世上一切概念不都是约定成俗的吗?
当今的时代,在官方层面一旦出现“阴阳”这两个字,就会有科学卫道士跳出来大骂一通。甚至都把民族的耻辱,被外族欺凌的原因都统统归罪于这两个字。这种迷信的大帽子的谁也负担不起啊。仅仅从这群卫道士们这种过分激烈的反应来看,老牛就可以负责任对这些人说,你们真该清醒一下了,到底是谁在迷信?你们反对的是其实是阴阳这个传统概念中,形而上学,道世界的概念,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虚无的概念,那么反对这个层面上的概念,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都是在空谈而已。
形而上学,道世界的概念根本就和人类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用“科学”的语言来说,自宇宙形成,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阴阳的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了,你反对和不反对、接受不接受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在上个地球季恐龙也有雌雄,太阳和月亮照常按照其规律运动,地球依然有四季演化,有气候的冷暖交替。它们不会因为你是人类或者是恐龙就刻意的迎合你们。这些科学卫道士们其实是执迷于对现代科学的崇拜,崇拜到听不进去一丝质疑的声音,一旦听到就暴跳如雷,大呼小叫,这种心理状态其实就是一种百分百的“迷信”。当年伽利略被烧死就是面对的这样一群人啊。他们其实很像一群执迷妄为的邪教教徒。老牛原创 QQ****请不要在正文中每层都留QQ号、手机号码等广告信息,否则做广告处理。(by版主)
阴阳观是一个纯中医必备的法宝,失去这个法宝就不可能参透事物(疾病)的发展规律的。你只有确认阴阳观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对伤寒六经辩证体系做到一种深刻而接近悟道的认识。有很多人认为伤寒经方不全面,只是专门治疗“伤寒”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既然六经不能统百病,为何张仲景不搞一个七经八经十六经辩证,现如今西医都“几万经”辩证了,据说现代医学统计有疾病几万种之多了。要想读懂伤寒六经体系,还需要掌握另外一个工具,那就是人体阴阳消长的一气周流观。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2 21:20:00 +0800 CST  
中医的一气周流
中医的一气周流观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的辨证体系,一气周流辩证就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人体阴阳气机的运转规律,不管是何种病态都是一气运转不畅所致。阴阳相互转化就体现在这个一气运转的动态变化之中。世间最稳定的状态是靠运动来维持的,我们都有骑自行和玩陀螺的经验,这个运动状态越能保证其稳定的运行下去,这个人的寿命也越长,这种一气周流的和谐运转状态,正应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章上古天真论篇中的一句话:“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人体本身就是靠各个脏腑之间相互的可持续的运动来维持和谐的状态的,这种常态就是健康的体现,是阴阳转化无碍的常态。《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阳者,万物之胎始也”。这段经文高度概括了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阴阳之间是靠不断的转化来实现其功能的,是靠抽象的运动方式来实现其运动的轨迹。作为一个中医就是要有审视把握这种状态的能力,依靠我们中医常说的四诊,望、闻、问、切来收集病人的信息,并且做出判断来诊断疾病的病位。
但是这种一气运转的状态不光是靠物质来维持的,就像生命之火的点燃一样,人体生机是需要那先天之气的能量来发动的,就像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没点火发动之前,依旧是一堆废铁一样,一但点燃,有持续的能源供给(饮食精微的化生),就会释放出充沛的动能一样。生命在那诞生的一刻开始,父精母血的神秘组合(就不要去研究微观上到底怎么组合的啦,那不是我们人类应该操心的事情),一下子就能让一个生命个体持续的使用的到天年。生命最高层次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这就是中医最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怎么样维持那人体一气周流的生生不息的状态。老牛原创 QQ****请不要在正文中每层都留QQ号、手机号码等广告信息,否则做广告处理。(by版主)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段经文指出来人体真正健康与否的最终决定权还在“心”。心脏的跳动是所有动物的生命的最基本的条件,心脏为什么会一直跳动下去,为什么有的心脏只跳动了50年,有的心脏却跳动了100年?中医对这个“心阳”,怎么来震慑、监督、管理、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看作是最高层次的治疗目标。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的解决用来维持人体一气周流,能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放在现实诊治过程中去,随时不去忽视它的重要性,始终把顾护心阳和维持人体一气周流作为治本之路,老牛认为,这才是一个中医医德的最大体现。天之大德曰生,不管是从微观的个人,还是到宏观的社会都需要维持这种生生不息的最终价值,这需要有比较大的眼光,有这样的眼光来指导,“治未病”、“治病必求于本”就会自然而然得变成一种实际行动,而不是沦落成一句口号。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2 21:20:00 +0800 CST  
伤寒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伤寒杂病论》的伤寒是广义的伤寒概念,这在《难经》中确切的描述:“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伤寒“六经统病”严格意义上说是统御所有内科疾病,是相对于中医外科而言的(内科外科本身就是阴阳关系)。这正好体现了张仲景在序言中提到的“思过半矣”的深意了,也就是说,张仲景本人觉得一切内科疾患的发展变化规律都可以参考这本书,这并非是一句狂言。
在《金匮要略》中再次提到;“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谶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这是对六经统病的又一个视角的解释。这三条,前两条明显就是指的内科疾病的范畴,而第一条讲的是内科疾患中的内生因素,属于经脉脏腑,属内属阴的范畴。第二条是讲的四肢皮肤拥阻产生,属于腠理肌肤络脉,属外属阳的范畴。千般谶难,不越三条这就是汉朝时期的阴阳观天人观对人类所有疾病的认识。伤寒在这里属阴,是相对于外科虫兽房事金刃所伤属阳而相对的概念,这也是广义伤寒的概念。
而伤寒的狭义概念是指的“伤于寒”,这个伤寒是相对于中风的概念来的。风为阳邪伤人阴气,寒为阴邪伤人阳气。不管是六经哪一经都有中风和伤寒的区别,三阳经有中风有伤寒,三阴经一样也有,这就是阳中之阴阳,阴中之阴阳的区别。虽说是狭义概念,但是确是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概念工具。老牛原创 QQ****请不要在正文中每层都留QQ号、手机号码等广告信息,否则做广告处理。(by版主)
关于伤寒六经,三阴三阳如何理解?老牛认为,必须要有《易经》的学习基础,道德经作为指导才算入门,黄老哲学才是中医的智慧源泉。那些方药啊,伤寒条文都是工具层面上的东西,不信你找个八岁的小孩来,他们完全可以通背伤寒论的,蒙童时期的记忆力是超强的,不是一个成年人可以比拟的。只要是能靠机械记忆通背下来的,拿来就能用的,基本都是工具,一个通背伤寒论的小孩子你敢让他给你开方诊病吗?所以说哲学领悟可不是靠背诵就能达到的,那需要临床参悟才能获得。必须经过参悟发酵得到的东西,就具有最大的意义。老牛这样说并非是鼓励学习中医偷懒,该背诵的还是需要背诵,虽然是工具,但是没有做工具的熟练掌握,你靠什么去实践应用?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2 21:21:00 +0800 CST  
谈谈献血的避害 上
献血是好事?这是西医说的,是西洋医生说的,是西洋医生让相关政府部门说的。因他们需要你的血,需要你的奉献,需要你的血去做生意。这话是不是很残酷很无耻,完全不该是衣冠楚楚的白衣天使门在干的事?可是这是大实话,越是实话越让人不好接受。
其实献血对人体本身并不好,对人体本身的健康并不好。用经方中医的视角来看,献血损失的不光是营血,还有能伤害带领营血运行的卫气,这真是一损俱损、阴阳俱损啊!

从西医的角度认为,牛肉羊肉猪肉狗肉都是肉,吃下去都是蛋白质,事实上并不如此,最起码它们的售价并不相同,它们的遗传基因也不相同,它们的父母更不相同,他们的性味有本质的区别,性味是加在物质上的形而上学的属性。

纯中医认为:牛羊猪狗肉的寒热性味并不相同,不同部份肉的参与人体系统的作用方向也不相同(如猪脚可以治脚病,猪胃可以治胃病,猪心可治心脏病)。俗话说,一滴精十滴血,阁下可以看看一毫升里有几滴血,再想想自己父母给的那一罐先天之本,到底折合多少滴血?

牛吃草,但草的营养价值和牛奶的营养价值,以及牛的力气是完全两回事,这其中有个转换机制是我们中医最看重的东西。但是这个“天机”般得转换公式,已经不是现有的科学理念可以解释或涵盖得了的,亦是说现代的科学理念是如此的短视。

是的,西医研究认为血球的生命周期是120天,周而复始。这是指在体内而言,那个死掉的血球哪里去了?是不是依然参与到一个不可知的轮回当中继续起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你把血抽走之后另当别论,问题是不仅仅抽走血球,同时还损失了其它的物质和重要的血液组成部份,还有很多是肉眼看不到,以及西洋医学不理解的东西,如精气神。看不见的就一定不存在吗?

判断事物的本质一定要看实际表现,不要被人云亦云的不假思索的洗脑方式给轻易洗脑。西医宣传献血无害,甚至还有益,真可耻! 大家可以刻意留意献血前后的反应,一般来说无论多精壮的男子汉,献三至四次血之后,人就垮了!不管是脑力为主的学者也好,还是体力运动为主的运动员也好,人都会感到酸困乏力,体力下降,劳累或精神紧张之时异常软弱,不能集中精神,思维能力下降,学术水平和体能水平都会下降,这在我们中医眼里明显是伤了阳气,损失了能量。

就算接受精良的中医治疗,此情形也往往可以持续多年,因为补阳是中医一个近乎永恒的追求,这个追求在一些人身上,有时候会变的遥不可及。

假如献血之后不接受治疗者,或者说没有机会接受中医治疗,那样更糟糕,有可能一辈子就完了!原因是动了先天之本的“真气”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大伤”。我们看看中医的“气、血、营、卫”的理论基础,是不是都涵盖在那一滴滴的血液之中?

假如我们人类真的象西医宣传的那样,适当的献血,可以激发人的造血机能的亢奋,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那么大自然伟大的进化选择,为何不进化出一种恰当的,适时的流血机制出来?不时出点血玩玩(请千万别和女性的大姨妈类比较真),不是说那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嘛!真的很可笑。

就算是有些阳气盛壮的人,献血看似一点危害都没有,那也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啊。身强的人和身弱的人显然不可一概而论。再退一步说,就算是有些人献血之后出现造血机能的短时间的亢奋,那也是违背老牛一直紧紧遵循的,判断一切事物对错的标准 “无为而治”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有的人也许真的不信老牛的话,要想检验此说也很简单,找几位奥林匹克冠军运动员来让他们献4次血即可,看看他们的运动生涯是否到此为止!高校的学生正是长身体求知识的时候,正是食量巨大,需要脾胃大量生化气血精卫为用的时期,在这关键的时刻毁了他们,公平吗?忍心吗?心痛吗?

而且无偿献血恰恰都是针对的这样一些群体,因为他们很年轻啊,看似献血一次两次没有问题啊,吃一顿饱饭睡一觉似乎就恢复往常了。但是用道家思想来审视,又是极大的错误,什么叫寅吃卯粮,拔苗助长?道家为何要提倡练习童子功(尽可能的节制一切无意义的消耗)?为何有的太极高手会劝后学们说;“其实太极拳是最适合身体最强壮的人练习的”。因为那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体把最顶尖的健康状态无限期的维持下去。

老牛不是一个极端的人,不会傻到任何事情都较真,事情实在不能立马改变现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但是我们不能一直傻下去。所以说老牛建议:“以后献血的时候,让医师和护士,以及单位的领导也带头献血,以他们为榜样,看看他们是否乐意即可,别自欺欺人”。

这里有一个逻辑学上偷换概念的问题,血球生命是120天,抽不抽都是死的了,但别忘了,它们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其功能,最重要的是人体需要这些功能(比如说,血球就像车间里的很多机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可以随便送人几台行不?不行,拆卸几粒螺丝也不行,否则整个工厂就不能运作)!人的扁桃腺和盲肠,西医学也曾经认为是没用的,是退化的器官,最近才发现原来还有用(这只有二种解释,一是他们真的不懂得,二是他们需要这样说)。

同时,人体因为损失了这些宝贵的血液,以及其中所含的我们知道的(属阴的范畴)、不知道的(属阳的范畴)成份,因此打破了人体的阴阳平衡!由于因此带来的失血的损失和破坏,还会引起其它的负反馈或正反馈,以及我们尚不知道的负反馈或正反馈,即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更动一小部分,即影响全局。如:这部机器一旦停止,整个生产线就无法运作)。

在人的颈部,有一血液成份探测器(西医学认为),以调节血液的含氧量,当血氧不足时就会发出警告,加速呼吸,动员相关的应急系统,直至血氧正常。这些紧急应变系统的动员,或者过多的动员,本身就会影响相关的后备系统,动摇了人体健康的根基(别说失血这么严重的问题,就像睡眠,一晚睡不好,十晚也补不平),这就像老牛一直最反对的,西医乱用激素的严重偏好一样,人为的调用先天藏精是罪大恶极的对人体健康的犯罪行为!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2 22:32:00 +0800 CST  
@ty_以江 2016-09-22 22:35:00
感谢牛老师的分享!老师在给病人开的处方中使用"两"的计量单位是现代人使用的计量单位吗?伤寒论里的计量单位"升"斤"两""钱"换算成现代的"克"应是多少?望老师解惑!
-----------------------------
你好这位朋友,是这样的,剂量的论述太多了,不用老牛专门谈,你也知道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我知道你问剂量的意思,是想照方抓药,实际运用一下试试,可是这样真的不靠谱。

中医这个不传之秘并非仅仅就是保密得意思。

全国那么大的范围,跨度那么大,寒热温凉差距巨大。每个地区不同的药物性质,不同的药店贩卖的饮片质量千差万别,特别是一些附子巴豆芫花大戟一类的药物,比如说就像附子,都叫附子,有的药店售卖的性质峻烈,有的就是些药渣子。而每个中医都有自己习惯的饮片来源,对其性质比较有把握。

所以我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吧,老牛只是在这里给出一个治疗的思路和理念,给出一个药物配比大体的比例做参考。再说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必须要医生刻诊的信息为依据,这样开出的方子才具有价值。


你想想如果靠百度就能治病,那么中医就应该被灭亡,不灭亡就怪了,机器都可以代替人了还要那些老中医门干嘛?你说对不对?

同时这也是老牛对职业的一种负责,经方中医用药本就追求药少力专,用药的剂量都比较重,如果仅仅依靠老牛的一个病例,就让读者们照方抓药,万一出问题,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是吧?老牛虽是一个民间中医,但是责任心并不比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们低。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3 17:23:00 +0800 CST  
谈谈献血的避害 中
现在市面流行的桑拿浴,进去焗烘出了一身汗,出来就很容易入睡了。为什么?大汗淋漓的时候,你脑子里面有:“汗血同源,心主血脉”。的概念吗?
伤神了,伤心了,当然容易睡(汗乃心之液)。所以从健康角度而言,桑拿浴是不值得提倡的。老牛多次提到过,流行的东西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抽烟酗酒,包括某些社会认可的东西。

西医学认为,肝脏的代偿能力可达70%,即70%的肝细胞功能破坏了,肝功能的生化指针仍然是正常的。可否这样说:每个人都可以捐出他的半个肝脏,给西医生们去搞肝移植(且不说移植本身的害处和学术上的低劣)。此乃挖东墙补西墙,挖肉补疮,用有害的方法济急,而不顾后果,得不偿失。这种方式,与手术、毒药、移植、献血一样,是纯中医所不齿的。

谁可以保证只抽血球,别的细胞以及各式各样的因子,抗体和成份,包括“气、血、营、卫”不动分毫?即谁可以打开车窗放些氧气进来,或低头把衣服上的灰尘捡起来?

如此的冠冕堂皇的宣传无偿献血,这是一个社会责任?社会和医院应该误导市民承担起这个责任?这是一个利己利人的好事?因输血致死和感染疾病(包括恶性疾病)的又有多少?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输血,如艾滋病。

郭美美那张流传在网上的存单,让我们联想翩翩。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吁市民献血,强迫献血?街头无偿自愿献血?献血者需要提高觉悟,医院打开门做生意需要收费,西医生用这些大家捐赠的充满爱心的血(器官)输给病人,收取高额可观的费用。
老牛要说,献血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献血是无偿的,输血也一定是无常的才行,这还包括无常捐献器官,也一样。但是无偿往往却是“单向收费”的,他们只要求捐献者无偿,而谁见过他们为病人无偿过!


假如我开餐厅,鼓励大家定时送柴米油盐/或我开辆大卡车定时向大家收集猪肉牛肉,或者是要割阁下股上之肉来用,能无偿给我的就是觉悟高,反之就是没有觉悟。
要知道现在经济利益至上的社会,给相关的管理部门或决策部门相当股份或利益,有关部门或法律就自然会向某一方面倾斜,这就是现实或游戏规则。谁为鱼肉,谁为刀且?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3 17:33:00 +0800 CST  
谈谈献血的避害 下

西医用新春贺礼体跟你说“点滴血液能燃点生命之火,为了身边的同胞,勇敢地去承担一份责任,奉献一片爱心吧。只要您参加无偿献血,就能感受一番神圣而特殊的节日气氛,体会助人的快乐,同时您还能得到一朵爱心玫瑰以及春节礼包,把这真挚动人、代表您爱心的玫瑰,作为情人节的礼物送给最爱的他(她),这样是否更能表达您的心意呢?”
我们不明白西医院拿着这些血去卖什么价钱,也不知道新春期间会不会加价,或者什么时候来一场大促销,大甩卖。为什么西医院在病人没钱的时候不“为了身边的同胞,勇敢地去承担一份责任,奉献一片爱心”?阁下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贫病交迫的病人,面对着西医院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嘴脸或模样。

呼吁市民献血的理据薄弱,医院究竟是营利性行业抑或是公益性行业?就中国目前老百姓看不起病,或一年的收入不足够支付一次住院费的情形来看,很难看出其是非牟利性质的!

如此,市民献血即是变相由市民津贴医院。这个要求完全不合理。

西医院作为一间公司/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因为治死了人还有钱收,虽然其名称之后并未冠以有限责任公司,但事实上有此特许或特权),按道理说,要扩展业务,增加投资,应该循正常的渠道向市场集资,例如配股或者发债,即使西医院认为这在财务上不可行,难以获得市场人士支持,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要求市民无偿献血。更不应以行政方式要求,因为如此对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并不公平。

西医院过去在谈到住院费或药费问题时,总是以上市公司自居,将没钱的病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如今,为了获得这些宝贵的鲜血,却搬出社会利益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市民无偿献血,这种双重标准很难令人信服。退一步说,即使市民献血真的可以带来社会利益,但也不足以作为医院要求政府注资的理据。毕竟,获得这些鲜血,始终是医院这间有限公司的投资行为,市民根本没有责任承担这笔费用,更没有此义务,政府切勿慷市民之慨。

就如同香烟制造厂的存在亦是一样的道理,此时什么烟民的肺病肺癌,只是个人健康,纯属个人的事,个人利益与几十亿上百亿的利润或税收相比又何足挂齿!或者当年的大烟(鸦片)也是烟,虽然曾经有过鸦片战争,但现在这些因肺病或肺癌而奄奄一息的善良和无辜烟民们只是弱势团体,就算他们知道,也没人为他们伸冤,何况他们不知道,或被教育洗脑为不知道。同时也可以说他们吸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自己的决定,与人无关,但相关部门是否有教育的责任?庆幸的是烟民们也并非全部鸦雀无声,也有不少过亿的索偿(牛津教授:吸烟减寿10年,受尼古丁毒害魁烟民告三大烟草商)。

器官移植者的本性和性格会类似于捐赠者,输血者和献血者之间的关联又如何?有人做过研究吗?就像手提电话生产商也在测试手提电话对人体的损害,你能指望此测试公平么。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吸血鬼吸血可能真有其理由——年轻人的血液能使老年人重返青春(看过吸血鬼系列影片的人肯定都对嗜血如命的德拉库拉伯爵记忆尤深)。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的试验报告说,为年老的实验鼠注入年轻实验鼠的血液,能使年老实验鼠的肌肉组织快速恢复。相反,如果将年老试验鼠的血液泵入年轻实验鼠的体内,肌肉恢复时间将会变长。实验还发现,恢复肌肉并不是“年轻血液”的唯一好处。

何为年轻,在中医看来就是阳气盛壮的年龄就是年轻,年老实验鼠的肝脏也会因此恢复活力。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动物的衰老过程并非因为器官的老化,而是由于血液变“老”了。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阳气的作用!老牛的扣扣号是三六二九四四七七三,牛翁一安平泰。

那么献血者本身又如何?公平吗?或像器官移植一样,割取器官的时间早了,被割取器官的病人尚未死亡;割取器官的时间晚了,被割取器官的病人已经死亡,此器官也已死亡,最重要的是接受器官的人已毫无得益!既然生命是平等的,又该如何判断那个生命更有价值?看金钱来取舍?

据新华社电,如果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参加了无偿献血,在当今世界现有的科技条件下,还无法检测出来,因此,输血存在着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近日在此间召开的“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专家访谈会”上,云南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出: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输血。专家称: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一段时间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前已具有传染性,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机体产生抗体,为期3个月,这段时间称为HIV检测“窗口期”。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参加无偿献血,其检测结果会是阴性。这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而在各种传播途径中,经过血液是最容易传播艾滋病毒的,输血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专家们提醒,传统观念中认为输血对抢救患者生命大有好处的观念应该改变,在可输血可不输血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输血。

西医的创伤急救是需要输血的,紧急的时刻,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是西医的优点,这一点老牛也不是一概的否认其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紧紧局限在西医外科的创伤急救上面。
老牛反对的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各种过度医疗行为,特别是在西医内科这个范围内的手术,是老牛坚决反对的。能不手术的时候少手术,特别是一些内科疾病,西医内科的手术几乎百分之90以上都是弊大于利的无知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血液的需求量。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3 17:34:00 +0800 CST  
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现象 上

这是今年春天一个老病号推荐过来的病人,读过老牛的文字,虽然也认可老牛的一部分观点,开始也是抱有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来的,因为社会上的中医现在普遍口碑不佳,这倒是真的事实。

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企业搞得很有特色而且规模非常大,虽说算不上亿万富翁,但是就其自己而言,生活上面已经没有钱的概念了,钱的概念也只是会计嘴里的一连串不断变化的数字。

姜总,年龄46岁,为人比较低调,一看就是一个很有城府的成功人士,中等身材,体型丰腴,面色发白(肺之本色外漏,肺主一身之气,气虚的典型面色),毛发明显开始稀疏(发为血之余,血亏血虚的体现),但是发型一丝不苟,最重要的一点是额头上感觉是湿的总是感觉有汗水。

老牛和他聊了很多,期间也穿插了不少他的人生体悟,虽说开始他城府颇深,话不多,但是聊了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变的健谈起来,开始谈起自己的病史加奋斗史,这其实也是老牛看病希望听到的,对病人的过去有一个简单的印象,因为疾病发展到今天,总是带有过去的影子。

他特别提到一点就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不光是一些繁琐的经营问题困扰他,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打交道,他告诉老牛,在他企业升级审批最关键的一段时间,要亲自去陪同各个主管部门的领导应酬,那段时间真可谓是夜夜笙歌,每天休息时间也就是几个小时,喝酒娱乐甚至是频繁出入一些高级色情场所,都是常态化,他回想了一下大约是三十七岁那一年,企业在自己的努力下,手续搞定,走上正轨,他就感到自己身体开始出现严重的滑坡,他本人诉说的很多,也的确是症状百出,老牛给他总结一下如下;

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踏实(脾胃不和,阴阳不交,升降不遂,胃不和寝不安),多梦(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浮越,收纳失司)。多汗,动则汗出,头汗特别严重(热越则头汗出,心阳亏虚,表虚风入,造成漏汗,汗血同源,伤及心肾了),夏季不能穿任何棉质地的衣服,必须要穿丝绸的才行。食纳不香(脾被湿困,脾气抑郁,生化障碍),再好的宴席也引不起食欲,吃饭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胖(脾虚胃弱的恶心循环已经形成),吃多了就胃不舒服(胃阳不足,胃失潜降),而且经常容易“上火”(所谓的上火,其实是中医滋阴派的观点,那个上火是滋阴过度造成的滋腻碍脾,脾失生化,血亏则热,血热妄行造成的疮痈偶发),口鼻上时不时的长一些小疮疔。

平时不爱动,喜欢坐着(久坐伤肉,脾主肌肉),这几年才强迫自己去了健身房,但是稍稍运动过量,人就会更加的疲倦(脾虚胃弱,生化不足,运动过量,消耗过分,过及补给,必然疲倦)。大便溏泄(水寒土湿,水谷不分),得凉则泄(太阴证据),不成形,小便清长(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尿频,夜尿多在两次以上(最典型的小便不利)少阴病证据),清晨起床不清醒(肝阳生发不遂,气机失司),一上午头脑昏沉(气血供给不足,既有生化不足(阴血),也有生发不足(阳气),阴阳俱亏明显),平时多健忘(肾阳不足,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必然多健忘),但是只要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他能抖擞精神恢复精力,头脑依然灵活(这种人是非常常见的调用精气之人,关键时候能激发起藏精来用,这种结果既能导致业务上的成功,同样也能导致过度调用元气的不良后果,正所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中午吃饭之后必须午睡一会(旦欲寐,脉微细,病人少阴病证据),不然一下午就没精神,性能力严重障碍,不光是早泄,甚至是连自主勃起都出现问题(肝主宗筋,肝藏血,阳事不举不硬属肝所主,肾主生殖,约束二便,不收不纳,早泄遗精滑精属肾所主,乙癸同源,水寒木枯,肝失条达必然阳痿早泄)。刻诊,舌体胖大有齿痕(脾虚虚劳舌),中间有道很深的裂痕(内有中医认为的脏器的虚损,老牛认为是肺气严重失司,心肺功能出现问题),舌苔水滑无苔(水饮泛滥舌),舌尖微红(虚热偶扰),脉沉细,左脉跗骨(命门火衰)。

病人也是感觉到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多次去医院检查,每次除了血压血脂血糖偏高,还都在适当的范围内之外,其他别的毛病也没有。西医给出了很多建议,让其多吃一些营养品,比如深海龙、鱼油一类的滋补营养品,西医就是什么冬虫夏草、西洋参、燕窝这样的补品也吃了不少,总体感觉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效果,身体明显感觉是在越来越差的循环之中…。

这就是现在社会典型的亚健康,西医所谓的无病状态,但是中医眼里却已经很严重了。我问他你现在最困扰你的是什么问题?他说是;多汗,特别是夏天,不敢离开空调屋子,离开空调屋子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风邪袭表的漏汗证),但是害怕风直吹。另外很奇怪,不光怕热,冬天还怕冷(气虚之人,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冬天老是感觉小腿是凉的(这是经方中医比较重视的四肢厥逆的征兆,是厥阴证的表现)。平时老是感觉人疲倦乏力精力不充,干什么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老牛给出的诊断是三阴病同病并且还有夹杂的太阳表虚证,西医认为的亚健康,中医认为是慢性损耗性三阴病的初始。当今社会有这种困扰的人大有人在,不光是一些企业家,甚至一些不知节制的年轻人都会发生。明显感觉自己整天在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沉沦,可是又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因为人们忽视了世间万物都是具有,道器层面和体用层面的属性,病在开始阶段往往都是在道世界的、本质上的毁坏开始的,这种道世界的、本质性的毁坏是潜移默化的,不伴有器世界的毁坏,只有在道世界本质上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之后,器世界才开始崩塌。

西医所有的检测手段,是必须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器世界的指标才能给疾病命名定性,而中医追求的是“治未病”防微杜渐的价值观,在道世界开始毁坏的开始,这个人严格的说,就是一个“病人”了。而这个病人的状态也许能持续十几年几十年,日积月累之后出现器质性的病变之后人才开始追悔莫及。每个人都不一样,这跟每个人的身体的强弱有关。有的人会诟病中医的这种论断,认为根本就不切合实际,可是这个问题在有道之人,有识之士面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疑问。所以老牛认为,这个姜总如果不能尽快的截断病程,扭转恶性循环,将来必然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病暴发,而心脑血管病的暴发是最可怕的,因为他能使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个“常人”,在今天一下子就消失了,现实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简直是不胜枚举!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3 17:58:00 +0800 CST  
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现象 下

这个姜总就是在初步认可了老牛的文字之后,也是认识到了这一观点,才主动来聊聊的。老牛又重复一遍老牛的三个三分之一原则(不要责怪老牛啰嗦。需要反复重复的都是重点啊),他表示认可。因为如今看来,事业和金钱并非人生是最重要追求。他说自己就算是没钱也一样会这样选择,老牛很认可他的觉悟,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显然不是偶然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是超过我们这些凡人的,有时候他们就是缺乏一个点拨的机缘,而且你不用多说,悟性非常的高!

老牛给他开出了膏方,他这样的病人,如果你去给他单纯的温阳或者单纯的滋阴,你会发现,这个人都是接受不了的,身体会很明显排斥,要不就疮痈杂生,要不就拉肚疲倦,这种病人的救治必须建立在阴阳同调的基础上,在阴阳同调的基础上还要分策略,第一步要突出温阳再突出滋阴再温阳,反复有的放矢才行。

他是在春末夏初来的,我说你来的正合适,很多老百姓不懂,春夏正好是养阳的好时候,所谓的秋冬进补,是指的滋补,滋阴为主。病人是最典型的阳虚为主阴虚为辅的病人,所以必须从温阳开始,用药要精准而量宏,开出对证的方药,才能打破阴寒邪气盘踞而格阳的中宫!

另外叮嘱其一定修身养性在先,就算是不吃药也要收敛自己的心神,不要再去和人和事情做过多的纠结,放松心态,节制各种欲望,另外,不要老是习惯性的“抖擞精神”,不尽的调用宝贵的元气。也不要舍弃我们中国人所讲求的“修桥铺路”的慈善事业,有多大能力就行多大善缘吧。

要进行锻炼,我们经方中医的锻炼标准,一定不是西方所提倡的大运动量锻炼,我们中医讲求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最开始要从“微微汗出”为度开始(所谓的漏汗证,其实就是风邪袭表的表征),每次运动之后不能有疲倦的感觉,假如有了,就说明过度了。还有根据不同的疾病我们中医还有一些针对性的中国式的锻炼方式,比如站桩,太极,吐纳,五禽戏等等。总之人一定要动起来,人体就像一缸水,不动的话,就是死水一潭,死水潭底下就会沉积下厚厚的物质,物质沉积久了就会凝结成石 ……。

让其自己研读《黄帝内经》,看看古人是怎么追求“参天地治化育”的,怎么“尊天道而执行”的,自己规范自己的生活规律,把以前那些恶习改掉,老牛只能说尽力而为,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谁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是自己给自己的身体加油,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任务,自己给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修养生息的环境,这完全是病人自己的追求啊!医生只是告诉你怎么去走对了方向而已,怎么走还是要靠自己。

病人如今已经开始吃第三幅药膏,药膏追求的是缓慢、持续、不间断的给药。病人开始一周还没有太明显的感觉,可是服药一周之后最先出现的就是久违的晨勃,清晨寅时,人体气机开始生发起来,而人体最末梢器官是否能冲盈起来就是最重要的表现,男人的宗筋晨勃就是最好的证明。试想当年年少时,那个不是早晨被满满的,阳气激荡的晨勃所唤醒的一天的开始,老牛原创;扣扣号三六二九四四七七三,牛翁一安平泰。

今年夏天也够热,病人感觉汗出依然厉害,但是那种如豆滚下,眼睛都睁不开的情形消失了,还有一点就是有了久违的饥饿感…。他说;这一切变化都有种久违的感觉。

虽说这个治疗恢复过程很缓慢,可是道家思维告诉我们“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最后的成功时刻往往都很轻描淡写,而回顾那个奋斗努力的过程往往会很漫长而痛苦。俗话说病去如抽丝,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这么多年的损伤,这么久的摧残,本身要扭转过来就很不简单。但是一旦良性循环建立起来,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病人自己要求自己的力度了。病人别的也没有多说,只是表示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就好像重新获得一个新生一样,表示十分感谢老牛,老牛说,我们还是一起感谢伟大的传统文化吧,很明显这个病人的转变不仅仅是药物在起作用,恐怕最起作用的更多是思想的转变,是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带来的吧!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3 17:59:00 +0800 CST  
再谈阴阳辩证的价值 上
纵观世界历史,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及中国都曾有过自己的医学,并称为四大传统医学。中医是其中理论最完整、实践内容最丰富、最有效的医学,中医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孕育下,形成了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善后,预后,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大地神、土地神,古印度人讲地、水、火、风,古希腊人提出水、火、土、气为万物生成之根本,这些提法与相对于我们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差的还很远,只能说正走在丰富成熟的路上,只不过这条路走到一半的时候,因为种种不可预测的原因断掉了。
在希腊四元素说基础上衍生的“四体液”说,即血、痰、黑胆汁、黄胆汁,与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理论相比,也只不过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简单假说而已。由于印度、埃及、希腊三种传统医学没有成熟的,对临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因此其防病治病始终停留在经验性、随机性的治疗水平上。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西医的迅速发展,上述三种传统医学相继走向消亡。

近代,中西医之争延续了近百年,但西医却始终未能完全代替中医,中医以辨证施治取得了令人不容忽视的确切的疗效。单就中医独家发现的,而西医至今也感觉莫名其妙的经络而言,这其实对认识人体以至于一切生命现象,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建立在经络学说上的针灸按摩疗法,更是对很多西医不能有效控制或者说不治之症产生了神奇效果。

面对针灸按摩不容置疑的疗效,进一步表明了中医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广远的发展前景。到了21世纪,在倡导自然疗法的今天,中医的生命力更是有逐渐大增的趋势,古老的中医学不仅没有完全被现代医学消灭掉,而且更是提出了日久弥新的挑战,这种不断的挑战,甚至动摇着某些所谓“正统”的科学观念,这就是老牛一直提心大家要小心防范的“科学邪教”的危害性。

面对莽莽宇宙,我们中国人着眼于时间的流动和变化规律,把对时间和规律的体察,更加看重于对物质和空间的度量。中国人几千年来尊重和热爱自然生命,推己及物,视大地万物为有生命的存在,视自然界为生命之不断演育。中国人始终立足于整体世界观,而没有再微观世界上做太多的无用功,这是一种大智慧的结果啊。

因为整体观是生命的现实表现特征,整体和生命的表现主要存在形式是时间和规律。而时间一维且不可分割,故重视生命的现实表现和着眼时间规律性的变化,又加强了中国人的整体观念,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良性循环。大家想过没有,这其实是老天爷对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天赐眷顾。

中国人很早即认识到生命内部各脏器、及生命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须相依、和谐完美的联系。比如《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就形象的告诉我们人体是个“橐龠”,就是个我们说的风箱。而人体器官之间气机升降出入的配合,仅仅就是为了一个类似目的,就是让这个风箱一直良好的运转下去而已。

可是要是这些脏器之间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将意味着生命的完结和时间的中断。因此,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心境和处世原则,比如《中庸》明确的说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道既是人道,人道也是天道。老牛的扣扣号是三六二九四四七七三牛翁一安平泰

所以中国人向来主张人心合于天心,自我融入宇宙,摒除主客对立,反对因人欲的膨胀而损害宇宙生命包括人类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对待人和万物,道家提倡“任性”“无为”,儒家主张“尽性”“中庸”,做法和要求虽有不同,但都是希望其天赋本性能够自由、充分、全面的展现,人和万物在同一时间之舟中共存共荣,这是中国人至高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又处处体现出中国人外儒内道的价值观取向。经方中医在最高层面上解释了什么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种整体观和广义生命观的促使下,中国人着重事物的功能和关注功能支配形体,这是生命之本。没有了功能就失去了生命,形体也随之散解,所以功能重于形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段经文明显是说,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造成“有物混成”的那个动力源泉,是所有鲜活的生命个体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人活着的“道”,形而上学的概念是更有价值的。

功能又通过一定的关系得以显示,并受关系的制约。由关系组成的结构和结构关系的协调,是维系整体的前提。中国人认为,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最重要的关系是阴阳,阴阳关系最主要的体现是四时,在四时,五材和五方的基础上又创立了五行系统,五行的反馈自调机制被视作维持一般整体平衡的功能结构模型。

功能有其承担者,结构关系的实现也有其介质,但它们往往是看不见摸不到,它们是无形之虚。然而它们是真实的根本存在,这也就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差别所在。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4 13:07:00 +0800 CST  
再谈谈阴阳辩证 下

决定宇宙生命的关键所在。中国人将它们一律称作“气”,认为事物的整体功能反应和各种整体关系正是通过“气运”,“气象”而显现出来。事物之间各种整体关系的法则称作“数”,对“象”和“数”的研究就成为中国人认识天地万物的切入点和关注点。
中国人有向内的思维趋向。长期以来,通过体验、直觉和自我调控,对心性即精神作了大量研究。心学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学术。它不仅包括道德修养、行气健身,而且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所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找到对于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最重要的那个根,去给自己制定一个至高的目标,也是中国人最高级别的追求所在,可见能明心见性是中国人最高的自我追求

中国人常说:“人是要靠两条腿走路的”,做人与做事同样地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偏废!多么浅显的一个生活哲理,却道出了朴素的阴阳学说,同样,人类的经济活动史,也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这两条腿就是:生产力与生存力!老牛始终认为;“生产力可以依靠西方科技达到,但是生存力(这个生存力不光是指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体,一个家庭,民族,国家,物种的生存力何尝不是如此?)必须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指导。因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是历史证明了的,5000年不间断的文化传承,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由此而形成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创建医学和认识其他事物时,偏重综合而不是分析,直觉而不是归纳,取象类比而不是抽象推演,整体观察而不是分类实验。所谓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是我们中国人观察事物能化繁为简的天赋,这一点我们必须感谢老子!

中国人注重研究的是世界和万物的生成、演化和持续的演示,而不是其物质构成和空间中的细分。因此,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因为精神是人体最高层次的功能。它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是人体作为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一个名词概念来描述,而且这个概念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能繁能简的,就这样中国人就发明了阴阳这个名词。

整体功能结构关系又表现为与日月天时相应和的,机体发育和生命维持的节律。这种节律是维持生命的最根本的“长生”的能力,西医更重视研究的是个体物种之间的自生规律,而中国人却在研究“万物为刍狗”的生生不息的能力。

我们以前都在喊一句话,叫做“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口号正好讲到半个自然规律,那就是万事万物和“阳”的关系,其实“万物生长也要靠月亮”这样才算完善。“阴阳”就是万物能够长生的根源,而并非是依靠个体那个小小的“自生”能力,来达到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长生”状态。

正如《道德经》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从本质上说,中医学不是治病而是在循天助人,是《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它不是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易传》的:“穷理尽性”,即帮助人恢复和提高人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达到和天地日月阴阳和谐共振的最终目标,这就要靠我们中医常说的“阴阳升降出入”的管道畅通。

利用天之道来实现祛病健身。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中医治疗学上的体现,这才是真正的科学。

西方文化刚好与中国形成左右对称的优美格局。他们在传统上视空间重于时间,重是物质而忽视精神,把世界看作物理的世界微观的世界。时间性虚,空间性实;时间的本质趋向综合与整体,空间的本质趋向分解与并立;时间只能被动万物共享,空间则可以由强者去切割和占有。所以说中国人才真正讲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自由”的民族。
与此相关,西方人喜爱分析,侧重研究事物的有形实体和物质构成。在群体中强调个体的独立价值,在整体中注重局部的基础作用。因而喜爱孤立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说实话都是在器世界里面打转转而已。面对这个道器合一的世界,习惯将主体(道)与客体(器)对立起来,同时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主张征服自然。西方人有向外的思维趋向,关注事物在空间中的继续运动和物理变化,因而几何学,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方面很早就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整个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上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西医学必定以解剖学为基础,着重研究人体的形体器官和化学构成,眼睛只盯住器世界来做道场,丢掉了另外一半更重要的道世界。因而缺乏对人的整体考察。

在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则着力寻找有形的致病因子和人体受损的精确部位,这不过是又深入了下一层次的一个器世界而已。然后依靠人工合成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直接排除病因并修复被损的人体部件,甚至是连治疗手段也刻意的在回避道世界。


综观和比较中西方的思维特征,中国属于阴性文化,向心内收是其趋势,西方属于阳性文化,外向离心是气趋势。在传统上中国人选择了,偏重以时间为主的生命时空坐标,西方人选择了,偏重以空间为主的物理时空坐标。


这两种时空观贯穿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时间文化所以更重视道世界,西方文化是空间文化,必然更重视器世界。

同时,正是这两种分具阴阳偏向的文化造就了两种认识论,两种不同的科学思想体系,而中西医正是这两种认识论,两种科学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以断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仅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是而且应当是多元的,对人类曾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至少有两个源,两个流,而不是一个源,一个流。即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和发源于黄河长江的中国科学。尽管中国式的科学技术体系与西方相比尚有时代的和规模的巨大差距,但从文化基因上看,它有存在的理由和向前发展的巨大潜能,而且代表着当今科学拓展的方向。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人类文化与科学的发展规律亦如是。

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外来的学问,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凯恩斯、杰文斯……等一个个都演绎着不同的内容,或谈财富,或谈剩余价值,或谈国家干预,或干脆把“政治”干掉,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学,林林总总,药方一张接着一张,可是,经济危机还是在继续,两极分化还是在加剧,生灵还是在涂炭……,而今,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在古老的阴阳辩证法故乡,中医,正运用她独特的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方法,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指明最终的方向:世界经济如何健康与和谐?面对阴阳学说,显然不仅仅是用来治病的,中国有句来源不慎明确的古话,叫做“上医治国”,这又何尝不是对阴阳学说的一种隐性的肯定和鼓励老牛原创扣扣号叁陆贰玖肆肆柒柒叁牛翁一安平泰。


中国人常说:“人是要靠两条腿走路的”,做人与做事同样地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偏废!多么浅显的一个生活哲理,却道出了朴素的阴阳学说,同样,人类的经济活动史,也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这两条腿就是:生产力与生存力!老牛始终认为;“生产力可以依靠西方科技达到,但是生存力(这个生存力不光是指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体,一个家庭,民族,国家,物种的生存力何尝不是如此?)

通常,我们熟悉的一种能力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一种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教科书上耳熟能详。在了解之余,我们是否真正自问过:人类除了生产力之外,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能力?特别是现在社会,生产力极端的发达了,也许该补补人类生存力这块短板了!

所以我们要开始找回,支持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屹立不倒的根源,那就是建立在《易经》思维上的阴阳学说。这里为何不提五行学说,那是因为五行学说也是来自阴阳学说,只是一个更细层次的演进而已。根还是阴阳学说!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09-27 08:58:00 +0800 CST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百度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病人垂危还不能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

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0-02 12:53:00 +0800 CST  
@该信神了 2016-10-13 15:15:00
请教一下 我妈65了 近几年每年会犯一两次头晕 但今年犯的次数好频繁 就这两三个月就发了好几次 严重的头晕就会伴随恶心呕吐 去医院检查说是什么多发性眩晕症 开几天吊针就丹参 黄芪之类的 最近犯晕太频繁想带她去看中医 我妈又不愿意 说没啥大碍休息躺躺就好
请问这在中医来看是啥病 能根治吗
-----------------------------
这就是少阴病眩晕症,伤寒叫做“振振欲扑地”。简单的说,根本原因是长期的中焦脾胃化生气血不足,上焦不荣的后果,次要原因是肾阳不足,水不涵木。造成肝脾气机生发失司,更加造成人整个气机生发不好,更加加重了上焦缺养,这才是眩晕症的成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身之阳气渐衰,如果身体气机不到调节,越发会加重。至于根治这个概念就不对,中医眼中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鉴于病人的岁数,治疗控制到症状越来越轻,偶尔发作也是轻度症状,而且基本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那就是最佳的治疗效果。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0-13 18:22:00 +0800 CST  
@空心竹66 2016-11-03 19:57:00
牛哥,您好!拜读了一下您的大作,确实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我也向您咨询下我的病症问题。
我是自小体弱多病,长大后由于学业压力和饮食不当,导致肠胃系统不好,至今持续有十来年了。主要症状是有充血性糜烂食管炎,轻度胃炎,肠道没检查,估计也有问题。口臭也比较严重,和大便的气味差不多。由于我现在在习练气功,大便由原来的经常便秘变成现在的经常便溏,现在有时也会便秘。稍微受点凉就拉肚子。每天早上刷牙......
-----------------------------
其实你看,我都无法得知你的性别和年龄呵呵。

其实中医诊病是很全面的,望闻问切不是在耍嘴皮子,必要看病人的气色形态,要听病人叙述,要观察病人的各种状态,尽可能的收集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性的问诊.......仅仅就这一点,中医就比西医好的多全面的多,同时也说明一个中医看病真的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行。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3 21:28:00 +0800 CST  
谈谈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人体十二正经加上任督二脉组成了人体大框架,经是主干,络是支节叶曼,人体整个是被经络包围穿插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
我们都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的概念很复杂,我们姑且放下不说。但是谁都知道,气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表现,而经络则是气在人体内的的运行通道。这个通道不是微观物理的管道概念,而是一种神秘力量规范指导下的特定通道。生命还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终结,人断气了,经络也就消失了,看不见找不到了。
所以,西医解剖尸体根本找不到经络,只有大活人自己才能感受到经络的存在,连医生也感觉不到经络,医生掌握的是经验。针灸大夫会边下针边问患者:“感觉到了吗?感觉到了吗?”这一点足以证明中国人的学问基本都是建立在人文实践基础上得到的。
经络是一切中医活动的源泉,它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有了经络,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经络,人就是一堆零待拆的零部件。
中医讲究整体观,在辩证施治的行医过程中,从不死死地盯住某个器官不放,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的生命状态,重视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中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它抓住了经络这个源泉。
人体所有的疾病,都是发生在经络所循行关联和功能之上的。所谓的“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不是一个简单的说辞,而是经方中医的根。“六经”、“经络”、“经方”这三个名词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看伤寒论在辩六经病的症状上,几乎都是体现在经络循行所主的范围,很多人之所以学伤寒入门很困难,就是因为经络知识的严重匮乏。这就是为什么从药学入手学伤寒就非常难,从针灸入手学伤寒就比较容易,关键一点就是在经络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上。
老牛在这里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常说的急性慢性咽炎,喉咙痛,扁桃体发炎啊等等疾病,很多时方中医就爱用一个发炎(一个中医大夫,整天嘴上这个发炎那个发炎的,拿一个西医概念来做中医辩证,真不嫌丢人啊,去翻翻老祖宗的医书,你能从清朝之前的医书上找到发炎二字吗?)来含混辩证。但是咽喉的疾病到底归谁所管,六经如何辩证?
从药学入手的中医们一定会用清热解毒,来辩证施治的,基本都是在用上火理论辩证治疗。可是如果你有一点基础的经络知识,就会发现,经过人体喉咙部位的是肾经和肝经的经别所主,如肾经;“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又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而肝经是“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 …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老牛原创 扣扣;三六二九肆肆柒柒叁 牛翁一安平泰)
显然肝经的所主部位仅仅是在喉咙之后,所主的范围有限,而肾经是沿着喉咙两侧循行,一直到舌根下的,两个支别所主的面积非常大。如果你对伤寒条文也比较熟悉的话,在伤寒条文所牵扯到喉咙方面的症状,基本都是集中在肾经以及和肾经胃夫妻经的太阳经上面。
如;“太阳篇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咳喘虽说也是咽喉这个部位的症状,但是明显发病根源不在咽喉。而太阳病更多的是咳喘、喘满的症状居多,真正咽喉痛疼的条文是在少阴经条文里面。
少阴篇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老牛把这些列出来,只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行文的规律,便于理解学习。
我们熟读伤寒论条文,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条文都是在用十二正经所主部位来归纳的,仲景先师排列条文的顺序,也显然是在按照人体发病的部位逐一推进、排列、叙述。那么认真的学习和熟悉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和所主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在下面老牛就把这些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和经别穴位,以便大家复习和熟悉基础知识,然后我们再深入的研究经络的学问,更好的学习伤寒论。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5 15:13:00 +0800 CST  
熟悉一下 十二正经循行和穴位

1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 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2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3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4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5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谦,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本经穴]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原)、少府(荥)、少冲(井)。


6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少阳),瞳子髎(足少阳)。
7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5 15:14:00 +0800 CST  
8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9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本经穴]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原)、劳宫(荥)、中冲(井)。


10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 ,前交颊,至目锐眦。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大椎(督脉)。



11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本经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

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12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5 15:15:00 +0800 CST  
再谈谈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经络之间也是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比如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脾经与胃经相表里、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肝经与胆经相表里。如果不了解这些经络的表里关系,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生理和病变。清代俞嘉言说得好:“如果不了解脏腑的经络,一开口,一动手,便会出错。”

中医的核心是阴阳,经络是阴阳之气在体内运行的通道。说简单,中医就这么简单,大写意,大抽象,这就是中医。

但是写意和抽象难道就意味着不严谨太简单吗?显然不是的。一个阴阳五行,一个经络气血;说复杂,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你花费一生的精力去体悟。古人讲“皓首穷经”,我这里借用一下,将“经”解释为经络,这就是说你从少年就开始一直研究到头发变白,也不一定能搞明白经络。

还是那个中国人独有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任何事物都有道器体用两层含义组成的,面对形而上学的概念,必须依靠“悟”才能掌握。我们不能因为人体解剖找不到经络就否认它的存在。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就是人的生命,经络就是人体生命的律动,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只有存在的生命才具有完备的的概念。

中医强调“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是形而上的概念。人的精、气、神的表现,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之气的功能实现的,这就难怪西医的解剖学就是找不到它们。

形是什么?形是有形的东西,即使人死了也可以在解剖中找到,还能放在药瓶中保存。如果有人不相信人体内有阴阳之气,可以闭上双眼体会一下。只要你真正地静下心来,当然这个静不是任何人都能体验到的。人真的能入静,就一定会感觉到体内有一股气在游走,这就是《内经》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如果你心不静,总想着股票的涨涨跌跌、生意的曲曲折折、仕途的坎坎坷坷、生活的是是非非……那么,你肯定感觉不到真气的存在。练习太极拳的的高手都知道,练到一定程度时便有腹鸣、指麻等行气现象,这就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这个感受同样不可言传。只有练习者自己能体会到。

《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的精、气、神运转正常,人就很健康;精、气、神消失了,生命也就终结了。这三个概念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用一个真气来概括。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自己体内的真气是否在“从之”。如果你不关心它,护佑它,重视它,它就会发脾气,就会报复你,让你疾病缠身。它会让你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总之,你哪儿最薄弱,它就在哪儿兴风作浪。如果你真心地呵护它,像恋人一样关爱它,它就会对你百般温柔,极尽体贴。风寒来了,它会说:“没关系,我来赶走它。”暑热来了,它会说:“没关系,我来保护你。”

“上工守神”,就是要守住人体阴阳之气的变化。要了解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就要了解经络,因为气就在经络里!

上面谈到,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干线,络脉是支线。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它们分别与脏腑相连接,十二经脉与无数络脉相连,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立体的大网络,大网络上还分布着三百六十多个穴位。

打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就像遍布城乡的手机信号网,虽然用肉眼看不到,却无处不在;穴位则像信号发射塔。如果某个地区的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太差,我们通过调整发射塔就可以解决问题。同理,身体上的任何部位的病变,都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推拿,按跷,针灸,药石)来刺激经络上的,相应的穴位来治疗。

经络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使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没有经络,就是死脏腑,不管泡在什么液体里都是死的。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经络本是阴阳之气的运行通道,可为什么十二经络的名称里都含有一个脏腑的名字呢?这就是因为中医从不将脏腑视为死的东西,也从不将人体视为一堆零部件的组合。

人体十二经络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搭配,就是每一条阳经都有一条阴经与之相表里,从而形成了阴与阳的协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仔细玩味,你会发现这两句话意义深远。阴在人体内,她守候着阳;阳在人体表面,他是阴派出去的士兵。人体内的道理如此,天地之道无不如此。比如一个家庭,男人的职责是在外边遮风挡雨,为的是家中妻儿的安康;女人则在家中守候自己的男人,为他营造一个温暖的港湾。如果阴阳失调,家中的妻子不再守候外出的丈夫,这个家就会后院起火;如果外出的男人不再为家人忙碌,而是另有新欢,这个家(人)就会分崩离析。可见,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领悟了《内经》不仅可以学好中医,也可以搞好家庭关系。

十二经络的阴阳表里关系如下: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十二经脉的运行路线是这样的:手三阴经从胸到手,由内而外,手三阳经从手到头,由下而上;足三阳经从头到足,由上而下,足三阴经由足到腹,由下而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人体经气的运行与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变化十分相似。

地上的水,由于阳光的照晒,变成了清阳之气,蒸发上升,在天上形成了云;这就是我们经方中医谈到的,阴阳气机升降的“升”。

云在天空凝聚、温度降低,吸收了浊阴之气,化而为雨,又会从天空降落在地面。这就是“降”。这就是气在自然界中的升降循环。有了这个循环,自然界就有了生机;没有这个循环,自然界就会是一潭死水。尽管气的运行变化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清阳之气上升,重浊之气下降,同时,阴气生发而为阳,阳气潜降终化阴。

人体之气的运行与天地之气的运行一样,清阳之气上出于眼、耳、口、鼻等孔窍;清阳之气向外开发肌肤腠理;这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出”。

浊阴之气下出于前阴、后阴二孔窍。浊阳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这就是“入”。

一旦自然界的这种运动平衡被破坏了,天地之气的运行受到了影响,大地就会出现干旱和洪灾。同样,人体的平衡被打破了,阴阳之气的升降宣发受阻,人就会疾病缠身,正所谓《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的运行是以阴阳之气的变化为纲纪的,正因如此,才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所以,古代的圣人先贤才会,上效法天之清阳以养头,下效法地之浊阴以养足,中效法人间之事以养五脏。看到了吧!什么是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这就是。中医从不死死地盯住某个器官不放,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的生命运行状态,重视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所以,不了解经络,不了解人体之气的运行规律,根本就无法了解五脏六腑,就会“开口动手便是错”。(老牛原创 扣扣;三六二九肆肆柒柒叁 牛翁一安平泰)

所以,学习中医的人首先就要弄懂经络,不懂经络寸步难行;只有了解经络,才能守神,成为中医里的上工。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7 21:03:00 +0800 CST  
怎么认识三焦
三焦在五脏六腑中属于一个腑,中医谓之“孤腑”,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西医没有。
这个腑很特殊,完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道层面的概念,以至在生理解剖中也找不到,成为现代医学科学中的莫须有,也是成为了攻击中医为迷信的依据,中医如果自己也讲不清楚,那样就会很被动。就会成为伪科学,成为众矢之的。这种概念属于“道可道”,讲不清楚是必然的,但是,庄子老是告诉我们,讲不清楚的东西不怕,可以打比喻啊!(老牛原创 扣扣;三六二九肆肆柒柒叁 牛翁一安平泰)

听说有中医学院教授给留学生讲课时说过这样的比喻:“三焦就是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这话你信吗?当然没人信,但如果道理讲通了,又不由你不信。我们就从这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来理解认识它吧。

三焦的焦字从火,火能烧焦,三字再不用解释,就是一二三的三,所以三焦就是三个被烧焦了的地方。但是“三”在中国文化里面的概念也很复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说的这个三,三焦在内经的概念是;“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个三焦其实完全可以用三生万物来解释,因为三焦是人体水液代谢的器官,人体几乎所有的功能都离不开这个水液代谢。

我们继续回到三个烧焦的地方的的话题,三焦就是三火,气有余便是火,三火就是三气,中藏经说:“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上下内外之大也”,既由此而来。

谈到这里,有心的朋友的就会问,这很矛盾啊,内经说是水道,中藏经说是火道,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是啊,谁说不是啊,人体的态势就是火在上水在下啊,心火要下济温暖肾水,以保证肾水不能过于嘶寒。肾水也要上泛,以保证心火不至于过于炙热,那么无形的,属于形而上学的概念的水火,也需要一个同样的,无形的形而上学的器官来保证运转,那么三焦就是一个伟大的概念。
楼主 牛翁一安平泰  发布于 2016-11-07 21:04:00 +0800 CST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字数:162987

发表时间:2016-09-16 05:28: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0 21:21:11 +0800 CST

评论数:8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