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曾看懂《道德经》,直至有了《道德图》(已更新全篇)

新年好,过完年继续更新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2-08 08:53:00 +0800 CST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抢红包】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2-08 08:54:00 +0800 CST  



元宵节快过了,上网补个节日快乐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2-22 23:06:00 +0800 CST  




让大家久等了,<道德图>继续更新,不过有一个地方做了调整,即原来的"作例"部分,即"举例说明"部分,例子将由本贴的读者施展才华来完成,我只负责更新"本义、通述、图引、释义"四部分的内容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5-20 14:42:00 +0800 CST  
第十二章:障

本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通述:

人的眼睛会被事物表面丰富的色彩所影响,而失去分辨事实本质的能力,耳朵会因为外界各种声音的干扰,而无法感知到地下春雷的响声,而忽略节气的变化,人的口舌也会因为五味的影响而失去辨味的能力。当一个人驰骋打猎、追逐眼前的猎物时,他的神志会变得狂躁,从而忘记打猎只是为了娱乐,为了获得那些珍贵的而难以获得的物品,会让人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所以,圣人明白自己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和目标是什么,而不会被那些表面的事物所迷惑,而去追求那些虚妄的目标。

释义:
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中地谓之黄。此指色彩多样。
目盲:盲者,不明也,这里说的目盲,是指眼睛耽于表面的色彩,而失去分辨阴阳(正反)两面的能力,。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耳聋:聋者,充耳而不闻,闻声而不清,聋字的本义,是指一个可以听到春雷的声音,从而能够感知到节气的变化,这里说的耳聋,是指受耳朵受外界杂音的干扰,无法感受到事物内在的变化和需求。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味道。
口爽:爽者,差失也,口爽,指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心发狂:神志狂躁。
行妨:损害他人的利益。
为腹不为目: "腹"在这里代表真实的根本的需要和目标;"目"表面的、虚妄的需要和目标。
去彼取此: "彼"指"为目"的生活,即追求表面的、虚妄的目标和需要,"此"指"为腹"的生活,即真实的根本的需要和目标。


图引:
这前后四章中,作者在讲人的“认知障碍“,这一章,是讲人的认知”认知障“。

本文经过前面的层层铺垫后,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要点,即“圣人为腹不为目“,以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目取腹“ 。

一个人做事,先是要有根本的需要和目标,这是”腹“,然后,才有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面,这是”目“,但是,人们在做事时,时间一长,就会把途径当成目标,不断的坚持在”目“上的追求,以”目“障”腹“,就像一个人赚钱,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自在,但当他有了钱后,不断的想要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反而过得更加不自在。因此,作者意在指出,不要把途径误当成目标来追求。

本章与下一章,是要众人去障除碍,去更好的认知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35:00 +0800 CST  
第十三章:碍

本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通述:

一个人,无论受到荣宠或侮辱,他的内心都会受到震动,就像听闻自己的身体是否得了大患一样重视。什么叫荣宠若惊,受宠,是因为以他人为尊荣,以己为卑下,所以,无宠是得到了尊上者的荣宠,或是受到尊上者的侮辱,都会让人患得患失,无法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就是所说的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认为有大患者,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连身体都没有,又哪来的大患呢?

因此,最应珍爱的,是一个人能够去除外界的障碍,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得失之别,以身为道,达到无我的状态,这时,他将合道而生,达到人道合一的无我状态。

释义:

宠辱:荣宠和侮辱。
宠为下:受宠是因为以自为卑下。
以身为天下:意为以身为天下(道),指以身为道,即达到无我的状态。

图引:

本章为前四章的总结,即一个人只有达到无我的状态,才能去除障碍,以身合道,合道而生。

本文章的前部分,层层铺垫之后,直接言明,人们患得患身,怕身有大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连身体者没有,我们将处于大患之外。由此引出,人一个人只有达到以身合道,无我的状态,才会没有障碍的看清事物的方方面面。

本文的最后几句,即“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古文特有的表达句式,求的是对仗工整,故不应字句翻译,“贵”和“爱”,合在一起,是珍爱的意思,“寄”和“托”,合在一起,是寄托之意,天下,这时指的是道,翻译过来。即为因此,最应珍爱的,是一个人能够去除外界的障碍,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得失之别,以身为道,达到无我的状态,这时,他将合道而生,达到人道合一的无我状态。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35:00 +0800 CST  

第十四章:聪

本义: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通述:

过大的事物和规律,是用眼睛看不到它显见的(大物者,视之不见),我们将此叫做“夷”;神仙的发出的大音,普通人是无法听到的,我们将此叫做“希”;精深微妙的事物和规律,是无法用手捕捉到的,我们将此叫做“微”。这三者,都不可以从所感所闻所见上去求证推究,更无法通过追问究竟、刨根问底而辨识得清清楚楚,但他们都是一体的。

它既不是明亮的又不是昏暗的,所以难以形容。它不断的发生变化,最后又归于夷、希、微的状态,无以名状。这种状况,叫做之状之状,无象之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恍惚。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尾。

执古道(天道)而治今,能知晓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运化规律,又能知晓八风八方之法的起始,这才是人们认知天道的基本纲要。


释义:

视之不见:用眼睛看不到它显见,指大象,与后文的“大象无形”相一致。
听之不见:用耳朵无法听到声音,指大音,大音在古代指神仙发出的音,普通人无法听到,故曰听之不见。
皦:皎洁明亮。
昧:昏暗不明。
绳绳:连绵不断,不断绝。
古之道:即古道,古道指天道,当时的天道主要指五行与八风八方(狭义上也称为八卦)为基础的天道思想。
知古始:指古道之始,即五行与八方八风之法的起源与原理。



图引: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本章在层层铺垫完天道的不可见,不可触、不可闻之后,告诉人们,不要尝试通过直接感知或穷究其理的办法,去穷尽一切规律。

那么,人们该如何去认知这些大的规律,即善察也(善察为聪)。具体方法是,察古道。

以古道(天道)而治今,古道,在当时指天道,察古道,即知晓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运化规律、知晓八风八方之法的起始(在当行,人们通过《周易》来认知世界和规律,作者指出,人们还应懂得从《周易》的起源,即八方八风的起源上,去察明天道规律),作者并且将察古道这一途径,当成人们认知天道的基本纲常。

因此,本文在讲明道之方,即,善察。与下文的明道之法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37:00 +0800 CST  


第十五章:明

本义: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儼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浊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通述: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能通晓诸般变化,思想又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理解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做事谨慎而为,好像冬天到了河边,不会贸然下水;他警觉戒备,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散难释险,会让其像冰块消融一样依次进行;他做事质朴本真,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心胸开阔,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看上去倒像不分清浊的水。

谁能在纷乱过后,使浊水慢慢变清?谁能在浊与清之间,让水再产生新的生机?保持这个“平衡”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不断的推称出新。

释义:
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玄通:通晓诸般变化
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涣:散难释险,名曰涣。
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图引:

这一章,前文讲了“为道者“自身的情况和民众对他的认知。从而引 出”浊“与”清“的辨证问题。

本章的主旨为“明“,日月两分,阴阳成道,故为明。凡事有两面,即”浊“与”清“的关系。

在《道德经》中,清为本,浊为支。本章在于教人分辨本与末的关系,即原文中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浊以静之徐生?“在本与末之间,清与浊之前,找到一种平衡。即知源而有支、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一方面”推陈“,另一方面”出新“,而”推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出新“。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38:00 +0800 CST  
老子也修炼法术,他将自己的修炼体会写了出来,成了《道德经》的第十六章



古人修炼法术,但修炼法术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以术入道,即把术数的练习,当成认识这世间规律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把追求修炼境界和法术神通当成主要的目的。

其中,道家有一上古修炼法术,在《道德经》中,老子形容其过程为”至虚极,守静笃“。在《学经》第二章中,将修炼原理、过程和要义其实都描述了出来,原句为”气灵生万物,复于静处作,此静如癸水,清静可显影。笃静易明心,安神生慧意,如一可易体,我无化元灵。”

其中,古人修炼,靠的是心法要义,上述法术的心法要义,也在《学经》第二章中,即那句“笃静归心神守虚”。

可惜,这帮孩子看书太快,傻傻而过。不知道《学经》第二章里到底藏了多少上古的好东西。
不要问我这个法术该怎么练,有什么好处,具体练法和要义,都在《学经》第二章中。
这个贴子发出去后,当有更多孩子傻傻的问《学经》第二章是什么内容。我直接附在这个贴子后面。

但老子是位好同学,他看书认真,也练得认真。他将自己修炼的所感所见,记录了下来。便成了《道德经》的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虚
本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通述:

当修炼到“至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后,你看到的将不在是事间的表象,而是会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生发运行,会感受到万物循环往复的状态。

那万物,虽然看上去纷杂繁多,却又不离其根本,归根犹如四季之中的冬,又静如癸水,故曰归根曰静,这时,万物并不曾生发,而是回归到了它本来的状态,因此,静曰复命,我们将事物这种回复到本来状态的情况称为常。万物都有它的本性,我们将能够认识事物本性规律的情况称为明。

如若不了解事物的本性规律,却轻举妄动,只会带来不吉。

如若我们了解世间万物的本性规律,将变得更加善于容纳万物。而这种容纳之心,将会消除我们自己的偏私之心,因此说,容便是公,是一种让万物变得更平衡的途径,只有这样,万物才能并存,这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也就是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意味着长久,也不会危害自身。

释义:
至虚极,守静笃;道家的修炼法术之一,其要义为”笃静归心神守虚“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后,便可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生发运行,会感受到万物的循环往复的状态。
作:生长、发展、活动。
复:循环往复。
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常:事物回复到它本来状态的情形
明:这里指能够认识事物本性规律的情况
容:容纳
全:这里指万物共存
天:在这里指至高无上的境界

图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在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种修炼体会讲起,告诉世人,自己在修炼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时,所感受到的大道运行,然后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们的世界,一个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

紧跟着,作者继续分享自身的感受,即,当你了解万物,哪怕是一只羊或狼的本性规律后,你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偏私之念,不会恨狼吃了羊,也不会认为羊就应该被狼吃,而是会认为,这世间,应容纳万物共生共存。这时,作者继续分享自身的认知,那就是,万物共存,生生不息,才是最重要的天道,并告诉世人,只有认识到这点,才会消解灾难。

本章主讲作者对大自然规律的认知,并下一章讲解人应当怎样做,即“实“,做好了铺垫。




附:《学经》第二章


第二讲 余自然而作,举步不疾行

《 学》 本义:

余自然而作,举步不疾行,闻声无惊恐,何以故?

气灵生万物,复于静处作,此静如癸水,清静可显影。笃静易明心,安神生慧意,如一可易体,我无化元灵。

能如婴儿乎?双肩垂自如。能如幼儿乎?双手自放腹。能如幼童乎?双眼观自在,双耳不闻争,专心顾自忙,人意皆两忘。

行时知呼吸,其步低且徐,起时吸气落时呼,缓步自在不求过,神安心静自得果。

坐时观诸物,其体同且一,双肩轻垂眉自舒,当念抱一不相离,笃静归心神守虚。

卧时守其根,其意聚且归,两手归腹形自曲,专气至柔神守一,心神俱宁自得养。

余启世人如此章句,明心生慧得有易体,信持行守方得归来,可感可知三年五载。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0:00 +0800 CST  

第十七章:实

本义: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通述:

太古时期给人赋予灵性的造物主,是至高无上的天帝,但人们并不会知道他的存在,那些比次之的皇天上帝,人们亲近他们并且称赞他们。比他们更次的人间帝王们,人们对他们是畏惧他们。等到了后来,更次一些的君王,人们对他们则显得对他们轻慢了许多。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他们的言行不足以取信于众人,是因为他们过于放任自己的言行,没有遵道而行,按规律办事。

而皇天上帝,太上,则仿佛什么都没做一样,更不会轻易发号施令,他们却能够功成事遂。当你问人们,太上他们是教你们怎么做的,都有哪些要求,你们才能够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不会有大的祸患呢。人们会回答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释义:

太上:太,指太古时期,上,指天,因古人认为天有生育万物之功,被古人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因而称为天帝或上帝,这里的太上,指太古时期的给人以灵性的造物主。
不知有之:指人们并不会知道有太上的存在。
侮:不尊重、轻慢。
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图引:

在上一章中,作者提到,要虚空自己的偏私之心,才能与万物共存。这一章继续深入讲解。

作者先引出了太上,说没有人知道太上的存在,但却是他给了人们以灵性。后面的皇天上帝,也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他们都是做事做得看上去很少的。然而,后世的帝王,无不被世人所畏之侮之。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紧跟着引出了自己的论点,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失信于民,而失信于民的原因,是他们过于放任自己的言行,没人遵道而行。而与此相反的是,皇天上帝,太上,则仿佛什么都没有做一样,更不会轻易发号施令,但他们却能够功成事遂。原因是他们更懂得遵从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不会把自己的偏私之言行强加给世人,世人则可以日用道而不知,就像你问世人说:你们为什么捕鱼时只要大鱼不要小鱼啊?他们会回答你说,我们本来就这样啊。

因此,只有让每个人懂得如何依道而行,他们才会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而不会有大的祸患。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1:00 +0800 CST  
第十八章:表

本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通述:

当世间开始盛行和倡导仁义道德时,说明人们按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做事的行为正在被废止;当世间开始盛行伪言、伪名、伪行、伪俗之时,说明世人已远离了真正的智慧。当一个家庭开始用孝慈之道来维系时,说明这个家庭已六亲不和了;当一个国家开始使用只对君王忠心的人来做事,这个国家,则离陷入昏晕混乱不乱了。

释义:
大道:即天道,这里指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
废:废止。
出:远离
大伪:主要指伪言(虚假的言论);伪名(假名);伪行(虚假的行为);伪命(虚假的命令);伪辞(虚假的言辞);伪态(虚伪的态度);伪意(虚假的心意);伪戾(诈伪乖戾);伪俗(诈伪的风气)等。
有:出现,存在。

图引:
本章讲“表“,下一章讲”里“,两章合在一处,方是全在的表述。

作者写书之时,后世儒家的“仁义“、”名教(大伪)”、“孝慈”、“君主专制”等思想还没成形,但这篇文章中,无一不是直接指向了后几百上,以至两千年中都存在的儒家思想。犹如一篇预言。处处无一不被他所言中。

“仁义”、“名教”、“孝慈之道”、“君主专制“这些被后世儒家推崇了几百到数千年不等的思想,在老子看来,是真正的智慧远离人们之后的大伪,人们却将其奉之为常。而智慧远离人们的真正原因,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的遵守行为,被统治者所废止。因此,在春秋战国之后,自秦汉以来,神州大地上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而在老子看来。大道废、智慧出的标志便是,“仁义”、“名教”、“孝慈之道”、“君主专制“的出现和盛行。

而在第十九章中,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性解决方案。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2:00 +0800 CST  

第十九章:里

本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通述:

断绝以圣人等为榜样的教育,断绝通过树立名份、荣誉等条件,引导世人向符合某一特定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称为“圣人”的人学习的行为。人们就不于为获得这些名份荣誉而去投机取巧,也就不会有主要伪言、伪行和伪辞。人们也不会违背人性规律去做事,这样,民众获得的好处才会不断的增加;舍弃仁义之说,放下君王高高在上的仁政,放下家中父亲的威权,尊重每个人的人性,世人均为上天之子,建设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样,国中不用君王实行仁政、家中不用父亲用威权压制,民众间会恢复真正的孝慈。如果人们放下巧诈和利欲之心。那么,那些以大伪来治国、能过巧立名份,诈设圣人榜样、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编造仁义、慈孝、忠义等荣誉谎言的政客,也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

我所例举的以上三方面,全是巧饰过的大伪,但我的的文字并不能穷尽后世的一切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的大伪,因此,要让人们知晓自己本心的需求,而不是被引导之后的名利追求。

所以,要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本心的追求,让一切事物都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对世间的人和事少一些偏私之心,多一些容纳共存之意,减少那人对名份、荣誉的追求,不要效仿圣人或榜样身上那些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行为,保持自己的本心。断绝那些圣人榜样之学、仁义之说、孝慈之道、忠义之行,才能免于祸患。


释义:

绝:断绝,舍弃
圣:圣人,这里的圣人指符合某一特定社会道德标准,被当成榜样来推崇的人。
智:巧智,这里指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巧智。
盗贼:这里的盗贼,指以“周公”(周公,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后世的儒家思想基本与他的思想无关)所倡导的儒家之名,却不行“周礼“之实的大伪行为。
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学:这里指圣人榜样之学、仁义之说、孝慈之道、忠义之行。

图引:

经过第十六章和十七章的“虚实“两方面铺垫后,“表里“这两章,对整个《道德经》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深入的阐述。

因此,在阅读“表里“这两章的内容时,要与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结合对照的看,会理解得更为透彻。

文章第二章,先是铺垫了人们应当“轻名而重实“,并强调,真正的”圣人“,他们的行为是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的,所以,他们行的是”不言之教“,并不需要标榜他们是”圣人”或榜样,但是,大家都会去学习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是符合人性规律的。

而相互照应的是,作者在第十八、九章中提出了“伪圣人”和”伪榜样“,他们之所被称为”圣人“和”榜样“,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了特定的社会道德标准(社会道德,指人为设定的规则),而这样的“圣人”和“榜样”,往往有很多思想和行为是违背人性的,而这此“圣人”和“榜样”的背后,则藏有大伪,即伪言、伪行和伪辞等。

作者自幼学习“周公“的儒家思想,但他知道,各个诸候国中的文人、政客等,都人为的扭曲周公的思想,盗用周公的名号来行事。在老子的心中,这些人都是盗贼。真正能除去这些盗贼的,是去除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即民众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当你看到这儿时,再回去头去看《道德经》的第三章,当成上面话的补充,即“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自汉代以来,为了维护以汉代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统治社会的运行,整个庞大的社会机器在不断的制造谎言、制造“圣人榜样“、制造学说理论、设定荣誉名份,制定社会等级制度,对人们进行”教化“。

但在作者的书中,他认为,每个人重巧智、重名利、喜荣宠的那颗心,才给“有智者“制造了伪言、伪行、伪意和伪辞得以传播的机会。并且,他们自己有可能因此成为了”有智者“,维护了老的大伪,创造着新伪。

因此,老子认为,在这一样一个“大道废、智慧出“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大伪的受害者,每个人又都可能是新的施害者。因此,才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观点。并且言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果人们放下巧诈和利欲之心。那么,那些以大伪来治国、能过巧立名份,诈设圣人榜样、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编造仁义、慈孝、忠义等荣誉谎言的政客,也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到最后,人们才会合道而生,难生忧患。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4:00 +0800 CST  

小时候,我经常会被煤油灯、电灯、火光的外围光彩所迷住,在电灯的外围,你可以看到半径长达半米到一米不等的漂亮光圈,离灯最近的部分,是万千条极为细密的射线,密到一根根如头发丝一样紧挨着,它们向外射去,到了外围,则是彩色的光圈。而且每个不同瓦数和型号的灯的光不一样,那种漂亮的场景经常让我着迷得不停的盯着看。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灯光的能量场,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每个人眼前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老子在修炼时,进入了“恍惚”的状态,他看到了“物”、“象”、“精”,不过他在恍惚的状态中还看不到一样东西,那就是气与灵相化合后的“神”,完整的版本是“物、象、精、神”。

但他感受到了藏在物和象背后的精气,也就是能量,他认为,要想更好的认知世界,分辨表里,更好的了解生生不息,共存共荣的自然之道,可以从了解“气”(能量)的存在开始。


第二十章:分

本义: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通述:

恭敬地应答与怠慢地回答,这之间声音的高低,要相距有多远?美德与丑行,他们之间相差又是多少?人们所畏惧的那些鬼神,仿佛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仿佛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

众人都熙熙攘攘地去学习这些社会道德,就如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看着他们即将获得的名份荣誉,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到了美景。

而我却对这些社会道德无动于衷。仿佛混混沌沌的什么都不知道,那情形就像还不会笑的婴儿一样。对待这些总是一幅疲倦闲散的样子,就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像掌握和学到了很多东西,单单我却显得十分不足。

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仿佛什么都明白,唯独我却无法弄懂这些社会道德;众人在社会道德面前,都那么严厉苛刻的对待自己,唯独我却这样的愚昧、浑噩,对自己总是太宽容。

但我知道,大海的水,永远都没有宁静的时候;高天之风,好像总是漂泊不定。世人都掌握精明灵巧的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或许我唯独与人不同的,是我以按基本的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去做事为根本。

释义:
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畏:惧怕、畏惧。
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这里指远古。
未央:没有尽头
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泊:停留,这里指无动于衷
沌沌兮:混沌,这里指不清楚。
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有余:足够多
遗:不足的意思。
昭昭:指明白、清楚的样子。
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闷闷:愚昧、浑噩的样子,这里指对自己要求太宽容
飓兮:高天之风。
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图引:

这一章,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对把社会道德作为最高准则的行为进行归谬。

作者先对当时的政客和学者只学周公思想的皮毛,而丢掉周公精神实质的行为进行讽剌,而讽剌的对象,便是那些无限度拔高“周礼”高度的行为,作者认为,当一种社会规则开始明显违背人性时,无论冠以什么样的名号,都是一种伪善的存在。因此,作者故意就当时曲解和拔高周礼的几个点进行举行反驳:

第一个,便是当时人们制定了晚辈回答长辈时、下级回答上级时,声音要低,称为唯;长辈或上级回答另一方时,声音要高,称为阿。然后作者故意讽剌说,这个唯和阿之间,声音的高低要相距多远,才算正确,才算分得清呢。还有,你们将符合自己利益的所有行为,都称为美德,凡是与你们行为标准相左的,称为丑行,那么,美德和丑行之间的真正距离相差又是多少呢?还是你们只是依照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判定的?你们动不动就提到人们要遵从鬼神的旨意,要人们畏惧王权与鬼神,好像这种风气从一天始就是这样,天生就该如此,永远没有尽头的样子。是不是只要人们不敢质疑鬼神王权,只要畏惧鬼神王权就是做对了呢?

紧跟着,作者提出众人都熙熙攘攘地去学习这些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社会道德,就如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看着他们即将获得的名份荣誉,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到了美景。

相比之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说众人都像掌握和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样,并且按照这些违背人性的社会道德标准严厉苛刻的对待自己。相比之下,我却显得十分不足。对自己也总是太宽容。同时强调自己对这些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的社会道德无动于衷。
最后作者点题说,虽然看上去世人学到了很多精明灵巧的本领,而这些本领,自己是笨拙得学不到的,但自己唯独与人不同的,是我以按基本的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去做事为根本。而不会把那些经不起推敲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当成最高的行为准则。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6:00 +0800 CST  
第二十一章 辨

本义: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通述:

大的天道,是能够容纳万物共生共存生生不息的,它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更不会依存在那些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的社会道德之上。也不会把仁义、孝慈、忠义等当成最高准则来依存,它只会顺从天道规律。

如果将道当成具体的某物的话,它不是现实中的任何物品,在修炼中,有种叫恍惚的状态,这时,你才会看到那些微不可见,隐不可测的事物,你会看到的既眼前有象,还有物体本身,二者交替出现。这其间,你看到的那个虚的象,便是精气,它们是最细微的真实存在,也称为气(能量),而它,才是世间最本源的存在。

从古到今,气的名称从来没有消失,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最初的情状。我是凭什么知道万事万物的状况呢?是从气开始认识的。仅此而已。

释义

孔德:大德,即指天道运行
容:容纳
象:形象
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甚真:是很真实的。
信:信验,真实可信。
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图引:

作者在前文中讲,自己做事,是以顺应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为基本法则的,要能分辨,就需要认识这些规律的本源。而本源又是什么?

作者在引入完成后,继续举例: 在平时,世人认为只有肉眼可辨的物体才是最真实的,而只有修炼到恍惚的状态后,你才会看到除了物体之外,还有象的存在,而这虚幻的象,才是物体本来的样子,而透过象,你还能感受到精气(能量)的变化,那便是最为真实可信的气的存在。

然后,作者讲到了认知气(能量)存在的重要性,借助对物体背后的能力的重要性,那就是,依据它,才能观察到万物的情状,犹如正是因为古人中有的人有透视功能,能看到气血在人体内的运行,才能对人体循环系统有所认知,也有的人,能感受到体内能量的运行,才能够更好的认知到人身体内的秘密。

因此,作者在告诉世人,通过练习感受能量的存在和运行,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知一切规律,即以术入道。这也是作者对自身修练过程经验体会的分享。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6-07-25 02:47:00 +0800 CST  
第二十二章 修


「本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通述」

树枝不会让自己强行长直,只有这样,更多的树叶才能接受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养,这是周全之策。
很多树,是因为人的矫正才看上去有了直的形状;
水洼因为自身的凹陷,才经常被水充满;
正是因为草木会有凋敝,所以才会在来年生出新叶。

这些道理,并不是知道得越多越好,明白的道理虽不多,却能够用来修正自己的言行,这便是真正的收获,否则,知
道得越多,则越是迷惑。
因此,你问圣人知道什么,往往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懂什么,但他知道守中之道,懂得按规律去办事,仅这一条,就可以应对天下事物的万千变化。

圣人在观察事物时,不事先加入自己的偏私之意,所以看得清事物的本质;不以一己之念替代他人想法,所以他人
的思想能得以彰显;不自尊自大,所以得别人的推崇。

因此,只有不与万物相争,才能够使得天下万物都不站在你的对立面。
因此,古时候所说的“树不强直,因此,枝和叶才得以各得其所,才都能被太阳和雨水照应到,得到成全。”
这个道理怎么会是空话呢?万物共生而不相害,这才是回归大道的根本。


「释义」

○○ 曲: 不强直。
○○ 全: 周全,指树的枝叶都能各得其所的情景。
○○ 枉: 矫正。
○○ 盈: 充满。
○○ 敝: 通“蔽”, 即草木凋敝。
○○ 抱一: 即守中。指保持按规律办事的状态。


「图引」

从这一章起的后三章,都是在讲三个字:“修言行”。
这一章的核心,便是“不争”,这里的不争,不是常义上所说的不与他物相争,而是指“容纳”,即与万物共生而
不相害。

这一章一开头,便拿树枝举例子,说,树枝不会让自己强行长直,故树叶才能得到阳光和雨水,这是周全之策,又
说,草木懂得旧叶凋敝,才有新叶的长出,然后强调说,并不是一个人懂得的道理越多越好,而是要在生活中懂得应用,
进而引出了本文所要讲的一个根本性的道理,即“不争”。

作者最后再拿树的枝叶做例子,告诉大家这里的“不争”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树枝长得弯曲,是给了树叶接收阳光雨露的空间,大家都得以周全,
因此,万物共生而不相害,这才是回归大道的根本。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4 09:23:00 +0800 CST  
第二十三章 (修)言


「本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
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通述」

大道总是自然运行的,而不需多言的。
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使它这样的呢?
是天地。
连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为设定的那些违背大道的规则呢?
所以,那些愿意遵循大道并且能够认知大道,那些想在行为上按大道去办事,并在行为上加以体现的人,也将被大道所亲近,最终掌握大道。
而那些违背大道去做事的人,大道也将远离他。
人因言行而得崇奉,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偏离了大道,那么,大道也将远离他,人们也将对他的崇奉不足。
原因是他身上出现了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的言行。


「释义」

○○ 希言:这里指少说话或不说话。
○○ 飘风:大风、强风。
○○ 骤雨:大雨、暴雨。
○○ 道:大道,这里指自然之道与人性规律。
○○ 信:崇奉。


「图引」

这一章在修言行中,重点讲修言,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加以警醒。

首先,作者由大自然中的狂风暴雨引出,连天地都不能让狂风暴雨长久,是因为,天地有生化万物之功,狂风暴雨是违背这一规律的,因此,它们每次来都不会长久。

连天地间的狂风暴雨都是这样,更何况那些违背自然之道和人性规律的社会规则呢?

紧跟着,作者有针对性地说,那些愿意遵循大道并且能够认知大道存在的人(指君王及身边多智的幕僚们),你们制定的社会规则如果是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规律的,你们也
将被大道所亲近,最终掌握大道。

但那些违背大道去做事的人,大道也将远离你。

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言行而得崇奉,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偏离了大道,那么,人们将对他的崇奉不足。
其中的原因是他身上出现了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的言行。
因此,无论是君王还是君王的幕僚们,都要修正自己的言行,不要偏离了大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5 21:11:00 +0800 CST  
第二十四章 (修)行


「本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通述」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圣人在观察事物时,如果事先加入自己的偏私之意,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以一己之念替代他人想法,他人的思想无法得到彰显;
自夸而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无法建立功勋;
自我尊大的人,无法得到别人的推崇。

从道的角度看,这些都像每天多余的剩饭一样,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按规律办事的人,不会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


「释义」

○○ 企:一本作“支”,意为踮起脚跟,脚尖着地。
○○ 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 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图引」

这一章,补充说明了修言行的重要性和影响。在三章中,起到强调作用。

作者在这章中有意回答了几个重要问题,即怎么样能在言行上不偏离大道,又从哪些方面修行?
分别是: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只要做到了这四点,你将在言行上不会远离于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6 20:30:00 +0800 CST  
第二十五章 源


「本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述」

有一物,一体混沌,浑然天成,故先天地而生,它寂静无声,也空虚无形,以它自己的方式运行,并不为人们所说的善恶而改变,它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它便可作为万物的
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作“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大道”。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循环不止。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道要效法于地脉,地脉要效法于天道,天道则效法于“道”,而“道”效法于大自然,大自然生生不息。

「释义」


○○ 物: 指“道”。
○○ 混成: 一体混沌,浑然天成。
○○ 寂兮寥兮: 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 独立而不改: 以它自己的方式运行,并不为人们所说的善恶而改变。
○○ 周行: 循环运行。
○○ 不殆: 不息之意。
○○ 天地母: 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 强字之曰道: 勉强命名它叫“道”。
○○ 大: 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 逝: 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 反: 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 人亦大: 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 域中: 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图引」


这一章,讲大道源起,并引出四样东西:天道、地脉、人伦、自然。

作者认为,人伦(主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应当效法于地脉(指社会发展规律,总指不同的自然历史经济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们主动参与社会规则的制定与形成,又客观地被社会规律所影响和改造。(这里的地脉,与《道德经》
中所言的社会道德相对应。)。

而地脉,应当效法于天道(指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之间的总和),而天道,应当效法于大自然,效法于生长收藏、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

作者在这儿,从源头讲起,帮世人理顺了几样东西的效法之道。

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人伦和地脉,加起来,都应当被归于社会道德的范畴。
作者之意,人伦应当效法于地脉,这是针对当时及后世盛行的对周公儒家学说及周礼有意曲解的情况而言。

作者在讲,你们所说的人伦之道,应当效法于地脉,而地脉应当效法于天道。
也就是说,不管是周公还是谁定的学说,不管是约定俗成还是人为设定的规则,都应当效法于天道,也就是遵从于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

这是对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根本性捍卫,同时又指出,天道则效法于大自然,也就是“生长收藏,生生不息”的原则。

作者在这一篇中,正本清源,认为任何学说思想,以及社会规则,都是对道的不同程度的偏解。

不是大自然按这些学说、思想或社会规则运行的,而是这些人伦及地脉(指社
会道德)都应当效法于天道,天道应当效法于大自然。
?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7 09:42:00 +0800 CST  
第二十六章 一


「本义」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通述」

土的厚重,是万物轻狂生长的基础,水底的清静,是水流疾浪的主宰。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而作为本应如土厚重、如水底清静的大国之君,为什么还要以轻狂之念、巨浪之形来治天下呢?

轻狂就会远离根本;不清静治国则会丧失尊位。


「释义」

○○ 重: 重者,厚也。与轻(薄)相对应。
○○ 躁: 疾,本文中与静相对应,也指不清静。
○○ 君: 主宰。后文也指尊位。
○○ 辎 [zī] 重: 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 荣观: 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 燕处: 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 万乘之主: 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 以身轻天下: 治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
○○ 轻则失根: 轻狂就会远离根本。


「图引」

上一章讲源起,本章讲“一”,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八个字:清静为本,知本而为。
俗意为:遵从规律,按规律办事,不乱折腾。

《道德经》认为,清静为天下之本,这里的清静是指人的心性纯正恬静,不生偏私之妄,按规律办事,不乱折腾。

所以,在本文一开始,作者就举例说,你看到地上的草木能够轻狂恣意的生长,那是因为有土的厚重作为基础;水面上有巨浪之形,那是因为下面有静水流深作为支撑。

而一个社会中,最有权势的群体,就是要像厚土静水一般,以清静为本,知本而为,遵从规律,不乱折腾。不拿自己的偏私轻狂之念来蛊惑世人,不凭借威权来做那些违背大道的事,那样,只会让自己更早更快地失去尊位。
?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8 10:07:00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 二


「本义」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
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通述」

经过校正完善的车辙,不会在轨道之外留下辙迹(意为顺应规律办事);至善之语,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虚假私妄,因此不会留下什么把柄瑕疵;真正善于谋略的人,是不会用竹码子去计算得失的;善于管理家院,就算不用关楗,盗贼也不会开门进来。真正能牵住人心的人,不用绳子,别人也不会想着要摆脱他(近意为,违背人的意愿,就是拿绳子捆人,也无法捆住对方;但要是顺应人的意愿,没有绳子捆对方,对方也不会想要摆脱他)。

因此,圣人一贯善于救人,才会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一贯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但圣人救人的方式,是让每个人懂得自救,这样,天下才没有被遗弃的人;

圣人让天下没有废弃物品的方法,是让每个物品发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只有这样,才会物尽其用,我们管这种方法叫作袭明。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却失却了真正的智慧。

这就是其中精深微妙的道理。

「释义」


○○ 辙迹: 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 善言: 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 瑕谪 [zhé]: 过失、缺点、疵病。
○○ 数: 计算。
○○ 筹策: 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 关楗: 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 绳约: 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 袭: 覆盖之意。意为从正反两面去看问题。
○○ 资: 取资、借鉴的意思。
○○ 要妙: 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图引」

这一章,章名为“二”,是为阴阳,为正反,为袭明。

简言之,站在事物的不同方面,去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去办事。

作者为了让大家明白这点,列举了很多十分有境界的事例。

世上最会说话的人,不是要懂得如何用更好的字句来修饰自己的语言,使得没有瑕疵,而是他说话的时候完全是自然真实的表达,这才是没有瑕疵和把柄可以被抓的语言,也
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瑕疵。

能用竹码子算得清的,永远都只是眼前的小得失,真正大的得失,是要去看清事物发展的方向,算好自己的策略,这些,是竹码子无法做到的。

真正的盗贼,用栓梢是挡不住的,无论你将栓梢做得多结实与巧妙。所以,你要做的是管理好家,让盗贼根本不敢进来。

用绳子,无法永远地捆住一个人,更无法让一个人永远都不能离开,真正能捆住人的方法,不是绳子。

作者层层铺垫,意在告诉大家:所有的事情,要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欲得而思舍,欲进而知退。

在这些铺垫之后,作者抛出了要点。

圣人一贯是善于救世人的,但世人那么多,圣人一个个都去救,能救得过来吗?所以,反过来想,圣人救世人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就是:圣人不直接救世人,而是把自然之道、人性之理告诉世人,让世人自救,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无弃人。

圣人让天下没有废弃物品的方法,是让每个物品发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只有这样,才会物尽其用。我们将这种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甚至相反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智慧,称为
袭明。

在讲完袭明之后,作者继续补充举例,来讲解阴阳之道、二分之法。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19 09:12:00 +0800 CST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76040

发表时间:2016-01-10 01:06: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4 13:17:06 +0800 CST

评论数:4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