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曾看懂《道德经》,直至有了《道德图》(已更新全篇)

第二十八章 三


「本义」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述」

知道自己可以雄强,却安守于雌育的一面,甘愿做溪流,为天下万物汇集水流。

只要你把自己当作溪流,就会保持着容纳万物而不与其相害的行为,像婴儿一样,一举一动简单自然;

知天有阳白,地有阴黑,亦知黑白相生,守黑而得白,这是天下的基本法则,它循环交替,不会出现差错,却不断生出阴阳黑白。

深知身份地位高能带来荣耀尊贵,却自愿处于低微的地位,就如同天下的山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使得自身的行为不断地得到完善,会回归本心,认知到自己做事应当效法
于什么规则,也就是所说的朴。

这些基本的规则,在遇到人和事,使用的时候,便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工具器物。周公将阴阳之道和变化之理制定成周礼,主宰和指导百官的行为。

但人们在使用时,不要只看到其皮毛,将其任意分割,断章取义,而是要看到周公思
想的本质,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滋养万物而不主宰他们,让他们自身可以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这才是变化之德行。


「释义」

○○ 雄: 雄强,自我强健。
○○ 雌: 雌育,生他利他。
○○ 溪: 溪流,山谷中的水流。
○○ 式: 规则。
○○ 忒 [tè]: 过失、差错。
○○ 无极: 指可以不断生化阴阳的混沌状态。
○○ 荣: 身份地位高。
○○ 辱: 身份地位低。
○○ 谷: 深谷、峡谷。
○○ 朴: 这里指基本的规则。
○○ 器: 工具器物,这里指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
○○ 大制: 指周公制定的周礼。
○○ 割: 割,割裂。


「图引」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章讲三生万物而不离本源。

文章先是层层铺垫,讲溪流与山谷皆有生养容纳万物之能,但它们却不会与万物争高低,甘居低位。

紧跟着点出,天有阳白,地有阴黑,阴阳互生,是为常道。即基本的规则。

然后,作者以基本的规则(朴)引出,在遇到人和事,使用的时候,这些基本的规则会变化成不同的方式或途径,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工具器物,但是,无论怎么变化,都不
会偏离这些基本规则。

依此,周公制定了周礼,来规范引导百官的行为。但现实中,很多人断章取义,没有看到周公的思想的本质,即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 , 让它们自身可以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这才是变化之德行。

这四章,由本源讲到变化之基,是整部《道德经》的核心内容。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0 10:01:00 +0800 CST  
第二十九章 天


「本义」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通述」

如若因为自己的偏私妄念而要取得和驾驭天下,我不认为他最终能得成心愿。

天下犹如神器,不可任意非为,不可随时拿在手中。如若任意非为,则会毁掉它,如果随时拿在手中,将会失去它。

所以,圣人不会任凭自己的偏私妄念而胡作非为,而是会依道而行,因此,他最终不会失败。

他不想着要把持天下,所以不会被天下人所抛弃。

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

因此,周公当时要除去的,是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与法度。让天下人能顺
其自然,按照自然之道做事。


「释义」

○○ 取: 获得。
○○ 为: 指有为,指违背规律去做事的行为。
○○ 不得已: 达不到、得不到。
○○ 神器: 神的器物,喻指强大而神圣的权力。
○○ 执: 拿在手中。
○○ 无为: 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
○○ 物: 指人,也指一切事物。
○○ 随: 跟随、顺从。
○○ 觑 [qū]: 轻声和缓地吐气。
○○ 吹: 急吐气。
○○ 羸 [léi]: 羸弱、虚弱。
○○ 或载或隳 [huī]: 载,安稳。隳,危险。
○○ 泰: 极、太。


「图引」

本文为天、地、人、道四章中的第一章。

作者搬出了一人一物:一是神器、一是周公。

神器,是上古时期神用来实现神权的器物,相当于神话故事中神的法器,神的权力,是通过法器来加以实现的。

神器,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是最为神圣而又最为强大的器物。作者将天下世间比作神器,意在指出两点,

其一,任何帝王将相或权威,都应当像尊重神器一样看待世人的所想所愿,这是周公“民之所愿,天必从之”的具体表现。而不应当因为自己的偏私妄念,而操控天下人,到最后,他的想法是不会得逞的;

其二,神器是神的神圣之物,不归任何人所有,任何人将它拿在手中,都将会失去它。意为,天下人就像神器一样,不归任何人所有,凡是想把天下人牢牢控制在手中的人,
都将会被天下人抛弃。

紧接着,作者搬出了周公,因为当时大家都打着周公的名义和旗号在做事,他便正本清源说,周公当时要除去的,是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与法度。

用周公的行为来指出,凡是各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与法度,都是周公所反对的,他要让天下人能顺其自然,按照自然之道做事。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1 09:46:00 +0800 CST  
第三十章 地


「本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老而不死,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通述」

用“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

用强力来压制问题,会容易得到更强力的回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必定是个田园荒芜的荒年。

善于用兵的人,只是通过用兵达到目的而不会以努力让自己变得过于强大为目的。

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恃有功,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让自己变得过度强大。

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弱,因为一样事物不会不断地强大下去,老而不衰,是不符合生长收藏的自然之道的,不符合自然之道,便会过早地终结。


「释义」

○○ 其事好还:这件事会容易得到回应。
○○ 凶年:荒年、灾年。
○○ 果:果,成功之意。
○○ 取强:这里指以自我强大为目的。
○○ 物壮:强大。
○○ 不道:不合乎于“道”。
○○ 早已:过早地终结。


「图引」

地脉从善,不以为强。

本章以善用兵者为例,首先指出,不以强用兵,即不因自身的强大压制对方,否则会遭受更强力的回应,就如同人对待自然界和其他动物一样。

其次,指出,就像一个将领一样,有些时候利用自身的强力或强大去解决问题,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但不要因为自身的强大而沾沾自喜,更不要心存骄傲,因为,越是变得强大,就越容易过早地到达强大的顶点,然后老而死之;发展得越快,强大得越快,终结的日子也就到来得越早。

为什么?强壮而老,老而不死,是违背自然之道的,因为自然之道是生、长、收、藏。

如果有一天人类觉得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请不要骄傲和自喜,因为,说明人类在更快
地走完生长收藏的整个过程,所以,作者用了“早已”。

同时文章指出,人类为什么要发展和变得强大,是为了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所以,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变得强大。

这是一种自然的结果。但不要把用强力征服万物当成发展目标,因为,人类若是没有学会与身边的一切共生共存,而一味地强力获取,不懂得生生不息,强大得越快越早,便灭亡得越早。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2 23:31:00 +0800 CST  
第三十一章 人


「本义」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通述」

使用强权来达到目的,就像使用兵器一样,都不是吉祥的预兆,人们都厌恶它,所以以“道”的规则来办事的人不以强权自居。

左为阳,右为阴,阳生而阴杀,故身居高位且有远见的人平时居处就以左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为贵。

用强权兵力解决问题,是不祥之兆,不是身居高位且有远见的人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

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释义」

○○ 兵者:指兵器,代指强权。
○○ 物或恶之:物,指人。意为人所厌恶、憎恶的东西。
○○ 不处:不以强权自居。
○○ 君子:这里指身居高位且有远见的人。
○○ 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
○○ 恬淡:安静、沉着。
○○ 悲哀:一本作“哀悲”。
○○ 莅 [lì] 之:到达、到场。


「图引」

地脉从善,人伦和美,本文尚左,以阳生为美。

人法地,地法天,本章站在人法地的基础上,继续站在人伦的角度,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作者认为,当人在自然界中身居高位时,要像身居高位且有远见的君子一样做事,他们贵阳生,轻阴杀,这就像人吃鱼一样,要以养鱼为贵,以杀鱼为轻,但这两者却又是一
并存在的。

在自然界中,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生和杀的一面,这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但不能因此而自鸣得意,而是要心存感念,正是因为有了对方的阴杀之因,才有了自身的阳生之果,万物都在此循环之中。

如果自以为了不起,崇尚阴杀之能,最后看到的结果,将不会是自己想要的。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3 23:16:00 +0800 CST  
第三十二章 道


「本义」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通述」

“道”因无名,而能展现出它最质朴的一面(人们因名而识道,易拘于表象,而忽略内在本质),它虽然不可见,亦无显要之名,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遵从自己。

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天下之人自会心生崇敬。

天地之间,阴阳化合,水气相生,自然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沾。

当“道”用在世事的处理上,便有了各种的制度、名分,而这些制度和名分,却不可没有限制地扩张下去。应当知道适可而止,并加以制约,这样才不会陷于危险的境地。

“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溪流终将归于江海一般,江海能够容纳万物,自然而成。


「释义」

○○ 朴: 质朴、本源。
○○ 小: 指不可用肉眼看见。
○○ 莫能臣: 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使它臣服。
○○ 宾: 崇敬。
○○ 自均: 自然均匀。
○○ 不殆: 没有危险。


「图引」

这是“天、地、人、道”四章中的最后一章,天地人都合于道。

在这一章中,作者再次强调,道隐无名,无名而有朴,虽无名,却天下莫能使之臣。

本文是针对当时的现实而作,当时,所有的学说思想,莫不是应不同君王的统治所需,做不同的调整,但都在强调自己讲的是天地之道,揭示的是宇宙之理,并且引经据典,
以示无误。

针对这一现实,作者强调,道隐无名,无名而有朴,意为大家不要借引述鬼神圣人之言,来迎合不同君王的个人爱好和野心。

真正的天地大道,是不会因为天下的任何人和事而改变的,也不会因应不同君王的治国之需而调整。

在说完反面现象之后,作者以正面为例,言说,如果这些王侯能够按规律办事,天下之人无不对他们心生崇敬,又何须以鬼神圣人的名义来做事呢?

最后作者强调,当时为了让更多人按自然和人性的规律办事,设立了不同的制度和名分,但这些制度不可以无限度地被扩展下去,应当适可而止,而这个适可而止的界线,就是不能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规律。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新的危险。

道行天下,犹如天下所有的河流终将归于大海一样,大海有容纳之功,河流亦可自然而成。

意在指出,不要想着用那些违背天然道德的社会道德去替代道,而是要去顺应大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4 09:31:00 +0800 CST  
第三十三章 知


「本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通述」

能认识到别人优缺点的人,是有聪明才智的人,然而,不但能识人,还能识己的人,才是拥有明了通达智慧的人。

能战胜别人,凭借的是自身的力量,能够克服自身不足的人,才会变得强大。

安于自得者,会心生富有之念,然而,那些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人,往往是富有志向追求的人。

任何人远离自身的根基,便无法做到长久不衰,就像修炼的人一样,虽然他们身死了,但他们并不会消亡,仍然会存在于天地之间,我们将其称为“长寿”,原因是他们虽身死,却守住了自己的神识这一根基。


「释义」

○○ 知人: 能认识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 知足: 安于自得,心生满足。
○○ 志: 志向,追求。


「图引」

本章内容,简而概括之,智者,知可为,知不可为。

作者列举了三个例子,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自足与自求。都是在讲智者不但应知可为,更应知不可为。那么,可为与不可为之间,它的界线或区别标准是什么?

是:不远其本。

因此,作者认为,每个人要认知什么样的事可为,什么样的事不可为,要知道做事的根基是什么。

这个根基分两方面,一是自身所求,二是自身所长。不远离根基,方可长久发展。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5 09:23:00 +0800 CST  
第三十四章 慧


「本义」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通述」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

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不会推却,对万物有生养之功,却不占有万物。

它养育万物而不把自己当成是万物的主宰,你可以称它为“小”;万
物归附它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它不以自我尊大为目标,所以它才能完成它的大德,道行天下。


「释义」

○○ 汜: 同泛,广泛。
○○ 辞: 推却。
○○ 不有: 不自以为有功。
○○ 衣养: 一本作“衣被”,意为覆盖。
○○ 不为主: 不自以为主宰。
○○ 常无欲: 一本无此二字,认为此乃衍文。
○○ 小: 渺小。
○○ 大: 伟大。


「图引」

知道而易行者,慧也。

前一章讲知,这一章讲慧,这一章先是讲了生而不有、养而不宰的大道之德。接着再强调因应大道而生的德行:不自大,而成其大。

在《道德经》中,这一思想作者在本章前后多次提及,讲因应之道。以使全书在结构和内容安排上,也相应地做到道德相合,智慧相生。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6 09:50:00 +0800 CST  
第三十五章 象


「本义」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通述」

以前观天象的人,他们说的话,全天下的人都会照着去做。如若参透了天象预兆,按天象上所示的去做,就不会相有所妨害,大家相处安泰无害。

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


「释义」

○○ 大象: 道行天下,大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道的外在展现形式,这些形式,在地为形,在天为象。这里的大象,指的是天象,天象者,为日月星斗之象。
○○ 安平太: 安,乃,则,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宁的意思。
○○ 乐与饵: 音乐和美食。
○○ 既: 尽的意思。


「图引」

本章为《道》经的结尾部分,属于总结期盼类。

意为,之所以以前的人都听观天象者的话,是因为天象之中隐藏着大道,而观天象的人可以解读出来,大家只要按他说的去做,就不会有所妨害。

音乐和美食,都可以吸引人,然而“道”用语言来表述,却是平淡无味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这些作用的认知,要依靠更多人观象而知,即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的象,来拓展对自然和人性规律的认知。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4-27 09:12:00 +0800 CST  
您众筹的“南山空同道德经学习社群项目”即将正式开课,请您尽快加入QQ学习群(5月15号前),群号为:533790430,获取后续上课信息。
注:道德经学习社群,采取实名制,入群十分钟内请将昵称改为实名,并将个人姓名+众筹天涯id号+众筹金额,发送至群内公屏,感谢您的配合!
如有疑问请咨询QQ号:1915562615 或在“道易周成”微信公众号中留言,工作人员将与您及时联络。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5-12 14:10:00 +0800 CST  
第三十六章 隐

「本义」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明德慎罚,以隐为显。


「通述」

想要收敛,必先扩张;想要弱化,必先加强;想要废去,必先兴起;想要夺取,必先给予。这便是“微明”,柔弱更胜刚强。

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是为了通过展示它的威力而让人心生恐惧,而是为了提倡人们尚德敬德之心。因此,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当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通过受罚而产生尚德敬德之心的时候,那么,才是社会道德真正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规律,而得到显现的时候。


「释义」

○○ 歙 [xī]: 敛,合。
○○ 固: 暂且。
○○ 取: 一本作“夺”。
○○ 与: 给,同“予”字。
○○ 脱: 离开、脱离。
○○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图引」

在《道经》部分,作者一直在推崇什么是天然道德和人性道德,一直在打压那些与之相违背的社会道德。直到这一章,作者才极具思辨色彩地用“微明”一词,对社会道德进行画龙点睛。

作者前面依旧是层层铺垫,通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来说明,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往往不是它本身,甚至是相反的方面。然后以鱼为例,指出要找到我们做事的根源和基本出发点。

在说完这些之后,直接指出文章所要提的要害点,即威权者通过制定法度政令,严惩违法者,来给民众心中增加恐惧感,以使得民众不敢反抗。然后作者指出,周朝一直以为,制定所有的法度,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明德慎罚。

也就是,惩罚和恐吓,不能成为法度政令的目的,而是要以隐为显。

即当有一天,人们不需要通过受罚而产生尚德敬德之心的时候,那么,才是社会道德真正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规律,而得到显现的时候。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5-31 10:23:51 +0800 CST  
第三十七章 无


「本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通述」


天道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生长收藏,生生不息,它仿佛只是顺应了自然,而无任何作为,然而,顺应自然,才是最大的作为。

侯王如果能顺应自然之道来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兴起。

当他看到万物因顺应了规律而兴起,就会产生偏私妄念,想要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这时候,能慑得住他的,只有民众那颗无知欲,不受名教所蛊惑,追求本真生活,不被贪欲所迷的心。在这样的民众面前,将难以产生贪欲之心。

这时,天下自然将回到清静无为的状态中,天下便会自然而然地会实现安宁稳定。

「释义」


○○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 守之: 即守道。之,指道。

○○ 自化: 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 欲: 指贪欲,知欲。


「图引」

作者先是讲自然之道的运行,总结和强调按规律办事,万事万物将自化。再次强调如果王侯能够按照自然之道来治国为政,必定兴旺。

随之,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当兴旺之时,这个人因为自身取得的成就,而产生私妄之心,有可能从英雄一夜之间化身成为独裁者。然后,老子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震慑住
这样的人,让他不敢产生偏私贪妄之心。这个办法即,“无名之朴”。

这个办法,作者在《道德经》的前言中便已写到,第三章中“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作者在第十九章中,也提到“绝巧弃利,盗
贼无有,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等到整个《道经》部分最后一章,作者亮出了最有力的观点,即解决问题的本身,在于民众自己。

只要民众有独立思想,崇尚自然和人性规律,不受名分和教化的影响,追求本真的生活,就算有“智者”, 也不敢胡作非为。到时,天下皆无为,则无不治。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01 14:59:24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 德与行


「本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通述」

具备“上德”的人,看上去不施恩德,正因为如此,他才是具备“上德”。
“下德”处处不失德,却不具备上德。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之道而为,以失不德,而不失德,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下德”之人虽顺应自然,然以心为规,是谓有以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不会期待得到众人的回应。

“上义”之人要有所作为,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有所作为。

“上礼”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行牵引别人。

所以,所有的德行都无法达到“道”的境地,当人们德行不足偏离了道德时,才有了仁,仁施行不足时,才推行义,偏离义之后,才开始推行礼。

所以,“礼”不仅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属于道的最末。

所谓的“智者圣人”,不过是掌握了“道”中最浮于表面的东西,当他们有心而为时,愚昧便由此开始产生了。

所以,当世之人,要从接近道之本源的地方,去了解道,去实践道,而不要从最浅最末的部分去了解大道德行。不要被那些华丽的言辞所蒙蔽,只有舍弃末端虚华,才能亲近最本源的大道德行。


「释义」

○○ 上德不德: 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顺应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 下德不失德: 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 无德: 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意作为。
○○ 攘 [rǎng] 臂而扔之: 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 薄: 不足、衰薄。
○○ 首: 开始、开端。


「图引」

本文先给“德”加以不同层面的区别:合天道者,为上德;合地脉者,为中德;合人伦者,为下德。

怎么理解这个“德”字,与作者经历的一件事有关。传言鸿钧老祖有意收老耳或尹喜为徒,曾对二人多加考验。

有一次三人都在,门口来了几个人,抬了一个病人,说是在田地里去除污水时,被水生动物咬伤感染了,命将不久,请求救命。

他们先求老耳,老耳说,我不能救,你可以找你们当地的一个巫医,他能救你,就是路途远一点,但应该还能赶到。

当时那人求个不停,尹喜知道鸿钧老祖肯定能救好,便看着鸿钧老祖说,请尊者施善,救其性命。

鸿钧老祖说道,我不能救,望找他人。当时鸿钧老祖和老耳都见死不救,只余下了尹喜,尹喜虽没有十足的把握,但知道自己救好的可能性十分大,便准备施救。

但就在他准备施救时,那几个人突然间都幻化成了影子,全部消失了,屋子里面只余下他们三人,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刚才的人是鸿钧老祖幻化出来的。

鸿钧老祖言说道:“尹喜为人,可怜人生之多艰。救人性命,若以人命论之,其德厚于天;若以天道论,有生有灭,其德有违自然之道,当不强生,不恶死,不轻生,不重死。

老耳若救人性命,定合了人性,却违了天道,尹喜你若不救人性命,定合了天道,却违了人性。世事无对错之实,却有轻重之别。老耳心中,以生生不息为重,尹喜心中,以人间性命为忧,我欲传生生不息、生长收藏之理于世人,故老耳为最,你可辅之。”

这件事后,鸿钧老祖定下传法的主要对象为老耳,但尹喜可以一起学习。后来有一次,老耳与尹喜商议如何修渠以灌溉农田帮助众人的事。尹喜问道,为什么这次你愿意主动
救助别人了呢?李耳说,救一人性命的事,你应当做,但我和智长(鸿钧老祖)不可以做;修渠建路为善千人的事,你我可以做,但鸿钧老祖不能做。大道之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是为德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上面的故事,是对本章前部分的上德与下德,加以举例。

在本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出,一个人的行为,只能无限度地不断接近于道,却无法达到与道相重合,所以说,即便是“上德”,也是对道有偏离的,更不用说“仁义礼”了,这些都是道的最末端,将它们当成“道”的本身,都只会更
加远离大道。

因此,作者提出,应该不被“仁义礼”的表面言辞所蒙蔽,而是从根本上,即从“德行”上来了解道。舍弃对“仁义礼”的盲从。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02 10:09:01 +0800 CST  
第三十九章 德之本


「本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以德为实,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通述」

上古之时,所言说的道德相合、执中守一的情况,叫作得一。天道因得一而清明,地脉因得一而宁静,神因得一而有灵力,山谷因得一而得水的充注,万物因得一而得生长,
侯王因得一而得到天下人发自内心的推崇。

反而言之,如若天道不得清明,恐怕要崩坏;地脉不得安宁,恐怕将会被废止;神若是没有灵力,恐怕将会消散;山谷不得水流充注,恐怕将会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
怕要被消灭;侯王不能受到众人内心的推崇,恐怕将会被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如若道是虚空的,那么,德将是以实相践的。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德,不必要求用琭琭晶莹的美玉去形容它,而是让它变得像山石一样坚实。


「释义」

○○ 得一: 古之道德相合,执中守一,是谓得一。
○○ 灵: 灵力。
○○ 贞: 言行抱一谓之贞。
○○ 天下贞: 这里指得到天下人发自内心的推崇。
○○ 其致之也: 推而言之。
○○ 废: 废止,置之不用。
○○ 歇: 消失、绝灭、停止。
○○ 竭: 干涸、枯竭。
○○ 蹶 [jué]: 跌倒、失败、挫折。
○○ 孤、寡、不谷: 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 至誉无誉: 最高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 琭琭: 形容玉美的样子。
○○ 珞珞: 形容石坚的样子。


「图引」

本章作为整个《德经》的前言导引部分,对应到《道经》中同样是前言部分的第五章,提出了得一的概念,而“得一”,便是道德相合,执中守一。意为德的根本,是去践行道,故名道德相合。但在践行的过程中,则要执中守一。

执中,便是按照《道经》第五章中的守中思想去做;守一,是指努力不让德偏离道,把亲近大道当成德之本。

作者紧跟着强调,道与德,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像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一样,如若道是虚空的,那么德将是以实相践的,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因此,“德”不必要求用琭琭晶莹的美玉去形容它,而是让它变得像山石一样坚实。

作者指出,德的根本是“得一”,即以行践道。因此对于“德”,不要用华美的语言去修饰它,而是让它变得如山石一样坚实。通过行为,使得道德相合,执中守一。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06 10:45:06 +0800 CST  
第四十章 德之末


「本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通述」

生长收藏循环往复,是道生生不息的规则在起作用。

有无交通,强弱相济、便是道的作用。

天下万物因为“有”而得到滋养和生发,而“有”却生于“无”。


「释义」

○○ 反者: 循环往复。
○○ 弱者: 与强相对应。
○○ 用: 作用。


「图引」

本文的重点在于有和无的关系,“无”是“有”的源头,“有”是“无”的最末端,却也是“无”的直接体现。

本章与《道经》中的第十一章内容要结合起来看,方是完整的内容,也更加方便理解。

第十一章内容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作者在第十一章中举例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的孔洞当中,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让辐条和车毂有了车轮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因此,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最后点题的文字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上面的话,在文言文中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去掉修辞手法,直接的表达是“有无交通,方得利用”。利,是道德相合而有
增加的意思,即有增为利。就像车轮的三十根辐条和车毂放在一起,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因此,有和无相互交通,最终才会获得利用之机。

作者之所以要在这里提到这个,是因为当时很多人说,现在人们的行为远离天然道德,而去亲近“仁义礼”这样的社会道德,那么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做这样的事,又有什么
意义?又能改变什么呢?

因此,作者强调,世事有生长收藏之理,更有生生不息之功,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这是自然之理。

所以,现在和以后,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极为正常的,就像强弱相济、有无相生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越是在“德之末”的时期,越会产生新的生机,就如同天越是黑暗,黎明的光亮离得愈近一样。正是因为现在的人离道失德,才需要我们出来正本清源。

而事实上,就是孔子认为礼坏乐崩、令人不齿的春秋战国,产生和兴起了世界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代。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07 10:00:33 +0800 CST  
第四十一章 德之道


「本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通述」

上士闻自然之道,会努力去实行;中士闻自然之道,将信将疑;下士闻自然之道,嘲讽大笑。

如果“自然之道”不被下士嘲讽大笑,那么说明它的境界和认知,与下士处于同一个层面上,也就不足以被称为需要被人认知的天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能让人内心明了通达的天道,听上去好似多有阴暗;那些先进的思想,听上去好像会让人觉得是阻止人们前行;那些简单平坦得如同大路般的天道,好似偏离了常规。

崇高的行为好似峡谷一样不显眼,广大的德行好像总有不足,刚健的德行好似怠惰,那些本真的行为反而看上去有瑕疵,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世界上最大的方正是没
有边角,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神仙之音凡人是听不到的,最大的天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不自显,只有隐在德之中,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释义」

○○ 建言: 立言。
○○颣 [lèi]: 反常,这里指偏离了常规。
○○ 大白若辱: 辱,黑垢。一说此句应在“大方无隅”一句之前。
○○ 建德若偷: 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
○○ 善贷且成: 贷,施与、给予。引申为帮助、辅助之意。
此句意为:道使万物善始善终,而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


「图引」

本章作为整个《德经》引言部分的最后一章,讲德行之道,即道隐无名,以德彰之。

本文先列举了三类人对道的态度,从而说明了无论是对道还是德,只要去推动它,总会引发非议。而这些非议,是极为正常的。

但放下这些非议,我们要清楚“德”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应当遵循的规则又是什么。那就是,以德彰道。

正所谓:只与上士行道德,不与下士论是非。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08 10:55:53 +0800 CST  
第四十二章 损


「本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通述」

道生无极,无极生阴阳,阴阳化合生气灵,气灵相感而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相作,而得五行,五行之气经过生、克、耗、助、泄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通过自损,反而增加了民众对他们的好感。

因此,世间的事,或是因损而得益,或是因益而得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是指,借助王权强行施加“仁义礼”于民众的人,将不得善终,而我以教父的身份,用上面的话来教导周王。


「释义」

○○ 一: 指无极,指万事万物还未生发的原始混沌状态。
○○ 二: 指阴阳。
○○ 三: 指气灵,即能量和信息。
○○ 负阴而抱阳: 即背阴而向阳。
○○ 冲气以为和: 古人认为,五行之气相冲克者互为“冲气”,此处的“冲气”,代表五行。“冲气以为和”是指五行之气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 损: 指减少,受到损害。
○○ 益: 指增加,得到益处。
○○ 强梁者: 即横行霸道的人 , 这里指借助王权强行施加“仁义礼”于民众的人。
○○ 不得其死: 诅咒语,意为不得好死,不得善终。
○○ 教父: 老子有教导周王之职,故自称教父。


「图引」

这一章的核心,即损而益之,益而损之。

前文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只是铺垫,重点在讲万物相生过程中五行之气的作用。

作者借五行之间生、克、耗、助、泄的关系,意在说明,天下万物,都是通过损益来达到平衡的。

本章侧重讲自损,而自损的目的是“益”之。后面举例说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
损而益之。

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些?当时周王受到大臣蛊惑,要强推新版的“仁义礼”制来加强君王的权力,让民众“爱王、畏王、尊王”,而这些“仁义礼”制的内容,虽看似是在增加王权,却因为违背人性规律和自然规律,最终会适得其反。

对这一现象,老子是第一次十分生气,甚至直接下诅咒说,所有做这样的事的人,都不得好死!并且强调,自己是在以教父的身份,来反对上述违背人性的“仁义礼”制的推动。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2 08:59:34 +0800 CST  
第四十三章 益


「本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通述」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气(能量)无形,却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行“不言”之教,得“无为”之益,天下人太注重名与表,看实际德行的人,却真是太少了。


「释义」

○○ 驰骋: 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 无有入无间: 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这里指气(能量)。
○○ 希: 少有。


「图引」

《道经》与《德经》中,都提到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但二者却有不同。

《道经》中的无为,侧重于要求人能够按规律办事,而不心存偏私之妄念。而《德经》中的无为,侧重讲行为不会因眼前的障碍而偏离于道。也就是说,在“德”行于世间时,会遇到种种障碍,我们可因势利导,但不改其本。否则,就算是打着顺应规则的旗号,如果行为上偏离了道,也是有害无益的。就如同打着一个为了正义的旗号,却有着非正义的行为一样,都是偏离了根本的。

因此,《德经》中的“不言之教”是指,真正的德行,是要看行为本身,而不是看他在做事时所打的旗号,就像在争斗中,双方都会指出对方是邪恶的,而自身是正义的,而
这个时候,不要管对方是在打什么样的旗号,只要看对方的行为,便可以明白了。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3 10:39:49 +0800 CST  
第四十四章 余


「本义」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通述」

名分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让人亲近?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

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所以说,知余而足,就不会被物欲和名利埋没;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


「释义」

○○ 多: 贵重的意思。
○○ 货: 财富。
○○ 得: 指名利。
○○ 亡: 指丧失性命。
○○ 病: 有害。
○○ 甚爱必大费: 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
○○ 多藏必厚亡: 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 辱: 埋没。


「图引」

本章要义:知余而足,适可而止。

本章位于“损、益、余、缺”四章中,益为增加之意,一切事物,如果一味地增加,那么,只会招来损害,所以,知余而足,适可而止,可以减缓和减少损、益的产生。

从辩证的关系上来看,损而益之,益而损之,是辩证的存在,那么,只有知余而足,适可而止,才能减缓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4 15:53:26 +0800 CST  
第四十五章 缺


「本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通述」

北斗虽看上去开着口缺了一部分,但正是它,却藏布着元气,而元气可以源源不断地生化万物。

月亮总是圆满的,很多时候看上去却有所缺失,但正是它,给世间不断地提供
着灵性。

真正目标明确坚定的人,好似很随和的样子,因为他只在意最核心的得失;最为巧妙的方法和技巧,总是看上去仿佛没有什么技巧,十分简单易用;最卓越的辩才,往往
言语谨慎,不多说话,仿佛不善言辞一样。

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所以,清静无为,看似有所缺,却是顺应了道之根本,胜过各种“有为”的乱折腾。


「释义」

○○ 大成: 上古时,人们认为,北斗藏布元气,元气可生化万物,故将北斗之作用,形容为大成,故这里的大成,指北斗。
○○ 盈: 指满月。
○○ 冲: 指缺月。
○○ 直: 有正见,这里指目标明确且坚定的人。
○○ 屈: 受屈,这里指随和。
○○ 拙: 没有技巧,这里指简单。
○○ 讷 [nè]: 这里指言语少。
○○ 静胜躁,寒胜热: 互文形式,总为,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 清静: 这里指清静无为。


「图引」

本章之核心:清静无为,以缺为成。

本章一开始,便以北斗和月亮为例,来说明他们虽在众人眼中看似有所缺,但二者的作用却无法被忽视。后面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一不让人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但就是这些看似缺少的部分,才成就了他们。

在作者举例完成后,直接总结说,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随即解释原因道:清静无为,看似有所缺,却是顺应了道之根本,胜过各种“有为”的乱折腾。

这一章,与第四十二章的“损”相互照应,告诉想力求不失自己个性特色,却违背自然之道乱折腾的统治者,如若顺应自然之道办事,看似你清静无为,没有自己鲜明的执政特色与功绩,却能够以缺为成,成就你自己,胜过各种违背自然之道的“有为”,胜过各种一时燥动的乱折腾。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5 11:52:53 +0800 CST  
第四十六章 去外欲


「本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通述」

当大道能被天下人所熟知并施行的那天,那些战马都会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

如若大道不能施行人间,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失莫过于贪得的欲望。

因此,只有自知所需而明其足,才会获得永久的满足。


「释义」

○○ 有道: 指大道能施行于天下。
○○ 却: 屏去,退回。
○○ 走马以粪: 粪,耕种,造粪。此句意为用战马给田地耕种造粪。
○○ 无道: 指天下人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去办事。
○○ 戎马: 战马。
○○ 生于郊: 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 不知足: 这里指人们在欲望不满的情况下,产生偏私虚妄之心。
○○ 知足之足: 自知所需,而明其足。


「图引」

本章是对第四十四章的内容进行更深的讲解。

第四十四章中,作者讲,人要知余而足,适可而止。而本章里讲的是自知所需,而明其足。

本章在讲不知足的祸患以及解决办法。作者认为,人的不知足之心,是因为欲得之念而起的,而这些欲得之念,会挑起不必要的纷争,只有去掉这些外欲,才会让世间减少纷争。

那么,这些外欲到底是什么?是别人施加的名分与货利。

包括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名分,他们会产生争斗;给不同的人不同的荣誉,他们会产生争斗;给不同的人不同的货利,也会产生争斗。因此,人们要保持“自知所需,而明其足”的状态。

也就是说,我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当明白这些,就不会被外界的名分所影响。比如一位死了丈夫的女子,她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个完整温暖
的家庭,便不会为了一个贞节牌坊的名分,而守一辈子的活寡。一个自知让老百姓过上平稳生活就可以的帝王,不会为了千古一帝或是开疆拓土的功名,而去发动侵略战争。

本章的“去外欲”,与下一章的“明内守”相互映衬。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9 09:00:27 +0800 CST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76040

发表时间:2016-01-10 01:06: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4 13:17:06 +0800 CST

评论数:4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