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曾看懂《道德经》,直至有了《道德图》(已更新全篇)

第四十七章 明内守


「本义」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通述」

圣人不出门户,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圣人的修炼是为了消除自身的知见障,他自有的偏私虚妄越少,就能在修炼的道路
上走得越远,能够知晓的事就越多。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事理,不以目相窥,而能明了“天道”,因
为不妄为,而得其成。


「释义」

○○ 窥牖 [yǒu]: 窥,从小孔隙里看;牖,窗户。
○○ 天道: 这里指自然之道。
○○ 其知: 指自有知见,自己身上事先已成的知见,这里指因固有知见而形成的偏私虚妄之念。
○○ 不见而明: 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 不为: 不妄为。


「图引」

明内守,本为道家修炼术,以精气为神,神内守而得明,故曰明内守。本章所述内容是以“明内守”修炼术的体会为例,来说明不生妄念的重要性。

在修炼到神内守的境界时,可通明四达,虽人在屋内,但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不望外,而知草生木长之情状,万物皆可以了然于心。

然而,练到这一境界时,修炼者本人越是没有偏私虚妄之心,就越是能知晓更多的事。如若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喜是悲是惊是异,只要动了偏私妄念,都将会中断。

作者以修炼内守之术为例,来讲解为世事时,当明内守,不妄为,方能得其成。也就是说,明白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自己不能做的,不要因为偏私虚妄之念而导致无法周成。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9 09:03:13 +0800 CST  
第四十八章 消知障


「本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通述」

求学的人,越是学习,其学识就越是增加,他越是学习政教礼乐等违背规律的知识智巧,其知见障也就越是增加。

而学道却恰好相反,每天的学习,都是在减少知见障,减少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以至到了最后,能够遵道而行,不妄为。

不妄为,方能合道而行,事有所成,有所作为。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常以自己偏私虚妄之念所产生的治国理念去影响和干扰民众。如果因为推行繁苛政举而对民生民意民心产生干扰,看似有为却是妄为,那么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让他来管理天下的。


「释义」

○○ 学: 这里指所学的内容,即政教礼乐等违背规律的知识智巧。
○○ 益: 增加。
○○ 为道: 即学道,指通过修行,来减少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求证天道的过程。
○○ 损: 减少。
○○ 无为而无不为: 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 取天下: 治天下,管理天下。
○○ 无事: 即无扰攘之事。
○○ 有事: 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


「图引」

作者在上一章中提出,要明内守,方能不妄为,而明内守的关键是消除知见障。只有消除知见障,方能不妄为,而得其成。

这一章,则接着讲知见障的产生和消除。

作者认为,求学和求道,二者是有差别的。求学,每天知识都会增加,但随之增长的,还有知见障,特别是学习那些违背人性与自然规律的政教智巧,学得越多,偏私虚妄之念就越是增加,知见障就越是严重。

人有所识,易有所碍,然不以其状为碍,奉之为常。是故人若心存偏私虚妄之念 , 以至痴执者 , 虽有耳目 , 却不分主次远近,难现阴阳虚实,心为诸般表象所迷,此谓知见障。

而求道却不同,求道的目的,在于消除人的偏私虚妄之心念,也就是消除知见障,以求行不妄为。因此对于为政者来说,求道比求学更重要。否则,心存偏私虚妄之念,强推那些有违人性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繁苛政举,看似是为政者有为,实为妄为,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让他来管理天下的。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19 09:06:07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 得本性


「本义」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通述」

圣人所追求的,是常常拥有一颗没有偏私虚妄之念的心,因为他可以放下自己的心念,所以,他可以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感受到百姓的所思所想。

我不会因为百姓中有人善良,而更加亲近善待百姓,也不会因为百姓中有不善者,而远离厌恶百姓。

永远保持一颗没有偏私虚妄之念的心,保持本心,不因一时一地一人而变,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使其不与大道相背离。

遇到真心诚意的人和社会,我会在说话做事时保持真心诚意,遇到虚情假言的人和社会,我也会在说话做事时,保持真心诚意,这是我在用自己的行为使相互间守信。

圣人会收敛自身可能存在的偏私虚妄之念,而让自己的心思保持本性不偏离,而百姓们却总是着眼于眼前的现状,从而远离本心而混于浊。圣人便是要使他们回到婴孩般的状
态,能够保持本心不偏离,善得善信。


「释义」

○○ 无心: 没有偏私虚妄之念的心。
○○ 德善 : 完善自身的行为,使其不与大道相背离。
○○ 信: 说话及行为真心诚意。
○○ 德信: 用自己的行为,使人之间相互守信。
○○ 歙: 意为吸气。此处指收敛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
○○ 注其耳目: 着眼于眼前的现状。


「图引」

这四章分别为:去外欲,明内守,消知障,得本心。

每一章层层递进,逐步展开。

本章的重点在于,圣人不会因为一时一地一人一势的变化,而产生偏私虚妄之念,但世人容易因为眼前的现状,而偏离本心去做事。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并且建立诚信安全、没有威权压制的社会,人人才可能像孩子一样用本心去生活和做事。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2 12:21:09 +0800 CST  
第五十章 生生


「本义」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通述」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从出生的那天起,便开始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可长寿者,十之有三;属短命者,十之有三;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亦十之有三。

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是因为他太在意能否自生,有意延长生命的长度,一心想着保养肉体,延长寿命,强生恶死之心太重,反促死之。

据说,善于把握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懂得生生之道,故可以生而不死,故无死地。


「释义」


○○ 出生入死: 出世为生,入地为死。
○○ 生之徒: 徒,应释为类。生之徒即长寿之人。
○○ 十有三: 十之有三。
○○ 死之徒: 属于夭折的一类。
○○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 此句意为人本来可以长生的,却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
○○ 生之厚: 指生命的长度,生生之厚,指有意延长生命长度,一心想着保养肉体,延长寿命。
○○ 摄生者: 把握生命的人。
○○ 兕 [sì] 虎: 兕与虎。泛指猛兽。
○○ 入军不被甲兵: 战争中不被杀伤。
○○ 无死地: 没有进入死亡范围。这里指生而不死的情况。


「图引」

本章辩证思想浓郁,围绕“生生”二字展开。

作者先是以人的寿命长短说起,引出一类人,本来可以长寿的,但是因为怕死,想有意延长寿命,强生恶死,到最后,子欲生之,反促死之,反而死得更快。

古代凡是具有思辨议论色彩的文章,在写作中都善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本文即是一例。表面在说人生的长寿,但只是作为喻证而已,并无意讲解长寿本身。

秦始皇建立秦朝二十年,灭亡得那么快,其原因之一,就是子欲生之,生之厚,
反促死之。

作者强调生之厚,反促死,来反衬作者的另一观点:“以其不自生,故得长生。”

作者后面以各种没有对善生者造成威胁的险境为喻,指出,善生者,无死地。善生者,善生他物,“生生”一词中,第一个“生”,是自生,第二个“生”,是生他,是使他物生,故名善生。

善生他物者,以其不自生,故无死地。

如果统治者只注重第一个“生”,追求延长自身政权的寿命,那么,就如同秦始皇一样,他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有可能是在促使政权早亡。如果这个政权不是通过奴役和剥削民众而存在,也不是通过压制和欺骗民众而存在,相反,它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使民众得到生养,那么,它便是善生他物者,因以其不自生,故无死地,不管是遇上任何危险或波折,都会化险为夷,无法伤害到它。

下一章中,作者接着本章的话题,继续深入讲解。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2 12:28:11 +0800 CST  
第五十一章 生长


「本义」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述」

天道可生化万物,德行可养育生长万物,万物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生而长之,长而成之,成而收之,于是有了生长收藏之势。因此,万物莫不以遵从天道而推崇德行。

天道受人遵从,德行受人推崇,就是因为他们顺应自然之道。其德行可生养他物,万物经历了生而长之,长而成之,成而收之的整个过程。

帮助他们生育长成,却不剥夺他们的权利,不将那些权利占为己有 ; 有所作为,却又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引领民众,而不替他们做决定。这便是遵从生长收藏变化之理,就是孕化万物的行为。


「释义」

○○ 物形之: 指万物在地成形。
○○ 势成之: 指万物顺应生长收藏之势,这种形势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不可逆转。
○○ 尊: 遵从。
○○ 贵: 推崇。
○○ 养: 爱养、护养。
○○ 覆: 维护、保护。


「图引」

在《道经》第二章、第十章、第二十八章中,作者都在讲解“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在《德经》中,本章再次重申了相应的行为,所不同的是,《道经》中重点讲解要遵从“生长收藏”之道,而《德经》中,重点强调要推崇按“生长收藏”之理做事的行为。

而这个行为的重点,是“生”和“长”,也就是生而畜(育)之。同时,作者强调了,就算一个君王或是圣人,为天下人做了生而畜之的贡献,也没有权利剥夺民众自生自长的权利,更没有权利强加自己的意志给民众,来引领民众,替他们做决定。否则,便如上一章所言,子欲生之,反促死之。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3 17:19:50 +0800 CST  
第五十二章 知本


「本义」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通述」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起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它便是自然之道。如果能更接近自然之道这一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没有偏离自然之道,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而人们要想认识和接近自然之道,就要堵塞偏私的孔穴,闭起虚妄的门径,才可以认识自然之道,并将它变成天然道德来实行,当天然道德行于世间时,终身都会无劳无忧。

如果打开偏私虚妄的孔穴,认识就会偏离自然之道,这样产生的社会道德,就会违背天然道德,从而增添纷杂事端,终身都不可救治。

能察觉事物细微的区别,叫作“明”;能够认知到事物自身的曲直变化,叫作“强”。能够明白事物的曲直变化,借助于智慧的光芒,能够在内心分清天然道德与社会道德的
区别,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叫作“袭常”。


「释义」

○○ 始: 本始。
○○ 母: 根源。
○○ 子: 派生物,指由“母”所产生的万物。
○○ 塞其兑,闭其门: 兑,指口,引申为孔穴;门,指门径。
○○ 勤: 劳作。
○○ 开其兑,济其事: 打开偏私虚妄的孔穴,增加纷杂的事件。
○○ 强: 强健,自强不息。
○○ 用其光,复归其明: 光向外照射,明向内透亮。发光体本身为“明”,照向外物为“光”。
○○ 无遗身殃: 不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祸。


「图引」

本章的核心,是用“知本”来纠偏。

当时,各种社会道德学说纷起,各家都可以举出万千事例,来证实自己的理论是宇宙真理,仿佛天地运行、万物生存,都是这一学说的体现,那么,依据这一学说制定的社会道德,仿佛便是天经地义的存在,需要人们来遵从。

但作者指出,只有自然之道,才是天地万物的起始,所以,不要把子(社会道德)当成万物的起始来看。世界上的种种学说理论,都像是从某一个方面继承了部分自然之道的孩子一样,只是从不一样的点去解释自然之道,但他们都无法体现自然之道的全貌。如果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加入了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那么,这种学说或社会道德,将会成为祸乱的根源,带来无尽的灾难。

作者最后指出,因此,每个人都要仔细分辨各种学说和社会道德中的细微之处,它们往往是真假相杂;更要能认知事物的曲直变化,用自身的智慧之光来分辨哪些是违背人性
和自然规律的,哪些是相符合的,不以子为母,这样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当时百家争鸣,很多人凡是信了某人的学说思想,或某一派的社会道德体系,便会将其奉为至高无上的宇宙真理,盲目迷信。

本章针对这一现象,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告诫那些学术思想权威和统治者,不要将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掺杂到对自然之道的认知中去,如果掺杂进去,所产生的学说或
社会道德,都将会是祸乱根源;另一方面,告诫所有的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分辨学说思想或社会道德中违背自然之道的内容,不要被真假参半的学说思想所误导,很多学说思想,都是伪真理,而分辨方法便是,知本而明,这个“本”,便是可以反映自然之道的那些天然道德。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3 17:28:11 +0800 CST  
第五十三章 守道


「本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

非道也哉!


「通述」

假如我只是稍微有些了解自然之道,就像行走于大道之上,唯一担心的是,怕自己会斜行偏离大道。

大道那么平坦,而人却喜欢走小路,总觉得那样更能显现自身的聪明才智。

如果为政者高高在上,凌驾于众人之上,远离了民众,那么,到头来只会田地荒芜,仓库空虚,而为政者却穿着锦织的衣服,佩带着光亮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坐拥
富足的财货,那么,这样的为政者,只不过是盗取了天下的盗中之魁而已。这种行为已完全背离了大道。


「释义」

○○ 我: 指有道的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 介然有知: 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识。
○○ 施: 斜行。
○○ 夷: 平坦。
○○ 径: 小路。
○○ 朝甚除: 除,本义指宫殿的台阶,朝甚除,代指为政者高高在上的情形。
○○ 服文采: 穿着锦织的衣服,这里代指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加以修饰,使其看上去更为光鲜,外表更符合大道。
○○ 带利剑: 佩带锋利的宝剑,古代佩剑为装饰物,代表着身份地位,带利剑代指给自己崇高的地位。
○○ 厌饮食: 厌,饱足、满足、足够。饱得不愿再吃。
○○ 盗竽: 竽又作夸。即大盗、盗魁。


「图引」

本章以失道为政者的行为作为反例,来讲述应当守道而行。

本章一开头,先以自身为喻,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对自然之道的了解还不透彻全面的时候,应当及时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就如同大道一样平坦,因此,沿着平坦的大道前行,总会让他人觉得守道而为的人平常无为。而为政者们也和众人一样,喜欢走小路,有所作为,来彰显自身的聪明才智,结果却开始做违背自然和人性规律的事。

紧跟着,作者指出这样做的现象和结果,那就是,为政者们高高在上,远离了民众,他们仿佛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却使得民生凋敝,唯有他们富足。这样的为政者,虽然他们标榜自己的行为是符合某种社会道德的,其实他们早已偏离了自然之道,他们盗取的不只是货物,还给自己的行为冠以伟大光荣的名号(服文采),并给自己以崇高的荣誉和地位(带利剑)。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更大的盗贼罢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已远离了大道,虽然他们经常冠以各种大道之名在做事。

本章一开头,便在讲人容易走偏,然后开始讲反例,讲完反例后,作者再讲如何防止偏离大道,即要懂得观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6 08:38:00 +0800 CST  
第五十四章 观道


「本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通述」

善于设定规则的人,不会让规则偏离人性及自然规律,善于持守的人,不会让自己的行为脱离大道。如果子孙能够遵循、持守这个自然之道,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如果
只是把这个道理付诸自身,他的行为就会是不虚妄的;把这个道理付诸自家,他的行为就会使得家庭更加富足;把这个道理付诸自乡,他的行为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自邦,他的行为引发的结果就更为丰硕;把这个道理付诸天下,他的德行就会无限普及。

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照别身;用自家之情形来观照别家;用自乡之情形观照别乡;用天下之道察看观照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释义」

○○ 建: 建立规章,设定规则。
○○ 拔: 抽引 , 拉拔,这里指偏离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
○○ 真: 正,与虚妄相对。
○○ 子孙以祭祀不辍: 辍,停止、断绝、终止。此句意为,祖祖孙孙都能够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香火就不会终止。
○○ 长: 尊崇。


「图引」

本章开篇即讲,那些建立学说、规章和社会道德的人,要防止自身的行为脱离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要让它能够守持大道,紧跟着讲了守持大道的益处。

但要不脱离自然和人性规律,如何才能做到?作者提出要懂得观道,为了便于理解,作者以修炼中的“观照”为例,进行讲解。

作者在讲观照时,举例极为通俗,就是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由己及天下。只有这样,在提出学说或设定规则时,才会减少偏离人性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情况发生。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6 08:40:22 +0800 CST  
第五十五章 合道


「本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柔而不张。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通述」

德行越是接近大道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柔弱而不放纵自己的行为,不与万物为害。故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日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哭的过程能够使得阴阳交合的缘故。

知阴阳交合曰“常”,同时,将知晓事物的阴阳两面,也叫做“明”。

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

事物过于壮盛就会变得衰败,如果有这些违背自然之道的行为,只会促使它早衰早亡。


「释义」

○○ 毒虫: 指蛇、蝎、蜂之类的有毒虫子。
○○ 螫: 毒虫子用毒刺咬人。
○○ 据: 兽类用爪、足来攫取物品。
○○ 攫 [jué] 鸟: 用脚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一类的鸟。
○○ 搏: 鹰隼用爪击物。
○○ 朘 [zuī] 作: 婴孩的生殖器勃起。朘,男孩的生殖器。
○○ 嗄: 嗓音嘶哑。
○○ 知和曰常: 和,指阴阳二气合和的状态。常,指事物运作的规律。
○○ 益生: 纵欲贪生。
○○ 祥: 这里指妖祥、不祥的意思。
○○ 强: 逞强。
○○ 壮: 强壮。


「图引」

合道则生,知常为明,本章与《道经》中的第三十章相呼应。

在《道德经》中,初生的婴儿,多喻指柔而不张的形象,柔弱而不受各种动物侵害的情状,喻指不与万物相害或不会置自身于危险之中。

本章中,作者通过婴儿不会因为哭啼而哑嗓子为例,来强调其行为使得阴阳之气相合和,所以才无害。接着总结说,知阴阳交合者,曰常;能够通晓事物两方面,不偏执于一面者,曰明。

因此,在万物面前不示强,合道而生,以防早亡。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6 18:43:03 +0800 CST  
第五十六章 归真


「本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通述」

智者不会过多的表态,以免自己的意见会压制他人,让他人在理解上产生偏私虚妄之念。而过多的表态,促使他人产生偏私虚妄之言行的行为,则不符合智者的所为。

因此要想塞堵住偏私的孔窍,关闭住虚妄的门径,任何违背自然之道的学说思想和社会道德,都将在思想的碰撞中失掉它原有的锐气和显耀光芒,当我们一层层去掉它表面纷
杂的荣光,才会发现它们像尘土一样,蒙蔽着人们对自然之道的认知,万物会变回最初本真的样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玄同”。

到一切归真的“玄同”状态,将不以亲疏、利害、贵贱来判定人和事物,而是遵从自然之道,因此能为天下人所推崇。


「释义」

○○ 知者: 即智者,古代特定群体中的精神领袖。
○○ 不言: 本意指不说话,这里指不过多表态。
○○ 玄同: 指事物历经变化后又回到本真的状态,也叫归真。


「图引」

当时,尊师之风盛行,每一个学派或不同社会道德领域的精神领袖,都是门人弟子崇奉的对象,而为师者也不容学生提出质疑,不容有二意存在。

作者拨乱反正说,古时的智者,都是平时不怎么多表态的,生怕自己一先表态,门人弟
子会迎合自己,而产生言行上的偏私虚妄。而现在的很多人,却不敢让门人弟子质疑自身的学说思想或崇奉的社会道德。

第二段中,作者鼓励所有的人要敢于质疑和思考,只有在质疑和思考中,才能接近真知。又拿当时为师者不愿让门人弟子质疑的“亲疏、利害、贵贱”等借口开刀,指出,质疑、思考和碰撞,是追求真理的玄同(归真)之道,与亲疏、利害、贵贱无关。

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遵从自然之道,因此,会更受世人的推崇。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6 18:45:43 +0800 CST  
第五十七章 返朴


「本义」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通述」

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不扰害天下人的方式去驾驭天下。

我是怎么知道该这样做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为君王者权术方法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巧智越多,邪风怪事就闹得越厉害;
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清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能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


「释义」


○○ 正: 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
○○ 奇: 奇巧、诡秘。
○○ 取天下: 治理、驾驭天下。
○○ 以此: 此,指下面一段文字。以此即以下面这段话为根据。
○○ 忌讳: 禁忌、避讳。
○○ 朝: 代指君王。
○○ 利器: 锐利的武器,这里指君王用来统治民众的权术方法。
○○ 人多伎巧: 伎巧,指技巧,巧智,指与诚信相对的小计谋,含贬义。
○○ 奇物: 邪事、奇事。
○○ 民自化: 自化,自我化育。
○○ 朴: 这里指本真自在的生活。


「图引」

无为者,有朴也,本章要义为返朴。

作者认为,用兵讲究奇巧诡秘,反对方所思而行,而主政治国却恰好相反,当清静无为。

因此,当政者越是善于玩弄权谋,国家将越是容易陷于混乱;当政者推行的禁忌越多,民众就越是贫穷;法令越是森严,违反法令的人便越多。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当政者不
自甘于清静无为,而是带着偏私虚妄的心,或是好大喜功,想在历史上流芳百世,或是恋权贪位,不甘权力旁落,而正是他们的这些行为,才使得国家混乱,民众贫穷。

而我却愿意按规律办事,不处处彰显自己,放开权利,由民众自己决定他们的利害得失。我不折腾干扰民众,民众会各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的生活自然变得富足。
我不将自己偏私虚妄的欲念强加给民众,民众就能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

本章认为,天下祸乱的根源,是当政者群体为了满足偏私虚妄之念,构建了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及学说体系,而这些东西,才是将天下带入昏乱,将民众带入贫穷的根源。只有去除掉这些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及学说,才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使得天下人过上本真自在的生活。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9 14:49:57 +0800 CST  
第五十八章 为政


「本义」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通述」

为政者不兴名分,不倡“仁义礼”,民众便越是淳朴厚道;为政者制定的“仁义礼”制度越是严苛细致,民众就越是狡黠而不知满足。

有人觉得为政者不兴名分,不大力倡导“仁义礼”,世间纷乱,是为政者无所作为,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灾祸;可是谁又知道,民众的福运就藏在这里面;有人觉得为政者大兴名分,大力倡导“仁义礼”,制定了严厉苛刻而又细致的法度,感到即将迎来福运,却不知道灾祸就藏伏在它的里面。

民众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福运呢?

正的忽然转变为邪的,善的忽然转变为恶的,它们并没有明确的法则,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因此,我们要分辨着看,圣人虽方正,但不伤害别人,严于律己却不用来要求别人,对自己廉洁节制,却不认为别人这样的行为有害,为人直率,却不放肆,有闪光的好德行,却不刻意显露。


「释义」

○○ 闷闷: 不作声的样子,这里指为政者不兴名,不倡“仁义礼”的行为。
○○ 淳淳: 淳朴厚道的意思。
○○ 察察: 严厉、苛刻。
○○ 缺缺: 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 其无正也: 正,法则、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法则。
○○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为恶的。
○○ 人之迷,其日固久: 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
○○ 方而不割: 方正而不妨害别人。
○○ 刿 [guì]: 割开。
○○ 直而不肆: 直率而不放肆。


「图引」

为政者隐。

为政者愈是看上去能主导一切,伟大而有“作为”,对民众来说,是福还是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福,却不知道这里面藏着祸端。为政者愈是不能主导一切,不能为所欲为,
看上去是为政者无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对民众来说是祸事,这里面却隐藏着福运。

作者认为,为政者有可能从英雄一夜之间变成独裁者,变成施害者,因此,人们要防止为政者做出偏私虚妄的言行。

作者以圣人为例指出,任何道德规则,圣人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苛求别人遵从。相反,那些心存偏私虚妄的为政者,却总是会制定各种严苛的规则,来要求别人,自己却从不会遵守。

因此,作者认为,真正具有圣人德行的为政者,是不会自吹自擂显现自己的光辉德行的(光而不耀)。而那些将自己鼓吹成明君贤臣的为政者,早已背离了为政者隐的自然之
道。遇上这样的为政者,不要当成是福运,因为它往往隐藏着祸端。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6-29 14:54:27 +0800 CST  
第五十九章 积德


「本义」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通述」

治理民众和对待上天神灵一样,不能应一时之急,就像收割庄稼。收割庄稼,取决于早期的耕作,而早期耕作,主要是看有没有长期按规律耕作。

因此,反复长期按规律做事,叫作重积德;重积德,则可克服各种困难;如若能克服各种困难,那么,这便成为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有了这样一种力量,国家就可以维持长
治久安,这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有了它,国方可以长久。

所以我们在种庄稼时,将这种重积德而产生力量的情形称为根深蒂固,因为它符合长久之道。

「释义」

○○ 治人: 治理和对待民众。
○○ 事天: 对待上天神灵。
○○ 啬: 古同“穑”,意为收割庄稼。
○○ 早服: 早为准备。
○○ 重积德: 德即按规律办事的行为,重积德,指坚持长期按规律办事。
○○ 有国之母: 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图引」

上一章中,作者认为,将自己鼓吹成明君贤臣的为政者,其实早已背离自然之道。遇上这样的为政者,不要当成是福运,因为这往往隐藏着祸端。因此,主张为政者隐。那么,如果那些想有所作为,又有强权和威权的为政者隐了,谁又来解决那些大的危险和困难呢?

作者认为,治国和对待上天神灵一样,靠遇到急事就来求神灵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说,等天下出现了大的问题,再请威权者来处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可能是赶走了一只狼,却引来了一只老虎。

因此,要像收割庄稼一样,庄稼长得好不好,等最后看收成,是于事无补的,真正要做的,是平时多耕作。也就是说,只要坚持长期按规律办事(重积德),各种问题便不会累积起来,因此,就算没有威权人物,也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才是远比遇到圣贤明君更为强有力的力量。有了这样一种力量,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如果将一个国家的安危系于伟大的君王身上,是不符合长久之道的。只有坚持长期按规律办事,才会长治久安。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4 11:18:53 +0800 CST  
第六十章 治国


「本义」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通述」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能多折腾,而是尽量减少大的翻动(清静无为)。用自然之道来治理天下,无论是先祖还是神灵,都会各归其位,不干扰人间的事务。

并不是鬼神不灵验,而是无论先祖还是神,都不会想着要损害人,不但神不会想着损伤民众,圣人也不会损伤人。

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万物就可以各归其位,共生而不害,这样,才会德行与大道相合,回归本源。


「释义」

○○ 小鲜: 小鱼。
○○ 莅: 临。
○○ 鬼: 指先祖。
○ 其鬼不神: 不必将先祖遗留的规矩和遗训当神谕来看。
○○ 伤: 损害。
○○ 两不相伤: 鬼神和圣人不侵越人。


「图引」

当时,那些治国者用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一些社会道德来统治民众,凡是民众敢有质疑或反抗,他们便会说,民众的这种行为会受到鬼神或圣人(统治者阶层)的惩罚,因此,民众不敢违抗。

但作者说,无论是先祖还是神灵,他们都需要遵道而行,各归其位,不干扰人间事务,他们怎么可能会因为民众的一点行为不合乎那些严苛的社会道德而降灾难给民众呢?只要是真正得道的先祖、神灵或是圣人,他们都不会想着要损害民众。

那么,那些动不动就拿鬼神和圣人名义来惩罚和损害世人的人,他们治国,是偏离了自然之道的。

作者最后指出,那些为政者打着鬼神或圣人的旗号来做损害民众的事,最终会两两相害,不若以道治国,万物就可以各归其位,无论是为政者,还是为民众者,都会共生而不相害。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5 07:44:32 +0800 CST  
第六十一章 纳人


「本义」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通述」

能成为大国者,必须要像江河的下游那样,要有容纳的精神,能让天下人在这里得到生养,就像是天下的河流都在这儿汇聚一样。所以,清静的雌柔生养之力,胜过没有生养
之机的雄壮强大之力。所以,清静容纳的生养,常以安静守定胜过雄强,这便是清静处下的原因。

所以,大国凭借能容纳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支持和依赖;如果一个小国能够拥有容纳生养的力量,那么,大国最后将依赖于小国(意思是原来的小国将成长为大国,原来
的大国将变成小国)。

因此,无论是因为大国有容纳生养的特性,获得小国的支持和依赖,还是小国最终成为大国的依赖对象,都不是绝对的。大国,只不过是因为拥有容纳生养的特性,将人才都聚集在一起,使其得到养护;而小国却想着让别人成为自己的下属,来服侍自己。这是二者完全不同的追求,为大国者,当以容纳生养为基。


「释义」

○○ 邦: 一本作国。
○○ 下流: 像江河的下游一样,指具有容纳的精神。
○○ 牝: 这里指能让人得到生养。
○○ 交: 汇集、汇总。
○○ 兼畜人: 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


「图引」

作者开章明义,成大国者,必下流。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是大国,什么样的是小国。

人才就像水流一样,人才往哪里跑,往哪里汇聚,哪儿就会成为大国,如果人才都离开这个国,那么,大国也将变成小国。而人才汇集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大国具有容纳人才,并且使他们得到生养长成的环境。

所以,一个要成为大国的国度,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是围绕着如何能更好地容纳人、生养保护人而设定的。而那些小国,却总是想着如何让人才被自己统治,成为自己的下属,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来为自己服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追求,大国追求的是如何容纳人,并让他们得到生养。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5 07:48:58 +0800 CST  
第六十二章 善为道


「本义」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通述」

自然之道讲生长收藏,生生不息,共生共存,因此,它是万物的荫庇之所,为善之人珍视它,不善之人也需要得到它的庇护。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能让人效仿,那些不善之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却不如把“自然之道”进献给他们。

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把“自然之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因为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免除额外的加害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自然之道”。


「释义」

○○ 奥: 庇荫。
○○ 不善人之所保: 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
○○ 美言可以市尊: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
○○ 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 拱璧以先驷马: 拱璧,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
○○ 坐进此道: 献上自然之道。
○○ 求以得: 有求就得到。
○○ 有罪以免邪: 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


「图引」

本章是采取正意反解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自然之道,可以庇护所有的人。而在违反自然之道的社会道德下,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还是身份
低微的民众。在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的制约下,每个人的人性都被扭曲和压制,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连统治者本人也会遭遇危险。

但是在推行自然之道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受到保护,就像在推崇人权保护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得到庇护。在这样的社会里,连那些不善之人、独裁者本身,内心都不会排斥,他们每次要寻求保护时,都去这样的社会之中寻求。

因为,推行自然之道的社会,它可以自我完善,变得越来越好。因此,以自然之道治国,每个人都是受庇护者;违背自然之道治国,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5 07:52:42 +0800 CST  
第六十三章 行为德


「本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通述」

以“无为之道”而成“有为之果”,以“不滋事”的原则来处理事务,把“平淡”当成生活之味。

大生于小,多源于少,用符合规律的行动来化解怨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
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

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也感到困难,然后从
简易细微处入手,到最后反而不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释义」

○○ 为无为: 凭借“无为之道”而有所为。
○○ 事无事: 以解决问题但不滋惹是非的原则来处理事务。
○○ 大小多少: 大生于小,多生于少。
○○ 报怨以德: 用符合规律的行为方式来化解怨恨。
○○ 不为大: 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


「图引」

在推行以自然之道治国这件事上,作者认为,要想兴起崇尚自然之道的风气,必须“先付之于行动”。不管这件事是大还是小,是多还是少,是难还是易,如若不付之于行动,一切都无从谈起。

面对有人提出现状是王侯各自为大,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推行自然之道,是多么的困难。这一点,在本章中也得到了体现,即在付之于行动时,不轻视困难,但能从简易细
微处入手,少说多做。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5 07:55:26 +0800 CST  
第六十四章 不弃微


「本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通述」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
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偏离自然之道的行为,将会招致失败,执着于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不违背大道,而不会招致失败,不会执着于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念,所以也不会遭
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圣人追求的是无偏私虚妄之念,不以得到名分荣誉为追求。别人都在学习“仁义礼”,而他却在学习自然之道这些别人所不学习的内容。从自身做起,补救众人那些经
常犯的过错。

圣人始终以辅佐万物适应自然之道为己任,使其不敢妄为。

「释义」

○○ 其脆易泮: 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 毫末: 细小的萌芽。
○○ 累土: 堆土。
○○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一说为二十九章错简于此。
○○ 难得之货: 指名分荣誉。


「图引」

作者认为,应当像圣人一样,始终以辅佐万物适应自然之道为己任,使其不敢妄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从细微之处一点点积累而起。

在本章中,作者先是充分举例,说明物起于微、成于积的道理,最后具体举例说,要接近大道,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不以为政者设定的名分或荣誉为追求,不要支持那些违背人性或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不要去学习那些有违自然之道的“仁义礼”,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接近自然之道。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8 11:12:49 +0800 CST  
第六十五章 民得智


「本义」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通述」

古时善于用自然之道治国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敦厚朴实。民众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谎言欺骗等智巧心
机治理国家,那是窃国之贼才会做的事。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运。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好坏区别,就是一个法则,那便是:民得智。民若得智,则要依靠一个我们都知道的法则,即,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我们将其称为“玄德”。玄德对一切的影响极为深远,它将使一切回到最本真的状态,然后一切的发展都将顺应自然之道。


「释义」

○○ 明民:明,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 将以愚之: 愚,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这里指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
○○ 智多: 智,巧诈、奸诈,而非为智慧、知识。
○○ 两者: 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稽式: 法式、法则。
○○ 与物反矣: 反,通“返”。此句意为“德”使事物复归于真朴。
○○ 大顺: 自然。


「图引」

本章中,作者将两种不同的治国模式都讲了出来,并讲解其二者所引发的不同结果。然后作者说,要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好坏区别,就一个法则,那便是:民得智。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直言哪种好哪种坏,他说,要把这两种治国方式好坏区别的评判权交给民众,但,要交给民众,得遵循一个法则:民得智。如果民众依旧愚昧,那么,他们
就会把祸当成福,把福当成祸。

这时就会有人说,那民众愚昧的话,怎么能听愚昧民众的意见呢,应该将这个权力交给君王、智者或其他为政者中的精英。但作者认为,恰好相反。民若得到真正的智慧,得
依靠一个我们都知道的法则,那便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我们将其称为“玄德”。

如果以民众愚昧为借口,让“智者”、“圣人”、“明君”等当权者来引领民众,强加自己的意志给民众,替他们做决定,那么,将永远没有民得其智的那一天。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28 11:17:35 +0800 CST  
第六十六章 处下


「本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通述」

江海能使所有小河、溪流归依,成为它们领袖的原因,就在于它善于承载容纳百川,所以,它才被称为百川中的王者。

所以,圣人想要以民众为上,一定会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想要以民为先,必须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民众的后面。

但事实上,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民众却以他为上,以他为先。

这个时候,他虽处上位,民众却不觉得繁重;以他的利益为先,民众却不会担心自己的前途、利益受到损害。

这种情况下,天下人才会乐于推举他。因为他能容纳别人的利益,所以,天下人不会与他相争。


「释义」

○○ 王: 归依。
○○ 善下: 这里指善于承载容纳百川。
○○ 害: 损害。
○○ 推: 推举。
○○ 不争: 指容纳。


「图引」

江海能为百谷之王,因能容纳承载对方的利益,而不相损害。

文章在第二部分中讲了一个辩证关系,即,正是因为江海能容纳承载对方的利益,所以会以他人为上,以他人为先。然而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才使得他人愿以江海为上为先。

就像受他人推举的人一样,就是因为他会以推举人的利益为上为先,所以,众人才愿意推举他,而不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因此,文章中的“不争”,不是指“不相争”,而是指容纳承载。就如同一个国一样,如果它能容纳承载更多人的利益,它会变为大国,如果它只能容纳承载少数人的利益,
就无法得到众人的推举。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31 10:11:11 +0800 CST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76040

发表时间:2016-01-10 01:06: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4 13:17:06 +0800 CST

评论数:4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