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曾看懂《道德经》,直至有了《道德图》(已更新全篇)

第六十七章 为慈


「本义」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通述」

天下人都说道很大,好像没有具体的形象一样,仿佛不可知。如果有具体的形象,那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来逐步细化了解其全貌。

我有三条金科玉律,非常珍视地保守着:第一叫作慈爱;第二叫作俭让;第三叫作不敢为天下先。

因为慈爱,所以会产生保护他物的勇气。因为俭让,所以会取用有度,不穷物力,不断地充实壮大起来。因为不敢置身在天下人的前面,去争夺那些人人喜爱的珍贵之物或逃避人人厌惧的凶险之难,才被民众推举成为领袖。

现在有的人不讲慈爱而一味逞强示勇;不讲俭让却只想着无节制地扩张;不讲处下无为却想高高在上,那是在自取灭亡!

只有慈爱的一方,才会产生真正的勇气,战胜那些逞强者,凭这样的勇气来保护万物,必然坚固。

连上天也会去帮助他,因为那里有慈爱的力量,而慈爱,就是保护万物共生而不相害。


「释义」

○○ 似不肖: 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
○○ 三宝: 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
○○ 俭: 俭让,指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
○○ 慈故能勇: 慈爱,能产生保护他物的勇气。
○○ 俭故能广: 俭让,指取用有度,不穷物力,所以会不断地充实壮大起来。
○○ 器长: 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
○○ 且: 取。


「图引」

作者认为,慈爱、俭让和处下,是三样最为珍贵的品质。
本章重在慈俭。

慈爱,是以慈为爱,慈的对象,是天地万物,即兼爱天地万物,认为万物都有共生之权利。但是,狼与兔之间有生死之冲,所以,自然之道中的慈爱,是顺应自然,不人为加害于他物。

慈爱的追求,是保护万物共生之权利。

俭让,即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所以,将俭让的行为称为俭德。

本文通过对慈爱、俭让之道的讲述,为下一章中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31 10:15:34 +0800 CST  
第六十八章 善假


「本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通述」

善于带兵的将帅,不逞其个人的勇武,而是懂得如何发挥整支军队的威力;善于打仗的人,不会带着怒气发动战争;善于胜敌的人,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于用人的人,能够容纳护育对方。

这叫作不争的行为,这叫作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

这样的行为,是与自然之道相一致的。


「释义」

○○ 不武: 不逞借个人的勇武。
○○ 不争之德: 能容纳养护他人的行为。
○○ 天古之极: 指自然之道。


「图引」


本章列举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说明什么是不争之行。

善于带兵的将帅,不会逞其英勇,而是把机会和荣誉留给了士兵。

善战者不怒,因为他不会因为争强好胜而发动战争。善胜敌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肯定是巧妙地运用了第三方的力量。善于用人的人,能够容纳对方,护育对方。

这些,便是不争的行为,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这是符合自然之道的。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31 10:18:34 +0800 CST  
第六十九章 俭让


「本义」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通述」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发动战争,而总是被动地回应;不敢贪多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像我懂得布阵,却像没有阵势可布一样;虽然可奋臂为先,却像
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战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

有人说,祸患之大,莫过于轻视战争和示强,轻视战争和逞强,可以让人丧失“慈、俭、让”三宝。因此,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守方胜。


「释义」

○○ 为主: 主动进攻,进犯对方。
○○ 为客: 被动退守,不得已而应敌。
○○ 行无行: 行,行列,阵势。此句意为:虽然懂得布阵,却像没有阵势可摆。
○○ 攘无臂: 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
○○ 扔无敌: 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战一样。
○○ 执无兵: 兵,兵器。此句意为: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执。
○○ 抗兵相若: 意为两军相当。
○○ 哀者: 指有“慈、俭、让”之心的队伍,意指守方。


「图引」

一旦战争最终结束时,真正耗损人命和物力最大的,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所以,抛除政治上的胜败概念,从死亡的人数和损耗的财力物资上来看,真正失败的一方,都是
主动发起侵略战争的一方。

所以,作者说,祸患之大,莫过于为政者轻视战争和示强。

这里的轻视战争,是指把发动战争当成儿戏,动不动就发动战争的行为;而示强,是指为了展现国力的强大、当政者的伟大而发动的战争。发动这样的战争,会让人丧失“慈、俭、让”,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祸患。

作者意在说明,为政者当以“无为”之道治国,不要贸然发动战争,给自身和别人带来巨大的祸患。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7-31 10:35:41 +0800 CST  
第七十章 莫知


「本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通述」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施行。

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行走,却把美玉藏在怀里,防止失去。


「释义」

○○ 言有宗: 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 事有君: 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 无知: 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 则: 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 被褐: 被,穿着;褐,粗布。
○○ 怀玉: 玉,美玉,此处引申为天然道德及好的社会道德。


「图引」

本章在开头时,先假设了一种情景,即,我有好的思想,世人却不理解,也鲜有人效法。意在指,当外界环境并不适宜推行天然道德时,并不适合推行不违背人性以及不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时,该怎么办?

答案是,“被褐怀玉而行”,以防丢失。

在这一章内容写完的几十年后,孔子拜访老聃,老聃在与孔子聊天时,用了与本章“圣人被褐怀玉而行”相一致的话,这能帮助后世的人理解这一章的真正意思。

孔子所处之时,恰逢乱世,周天子的话,基本没有哪个诸侯听的,而这时候,孔子却提出要恢复周礼,无异于1944年左右,溥仪的谋士建议溥仪登基,让天下人都来朝拜一样。

老聃笑着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说,你所说的周礼,当时提出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这些言论还在。而且君子懂得什么时机运用它 , 如果没有施行的环境,就把它藏起来也是办法。

意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你觉得还有可能实行真正的周礼吗?周礼是好东西,但时机
不成熟,要把它藏起来,等待时机。

孔子道:“虽然周王室势力微弱,但我们一旦倡导周礼,必将赢得各诸侯的拥护。”

老聃道:“吕尚曾因为华士不来见自己,认为这会使自己的权威受到轻视,便杀死了华士。周公很反对。他说,打个比方,做哥哥的,怎么可以因为有个弟弟不理你,就杀掉
他呢?但周朝刚刚建立,还要依靠吕尚继续保持稳定,巩固发展,周公的敬德保民也得让位于权力。如今你再要倡导周礼,我认为,你的目的不在倡导周礼本身。”

孔子还要争辩,老聃道:“好的商人,走路时会把贵重的东西藏好,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去除掉你过多的欲望和察言观色的本领吧,那对你是没有好处的,我所能给你说的,就这些了。”

作者认为,天然道德及不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社会道德的施行,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就要把它藏好。不要让强盗起了觊觎之心,到最后,这美玉被强盗抢了去,占为己有,治玉治得面目全非。

正如作者所预言,最早的儒家思想,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加以推广,后来被强盗占为己有,在上面涂得面目全非。

本章认为,自然之道的施行,需要等待适宜的时节,用稳妥的方式表现出来。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2 09:59:09 +0800 CST  
第七十一章 善知


「本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通述」

能认识到世界上还有未知的领域,自己却不了解,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未知的领域,却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这是不健康的。

圣人能让自己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是因为可以把缺点当成缺点来看,下不粉饰,上不掩饰,不会自欺欺人。

正是因为大家都能看得到缺点不足,所以,才能保持自身的健康。


「释义」

○○ 不知: 未知的领域或知识。
○○ 不知知: 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未知的领域,却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 病: 这里指不健康。
○○ 病病: 病,毛病、缺点。把病当作病,把缺点当成缺点。


「图引」

作者以人的认知缺点为例,来讲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

一种社会,是威权者主导的“有为”社会。像帝王一样的威权者,仿佛永远都是伟大正确的,如果他忌讳生病,那么,天下连“疾”都不会有,并不是天下人都不会生疾病,而是都改成用“小恙”来称呼。在这种社会里,下面的人会粉饰天下太平富足,上面的统治者会掩饰说国家盛世强大,自欺欺人,这样的社会是不健康的。

另一种社会,是威权者不再主导的“无为”社会。每个人都能发现这个社会的缺点和不足,没有人掩饰问题,也不会有人粉饰盛世,但这个社会,就在大家的批评声中,不断
完善。正是因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并敢于揭露和正视问题,这个社会反而是健康的。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2 10:01:35 +0800 CST  
第七十二章 自爱


「本义」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通述」

当人民不畏为政者的威压时,那么,对为政者来说,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不要侵犯民众赖以为生的基础,不要阻塞民众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民众,才不会被民众厌弃和讨伐。

所以,高明的为政者,有自己的主张,但不会替代和控制民众的主张,而是会以民众的诉求为主张;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但不会自显高贵自我推崇。

所以要舍弃自见、自贵之心,而懂得自知、自爱。


「释义」

○○ 民不畏威: 威,指统治者的镇压和威慑。此句意为,百姓们不畏惧统治者的高压政策。
○○ 大威至: 这个威,是指民众的反抗斗争。
○○ 无狎: 狎,通“狭”,意为压迫、逼迫。无狎,即不要逼迫的意思。
○○ 无厌: 厌指压迫、阻塞。
○○ 不厌: 这个厌,指民众对为政者的厌恶、反抗斗争。
○○ 不自见: 不自我表现,不自我显示。
○○ 自爱不自贵: 指圣人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
○○ 去彼取此: 指舍去“自见”、“自贵”,而取“自知”、“自爱”。


「图引」

上一章中,讲到由威权者主导的“有为”社会。像帝王一样的威权者,仿佛永远都是伟大正确的,他们统治民众的基础,一是强权暴力,二是谎言。

在谎言的编织过程中,每一位威权者都具有圣人一般的品行操守,他们也珍惜和爱护
自己的名誉,希望得到民众的尊重崇拜,但这种尊重和崇拜,是以谎言和暴力来维护的。

当有一天,民众不再畏惧暴力强权,伪圣的谎言也被揭穿的时候,他们只落得被民众厌弃和讨伐的境地。

因此,作者认为,欲人爱者,必自知自爱。也就是说为政者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但不要想着替代和控制民众的主张,而是要以民众的诉求为主张;不要通过暴力和谎言来赢得名誉,把自己塑造成圣人明君,如果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名誉,就不要想着去侵犯民众赖以为生的基础,不要试图阻塞民众谋生的道路,而是要以民众之利为先。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2 10:08:18 +0800 CST  
第七十三章 善谋


「本义」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通述」

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就会遭到诛杀;勇于有敬畏之心不与万物相为害,则会获得生机。

这二者,都是勇,却一个有利,一个有害,上天的好恶,谁知道是什么样的标准呢?连有道的圣人也难以理解。

自然之道,能容纳生养万物者善胜,不用语言而用行动者更易得到民众的响应,没有强制号令者自然成为万物的领袖。

万物都安然各归其位,一切都自然生发。

这种法则大到包罗万象,好像不严密、不精确,却没有谁可以摆脱它的控制。


「释义」

○○ 勇于敢: 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
○○ 勇于不敢: 勇于有敬畏之心不与万物相为害。
○○ 天之道: 自然之道。
○○繟 [chǎn] 然: 安然、坦然。
○○ 天网恢恢: 天网指自然的范围;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 疏而不失: 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图引」

善谋者,应自然之道,不谋而成。自然之道的运行,并非人为安排。但只要是符合或违反了自然之道,利害必生。

作者在第一部分先是引出上天是否有好恶,好恶的标准又是什么的话题,然后间接表明,这个标准,不是由任何一个“圣人”来负责解释的。这里之所以提到圣人犹难之,是因为当时,很多学说的倡导者都会说,谁要是违背了他所讲的东西,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仿佛谁会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解释权在这个“圣人”的口中。

因此,作者说,这个标准,不由任何一个圣人来负责解释。

然后作者说,自然之道,就是能容纳生养万物者善胜,能行不言之教者善应,能处其下者可为百谷王,一切都是生长收藏的自然生发过程,生生不息,一切都在这个规则之内。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2 10:12:16 +0800 CST  
第七十四章 合法


「本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通述」

当民众不畏惧死亡时,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假如民众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作乱的人,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

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门负责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释义」

○○ 为奇: 指作乱的人。
○○ 执: 拘押。
○○ 司杀者: 指专管杀人的人。
○○ 代司杀者: 代替专管杀人的人。
○○ 斫: 砍、削。


「图引」

本章与《道经》第三十六章相呼应。

作者认为,当权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到最后,当人们恐惧到了极点时,就不会再畏惧死亡,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起来反抗。因此,真正有效的法度,并不是制度的严苛。

国家的刑法政教,是为了提倡人们尚德敬德之心,因此,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滥杀无辜,才能以法理民。

靠暴力强权,是无法长久的,只有法度真正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规律,才能解决问题。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3 10:19:50 +0800 CST  
第七十五章 贵生


「本义」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通述」

民众之所以遭受饥荒,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民众才陷于饥饿。

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才使得民众难以统治。

民众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使得人民无法生存,所以他们才不会怕死。

因此统治者清静无为,比强取豪夺要高明得多。


「释义」

○○ 有为: 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强作妄为。
○○ 以其上求生之厚: 由于统治者的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 无以生为: 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 贤: 胜过、超过的意思。
○○ 贵生: 厚养生命。


「图引」

与作者的很多篇章相同,同样讲一件事,作者的立场与后世儒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色彩。

后世的儒家虽也反对政令繁苛,但属于好言苦劝型,仍是从防止民众暴乱,延长和稳定
统治的角度出发的。

而作者在《道德经》中,讲到同样的内容,却只是把这样的情形当成事例来用,目的不是在教为政者如何更好地统治民众,而是在揭示道理,即,清静无为胜贵生。

贵生,是厚养自己的生命,而轻贱其他生命。这放在为政者身上,适用;放在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身上,也适用;放在人类与其他动物、人类与大自然身上,也同样适用。

所以,将《道德经》思想政治化,认为相当章节内容是在教为政者应当如何统治民众的看法,是对《道德经》思想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的解读。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3 10:34:58 +0800 CST  
第七十六章 弱生


「本义」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通述」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

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

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释义」

○○ 柔弱: 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 坚强: 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 草木: 一本在此之前有“万物”二字。
○○ 柔脆: 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 枯槁: 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 死之徒: 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 生之徒: 属于生存的一类。
○○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一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图引」


人都追求强大,但一旦强大,按照生长收藏的规律,必将走向衰败,所以,强大,意味着死机开始显现。就像树木长得强大后,就容易遭到砍伐摧折一样。

在《道经》第三十章中,作者讲道,地脉从善,不以为强。认为人类要发展和变得强大,是为了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所以,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变得强大。这是一种自然的结果。但不要把用强力征服万物当成发展目标。

而本章是在此基础上,重点讲弱自生,而贵他生。意思是不要过度地厚养自身,而是要学会与身边的一切共生共存;不要一味地强力获取,要让自己的利益处于下位;不要贵生厚养自身,而贱其他生命。

本章是对上一章内容进一步地阐述。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3 10:47:21 +0800 CST  
第七十七章 损补


「本义」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通述」

天之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唯有自然之道可以做到。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又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民众,不替他们做决定,懂得功成
而身退。他不愿让更多人看到他自己有多贤能,而是愿意教会人们如何按自然之道去做事。


「释义」

○○ 天之道: 即自然规律。
○○ 抑: 压低。
○○ 举: 抬高。
○○ 损: 减少。


「图引」

损与补,在自然之道中,其实是相一致的,就像拉弓箭一样,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抬高一些,其目的,是为了平衡,让万物可共生。


因此,后文中只是举了人之道的例子,来说明人之道往往会“损不足以奉有余”,而自然之道,则是要找回这种平衡。

所以,在下文中,作者提到与当时相对立的情况:当时,各诸侯国都愿意把侯王包装成英明神武、伟大光荣正确的领袖。而作者却说,真正像周公那样的圣人,他不愿意更多人看到他本人有多么的贤能,而是会教更多人去按自然之道做事。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7 09:57:10 +0800 CST  
第七十八章 柔弱


「本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通述」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灾祸,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释义」

○○ 无以易之: 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 受国之垢: 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 受国不祥: 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 正言若反: 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图引」

在《道德经》中,柔与刚相对,刚指的是强生贵生,逞强妄为,厚自利而贱他利。柔弱为处下,善纳万物而不争。

作者在文章开头以水为例,对柔弱胜坚强的品质展开讲解。第一种柔的品质,可以通过反例而得知,即不逞强妄为,不强生贵生,不厚自利而贱他利。第二种柔的品质,便是能容纳他物。这两种品质,天下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去实行。

那些能容纳承受得住一国祸患的人,便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本章中说大家都懂得这些道理,却鲜有人去做,其实重点不在强调去做的人少,而是在说,当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道理后,接下来最应该的行为,就是从行动上开始,以自然
之道为德,勤而行之。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7 09:59:56 +0800 CST  
第七十九章 执而不取


「本义」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通述」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留下残余的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
刻刁诈。

自然之道并不会亲近偏善任何人,只有亲近大道的人,才会自然得到护佑。


「释义」

○○ 契: 契约。
○○ 责: 索取所欠。
○○ 司彻: 掌管税收的官职。
○○ 无亲: 没有偏亲偏爱。


「图引」

“执而不取”是不滥用权力或法度,即我有能力或权利做某件事,但我不会去充分使用这样的能力或权利,因为那样过度的行为,会影响他生。

因此,执而不取,是自然界的有力但有节,就是自身强大,但不展现和用尽强大,目的是给他人多一些的容纳和生养之机。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9 16:23:11 +0800 CST  
第八十章 安而乐朴


「本义」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通述」

那些民众稀少地位又低的小国,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国家治理得好极了,民众吃饭时可以感受到食物的香美,使自己穿得更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释义」

○○ 使: 即使。
○○ 什伯之器: 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 重死: 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 徙: 迁移、远走。
○○ 舆: 车子。
○○ 甲兵:武器装备。
○○ 陈: 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 结绳: 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图引」

这篇文章产生的背景是当时楚国多次兼并陈国,激发了陈国百姓的不满,而当时楚国方面宣扬说,如果陈国归于楚国,将会让国土变得更广阔,民众变得更多,技术变得更先进,军队变得更强大。

而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另一个角度强调说,如果民众因为战争,无法安心享受饭菜的香美,没有心思让自己穿得更好看,却得适应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新风俗,那么,要更强
大的军队、更广阔的领土、更先进的科技又有什么用呢?

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民众能过上安而乐朴的生活,就是过得安心自在,为人做事,能发自内心本真的喜欢。那样的话,就算国小到可以邻国相望,连鸡犬的叫声都能听得清,又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扩大国土、增加国民,强大军事,先进技术,却不能让民众过上安而乐朴的生活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09 16:25:13 +0800 CST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本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通述」

真实可信的话总让人觉得有所缺憾,完美无缺憾的语言往往不真实。

懂得完善自己认知的人,不会把完善认知放在辩论中解决,而那些热衷于辩论的人,往往很难通过他人去完美自己,反而会变得更加偏激。

智者不会什么事都充当权威,那些什么事上都要树立自己权威的人,往往是不明智的。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越是去做那些对别人有益的事,自己也会变得收益更多。仿佛他在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却变得越来越富有一样。

自然之道,万物共生共存而不相为害。

圣人之道,有所为,但要懂得容纳养育。


「释义」

○○ 信言: 真实可信的话。
○○ 不美: 美中有所不足,指缺憾。
○○ 善者: 懂得完善自己认知的人。
○○ 博: 博学多知,代指各方面都充当权威。
○○ 利而不害: 万物共生共存而不相为害。
○○ 圣人之道: 圣人的行为准则。


「图引」

为而不争,有所作为,但要懂得容纳养育。

本章一开始,先指出各种需要容纳的情况,真实可信的话总让人觉得有所缺憾,就像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必定有不足一样。所以,一个人要懂得容纳实情,不要在辩论中去完
善自己的认知,因为在辩论的时候,人们通常都在强调自己所说的才是正确的,而很少会想到要去容纳他人的观点。

到后面又引出要懂得容纳他人的利益,为他人养育利益,最后,却成就了自己。因此,自然之道的准则,是生生不息,万物共生而不相害,而圣人之道,则是为而不争。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10 09:59:12 +0800 CST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76040

发表时间:2016-01-10 01:06: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4 13:17:06 +0800 CST

评论数:4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