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高致贤记游“四风”系列(添加中)

彝家迎宾图
高致贤


小车缓缓前行,徐徐停下。
到了,奢香墓。
1988年6月16日,来自川、滇、黔、桂四省区各民族的专家、教授、学者,拜谒了彝家巾帼英雄、历史政治人物奢香之墓。
解说员的声音,化作一幅幅历史画面:
明初,一场民族分裂战争的黑云笼罩着水西大地,奢香大义凛然,亲赴贵阳,诉民情,言己志,痛斥马晔。在马晔激反的罪行中,她深明大义,忍辱负挞,说服部众;历尽千辛万苦,亲赴南京面奏朱元璋,终将马晔问斩,制止了一场民族分裂战争,维护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了水西经济、文化,人民万分崇敬这位彝家巾帼英雄!
奢香墓历尽沧桑,屡经破坏,而今得以修复。代表们轻抚石雕,细观花纹……,“啊,这也沿用了彝族古文化,理当出版”。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的乌谷称赞。
“奢香还是我们四川姑娘哩!”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说。

出来了,从大方彝族文化展览室,代表们带着浓浓的兴味,想着碑刻拓片,记起彝文古书,忆过金铭实物,……墨客频发灵感,骚人大发诗兴。
签字台前,花一样的文字,那是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办李洪范同志疾书的蒙文。意为:“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贵州省民委张人位侗人,轻书五言一诗:“川滇筑黔桂,代表会水西;缅怀奢巾帼,共览古彝书;彝苗布壮汉,团结友谊殊。”团结之心,跃然纸上。
“光辉的彝族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一部分……”彝族作家李乔,捧出一颖拳拳老人心。

精致的漆“瓮”边,酒歌阵阵,悠远飘扬,人们捧起咂酒竿,痛饮杂酒。轮流地喝啊,纵情地唱,浓墨重彩的一幅彝家迎宾图。难怪太平军首领翼王石达开咂此种酒后,留下那“千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的名篇。
今天,咂酒质量、饮酒礼节的档次都高了许多,但那情那趣那友那谊同样浓浓。

欢乐将大方县招待所的深院挤破,高楼盛不下彝家的热情。
这里只有一片欢乐,没有级别之分,农民、干部、学生、省委书记一起舞;没有民族之别,彝、苗、侗、蒙、汉共欢歌。各自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歌舞,献给自己的弟兄,献给自己的民族,献给自己的祖国。
彝族舞,蒙族歌,苗家萧笛……
纵情舞啊,放声唱,一首民族团结之大合唱飞向万里长空……

(发表于1988年7月25日《贵州民族报》)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09 16:22:37 +0800 CST  
彝文翻译世家
高致贤
贵州省大方县东关乡彝族农民罗文笔家,三代人从事彝文翻译工作,迄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被人们誉为彝文翻译世家。
罗文笔(1866—1946),原是当地的汉文先生,一九一六年他参加耶稣教后,与一位彝文老先生将“赞美诗”译成彝文在彝族教徒中传唱,开创了贵州汉文彝译的历史。一九二九年,北平地质研究所的丁文江来到大方,发现有彝文,便追踪找到罗文笔,请他将七篇彝文译为汉文、拉丁文、彝文对照本,集为《爨文丛刻》一书,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书成后,丁文江许罗文笔任县知事,罗谢绝,要求政府批准办一所彝民学校,传授彝文。
解放后,罗文笔的次子国义继承父志,钻研彝文。一九五五年,毕节地区成立彝文编译组,罗国义应聘当了该组编译,将珍贵的彝文书《西南彝志》译成汉文出版,和《爨文丛刻》一起收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民族学院兴办彝文班,于一九八一年聘请罗国义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他的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国家民委和学院领导的好评。去年,罗国义病休回乡后,又由他的侄子罗正仁应聘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一九八四年底,大方县成立彝文编译组,罗正仁的弟弟罗正光又被聘为该组的编译。
七十年来,罗文笔家祖孙三代从事彝文翻译,译出《爨文丛刻》、《西南彝志》等,共六七百万字的书籍,并向数以千计的学生传授了彝文,为彝文的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

特注:一、本文发表于1986年3月6日《贵州日报》第三版。两天后在《人民日报》原文发表,可署名为潘帝都。潘原为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刚调任人民日报驻贵州记者不久,当时我与他联不上,给人民日去信亦如泥牛入海,令我十分气愤。好在《民族团结》杂志也发表了我的此文。若潘帝都或其亲友看到此注,希告潘甭再剽窃了!
二、而今,罗国义、罗正仁已先后辞世,他们的后代仍在研究和从事彝文工作。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09 16:24:35 +0800 CST  
祝贺彝家过彝年
高致贤
那是1983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我随县委领导人赴大方县中箐民族乡天宝村祝贺彝家恢复彝族年。那一带聚居着不少彝家,那几天他们汇聚到天宝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欢庆恢复彝族过年节。
彝族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当地彝族文化老人说,古彝文书籍《夏晓证》记载:彝族年是依据五帝之一的“颛顼历”所定。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全年三百六十天,比365天的阳历年少5天。为与阳历年的天数一致,这未能计入彝年的5天(阴历十月初一到初五)就用来过年。这便是彝族人民的过年节。
这里的彝族年曾一度被政治运动冲击,几十年没有过活动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天宝的彝族年得以恢复。每到彝年节期间,村前用松柏、狮子草等常绿植物扎上大彩门,贴上红对联。村里搭起舞台,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舞台上,情地唱歌跳舞;堂屋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纵小孩子放着鞭炮,青年人谈情说爱,老年人会友认亲,壮年人谈天说地,文化人谈古论今,各自以自己喜欢的各种文娱方式庆祝当年的丰收。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09 16:26:43 +0800 CST  
591号话题
与其一顿撑死,不如分散消化
高致贤
黄金周表面看去热热闹闹,实为一暴十寒,反而生出一些弊端。
从实践中看出,真能享受黄金周的,只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只有3天假,看到吃皇粮的玩得那么潇洒,工人在辛辛苦苦上班,几家休闲几家苦,心理实在不平衡,这“黄金”只有少数人享受,有失公平。
虽然总的上班时没有喊少,但一年3次长假(其中春节有必要),长假中发生的事件就难得到及时处理。很多问题又不因放假而不发生,还有人趁长假期中作案。一旦发生了急事,无人及时解决,小事拖成大事,有的就被积压下来,百姓寒心。
再从旅游角度来说,把一年的工作集中到3个周(多在两周)来干,大家都去争夺那桶“金”,尤其是“5.1”、“10.1”两个长假,人们集中旅游,陡然增大管理难度,且因放假而管理人员相对减少,矛盾更加突出,交通压力大,安全事故多,旅行社、宾馆、饭店等乘机坑人,坏人趁机作案。黄金周一过呢,旅游服务等相关部门就没多少业务可干了。作为一种常设机构,一年就集也忙3个周,那3周中管不过来,其余11个多月又无多少事管,短时忙而长期闲,管理失去平衡。这种“内需”靠突击拉动,“消费”靠放假刺激的做法,不过一时轰动,长期冷落,属于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同是那么些“金”,突击花和长安排,效果不一样。
实行带新休假,工作时间正常安排,交通、旅游、食宿等单位也不至于形成“黄金”来了割一刀,“黄金”过后无事干的现象。且又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按部就班工作,群众有急事也好找人一些。
基于上述认识,我觉得黄金周可以用带薪休假来取代,抑或将春节假期改为10天,让农民工等普通员工也得到享受。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09:30:40 +0800 CST  
第708号话题
塑一幅《秦淮八艳图》更具吸引力
晓 霞
顾横波、李香君、陈圆圆等“秦淮八艳”凄婉动人的故事,早已在秦淮大地、甚至全国广为流传了!她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大把或壮烈或凄婉的动人故事。莫说凭她们每个人的传奇故事,就凭她们共同的高尚民族气节、个个才貌双全、一生玉洁冰清、诗词书画造诣高深,也可作为秦淮地区的“代言人”,专门为她们雕塑一帧大型《秦淮八艳图》也够资格,何况仅占《秦淮流韵》中的一席之地?
中国女性的历史功绩多多:黄道婆传织技、孟姜女哭长城、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小凤仙助蔡锷讨伐袁世凯……那个女性无功劳?夫子庙旁的一幅广告性的艺术作品中,因有“八艳”题材,就认为背离了“夫子面目”。其理由是:秦淮大地“文人才子”多多,为何要给“八艳”立足之地?如果只看出身地位,不论民族气节与爱国操守的话,那么,秦桧、蔡京等也有文才,能用他们来取代“八艳”入《流韵》吗?根据“八艳”的民族气节、文化造诣、爱情贞操,在夫子庙前单独设一幅“秦淮八艳”的大型浮雕,更会增大当地旅游的宣传力度。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0:29:06 +0800 CST  
第577号话题
组织他人盲目冒险者应多埋单
高致贤
营救盲目冒险者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营救费由谁埋单?我以为应区别情况对待:一是个人盲目冒险者,承担50—60%。为何只承担部分?既教育当事者并警示其他人,盲目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也体现政府的责任。二是有组织的盲目冒险,处理就不是这样。但也要区别情况。经上报批准的,组织者承担70%,批准者承担30%;未经报批的,组织者承担全部费用。报批与末报批的,都要视其后果,再作行政或法律处分。道理很简单:由本单位组织的,单位当然应负全责。若是组织他人的,就像旅行社组织旅游一样,都得为你组织的人负责任,网络联系也好,开会动员也罢,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组织都得负责。其中,收了费的组织者,除承担全部营救费用外,还要赔偿被组织者的精神损失等相关费用。未收费的也要承担全部营救费用。哪能由你为名或为利拉拢别人去盲目冒险,营救费由政府埋单?
营救受困者是政府的任务不假,但必须分清盲目冒险的责任:如果是政府组织的盲目冒险,营救费当然由政府埋单;但是,政府不准盲目冒险,你偏要自作主张去盲目冒险,或别出心裁地组织他人盲目冒险,不服从政府管理,政府组织营救后,营救费由盲目冒险的个人或组织者埋单是无可非议的。不能只要政府照顾,不听政府管理,那国家怎么治理?所以,营救费由盲目冒险者有区别地埋单,绝不是只为节省点国家财政开支的问题,而是以此提醒人们,千万不能盲目冒险,更不要组织他人去盲目冒险。这是政府对人民生命负责的表现,也体现出政府应有的正常权力。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1:08:02 +0800 CST  
第505号话题
夜景旅游得不偿失
高致贤
在一些企业还因限电而不时停产、一些用户还因限电而断续摸黑的城市,搞“不夜城”的“观光”旅游,真是得不偿失。
首先失的民心。试想一下,一些中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因缺电而被迫不时停产,几座高楼大厦为争面子而搞“光彩工程”;多数居民家中点着蜡烛照明,少数官员在大厦宴客“观光”,形成“几家欢乐几家愁”的鲜明对比局面。,市民心理平衡吗?这就有悖于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了。
再从观赏“不夜城”来搞旅游创收的角度看,城市观“光”,门票难卖,例如,将地王大厦装饰为绚丽多彩的“不夜城”,游客不须到该大厦就能看到;如果弄个全市“灯海奇观”呢,游客随便找个制高点便可一览无余,抑或乘车漫游也可欣赏,能有多少门票收入?且由各单位、各社区花钱买电凑“灯海”,旅游部门获收入,行得通吗?电荒城市搞“不夜城”,无异于打肿脸充胖子,经济也是入不敷出。
“不夜城”不是绝对不可搞,而是不宜在电荒时代和缺电城市搞。民谚云:“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电力尚不充裕之时,先得保证企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龙惟定教授的观点是从现实出发、为大众着想的,颇具建设性。 “不夜城”应当缓行,待电力发展到足够之时再搞吧!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5:23:52 +0800 CST  
第656号话题
订好合同、留全证据是保障自己权益的条件
高致贤
行业最低指导价,对游人选择旅行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却指导不了防止坑骗。在一切都靠证据说话的今天,游人要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要签订好旅游合同。坑骗者往往在合同书上耍花招,如在宾馆星级前边加个“准”字等,而且用花言巧语为“准”打马虎眼,你只要准了它,他们就可利用这个“准”字来宰你。所以,吃不准的内容,绝对不要相信对方的口头承诺就签字。住哪个宾馆,该宾馆级别,必须写清楚、写确切,严防一语双关或模棱两可的条文。对于“保证不带进购物店、单独成团不拼团、住在合同书上写明的宾馆”等之类的内容,一定要作为条文写入合同书,绝不能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甚至发誓般的口头承诺。合同书就必须一条一款地书写得清楚明白,不得有半点含糊。对方现成的合同书上没有的内容,你认为需要写的,就要补充写入条文之中,如果对方以“怕麻烦、改乱了不好看”之类的托辞来敷衍了事,那就正是他们想耍手腕的地方,一定要坚持写上。只有写入合同条文才能作为法律依据。
其次呢,保留好证据。行程中处处都要认真收齐并保留好各种证据,以备遭受坑骗去上诉时有据可查。尤其是自费旅游者,千万不要认为我又不报账,票证于我有何用?随便丢掉。一旦需要证据说话的时候,无证可查,那你说话就无力了!只要你处处认真索取并保留证据,使坑骗者不敢妄为,还可防患于未然。如果你不重视收集和保留证据,坑骗者见有可乘之隙,那就坑骗你没商量了!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5:25:40 +0800 CST  
第621号话题
这个建议有两好,希望得到施行
高致贤
一月一小“黄金周”比一年三大“黄金周”有好处:
一是改“暴食暴饮”为“少吃多餐”,利于健康发展。它可解决“五一”、“十一”期间,交通、食宿、景点“消化不良”派“生”出许多“弊病”的问题。作为旅游行业,消除人为的淡季、旺季,便于安排工作计划,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以及安全管理,不至于“黄金”来了“胀病”,“黄金”过后“饿枯”。作为家庭或个人,一次4天,或驾车自助游,或随团集体游,时间不松不紧,身心也不疲惫,一年还可以多游览几个地方,省却拥挤受罪。
二是可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照顾到普通员工。春节,是国人生活中最隆重的节气,也是充分展示民风民俗、节日文化的时间。普通员工,无余钱旅游,与黄金周缘分浅淡,也没闲暇“常回家看看”,辛劳一年,就想趁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处理一些家事,看看父老乡亲。春节放假3天,对他们来说是太短了,乞丐都有3天年过,何况当代员工?但法定假就3天,在家待长了没工资不说,还会失去岗位。若将“五一”和“十一”的6天假期“移植”到春节,时值寒假,既不影响学校教学,又使广大员工享受到节日的实惠。所以,我很赞成这一设想。但每月4天“小黄金周”,对学校有些影响:小学生读了三周后集中玩4天,有的课程失去连续性,开课还得重头复习,教学规律被打乱;再是群众有急事上访,一月一次4天缺人接待,也有许多不便。这仅对旅游有利,国家毕竟不是只管旅游呀,也不可能朝令夕改吧,但这个创意的确比一年三大“黄金周”好些,值得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研究。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5:48:04 +0800 CST  
“空白磁带”易录入
高致贤
中年以后我游历过全国的不少名山胜景,但梦中常见的还是孩提时玩乐的荒原小径、巷尾街头;名家伟人回忆录中具生动的也是儿时的经历。何也?儿童心灵如空白磁带,最易录入新奇事物,所录有如漆器上的隐花,随着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明显,老来还记忆犹新。孙悟空、哪吒、雷锋等等人物形象就是通过连环画、动画片等印入儿童心灵的。我儿时只能听妈妈讲故事;孩子们儿时就可看电视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到孙辈就有了央视少儿频道,3岁的小外孙就认识《大英雄荻青》和讲《哪吒传奇》故事。国家花1.5亿元打造动漫巨制《精灵世纪》,让少儿在美的享受中扩大知识面,学习恁做人,是从少儿教育抓起的体现,值!而今,家庭己把教育投资作为重点,国家抓动漫便是顺应民意之举,对培育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大有好处,我举双手赞成!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7:04:29 +0800 CST  
大方土语——两字变一音
高致贤
大方人为何将“麦芽糖”叫做“麻糖”?这便是大方土语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其中的“麻”字是由“麦”字的声母(M)和“芽”字的韵母(a)拼成的。这种将两字词变成一字音来读的当然不只这一例,还有将“不要”说成“表”(Biao)音的;将“这样”说成“仗”(ZHang)音等等,这就无形中加快了说话的速度,本来就够快了的大方话,再加上这些“两字变一音——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拼成”的“缩说”,外省人就更听不懂了!当然,这种“缩说”也并非大方人的专利,如北方方言中的“甭”就是“不用”两字的“缩说”,只是人家已经进入了《新华字典》,变成“通缩”。如何让外省人听懂大方话,就要降低话速,要放慢话速,首先就要将两字变一音的“麻糖”说成“麦芽糖”;“仗”说成“这样”;“表”说“不要”;将“表仗”说成“不要这样”。 再去掉那些“脏”说成(Keng)音,“雾”说成“罩子”等土得掉渣儿的土语,而后按普通话速度表述,外省人是大致听得懂的。这便是我多年在外的一点体会,但我并非主张在外坚持说大方方言,只是提醒那些一时还说不好普通话而又要外出的大方人注意,想远游,最好还是学好普通话。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7:27:40 +0800 CST  
忆杜鹃花节
新华网 ( 2007-03-19 )
稿件来源: 毕节日报网站  

    
    比起花山,这样记录太枯燥了,但口述笔写加上摄影也难将花山的生动记录下来。只好用苍白无力的多姿多彩、烂漫绚丽来说说了。杜鹃林间,大树高10余米,一株开上万朵花。阳春三月,杜鹃盛开,宛如彩霞普照,瑶林仙境,灿烂无限,风景迷人。古人有诗赞为:“千峰叠起嶂,乌金遍地藏。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
    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杜鹃花节快到了,不禁引出我这游子对百里杜鹃花区的一些回忆来。在故乡时,常做百里杜鹃的义务导游,4月中旬的中国贵州杜鹃花节是必定要参与服务的。
    从大方县城驱车东行40公里便可进入百里杜鹃花区的中心地带——大方县普底民族乡。
    专家会议论证:“百里杜鹃风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呈半环状分布于黔中山区丘陵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仅存的一片呈原生状态的大叶高山杜鹃林。”具体分布在大方县的普底、百纳、大水、黄泥等乡,并与黔西县的金坡相连。十年前已辨明的杜鹃花有23种,占世界上杜鹃属植物5个亚属中的4个亚属,其中,常绿杜鹃亚属中有马缨、树型、狭叶马缨、美容、大白、露珠、团花、银叶、皱皮、迷人等杜鹃;杜鹃亚属中有绣叶、贵定、暗绿等杜鹃;马银花亚属中有腺萼、银花、多花等杜鹃;还有映山红中的新变种复瓣映山红等。花有大、中、小、微四型,色分红、黄、紫、白和鲜蔷薇色等五种。
    比起花山,这样记录太枯燥了,但口述笔写加上摄影也难将花山的生动记录下来。只好用苍白无力的多姿多彩、烂漫绚丽来说说了。杜鹃林间,大树高10余米,一株开上万朵花。阳春三月,杜鹃盛开,宛如彩霞普照,瑶林仙境,灿烂无限,风景迷人。古人有诗赞为:“千峰叠起嶂,乌金遍地藏。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
    花区腹地在普底,彝名普根底,后称黄坪,花区产煤。古《大定县志》记载:“黄坪十里杜鹃”。这片密集杜鹃林,东西宽2.4-3.6公里,南北长5.7公里。这里几近汇集了整个花区的花种,堪称杜鹃之精华,公路四通八达,方便观赏。
    这里的少数民族有插花节、跳花坡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每到杜鹃盛开之季,苗家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花山上,随着悠扬的芦笙曲子翩翩起舞;彝家青年到这里“插花”——采花插在意中人的头上或身上。给百里杜鹃平添了异彩,为赏花客人增加了乐趣。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全省、全国的植物学、林学、园艺、土壤、地质、遗传、环境、气象、地理和动物学等十多个学会的数百名专家、学者纷纷前往百里杜鹃花区考察、论证。全国著名杜鹃学专家冯国楣先生实地考察后确认:“它具有很大的观赏和旅游价值,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省内外不少新闻、文艺机关、团体纷至沓来这里报道、采风、摄影、泼墨……
    花区面积尚有新的发现和开发,大方县被誉为“杜鹃花王国”。县人大将杜鹃花定为县花,后又将每年4月16日定为“百里杜鹃花节”,后来贵州省也定了个“中国贵州杜鹃花节”。节日期间,花区有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和广泛的物资交流贸易。(高致贤/文 聂宗荣/图)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18:01:22 +0800 CST  
大方民族历史文物扫瞄
高致贤
大方县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7%以上,到清康熙改土归流之前,彝族土司制在这里世袭了一千多年,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宛如山花烂漫。细品尚需时日,扫瞄足饱眼福。
彝文碑居全国冠
大方已查出彝文碑刻230多块,记时最早的上溯到1700多年;碑刻数量之多,所记史实之早,均居全国之冠。1983年国家文物局拔出专款修建了大方彝文碑陈列室,迄今只此一家,堪与西安汉文碑林媲美。济火纪功碑记述了蜀汉建兴三年当地彝族大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征讨孟获有功,受封罗甸国王的史实。大渡河桥彝文碑,记述了明万历年间水西先民建桥的经过;千岁衢摩崖石刻碑,刻下水西人民修路的史迹;两碑都记载了彝族民情民风等历史。两碑同时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慕都桥、仙人桥等地彝文碑,均镌刻着水西彝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英雄史迹。其余多为墓碑,能移动的已入室陈列,不需陈列的许多已拓片录入《彝文金石图录》出版。
古墓葬中有国宝
彝族巾帼英雄、历史政治家奢香夫人之墓葬于大方县城北,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各级文物部门拔款建成奢香陵园,内设奢香博物馆。葬于凰山麓的罗甸国总理陈恩墓也列为县保文物;墓碑刻下彝、汉团结的史实。黄泥乡的满族花墓,白布河畔的白族谢氏墓室,均有民族传统纹饰图案的镂刻浮雕,是研究美术史的珍贵史料。
遗址足令后人思
慕锇格金殿(罗甸国都城)是大方最早的城池;九层衙为土司制鼎盛时期奢香夫人的行宫,两地建筑均已毁圯,遗址均为省级保护文物。八层衙、集安营、新开田苗族保护红军伤员等遗址,各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光彩的或不光彩的,都能给人以一定启迪。
撞钟击鼓赞铭文
县保文物成化钟,铸于公元1485年,高1.35米,口径1米多,重300公斤,铜铸合金成品,铸有彝族铭文和多种美纹图案。背佐村布依族铜鼓,高40多厘米,重31余公斤,虽无铭文却多铭图:圆纹、旗纹、光晕等图案多姿多彩,全鼓中空无底,腰细面阔,迄今870余载,仍较完整,上述钟鼓相配,晨钟宏亮,暮鼓悠扬,观之似闻悠悠史声。
漫步古驿赏“化石”
省保文物中有段阁鸦驿道,系600多年前奢香率众开辟的龙场九驿之一。步步阶梯,刻下水西交通历史;漫步驿道之上,深感早期开发之艰辛。此道劈开贵州山门,引进中原文化,便于与明朝廷建立往来。
御赐银杏一株株
县城斗姥阁前的银杏树,据传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奢香的。沙厂乡、雨冲乡各有一丛占地亩余的银杏树,《王氏谱书》记载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明宪宗赐予水西使者、诰封荣禄大夫的阿纳带回此地栽种的。沙厂那丛银杏树旁的阿纳墓碑,刻下“白果赐荣”的这段历史。迄今520余载,树丛郁郁葱葱,象征民族团结万古长青。全县数百株古银杏树,多生于土司住宅周围,有的已列为县保文物。

大方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物多而受到重视:有县保、省保和国保的;早已收入《毕节文物》志上的33件文物中,民族文物就有18件。尚未入志而由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的《西南夷志》、《爨文丛刻》、《宇宙人文论》、《洪水泛滥史》等一大批彝文古籍,种类之多,内容之广,均为全国之冠。大方县的现当代的民族文物那就更多了。这些民族历史文物不言鬼神迷信,记叙英雄业绩,观之令人大饱眼福,深受启迪。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3 21:00:12 +0800 CST  
尝尝这出口“酸菜”吧!
高致贤
按:笔者的拙文《大方酸菜之美》2007年2月11日由美国发行量较大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在“食代广场”(26页)上以《还是大方酸菜美》为题,用大号字通栏标题配图发表,现全文转载于后,以供品尝。
还是大方酸菜美
酸菜这种美食,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常常吃到的,但在祖国大西南的贵州大方县,它却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传统美食。
我不知酸菜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但听我爷爷辈讲,他们的爷爷辈早就吃酸菜了。这酸菜不知吃了多少代人,而今已吃成了习惯,且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踉窜”的民言。这虽然有点儿夸张,但若三天没有酸汤调味,就会食欲不振,这是一点儿也不夸张的。当地干部出差、旅游到外地,一周没有酸菜吃,便深感“酸瘾”大发。大方人到外地生活,凡有家庭自炊者,多从家乡带酸本去自卤酸菜。
一次,我在北京某大学买饭时,看到有酸菜肉,便抢购到两盘,可惜属于盐酸类,没有家乡的菜酸可口,但也解馋。没有酸菜就吃不香,尤其是重体力劳动或长途跋涉,累得不想吃饭,抑或生病倒了胃口时,若有两碗酸汤喝下,马上就会提起精神,食欲大振。人生谁无“酸、甜、苦、辣”?“酸”为人生“四味”之首。
酸菜具有特殊香味,其中含有多少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食者未必知道,笔者一无所知,但总觉得味香可口,香味无穷,开脾健胃。
农家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健康益寿的老人,无不与酸菜结下不解之缘。也有外地人初到大方不习惯吃酸菜,闹出笑话来的。文革中一医学院毕业生分到大方,在县委食堂进餐,初吃酸菜不觉其美,便去质问厨师:“这菜怎么是酸的?”答曰“那是酸菜”菜酸了怎么还能吃?他十分不解,但又看别人吃得很香,勉强学吃,不到半个月又离不开酸菜了。桌上一天不见酸汤,他便要到伙房里去寻找。后来,他竟也说“真是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跄窜呀!”
酸菜制作工艺简单:取新鲜蔬菜洗净,放入开水中再煮开(不能煮熟),取出用冷水再洗一次,而后放入淡淡的面粉水中煮开后捞起装入陶瓷器内,加入酸本——原有的生酸汤,密封两三天便可食用。也有将第一次卤后的菜叶切细后才煮第二次的,省去煮汤时现切的麻烦。
“卤”是制酸菜的关键技术,卤不透不酸,卤软了不脆,且易变质。酸本如酒酵,直接关系到质量问题。酸本是制好酸菜的第一要素。
酸菜常用于单独做汤,更多的则是做佐料。文前提及的亚湘做酸菜鲜鱼,就是以鲜鱼为主,佐以酸菜。价廉味美的要数酸菜佐豆汤。当地人常将芸豆、小豆、巴山豆、白洋豆等分别煮熟后佐以酸菜,味道极佳。尤其是酸菜小豆汤中佐以少许木姜花,更是其味无穷,口留余香。故有“木姜花放小豆汤——香得很”的歇后语流传一方。酸菜吃法颇多,可以荤吃素吃,热吃冷吃,整片吃,切碎吃,喝冷酸汤绝不会影响肠胃健康,生酸汤还有祛火解热之药用。
原来仅为自做自吃的家居食品酸菜豆汤,而今已上了高档筵席,外地名家、上级首长来大方,常常点名要吃豆汤酸菜。
贵州老高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28:54 +0800 CST  
贵州大方发现辛亥革命元老遗联
高致贤
“耆年独具新头脑;
名子曾期共死生。”
这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喜迎澳门回归而编纂的《大方对联选辑》中搜集到的一副挽联。作者:周素园。
周素园,毕节人,晚清廪生、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前贵州军政府总理;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到毕节时,周老毅然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并随红军长征到延安。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该联所挽的联主简裁之,名成章,大定(今大方)人,系辛亥革命志士简书之父亲。简书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投身辛亥革命,于1911年11月领导成立“贵州军政府大定分府”,在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中,其战友谭冠英、简忠义二人英勇牺牲,被追认为辛亥革命烈士。
简书伤愈后,继续投入革命,官至桂系李宗仁部秘书。简裁之坚决支持其子简书及其亲友投入辛亥革命,民国初年逝世,周素园亲拟此联以挽之。
此联录存者系大方县六龙镇郭新吾老先生,时年98岁,自幼爱习诗书对联,早年教书,曾与联主家族有往来。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1:06 +0800 CST  
大方高店有一“怪”
高致贤
人言贵州有三怪,其中之一就是石板当瓦盖。大方县高店乡就是这一“怪”的缩影。
该乡位于大方县城西十来公里,高店山麓的农舍错落有致,几乎都是用石板盖的。石板盖房不需费多大功夫。石板满山皆有,多数厚为2公分,撬起来,划成方块,在角上钻孔加楔挂在梁檩上便盖了房子。
后来,专家发现那些石板全是大理石中的“晶墨玉”品种,就地用机器按一定规格切割成板材,送往贵阳等地深加工、精加工便卖高价,原来盖一幢房子的石板,随便粗加工后的价值,造同样面积的两层楼房还用不完。于是,高店开进了大理石板切割机。
经专家勘察,大方全县均有大理石,藏量约为一千多万立方米,质量好而易开采,可惜多数被滥用:捶石子铺公路,打石块砌茅厕,大量用来烧石灰,老百姓就叫它石灰石。我常乘车驶于大理石山区,仿佛听到满山大理石在呻吟,在呼唤!不久,大方百里杜鹃花区边沿,率先响起了开采大理石的机器声……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2:35 +0800 CST  
大方翰墨泉集锦碑

高致贤

朋友,读一读这首诗吧,也许你能从中品出一些妙味来:
“攀跻爱好景珑玲,浪柳摇风漾水萍。还往凭轩临小井,删诗把酒醉中庭。”
倘若读到此处尚觉味儿不够的话,再读下面一段,味道便会出来:
“庭中醉酒把诗删,井小临轩凭往还。萍水漾风摇柳浪,玲珑景好爱跻攀。”
这不正好倒读回来了吗?回文诗吧?你道这首诗雕刻在什么地方?就在贵州大方县政府招待所的中楼后面。那里有一屏藏于新室的“翰墨泉集锦碑”,碑为大小不等的九块石头镶就的横长方形。此诗便刻于其中的一块石头上。碑高三尺余,宽为五尺多。碑脚下便是清澈透明的翰墨泉,泉顶便是古色墨香的集锦碑。泉上诗画锦,碑下矿泉流。九块大理石上镌刻着十种诗画,集当时大方名诗书画家之杰作于碑上,故曰“集锦”,但它绝非今人为招徕顾客之作,也绝非招待所附庸风雅,而是民国二十九(1940)年之产物。
那时,大定(今大方)正本学校负责人陈锡庚先生邀约方城诗朋画友组成耆英会,搜集诗人王宝珩、画家杜伯华、书家吴雨痕等十人的诗书画佳作,集中勒石于斯。以泉为墨,围泉构思,具有鲜明的“井”色特点。如觉非的《三叠曲》:
“一泓清影透光明,影透光明凉意生。凉意生来宾共赏,来宾共赏一泓清。”
翰墨泉水甘冽,为县城九十九口井的佼佼者,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实为正宗矿泉。为保持水质纯净,招待所建特色屋顶罩于其上,护碑泉于室中,专供顾客茶余饭后欣赏。当你信步于宽敞明亮的井室之中,边饮清泉边乘凉,细品诗书漫赏画,仅杜伯华先生那幅《月竹》便足可令人仿佛置身于竹前月下,顿生“凉意生来宾共赏”之趣,呼朋唤友,“来宾共赏一泓清”了!
修建此碑之时,那里仅有一座城隍庙,观之多为求神拜佛、许还愿者,有何来宾?不料竟被诗人言中,大方县的第一个招待所就建于此,实现清泉诗画迎嘉宾了。
主泉分出支流,支流又入新井,流程中难免受些污染,故有逸叟题诗:“每感清泉截断流,纳污藏垢几经秋。”但他又设问自答:“谁将一脉分来此?续孕文光射斗牛。”相信诗书画后继有人。
碑上有一人仅书“翰墨泉”,另一个只写“集锦碑”三字,看似只写名称,倒也显得书法精湛。
翰墨泉不过一口小井,集锦碑也不过几块小石,可书法有真、草、隶、篆,形式有诗、书、画、词,内容包罗万象。恰似一杯窖了半个多世纪的茅台,品后留香,余味无穷,内涵早已溢出大方城外。
翰墨泉,集锦碑,实为大方城中的袖珍美景,人文景观,天然融合。由县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3:45 +0800 CST  
大方建成红军将军山之役纪念碑
高致贤
大方县修建的红军“将军山之役纪念碑”已于1985年11月30日建成。高16米的钢筋水泥结构四方形碑,矗立于大方县城北面的将军山之麓。碑身正面为大理石镶嵌阴刻“将军山之役纪念碑”八个大金字及萧克将军之署名。
将军山之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的一次漂亮战役,1936年2月19日,红二、六军团十七师在将军山下一举歼灭国民党二十五军万耀煌部下1个加强营7个连,打死打伤100多人,俘虏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300多支。给国民党军队以重创,赢得红军在毕节的修整时间。战役旧址于1981年列为大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元月,当年指挥将军山战役的肖克同志沿长征路线来到大方,重登将军山,回顾当年的战斗情景,并亲笔题书了“将军山之役纪念碑”。
为纪念红二、六军团在大方县城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颠黔省革命委员会” 50周年,肖老将军同时题书了这委员会的牌名。大方县拨专款二万六千元修建了此纪念碑和维修了川颠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现在,两处均已成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的人文景观了!
肖克将军几次重返长征路均经过大方县。
资料表明:1994年7月,肖老来到他长征路过的贵州修文县扎佐镇。听说肖老来了,上千名百姓一下拥来欢迎。肖老不断同他们握手,问长问短,并和几位老年人攀谈起来。警卫人员生怕出事,急得团团转,事后向肖老提意见。肖老说:“你们担心这样,担心那样,共产党的干部和群众是鱼水相亲。我担心的倒是作干部的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见《新闻窗》第4期)
一件事情,两种担心:警卫员担心首长安全;首长担心党群关系恶化。肖老担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出一位革命前辈坚定的群众观点和爱国爱民的崇高品德。这不禁使我联想起毛泽东深入乡村农户,周恩来身入数万群众中指挥唱《东方红》,胡耀邦在农民家过春节等等干群一家亲的和谐情景。可惜这种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而今竟被一些干部忘却了。一个地方领导者出差,也有浩荡车队迎来送往,且用警车鸣笛开道。好比皇帝出宫一般,把干部与群众隔开,恶化了党群关系。
上级首长下基层,应是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然而,一些不应有的迎送、吃喝、歌舞等活动形式所包围,把群众围在干部之外。群众中的呼声与疾苦以及建议已被迎来送往的滚滚车轮轧碎了!说明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严重了,群众观念淡漠了,享乐腐化思想产生了。上有所求,下必兴焉。官僚主义喜欢下级包围,下面包围又助长了官僚主义,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肖克老将军等作为一代开国元勋,怎不担心干群关系恶化?
值得欣慰和庆幸的是:党中央三令五申坚决反腐倡廉,肖老将军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多数干部已认识到官僚主义严重的危害性,并以实际行动加以制止。有的对迎送车队“掐头”“去尾”,有的带头罢招待宴等,就是使革命前辈们放心的行动,值得赞赏!
如何让老一辈革命家们放心,这便是摆在青年一代面前的一大课题。守好革命前辈们创下的业吧,青年朋友们!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5:14 +0800 CST  

大方漆器驰名中外
高致贤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贡品中,有个描金漆葫芦,内装杯、盘、碗、碟、箸等餐具,可供10人同时进餐。那便是大方县生产的汉、满席全堂餐具——皮胎描金漆葫芦。
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期间,有800多件珍贵礼品也是大方漆器;日本棋坛的围棋盒也多产于大方;精装茅台酒销到哪里,就有精美的大方漆制茅台酒盒联袂而至。
大方漆器历史悠久,与茅台酒、玉屏箫并称贵州三宝。有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蜀汉时期,大方民间就有了漆器雏形,明代初年已具规模。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盛极一时,民间漆坊遍及全城大街小巷,从业者千余人,称为“漆城”。当时的漆器已销往国外。国内朝野皆用:朝珠盒、朝帽盒、凤冠霞帔盒等便是皇室珍品。《干隆通志》云:“黔之革(漆)器,以大定(今大方)为最佳。”1949年后,大方漆器不断发展,工艺水平迅速提高:从50年代开始,就先后在前苏联、波兰、捷克、瑞士、比利时、芬兰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很高声誉,获得巴拿马博览会的银质奖章,被誉为“东方民族艺术之花”,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大方漆器品种繁多,造型别致,以方圆二形为主,也有取形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等动植物,揉以图腾、神话、传统和现代意念而造型的,表现得超乎寻常。文前提到的描金漆葫芦,外秀内奇,中轴启开为两半,内装餐具足供10人同时进餐,竟“举不盈斤”。描金方形捧盒,一大盒内装七个形体各异的小盒,清丝严缝,足见其设计之精巧,又称“七巧盒”。
大方漆器色彩纷呈,除将原有的隐红木色改为红珊瑚色外,又开拓了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等颜色。各种色彩有机融为一体,色彩绚丽,有的似闪光宝石,有的如剔透翡翠,有的像黄玛瑙,有的像青铜器。更有如唐三彩者,古朴典雅,美不胜收!大方漆器的髹饰方法颇多且新,以镶划、隐纹为主,分为镶金、镶银、镶彩。隐花为大方独创。它将各种花纹巧妙地隐衬于漆质与胎坯之间,线条若隐若现,飘似浮云,行如流水,似若天成。时间越长,纹饰越显,经久不凋。
皮胎漆器为大方又一绝。它有“一牢二保三防四耐”之优点,即牢固,保色保味,防腐防潮防蛀,耐泡耐烫耐酸耐碱。
80年代引入先进技术,借鉴贵州各民族中的蜡染、刺绣等诸多优秀图案,开拓几十个漆画品种。大方漆器厂被国家文化部和轻工部定为全国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贵州省旅游局定为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6:14 +0800 CST  
大方——大西南的雾凇城
高致贤
东北有个松花江,西南有个雾凇城,这就是大方县城,雾凇是大方山城的一大亮点,叫她雾凇城当无愧!
贵州大方县城海拔高,秋冬毛雨浓雾多,素称“雾城”,民间也有“好个大方城,罩子雾齐门”之说。
大方山多,适合松树生长,自然生长之松遍山,人工栽培之松围城。城郊有万松山脉,城内有万松书院。城里城外青松覆盖,好一个雾城松山!
县城海拔1700——1800多米,位了北纬26度至27度之间,山脉环绕,冬多冰霜雾雪,雾凇最易形成。
何为雾凇?《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寒冷天,雾凝聚在树木的枝叶上或电杆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通称树挂。”
东北的松花江以高纬度低海拔,形成雾凇奇观。西南的大方城则为高海拔低纬度,因而,也构成毫不逊色的美景。冬日漫步城郊,举目四望,只见雾气缭绕,缕缕柳丝倒挂,宛若银河飞瀑;平时墨绿的青松,绽放出一团团碧玉礼花;白杨桦槁的技桠,纵横交错,酷似海底伸出的大型白珊瑚;山城四周,一派“凇花”怒放,琳琅满目,好一派银色花林,好一个碧玉花展。裹在浓雾之中的大方县城,宛如仙女下凡,雾凇为其妆饰的仙境,神奇朦胧;细观一树树雾凇,仿佛一个个纯洁无暇的少女,飘浮着轻柔的面纱,亭亭玉立于仙境;又似一对对靓女伴随着各自的白马王子,身披婚纱,正在举行集体婚礼。婚纱缥缈,如诗似画,美不胜收。难怪当地两名通讯员拍摄了一条大方雾凇的电视新闻,一送便被中电视台采用。
遥想东北松花江的美景,面对大方雾凇的瑰丽,我不禁欢叫一声:
大方——祖国大西南的雾凇城!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1-10-14 05:37:00 +0800 CST  

楼主:贵州老高

字数:906

发表时间:2011-10-01 17: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7 06:38:01 +0800 CST

评论数:3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