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往事

55.走棠樾:衮绣江南第一乡


从左至右,忠孝节义;从右至左,忠孝节义。牌坊和牌坊之间相隔数米、十余米;牌坊和牌坊的时空跨度上,已整整400年。
400年间,从明永乐至清嘉庆,历两朝21帝,23道圣旨,就这样洋洋洒洒地从紫禁城一路飘到歙西一隅、丰乐河畔。
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乾隆皇帝下江南,对棠樾鲍氏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
——题记

棠樾易识,无论你是初访者,还是这里的常客,七座牌坊就站在那里,风雨中屹立百年。最早的慈孝里坊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最后修建的牌坊,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25年(1820年),一早一晚,相距整整400年,这不仅是棠樾鲍氏的兴衰轨迹,更是一个徽商的兴衰记忆。
棠樾鲍氏迁入徽州已有1600多年历史,在棠樾定居已有880多年历史。在鲍氏后人、当地景区导游鲍璇的眼中,鲍氏家族史与徽商的兴衰史是契合紧密,相辅相成的。
从880多年的棠樾定居史上看,鲍氏一脉至少蛰伏了近300年。它的扬名立万,破茧而出,是从一个“父子争死”,以保对方平安的慈孝故事里开始的。我们来到了慎德堂,又名“慈孝之门”,是出村第二座牌坊慈孝坊彰表人物鲍宗岩、鲍寿孙父子故居。相传宋末元初,鲍宗岩父子在山间劳作时,遇到强人打劫,面对强人刀斧,父子俩为保对方生命竞相争死,孝传四方。
棠樾鲍氏尊晋咸和年间(326——335)新安太守鲍弘12世孙鲍荣为始迁祖。南宋建炎年间,在徽州府任“文学”职官的鲍荣,他看到棠樾环境好,良田足,水系发达,便在棠樾村坪头建了一所别墅——掌书园,生前还把早逝的妻子、孺人葬在园内,即今村中之鲍氏始祖墓园,至鲍荣曾孙鲍居美,方将全家从徽州府西门河西,搬到棠樾,开始了规模宏远的村业。鲍居美丽智有断,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到元代玉正年间(1341――1368)棠樾村中生产、生活设施都有了良好的基础。
元、明之际,棠樾鲍氏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系改造,棠樾来自灵山之水分为两条,一条自东山、槐塘而来,过村北流入模路塘;另一条自村西沿灵山山脉至西沙溪,此为村中主要水源。元玉正年间,鲍佰源倡导族人截流筑成“大姆坝”,灌溉田600余亩,确保了棠樾农田旱涝保收,同时引水入村,沿村南环绕如带。保证了大旱时村中的农用水。我们无从考证“唐模棠樾,饿死情愿”这一俚语的具体起始时间,但一定与一个水系贯连、丰衣足食的农耕文明相关联。
“我们有义田,收租的粮食给我们村里的鳏寡孤独,无依无靠,那些穷人,可怜人,都可以享受到鲍家的待遇。我们讲句土话,熟不熟 ,三石六,每个达到条件的人,都可以拿到三大斗六袋大米,你吃不完拿去卖,卖了再自己花,就是唐模棠越,饿死情愿,饿不死的。”夏玉福祖籍安庆,在棠樾定居已有80余年,年青时当过多年的民办教师,村史了解透彻。
明代中叶,徽商发展迅速,棠樾村人在“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谣声里,走四方,抵沪杭,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以徽文化为品格的徽商,诚信至上,童叟无斯的经营理念,很快在商界立稳了脚根。鲍氏始祖园西、棠樾街中的圣旨碑,再一次将一个家族的荣誉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接旨兴造慈孝坊的400年来,一个皖南乡村竟陆续接奉23道圣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十道圣旨是建牌坊的,另外十三道是村人考取功名的。十座牌坊,倒了三座,还有七座,那就是牌坊群。当时棠樾鲍家捐的总资产按现在来换算的话就有20亿之巨,非常了不起。”夏玉福介绍。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此联就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对鲍氏家族的褒奖。
乐善好施坊,纪念的是主人叫鲍潄芳。其父鲍志道,叔鲍启运,都是当时著名的盐商。鲍潄芳父子苦心经营盐运,家财万贯、富比王侯,他们没有当守财奴,而是大行义举,替国家发放了安徽、浙江和江苏三省三年的军饷,捐小麦四万担,大米六万担、救灾民十万之众,为洪灾灾民赈灾修筑淮河大坝八百里,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鲍志道创业之初,以一块银元作为路资,辗转扬州投至西溪南大盐商吴尊德门下,最后成为两淮盐商,一路之坎坷艰辛绝非数言可明。
相传鲍志道11岁丧父,家境日益贫寒,母亲拿出家中唯一的一块银元,给儿子当路费外出谋生。鲍志道为人诚实,打得一手好算盘,被西溪南盐商吴尊德看中招为伙计。多年来,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学习盐业生意,颇有一番心得,长大后立起了自己的名号,做起了老板,最终成为两淮大盐商,富甲一方。
鲍志道之成长史及与其子乐善好施之故事,串满了棠樾街巷。棠樾街清一色茶园石修建,这里面还有“一锣山”的故事。茶园石盛产浙江淳安。淳安自古有“金港口”、“银茶园”之称。银茶园即指茶园石,因产自茶园镇而得名。鲍志道曾在茶园镇山顶敲锣,凡闻得锣声者的村民山石全部卖下,运回徽州修桥,铺路,建祠堂,造牌坊,大兴义举,为四邻八乡称颂。
棠樾村有鲍氏支祠敦本堂,俗称男祠,至今已有216年历史;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清懿祠,俗称女祠,比男祠迟建4年。男祠的建造者就是鲍志道,女祠的建造者为鲍志道胞弟鲍启运。相较于规模宏大的敦本堂来说,清懿堂显得娟秀内敛。而在建筑面积上,女祠不仅不逊色于男祠,还多出数十平米。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清懿堂的修建,无疑是提高妇女地位的最好佐证。
在鲍志道宅保艾堂东向,有一欣所遇斋,又称存养山房,为鲍启运故居,至今已逾260年历史。我们无缘结识现任斋主鲍树民老先生,但是见到了他的儿媳汪庆华。欣所遇斋厅堂轩敞,窗栏槅扇,玲珑剔透,雕刻工丽典雅。更特别的是天井中一堵巨型砖雕漏窗,俗称花墙,高2.54米、宽8米,构造精密智巧,坚固严实,堪称徽派建筑砖雕艺术的杰作,它承负高墙重压,历200年之沧桑,仍坚固如初,隙缝不见实乃一绝。汪庆华介绍,房子不开窗户,就靠天井采光,透过漏窗,从里厅看外厅是看得很清楚的,但从外厅往里厅看,是看不清楚的,比如说有客人来了,主人想见的时候主人看得见,就跟下人打个招呼要见,不见的人他就说主人不在,回避了。
若不是一缕烧饼的清香,把我们拽回现实,在一个时空不断轮转的古村穿梭,我们竟然忘却了今夕何夕。她叫余杏凤,是一名八零后,在店铺林立的村口经营着一家烧饼店。棠樾是五A景区,游人如织,当地的歙砚、徽墨产业以及小吃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棠樾人做生意就是要实诚,一个小小的烧饼也不能例外。我们全部了手工制作的,这样做出来,不但闻着香,吃起来更为酥软,回头客特别多。这个店是我们的一个窗口,主要通过网络做生意,平均每个月的销量在3、4万元。”
唐模棠樾,饿死情愿。这一虚抑实扬的俗语,成了当地最好的广告语,也成了棠樾鲍氏在攫取大量的社会财富之后,为国家民族大业,为一地桑梓乐善好施的代名词。(2017.7.23)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0:49:10 +0800 CST  


棠樾牌坊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0:51:49 +0800 CST  


存养山房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0:52:16 +0800 CST  


清懿堂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0:53:53 +0800 CST  
走许村:洗尽铅华见雪肌(富资河开篇)


因了一条隋代古道,一座天险重开的隘口,一个乡村成了歙北要冲,成了通往沿江、中原地区的战略要道;
因了一个许氏家族的千年蹲守,恪尽程朱理学的家风传承,一个乡村商贾云集,传下国保15处之多;
因了富资源头的升溪、昉溪两水的交融润泽,一个乡村在科举年月,有史可查之进士举人达24人之多……

——题记


告别丰乐河,我们来到了富资河。都是练江的支流。只是时令已从初夏转到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室外高达40度的气温,并没有阻挡我们探源的脚步。我们畅游在大山的怀抱,我们感受着一股股清泉带来的别样清凉,以及一条蜿蜒直上的箬岭古道所带来的厚重和人文。
再一次抵达箬岭古道,已历春之渲染,夏之重塑,一个山峦愈发苍翠。石头垒成的关隘,依旧原来模样,巍峨矗立。“天险重开”刻入石头,高悬隘口中央,穿之可北上太平、安庆,可南下歙县、杭城。隘口下紧邻汪公庙,1300年过去,今人依旧不能忘怀那段曾经的过往。丁酉春节期间,歙县及许村镇,会同汪氏宗亲,集众人之力,修复起了古道上的一处人文,捡拾岁月中的一段历史。
流水淙淙。这水便是富资河源头之一,升溪昉溪如两条玉带,至高阳桥下百米处汇合。许村源于东汉,古时名富资里,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爱其山水,于此垂钓,故又称昉溪、任公村,唐末许氏迁入并衍为大族,方改名许村。
我们和一条溪流成为莫逆,溪前探幽,蒿草遮出荫蔽,石斑鱼戏游无依,青蛙石鸡盘居石壁,仰着头,气定神闲地等待一只飞虫的到来。升溪飞珠溅玉,更为炎炎夏日遮挡出一片清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箬岭村支书蒋承君带头经营起泉水养鱼。这法子源自休宁板桥乡徐源村。将流水截往池塘,又从下口排出,循环往复,流水不断,所养殖泉水鱼味道鲜美,能卖出山外池塘数倍价格,成了当地村民新的致富之路。
在众多的有关许村的介绍中,众人皆知有昉溪,更将高阳桥下之水称为昉溪,却不知这是在以讹传讹。这一次的探访,我们厘清了本源。昉溪自村东绕行,升溪贯村自高阳桥下而过。细思之,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大抵还是任昉的名头过大所至。任昉是清官廉吏之代表,49岁辞世时仅存桃花米20石,为时人所颂扬。许村村头升溪溪畔,立有巨石,村人称之为任公钓台。古亭翼然,垂柳依依,一番自然况味,洗尽人世铅尘。宋代诗人喻良能有诗颂之:任公垂钓古来称,千载危台尚可登。尺泽只今无处觅,悬知深谷解为陵。
许村保存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古建筑百余座。村中明代建筑数量多、品类齐全,保存了较多的宋元建筑,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典型的建筑有高阳廊桥 、五马坊、许社林宅等。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共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在众多的国保中,观察第就是其中之一。现为许村历史博物馆的观察第,至今流传着一个感人传说。这传说的主人就是许天相的母亲。丈夫去世后,许母闭门守节,哺育幼儿长大。
观察第侧门上书“墙里门”三字,虽多处斑驳,亦可识辨。为伯昇公十三世孙许吉凤于清嘉庆十七年所立,详细记载了许母胡氏守贞一生的故事。碑文曰:墙里者,祥里也……其始奈何余二十祖伯昇公兄弟六人,其四弟曰周安公,年二十四病卒,弟媳胡孺人年二十,幸有遗腹。伯昇公为固其居室,更围以墙。凿井于内,名曰福泉,择二三老媪伺侍,米薪油盐,自外纳之……
从所传碑文上看,许天相母胡氏嬬人,20岁守寡,72岁辞世,52年未踏出家门一步,而当朝廷欲为之立坊时,许母却留下遗言不愿树坊。碑文聊聊数言,就将一含莘茹苦、青灯古佛的徽娘形象,呈现在众人眼前。至主人去世之后,这口凿于家中,方便不出家门就能汲水的福泉井,依旧发挥了重大作用。拆除围墙,把井的使用权归于左邻右邻的百姓人家,亦可看出许村许氏家风中的义举所在。
许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徽商的兴起。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许村人父带子,兄带弟,亲带亲,友带友四出谋生,凭借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甚至以德报怨的大义情怀,一个千年村落里,走出了许多名噪一时的儒商巨贾。其中双寿承恩坊的主人许世积夫妇就是其中的典范。
许世积在扬州做生意开米行,闹荒灾不少粮店大斗进,小斗出,抓住机会赚一笔,许世积却认为赚这种昧心钱是伤天害理的,不但不屑为之,反而开仓放粮,布粥施饭,为时人所重。相传,大学士许国、薇省坊彰表者许琯,都曾受过许世积资助。至许世积101岁,夫人103岁辞世后,许国奏请朝廷下旨,兴建双寿承恩坊以纪之。
升溪河上高阳桥,始建于元。说到“高阳”二字,前不久就曾在唐模见识过同名的廊桥,而跨立在升溪水上的高阳桥,虽建筑风格类似,却建筑规模上远胜唐模。并且流传在这一古桥上的故事传说,无疑不让每一位前来探寻的人为之动容。徽学研究者许琦就是许村当地人,她向我们说起了一个久远的传说,“有一天,很多村民在廊桥上看到一个老妇人,走过来走过去的,口中朗朗有声,‘保得了自身保不了他身,保得了他身保不了自身,如何是好?’当时人们都很诧异,过了一段时间,这里山洪暴发,很多东西都冲掉了,但是高阳桥岿然不动,后来才知道,是观音菩萨以自身保住了廊桥……”
故事或许虚构,情感却足真实。高阳桥与双寿承恩坊相邻,其侧即为大观亭、五马坊。这里也是许村景致最佳,国保单位林立的核心地段。逢年过节,大观亭、五马坊所围成的空地,就是民俗当地舞大刀、舞龙表演的首站。
唐朝“安史叛乱”,许氏先祖许远与张巡一起在睢阳抗击叛军,经多日浴血抗战,杀敌无数,宁死不屈,为唐王朝的反攻平叛和最后胜利赢得了时机,立下了大功。他们同被朝廷追封为“大都督”、被誉为“天下双忠”,并立庙祭祀。许村大刀舞就为纪念其先祖许远而创,一代忠臣名将,必将为历史和后人所铭记。
我们在“歙北首富”许仲修宅,再次邂逅了前来投资民宿产业的北岸村民凌福明。一年多的时间,一座接近荒芜、颓败的古宅,在凌福明的精心打造下,重新焕发了新机。
许仲修(1889-1960),系中国同盟会会员,安徽省省议会议员,歙县县参议员。青年时期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结识了陈独秀,还曾做过柯庆施的老师。许仲修一生乐善好施,抗战前夕,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架通了歙县至许村的电话线,同时开始兴建“城许”公路,后因抗战爆发而停止。民国二十三年(1934),天大旱,许仲修采购柴油机械抽水机抗旱。由于水碓无水舂米,他又购置机械加工大米,一时传为美谈。
高阳桥下百米许,便是昉溪水与升溪水交汇之处,从空中俯瞰,两条水流如两条蛟龙,一个村落呈倒水葫芦、二龙戏珠的景观。在昉溪、升溪二水的哺育下,许村人才辈出,人才荟萃,史上共出进士7人,举人17人。
传承千年,许村之荣耀光环一刻也没有停歇过。除科举制度下功名外,在现当代,依旧有着“一族四院士”的传奇。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许氏家族,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儒家传世格言熏陶下,早已浸入骨髓。一个个善举、义举,在村民们带着自豪的交流中,如汩汩清泉,涤荡你我。
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檀心已作龙涎吐,玉颊何劳獭髓医。我们以东坡名句,概括探源富资河许村时的感受,无非取其清水芙蓉、返朴归真的本色。这也是我们看待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只要沿着这样的方法,我们就能看得更清,听得更明,走得更远。(2017.7.30)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04:43 +0800 CST  


大邦伯第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06:43 +0800 CST  


许村高阳桥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07:44 +0800 CST  


双寿承恩坊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08:49 +0800 CST  
57.走前村: 塔山水过奇闻多


久旱逢甘霖,人生一大喜事。选择一个夏雨滂沱的日子,探源寻幽,自有别样风味。我们来到了许村镇前村,一个2000多人的村子,留下的大抵是守家的老人。耐住贫乏,守住寂静,成了老人们的权利。外界的躁动或许不再能够惊扰他们久默的心田,端坐在家前屋后,任塔山水蜿蜒绕行,任漫山早菊灿烂开放,任云卷云舒,风住风起……
前村村夹杂在许村和呈坎两大著名景区之间,但却没能沾上多少便利。我们的到来获得了意外的惊喜,那就是前村武山下自然村一村民保存下来的18本汪氏祖谱,我们的探访,就从这一本本斑驳的古籍中开始了。
武山下位于前村最北头,全村人八成汪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称得上是徽州村落中聚族而居的代表。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村民叫汪润如,虽届耄耋,身板却是硬朗。得知我们的来意,汪润如从楼上搬出了一叠汪氏族谱,达18本之多。这些齐备的族谱中,不仅有汪氏得姓祖鲁颕川候像、四十世新安汪氏始祖齐军司马叔举公像、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像,还对汪华九子后人各支各系千余年来的发展变迁,都有着详尽的记载。老人说起珍藏的族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久远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汪润如30出头,一个夜里堂叔找上了门,要把家中珍藏的族谱托付给汪润如保管。当时汪润如担任大队民兵营长一职,又是一名党员,得知堂叔的来意后,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却经不住堂叔的一再恳求,承诺承担保管族谱之责。堂叔的担心是必要的,在他眼里,一个村中能够担此一责的只有汪润如,就是自己的儿子也并不可靠。
当时叔侄二人有个约定,保管族谱一事不可有第三人知晓。就这样,汪润如把族谱保存了下来。直到近几年,村人方才知道这段过往。从族谱上看,武山下汪氏一脉乃汪华长子建的后裔,由唐模分迁到塔山四维路口处,67世迁至武山下,至今已衍98世,31代,600余年。
族谱是一支一脉的根系记载,有了这样的记载,所属后人方能知晓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先祖们都经历了什么,方能让人记得住乡愁。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封皮斑驳的族谱,把汪润如老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少村人犯忌其卖了族谱,钱财下了腰包。汪润如老人一诺千金,从不申辩,任凭村人指责。说起族谱的传承,汪润如已交待子孙,就算饿了肚皮也绝不能卖掉族谱,绝不能对不起祖宗。
沿塔山水下游数里,便是前村的另一个自然村东山。东山水口乃村中一绝,数十株百年古木麻栎树下,横卧一亭,三面分写“东水回澜、山高毓秀、宗应故里”字样。东山村落坐东朝西,西面即为徽州区灵山。更让我们觉得惊奇的是,水口亭东的小庙里供奉的却是神医华佗,与徽州大多村落所供奉神像不同。
前山村村委会主任程国虎就是东山人,他坦言,东山地处深山,贫穷落后,缺医少药,供奉华佗让人祭拜的目的,也只是求个心理安慰。不料想,这华佗庙却是越来越兴旺,至今香火不断。
东山村以程姓为主,39世迁入,至今已衍29代。也正因为一姓一村聚族而居的村落模式,让一个村的人心,凝结得更为紧密。东山程氏宗祠、水口亭、华佗庙的修复,水口林堤坝的建成,都由村人自发组织,出工出力。一个古代宗族的力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村在东山下游数里处,村民多为吴姓。作为行政村所在地,前山所存古迹散失殆尽。细究之,多为太平天国起义时兵燹所至。一个徽州,说起这起农民起义时,大抵被冠上“长毛反乱”的字眼,或许这里头更多的是对起义首领御下不严、以至所经之处生灵涂炭的责备吧。
塔山水滋养的行政村就有前山,塔山,跳石等,人口逾5000余人。塔山水支流众多,一处山坳就是一个分支,缠绕分布在数十自然村之间。百亩芍药基地就在前村西向山坞之中。春天花开时节,芬芳四溢,游人闻香而动,热闹非凡。
我们来到了丰口。丰口村民多为郑姓,原为行政村,现为富堨镇中溪村的一个自然村。丰口村最让人动容的就是村口马路下方的一座四面牌坊。
丰口四面坊原骑路而建,后打马路时,为不影响省保牌坊,挖了后山而修,路基高出三米,站马路对视显得牌坊矮去不少。四面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旌表明代丰口人郑绮而建。形制独特,为四柱四面的正方形,每面看去均为一个二柱三楼式石坊,即为四个石坊的组合。石质主要为花岗岩,字牌枋板为红砂岩。南面额坊上刻有“宪台”二字,垫板上刻有“云南按察司佥事郑绮”。北刻有“敕赠”、“廷尉”,西面刻有“恩荣”、“进士”。该坊脊檐下有华拱,恩荣匾左右雕龙纹,檐柱下雀替雕饰花草。此坊是现存年代较早的徽州立体式石坊。
郑文卿今年86岁,年事已高,多病缠身,为人却是热忱,引着我们下到牌坊底部,细细讲述这座私建牌坊的历史。原来,四面坊的修建者郑廷宣原为一砖匠,大字不识几个的手艺人,看到许国在修建八脚牌楼,郑廷宣卖田卖地卖家产,还欠下了不少债务,修建了四面坊。
郑廷宣与许国沾亲带故,许国明白要是讨不了圣旨,他这个砖工亲戚可就惹上大麻烦了。一天,许国引皇上外出游玩,便把郑廷宣安排在所经之路上,希望以自己的聪明机智帮上一把。
“来到郑廷宣做事的工地,许国老远就咳嗽,郑廷宣在高空上作业,他听到后,就在高架上跑来跑去,像猴子一样,灵敏得不得了。皇帝一看高兴了,他说这个人像猴子一样。郑廷宣一听,就从高空上下来,跪在皇帝面前就谢主隆恩。皇帝问许阁老,我刚才讲了什么了?许阁老说,你刚才不是封他一个候官嘛。皇帝念许国三朝元老,也就默认了。”郑文卿说得滋味,我们听得起劲。
就这样,郑廷宣被封为“大理寺左寺副”,属候爵副职,之后又在许国的帮助下,讨得皇上口谕,才让一座私建牌坊合法化。
历史已经远去,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去考证故事的真伪了。但这样的带着戏剧化色彩的故事,足以让聆听的每一个人心潮涌动,喋喋称奇。
还有一点是需要补充的。富堨镇丰口村,是发端于黑门尖的昉源水至下浦口纳塔山水之后,与发端于上扬尖的丰源水的交汇处。到了丰口,富资河才真正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如双军汇合,向南奔至练江。(2017.8.5)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13:27 +0800 CST  


汪润如和他的18本祖谱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16:02 +0800 CST  


汪润如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16:28 +0800 CST  


东山村华佗庙像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4 12:17:29 +0800 CST  
58.走丰源:一溪苍翠一溪红(上丰乡开篇)


一路北进,山势愈发险陡高耸,山道愈发狭窄曲折。沿途多见四五土楼、三两人家。一个个村子,从原来的上百人或更多,锐减到现在的数十人,甚至十来人。偏僻,贫瘠和落后,为我们守护了一山苍翠;偏僻,贫瘠和落后,也为我们守护了一段战火纷飞的红色岁月……
我们转探富资河的另一条主源——丰源。我们在崇山峻岭及流水潺潺围成的山村公路上,历时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丰源源头村落黄柏山。
初秋季节,与山外的炎热相较,歙北深山的确凉爽不少。或许这里是知秋最早的所在。黄柏山建村仅200来年,是岩源的一个自然村,北与绩溪相连,这里也是丰源源头。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随后,刘奎奉命留下,坚持皖南游击战争,上丰乡黄柏山,道溪,老屋基等深山村落,成了开然屏障,成了点燃火种的圣地。
黄柏山村民程淦辉出生于1937年, 虽已80高龄,身体却是不错,依旧能够上山下地。程淦辉的养父就是游击队员,孩提时代他就亲见过新四军、游击队,见证过魄恐怖下的那段红色历史。“国民党数度围剿,把村民往山外赶,不准待在家里,目的就是断了躲避在这里的新四军的生活给养。敌人走了,老百姓就又回家了,不少人参加了游击队,更重要的是担起了补给的担子。”
白色恐怖下,围剿不断,村民被迫外迁。老屋基村民潘济滨不惧生死,毅然加入到革命队伍之中。2009年,他的儿子、古稀老人潘圣涛所著的红色回忆书籍《顽严轩札记》出版,以大量的篇幅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刘奎身经百战,先后多次负伤,可谓九死一生,闯下了“打不死的刘奎”的赞誉,威震皖南。这位传奇将军的故事中,还与当地的猴子有不解之缘。
鲍德纯是上丰乡原文化站站长,退休后,一直从事当地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当时游击队出了一个叛徒,一天叛徒带着国民党部队进山围剿。我们这里猴子多,刘奎还养过一只。那只猴子发现陌生人进山了就不停地叫,刘奎发现以后,遣散部队进山隐蔽,两支部队还交了火,不幸的是报信的猴子在激战中被打死了……”
沿丰源南下,我们来到了岩源。岩源四面环山,山中一硕大圆锥形山丘,此景被当地人称为“九龙戏珠”。围绕一条溪流和山峦,当地村民围塘养鱼,种植香榧,立求从贫瘠中突围。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丰源水绵延百里,越村过寨,一路南下,在岩山洞处被丰源水库坝体拦截,串成了一条玉带。初秋的山风炎热中透着清凉,和着鸟啼、蝉鸣声,把一个个山庄映衬的愈发安谧,空远。
丰源河水电站投资800万元,2008年底建成,至今也仅十个年头,但却是老区人民向自然要效益的尝试之始。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当地政府利用当地特有的品牌,先后建成徽州雪梨、黄桃、灯笼柿、贡菊花等生产基地,老区土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初秋是上丰雪梨成熟收获季节。丰源村村委会主任吴星铭是当地的雪梨经纪人,承担着全村10万斤雪梨的销售任务。“三块二收下,三块五出去, 我不求赚钱,村民们相信我,我只要能把果农的梨子销售出去就算完成任务了。”
上丰雪梨种植有700多年的种植历史,绵延群山和一条清澈见底的丰源河,滋养了上丰雪梨这一特产。“上丰雪梨就我们丰源村和溪源村两个村有,每年30万斤左右,一百多万收入,现在虽然梨子品质好,但是还要靠大量的宣传,把这个品牌打出去。”
过丰源,溪源,我们来到了上丰村。上丰以宋姓为主,南宋建村,至今800多年历史。我们在上丰古街上偶遇了86岁高龄的村民宋秉纯,聊起了那段曾经的过往。
上丰始祖名宋贶 ,南宋时与秦桧同在朝为官,后受秦桧排挤诬陷,贬谪徽州,在其孙子宋颖时方才上丰定居。
上丰古街,古迹虽遗存不多,但其商业十分发达,店铺林立,多达百余处,含建筑,服饰,饮食,医药,家用诸多方面。即便现在,一条街巷依旧热闹。我们在古街上结识了弹棉人汪贵安,半百年纪,手艺做了半辈子,为了跟上时代,一个棉花弹铺被一台大机器占据着,倒是省去不少力气。只是再难听闻“嗵嗵”的弹棉声了。
已近花甲的老裁缝唐惠民,40多年来,一直在自家的店铺里,时代进步对老手艺的冲击非常巨大,凭着一双巧手,老唐的生意还不错,算是坚守者中为数不多的几个。
上丰建村有800多年历史,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八旬老人宋治生是村里讲故事的高手,在他的故事里,上丰曾出过蛇妖,依赖观菩萨和桥神护佑,才保得一村平安。“一个夏天,一老农去看田水,见路边有一树段,便坐在上面抽旱烟,扣烟屎时不见响,觉得奇怪的时候,身下树段动了起来,原来是一条大蛇……”
蛇妖受惊,腾云而起,蛇身扫处,屋毁人亡,想想亦是惊心。好在只是传说,倒是可以很快平复心情。而宋治生老人所谈及的有关太平天国滥杀无辜百姓的故事,听来却让人长叹了。如徽州诸多村落一样,上丰古迹一样毁于那场战火。“长毛反乱的时候到了上丰,村民没处躲,就躲在水塘里一个山洞里,原本没事了,可这时一个孩子哭了起来,暴露了行踪,长毛兵把躲在里面的百姓一个个抓了出来杀害了……”
山峦耸立,溪涧纵横,当我们沿丰源南下至上丰村时,山势方低矮下去,丰源河愈发开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烽火号角响彻一片山谷。
大江歌罢掉头东,丰源高挂中华龙。烽火狼烟啃铁骨,一溪苍翠一溪红。在今天看来,眼前这一清翠如玉的水域,曾以一个"红"字镶嵌进那段被今人难已忘怀的历史。这红,是革命老区的颜色,是火种;这红,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是忠魂。(2017.8.13)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31:13 +0800 CST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32:53 +0800 CST  


上丰古街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34:27 +0800 CST  
59.走蕃村


这里是棠樾鲍氏的分支居住地,无论走到哪里,鲍氏族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南迁后的祖居地叫“慈孝里”。
这里有着花果山的美誉,一年四季的轮回中,绿梅傲冬,油菜花黄,桃李满坡,灯笼杮红,如处世外桃源;
这里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八幢相连的鲍氏住宅群,屋间巷道上空,遮盖明瓦雨棚,集厅屋、私塾、账房于一体,为徽派建筑之典范。

花果山中探蕃村

自上丰北进,水口极细,如宝瓶之口。大路桥东头,便见一亭,上书“慈孝里”,两侧对联俨然就是乾隆帝为棠樾鲍氏所题对子: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村。棠樾原对用的是“衮绣”,此处用“锦绣”替代了。都是鲍家符号。一眼就能辨识这里的鲍氏就是从棠樾迁入的。
沿石板路续进,门户豁然。或许这样的描述,是对农耕时代蕃村的真实记录。随着慈孝里亭西侧公路的开通,社会文明的推进,蕃村名头渐响,渴望为外人所识的急切心态,都把“切开瓶颈”的紧迫性摆上日程。
丁酉初秋,我们走进蕃村时,这里的旅游开发已历16年之久。《歙县志》载:2001年12月,与黄山金马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以资源租赁方式进行景区开发;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不由浮想联翩,一个深山村落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其得此恩宠?
史载,蕃村原为沼泽地,杨柳水草蕃茂,故名蕃湖,后居民掘坑排水,择高为宅,改名蕃坑,后称蕃村。南宁咸淳年间(1265—1274)鲍姓迁入,为村族主干。
上丰乡蕃村支部书记就姓鲍,和我们聊起了蕃村鲍氏的来历。“一开始是从棠樾到上丰洛村做上门女婿,一次到蕃村烧炭,炭一次没有带完,过了几天,再过来取时炭火还没熄灭,祖上认为这个地方是块宝地,就举家迁了进来。”
在宽逾米许的古道上沿小溪北进,沿途关帝庙、汪公庙、社屋庙等守护一个村落的精神图腾,大抵毁坏,遗址处蒿草郁葱,沧桑古意迎面扑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溪流之上的古桥了。蕃村古桥有十座之多,虽说俱为小桥,但留下的故事传说十分感人。由村口往里数,第三座桥为太平桥,又名天灯桥,相传其栏杆为徽商鲍梦麟所建,为的就是保证行人安全。
在村人的故事里,曾有一个和尚,夜里进村化斋,却不小心从太平桥上摔下去摔死了。是年,在外经商茶叶的鲍梦麟回乡为母做寿。鲍母说,寿不做也罢,还是把这些钱用来修建桥栏杆吧。鲍梦麟是个孝子,听从母亲吩咐做起了铁护栏,还在桥头安上了一只灯,方便夜间行人。这些铁栏杆在一个大炼钢铁的年代被拆除了。
第四桥为双层石板桥,原名草鞋桥,为一鲍姓卖草鞋的人造的,后来鲍兆泰经商致富,在草鞋桥桥面上加铺了一块大石板,更名为鲍老桥。无论身处何位,钱财多寡,只要一心为善,即便身份卑微,也当为后人记取。
棠樾鲍氏以忠孝节义名噪一时,流芳久远。蕃村鲍氏自是紧步祖先后尘。在700多年的历史淘洗中,蕃村留存完好的古建筑亦有不少,其中鲍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修建者就是被乾隆帝赐 “鲍家名茶”招牌的大茶商鲍世通。他不仅修建了进村古道,还独资承建了鲍氏宗祠。鲍世通一次回乡,在现在的鲍氏宗祠这里说,这地方好,就是杂物太多,要是能腾空作为宗祠选址是最好不过了。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众人就把猪栏、柴棚等拆除腾空了。鲍世通一看,自己说出的话,再也收不回头,于是择吉日开工建祠。施工过程中,缺了一根大梁,只有姬川村有,于是派人出去采购,却多次交易无果。于是先下手为强,连夜把树偷了过来,在树根截面上铺满了银元。姬川人一看这钱就算用来买也足够了,此事也就此作罢。于是传下了一句“蕃村有个好祠堂,姬川有根好栋梁”的俚语。
如果说鲍世通是兴善义之人,那么光绪年间的鲍六开、鲍开林就是孝悌的化身了。相传鲍六开、鲍开林兄弟由寡母养大,后为苏州鲍德润茶庄老板,光绪初回乡建房养母,兄弟俩不忍分开,把八幢房子组合连成一片,房与房相连巷道之上均盖有雨棚,其间有私塾宅,管家宅等,亭 楼 阁依山而建,自成一体,其建筑风格和三雕更为引人注目,是徽文化建筑的一个缩影。
我们到的时候,已是晌午,鲍氏住宅群主人之一的鲍修江,今年84岁高龄了,依旧荷锄南山刚刚回家。鲍宜华介绍,自己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当时没房子住,就花了一万买了其中的一间。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万元,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这笔钱,一家数口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还完。
今年81岁的鲍美新也因子女众多,而不得不首先解决住宿问题,先后两次购得鲍氏住宅群两处房产。一次八十年代初期,以3500元买了一所偏房,第二次是新世纪初,以3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住宅群中账房先生的住房。“这房子外面有人来看过,价都开到十几万了,我们没打算出手。”别看鲍美新上了年纪,却不乏经济头脑。蕃村的旅游开发,美好乡村建设比起其他村落要快上许多,这里的民房价值也从中突显了出来。
在我们看来,有了人气、烟火气,老房就有了生气,灵气。我们在为鲍氏住宅群庆幸。无论主人是谁,终究留存了下来,让我们和后来人都能见一见他处难以领略的古建风采。
盘山上姬川是我们探访的最后一站。在曾经的建制中,姬川属蕃村管辖。把这两个村子合在一起,还因为姬川是花果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姬川村支部书记汪兴武领着我们在村落中行走,介绍着姬川汪氏的建村历史和当前的发展思路:“姬川以汪姓为主,从旌德迁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我们最大效益的收入就是这个春天的梅花,平均每户收入2.5万元左右,占到我们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灯笼柿平均在两万元左右。梅花、灯笼柿从建村的时候就种植了,最粗的树要三、四人才能合抱。”
姬川西山下就是蕃村,现在通往蕃村的乡村公路已打通,年前可完成浇筑工程,届时,游人们在游览花果山时就能循环观花探景,方便不少。
或许我们去的不是时候,一个秋天里,无法领略春天里绿梅花迎风绽放村庄成为花海的盛况,也见不到初冬时节红红的柿子满树高挂的美景。或许这样的景致早就注入我们的心中了。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37:20 +0800 CST  


蕃村水口亭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46:50 +0800 CST  


水口慈孝里亭内景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48:31 +0800 CST  


蕃村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0:50:03 +0800 CST  
60.走富堨:三堨扼溪书传奇


在这里,富资水三堨相截,水利得以充分地开发利用,千余年来,舂捣声,行船号子声,榨堂吆喝声,此起彼落,响彻一个村落;
在这里,汪士慎的身世有了新的诠释,有着名列其中的完整谱系记载,亦有故居留存,供人游历观瞻;
在这里,那株栽植于娑罗园中300多年的红豆树,依旧见证着一代名医汪大顺的传奇。是为题记。

只是一阵秋雨,富资河两岸便山峦含黛、云雾升腾了,和着潺潺流水声,四五白鹭掠水而飞,三两耕牛尽情享用河畔青草,展现眼前的就是一幅闲静恬淡的山水画。
富堨为城北首镇,距县城仅7公里,城许公路贯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富资河沿村西南下,富堨先人截流筑坝,引渠入村,方便了一个村落饮用、洗涤、消防、灌溉的需要。
昉溪、丰溪汇集之后,富资水显得宽阔。如何利用好这些经年不断的流水,成了一个困扰村人的大难题。不难想象,富堨先人担水生活、灌溉的艰难场景。这样的时日久了,人类的智慧就会升腾开来,一场变革的降临,等待着一个叫汪遇的人出现。
汪遇为越国公汪华十一世嫡孙,相传汪遇经富堨去黄山游玩,见此地河机开阔,群峰秀丽,风光奇佳,便自绩溪迁此定居。为灌溉农田,便着手修建了百余米宽的富堨坝。
富堨坝始建于唐光启二年(886年),千余年来多有修缮,最近一次的维修,用上了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坝顶溢水也可行车,方便了两岸劳作,于我们看来,倒是难以再寻那份曾经的沧桑了。得乎?失乎?一时竟难以作答。
富堨坝下百余米处又有一坝,坝名赛堨,至今约500年历史。从取名上看,后人倒是有着一种敢为于下先的豪情。赛堨坝原貌犹存,石与石之间契合紧密,枯水期时亦可行走。与富堨坝相比,坝顶窄了不少,自然过不了汽车。顺富资南下,也就是富堨村村头处还有一坝,坝名赛丰。
村主任郑富林向我们介绍,富堨坝主要灌溉河东片农田,赛堨坝起到了补充作用,主要灌溉河西的上千亩农田。赛丰坝的主要功能是提升水位,解决村庄水碓、榨堂的用水。
在村人的描述中,富堨人拦流筑坝,引水入田,五谷丰稔。解决了口腹之欲,有着良好传承的徽州人,自是耕读济世,诗礼传家,十户之邑,不废诵读之声,史上名人辈出。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就出自富堨。
有关汪士慎的身世,史学界多有争议,清丽新安江栏目组在途经旃溪水下游佩琅溪探寻时,休宁榆村村民就曾说过,榆村就是汪士慎的家乡。即便现在的百度百科也把汪士慎冠以“安徽休宁人”。自然这样的说法,被众多学者和富堨村民否定了。
在村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一幢老房子,相传这里就是汪士慎故居。现在的主人是年逾古稀的何其清、饶宝真夫妇。
饶宝真介绍,此房原主人姓汪,是祖上自上饶来徽州赴任时所购。汪家老宅易主后,主构未变,保存尚好,只是原有的池塘被填埋了。北侧与之相对的旧宅,池塘犹在,一房临塘而建,相传为明代大才子唐伯虎逗留富堨月余的居所。
汪宅南侧便是娑萝园。若不是两株过墙红豆的提醒,汪宅主人适时捧出的一捧红豆,或许就被我们忽略了。红豆一次结果,至成熟果落,须经三年时光,加之此树种极为稀少名贵,一个园内就拥有两株红豆古树,在一个徽州村落里亦是极少见到的。
娑罗园为乾隆时名医汪世渡祖居别墅,相传其子汪大顺为皇室治病有功,得御赐红豆树两棵,栽于园中,并以名园。今园中花坛、古井尚存,两株娑罗树枝繁叶茂,蔚为壮观。
娑罗园的传人汪志厚,乃村中博学之人,和我们聊起了汪士慎,也聊起了祖上名医的历史。
相传,唐寅名作《双鉴行窠图》,便作于富堨。唐寅画作中,还有《为富溪汪君写绢本双鉴行窠图山水册》之提法,这其中的汪君,当是汪士慎了。我们还在富堨汪氏宗谱上找到了汪士慎之名。有了如此多的证据,算是了了一桩公案。
说起汪家名医进京为皇室治病,版本就又多了起来,一说为皇上,一说为皇太后。汪志厚的说法,却是治好了皇子皮肤不长皮的毛病。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汪大顺敢进京治病,自然医术高超,很快就治好了皇子的怪疾。 “我们药典上看到陈泥也可以治病,大顺公是全程随身带着陈泥的,到了京城以后,把皇子的病一看,心中就有了底,他让皇子躺下,用陈泥涂于一身,佐以其他良药,半月之后,皇子竟慢慢长起皮来了……”
最能证明一个村落乃至一条流域的历史,那就得依靠当今的考古发现了。富堨村下冯唐遗址的发掘,弥补了这一空白。下冯唐遗址位于富堨村东,上世纪80年代,文物专家在一处高约5米、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的高坡上,发掘出了新石器时期的砍砸器、尖状器、盘状器等,该遗址及附近地区也是歙地原始先民的一处重要聚居地,富资河流域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追溯到7000年前。
三堨扼溪聚宝地,四衢达郡书传奇。汪郞何日撷红豆,应有梅香横富溪。行走村中古街古巷,我们渴盼走进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却终究无力企及,只能探个大概。或许这样的遗憾,好为今后的抵达留存一个籍口。
楼主 江伟民  发布于 2018-04-25 11:00:41 +0800 CST  

楼主:江伟民

字数:1411

发表时间:2011-11-29 05: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4 18:35:11 +0800 CST

评论数:23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