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逛英伦

洗手间
媳妇和闺女要去洗手间。在英国是找不到“WC”的,那是中国的叫法。这里的洗手间称“Toilets”,这是一种比较常规的叫法,高端一点儿的则被称为“Restroom”。还有一种是“Washroom”,意为盥洗室。不但书写混乱,而且很难区分男女。有画着一个穿裙子的和一个穿裤子的;有标着M和W的;有标着M和F的,最高端的是写着“Ladys”和“Gentleman”……图画还好说,文字就抓瞎了,对我这个文盲实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没办法,只好忍耐一会儿,看清楚从里面出来的是什么人再说。
伦敦塔广场前的洗手间有一个地铁站里那样的自动门,要付50p才能进去。旁边有一个换钱的机器,把整钱扔进去,会换出50p的零钱。把太零的钱扔进去,同样也会换出50p的整钱。
在我们付了1镑钱之后,被告知景点里也有洗手间,是不用付钱的。
在英旅游期间,所有的洗手间里都有充足的纸。一般是架上放一卷,旁边放两卷。我们临行前带了一卷纸以防不时之需,到最后又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而且每一处洗手间里都有残疾人专用处(画着轮椅)和婴儿专用处(那是一个可折叠的床板,上面画着穿襁褓的婴儿)。当然也有特例,我遇到过一个纯粹不收费的,连旋转门都没有的街头卫生间。里面又脏、又乱、又差。看来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无利不起早。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23:01:00 +0800 CST  
@吹花送远香2015 2016-09-12 09:59:00
@星尘1100 七月我也在英国,跟着楼主又重游伦敦。
-----------------------------
世界本来也并不大。说不定咱们还见过面,也未可知。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2 12:49:00 +0800 CST  
伦敦塔
伦敦塔是英国伦敦一座标志性的宫殿,集要塞、兵营、城堡、监狱、造币厂及保险库于一身,而且是著名的阴魂不散之地。较为有名的鬼魂有亨利八世的第二位王后安妮·博林,玛格丽特女伯爵和爱德华五世以及他的弟弟约克公爵。听说他们经常出来和游客们问好。为了防止意外,闺女向护城河里捐了10p,以安慰亡灵。
在一处石墙的垛口上有外文刻痕,明显是一个人随意刻上去的。大妹见此情景义愤填膺。她说这就是英文版的“某某到此一游”,为什么只说中国人乱写乱画,他们自己人怎么就不管一管?为此事我们还抨击了一下社会不良习俗。

伦敦塔最后一次作为监狱,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关押着曾经是希特勒的继承人鲁道夫·赫斯。此公在二次大战之前,独自架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声称要代表希特勒与英国讲和。最后被当做神经病关押于此,好几百人看守着他一个人,直到二战结束。
在入口处的楼梯旁,有一个小门洞,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悲惨的故事。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约克公爵被送到伦敦塔等待继承王位。可最后这一对兄弟却神秘失踪,他们的舅舅查理继任英国王位。二百年以后的1674年,在整修这个小门洞里的楼梯时,工人发现了这对难兄难弟的遗骨,他们被封在了石墙里。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约克公爵后被埋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伦敦塔内陈列着历代主人的收藏。中国人的宫殿里摆着的都是瓶子和字画,而欧洲的宫殿里都是盔甲和武器。东西方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差异由此可见。
塔内有禁止照相的标志,不过周围的人都在热情的拍照,我也就勉为其难了。

欧洲引以为豪的重甲骑兵。

“堂吉诃德”式标准长矛,有五米多长。铁质的矛头不为刺杀,只为把对手捅下马去。

欧洲原来也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居然还有带红缨的梭镖,也就是我们传统的红缨枪。

主人的荣耀——纯金打造或镀金打造的司登冲锋枪,以及军用匕首。如果子弹也是金的,那就完美了。

战斧(亦或是冰镐)上的机括,述说着机械文明的精细,令我想起多用途瑞士军刀。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2 13:03:00 +0800 CST  

王子的错金铠甲,总高只有1.2米左右。

私人订制的豪华猎枪。

竟然有现代特种部队装备的P90冲锋枪,在《使命召唤》里见过。

印第安酋长帽,究竟是礼物还是战利品?

战龙于“楼”,完完全全用盔甲、长矛和火器组装起来的钢铁巨龙。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2 20:03:00 +0800 CST  
换岗
我们来到城堡外,正赶上卫兵换岗,熊皮帽、红礼服。因为伦敦塔目前仍然是皇室财产,需要礼仪卫兵站岗。而且伦敦塔里的看守至今都是皇家御用人员。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2 22:09:00 +0800 CST  
皇家珠宝展
在伦敦的地铁站里就看到过有关皇家珠宝展的广告,此展览就在伦敦塔,而且绝不能错过。
历代英国国王加冕时,必定手持两个信物:权杖和“帝国苹果”。权杖上镶嵌当今世界最大钻石“库利南I”,水滴形,重530.2克拉,鸡蛋大小。代表教会赐予的权利。“帝国苹果”就是上有镶嵌钻石十字架的圆球,代表上帝赐予国王统治国家的世俗权力。同时手握两物即为政教合一。
当今世界第二大钻石“库利南II”,重317.4克拉,鸽子蛋大小。镶嵌于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国王冠”上。
另有数个装饰华贵,色彩艳丽的王冠,隶属于“伊丽莎白”?、“维多利亚”、“玛丽”等女王以及“爱德华”、“查理”、“亨利”等国王。
世界著名传奇钻石“光明之山”也珍藏于此。印度教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神一般的预言,诉说着传奇钻石的传奇经历)。”它最初属于印度,历经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尔王朝,伊朗人建立的波斯国,锡克王位的继承人,最后才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手中。拥有过它的人均惨遭厄运,非死即伤。一颗被命名为“光明”的宝石,见证的却是人类的贪婪。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2 22:46:00 +0800 CST  
泰晤士河游船
伦敦塔离码头很近,乘坐泰晤士河游船回去省时省力。我们一看时间快到了,就飞快的冲向检票口。检票的一看吓坏了,赶紧拉上了隔离条。媳妇跑得快,伸出四根手指说:“我们只有四个人,放我们进去吧。”检票的双手合十,弯着腰在求我们,表情非常痛苦,似乎是说:“你们饶了我吧,实在坐不下了。”媳妇不懂英语,一直在解释。他就一直在作揖恳求。直到大妹冲上去用英语询问,他才哈哈大笑起来。他原来是看到我们着急,故意在逗我们,形象太逼真了。
一样的船,一样的河,一样的军舰,方尖碑。一样的欢呼互动,一样的海鸥戏水。一样的铁桶收小费。一样的地铁站,那个黑人哥们儿还唱着与昨日一样的歌谣。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3 14:32:00 +0800 CST  
大英博物馆
由于时间尚早,我们直奔大英博物馆。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剩下的三个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距离我们下榻的酒店很近,走路也就是10分钟,其间路过中国餐馆——食家莊。

进入博物馆需要过安检,尤其是金属物品查的很严。
在门口有一个箱子,上面写着“请捐5镑”,这不是强制要求,捐不捐自愿。
可租用中文导览器,成人£5,儿童£4.5。
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拥有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及历史。在这里,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雅典、中国、印度、美洲、澳洲,非洲图腾和爱斯基摩部落等的展品。还有数以千计的药物和疫苗以及现代社会的家用产品和各种奢饰品……包罗万象,展现的是整个人类的文明,而非个别种族。



罗塞塔石碑——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由古埃及象形文圣书体(相当于我们的甲骨文)、古埃及草书(相当于我们的隶书)和古希腊文三种字体撰写。于1799年,由拿破仑埃及占领军发现于港口城镇罗塞塔郊外。从此,现代人读懂了古埃及象形文。镇馆之宝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是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传承。


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在位67年。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
现位于埃及的拉美西斯神庙也同样举世闻名。每年的太阳节,即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霞光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照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全身。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后来为了修水库,需要将神庙搬迁。这一工程动用了全球20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尽管煞费苦心,竭尽一切力量,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延误了一天。


阿蒙霍特普三世,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38年,是建筑和艺术的保护者。在他统治时期,是古埃及艺术复兴的时代。且不说精湛的雕刻工艺,雕像虽历经千年,但表面的光洁度令人叹服。


古埃及象形文。那些画圆圈的据说是法老的名字。


木乃伊,可看到手上戴着戒指。我本来是慕“图坦卡蒙”木乃伊之名而来,或许是因为戾气太重,诅咒太深而不便展出,因此没有得见。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三妹。原来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古巴比伦人头牛身像。从正面和侧面看,均为四条腿,这是一种艺术表现,而并非是五腿神牛。


双头蛇,阿兹特克艺术的代表。由木头雕成,外面覆盖绿松石图案。


来自非洲的青铜器代表,精美绝伦。古老的非洲大陆并不是只有蛮荒土著。


古罗马角斗士的头盔,一部浸满鲜血的奴隶斗争史。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3 19:59:00 +0800 CST  


复活节岛石像。以深邃的眼光傲视众生。


玛雅水晶头骨,隐含外星文明,主宰生死。
我倒是认为这是假的。因为发现它的安娜曾经说过,是先发现的头骨,后发现的下颌骨,它们之间的配合之精确震惊世界。可眼前的这个头骨和下颌骨却是一个整体。不知是安娜说错了?还是这个头骨本来就是假的?


由AK-47冲锋枪做成的椅子,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感觉。


路易斯西洋棋,棋子由海象牙和鲸鱼牙制作。西洋棋曾是欧洲上流社会的游戏,现代国际象棋前身。这里的棋子来自于四副不同的棋,共传世93枚。其中的11枚在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剩下的82枚全在大英博物馆。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3 21:50:00 +0800 CST  


大明成化青花瓷碗。


清康熙御制,中国瓷器工艺巅峰。


元至正青花龙纹瓷瓶。
可惜中国馆闭馆,只能见到一些瓷器,“女史箴图”没有看到。但是“CHINA”就是“中国”。无以伦比的艺术典范,述说着传承千年的勤劳与智慧。


货币展,有我们的现行人民币和已经不使用的外汇卷。


日本馆的文殊菩萨木雕。


北方护世多闻天王,这是一幅来自韩国的壁画,因此在韩国馆展出。可见中华文化对周边民族影响之深远。


在博物馆大厅,还有歌舞表演,以印度歌舞为主。大厅的天花板是蓝色玻璃组成的全景天窗,上面落满了海鸥。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3 23:51:00 +0800 CST  
吃面
晚上我们去“食家莊”吃面,老板是中国人,店员也是中国人。我们用汉语交流很方便,感觉转眼回到了国内。就是刀削面很不地道,又厚又宽,纯粹是哄洋鬼子的。拉面也有一股空心粉的“机器”味道。老板也说,我们来吃面,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过总体而言比英式饭菜强多了。我们共消费了28镑,另付了10%的小费。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4 13:05:00 +0800 CST  
打折店
回酒店的时候,专门拐到那个直降80%的打折店看了看。里面有许多品牌的运动装,可是怎么感觉都像是在逛服装城,没有大商场的气派。东西都比较正宗,遗憾的是没有我们能穿的码号。
在这家店的旁边有一家小礼品商店,老板看起来像是中亚那边的。他一看到我们是中国人,就很紧张。一直很谨慎的盯着我们看,好像我们要偷他的东西一样。我也盯着他看,直到他不好意思为止。最后在我们付账的时候,他用中国话说了句“谢谢!”。
我们又进了超市,买了一堆小食品。逛超市已经成了我们的传统项目。现在我们已经能熟练使用自动付款机了,而且完全掌握了硬币的使用。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4 13:05:00 +0800 CST  
英镑
英镑里的硬币说起来实在奇葩。因为大面额纸币全在媳妇那里,对我来说只有硬币可花。所以经长时间的研究,总结了三种识别方法。
如果按面值分,虽然每一种硬币都标有英文面值,可是大小、形状非常杂乱。对刚接触的人非常具有挑战性。

如果按大小分,按个头从大到小排列是这样的:2英镑、50便士(不是圆形,是正7边形)、2便士、10便士、1英镑(厚度最厚)、20便士(同样不是圆形,是正7边形)、1便士、5便士。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不知道英国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如果按颜色分,2英镑(金色圆圈箍着一个银色硬币,最好区分)和1英镑为金色;50便士、20便士、10便士、5便士为银色;2便士、1便士为铜色。
千万不要按图案区分,因为正面虽然都是女王头像,背面的图案却是五花八门。即便是面值相同,图案也不尽相同。就拿1英镑来说,图案就有英国国徽、植物、建筑、盾牌、怪兽……大致有十几种。其余的背面图案更是神奇,它是一个盾牌的一部分,必须凑齐多个面值的币种,才能展现整体。
英镑纸币就好认多了。最大面值50镑,下来是20镑、10镑、5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头像也不一样,听说每一年印制的新币都与女王当年的相貌所对应。如果能收集全一整套的话,就是一部女王成长史。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4 22:26:00 +0800 CST  
7月9日
前往巴斯
今天要去巴斯了,所以我们早早就退了房,赶奔维多利亚长途车站。退房非常简单,把房卡交给大厅服务员或直接放在柜台就行,也没有查房一说。
出得门来,只见晴空如洗,万里无云。这对伦敦城来说,应该是个很难遇到的好天气。
我们在维多利亚长途车站乘大巴前往巴斯,车票:成人£16.35,儿童£11.35。全程大约三个半小时。如果乘火车的话,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不过价钱就贵一些了。


一路之上,风景怡人,一派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牛羊遍地,青草连天。碧绿之间掩映着优雅、静谧的村镇。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11:29:00 +0800 CST  
巴斯小镇
巴斯小镇位于伦敦西南约180公里,是英国最美小镇之一,全英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英文名称——BATH,原意为“洗澡”。在古罗马时期,这里就以温泉浴场著名。“巴斯”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也成书于此。
二妹在车站接我们,把我们安排住在巴斯大学学生公寓。巴斯大学的学生只许在公寓住一年,从第二年起要腾给新生居住,自己要出去租房子。因为现在是暑假,所以有空余房间,一间房一天£12.5左右。
之所以称之为小镇,是因为它实在太小。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要找谁的话,根本不用费力。只要坐在街边的长椅上等待,最长一小时,你要找的人就会从你面前经过。
我就遇到过两次这种事,一次是媳妇要和大妹去逛街,我在路边等。四十分钟之内,她们在我面前经过了三次,每次的方向还不一样。还有一次是给二妹送东西,电话还没打完,就看见二妹从对面街角拐出来了。
二妹说,在市中心任选一个方向走,最后都会走回来。如果走快点儿,一个小时逛遍全城都没问题。
全城最多10万人,大多是老人和青少年,他们在这里就是为了休闲养老。还有就是各国的留学生。至于青壮年却很少,大概他们都去城里打工了吧!
现在这段时间里,人数最多的团体,就是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团。


亚贝教堂,巴斯标志性建筑之一,因窗户多而得名"西方明灯"。英格兰第一位国王的加冕地。
教堂前的广场,经常有街头艺人在演出。我听到一个女高音在唱咏叹调,天籁之音、撼人心腑,就是听不懂唱的是啥。


巴斯小镇依山而建,街道上下起伏,行人悠闲自得。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12:23:00 +0800 CST  
巴斯街头
我们在街上闲逛,碰到几个吉普赛人(之所以认定是吉普赛人,是因为二妹形容过他们的特征:很有特色的宽裙、长袍服饰。欧洲人的模样,却是黑眼睛,黑头发)。他们围坐在一个台阶上,一个老太太在指手画脚的讲,另有两男两女在听。传说中的吉普赛人很会看手相,我都有心前去尝试一下。
还看到了一个乞丐,身边卧着一只奄奄一息的狗。一个微胖的女人给他买了一些食品和饮料,正在同他说话。从伦敦到巴斯,我遇到过好几个乞丐,大多都有一只看起来奄奄一息的狗。曾经有一只狗企图站起来,却被它的主人使劲按倒了。
为什么英国的乞丐都要带狗呢?二妹给我讲,乞丐分两种。一种是由市政厅发给一些旅游杂志等物品,任由他去买,所卖的钱就是收入。另一种是纯要钱的,如果有只狗的话,就会得到市政厅的宠物补贴。
我们在一家香港人开的中餐馆吃中午饭。八个中式家常菜(也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家常豆腐之类),主食有大米和面条。饭菜味道也很一般,怎么吃都感觉和正宗国菜相差甚远。这顿饭总计花了132.25镑,如果在国内的话,绝对是能上新闻的天价。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14:34:00 +0800 CST  
巨石阵
巨石阵在索尔兹伯里,从巴斯小镇乘车需40分钟

巴斯小镇入口处的古罗马式喷泉,年代很久远了。去巨石阵的旅游大巴站,就在这个喷泉旁边。票价:成人£35,儿童£24。配免费中文导览器。


巨石阵景区,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荒野。


荒野上的巨石阵——至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世界文化遗产。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但是附属设施却很多,沟道、土堆、小石柱……占地面积十分广阔,沿途步行参观需要40分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21:18:00 +0800 CST  
巨石阵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集天文观测、祭祀和宗教活动场所。巨石阵的主体建筑是一个天文台,站在中央观察的话,第93号石头正好指向立夏和立秋这两天日落的位置,第91号和石头则正好指向立春和立冬这两天日出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建造巨石阵的人已经认识并确认了一年当中的重要节气。周边的土堆布局也与星空的位置相关,绝不是任意所为。整个遗迹有点儿像墨西哥的玛雅太阳金字塔建筑群,只是没有那么宏伟壮观。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天文学是最早在世界各地同时存在,成完整研究体系的学科。这与人类的神灵崇拜和“天人合一,受命于天”的思想意识有关。
巨石阵的主要材料是蓝砂岩,小的有5吨,大的重达50吨。出自南威尔士普利赛力山脉中得蓝砂岩矿,距离此地300公里。建造之艰辛,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与复活节岛石像类似。
巨石阵的重要疑问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是如何建造的?笨重的横梁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如何吊装到石柱上的?……在这里我的看法是: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因为有很多的技术不是我们现代人才有的,是在失传了几百上千年之后,又被我们重新发现的。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我国春秋晚期的“越王勾践剑”的表面镀铬技术。古人的很多奇思妙想我们至今都理解不了,也可能是所处的时代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全归结于是“外星人”的所作所为实在太不靠谱。
我躺在巨石阵旁的草地上看天,凉风习习,流云奔涌。不同高度的云层流转的速度不一,在蓝天的衬托下很是壮观。
在这里我们还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把“锯末面包”吃完了,真是不容易。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21:21:00 +0800 CST  
残疾人专用
每一辆旅游车门口都有一个把手,绘有轮椅的标志(不光旅游车,公交车上也有)。每当有坐轮椅的残疾人,司机就会按动那个把手。这时就会有一个金属踏板伸出车外,形成一个角度不大的斜坡,以便轮椅通过。
在景区出口处,我看见一个司机正在帮助一个坐轮椅的人上车。原先我见到过几个坐轮椅(轮椅很大都是电动的,相关设施很全,上面还有雨伞)的人,他们都是一个人在游览,并没有别的人陪同。我当时很惊奇,现在看起来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单独出行也不是很难的事。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22:27:00 +0800 CST  
精彩的避让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了非常精彩的一幕。
沿途的道路很窄,也就是上下双行两车道。两边不是高山深沟,就是茂密植被,而且道路蜿蜒。对面的来车经常和我们擦肩而过,非常惊险。
当时前方道路并没有堵塞,而且我们的车是第一辆,但是突然就停车了。对面车道的来车也停了,有十几辆车排成一条长队,所有的车都打着“双闪”,一辆超车的都没有。我们的车和对面的车队之间有二三十米的空档,就这样“相持着”。
正在我诧异的时候,一辆闪着警报灯的救护车从我们旁边飞快驶过。在我们的前方并道,呼啸而去。原来所有的车辆都是在给这辆救护车让道,难得的是几十辆车统一行动,无丝毫争抢之意。我又一次看到了“秩序”的有效执行。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6 22:29:00 +0800 CST  

楼主:星尘1100

字数:63131

发表时间:2016-09-02 04:13: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3 09:16:47 +0800 CST

评论数:2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