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逛英伦

第一次刷卡
在伦敦的每一个景点,都有礼品商店,所卖的东西根据景点的不同也各有特色。在这里的礼品商店,我们打算购买一些纪念品。无非是钥匙链、纪念币、羽毛笔等小物件。我要付现金,以便熟悉英国的金融制度。媳妇却要刷卡结账,她要试试所办的Visa卡能不能用。
试用的结果是不能用,因为在卡上没有签名。在英国,信用卡上的签名是很重要的。可以没有密码,但绝不能没有签名。二妹曾经告诉我,她在英国这几年基本不花现金,全用信用卡。而信用卡有没有密码都无所谓,因为这里的POSS刷卡机不需要密码。不论是超级大商场,还是街头小贩,只要用POSS机交易就都要对签名。他们的理论是个人签名不能模仿,比密码要靠谱。以这种方式来看,诚信度是很重要的,而是不是还有别的监督机制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有这样的讲究,媳妇拿起笔就要在卡上签名,却被大妹拦住了。她告诫媳妇说,千万不要当着售货员的面签名,否则这张信用卡就一点儿信用都没有了。如果被当做是捡来的卡,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中国人的智慧在此得以充分的展现,我们走出门去在外面签了名,又重新换了个人回来结账,很顺利就通过了,反正他们也不认识中国字。

出得礼品商店来,见到一辆旅游马车,难得的是两匹马步调一致。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7 14:34:00 +0800 CST  
白厅大街
从大本钟到特拉法尔加广场之间就是著名的白厅大街。由于刚才在旅游大巴上看得很匆忙,所以我们决定顺着白厅大街往回走,重新回顾英伦文化。

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门前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大多是来照相的,不是想象中的示威人群(来时听说由于英国脱欧,导致英镑汇率大跌,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还有一个中国老年旅行团也在这里,只听得耳边回响着一句熟悉的话语:“就在10号门牌前照相,赶快一点。”由此想起国人的照相习惯,不论到哪里,都要先在火车站前照张相,必须要显示出××站的字样,以示自己到过这里。
马路对面有几尊人物塑像,我只认识其中的蒙哥马利,他的前面有三个玫瑰花环和一个罂粟花环。在欧美地区,罂粟花具有牺牲、爱、尊重和怀念的意义。所以在很多战争纪念碑前,都装饰有罂粟花。
白厅街的街道中心有五六尊塑像,它们排成一长溜,代表着英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经过的第一个就是胜利纪念碑,每年的二战胜利日,在这里都将会有很隆重的纪念仪式。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纪念碑,与胜利纪念碑相呼应,由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揭幕。整座纪念碑上环绕着17件独立的女士衣装和制服,象征着二战时期由女性承担的上百种工作。碑文沿用了战时配给证上的特有字型,翻译成中文是“二战中的女神”。在此我真心认为,还是用具有千年文明传承的中文表述较为传神。

海军部旧址(现在是皇家骑兵训练场)前有皇家骑兵站岗,熊皮帽,蓝礼服,金绶带。左边是俊男骑士。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7 21:14:00 +0800 CST  
右边是美女,巾帼不让须眉。可随意与他们合影留念。
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荷枪实弹的现代卫兵,就和国会大厅前的一样。我突发奇想要和他合影,他却显得非常紧张,一直说“No”和“Sorry”。好像很怕我的样子。原来礼仪兵可随意合影,而真正意义上的卫兵是不能照相的。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7 21:16:00 +0800 CST  
街头时尚
走在白厅大街之上,满眼都是西洋版“九纹龙”。
白人多以纹身为美,两臂和脖子上的花纹绚丽多彩,估计身上也很漂亮,只是看不见,很有我们的唐宋之风。不只是图画,纹字的也不在少数。有一个美女的右肩上,就纹有两个汉字——天使。至于有没有“精忠报国”或“监狱地图”之类的就不得而知了。
白人女子不只是纹身,她们大多会在鼻子的周围扎几个洞,穿以圆环或小钉。有那么几个还把圆环穿在了两个鼻孔之间,以我的理解,她们的图腾可能是牛。
按照流行循环的原理,今年“乞丐裤”又流行回来了。满街都是破裤子,越烂越好,只开一个口子都不好意思上街。估计口子开得越多,越能显示地位尊贵——“丐帮N开长老”。三妹也穿了一条开了七道口的裤子,我怀疑她是怎么穿上的。
媳妇还告诉我,在我们那里的服装城,今年也买的全是乞丐裤。看来我真的是老了,太跟不上潮流了。原来今年全球流行“忆苦思甜”。
街头的黑人也很多,女士们大多梳着“美杜莎”式发型。如果说这是她们的标准发型,或许也不为过。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7 23:26:00 +0800 CST  
虽然回帖不多,但能感觉到大家的抬爱。
为表达谢意,明日将发一篇自以为是的“佳作”以飨各位。
现文章还在酝酿当中,望届时惠顾。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7 23:36:00 +0800 CST  
特拉法尔加广场
特拉法尔加广场位于白厅大街尽头,它的另一边是国家美术馆。
广场中央矗立着有53米高,纪念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纪念碑。他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打败了拿破仑的舰队,广场也因此得名。纪念碑的基座和四只雄狮均为铜铸,材料就来源于当年的法国海军舰炮。

纳尔逊纪念碑之所以这样高,用意是要超过旁边不远处滑铁卢广场的约克公爵纪念柱。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8 14:33:00 +0800 CST  
插播“评书版《拿破仑演义》”
输掉了一场战役,而赢得了整个世界的拿破仑一直是我的偶像,能战胜拿破仑的人就更令我心驰神往。所以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子爵的事迹,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熟知。如今见到这个纪念碑,多少有一些激动。
我给闺女讲述纳尔逊的业绩,可是小姑娘对战争历史不感兴趣。于是我灵感突发,临时杜撰了一个评书版的《拿破仑演义》。全文如下:
啪——!醒木一响,先来一首定场诗。
追风宝马明月刀,纵横天下逞英豪。
会猎群英饮敌血,剑锋所指破冰霄。
文治堪比商君事,武功犹似武侯高。
一战尽洒英雄泪,万里清风彩云飘。
想当初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倒台,时为炮兵少将的拿破仑受牵连被解除了军职。
他郁闷、他彷徨,独自一人在塞纳河畔溜达,连自杀的心思都有。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修道士,简称道士。
这个道士端详了拿破仑许久,单手打稽首,口诵法号:“上帝保佑。施主本是九五之尊,因何有此非分之想?”
拿破仑很不解,疑惑的看着他。
道士接着言道:“施主头顶祥云,脚踩莲花。云中龙形隐现,周身金光护体。日后必成大器,贵不可言。”
拿破仑道:“先生请了,不知此话怎讲?”
道士说:“现如今,施主是潜龙在渊。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清除杂念,励精图治,他日必是战龙于野,无敌天下。施主天命所归,必将鲲鹏展翅,飞龙在天。”
“这话怎么这么耳熟,不是你说的吧?”拿破仑疑惑道。
道士点点头道:“施主真是睿智。此乃东方古国一圣人所言,确非贫道所说。”
“就是那头睡着的狮子吧?”拿破仑接着问。
“然也,施主博学,贫道钦佩直至。”
“真是这样吗?借你吉言,不过我可没带钱。”拿破仑说道。
道士哈哈大笑说:“施主谈笑了,贫道打卦不要钱。不过——”
往往“不过”之后才是正题,道士说:“不过,施主对自身之五短身材作何看法?”
拿破仑愠怒,没有作答。
道士接着说:“施主贵为人王,雄视天下。如若上帝再给一副十全十美的高富帅形象,你让天主情何以堪?世间本无完美之物,施主高人之处甚多,也必有低人之情以作平衡。所以此乃天妒英才,大可不必计较。因此——”
“因此”之后为总结发言,相当重要。道士说:“因此,施主日后不可与有恙之人为敌。凶险之至,切记!切记!”
拿破仑很茫然,他问道:“先生所言在下不甚明了,可否赐教一二?”
道士作答:“天机不可泄露,时辰一到,施主自知。”说完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拿破仑愣在当场,宛如梦境一般。莫非是太白金星下凡,指点迷津?既然有仙人指路,何乐而不为?
越明年,土伦之战,拿破仑一战成名。从此一代战神横空出世,兵锋所指,玉石俱焚;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五破反法同盟,横扫欧洲大陆。
然而在1805年,法西联合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海面会战英国舰队。英国舰队司令即为霍雷肖·纳尔逊,独臂独眼,身有贵恙,绝对的天妒英才。此一战,法西联军大败亏输。拿破仑从此失去了进攻英国本土的机会。
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当初有一个年轻的发明家富尔顿,建议拿破仑改装蒸汽船,未被其采纳。所以法国海军最终被英国击败。时隔140年,萨克斯以此典故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表示“不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遂启动“曼哈顿”计划,一举击败日本法西斯。
扯远了,现在回来接着说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进攻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敌人——俄国。碰到了独眼将军库图佐夫,又一个天妒英才。1805年,他们曾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也就是著名的“三皇会战”中有过一次交锋,拿破仑完胜。不过那时联军的实际指挥权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手上,不是库图佐夫。
这一次库图佐夫大显身手,名将之艺不光是谋略和战阵,而在于日月星辰、山川大河、万物生灵皆可为兵。库图佐夫坚壁清野,一路后撤。他要利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拿破仑。结果尽其所愿,拿破仑的60万大军只残存2万,从此走向末路。
当年那个道士的预言全部应验,成败自有天数,人力不可抗拒。
至于后来的滑铁卢战役,联军统帅威灵顿可不是有恙之人。实则法兰西第一帝国气数已尽,神仙也无回天之力了。
眼前这个纪念碑上的人,就是独臂独眼的霍雷肖·纳尔逊子爵,击败拿破仑海军的人。欧洲海盗的标准模样就是:独眼,一只手是铁钩子,还有一条腿是木头的,而且肩膀上有一只宠物鹦鹉(此景来源于“植物大战僵尸II”)。不知是不是为了纪念他(调笑古人,实在不该)。
故事讲完,闺女听得津津有味。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8 19:04:00 +0800 CST  
滑铁卢桥
特拉法尔加广场旁边就有一个BigBus车站,我们要从这里乘车去圣保罗大教堂。车站上有一个买票的美女,斜挎一个POSS机。她告诉我们,BigBus公司与伦敦塔是战略合作伙伴,如果在这里买伦敦塔的门票,就会便宜一些。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买伦敦塔的门票。
途径滑铁卢桥,导览器内又传出“请准备好照相机”的提示。

在桥的左面,是代表古老伦敦的“威斯敏斯特”。

在桥的右面,是代表新伦敦,尤其是金融区的“伦敦城”。
耳边依稀响起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曲调悠扬,催人泪下。滑铁卢桥就是《魂断蓝桥》中,那座令人“魂断”的“蓝桥”。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9 07:38:00 +0800 CST  
圣保罗大教堂
伦敦的很多地段正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不过没有全封闭路段,总要留一段可以行车的空间。如遇堵塞,各车会自觉的排成纵队,极少有乱插队现象(我见过一次,不知是何原因。但也只此一次。),车行缓慢却不会拥堵。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走了足有一个小时才到达圣保罗大教堂。

远处即能看到圣保罗的辉煌穹顶,基督教圣地,1300年的荣耀与沧桑。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即在此举行。
在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两对华裔新人在拍摄婚纱外景照。或许是要沾一沾英国王室的喜气。
在入口处我们碰到了一支来自日本的中学生旅行团,由一个老年妇女带领。
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相比,圣保罗教堂内部就显得空旷多了,前面讲述的纳尔逊和威灵顿就埋葬于此。英国好像有埋在教堂里的习俗,都是上帝的子民,生于斯地,葬于斯土。
在辉煌的穹顶下,我们被挡住了。就是那个面目狰狞的日本老巫婆,不由分说就把我们使劲向外推,也不做任何解释,好像圣保罗教堂是她家开的。老巫婆板着脸,操一口标准的北海道英语,在大声叫唤着,招呼着后来的中学生旅行团人员,似乎是在点人数。
此种作为与我接触到的文明礼让大相径庭。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说,我们这里也不乏英语高手。如此叫嚣隳突是何用意?在如此圣洁的宗教圣地,你意欲何为?你不知道在神灵的面前是众生平等吗?你不知道基督的博爱与胸怀吗?千年传承的教义,感召不了你那扭曲的心灵吗?还故作姿态,一副要教育下一代的模样,你于心何忍?
面对此獠,我怒不可遏。于是我微笑着用正宗家乡话狠狠地“问候了”她一番,然后毅然决然,扬长而去。举世闻名的基督圣地,1300年的雪雨风霜,在我的心目中尽毁于此。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9 14:02:00 +0800 CST  
伦敦塔桥
想一想幸好有远见,没有买伦敦塔的门票。在我们来到此地之时,伦敦塔还有不到10分钟就关门了。
伦敦塔桥倒是可以逛一逛。

伦敦塔桥,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无数的影片以此为外景。中间的桥面在有船经过时可以打开,此为伦敦著名景观。原先是由80条壮汉手动操作,现如今早已改为电力驱动了。
我们正向前走,一个穿白色T恤,双臂绣着花的矮胖子横晃着从身边走过。他很大声的打着电话,似乎是俄语。
来到桥头,正碰见那个“绣花矮胖子”给一大帮彪形大汉布置工作。他们懒散的站在道路上,堵塞了很大一部分通道。商量了许久,他们突然散开,分成了三四拨,每拨又有三四人。
他们进行着同样的事情,就是在地上铺一块小毯子,然后用三个杯子和一个小球做一种古老的游戏。一个人说着不太熟练的英语绕口令操作着,另一个托儿走过来掏钱买输赢,结果还给买错了。这帮人真缺心眼,买对了能挣钱才对别人有吸引力。自己人都赔钱,还叫别人怎么上当?
我们看到前方境况凶险,当机立断撤下塔桥,直奔泰晤士河游船码头而去。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9 14:07:00 +0800 CST  
畅游泰晤士河
Bigbus旅游大巴与泰晤士河游船联票,游船免费乘坐。
泰晤士河游轮配有英语讲解员,语言风趣幽默(我听不懂,是从别人的笑声中看出来的)。
沿途的风景及名胜很多。滑铁卢桥边,就矗立着埃及艳后方尖碑。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期间所建造,与纽约中央公园的方尖碑是一对。

碎片大厦,由于运用了精密复杂的玻璃幕墙而得名。总高309.6米,欧洲第二高楼。

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以北爱尔兰首府的名字命名。二战中北方舰队的主力护航舰,有力的支援了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现停泊在泰晤士河畔,作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伦敦市政厅。里面有个饭店被称作“中国禅宗”。
每过一桥,就总有行人驻步,与游船挥手致意。游船上的人也挥手欢呼,互动玩得很默契。
全船只有两拨人在吃东西,一拨是我们,另一拨是一个说中国话的家庭。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礼貌。在伦敦,只有在草坪或广场上才有人吃喝,别处很难见到。见到此种情况,我们感到很难为情。
我们在伦敦桥,威斯敏斯特地铁站附近下船,下船的时候,船员拿着一个铁桶在大声叫唤,有人就往里扔零钱。
坐地铁回酒店。地铁站里有数支乐队在表演,吹拉弹唱无所不包。有一个黑人弹着吉他在唱歌,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因为我听出他唱的歌翻来覆去只有一句。和赵树理笔下的“糊涂涂来到你门前”有一拼。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09 20:58:00 +0800 CST  
街头见闻
从地铁站出来往酒店走,突然看到一个随地乱扔烟头的白人小伙,这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顺眼看去,人行道上满是烟头,密度之大令人惊奇。垃圾桶周围也堆着大小不一的塑料袋,有待清理。来时听说欧洲人很讲文明,从不乱扔杂物,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唯一可赞的是垃圾分类,这里的垃圾箱上都标有们明确的分类标志。在这方面,他们做得非常好。
伦敦没有宽街道,最宽的也只是两车道。斑马线两边有“Wait”按钮,我认为只要按一下,就表示提醒车辆有行人过路,然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过路了。其实不然,你不按“Wait”按钮照样可以过路,汽车照样让行。“Wait”按钮的实际作用是提示行人还要等多久,等到行人绿灯亮时,它就会发出尖锐的声音提醒行人过路。
我们很守规矩,在路边耐心的等红灯。当时马路上没有行驶的车辆,一群白人和黑人就快速冲过了马路,街这边只剩下了我们几个。然后又有几个人看到没车,也若无其事的冲过了马路,街这边还是只剩下了我们几个。我当时那个郁闷呀,心想守不守规矩看来无所谓,关键还得是入乡随俗。

伦敦晚上9点的天空,我们自我感觉是为时尚早,其实大多数的店铺已经关门了,女人们的疯狂购物计划也因此落空。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0 12:29:00 +0800 CST  
街头小吃
路过一个还在营业的小吃店,门口写着“Street food”。貌似是个东方人经营的店铺,好像还有面食。于是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进去才知道,这是一家很不地道的中国面食馆,只有两个跑堂的华裔穿着中式服装在招揽客人,而且不会说中文。
菜谱也看不懂,只能是看邻桌在吃什么。如果觉得合胃口,就点他们吃的那个。我们足足花了15分钟才点了四种面食,不过服务生的态度很好,也很有耐心。他一直在给我们介绍本店的特色,可惜就是听不懂。
饭菜还算可口,比起英国传统饮食强多了。这里只有刀叉,吃面很费劲。幸好我们随身带有祖国的筷子,这样吃起来才有感觉。旁边有人一直在看我们用筷子吃饭,很是好奇。一种民族优越感油然而生。
他们居然也懂得要放姜,不过没有学到精髓。他们只是把姜切成姜丝往面里一拌,就算放了姜。虽然姜是腌制过的,可总感觉不伦不类。
我们开始盘算小费的事了。二妹曾告诉我,到英国要养成给小费的好习惯。小费大约是不少于消费的10%,有的就直接加在账单里。看小票,如果有Service charge就是加了小费的。小费都是现金,而且可能不找零,你给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多给的话,他们是很愿意的。
完蛋了,零钱全被我花光了。万一账单里没有,总不能给张大票吧。为此事,媳妇还埋怨了我半天。到结账时看小票,果然没有Service charge。不过服务生明确表示他不要小费,还很小心的询问我们对他的服务是否满意?最后给我们上了几杯滚烫的热水。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0 19:46:00 +0800 CST  
又到超市
又来到了超市,还是昨天那家。今天就有经验多了,除了牛奶、面包、蘑菇汤,还买了不少的水果。这里的水果很新鲜,味道也不错,直接打开包装就能吃。英国的食品安全很过关。
采购完直奔自动付款机,我们喜欢上了这种模式,方便、快捷,还不用排队。这次有点儿问题,机器显示和昨天不一样。于是我们就随便试着按,结果还真对了。该放钱了,我手握一把硬币不知所措——我认钱的本事还不到家。自动付款机还有个特点,过时不付账自动退回初始状态。
正在我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黑人胖妞儿服务员帮忙。她看了看我手中的硬币,抓起几枚就塞进自动付款机。然后看到显示钱不够,就又从我手里拿了五六个硬币放了进去。自动付款机开始工作,结果有几枚硬币原封不动又出来了,原因是这个黑妞儿给多了。
原来她们的计算能力真的很差。我本来付钱是抓一把硬币扔桌上由她们挑,现在看来不行。她们很可能会算错,算少了还好办,算多了就麻烦了。
人工结账那里是在用计算器算,而自动付款机肯定不会比计算器差。估计他们的理论就是——既然有计算器,又何必劳心去口算?现代化工业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可是就这件事而言,是机器帮助了人类?还是机器退化了人类?完全依赖于机器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小票出来了,多了5p(p为便士符号,1英镑=100便士)。媳妇怀疑这是小费,因为黑人胖妞儿为我们服务了。一问大妹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刚才胡乱操作的时候,买了一个购物袋。购物袋就挂在自动付款机旁边,也不用刷条形码。只要付5p就能拿一个,不付钱拿可能也行,这就全靠自觉了。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0 20:31:00 +0800 CST  
锯末面包
媳妇认为全麦面包有营养,就专门买了一种貌似全麦的黑色面包片。这种面包非常有嚼头,而且又干又苦,难以下咽。
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不畏强大的德军,在敌人900天的重重围困下坚持战斗。当时的食物异常紧缺,列宁格勒人民就在面包里掺杂了造纸厂的可食用纤维和很细的锯末。
回想英雄的事迹,我亲切地把全麦黑面包称作“锯末面包”。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01:29:00 +0800 CST  
独自交流
回到酒店接着热饭,还给妹妹们送了蘑菇汤。就这样,我把房卡锁在房间里了。这时的我一点儿语言不通的心里压力都没有。尽管手机还在房间里,翻译神器也没法用,我还是决定独自去处理这件事。
来到大厅前台,先走程序,排队和写房间号及中英文姓名。然后就是比划。我边说边演示着过程,如何没有房卡,如何进不了门等等,还画了一张图。
服务员看明白了,他简单询问了几句之后,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手势我明白,表示“感谢”、“你真棒”……。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国际搭车手势。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01:42:00 +0800 CST  
7月8日
清晨散步 2
早晨起来,我和媳妇继续昨天的清晨散步活动。今天我们换了一个方向。街道比昨天晚上回来时要干净的多,垃圾和烟头几乎看不见了。街上的人和昨天一样,穿着四季皆宜的服装。
我们找到了一家面包店,买了2个刚出炉的羊角面包。为了防止服务员算错,我提前就准备好了钱,而且分毫不差。

街头惊现中国餐馆——食家莊。出售“风味水饺”、“特色家常菜”、“山西刀削面”……

隔壁就是老常家面馆,配有有中文介绍。其中的“当归黄芪党参”就足以让老外犯晕。这里离中国城不远,主要消费对象应该都是华人。我们决定晚饭就在此解决。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12:27:00 +0800 CST  
7月打折季
伦敦一年里有两个打折高峰,一个是圣诞节前后,一个就是现在。满街都是打折的广告,最少都是直降50%。媳妇和妹妹们在来之前,都已打探好了消息,提着大包小裹准备装货。那意思就是,如果不买点儿啥回去,简直对不起大英帝国。

直降80%,对我都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个店是买运动装的,回来时一定要逛逛。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17:38:00 +0800 CST  
人在旅途
今天三妹去采购了,我们一家和大妹的行程是游览伦敦塔,我们在牛津街站乘BigBus前往。基于昨天的经验,可能会有售票的美女买伦敦塔门票。我们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于是询问一个穿制服的胖子。他告诉我们,旁边的书报亭里就有买的。然后大叫:“皮特,有人要买票”。
皮特的书报亭还兼营早点,如果不知道,绝对想不到这里还买旅游点门票。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手写单据,标明了数量和种类。皮特还说,到了那里需要换票。只要出示这张纸,伦敦塔的工作人员就会明白。票价:成人£20.5,儿童£19.5。
乘Bigbus去伦敦塔,还是昨天的路线。Soho、特拉法尔加广场、白厅大街、大本钟、滑铁卢桥(向左看,是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向右看,是现代的伦敦城金融区)、圣保罗教堂、金融区、伦敦塔桥(我专门注意了一下,绣花矮胖子还没出摊儿。)

澳大利亚大使馆,系列电影《哈利·波特》中“古灵阁”外景地。

伦敦是世界街头雕像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塑像书写着不列颠的历史与文化。有人物、神灵、动物、以及传说中的怪兽。
街头可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团,排着长队听导游讲解。导游举着世界各国的国旗以示区分。有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欧盟……,我还看见一个导游举着联合国的旗帜。
车上也都是外国游客,一家德国人在教育他们的孩子,一家西班牙人在大声评论着什么,一家俄罗斯人在照相……还有两个法国来的金发美女。闺女很奇怪我怎么知道他们的国籍,难道是一夜之间学会了世界方言不成?我告诉她观察力是很重要的。看一看座位上的导览器,一种国旗对应一个号码,看他们用几号键就知道他们是哪国的。
下车了,法国金发美女堵在过道里不走,因为前面有很多人在下车,她们在等待。而后面的人也在耐心的等。如果在国内,可能早就挤翻了。这里的人却在有秩序的排队,一点儿着急的样子都没有。
车下的一个售票员见我们是中国人,就用中文大声说:“你好!”我也用标准的国语“你好”问候了他。如果在国内认识一个洋人朋友,会很很荣耀的跟朋友们大肆显摆一番。同理,这个英国哥们儿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我用手语加杜撰英语跟他聊了很长一阵。最后,我们两个热情的握了握手,并共同祝愿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

伦敦塔外有个人没头,和他照相是要付钱的。
还有个买卖巧克力煮花生豆的妇女,一个城管(其实是警察)正在盘问她有没有许可证。等我们出来后,那个女的已经不在了。不过巧克力煮花生豆的摊还在,换成了一个男的在卖。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19:45:00 +0800 CST  
炸鱼薯条

炸鱼薯条是英国街头著名小吃,等同于我们的面皮、夹肉饼。薯条就是薯条,炸鱼就是裹了层面的炸鳕鱼。他们做鱼的时候不放盐,调料全凭自己放。不过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就着从国内带来的纯进口乌江榨菜。
伦敦的公共场所也有吃饭地点,比方说草坪和现在这个伦敦塔前的广场。就我观察,不论从花样种类,规模方式,还是速度方面,中国游客都很专业。
楼主 星尘1100  发布于 2016-09-11 21:30:00 +0800 CST  

楼主:星尘1100

字数:63131

发表时间:2016-09-02 04:13: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3 09:16:47 +0800 CST

评论数:2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