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持续更新中)




致网友

感谢各位网友对帖子的厚爱!
有些网友一直希望我能提高帖子更新的速度,说实话,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在《序言》中说过,每2——3天更新续载一次,现在已经是每天更新一次了。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七八个小时,工作量太大,累得背疼。有的篇目原来有初稿,出手就快些;有的原来只有个提纲或素材,就得现写。况且,每篇文章前后需要照应,需要调整和修订。
保证文章质量是我唯一追求,只有好文章网友才能喜爱。我要对我自己负责,更要对网友负责。因此,请各位网友放心,我会不辞辛劳,一如既往地努力,争取尽快更新。不过,前提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拿出让网友满意的作品。
如果大家喜爱我的作品,也请各位推荐给你们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姓名和出处。本作品的写作宗旨不是要暴露什么,而是要揭示中国政权组织的形式和规律,探索改革的出路。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帖子,引起全社会关注,有更多的民众来参与治理,共同推动公民社会建立和时代进步。因为,公权力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命运福祉,所有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力的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共同探讨。
星一光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2 10:47:19 +0800 CST  
@蜕_2009 1268楼
星一光,文章读后两种感觉,一是很贴切,感同身受;二是很受用,指点迷津。只想说,辛苦你了,加油写吧,即使拯救不了这个体制,至少也可以挽救在这个体制中摸爬滚打的若干灵魂。
-----------------------------
说的好,谢谢。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2 16:30:09 +0800 CST  
【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之十二

第十二篇:是非恩怨

有位朋友讲过一段往事。八十年代因编写某军战史,到北京访问两位红军老战士。两人是一个村子里的同乡,1936年双双从家里逃出参加了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解放后官职均做到国家副部级。不曾想,两位同村老乡在京城做官二十多年,相互之间竟没有来往,连电话也没通过。访谈期间,说起当年一些人和事,两人仍然耿耿于怀,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激动不已。近一个月的访谈结束后,朋友终于弄明白,两人矛盾起端,源于当年一次战斗撤退和接应。一位说,我率人撤出战斗到达接应地点,你们却自顾跑了,这是严重的逃跑主义;另一位说,讲好在大河湾桥头碰面,你却带人走三里屯,害得我们5个苦苦等到天黑,3个人都挂了彩,差点被保安团包了饺子。那次战斗后,两人关系就彻底掰了,并就这个官司一直打了半个世纪。
闫旭唱《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有两句歌词:不要说你错,不要说我对,恩恩怨怨没有是与非。
机关里的人,天天在一起相处、共事,用有些人的话说,比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多。由于思维方式、脾气性格、为人行事的差别,胳膊肘相撞的事在所难免。无论大机关还是小单位,总能听到议论说,某某人与谁走得近,某某人与谁有隔阂云云。机关里有些小摩擦、小矛盾当属正常,红过脸后,过几日,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有些人有些事,矛盾化解不开,恩怨难以释怀,日积月累,积重难返,相互之间渐成夙敌。双方长期对峙,见面无话可说,背后指桑骂槐。平日相互攻讦,遇事彼此拆台。一生积怨,有些人最终将种种爱恨情仇一直带到棺材里去。
有位省级大员,退下来后写了本类似回忆录的书,记录本人一生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书中有些篇目充满了对某人某事的不满和怨恨,读后让我想到唐代张祜的两句诗:“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机关是个人事关系复杂的地方,为人处事须时时照顾到上下左右各方关系。一不留神,就可能撞了谁的哪根神经。
某市政府组织一个全市性工作推进大会,四大班子领导要上 台。负责会议组织的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某,正好在机关遇到市政协一位副 ,就当面邀请,让这位副 参加会议。这不,工作效率很高嘛,但麻烦也就来了。次日,市政协朱秘书长打来电话,质问赵某,你们开会邀请政协领导,咋不给政协办公室联系?你知不知道,安排领导活动我们是有工作程序的?政协也是市级机关,不是你们的下属机构,随随便便就乱点将!你要这样做,我政协一个领导都不参加……此一番问罪,大有北京人得理不饶人的劲头。赵某只好唯唯喏喏赔不是,一口一个“下不为例”。
有些矛盾的引发,是由于制度规定不细、职责划分不清导致的。有个科长找办公室主任报销差旅费,办公室主任审查后说,按财务规定,出差住宿标准“一般情况下以三星级以下为主,原则上标间价格控制在300元以下”,你的住宿费超了60元,超出部分自理。科长说,规定是“一般情况下”,那天晚上10点才赶到省城,找了好几家宾馆都没有房间,最后不得已才住下,我这是一般情况吗?难道为了60块钱让我们露宿街头?话头一呛,两人红着脖子就吵上了。这一架吵下来,两人从此结了怨,多少年成了死对头。
有些矛盾的引发,是思维方式不同,工作风格不同引发的。某县县委书记和县长,前者曾在部队任过团政委,是个“急惊风”。后者是基层土生土长上来的,对基层工作规律有更深的认识。平时中央、省市一有什么新精神,书记就张罗着开会、传达、部署,可最后都要靠政府抓落实。县长不太同意他这种工作方式,说上级精神很多,有些对我们适用,有些对我们不适用,我们不能不看家底乱铺摊子,你左一个部署,右一个安排,政府哪里顾过来?书记说,党委要与中央保持一致,上级精神我必须传达贯彻,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儿戏!两人话不投机,工作就拧上了。此后书记再做部署,县长便不买账,各自干各自的。
书记向市里告状,指责县长不配合工作。县长也向市里反映,批评书记工作没有思路,作风独断专行。官司打了几年,市委将他们双双召回,书记安排市文化局长,县长安排市旅游局长,都脱离了仕途“快车道”,双方相互埋怨。文化与旅游是两个业务关联的部门,经常有业务往来和工作合作,你想这么一对冤家如何能配合好?要么互不理睬,要么彼此挑刺,熬到各自都退了岗位,见面仍然不打招呼,老同志一起闲聊,彼此提起对方,还是耿耿于怀。
在党政机关,人与人之间闹别扭、生怨恨,有四种情况值得一提。
一是人员多年不流动的单位。俗话说流水不腐,死马生蛆。如果一个单位十年二十年人员不流动,老人出不去,新人进不来,成年累月都是老面孔,个个老气横秋,人人饱谙世故,相互知根知底。张三在某件事上曾给我“设套”,李四在某领导面前给我“垫砖”,前多少年后多少日,开口全是“痛说革命家史”。人与人之间交织着纵横复杂的感情纠葛,平时貌合神离,处事小心设防,彼此勾心斗角,如何能够坦诚待人?
有个单位的行政科长和机关专职副书记,两人斗了几十年。你不给我派车,我就不让你入党;你不让我入党,我就把最坏的牛肉分给你;你把坏牛肉分我,我就告你采购吃回扣。一报还一报,同态复仇,直斗到退休,也没分出输赢。
就目前情况而言,机关干部的流动只有两个出口,一是提拔调离,二是退休回家。许多不被领导倚重的单位,干部擢升的机会少,就只剩退休一个出口了,新陈代谢缓慢,人员死水一潭。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死水生腐的状况,国家规定了干部轮岗和交流制度,干部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基层与上级机关之间交流,甚至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可惜这一制度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并未真正实施。
二是女人较多的单位。张爱玲在《谈女人》一文中,提到一本英文小册子《猫》,书中许多贬损女人的观点,但也不乏客观评价。比如“女人的确是小性儿,娇情,作伪,眼光如豆”,“多数女人说话之前从来不想一想。男人想一想就不说了!”、“如果一个女人告诉了你一个秘密,千万别转告另一个女人,一定有别的女人告诉过她了。”、“女人与女人交朋友,不像男人与男人那么快,她们有较多瞒人的事。”、“女人恨起一个人来,倒比男人持久得多”等等。
中国人说,女人小心眼,胸中装不下事情,遇事容易上心、叫真儿;女人爱聊天,三个女人一台戏,聊多了就容易搬弄是非。这些情况可能全世界都差不多。
女人平时小心谨慎,聊起天便忘乎所以。比如有的女同志,在卫生间里聊得热火朝天,与之相隔的男厕所里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女人的毛病。
某单位14个人,有6名女性,几近一半。起初,只有A、B 两人之间有矛盾,互不搭腔。但不影响A、B与其他女人聊天,聊多了,免不了说三道四,有多嘴饶舌者,把A的话透信给B,麻烦就惹出来了。时间一久,其他4名女性也被牵涉到双方矛盾中。一到年度考核,几个女的就干上了,相互投不称职票,票数占单位总票40%多。按规定,不称职票超过一定界限,取消单位年终评先、文明单位等资格。再后来,矛盾进一步扩大,竟把单位领导也扯上了,弄得不大个单位是是非非,矛盾交错,七颠八倒。
有鉴于此,许多单位进人时,都不愿意要女性。
三是双正职结构的组织。双正职结构就是一个机构有两个正职,比如,厅长和党组书记,公安局长和政委,大学校长与党委书记。一般来说,这种双正职结构,按照不同的管理体制,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地方政权实行党委负责制,政府部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些明确定位,就是避免两个正职在权力核心上扯皮。有时组织部门在人事任免时,还会在文件上特别注明:张三列某人之后,李四列某人之前。但即使这样,也难免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发生权力争执。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末,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不久,有个企业的厂长与党委书记斗起法来,厂长不让党委书记参加企业经营决策,党委书记便召开党委会议,免去厂长党委副书记头衔。两人斗得不亦乐乎,一时成为天下笑谈。
某地残联,按规定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理事长拿得比较硬,与党组书记合作不到一块。这个理事长是民主党派人士,不是单位党组成员,不参加党组会议。党组书记便乘此开辟第二战场,召开党组会议,议定的事项不与理事长通气,直接实施。于是乎,这个单位经常形成两种决议,让下面执行者无所适从,左右为难。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2 16:33:35 +0800 CST  
领导之间闹矛盾,往往使下属无所适从。有一个县处级局,全局共有七个科室,正副局长五人。局长与党组书记之间隔阂较深,在一次选拔某科科长人选时,两人推举的人选不一,矛盾终于公开化。领导之间调和不成,遂决定采取全局中层以上干部投票的方式表决。投票表决也不是在纸上无记名写票,而采取将局长和书记各自推举的两名候选人名字写在黑板上,请全体干部举手表决。这就是要比试一下局长和书记谁的影响力大,谁威信力高,谁更有号召力,让全体干部公开表态,看你站谁的队。然而,大多数中层干部不愿在两个领导决斗式的较量中表态。明摆着嘛,你投了局长的人选,就得罪了书记;反之,便得罪了局长。这是个名副其实的两难选题。
到了周三上午8点半会议召开时,有三名中层请假不参加,另有两名中层没请假也没到会。五名干部缺席,并不构成半数,会议照常进行。在分别就两名候选人进行举手表决时,有六位干部的手一次也未举,自称是“弃权”。如此一来,两名候选人的得票均未超过半数。局长发火了,说谁也不准弃权,都必须有个态度!现在重新进行选举,如果选举没有结果,今天的会就不散,直到选出来为止。无奈连选了三次,不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局长恼羞成怒,连个招呼也不打便拂袖而去。
事后,有人说,还是那些不到会和弃权的人聪明,我们举手的都是傻蛋,被俩领导玩了一把。也有人骂那些不到会和弃权的人是滑头,再有日本鬼子进中国,这伙人必当汉奸无疑。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一名外国学者有个论断:一个动物有两个头,它就成了怪物;一个组织有两个首长,它就无法正常运转。
四是权重的单位。有句话叫“有权力的地方就有矛盾和冲突”。大凡权力集中的地方,争夺权力主导权往往比较激烈。无论管人管钱还是管事,都有较大的利益空间,这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因此,聪明的主帅,也是利益平衡的高手:我把住全局决策定夺大权,也给你们副手们留点权力空间;我提议了5名升职人选,副职提议一两名我也给面子;我天南海北国内国外游览,也偶尔给你们机会出去转转。
利益分配不均,就没有和谐。有个局长心眼比较小,十几科室50多号人一个大单位,三个副局长一个纪检组长,每天的工作安排都要向他汇报,由他定夺。平时宴请相关业务单位,不管是在本市还是出差在外地,都得电话请示他能不能吃、花多少钱。诺大一摊子工作他事必躬亲,整日累得焦头烂额。遇到棘手的问题,四个副职不发言,不表态,不出主意,全撂给他一人费神,背地里还骂他累死活该。
有一次在局长办公会上,局长提议办公室主任作为组织部近期使用的考察对象,四个副职四票反对,气得他拍桌子瞪眼睛雷霆大发。四人摽上劲与他对着干,矛盾公开化,以至这个单位长达一个多月工作停顿。最后,上级把这位局长调离。外派新局长上任后,四个副职并不善罢干休,联名提议要清查单位账目,结果查出问题,报到市纪委,竞将那人开除公职移交司法机关判了刑。
话说有两位处长,各自领衔一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处。行政审批是生意人追逐的热点,两处长除了在各自领域内寻租外,相互之间也充当掮客彼此做些交易。开始合作得很好,但慢慢就应了那句话,“利益之交没有真朋友”,双方都怀疑对方私吞好处让自己来擦屁股,一有猜疑关系就恶化了。发展到后来,水火不容,交替向组织上揭发对方,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冤家路窄,有一次竟在办公室动起粗来,双方都挂了彩。领导担心两人对峙下去把事情搞大,果断将两人调离,平级安排到下属单位任副职,双方才偃旗息鼓。
权力之争导致敌对,最后诉诸武力解决的,时有发生。广州日报报道《副局长锤击局长》:广州茂名市茂港区民政局局长梁日添与副局长高达明二人本是大学同窗,关系曾经非常密切,后因人事安排和公车使用,引发两人矛盾。2010年6月18日下午6时许,二人争吵后,高明达跑到单位值班室拿起铁锤,沿街追打梁日添,致使梁局长头部鲜血直流。
南方都市报报道,2011年10月11日下午,湖南省衡阳市司法局党委会上,副局长廖曜中因为不同意一名在衡州监狱工作的女生,调至司法局下属的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进而与局长万春生发生肢体冲突,挨了局长的老拳。
权力所带来的丰厚利益,甚至使某些人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清除异己。早在1994年,江西省安义县县长陈锦云想取代县委书记胡次乾,重金雇用凶手用汽车将胡撞伤。胡被迫离开安义县,陈锦云如愿以偿当上县委书记。
1999年1月3日晚9时许,商丘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李文忠坐车到家门口下车后,被守候在此的3名凶手拔出尖刀照李文忠胸、腹部各刺一刀后逃离现场,李文忠经抢救无效死亡。雇凶者是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原局长徐建设。据徐建设交代,他曾向李文忠提出要进市局当副局长,遭到拒绝之后,徐建设耗费近50万元雇凶杀人。徐建设自己坦白:“我想我正是来钱、进步的时候,谁阻拦我,谁和我过不去,我就和他过不去,我就要报复他,灭他。”
卢梭有句话说得好,人类的大部分痛苦都是人类自己制造的。
党政干部结怨埋恨、打架斗殴,倒不必惊诧莫名。电视上看,外国政要不也在公开场合大打出手么?然而,寻仇报复,雇凶杀人,这些人素质也太低了。
不过,大多数机关干部不会干这种傻事,他们懂得机关不是拳击场,机关是比文不比武的地方。(《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如何比文不比武,请看第十三篇:斗智不斗勇。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2 16:34:38 +0800 CST  
@静玄神一 1314楼
敢问楼主阁下,我国乡镇一级的公务员大概有多少人?具体单位有哪些?
-----------------------------
乡镇级公务员主要是这些单位,乡镇党委、政府机关;垂直派出单位,如公安派出所、土地所、工商所、税务所等等。此外还有像农机站、农经站等,属于事业单位。具体人数多少,没有统计,而且每年数目变化很大。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09:40:22 +0800 CST  
@yyf158 1327楼
膜拜楼主大神,请问下选调生和普通公务员哪个更好,更有前途?
-----------------------------
选调生与变通公务员相比,前者是受省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相对来说更有前途。不过,这只是起步阶段,发展到后来,基本上都一样了。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1:39:20 +0800 CST  
【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之十三

第十三篇:斗智不斗勇

经常听社会上的人说,机关里的人都工于心计,相互之间勾心斗角,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笔者在工厂和农村都有经历,对工人、农民这两个群体也算了解。早些年,工厂的工友们成天大嗓门吆五喝六,骂骂咧咧,人人一幅满不在乎的派头。相互之间直来直去,较少猜忌和算计。
某工厂一个女工,已是半老许娘,午间工休时常与一帮男工打扑克牌。几名男工有意捉弄她,定了个规矩,谁输一局谁就解一粒上衣扣子。玩牌时,几个男工串通好,让那名女工输牌。那女工解了外衣扣子再解内衣,高兴得那帮男人不亦乐乎。这里面有没有男人淫邪的龌龊心理也难说,不过粗放野性倒让人觉得很直朴。
农民这个群体,具有狭隘、自私、保守的弱点,算计人倒不一定有多大胆量,猜忌人嘀咕人却是他们的长项。不过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分田到户各自为战和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一个较为分散的群体,除了每两年村委会换届选举聚在一起,以家庭势力兴风作浪一阵子外,已经没有更多的空闲和更合适的土壤让他们施展拳脚了。
机关则大不相同,官场上历来有斗智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有官场险恶、宦海沉浮之说。一部中国历史,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部宫廷角斗史。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大臣叫徐阶,历任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起初,奸相严嵩专权,徐阶为了取而代之,便韬光养晦,对严嵩曲意逢迎,还主动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对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的霸道无礼也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十多年,最后终于借嘉靖皇帝扶乩占卜时,串通道士蓝道行,替天行道秘密写下“奸臣如严嵩,贤者如徐阶”的天语,才把严嵩父子彻底制服,自己做了首辅大臣。官场斗争之复杂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当代官场上勾心斗角手法多样,伎俩高操,笔者不揣浅陋,归纳出几种常见的手段。
一如笑里藏刀。表面对你和蔼可亲,关心体贴,关键时刻给你要害处捅一刀。比如组织部门对张三进行任用考察,逐个约人谈话。轮到李四时,李四毫不吝啬张三的优点和长处,什么政治坚定、工作勤奋、开拓创新、成绩突出等等。末了,考察组提出请谈谈张三有什么缺点和不足。李四先做犹豫状,在考察组的安慰和督促下,才慢条斯理地说,要说张三的缺点吧,有一条需要注意,不善于团结同志,同事关系处理的不好,心胸狭隘、自我中心云云。这一刀就扎在张三同志的七寸上。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的人怎么能当好领导,就此一条就把张三否决了。
二如落井下石。王五同志有件事没办好,领导很不满意。此时如果给王五添两句好言,分析下当时的客观不利因素,王五问题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赵六对王五这个人有成见,于是火上浇油,说此人能力不大还自以为是,上次就因为他把事情办砸了,让大伙一块为他背黑锅。王五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就毁灭了。
三如远交近攻。孙七手下的小崔工作不用心,把表彰文件上被表彰人的姓名搞错了,多亏孙七及时发现纠正,才没造成不良影响。孙七把此事给周八说了,本来也就是随便说说。可因为孙七是周八升迁的竞争对手,为了破坏孙七的群众基础,周八找机会对小崔说:孙七是你的上司,却不知体贴下属,出了问题不替年轻同志担责任,还到处“晒卖”下属。小崔听了这话,自然对孙七有了敌对心理,说不定下次民主测评,小崔的那张票就投给了周八。
四如借刀杀人。办公室主任为了节省机关开支,规定司机用油要实行办公室批条子制度。本来这是很正常的管理规范,有人却对司机说,办公室主任给你们上了紧箍咒,你们以后要小心着点哟。一帮司机都是炮筒子,一点就响,马上跑去找办公室主任理论,搞得办公室主任下不来台,生生使这项管理革新的制度流产了,看你还搞什么创新?
五是嫁祸于人。每年一度的领导班子考核,上级来人组织群众投票测评,单位一把手最大的担心是自己名下出现不称职票,一张不称职票就把自己全年辛苦抹杀了。这时有个心怀鬼胎的人想了一条歹毒之计,他知道刘五这段时间正与局长闹事,前几天还与局长吵了一架。于是给领导划票时,他便在局长栏下划了一个不称职。考核组将测评情况反馈后,局长对自己的一张“黑票”火冒三丈,自然把这笔账记在刘五头上,任刘五千赌万咒也洗刷不清,正所谓“黄泥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而真正投这张票的人却在一边偷着乐呢——嗨!总算对刘五这小子报了一箭之仇。
为人如此歹毒,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为什么机关里会有这么多勾心斗角?笔者总结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机关干部相互之间利害冲突较大,矛盾和斗争主要缘于利害关系。机关干部每人都有升迁的愿望,如果两个或几个人之间存在升迁上的竞争,竞争就是对手,必然产生防范心理。这对于把做官作为第一要务的机关人来说,很难调和。素质高些的人可能会含蓄一些,包容一些;素质不高的人,遇事矛盾就会激化。
90年代初时,机关里刚刚实行非领导职务制度,某单位一个科,科长高升走了,剩下一名主任科员和一名副科长。权力真空必然带来权力争夺,主任科员与副科长两人,围绕着谁来临时主持科里工作展开了角逐。因为临时主持工作,拥有临时权力倒在其次,更重要的这是一次官位的重新洗牌,是一种导向,意味着下一步科长位置的归缩。两人自然拎得清份量轻重,个个当仁不让。主任科员说,你副科长是副科级,我主任科员是正科级,我级别比你高,当然应由我来临时主持工作;副科长则说,你主任科员是虚职,我副科长是实职,实职在第一线,虚职在第二线,我主持工作天经地义。两位争执不下,反映到领导那里。直到领导安排了别的人选来当科长,两人才偃旗息鼓,但却从此成了仇人。
除职务升迁外,干部之间还存在权力分配和职权磨擦产生的矛盾。
比如A是负责单位人事管理的,B因某件事务涉足人事工作,A就会不乐意,认为B把爪子伸到自己碗里找食吃了。管理学历来要求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老百姓叫敲锣买糖,各管一行。但机关里总是很难把各项工作划分得泾渭分明,一丝不交,因职权闹纠纷的事情总难避免。通常越是权力较大的机关,同事之间产生矛盾的几率越高,许多矛盾的起源就在职权划分和使用上。相对来说,机关里司机等工勤人员矛盾就较为少见,也是因为工勤人员不在公务员系列,基本没有升迁渠道,同时除了干好勤务外,没有更多职权,或者他们那点职权含金量太低不被人们看重。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1:40:54 +0800 CST  
二是机关矛盾具有隐蔽性和含蓄性。工厂里俩工人闹矛盾,会指名导姓地骂上一通,矛盾激化时会大打出手,采取的方式全是面对面的阵地攻防战。机关干部大都处在管人管事管社会的岗位上,好歹认为自己有些身份,况且人人怀揣着升迁上进的希望,又天天处在领导的眼皮底下,自然懂得要收敛些,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心里明镜一般,表面却一团和气不露声色,只在背地里用劲使坏,所谓不用阳谋只用阴招,只斗智不斗勇。
要用阴招就得有点技术含量,技术含量低了有可能被别人识破,自我暴露,授人与柄,那可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呀。所以大家都惯用阴招、暗招、绝招,不战而屈人之兵。一般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矛盾不易公开,面子不易撕破,毕竟彼此还要在一起共事,冲突起来谁都不好看——领导批评你们素质低,同事说你们不好共事,外单位人也看你们笑话。丧失了领导的信任,降低的群众威信,给本单位形象抹了黑,里外算账都是赔本买卖,划不来。正像一幅漫画所画的,双方坐在桌子前,面容和蔼地握手言欢,桌子下面的四条腿却在使绊子打斗。
三是机关人有闲,无事就容易生非。这些年来虽说机关进行过几次精简,但各类机构却一直在不断地扩编、升格。机构越分越多,职能越划越细,办公室越来越小,人员越来越挤。不是僧多粥少,而是人多事少。有的单位确实很忙,但忙来忙去也就忙那么几个骨干,再说也不是一年365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机关人有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考虑个人的前途呀,竞争对手呀,领导这次出差为什么带张三不带我去呀,谁谁在那件事情上又出风头了呀,等等,不一而足,有足够的空闲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辨。若是农民,除了整理那点责任田外,整天考虑是的去哪里打工挣点钱,或是做点什么小本生意获点利,没有更多的精力关心别人家娶了媳妇又生子的。
人闲了就要清谈淡议,互通情报,大到国际争端、党策国法,小到邻里纠纷、街头趣闻,也免不了对本单位的人和事评头论足,议论短长,议来论去矛盾就出来了。
某单位有张、李两位女士,本来关系挺好。有一次张女士在饭店看见李女士与一男士吃饭,那男士却不是她丈夫。过几天,张女士与单位同事闲聊时嘴上把门不严,有一搭没一搭地把这事说了。本也是不经意,谁知故事就此添枝加叶地传了出去,最后传到李女士耳朵眼里,李女士愤慨之际找张女士大闹一场。原来那天李女士和丈夫一起陪丈夫的一位好友吃饭,答谢好友为女儿上学尽力帮忙。期间李女士丈夫出外买了包香烟,张女士恰在这功夫进了饭店,瞅见了不完整的一幕,由于牙口不紧竟惹下这么个大乱子。事后虽说张女士向李女士道了歉、赔了罪,李女士也洗清了自己,但两人的关系从此进入了冷战,一遇事就把对方置于敌对状态,再也无法建立起睦邻友好往来关系。
所以领导经常告诫我们,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这里的“事”指的是工作,意指多考虑工作如何开展,少琢磨人间是非曲折。有些工作较为轻闲的单位,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工作开展,领导就要找事做,比如搞业务练兵竞赛呀、文体活动呀什么的,其目的是不能让大家长时间赋闲,闲的时间一长就要无事生非了。(《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机关里有上进心的聪明人,为了不至于陷入复杂的人事纠葛之中,影响自己的前程,往往低调做人,抱朴守拙,不偏不倚,给人与世无争的感觉。这是一种为人高明的境界。
请看第十四篇:抱朴和中庸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1:41:54 +0800 CST  
@重仓远洋 1339楼
再来拜读楼主神作,天涯高人真多,能洞悉这么高深的东西,还能用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佩服佩服。我想问问,一个熟人广东某地级市的供电局局长,如果他要公务员,应该何等级别才合适?
-----------------------------
地市级供电局局长是县处正职。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6:18:45 +0800 CST  
@三暖冬 1340楼
想问一下楼主,工勤编制的人员是不是不可以升迁?某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由工勤编制的人员来担任,但是他又不是名正名言顺的办公室主任,只要叫办公室负责。是不是因为身份的问题不能转正呢?
-----------------------------
工勤人员身份目前很“难转”为公务员,由于转变不了身份,就无法升迁,因为在编办没有他的户头,还属编外人员。说是“很难”,就有例外,特殊情况下也能转。关于这一点,我在第一篇《哪些人是公务员》里有交待。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6:25:57 +0800 CST  
@起名字真折磨人 1355楼
楼主,发张照片来看看,在下想认识认识
-----------------------------
谢谢你的厚爱,目前还不方便。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3 16:26:47 +0800 CST  
@涩咪咪 1413楼
请楼主讲讲喝酒吧
-----------------------------
会好好讲讲的。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01:14 +0800 CST  
@小孙飞刀1986 1409楼
请问楼主,本人之前在A市辖区内任部门副职(实职副科),现想去B市工作,但该单位无科级设置,本人的职务和职级可否保留,谢谢!
-----------------------------
级别保留,等以后有了位置会给你解决相应职务。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02:42 +0800 CST  
@把老公变夹心饼干 1390楼
有我在,帖子沉不了
-----------------------------
感谢!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04:41 +0800 CST  
@向着平凡的生活 1399楼
涯叔老了,人气不再旺了.当90后们转战A站B站而笑涯友们老土时,作为一名80后我仍然坚守天涯.因为在这里,总能得到有益于生活的东西.从莲蓬鬼话到天涯杂谈话再到煮酒论史等等,总能发现那些古道热肠的好人不辞辛劳的把他们的点滴感悟,发现,故事与经历和我们分享.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你们思想上的奉献,或许为迷茫中的人掌上了一盏灯.…谢谢你们,天涯有你更精彩!
-----------------------------
感谢!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05:29 +0800 CST  
@基斯波波 1396楼
拜读。楼主在照片后面附上拍摄地点呗~
-----------------------------
好喽,尽量。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06:59 +0800 CST  
@芳华过客 1397楼
楼主,我是2010年考入公务员队伍的,在异地乡镇工作两年多了,很多与我一同进来或者比我晚一年进来的同事,先后都调走了,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把板凳坐穿等到两年后评副科?还是找路子调到县市里去?感觉现在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赶路却不知路会延伸至何方。。。。
-----------------------------
确实让你迷茫,但我不好给你指点迷津呀。机关的情况很复杂,今天看好的路,明天不一定就是通途。我将在第26篇《人算不如天算》讲述这些,到时请你了解一下再定夺。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11:04 +0800 CST  
【权力中国——中国党政机关大盘点】长篇连载之十四

第十四篇: 抱朴和中庸

看到网上一篇《公务员要过“三关”》的文章,指导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人,要过好“平庸关”“山海关”和“娄山关”这“三关”。大概意思如下:
所谓过“平庸关”,就是学会做到“平庸”,也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对待工作。这里的平庸决不是指碌碌无为,而是积极有为,是一种作为新人应该有的清楚自己地位、明确自己职责的有为,是一种为自己赢得别人积极评价的有为。过此关,就是要放低姿态,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做好工作,尽快成长。
所谓过“山海关”,是在过“平庸关”上的一个飞跃,是要让自己在经历沉默与成长后的一种力量的逐渐释放,是在人山人海中脱颖而出的跨越。因为你决不能真的平庸,你的实力和竞争力永远是你取得地位的重要支撑,没有一个单位愿意让一个无用的人占着位置,没有领导不欣赏有才之人。其中的要点是,一方面要逐步展示,让别人慢慢体味;另一方面要注意多侧面展示,让别人不断惊喜。
所谓过“娄山关”,是对过“山海关”的超越、也是对过“平庸关”的一种回归。在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工作,也经历了崭露头角后,带来的很可能是别人的赞许,又可能是别人的嫉妒。在此刻,最需要的心态就是冷静,要时刻提醒自己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
上文的题旨可用这几个词语来概括:低姿态,严要求;多做工作,少论是非;逐步展示才华,切勿锋芒毕露。这几句话囊括了下列几层意思:服从领导,听众指挥;为人谦逊,处事周到;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各位看一看,这是不是对一个同志的最佳评语?倘若你能做到这个境界,就修炼得够格了。
机关有其特殊的人文环境,要想在机关站稳脚跟图谋较大发展,并不是“二傻子夯大锤”,凭蛮劲就能干出来的。根据机关人文环境特点,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有两个诀窍屡试不爽,可供参考,叫做“抱朴”和“中庸”。
“抱朴”,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装笨——不是装傻,如果装傻就过了头,过犹不及。
公务员实行招考制度以后,能考进机关的基本上都是“牛”人,都有一技之长或过人之处。比如在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专业知识方面,比如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方面,各人有各人的优势。但这一代通过公考进来的人,年龄小,资历浅,没有你多少话语权,你就得收敛些,不能太露锋芒。你主动收敛,才显得虚心可爱。
楷书书法中有一笔法叫“悬针”,书写者在最后收笔时一定要把笔锋收回藏起来,才显得圆润完美。试想,假如老同志问你,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稿打印成双面排版?你说,这都不会,简单的很。然后你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虽然帮了老同志的忙,但人家并不领你的情,反而觉得你喜欢卖弄自己。如果这样说:“哦,要双面排版么,我来试试。”老同志就会十分高兴,说不定还要在人前人后夸你几句呢。
再假如处长给你安排任务,说小刘你把昨天的活动写个信息,不懂的地方去问老李。你说:“不就是个几百字的信息稿吗,嗨,包在我身上。”处长就会认为你爱夸口显摆。如果这样说:“行,我一定多向老李请教。”处长就会觉得你温驯可爱。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智若愚,聪明的人不显露出自个儿的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三国时期魏国的行军主簿杨修,听到曹操把夜间口令定为“鸡肋”,就到处张扬说魏王今夜必班师撤营,结果被曹操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杨修这家伙就是虽然聪明却不懂藏锋,而大都督司马懿,一个绝顶聪明的抱朴高手,躲过曹魏家族的多次迫害,最后掌控了魏国朝政大权。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那叫小聪明,而小聪明是派不了大用场的。
有人总结说,善于巧妙利用自己平庸禀赋的人,常常比真正卓越者赢得更多尊敬和名声。抱朴不是不显示个人才华,而是不显摆,不卖弄,不张扬,让自己的才华在生活中一步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他人一个逐步认识你、接纳你、仰视你的过程。这样做,防止功高盖主,遭到顶头上司的踩压;防范木秀于林,引起同事的嫉恨。有领导赞赏,有群众支持,你的日子就好过了。俗话说得好:温火才能熬出好汤嘛。
中庸,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据说,中庸是儒学一切的基础。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说过,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中庸是儒家之经典,但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因为做人不易,处世不易,所以儒家入世的观念中,还得有点道家出世的思想。这叫做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不拘泥于小事小理。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中和与平衡,对什么事都不偏执,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公允折中、不温不火的处世态度。
在机关里,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有效处理复杂人事关系的一大法宝,机关中的“好同志”都是玩弄中庸的高手。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有的人与人闲聊,只听别人讲,从不披露自己的家底;有的人,评理说事都是两点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注意一下AB型的人,这种血型的人很会运用中庸之道,因为这类血型的人,是聚合平衡性思维方式,大脑很善于左右权衡。
由于机关里实行集中办公,不像工人农民分散作业,团体化程度高,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透明。加之机关人观察力、分辨力和判断力普遍较强,很容易从各人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比如你工作完成的好,受到领导表扬,有的同事就会生出不平衡心态。你跟领导外出参加会议,立刻就有人猜疑,为什么领导要带他去呢?你和某同事很谈得来,有人就觉得你们俩搞统一战线。机关人的神经敏感,察事敏锐,因此,说话要照顾方方面面,防止有人对号入座;处事要显得公道合理,当心有人抓你的把柄;交友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团体小帮派;就是穿衣戴帽,也要入乡随俗跟大流,奇装异服是大忌。
小秦是单位的内勤,也是个文学青年,平时没事就写写画画,她把自己创作的小诗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闲下来就吟诵两句,一幅自我陶醉的样子。有些老同志看不惯,背后给她起个外号叫“酸女”。单位里有了起草文字材料的任务,有人就起哄,说这个任务交给小秦,她是咱单位的女才子。可怜小秦虽有诗歌爱好,但没有写材料的功底。领导找小秦谈心,说青年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但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你能写点诗歌,为什么不学学写公文呢?你天天弄那些诗词歌赋,别人会说你不务正业呐。小秦听了领导批评,此后再也不敢写什么诗了。
这不是压抑天性么?话一点没错,在机关工作,有些天性你就得收起来,不可率性而为。《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说的是理性与情感的合一。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但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
中庸之道非常适合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机关里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中枢神经,单位里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办公室上传下达。办公室事务繁杂琐碎,对上要服务领导,平行要服务和协调各处、科、室,对外联络兄弟单位,每天要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处理纷纷繁繁的事,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天忙忙碌碌,琐碎的事情干得不少,总结起来却显不出成绩。可一件事情处理不妥当,就会引发意见和矛盾。
当然,中庸之道不光办公室同志要学,每个机关人都用得上,除非你不想上进,那就放开你的天性,用北京话说叫“爱谁谁!”
笔者用下面几句话,对中庸之道做个小结:
逢人面带三分笑,开口不说损人话。
谋事周密无漏洞,不留把柄让人抓。
上下左右都关照,避免嫉恨遭人骂。
为人能大又能小,领导同事人人夸。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老古董,这个老古董有许多害处,却非常实用有效。对于那些生性愚钝、心胸狭隘、脾气古怪、斤斤计较、言辞不敏的人,很难运用好中庸之道。要想在实际生活中把握中庸的精髓,并运用到位,不是有学历、有文凭就自然能参透,主要还是靠个人的天赋和悟性。(《权力中国》、作者:星一光、天涯论坛)
请看第十五篇:不比学历比悟性。


(厦门凤凰树)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0:18:48 +0800 CST  
@在远处的宝贝 1437楼
楼主,这篇文章是公民社会的普及读本,人人都要学习学习。
-----------------------------
说得给力!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12:51:20 +0800 CST  
@美军魔鬼一师 1486楼
楼主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讲讲官员的级别啊???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搞清楚呢!
-----------------------------
你的意见很好,原来没打算写。听从你的意见,我将把这部分内容写进去。不过要等个几天。
楼主 星一光  发布于 2013-01-24 22:01:34 +0800 CST  

楼主:星一光

字数:415922

发表时间:2013-01-16 0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7 14:36:59 +0800 CST

评论数:53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