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1.2.3.9 探讨:有关单缝干涉与双缝干涉的思考

11.2.3.9.1猜测:单缝干涉是多个小孔衍射的集合
我们在上文探讨了小孔衍射的形成过程。如果我们在垂直方向密集地钻无数个的小孔,那么,每个小孔都会产生衍射现象。所有小孔地衍射图案合成后,那就是单缝干涉图案。

11.2.3.9.2探讨:双缝干涉是单缝干涉的重合
同理,双缝干涉是两个单缝干涉图案地合成。
我们把单个小孔衍射看成喷水枪,那么,双缝干涉图案就应该是两列喷水枪,向外喷射水雾的结果。在这个思路方向上,我们再看看双缝干涉这个最著名、最基本的光的波动性试验。
双缝干涉中的缝宽很有讲究,其缝宽比单缝衍射的缝宽要窄。一般缝宽为0.02mm左右,两缝间距0.10mm。单缝的宽度根据光的不同可进行调整,一般为0--14 mm。如果双缝的缝宽逐步加宽,则两个缝会分别出现各自的单缝衍射图案,即屏幕上出现分别由两个缝形成的两个光斑;如果缝宽继续加宽,或许会出现小孔成像(倒像)现象。
在单缝衍射的试验中,随着单缝的缝宽不断变窄,其衍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即中央亮斑会逐步增大。这个现象很容易理解,缝宽变窄,吸力增大,中微子偏转的角度变大,喷到屏幕上,飞溅的更远。但是,缝宽变窄,也意味着流过的中微子的总量在减少,所以,这些中微子形成的中央亮斑范围会增大,亮度会减少。可见,单缝缝宽窄到一定的程度,屏幕上的衍射图案将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了。
双缝干涉的缝宽比单缝干涉的缝宽更窄。按道理应该出现两个更模糊的单缝干涉图案。但是实际上,双缝干涉的图案是清晰的。那么,单缝变窄后,模糊、甚至消失的亮条纹为何在两个单缝的双缝试验中又出现了呢?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随着单缝缝宽的变窄,通过的中微子数量大大减少,在拦截屏幕上,已经不能产生足够多的中微子,其反射量不足触发我们的视觉系统。
而双缝干涉时,分别通过两个小缝的中微子在空间向前扩散时,能够在空间形成交叉碰撞。这也就意味着,某时某刻在空间中某个位置,能够聚集2倍数量的中微子。如果在这个位置放置拦截屏幕,那里就有足够数量的中微子,经反射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光点。无数各光点联系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亮斑、亮条纹。
如上文分析,双缝干涉产生的亮条纹,应该就是同批次或者相邻批次的中微子经两个小孔折射后,同时到达同一点相遇、碰撞形成的。如下图。


在缝隙很小的非正常情况下,通过的光强度较少。即中微子数量不足,到达屏幕上的中微子仅仅是大海中的孤岛,所以屏幕的大背景应该是黑暗的,
如果我们的假设和推理正确的话,可以看出,双缝干涉现象,这应该是一个很正常的中微子被吸力所吸引产生偏转,并进行传播的结果,与波基本没关系。但是,当我们不能真正认清它的本质的时候,往往会被双缝干涉图案所迷惑,认为这是一种波动,说明光有波动性。甚至生成一些所谓一束光能够同时穿过两个狭缝这样的奇闻怪谈,耸人听闻,令人困惑不解。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界不断的发现新的粒子,使我们认识物质的本源不断的向前迈进。但是,科学界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粒子却开始发愁了,甚至于害怕再发现新的粒子。因为确认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越多,越无法描述物质的本源。也说明有可能这些所谓的基本粒子有可能根本不是基本粒子,而是基本粒子的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把双缝干涉试验牵强地解释成波动性,以至于最后发展成光能够同时穿过两个狭缝,薛定谔的猫又生又死论等等奇谈怪论。这个结果与探究物质本源时,最后结果面对数十、数百个基本粒子而害怕再发现新粒子的结局十分相同。这些研究过程说明,或许在起点处,研究思路的方向就错了。或许,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科学大厦的基础是否牢固,是否需要重新另起炉灶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18 19:57:48 +0800 CST  
11.2.3.10猜测: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光的粒子性
在光的双缝干涉试验中,中微子组在狭缝口受到缝壁的吸力产生一定角度的偏转,结果造成光大幅度偏离直线运行的方向,形成双缝干涉图案。
如果有一种粒子,穿越双缝时,也能够产生干涉条纹,那么,这是否就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证明光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那么,有没有这样的试验呢?答案是肯定的,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
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证明了粒子在经过狭窄的缝隙时,能够产生偏转,最终会形成干涉图案。
我们在前文中假设,电子是中微子团,是大量中微子的聚合体。其质量比中微子要大得多,所以,当其高速运行时,其惯性力很大。因此,电子通过双缝受到同样大小的吸力时,电子的偏转角度要小得多,其干涉图案范围要小得多。我们看到历经数月形成的电子的双缝干涉图案,是放大了上千、上万倍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明暗条纹相间的时候,可以想象为明暗条纹间距很窄很窄。

电子通过单缝形成的图案


电子通过双缝形成的图案


与(光的双缝干涉图案的亮条纹是高能中微子聚集到一起,也就是说亮条纹是中微子能够到达、相遇、碰撞的地方)相同,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中,其亮条纹代表的也是电子达到的地方。
那么,惯性很大的电子到达不同的地方的概率为何也有大小之分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实际还是一个吸力产生偏转的问题。如果没有吸力,光或者电子则会接近均匀分布地从缝隙中通过,与拦截屏幕相撞,在屏幕上得到均匀分布的亮点,也就没有亮条纹和暗条纹了。正因为吸力的作用,能够把中微子组进行压缩,使得中微子组间产生空档,最终形成暗条纹。
电子在通过缝隙时,相当于一个更大的中微子组,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相邻的两个电子受到的吸力会因与孔壁的距离不同而不同。这样,在孔壁到孔中心这段直线上,根据电子的直径大小,只能存在有数的几个位置点。每个位置点所受到的吸力大小和方向基本固定,最终,经过相同位置点的电子电子离开缝隙后的运行轨迹也基本相同。到达拦截屏幕的位置也基本相同。不管连续发射电子流,还是单独发射单个电子,电子运动所遵行的原理相同,最终形成的结果也必然相同。
如此分析,电子只能从最近的位置点与最远的位置点之间穿过缝隙,因此,电子在屏幕上的位置,也只能处于偏转最大位置和偏转最小位置之间了。这就是电子通过单缝形成一条中央亮条纹的原因,也是电子到达不同地方的概率有大小之分的原因。
那么,电子通过双缝时,为何形成多条亮条纹呢?
我们认为,电子以不同的角度通过单缝,就能在拦截屏幕上形成不同位置的亮条纹。在电子双缝干涉试验中,之所以出现多条亮条纹,就在于发射电子时,要轮流的向两个双缝发射电子。这样,发射源必然要有一个摆晃的角度,发射源不能保持与双缝呈固定垂直状态。当轮流向两个小孔发射电子时,就存在多个角度的电子通过单缝,每个角度能形成一条亮条纹,就能形成多条亮条纹。
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做一下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固定方向发射电子,看一下最终的亮条纹情况。
我们预测:当以固定方向发射电子时,或许应该只存在2个大的亮条纹。每个单缝形成自己的一个大的条纹,一共有2个大的亮条纹。另外或许还存在零星乱飞形成的小亮条纹。
我们假设光是粒子,是具有振动能量的中微子。光的双缝干涉试验,本来可以验证光的粒子性。但是,中微子毕竟太小,不容易发现。对于它的纯粒子性,还需进一步探寻明确的证据。现在,比中微子大得多的电子,有着明确粒子性的证据,它的双缝干涉图案,也出现同样的现象,这是否充分说明,中微子与电子一样,就是粒子。
如果光是粒子,不存在光的波形运动,那么,光的振动频率、光的波长就不存在了。根据亮条纹的宽度计算出来的波长,就成为无源之水。或许,这个亮条纹的宽度真的不代表波长,仅仅只是中微子的偏转距离(这个偏转角度由吸力决定)。如果光的波长不存在,那么,光的振动频率值也就无法确定。我们认为紫光是高频光,红光是低频光也只能是定性认为。
那么,应该如何真正的测量光的振动频率呢?我们在前文讨论过如何测量光的振动频率这个问题,那就是假设中微子碰撞后振动能量平均分配的方法,通过测量光(中微子)的强度减半(假设值)或者四分之一的地点与光源的距离来计算出光的振动频率。
现在的科学体系,不承认光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而认为光无质量,不是粒子。科学家在做完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也得出了结论。他们的结论是:所有的粒子也和光一样,也都有波动性,只不过粒子的波动性太小。这个结论明显与现实不符。因为没有力的作用,现实中的粒子如何能够不断的改变方向,以波形运动呢?这个推断里面相当于凭空增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力,保证光能够随时改变运行方向(比如运动方向从向上变为水平),最终以波形向前运动。
我们面对同样的一个双缝干涉的试验结果,竟然有两种推断结果:以前的科学家们认为:所有粒子具有波动性;现在的我们认为:光是有质量的粒子。那么,哪种推断正确呢?是相信存在无中生有的力能够造成所有的粒子都具有波形运动呢?还是相信光是有质量的粒子?如果相信光是有质量的粒子,那么以前科学家把光定义成无质量的波也是错误的。
可见,电子的双缝干涉试验结果在无声的叙述着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科学理论存在着一个互相矛盾的错误。现在,就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个错误了。是坚持不改,顽固不化还是幡然醒悟,重新思考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19 19:46:00 +0800 CST  

11.2.3.11百度:双缝干涉的后续实验

1907年,托马斯.扬实现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再次引发了光的本质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但此时的争论仍局限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1961年,蒂宾根大学的克劳斯•约恩松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发奇想用电子来进行双缝干涉实验,从而打开了量子领域的一个潘多拉盒子。
约恩松首先用电子流朝着并列的双缝轰击,按照设想,电子流通过双缝后应该在后面的屏幕上留下两条与双缝对应的亮纹。然而,神奇的是,在屏幕上出现的并不是两条亮纹,而是多条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约恩松很好奇,他设想是否是因为电子在电子流中互相拥挤碰撞,进而造成了多条干涉条纹。于是,他使用发射器将电子一个一个发出,这下就不会有碰撞了,然而神奇的是,在双缝后面的屏幕上仍然留下了一条条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经过争论,人们认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事情似乎是告一段落。
然而,1974年,米兰大学的梅里教授又突发奇想,他对实验结果还是不满意,他老想看看电子到底是怎样通过双缝的,看看干涉条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没想到这下坏了事。他在双缝的入口安装了高精度的监视器,可以清晰地看清电子的出入。准备完成后,他仍然通过发射器将电子一个一个发出。结果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坏了。屏幕上的一条条干涉条纹不见了,只剩下了两条亮纹,而且通过监视器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子如粒子般一个个通过左缝或右缝,在屏幕上形成两条亮纹。
前面说过单个电子流在屏幕上应该形成多条干涉条纹,为什么试图观察电子通过双缝的行为时,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呢?梅里也很疑惑,于是他将监控关闭,结果屏幕上又出现了神奇的干涉条纹;再将监控打开,条纹又消失了;……如此往复。
这个实验可怕在哪里呢?从实验过程看,目标是看清电子干涉中通过双缝的行为,但当你要看时,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当你不看时,干涉条纹就出现了。总之,电子就好像有了意识一样,和人玩起了躲猫猫,总之,不让你看到干涉情况下的行为。
这个实验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为了解释这个实验,人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千百年来在科学研究中被摒弃的一个观念:“意识”。在传统的科学研究中,“意识”是不会对客体产生影响,是不应被引入到科学研究中的。然而,由于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意识”不仅被引入了科学研究,而且一定程度成为实验结果的决定因素,即实验者的意识决定着实验对象的呈现方式。
这才是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按照量子力学主流的哥本哈根解释,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电子本身是既是粒子,又是波,即波粒二象性。当人们不对双缝加以观测时,电子呈现出波的特性,在屏幕上形成多条干涉条纹,此时可以认为人的意识中已将电子认定为波;而当人们观察双缝时,其意识中已经默认电子是粒子,因而干涉条纹就消失了,电子真的按照人的意识体现出粒子的特性,仅形成两条亮纹,尽管此时人的目的是想得到干涉条纹。总之,是人观测或不观测的行为,或者说是人将电子当作粒子或波的意识,决定着电子最终呈现为粒子还是波。
这个实验结果是颠覆性的,千百年来科学研究的根基几乎被摧毁。很多人接受不了,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其中代表人物就是爱因斯坦,他提出隐变量的假说,试图否认意识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隐变量似乎仍未找到可信的依据。还有其他人物,也提出种种假说,如平行世界等等,但都属于边缘性的理论。目前主流理论仍然是采信了意识的哥本哈根学派,也就是说,在量子领域,目前意识这一概念已经牢牢占据了核心地位。
人的意识决定着电子的行为,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可这真真实实就是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带给我们的震撼。在二十一世纪初科学界评选的令人头皮发炸的十大实验中,该实验高居榜首。用“毛骨悚然”来形容该实验一点也不为过。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0 19:41:07 +0800 CST  

11.2.3.12百度:延迟选择实验
据百度资料:
……在你没有观察到一个光子时,它的过去状态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检测中是这样进行的:当人们用光子探测器在双缝处做出观察时,一个光子会以一个点粒子的方式穿过其中的一条缝。当人们撤除光子探测器,不去观察双缝处,就会在后面的检测屏上看到光子形成的干涉条纹,这证明了“一个光子”是以一道波的方式同时穿过两条缝隙的。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人同时穿过了两道门进入房间中一样。 真的是“看”决定了光子的状态(波或粒子)吗?
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这点,1979年,约翰•惠勒(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 )在普林斯顿大学纪念爱因斯坦100周年诞辰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延迟选择实验。延迟实验的意思是,在光子已经穿过双缝,且未到达检测荧屏之前,再选择决定是否在双缝处照上光子探测器。这时光子是以波还是以粒子的方式穿过双缝的事件已经发生了,按照一般人们常识的理解,这时再决定是否照上光子探测器,不应该再对光子的运动状态(波或粒子)产生影响。
无数的科学家马上开始动手设计实验,(当然最终的实验要比上文中描述的复杂的多, 但其核心逻辑是一样—延迟选择。所以解释实验结果的时候依然假设实验就是上面说的这个极其理想化的版本, 不然又要写上大段的文字了)
5年之后,马里兰大学的Carroll O Alley和其同事宣布实验已经成功,结果是当我们在确定电子已经通过双缝后,迅速的在后面的板上放上摄像机的结果是—出现了两道条纹!
反之亦然,如果迅速的拿掉摄像机,又会出现干涉条纹,即使我们在决定拿掉摄像机的时候,电子已经通过了双缝!
这说明了什么?? 我现在的一个动作(是否放摄像机),可以决定电子过去的一个动作(以什么方式通过双缝)!?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当你去观察一个光子时,它瞬间就会崩溃为实在的物质粒子。在你观察之前,光子是以扩散着的波的方式弥散在整个宇宙空间中的。弥散的意思是: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存在于空间中的许多个地点。同时,一个地点也可以同时被许多个光子占据着。光子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实际上你无法描述光子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以何种方式存在着。你只能这样描述它:光子即是波也是粒子。在你看到它时,它是粒子。在看到它之前,它以波的方式存在着。你一睁开眼睛,所有的幻影就立马消失,电子的波函数在瞬间坍缩,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粒子,随机出现在某个位置上,让你能看到它。
波尔的解释更加恐怖: 因为它居然认为世界是由意识决定的。互补原理是这样说的:电子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它具有波—粒二重性。但在每一个特定的时刻,电子不可能既是粒子又是波,而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它到底会是粒子还是波,这取决于是否有人观察它,当没人观察它时,它就是波,而一旦有人观察它,它就变成了粒子。
通俗的说, 比如你老婆要生孩子了,如果你不去看的话,会生一大胖小子,但是如果你去看的话,去观察整个生产的过程,那么生出来的就是一个猴子。你说可怕吗?再比如说,你自以为了解你身后的世界,可是你知道吗?在你转身的那一瞬间,你身后的世界变成了你看到的世界,在你看的前一秒,并不是那样的。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在这里,而是你去看的那一个瞬间,世界变成了你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是造物主想让你看到的那个样子,只是一个幻象。
也有人如此理解:……延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已经发生的事件,在一个人没有意识到它之前,是否是不确定的?一个人的意识是否可以改变已经发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存在的状态? 详细说明一下实验设置:假如一个光子从光子发射器出发到挡板的双缝处用时1秒钟。光子穿过双缝到达后面的荧屏上又用时1秒钟。延迟实验的意思是,在发射出光子1.5秒钟后,再决定是否放上光子探测器。因为这时光子是以粒子,还是以波的方式穿过双缝的事件已经发生了,所以按照一般常识的理解,延迟所做出的决定(放上或不放上光子探测器)是不会影响已经发生事件的。然而最终得到的确定性实验数据竟然是:在1.5秒钟时,你所做出的决定(观察或不观察)依旧可以逆0.5秒钟的时间决定光子是以粒子的方式还是以波的方式穿过双缝。 延迟选择实验带给我们的结果是:现在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逆时间改变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但却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是你的“看”,不但创造出了现在,而且还在改变着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举个例子。 例如上午9点钟,你在站台上等待一列从广州出发,经过上海,终点是北京的火车。在8:30时,虽然你在站台上没有看到开过来的火车,但是你在大脑中会认为火车在15小时之前,已经从广州出发了,再有30分钟就会到达上海站了。实际上你的这种认为是符合常识认识的,但却是错误的。真实情况是:在你没有明确意识到(看到、听到、触摸到)火车之前,火车实际上在广州到上海之间的火车线路上是无处不在的。同时,火车也有可能在太平洋中、珠穆朗玛峰上,甚至月球上。
在你没有明确意识到火车之前,如在9点整你看到火车之前,你的任何决定都瞬间改变着火车的运行状态。例如你打了一个电话给广州火车站,或者仰望了一下天空,甚至一颦一笑,你都在决定着火车是否会晚点、脱轨,或者根本就没有从广州出发等等事件。 再例如,在你没有得到确定结果之前担心家人的安危,担心某个事件的成败,担心化验单的检查结果,等等。所有你认为已经发生的事件,在你没有明确意识到它之前,都是不确定的。而你都可以通过现在的意识决定过去一切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 因此,你现在的决定和认知方式(善或恶的)会逆时间改变着0.5秒钟之前,一分钟之前,一天之前,一年之前,直至所有过去时间中,你认为已经发生的,但还没有被你明确意识到的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你也决定着一天后、一年后,直至所有你认为的未来时间中,还没有意识到事件的发生发展。 在你没有明确意识到一个事件之前,你都可以通过现在“看”的方式对其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佛经早就说过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虚空,色既是空。我也很讨厌用所谓的神学去跟科学联系一起,但是,量子力学以及双缝实验的结果的确会令人的世界观崩塌,难度世界真如佛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不过量子力学,本来就不能以常理度之,不是吗?也许,你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那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1 19:47:06 +0800 CST  

11.2.3.13猜测:延迟试验,一个魔术而已
延迟试验,一个被从传说的神乎其神的试验。
我们仔细来分析这个试验。其关键在于不管光子是否通过狭缝,只要光子探测器或者摄像机放在狭缝口,就没有干涉现象,只是“两道条纹”;如果没有光子探测器或者摄像机,就会出现干涉现象。
根据这个关键的信息,我们很容易得到答案:光子探测器或者摄像机对试验有严重的干扰。
其他的那些推理:比如波尔的,……光到底会是粒子还是波,这取决于是否有人观察它,当没人观察它时,它就是波,而一旦有人观察它,它就变成了粒子……。甚至更神乎其神的,……现在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逆时间改变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但却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是你的“看”,不但创造出了现在,而且还在改变着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这些推理,属于小孩看魔术的感想,因为不知道魔术是怎样实现障眼法,所以,小孩子会添油加醋的胡思乱想,很天真,但是也很可笑。
那么,光子探测器、摄像机怎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欺骗了我们呢?
在前文,我们分析了光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以及电子的双缝干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光、电子受力产生偏转。如果没有受到吸力,那么,就不会产生衍射、干涉现象,而是光沿直线传播,打到拦截屏幕,形成一个亮条纹。
在延迟试验中,光子探测器或者摄像机对试验有严重的干扰。从造成的结果来看,相当于出现了没有吸力时的结果。怎样才能产生没有吸力的现象呢?我们认为存在两种情况:1)或者外力大于吸力,粒子按照外力的作用产生结果;2)或者外力抵消、弱化了吸力,使得吸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显然,在延迟试验整个过程中,没出现一个强大的力,远远大于吸力,使中微子不受吸力的作用,不产生偏转,而直接打在拦截屏幕上。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力,这个里的作用方向与吸力的作用方向相反,从而弱化了吸力的作用效果呢。
我们先来看看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吧。
11.2.3.13.1百度: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
CCD摄像机的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
1. 电路组成
构成IT-CCD黑白摄像机的电路由IT-CCD摄像器件,时序脉冲发生器及驱动电路,视频的采样与保持电路,视频处理电路,同步信号发生器,电源变换电路等构成。
2. 工作原理
(1) CCD摄像器件:其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输出视频信号
(2) 时序脉冲发生器及驱动电路:其作用是产生CCD摄像器件进行光电转换、电荷存储、电荷转移和信号输出所需的各种脉冲信号,并践行放大输出
(3) 视频的采样与保持电路:其作用是消除CCD输出的视频信号(此信号在实践上市离散的,在幅度上是连续的)中,因信号电荷转移而产生的各种不应有的信号。经该电路处理,使视频信号变成数字的视频信号。
(4) 视频处理电路:该电路与摄像管式摄像机电路具有完全相同的特点,所涉及电路有钳位放大(clamper amplifier,CLAMPER AMP)、Y校正(Y CORRECT)、白电平切割(white clip, WHT CLIP)、消隐混合(blanking max, BLK MAX)、黑白平控制(PEDCONT)、同步混合(SYNC)、输出激励(output driver)等电路。视频信号经视频处理电路处理后,形成标准的全电视信号。
(5) 同步信号发生器:这部分电路与摄像管式摄像机中的同步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基本相同,主要产生视频处理电路所需的脉冲信号,它们是复合消隐脉冲(BLK)、复合同步脉冲(SYNC)、水平驱动信号HD、隔行脉冲(O/E)。但因CCD摄像机没有扫描电路,故不需要供扫描电路用的驱动脉冲。
(6) 电源变换电路:为简化CCD摄像机的供电,一般从外部只输入一种电源(12V),而机内其他各种电压值的电源都由电源变换获得。
……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波形曲线均可以用三角函数方程式来表示。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例如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中,都需要射频(高频)发射,这里的射频波就是载波,把音频(低频)、视频信号或脉冲信号运载出去,就需要能够产生高频的振荡器。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内,如高频感应加热、熔炼、淬火、超声诊断、核磁共振成像等,都需要功率或大或小、频率或高或低的振荡器。
……

11.2.3.13.2猜测:信号发生器(信号源或振荡器)、探测器工作时产生的通过双缝的“潜流”效应弱化了吸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百度了摄像机的信号发生器以及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其中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例如在通信、广播、电视系统中,都需要射频(高频)发射,这里的射频波就是载波,把音频(低频)、视频信号或脉冲信号运载出去,就需要能够产生高频的振荡器。
……
当有微弱的光照射进来,探测器就产生一个信号,经过放大后,传给计数器等。
……
关于它们的工作原理,我们通过百度,总算多少掌握一些。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和认识。
当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或者探测器工作时的放大作用时,这个过程会产生较大的电流以及随着而来的较强的电磁场。当摄像机或者探测器对准双缝时,这意味着将有磁场穿过双缝来到对面的无磁场的区域,也就是大量的中微子定向冲过双缝,结果形成了类似大海中的“潜流”的中微子流,即形成双缝中局部的小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定向流动的中微子在双缝的空间内将产生一个漩涡。漩涡以及其周边因流体快速流走而产生低压,双缝空间内的中微子将被不断吸往漩涡流走。在这个过程中,漩涡的吸力将与缝壁的吸力相抵消,原本流经双缝受到缝壁吸力的中微子,将不再发生偏转,大多数中微子将笔直通过双缝,与拦截屏幕相撞。最终,在拦截平面上聚集了大量的高能中微子,我们就看到了每个缝形成一个中央亮条纹。
由此分析,摄像机、监视器工作时,形成的“强”磁场才是罪魁祸首。如果我们不能清醒的认清这个事实,就会陷入抓狂的地步。在试验条件下,我们看不到摄像机、探测器形成的磁场,也看不到中微子通过这个磁场时,在磁场吸力与缝壁吸力的平衡状态下,基本保持运行方向的稳定性。我们只看到随着摄像机的开关,在没有其它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一会多条亮条纹的干涉图案不见了,只出现2条中央亮条纹,一会干涉图案又出现了……。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时的人们给予各种猜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双缝干涉试验和延迟试验,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变的一个魔术,它充分的利用了人类视觉的盲区:看不到中微子以及中微子定向流动形成的磁场,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试验课。这个试验让我们明白,在我们的视觉之外,还存在着我们很多很多未知的东西。当然,当我们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或许会认为,这个魔术没有任何神奇之处,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2 19:47:13 +0800 CST  


11.2.3.14探讨:《延迟试验是探测器干扰了中微子的流动》的验证试验
在上文,我们分析认为摄像机、监视器工作时产生了磁场,这个磁场沿双缝向对面扩散时,在双缝这个狭小的空间产生了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漩涡,这是一个低压区,双缝空间内的中微子会流向这个漩涡,被这个漩涡所吸引。这个吸力与缝壁产生的吸力相互平衡,使得通过双缝的中微子能够不发生偏转,沿直线传播。
由于中微子质量非常小,稍微的干扰就能使其产生剧烈的变化。所以,狭缝内存在的微小吸力,能够使其产生偏转。这个微小的吸力,我们目前或许还不能测量出来。
那么,如何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呢?怎样才能证明缝隙中产生中微子的漩涡呢?
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我们需要确定:
1)在空间中,各向同性的中微子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振动能量的最大能力,这主要由中微子的密度决定;
2)当振动源固定发射方向,发射(产生)振动的中微子密度大于空间中各向同性的中微子密度时,才有可能引发中微子的定向流动,从而产生磁场。如果反射的中微子的密度小于周边各向同性的中微子的密度,相当于每一个发射的中微子都会受到各向同性的中微子的拦截碰撞,那么,只能出现振动能量均匀的向四周扩散的结果,不会出现定向流动的高能中微子流。那么,能够引发漩涡(磁场)的最小的中微子定向流动密度是多少呢?在延迟实验中,通过缝隙的定向中微子流的密度具体数值是多少呢?
3)如果对某区域对向发射有振动能量的中微子,能够造成该区域中微子的数量加倍,动能加倍,即压强加倍。中微子将向外扩张,在向外扩张的过程,能否产生定向流动,即产生漩涡?从道理上,我们认为应该不能形成漩涡。因为对向发射中微子时,无论哪一方的中微子的密度都部大于另一方,不能形成压倒式的定向流动。最多,会造成各向同性的中微子的密度增加。
目前,我们还无法掌握这些知识。
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这些推论,来试验验证一下。
试验1:我们在双缝的两侧,分别放置摄像机,让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因为双缝两侧都形成了高频振动区,彼此势均力敌,没有差异。所以,就不存在中微子通过狭缝,向另一侧扩散的可能。这样,狭缝内或许将不再产生中微子定向流动的漩涡。也就是说,此时,没有漩涡产生吸力进行对抗的情况下,中微子在缝壁吸力的作用下,将会继续偏转,产生干涉图案。关闭任何一侧的摄像机,双缝两边就会形成一定大小的振动能量差值,就则会在缝隙中产生定向流动的漩涡,有了漩涡的吸力,就不会产生干涉图案了。
试验2:在双缝试验台的下方,放置摄像机。在试验台下方,使用不同的光源,让摄像机开始工作。开关摄像机,或许就会发现试验台上双缝干涉图案随台下的探测器的开关而变化。因为摄像机产生的磁场能够穿透试验台,从而再次穿过狭缝,才形成定向流动的漩涡。
如果摄像机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够,这个试验效果可能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其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比如用微波炉等常用电器来试验,或许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需要注意,微波炉等电器应远离双缝,保证双缝两边能够形成振动能量的差异。
试验3:在距离摄像机的摄像头1厘米的距离,用物品遮挡住摄像机的镜头。在物品与摄像头之间,照射另外一束光,从而引发摄像机的开始工作。这时,也应该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即双缝干涉图案消失。这个试验能够说明,改变试验图案的因素,根本不是人“看”与“不看”,而是摄像机是不是在工作,摄像机工作就不能产生双缝干涉图案。
这些试验,我们没有能力去做。希望有能力的爱好者去尝试一下。或许,能够发现“新大陆”呢!
或许,这些试验已经有人做过,那么,我们可以观测一下试验结果,看看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判断。如果符合,是否说明我们的解释存在一定的正确性呢?即我们的判断依据有可能是对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3 19:47:10 +0800 CST  


11.2.3.15探讨:关于光的传播理论的应用
我们分析了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光(即中微子)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存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可见,从理论上,光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能够讲的通。
那么,以纯粒子性的面目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光,我们应如何利用呢?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就是微观方向。既然是粒子,我们就可以控制它。我们可以施加合适的力,来引导适量的中微子,去往任何我们希望它去的地方。比如,光在光刻机方面的应用!!!
我们目前对一些高精尖的器材、试验的工作原理、限制瓶颈等等方面,缺乏了解,不能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对它们进行具体理论性的升级改造。或许,有机会接触这些高精尖东西的人,在了解光的纯粒子性理论后,能够发挥出超人的聪明才智,提出更好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理不辨不清。希望爱好者能够进行谈论。或许,我们正处在科学的另一个方向的前沿位置,正在迈出关键的尝试性的一步呢!



11.2.3.15探讨:关于光的传播理论的应用
我们分析了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光(即中微子)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存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可见,从理论上,光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能够讲的通。
那么,以纯粒子性的面目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光,我们应如何利用呢?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就是微观方向。既然是粒子,我们就可以控制它。我们可以施加合适的力,来引导适量的中微子,去往任何我们希望它去的地方。比如,光在光刻机方面的应用!!!
我们目前对一些高精尖的器材、试验的工作原理、限制瓶颈等等方面,缺乏了解,不能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对它们进行具体理论性的升级改造。或许,有机会接触这些高精尖东西的人,在了解光的纯粒子性理论后,能够发挥出超人的聪明才智,提出更好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理不辨不清。希望爱好者能够进行谈论。或许,我们正处在科学的另一个方向的前沿位置,正在迈出关键的尝试性的一步呢!



11.2.3.15探讨:关于光的传播理论的应用
我们分析了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光(即中微子)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存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转。可见,从理论上,光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能够讲的通。
那么,以纯粒子性的面目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光,我们应如何利用呢?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就是微观方向。既然是粒子,我们就可以控制它。我们可以施加合适的力,来引导适量的中微子,去往任何我们希望它去的地方。比如,光在光刻机方面的应用!!!
我们目前对一些高精尖的器材、试验的工作原理、限制瓶颈等等方面,缺乏了解,不能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对它们进行具体理论性的升级改造。或许,有机会接触这些高精尖东西的人,在了解光的纯粒子性理论后,能够发挥出超人的聪明才智,提出更好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理不辨不清。希望爱好者能够进行谈论。或许,我们正处在科学的另一个方向的前沿位置,正在迈出关键的尝试性的一步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3 19:50:15 +0800 CST  
帖子恢复了,谢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4 22:14:24 +0800 CST  
明天继续。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4 22:14:27 +0800 CST  
11.2.4探讨:中微子在太阳系内传播的作用结果
11.2.4.1猜测:月亮白天的高温证明了中微子振动能量的传播特性—叠加性
百度:月亮。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资料来看,月球表面最高温度可达127℃。我们在前文中分析道,星球的自转速度与星球半径的大小决定了大气层的气体运行速度,而气体运行速度的平方与温度成正比。月球的自转速度接近0,而且月球上也没有大气,那么,月球表面的高温来自哪里呢?显然,只能来自太阳。那么,阳光能够把月亮表面从黑夜的-183℃,加热到白天的127℃,提高了310℃。说明月亮周边的中微子具有更高的温度,并且能够持续的传递个月球表面。
那么,月球周边的中微子怎样具有这么高的温度呢?
或许,我们用光的传播振动能量的叠加性特点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月亮的白天约持续15天左右。在15天中,特别是太阳、月亮、地球呈一条直线时(月亮离太阳最近),太阳发出的中微子在没有太多的拦截、分流的条件下,会一直固定照射在月球表面。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在太阳与月球表面之间的“中微子带”上,由于存在中微子振动能量叠加的情况,就会形成整个“中微子带”全部具有一定的振幅。只不过,距离太阳越远,振幅就会越低,其振动能量也随着降低,温度也随着降低。由于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度左右,经漫长的距离,到达月球表面空间时,此处中微子的振动能量或许已经降为1/40(假设值)左右,对应的温度大约为150度左右。这些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再传递给月球表面土壤,使得土壤温度达到127度。也就是说,中微子经过1.5亿公里的传递,振幅降为原来的1/40。如果月球白天的时间再长一些或者距离太阳再近一些,其振动能量应该会继续叠加,或许能够达到1/30,即月球表面温度或许可达200度左右。
考虑到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要把月球表面温度提升到127度,或许月球表面上方的空间需要具有更高的温度,就像地球大气层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据此推断,或许在白天月球地表上方可达数百度的温度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5 19:53:07 +0800 CST  

11.2.4.2猜测: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分布结构证明了中微子振动能量的传播特性
上文我们分析道,在月亮表面处,中微子具有的一定振动能量,或许,其对应的温度约150度。那么,离太阳几乎同样距离的地球大气层,其中微子的温度也应该为150度左右。并且,越往外太空,其中微子的振动能量越大,其代表的温度应该越高吧。在这么多高温中微子的包围下,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应该很高吧。但是,实际上,地球大气层温度却有着明显的低温部分,且大气层温度分布图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我们看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分布图,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地球大气层最底层的气温年平均为20度左右;
2)低于18千米左右的高空以下,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单调降低,最低可达零下50度;
3)在50千米左右的高空,气温从零下50度回暖至最高温度,接近零度;
4)在80千米左右的高空,气温再次从零度降低到零下80度左右;
5)从80千米以上,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单调升高。
我们知道,气温与空气分子的动能成正比。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单调下降是正常的情况。那么,为何在18-80千米的高空出现了一个拐点,温度反而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峰值位于50千米,约为0度)呢?
我们来看一下,正常情况下,理论上,我们推断的大气层温度分布图。如下图。



从组成上讲,大气层的温度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空气分子的动能形成的温度,另一部分是中微子振动能量形成的温度。就像大气压强一样,除了空气分子动能形成的压强,还有中微子动能形成的压强(前文我们推测,中微子形成的压强约占大气压强的16%左右)。
从大气层温度分布的理论图与实际图对比来看,理论图很简单,只有一次拐点。温度先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是空气分子总动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然后温度再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主要是空气分子的总动能影响比例降低,中微子振动能量成为温度的决定因素,其随着与太阳的距离越近,振动能量越高)。实际图比理论图多了一个拐点,在18-8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着一个高温区,峰值区约在50千米左右。这个高温区改变了温度的变化趋势,在气温分布图上增加了一个拐点。那么,这个高温区从何而来呢?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大气层温度分布的形成原因,顺便解释这个问题。
百度:地球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 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俞稀薄。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公里的高度。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
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平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
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其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
从中间层顶到800公里高度为暖层。暖层的特征: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据探测,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
暖层顶以上,称外层。它是大气的最外一层,也是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但无明显的边界线。这一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机会很小。气温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根据百度的资料,我们试着从中微子传播规律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1)大气层18千米以下的对流层,随高度逐步降温,可用空气分子总动能(主要由分子数量以及分子的运动速度决定)逐步降低来解释。
在大气层中,由于随着高度的上升,空气分子越来越稀少,并且距离地表越远,地球自转的“拍打”效果越小,即空气分子不再紧随地球自转速度,其运行速度也越来越低,造成了空气分子总动能逐步的下降。
或许这就是大气层18千米以下的对流层,随高度逐步降温的原因。
另外,相对于暖层中微子形成的高温,平流层、对流层却一直保持低温,并没有把高温传递下来。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中微子来传递振动能量。
因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由于存在大量的空气分子,会造成中微子数量减少。我们前文中分析道,中微子形成的压强与参与碰撞的分子间距成反比。当空气分子密度大时,空气分子间距变小,则中微子来回碰撞产生的压强大。这就造成部分中微子的外泄,直到压强相等。这使得空气分子密度大的地方(大气层底层)的中微子的密度要远远低于空气密度小的地方(大气层高层)的中微子密度。
在32千米以下,空气总量占大气层空气总量的99%,在26千米以下,空气总量占大气层空气总量的75%。这就意味着,32千米以下,中微子的数量变化不大,其传递振动能量的能力也就有限。较小数量的中微子不能正常传递大量振动能量,只能传递小部分振动能量(大部分振动能量被空气分子拦截了,并随平流层流走)。在这种情况下,暖层以上中微子具有的较高的振动能量不能顺利地直接传递下来,因此,气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空气分子的动能变化。
另外,大气层底部低温,这个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前文分析《中微子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的正确性:即空气分子密度越大,在空气分子间往返碰撞的中微子的数量就越小。

3) 平流层的各层保持比较恒定低温的原因
我们先看一下平流层内的空气分子的速度大体是多少。
现在,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从广州到纽约有了直达航班。有人就发现,同样的路程,同样的飞机和航速,从广州到纽约需要12个小时左右,而从纽约到广州则需要14个小时左右。那么,为何会产生2个多小时的时间差呢?
我们知道,飞机一般在平流层内飞行,因为平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平流层也是有水平运动速度的。随着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搅动着大气层以同样的方向流动。大气层底部或许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大气层上部(平流层)的空气自转速度就要远远低于地球自转速度。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相当于轮船在水中航行,顺水航行则运行时间短,逆水航行则运行时间长。由此,可以计算出平流层的空气分子运行速度。假设飞机的平均速度800公里/小时,平流层的流速为X。
计算方程:(800+X)/(800-X)=14/12
可得,X=62公里/小时,即17米/秒。
显然,这个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460米/秒相差太大。地表大气层空气分子以460米/秒的速度自转,到了万米高空处,仅仅以17米/秒的速度跟随。
不考虑空气密度情况下,如此的速度对应的温度:
T=(273+20)*17*17/460/460=0.40K=-272.6℃。
通过计算,我们得知,在平流层高空,空气跟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很低,其动能对应的温度甚至可达零下270多度。那么,为何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平流层的温度并没有达到零下272度,仅仅为零下50-100度左右呢?这说明平流层的空气分子形成的温度不仅仅包括其水平方向的动能,还可能包括其它能量,比如空气分子垂直方向的动能、空气分子的振动能量!并且这个能量所对应的温度值为170-220度左右!那么,这个能量来自何处呢?后面再谈。
我们再来看一下平流层为何存在同温层。
在距离地球表面18公里到50公里左右的空间内,存在平流层。平流层在赤道地区约35公里厚,在南北极地区约42公里厚。正是这厚厚的平流层,对来自高空的空气分子、中微子起到拦截、反射作用。另外,对流层内存积的大量颗粒物质,对振动能量的拦截、吸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平流层的拦截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当空气分子以较低的速度在平流层水平流动时,它时时刻刻对来自上方的高速下冲(下冲的动能后面谈)的空气分子起到拦截作用。上方的空气分子的撞击能量对平流层的作用效果:传递动能,增加温度;同时将平流层的顶部的空气流进行部分压缩(这造成大气总量的99%都集中到32千米以下)。由于空气分子在水平方向大量、持续分别流向南北极,因此,平流层顶部的温度不会持续增加,只会增加到一定的数值后保持不变。在此层获得稳定的能量后,具备了稳定的温度,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下一层传递动能。这个过程类似中微子传播中的能量叠加的过程。
或许,平流层顶部最高能够增加220度,在它的下方,其他水平面位置温度的增加量随高度下降而减少。经过了一定的厚度,上方空气分子、中微子对平流层形成的向下撞击效果或许会减弱为0。这也也是平流层温度分层且上热下冷的原因。
(2)在空气密度相对稳定的平流层的各层中,中微子的密度不会大幅度提高。因为一旦中微子的数量、密度增加,其形成的压强就会增大,造成中微子向下方(对流层)泄露,传递给对流层,或者再次向上反射。因此,平流层各层的少量中微子数量、密度可以基本保持稳定。这样,各层中微子总体具备的总动能基本不变。
由于各层内空气分子的动能、中微子的动能可以基本保持不变,即平流层各层内总能量可以保持基本不变,即其代表的温度保持基本不变。所以,平流层各层又称同温层。
在这个厚厚的同温层(还有中间层、对流层)的拦截、反射作用下,暖层以上的中微子不能很顺利的通过,仅仅凭借平流层内少量的中微子进行中微子的振动能量的传递,因此,暖层上方的中微子的振动能量也就不能大量传递到地表,引起地表的大幅度的升温。

3)中间层的温度比平流层低,仍可用空气分子动能逐步降低来解释。
中间层的温度达到-83℃~-113℃,比平流层还低。或许可以这样解释:一方面,由于地球自转带动大气层旋转,随着高度的升高,高处气体的运行速度越来越低,到了平流层,仅仅只有17米/秒的水平速度跟随地球自转。但是,这还不是最低,最低处的跟随速度应该为0。所以,平流层上方的中间层,一定存在自转速度为0的处所。此时,空气分子运动速度所具备的动能、压强、速度最低,都为0。即零下273度,只剩下中微子具有的振动能量。当中微子具有的振动能量基本相同时,中间层的温度就比平流层还低了。
中间层与平流层的温度之所以没达到零下270多度,是因为它们都得到一个能量。后面再谈。
中间层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中间层的空气垂直对流很强烈。这说明此处有一股强烈的垂直方向的力量,我们后面再谈。
另外,平流层存在相对数量较多的空气分子,对中微子的振动能量起到拦截、反射左右。假如没有平流层,那么,从太阳一直到地球表面的中微子带就会形成浑然一体,太阳光的振动能量在没有拦截的情况下,会一直传到地球表面,其结果就像月球表面温度高达127度一样,地球表面也会达到很高的温度。正是由于平流层的拦截作用,就像一块“平板”,把平流层上方的中微子反弹、反射回去,使得平流层上方的中微子数量剧增,振动能量的叠加的效果更明显。在反射回来的中微子的冲击下,中间层少量的空气分子的对流效果更明显。这也是“中间层的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的动力来源之一。
平流层反射回高空的中微子,具有较高的振动能量,传递给空气分子,击破空气分子,是电离层形成的重要能量来源。
4)大气层85千米以上的暖层和外层的高温可用中微子振动能量的叠加性来解释。
从百度资料来看,距地球表面85公里外,到500千米左右,即暖层(85-800千米高空)开始,气温就开始上升。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
暖层以及往外的外层则空气极其稀薄,仅有少量空气分子,因此,气温与压强的主要来源就是中微子具有的振动能量。太阳与地球外层之间的中微子带,一直受到太阳的照射,在无其它物质的拦截作用下,中微子的振动能量能够叠加、积累,使得高度越高即越靠近太阳,其具有的振动能量越大,温度越高。
就像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27度一样,从太阳源源不断的传递到大气层外层的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其本身就能使气体温度达到150度(假设值),另外,由于空气分子的存在,使得中微子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可以一直在空气分子间碰撞、转移(能量损失较小),这样使得振动能量的累计、保存顺利完成下去,空气分子和中微子长时间的振动能量的累计和叠加,形成了暖层以上的1000℃高温(暖层的高能量的来源还有一个,后面再谈)。另外,暖层昼夜温差大,正说明暖层的温度来源于太阳,与太阳的持续照射时间有关,即与中微子振动能量的叠加有关,因为晚上没有了照射,也就没有了能量的叠加,温度就会降低,形成了温差大的现象。
这里只是定性的讨论一下该区域存在高温的合理性。其具体的高温数值究竟怎样产生,还需进一步研究、计算。

5)大气层18-85千米高度出现的高温区证明了中微子的吸热特性。
理论上,在平流层、中间层气温都可达到零下200度以上,但是,实际上,最低温度为中间层的-83℃~-113℃。这说明,在平流层、中间层,中微子的振动能量提供的温度可达170-220度左右。那么,为何中微子仅仅在这个区域能够单独产生如此的高温?在别的区域就没有能够单独产生高温区的作用呢?(85千米以上的暖层和外层的高温来自于阳光不间断的传递、叠加,它是连续递减分布的。)
我们认为:该区域存在的高温证明了中微子的吸热作用。
百度:电离层
……电离层处在50km至几千千米高度间,温度在180~3000K范围之间。
等离子体是宇宙空间物质构成的主要形态,99%以上的物质都以等离子态形式存在,离我们最近的等离子体就是地球电离层。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重要层区,它是由太阳电磁辐射、宇宙线和沉降粒子作用于地球高层大气,使之电离而生成的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构成的能量很低的准中性等离子体区域。
电离层电子密度的高度分布随昼夜、季节、纬度和太阳活动而变化。由于白天和晚上的电离源(太阳电磁辐射)不同,电离层结构也有所不同,在夜间D层消失,而E层和F层电子密度减小;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中,太阳电磁辐射的差异也导致电离层电子密度有很大差别。但共同的特点是在200~400km高度之间电子密度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D层是最低的电离层,一般处于高度为50~90km的区域,主要的电离源是太阳X射线。该层的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具有较大的日变化,地方时午后出现最大值,午夜具有最小值,典型的正午值为108~109m-3。同时该层还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但最小值并非出现在冬季。……
从百度资料来看,平流层以上,50千米至几千千米高度间,都是电离层。
电离层是高能粒子,或者高能振动能量,把空气分子击破,形成了空气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等离子体区域。
我们在前文分析了原子弹、氢弹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的原因。其原理是相同的:原子核裂变(核裂变)或者原子核重新聚合时(核聚变。本质上也是核裂变,两个氦核撞击、聚集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不稳定新核。新核容易裂变成一个新的稳定的原子和一个多余的中子。从本质上来看,核聚变的能量来源来自不稳定的新核裂变释放的能量。),能够释放出大量储存在原子内部的低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能够通过碰撞从周边的中微子身上获得接近光速的动能。该区域总动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急剧增大,温度上升,压强增大,推动空气分子向外膨胀。这就是原子弹、氢弹产生巨大能量的原理。
可见当厚厚的平流层把来自太阳大量中微子、高能粒子拦截并反射回高空时,这些能量反复作用在空气分子身上,最终击碎空气分子,形成单独的空气离子,并释放出大量的低速中微子和电子(我们认为电子是中微子的聚集体)。释放的中微子显示出其独特的吸热能力,相当于在高空形成长期的“原子裂变”,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通过长时间地吸热,造成平流层上方的某一区域形成高温区域,类似于长期存在一个开放的核裂变区域。
理论上,应该存在这种情况。从实际情况来看,在50千米左右的高空的确存在着一个最高温度区,最高温度接近0度,即273K。比中间层的最低温度-83℃~-113℃,提高了100度左右。我们认为,那就是释放的中微子聚集的高密度区,我们称之为电离层的“裂变中心区域”。
由于新产生的低速中微子从周边的中微子呈“对称”地吸取振动能量,因此,在50千米的高空的上、下30千米的范围内,存在着两个几乎对称的低温曲线。
我们一直认为中微子具有吸热(通过碰撞获得动能)的特性,或许,大气层18-85千米高度出现的温度拐点(高温区)能够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中微子吸热的效果。
这个“裂变中心区域”高温区带来的作用效果:
(1)以50千米为中心,对称的从上下方向吸热。因此,大气层18-85千米高度出现的温度曲线几乎以50千米处对称;
(2)吸热后,以50千米的位置为中心,推动空气分子分别沿上下两个方向扩散。
在向下扩散时,这个向下的空气分子的动能通过撞击传递给平流层各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分子,增加了平流层不同水平面的动能,即提高了各层的温度,也将绝大部分空气压缩到32千米以下(32千米以下的空气总量占整个大气总量的99%)。温度值提高的大小与距离“裂变中心区域”高温区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得到的动能越小,温度增加值越小。中微子向下扩散,被平流层拦截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穿越平流层,来到对流层,成为雷电的启动能量(地球每天产生800万次雷电)。
在向上扩散时,推动空气分子(数量较小)上行,因为中间层空气分子不存在水平流动,相当于固定不动,这两股空气相撞击,引发中间层“在垂直方向对流强烈”的现象。中微子在向上扩散至暖层时,与从太阳方向来的中微子对向流入。这使得该区域中微子数量加倍增加,压强、温度加倍增加,呈现出高温的现象。
或许,这就是大气层温度分布现状的真正原因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6 19:52:33 +0800 CST  


11.2.4.3探讨:被夸大了的臭氧层
11.2.4.3.1百度臭氧层
百度资料: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人类真正认识臭氧是在150多年以前,德国先贝因博士首次提出在水电解及火花放电中产生的臭味,同在自然界闪电后产生的气味相同,先贝因博士认为其气味难闻,由此将其命名为臭氧。臭氧层由法国科学家法布里于20世纪初发现。1930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卡普曼提出,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由氧原子同氧分子,在有第三种中性分子参与下进行三体碰撞时产生。60公里以上的高空,太阳紫外线强,氧分子大量离解,三体碰撞机会减少,臭氧含量极少。5公里以下低空,紫外线大大减弱,氧原子很少,难以形成臭氧。在20~25公里高度范围内,既有足够的氧原子,又有足够的氧分子,最有利于三体碰撞,形成的臭氧每年约有500亿吨。
地球大气层中臭氧总量有较明显的时空变化:赤道附近最低,纬度60°附近最高;任一地区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在一天内臭氧含量通常是夜间高于白天;在亚洲中纬度地带,当西伯利亚气团侵入时,臭氧总量明显增加,而赤道气团来临时,其总量减小。
太阳的紫外线大概有近1%部分可达地面。尤其是在大气污染较轻的森林、山间、海岸周围的紫外线较多,存在比较丰富的臭氧 。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的大气高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
在电离作用产生自由电子的同时,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碰撞复合,以及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和原子上,会引起自由电子的消失。大气各风系的运动、极化电场的存在、外来带电粒子不时入侵,以及气体本身的扩散等因素,引起自由电子的迁移。在55公里高度以下的区域中,大气相对稠密,碰撞频繁,自由电子消失很快,气体保持不导电性质。
……
11.2.4.3.2探讨:臭氧层的形成
1)电离层的形成
平流层的拦截作用,一方面在上方空气很大的范围内形成高温;另一方面,被拦截反射回高空厄中微子对平流层上方的空气分子造成巨大的撞击作用,使得空气分子做剧烈的布朗运动,空气分子以及振动的中微子能够把其它空气分子“撞裂”,形成单个的原子。并且进一步把原子“击碎”,释放出一部分中微子团和残存体(所谓的电子和正离子)。
原子本来有能力吸引住中微子团,在强大的外来撞击力作用下,原子会失去部分中微子团,形成中微子团(电子)和剩下的残存体(离子)。这些残存体是原子被撞击后失去一部分中微子团形成的,因此,它们具有吸引中微子以及中微子团的本性,因此表现出部分与中微子团相反的特性(即在磁场中正离子与电子的偏转方向相反)。
或许,这就是电离层的形成过程。产生电离层的能量来源就是平流层反射的中微子的振动能量。
电离层是一个动态存在的过程。每时每刻,存在着各种大量分子、原子被“击碎”的情况,同时,存在大量离子重新组合成化合物的情况,也存在部分离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向平流层的情况。总体来看,存在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离子的数量多,离子重新组合成化合物的数量少,因此,电离层的厚度增加。晚上,没有太阳的照射,情况则相反,离子总量将逐步减少,造成部分离子浓度较大的电离层消失。
2) 臭氧层主要是在电离层的“裂变中心区域”的高温作用下形成的
我们在前文分析了:在50千米的高空存在着一个最高温度。我们认为,那就是释放的中微子聚集的高密度区,我们称之为电离层的“裂变中心区域”。该区域中微子的撞击动能相当于空气分子形成100左右度时的动能。
造成的结果:
一方面,“裂变中心区域”高温区可形成氧离子。
当平流层上方的气体分子变成气体原子、残存体即离子时,它们之间会由于相互吸引而重新聚合。聚合的原则仍然是强强联合。正如我们在《10.5.2猜测:化学反应就是原子之间吸力互相吸引的大比拼》中分析道:所谓的化学反应,不过就是磁性大、吸力大的原子(分子)在其势力范围内进行的强强联合、弱肉强食罢了。只要进入吸力范围,两个磁性大的原子就能够打破原来暂时稳定态的原子组合体而优先吸合,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新的暂时稳定态组合体。
这些反应能够进行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原子的磁力吸力大小不同。当它们进入磁力、吸力大的原子的势力范围内,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即化学反应是必然的结果。……
在平流层上方,存在的气体分子主要还是氮气、氧气。氮气分子由于比较稳定,不易被击碎,所以,很难形成单独的氮原子。能够形成单原子是氢原子、氦原子、氧原子等,在众多的氢原子、氦原子、氧原子中,氧原子分子量最大,引力应该最大,因此,优先吸合,最终形成3个氧原子的臭氧分子。其他分子由于分子量小,吸力不足,很难形成3个原子的新的组合体。
臭氧这个组合过程是可逆的,在撞击力较大时,还会分裂成氧原子或氧离子。因此,臭氧分子的形成实际上存在分分合合的动态过程。
另一方面,“裂变中心区域”高温区的向四周的推力,将氮气、氧离子、臭氧分子推离25-30千米。
向上运行的氮气、氧离子、臭氧分子,来到75-80千米左右的高空。臭氧分子在中微子的撞击下,会很快再次分解,形成氧原子或氧离子。这就是80千米以下,空气的分子量变化不大的原因。因为“裂变中心区域”的向上推力,把同比例的氮气、氧气推到80千米左右。没有这个推力,32千米以上的高空,就不应该存在较高比例的氮气和氧气了(占比99%),或许,以较轻的氢气等为主,其分子量将大幅下降。
向下运行的氮气、氧离子、臭氧分子,来到20-25千米左右的高空,由于该区域中微子数量较少,不能将臭氧分子再次分解,因此,在该区域臭氧的浓度最大。
另外,一起下落的氧离子,会在平流层与更多氧气分子结合,形成臭氧分子。
这样,臭氧层就在平流层的上部形成、壮大。由于臭氧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于其它分子进行反应而不断消耗掉,因此,臭氧层只能保持一个很小的规模,不能无限壮大。

3)探讨:臭氧层特点的解释说明
臭氧分子在20~25公里高度范围内,形成较大的浓度,在对流层的升力的作用下,停止下沉,转而在这一高度范围内做布朗运动。
我们来看地球大气层中臭氧总量较明显的时空变化:赤道附近最低,纬度60°附近最高;任一地区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在一天内臭氧含量通常是夜间高于白天;在亚洲中纬度地带,当西伯利亚气团侵入时,臭氧总量明显增加,而赤道气团来临时,其总量减小。……
“臭氧总量赤道附近最低,纬度60°附近最高”说明赤道地区臭氧消耗的多。或许,赤道地区,平流层厚度最厚(即空气上升的高度最高),空气分子数量最多。在太阳的直射作用下,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臭氧分子,很容易与其它数量众多的分子进行反应而不断消耗掉。
臭氧被平流层带往南北极地区,在纬度60°附近随大气循环垂直落向,最终该区域臭氧的浓度较高;
“在亚洲中纬度地带,当西伯利亚气团侵入时,臭氧总量明显增加,而赤道气团来临时,其总量减小。”说明西伯利亚北纬60度附近,由于积累作用,臭氧浓度大,赤道地区臭氧浓度小;当西伯利亚气团吹往亚洲中纬度地带,随风携带的臭氧浓度肯定有所不同(增加);
“在一天内臭氧含量通常是夜间高于白天”说明白天形成臭氧的同时分解过程也存在;晚上,没有太阳光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形成的臭氧不再分解,逐步落下,浓度增加。
“任一地区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说明秋天的太阳光在没拦截的情况下,进入平流层下方,其携带的振动能量造成臭氧的分解,这也是酷暑形成的原因(随后再谈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解释合理,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臭氧是在平流层上方的电离层中心区域形成。向上空运行的臭氧分子在中微子剧烈的撞击下,也容易分解。因此,电离层中心区域上方的臭氧数量较少。一部分是电离层的氧离子下落到平流层,与氧气分子结合,产生臭氧分子。因此,臭氧分子在20~25公里高度范围内,浓度较大。

4)猜测:臭氧层的被夸大的作用
据百度资料: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流层上方,一直到大气层外层,都存在着空气分子。空气分子被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击碎,形成了大量中微子团和残存体,即所谓的电子和正离子。这就是所谓的电离层。可见,是大量的空气分子以粉身碎骨的后果拦截了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在这其中,氧原子吸力较大,在强强联合的作用下,重新形成了新的排列组合---臭氧。其它单独的气体原子,由于分子量小,吸力不足,在中微子强烈的振动能量的撞击下,或许不能够形成新的稳定的组合体。
可见,大气层出现臭氧,是大量各种空气分子遭受中微子振动能量撞击的必然结果。如果大气层没有氧气,只有氮气,同样能够拦截外来的高能辐射,只是氮气分子不易分解成单原子,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组合体,即不会出现新的物质---“臭氧层”。实际上,来自太空的高能紫外辐射相对均匀的作用在平流层每个空气分子上,是大量的几十公里厚的平流层空气分子(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拦截了大部分外来能量,而不是“按标准情况,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的臭氧层起到重要作用。

5)预测:臭氧层总量的变化趋势将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波动
根据百度资料:臭氧层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即在0℃的温度下,把地球大气层中所有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则它也只能形成约3毫米厚的一层气体。
上文我们分析道,臭氧是在振动能量较大的环境中,经过强强联合产生的。既然能够在高能环境下生成,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比较稳定。就像有机物在植物体液多水的环境下中,经过光合作用,打破原有的组合,重新强强联合后生成,所以,有机物不溶于水。经过长年日积月累,地球上的臭氧应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可观的数值,为何现在臭氧依然还仅仅“3毫米厚”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臭氧的分解呢?
百度资料—臭氧:自然界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同样的,与氧分子(O2)反应时,就形成了臭氧(O3),臭氧形成后,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再度还原为氧,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实际上,在臭氧层内,臭氧的形成是众多物质参与,一系列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结果,臭氧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氯氟烃之所以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就是因为它们在在太阳辐射下分解出Cl和Br原子。
1985年,英国的约瑟夫•法曼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在南极做了近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南极的臭氧浓度在几年间剧降了50%。
高空臭氧本身存在自然的生成和破坏的动态平衡机制,然而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这种平衡正在被人类所打破。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人造的氯氟碳化物如CFC-11及CFC-12(俗称氟城昂)等被广泛用作气雾剂、烟雾剂的压缩气体、泡沫充填材料及冰箱等的制冷介质,这些氯氟碳化物会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或寿命结束后,被排放到大气中,由于此类物质性质极稳定,唯一的损失途径是紫外辐射照射下分解,当它们飘至臭氧层上空,高能的紫外辐射破坏其碳氯键,释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像催化剂一样,使臭氧破坏而消耗。……
据资料可见,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平流层内,其它元素含量较低,臭氧无法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在平流层下方的对流层,存在着各种物质元素,一旦在平流层形成的臭氧数量增加并进入到对流层,会很快与其它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消耗掉。
或许,这就是臭氧含量不能逐步增加的原因。
另外,由于平流层的存在,空气分子包括氧气分子被打碎并重组的事情将继续存在下去,因此,臭氧层会缓慢增加。一直到臭氧进入对流层,就会被消耗掉。所以,地球的臭氧总量将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小的波动。至于臭氧层变化对地球生物的影响,臭氧层的作用应该说被夸大了。因为起到拦截中微子振动能量作用的主要是平流层,是平流层内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分子。

6)臭氧分子:具有蓄电池式的储能作用
据资料可见,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虽然臭氧分子容易消耗掉,但是,产生臭氧分子却需要大量的能量。
我们上文分析道:平流层将拦截的能量一方面形成了由大量离子组成的电离层,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一个临时的蓄能物质---臭氧分子。当臭氧分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平流层,会与平流层内的许多物质,包括空气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大量低速中微子,能够迅速通过碰撞吸收、获得其它中微子的动能,形成高温高压区。如此来看,臭氧分子,就是一个临时的蓄电池。
或许,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利用、学习臭氧分子的这一特点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7 19:50:21 +0800 CST  

11.2.4.4猜测:地球具有蓝蓝的天空证明了平流层上方存在“裂变中心区域”
我们在前文《9.8.5.7中微子的作用结果:我们看到了蔚蓝的天空和深蓝色的大海》分析道:……到1885年已在可见光和近紫外光谱区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14条谱线,其中可见光区有4条,分别用Hα、Hβ、Hγ、Hδ表示,其波长的粗略值分别为656.28nm(纳米)、486.13nm、434.05nm和410.17nm,位于可见光区段内的4条氢原子光谱线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紫色、青色和红色。而氦原子的光谱线的颜色为:黄色,氧原子的光谱线的颜色为:绿色,氮原子的光谱线颜色与氧原子相同,都是绿色。
那么,天空中的原子的光谱线颜色如此之多,为何我们看到的天空颜色是蓝色的呢?并且,为何从天空上看其他天体,只有地球的大气层上层散发着蓝光呢?
猜测:在天空中的空气分子中,含量最多的氮气与氧气的原子,会发出绿色的光谱线,另外高空中氢氦的含量随高度升高逐步增加,“……在约500千米以上,N2和O2就都不存在了,He和H的百分数则逐渐增加,到2000千米以上就只有这两种原子了……”。氢原子在可见光区段的有4种颜色的光:紫色、蓝紫色、青色和红色,氦原子在可见光区段的1种颜色的光:黄色。在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氦原子发出的6种颜色的光谱线中,红、蓝紫色、绿三色光混合后,合成我们视觉系统看到的白光,剩下来的就是:紫色、黄色、青色。这三种颜色混合后,其总体颜色应该就是蓝色光。其中,紫光、青光来自氢原子,黄光来自氦原子。
可见,天空中的蓝色光,主要组成部分来自氢原子发出的,这些蓝色的光会在在大气层的空气分子间来回反射,特别是有近30公里厚度的平流层,像一面镜子,把很大一部分蓝光,反射回天空。这样,这些颜色的光,会在平流层与其上方的大气层中多次反射,最终,在平流层上方的大气层中近乎于均匀分布。数以万亿计的氢原子,都在默默的、安静的(在我们看来)散发着淡淡的、微不足道的蓝色光,最终,这些蓝色光在其它颜色的光(主要是氢原子的红光、蓝紫光,氧原子和氮原子的绿光)形成的白光中逐步变亮,我们就看到了天空散发着迷人的、柔和的、纯蓝色的光芒。……
要想形成大规模、大范围的蓝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足够大的空间、足够数量的空气分子,包括氢氧氮三种空气分子。
2)足够高的能量,把氢氧氮三种空气分子变成激发态。
在地球厚厚的大气层,恰好满足这两个条件。于是,从50千米的高空,一直到数百千米的高空,在电离层的“裂变中心区域”高温高压的中微子向外扩散的撞击下,就开始产生、合成蓝色的光。其中产生蓝色光最多的位置,应该就是50千米的电离层的“裂变中心区域”。因为此处既有高能振动,又有相对较多的空气分子数量(对比数百米的高空)。或许,地球大气层上方的蓝色光芒,在默默地告诉我们:地球上平流层上方存在着“裂变中心区域”的高温区。
其他星球或因为距离太阳过远,到达的中微子的振动能量过低,不足以产生激发态的空气分子;或因为大气层中空气分子稀薄,没有足够的激发态的氢氧氮三种空气分,所以,星球不能发出蓝色的光。
那么,如此巨大的能量,在地球上还有哪些独特的作用效果呢?
或许,大气层上方每天发生800万次的雷电,就是“裂变中心区域”的高温区释放能量引发的。(下面再分析闪电)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8 19:45:58 +0800 CST  
11.2.4.5猜测:地球” 处暑”节气的高温证明了中微子振动能量的传播特性—能量可叠加性
当处于处暑节气时,连续的台风在我国南方、北方北方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台风过后,酷暑随着露出可怕的面目,大范围的近40度的高温席卷全国各地。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大面积高温的情况发生呢?
回想其高温的时候,“蓝天如洗,天上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太阳光毫无顾及、毫无阻拦的直射地面,刺的人们睁不开眼睛。这与平日里温暖的太阳截然不同,为何太阳光就变的如此热毒呢?
我们上文中分析道,距离地球表面30-50公里的平流层拦截、分流了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另外,在对流层的高空,存在大量灰尘、颗粒、小冰晶等,大量的拦截、吸收中微子的振动能量,才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几乎保持稳定。如果在处暑节气时,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大气层拦截作用下减弱,比如平流层、对流层的拦截、吸收作用被部分破坏,没有了平流层、对流层的拦截、吸收作用,温度可达上千度的中微子振动能量或许会直射到地球表面,太阳与地球表面之间的中微子将联成一体,在没有别的物质的拦截下,太阳传递过来的中微子振动能量会引起大气层底部区域的对流层迅速升温。并且,这些中微子振动能量还会进一步在对流层内的中微子身上进行叠加、积累,使得地表中微子振动能量剧增,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使我们感到酷热难耐。这,或许可以解释处暑节气地表高温的原因吧。
另外,臭氧层“任一地区在春季最大,秋季最小”。这个事实说明在秋天的处暑节气时,中微子携带的较高振动能量一方面造成了地面高温,也同时造成臭氧的分解。同时,这个事实也再次证明了臭氧层的拦截紫外线的功能被夸大了。因为在秋季,如果臭氧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强大,那么,我们在秋季处暑节气就不会感到酷热难耐,就不会有处暑节气的酷热难耐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处暑节气,臭氧分子已经粉身碎骨(所以臭氧层厚度变小)地拦截了中微子的振动能量,但是,效果基本无效,温度反而上升。除了阳光入射加强的原因,只能说明,臭氧分子的拦截作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一年大部分时间,特别是低温季节里,起到拦截作用的是大量的空气分子组成的平流层、对流层,而不是那薄薄的臭氧层。
自古以来,每年都有24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的气候也都非常准确。每年都有一个处暑节气,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处暑的闷热、阳光的炙热。如果处暑节气是因为平流层、对流层的拦截作用被破坏造成的,那么,什么样的原因造成平流层、对流层的拦截、吸收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呢?平流层、对流层遭受到怎样程度的破坏呢?为何这样的的破坏作用是周期性的,每年都有一次处暑季节呢?
或许,每年夏季的台风就是元凶之一。(关于台风,我们下面再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9 19:51:23 +0800 CST  
11.2.4.6探讨:利用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与温度,推测太阳系内中微子密度的可能性
根据百度资料:……
1)水星,公转轨道: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
2)金星,公转半径: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金星的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也有几层由硫酸组成的厚数千米的云层,这些云层挡住了我们对金星表面的观察。也使金星表面温度上升400度,超过了740开(足以使铅条熔化)。
3)地球,地球平均温度127℃左右。公转半径:1 天文单位。地球平均温度20℃左右,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层的拦截作用。与地球基本同距离的月球表面温度127℃,应该是地球表面真实的温度。我们就以月球表面温度作为地球的表面温度。
4)火星,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即-55℃。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的跨度。
5)木星,公转轨道: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表面温度: 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 (地球观测值为-139℃)
6)土星,公转轨道: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7)天王星,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
8)海王星,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从太阳系的这些行星表面温度与公转轨道(距太阳的距离)数据来看,很明显,距离太阳越远,表面温度越低。那么,这其中有没有定量的规律呢?
比如:
1)根据中微子传播规律—碰撞后平均分配振动能量以及振动能量的可叠加性,我们是否能够掌握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在太阳系中传播的递减规律?
2)是否能推测出中微子在太阳系中的密度分布规律?
3)由此继续推测,遥远的太阳系天际,中微子的存在状态等等
对此,我们隐隐约约感到“其中有真意”。可惜,我们的能力有限,希望有志者刻苦钻研,早日取得佳音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29 19:53:24 +0800 CST  
快过年了,暂时发到这。
过完年,再继续开聊。
提前给大伙拜个早年,祝新年新气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1-30 19:30:30 +0800 CST  
过完年了,继续开聊。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2-11 20:44:46 +0800 CST  
11.2.5再议:平流层上方存在一个“原子裂变”高温区
在上文,我们猜测:平流层上方存在一个“原子裂变”高温区。主要推理依据有:
1)50千米高空的存在一个“高”温区。这个事实或许说明,这里是“原子裂变”高温区的中心地带,大量的空气分子在这里被击碎,释放大量的低速中微子,低速中微子具有吸热性(吸收其它中微子的动能);
2)以50千米高空为中心平面,气温沿着上下两个方向几乎对称分布。这个事实或许说明,能量沿着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同量,从而造成两边的温度同等变化。这与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略有不同,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后,形成的是类似同心球型等温球面。
3)平流层顶部区域被压缩,造成空气“密度”较大。
百度资料:在32千米以下,空气总量占大气层空气总量的99%,在26千米以下,空气总量占大气层空气总量的75%。简单计算一下,在大气层底部26千米以下,空气“密度”为75%/26=2.9%大气总量/千米。而26-32千米的高空,空气“密度”为(99%-75%)/(32-26)=4%大气总量/千米。可见,在26-32千米的高空,空气“密度”竟然远远大于26千米以下的空气平均密度。
这个事实或许说明,这就是“原子裂变”高温区对平流层顶部进行压缩的效果。
4)唯独地球的天空能够显示蓝蓝的颜色。这需要巨大的能量把空气分子变成激发态。或许,是“原子裂变”高温区提供的这些能量?
5)地球大气层每天产生800万次的雷电。这些雷电启动能量来自哪里?是否是“原子裂变”高温区释放的能量引发的?
这些事实,都指向、支持一个结论:平流层上方存在 “原子裂变”高温区。这些证据,都是推理得出的结论。那么,有没有更直接的证据呢?
我们认为,电离层的分层结构,是平流层上方存在 “原子裂变”高温区的直接证据。
11.2.5.1百度:电离层
……
电离层形态是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等基本参量的空间结构(高度和经纬度分布)及其随时间(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情况。
电离层D层,离地面约50~9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D和相应高度hmD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85公里左右。无线电波中的短波在该层受到较大的吸收,太阳活动最高年的吸收几乎是最低年的两倍。一年之中,NmD的夏季值大于冬季值,但在中纬地区,冬季有时会出现异常吸收,夜间,电离基本消失。
电离层E层,离地面约90~13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E及其相应高度hmE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115公里。NmE的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三种变化,大致符合简单层理论公式,分别于中午、夏季和活动高年达到最大值。这时,公式中常量ɑ≈0.9(1801.44R),b≈0.25,R为12个月内太阳黑子数流动平均值。夜间,NmE下降,hmE上升;NmE≈5×10厘米,hmE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
电离层F层 ,离地面约130公里以上,可再分为F1和F2层。
①F1层(离地面约130~21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mF1及其相应高度hmF1的典型值分别为2×10厘米和180公里。F1层峰形夜间消失,中纬度F1层只出现于夏季。在太阳活动高年和电离层暴时,F1层变得明显,NmF1和hmF1的变化与E层类似。大致符合简单层的理论公式,这时ɑ≈4.30.01R,b≈0.2。
②F2层(离地面约210公里以上):反射无线电信号或影响无线电波传播条件的主要区域。其上边界与磁层相接,白天,峰值密度NmF2及其相应高度hmF2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夜间NmF2一般仍达5×10厘米。在任何季节,NmF2的正午值都与太阳活动性正相关。hmF2与太阳活动性一般也有正相关关系,除赤道地区外,夜间值高于白天值。
在F2层,地球磁场大气各风系、扩散和其他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态变化不能用查普曼的简单层理论来描述。于是F2层比起E层和F1层便有种种“异常”。
所谓日变化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正午(通常是在本地时间13时至15时),同时NmF2还具有半日变化分量,其最大值分别在本地时间上午10~11时和下午22~23时;
季节异常是指F2层正午的电子密度在冬季要比夏季高;
赤道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并不在赤道上空最大,它明显地受地磁场控制,其地理变化呈“双峰”现象。在磁纬±20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在高纬度地区,可观测到许多与带电粒子沉降有关的异常现象。
……



从图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1)图中电离层分为E、F1、F2三层。
2)冬季、夏季E层位于110千米;
3)冬季F层只有一层,位于250-350千米;夏季F层有两层,位于200、300千米;
4)冬季、夏季电离层峰值密度最大值均在中午12点左右;
5)F层电离层峰值密度,冬季大于夏季。
可见,电离层有着明显的分层结构。冬天有3层,D、E、F三层,夏天有4层,D、E、F1、F2四层。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2-11 20:50:09 +0800 CST  
11.2.5.2猜测:分层结构是吸能后的中微子向外扩散的最明显特征
我们在《10.10.3.4猜测:火焰分层是否能够验证了中微子的分布规律?》分析道:……当燃烧时,一般生成CO2、H2O、CO以及未充分燃烧的碳。这些物质从开始的固态、液态到生成后形成自由态的气态,体积要扩大数千倍,其扩张动力就是中微子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的中微子迅速吸能,变成接近光速,其压强迅速提高,成为高压区,就要向周边扩散。在中微子扩散的过程中,会撞击到CO2、H2O、CO以及未充分燃烧的碳等等,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分子量大的分子撞击后速度低,分子量小的分子速度高。这样,自然而然的,分子量相同或接近的分子就会处于半径相同的球面,不同分子量的分子就处于不同的球面,各种分子就能自动进行分类、分队。这样,火焰从内到外依次为CO2、、CO 、H2O以及未完全燃烧的碳原子区。……
可见,中微子吸能后随着动能的增加,其对外表现出较高的压强和较高的温度,必定会出现向外扩张的现象。那么,不同分子量的空气分子受到相同的撞击力后,会产生不同的向外扩散的速度。以不同的速度向外扩张,意味着空气分子处于不同的位置,即处于不同半径的球面上。最终,按分子量大小,形成各种相同分子量组成的球面,也是必然的结果。或许,这就是中微子向外扩散形成分层结构的过程吧。
由此分析,所谓的火苗,不过就是空间中的不同的分子、原子、中微子的混合体,就像空中的白色云团一样。只不过白云团没有高能的中微子或者激发态的空气分子、原子,不能主动发光、主动向外扩散,并且空气分子种类只有水分子,因此我们看不到白云的分层结构。
我们知道火焰和原子弹、氢弹,就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如下图。
火焰分层结构图。


氢弹分层结构图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2-11 20:51:16 +0800 CST  
11.2.5.3猜测:电离层的分层结构证明了平流层上方存在一个“原子裂变”高温区

如果平流层上方存在一个“原子裂变”高温区,那么,在其向四周扩散时,必然出现分层结构。我们只要确定电离层的确存在分层结构,那么,就可以断定存在“原子裂变”高温区。
我们上文分析了,电离层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电离层根据电子密度,主要分为3层:D、E、F层。电子密度的峰值大都为10厘米,其峰值位置,分别为:85、115、(F1层)180千米的高空。这说明距离50千米的“原子裂变”高温区35、65、130千米处,存在3层结构,就像蜡烛的火焰有内焰、中焰和外焰一样。
蜡烛火焰是以不同分子量的空气分子为界进行分层的。由于分子量小的空气分子受到撞击力后,得到的速度大一些,所以,分子量小的空气分子分布在外,由于速度高,其具有的动能大,代表的温度值就高;分子量大的空气分子分布在内,速度相对低一些,动能也低,其代表的温度值就低。
如果平流层上方存在的“原子裂变”高温区的形成原理如蜡烛火苗一样,那么,何为平流层上方这一庞大区域(即电离层)中各层的分层物质呢?
显然,电离层中各原子释放的电子是相同的,那么,D、E、F三层结构中,存在差异的不应该是电子,而是离子或者分子、原子。由于电离层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态,各个原子时刻进行着分分合合,即存在电子和离子,也存在分子和原子。由此判断,分层物质就是各空气分子、原子。因为只要有原子,就会被击碎,形成离子和电子。即有原子就会有电子。
目前,我们只检测出电离层中电子、离子的密度,而未检测出那些释放出电子的分子、原子。所以,我们认为电离层中大部分物质是电子和离子,忽略了存在于其中的分分合合的分子、原子。这个判断误导了我们对电离层的认识,失去了认清整个电离层是一个分层结构的机会。
如果分层物质果真是原子(分子),那么,其分布规律应该如同火焰分层的分布规律:小分子量的原子在最外层,大分子量的原子在最内测。
我们来看一下,大气层中空气是否具有这样的分层结构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2-11 20:55:02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