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1.4.2 .1.5探讨:弯曲、封闭的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形成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地球磁场包含两部分:1)主磁场。主要是地球跟随太阳公转时,宇宙中的中微子迎头相撞形成漩涡,吸引周边中微子流向漩涡。这样就形成了地球的主磁场;2)水平磁场。主要是地球公转时,被垂直方向的太阳光形成的漩涡拍打后向上运动形成的。
地球大气层中的每个中微子,都受到这两个方向的作用,其运行速度方向如下图。



我们没有南北半球磁场强度、磁力线等的相关数据,不知实际数据是否支持这个推断。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5 19:38:29 +0800 CST  
11.4.2.2猜测:世上本无重力,地球的重力是地球磁场(中微子)撞击的必然结果
从苹果落地入手,科学家们推断出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就叫重力,并且给出各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影响因素:重力加速度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随纬度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现象的解释,是对地球上方的物体能够落下来的一种解释。这样的解释,可以有许多种,比如,我们认为,地球的重力作用实际上就是地球周边大气层内的中微子在流向漩涡中心时产生的副作用。这种理论,也能够自圆其说,也能解释一些现象。
1)高空空气稀薄、靠近地面大气稠密的现象。地球大气层的中微子源源不断的流向漩涡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把一切敢于拦截的物体撞向漩涡中心,这些拦截物体就包括空气分子。在中微子的冲击下,地球高空的空气分子被牢牢地压制在地球周边,不能被地球的自转甩出去。并且,持续不断的撞击,能够把空气分子从高空一直撞击到地面。这就是高空空气稀薄、靠近地面大气稠密的原因。
当物体离开地表时,在时时刻刻存在的中微子、空气分子垂直向下的撞击下,物体只能再次落回地表。除非,物体具有足够的动能,能够穿透大气层,来到外太空。
2)外太空的失重现象。在外太空,距离地球较远的地方(假设距离为L),任意一处单位体积内,少量中微子(数量假设为A)流向地球的漩涡中心,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T=L/C),从四面八方距离地球为L的地方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的数量为4*3.14*L*L*L/3/( L/C)*A(即球的体积公式)。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当漩涡中心流入中微子的总量、流速一定时,在一定的时间内(T=L/C),距离漩涡中心L处,流向漩涡的中微子数量将大大减少,与距离的平方和光速的乘积成反比,约为漩涡中心处总量的1/(4.2*L*L*C)。那么,这些少量的、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产生的撞击力也必将大幅减少。这意味着该处的物体受到指向漩涡中心的力大幅降低,物体具有的动能使其自身具有的惯性力,或许远远大于中微子的撞击力。这样,物体将保持自身的运动状态,不再受到中微子撞击力的影响,即不被撞向地球。这就是物体在太空中所谓的“失重”现象(失去重力)。
3)立体风洞悬浮现象等。我们在前文中分析的陀螺不倒现象、水桥不断现象,立体风洞悬浮现象,都在叙说着一个事实:改变空气分子的流向,可以抵消重力的作用。最明显的还是立体风洞悬浮现象,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向上吹动的空气分子能够抵消重力的作用。反过来说,“重力的作用效果等同于向下的空气流的撞击效果”。
4)推断:月球的重力效果更明显,即向下的作用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在那些没有空气的星球上,垂直向下的中微子流承担全部的撞击作用。比如月球。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些星球上的重力作用或许更加明显。原因如下:在地球上,靠近地表的空中,由于存在地球自转产生的向上的对流层,地表处将产生一个巨大的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能够抵消部分重力。这样,在地球表面,重力的作用效果将大大降低。而那些没有空气或者没有自转的星球,没有向上的空气流的抵消作用,中微子将全部的撞击动能作用于物体上,或许能够把物体直接牢牢地按倒在月球表面。或许,宇航员在月球上根本不能做出我们认为轻易而举的跳跃动作。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6 19:46:27 +0800 CST  
11.4.2.3猜测:世上本无万有引力
百度: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2,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我们上文分析了地球重力:由于地球这个巨大的球体高速地在宇宙中运动,在地球内部产生了中微子漩涡,吸引周边中微子流向漩涡。可以看出,没有这个巨大的地球或者没有高速的移动这两个条件,就不能形成周边中微子涌向地球的现象,也就没有重力现象。
宇宙中大大小小的天体,都在宇宙空间中以高速运行,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它们都能产生吸引周边物体的“重力作用”。只不过,吸力有大小的区别。反过来,我们再看地球上的物体,比如地球上相邻的物体,它们都在宇宙空间中跟随地球高速运行,都能够产生低压的漩涡中心,吸引周边物体流向该漩涡中心。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物体产生的是重力现象。两个物体都产生重力现象,都能吸引周边物体。当它们相互靠的很近时,能够表现出彼此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万有引力”
如此看来,所谓的万有引力,不过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进行“重力”作用(即相互吸引对方)罢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7 19:50:09 +0800 CST  
11.4.2.4探讨:“万有引力”的其他形成方法
两个物体间,都产生低压漩涡中心,吸引周边中微子流向漩涡中心,这样两个物体间形成了低压区,在两个物体外侧的中微子的撞击推动下,两个物体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我们进一步推断,只要两个物体间存在低压区,两个物体就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我们就看到了所谓的“万有引力”现象。
我们在前文中分析过,流体流经两个物体之间时,由于两个物体的形状因素的影响,也能够造成两个物体间形成低压区。如下图。



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物体间也能够形成低压区,造成两个铅球相互靠近。
在生活中,我们听说的潜流,能够形成中心低压区,在潜流旁边的两个物体就会相互靠近;大海中相互靠近航行的两条船,其中间也能够产生低压区,致使两船有可能相互靠近甚至撞在一起;用力向两张纸之间吹气,由于气流带走两纸间的空气,造成两纸中间形成低压区,周边气压会把两张纸压到一起。
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可以用“伯努利原理”来解释。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我们称之为“伯努利原理”。
所有的这些,其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形成低压区后,在压差的推动下,造成两个物体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再看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现象。我们看到吹纸现象,知道那是大气压差造成的;我们看到两条船相互靠近,知道那是水压差造成的;我们看到潜流,知道那也是水压差造成的。
那么,我们看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为何就产生了磁力的概念呢?看到两个物体间彼此有相互靠近(吸引)的趋势,为何产生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呢?这是因为我们无法用看得见的空气压差或者水压差来解释!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看不见的中微子,能够像气压差或者水压差那样,使得物体在中微子压差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我们还需要引进磁力或者万有引力这些概念吗???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7 19:51:11 +0800 CST  
11.4.3推导:中微子压差对物体形成的推力公式
中微子漩涡形成后,周边的中微子纷纷依次流向漩涡中心。
假设每秒有N个中微子流入漩涡中心。我们以漩涡中心为球心,以距离漩涡中心同样距离为半径R画一个球。我们假设中微子都处在球的表面上,那么,该球面上的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都会同时到达漩涡中心。漩涡中心在时间(R/C,C为光速)内有N*(R/C)个中微子流入,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半径为R的球中,流向漩涡的中微子的总数为 N*(R/C)。该球的体积为V=4*3.14*R*R*R/3。
那么,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向漩涡中心流动的中微子的流量为:
(N*(R/C))/( 4*3.14*R*R*R/3)=N/(4.2*R*R*C)
其单位为: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的个数
这些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都具有动能E0=0.5*M*C*C。
我们在前文中分析道,流体的动能所具有的压强P=E/V,即单位体积内流体具有动能之和。那么,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中微子具有的压强为:
E0* N/(4.2*R*R*C)= 0.5*M*C*C* N/(4.2*R*R*C)=M*C*N/(8.4*R*R)
这个压强是整个球体内指向漩涡中心的平均压强,所有在该球体内的物体受到的指向漩涡的压强都是这个数值:P=M*C*N/(8.4*R*R)
假设物体能够有效拦截中微子的面积为S,那么,该物体受到的推力:
F推=P*S=M*C*N*S/(8.4*R*R)
其中:
M:中微子的质量。
C:光速。固定值。
N:每秒流入漩涡中心的中微子个数。当漩涡形成后,该数值可以看成一个固定值。
R:物体与漩涡的距离。
S:物体可以拦截中微子的面积。这个值要远远小于物体实际的正冲中微子的面积。因为中微子实在太小,能够轻易穿越物体,物体内部结构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结构能够起到拦截、碰撞中微子的作用。
我们把中微子的这个推力公式再化简一下:
物体受到的指向漩涡的推力:F推=P*S=M*C*N*S/(8.4*R*R)=K*S/(R*R)
其中:K=M*C*N/8.4
由公式可见,物体在漩涡外侧,受到中微子推向漩涡的推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物体本身的有效拦截面积成正比。
对比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我们发现,这两个公式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致的。因为物体的质量是通过重量测得的,而重力也是中微子的撞击产生的。所以,物体的质量(重量)与物体内部有效的拦截中微子的撞击面积成正比的。我们不能真正测出物体内部有效的拦截中微子的面积,但是可以用质量来代替它。
如果我们这个公式推导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抛开万有引力定律,并且还能够避开万有引力公式带来的误导。
万有引力告诉我们,“吸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但是,我们推导出来的公式告诉人们,“吸力”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中微子的推力,并且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内部结构有关系。内部结构“致密”者,能够有效拦截中微子,其质量也大。(我们要拦截中微子,或许,还要从物体内部的空间结构入手!从物体内部的空间结构入手!从物体内部的空间结构入手!)
我们跳出地球,放眼宇宙。宇宙间所有的物体都在高速运行,中微子同速反向撞向物体,使得物体内部都有可能产生中微子漩涡。那么,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周边其它物体产生的大大小小的相互推力,F推=K*S/(R*R) 其中:K=M*C*N/8.4。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周边存在的这些大小基本相同,方向各向同性的推力,将会彼此相互抵消,似乎不存在这些推力一样,我们也感觉不到这些推力的存在。但是,我们脚下的地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中微子推力却是有目共睹的,这就是所谓的重力。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8 19:41:16 +0800 CST  
我们认为中微子推力公式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
使用中微子推力公式可以代替万有引力,特别是在万有引力常数到现在也无法精确的时候。
这里需要大量的数据与计算,来确定中微子推力常数。
我们再重新捡起30年多年前的微积分知识,感觉有压力。
希望有兴趣者,共同研究。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8 19:46:12 +0800 CST  

11.4.4探讨:重力加速度值能够证明地球重力来源于中微子的动能
11.4.4.1百度: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方向竖直向下,其大小由多种方法可测定。
通常指地面附近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记为g。为了便于计算,其近似标准值通常取为980厘米/秒的二次方或9.8米/秒的二次方。 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体表面附近物体的下落加速度,则分别称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体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通常指地面附近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记为g。为了便于计算,其近似标准值通常取为980厘米/秒^2或9.8米/秒^2。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体表面附近物体的下落加速度,则分别称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体重力加速度。
在近代一些科学技术问题中,需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更精确地说,物体的下落加速度g是由地心引力F(见万有引力)和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Q(见相对运动)的合力W产生的(图1)。Q的大小为mω(RE+H)cosδ,m为物体的质量;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RE为地球半径;H为物体离地面的高度;δ为物体所在的地球纬度。这个合力即实际见到的重力G=mg。地球重力加速度是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在海平面上g随纬度δ变化的公式(1967年国际重力公式)为:
g=978.03185(1+0.005278895*sinδ^2+0.00023462*sinδ^4)厘米/秒。
在高度为H的重力加速度g(1930年国际重力公式)同H和δ有关,即
g =978.049(1+0.005288*sinδ^2-0.000006*sin2δ^2)- 0.03086*H 厘米/秒,
式中H为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值。

地球上几个不同纬度处的g值见下表;从中可以看出g值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由于地球有自转,所以略微呈椭球形,在一般情况下,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不通过地心。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对物理学、地球物理学、重力探矿、空间科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略有增大,如
赤道附近g=9.780米/秒^2
广州g=9.788米/秒^2
武汉g=9.794米/秒^2
上海g=9.794米/秒^2
东京g=9.798米/秒^2
北京g=9.801米/秒^2
纽约g=9.803米/秒^2
莫斯科g=9.816米/秒^2
北极地区g=9.832米/秒^2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9 19:42:30 +0800 CST  
11.4.4.2猜测:地球重力加速度分布值证明了重力的确是中微子向下撞击形成的

我们在前文分析了地球重力的形成原因:地球重力本质上是中微子向下的撞击动能传递到物体身上,使得物体在碰撞后,拥有了向下的速度,最终落向地面。
在大气层中,在中微子的撞击下,所有的空气分子被压向地表,造成了空气分子在大气层分布的现状:地表稠密,高空稀薄。同时,这些获得向下动能、流向漩涡轴心的空气分子,也能够把空气中的物体砸向地面。因此,空气中的物体比如苹果会自由下落。
如果我们能够把空气分子反向远离漩涡中心,即从地表向上吹,那么,空气分子将不再流向下面的漩涡中心,我们就可以悬浮在立式风洞里。可见,在地表上空,重力的执行者,空气分子也参与其中,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改变空气中无数无刻不在的向下气流的方向,我们就能克服“重力”的作用。比如,陀螺旋转具有的拍打作用,能够在陀螺周边形成一层气墙、气膜,这使得向下的气流只能直接作用在气墙上,不能作用到陀螺身上,所以陀螺可以倾斜不倒。再比如,水桥。水桥内部存在中微子的定向流动,能够在水桥周边形成漩涡。这个漩涡能够吸引改变周边中微子以及空气分子,从而改变它们的流向,即改变它们的撞击方向,从原来的垂直方向改变为接近水平方向。这样,水桥在垂直方向就没有了空气分子、中微子的撞击,水桥就可以不断。
或许,我们要想克服重力、悬浮在空中,可以从改变空气分子的流向这个角度入手。
经过如上分析,我们认为地球重力(向下的吸力)的最根本来源就是中微子向下流向漩涡中心的动能。在地表,由于大量的空气分子存在,中微子能够把一部分向下的动能传递给空气分子。因此,在地表上空,空气分子也起到部分把物体砸向地表的作用。
那么,有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个推论呢?
我们认为,地球各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就能够直观地证明这个推论。
中微子在垂直向下流入漩涡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中微子的撞击动能会传递给空气分子,这使得空气分子拥有了向下的动能。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即没有空气分子被拍打向上,形成对流层。或许,这些空气分子能够完全代替中微子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球存在自转,空气分子被拍打向上,向上的空气分子的动能就抵消了一部分“重力”的作用,使得物体的下降受到了阻拦。最明显的地区就是赤道地区。
我们知道,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最高,空气分子被拍打的最厉害,形成的对流层最高,可达近20千米高,而南北极地区的对流层仅仅7-8千米高左右。从赤道、低纬度到高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依次递减。这说明,地表对空气分子向上的拍打作用依次降低。由于地表空气分子的拦截作用依次降低,那么,物体在这些地区的下降速度也必然依次提高,我们测得的所谓重力加速度数值也必然依次升高。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9 19:43:01 +0800 CST  

11.4.4.3猜测: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值应该接近相同,且下降效果要大于计算值
我们认为,地球自转而造成各地(不同纬度度)的空气分子上升速度不同,因而直接影响到各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不同。那么,在没有自转或者自转速度很低的天体,比如月球,那里的重力加速度值应该到处一样。并且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没有其它物质承担拦截下落物体的作用,所以,物体在月表的下落应该比理论上还要快一些。如果控制落月飞行器姿态的信号发出不及时的话,或许,控制信号还未达到,落月飞行器已经坠落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29 19:43:18 +0800 CST  
11.4.5猜测:太阳系天体圆周轨道的形成原因
11.4.5.1探讨:人造卫星受力分析图


从图可以看出,卫星要从当前的水平方向,转到右侧的垂直方向,必须在一定的时间(3.14*轨道半径/(2*卫星的速度))内,使得卫星的水平速度V降为0,使得垂直速度从0增加为V。
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卫星速度的外力只有中微子的推力。那么,就可以判断,在某一高度的轨道上,这样的推力值最多只能有一个,不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数值能够满足这个要求。
所以,当轨道高度一定,即中微子的推力一定时,我们就可以反推出此时卫星应该具备的惯性力,即卫星应该具备的的速度。
可见,对于每个高度上的圆形轨道(即此时的中微子推力固定),只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卫星惯性力,即卫星的速度。我们可以把这个速度称为某一轨道高度的标准速度,把这个惯性力叫做某一轨道高度的标准惯性力。
可见,卫星高度能够确定中微子推力,中微子推力能够确定标准惯性力。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式是什么呢?(这应该是一个微积分的题目,待日后计算。)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30 19:45:11 +0800 CST  

11.4.5.2猜测:人造卫星最终还要回到地球
从上图可以看出,卫星在轨道上转动,一直受到一个指向地球的中微子推力。这个推力的数值与卫星的惯性力比较,显得很小,因此,卫星的运动状态受推力的影响较小。
这个推力的作用却一直存在。尽管在卫星轨道的每个圆周上,推动卫星移向地球的距离很小,但是,日积月累下,卫星将不可避免的落向地球,最终回到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卫星动能的变化和中微子推力的变化。受运行前方宇宙中微子阻力影响,卫星的速度也会逐步降低。随着速度的降低,卫星具有的惯性力大幅降低,水平方向惯性力与垂直方向的中微子推力的合力方向将逐渐偏向中微子推力,即卫星随着速度的降低,将会逐步趋向从垂直方向直撞地球。而随着卫星靠近地球,与地球的距离减小,中微子的推力将大幅增大,这又加速了卫星垂直坠地的趋势。可见,卫星一旦离开平衡位置,其垂直坠落的趋势发展是很快的。
所以,环绕地球的卫星需要具有提速的能源。当卫星的速度降低,惯性力减少,卫星有了直坠地球的趋势时,需要及时的对其加速。同时,也要注意,当卫星携带的燃料耗尽时,卫星的质量也减少。这意味着其动能减少,惯性力减小,惯性力与中微子推力不再平衡,卫星将打破平衡状态,加速落向地球。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30 19:45:44 +0800 CST  

11.4.5.3探讨:人造卫星轨迹的几种变化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卫星在轨道上的合力是由其本身的惯性力与外界的中微子推力合成的。这两个力的大小,就决定了合力的大小,即决定了卫星的轨迹。当确定了某一高度的轨道,即确定了中微子的推力,那么,由该高度确定的圆形轨道就确定了,该轨道上的卫星标准惯性力就确定了。此时卫星的实际惯性力就决定了其轨迹的变化方向。
我们认为,卫星轨迹的变化主要有三种:
1)惯性力与标准惯性力相同时,那么,卫星的轨迹就是一个圆。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3.14*轨道半径/(2*卫星的速度))内,垂直速度从0增加为V时,卫星的水平速度从V降为0,卫星从最上方运行到最右方,保持圆形轨迹。
2)惯性力大于标准惯性力。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3.14*轨道半径/(2*卫星的速度))内,垂直速度从0增加为V时,卫星的水平速度V还未降为0,卫星还可以继续在水平方向运动。这样,卫星轨迹将变成水平方向长,垂直方向短的椭圆。
3)惯性力小于标准惯性力。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3.14*轨道半径/(2*卫星的速度))内,卫星的水平速度V提前降为0,卫星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不足。这样,卫星轨迹将变成水平方向短,垂直方向长的椭圆。
以上,我们分析了,在一定高度的轨道上,如果中微子推力不变的情况下,卫星的轨迹形状取决于惯性力的大小。惯性力越大则轨道越扁平;惯性力越小轨道越尖锐。
继续探讨,如果在一定高度的轨道上,中微子推力发生变化时,卫星轨迹又有何变化呢?
同理,我们可以容易判断出来,当中微子推力减少,意味着卫星惯性力相对增加,卫星轨道将变得扁平;当中微子推力增加,意味着卫星惯性力相对减少,卫星轨道将变得尖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4-30 19:46:10 +0800 CST  
11.4.5.4探讨:太阳系8大行星的椭圆形轨迹证明了中微子推力理论的正确性
从上文中,我们分析了椭圆形轨道意味着惯性力与中微子推力的不匹配。那么,太阳系中8大行星都是椭圆形轨道,这意味着8大行星具有的惯性力与外界中微子的推力不匹配。
8大行星的椭圆轨迹相似,长轴方向一致,说明8大行星惯性力与外界中微子的推力不匹配的外界影响一致。在长轴方向向的外界中微子推力发生变化,导致其轨道形状发生变化。
那么,太阳系8大行星在近日点与远日点时,中微子推力为何发生变化呢?
我们分析了,太阳系中的8的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是因为太阳内部产生中微子定向流动(就像地球内部产生磁场一样),产生中微子漩涡,漩涡中心形成低压区。周边的中微子纷纷流向太阳,从而对8大行星产生了推向太阳的中微子推力。这个推力的方向一直指向太阳,不管在近日点,还是在远日点。
看来,太阳系内部没有改变中微子推力的因素。那么,太阳系外侧有没有改变中微子推力的因素呢?
我们来看银河系。太阳系围绕银河系旋转,同理,我们认为银河系中心周边的中微子(包括太阳系)也会纷纷流向银河系。这样,整个太阳系相当于额外多了一个中微子流动产生的推力。



这样,8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时,不仅受到太阳系产生的中微子推力,还受银河系产生的中微子推力,这两个推力的方向不相同,有时相同,有时相反,大部分时间不同。
8大行星在近日点的轨迹接近圆形,我们认为此时中微子推力与惯性力匹配。而在远日点,其轨迹变尖锐,说明惯性力相对变小,中微子推力相对变大。这说明此处的中微子推力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两个中微子推力同向叠加造成的。那么,这说明,银河系中心与近日点位于太阳的同侧。
我们来验证一下。
远日点。8大行星受到同方向两个中微子推力(太阳系、银河系)的作用,快速垂直流回银河系中心(或者近日点)。在流动的过程中,在中微子推力的作用下不断加速。
近日点。到达近日点时,其速度增加(增加的幅度再议),惯性力随着增大。而此时,银河系与太阳系产生的中微子推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使得中微子推力变小。这样,在近日点,行星的惯性力大于中微子推力,行星就开始了向水平方向扩张的征程。从近日点的圆形轨迹逐渐变成沿水平方向扩张的椭圆形。
如下图。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或许地球公转轨道并不是标准的椭圆形。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希望有能力者进行验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1 09:52:51 +0800 CST  
11.4.5.5探讨:微观中电子在磁场中偏转与宏观上天体围绕中心转动,其原理是相同的
我们分析出中微子推力公式,怎样证明这个公式的正确性呢?
从宏观上,我们认为天体的椭圆形轨道能够证明天体受到中微子推力与天体动能具备的惯性力不匹配。如果这两个力能够匹配的话,所有的天体轨迹都应该是一个圆。
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从太阳与银河系之间穿过时,受到的太阳、银河系产生的中微子部分推力,能够相互抵消,此时,作用在行星上的推力最小,所以,行星将大幅度向外扩张,其轨道变宽。当8大行星位于太阳与银河系同侧时,受到的中微子推力同向,此时,作用在行星上的推力最大,行星的轨迹将变窄。这就是8大行星椭圆形诡道的由来。
宏观上,中微子推力理论似乎可以解释的通。那么,在微观上,中微子推力理论能够解释一些现象吗?
我们再回头思考运动电子在磁场中能够产生偏转的现象,也是中微子推力的作用。
首先,磁场能够产生中微子漩涡;
其次,漩涡中心为低压区,周边的中微子能够流向漩涡中心;
第三,电子在流入漩涡时,如果流向漩涡中心,与中微子流向相同,受到中微子的推力方向相同。但是,这些电子不能直接流入漩涡中心,在漩涡边缘部分,就会受到边缘中微子的垂直方向的拍打,造成电子沿漩涡边缘的切线方向飞出去,就像地表拍打大气对流层,陀螺旋转拍打空气形成气墙一样。这些沿切线方向飞出去的电子,必定与某一半径的圆周相切。在时时刻刻存在的中微子推力的作用下,电子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惯性力的大小,围绕漩涡中心做圆周运动(圆形或者椭圆形)。
第四,当中微子推力固定时(即电磁场强度一定),电子做圆周运动。其圆周运动的半径随电子的惯性力(由电子的速度决定)的增大而变大。大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不能看到完整的圆形轨迹,只能看到电子轨迹的部分曲线。这就是所谓的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现象。当电子的惯性力较小,我们就可以看见完整的圆形,并且圆的半径随惯性力的减少而变小。这就是所谓的洛伦兹力产生的现象。
第五,当中微子推力大小有规律变化时,电子将会产生椭圆形轨迹,就像8大行星的轨迹一样。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2 19:34:42 +0800 CST  
11.4.5.6探讨:模拟天体运动轨迹的试验
或许,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用电子代表8大行星之一,用两个相互垂直的磁场(位于Y、Z轴)代表太阳系与银河系。看一下电子(位于X轴)在两个磁场间穿越会不会产生像8大行星一样椭圆形的轨迹。甚至,我们还可以不断的调整两个磁场的位置、距离、磁场强度大小,以便模拟出与实际天体相似的椭圆形轨迹。
如果实验能够看到电子在两个磁场中产生椭圆形轨迹,那么,可以证明,从微观到宏观,各类物体的圆周运动都与中微子的推力有关。虽然,这个中微子推力,目前被科学界认为是“吸力”,而且还是无中生有的“万有引力”。
这个试验还可以简化。我们可以使用磁铁,靠近电磁场。观测电子在磁场中运行轨迹的变化。我们认为,能够清楚地看到电子的轨迹不再保持圆形。这个试验结果告诉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与磁力竟然如此相似,可以相互替代。
这个试验结果应该能够证明,所谓的万有引力与磁力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中微子推力的结果。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2 19:34:53 +0800 CST  
11.4.6探讨:双缝干涉中,双缝对中微子的“吸力”的产生与消失
我们通过分析认为,世上本无吸力。那么,光通过狭缝时,我们曾认为那是中微子被狭缝物质分子的“吸力”所吸引,结果造成中微子的偏转。
现在,我们就仔细的分析一下狭缝怎样产生的“吸力”作用。
我们知道,中微子定向流动时,在漩涡中心能够形成低压区,与周边的中微子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周边的中微子能够流向漩涡中心。
当光(具有振动频率的中微子)分批穿过狭缝时,狭缝周边物质分子间的中微子会流向中微子漩涡。这样,狭缝的分子间的中微子就会形成低压区。后续的光(即中微子)在向前流动的过程中,遇到旁边(狭缝周边的分子间)已经形成的中微子低压区,必然会发生发散现象,即有一部分中微子不再保持向前的方向,反而发生偏转,流向周边的低压区。这就是所谓的狭缝的“吸力”作用,在这个“吸力”的作用下,我们就看到了光的发散、衍射现象。
可见,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中微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运行特点(均匀向四周传播,但是优先流向低压区)进行传播,从而发生中微子的发散现象。那么,在光的双缝干涉试验中,为何打开监视器后,光就不再发生发散现象呢?双缝的“吸力”如何消失呢?监视器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们分析认为摄像机、监视器工作时产生了磁场(中微子高频振动源),这些中微子沿双缝向对面扩散时,在双缝这个狭小的空间产生了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漩涡,漩涡中心也是一个低压区,双缝周边物质分子间的中微子会流向这个漩涡,被这个漩涡所“吸引”。这样,中微子便不再从狭缝中央流向狭缝周边分子了,狭缝的“吸力”也就消失了。
光的本质是具有振动频率的中微子,光的传播的本质是中微子通过碰撞,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其它中微子。得到振动能量的中微子继续前进,把振动能量再通过碰撞传递给其它中微子。我们就看到了光的向前传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监视器对中微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光源对中微子的影响,监视器产生的中微子漩涡吸引中微子的能力,或许要远远大于光向狭缝分子间的低压区扩散的能力。所以,一旦打开监视器,这个环境大部分中微子便按照监视器的节奏运行,带有振动能量的中微子(即光)来到这样的环境,也只能沿着这些中微子的节奏传播,而不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传播。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3 19:45:18 +0800 CST  

11.4.7探讨:其它与中微子相关的力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世上很多的力,大都是中微子推力的结果。
11.4.7.1表面张力。
百度:表面张力
定义
①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②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
多相体系中相之间存在着界面。习惯上人们仅将气-液,气-固界面称为表面。
液体表面任意二相邻部分之间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表面张力的形成同处在液体表面薄层内的分子的特殊受力状态密切相关。表面张力的存在形成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特殊现象。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将水分散成雾滴,即扩大其表面,有许多内部水分子移到表面,就必须克服这种力对体系做功——表面功。显然这样的分散体系便储存着较多的表面能。
①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
②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MN把液面分成a、b两部分。F表示a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b部分的吸引力,F6表示右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a部分的吸引力,这两部分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间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
③表面张力F的大小跟分界线MN的长度成正比。
比值σ叫做表面张力系数,它的单位常用dyn/cm。在数值上表面张力系数就等于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
液膜表面张力系数=液膜的表面能/液膜面积=F表面张力/(2*所取线段长)。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性质有关,与液面大小无关。


11.4.7.2各种化学键。
百度:化学键
化学键包含了化合键,化合键是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的键,如二氧化碳中的碳氧键。但是也包含了同类原子之间的键。例如氧气分子中,两个氧原子之间是有化学键的,但不是化合键
在一个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就是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由于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我们可以说,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核对电子同时吸引的结果所形成。
化学键有3种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它是分子间力的一种)。
离子键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叫做离子键(Ionic Bond),成键的本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两个原子间的电负性相差极大时,一般是金属与非金属。
共价键
共价键(Covalent Bond)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形成重叠电子云的电子在所有成键的原子周围运动。
金属键
概述: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便可粗略看成与原子外围电子数成正相关)。
定域键
只存在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只包含定域键的多原子分子可以看成是由相对独立的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把原子连接起来形成的,这是忽略了相邻化学键的影响,而把描述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的方法用到多原子分子的定域键上。如乙烯中有一个C-C和四个C-H σ键、一个C-C π键。定域键具有比较恒定的键性质。例如一定类型定域键的键长、键偶极矩、键极化度、键力常数、键能等在不同分子中近似保持不变。因此,分子的有关广延性质可近似表示为相应的键性质之和。
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非极性键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配位键
又称配位共价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时,就称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成键的两原子间共享的两个电子不是由两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一个原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4 08:55:16 +0800 CST  
11.4.7.3探讨:表面张力与化合键的真正动力来源是什么?
这两个力其中有些内容还需要理顺,我们以后慢慢再谈吧。
总体上,我们认为就像地球能够产生磁场一样,跟随地球运动的所有物体包括微观上的分子,都能够产生“磁场”,吸引周边中微子流向漩涡中心低压区。在流向漩涡中心的中微子撞击力、推力的作用下,所有物体都能够表现出彼此相互“吸引”的现象。
分子间的力,包括表面张力、化合键应该就是这种中微子撞击力、推力的外在表现。只不过我们把液态分子间存在的中微子推力叫做表面张力,把大部分固态分子间的中微子推力叫做化合键。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4 08:56:25 +0800 CST  

小结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个月。我们对中微子的理解与探讨也进行了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与现行的科学相差甚大。
总结一下,我们主要的观点:
1)中微子具有一定频率的振动能量后,就是我们看到的光。我们也初步分析了中微子的传播特点、规律以及在自然界的种种表现;
2)把磁力、电力、万有引力(包括重力)这些盲人摸象的结论全部归纳为中微子的作用结果,并初步指出中微子在其中的作用过程;
3)推导出中微子推力公式。正是这个与万有引力相似的公式,使我们坚信有关中微子的推断是合理的。
我们的推断已经偏离目前的科学体系太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自圆其说。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我们的推断是错误的情况下,我们坚信我们的分析更加合理。
进一步推断,世上本无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
因为强大的强相互作用力是为了平衡原子核内众多质子产生的斥力。如果世上本无电,原子核内何来巨大的正电荷间的斥力呢?没有巨大的向外斥力,就不需要更强大的强相互作用力来平衡,来保证原子核的稳定性。那么,强相互作用力就是无缘之水了。
同理,弱相互作用力也是盲人摸象的产物。就像地球产生重力一样,中子内部能够产生中微子漩涡,能够吸引中微子流向中子。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中微子撞击力,或许,根本不需另外重新命名。
再进一步推断,没有强大的向内的强相互作用力,恒星到了末期,也不可能主动向内塌陷,最终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或许要重新审视,对现有的一些宇宙现象或许需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而不是仅仅限于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还有一些内容还未理顺清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整理。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了解、掌握现有的那些尖端的、先进的知识,从而分析出其中的端倪。
有兴趣的朋友,可耐心等待。
希望大伙帮忙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些观点,甚至能够参与继续“研究”,建立起一套新的“科学体系”。
就说到这里。
我们后会有期、下次再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9-05-04 08:56:42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