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且听我细细分解

本帖最后由 TRADE 于 2010-5-7 12:55 PM 编辑

看了搂主的帖子,我说几句。首先,我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擅长经济理论,做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工作,只擅长实战。好在楼主的帖子谈理论的东西不多,我觉得还是可以发表一些意见的。
楼主很有才华,在很多问题的分析上有犀利和独到的见解,从宏观角度看问题而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在我见到的网帖中,很少见。
有一个方面我想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发现经济问题后,从个人认知层面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在政府层面上决策和实施的经济政策有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能认为政府推出的经济政策与自己的分析有出入,就认为政府是错误的或政府做得不好,在楼主的帖子中,多次对政府的决策和经济政策表现出不认可的态度,这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政府在决策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纯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国内社会因素,国内政治因素,甚至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博弈,其决策依据远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所能考虑的内容,要宽泛得多,其决策的时机和组织实施工作也比我们任何以个人考虑的内容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头脑中设想的解决方案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不同,首先要仔细思考分析政府决策的背景和依据,仍然想不出完整依据,就要学会存疑,而不是到处显示自己比政府如何高明,甚至批判政府的经济政策。楼主的意见与政府的经济政策有出入,同样也不意味着楼主一定是错误的,这里的很多人还是有很强的鉴别能力的。
面对全社会浩瀚复杂的各种经济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作为政府,首先会理清各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优先考虑解决阶段性发展中的主要经济矛盾,优先考虑解决影响发展的阶段性核心问题,一道重大经济政策下去,会在一个或数个关键领域起到直接的成效,但不能否认,在另外一些领域里,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果,评价一项经济政策的好坏,在于我们是否认知了政府的意图,以及判断该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不可能照顾到所有领域。经济政策本质上就是社会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自然对一些方面有利,对一些方面不利。
不要动辄怀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中国30年来GDP增长保持世界第一,这是政府能力的最客观体现。
=======================================================================
想起了一句话:
牵一发而动全身!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0 19:29:06 +0800 CST  
(转帖:2010.5.7 ---- 解读东方)

问: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何在?

答:美国的金融危机预示着金融战国时代的来临,透过金融手段来争夺全球资金与资源将愈演愈烈。目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全球股市与原材料价格将进入一个大动盘的时代,股市与商品价格的暴起暴落将会时常出现。

说明:金融战国时代会有一些重要趋势,首先美元一强独大的格局会变成略有差异的三强鼎立,依照货币储备的比率来看,美元会从目前的60%以上,逐渐下降到40%,欧元的储备比率起伏不大,但人民币会大幅提升,为了避免人民币的提升,美国会力求强势美元的出现。

要维持强势美元,就不能让美元和原材料的计价脱钩。换句话说,必须让美国一直保有全球资源的支配权和定价权,为了保有支配权局部发动战争是必要的,例如伊拉克战争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伊朗战争都是为了加强美国对全球资源的支配权,如果失去了全球资源支配权,美国维持这么庞大的全球化准备就变成没有意义了。

另外,在金融市场上,资源的定价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的商品期货成交规模成长很快,但却是投机为主,没有定价权的功能,因为我们的产业链并未建立起来,所以定价权拿不过来。

只要军事的资源支配权和金融的资源定价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元你就非拥有它不可,加上国际资本集团的长线布局,美元的多头走势将维持一段时间。人民币是真正唯一具有挑战美元地位的强势货币,因为人民币的备兑基础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因为社会主义的体制上原因,全国的土地、金融都居于政府所有,加上国营企业也是政府所有,人民币背后的实物基础远比美元,英镑高出许多。美元的发行是信用本位,实物基础相当微薄,加上无人可以监视美元的发行量,美国要印多少钞票谁都管不了。因此美元的信用基础只好建立在资源的支配权和定价权上面,这二个权力一旦消失,美元就变成废纸。不过这种情况在未来十年不会发生。十年后就很难讲。
=======================================================================
想起了土鳖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土鳖的想法果真实现的话,美国人就真的得接受第二了,甚至能不能成为第二都成问题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0 19:45:27 +0800 CST  
作者:骑骆驼的风车 回复日期:2010-05-11 10:20:22
大胆对未来的社会状态做个猜测,有点歪楼,请楼猪见谅,如果不好,请斑竹删帖,谢谢!
。。。。。。。。。。。
=====================================================================
这不是猜测,这是趋势: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最后到共产主义。
很多人都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那是因为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等到了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时就会实现。
打个比方,在几千年以来,祖先们都向往着每个人都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是呢,几千年都没有实现。
可是几千年都没有实现的愿望,现在不实现了吗?!!!
现在不已经能做到了有人什么事都不做,全指望救济,或者乞讨也不会饿死人了吗。
现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仅只需要很少劳动力了,而且使十几亿人过上了温饱的生活,现在温饱已经不够了,还要奔向小康。
现在的普通农民吃的喝的穿的比以前的小地主都要好,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不已经做到了吗?!!!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倾向生一个或两个,人口会越来越少,再过几百年几千年,生活资料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又什么难以理解的呢。
到时候,生产全部自动化,脏活累活都由机器人来做,人类只要给他们发号施令就可以了。工作不累人,还很轻松,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实现各尽所能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1 16:45:33 +0800 CST  
作者:夜叉再现 回复日期:2010-05-11 16:29:42
楼主有个小疑问,棒子军舰事件会不会是权利交接时的征子
================================================================
这个咱没有内幕消息啊。
我的看法和东方的不一样,不过嘛,既然东方这样说了,咱就听东方的吧,毕竟他们的消息来源广。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1 16:49:41 +0800 CST  
既然通货膨胀是常态,钱如果不做投资的话就会越来越贬值,那么资本家们怎样才能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商业利益是经济发展的终极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就容易做到了。

大家如果仔细看新闻的话,就会发现中国的首富象走马灯似的换,换上来的很多以前从未听说过,而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首富甚至几十年才会换一个,换上来的还是个熟悉面孔。
这可不仅仅是中国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快的缘故,因为很多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也和发达国家一样,首富很少换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和我上面以及前面的话(前面有部分讲到这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看!

今天原创先到这里吧,我上别地转转去。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1 17:33:14 +0800 CST  
hihihuhu


对欧元的认识,需要辨证的看。对世界总体来讲,欧元是好的:它放大了欧洲的整体力量,也就是增强了美元之外的力量的实力,对反对以美元为基础的霸权,是有利的。

但是光看到这一点不够。因为随着欧元的产生,同时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些矛盾可能被人利用。一个是欧洲连环战船问题,一个是东亚外汇储备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中,前者几乎是死结,后者则可能已经被人躲开了。

先说外汇储备,这个简单一点。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对于外汇储备,存欧元存美元,是有过争论的。如果没有欧元,就没有这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的危险之处在于,或者可以被人利用之处在于,美欧是可以携手的。你倒成欧元则欧元贬,倒回美元则美元跌,你再倒回欧元--可能欧元就灭了。总之你的储备缩水。而美欧之间的损益是可以互相交换的,这就是携手吸血。你手里有多少量,他们也是可以互相核对出来的。没有欧元的时候,只有美元,没选择,也就没有这个新的风险。要是形象一点或夸张一点,说成欧元诞生对于东亚的陷阱,也是可以的。当然你说,我始终保密,另外我放着不动从来不倒,什么都不干,套牢也不怕,只保命。呵呵,这是对策,不等于问题不存在。--那怎么办呢?呵呵呵呵


另一个连环计的问题。欧洲因为有欧元捆绑,增强大家的实力,1+1>2,也就放大了实力,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大了风险,这是一个事物同时存在的两面。

为什么说是放大了他的实力呢?强国的市场更大了;弱国在国际上更牛了,比如弱国货币的对外购买能力都增强了。这两条是欧元捆绑之前没有的。

为什么说是放大了他的风险呢?在一定条件和相当的程度下,强国要负担弱国的债务;而弱国过上好日子之后,想要收支平衡就更难做到,导致债务陡增--有点类似于本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 这两条也是欧元捆绑之前没有的。--出口竞争力降,对外购买力增,生活水平要攀比拉平,债务能不剧增?强国的整体负担是更重还是更轻?仅仅指责弱国好吃懒做,不够客观。

所以结果是,强国更强,弱国更弱,差距是拉大的,只有作假帐。--自由竞争之后,地区差距的自然趋势是扩大而不是缩小,这是欧元的内在矛盾,也是资本的内在矛盾,放在中国也一样。只看见德国经济健康,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德国打算回到过去的小国小市场,否则落后地区的所谓债务他自己必须解决。

但是为什么统一的国家如中国可以相对避免这个风险呢?因为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调剂地区差距;因为中央财政有资源调配的权力和应急的能力。这些欧盟都还不具备。

所以,在欧盟目前的多国状况下,船不绑在一起,出事了可以各自逃开,但是总不出事的时候,团结起来的优势就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可是反过来,绑在一起了,一条船着火,大家都遭殃,出事的船越早脱钩,整体损失反而越小。--如今华尔街和高盛的手心里,写的可全是“火”字,准备一条条的往下烧。哪一条点着,德国都必须救。越拖越被动,除非下决心回到从前小国小市场。
--从这个角度看,步子放慢一点,消化得好一点,德国的好人形象就可以更完美一些,才是正确的道路。扩张太急了你扶贫都扶不过来啊,你的经济是健康,那是人家牺牲自己的市场让给你的呢。

这些是讨论的经济,不懂可以忽略。简单的说是这样:欧洲由于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更容易被攻击,比如小猪。攻德国难,攻小猪易。一定条件下,对这些较弱国家的攻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攻击效果,往往使得那些实力强的国家,有力使不出,或者投鼠忌器,左右为难。这就叫连环计,或者火烧连营。进攻的一方,总是挑弱点下手。

如果再打个比方,不叫连环计,就叫隔离仓阴谋好了。一条木船,里面设计了很多隔离仓,一仓漏水不会翻船致命;但是如果为了可用空间更大装货多效率高而取消隔离仓,一处漏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欧元就是取消了原来各国货币的天然隔离仓。--地方保护主义或国家保护主义又把各位水手绑在了各自的一片小区域里,一处出事了不能集中去救。

当然,任何比喻总有引喻失义的可能。但是由于欧元的捆绑造成防守上的被动,是事实存在的也是不难理解的。

不统一是一个根本弱点,是死结,要解开需要极大的魄力--政治不统一造成不能用财政政策促进发展的平衡,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的就是债务危机。再望深处挖,那还有,不说了。


再说中国的态度,救不救欧元的问题。这个主要是对不救欧元的后果有争议。

如果美国人真的有本事能打出一个欧元崩溃,那么还是会出现马克和法郎或者新欧元。

中美欧经济关系的魏蜀吴模型,不妥之处在于,魏如灭蜀,则蜀地属魏。可是欧元如果灭了,欧元区决不会发行美元。比如苏联灭了之后俄国还是发行卢布,只是新卢布而已,绝不会变成美元。欧洲也一样,挖美元墙角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定还有后来的货币顶上去:马克、法郎、新欧元,等等等等。

但是这个区别就在于新货币的影响力。包括死里逃生或失血之后建立的新欧元,将远远不如现在的欧元,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毕竟失了血嘛。这时候金砖四国可以联合起来进欧洲投资以支持新生货币,各方的合作机会仍然大把,这其中谁是老大,就很难讲,不像现在反美元的大旗一定是欧元扛,得利最大的也一定是欧元。

联合投资也只是一个比喻,因为它可以分担风险,团结非美势力。欧元一次弱不下来,也可以反复再来。但是总之,欧元弱了之后更好团结而不是更难团结,则显然是可以预期的。在反对美国霸权的相对统一战线中,发展中国家势力的主导权会因欧元的削弱而更大,则是可以肯定的。挖墙脚的劳动力,不用担心。担心的是他们总吵着挖坑直接把霸主埋了,挖墙脚嫌费劲。


我们谈的这些,主要是谈美国人的攻势,是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是想要说明,如果被美国打垮欧元,对中国有利的因素,很多,而不利的因素,能够克服。所以不要舍不得欧元。同时这个问题及时谈清楚,对于消除恐慌,或者认清形势,都有极大的意义。该恐慌的绝不是中国,即使欧元垮了也用不着慌。美国攻到哪一步了,下一步会如何,会不会反咬,也是很重要的判断。这些把道理摆在这里,是可以讨论清楚的。
同时还应该看到,美国内部的各种势力,利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是这个要冷静对待,不能拿期望当现实。

美国其实是很希望中国救的。高盛不就拿希腊来试过了吗?--美国人很精,你一救他正好一锅煮。对欧洲来讲则更轻松,你的钱被美国吸走又不关我事,因为我们要玩新欧元了,你救的是旧欧元。到时候来一句“旧欧元已死,有事烧纸”,你就哭去吧。

总之,绕回来,在欧元这件事情上,擒二毛和重(重复)伤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反导投资的巨大获利,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怕。不肯重伤,是认识不清。

同时还应该密切观察的,是欧洲人的应对方式。光看美国是不够的。欧洲比较被动,但也决不是毫无办法可想。--干得好我们还是应该鼓掌的,因势利导么。对于欧洲的彻底投降,同样也需要有预防措施,需要冷静客观的去判断,他的损失在哪里,他能否承受。同时,实际上这个美国进攻也可以转化为欧洲发展的动力和机遇,所谓多难兴邦,要看他们如何把握机会了。哈哈哈哈,总之自求多福。
================================================================
说的不错,欧元确实有天生的弱点:
欧元是超主权货币,而组成欧盟的又都是主权国家。
而且欧元区国家还不包括所有的欧盟国家。
欧元的这种弱点很容易别人利用来攻击。
其实攻击欧元并不是上策,而是无奈之举。
美国的上策是打击中国,从中国身上吸血是最理想的,可是土鳖太硬了,反导使米帝很难威胁到中国,自然也无法敲诈中国。
我并不同意hihihuhu(美欧之争,是一个长期以来的主线,某个角度来说,比中美之争的历史和深度都大)的说法,美国只要能够收拾得了中国,欧洲和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就根本不在话下。
因为欧洲的政治军事太差,而老毛子的经济和历史信誉太差,美国很好对付。
只有中国,各个方面都比较均衡,美国很难低成本攻击到中国的核心要害。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1 18:13:29 +0800 CST  
作者:无极009 回复日期:2010-05-11 18:10:27
作者:观世事如棋 回复日期:2010-05-08 17:29:33
jy 们快来解释你们主子的谈话!

---------------------------------------------------
1,这段话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有本事把这段话的视频链接发来看看
================================================================
看这个视频,相当气愤!奥巴马这个黑鬼,讲话太不要脸了!!!
http://www.xh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4994&extra=page%3D1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1 18:29:17 +0800 CST  
看这个视频,相当气愤!奥巴马这个黑鬼,讲话太不要脸了!!!
http://www.xh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4994&extra=page%3D1
-----------------------------------------

你这个打不开呀!!!你能打开???
===================================================================
试试这个,不过要仔细找,标题还是这个标题。
http://www.xhclub.net/forum/forumdisplay.php?fid=120&page=2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3:44:17 +0800 CST  
美评级机构何以能发动“灭国”之战

现代金融,无信不立。然而,国家与机构的信用高低,却由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说了算。它们和美国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超级强权。三大评级机构的“自由言论”可以立即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潮起潮落。从去年底开始,三大机构先后数次降低了希腊国家信用评级,希腊的融资成本迅速增加,主权债务危机越发恶化。同时,三大机构对波罗的海三国、爱尔兰、英国、西班牙等欧洲众多国家实施评级警告。一时间,几乎整个欧洲风声鹤唳,债务危机阴霾笼罩。

此前,日本泡沫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国债务危机等近乎都是由三大机构在“言论自由”下发出“暴风雨就要来啦”的呼喊而引发的。由此掀起的惊涛骇浪,将一个个主权经济体掀个人仰马翻,许多国家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三大机构“自由言论”可令投资者血本无归,令主权国家陷入危机,令相关企业生死沉浮。它们之所以能在国际金融市场如此翻云覆雨,是因为它们有一种介乎市场私权与政府公权,或兼有私权与公权的独特权力。经过百年的积累,三大机构在市场树立起一定的公信力,但其主要权力还是来自政府:美国政府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自由”的公民权授予三大机构,使之能够逃避因不公正、不合理、不科学评级而招致的法律责任;美国政府授予它们垄断经营权,并在实际操作中给予了极力庇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于1996年在其专栏发表评论:“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两个力量,任何一个力量都强大无比,如果两个力量结合,当然会所向披靡。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穆迪与标普不仅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公关等多种手段建立市场信誉,影响与操控市场,谋取垄断利益;而且还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获取各类商业与非商业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获取不当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协助美国政府攫取政治利益,“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香港中文大学苏伟文教授慨叹:试问当今世上,谁能不臣服于美国和评级机构这两位旗鼓相当、且具有杀人于无形的能力的金融巨人?

三大评级机构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国家的信用等级。它们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对他国的金融市场动态则往往“明察秋毫”。三大机构不仅标准本身成问题,而且标准的应用也成问题。它们向来偏袒美国以及美国公司,对其负面问题往往视而不见。2009年12月,希腊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2.7%,因为远远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的上限而被三大机构相继调降评级。与此同时,2009年度美国财政赤字约占GDP的12%,国债累计约为GDP的80%。两大数字都高于欧盟总体赤字水平(7.5%与79%),但穆迪对AAA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展望仍然维持在“稳定”。

此外,与美国亲善的国家,一般会受到“特别关照”;相反与美国关系不和、或不合作的国家,往往会受到“特别关注”。美国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德国一直加以反对,两国裂痕加深。2003年3月,德国企业接二连三地被标普降低评级,由此导致包括最大的钢铁制造商蒂森•克虏伯在内的相关企业股价跌至历史最低。德国政商界普遍认为,这是德国向美国“说不”而招致的报复。十分“巧合”的是,澳大利亚全力支持美对伊战争,标普将澳外汇债务评级升至AAA。

在三大机构相继调降希腊国家信用评级,以及对诸多欧盟国家发出评级警告后,笔者隐约感觉到一场美欧之间的金融战可能行将到来,评级调降与警告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与美元,为稳定金融与刺激经济,美国发行了天量债券,财政赤字业已临近不可持续的边缘。美元大幅贬值与国际地位下滑在所难免,而美元的国际地位直接关系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因此未来美国会尽全力实施“美元保卫战”。要保持美元的国际地位,打压欧元这个最强劲挑战者,理当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而时下欧盟与欧元最脆弱的软肋就在于居高难下的主权债务,美国评级机构的“自由言论”恰恰具有重创这一软肋的巨大杀伤力
====================================================================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凡事不要怨天尤人,很多时候,自己才是问题的起源。
就象下棋,你自己没有失误,别人再厉害也只能下个平手。
你让他们降低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试试,看看会不会让人笑掉大牙。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3:52:25 +0800 CST  
1】首先老船认为。民主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民主是一定的社会形态,人们无法协调观点,采用的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

民主的根基其实是基于人是自私的本质认识。
而民主的目的却是为了克服人的自私思想。
民主对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认识其实是最大的讽刺。

所以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阶级社会,维系社会存在的黏合剂。

民主是社会为了克服社会人自私的手段。

当阶级产生,并且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才产生了民主。

民主不是人自身意志的一种本能反应,民主是阶级出现后社会人的一种意志的本能反应。

民主的对象是阶级社会的社会人本身。民主的对象根本不可能是天,人只能顺应自然。

2】你知道民主是什么吗?

为什么中国社会很少提及民主,一,是因为中国始终认为人性本善。二,基于人性本善,谁有道,谁主持天下,领导天下。得仁义礼智信者,治理天下,中国不是靠民主治理天下。

中国人从来就是希望出现有德明君治理天下,希望出现清官治理天下,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希望民主来治理天下。
=================================================================
说的有点道理。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一个社会要想正常发展,有时候又必须需要牺牲个人的利益。
就拿计划生育做例子,如果是老百姓自己做主就根本不可能通过,但是不搞行不行,答案都不需要说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4:05:56 +0800 CST  
亚洲金融危机,MD用华尔街号剪毛机成功的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这次,华尔街号剪毛机又将拉近中欧的距离,每当TG需要在国际上有所突破的时候,总能听到MD的剪毛机的轰鸣声,十多年的时间里,MD的剪毛机分别出现在亚欧大陆的两端,帮助TG剪除这两端高涨的反华情绪,同时,MD自己却在亚欧大陆的中部陷于沼泽,可谓用心良苦:)
===================================================================
老狂真不厚道,不带这么损米帝的,哈哈。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4:22:49 +0800 CST  
还想问下,这种形式从何时开始?是否现在就开始?


凡人逍遥子


剿杀炒房者--是当前经济层面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当前,流动性过剩是央行眼中,经济健康的最大的敌人,本次准备金率的提高,也是指向这个目标,本人也不否认,流动性过剩确实是个头痛问题,而且是必须要尽快解决。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呢?显然,要了解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应该当务之机。
有人说:“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国是输入性的资本产生的”。还有些专家曾经说:“是因为股市上涨导致的”。真是可笑,股市上涨只是市值在上涨,并没有产生本币总额的上涨,大家要是都提现了。会产生什么结果?结果就是进去一万,出来八千(缴税了)。相信股市的市值就是归0了,还是提不完大家要提的钱吧。所以说,股市是一个消灭流动性的地方,而不是产生流动性的地方......。说股市上涨带来了流动性过剩就是一个黑色的幽默。
那么流动性过剩是如何产生的呢?打个比喻,我先用100万买了一块地皮,然后找人评估,说是价值5000万,然后质押给银行,从银行中贷出4000万。我再用3500万买了一块更大的地皮,然后用500搞起了开发,接着就是期房预售,假如我有100套房子,买房的人除了先预付30%或是更少的钱,然后再从银行里每人贷款10万(房贷),结果又有1000万流向社会。至此社会上就出现了:100万(地产商的初始资金)+4000万(二次质押的贷款)+1000万(购房户银行贷款)+N万(购房业主的初始付款)。如此循环,形成如今的局面。可是如果把所有银行的贷款全还完了,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由此看出,解决流动性的问题,就是解决银行贷款的问题,银行贷款的问题,提高准备金率的方法又是最简单易行。只能说央行的决策只是回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了。却年12月,本人曾预测:准备金率很可能会提到16个百分点左右,而加息的空间最多只有0.54个百分点,如果多了,就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伤害。现在准备金率达到了17.5。
这次加准备金率也是有前因的。那就是前些天,深圳四大国有银行不惜违规操作,变相放松二套房的房贷操作。在央行眼中,显然这些银行手中还有钱。所以说,这次提准备金率,固然有经济战略的需要,更带有一点惩罚之意。
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从全球角度来说,地产行业已经是经济领域一要颗地雷,而银行业依然把它当作一块优质业务。其实,银行业真正的优质业务应该是龙头企业的扩张和发展,而非充满了投机和风险的房地产。

小结:就当前情况来说:地产必须崩盘,银行必须惨淡,企业回归正途,炒房利本全吐。
========================================================================
说的有道理。
政府不应该放纵资本利益集团。
炒做本身并不能为社会增加财富,却会吸引大量资源投入,导致其他领域缺少投入。
时间长了程度深了,就会引发危机。这也是资本主义摆脱不了的噩梦,资本主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就是如此(是其中只一)。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6:43:51 +0800 CST  
作者:凹三凸四猫天ya 回复日期:2010-05-13 16:33:33
离楼主这么近????
========================================================
有什么奇怪的吗?
看同学的资料,好象也是为军迷哦。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6:48:02 +0800 CST  
资产市场的炒作就象啤酒的泡沫一样,少了不好,多了更不行。
关键就是个度。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6:51:21 +0800 CST  
把本届政府和上届政府做对比,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路,但是仅仅是初步的,而且想不出好的表述方式,还是再等一等,等想清楚了,放在寄语下届政府的时候一块说比较好。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3 16:58:00 +0800 CST  
作者:酒糖99 回复日期:2010-05-14 12:44:30
楼主怎么看袁腾飞?
=======================================================================
一个象牙塔中走出的自以为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的秀才而已。
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一个成天在家里和办公室里的人看报纸看新闻看电视,就以为世界就象媒体所描述的那样悲观,又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精英”们多是处在社会中上层的脑力劳动者,而真正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和农民工们反而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这又是为什么呢?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4 16:41:59 +0800 CST  
不要让金融危机和“货币战争”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前进的障碍
本帖最后由 thick1015 于 2010-5-12 04:35 PM 编辑

谁在掌握当代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命门和枢纽
2010年05月12日 14:18: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5/12/c_1292957_5.htm
=======================================================
个人看是一篇值得参考的文章。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中国想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就必须是金融超级大国,而不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那样只能限制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才刚刚开始,中国金融市场又处于发展阶段,所以眼下对中国来说金融安全很重要,开放和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慎之又慎,不能走错棋,同时需要注意保护壮大自己的金融产业,这没有问题。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则中国的金融市场就永远也无法发展壮大,无法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帮助中国成为金融大国的必要工具,中国也就永远都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金融安全,因为你总是弱小的可能成为牺牲品的那一方。

这个世界上最开放,最成熟,最有深度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是美国的金融市场,美国的金融体系,客观上这帮助美国锁定了靠其综合实力支撑的美元的地位,同时也是美国金融安全最大的保障。实际上,美国的金融市场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金融市场,08年如此规模的金融危机它都可以靠种种措施迅速扭转过来,可见其控制力。这个世界上绝没有第二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经得起如此规模的发源于本国的金融危机。

当然,美国的金融体系并不是完美的。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例,这对其自己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需要在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之间重新找到平衡,完善其金融体系。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人应该放弃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中国应该做的是在吸取美国教训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金融市场,在时机恰当的时候谨慎地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这样才能让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有辐射力,人民币才有可能获得区域乃至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当前的中国是个经济大国,金融小国,这不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限制了人民币国际化。解决方案不在于把自己蜷缩起来,“保护”起来,那样永远也不会有绝对的金融安全,而在于发展壮大完善自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成为金融强国,金融巨人,那样才能在货币战,金融战中获得最大的主动,那才是绝对的金融安全所在。


中国如果有雄心成为超级大国,那么就必须致力于成为金融大国,在“谨慎地发展金融市场进而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开放的金融态度与视野”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因为这才是大道,是治本之法。

在金融问题上,中国没有回头路可走。
+++++++++++++++++++++++++++++++++++++++++++++++++++++++++++++++++++++
wind_mark


这一点有待商榷。
所谓身正不怕影斜,但我不认为当今主流的金融体系走的是正道,过度地依赖杠杆和一些花哨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稳定,“诚实”的体系,按我们老家的话,更像“捞偏门”的多些。
我们的目的当然是建立健壮而有效率的一个金融体系。但西方要求我们的那些金融改革开放能达到我们目的的吗?(当拿来的时候,都要先拿这个来做检验)

只要我们的目的明确,有必要样样都照搬别人的吗,我们就不能创建更加实在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模仿地再成功,也不过是变成另一个美国而已)

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我就不信,不效仿那些奇技淫巧还竞争不过他们了

-------------------------------------------------------------
或许我说得不够白。随便举个例子(不一定恰当),比如期货,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吧,也就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纯粹的类似赌博的玩法就不去谈了)很多类似的东西都是为了消除风险,但风险真的消除了吗?不过是转嫁了而已。对整个系统来说,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还增加了成本。并且还妨碍了对问题的真正的解决。又比如融资融券, 说白了就是防止囤积居奇,过度炒作而已。但要防止这个,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有必要用一个有问题的东西去解决眼前的问题吗。我不得不认为西方的思维方面,很多时候都缺乏全局观,只顾个人,只盯着眼前。只想走shortcut,不愿花力气去解决根本原因(此所谓不走正路)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但即使是从整个金融体系来讲,也远远谈不上成熟。否则我们也不会经历现在的危机。
完美的金融体系我说不出来。但并不妨碍我质疑当今主流的金融体系,其实根本就是看不起。西方的路子是条死路。一个好的系统应该是自适应的系统,而不应该存在一些致命的临界点。从我们祖先的经验里面或许还可以找到一些借鉴。
=======================================================================
我们肯定要发展金融,但是不要走美国那样的不归路。
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建立健壮而有效率的一个金融体系,目的是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不是仅仅为了掠夺别的产业的利润和别的国家的财富。
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国家控盘,国家平时不干预市场的平时运作,只给市场设立一些红线,越过红线就动用各种手段把偏离的市场给纠正回来,比如现今的股市,只在明显高过和低于正常的点位时才入市干预。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4 17:01:32 +0800 CST  
本帖最后由 thick1015 于 2010-5-14 12:04 AM 编辑

郭伯雄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会谈
2010年05月13日 21:13: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堪培拉5月13日电(记者曹扬)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13日上午在堪培拉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约翰·福克纳举行了会谈。

。。。。。。。。。。。。。。。。。

===========================================================================================================
最近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陆大嘴先生又在和商家会面时放了一炮,提到“中国可能会自爆(implode)”,“一个正确或错误的决定就会让中国发生摇摆”,澳大利亚需要多元化自己的经济基础。

这个说法立刻被反对党外交事务发言人Julie Bishop抓住,公开把这个消息抖了出来。陆克文表示不核实自己是否用了“自爆”这个词。

呵呵,从这个说法可以看出中澳的关系暂时又因为铁矿石谈判卡住了,FTA谈判恐怕要有些时日了。感觉中澳现在的关系不健康,颇有点像以交易为基础的双边关系。上面陆克文说的这些话很“政治”,想对冲自己曾经拥有的“亲华”形象,迎合澳洲选民。但他却忘记了经过过去的18个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澳洲自己的“亲华形象”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至少在澳洲商界陆克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因素。


澳大利亚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基本上从没有参与到世界政治中来过,对大国之间的博弈没有经验,不知道水有多深。如今世界遇到了大国关系发生大调整,个人看陆克文可能还没有完全看懂国际局势,还在为一些短期利益讨价还价,看不到长远。陆克文还没有意识到,由于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在很多澳洲人眼中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不稳定源,一个可能的风险,至少反对党会把民众向这个方向引导。

下面是最近澳大利亚的外交情况:

1. 加快了与印度的FTA谈判,以此来减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2. 外长去了一趟俄罗斯,与俄罗斯进一步发展关系。

这些动作或多或少都有平衡中国对澳影响力的意思,但陆克文却不明白印度在未来只能是个区域大国,尤其是在输掉阿富汗之后会在多方面受制于人,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澳大利亚与中国相比实在是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伙伴,更何况俄澳的经济往来实在有限。


个人看,澳洲政府绝没有傻到读不懂南亚局势(否则今年他肯定还会参加印度洋军演的),可能也明白这世界要有一变,但他却很可能低估了这一变会有多大,会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多大的影响,哪些人会成为赢家,哪些人会成为输家。更重要的是,多年来没有涉足过世界政治领域的澳大利亚人可能还没有切身体会过国家间政治的残酷 --- 这绝对是一个实力说话的世界。而这样一个世界又恰恰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小国(及小国的政治人物)如果站错队就随时可以被抛弃。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应该向阿拉伯国家取经,也可以和巴基耶夫展开一下讨论,尤其要和明博兄主动“交换意见”,毕竟这些同志们或长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或正在经历剧变,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陆克文作为一个西方政府首脑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口齿伶俐,头脑聪明,能言善辩,这些优势在选举制度下都是显性的,可以赢来选民的。且工党这一届执政团队人才济济,整体水平比较高且没有明显的弱项,而反对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期(真是一熊就熊一窝啊,霍华德需要反省),尤其是党魁艾伯特实在没有当总理的材料(曾经被前任总理基廷公开说成“Intellectual nobody”),澳洲选民都不是傻子,不会轻易放弃陆克文去选艾伯特的。

但是陆克文并非没有政治风险,这种风险的来源之一就是对待中国的态度。个人曾经详细分析过,澳大利亚对中国是重要的,在根本上说澳大利亚也一定是中国外交需要争取的一个方向,而不是斗争方向。但陆克文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澳大利亚的核心优势不是其本人的核心优势。就算国家跑不了,党派不能换,但是人却是可以动的。

像“中国会自爆”这种话说多了不但给商家和选民留下自己“不可预知”和“不稳定”的印象,而且会让工党内部的亲华派犯迷糊。一旦世界格局发生大变,而中澳关系又继续在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最终的牺牲品一定不会是中国和澳大利亚,而会是政治人物,这是由中澳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陆克文需要能够更深刻地读懂国际局势,不带任何情绪和主观愿望地去读懂它。
========================================================================
thick1015不愧是从澳洲回来的人,在中澳关系上有独到的见解。

----------这绝对是一个实力说话的世界。而这样一个世界又恰恰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小国(及小国的政治人物)如果站错队就随时可以被抛弃。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应该向阿拉伯国家取经,也可以和巴基耶夫展开一下讨论,尤其要和明博兄主动“交换意见”,毕竟这些同志们或长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或正在经历剧变,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说的很风趣,大家看懂了吗。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4 17:22:39 +0800 CST  
作者:尼丹小 回复日期:2010-05-13 19:00:20
中国的问题,是发展速度太快,新产生了很多矛盾,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解决矛盾的速度,但是如果发展速度太慢,就肯定会被关在门外,比如碳排放和工业化,比如海洋权益和海外资源,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路,关键看怎样把握这个平衡点,中国的发展一直就象一个钟摆,一直来回晃荡振幅从大到小。共和国成立60年,前后的变化还是很惊人的,可以说是玩三级跳,虽然中间问题也很多很大,老毛当年很聪明,用阶级矛盾把大多数矛盾都置换掉了,但是阶级斗争不可能讲60年,所以这些矛盾还是会冒出来需要慢慢解决。

我从来不相信共产党有多厉害,但我一直相信中国人很厉害,不是说成为党员了大脑就被置换了,要么是坏人要么是圣人,中国人有的缺点共产党都有,中国人有的优点共产党也都有,很多优缺点都是连改朝换代都无法抹掉的。
=====================================================================
支持一下尼斑,这才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所以土鳖才说发展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5 13:33:13 +0800 CST  
作者:利杨 回复日期:2010-05-12 09:18:10
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吸引各国的技术移民,而不在于其教育有多么优秀,现在美国的本土教育呈现出高等教育强而基础教育弱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等教育吸收了各国优秀的教授和学生,如果不是这样,大概美国高等教育的强项只剩下培养医生和银行家了。就从现实来说,美国本土自己培养的顶尖人才多集中在金融等极少数行业中,而其他的则多靠技术移民支撑。这也是中国教育不能走美国之路的原因,我们目前只能自己培养技术人才而难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吸收技术移民,中国人口多,仅高中生人数就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把中国的国情放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估计他们也决计搞不出什么轻松教育来,现在我国的教育专家们一个个眼睛盯到天上,言必称英美教育,就是没看到英美教育本质上都是靠技术移民来支撑的现实,都属于那种僧少粥多,能吸引技术移民,而中国目前则不行,只能通过残酷的考试选拔来培养更多的人,中国现今教育问题在于高等教育,而不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采取了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这才是问题的弊端所在,如果能改严进宽出为严进严出,在条件成熟后将再将严进严出改为宽进严出,则最大的问题就可解决。作为学生,我自然想像美国学生那样一天到晚就是耍,但是现在不行,等哪天我国成为美国那样的世界人才聚集地之后,我国的学生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把中国往这个方向建设,让我们的后代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
说的是啊,中国实在是人太多了,仅仅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几百万,发展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创造不了那么多的岗位,就是个大问题。
盲目照搬别人是要不得的。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0-05-15 13:41:38 +0800 CST  

楼主:观世事如棋

字数:2024946

发表时间:2010-03-26 0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14 12:15:27 +0800 CST

评论数:202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