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272
【原文】
先生曰:“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杨慈湖①不为无见,又著在无声无臭上见了。”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②。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③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廖,就是人消物尽世界。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①杨慈湖:杨简(1140—1226),慈湖(浙江慈溪)人,陆九渊的学生。屡任知县,官至兵部郎官。学重本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②羲皇世界:神话中伏羲时代。
③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译文】
阳明先生说:“用功到了精纯的地方,更加难以用言语阐明,说清其中的道理愈加难。如果执着在精纯的地方,全体的功夫反而被障蔽了。”
“杨慈湖不能说没有见地,(只是)又执着在无声无臭上去理解了。”
“人在一日的时间内,(可以)把古今世界都经历一番,只是人没有意识到而已。当夜气清明的时候,人无视无听,无思虑无劳作,平淡清虚的胸怀,就是伏羲时代的世界;清晨的时候,神清气爽,和谐肃穆,就是尧舜时代的世界;中午之前,人们遵循礼仪互相交接,秩序井然有条,就是三代时候的世界;中午之后,人的精神逐渐疲弱,应事接物就表现得杂乱纷扰,就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世界;渐渐过度到黄昏以至于黑夜,万物休息,景象寂廖,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学者只要能笃信良知,不被‘气’所扰乱,就能常常做一个伏羲时代的人。”
【解析】
第一句是讲功夫做到高级阶段的体验,特点是功夫越精纯,语言越难描述,既然语言难以描述,我们就不做徒劳的言语上的解析了。另一个特点是当你觉察到功夫精纯的时候,还不能太执着于这个“精纯”,而是应该将心放到时时“循理”上,因为你一旦意识到“精纯”并且想多注视“精纯”几眼时,会发现突然间它变得不“精纯”了。这种情况就像你坐电梯时碰到一个美女,你自然而然看人家一眼也就罢了,要是老盯着人家看,不但搞得人家很不自在,她的不自在也会导致你自己也不自在,本来一种很和谐很美好的场景一旦被这种不自在打破,反而会让气氛显得很尴尬。
第二句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提到了杨慈湖先生,慈湖先生是陆九渊的学生,其学说主张“毋意”、“无念”,宣扬“人心自明,人心自灵”的观点。阳明对他的点评是“又著在无声无臭上见了。”执着于“无声无臭”,则其弊病就是容易流入虚寂一端,难于在出世的事为上立定脚跟,大致上近于佛家的修养主旨。
第三句的内容前文已经提到过,请参看第061节的解析。
273
【原文】
薛尚谦①、邹谦之②、马子莘③、王汝止④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⑤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⑥,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乡愿⑦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⑧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①薛尚谦:即薛侃,见072节注解一。
②邹谦之:即邹守益,见180节注解一。
③马子莘:即马明衡,见039节注解二。
④王汝止:名艮,号心斋(1483—1541),泰州安丰场(今江苏泰州)人,王阳明最有影响力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⑤征宁藩:指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阳明平定“宸濠之乱”一事。
⑥南都以后:南都指南京。正德九年(1514)四月,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掌殿廷礼仪。
⑦乡愿:见126节注解二。
⑧狂者:语出《论语.阳货》,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指志意高远,勇往直前,敢作敢为,有进取精神;“狷”指有所守,洁身自好,不求有所作为亦绝不肯同流合污。
【译文】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陪同先生坐着,感叹先生自从征讨宁王朱宸濠以来,天下对先生进行诽谤议论的人日益增多,请大家各自说说其中的原因。有人说先生的功业地位日益尊隆,天下嫉妒先生的人就变多;有人说先生的学说日益昌明,所以替宋代的儒者来和先生争论是非的人也增多;有人说先生自从在南京升任以来,信从先生的志同道合之士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四面八方阻挠排挤先生的人也更加卖力。阳明先生说:“诸位所说,确实都是有的。但是有一条我自己觉察到的,诸位都没有谈到啊!”
朋友们都请先生言明。
阳明先生说:“我在就任于南京之前,还有一些‘乡愿’积习存留胸中,我现在笃信自己良知所体认的真是真非,信手做去,就没有半点的掩藏之意。我现在才做到了一个‘狂者’的襟怀,即使天下的人都说我做的没有说的好也没关系!”
薛尚谦站出来说:“能笃信到这种程度,才是圣人的真血脉。”
【解析】
此段的重点全落在阳明先生自述上,先生现身说法。借《论语》中的“狂者”比喻自己刊落声华后之胸次襟怀。人的气质禀赋,受之于先天而养成于后天,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用古人的话说是由于“气拘物蔽”,多有渣滓。阳明自我检讨,说自己之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但是现在笃信良知,一切言行皆发自本心,以“狂者”自喻,并不是说先生真的就是狂傲不羁,而是对之前残留的“乡愿的意思”的拨乱反正,当为则为,当止则止,一切施为皆依我之良知,不再顾忌世上诸人的闲言碎语。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4 11:39:20 +0800 CST  
@stliu2551 2272楼 2013-06-25 22:03:54
老师,若您的书尚未出版,能否发份整理版给我,万分感谢![email protected]
-----------------------------
你好,发此邮箱被退回,提示邮箱地址有误.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6 20:57:33 +0800 CST  
274
【原文】
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又一日,董萝石①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
盖汝止圭角②未融,萝石恍见有悟,故问同答异,皆反其言而进之。
洪③与黄正之④、张叔谦⑤、汝中⑥,丙戌⑦会试归,为先生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信。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曰:“何以见之?”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①董萝石:即董沄(1457—1533),字复宗,号萝石,晚年号从吾道人。浙江海盐人,王阳明学生。嘉靖三年(1524),董沄六十七岁时,游会稽,闻阳明先生讲学,以师礼事之。
②圭角:锋芒的意思。
③洪:指钱德洪。
④黄正之:见106节注解一。
⑤张叔谦:名元冲,字叔谦,号浮峰。山阳(今浙江绍兴)人,授官右副都御史。
⑥汝中:即王畿,见230节注解一。
⑦丙戌:指嘉靖五年(1526)。
【译文】
先生指点人的时候,往往一句话就能感人至深。
一天,王汝止出游归来,阳明先生问道:“出游都看到了什么?”王汝止回答道:“看到满大街的人都是圣人。”阳明先生说:“你看到满大街的人都是圣人,(那么)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又一天,董萝石出游而归。见阳明先生说:“今天见到一件怪事。”阳明先生问:“什么怪事?”回答说:“看见满街的人都是圣人。”阳明先生说:“这也是平常的事情,又有什么奇怪的。”
大致上是因为王汝止做人的棱角还没有消融,董萝石却是恍然有悟,所以问的问题相同,而阳明先生的回答却各异。都是因人而言以加以提携。
钱德洪与黄正之、张叔谦、王汝中于丙戌年参加会试归来,向阳明先生描述在途中讲学的情形,说听讲的人有的信,有的不信。阳明先生说:“你们搬出一个圣人来向人们讲学,人看到圣人来,都害怕得走了,怎么能讲得进去,先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为愚夫愚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钱德洪又说今日要分辨出人品的高下最容易,阳明先生说:“何以见得?”德洪回答说:“先生您就如泰山在前,(令人高山仰止),要是有人不知道敬仰先生您,就是有眼无珠的人。”
阳明先生说:“泰山没有平地大,平地上又有什么可观的?”阳明先生一句话点评,刺破了钱德洪终年的鹜外好高的毛病,在座的也无不警醒戒惧。
【解析】
这段记录了几则阳明先生因人施教的例子,这种教学艺术自孔子以来,一直都是儒家所秉承并提倡的。另外他也开导他的弟子们向别人讲学,也必须看人下菜,认清讲学的对象,再有的放矢,这层意思我们在066节的解析中也提及过,可以对照来看。
钱德洪的例子也颇有意思,他本来是以给阳明先生戴高帽的形式来谈论如何辨别人,谁知道王圣人不但不领情,还很不配合地给了钱德洪一个钉子碰,德洪将阳明比喻为泰山,阳明则反问他,说泰山还没有平地大,(你为什么不说我是平地呢?瞧不起人还是怎么的?)就算你改口说我是平地,那么平地又有什么可以看的呢?总之,无论你说我是泰山或者说我是平地,都能找到你的茬,你错就错在没有必要把心思放到这么无聊的话题上。
阳明之所以如此夹枪夹棒反问钱德洪,就在于钱德洪这个人有好高骛远之毛病,喜欢聊一些无关身心之学的清谈类话题,比如这次谈到的如何区分人品的高下,完全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人家人品好不好关你屁事,你先把自己人品砥砺好才算是正业吧!《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我果为烘炉大冶,何患顽铜钝铁之不能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毒物之不能容纳?”阳明先生一直强调自己的学问是“为己之学”,原因就在这里,先将自己的内功练扎实了,才是为学的当务之急。该急着做的事情不急着做,不急着做的事情去瞎操心,本身就是私欲作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7 16:25:19 +0800 CST  
@OLAN99 2279楼 2013-06-27 17:52:53
老师,您的整理版能不能发给我一份呢。楼上的号码是错的,请发到这个 谢谢[email protected]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7 18:52:27 +0800 CST  
@刘亚扬 2281楼 2013-06-27 21:47:58
麻烦老师发一份给我, [email protected]
谢谢了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8 17:39:11 +0800 CST  
275
【原文】
癸未①春,邹谦之②来越③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是夕与希渊④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问曰:“先生何念谦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⑤’,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①癸未:嘉靖二年(1523)),时年五十一岁。
②邹谦之:见180节注解一。
③越:浙江绍兴。
④希渊:见第085节注解一。
⑤“以能”句:语出《论语.泰伯》。
【译文】
葵未年春天,邹谦之来浙江绍兴请教学问,停留了几日,先生在浮峰与邹谦之送别。(送别当天的)晚上和希渊等几位朋友划船行至延寿寺住宿,晚上秉烛夜谈,先生感叹惆怅不已,说:“江涛烟柳,故人转眼间就已在百里之外了!”
一个朋友问道:“先生为何如此深切地惦念谦之呢?”
阳明先生说:“曾子所说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像谦之就非常接近了。”
【解析】
这段关键是理解《论语》中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此句的大意是:自己有才能却能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能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好像没有学问一样,肚里有东西却像肚里没东西一样,被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这段是对君子之风的描述,大抵道德学问越高深的人,越是虚怀若谷,越是谦虚谨慎,越是脾气超好。这几乎成了古今中外的一条定律。阳明先生以曾子的这番话比喻邹谦之的为人气度,评价是相当高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9 10:46:06 +0800 CST  
276
【原文】
丁亥①年九月,先生起,复②征思田③。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④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⑤,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①丁亥:嘉靖六年(1527),时年阳明五十五岁。
②复:阳明在浙江时,任职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阳明征伐思田之前,先是姚镆征伐,未能平复,阳明接替之,所以说“复”。
③思田:思,思恩,今广西武鸣县北。田,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
④汝中:参看230节注解一。
⑤格、致、诚、正、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语出《大学》。
【译文】
丁亥年九月,先生被起用,再次征伐思恩和田州。即将出发的时候,钱德洪和王汝中讨论学问。汝中举出阳明先生教导的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说:“这话的意思怎么样?”
汝中说:“这恐怕也是不能作为定论的话头,如果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了。如果说意有善恶,那终究还是说心体依然有善恶在。”
德洪说:“心体是天生的性质,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了(后天)习气浸染的心,意念上就有了善和恶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恢复性之本体的功夫。如果(意念上)原本就没有善恶的话,也就用不着说这些功夫了。”
这天晚上(德洪和汝中)陪奉阳明先生于天泉桥上,各自举出各自的观点请阳明先生指正。
阳明先生说:“我现在就要出发了,正打算邀请你们过来点破这里的意思。二位的看法,正好可以相互补充,不能各执一词,我这里指引人,原本就有这两种。资性伶俐的人,直接从本源上领悟,人心的本体原本就是洞明无碍的,原本就具有个‘未发之中’。资性伶俐的人,一旦领悟本体,就是功夫。他人也好,自己也罢,内观也行,外用也可,全部通体透彻。其他人则不免有(后天)习气侵染的心在,本体受到蒙蔽,所以就要教他们在意念上切实地去为善去恶,功夫熟练后,心中的渣滓去除尽了,本体也就明澈了。汝中的看法,是我这里用来指引资性伶俐之人的;德洪的看法,是我这里用来指引资性次一等之人的方法。二位相互借鉴,则中等资性上下的人都可以指引他们入道。若是各执一词,眼下就有误人之处,对于‘道’的本体就各有未尽之处。”
阳明先生随后说:“以后对朋友讲学,万万不可失去了我讲学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依照着我这个话头,根据不同的人加以(不同的)指点,自然没有毛病,这原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功夫。资性伶俐的人,世上难遇。一旦领悟了本体,就全部通体透彻,连颜回和程颢都不敢承认可以做到的这一点,又岂能轻易指望于别人呢?人有(后天)习气侵染的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切实地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去凭空思考一个本体,就会一切事为都不能落实,不过养成了一个‘虚寂’的毛病,这个不是小毛病,不可不早日说破。”
这一天,德洪和汝中都有所省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9 10:47:37 +0800 CST  
【解析】
这一节谈到了著名的阳明四句教。前两句我们在087节已经谈到过,请参看之。“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两句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前面许多节中,没有难解之处。本节阳明先生对这四句的阐释也是非常清楚了,但是这四句依然留给后人许多争议,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后人认为阳明先生没能从逻辑上解释好“无善无恶”的“性”,如何过渡到“有善有恶”的“意”的。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探微式讨论,仅为一家之言,以供大家参考。
四句教的最大特色在于,四句话的立论根基是不同的,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句话时,是又一次客串进来了“唯物主义”的视角立场,这句我们可以勉强将其比喻为是“上帝视角”的关于“心之体”的描述。由于这一句和后面的“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具有明显的逻辑矛盾——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如何又生出有善有恶的意呢?这样说岂不是是说母鹿生出了马崽,母鹿自然该生出鹿崽,生出了马崽,这不科学啊!产生这种疑问的代表人物有明末大儒刘宗周,他曾针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句发出过这样的评论,“若心体果是无善无恶,则有善有恶之意,又从何处来?为善去恶之功,又从何处来?无乃语语绝流断港?”
刘宗周先生用“绝流断港”来形容对四句教的观感,深得众多后人的共鸣,但是我认为刘宗周先生也是犯了执泥于“我见”的毛病,他的执泥之处在于将第一句中的“善”字和“恶”字与后面三句的“善”字和“恶”字作一视同仁看,而实际上,“善”字和“恶”字在第一句与后三句中的意义是不同的,这里藏有最大的玄机。
阳明说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说心的本体依循于“理”,没有一丝自己的意思在内?这种状态阳明先生之前曾经表述为“至善”。(关于“至善”请参看第002节的解析部分),将“至善”表述为“无善无恶”,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客串进了“唯物主义”视角,这是一个说无可说的本然如此。
既然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有善有恶的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意如果依循心的本体而动,就是“善”意,但是,由于“气拘物蔽”等原因,并不是每一个“意”的产生都可以依据本体而动,一旦在本体的基础上产生了过或者不及的意,这个“意”就是恶的,这就是“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句的意思。第二句的“有善”实质上是指第一句中“无善无恶”心之本体得以实现的情形,保持了“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就等于实现了人心和天理的完美合一,这种合一对人而言产生的价值体现描述为“有善”,从这里可见,本来在第一句中还可以描述为“无善无恶”的情形,到了第二句,则成了“善”,可见第一句中的“善”字和第二句中的“善”字的意义是不同的。而后三句中说的“善”和“恶”则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含义。
后人总是说第一句和第二句有逻辑上的矛盾,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第二句中说的“善”和“恶”,不是继承了第一句中的“善”和“恶”的意思,而是将第一句中的“无善无恶”作为一个标的物,将依循这个标的物的划归为了“善”,将偏离于这个标的物的划归为了“恶”。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里说的“知善知恶”的这个“知”,就是我们在第044节解析中说到的“阳明良知”,这个“知”是人心中的监察机构,可以对“意”的善恶做出判断,合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就是善,偏离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就是恶。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就比较好理解,前面也多次提到,将良知判断为“善”的“意”扩充下去,将良知判断为“恶”的“意”遏止克治下去。参看第063节的图。
另外阳明先生还将讲学的对象区分为“利根”之人和“其次”之人,但是随后又说“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这就等于告诉我们,他的与“利根”之人讲学的方法其实也仅仅存有理论上的意义,对于99.99%的人来说,都是适用“其次”之人这个范围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9 10:48:14 +0800 CST  
277
【原文】
钱德洪序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廖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①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②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每临别,先生常叹曰:“君等虽别,不出在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尝闻之同门先辈曰:“南都以前,朋友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虽讲学日久,孚信渐博。要亦先生之学日进。感召之机,申变无方,亦自有不同也。”
①癸未:嘉靖二年(1523),时年阳明五十一岁。
②天妃、光相:皆佛寺名。
【译文】
阳明先生刚返回浙江绍兴时,来往的朋友尚且不多。随后从四方来拜访的日益增多,葵未年以后,环绕先生而居住的房舍相连,像天妃、光相等寺院,每一间房,常常就有几十人聚餐,夜间没有睡觉的地方,就交替着休息,歌声彻夜不息。从南镇、禹穴、阳明洞所在诸山的远近寺院,信步行去,到处都是同志们游学居住的地方。每当阳明先生坐下讲学的时候,前后左右环绕先生坐着听讲的,常常不下于几百人。送往迎来,每月之内竟然没有空闲的日子。以至于有许多在这里待了一年多的人,(阳明先生)依然无法完全记住其中每个人的姓名。每当(求学的人)告别的时候,阳明先生常常感叹着说:“诸君虽然别去了,毕竟仍然在此世间,只要能和我所讲的志向相合,我就算忘记了你们的相貌也没有关系了。”
诸位学生每当听完先生讲学走出门外,没有不欢悦称快的。曾经听同门的前辈说:“先生在南京任职之前,追随先生而学习的朋友虽然多,也没有(现在)在浙江绍兴如此兴盛啊!这虽然也是因为(先生)讲学的时间长了,相信先生学说的人日渐增多。更重要的是先生的学问日趋精进。对人的感召力以及应变不穷的教学艺术也大和之前不同。
【解析】
钱德洪以阳明先生学生的视角,介绍了一下阳明先生在浙江讲学时的盛况。前几日,某外国过气球星到某大学访问,为争睹该明星尊容,一时万人空巷,据说还发生了踩踏事故,致使数人受伤。当年听阳明先生讲学时人多为患之气场,与今日之场景颇有几分貌似而神离,细思个中况味,不免令人徒生唏嘘感叹!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30 09:27:40 +0800 CST  
楼主自建QQ群:43236363,阳明心学躬行群,志于阳明心学者请进!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1 09:55:55 +0800 CST  
279
【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①’,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
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②’,正在此也。”
①“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句:语出《河南程氏遗书》,程颐语。
②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孟子.告子下》。
【译文】

阳明先生说:“先前的儒家学者(指程朱)解释‘格物’为格尽天下之物的意思。天下之物又如何去格呢?并且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现在如何去格(草木的理)?纵然能格草木,又怎么能返回来‘诚’自己的意呢?我将‘格’解释为‘正’的意思,‘物’解释为‘事’的意思。《大学》中所说的‘身’,就是指耳、眼、口、鼻、四肢。想要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手足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又如何下得去功夫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虽然能看,但是指挥眼睛看的是心;耳朵虽然能听,但是指挥耳朵听的是心;嘴巴和手足四肢虽然能说话和行动,而指挥说话和行动的是心。因此想要修身,先要理会自己的心体,常让自己的心体廓然大公,没有一点儿‘不正’的地方。只要主宰一正,就能开窍在眼睛上,自然没有非礼的视;开窍在耳朵上,自然没有非礼的听;开窍在嘴巴和四肢上,自然没有非礼的语言和行动。这就是为什么说修身在于正其心。但是至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哪有不善的呢?现在想要正心,本体上又有什么地方可以下功夫呢?必须就心的发动处才可以用上力气啊!心的发动处不可能没有‘不善’,所以就在(‘不善’之意升起的地方)下力气,(这)就是在做‘诚意’(的功夫)。如果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喜好‘善’上,就踏踏实实地去(履行)喜好‘善’(这个念头上);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厌恶‘恶’上,就踏踏时时地去(履行)厌恶‘恶’(这个念头上)。意所生发的地方,既然没有不诚,那么其本体怎么会有不正呢?所以说想要‘正心’,就要做到‘诚意’,功夫用到诚意上,才有实际的着手处,但是诚意的根本,又在于‘致知’。就是所说的‘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这就是我心里良知(所在)之处。但是,‘知道’了善,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去做;知道了不善,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不去做(克治‘恶念’的功夫)。那么这个良知就被蒙蔽了,就是不能‘致知’了。我心中的良知既然得不到扩充到底(的落实),那么心中虽然知道喜好‘善’,却不能切实地去喜好;虽然知道厌恶‘恶’,却不能切实地去厌恶‘恶’。如何能做到意诚呢?所以说‘致知’是做到意诚的根本。但也不是凭空地去‘致知’,‘致知’要在实事上做(具体的)‘格物’功夫。比如意在为善上,就在(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除恶上,就在(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不去为恶。去除恶,固然是‘格’不正的念头以令其归于正;为善,则是指不善的归之于正,也是将不正的‘格’为正。这样一来,则我心中的良知就没有私欲蒙蔽了,得以将良知扩充到极点,然后意所生发的地方,喜好善去除恶,就没有不诚了。诚意功夫的实际下手处在于‘格物’。如果这样去格物,就会人人都能做得来,(《孟子》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原因正在这里。”
【解析】
这段其实没有说什么新东西,全部可以在《传习录》前文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只不过阳明先生这里的论述更细致更系统。读此段,给人一种寒冬腊月穿一身贴身棉袄出门之感,倍感切实贴心。
不再全段解读,挑选该段最对世人病症之句加以解释,阳明说“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我看电视新闻中关于政府部门会议的报道时,曾经特意留心,发现“狠抓落实”这四个字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几乎可以和“重要会议”这四个字像媲美,但是这四个字必须反着来看,我们的领导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狠抓落实”,原因就在于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再司空见惯不过了。政府制定一项法令,一套章程,其初衷往往是好的,但是一旦到了具体的实施阶段,其中的各种“肠梗堵”情况就会层出不穷,所以,仅仅停留于纸面的空文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屡见不鲜。
人们常说,军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机构,军队的效率之高,就在于他的执行力,军令如山的特征令军队的行事容不得半点苟且拖延。所以,当代许多有作为的大企业家,大多有过从军的背景,并不是说他们的良知就比别人强大多少,而是这些人将良知落实下去的能力比普通人强大太多,而落实良知在阳明先生这里的表述就是脍炙人口的“致良知”三个字。
三国时期,刘表的处事方式是古人中不能“狠抓落实”的一个反面教材,徐庶在品评刘表的领导才能时,很著名的评语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用阳明先生这里的观点来点评,就是典型的知行分离,喜欢有才能的人,也确实欣赏这些人,但是就是不能重用,厌恶恶人小人,也确实讨厌这些人,但是就不能去除。刘表这个性格缺陷,导致他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只能扮演一个“徒有其表(曹操评刘表语)”的跑龙套角色,最后导致富庶的荆州在其死后落入他人之手。
阳明这段所说,基本上囊括了他学说的全部精义,可以看出,先生的学说仅仅从理解的层面来看,即便目不识丁之人,也可以完全领会,但是尽管如此,其学依然无法发扬光大,只是因为世人的毛病其实和刘表是一样的,那就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刘表之病,不是他一人之病,是古今天下人之通病。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1 11:12:30 +0800 CST  
@阳光照乾坤 2296楼 2013-07-01 17:20:50
每天所思所想,一言一行,皆以良知为准则,但稍一疏忽旧习又复发。践履之难,只有自己最清楚! 对自己的评价:40岁前是稀里糊涂的活,得过且过的过,虽不至于信口说,任意行,但也强不到哪儿去。偶遇阳明先生之心学,初读晦涩,复读意觉浅显,在读方初识门襟,预读预妙,心情喜悦,爱不释手。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时刻提醒自己:循理而行,进退有据,当为则为,当止则止,依我良......
-----------------------------
这是我开贴之来见过的最好的回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1 17:37:16 +0800 CST  
@无敌研者 2301楼 2013-07-01 21:29:00
读楼主大作,总是有茅塞顿开之感!
本人年方25,尚窝在象牙塔之中,社会阅历不丰富。以下是我读过楼主文章之后,自己的一些领悟。不成熟之处,还望楼主不吝指教!
人在这个世界的活动中,不能以外在事物为自己追求的价值导向。而要以内在气质为主导,要由内而外地散发。
当然,人是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人心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刺激,也是与外在事物触碰的。但是,面对种种的一切,人应将外在事物内化,在不断地与......
-----------------------------
今天的回复怎么都这么给力,楼主握手加拥抱,能这么恰当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楼主也甚是欣慰,小兄弟年龄不大,却悟性极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利根"之人,但是更希望你别因为我今天的奖掖而骄傲,能谦虚善下,笃实深造,将必成大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1 22:02:54 +0800 CST  

280
【原文】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①,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②与钱友③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①晦翁:指朱熹,朱熹号晦翁。
②初年:指弘治五年(1492),时年阳明20岁。
③钱友:一位姓钱的朋友,具体姓名不详。
【译文】
阳明先生说:“众人只是说格物要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又何曾按照他说的去做呢?我却是实地用过的。早年和一位姓钱的朋友共同讨论做圣贤需要格天下之物,(只是)眼下哪里有这么大的精力?所以,我指着亭前的竹子,让他去格一下看。钱某就从早到晚去格竹子的道理,竭尽了心力,持续了三日,就导致积劳成疾。我当时说他这是因为精力不足,所以我亲自上阵去格,从早到晚也没有获得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也是积劳成疾。于是和钱某相互感叹说圣贤这事儿不是我们做得来的,我们没有他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等到在贵州龙场的蛮荒之地呆了三年,对于格物的说法颇有心得,才知道天下之物本来就没有可以去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身心上去下。坚定了圣人是人人可做的信心,自己也就有了(志在圣人的)担当了。这里的原委经过,要说给诸位知道。”
【解析】
阳明口述历史,讲自己早年格竹的著名故事。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描述自己发现良知之学的曲折过程。先生勇于实践之作风,虽然在早年还没有自觉意识到,但是无形中就是在践行知行合一,只是早年的先生还是“日用而不知”而已。
281
【原文】
门人有言邵端峰①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
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①邵端峰:人名,具体不详。


【译文】
门生中有人说,邵端峰认为儿童不能格物,只能教他们洒水、扫地、应对等。
阳明先生说:“洒水、扫地、应对本身就是一个物,儿童的良知只能到这个程度,便教他洒水、扫地、应对,就是致他的这一点良知了。又比如儿童知道畏惧师长,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之处。所以即使在嬉闹时看到了师长,就去行礼致敬,这就是他能格物来致尊敬师长这个良知了。儿童自然有儿童的格物致知。”
阳明先生又说:“我这里说格物,从儿童到圣人,都是这样的功夫。但是圣人的格物,就更熟练些,不用费太多力。这样格物,就算是卖柴的人也做得来,即便是公卿大夫,以至于皇上,都是这样做。”
【解析】
这段谈儿童的格物,文意浅白,不再多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3 20:42:39 +0800 CST  
282
【原文】
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①”二句为问。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门人问曰:“知行如何得合一?且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分明知行是两件。”
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②此是如何?”
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
又问:“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③,知行却是两个了。”
先生曰:“说‘及之’,已是行了。但不能常常行,已为私欲间断,便是‘仁不能守’。”
又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④’,如何谓心即理?”
先生曰:“‘在物为理’,‘在’字上当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先生因谓之曰:“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又问:“圣贤言语许多,如何却要打做一个?”
曰:“我不是要打做一个,如曰‘夫道一而已矣⑤。’又曰‘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⑥’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如何二得?”
①知之匪艰:语出伪《古文尚书》,原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②学以聚之,仁以行之:语出《易.乾.文言》,原文“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③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语出《论语.卫灵公》。
④在物为理:语出《伊川易传》,原文“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⑤夫道一而已矣: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⑥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语出《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译文】
有人怀疑知行不能合一,举出“知之匪艰”两句相问。
阳明先生说:“良知的自我觉知,原本是容易的。只是因为不能致这个良知,就成了‘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了。”
门生问道:“知行怎么能合一呢?比如《中庸》中说‘博学之’,又说一个‘笃行之’,知行分明是分成两件事的。”
阳明先生说:“博学也只是说在每件事上学着存养天理,笃行只是坚持学习不要中断而已。”
门生再问:“《易经》中说‘学以聚之’,又说‘仁以行之’,这是为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也是这样的(道理),在每件事上学着存养天理,那么这个心就再也没有放失的时候,所以说‘学以聚之’。然而,常常学着存养天理,令其再没有私欲隔断,这就是心中良知生生不息的地方,所以说‘仁以行之’。”
门生又问:“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行岂不是分成两个了?”
阳明先生说:“说到‘及之’,就已经是‘行’了,但是不能坚持‘行’,已经被自己的私欲所隔断,就是‘仁不能守’。
门生接着问:“‘心即理’(是您)的说法,程颐先生(却)说‘在物为理’,(那么您)为何说成‘心即理’?”
阳明先生说:“‘在物为理’(这个说法),其中的‘在’字前面应该再添加一个‘心’字,自己的心在物才是理。比如自己的心在于侍奉父亲就是孝(的理),在于供奉国君就是忠(的理)等等。”
阳明先生接着说:“诸位要懂得我立言的宗旨,我现在提出一个‘心即理’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世上的人将心和理一分为二,所以就有许多问题产生。比如春秋五霸抵御外族,尊奉周王室,都是出自一个私心,这就不合乎理。世人却说他做得合乎理,只因为他们内心不纯,往往只是羡慕(五霸的)所作所为,只追求外表做得好看,却和心完全不相干。将心和理一分为二,其流弊是归于了霸道的虚伪,而自己尚且不知道。所以我说一个‘心即理’,要让世人知道心理是一个东西,就能到心上下功夫,不要到外面追求所谓的‘义’,就是王道的真谛。这是我立言的宗旨。”
门生继续问:“圣贤留下很多言语,为什么(您)却要将它们凝练为一句话。”
阳明先生说:“我不是要(刻意)凝练为一句话,比如(《孟子》中说)‘夫道一而已矣’,
(《中庸》中)又说‘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天地和圣人都是一体,又怎么能分为两个呢?”
【解析】
这节是阳明的学生对“知行合一”和“心即理”这两个概念进行的极限测试。阳明看似左突右挡,招招式式接得精彩,但是仔细分析,阳明先生还是老一套的三板斧,纵然你有千条计,我自有我的老主意。所以仅仅从内容的新颖度上来说,这段是让人看后要打呵欠的鸡肋。所以请大家参看我们前面所有关于“知行合一”和“心即理”的有关内容即可,我不再赘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3 20:43:13 +0800 CST  
@niumahu 2308楼 2013-07-04 14:20:07
好书,楼主准备何时出版。

-----------------------------
感谢支持,何时出版还没确定哦,到时候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4 18:12:02 +0800 CST  
@心安体健 2311楼 2013-07-04 18:43:07
心学和佛家哲学非常相似确是真的。都在心上做功夫。楼主不妨在讲解完后好好比较一下心学与释学的异同之处。。
-----------------------------
你好,心学和佛学的比较在帖子中有关章节已经提到过,请参看之,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4 22:46:52 +0800 CST  
楼主自建QQ群: 43236363,阳明心学躬行群.喜欢心学的进.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05 22:15:41 +0800 CST  
283
【原文】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
【译文】
“心并不是指指那一个血肉(之心),凡是知觉到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眼睛的听觉和视觉,手脚的触觉。这里面的知觉就是心。”
【解析】
这里是阳明对“心”的明确解释,曾经有人这样质问我,你说阳明心学多么多么神奇,但是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人是用大脑思考的,不是用心思考的,王阳明连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搞不清楚,还谈什么神奇?
那么这段阳明就亲口告诉我们,“心”这个字只是先生借代过来的一个名称表述,他和我们当代理解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心并不相同。阳明借用“心”字只是为了说明人的“知觉”,而知觉这个功能实质上是人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媒介,人除了用知觉来感知这个世界之外,没有第二种途径可以参与到这个世界中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上所有的“理”都必须纳入到“心”才有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是上节刚刚提到的“心即理”的涵义。
284
【原文】
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工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译文】
黄以方问:“先生所说的‘格物’,是不是《中庸》中的‘慎独’以及(《孟子》中的)‘集义’、(《论语》中的)‘博学于文,约之以理’等等,都包含在‘格物’中了?”
阳明先生说:“不是这样。‘格物’就是‘慎独’,就是戒惧。至于‘集义’、 ‘博学于文,约之以理’,功夫是同一个层次的。不是说你列举的这几件都包含在‘格物’内。”
【解析】
‘格物’指将心中不正的念头扭转为正,‘慎独’指在独知独觉之处要戒慎恐惧,令此心不偏离理。这两个概念都是在意所发起之处做功夫,所以可以直接划等号。
‘集义’按照朱熹的解释是“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集义”和“格物”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集义”是时时处处坚持“格物”的集合体,也就是说“格物”侧重的是每个意念发起之处用功夫,“集义”则是从宏观视角看待“格物”,强调人的“格物”功夫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拓展性,但是在这个拓展的过程中必须以“义”为中心。
“博学之文,约之以理”中的“博”字,同样是强调了“学”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拓展性,但是这个拓展必须以“理”为中心,而“理”字实质和“义”字是相通的。从中可以看出“集义”和“博约”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类同的,所以阳明的意思就不言自明了,按照他一贯的王氏风格,可以列出这样的等式:格物=慎独,集义=博约。另外我还可以补充一个等式:集义=格物×n,其中的n应该大于等于2。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0 11:39:27 +0800 CST  
@jnfq 2321楼 2013-07-10 15:41:03
得知跟楼主同龄,真是汗颜啊!带个小板凳在这里好好学习了。楼主加油!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0 18:25:55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