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285
【原文】
以方问“尊德性①”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②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己。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问“致广大”二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①尊德性:见018节注解二。
②子静:指陆象山,字子静,见036节注解一。
【译文】
以方向阳明先生请教(《中庸》中的)“尊德性”一条。
阳明先生说:“‘道问学’就是‘尊德性’的途径。朱熹说‘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熹这样说)是把‘尊德性’和‘道问学’分作了两件事。比如我们现在的讲解讨论,下了许多功夫,无非只是为了存养这个心,令其不失去其固有的德性而已。岂能尊德性只是空洞洞地去尊,而不去做‘道问学’的功夫?(或者)道问学只是空洞洞地去问学,而与德性没有关联?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不知道现在我们所讲解讨论的是什么,学习的是什么?”
以方又请教(《中庸》中的)“致广大”二句。
阳明先生回答说:“‘尽精微’就是‘致广大’的途径,‘道中庸’就是‘极高明’的途径。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广大的,人做不到‘尽精微’,就会被私欲所蒙蔽,心就会小得无法再小。所以能在细微曲折的地方,都无所不尽(去校正心体),则私欲就不足以产生蒙蔽了,自然就没有那么多障碍阻隔的地方了,又怎么能不致(心体的)广大呢?”
以方又问:“精微是指念虑的精微呢,还是指事理的精微呢?”
阳明先生说:“念虑的精微,就是事理的精微。”
【解析】
我们先看一下《中庸》中的原句“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先说“尊德性”,在阳明先生看来,“德性”就是良知,所谓的“尊德性”就是将人的良知奋扬起来,不令其被私欲埋没。“道问学”大意是好问勤学以致知,是实现“尊德性”的具体方法。
在阳明看来,“尊德性”只是“道问学”的抽象表述,而“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具体展开。所以二者可以认为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达形式。但是阳明先生在解读朱熹先生的“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这句话时,说朱熹是“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然后就是一番批判式解析,以证明这二者骨肉相连的不可分离性。
其实阳明先生这番解读,依然有将朱熹先生当冤大头,拿人家的话拿来当道具用的嫌疑。反正朱熹先生早已作古了,他也没办法站出来辩解,横说竖说还不都是你王某人的理。为何这样说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尊德性”和“道问学”确实有内在的共同之处,但是,古人之所以赋予两个名称,那就表明这两个名称在强调同一种东西时所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尊德性”侧重于抽象概念的表达,“道问学”侧重于具体概念的表达。假如朱熹先生从坟墓中怒气冲冲地爬出来,一口咬定说,他讲这句话的具体背景就是侧重于这两个名称的差异处说的。从第三方的旁观者角度看,我们也无法完全支持阳明先生的表述立场。
再说“致广大”,按照阳明先生的理解“致广大”就是致我之良知到事事物物,良知之光普照到生命之旅的每一个角落。“尽精微”自然就是“致广大”的另一种表述,广大的事事物物都被“致”了,细微之处自然被囊括进来。“道中庸”和“极高明”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的行为处处合于不偏颇不变易的理之本然,自然就是“极高明”的修为。
最后阳明说的“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心即理”的含义,这里的意思也是不言自明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3 18:05:21 +0800 CST  
@林教头的悲剧 2327楼 2013-07-14 00:40:26
顶,兄长真是辛苦了
-----------------------------
感谢老弟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4 14:45:30 +0800 CST  
@沙滩孤雁 2326楼 2013-07-13 18:05:21
285
【原文】
以方问“尊德性①”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②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己。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
问“致广大”二句。
曰:“‘尽......
-----------------------------
@xiaogang20062013 2329楼 2013-07-14 21:47:09
感谢楼主!盼望楼主尽快出书。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6 08:53:48 +0800 CST  
286
【原文】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译文】
阳明先生说:“现在谈论性的众说纷纭,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口头上说性,不是真的体认到自己的性。体认到自己的性就没有什么异同可言了。”
【解析】
反对空谈,注重亲身的体悟实践。
287
【原文】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译文】
问;“沉溺声色、贪财好利,恐怕良知中也不会没有这些东西吧?”
阳明先生说:“固然是这样。但是初学者用功,却必须将这些念头扫除干净,不要令其在心中积留。这样即使偶然遇到了,也不会成为(心的)拖累,自然能顺应它们。良知只在(克治)沉溺声色、(克治)贪财好利上下功夫。能够将良知‘致’到精精明明,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蒙蔽,就算与美声、美色、财利相交涉,也无非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去运行。
【解析】
038节有与这段相似的内容,请互相对照参看。
288
【原文】
先生曰:“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
【译文】
阳明先生说:“我和诸位讲致知格物,天天是这样。(就算)再讲上一二十年,也都是这样。诸位听了我的话后实际下功夫。(然后)听我讲一遍,就会感到进步一次。不然的话只是当做一次空谈,就算听了又有什么用?”
【解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89
【原文】
先生曰:“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①。”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骋,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学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①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语出《二程遗书》,程颐语。
【译文】
阳明先生说:“人的本体,常常是寂静不动的,常常是有感而通的。正如(程颐先生说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一个朋友举例:佛家某禅师举起手指问众人,“你们看到了吗?”众人回答说:“看到了。”禅师又将手指放到袖中,问道:“你们还能看到吗?”众人回答说:“看不到了。”禅师说众人还没有‘见性’。这其中的意思看不明白。
阳明先生说:“手指有能看见的时候,有不能看见的时候,但是你那个‘能看’的功能是常在的。人的心神只知道在能看到能听到的地方下功夫,却不知道在不能看到不能听到的地方切实用功。不能看到不能听到的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求学的人要时时刻刻学着看所看不到的,时时刻刻听所听不到的,功夫才有一个切实之处。日久熟练之后,就不需要费力,不需要防范检查,而真性自然不会止息。又岂能被外在的见闻所拖累呢?”
【解析】
阳明先生说的第一句话,请大家参看第025节的解析部分。
下面是阳明对于佛家一则小故事的解读。玄学色彩浓厚。但是其中的道理还是可以用054节讲的“磨镜”论来解释,能不能看到手指,这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最本质的还是良知所具备的那个看的功能,所以即使在“不睹不闻”的时候,你也要保养好自己心体这个具备“睹”和“闻”的功能,就好像我们不用镜子照物,也需要不停擦拭,令其不被灰尘蒙蔽一样。
这里讲的在“不睹不闻”处用功和我们在030节讲的于“未发之中”用功是类似的。都是指在修心领域将战线前移,从源头处查漏补缺,扼私欲于未萌。
【原文】
问:“先儒①谓‘鸢飞鱼跃②’,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③。”
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①先儒;指程颢。
②鸢飞鱼跃:语出《诗经.大雅》。
③同一活泼泼地: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卷三,原文“‘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会得时,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
【译文】
问:“程颢先生说‘鸢飞鱼跃’和‘必有事焉’都是同一种意思——即都是说(心体的)活泼泼(状态),(这话对吗?)。”
阳明先生说:“也对。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活泼泼的,无非都是这个道理,就是我良知的运行不息之处。致良知就是‘必有事’的功夫。这个道理不仅仅是不可以脱离,实际上也是不能脱离。无往而不是道,无往而不是功夫。”
【解析】
这里借用程颢先生的话,讲良知之用的活泼性,良知之用,如鱼在水,如鸟在天。又犹如庖丁解牛时的“以无厚而入无间”的悠然自得,这其中都是一种自然而然和谐状态。所以有人从“美”的角度看待阳明心学,而阳明心学之所以美,是建立在他的“真”与“善”的基础上,所谓“真”,指一切循理而动,不夹杂任何一丝“人伪”的成分,所闻“善”,指通过格物致知将自然之理的和谐贯通为人之身心的和谐,达到理即是我心,我心即是理的天人合一状态。在“真”和“善”都齐聚之后,“美”则是其中自然而然升华出来的附属品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6 08:57:59 +0800 CST  
291
【原文】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译文】
阳明先生说:“诸位在我这里,务必要立个必为圣人的决心。时时刻刻必须是一棒子下去一条痕迹,一巴掌下去一手血迹,才能听我说话后,句句得力。如果醉生梦死地混日子,就像一块死肉,打也不知道痛痒,恐怕终究于事无补,回到家里后又重操过去的旧习气,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解析】
阳明先生借用民间俗语讲学,句句命中求学者的命门要害,先生说得痛快,听者却难免汗湿中衣,字字惊心。据不完全统计,后人中看过先生这段话的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被先生这里机关枪子弹般的言论扫射为筛子状。
292
【原文】
问:“近来妄念也觉少,亦觉不曾着想定要如何用功,不知此是功夫否?”
先生曰:“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久久自会妥贴。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译文】
问:“近来也感到心中的妄念少了,也觉得不用刻意去想着该如何用功,不知道这是不是下功夫(的效果)?”
阳明先生说:“你暂且去笃实下功夫,就算多了些刻意的念头也没妨碍。时间久了自然会妥帖的。要是才下了一些功夫,就要去谈什么效果,又如何能依靠得住呢?”
【解析】
阳明先生这番话显然是对一个初学者说的。在第067节的解析中,我们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形容刻意求静的人:人的刻意求静就像你在地里种了一颗花儿的种子,然后你每天又刨开土去察看种子到底发芽了没有,你这样刨来刨去地折腾,使得本来要发芽的种子也会夭折于未萌。
这段提问的这个初学者,就是犯了不停地刨开土去看种子发芽了没有的毛病。阳明先生的话意就是,你刚把种子埋下去几天啊,就这么急着想看到效果,还是先踏踏实实将浇水、施肥吧,时间久了,自有看到花开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阳明先生这段还给出了技术性的指导意见,“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许多初学者刚开始用功,心中常有拘束之苦,就会觉得,这和阳明先生曾经说的“活泼泼”的境界大不同啊,是不是我功夫用错了呢?那么这里阳明先生这里等于告诉我们,哪怕心中“多这些着想也不妨”,这也是这个阶段的正常现象,不用怀疑自己的功夫下错了,因为你毕竟功夫还不纯熟,需要假以时日,才能体会到功夫妥帖后的效果。
293
【原文】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译文】
一个朋友感叹说私欲萌发之时,分明自己心中知晓,可就是不能立即将其克治下去。
阳明先生说:“你萌生私欲的当下,察觉私欲的这一个‘知’就是你的命根子,当时就立即将私欲消灭掉,这就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解析】
我们来看一下《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当怒火欲水正腾沸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得是谁?犯著又是谁?此处能猛省转念回头,便为真君子矣。
可以说,这句话就是阳明先生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的翻版,这里特意强调了解决问题的当下性,实际上就是阳明先生前面强调的“事上磨”。从另一个角度看,私欲升起的当下其实是赐给你一个克治掉它的良机,这种机会也只有这个时刻才有。放过此时此事,心体无法得到实战性的锤炼,也就永远没有个进步之处。所以此时的一念之差,真的就如佛语说的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
294
【原文】
“夫子说‘性相近①’,即盂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①性相近:语出《论语.阳货》,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性相近’,也就是孟子说的‘性善’,不能专在气质上说。如果说气质,比如刚与柔相对,又怎么能相近呢?只有性善这点才相同。人初生的时候,善原本是相同的。但是气质刚健的人习于善就是刚善,习于恶就是刚恶。气质柔弱的人习于善就是柔善,习于恶就是柔恶,就日益相距甚远了。”
【解析】
性善是人的相同之处,但是每个人的气质却由于各自禀赋的不同而各异。阳明先生既坚持了性善这一大前提,又肯定了气质不同将导致善和恶的表现形式各异这一事实。人需要做的不是和自己先天禀赋的气质对着干,而是要努力发扬人人同有的那个“善”。因为你自己独禀的那种气质,也是自然如此的本然之理的一部分,违拗自然之理,而致力于其不可为之事,实质是执着于我见的私欲作怪,也就违背了“性善”这个大前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8 18:10:50 +0800 CST  
295
【原文】
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
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译文】
阳明先生曾经对求学的人说:“心体上不能有一丝杂念滞留,就好比眼睛里容不下一丁点儿沙子一样。一丁点儿又能有多少?(但是它就已经能令人)满眼昏天暗地了。”
先生又说:“这一丝杂念不仅仅是指私念,就算是好的念头也容不下一丁点儿。比如眼睛中放些金玉的细屑,眼睛同样也睁不开了。”
【解析】
这一节对照着292节来看,就比较有意思了,在292节,阳明先生对人说“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但是这里又说“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明显和前面的话语相互矛盾。
原因就是292节的谈话对象是一个初学者,初学者的功夫就该如此做,而这里谈话的对象应该是有了一定功夫积累的高层人士。对这些人,先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好的念头还是坏的念头,只要是不能切中于当前事理的念头,都应该扫除干净。
296
【原文】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叫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
【译文】
问:“人心与万物同为一体。比如我的身体原本是血气贯通的,所以称之为同体。但是相对于他人而言就是异体了,相对于禽兽以及草木而言,(距离同体)相差更远了。那为什么说(万物和我)同体呢?”
阳明先生说:“你只要在感应的征兆处看,岂止是禽兽草木,就算是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提问者请阳明先生解释一下。
阳明先生说:“你看这个天地之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提问者回答说:“曾经听说人是天地的心。”
阳明先生说:“人的什么被称之为心?”
回答说:“只是一个感应知觉。”
阳明先生说:“由此可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只有这个感应知觉。人只因为囿于各自的形体而相互间阻隔开了。我的感应知觉,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离开了我的感应知觉,谁去仰视它的高呢?地离开了我的感应知觉,谁去俯视它的深邃呢?鬼神离开了我的感应知觉,谁去辨别它的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开我的感应知觉,就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感应知觉,离开天地鬼神万物,也就没有了我的感应知觉。这样一来,(我与万物)就是一气贯通的,怎能和它们相互分割开呢?”
提问者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一来一直都存在,为何说没有了我的感应知觉,就都没有了呢?”
阳明先生说:“现在看那些死去的人,他的精气感应都消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又在哪里呢?”
【解析】
先看这一段的一个关键词“灵明”,是用来解释什么是心的,我翻译为“感应知觉”,并不是个人杜撰,而是在283节,阳明曾亲口解释过什么是心,请大家参看,心就是感应知觉。
这一段也可以认为是对“心即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最淋漓尽致的解释,读懂的人会拍案叫绝,大呼痛快。读不懂的会极端蔑视,然后扣一顶极端唯心主义的帽子扬长而去。誉之则为圣人之言,毁之则为奇谈谬论。这两种极端的观后感注定了这节论述的不凡。
但是这段的精义我们在002节已经提前剧透过了,请大家温故以知新。我这里仅仅补充着说一下。提问者最后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真的是代表了广大的唯物主义者道出了心声。
但是阳明先生的一句“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的回答,犹如拿滚开的水浇雪,令提问者的疑问触之即化。天地宇宙,自然是亘古以来永存着的,王圣人何尝不知道这一个简单的事实。但是王圣人更加知道,如果具有知觉的主体——也就是人——如果不存在了,谁又会有心思去理会这个唱独角戏的孤独歌手——宇宙万物呢?所以,天地间诸事诸物只有人参与进来后,才能谈其对于人的意义,也就毋庸置疑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19 08:48:04 +0800 CST  
297
【原文】
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①。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②之说。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功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功夫上说本体。”
先生然其言。洪②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功夫合一。但先生是时因问偶谈。若吾儒指点人处,不必借此立言耳。
①严滩:一名七里滩,在浙江桐庐县西。
②此节往下都是钱德洪所记,所以钱德洪自称其名。
【译文】
先生出发去征讨思恩、田州,钱德洪和王汝中追送到严滩。汝中举出佛家“实相”、“幻相”的说法。先生说:“有心都是实,无心都是幻。无心都是实,有心都是幻。”
汝中说:“有心都是实,无心都是幻,是从本体上说功夫;无心都是实,有心都是幻,是从功夫上说本体。”
先生肯定了他的说法。钱德洪在此时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意思)。经过几年用功,才相信本体与功夫是合一的。但是先生当时也是恰逢被问到而偶尔谈起。若是我们儒家去指点人,不必借用佛家的名称来立论。
【解析】
这一段不再用文字做解释,以钱德洪之高明,犹然经过几年用功,才能悟到其真义,我们在这里再做文字上的解释,就算讲的再清楚,没有实际的体验,也皆是空文。
298
【原文】
尝见先生送二三耆宿①出门,退坐于中轩,若有忧色。德洪趋进请问。
先生曰:“顷与诸老论及此学,真圆凿方枘②。此道坦如道路,世儒往往自加荒塞,终身陷荆棘之场而不悔,吾不知其何说也?”
德洪退谓朋友曰:“先生诲人,不择衰朽,仁人悯物之心也。”
①耆宿:有名望的老人。“耆”,六十岁以上的人。
②圆凿方枘:方榫头,圆榫眼,圆孔不能容纳方榫头,两不相合。比喻彼此不能相合。
【译文】
曾经看到先生送两三个老者出门,返回后坐在堂前的走廊上,似乎面带忧色。德洪趋步向前询问原因。
阳明先生说:“刚才与诸位老者讨论起我的学说,真是圆凿方枘啊!我的学说平坦如大道,世上的儒者往往自己加以荒弃阻塞,终身陷入到荆棘之场而不知悔悟,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些什么啊?”
德洪下来后对朋友说:“先生教诲人(的殷切之心),连衰朽之人也不放弃,真是仁者的爱人之心啊!”
【解析】
这节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当时有许多人不信服阳明先生的学说。阳明先生一片仁民爱物之心拳拳在握,恨不得能感化天下之人,以恢复圣学于当世,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先生也只能对天浩叹。
299
【原文】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①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①丹朱:传说中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因傲慢荒淫,尧禅位于舜。
【译文】
阳明先生说:“人的大毛病,只是一个‘傲’字,做儿子的傲,必定不孝;做臣子的傲,必定不忠;做父亲的傲,必定不慈;做朋友的傲,必定不守信。所以象和丹朱都不肖,也都是因为一个‘傲’字,就荒废了这一辈子。诸位要常常体悟这一点,人心本来就是天然之理,
原本是精精明明,没有一丝私欲沾染的,只是一个‘无我’的状态而已。心中切不可有(‘我’),有了就是傲。 古圣先贤有许多优点,但是主要就是‘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谦虚, 谦是各种善行的基础,傲是各种恶行的罪魁。
【解析】
阳明特意提出了一个“傲”字以警策弟子,原因在于当时阳明的学生中,集合了大量的当时社会的精英人才,精英人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没有自己本事大,都没有比自己知道的“茴香”的“茴”字写法多,换做任何人,都难免会飘飘然一下。所以,这个“傲”字真的是深入许多人的骨髓,不得不对其痛下克治之功。
300
【原文】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①。’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②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①示诸掌乎:语出《中庸》,原文“子曰:‘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②“其为”七句:语出《易传.系辞下》。大意是:《易》的法则时常变动,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六个爻位之间游移,或上或下,没有常规,刚与柔经常转换,不能墨守常规,必须根据具体的变化采取相对应的适应方法。
【译文】
阳明先生又说:“这个道是极其简单容易的,也是极其精深极其微妙的。孔子说:‘其如示诸掌乎。’人哪天不见自己的手掌,但是等到问他手掌上有多少手纹,却不知道。就如我讲的‘良知’二字,一讲就明白,谁不晓得呢?但如果要确实地认识良知,又有谁能认识到呢?
问:“这个良知恐怕是无方位、无形体,最难捉摸。”
阳明先生说:“良知就是《易》(中所涵盖的道理):‘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由此可知),良知怎么能捉摸到呢?把良知认识透彻了就是圣人。”
【解析】
阐述了良知的易见而难知的特性,并且引用《易》的道理来描述之所以难知的原因。良知根据空间、时间的不同而时常变动,需要人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谨慎抉择。
比如在《吕氏春秋》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后,有人支付赎金将其赎回来后,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别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国家给他的垫付金。孔子对自贡说:“你这样做不对,从此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垫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另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名落水者,被救者为了答谢他,送给了他一头牛,子路竟收下了。孔子对子路的行为表示了赞同,并且说:“这样一来,鲁国人以后一定会勇于救人了。”
子贡赎回同胞而不肯接受国家的支付金,就子贡自己方面而言,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己财力充足,不在乎这点金钱,或者是道德高尚,付出不要求回报等等,总之,子贡的良知认为自己救人而不求回报是正确的。这种“做好事不图回报”的道德观念至今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凡是人做了一回好人好事,不再以“不图回报,不求留名”方式收煞一下,就好像送佛没到西,做小三却没能扳倒原配一样,算不上功德圆满。而事实上,这种变态的道德观正是造成道德下滑的大蟊贼。
“义”的本意是“宜”,什么是“宜”,说粗俗点,“宜”就像做爱一样,双方爽才是真的爽,这才是宜,只是你爽,另一半不爽,那是强奸,是“不义(宜)”。子贡赎回了人,付出了金钱,换取了被赎回者的自由,这个人的自由与归国不论是对被赎回的人还是对鲁国而言,都是一件令其甚“爽”的事情,现在这一边爽了,子贡却分文不取,说我精神上爽就行了,不需要物质回报上的爽,哥们,这是意淫好不好!这就不宜了,别人实质上的爽需要以实质上的对等的爽给以回报,这是理该如此。这是大义,你精神上一时的爽是小义,为了你的小义而破坏了大义,等于给世人做了一个坏榜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你子贡如此高的觉悟和财力,如果下一次从别国赎回了人却什么回报都没有?还有几个人肯做这种利人损己的事情呢?没有人这样做了,善行的路等于被堵塞了,反而是大恶了。
读懂了孔子对子贡事件的评价,自然就能读懂孔子对子路事情的评价,子路救了落水者的命,被救者以牛回报,这是理当如此。并且给世人做出一个榜样,英雄流汗出力,甚至有时候还会流血,就该得到实质的回报。反而是我们现代一些变态的道德观念,造成了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世风日下的现状也就可想而知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20 11:39:40 +0800 CST  
301
【原文】
问:“孔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①。’是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
先生曰:“亦是实话。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
①回也,非助我者也:语出《论语.先进》,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大意:颜回算不上是能帮助我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无不心悦诚服。
【译文】
问:“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是说圣人真的希望弟子能给予他帮助吗?”
阳明先生说:“这也是实话。这个道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质疑和诘问越多,则其中精微的地方越能显现。圣人的话本来是很周全了,但凡是质疑和诘问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阻滞不通之处,圣人被他一诘问,阐发的也就愈加淋漓尽致。像颜回能闻一知十,胸中洞明无碍,又哪来的诘问?所以圣人也只好寂然不动,没有地方发挥,所以说‘非助’。”
【解析】
理越辩越明,这节强调讨论讲习在求学中的必要性。
302
【原文】
邹谦之尝语德洪曰:“舒国裳①曾持一张纸,请先生写‘拱把之桐梓’一章②。先生悬笔为书,到‘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顾而笑曰:‘国裳读书中过状元来,岂诚不知身之所以当养?还须诵此以求警。’一时在侍诸友皆惕然。”
①舒国裳:参看186节注解二。
②“拱把之桐梓”一章:指《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章,原文有“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大意是: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尚且想要令其生长,都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培养,但是对于自身,却不知道如何去养,难道爱自身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太欠考虑了!”
【译文】
邹谦之曾经对钱德洪说:“舒国裳曾经拿了一张纸,请先生帮他写‘拱把之桐梓’这一章。先生提笔为他写,写到‘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这句时,回过头来笑着说:‘国裳读书中过状元,他难道不知道应当养身吗?还需要诵读此章来自我警策。’一时间,在坐的诸位朋友都惕励醒悟。”
【解析】
这是《传习录》的最后一节了,将这一节放到最后,也颇有深意,一个读书读到了状元份上的人,犹然还需要靠《孟子》上的话来勉励自己。那么现在我们将《传习录》这本书看完了,就真的领略了阳明心学的真义了吗?这本书曾经带给你的启迪和教益也许现在还历历在目,但是明天的明天,你也许就要将其忘到瓜哇国里去了,继续过着最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旧生活。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句古人之言,又能带给我们的几多影响呢?假如这本书真的带给了你灵魂深处的触动,也许,目前的这一刻,不是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钱德洪①序
【原文】
德洪曰:昔南元善②刻《传习录》于越③凡二册。下册摘录先师手书,凡八篇④。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⑤。二书姑为调停两可之说,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欤。今朱、陆之辨明于天下久矣。洪刻先师《文录》,置二书于外集者,示未全也,故今不复录。其余指知行之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与答周道通、陆清伯、欧阳崇一四书。而谓格物为学者用力日可见之地,莫详于答罗整庵一书。平生冒天下之非诋推陷,万死一生,遑遑然不忘讲学。惟恐吾人不闻斯道,流于功利机智以日堕于夷狄禽兽而不觉。其一体同物之心,譊譊终身,至于毙而后已。此孔孟以来贤圣苦心,虽门人子弟未足以慰其情也。是情也,莫见于答聂文蔚之第一书。此皆仍元善所录之旧。而揭“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明白简切,使人言下即得入手,此又莫详于答文蔚之第二书,故增录之。元善当时汹汹,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闻斯学为庆,而绝无有纤芥愤郁不平之气。斯录之刻,人见其有功于同志甚大,而不知其处时之甚艰也。今所去取,裁之时义则然,非忍有所加损于其间也。
①钱德洪:(1496—1574),初名宽,字洪甫,号绪山,时称绪山先生,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大弟子,为王门“授业师”之一。在入京殿试途中,闻阳明先生病逝,即不试而奔丧。三年后中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后在野三十年,以讲学为业。
②南元善: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号瑞泉。陕西谓南人。官至郎中知府。王阳明学生,后罢官归乡,以讲学为业。
③越:今浙江绍兴。
④八篇:王阳明的八封信。即《答徐成之》二封,《答人论学书》,《答周道通书》,《答陆元静书》,《答欧阳崇一书》,《答罗整庵书》,《答聂文蔚》的第一封。
⑤“天下”三句:语出《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答徐成之》。
⑥遭奸被斥:南大吉为官期间,得罪豪强,遭受排挤,终被罢官。
【译文】
钱德洪说:当初南元善在浙江绍兴刻印的《传习录》共二册。下册摘录了阳明先生的亲笔书信,共八封。其中《答徐成之》两封,我们先生说:“天下赞成朱熹,否定陆九渊由来已久了,一旦要翻案甚难。”这两封信姑且作为调解两种学说的观点,让人自己思考来获取真知。所以元善将这两封信收录在下册的开头,其用意也是这样。现在关于朱学与陆学的辨析已经大白于天下很久了。我刻印先生的《文录》,将这两封信放到了《外集》,以表示其中反映先生的学说还不太全面,所以现在不再录入。其余谈论知行本体的,没有比《答人论学书》与《答周道通书》、《答陆清伯书》、《答欧阳崇一书》这四封更详细的了。而谈论格物是求学者下功夫的具体方法的,没有比《答罗整庵书》更详细的了。(先生)平生冒着天下人的非难诋毁与诬陷,历经万死一生,(却仍然)席不暇暖地不忘讲学。唯恐我辈听不到这种学说,流于追求功名利禄的尔虞我诈,以至于日益坠落于蛮族禽兽的境地而不能自我察觉。(先生)视万物为一体的用心,(体现于)孜孜不倦以诲人的终生,以至于死而后已。这是孔孟以来贤人圣人的良苦用心,即便是身为门人弟子也不足以慰藉先生的这种情怀。这种情怀的表达,没有比《答莫文蔚书》的第一封更详细的了。以上各封书信仍然是元善之前所收录的。而揭示“必有事焉”就是“致良知”的功夫,明白简易又真切,让人当下就可以着手实行,又没有比《答聂文蔚书》的第二封更详细的了,所以增录了进来。元善当时处境危惧,却能身体力行以阐明(先生)之学,虽然最后被奸佞之人所排斥,犹然以自己这一生能知晓先生的学说而庆幸,而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懑忧郁不平之气。这些书的刻印出版,人们都知道其对于同志们来说助益良多,而却不知道元善当时的处境之艰难啊!现在我加以取舍,只是依据与时俱进的原则,并不是忍心在他采编的书上妄作増删。
【解析】
钱德洪作序,交代一下《传习录》(即今本的上卷和中卷)成书的前因后果。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20 11:41:46 +0800 CST  
致谢:
自从2011年12月29日开始首发于天涯“国学论道”论坛,到今天为止全部内容完结,历时约20个月,终于将《开谈<传习录>》的全部内容写完。这其中没有各位网友热情洋溢的鼓励,单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坚持到终点的,在次向每一位给予楼主鼓励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20 11:57:40 +0800 CST  
@妙行无住分 2354楼 2013-07-30 10:45:33
楼主讲解的阳明心学,让人很看得懂也看的进,也看的有意味,小可也从楼主这里了解学习了心学,要说,心学真好,谢谢楼主,楼主的水平和境界都让人敬佩啊!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7-30 18:02:03 +0800 CST  
@动态职业 2367楼 2013-08-07 17:59:59
沙滩楼主不辞辛苦解读心学,整理图表工作表示敬意。更为楼主以时下的事物继承,发展,传播心学表示敬佩。时下社会思想混乱,信仰崩溃,老马理论绷不住我华夏子民。本人也爱好各类传统思想学说,总以为老祖宗的东西只是需要一个当代大思想家去把他继承,整合出来一套系统就可以涤荡这焦躁、戾气的人心。历史上几百年就出这么一个人,我相信这么个人总要出来,出来之前总有象沙滩先生这样的启蒙者。
想请教下楼主......
-----------------------------
你好,“私欲”其实不适合用抽象的概念去解读,更需要放到具体的情形下去体验,一旦放到具体情形下,你会发现,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情,总有一个心体应对的最佳标准存在,一旦逾越或者不及这个标准,就是流入了私欲了,在良知发现私欲升腾的一刹那克治去,将此心纳入最符合天理的轨道,就是格物,就是致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8-10 08:41:53 +0800 CST  
@阳明心学111 2380楼 2013-08-22 07:48:36
请问楼主的qq群号是多少
-----------------------------
阳明心学躬行群:43236363,本贴的doc版在此群共享中,希望下载的朋友请加入此群自行下载。因为最近事情太多,今后不再一一发邮件,请大家见谅!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8-22 08:34:30 +0800 CST  
@二三子以我有瘾乎 2403楼 2013-09-17 10:51:15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追看楼主大作已经一年了。去年也是刚刚冷,每天看。楼主功夫很高。无量功德。
-----------------------------
感谢鼓励,好久没回复这个贴了,中秋快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9-18 17:45:36 +0800 CST  
@沙滩孤雁 5楼 2012-03-05 19:32:54
001
【原文】
爱问:“‘在亲民①’,朱子谓当作新民②。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
-----------------------------
@password636 2412楼 2013-10-14 15:29:27
@沙滩孤雁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
这句话觉得不顺兼不懂,问题如下,希望能帮忙解答:
1. ‘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
我总觉得该是 ‘作新民’之‘民’,是自新之民 比较顺。怎么理解啊?这句话说得好像在解释‘民’
2. “作新民”是 做一个全新的人 的意思......
-----------------------------
你好,帖子中已经对上述问题比较详细的解释过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1-05 17:49:50 +0800 CST  
@yisinai 2415楼 2013-11-01 22:36:42
@沙滩孤雁 沙滩孤雁 大哥,谢谢你!用处极大!我也研究心学一两年了,疑惑不大,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心学中的“心”(如“心外无X”)就是=良知吗?还是说良知只是心的一部分(心之本体是良知)?
-----------------------------
“心”只是一个泛泛的感念,作为对阳明学的一个称呼,我们说“心学”,“良知”并不能和“心”划上等号,只能说,心具有感知到良知存在的功能。“心外无物”在帖子中已经讲过了,提出这种说法的本意是是让人在意念发起之处能自我觉察,私念克治,善念扩充。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1-09 17:17:42 +0800 CST  
@yisinai 2416楼 2013-11-02 20:54:20
《传习录序――教育是治病还是保健? - [尔雅]》http://www.blogbus.com/asum-logs/2751317.html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沙滩兄,阳明先生开场这段序也非常关键,能否恳请你有雅兴时译一下?
-----------------------------
好的,有空翻译一下后补充上来,感谢建议!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1-09 17:19:50 +0800 CST  
@侠客行我行 2423楼 2013-11-10 20:45:15
楼主您好,
您百忙之中翻解传习录,真的佩服。绝对相信您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如能再加参研后再发贴,必不会误导今人学者,实乃功德。
-----------------------------
感谢鼓励和建议,修改工作一直在进行中。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1-11 09:16:59 +0800 CST  
@yisinai 2415楼 2013-11-01 22:36:42
@沙滩孤雁 沙滩孤雁 大哥,谢谢你!用处极大!我也研究心学一两年了,疑惑不大,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心学中的“心”(如“心外无X”)就是=良知吗?还是说良知只是心的一部分(心之本体是良知)?
-----------------------------
@沙滩孤雁 2421楼 2013-11-09 17:17:42
“心”只是一个泛泛的感念,作为对阳明学的一个称呼,我们说“心学”,“良知”并不能和“心”划上等号,只能说,心具有感知到良知存在的功能。“心外无物”在帖子中已经讲过了,提出这种说法的本意是是让人在意念发起之处能自我觉察,私念克治,善念扩充。
-----------------------------
@yisinai 2429楼 2013-11-17 17:39:41
记起来浙江大学 哲学 教授董平好像说阳明说的心是精神,这个解释先生认为如何?
-----------------------------
还是引用阳明的原话来说明什么是心: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化繁为简而言,具有的那个可以做出是非判断的功能的主体,就是心,这是一个无法再展开解释的“原概念”,只能通过实证来确定人心具有这个功能。请反躬自问,我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判断,哪一件不是要经过此心的审查后才能对其作出进一步的应对反映呢?
董平教授的讲解我没有看到过,个人认为,将心说成精神,关键还是看如何解释“精神”二字,没有看到董平教授的原话讲解,无法作出判断。
另外闲话一句,在写此帖的过程中,楼主曾经就一些疑问发邮件向董平教授讨教,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董平教授并没有给予回复。所以贴中一些见解,都是算是一个民间草根的个人浅见,仅仅作为抛砖引玉而已,不能作为定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1-17 18:59:29 +0800 CST  
很多朋友关注出版事宜,楼主在积极联系中,关于此帖的后续问题,《传习录》已经谈完,剩下的就是需要朋友们在生活中多多践行了,许多提问大多可以在此帖中找到答案,故此楼主也很少回答问题,毕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您说是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2-05 08:16:00 +0800 CST  
向逝世的伟大灵魂致敬!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12-06 12:37:48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