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图文连载,每日更新)

近来工作烦神,耽搁了更新,向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6 20:27:12 +0800 CST  
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自古以来四川、汉中是为一体,但魏晋攻灭蜀汉后,故意分而治之,把汉中地区从益州独立出来,另行设立了梁州。桓温回师之后,周访担任益州刺史,亲王司马勋出任梁州刺史。不久后冉闵灭胡,苻氏领着氐族退回关中建立前秦,司马勋从梁州北伐前秦,不敌而回。十多年后,司马勋举兵叛乱,与朝廷争夺益州,最后前秦苻坚坐收渔人之利,乘机攻占巴蜀。但蜀人士族经常联合僚人举兵反秦,还向东晋朝廷求援,导致前秦始终无法利用巴蜀进攻东晋腹地。淝水之战后,东晋再次收复巴蜀。东晋末年,桓温的儿子桓玄篡位称帝,蜀中望族谯氏趁机割据建国,很快就被刘裕攻灭。从刘裕建立刘宋王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益州牢牢掌握在南朝手中,直到东魏叛将侯景渡江作乱,南梁大乱,西魏才趁机夺占益州,然后又顺江东下攻占荆州。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6 20:30:20 +0800 CST  
@诸辅飞龙 2012-08-07 11:15:35
@叶落如刀 没有恒罗斯之战不性福(尽管输了

-----------------------------
后面隋唐一章会写到的,请飞龙兄等候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7 19:17:49 +0800 CST  
3、北伐旗手之争
《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平定蜀地后,曾在成汉的王宫里大搞军民联欢,巴蜀当地的士大夫都到齐了。桓温一向英雄豪迈,加上那天兴奋,于是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一番英雄造时势的道理,赢得巴蜀士民的无限崇拜。周馥却悄悄对大伙说:“可惜啊,你们没见过王大将军!”意思是桓温这样子挺像王敦的。
王敦何许人也?一开始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氏一族的代表,最后却变成割据荆州进而起兵篡逆的权臣。不但周馥把桓温比做王敦,就连桓温自己也不避讳,他路过王敦的坟墓时,曾连声感叹道:“真是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但对东晋朝廷来说,王敦可是个敏感词,连带着对桓温也大加警惕,采取了明褒暗抑的手法。公元349年四月,石虎病死,数子争位,羯赵大乱。在桓温眼里,羯赵只不过是一个放大版的成汉罢了。当年六月,桓温兴奋地请奏北伐,并派先锋将领出镇安陆前线,为大军出征做准备。他满心以为:环顾满朝文武,只有他桓温有平蜀的功劳和经验,北伐重任舍我其谁?
然而,北伐的大旗没有给桓温,而给了褚裒。
桓温很生气,但不得不装作服气,因为褚裒的综合实力在那里摆着。他是老资格的名士,桓温的老爸桓彝就称赞他有“皮里春秋”;他又是外戚领袖,当朝小皇帝的外公;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掌握着一支可以与桓温匹敌的武力:京口北府军!
所谓“北府军”,是在东晋都城建康以北的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历来是山东、徐州、河南等地北方流民的汇聚之处,朝廷就把这些流民就地组织为边防军,号为“北府军”。祖狄、刘裕北伐以及淝水之战的奇迹,都是这支军队创造的。
与“北府军”相对应,处于建康西面的荆州部队被称为“西府军”。这两支军队既是东晋国防的双保险,也是互相制衡的竞争者。褚裒年轻时就担任北府军首领郗鉴的参军,在平定苏峻之乱中立功封侯,与北府军结下不解之缘。有意思的是,他的性格与桓温截然相反,虽然身为外戚之首,为了避嫌而主动放弃朝廷首辅的大权,要求外放藩镇。从公元344年开始,褚裒出任徐兖诸州刺史,镇守京口,成为北府军统帅。

在朝廷眼里,老实人褚裒可比王敦二代的桓温靠谱多了。一个大臣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如果让桓温北伐,一旦他收复洛阳、饮马黄河,又该拿什么赏赐他呢?”所以,摄政王司马昱决定压下桓温北伐的请求,转而依仗北府。当年七月,朝廷任命褚裒为都督北方五州军事,也就是北伐军总司令。
当时羯赵乱象日甚一日,朝廷上下都以为北伐是轻轻松松摘桃子,成功指日可待,这也是敢于弃名将桓温不用的原因之一。只有司徒蔡谟也曾经领军北府,深知褚裒等人虽为名士、却非名将,对亲信叹息道:“夫能顺天而奉时,济六合于草昧者,若非上哲,必由英豪。度德量力,决非时贤所及……才不副任,略不称心,财殚力竭,智勇俱屈也!”
放眼朝堂之上,哪来的上哲,有的只是摇唇鼓舌之徒;
环顾四海之内,倒有些英豪,可惜无法尽情施展。
蔡谟心底里把桓温视为这种“英豪”,但迫于政治气候,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褚裒出征了。褚裒为人宽厚仁爱,对来投的士民厚加抚慰,一时间也颇有声威气象,所以三万晋军北上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北方的羯赵百姓都乘势而起,响应北伐军。当时南渡黄河、准备投靠褚裒的百姓就有二十多万。然而,不久后晋军先锋三千人遭到羯赵两万骑兵的狙击,于代陂战败覆灭。仅此小战一败,褚裒竟然大为惊惶,连撤数百里退至广陵(今江苏扬州),草草结束了不到二十天的所谓北伐。褚裒这一退,害得在淮西侧翼攻击的西中郎将陈逵也只能放弃到手的重镇寿春。更可怜那二十多万难民追不上晋军退兵的步伐,后来在中原混战中全数遇害。
褚裒倒还是个老实人,主动到建康请求处分(当然,外孙晋穆帝没有同意)。十一月,褚裒回到京口,听见哭声满城,旁人对他说:“哭泣之人都是是代陂阵亡者的亲属啊”,老实人褚裒又羞又气,随即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

朝廷派褚裒在东线北伐的同时,西线也派了宗室亲王司马勋北伐关中
司马勋身世颇为传奇,十岁时随父逃难到长安,不久晋愍帝于长安投降刘曜,西晋灭亡。司马勋被刘曜部将令狐泥收为养子,习得一身好武艺。匈奴赵国被羯赵吞灭后,司马勋南奔东晋,被视为宗室贵族中不可多得的将才。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自古以来四川、汉中是为一体,但魏晋攻灭蜀汉后,故意分而治之,把汉中地区从益州独立出来,另行设立了梁州。等桓温消灭成汉后,朝廷就派司马勋以梁州刺史职务镇守汉中盆地,一来对抗关中的羯赵军,二来牵制荆州的桓温。公元349年九月,镇守长安的羯赵王爷石苞起兵争位,梁州刺史司马勋趁机翻越秦岭骆谷,进军关中,进抵长安南郊二百里外。关中一带士民奋起响应,占据三十多座城堡,聚兵五万人马。面对晋军压力,羯赵暂缓内斗、枪口对外,关中石苞、陇西麻秋诸部联合,羯赵朝廷又派车骑将军王朗率两万铁骑驰援长安。司马勋挺身力战,虽连斩羯赵京兆太守、南阳太守等,终因众寡不敌而退回汉中。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8 18:42:07 +0800 CST  
名士、宗王的两路北伐均告失败,桓温觉得总该轮到自己了,再次上书请战。当年年底,冉闵颁布杀胡令,羯赵大乱,北伐迎来千古良机。如果能抓住这次机遇,桓温的未来无可限量!
令他气绝的是,朝廷又故技重施,对桓温的奏章置之不理,另派扬州刺史殷浩接替褚裒的职务,主持北伐大业。
桓温依然很生气,但依然不得不装作服气,因为殷浩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在东晋的诸多名士之中,殷浩可谓顶尖人物,深谙老庄之学。他曾与王导通宵谈玄论辩,不分高下,旁听的桓温等人连插嘴的资格都没有。至于刘惔、谢尚、韩康伯等当世名士都甘拜下风。在讲究“魏晋风度”的当时,风流能侃的殷浩被推崇为诸葛亮、管仲一般的人物,在他隐居的时候,江东士民把殷浩出山与否视为东晋国运兴衰的标志;王导、庾翼等权臣多次恳请他出世为官,甚至感叹道:“您再不出山,天下苍生该怎么办啊!”
公元346年,摄政王司马昱给殷浩写信道:“国家危亡,只能靠您经世救国。如果您继续隐居不出,恐怕天下之事就无可挽回了。正所谓家国一体、命运相连,您的去留决定着时世的兴废,请您三思”。一番深情不逊于刘备三顾茅庐,隐居多年的殷浩终于答应出山。朝野上下这叫一个欢声雷动,殷浩直接当上了位高权重的扬州刺史。桓温势力膨胀后,摄政王司马昱更是把殷浩视为压制桓温的头牌。
公元350年二月,殷浩受命负责北伐。对于这位“现世诸葛亮”,蔡谟还是不看好,反对无效后用辞官来消极抗议,导致被废为平民。另一位反对者是书圣王羲之。作为高门王氏的重要成员,他一向寻求调和殷浩与桓温的矛盾,并反对殷浩独自北伐:“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他的见识确是一针见血:一味压制桓温,北伐就不能调动荆楚的力量,而仅靠扬州之力、北府之军,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这一点,聪明人殷浩也懂。但他的对策不是联合桓温,而是按兵不动。殷浩一边摇着鹅毛扇,一边执行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计”,公元350、351整整两年时间无所作为,本想坐山观虎斗,结果养虎成患:冉闵遣使向东晋请兵求援,东晋不予理睬,坐视冉闵在河北孤军奋战、北方抗胡势力从成功走向失败;苻氏领着氐族流民降附东晋,殷浩不能驾驭羁縻,任其西行进占关中,建立了前秦。就因为东晋朝廷的政治斗争和殷浩的鸵鸟政策,千载难逢的北伐良机如指间流沙、黯然消逝。
东线老是不动,西线动了又败。公元351年,长安豪族杜洪起兵,受封为东晋雍州刺史,与另一派军阀张琚互战。司马勋接到杜洪的求援信,就集结了梁州的全部三万军队北上收地。不料苻健也带着氐族大军返回关中,各方随即陷入混战。最后在诸葛亮身死之地的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司马勋被苻健氐军和张琚余部的联军击败,再次饮恨退兵。苻健随即称帝建国。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8 18:43:54 +0800 CST  
司马勋屡败屡战,至少态度还值得肯定;殷浩那家伙占着茅坑不拉屎,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公元351年十二月,屡次请战不被批准、在荆州窝得发霉的桓温终于按捺不住,就像当年讨伐成汉一样,送出北伐奏章之后即刻起兵,亲率五万大军沿江东下,进驻武昌。他这一招俗称“兵谏”,和张学良在西安搞的是一回事,朝廷听话就顺势北伐、大展宏图,朝廷不从则东逼建康、驱逐殷浩。
桓温一发飚,朝廷就乱套。情急之下,摄政王司马昱只好送信给桓温,劝慰道:“如今是运筹宏图、收复天下的良机,重任非您莫属啊!然而您做出如此异常之举,一旦有变,不但名位人望遭受损害,北伐的社稷伟业也大事去矣……”,一通忽悠之后,司马昱又为自己和殷浩的不作为作了辩解“当先思守国家而后可以图其外”!
好一个“当先思守国家而后可以图其外”,无非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古代版。但司马昱死保殷浩的态度已很明显,如果因此爆发内战,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恶劣局面了。和当年张学良放走蒋介石一样,为免内战,桓温放弃了进军建康的打算。他回信自白道:“(永嘉南渡以来)寇雠不灭,国耻未雪……如今有幸遇到可乘之机,可以北伐中原,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晋之遗黎鹄立南望,赴义之众慷慨即路……匹夫有志、犹怀愤慨,臣亦何心,坐观其弊!所以我历年来屡次上表求战……(不料朝廷按兵不动)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眼见得桓温和殷浩的矛盾公开激化,一心调和的王羲之心灰意冷,干脆退隐到浙江僻地去了,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笔墨之上。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8 18:48:32 +0800 CST  
桓温虽然没能取代殷浩,却成功地把他逼上了北伐战场,也算实现了“兵谏”的目的。公元352年正月,桓温退军后不久,殷浩终于开始领军北伐。
让殷浩主持北伐,本来是东晋朝廷抑制桓温的政治策略,如今被赶鸭子上架,真要上战场了,殷浩心里真是百味杂陈。
这一刻,殷浩的心情是激动的:遥想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志复中原的壮举,不由得令人心潮澎湃:
但这一刻,殷浩的心情也是忐忑的:天下皆以我为孔明再世,孰不知孔明北伐功败垂成,到底回天无力;我难道还能超越他么?
恍惚间,殷浩差点在誓师仪式上摔落马下。
桓温听说北伐开始后,对亲信评价道:“殷浩品德高尚、能说会道,足以担任文官之首!但军事不是他擅长的事情,朝廷真把他用错地方了。”
事实证明,这不是酸葡萄心理产生的风凉话,而是句大实话。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名士殷浩任命的前敌总指挥是大艺术家谢尚。谢尚是高门谢氏的奠基人,作为一个大男人却被时人形容为“妖冶”,其人特点可见一斑。桓温看到他在窗下弹琵琶的景象,也盛赞“好像天边的仙人一般”。然而,作为东晋伟大的音乐家、舞蹈家、评论家,谢尚偏偏不是军事家,终致大败。
本来这次北伐的基础不错,因为冉闵与诸胡势力都缠斗于河北,河南的地方势力便纷纷遣使归顺东晋,例如羯赵的兖州刺史刘启、冉魏的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豫州刺史张遇、洛阳守将高崇等等。如能笼络好这些降将,殷浩满可以不战而定中原。不料谢尚摆出一副名士派头,和那些粗人武将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张遇、乐弘等都是性烈如火的汉子,和谢尚话不投机就开打,反水投靠了前秦苻健。
到嘴的鸭子飞了!谢尚好不羞恼。但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筹莫展之际,谢尚撞到个大惊喜:姚襄来投靠了!
姚襄,羌族酋长姚弋仲之子,文武双全,舆论比作三国之孙策。他曾率军参加襄国战役,与羯赵、慕容鲜卑联手大败冉闵,一时间名震南北。公元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襄国、彻底消灭羯赵政权,姚弋仲领着数万羌人南逃,病死于路,临终前要姚襄找东晋做靠山。姚襄率众继续南下,一路攻略河北、山东各地,直到荥阳与洛阳之间的麻田,遭遇前秦军强力狙击。激战之后,羌军大败,连姚襄的战马也中箭而死,他这才联系上谢尚的北伐先锋军。
对于姚襄和谢尚两人来说,彼此互为救命稻草,自然要一派和气、抱团取暖。姚襄单人匹马渡过淮河,去寿春(今安徽寿县)拜见谢尚,谢尚也不穿铠甲、撤去卫兵,穿上文人服装接见。两人随即联军进攻据守许昌的张遇,前秦派丞相苻雄援助张遇。两军大战,谢姚联军再次战败,一对难兄难弟南逃到淮河才立足脚跟。此后。谢尚被贬回建康,姚襄留驻历阳(今安徽和县)负责淮河防线。

对于殷浩的北伐,桓温抱以冷眼旁观的态度,埋头处理自己的事:他优哉游哉地派兵南下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地区)抢珠宝,又派司马勋与周抚平定了蜀地萧敬文的叛乱。殷浩失利的消息传来时,桓温简直有点幸灾乐祸:小样,玩砸了吧?
确实,大张旗鼓的北伐遭遇惨败,按理说殷浩的政治生命该到头了。但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当年五月,独战群胡的冉闵领数千军队北巡,突遭慕容鲜卑十万骑兵围攻,力战之后被俘杀,昙花一现的冉魏帝国旋即覆灭。冉魏都城被围攻时,向东晋北伐军求援,晋军勇将戴施率百人敢死队千里助战,在破城前一刻忽悠冉魏交出传国玉玺,紧急送到建康。要知道,这传国玉玺是秦朝以来天下皇权的标志,夺回玉玺不仅有“洗雪国耻”的YY意味,更有强化东晋皇室正统地位的政治意义。这一来,北伐可谓“丢了里子,却得了面子”。
他的运气还不止于此。当年七月,面临慕容燕国和东晋的双重压力,前秦实施战略收缩,把张遇及河南地区居民五万余户西迁关中。殷浩一看占便宜的机会来了,赶紧占据了空城许昌。
骗回玉玺、进占许昌,殷浩总算靠着运气保住了北伐军总司令的位子。这胜利果实来得多不容易啊!殷浩马上祭出按兵不动的老法宝,不再出兵交战,而是寄希望于低成本的谍报工作,招诱前秦大将雷弱儿等人叛乱。雷弱儿这等老江湖都是收钱不办事的主,一面收了殷浩的财礼,一面又忽悠殷浩等待时机。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9 20:00:46 +0800 CST  
这一等又是整整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慕容鲜卑镇压下李犊等起义势力,完全扫平冉魏旧地,稳固了前燕帝国的统治;前秦在龙黎之战击败汉人政权前凉的进攻,然后又平定了西域胡人刘康(自称是匈奴国末代君王刘曜的儿子)的平阳之乱,正式确立了在西北地区的霸权;姚襄打着东晋的旗号盘踞在淮河沿岸地区,屯田开荒、招兵买马,渐有国中之国、尾大不掉之势。
等啊等,等得敌人强大了、等得花儿都谢了,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前秦终于爆发内乱啦!
真是阴差阳错,作乱的不是雷弱儿,而是张遇。话说张遇率众迁入关中后,深受厚待,不但自己进位司空,继母韩氏也被苻健纳为后宫。坏就坏在苻健那张臭嘴,经常当众对张遇说:“我娶了你的后妈,你就是我的乖儿子啦!”
太伤自尊啦!
张遇当年就是不想受谢尚的轻视才投奔前秦的,又怎愿受苻健的鸟气?于是暗中串联关中豪杰,欲灭苻氏。公元353年七月,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张遇率亲信夜袭苻健王宫,谁料买通的看门宦官临时出差去了,进不了宫的张遇被卫兵杀死。这一来,各地豪杰为了自保同时举兵。苻健急忙把洛阳守军调回关中平叛。
一看前秦连洛阳都不要了,殷浩那个乐啊:苻健一定被我的卧底杀了,俺果然是妙计安天下啊!他当即奏请朝廷进军洛阳,集结七万大军大举北伐。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9 20:01:46 +0800 CST  
七万大军,这可是东晋朝廷的全部家底了,可见殷浩的信心爆棚。
但糟糕的是,先锋主将姚襄并不这么认为。他在淮河一带当土霸王当得好好的,压根不想与前燕或前秦死磕。殷浩也很怀疑姚襄的忠诚度,暗中唆使流民军魏憬率部袭击姚襄,却反被姚襄兼并。殷浩一怒之下,请求朝廷把姚襄调到后方去。姚襄针锋相对,派兵抢掠了殷浩放养的战马,还派使者权翼和殷浩大吵一顿。
将帅不和,军之大忌。殷浩本想趁着前秦内乱占个大便宜,自家却也内乱起来。姚襄认定殷浩的北伐大军是冲着自己来的,终于决心反叛。当年十月,姚襄诈称部下出现逃兵,请殷浩追击。晋军追到山桑(今安徽蒙城以北),姚襄伏兵大起,阵斩万人,尽夺辎重。十一月,愤怒的殷浩命部将刘启、王彬之反攻,又被姚襄击败,刘、王两将战死沙场。姚襄一带头,各地降将纷纷反水。公元354年正月,南下降服东晋的冉魏故将周成,也从宛城反叛,北上袭占了洛阳。
殷浩和姚襄打得你死我活时,前秦趁机从容调兵,扑灭了各地反秦势力。这次北伐良机,又白白失去了。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09 20:02:37 +0800 CST  
4、灞上之师
至此,殷浩主持北伐长达四年之久,覆军竭财,尺土未得,不但让前秦、前燕等敌国从容坐大,还倒赔了淮南之地给羌人姚襄。买卖亏到这份上,也只有引咎辞职了。
公元354年初,桓温要求朝廷废黩殷浩。摄政王司马昱无话可说,只好忍痛割爱流放殷浩去浙江东阳,把北伐大权交给了桓温。悲催的殷浩想不通啊,从此每日写四个毛笔大字“咄咄怪事”,真不愧一代文豪,混到这份上还能留下一个成语。畅快复仇的桓温对部下笑道:“人这东西真是从小看到老,小时候我与殷浩一起玩耍,我玩腻了竹马就丢弃一边,他总是捡去接着玩。由此可见,他必不如我也。”
四年的时光啊,空自蹉跎岁月;
从今以后,我要纵情挥洒,在全天下书写我桓温的名号!
公元354年二月,殷浩一下台,桓温就急不可待地发动北伐。当时东晋朝廷对他还是心存忌惮,扬州、徐州等东部地区也不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所以桓温选择从荆州根据地出发,西征关中的前秦。为保万全,他还派遣梁州刺史司马勋从汉中北上,又联络凉州张氏东进攻打陈仓,以形成三面夹攻的有利态势。
桓温亲率四万荆州军,分水陆两路西进。水军从襄阳沿汉水逆流而上,直达汉水上游的南乡(今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陆军从襄阳北上进入淅川(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再折向西部山地攻取武关。武关是秦地四大关塞之一,自古以来是关中和荆州之间的必经之路,春秋战国之世,秦楚两强在此争斗数百年;秦末乱世,刘邦义军取武关而入咸阳,抢在项羽前头占据关中。此次桓温进军极其神速,一战生擒前秦荆州刺史郭敬,顺利突破武关天险,直抵蓝田(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
蓝田位于秦岭东段山麓脚下,北瞰渭河平原,南连崤山高地,距离长安不过几十里,堪称关中腹心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凡是立都关中的势力,大一统者如秦汉、隋唐,割据一方者如西魏北周,都在蓝田设立庞大的军事基地,作为屯兵训整、镇卫京都之要害。前秦也不例外,苻健急派太子符苌、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等亲贵尽出,率五万精锐氐族亲军于蓝田列阵迎击。
双方近十万人马在方圆近百里的蓝田原野上展开厮杀。晋军列阵如山岳,氐骑奔腾如洪流,枪林箭雨间尽皆死斗。在史书上,淮南王苻生残暴狂悖,即位后成为十六国历史上有数的暴君,但他也是个独眼龙猛将,史载能力举千斤,手格猛兽、走及奔马,击刺骑射无不冠绝当时。苻生见战事胶着,一时兴起,单骑冲入晋阵,来回冲突数十次,左右氐骑见状无不踊跃跟进,晋军阵脚开始动乱。
面对险境,桓温镇定如常,纵马于阵前督战,指挥荆楚步兵以长枪大戟绞杀入阵敌骑,又以大量强弩射杀后续跟进的敌军,连前秦太子苻苌也被弩箭射中,身负重伤。晋军随即发起反冲锋,终于大败前秦军,斩杀上万首级。随后,桓温的弟弟桓冲(桓温死后接任荆州刺史,淝水之战对阵慕容垂)率军挺进白鹿原,激战竟日后击溃前秦丞相苻雄的狙击部队,晋军遂进驻灞上,隔着灞、浐二水,与长安城遥遥相望。
自从西晋灭亡,关中沦陷已有四十年,匈奴、羯、氐轮番坐庄,汉民父老久经苦难,不曾想今日亲眼目睹王师复来。长安周围民众群情激昂,杀牛温酒慰劳晋军官兵,史载“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之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1 10:33:02 +0800 CST  
这一天,在慰劳民众的人潮中,来了一个奇怪的人。他身穿庄稼汉的麻布短衣,年青不到三十岁,却径直求见桓温。桓温也是不拘一格的个性,当即接见。原来此人名叫王猛,本是青州北海郡(今山东昌乐)人,年幼时随家人颠沛逃难,成年后拒绝了羯赵的官职,隐居华山。他觉得桓温是可以辅佐的英豪,这才出山相助。王猛旁若无人地捉着头发里的虱子,一边纵论天下大势,让桓温惊叹道:“江东无人比得您的才干啊!”,当即许以高官厚禄。但王猛直言道:“将军您千里讨贼,长安近在咫尺,您却似乎打算止步于灞水。只怕关中豪杰会因此丧气啊!”
王猛一语道破了桓温的微妙心理,让他默然无语。论当前局势,前秦虽连遭蓝田、白鹿原两次大败,但已征召各地氐羌援军齐聚长安,大司马雷弱儿率精兵三万会合苻苌残部,共有六万大军拒守灞水防线。长安城内还有苻健亲率的六千守军。而且前秦丞相苻雄已率七千精骑袭破了从子午谷来的司马勋一军。而桓温部队一路激战,减员不少,已呈敌众我寡之势。
以寡击众、以疲当锋已是犯险之事,更让他犹豫的是,如果强渡灞水、猛攻长安,即使获胜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先不论能否守住“华戎杂处、诸胡势大”的关中地区,东晋朝廷恐怕也会趁机搞掉自己吧?这些年的北伐旗手之争,已令桓温和朝廷之间形成了深深的隔阂,猜疑提防之心犹如敌国矣!
见桓温默然不语,王猛心底长叹一声,暗想:“桓温虽然雄豪盖世,却终究受制于东晋的政治斗争,也受制于他自己的野心,难以施展全力!看来统一天下之业,只能另待他人了!”于是婉拒了桓温的邀请,重回华山隐居去了。直到数年后,前秦苻坚继位,他才再次出山,终令前秦统一北方,赢得“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美誉。
王猛看破了桓温的难处,晋军也有部将站出来指责。桓温恼怒之下将其斩首,坚持“不对没有把握的赌局下注”的办事原则,决定等关中春麦成熟后就地筹集军粮,用持久消耗战熬垮前秦。谁料想苻健来了招坚壁清野,派骑兵四出抢割、烧毁了麦田。天公也不作美,当年关中大旱,史载“秦大饥,米一升值布一匹”,老百姓想劳军也没余力了。熬到六月,晋军粮绝,桓温盘算已无获胜把握,便取道潼关撤军。一路上遭到前秦追袭,损失不小,但桓温顺路带走了关中反秦的上万义军和三千民户,实力不降反升。
不但实力涨了,桓温的声望也大大提高。虽然没有夺回关中,但他压着前秦猛揍的壮举,和殷浩、谢尚屡次被前秦暴打的窘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着实让半个世纪来受尽窝囊气的晋人出了口恶气。可以说,正是有了桓温北伐前秦,东晋才第一次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中展现出强者形象。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1 10:34:38 +0800 CST  
@闲游僧 2012-08-11 15:45:37
记不得已经是多少次紧贴楼主了。。。
-----------------------------
我一直记得闲游兄的支持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1 19:40:09 +0800 CST  
5、收复洛阳
桓温北伐前秦的时候,淮南的姚襄又不安分了。他深知伏击晋军这笔账迟早要被清算,再加上部众多是陇西、并州一带的羌人,众心希望北归故土,就决定投靠前燕,另谋出路。公元355年五月,姚襄率所部七万人马北渡淮河,正式叛变。
诸将建议追击,桓温笑道:“这小子留下来是个祸患,如今他主动让出淮南之地,求之不得啊!”但姚襄前脚一走,东晋朝廷马上命令谢尚出任豫州刺史,控制淮南地区,摆明了是怕桓温插足。
姚襄进入中原后偷袭东晋冠军将军高季,攻占了许昌,随即四出攻城略地。公元356年初,姚襄继续向西北老家前进,抵达洛阳。洛阳守将周成本是冉魏旧将,降晋后复叛。姚襄被洛阳几朝帝都的光环诱惑,就决定黑吃黑占领洛阳。两军缠斗数月,姚襄的参谋长王亮劝道:“纠缠于此不是上策,万一桓温追来就麻烦了!”,姚襄不以为然道:“桓温算什么,来了也是第二个殷浩!”
姚襄在中原这么一闹腾,东晋脸面上实在挂不住。谢尚又没有胆子干涉,桓温顺势连上十余道奏章,要求北伐罪人姚襄、光复中原,并请事成之后还都洛阳。
先把桓温请求还都洛阳的奏章摘录如下:
“巴蜀既平,逆胡消灭……而人事乖违,屡丧王略,复使二贼双起(指前秦和前燕),海内崩裂,河洛萧条……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如今朝廷拘泥于江东)永结根于南垂,废神州于龙漠,令五尺之童掩口而叹息……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五十余载,臣虽庸劣,愿竭筋骨,宣力先锋,翦除荆棘,驱诸豺狼。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请一切北徙,以实河南……然后陛下朝服济江,则宇宙之内谁不幸甚!”
这道奏章简直要了朝廷和士族高门的老命了。司马家和那些贵族们在江东坐享富贵,哪肯回到饱经战乱、四面临敌的中原去过刀口舔血的生活!但若是明确拒绝,就等于被剥下了“嘴上北伐、心底怕怕”的画皮,东晋王朝就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
其实,桓温此举展现了高超的菜市场技巧:砍价时一砍到底,还价时见好就收。不出桓温所料,朝廷对迁都之议唯恐避之不及,惶然同意了北伐姚襄的要求。公元356年七月,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负责讨伐姚襄、收复洛阳。

作为东汉、西晋两大王朝的故都,洛阳拥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虽然五胡乱华后因为战乱而败落,依然具有关键的战略地理价值,号称“东西枢纽、四战之地”。洛阳位于中原地区(主要指今天的河南省)西北部的三川河谷(三川是指谷水、洛水、伊水),是西北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联结部。洛阳西面是绵延的豫西山地,沿着谷水开辟出的河谷穿过高峻的崤山和潼关,就进入关中;西南面是熊耳山和伏牛山,沿着山间的洛水南行可以抵达南阳盆地,继而南渡汉水进入荆州,而洛水穿越洛阳城后北上汇入黄河,联结着山西与河北;正南方则耸立着少林寺所在的嵩山山脉,此山发源的伊水劈山开路,数十里间山谷连绵,恰如一道幽深的长廊,联系着北方的洛阳城和南方的淮河流域。
所以,桓温从荆州进军洛阳,有洛水、伊水两条路线:一可以从襄阳出发,沿汉水、洛水北上中原,二可以先沿长江水道东下,然后登陆北上抵达淮南,北渡淮河后进入伊水走廊。第二条路线相对遥远,但可以顺路扫清姚襄盘踞过的淮南地区,也有助于把桓温的势力影响扩展到荆州以外,所以成为最后的选择。七月中旬,桓温率军从江陵出发,陆续扫清各地割据势力,很快进入中原,邻近的前秦刚被桓温暴打过,也没敢派兵干扰。八月,桓温军已经逼近洛阳南郊的伊水。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3 21:14:08 +0800 CST  
前面说过,伊水流域山谷绵延险峻,俗语说的“龙门”就是这里,东周时是蛮族“伊川之戎”的聚居地,经常出山给周天子添乱。到了两晋南北朝,这里的山谷又成为亡命流民和杂胡南蛮的匿身之所,可谓危机四伏。比无处不在的山贼更麻烦的是,山高林密的伊水河谷也是姚襄伏击晋军的好战场。果不其然,姚襄故计重施,在伊水岸边的密林里埋伏主力精锐,然后派人送信给桓温诈降,准备复制山桑伏击战。桓温哭笑不得:这不是污辱我的智商么!他答道:“我这次要收复故都洛阳,修复先帝陵墓,关姚襄屁事!他要投降就亲自来吧,也就几十里地的事,干嘛派个使者来呢?”
“妙计”被识破,姚襄闹了个满脸通红,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以背水一战的疯狂突击晋军。桓温早有准备,以数千先锋壮勇凭借重甲大盾、硬弓强弩,抵住敌军突击,然后以轻兵锐士主动出击,以攻对攻缠斗起来。他又另遣数支精兵搜索四周山林,击溃了姚襄的伏兵。姚襄军围攻洛阳本已消耗了太多元气,坚持了几个时辰后,又被斩首近万级,终于崩溃,三万多人阵前投降晋军。姚襄虽有匹夫之勇,却无力回天,只好带着几千骑兵残部落荒北逃,一溜烟逃到了黄河北边的山西。打垮了姚襄,桓温乘胜包围洛阳。周成已被姚襄围得苦不堪言,哪经受得住桓温的二次折磨!当即开城投降。自永嘉之乱后,失陷数十年的帝都洛阳终于回到东晋手中!
桓温进入洛阳城后,在旧时西晋皇宫正殿的太极殿前阅兵屯聚,然后亲率诸将祭拜先帝皇陵,亲历者无不感泣于心。经过数十年的战乱,昔日神圣繁华的洛阳城几乎沦为残垣废墟,居民仅余几千家,宫室园陵也成了草木杂生、野兽横行的荒野。桓温目睹此情此景,对诸将僚属叹息道:“神州陆沉,百年丘墟,是王衍(西晋末年宰相)那帮人清谈误国的罪责啊!”
这话说得在理,和石勒当年骂王衍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东晋的高门士族都是王衍作风的衣钵传人,自然觉得桓温在“以古讽今”。当时在座的有位参军袁宏,出身于陈郡袁氏,《新唐书》记载“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并称东晋南朝四大高门,他就为王衍辩解道:“国运自有废兴,岂是王衍等人的过错?”桓温听了火冒三丈,凛然作色道:“诸君听说过三国刘表吧?他养的一头重达千斤的大牛,要吃掉十头牛的饲料,但拉车运货却不如一头瘦弱的母牛。曹操占领荆州后,就宰了这头饭桶牛慰劳将士,大家都拍手称快!”
桓温口中的饭桶牛,即可以指当年的王衍,也可以指当今包括袁宏在内的东晋高门士族。桓温的这种愤恨与杀机让在座众人震惊,史载“四坐既骇,袁亦失色”。桓温随即再次上表,再次请求朝廷还都洛阳。朝廷自然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拖延了事。再加上河南一带荒败无粮,桓温只得见好就收,留下颍川太守毛穆之、河南太守戴施率领两千人马留驻洛阳,然后带着三千余家洛阳居民南返荆州。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一千六百多年后的1988年,古洛阳城旧址(今河南偃师寺里碑村东)发掘出近百座晋代墓地,墓中有朱笔隶书所写铭文,载有“南头第十九西人故在……”、“南头第廿西人故在……”等字。所谓“西人故在”在历史上又称作“义故西人”,特指桓温统帅的荆州西府军人。此处古墓埋葬的就是桓温北伐洛阳的牺牲将士吧。
千年古墓埋忠魂,壮哉!祭哉!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3 21:15:48 +0800 CST  
6、十年之痒
对前秦、姚襄的两次北伐把桓温推上了巅峰,无论社会声望和政军实力,都隐然凌驾于东晋各大高门之上。但收复了许昌、洛阳一带大片土地后,桓温的北伐事业却意外地陷入了长达十年的沉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遭遇了棋逢对手的两大劲敌:苻坚和慕容恪。
公元357年五月,缓过神来的姚襄不敢南下找晋军麻烦,于是纠集并州羌人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却意外地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之战中因为马失前蹄,被前秦军斩杀,他弟弟姚苌率余部众归降前秦,至此氐羌合流,前秦实力大增。次月,苻坚杀暴君苻生,然后取消帝号示好于东晋,自立为大秦天王,并得到王猛等贤臣辅佐。在十六国历史上头号明君苻坚的统治下,铁弗匈奴刘氏、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都先后归服前秦,雄霸西北的前秦成为桓温难以撼动的强国。
再看占据华北的慕容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以击擒冉闵之功成为当世名将,公元356年又亲自领军消灭盘踞山东的鲜卑段氏,囊括了华北平原上最为富庶辽阔的辽东、河北、山东等地。此后,慕容恪革新内政、外征叛逆,前燕国势蒸蒸日上,开始觊觎东晋收复的河南地区。当时有人建议北伐前燕,桓温叹道:“有慕容恪在,北伐没有必胜把握啊。”
即生瑜,何生亮。历史老人奢侈地把苻坚、慕容恪与桓温三雄都摆放在同一历史时空,打算激荡出三国曹刘孙一般的耀眼火花。但谨慎的桓温没有听从老天的安排,而是决定暂时忍耐:因为除了苻坚与慕容恪这两大外敌,他还要应付一个强大的对手——东晋朝廷。
洛阳之战后,东晋朝廷就急忙摘桃子,任命那位大艺术家谢尚任豫州刺史,镇守包括洛阳在内的淮河以北地区。可谢尚怕得要死,耍赖不去,拖到公元357年中干脆蹬腿死了。豫州刺史的位子空了,继任者是一个朝廷和桓温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谢尚的堂弟谢奕。谢奕是桓温年青时当徐州刺史时的老部下,两人很熟络。谢奕经常追着桓温拼酒,逼得他只能跑到南康长公主的卧房里躲避。公主就对桓温开玩笑道:“要不是有个放荡的谢司马,我怎么见得到你这个大忙人哪!”,谢奕死后又把位子传给了三弟谢万。

氐族前秦和羌人姚襄都打过了,还剩下慕容鲜卑的前燕。当时前燕囊括了富庶辽阔的华北地区,在秦晋燕三国中最为强盛。公元358年,国君慕容儁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每户只留一个男丁,其余全数充军,要以一百五十万人南征晋朝!幸而他不久死去,不然淝水之战就要提前上演了。
公元359年,慕容儁死去,桓温又动了北伐的念头,东晋朝廷先发制人,派豫州刺史谢万升任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北伐前燕。曾反对殷浩北伐的王羲之,再次看准了谢万的废材本色,上书反对。果不其然,谢万在军营中依然一副公子派头,对将士趾高气扬,甚至指着高级将领们说:“你们都是不错的士兵啊。”这哪是夸奖,简直是侮辱!
跟着这样的领导,员工怎么可能干活卖力。公元359年春,谢万派遣征虏将军刘建修筑前进基地马头城(今安徽蚌埠西郊)。蚌埠这地方位于淮河中流,交通四通八达,
是北伐中原的重要据点,至今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谢万先在这里修好要塞,摆明了对北伐不抱信心,所以先留好退路。
修好马头城,谢万才不情愿地率大军向洛阳进发,准备进攻前燕。走到半路上,谢万听说另一路北伐军将领徐州刺史郗昙突然退兵,当时就吓傻了:郗昙可是前任太尉(最高军职)、北府军创始人郗鉴之子,手下更有京口强兵,难道这么快就被前燕打败了?虽然报信的使者一再解释“郗昙不是打了败仗,而是突染重病才退军,请谢大人宽心云云”,谢万却早丢了魂魄,抢先奔逃。主帅一跑,军心大乱,数万北伐军不劳敌军狙击,就此一哄而散。
前燕听说东晋北伐军不战自溃,乐滋滋地派大军南渡黄河接收地盘。许昌、颍川、谯、沛等豫州各郡相继沦陷,前燕兵锋甚至直抵淮河北岸,自羯赵末年以来晋军历次北伐的战果几乎丢了个精光。谢万的下场和殷浩一样,逃回后被废为庶人。但他的下场本来会更惨:面对如此离奇而窝囊的败局,本就心存不满的诸将既惊且怒,都想趁乱杀了谢万。但他们动手前想起了一个人的恩情,才最终放过了谢万。
这个人,就是风华绝代、流芳千古、淝水之战的胜利者谢安。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4 19:55:27 +0800 CST  
谢安是谢万的二哥,打小就是个神童。他四岁时,桓温的老爸桓彝就赞赏道:“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成年后的谢安更是声名隆盛,却无心为官,拒绝了王导、庾冰等权臣招揽,隐居于会稽东山,时人多叹息道:“谢安不出来做官,天下苍生该怎么办啊!”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这不又是一个殷浩么!
但人与人真是不一样的。王谢高门多废材,但谢安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奇才。谢万出镇豫州后,谢安知道这个弟弟会闯祸,就亲自跑到军营慰劳,上到将军、下到队主(相当于连长),他都亲自摆酒招待,拜托他们照顾弟弟谢万,这才救了谢万一命。公元360年,谢万垮台后,陈郡谢氏陷入朝中无人的危机,为了挽救家族利益,四十岁的谢安只好走出会稽东山,这就是“东山再起”的典故。
谢安出山时已经四十岁,孔子说“四十不惑”,他清醒地放弃了有名无实的朝廷虚职,选择去桓温幕府当参谋,且态度恭敬有加,简直让一直被高门抑制轻视的桓温受宠若惊。桓温惊喜地对部下说:“你们见过我有谢安这样的贵客吗?”两人于是结下深厚的私人交情。从此,作为朝廷和桓温都欣赏的人物,谢安和大哥谢弈一样官运亨通,两年后就升任吴兴郡太守。在东晋统治的两百余郡中,管辖太湖流域的吴兴郡最为富庶,当时的太湖流域就和今天长三角、珠三角的地位一样。在这个肥缺上打好经济基础后,谢安又升入朝廷担任侍中、吏部尚书。

有了谢安这种明白人从中斡旋,桓温和朝廷的矛盾暂时趋于缓和,东晋开始着手收拾谢万留下来的残局。
前燕占领河南地区后,只有孤城洛阳还在晋军手中,守军也只有两千人。公元362年,前燕派宁南将军吕护进攻洛阳,围攻甚急。东晋河南太守戴施寡不敌众,南逃到宛城,洛阳城中只剩下不足千人的残军坚守不退。为了保住这个北伐成果的象征,桓温派遣三千精兵北上救援。两军互相攻打战至七月,晋军终于射杀吕护,还一鼓作气收复了许昌等地,溃败的燕军北渡黄河。
洛阳暂时保住了,朝廷任命西中郎将袁真出任豫州刺史、监豫司并冀四州诸军事,负责北到洛阳、南到淮南的防务。袁真和桓温同是庾氏的老部下、辈分相当,又长期在淮河前线作战、战功卓著,桓温虽然不满却无话可说。为了安抚他,公元363年五月,东晋加封桓温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名义上成为全国军事统帅。
公元364年四月,前燕卷土重来,出动十万铁骑南下。袁真不能抵抗,在许昌、汝南等地连吃败仗,再次退缩到淮河一线。桓温亲统荆州大军沿江东上,进屯于淮河南边的重镇合肥,迫使前燕军放弃渡淮计划,再次保住了洛阳。
前燕军四月退兵,五月份东晋朝廷就征召桓温担任扬州牧、录尚书事,入朝参政。想用虚职换兵权?桓温当然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坚决推辞。朝廷又说桓温管辖的交州、广州太偏僻,想改授其都督并、司、冀三州。交广太偏僻,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地盘,并司冀等可是前秦、前燕的地方,空手套白狼也不带这么套的!桓温又拒绝了。这两番折腾下来,朝廷和桓温彼此的信任感再度降到冰点。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4 19:58:47 +0800 CST  
公元365年二月,趁着东晋朝廷和桓温闹别扭,前燕的两大战神太宰慕容恪、吴王慕容垂亲率大军,合力三征洛阳。慕容恪鼓励诸将道:“过去,你们常埋怨我不热心于南征。如今东晋君臣不和,洛阳虽城高垒固却军队薄弱、难有外援,你们就好好大干一场吧!”
连经战乱的洛阳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居民尽数迁到了南方,东晋守军也不到两千。围城的前燕军队声势浩大,东晋前线藩镇诸将都不敢轻言救洛。朝廷只得向桓温妥协,任命他的弟弟桓豁为荆州刺史、桓冲为江州(主要位于今江西省)刺史,桓温率荆州大军出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县)、捍御建康。摄政王司马昱还亲自去洌洲(今安徽和县)军营面见桓温,共商救援洛阳。恰在此时,晋哀帝驾崩了,东晋忙于新君登基之事,于是暂缓援洛。这一缓,洛阳就完了。
慕容恪和慕容垂堪称慕容家族的绝代双骄,再加上十几万的前燕大军,绝非两千晋军所能抗衡。一月不到,孤立无援的洛阳陷入箭尽粮绝的绝境,破城只在旦夕。
洛阳孤立无援,唯独有一个叫沈劲的吴人平民主动上表,自散家财招募了千余民兵,从吴兴老家跋涉数千里赶赴洛阳。一般来说,东晋只有北方流民后裔才热心于北伐,本地吴人通常觉得事不关己。所以沈劲孤军赴难的举动才显得石破天惊。其实另有隐衷。
吴兴沈氏是江南地方豪族,沈劲之父沈充曾担任王敦的参军,交情深厚。公元320年,王敦邀请沈充一同举事篡位,晋明帝也派使者劝沈充反击王敦,还许以为司空高位。两难之间,沈充弃忠取义,作了一个决绝的选择:“大丈夫共事,始终当同,岂可中道改易!”于是决定帮助王敦。王敦之乱平定后,沈充也被处死,吴兴沈氏一族被打入罪人另册。所以,沈劲明知洛阳是死地而赴之,就是要以自己的生命洗刷父亲的耻辱,以自己的毁灭换取家族的重生。
为国舍身,为家弃命,正所谓“保家卫国”也。沈劲不愧是男儿好汉!
打到三月中旬,洛阳守将弃城逃逸,沈劲却誓言与城共存亡,只率五百壮士坚守洛阳。沈劲笑道:“我一直期待着临危受命,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于是殊死搏击,又激战数日才失守。沈劲被俘后神气自若、宁死不屈,只求慷慨赴死,让慕容恪大为佩服。他感叹道:“定洛阳而杀沈劲,实有愧于四海。”
沈劲的确得偿所愿,以生命换得了东晋朝廷的大力褒奖,吴兴沈氏从此高官辈出,重新成为本地豪族中的佼佼者,人称江东之豪“莫过周、沈”。几十年后吴兴沈氏的沈田子、沈林子兄弟又演出了几乎一样的传奇剧目,从逆臣之子华丽变成刘裕北伐的功臣,留待后文细细道来。

慕容恪夺取洛阳后,控制了秦、晋、燕三国毗邻交争的敏感地区,成为众矢之的。秦王苻坚亲率倾国之军东出潼关防备,桓温也率大军北上抗击,共同迫使前燕停止了进一步的动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把洛阳丢给了前燕,巴蜀又后院失火。桓温消灭成汉后,留守益州的周抚恩威并用,保得巴蜀多年安宁。当年六月周抚去世,梁州刺史司马勋迫不及待地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挥军入蜀、包围成都。作为东晋宗室中少有的将才,司马勋深受皇室重视,还曾多次北伐关中。为何突然搞起了反叛呢?
除了个人野心,恐怕也和朝廷与桓温的政治斗争有关。众所周知,朝廷让司马勋镇守位于荆州、益州上游之地的梁州,一是捍御北胡,二就是监控桓温。随着年初晋哀帝的驾崩,桓温拥立了新皇司马弈,借着拥立之功势力更加膨胀,被朝野议为当代曹操。面临重大危机的东晋皇室,很可能暗中唆使司马勋挑战桓温的权威吧。
若巴蜀一失,司马勋再与扬州朝廷联手夹击,则荆州危矣。桓温急派鹰扬将军朱序、督护桓罴等将入蜀反攻,一直打到次年五月,终于擒获司马勋一党。桓温深知司马勋和朝廷之间的猫腻,于是不报朝廷、当即全数斩首。

铲除西边梁州的威胁不久,东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多年来的军事竞争者京口北府军终于低头降服了!
当年受窝囊废谢万的连累,参与北伐的徐州刺史郗昙也被降职。但郗家是京口北府军的创始者,在东晋军界根基深厚,也是制衡桓温的强大力量,所以朝廷就让他的哥哥郗愔接任。对此,桓温不满地念叨:“京口是个穷乡僻壤,只有酒可饮、兵可用罢了!” 郗愔对桓温也不买帐,但他哪里知道:自己的儿子郗超早成了桓温的卧底啦!
郗超是少年英才,很小时就有歌谣唱道:“扬州独步王文度(即王坦之),后来出人郗嘉宾(即郗超)”,不到二十岁就进入桓温幕府当参谋,深得桓温器重。同僚们称赞为:“长胡子参军(即郗超),矮个子主簿(即王徇),能令桓公喜,能令桓公怒”。桓温自己也感叹郗超“深不可测”。这么个聪明人,当然懂得“西瓜偎大边”的道理。郗超便以郗愔的名义编造了一封信给桓温,主动请求卸职养老,然后又力劝老父听从桓温的安排调任会稽内史。桓温随即兼任徐州刺史,兼并了京口北府。
长江上下、东西强兵,至此皆归于桓温之手。

司马勋的死亡和郗愔的让贤让桓温长出了一口气,很快更大的喜讯又传来了!
公元367年夏天,前燕太宰慕容恪去世。
我们都知道,三边结构最为稳定。出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顾虑,这十余年来,苻坚、慕容恪、桓温三雄鼎立,三国之间小战无数、大战全无,让局势总是处于“千钧一发却又不敢先发”的平衡状态。
十年之痒,真是痒死人了!
如今慕容恪死了,一边崩塌,局势突变。苻坚和桓温都油然而生“时不我待”之感。一场空前的大决战,即将展开。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4 20:01:38 +0800 CST  
@穿山甲壳虫 2012-08-14 09:08:03
楼主写的不错。。。。。。。。。。。。
比通史详细,突出了重要历史片段。。。。。。。。
又比25史通俗易懂,基本上做到了不偏不倚,语言流畅,幽默。。。。。。。
出书通知一下大伙,我要买几本送给下面的子侄辈们。。。。。。。。。。。
-----------------------------
谢谢穿山兄抬爱,一定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4 20:09:34 +0800 CST  
7、明月照枋头,流芳或遗臭
此时的桓温,无疑接近了人生的巅峰。他自己身任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名义上的东晋全国军队总司令,两个弟弟分别执掌荆州、江州两大藩镇,还收服了强悍的京口北府军,其他如益州、梁州、交州、广州等也在他的实际控制下。而且,除了军事实力的强大,桓温的政治地位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一来凭借拥戴新帝即位之功,他升任录尚书事(宰相),终于压服了多年来最大的政治对手摄政王司马昱;二来经过十年的经营网罗,他把王谢高门的诸多成员都纳入旗下幕府,并举荐升官,通过恩威并施换取了高门士族的合作态度。
环顾国内,桓温已无敌手,东晋天下几乎尽在其手矣!
俗话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进一步就要踏进金銮宝殿了。而东晋之内已无人能阻挡他的步伐,绊脚石是外部的前秦、前燕。
绊脚石?在桓温眼里,没有了慕容恪的前燕不是绊脚石,而是让自己更进一步、攀上权力巅峰的垫脚石!
桓温唯一的顾虑是前秦苻坚。秦、晋都对前燕虎视眈眈,桓温担心前秦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暂未动手,只是如潜伏的猛虎一般忍耐着,等待一击而胜的战机。

这个战机很快就来了。
公元357年十月,前秦爆发了“四公之乱”。当年苻坚杀掉苻生登上皇位,从宗法制度上讲属于不折不扣的篡位,一些氐族大贵族很不服气。偏偏苻坚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老好人”,对这些家伙放任不问。当他重用汉臣王猛、实行中央集权的汉式制度后,氐族贵族的利益更是受到绝大冲击,于是,魏公、燕公、晋公、赵公等四个公爵联合发动叛乱,还把东部边防重镇陕城、蒲阪都出卖给了前燕,请求燕军入关助战!
这一来,不但苻坚吞灭前燕的美梦破碎,反而可能被前燕所噬,史载“秦人大惧,盛兵守华阴。”有意思的是,当时前秦叛军给前燕写信道:“苻坚、王猛,皆人杰也,谋为燕患久矣。今不乘机取之,就会像吴王夫差放走越王勾践一样,恐怕燕国君臣反而沦入亡国之境啊!”这预言说得完全正确。万幸的是,执政的前燕太傅慕容评是个怂人,认为慕容恪刚死、国家不安定,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前秦的平叛战争一直打到公元368年年底才基本平息。自顾不暇的苻坚只得暂时告别三国争霸的舞台,桓温终于等到了北伐前燕的战机。

公元369年五月,桓温在姑孰大营誓师出征,率领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藩镇诸将共五万大军,正式北伐前燕。
和前两次北伐不同,如今桓温掌握了全国军权,终于可以自由选择北伐路线。为尽可能利用水路运输之便,他决定率水军从徐州北上,经泗水进入山东南部,然后顺着济水进入黄河水道,西抵河南平原后再北渡黄河进攻前燕都城邺城。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后来刘裕北伐前秦、朱元璋北伐大都,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一路线。

六月初,桓温率军抵达湖陆(今山东省鱼台县),打响了北伐第一战。湖陆位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又毗邻江河汇聚的微山湖,是北方水路运输纵横交织的枢纽之地。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率兵踞守狙击,却被桓温派建威将军檀玄一战生擒。随后晋军进抵琅邪郡金城(今属山东济宁市金乡)。
然而天公不作美,当时天逢大旱,河道干涸。桓温派冠军将军毛虎生在钜野泽(今山东巨野以北)开挖三百里运河,引导汶水和济水水量合一,灌入黄河。郗超心有忧虑,建言道:“引水入河固然可解一时之需,但天有大旱,终难保障长久的后勤运输。我以为,上策是留下辎重,以精兵长驱直入邺城,敌军很可能不战而逃;如果您一定要谨慎持重,那就留在这里休整,等明年水运畅通、粮草足备之后再作打算。如果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敌寇又坚守不战,我军就会陷入进无粮草、退无水路的困境啊。”
轻兵直趋邺城?当年讨伐成汉倒是用过这一招,但鲜卑铁骑的野战能力可比成汉强多了,此计太险;留待来年?只怕岁月蹉跎,不容再拖了:金城是桓温的仕途起点。二十三岁那年,他出任琅邪太守,在此亲手种下一排柳树,当时只是柔弱轻枝,如今已有十围之粗了。桓温思虑良久,望着柳树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情不自禁地手抚枝条、潸然泪下。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是啊,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经五十七岁了,从那个不畏生死、快意恩仇的少年,一步步走上权力和荣耀之巅;在这艰险崎岖而又激动人心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庾翼、李势、殷浩、苻健、姚襄、司马勋、慕容恪……他们都作古西去了,恩怨情仇也随之驾鹤西游了吧?
一念及此,桓温忽然觉得一丝落寞,甚至是惶惑:从这里继续前行,前面到底是风光无限好的绝顶巅峰,还是功业转头空的悬崖深渊?
这种落寞与惶惑,是桓温从未有过的。难道是自己老了,所以不羁化作了犹豫?野望化作了愁绪?桓温微闭双目,默默对自己说:人生不落寞,最后需一搏!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5 21:01:09 +0800 CST  
桓温的微妙感受,身边诸将百僚无人懂得。真正懂他的,还是那个十五年前有一面之缘的王猛。
此时的王猛,已高居前秦宰相之尊,权倾内外。他深知桓温的雄才武略,所以一直努力保持秦晋之间的和平。但从当年的灞上之谈,他也洞悉了桓温的弱点:既有北伐一统之志,也有代晋自立之心,正因为妄想鱼与熊掌兼得,所以说好听点是处事谨慎、力求万全,说难听点就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当年攻伐前秦就是这样,如今北伐前燕也会重蹈覆辙吧!
所以,当前燕派使者向前秦求援时,多数大臣都留着桓温西征关中的心理阴影,加之内乱刚平,故而反对出兵,只有王猛劝告苻坚道:“秦燕唇齿相依,如果桓温灭燕,必定乘胜攻秦。所以不得不救。”苻坚点头道:“那我立刻发兵攻桓!”王猛摇头道:“操之过急会引火烧身,切不可做了前燕的挡箭牌。桓温为人谨慎,我们只要屯兵中原,他就不敢尽全力攻燕,燕国就不会灭亡。等晋军撤退,燕国也必然元气大伤,我们就趁机吞灭燕国!”苻坚大喜,即派三万大军东出屯踞颍川,等待火中取粟的时机。

在前秦出兵的同时,晋军已西出山东,顺利进入黄河水道,抵达黄墟(今河南开封市杞县东郊)。前燕认为河南平原利于铁骑突击,派抚军将军、下邳王慕容厉率两万骑兵进攻晋军。三年前慕容厉曾统兵南征,轻松攻取了东晋的山东驻郡,所以对晋军很是轻视。桓温以黄河水师战船为右臂,以荆州劲卒为中军大阵,再以京口强兵为左臂,形成凹字形战阵。前燕骑兵自恃勇猛,奔腾冲阵,遭到三面晋军的密集射击,落马无数。随即晋军将士冲锋合击,把惊慌失措的前燕骑兵包了饺子,激战竟日之后,只剩下慕容厉单骑逃走。
在平原地区以步制骑,全歼两万鲜卑铁骑,桓温不愧为名将也!前燕也大惊失色,派名将傅颜出击。傅颜是慕容恪生前亲信猛将,曾平定前燕太师慕舆根之乱,还曾北伐漠北的敕勒不落,史载“大获而还”。他率大军从河北疾行,刚刚南渡黄河,就迎面碰上了正在北上的晋军前锋朱序。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一场没有奇谋妙计的遭遇战,两军展开殊死搏杀,最后傅颜大败,逃回河北。
其实,傅颜败给朱序并不丢脸,因为朱序是个大大的传奇人物。他是桓温麾下名将,曾为平定司马勋之乱立下头功,后来孤军镇守襄阳被前秦俘虏。淝水之战时,正是朱序暗中向晋军献出奇计,随后又在前秦大军后方散播败仗谣言,才成就了谢安的不世功业。前秦覆亡后,朱序得以回归东晋,长期镇守从襄阳到洛阳的北方前线,功勋卓著。
晋军兵锋逼近黄河,前燕君主慕容暐慌忙任命哥哥乐安王慕容臧为统帅,率十万大军继续反击。但两战两捷的晋军已经打出了气势,屡屡以寡胜众、以步制骑,打得慕容臧无力招架,不断北退。战至八月,桓温的主力部队北渡黄河,抵达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淇门渡),距离燕都邺城只有百里之遥。
枋头是北方的战略要地。当年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北上扫灭袁绍残部,下令“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在淇水流入黄河之处筑成堤坝、填出平地,遂名为“枋头”,后来逐渐发展为河南与河北之间的交通要津、镇戍重镇。羯赵时期,氐族苻氏就是在这里镇守,养精蓄锐,然后挥师西进关中建国的。
听闻晋军进抵枋头,前燕君臣大乱,甚至准备逃回故都和龙(今辽宁朝阳)避难。危亡之际,吴王慕容垂挺身请战,率领最后的生力军五万铁骑迎战桓温。两军兵力势均力敌,便各自在枋头扎营筑垒,隔着淇河对峙。
淇河是发源于太行山麓的一条美丽河流,沿岸千山竞秀、桑田密布。桓温登上高处,眺望着淇河美景,不由吟咏起《诗经.卫风》里描写淇河的诗句来: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对岸就是千万敌军,“桧楫松舟,驾言出游”是不可能了,和“君子”一起“切磋”“琢磨”战事倒是有必要。郗超进言道:“正如我在金城论战之言,敌军必会坚守不战,拖到秋冬时节,我军水道枯竭无粮可食,将士又缺乏冬装御寒。如此危矣!”
楼主 叶落如刀  发布于 2012-08-15 21:02:03 +0800 CST  

楼主:叶落如刀

字数:650927

发表时间:2012-03-03 21: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4 16:08:49 +0800 CST

评论数:3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